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點一盞心燈
小尼姑去見師父:“師父!我看破紅塵,遁入空門已經多年,每天在這青山白云之間, 茹素禮佛,暮鼓晨鐘,經讀得愈多,心中的個念不但不減,反而增加,怎么辦?” “點一盞燈,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會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數十年過去…… 有一所尼姑庵遠近馳名,大家都稱之為万燈庵;因為其中點滿了燈,成千上万的燈,使 人走入其間,仿佛步人一片燈海,燦爛輝煌。 這所万燈庵的主持,就是當年的小尼姑,雖然如今年事已高,并擁有上百的徒弟,但是 她仍然不快樂,因為盡管她做一樁功德,都點一盞燈,卻無論把燈放在腳邊,懸在頂上,乃 至以一片燈海將自己團團圍住,還是總會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說,燈愈亮,影子愈 顯;燈愈多,影子也愈多。她困惑了,卻已經沒有師父可以問,因為師父早已死去,自己也 將不久人世。 她圓寂了,据說就在死前終于通悟。 她沒有在万燈之間找到一生尋求的東西,卻在黑暗的撣房里悟道,她發覺身外的成就再 高,燈再亮,卻只能造成身后的影子。唯有一個方法,能使自己皎然澄澈,心無挂礙。 她點了一盞心燈!
扶樹与扶人
某人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仍然极力維持原有的排場,唯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宴會 時,他租用私家車去接賓客,并請表妹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眼光制止 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搶菜。雖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開柜中最后一瓶xo。 但是當那些心里有數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离去時,每一個人都熱烈地致謝,并露出同情的 眼光,卻沒有一個主動提出幫助。 某人徹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個人行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披台風吹倒 的行道樹,工人總是先把樹的枝葉鋸去,使得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 某人頓然領悟了,他放棄舊有的排場和死要面子的毛病,重新自小本生意做起,井以低 姿態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而每個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時,都盡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 西,并推介給其它的公司。沒有几年,他又在商場上站立了起來,而他始終記得鋸樹工人的 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想維持原有的枝葉,怎么可能扶得動?”
富翁的大房檐
從前有位善心的富翁,蓋了一棟大房子,他特別要求營造的師傅,把那四周的房檐,建 得加倍的長,使貧苦無家的人,能在下面暫時躲避風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許多窮人聚集檐下,他們甚至擺攤子做起買賣,并生火煮飯,嘈雜 的人聲与油煙,使富翁不堪其扰。不悅的家人,也常与在檐下的人爭吵。 冬天,有個老人在檐下凍死了,大家交口罵富翁不仁。 夏天,一場颶風,別人的房子都沒事,富翁的房子因為屋檐特長,居然被掀了頂。村人 們都說這是惡有惡報。 重修屋頂時,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為他明白:施人余蔭總讓受施者有仰人鼻息 的自卑感,結果由自卑成了敵對。 富翁把錢捐給慈善机构,并蓋了一間小房子,所能蔭庇的范圍遠比以前的房槽小,但是 四面有牆,是棟正式的屋子。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都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庇護,并在臨走時, 問這棟小房是哪位善人捐建的。 沒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后,人們還繼續受他的恩澤而紀念他。
造就与迷失
醉心戲劇的某人,不顧親朋的反對,毅然選擇一處并不熱鬧的地區,興建了一所超水准 的劇場。 奇跡出現了,劇場開幕之后,附近的餐館一家接一家地開設,百貨商店和咖啡廳也紛紛 跟進,沒有儿年,那個地區竟然發展得非常繁榮,劇場的賣座更是鼎盛。 “看看我們的鄰居,一小塊地,蓋棟樓就能租那么多錢,而你用這么大的地,卻只有一 點劇場的收入,豈不是大吃虧了嗎?”某人的妻子對丈夫抱怨:“我們何不將劇場改建為商 業大廈,分租出去,單單租金就比劇場的收入多几倍!” 某人想想确實如此,就草草結束劇場,貸得巨款,改建商業大樓,怎料樓還沒有竣工, 鄰近的餐飲百貨店紛紛遷走,房价下跌,往日的繁華又不見了。更可怕的是,當他与鄰居相 遇時,人們不但不像以前對他熱情奉承,反而露出敵視的眼光。 某人終于想通了,是他的劇場為附近帶來繁榮,也是繁榮改變他的价值觀,更由于他的 改變,又使當地失去了繁華。 人們常因建設自己而造就別人,又因別人的造就而改變自己,在這改變中。某些人迷失 了,不但迷失了自己,也迷失了那些曾被他造就的人…
滿了嗎
徒弟去見師傅: “師傅!我已經學足了,可以出師了吧?” “什么是足了呢?”師傅問。 “就是滿了,裝不下去了。” “那么裝一大碗石子來吧!” 徒弟照做了。 “滿了嗎?”問。 “滿了!” 師傅抓來一把砂,摻人碗里,沒有溢。 “滿了嗎?”師傅又問。 “滿了!” 師傅抓起一把石灰,摻人碗里,還沒有溢。 “滿了嗎?”師傅再問。 “滿了!” 師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沒有溢出來。 “滿了嗎?” .......
只怪失手
三個登山老友,結伴攀登內華達州一處峭壁。有一天上山時天气晴朗,次日下山卻變 了,零下的气溫將濃霧結為霜雪,使垂直地岩壁更是滑不留足了。 三個人以登山繩相連,分別敲開岩上的堅冰,再打入鋼釘,勾上繩子,垂降到下一步。 突然,一個人的鋼釘松脫了,手腳在無法攀援的冰壁上滑開,剎時墜了下去,所幸身上 的繩子与兩側的朋友相連,使他吊在空中。 兩個人盡了一切力量救他,奈何垂直的岩壁上毫大可以使力的東西,而有限的鋼釘,更 因為那人下墜及眼前增加的重量,而隨時有滑脫的可能。 “你們不可能救得了我,把繩子割斷,讓我走!”懸在半空的人嘶聲哀求:“与其一起 摔死,或留在這儿凍死,還不如我一個走!只怪我失手!” 他們割斷了繩子,那人筆直地跌下去,沒有哀號。 剩下的兩個人終于安返地面,他們一起到死者的家中,那人的妻子瞬間蒼白了面孔,她 頹然坐下,沒有多問,也沒有號哭,只淡淡地說了一句話: “只怪他失了手!” 這是一句多么洞悟人生的話,許多難以挽回的悲劇,我們無法責求任何人,只能怪自己 失了手,這是命,也是運,因為命運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先奉獻的愛
王太太是個孤僻的人,跟鄰居從不往來。有一天在她正在燒飯,突然听見鄰居李小妹尖 聲哭喊,從窗子望出去,發現一股濃煙正從李家的屋里冒出來。 王太太慌忙地跑出去,孩子的哭叫聲更大了。想必父母不在家,眼看濃煙并未夾帶著火 苗,一向小膽的王太太居然鼓足勇气沖了進去,豈知才抱起小女孩,身后突然竄起熊熊的火 焰,當她用毛毯把小女孩包著沖出火窟時,已經頭發全焦;灼傷片片。 就在這次火災發生之后,王太太的孤僻脾气居然改了,她尤其關心李小妹,總是買些東 西送給她,并問長問短,有時候李小妹不用功、不听話,王太太可以气得哭。許多朋友不解 地問:“你以前從來不關心鄰居,為什么現在對李小妹甚至好得超過自己的孩子呢?” “因為我差點為她送了命!” “差點為她送了命”,這是一句多么意味深長的話。人們的愛,往往并不一定起于別人 愛自己之后的回報,卻可能由于自己最先的奉獻与犧牲。犧牲愈大,愛得愈深。這也就是許 多不心甘情愿,被征召入伍的青年,在經過保國的殊死戰之后,變成愛國斗士的原因。
人生的棋局
人生就像是一場棋,對手則是我們身處的環境,有的人能預想十几步。乃至几十步之 外,早早便做好安排;有的人只能看到几步之外,甚至走一步,算一步。 与高手對招,常一步失策,滿盤皆輸:但是高手下棋,眼見的殘局,卻可能峰回路轉, 起死回生。 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飛,但是常忙中有錯;有些人下棋又因起初長考太多,弄得后來捉 襟見肘。 有的人下棋,不到最后關頭,絕不認輸;有些人下棋,稍見情勢不妙,就棄子投降。 棋子總是愈下愈少,人生總是愈來愈短,于是早時落錯了子,后來都要加倍苦惱地應 付。而棋子一個個地去了,愈是剩下的少,便愈得小心地下。贏,固然漂亮;輸也要撐得 久。輸得少,才有些面子。 所幸者,人生的棋局,雖也是“起手無回”,觀棋的人,卻不必“觀棋不語”,于是功 力差些的人,找几個參謀,常能開創好的局面。但千万記住,觀棋的參謀,也有他自己的棋 局,可別只顧找人幫忙,而誤了他抨上的 殺。 如果你不知道計划未來,必是個很差的棋士;如果你沒有參謀,必是很孤獨的棋士;如 果你因為輸不起,而想翻棋盤,早早向人生告別,必是最傻的棋士。 請問:你還有多少棋子?你已有多少斬獲?你是不是應該更小心地,把所剩無几的棋 子,放在最佳的位置。
龍游深水
阿忠從事寫作多年,自認文筆已經到達相當高妙的境界,但是每次參加地方上的寫作比 賽,總是無法獲獎。 “既然在這個小城市里無法出頭,你最好參加全國性的比賽,說不定就會獲得青睞 了。”阿忠大學時代教授對他說。 “我在小地方尚且無法得獎,參加全國比賽又怎么可能獲胜呢?”阿忠不解地問。 阿忠果然在全國性的文藝比賽中獲獎,并興奮地前去謝師:“沒有想到真如教授所料! 但是說實在話,我至今仍不明白為什么在大地方反而能出 “因為在全國性的比賽中,評委來自不同的省份,他們絕大多數不認識你這個人,所以 全看你的作品。”教授說:“至于在本城的比賽,那些評委自己既有學生、朋友參加,又可 能曾經与你有些過節,你平素的言行舉止乃至交游,全在他們的眼中,只怕由于你是我的學 生,而某些人忌我,也可能對你造成影響,結果評的不僅是作品,也多少加入了印象、恩怨 与私心,自然難以公允。”教授叮囑他說:“不要以為小地方出不了頭,在大地方也會一籌 莫展,有真本事的人,往往在大場面里,更能有所發揮呀!”
商場之戰
鄭老板從國外進了一批香皂,每塊進价十八元,而以二十元賣出,由于物美价廉,所以 生意興隆。 李老板看在眼里,心想這個買賣大有可為,但是先得在鄭老板獲得足夠的市場保証及獨 家代理權之前把他打垮。 鄭老板的電話今天響個不停,起初他還不相信,等到別人拿著李老板賣出來的香皂和收 据時,他真是差點暈倒:“這怎么可能呢?賣价十八塊?一樣的東西?李老板能賺錢嗎?什 么?你听說他進价低得多?快!打電話給我在國外接洽業務的侄子,叫他責問香皂工厂,太 不像話了!什么?美國工厂說給李老板的价錢也是十八塊?我不信,非問李老板不 可……。” “你看我像個會做不賺錢買賣的人嗎?”李老板在電話那頭哈哈地笑著:“要不要看看 我新買的運貨車?” 鄭老板臉都綠了,立刻直撥美國,“必然是我那侄子搞的鬼……” 鄭老板与他的侄子鬧翻了,李老板趁机跟迸,獲得了獨家代理權,并在通知鄭老板時 說: “老鄭啊!你可別怨我,說實在的,我當時并沒有在電話里騙你、不信的話,你看我現 在就要大賺錢了!幄,對了!你怎好宁可相信傳言和推想,卻不信任自己的親侄子呢?” 第二天,李老板宣布:本公司獨家代理的美國香皂,一律漲价四塊錢。
節儉難致富
一位億万富翁接受記者訪問。 “听說您是因節儉而致富。”某報記者問。 富翁一笑:“我從未听說這世界上有人會因節儉致富。” 所有的記者,都怔住了。 “節流而不開源,頂多只能擁有半潭死水;守成而不創業,頂多只能保住一片祖產,如 何能致富呢?”富翁說:“所以只有勤儉致富,而無節儉致富,一字之差,差之遠矣!”
扶一把
某人坐計程車,路上看見一個因為超速而自己翻覆的摩托車。騎士面孔朝下地躺在路 旁,沮沮的鮮血自額角沁出,居然沒有一個經過的人去救他。 “最起碼應該把他扶起來,頭朝上,以減低腦里的血壓,否則活不了多久。”司机說。 某人一路上不斷想司机的話,下車時忍不住地問:“你既然知道,把他扶坐起來,可以 救他一命,為什么剛才不停車去做呢?” “你既然听到我這樣說,為什么不叫我停車;自己下去扶呢?” 扶人一把并不困難,但是多數的人只會說,不去做,甚至還責怪別人不為。
好萊塢的禁忌
据美國的電影報導,在影城好萊塢的演員有三大禁忌: 一、在電話鈴響第一聲時就去接。 二、說“我馬上就到”。 三、讓人看見自己忙得滿身大汗的樣子。 于是雖然在閑得發瘋的情況下,听到電話響,他們仍然要等一下,才去接听,表示自己 正在忙著。 于是雖然獲得演出机會,滿心狂喜的情況下,他們仍然仿佛將就不就地拖上一刻。 于是雖然有燃眉之急,他們在人前仍然裝作好整以暇的樣子,甚至在身上噴擦防汗的藥 物,硬將汗水控制。 這些好萊塢的演員誠然矯飾得有些過分,但是誰能說他們的做法,不含有處世的道理 呢? 交際是一种藝術,在這當中矜持。退讓要有一定的分寸,甚聲嘻笑怒罵都有相當的原 則。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別人洞悉你的情緒,并在任何狀況下維護自己的尊嚴。
戒指
戒指,只是小小的圈,卻可能代表許多不同的意義。 如果你看見某人手上戴了一只光燦的鑽石戒指,可能會想:那戒指是十分昂貴的。 如果你看見某人戴上了一只古玉的戒指,可能會想:那戒指是溫潤護身的。 如果你看見某人戴了一只紅寶石的戒指,可能會想:那戒指是用來裝飾的。 如果你看見對方戴了一只大金戒指,可能會想:那是在他:需時,可以當錢用的。 如果你見到對方戴的是只細細的白金戒指,可能會想:那是結婚定情的信物。 如果對方戴的竟是只既不起眼,又不值錢的鐵圈圇,你几乎可以肯定地說:那戒指對于 戴的人,必然有著不平凡的意義。 燦爛的,常有市場价值;美麗的,常有裝飾价值;平凡的,卻常有情感价值。 平凡而能被肯定,必然因為它不平凡。也唯有在平凡中被肯定的情感,是最不平凡、也 最真實的。
閻王与老溫
嚴老板和溫老板都從事出版事業,他們雖然是好朋友,脾气卻完全相反。嚴老板做事一 板一眼、絕不吃專職。印刷厂為他印書,即使出一點噗的小毛病,或遲兩天交貨,嚴老板絕 對會扣他的錢,所以印刷界給他個外號叫“閻王”。 至于溫老板則正如他的姓,做事總是十分溫暖,脾气更是溫和,每次印刷厂出錯或拖 工,雖然溫老板的生意大受影響,他卻從不扣印刷厂的錢,大不了板起臉抱怨兩聲,所以印 刷界稱他外號“老溫”。 其實嚴老板真是閻王嗎?不是!而應該說他的情理分明,除了理直的時候不退讓之外, 他是十分講情的,有時明明可以付期票,當他知道印刷厂急用時,常會主動付現款。 溫老板真是那么和善嗎?也不是!他雖然吃了虧之后,不當面罵人,背地里卻總是咒詛 對方:“錢拿去讓你買藥吃!”這樣心里咒几句,溫老板就變得很平和了。 問題是:只要嚴老板印書,几乎很少出錯,難得誤期;溫老板印書則常不夠水准,而且 總是拖班。原因很簡單──就算為老溫印坏了也沒什么關系。 有一次選派印刷厂參加國際印刷大展。嚴老板的特約印刷挑了几本為他印的書送審,立 刻獲得通過。溫老板的承印厂則落了選,那印刷的負責人逢人便罵:“只怪我為那個無能的 老溫印刷,怎么可能出來好成品!”
怀才不遇
小王和小李是藝術系的同班同學,小李畢業后因為父親的關系,立刻進入某大報社擔任 美術設計的工作。 不甚如意的小王,每次看見小李在報上刊出的作品,就痛罵報社只認人情,不長眼睛。 但是原本遠不及小王的小李,由于報社的工作環境好,經常能接触最新的材料与作品,加上 困而后學的努力,几年后樹立了獨特的風格,也闖出了不小的名气。 小王終于不再譏評小李,因為長久地怨天尤人,使他由一時的怀才不遇,變為真正的外 強中干,作品的水准,已經遠遠瞠乎小李之后了。 這社會上誠然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打破的方法,是加倍地努力,以求出頭,使自己有能 力,創造一個未來公平的社會。如果只知自怨自艾,恐怕原本短期的時運不濟,終要成為長 期的命途多舛了。
取与舍
“取”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門哲學。沒有能力的人取不足;沒有通悟的人,舍不 得。 舍之前,總要先取,才有得舍,取多了之后,常得舍棄,才能再取,所以“取”、 “舍”雖是反義,卻也是一物的兩面。 人初生時,只知取。除了取得生命,更要取得食物,以求成長;取知識,以求內涵。 既然長大,則要有取有舍,或取熊掌而舍魚,或取利祿而舍悠閑;或取權位,而舍性 命。 至于老來,則愈要懂得舍,仿佛登山履危,行舟遇險時,先得將不必要的行李拋棄;仍 然嫌重時,次要的東西便得舍出;再有險境,則除了自身之外,一物也留不得。所以人到此 時,絕對是舍多于取。不知舍、不服老的人,常不得不最先落水墜崖,把老本也賠了進去。 如此說來,人生是愈取愈少,愈舍愈多,怎么辦呢? 答案是: 少年時取其丰;壯年時取其實;老年時取其精。 少年時舍其不能有;壯年時舍其不當有;老年時舍其不必有。
木魚
年輕的父親嚴厲地責打孩子,惊動了正在里屋念經的祖母。 祖母把怒不可遏的父親帶到自己屋里,指著木魚說:“下次你要打罵孩子之前,先來敲 敲這木魚,我不要你念經,只要敲几下木魚就夠了。” 孩子又犯了錯,火冒三丈的父親,決定不惜打斷一根棍子,也要嚴加懲戒。但是突然想 起自己母親的話,便提著棍子走到母親讀經的地方。 “敲几下木魚就成了?”他實在想不出道理,但仍拿起了那小小的木槌。 喀!木魚發出清脆卻又非常圓柔的聲音,平常祖母關著門念經,只覺得木魚的節奏十分 清晰,卻沒想到眼前敲打起來,是這般響亮──響亮卻不炸耳。 “看看木槌,在那硬硬的褪頭上包著布;再看看木魚,在那下面有著厚厚而柔軟的錦 墊,所以你敲它,不必用多大力气,便能發出深遠而厚實的聲音。”祖母說。 父親放下木棍走出去,把跪在地上的儿子叫到沙發旁……他甚至買了一個木魚放在辦公 室,門外的部屬常听見里面偶爾發出兩三聲喀、喀的音響,認為這位最近大大改變剛烈脾气 的主管,必定是因為篤信了佛教。
我亦無爭,天亦美
孫先生是一位登山攝影家,爬遍了國內的大小名山,也照了成千的風景照片,可是當朋 友欣賞他的作品時,他總是遺憾地說:“就是那么巧,每次看到最美的風景,都是在我底片 用完的時候。”听到的人則在背他說,他那樣講,是与歌星的自稱感冒喉嚨不好,有著相同 的心理。 問題是,在爬山時,大家确實看見他底片用完,又遇到美景時跺腳捶胸的表現,有時在 下一站買到膠卷,他甚至會沿原路跑回去補拍,只是多半悵然而返。天光云影,才隔一下 子,居然全變了。 有一次,同行的人特別暗地為他帶了一卷底片,果然他底片用完,又遇到十年難見的美 景,那人便將底片交給孫先生,豈知當他裝妥,從照門望出去,又是頻頻搖頭,洗出來之 后,還是不滿意。 恨那大自然總是跟他的照相机過不去,孫先生終于放棄了攝影。妙的是,從他不帶照相 机起,每一次的旅行,從頭到尾都有數不完的美景。 “恐怕只有在我不汲汲營求的時候,才能無拘無束地欣賞。”孫先生說:“我亦無爭, 天變美!”
名利中人
某日与一位在商場十分得意的朋友在世界貿易大樓頂層晚餐,看著下面万家燈火、車水 馬龍,他感慨他說: “人生就像這車馬燈火,明明滅滅,飄游虛幻,何必爭名逐利呢?” 我沒有附和,卻問他:“你為什么要選這個地方晚餐?” “因為這是紐約最著名的餐館之一,東西好吃,視野遼闊、服務周到。” “很貴吧!”我又問。 “當然!相當不便宜。” “當你說何必爭名逐利時,豈知自己卻正在名利之中啊!”
順風与逆風
上國畫課,教授說: “畫柳,要表現順風的美;畫松,要表現逆風的美;畫牛,要順風而走;畫馬,要逆風 而奔。” “那么畫人呢?”學生問。 “王維的‘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以順風為佳。 文天祥的‘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以逆風為好。” “有沒有又順又逆的?” “陶淵明的‘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前一句逆鳳,后一句順鳳。 “人在順鳳和逆風中的表現,有沒有什么當然的道理可以依循?” “風大時,要表現逆的風骨;風小時,要表現順的悠然。”
燈罩
大概在人們使用燈不久,就發明了燈罩。早期的燈罩是為了保護其中的火苗,所以提著 的燈籠有罩。拿著的電石燈有罩,固定的煤气燈有罩,連煤油燈也常加個罩子。 后來電燈被發明了,按說外面已經有層玻璃,應該不必再多加一層罩子才對。但是那燈 罩的式樣反而更多了。 為了小范圍的強調照明,燈后被加上圓形反光的罩子,或在前面裝設凸透鏡,成為了聚 光燈。 為了給人燦爛輝煌的華麗感,燈的四周被綴上顆粒或條狀的水晶,使那光線再三折射, 成為裝飾燈。 為了使光線全部經過折射,予人一种柔和感,發明了不透明的筒狀燈罩,使光線只照射 地面和天花板。 為了既可在燈下閱讀,又能由透過燈罩的光線,提供主內照明,發明了傘形半透明的燈 罩,使燈下明亮,而四周柔和。 至于學生們書桌上專供讀書的燈,則有橫式槽形或碗形不透明的燈罩,因為它提供了定 點的照明,除了燈下,其它處都不照,所以有幫助集中注意力的效果。 每個人都是一盞燈,為了保護自己,為了不刺傷別人,為了集中光芒,也為了制造韻 味,請別忘了加上一層燈罩,它雖然可能減弱你的光度,卻足以增添你的光采。
放風箏
有一天經過國父紀念館,看見許多人在放風箏,令人不解的是:大家都擠在場子的一 側,那密密麻麻的風箏線,似乎隨時都可能絞成一團。 “為什么宁可讓場子的一側空著,卻要傻傻地擠在一堆呢?”我心想,并買了一個風 箏,走到場子空著的一旁去放。 風箏飛起,線放長了,但是不穩定的風,使我不得不隨時向回卷線,卷不及時,只好向 后退。 我的風箏終于飛得跟別人一樣遠,這時才發現,自己竟然也擠在場子另一側的人群中。 當我們笑別人迂,或笑政府無能時,很可能應該笑的,是自己不曾參与所造成的無知。
親愛、恩愛、怜愛
以前听人講,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之間的情感,會由“親愛”,進入“恩愛”,步人 “怜愛”,當時很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如今漸長,觀察經歷多了;終于有了實際的領悟。 年輕的夫妻間,所有的是親愛,由“親”而“愛”,所以表面看;固然愛得熾烈,但是 由于屬于肉体親近的程度高,往往也較經不起考驗,造成了“不親,就不愛”,也既然是西 洋人所說的Out of sight,out of love。 中年的夫妻間,應該擁有恩愛,因為在過去相處中,彼此照顧、慰勉,共同奮斗,突破 難關的“恩”,而加強了“愛”。也就因此,許多在“親愛期”不能容忍的出軌行為,由于 “恩”的遮掩,而能獲得平复;相反的,年輕時過得太順意,而夫妻間缺少“恩情”的,就 往往在“愛意”上顯得薄弱,而經不起考驗。 老年的夫妻,享受的怜愛,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相怜,与“同穴夢冥何所 望,他生緣會更難期”的相惜。此時儿女都已經長大自立,夫妻年老漸衰,卻又落得二人相 守,你病我扶、我仆你攙。而年輕的情欲已經淡遠,;日時的怨懟早已釋然,相望白頭,彼 此目光接触的一剎那,雖再迸不出火花,卻有著多么蘊藉的、惺惺相惜的愛意呀! 由肉体接触的“親”、實質幫助的“恩”,到相珍相惜的“怜”,仿佛用木片樹枝升起 熊熊的火苗,點燃堅硬的煤塊,再散發出沉穩的熱力,而那熱力可以熔鋼,也最為深長。
現代風水
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講究風水的民族,不但活人的“陽宅”,要講究位置座向,死人 的“陰宅”,也要堪与以利子孫。 其實什么叫作風水,最好的解脫應該是适合人類生活的環境,至于風水之學,則是人類 經過几千万年,由生活的實際經驗歸納出來,比如大家最常說的好風水“左青龍,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翻成白話是“左邊有河,右邊有路,前有廣場,后有山陵。”這种地 方,誰不喜歡呢?不必鳳水先生指點,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所以風水与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風水改變可以影響生活,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足以影響風水的說法。 舊時的風水家常說:廚房不宜建在屋子的西南側,屋子北面牆有缺損要立刻修好,南邊 則無妨。這理論乍听有些玄,實際因為中國位于北半球,西南邊的房子最受陽光,舊時沒有 冰箱,食物容易坏,所以不宜做廚房;至于北方的牆有洞,是因為冬天刮北風,所以應該修 好;相反的,南方受夏天的暖風,則可以不急。說穿了,根本是衛生,避免人吃坏東西及受 寒。問題是如果有了冰箱、冷气,或在南半球,這風水的定理,是不是就得改了呢? “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水南為陰、水北為陽”,我們從小就知道這地理与陰陽的關 系。但是如果有一天搬到澳洲、南美或非洲去居住,這陰陽的定理是不是就得全盤調反了 呢?如果山水陰陽都改。那古人的風水之說能不變嗎? 前人說“擇吉而居”,這吉應該解釋為方便、舒适,只要住得安穩、進出順當,就是好 風水。 古人又說”福人福宅”,這福應該解釋為善良、喜樂。能事事泰然,逆來順受,住哪 里,哪里就是福宅。 最重要的: 人們只知活著的時候,房子是宅;死了之后,墓穴是宅。豈知道,生時,身体是心的宅 院;死后,宇宙是靈的宅院。不注意修身与環境的保護,只曉得今天改一門,明日動一窗, 后日懸一鏡,這是自私,也是舍本逐未,哪里能算得懂風水呢?
送終
嗜酒如命的老王死了,許多他生前的酒友前去送終,為失去一位最好的飲者而同聲一 哭。 “我們去老李家共醉吧!想辦法用酒來沖淡哀傷。”一位酒友建議,立刻得到眾人的附 和。 沒想到老李的太太居然說。 “為紀念你們死去的酒友,今天不准喝酒。你們去送朋友的終,豈知他正是由你們送上 終途,而竟然現在又想再來彼此送終。”
剪燭西窗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名作《夜雨寄北》的詩 句。想那西窗下,熒熒一燭,詩人促膝夜談,几番風雨成隔世,共話白頭到眼前,看那燭光 由短而長。由高而低、執剪修心,是何等的悠然? 你點過蜡燭嗎?看過那跳動的燭光和飛舞的燭花嗎?感受過那蘊藉中所含蓄的幽幽之情 嗎? 選蜡燭,實在有很大的學問,尤其是那“燭心”,偏了的不能要,否則燃燒不會均勻; 太粗的不可取,因那燭火雖強,卻消逝得快,且少了情趣;太細的也不能用,因為一點微 風,就會使它熄滅。至于點燃的時候,就更要講究了:那燭台要正,免得熾淚自一邊傾下; 那燭心要直,免得一側燃出個大缺口;那燭心要不長不短,短了燭火太弱,多了則要跳動生 煙。懂得調整燭心的人,常能使蜡燭多燃許多時間,甚至在熔成一小攤的時候,只要燭心不 偏,還能多耗些時。 听了這許多話,下次對著熒熒一燭,你一定會有許多新發現,而且即或沒有燭火在前, 何嘗不能在自己的心中點起一盞燭光呢? 于是你的心,就是燭的心,要不粗不細,不偏不倚,且得常常修剪,剪得不長不短、恰 恰托出一片蘊藉的光輝与溫暖。
正字与反字
小和尚滿怀疑惑地去見師傅: “師傅!您說好人坏人都可以度,問題是坏人已經失去了人的本質,如何算是人呢?既 不是人,就不應該度化他。” 師傅沒有立刻作答,只是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個”我”,但字是反寫的,如同印章上的文 字,左右顛倒。 “這是什么?”師傅問。 “這是個字。”小和尚說:“但是寫反了!” “什么字呢?” “‘我’字!” “寫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師傅追問。 “不算!” “既然不算,你為什么說它是個‘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個字,你為什么說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樣作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說它是‘我’字,又認得出那是反字,主要是因為你心里 認得真正的‘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識字,就算我寫反了,你也無法分辨,只怕當人 告訴你那是個我字之后,遇到正寫的我字,你倒要說是寫反了!”師傅說:“同樣的道理, 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在于你須識得人的本性,于是當你遇到惡人的時候,仍然一 眼便能見到他的‘天質’,并喚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難度化了!”
离婚的原因
小李結婚沒兩年,突然宣布离婚了,听到的朋友無不惊訝,紛紛問他离婚的原因。 “因為她們脾气太坏。”小李回答。 過了几個月,仍有久未碰面的人,在知道消息后問同樣的問題。 “因為我的脾气太坏。”小李答。 先前已經听過的人,不解地說:“為什么前后說法有這么大的差异呢?” “是啊!离婚時我确實覺得是她脾气坏,但是几個月下來,冷靜地想想,還是自己的性 子不好。”
縱身入水
當人們在冷天游泳時,大約有三种适應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邊,將水撩到身 上,使自己能适應之后,再進入池子游;有些人則可能先站在淺水處,再試著步步向深水 走,或逐漸蹲身進入水中;更有一种人,做完熱身運動,便由池邊一躍而下。 据說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試探;其次則是置身池內,漸次深入;至于第三 种方法,則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發心臟病。 但是相反的,最感覺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种,因為置身較暖的池邊,每撩一次水,就造 成一次沁骨的寒冷,倒是一躍入池的人,由于馬上要應付眼前游水的問題,反倒能忘記了周 身的寒冷。 与游泳一樣,當人們要進入陌生而困苦的環境時;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測,以做万全的准 備,但許多人就因為知道困難重重,而再三延遲行程,甚至取消原來的計划:又有些人,先 一腳踏入那個環境,但仍留許多后路,看著情況不妙,就抽身而返;當然更有些人,心存破 釜沉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著應付眼前重重的險阻,反倒能忘記許多痛 苦。 如果是年輕力壯的人,我鼓勵他做第三者。雖然可能有些危險,但是你會發現,當別人 還猶豫在池邊,或半身站在池里喊冷時,那敢于一躍入池的人,早已浪里白條地來來往往, 把這周遭的冷,忘得一干二淨了。在陌生的環境,也就由于這种人比別人快,較別人狠,而 且敢于冒險,所以往往是成功者。
戒賭之道
甲乙二人的工作都是幫助賭徒戒賭,但是乙的成果卓著。大部分的賭鬼,都因為他的輔 導而遷善;甲卻頂多只有五分之一的成效。 為了找尋其中的原因,他們的主管特別請甲乙二人報告工作的方法。 “我以最誠懇的態度,告訴賭徒們賭博的害處,并且舉出許多實例,警告他們再不戒 賭,就會傾家蕩產、妻离子散、名譽掃地,再也無法重見天日。”甲說。 “我通常先不跟他們談戒賭,只要求對方告訴我一共欠下多少賭債,再幫助他們擬出還 債的計划。”乙說:“許多人在看到計划時,都會吃惊他講:‘我還以為一輩子也還不完 呢,居然看來遠景并不差!’而每當他們這樣說之后,往往就自動戒賭了,因為他們不再自 暴自棄,也不再作翻本的空夢,而愿意勇敢面對現實,開創明天!” 對那偏向虎山行的人,攔在他前面說一百句勸戒的話,也不如以半句話指點出一條安全 的道路。
細節与結論
有醫學院的教授,在上課的第一天對他的學生說:“當醫生,最要緊的是膽大心細!” 說完,便將一只手指伸進桌上的一杯尿液里,再把手指放進自己的嘴中,接著便將那杯尿液 遞給學生。 看著每個學生都忍著嘔,照樣把探入尿杯的手指塞進嘴里。教授笑嘻嘻他說:“不錯, 你們每個人都夠膽大,只可惜不夠心細,沒有注意到我探入尿杯的是食指,放進嘴里的卻是 中指啊!” 有位法學院的教授,上課時說了一個故事:有三只獵狗追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鑽進一個 樹洞,居然從樹洞的另一邊跑出了一只免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并跳上另一棵大樹,卻在 樹枝上沒站穩,掉了下來,壓暈了正仰頭看的獵狗,兔子終于逃脫。 故事說完,許多學生提出他們的疑問: 兔子為什么會爬樹呢? 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同時壓暈三條獵狗呢! “這些問題都不錯,顯示了故事的不合理。”教授說:”可是更重要的事情,你們卻沒 問──土拔鼠到哪里去了?” 有位教美術史的教授,在談到古代國家使用的顏料時說:“將貝殼燒烤之后,磨成細 粉,再以膠水調和,可以做成白色的顏料。” 接著,教授便舉行考試,其中有一個是非題: 如果你在海邊撿到了貝殼,帶回家放進烤箱,以五百度烤上三十分鐘,再拿出來磨成細 粉,以膠水調和,可以做成黑色顏料。 結果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看完這個題目,便十分自信地答“是”。 注意結論,而忽略細節;或專注細節而忽視結論。匆匆忙忙地,以自己想當然的方法去 思想,卻忽略了查証的功夫,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啊!
平凡
我們常說一個人很平凡,或是很不平凡,其實每個人都兼具“平凡”与“不平凡”這兩 者。一個人平凡,因為他是一個人。 所以人性所具有的,他都應該有:一個人不平凡,因為他不是別人,古往今來就他這一 個人,是為真正的他。 也就這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矛盾之間,在這既具備基本的人性,又有著天生不同的特性 間,平凡人使自己成為不平凡,再以這些不平凡來影響平凡,造成更多的不平凡。于是: 偉大的哲學家,在平凡的人生中,找到不平凡的思想理論,使平凡的人們讀了,能找到 生命不平凡的意義。 偉大的藝術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不平凡的創作題材,使平凡的人欣賞之后,將心 靈提升到不平凡的境界。 偉大的科學家,在平凡的事務中,找到不平凡的秩序与方法、使平凡的物質,能化腐朽 為神奇。 最重要的是,這些偉大的,在創造那許多不平凡之后,卻仍然跟我們一樣,有愛、有 憎、有喜、有悲,是那么的平凡!
痛苦的抉擇
凶暴的敵人,一步步地接近,躲在樹林里的人們知道,只要被發現,就將全部遭到屠 殺,男人摹地抽出尖刀,將幼小孩子的喉管割斷,以免他們發出惊恐的哭聲,黑暗屏息中, 可以听見仍然抱在母親怀中,卻已死亡的幼儿滴血的聲音。 這是一段二次大戰時,發生在中國北方的真實故事。由于一個被割斷喉嚨丟棄的孩子, 后來為善心人救活,成年之后尋親,才被世人知曉這段令人諫然的往事。 有人問那孩子,你恨不恨你的父母? 孩子說:如果當時我是父母,也會那樣抉擇。而且若不那么做,今天也就談不到親人重 聚這件事了。 有人問那母親:當你的孩子被割斷喉管時,你為什么能不痛哭? 母親答:因為我當時已經想不到悲哀這件事,更被剝奪了哭的權利。 當人們做最痛苦的抉擇時,常沒有痛苦的權利。而當痛苦被喚起時,抉擇卻已經成為往 事。
先做朋友
每次到酒庄(賣成瓶的酒給顧客的商店),總看見店里最醒目的位置,挂了一個大牌 子: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而當酒庄老板知道有人要請客,也必然會在把酒交給顧客時,叮囑似他說:“先做朋 友,再做主人。”對于這兩句話,我一直不了解,有一天終于忍不住地問老板,到底其中的 意思是什么。 “當你舉行宴會時,就主人的觀點,自然要做到酒水無缺,客人能喝,你就能提供,甚 至他要什么酒,你都能拿得出來,才顯示主人的周到与慷慨。”老板十分鄭重他說:“這時 問題就發生了,因為你只顧敬酒,卻沒想到當客人酒醉后開車有多危險,或對他的身体有多 大傷害,結果是做了最好的主人,也成了最坏的朋友。所以朋友比主人重要,先從朋友的角 度考慮,再去做個好主人。” 中國人請客時的勸酒、罰酒、敬酒、拼酒,舉世聞名。相對的,因常喝酒引起的肝硬化 比例,也堪世界之冠。當您做主人,給客人斟酒時,何不也說一聲: “先做朋友,再做主人!”
且慢下手
大多數的同仁都很興奮,因為單位里調來一位新主管,据說是個能人,專門被派來整頓 業務。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新主管卻毫無作為,每天彬彬有禮地進辦公室,便躲在里面難 得出門,那些本來緊張得要死的坏分子,現在反而更猖獗了: “他哪里是個能人嘛,根本是個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 四個月過去,就在真正努力為公的人感到失望時,新主管卻突然發瘋了──坏分子一律 開革,能人則獲得晉升。下手之快,斷事之准,与四個月來表現保守的他,簡直像是全然換 了個人。 年終聚餐時,新主管在酒過三巡之后致詞: “相信大家對我新到任期間的表現和后來的大刀闊斧,一定感到不解,現在听我說個故 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買了棟帶著大院的房子,他一搬進去,就將那院子全面整頓,雜草野樹 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買的花卉。某日原先的屋主往訪,迸門大吃一惊地問:‘那最名貴的 牡丹哪里去了?’我這位朋友才發現,他竟然把牡丹當野草給鏟了,后來他又買了一棟房 子,雖然院里更是雜亂,他卻按兵不動。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里開了繁花;春 天以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錦簇;半年都沒有什么動靜的小樹,秋天居然紅了葉。直到暮 秋,他才真正認清哪些是無用的植物,而大力鏟除,并使所有珍貴的草木得以保存。”說到 這儿,主管舉起杯來:“讓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因為如果這辦公室是個花園,你們就都是其 問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頭開花結果。只有經過長期的觀察才認得出啊!”
刮胡子
有個人到理發店,請小姐為他修面刮胡子,小姐為他涂上溫溫的泡沫,以那纖纖玉手, 一邊扶著他的臉頰,一邊為他以剃胡子刀修面。 時值盛复,當那位男士陶然地仰著脖子刮臉時,瞥見理發小姐丰腴的胸腋之間,突然起 了邪念,愉偷地伸手去摸。 豈知小姐又惊又痒,自然反應地收時躲閃之下,竟然忘記手上的利刃。一刀便割斷了那 男人的气管,終于送醫不治死亡。 人們常在享安逸時,忘記了其間隱藏的危險,甚至得意忘形地興起邪念,豈知那正是 “最要命”的時刻!
自度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見一個和尚正撐傘走過。某人說:“大師,普度一下眾生吧?帶 我一程如何?” 和尚說:“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 某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 和尚說:“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 以不是我度你,而是傘度我,你要被雨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說完便走了。 老孫和老吳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由于工作不愉快,老孫毅然辭職,自己出外創業,几年 下來居然擁有了一家小行號。 早也就工作不愉快的老吳打電話給老孫:“幫幫忙,讓我到你公司混口飯吃吧!” “你在原公司不正做得好好的嗎?”老孫說:“你不需要幫忙啊!” 老吳立刻辭去原來的工作,井再打電話給老孫:“我現在失業了,可以收容我了吧?” “我當初在那里做得不愉快,出來艱苦創業,才能有今天。”老孫說:“你應該也努 力,去開創自己的事業,怎好撿個現成的呢?” 老孫沒有收容老吳。
古董
某日,一位古董商到我家里做客,我便盡出所藏,請他鑒賞評价。 我拿出的第一件東西,是塊田黃印石,長約四寸。 “這值不了什么錢!”古董商說;“因為上一段有裂紋,下半截有雜質,只有中間一小 塊完美。” “我當年是以高价買的!”我大吃一惊。 “你听我說完哪!”古董商笑著說:“你如果把上下兩截鋸掉,只留中段,价錢就倍于 此了。” 接著他展開我收藏的一幅古畫:“是名家手筆,可惜右邊破損了一塊,修補之后總是看 得出來,倒不如將右側整個切除,价錢要比補了之后還高得多。” 最后,我取出了傳家之寶的黃磁蓋碗。 “這個蓋子早該扔了。”古董商一見便說:“不連蓋子,要比連蓋子,容易賣,价錢也 好。” “怎么會有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蓋反比無蓋來得便宜?” “當然!因為蓋子有缺損,你想想看,當買主看到這件東西,發現蓋子已破,還會買 嗎?”他把蓋子放在案上,并將碗捧到我的面前:“可是這樣子,几人知道還有個蓋子呢? 于是買主只當那是只完美無缺的碗,而會愛不忍釋了!” “同樣的道理!”他又指著印石和畫說:“你切去雜質之后,大家只見那是塊難得溫潤 美好的田黃,有誰知道原來要大得多;而那畫沒几人看過,切了邊仍是不錯的构圖,誰會想 到已比原作少了半截?” “人們為什么總會注意那小小的疵缺,而忽略大体的美好;為什么宁可被騙,也不愿接 受那有缺陷的事實呢?”我感慨他說。
菩提樹
我家巷口的路邊种了一棵菩提樹,這是在紐約少見的一种樹,大概也正因此,樹旁特別 支撐了木架,使它能不怕強風,長得郁郁蔥蔥。 今年夏天,正該是菩提樹最繁茂的季節,不知怎地,那樹卻突然枯死了,似乎每個路過 的人,都為它的凋零投以惋惜的目光。 這一棵從小就被特別照顧,向來因為木架支撐,而未曾傾倒過的樹,為什么長了十多 年,几乎要成為一棵大樹時,卻一下子死去了呢? 有一天我特別走近它,撫摸著它那依然細膩光滑的樹皮,做深深的悼念,突然發現樹皮 上競被人割了一小圈裂口。“是誰殺了菩提樹?”我沿著刀痕轉到樹的另一側,發現居然是 一根綁在支架上的鐵絲,想必是當菩提樹幼小時,為了保護它而拴上的,豈料隨著樹的生 長,人們竟忘了那一圈鐵絲已經不再适用,漸漸鐵絲陷人材皮,大家更難以覺察,直到此刻 我發現,卻已經遲了。 許多對孩子的呵護,或當孩子幼小時,為了保護他們,所灌輸的片面觀念和加諸的束 縛,如果不能在他成長中,逐漸給予解釋,常會對孩子造成終身的傷害。對樹、對人,道理 都是一樣的。
張大師的哲學
張大師住在山邊,有一次台風漲水,沖破了他的前門,家人正拿著木板磚石想去阻擋, 卻被大師阻止。 “前門不必擋,但是快把后門打開。” 果然那山洪由前門進,在院子里打個轉,又由后門流出去,院子里雖然有水,但只是流 過,始終沒有積深。 台風過去了,家人前來報告: “房子里只濺進了一點點水,古董字畫毫無損失,唯有几卷立在門邊的宣紙浸上了水 漬。” “把宣紙攤在地上,并用水將紙整個噴濕。”張大師又下了一道令人不解的指示。 可是當家人照辦,那宣紙被噴濕,風干之后,原先的水漬居然全不見,再經電熨斗一 燙,簡直平整如新。 “水怎么流進來,就讓它怎么流出去。怎么浸漬,就讓它怎麼消除?”張大師撫須笑著 說。 台南市的天壇內有一塊“奇匾”,上面只有一個大字,而且簡得不能再簡──那是個 “一”字。 “一”看來雖然普通,其中的學問卻太极了,它代表起頭的數字,也形容從頭至尾的完 全;是极小,也是至大。 人不過一口气,一條命,從一步步地習走,一日日地長大,一心一意地追求理想,一仰 一俯、一吞一吐地生活,到有朝一日的功成名就,或一失足成千古恨地落敗;而后一天天地 老去,終于一了百了地完此一生,一無所有的歸向一片虛元…… 一,不可一以觀之。 一,不可以一觀之。 一,不可觀之以一。 一,不可以之一觀。 一者,一也!”
真善人
湯姆以愛鳥聞名,每當大雪之后,唯恐鳥儿們找不到食物,他總會在院里擺上一盤谷 子,但令他鄰人不解的是,只有漂亮的紅冠鳥和藍鵲常在湯姆的盤里安然進食,至于烏鴉和 麻雀則往往吃不了几口,便惊飛而去。 日久之后,大家才發現,原來只要不漂亮的鳥去吃食,湯姆就會又叫又跳地把他們赶 走,遇有美麗的禽鳥光臨,湯姆則躲在百葉窗后靜靜觀察,唯恐惊攏了嘉賓。 南酋以愛小孩聞名,她甚至通過教會儿童福利基金會,認養了一個非洲的孩子,并定期 匯款過去,但是每當朋友提起這件事,南酋就會長長地嘆口气,十分遺憾地說:“只可惜我 認養的是個黑小孩,如果他能長得白些該多好。” 查理以慈善家聞名,經常帶著糖果和玩具到孤儿院去,但是在路上遇見乞討的人,他從 不施舍,甚至阻止同行的人掏錢,他擋在乞丐前大聲地喊著: “這人必定是假裝可怜的樣子,只怕給了錢,反讓他拿去吃喝嫖賭。” 人們為什么即使在行善的時候,還常怀有偏見、歧視和猜忌?如果施善者不能坦蕩無 私,還能算是真善人嗎?
知音
黃老先生很愛說笑話,但是講來講去都是同樣的內容,而且最麻煩的是,他永遠記不得 對什么人說過,于是才對某人講完,過兩天又會再說一遍,起初大家都裝作沒听過的樣子, 勉強笑几聲,次數多了,漸漸的不堪其攏,一個個躲著老先生,非不得已地撞上,也都裝作 有急事地匆匆走開。連他自己的儿孫,都在老先生剛啟口時,便道出笑話的結尾,硬把老先 生的興致頂回去:“您的笑話,已經講了一万遍了。大家都會背了。” 一盆接一盆的冷水澆下來,一雙又一雙帶著嘲笑的眼神送過來,最親切、幽默,而愛說 笑話的黃老先生,反而成為世界上最寂寞的人。 偶然的場合,黃老先生遇見了一位高瘸子,兩人居然不但年紀相若,而且出奇地投緣, 高瘸子正是個最愛听笑話的人,不論黃老先生說什么笑話,也不在乎他重复了多少遍,高瘸 子都會笑得前仰后合,甚至敲桌子、打板凳,把茶噴得滿身滿地,再頻頻追問:“到底哪里 得來這么精采的笑話,怎么我從來都沒听過?”其實他听過,听過了几十遍,只是因為健忘 症,不出兩天,便忘得一干二淨。 從認識高瘸子,黃老先生便快樂了起來,無論刮風下雨,每天總要去找高瘸子擺上一陣 龍門,否則連睡覺都不安穩。豈料某日大雷雨,老先生過街的行動稍慢,被一輛急駛的摩托 車撞倒,當場昏迷,送醫院沒几天便死了。 出殯那天,不常見的朋友都到場,唯獨不見高瘸子,有人事后打听到地址,跑去問這位 黃老先生不可一日不見的知音,為什么這樣沒有人情。 “黃老先生?我不認識他啊!我從來沒見過這么一個人。”高瘸子迷惑地說:“我已經 多年不曾听過笑話了!”
最成功的愿望
一家人吃年夜飯 “談談你們的新年新愿望?”父親對三個孩子說:“看看誰的最高明。” “我的愿望是樣樣考第一!”剛進國中的大儿子說。 “我的愿望是希望能不惹爸媽生气!”就讀高年級的二儿子說。 “我沒有愿望……”小女儿講。 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我只知道要存錢買一套故事書。” 每個人都報以最熱烈的掌聲,因為當別人待在“愿望”時,她卻已經決定要“做”。
破廟之爭
三個和尚在破廟里相遇。“這廟為什么荒廢了?”不知是誰提出問題。 “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薩不靈。”甲和尚說。 “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廟產不修。”乙和尚說。 “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丙和尚說。 三人爭執不下,最后決定何不留下來各盡所能,看看誰最成功。 于是甲和尚禮佛念經,乙和尚諜沐重建,丙和尚化緣講經。果然香火漸盛、詣客不絕, 恢复了舊觀。
誓死不“偷”
有位老先生為人征婚,并致賀詞,但賀詞的稿于是別人捉刀的。 老先生扶著眼鏡,一個字、一個字地念,眼看到了結尾,老先生特別提高嗓門:“祝你 們白頭偕老,誓死不偷!” 全場賓客嘩然,机警的司儀赶快趨前湊到老先生耳邊,“您講錯了,是誓死不 ‘渝’!” 老先生頭一場,沒好气地大聲說: “這年頭不渝管什么用,只要不偷就成了!”
眾口鑠金
當我初到美國時因為住在新澤西,每次來往曼哈頓總要搭一個小時的巴士。那巴士上的 乘客,由于大多數都是每天同一時間搭乘,彼此知之甚詳,簡直親如家人,跟司机更是稱兄 道弟,不但一路上話家常,而且向司机奉煙。 “前面牌子寫著法律規定不准抽煙。不准与司机交談,為什么你們都不遵守?”某日, 一位坐在后面,想必是初次搭車的年輕人,大聲的抗議。 全車的人都愕然了,井同時轉過臉盯著他看,空气凝固了一下子。 “因為他是司机,路平而且直,如果不跟他說話,容易打瞌睡。”終于有人開口,并引 起一連串的附和: “因為他開車,需要提神,所以能夠抽煙。” “這是為了我們大家的安全,如果你看不慣,以后最好不要搭這班車。” 青年人沉默了、瑟縮了,退怯的眼神移轉向窗外。 車子里恢复了乘客与司机的高談闊論,又有人奉上香煙。
疼痛
當我們還是幼儿的時候,對疼痛非常敏感,輕輕跌一跤,就會忍不住地哭叫,但是只要 父母的几聲安慰和愛撫,就好了。即使真受傷,也因為年紀小,很快就能痊愈。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各方面都變得遲鈍,有時不經意間覺得某處疼痛,細細檢視才發 現撞得青紫了一塊,但何時受傷,卻完全沒有印象。而且由于年紀大,常要好一段時間才能 恢复。 人就是如此,當我們幼年時,受不了些許傷害,但是來得疾,也去得快,仿佛极重的傷 害,一下子就能消失。而當我們年長,對什么都變得遲鈍,雖是那不經意間給予我們的打 擊,卻要許久才能康复,且依然在天陰雨濕或夜闌人靜的時刻,帶給我們身体与心靈上的隱 隱作痛。
新人新政
自從張組長調升副理,小李接掌他的職務以后,不過一個禮拜,就把辦公室弄得令人耳 目一新。同仁們的座位全部重新排過,騰出了許多原來浪費的空間;主任的桌椅也從雄踞一 角,變為講人群眾、給人一种更親切的感覺:公文的處理程序更做了調整和簡化。只是小李 的新人新政卻推行得并不順利,尤其是副理,表現上雖然贊賞,背后地里卻扯后腿,搞得小 李焦頭爛額,徒有一番理想,卻施展不開。 事情多么奇妙,自從月初小李請副理到辦公室來指導,重新排過座位之后,雖然只經副 理指點,稍稍改了兩個桌椅的位置,辦公室卻順利多了。果真如小李所說,張副理懂得風 水? 還有那公文的處理程序。据小李在開會時說,似乎也再請示的副理,小李口口聲聲說那 是副理過去任組長兩年經驗所做的改動,其實天知道:根本就是小李的新方法,怎么會与副 理扯上關系呢? 只是令人不解,現在小李辦事真是順极了,他的新計划,有九成獲得總經理的通過。据 說都是由副理敲的邊鼓呢! 几乎在任何團体,我們都會發現同一職位的前后任,經常處得不好,甚至原先是朋友, 由于一人接另一人之事,也漸成仇敵,原因很簡單:后任者為了表現自己的魄力,往往大力 興革,結果新政固然可能較前為佳,上一任卻總是不幫忙,甚至扯后腿,因為他的后一任把 事情辦成,顯示了自己當年的無能。 小李初期遭遇阻力的原因就是如此,幸虧他后來能想通做人的基本原則,也就是: 在展示這一代的能力和抱負時,不去否定上一代的成就。
“遲”這個字真是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 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明”的遲是接近。 遲有時是那么优雅,像是“姍姍其來遲”;遲有時是那么威嚴,譬如“無体之禮,威儀 遲遲”;遲有時又是那么蘊藉,好比經中的”春日遲遲”;而遲卻又常變得那么令人沮喪, 尤其是當我們發覺“今生已遲”。 “在儿童時代,我們最常用這個遲字,總是怕遲到學校、怕遲交作業,那時遲對我們小 小的心靈,唯一的意思,就是“晚”。 成年之后,我們不再常用“遲”這個字,但是每當說到遲,“遲了一步”、“起步太 遲”,那遲便有了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到了老年,我們將很少用遲這個字,因為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反正什么事都少了爭, 便也不再計較遲不遲,而到那時,如果偶爾說出個遲字,似乎就有此生再也赶不及的慨嘆 了。 什么是遲?遲實在只是慢,慢慢的春天和少女的腳步是美的:慢慢的禮儀是庄敬的;慢 慢的反應是篤鈍的;而慢的起步,常是失敗的。 什么是遲?遲就是來不及了,所以欣欣的孩子,總不會遲,他只要心智身体健全,今天 立志做什么事,將來都能成。但是三、四十歲的人,若說從今天開始學醫,或許仍不遲;若 要學撐竿跳,卻可能已遲。至于五、六十歲,學書法或許不遲,要想學醫,則可能遲了。總 之,年齡愈大,似乎遲的事情也愈多,所以走錯了路,少時悔,要比老時悔,有用得多,因 為人到老年,恐怕連悔都已經太遲。 遲,在這遲遲的人生,在我們遲遲的腳步間,遲緩的行動和反應中,有多少遲遲的季節 飄逝了!抬頭,才是遲明的少年;回首,已是遲暮的白發,而悟已遲、悔已遲、恨已遲,此 生已遲。遲,一個多么緩慢柔軟,又触目惊心的字啊!
癮与癖
“癮”与“癖”似乎是同義字,癮有酒癮、賭癮、煙癮、毒癮;癖則有酒癖、賭癖、錢 癖、煙癖,大凡嗜好過深,都容易上癮、成癖。但是細細考察起來,癮与癖又好像不盡相 同,譬如我們總是說“過癮”,但絕不會講“過癖”;我們稱人有“洁癖’,卻絕不能說有 “洁癖”,癮接近于嗜好、享受;癖則近乎一种難改的習慣和固執;痛比癖來得淺些,癮能 戒而癖難改。 古人造字,也确實高妙,癮和癖同樣屬于“病”(病)邊,也都多多少少算是一种毛 病,但是癮里是“隱”,是“外元明征而潛伏于內的隱疾”,所以“癮”是如人飲水、冷暖 自知,屬于自己消受的成份多;至于癖,則里面從“辟”。“辟”是刑罰、偏邪,也是退 避,加在一起的意思,則有“中邪、被束而令人退避”之感。也就因此,當我們談到癮的時 候,多少還有些“過癮”.談到癖,就難免給人“怪癖”的聯想了。 癮和癖如果都不嚴重,應該算不得坏事,我們甚至可以說人類异于其它動物當中的一 項,就是人類會不因為生理的需要,而愛上某些東西。甚至上癮、成癖。譬如杜預對左傳著 迷,而有“左傳癖”;米芾對石頭著迷而有“石癖”;白居易對章句著迷而有“章句癖”, 他們這些癖好并不干犯他人,所以倒是件雅事。 至于癮癖太重,就不好了。癮重的人,一發作便難以忍受,雖然是自己“犯癮”,總難 免影響工作或失態;至于痼癖成疾的就更麻煩了,洁癖深的人,變得對什么都疑心,別人碰 過的東西他嫌臟;別人洗過的器皿,他還要重洗一遍,結果他的癖,變成孤“僻”,甚至令 人“避”。 談癮癖之害的人不可數計,我覺得其中最一針見血的要算是美國籃球名教練──北卡羅 萊納州立大學的狄恩史密斯所說的: “在這個社會上,能夠自律的人,才是自由人。我抽煙抽得太凶,所以算不上是個自由 人。” 人如果因為癮癖而失去最寶貴的自由,就真是得不償失了。
度假的悲劇
有一個菲律賓人到日本觀光,正碰上大雪之后,路邊積雪足有兩尺多深,一生從未見過 白雪的菲律賓人,真是興奮到了极點,才下游覽車,便歡呼著飛身躍進雪堆,但是跟著便被 送進醫院,原因是:他只以為那白雪松軟得如同鵝絨被,卻不曉得下面掩埋著尖頭的鐵柵。 有一個住在北海道的人,到夏威夷避寒,到達旅館時己是深夜,從冰封雪凍的北國進入 熱帶的海島,日本觀光客真是太高興了,他走到陽台,深深地吸几口帶著海水味的薰風,低 頭月光下正看到一個蔚藍的游泳池,已近半年不曾戲水的他,狂喜地飛手進屋,立刻換上泳 裝,三步并兩步地跑下樓,到達池邊的深水區,看也沒看就一個飛躍,進入池子──見了閻 王。 原來那池子正在維修,雖然遠看白瓷磚在月下泛著藍光,里面卻沒有水。 得意忘形,有時足以送命。
最高滑雪者
日本名登山滑雪家三浦裕次郎,曾經在一九七0年率隊攀登喜瑪拉雅山的艾佛勒斯峰, 雖然才爬到半途,六位隊友就因雪崩而喪生,但是三浦裕次仍然繼續向峰頂邁進,終于攀至 頂峰,并由艾佛勒斯山谷滑雪而下,締造了“最高滑雪者”的世界紀錄。 在三浦裕次郎最危險的時刻,曾說出几句充滿哲理而發人深省的話: “不論成功与否,已經可以肯定的是,此行將不可能有個欣喜的結束(因為隊友的罹 難)。” “此刻我已經不畏懼死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失敗。” “我已經無法將‘危險的前進’,轉變為‘困難的后退’,所以只有選擇前進。” 雖然這只是一位登山者,處于极度危險,已無退路的情況下所說的話;但是何嘗不能用 在我們的人生中呢?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看作這樣一個旅途:不論成功与否,我們注定 要死亡,所以必然不可能有欣喜的結束;但也正因為死亡己無可避免,使成功變得更為重 要;而當生命無法倒退時,唯一的選擇,就是向前進。
師傅的葫蘆
小和尚去見師傅。 “師傅!我時時打坐,常常念經,旱起早睡,心無雜念,自忖沒有任何人能比我更用功 了,為什么就是無法通悟?” 老和尚拿出一個葫蘆、一把粗鹽,交給小和尚: “去裝滿水,再把鹽倒進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會通悟了!” 過不多久,小和尚跑了回來: “葫蘆口太小、我把鹽裝進去,它不化;伸進筷子,又攪不動,我還是無法通悟。” 老和尚拿起葫蘆倒掉了一些水,只搖几下,鹽就溶化了: “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裝滿水的葫蘆,搖不動、攪不得,如何化 鹽,又如何通悟?”
中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最了解“荷”的民族,單單對于荷的稱呼就不知有多少。荷的葉叫 “荷”荷的苞叫“菡苕”,荷的柄叫“茄”、荷的實叫“蓮”、荷的莖叫“藕”、荷的花叫 “芙蓉”,至于那詠荷的詩篇文章、寫荷的丹青繪畫,更是不計其數了。 荷真是美!她的枝條裊娜,糾葛而不錯亂,頎細而不柔弱;她的葉子亭亭如蓋;舒卷而 有韻致、飄展而不輕佻;她的花盈盈如貝,迎風而愈嬌、香遠而益清;她的藕,虛心有節、 出泥而不染;尤其是她的蓮,在開完一塘夏荷之后,卸下舞衣、洗尺鉛華,仍然能掬起那由 翠綠轉為褐黃,素朴如一支朽木的蓮蓬,整整齊齊地蘊藏著那顆顆的果實,且溫潤如玉。瑩 洁如珠的蓮子間,夾一葉碧如翡翠般的──苦苦的蓮心。
君于報仇
有一個人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朋友說:“我的長官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 里,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后辭職不干。” “你對于那家貿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嗎?對于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槁通了嗎?” 他的朋友反問。 “沒有!” “君子報仇三年不晚;我建議你好好地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 全搞通,甚至連怎么修理影印机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后辭職不干。”他的朋友建議:“你 用他們的公司,做免費學習的地方,什么東西都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 有許多收獲嗎?” 那人听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便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后,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寫商業文 書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 “你現在大概多半都學會了,可以准備拍桌子不干了吧!” “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總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 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著說:“當初你的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 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后你痛下苦功,擔當日巨,當然會令他對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 長官的態度,卻不反省自己的能力,這是人們常犯的毛病啊!”
愛吃魚頭
我有一位長輩,以愛吃魚頭聞名,每逢她家里吃魚,子女們總是把魚頭先夾到她的碟子 里;朋友們聚餐,大家也必然將魚頭讓給她,只是在外面她比較客气,常婉拒大家的好意。 不久前,她去世了,臨終,几位老朋友到醫院探望她,有位太太還特別燒了個魚頭帶 去,那時她已經無法下咽,卻非常艱苦地道出一個被隱瞞了十几年的秘密: “謝謝你們這么好心,為我燒了魚頭,但是,到今天我也不必瞞你們了,魚頭雖然好 吃,我也吃了半輩子,卻從來沒有真正的愛吃過,只是家里環境不好,丈夫孩子都愛吃魚 肉,我吃,他們就少了;不吃,他們又過意不去,只好裝做愛吃魚頭。我這一輩子。只盼望 能吃魚身上的肉,哪曾真愛吃魚頭啊!”如今,每當我听說有人愛吃魚頭,總會多看他几 眼,心想: 他是“愛吃魚頭”呢?抑或“吃魚頭為了愛”?
庭園
西方的庭園常富麗,東方的庭園常悠閑。 在那富麗的庭園里,你可以看到大理石的雕刻、層疊的泉、清澈的池水、嵌瓷的走道和 如茵的碧草、似錦的繁花。 在那悠閑的庭園里,你可以看見曲折的長廊、團圓的月門、奇形的大湖石、青石板道和 蕭散的修篁、虯勁的松柏。 西方人种花,喜歡花團錦簇,將那花壇點綴得華麗而整齊;西方人蒔草,喜歡一色的碧 絲,剪得如同地毯般均勻柔軟。 東方人賞花,喜歡疏影橫斜的幽意,昨夜一枝開的,苔痕上階綠的蘊藉,即使原能扶得 挺直的枝干,也常任其歇斜錯。 如果將這東西方的庭園,就表面上比較,西方的屬于貴族的華麗,東方的則近于鄉野的 寒磣:但是就其間含蘊的境界相比。東方的仿佛無羈的雅士,西方卻有著暴發戶的浮奢淺薄 了。 最重要的是: 富麗的,常需要以爭逐來換取,換來了財富、華貴与美麗的庭園;也換走了悠然宁靜的 情怀。于是喧鬧的心境,只有那富麗的庭院能夠憩息,而小憩之后,又得投入爭逐。 悠閑的庭園表現的是悠遠和閑适,因為心遠地自偏,所以能無爭;閑里天地寬,所以能 安适。于是在那悠閑的庭院里,不論是斜風細雨重門須閉,朗日和風石下堪息,落葉滿階紅 不掃的深秋,或寵柳嬌花寒食近的早春,即使那斷橋衰柳、破屋殘花,也自有許多情趣。 我愛東方的庭園,不是為那份幽深,而是為那份悠然;不是為了許多优美,而是為了几 分閑适。
治視与治世
假使你戴眼鏡,而鏡片臟了,在郎日下一定很容易覺察,因為明亮的光線,使鏡片上的 臟斑,成為在眼前遮翳的灰影。但是相反地,如果你處在黑暗的環境,因為四周一片晦暗, 反倒難以發現鏡片的污痕。 問題是:在明亮的情況下,就算眼鏡不干淨,也沒有大礙;反而在黑暗中:最需要光洁 的鏡片,幫助我們原本不清的視線。 同樣的道理,愈是在圣明的朝代,邪佞的小人愈無所遁形;愈是板蕩黯檐的時際,愈難 以辨別忠奸;不是人們不愿,也非因眼睛不好,而是環境不行。 然則,常在黑暗中工作,而不知眼鏡情況的人怎么辦?很簡單:不管眼鏡是不是臟,常 常脫下來擦一擦。治“視”如此,治“世”的道理也一樣啊! -------------------------------------------------- 黃金書屋Youth掃描校對||http://goldbook.yeah.net/ 轉載請保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