第一章 人民拒絕超級國患 ◎上帝惱怒了●人民幣信譽何在◎被褻瀆的真誠●是江湖義氣?是行騙江湖 ●票子昨會滑膩膩的呢◎假幣是啥東西◎金融市場狼煙四起 ◎上帝惱怒了 ●人民幣信譽何在 對凡夫俗子來說,錢確實是一個非常誘人的東西,它是人們社會勞動的一種回 報,體現人們的社會價值和地位。每當發放工資的時候,工薪階層望著自己工資袋 中的鈔票數目,心中的感觸是最為激烈也是最豐富不過的。到這一天,辦公室裡總 會傳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語言,有牢騷,有憤懣,有仇恨。想起蘇聯衛國戰爭年代, 人人享受戰時共產主義的分配方式。人人竭盡全力為祖國和民族的存亡而戰鬥和工 作,可每天獲得的只是一些僅供維持生命的食品和衣物,個人分配享受了社會最絕 對的平等。家庭沒有積累,社會也就不可能存在貧富的差別。物質利益的分配只是 為了讓人活著,只此,再無別的意圖。在生存有虞的存亡時刻,為了一件衣物,一 塊麵包而流血,而拚搏。有了工資的概念,社會分配絕對公平的夢想只會是一場夢 幻。工資本身就是社會遵循某種分配方式盡可能達到分配相對平均的一種手段。在 現實社會,不平均是絕對的,平均只是相對的。 每月的4日,是北京市機關幹部生活最瀟灑的一天。不知是從何年何月開始, 這一天成為機關單位發放工資的日子。從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某科研所工作已有三年 的小張,父母都在外地,而且家庭經濟狀況不太理想。因此,在每年的春節前後, 小張都要給家中寄去一小筆現款。一是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二來可以幫助解決兩 個弟弟的學費,也算分擔了父母的困難。每月的5號成了小張上儲蓄所存錢的日子, 幾乎已成慣例。儘管這位年輕的小職員每月的薪水也不過二三百元錢,但他硬是咬 牙,從中抽出一百元在他的存款單上添上小小的一筆。 又是一個5號,小張懷揣一張百元面值的票子來到科研所對面的一家銀行儲蓄 所。小小的儲蓄所裡擠滿了人頭,有來取款的和來存款的,但是存款的人似乎總要 比取款的人多一些。那時雖然正是我國剛剛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的第一個星期,但人 們還是在感覺存款吃息要比購物保值更值些。因此人們盡可能把暫時富余的錢放進 銀行的保險櫃去。於是,在發放工資的第二天,銀行的存款業務特別的繁忙,這也 就可想而知。 當小張拿到自己的工資袋,當時的心境確實難以用言語表達——總數量並沒有 增加。裡面躺著的不是幾十張鈔票而只有幾大張票子。平時,數著那幾十張「工農 兵」,心中有些舒坦,彷彿自己還是一個小有進項的工薪階層,可現在,面對的只 有幾張鈔票,彷彿本月的日子難捱到盡頭。儘管這只是一種心理作用,只是一種自 尋煩惱的念頭,但應該說人們在心底裡產生出一些這樣和那樣的怪念是情有可原的, 無可否認,手中鈔票的含金量已大不如前。人民幣從那時起,已明明白白地承認了 貶值的事實。 似乎只是幾天的功夫,銀行裡都裝備起了一種新的機器——驗鈔機,老百姓乍 一聽說這一玩藝兒,心中就感到彆扭——一平日,口口聲聲說「顧客是上帝」,這 回可好,「上帝」冷不丁地也要遭此不信任的待遇,加之宣傳上的保守,百姓對這 一新型玩藝兒了解太少,故在剛投入使平的那一陣子,營業員與顧客之間沒少發生 摩擦。 小張把一張百元面值的鈔票和一張活期存單一起隔著櫃台遞給了營業員。營業 員小姐把他的這張鈔票在手中捏來捏去,似乎還不夠,順手把鈔票塞入了驗鈔機。 眾目睽睽之下,小張如坐針氈。年輕人的自尊心頓時感到被人侮辱一般,他再 也無法忍受眼前的不公平待遇,直衝營業員就嚷起來,「你們要干嘛?不相信人, 咋的。」 營業員見的多了,也就沒有理睬他。 小張見無人理睬他,心中的怒火「騰」地直朝上冒,嗓門也大了起來:「難道 人民幣還會有假嗎?」 在場的幾位老太太也替小伙子「鳴冤叫屈」。吵鬧聲把馬路上的行人吸引來不 少,把個小小的儲蓄所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儲蓄所的保安員眼看圍觀的人群越聚 越多,害怕出事,立即按響了報警器。 幾分鐘後,大批的警察全副武裝趕到了。迅速把儲蓄所鐵筒般包圍起來。一邊 了解情況;一邊驅散人群。幾分鐘後,警察明白了事情的原由,迅速撤離了現場。 這只是一場誤會。在新版大額鈔票發行的時候,驗鈔機也同時裝備到了金融櫃 台。不用介紹,百姓猜測也知道金融櫃台上新添置的設備是做什麼用的。但是,百 姓剛剛懷揣嶄新的花花大票的時候,冷不丁遭此不信任,心中確實感到很不是滋味 。難道銀行對自己剛剛發行的還散發著油墨芳香味的鈔票會產生懷疑嗎?這樣做不 正是表明銀行自己在打自己的嘴巴嗎?人民幣信譽何在?百姓的頭腦中不由地會產 生一連串的疑問。這種疑問應該說是正常的。發行新鈔時,政府會大力宣傳新版鈔 票,可為什麼不把驗鈔機也介紹給民眾呢?驗鈔機的出現,事實上,政府已承認了 偽鈔的存在,可為什麼不廣而告之呢?而使守法公民常遭此不信任,導致銀行和客 戶之間出現一些不應該有的誤會。 驗鈔機檢驗的結果,小張的鈔票絕對沒有破綻。銀行職員事後既沒有解釋,更 沒有宣傳,冷冰冰地例行完公事,把小張的存款數登記上存折,把存折冷冰冰地遞 給小張。 小張強壓住無名之火,真想找人發洩,可實在沒有合適的對手。 最後,小張傷心地離開了儲蓄所,從此他再也不把錢送到這家儲蓄所存取。 在那時,如果說市場的商品有假,人們百份之百地相信。儘管那時還未舉辦 「全國質量萬裡行」之類的活動,但人們對偽劣產品已深惡痛絕,正紛紛自發地開 展討伐活動。可要說人民幣有假,絕大多數公民尤其是中青年人很難相信這種事實 。在他們的心目中,人民幣就如同社會制度一樣不容置疑。從他們的孩童時代起, 人民幣和五星紅旗幾乎是一樣在他們的心中是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地。加之,長 期以來的貧窮落後的經濟,使人們對金錢只可能存在一種神奇的渴望,不可能會出 現哪怕是一閃念的懷疑。久而久之,人民幣就如同社會主義制度一樣深入人們的腦 海中,難以磨滅。很少有人想到,人民幣也是一種特殊商品,它和煙酒、藥材一樣, 也會遭受到不法之徒的侵害、偽造。 無數善良的人們由此而遭受到了偽鈔的侵害。 ◎被褻瀆的虔誠 ●是江湖義氣?是行騙江湖 1989年5月28日中午,雲南省蒙自縣農民陸某牽著一頭水牛進城出售。進城途 中,路遇兩名牛販子。牛販子一見那頭膘肥體壯的水牯牛,喜笑顏開,馬上就提出 要高價收購。陸某一聽要高價收購,心中喜不勝收。雙方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終 於以145O元成交。陸某揣著這大把的鈔票,樂呵呵地回到了家。眼下,今年翻蓋房 屋的現錢總算有了著落,當晚陸某高興得一宿未眠。第二天,陸某急衝沖來到信用 社。將賣牛款遞進營業櫃台時,營業員發現其中有24張5O元票面的人民幣是假幣。 經有關部門鑒定,這些鈔票全是用進口彩色複印機偽造的。 湖南婁底地區一山村農婦辛辛苦苦把兩頭豬仔養大,正準備尋一個好機會把肥 豬銷售出去,換些錢回來,積攢起來留作兒子娶媳婦用。一天黃昏,她家來了兩位 陌生男人,說是專來收購生豬。那婦人見是收購部門服務上門,打心裡喜歡,沒顧 得多問,就答應下了這樁買賣。來人也表現出很豁達的樣子,沒用商量的口氣,就 一口同意了那婦人提出的價碼。收購人二話沒說從腰包裡掏出10張5O元面值的人民 幣交給那婦人。雙方都很滿意地做成了這筆生意——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大家都 滿意而歸。第二天,農婦高興地來到當地信用社,當信貸員告訴她這些鈔票都是假 的時,那婦人當場休克在地上,不省人事。幸虧有人及時把她送進了醫院,才萬幸 得救。 1991年的春節,對浙江衢州市萬田鄉的農民來說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日子。辛勞 一載的莊戶人家終於迎來了一個豐收的喜悅年,家家戶戶五谷豐登,特別是遇上了 一個少有的柑桔豐收年。還在去年秋季時,萬田鄉的漫山遍野掛滿了黃燦燦的柑桔, 被豐收的喜悅浸泡的農民終於抒發出了一年來郁在心中的悶氣,眼看著這黃燦燦的 果實,莊稼人還未等收穫就盤算起收穫後的安排來了。張家計劃把平房翻蓋成二層 小樓。李家已和親家訂好了準備來年的春節把兒媳婦迎進門來。……各家各戶都已 有一本家務帳,只等那黃燦燦的柑桔變換成綠花花的鈔票。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莊稼人正準備把柑桔收摘回家時,上級政府卻突然發來了令果農們 目瞪口呆的消息:今年政府不再統購統銷柑桔。這就是說各家各戶的柑桔只能自找 銷路。 這一信息對長期以來只知與泥巴打交道的農民來說不止是一種震怒,數十年對 農副產品統購統銷的體制已把中國的農民和市場之間隔上了一道厚厚的籬笆。特別 是割資本主義的尾巴的惡夢還難以從中國農民的心中驅散。市場對中國農民來說還 是一道新課題。尤其是市場經濟體制還未在中國確立的時候,讓農民自己一步跨入 市場經濟的海洋,確實有很大的困難。更何況是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實巴交的 普通百姓。 剛剛還沉浸在豐收喜悅之中的果農突然臉上佈滿了憂愁。在這經濟欠發達的地 區,信息不靈,要推銷成百上千噸的柑桔談何容易。果農的憂慮是有其道理的,要 讓剛放下鋤頭的莊稼人去拿秤桿,自然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對市場兩眼摸 黑的人來說,必然會對市場產生恐懼。萬田鄉果農儘管用盡了渾身的解數,卻也未 能把那堆成小山的柑桔演變成鈔票。轉眼到了春節,各家各戶都還有大量的存貨, 眼見一年的收成就要砸在自己的手裡,果農們焦慮萬分。 春節前的一天,兩位外地來的收購商給萬田人帶來了福音。收購商一到萬田鄉 後,便誇下海口:有多少柑桔收購多少,來者不拒。萬田人感到喜從天降,不容多 思,各家各戶紛紛踴躍獻出自家的全部存貨。收購商很講義氣,全部用高價收購。 這一天,萬田人又一次沉浸在喜悅之中。臨近黃昏時,收購人用雇來的兩輛卡車拉 走了收購來的10噸柑桔,滿載而去。 萬四人看著綠花花的票子心花怒放。當天晚上,萬田人高興得幾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王雪雲等果農興沖沖地來到信用社存款時,豈料儲蓄員把錢送入驗 鈔機驗過之後,隔著櫃台,冷冷地丟過來一句「錢是假的。」這話猶如一聲霹靂, 把王雪雲等人震得驚呆好一會兒。 不祥的消息傳到萬田鄉後,萬田鄉就成了撒入了鹽粒的油鍋,炸開了。幸虧當 地政府和公安部門及時掌握了情況.迅速采取措施,才預防了這場果農的騷亂。公 安機關晝夜奮戰,迅速破獲此案,追回了全部贓款,避免了果農的損失。 ●票子昨會滑膩膩的呢 1993年的春節前後,遼寧省新民縣瓦房村農民李連喜家上演的那場大悲大喜的 鬧劇,直今仍令眾鄉親們津津樂道。 1月8日上午,李連喜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來人自稱李山,家住瀋陽市大東區 。淳樸厚道的東北莊稼漢見是老鄉來訪,很是高興。正值春節臨近,自然少不了推 杯換盞、吆三喝五一番。幾大杯老酒下肚,主人和客人的臉上都漸露微醺。話匣子 也不由自主地打開了。 李山瞇瞇著醉紅的小眼對李連喜說:「老哥,我這次找上門來,是想和您做一 筆生意.不知肯不肯賞臉。」 李連喜也有些暈乎,聽說是尋上門來的生意,眼睛瞳孔放大了。「老弟,什麼 生意啊?你說說看。」 「煩您代我收購3萬公斤玉米,每公斤給您5分錢的手續費。」 李連喜馬上在腦子裡轉起了小九九。每公斤5分錢,3萬公斤就是1500元錢,就 相當一年種地的收入。李連喜忍不住心花怒放:「兄弟,這買賣我跟你做定了。干 杯!」 又是幾杯下肚,最後風捲殘雲。李山酒足飯飽後離去。 兩天後,一青年人給李連喜送來了麻袋。 又過了兩天,正是黃昏時,還是那個送麻袋的青年人領來了3輛卡車,將李連 喜代為收購的3萬公斤玉米全部拉走。臨走時,在昏暗的燈光下,交給李連喜12625 元人民幣。 第二天,幾位賣糧大戶興致勃勃地來到李連喜家領取賣糧款。李連喜一邊與賣 糧戶說笑,一邊數點著鈔票。點著、點著,李連喜手感到鈔票有些不對勁:「票子 咋會滑膩膩的呢?」再仔細一瞧,李連喜冷不了打了一寒顫:這50元的大票號碼咋 會都一樣呢?在場的鄉親們馬上圍攏了過來,仔細一查,這12625元人民幣,除了5 張是真幣外,其余252張全是假幣。 李連喜急匆匆趕到公安局報了案。新民縣公安局刑警隊立即展開偵查。 2o天後,刑警們在遼中縣次序堡鎮前村將案犯同夥舒紹友、張子斌抓獲。2月12 日,將持假幣詐騙,自稱李山的舒紹富緝拿歸案。從舒犯身上又搜出50元面值的假 幣1400元。 據案犯交待:假幣是從廣東販買來的。 ◎假幣是啥東西 ●金融市場狼煙四起 在現實生活中,假人民幣確已存在我們的身邊。根據公安部門提供的材料證實 :在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都已發現假幣。就連邊遠的西藏在1991年的元月 份首次發現假幣後,公安機關已連續破獲了3起假幣案,繳獲假人民幣萬余元。至 今,每年在西藏都會有假幣案出現。 那麼,「假幣」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呢?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弄清真幣又是一 種什麼東西? 數百年來,人們從各自的閱歷和悟性出發,對「錢」字紛紛作出了解釋。儘管 文人騷客搜腸刮肚,或褒或貶,但迄今,仍無絕句留傳後世。 「錢是身外之物」。 這是文人雅士表現出的一種超脫。 「錢是王八」。 這是玩世不恭者的調侃。 「錢是好東西」。 這是平民百姓對金錢的渴望。 「錢是一切」。 這是拜金主義者的信條。 在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中,劇中人物余得利對金錢的闡述不可謂不精闢: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鈔票實在是令人可恨可惱、可喜可愛。正 因為如此,在中國浩瀚的書海中,也沒有對錢作出準確的定義。 《辭海》解釋:「錢,本農具名,古代可用以交易,故最早 曾仿貝形狀鑄為貨幣。後為一切貨幣的通稱。」由此可見,錢本來只是一種符 號,一種象征。只有當它被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而進入流通領域後,錢的作用才可 能顯現出來。就是說金錢的最大功能就是流通,其它功能為其次。這時已進入市場 的的金錢就已不再是意念上的一種符號,而是一種神通廣大的東西。誰也離不了它。 我國現行通用的貨幣是人民幣。它是一種紙幣,是代表一定價值的貨幣符號。 在流通中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它沒有含金量的規定,不是黃金的符號。它以投入 市場的大量商品作保證。1947年我國政府在發行第一套人民幣時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我國用作貨幣保證的不是金銀,而是比金銀更可靠的糧食、布匹以及其它為生 產和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質。」因此說「占有金錢的多少就代表了擁有的社會財富 多少,就代表了占有社會經濟地位的高低。」在現代社會,金錢的占有量與地位、 榮譽、享受等等東西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互為依補。 當代社會就是這樣一種社會。 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以至一些小城鎮,還保留有一種古老的風俗習慣:當有 人去世後,後人都要為死者用白紙製作大量的紙幣,並把它拋灑在去墳地的沿途。 當然這種紙幣不會是銀行所發行的那一種。它僅僅是一種象征意義上的「紙幣」, 是一種哀思的寄托方式。後人都以此希望死者升入陰間後能擁有大量的金錢財富而 大享富貴。這種自制的「紙錢」大多數地方稱之為冥錢。人們的這種特有的哀思方 式源於人們對金錢的理解。 那種冥錢從某種含義上說也是一種「偽鈔」。在有的地方,尤其是在經濟特別 發達的農村,出現了一些專作冥錢的作坊,其產品乍看還特別地與真人民幣相似。 因此他們的產品特別地受人歡迎,銷路較好。在關中一帶,農歷十月初一,家家追 祭先人,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每年一到此時,後輩們都要準備些祭品,在先祖的 墳前,燒上幾張黃紙冥鈔或紙糊的冥衣之類,給墳頂壓張黃紙,舉行個簡單的祭祀 儀式,以表達對死者的懷念之情。近年來,這種緬懷祖先的祭祀儀式越來越複雜。 單冥品就花樣百出。不說「黃燒紙」和「冥國糧票」,光說「黃燒紙」就有七八種, 黑的、白的、彩色的、單面的、雙面的、面額大的、面額小的、長的、短的,應有 盡有。有「冥都銀行」發行的面額為「拾億圓」的高檔「地府通用紙幣」;有100 斤面額的「冥國糧票」。冥品的製作者和販賣者大都是農村中老年婦女。而購買者 大都是城市市民。 現今出現的冥品充斥街頭的現象,很值得研究。這裡除了後人寄托緬懷之情外, 是否還表現出了另外的一些心態呢?當然關中燒「冥品」與江浙一帶燒真幣雖有意 曲同工,但還是要合理合法些。 自古以來,大千世界就有「人之熙熙,皆為利來。人之攘攘,皆為利往」的喧 囂和爭鬥。於是也就有了燈紅酒綠,有了腰纏萬貫的富豪,有了窮困潦倒一貧如洗 的流浪漢。「金錢」就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導演出芸芸眾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也就是在這根法力無邊的魔棒下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怪胎。制造假幣就屬其中的 一種。假幣是犯罪分於或犯罪集體為了牟取不法利益,模仿國家法定的貨幣制做的 一種假冒制品。它違反了國家的法律,侵害了國家貨幣本身的信譽。因其與真幣相 象,很具有欺騙性。 真幣和假幣就如真假美猴王一樣,從古代直爭鬥到現代,使人類的金融市場狼 煙四起,警報頻頻。 ---------------------------------- 書路掃描校對---http://www.shulu.net ---------------------------------- 轉載請保留以上信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