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PHP研究所」與「政經塾」
日本二戰失敗後,給國人的精神打擊非常沉重。松下幸之助認為,戰敗了,就應爽快地承認失敗,因為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戰爭既已結束,就應該認真反省,積極重建,跌倒了還要爬起來。為此,松下覺得,全國人民應該加緊工作,付出加倍努力才行。
然而,戰敗後的情形,卻讓松下感到心冷和憤慨。那種沉悶窒息的社會環境顯然不利於日本的重建和發展。對此,他不禁發生了疑問:為什麼日本會造成今天的結局呢?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人類是否可以找到繁榮和幸福之路呢?松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最終,他決定以獨特的方法來研討、分析這些問題。於是,作為實業家的松下辦起了研究所,編起了雜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條邁向幸福的途徑。
松下創辦的這個研究所叫「PHP研究所」,PHP是英文「PeaceandHappinessthroughPresprerity」的縮寫,意為「通過繁榮帶來和平與幸福」。這一研究所於1946年11月3日創立,松下在成立典禮上致詞,聲稱其目的就是從前輩那裡獲取精華,找出繁榮之道,進而走向和平與幸福。
面對自己的這一創舉,面對自己所試圖解決的問題,松下性格中固有的理想主義和接受挑戰以及積極行動的特色又顯示了出來,他很快就確立了該研究所的10項計劃,並迅速予以推進。10項計劃可以說是他「通過繁榮達到和平與幸福」的具體途徑和目標,內容是:1.勤勞工作的人,應該享有豐裕的生活;2.應該讓人們自由、愉快地工作;3.對於民主的意義,需有正確的理解;4.勞資雙方應彼此協調,並各盡其責;5.戒除浪費;6.減少公費開支,提高公務效率;7.賦稅要正當公允;8.通過企業的專門化、集約化而促成空前的繁榮;9.要使工作者發揮最大效能;10.教育的目標,應是培養完整健康的人格。
為了深入研討有關問題,松下為該所招收了研究人員,大家以研討代學習,探求諸問題。松下親任所長且親臨講壇,向所員發表講話。
1947年4月,該所創辦了「PHP」雜誌,刊發有關的研究文章。1949年2月,松下在這份雜誌上特辟「PHP之聲」欄目,每期親撰一文,予以發表。這份雜誌一直辦到1968年5月,出刊240期,發行數量達66萬冊。
除了內部的研討和雜誌宣傳以外,松下和他的所員們還四處奔走,宣講他們的研究所得,上到政界要人,中到實業界人士,小到普通老百姓,莫不如是。此時的松下,使命感和責任感又重新回到了身上,所員們也被他的精神感染,信心十足、精力充沛地忙碌著。
有一次,松下應一家法院的邀請前去講演,與會者是40余名法院的推事。松下足足講了兩個小時,接下來是提問和解答。
一位年輕的推事起立問道:
「松下先生,您所主張的繁榮之路是非常好的,可是我見報紙上經常報導缺少煤炭,你認為如何才會有煤炭呢?」
「這要去問煤炭了,煤炭說它不願出來!」松下答道。
「這恐怕是開玩笑吧,松下先生?」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真的。煤炭沒有嘴巴,不會說話,倘若煤炭有靈,它一定會說出來。」
對這一回答,聽講的人有些疑惑不解。松下說出一番道理來:「我現在用人來打個比喻。比方這裡有一個公司,因為戰爭而遭到破壞。可是這個公司為了社會、為了國家,都必須重建並提高生產。那麼社長就集合重要的幹部來談話:『各位都知道,為了社會也為了自己,必須把公司重建起來,希望大家為發揮各人傑出的技術共同努力!□廡┬屑岣剎看鸕潰骸□緋□敕判模□頤腔岬摹!□□巧緋□幼潘擔骸□嗆芎茫□熱荒忝嵌莢敢餳絛□□□拘□Γ□□砸□跎倌忝塹男剿□!□□且歡□岵煌□猓骸□緋□庵炙搗ú惶□裕∥頤敲揮幸□蠹有揭丫□淮□耍□鬩□頤嗆煤霉□鰨□□□□詞羌醯托剿□□囊疵散□緩俠□稅桑 鄙鮮鑫侍獾牡覽硨駝庵智樾問且謊□摹?BR> 「如果因為煤炭是國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資就降價,煤炭不是人,不會提出抗議,才毫不在意地做著這種犧牲。這是現在的政策錯誤,我認為這是違反PHP的。重要的東西、美麗的東西能成為家寶,也能成為國寶,這是自然的趨勢。對重要的東西,就必須以尊重來相待。
「對重要的東西不知尊重,那是因為受到欲望干擾的緣故。人的欲望對愈是想要的東西、愈是重要的東西,也就愈想要廉價地去獲得。可是,真理是正好相反的,人類過分受欲望的驅使時,就會變成那種情形。對重要的東西,不但不重視反而會加以虐待,這就是現在的政府。這樣是沒有辦法重建的。」
松下接著說:
「煤炭的價格太便宜,米也太便宜,所以米和煤炭都不出來,結果是不必要的東西都漲價。如果不停止這種政策,就不合乎PHP」。
就這樣,松下開始了他的講演生涯。讀書很少的松下,對講演一類的事情並不內行,此時則在使命感和責任感的驅使下,到處理直氣壯地宣講他的理念和理想。許多機構、單位不僅邀請松下去講演,還聘他作顧問。
戰後之初的驅逐令取消以後,松下可以回到總經理的位置上工作了,他只好把PHP的事情交給別人去辦。但他還有這樣的考慮,自己不能老是站在經營第一線,一旦有人接班,自己就可以全力推動這個PHP運動了。
松下以實業家的身份辦研究所,探討有關人類的一些比較根本的問題,是他心底的願望。幸運的是,這一與其經營方向不一致的舉動,對他的實業家未來並未造成負面影響,反倒因緣際會,使他那些平日在經營管理中積累的經驗教訓,得以整理、反思,進而升華為哲理色彩相當濃厚的經營管理之道,從而使他不僅成為此一方面的實踐者,也成為這一方面的理論家。
1955年,松下幸之助在松下電器創業35週年紀念會上,發表了公司未來五年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指標是:1956年的總銷售額為320億元,1960年時達到800億元;員工預計每年增加10%,將由11000人增加到18000人;資本額由30億增加到100億。
松下知道,對於一個民營企業來說,作這樣的計劃是並不多見的。但他覺得,這是社會大眾對松下電器的期望,是松下電器的全體員工所應擔起的社會責任。他把這個計劃形象地稱作是松下電器和大眾訂立的「看不見的契約」。為此,他要求松下電器的員工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絕不可掉以輕心:「五年後,我們的資本額將由現在的30億元增長到100億元,那個時候到底還會不會賺錢呢?我認為一定會的!假如不賺錢的話,那就等於是犯罪,我們從社會取得資本,集中了人才,使用了許多原料設備,如果要是做不出什麼成果來的話,那就真的對不起社會了。
「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工作,公司的收益一定能夠增加,各位員工也能得到同業中最高的薪水和津貼。只要我們不偷懶懈怠,這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
「我們公司擁有幾百家代理店、幾萬家聯鎖店,背後還有幾千萬的消費大眾。當社會大眾為了提高生活水准而需要大??

竹露荷風坐擁書城 http://www.bookbar.ne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