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二 宗室
    廣王全昱,太祖長兄,受禪後封。乾化元年,還睢陽,命內臣拜餞都外。王出宿至
於偃師,仍詔其子衡王友諒侍從以歸。庶人篡位,授宋州節度使。貞明二年,卒。《五
代會要》雲:全昱,贈尚書令,謚德靖。《五代史闕文》:全昱,梁祖之兄也。既受禪,
宮中開宴,惟親王得與。因為博戲,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擊盆迸散,大呼梁祖曰:
「硃三,汝碭山一民,因天下饑荒,入黃巢作賊,天子用汝為四鎮節度使,富貴足矣,
何故滅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稱王稱朕,吾不忍見血吾族矣,安用博為!」梁祖不悅而罷。
臣護按《梁史廣王全昱傳》曰:昱樸野,常呼帝為「三」。宮中博戲之事諱之。夫梁祖
弒二君,弒一皇後,名臣被害者不可勝紀。及莊宗即位,盡誅硃氏,惟全昱先令終。至
道初,知單州有稱廣王之後與尼訟田者,豈以一言之善,獨存其嗣耶!
    友諒,全昱子,初封衡王,後嗣廣王。繼歷籓郡,多行不法。坐弟友能反,廢囚京
師。唐師入汴,與友能、友誨同日遇害。
    友能,全昱子,封惠王,後為宋、滑二州留後。案:友能後以叛廢,詳見《末帝
紀》。又,《通鑒》雲:龍德元年夏四月,陳州刺史惠王友能反,舉兵趨大梁。詔陝州
留後霍彥威、宣義節度使王彥章、控鶴指揮使張漢傑將兵討之。友能至陳留,兵敗,走
還陳州,諸軍圍之。秋七月,惠王友能降。庚子,詔赦其死,降封房陵侯。
    友誨,全昱子,封邵王。乾化元年,以檢校兵部尚書充控鶴指揮使。坐友能反廢,
後為唐兵所殺。
    安王友寧,字安仁,少習詩禮,長喜兵法,有倜儻之風。太祖鎮汴,累署軍職,每
因出師,多命統驍果以從。及擒秦宗權,太祖令友寧轞送宗權西獻於長安,詔加檢校右
散騎常侍、行右監門衛將軍。自是繼立軍功,累官至檢校司空兼龔、柳二州刺史。太祖
駐軍岐下,遣友寧領所部兵先歸梁苑,以備守禦。屬青帥王師範構亂,以關東諸鎮兵悉
在岐、隴,欲乘虛竊發,自齊、魯至於華下,羅布奸黨,皆詐以委輸貢奉為名,陰與淮
夷、並門結好。會有青人詣裴迪言其狀,迪以事告,友寧不俟命乃率兵萬余人東討。師
范遣其弟將兵圍齊州。友寧引兵救之,青寇大敗,奪馬四千蹄,斬首數千級。及昭宗歸
長安,朝廷議迎駕功,友寧授嶺南西道節度使,加特進、檢校司徒,賜號迎鑾毅勇功臣。
時青寇數千,越險潛伏,欲入兗州。友寧知之,伏兵於兗南邀之,大破賊眾,竟無免者。
自是兗壁危窘,友寧督諸軍進逼營兵。首攻博昌縣,月余未能拔。太祖怒,遣劉捍督戰。
友寧乃下俘民眾十余萬,各領負木石、牽牛驢,於城南為土山。既至,合人畜木石排而
築之,冤枉之聲,聞數十裡。俄而城陷,盡屠其邑人,清河為之不流。及進迫寇壘,與
青人戰於石樓,王師小卻,友寧旁自峻阜馳騎以赴敵,所乘馬蹶而僕,遂沒於陣。友寧
將戰之前日,有大白蛇蟠於帳中,友寧心惡之,既而果遇禍焉。
    密王友倫,幼聰悟,喜筆札,曉聲律。及長,好騎射,有經度之智,太祖每奇之,
曰:「吾家千里駒也。」年十九,為宣武軍校。景福初,充元從騎軍都將,尋表為右武
衛將軍,漸委戎事。太祖征兗、鄆,友倫勒所部兵收聚糧谷,以濟軍須。幽、滄軍至內
黃,友倫前鋒夜渡河擊賊,奪馬千匹,擒斬甚眾。因引兵往八議關,卒逢晉軍萬余騎,
友倫乃分佈兵士,多設疑軍。因聲鼓誓眾,士伍奮躍,追斬數十裡。其後,李罕之請以
上黨來歸,為晉軍所圍。太祖遣友倫總步騎數萬,越險救應,遂大破晉軍。唐朝加檢校
司空、守籐州刺史。天復元年,岐、隴用兵,晉人乘虛侵於北鄙。友倫率徒兵三萬徑往
礬山,晉人望塵奔逸。友倫與氏叔琮等躡其轍,追至太原,摩壘挑戰,獲牛馬萬余。二
年,領所部兵西赴鳳翔,前後累接戰。三年,昭宗歸長安,制授友倫寧遠軍節度使、檢
校司徒,賜號迎鑾毅勇功臣。及太祖東歸,留友倫宿衛京師。歲余,因會賓擊鞠,墜馬
而卒。昭宗輟視朝一日,詔贈太傅,歸葬於碭山縣。
    開平初,有司上言曰:「東漢受命,伯升預其始謀;西周尚親,叔虞荷其封邑。故
皇兄存,凋零霜露,綿歷歲時,恩莫逮於陟岡,禮方宏於事日。皇侄故邕州節度使友寧、
故容州節度使友倫,頃因締構,俱習韜鈐,並以戰功,歿於王事,永言帶礪,合議封
崇。」於是存追封朗王,友寧追封安王,友倫追封密王。
    郴王友裕,字端夫,太祖長子也。幼善射御,從太祖征伐,性寬厚,頗得士心。唐
中和中,太祖會並帥李克用攻圍華州,賊將黃鄴固守甚堅。俄有一人登陴大詈,克用令
北騎連射,終不能中,命友裕射之,應弦而斃。大軍喜噪,聲震山谷,克用因以良弓百
矢遺焉。太祖鎮汴,表為宣武軍牙校。及蔡賊殄滅,朝廷議功,加檢校左僕射,尋為牙
內馬步都指揮使。景福元年,總大軍伐徐。時硃瑾領兗、鄆之眾,為徐戎外援,陣於彭
門南石佛山下。友裕縱兵擊之,斬獲甚眾,瑾領殘黨宵遁。時都虞候硃友恭羽書聞於太
祖,誣友裕按兵不追賊,太祖大怒,因驛騎傳符,令裨將龐師古代友裕為帥,仍令按劾
其事。會使人誤致書於友裕,友裕懼,遂以數騎遁於山中。尋詣廣王於輝州,以訴其冤。
賴元貞皇後聞而召之,令束身歸汴,力為營救,太祖乃捨之,令權知許州。乾寧二年,
加檢校司空,尋為武寧軍節度留後。四年,太祖下東平,改天平軍留後,加檢校司徒。
光啟元年,再領許州。天復初,為奉國軍節度留後。太祖兼鎮河中,以友裕為護國軍節
度留後,尋遷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興德尹。天祐元年七月,兼行營都統,領步騎
數萬,經略邠、岐。十月,友裕有疾,將校乃謀旋師,尋卒於梨園,歸葬東京。開平初,
追贈郴王。乾化三年,又贈太師。
    博王友文,本姓康,名勤,太祖養以為子,受禪後封為王。下有闕文為東京留守,
嗜酒,頗怠於為政。友珪弒逆,並殺友文。末帝即位,盡復官爵。
    友珪,小字遙喜,母失其姓,本亳州營妓也。唐光啟中,帝徇地亳州,召而侍寢。
月余,將捨之而去,以娠告。是時,元貞皇後賢而有寵,帝素憚之,由是不果攜歸大梁,
因留亳州,以別宅貯之。及期,妓以生男來告,帝喜,故字之曰遙喜。後迎歸汴。受禪
後封郢王。開平四年十月,為檢校司徒,充左右控鶴都指揮使,兼管四蕃將軍。乾化元
年,充諸軍都虞候。二年,弒太祖篡位,均王以兵討之,自殺,追廢為庶人。《五代會
要》雲:郢王友珪,開平元年五月九日封,至乾化二年六月三日篡位,偽改鳳歷元年。
三月十七日,京城軍亂,侍衛袁象先率兵入宮,友珪自殺。少帝即位,追削為庶人。又
載:周廣順中,張昭修實錄,奏雲:梁末帝之上,有郢王友珪,篡弒居位,未有紀錄,
請依《宋書》劉劭例,書為「元兇友珪」。案《梁實錄》今無考。
    福王友璋,太祖第五子,受禪後封。
    賀王友雍,太祖第六子,受禪後封。
    建王友徽,太祖第七子,受禪後封。
    康王友孜,太祖第八子,末帝即位後封,以反誅。
 
    ------------------
  國學網站獨家推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