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觀音閣冒險相視 文殊庵陶情題詠
    詞曰:
    
    事雖難料,細想自然周到。一味慌張,百般鬼跳,哪有些些功效?也非推調,算將
來總是木人無竅。可惜濃情未曾禁受,忽然消耗。
                          右調《柯梢青》

    話說宦氏因翠翹一紙供狀,遂許他入觀音閣寫經錄卷。束生聽了又喜又恨,喜的是
翠翹入觀音閣,等他在那裡吃碗干靜飯,不致受萬般摧殘,當面凌辱;恨的是自此以後,
見也不能一見,可不是苦殺人也。想了一會,又歡喜道:「還是把他去的好。雖是眼前
不見,心中到底還放落些。若日日在我面前,不是打便是罵,莫說我的翠翹,連守生也
氣死了。他若到觀音閣,不過冷靜些,強似在這房帷中,要睡不得睡,要坐不得坐,要
吃不得吃,要穿不得穿。」思思想想,轉轉念念,翻來覆去,終睡不著。宦氏知他心為
翠翹,卻也不好說出。
    天明起來梳洗,沐浴更衣,同束生送翠翹入觀音閣。翠翹盡換布衣,黃冠,氅服,
佛塵,謁見宦氏,欲行大禮。宦氏道:「出家便為人,寫經乃替我了願,即是佛門弟子,
再不必行這個禮了。」分咐擺香花燈燭,送入觀音閣。門公開了後園,四下觀望,是好
一座園子也。四時有不絕之花,八節有長春之景。有四言古詩為證。詩曰:
    
    蕩蕩夷夷,物則由之。
    蠢蠢庶類,王亦柔之。
    道之既由,化之既柔。
    木以秋零,草以春抽。
    獸在於草,魚躍淵流。
    四時遞謝,八風代扇。
    纖阿案咎,星變其躔。
    五緯不想,六氣無易。
    愔愔我王,紹文之跡。

    進國登樓,樓上塑著一位觀音大士。宦氏、束生雙雙拜了,翠翹也拜了四拜。宦氏
祝道:「弟子束門宦氏,告許手錄《華嚴寶經》一部,今特……」便住了口,對束生道:
「怎好對菩薩說叫花奴代寫,豈不輕褻了經卷?」束生道:「論名分不該,若論寫經分
上,便該說供養了。」宦氏道:「正是。但花奴二字不好對佛稟得,相公替他取個道
號。」束生深厭那花奴二字,趁他有這個口風,便抬頭一看,見扁上題著:「濯泉」二
字,指著道:「即以名『濯泉』吧。」宦氏大喜,遂再禱云:「原許《華嚴寶經》一部,
今特供養濯泉道姑,一手寫錄。圓滿之日,再修功德。」
    祝畢,分咐春花、秋月道:「寫經非等閒事,你二人須服侍殷勤。茶喝食用不可斷
缺,換水燒香,烹茶掃地,俱你二人職任。若有一毫服侍不到,我訪出來,每人定重責
三十。」春花、秋月連連應聲。束生同宦氏下樓,翠翹欲送,宦氏道:「你自寫經,往
來之禮不必拘得,須要小心用意。」說罷,同束生下樓去了。束生當時看他把翠翹凌辱,
恨不得挖個地洞藏過了。如今見把翠翹軟監在樓上,又恨不能搶了他出去。怎奈計窮力
竭。無策救拔,則索心灰腸斷,如醉如呆而已。
    且說翠翹見宦氏、束生去了,歎道:「我王翠翹落軟監也。古人以囹圄為吉地,安
知醋海中不開一廣大法門?且前生罪孽深重,故種種魔難不止。今正好虔誠錄經拜佛,
以消孽債。倒放開肚皮,以平心易氣處之。淡食蔬水,清淨無為,倒也無榮無辱。雖心
地不能脫然無罣礙,但落在其中,也是沒奈何,不得不作見在之相。」見樓台高曠,池
水滄茫,早朝夜晚,春去秋來,一盞清燈,半床禪榻,感而詠詩一律。詩曰:
    
    平池面起白毫光,高閣當空倒影長。
    細雨一階蘭箭發,西風秋月桂花香。
    魚驚清磬啣輕浪,雁唳滄渙帶夕陽。
    坐對不堪思舊事,琉璃色界護禪床。

    不言翠翹在觀音閣修錄經事,且說束生見翠翹軟監在那裡寫經,名色說是供養,其
實是牢籠之計。左右思量,救之無策,寢食俱廢。要與翠翹相見一面那能得,初一、十
五雖同宦氏去觀音閣上拜佛,相逢不能一語,愈增悲惋。在家住不安,收拾琴劍書箱,
別宦氏往惠山肄業。宦氏因束生在家,恐他二人通話,倒也要留一分心去待他。自翠翹
監在觀音閣,也省了一半提防,不免還要照管。聽得束生去讀書,順水推船,也省得去
行監坐守。一個人肚皮裡一個主意。
    束生去後,宦氏過了半月,思量母親,打轎回宦府去。卻好此日束生到城中會文回
家,問丫頭道:「娘哩?」丫頭道:「望宦夫人去了。」束生聽了此言,就像久旱逢甘
雨,何異金榜題名時!也不問宦氏幾時去,幾時回,或去幾日,心中要見翠翹念重,一
頭竟走入後花園。門公那裡敢阻,竟登觀音閣,見了翠翹。
    束生見止得翠翹一人,趕上前一把抱住,大哭道:「我害你!我害你!我只道你臨
淄被焚,哪知你活在這裡受罪。他逼得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對面不能一語。你監在
此,何日是結局收場?妻,痛殺我肝腸碎,哭得我眼兒枯!那一日不想你到三更鼓,那
一夜不念你到五更天?怎奈計中牢籠,認又不好認,說又不好說,眼睜睜看你受這活罪
孽。疼的是你肉,苦的是我心。我幾欲與爾同死,以了現前之孽。怎奈我黃金未曾入庫,
子嗣尚無,束家一脈,單單靠我一身。所以欲死不能,忍看你當面受摧殘,忍看你當面
受凌辱!我恨不得魂附你體,魄代你身,恨不得替你受了千般苦。怎奈徒有此心,沒有
此術,只落得妄想心癡,徒踴徒泣而已。妻,你怎麼不回我一言?你恨我麼?妻,誤了
你青春年少,誤了你佳期多少,誤了你春花秋月,誤了你度曲吟詩。你恨我,我也無怨;
你怨我,我也無辭。妻,可也把一句言語安慰我安慰,怎絕口不言,只請汪汪流淚麼?
妻!」翠翹看他哭得悲傷,淚如雨落;只是低著頭流淚。見束生問得急了,道:「叫我
講甚的?咳,人落地頭鐵落爐,木已成舟飯已熟,生死由他,榮辱聽命罷了。」束生道:
「寫經乃軟監之別名,經完必又有不情之使。他明知我二人情熱如火,卻以冷眼覷之。
把你在宦家送來,令我再不好舉齒;不認我從前娶親,如今難認你為妻。他機深計詭,
包藏禍心,我你俱落他術中。這苦怎生受得了?妻,我有一策,向欲對你密說,人眼多,
提防緊,不敢啟齒。此妒婦如此敢作敢為,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女子。他既擺了絕陣計,
是必竟要弄死你的!他主意已定,再不挽回。你在此死了,我又認不得你,何異於豬犬!
此園西去盡多庵院,俱是尼姑。你收拾微資,逃往他處,暫躲幾時。待事少定,你遠去
他方,逃命罷了!你丈夫恩愛止於此了。」翠翹點頭而已。忽驚問道:「小姐在哪裡,
你卻獨自來此?」束生道:「他回娘家去了,我在惠山讀書,回來見他不在,偷空來會
你一面。」翠翹聽得宦氏不在,方敢開言道:「夫!你妻子吃得好苦!自到宦府,先打
二十下馬威,後到束家,不知受了多少苦惱,多少煎熬。只道是薄命紅顏,遭人擄劫,
流賣侯門,那知是伊家大娘擺下的牢籠計較!但我止一身,死亦何難。但可憐我恁的一
個人品,不明不白死在丫頭隊中,心實不甘,故苟延歲月於此。夫,你須念舊時情,放
我一條生路。今生不能補報,來世再填還你罷了。」言畢,哭死於地。束守一把抱住道:
「是我束守不聽你言,至墮妒婦之計。誤得身入牢寵,陷在孽海,超升無策,拔救無門。
千思萬想,上有十疋一著,還是逃生保命之方。妻,你不要自誤了前程。」講到傷情處,
納頭便拜,翹亦跪倒。
    忽春花上樓道:「相公,娘回來了。」束生、翠翹連忙站開,整衣收淚,將欲下樓。
宦氏已到。束生拿著一把汗,翠翹懷著一個鬼胎。只見宦氏滿臉堆著笑容道:「相公,
幾時回家的?」束生道:「明日乃文會,方才回來。」宦氏道:「看寫的經何如?」束
生道:「正在這裡看,果是寫得好。」宦氏淨手登樓,拜了佛,翠翹上前稽首,宦氏與
束生見了禮,看那寫的經卷道:「果然寫得好,顏筋柳骨,鐵畫銀勾,是好一筆字。我
歸家與夫人說之,夫人也要手錄一部藏經,待我這裡完了,便送你過去。」翠翹應道:
「是。」因忖道:「計又來突,可憐,可憐。」宦氏問道:「此經幾時寫完?」翠翹道:
「還得兩月。」宦氏道:「好生用心寫,不要落了字畫,差了旨義,是大家的罪過。」
翠翹道:「曉得。」吃了幾杯茶,半言不發,歡天喜地同束生下樓而去。
    翠翹問春花:「娘來幾時了?」春花道:「你樓上說苦說屈的時候,娘已在樓下了,
不叫我通報,故不敢報耳。」翠翹暗暗道:「好厲害的大娘也,真有卒然加之不驚、遽
然臨之不俱的手段。一肚皮不合時宜,滿臉上堆著春風和氣。當此光景又未有不怒者,
而彼反談笑而道之。怒者人之常情,笑則其心安可測?如今若再復到宦家,我性命方才
沒了,如何報得冤仇?我且將經事趕完,逃往他方,又作道理。」自是日夜不輟,一月
之內,經已錄完。收拾些供佛的金銀器皿,打了一個包裹,到西壁樹上繫了一條索子,
自己包了幅巾,竟是道姑打扮。分咐春花、秋月睡了,遂題一偈雲。詞曰:
    
    去去去,無生寄,踢倒醋瓶,扯斷孽系。如來八萬四千,獅吼三十六處。不是腳快
得逃生,又被頸套無間室。咦!去得趣,一瓢一缽蕩天涯,無拘無束隨風住。

    大書在門上。攀緣上樹,引繩而下。月色朦朧,背了包裹往西就走。一路地僻人靜,
行至天明,漸有人走動。心中著慌,抬頭忽見「招隱庵」三字,翠翹大喜道:「此安身
之處也。」叩庵門,多時,一道婆念佛而出,開門見翠翹是道扮,便問道:「菩薩從那
裡來的,怎恁般早得緊?」翠翹道:「雲遊至此,見寶剎清淨,特借一隨喜。」那道婆
道:「我是做不得主的,道菩薩自去問當家的便是。」翠翹隨道婆而入。
    在中堂坐了兩個時辰,走出一個尼姑。年紀雖半老,卻是道骨仙風,替翠翹和南了
道:「仙姑從何處到此?」翠翹道:「一言難盡。小道從師父雲遊至此,要到招隱庵訪
一道友,一路同行。不知那裡錯了路頭,一時找尋不著。小道見寶剎上題『招隱庵』,
我師父不知曾在這裡否?」那尼姑道:「〔令〕師尊號?我小道名叫覺緣,令師可是尋
我的麼?」翠翹便接口道:「正是覺緣師父。我師父道名磽水。」覺緣道:「莫不是鎮
江的恆水師兄麼?」翠翹道:「正是。」覺緣道:「幾年不見,卻在何方?」翠翹道:
「一位夫人帶往京中,住了幾載。小徒也是北京收的。今備有幾件供佛物件送與師叔,
師父不來怎麼處?」尼如聽了有物件送他,就像蒼蠅見血的道:「〔令〕師既要望我,
必然尋來。你年幼路生,那裡去尋他,不如坐我庵中,等他便是。」翠翹連聲多謝,取
出金鐘,銀磬送上覺緣,覺緣大喜。問翠翹尊號,翠翹道:「小道名濯泉。」敘話時即
整素齋。自此後就在招隱庵中居住。
    等了幾日,不見師父來,翠翹故意道:「莫不是還有個招隱庵留住了麼?」覺緣道:
「出家人,安得身處便是家。令師不來,在我庵中住了便是,不須又起他念。上人不棄,
願拜為世外姐妹。」翠翹聽得此言,將計就計,便拜了覺緣為道兄。兩人甚是莫逆。
    一日登玉皇閣,翠翹撫景興懷,高詠一律。詩曰:
    
    帝閣凌空上,登臨豁達心。
    索纖分水次,空闊辨山林。
    法語鐘聲度,無顏香氣侵。
    瞻依方半晌,萬念盡沉沉。

    覺緣道:「不知道兄善詩如此,我必須要請教。翠翹道:「這個不難。」又題《宿
招隱庵》。詩曰:
    
    風煙迷四野,林木已蕭然。
    鳥散青天外,詩成綠水前。
    心隨秋神射,榻共暮雲連。
    莫問家何在,凝神看白蓮。

    季春,覺緣偕翠翹、肇空、不瑕,四人夜坐升仙橋。覺緣道:「美景良宵,不可無
詠。我輩俗腸,辜負此景。濯泉道兄無惜珠玉,染翰豪吟,無令山水笑人不韻。」翠翹
笑而允之,乃題三律。
    其一:
    
    仙橋長話夜,明月印疏林。
    鷺宿河沙暖,魚翻藻荇深。
    臨風開慧想,止水定禪心。
    萬慮從茲淨,蛙聲雜梵音。

    其二:
    
    涼月映池水,好風吹我懷。
    興隨佳境發,詩就慧心裁。
    喜共良朋集,因之笑口開。
    游魚聞曲聽,彷彿去還來。

    其三:
    
    一時多勝事,千古仰風流。
    池水通仙境,山雲覆畫樓。
    □禽時靜聽,隊鯉盡空游。
    子夜歌聲發,蓮渠蕩小舟。

    大家一齊道:「濯泉道兄真是好才,可惜我們都是村腸俗腑,不能一和。當滿引大
白,以為上人謝。」於是角勝爭奇,飛篇傳斝,直至五鼓方罷,此後習以為常。正是:
    
    半榻禪單消白日,一聯佳詠度清宵。

    且聽下回分解。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