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五 廣西土司

    廣西瑤、僮居多,盤萬嶺之中,當三江之險,六十三山倚為巢穴,三十六源踞其腹
心,其散佈於桂林、柳州、慶遠、平樂諸郡縣者,所在蔓衍。而田州、泗城之屬,尤稱
強悍。種類滋繁,莫可枚舉。蠻勢之眾,與滇為埒。今就其尤著者列於篇。觀其叛服不
常,沿革殊致,可以覘中國之德威,知夷情之順逆,為籌邊者之一助雲。
    ○廣西土司一
    △桂林  柳州  慶遠  平樂  梧州  潯州  南寧
    桂林,自秦置郡,漢始安,唐桂州,天寶改建陵,宋靜江府,元靜江路。明初,改
桂林府為廣西布政司治所,屬內地,不當列於土司。然廣西惟桂林與平樂、潯州、梧州
未設土官,而無地無瑤、僮。桂林之古田,平樂之府江,潯州之籐峽,梧州之岑溪,皆
煩大征而後克,卒不能草薙而獸獮之,設防置戍,世世為患,是亦不得而略焉。
    洪武七年,永、道、桂陽諸州蠻竊發,命金吾右衛指揮同知陸齡率兵討平之。二十
二年,富川縣逃吏首賜糾合苗賊盤大孝等為亂,殺知縣徐元善等,往來劫掠。廣西都指
揮韓觀遣千戶廖春等討之,擒殺大孝等二百余人。觀因言:「靈亭鄉乃瑤蠻出入地,雖
征剿有年,未盡殄滅,宜以桂林等衛贏余軍士,置千戶所鎮之。」詔從其請。二十七年,
全州灌陽等縣平川諸源瑤民,聚眾為亂。命湖廣、廣西二都司發兵討之,擒殺千四百余
人,諸瑤奔竄遁去,置灌陽守禦千戶所。初,灌陽縣隸湖廣,因廣西平川等三十六源瑤
賊作亂,攻擊縣治,詔寶慶衛指揮孫宗總兵討平之。縣丞李原慶因奏灌陽去湖廣遠,隸
廣西近,遂以灌陽隸桂林府千戶所,命廣西都指揮同知陶瑾領兵築城守之。
    永樂二年,總兵韓觀奏:「潯、桂、柳三郡蠻寇黃田等累行劫掠,殺擄人畜。已調
都指揮硃輝追剿,斬獲頗多。尋蒙遣官□敕撫安,其黃田等瑤皆已向化,悉歸所擄人
畜。」帝命觀,復業者善撫恤之。宣德六年,都督山雲奏:「廣西左、右兩江設土官衙
門大小四十九處,蠻性無常,仇殺不絕。朝廷每命臣同巡按御史三司官理斷,緣諸處皆
瘴鄉,兼有蠱毒,三年之間,遣官往彼,死者凡十七人,事竟不完。今同眾議,凡土官
衙門軍務重事,逕詣其處。其余爭論詞訟,就所近衛理之。」報可。
    景泰五年,廣西古丁等洞賊首藍伽、韋萬山等,糾合蠻類,劫掠南寧、上林、武緣
諸處。鎮守副總兵陳旺以聞,詔令總督馬昂等剿捕之。初,桂林、古田僮種甚繁,最強
者曰韋,曰閉,曰白,而皆並於韋。賊首韋朝威據古田,縣官竄會城,遣典史入縣撫諭,
烹食之。弘治間,大征,殺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鉉。正德初再征,殺通判、知縣、指揮
等官。嘉靖初,又征之,殺指揮舒松等。時韋銀豹與其從父朝猛攻陷洛容縣,據古田,
分其地為上、下六里。銀豹出掠,挾下六里人行,而上六里不與焉。四十五年,提督吳
桂芳因其閒,遣典史廖元入上六里撫諭之,諸僮復業者二千人,銀豹勢孤請降。久之,
復猖獗,嘗挾其五子據鳳皇、連水二寨,襲殺昭平知縣魏文端。更自永福入桂林劫布政
司庫,殺署事參政黎民衷,縋城而去,官軍追不及。久之,臨桂、永福各縣兵群起捕賊,
始得賊黨扶嫩、土婆顯等三十余人於各山寨中。
    時首惡未獲,隆慶三年,朝議以廣西專設巡撫,推江西按察使殷正茂為歛都御史以
往。正茂至,奏請剿賊,合土漢兵十萬,集眾議。時八寨助逆,眾議先剿,敕書亦有先
平八寨,徐圖古田之語。正茂獨不謂然,先給榜諭八寨,八寨聽命。然後分兵七哨,以
總兵俞大猷統之,使副總兵門崇文,參將王世科、黃應甲,都司董龍、魯國賢,游擊丁
山等各領一哨,復分土兵為二隊,更番清道,必先清數裡而後行。及至其巢,合營攻之,
斬七千四百六十余級,生擒朝猛,梟於軍,俘獲男女千餘口。銀豹窮蹙,擇肖己者斬首
獻,捷聞。既而生縛銀豹並其子扶枝膠送京師,斬之。古田平。乃並八寨與龍哈、咘咳
為十寨,立長官司,以黃昌等為長官及土捨,聽守禦調度。更升古田縣為永寧州。已而
永寧僮韋狼要與其黨黃銀成有隙,相仇殺,常安巡檢欲窮治之。狼要遂與右江荔浦山灣
諸僮稱亂。命指揮徐民瞻將兵捕之,民瞻伏兵執狼要,諸瑤大訌。總制殷正茂、巡撫郭
應聘乃檄征田州、向武、都康諸土兵,屬參將王瑞進剿,斬廖金鑒、廖金盞、韋銀花、
韋狼化等。萬歷六年,總制潛雲翼、巡撫吳文華大征河池、咘咳諸瑤,斬首四萬八百余
級,嶺表悉平。
    柳州置自唐貞觀中,明初移治於馬平。所屬州二,縣十。內屬千餘年,惟上林縣尚
為土官,而賓、象、融、羅諸瑤蠻蟠結為寇,城外五裡即賊巢,軍民至無地可田。後屢
加征剿,置土巡檢於各峒隘,稍稱寧焉。
    洪武二年,中書省臣言:「廣西諸峒雖平,宜遷其人入內地,可無邊患。」帝曰:
「溪洞蠻僚雜處,其人不知禮義,順之則服,逆之則變,未可輕動。惟以兵分守要害以
鎮服之,俾日漸教化,數年後,可為良民,何必遷也。」
    永樂七年,柳州道村寨蠻韋布黨等作亂,都指揮周誼率兵討擒之。命斬布黨,梟其
首於寨。廣西洞蠻韋父、融州羅城洞蠻潘父旂各聚眾為亂,柳州等衛官軍捕斬之。九年,
賓州遷江縣、象州武仙縣古逢等洞蠻僚作亂。詔發柳州、南寧、桂林等衛兵討之。十四
年,融州瑤民作亂,官軍討平之。十七年,像州土吏覃仁用言,其父景安,故元時常任
本州巡檢,有兵僮二百人,今皆為民,請收集為軍。帝不許。十九年,融縣蠻賊五百余
人,群聚剽掠,廣西參政耿文彬率民兵會桂林衛指揮平之。柳州等府上林等縣僮民梁公
竦等六千戶,男女三萬三千餘口,及羅城縣土酋韋公、成乾等三百余戶復業。初,韋公
等倡亂,僮民多亡入山谷,與之相結。事聞,遣御史王煜等招撫復業,至是俱至,仍隸
籍為民。
    宣德初,蠻寇覃公旺作亂,據思恩縣大、小富龍三十余峒,固守險阻,以拒官軍。
總兵官顧興祖等督兵分道攻之,斬公旺並其黨千五十余人。捷至,帝曰:「蠻民亦朕赤
子,殺至千數,豈無脅從非辜者。以後宜開示恩信,撫慰而降之,如賈琮戍交州可也。」
元年,柳州僮首韋敬曉等歸附。二年,廣西三司奏:「柳慶等府賊首韋萬黃、韋朝傳等
聚眾劫殺為民害。」敕興祖進兵剿平之。
    懷遠為柳州屬邑,在右江上游,旁近靖綏、黎平,諸瑤竊據久。隆慶時,大征古田,
懷遠知縣馬希武欲乘間築城,召諸瑤役之,許犒不與。諸瑤遂合繩坡頭、板江諸峒,殺
官吏反。總制殷正茂請於朝,遣總兵官李錫、參將王世科統兵進討。官兵至板江,瑤賊
皆據險死守。正茂知諸瑤獨畏永順鉤刀手及狼兵,乃檄三道兵數萬人擊太平、河裡諸村,
大破之,連拔數寨,斬賊首榮才富、吳金田等,前後捕斬凡三千餘,俘獲男婦及牛馬無
算。事聞,議設兵防,改萬石、宜良、丹陽為土巡司,屯土兵五百人,且耕且守。
    萬歷元年,洛容知縣邵廷臣以養歸,主簿謝漳行縣事。會上元夜,單騎巡檄山中。
僮蠻韋朝義率上油、古底諸僮夜半出掠,逐漳,追至城,殺漳,奪縣印去。是夜,指揮
硃昌胤、土巡檢韋顯忠共提兵決戰,斬首三十一級,兵校文斌獲朝義,奪還縣印,守巡
官以聞。乃命總兵李錫,參將王瑞、康仁等剿之,破上油、古底諸寨,斬覃金狼等二千
八百三十余級,俘二百二十余人,牛馬器械稱是。後殘僮黃朝貴復合融縣瑤號萬人,聲
言欲入富福鎮。王世科復引兵擊之,斬五十余人。始洛容在萬山中,城小無雉堞,縣官
皆寓府城,知縣余涵請遷城於白龍巖,不果,至是謝漳遂及於難。
    又韋王朋者,馬平僮也。初平馬平時,因建營堡,使土捨韋志隆提兵屯其地。王朋
視堡兵如仇,常率東歐、大產諸蠻要挾營堡。兵備周浩使千總往撫,遂殺千總,劫村落,
總兵王尚父剿平之。
    慶遠,秦象郡,漢交阯、日南二郡界,後淪於蠻。唐始置粵州,天寶初,改龍水郡,
屬嶺南道,乾符中,更宜州。宋升慶遠軍節度,鹹淳初,改慶遠府。元為慶元路。洪武
元年仍改慶遠府。時征南將軍楊文既平廣西,二年,行省臣言:「慶遠府地接八番溪洞,
所轄南丹、宜山等處,宋、元皆用其土酋安撫使統之。天兵下廣西,安撫使莫天護首來
款附,宜如宋、元制,錄用以統其民,則蠻情易服,守兵可滅。」帝從之,詔改慶遠府
為慶遠南丹軍民安撫司,置安撫使、同知、副使、經歷、知事各一員,以天護為同知,
王毅為副使。三年,行省臣言:「慶遠故府也,今為安撫司,其地皆深山曠野,其民皆
安撫莫天護之族。天護素庸弱,宗族強者,動肆跋扈,至殺河池縣丞蓋讓,與諸蠻相煽
為亂,此豈可姑息以胎禍將來。乞罷安撫司,仍設府置衛,以守其地。」報可。乃命莫
天護赴京。七年,賜廣西土官莫金文綺六匹,置南丹州,隸慶遠府,以莫金為知州。八
年,那地縣土官羅貌來朝,以貌知縣事。
    二十八年,都指揮韓觀率兵捕獲宜山等縣蠻寇二千八百余人,斬偽大王韋召,偽萬
戶趙成秀、韋公旺等,傳首京師。時嶺南盛暑,官軍多病瘴,帝命觀班師。南丹土官莫
金叛,帝命征南將軍楊文,龍州平後,移師討南丹、奉議等處。龍州趙宗壽來朝謝罪,
貢方物。大軍進征奉議,調參將劉真分道攻南丹,破之,執莫金並俘其眾。後遣寶慶衛
指揮孫宗等分兵擊巴蘭等寨,蠻僚懼,焚寨遁去,官兵追捕斬之,蠻地悉定。詔置南丹、
奉議、慶遠三衛,以官軍守之。
    二十九年,廣西布政司言:「新設南丹等三衛及富川千戶所,歲用軍餉二十余萬石,
有司所征,不足以給。」帝命俱置屯田,給耕種。尋遣中使至桂林等府市牛給南丹、奉
議諸衛軍士。都指揮姜旺、童勝率兵抵思恩縣鎮寧等村洞,殺獲叛蠻三千餘人,降一千
一百余戶,得故宋銅印一來上。
    永樂二年,慶遠府言:「忻城、宜山二縣洞蠻陳公宣等出沒為寇,請剿捕。」帝命
都指揮硃輝親往撫諭,公宣等相率歸附,凡千三十五戶。荔波縣民覃真保上言:「縣自
洪武至今,人民安業,惟八十二洞瑤民未隸編籍。今聞朝廷加恩撫綏,鹹願為民,無由
自達,乞遣使招撫。」乃命右軍都督府移文都督韓觀遣人撫諭,其願為民者,量給賜賚,
復其徭役三年。
    宣德五年,總兵官山雲討慶遠蠻寇,斬首七千四百,平之。九年,雲奏:「思恩縣
蠻賊覃公砦等累年作亂,今委都指揮彭義等率兵剿捕,斬賊首梁公成、潘通天等梟之,
仍督官軍搜捕余黨。」帝賜敕慰勞。又奏:「慶遠、郁林等州縣蠻寇出沒,必宜剿除,
而兵力不足。」帝命廣東都司調附近衛所精銳士卒千五百人,委都指揮一員,赴廣西,
聽雲調用。十年,南丹土官莫禎來朝,貢馬,賜彩幣。正統四年,莫禎奏:「本府所轄
東蘭等三州,土官所治,歷年以來,地方寧靖。宜山等六縣,流官所治,溪峒諸蠻,不
時出沒。原其所自,皆因流官能撫字附近良民,而溪峒諸蠻恃險為惡者,不能鈐制其出
沒。每調軍剿捕,各縣居民與諸蠻結納者,又先漏洩軍情,致賊潛遁。及聞招撫,詐為
向順,仍肆劫掠,是以兵連禍結無寧歲。臣竊不忍良民受害,願授臣本州土官知府,流
官總理府事,而臣專備蠻賊,務擒捕殄絕積年為害者。其余則編伍造冊,使聽調用。據
巖險者,拘集平地,使無所恃。擇有名望者立為頭目,加意撫恤,督勵生理。各村寨皆
置社學,使漸風化。三五十裡設一堡,使土兵守備,凡有寇亂,即率眾剿殺。如賊不除,
地方不靖,乞究臣誑罔之罪。」帝覽其奏,即敕總兵官柳溥曰:「以蠻攻蠻,古有成說。
今莫禎所奏,意甚可嘉,彼果能效力,省我邊費,朝廷豈惜一官,爾其酌之。」
    弘治九年,總督鄧廷瓚言:「廣西瑤、僮數多,土民數少,兼各衛軍士十亡八九,
凡有徵調,全倚土兵。乞令東蘭土知州韋祖鋐子一人,領土兵數千於古田、蘭麻等處撥
田耕守,候平古田,改設長官司以授之。」廷議以古田密邇省治,其間土地多良民世業,
若以祖鋐子為土官,恐數年之後,良民田稅皆非我有。欲設長官司,祗宜於土民中選補。
廷瓚又言:「慶遠府天河縣舊十八里,後漸為僮賊所據,止余殘民八里,請分設一長官
司治之。」部議增設永安長官司,授土人韋萬妙等為正、副長官,並流官吏目一員。是
年,裁忻城縣流官,留土官知縣掌縣事,亦從廷瓚奏也。十二年,韋祖鋐率兵五千助思
恩岑浚攻田州,殺掠男女八百余人,驅之溺水死者無算。副總兵歐磐詣田州,兵乃解。
    嘉靖二十七年,那地州土官羅廷鳳聽調有勞,命襲替,免赴京。四十二年錄平瑤功,
授東蘭州、那地州土官職。
    慶遠領州四。河池,弘治中以縣升州,改流官。其東蘭、那地、南丹皆土官。縣五,
忻城土官。又長官司二,曰永安,永順。
    東蘭州,在府城西南四百二十裡。宋時有韋君朝者,居文蘭峒為蠻長,傳子宴鬧。
崇寧五年內附,因置蘭州,以宴鬧知州事,俾世其官。元改為東蘭州,韋氏世襲如故。
洪武十二年,土官韋富撓遣家人韋錢保詣闕,上元所授印,貢方物。錢保匿富撓名,以
己名上,因以錢保知東蘭州。既而錢保征斂暴急,民不堪命,擁富撓作亂。廣西都司討
平之,執錢保正其罪,仍以其地歸韋氏。
    那地州,在府城西南二百四十裡。宋熙寧初,土人羅世念來降,授世職。崇寧五年,
諸蠻納土,遂置地、那二州,以羅氏世知地州。大觀中,析地州置孚州。元仍為地、那
二州。洪武元年,土官羅黃貌歸附,詔並那入地,為那地州,予印,授黃貌世襲土知州,
以流官吏目佐之。
    南丹州,宋開寶初,土官莫洪胭內附。元豐三年置南丹州,管轄諸蠻,歷世承襲。
元至正末,莫國麒納土,命為慶遠南丹溪洞安撫使。明洪武初,安撫使莫天讓歸附。七
年置州,授莫金知州,世襲,佐以流官吏目。金以叛誅,廢州置衛。後因其地多瘴,遷
之賓州。既而蠻民作亂,復置土官知州,以金子莫祿為之。
    忻城,宋慶歷間置縣,隸宜州。元以土官莫保為八仙屯千戶。洪武初,設流官知縣,
罷管兵官,籍其屯兵為民,莫氏遂徙居忻城界。宣、正後,瑤、僮狂悻,知縣蘇寬不任
職。瑤老韋公泰等舉莫保之孫誠敬為土官,寬為請於上官,具奏,得世襲知縣。由是邑
有二令,權不相統,流官握空印,僦居府城而已。弘治間,總督鄧廷瓚奏革流官,土人
韋保為內官,陰主之,始獨任土官。
    永順司、永安司,舊為宜山縣。正統六年,因蠻民弗靖,有司莫能控御,耆民黃祖
記與思恩土官岑瑛交結,欲割地歸之思恩,因謀於知縣硃斌備。時瑛方雄兩江,大將多
右之,斌備亦欲藉以自固,遂為具奏,以地改屬思恩。土民不服,韋萬秀以復地為名,
因而倡亂。成化二十二年,覃召管等復亂,屢征不靖。弘治元年委官撫之,眾願取前地,
別立長官司。都御史鄧廷瓚為奏,置永順、永安二司,各設長官一,副長官一,以鄧文
茂等四人為之,皆宜山洛口、洛東諸裡人也。自是宜山東南棄一百八十四村地,宜山西
南棄一百二十四村地。議者以忻城自唐、宋內屬已二百余年,一旦舉而棄之於蠻,為失
策雲。
    平樂,初為縣,元大德中改平樂府,明因之。洪武二十一年,廣西都指揮使言:
「平樂府富川縣靈亭山、破紙山等洞瑤二千餘人,占耕內地,嘯聚劫奪,居民被擾,恭
城、賀縣及湖廣道州、永明等縣之民亦被害。比調衛兵收捕,即逃匿巖谷,兵退復肆跳
梁。臣等欲於秋成時,統所部會永、道諸軍,列屯賊境,扼其要路,收其所種穀粟。彼
無糧食,勢必自窮,乘機擒戮,可絕後患。」。從之。二十九年遷富川縣於富川千戶所。
時富川千戶所新立於矮石城,典史言:「縣治無城,恐蠻寇竊發,無以守禦,宜遷城內
為便。」從之。弘治元九年,總督鄧廷瓚言:「平樂府之昭平堡介在梧州、平樂間,瑤、
僮率出為患,乞令上林土知縣黃瓊、歸德土知州黃通各選子弟一人,領土兵各千人,往
駐其地。仍築城垣,設長官司署領,撥平樂縣仙回峒閒田與之耕種。其冠帶千夫長龍彪
改授昭平巡檢,造哨船三十,使往來府江巡哨,流官停選。」廷議以昭平堡系內地,若
增土官,恐貽後患。況府江一帶,近已設按察司副使一員,整飭兵備,土官不必差遣,
止令每歲各出土兵一千聽調。詔從其議。
    府江有兩崖三洞諸僮,皆屬荔浦,延袤千餘里,中間巢峒盤絡,為瑤、僮窟穴。江
上諸賊倚為黨援,日與府江酋長楊公滿等掠荔浦、平樂及峰門、南源,執永安知州楊惟
執,殺指揮胡翰、千戶周濂、土捨岑文及兵民無算。而遷江之北三,來賓之北五,皆右
江僮,亦時與東歐、西裡及三都、五都諸賊相倚附,馬多人勁,俗號為劃馬賊。常陳兵
走嶺東,掠三水、清遠諸縣,還入南寧、平南、武宣、來賓、籐、貴,劫府庫。已而劫
來賓所千戶黃元舉,殺土吏黃勝及其子四人,兵七十余人,又殺明經諸生王朝經、周松、
李茂、姜集等,白晝劫殺,道絕行人。隆慶六年,巡撫郭應聘、總督殷正茂請討。詔總
兵官李錫督軍進剿,並調東蘭、龍英、泗城、南丹、歸順諸土兵,而以土吏韋文明等統
之,攻古西、巖口、筍山、古造及兩峰、黃洞等寨,斬獲賊渠,余黨竄入仙回、古帶諸
山,搜捕殆盡。乃移檄北三、北五,趣其歸降。峒老韋法真同被擄來賓、遷江民蒙演等
詣軍前乞降,許之,乃定善後六策以聞。初,荔浦之峰門、南源,修仁之麗壁,永安之
古眉諸巡司,為諸僮所奪。至是議改土巡檢,推擇有才武者,給冠帶管事,三載稱職,
始世襲。
    萬歷六年,北山蠻譚公柄挾毒弩,肆傷行旅,每一出十百為群。自殺黃勝後,復聚
黨以三千人出DJ鳳山、龜鱉塘,與河塘韋宋武傍江結寨。時義寧、永寧、永福諸僮群
起,相殺掠,道路不通。會咘咳寨藍公潺執土吏黃如金,奪其司。巡撫吳文華檄守巡道
吳善、陳俊征永順白山兵及狼兵剿之,平橫山、咘咳諸巢。諸瑤請還侵地及所擄生口,
願輸賦為良民,遂班師。
    右江十寨,隆慶中,總督殷正茂擊破古田,即以檄趣八寨歸降,得貸死。於是寨老
樊公懸、韋公良等踵軍門上謁,自言十寨共一百二十八村,環村而居者二千一百二十余
家,皆請受賦。右江兵備鄭一龍、參將王世科,謂十寨既請為氓,當以十家為率,賦米
一石。村立一甲長,寨立一峒老,為征賦計。而以思古、周安、落紅、古卯、龍哈立一
州,屬向武土官黃九疇;羅墨、古缽、古憑、都北、咘咳立一州,屬那地土官黃暘;皆
為土知州。已,移思恩守備於周安堡,而布政使以為不便,總制乃議立八寨為長官司,
以兵八千人屬黃暘為長官,黃昌、韋富皆給冠帶為土捨,亦各引兵二百守焉。久之,十
寨復聚黨作亂,據民田產,白晝入都市剽掠,甚至攻城劫庫,戕官民。總制劉堯誨、巡
撫張任急統兵進剿,斬首一萬六千九百有奇,獲器仗三千二百,牛馬二百三十九。帝乃
升賞諸土吏功,復分八寨為三鎮,各建一城,而以東蘭州韋應鯤、韋顯能及田州黃馮克
為土巡檢,留兵一千人戍之。於三裡增建二堡,自楊渡水為界,墾田屯種,給南丹衛,
通道慶遠、賓州,使思恩、三裡聯絡不絕,於是右江十寨復安輯輸賦。
    三十二年,桂林、平樂瑤、僮據險肆亂,殺知縣張士毅,焚劫無虛月。總督應檟檄
總兵官顧寰督兵進剿,擒斬四百八十四,俘獲男女三百四十,牛馬器械甚眾。守臣以捷
聞,並上僉事茅坤、參將王寵、都指揮鐘坤秀、參政張謙、百戶吳通等功狀,各升廕有
差。
    平樂界桂、梧,西北近楚,清湘、九嶷,郁相樛結。東南入梧,溪洞林箐,多為瑤
人盤據。自數經大征後,刊山通道,展為周行,而又增置樓船,繕修校壘,居民行旅皆
帖席,瑤、僮亦駸驍馴習於文治雲。
    梧州,漢之蒼梧郡也。元至元中,改置梧州路。洪武元年,征南將軍廖永忠、參政
硃亮祖等既平廣東,引兵至梧州境。元達魯花赤拜住率官吏父老迎降,亮祖駐兵滕州。
於是潯、貴等州縣以次降附。二年並南流縣於郁林州,普寧縣於容州,並籐綿皆隸梧州
府。四年置梧州守禦千戶所。二十三年置容縣守禦千戶所。
    廣西全省惟蒼梧一道無土司,瑤患亦稀。萬歷初,岑溪有潘積善者,僭號平天王,
與六十三山、六山、七山諸瑤、僮據山為寇,居民請剿。會大兵征羅旁不暇及,總制凌
雲翼檄以禍福,積善願歸降輸賦,乃貸其死,且以其子入學。議者謂七山為蒼、籐信地,
六山為容縣、北流中沖,北科為六十三山咽喉,懷集為賀縣諸村出入之所。因立五大營,
營六百人,合得三千人,設參將及屯堡三十治焉。而懷集瑤賊,在正德中已雄據十五寨,
環二百余裡,為州縣患。官軍屢討之,歸降,然盤互如故,往往相結諸峒蠻劫掠,殺百
戶硃裳及把總羅定朝,村民畏之,東西走匿。都御史吳善檄總兵戚繼光徵兵於羅定、泗
城、都康諸土司,分五道,命參將戴應麟等擊金雞、松柏諸寨,斬渠魁,撫四百余人。
時郁林瑤亦桀驁,數糾諸生瑤破諸村寨,入寇興業縣。兵巡道副使王原相告於總制,調
兵擊破之,諸瑤悉平。
    潯州,江曰潯江,東城門曰潯陽,郡名取焉。洪武八年,潯州大籐峽瑤賊竊發,柳
州衛官軍擒捕之。二十年,知府沈信言:「府境接連柳、象、梧、籐等州,山溪險峻,
瑤賊出沒不常。近者廣西布政司參議楊敬恭為大亨、老鼠、羅碌山生瑤所殺,官軍討之,
賊登巖攀樹,捷如猿狖,追襲不及。若久駐兵,則瘴癘時發,兵多疾疫,又難進取,兵
退復出為患。臣以為桂平、平南二縣,舊附瑤民,皆便習弓弩,慣歷險阻。若選其少壯
千餘人,免其差徭,給以軍器衣裝,俾各團村寨置烽火,與官兵相為聲援,協同捕逐,
可以殲之。」帝以蠻夷梗化,夙昔固然,但當謹其防御,使不為患。如為寇不已,則發
兵討之,何必團寨。
    永樂三年,總兵韓觀奏桂平縣蠻民為亂,請發兵剿捕。帝命姑撫之,勿用兵。宣德
四年,總兵山雲討潯、柳二州寇,並誅從寇二千四百八十人,梟首境上。七年,雲奏斬
獲桂平等縣蠻寇覃公專等首級數。帝顧左右曰:「蠻寇害我良民,譬之蟊賊害稼,不可
不去。然殺之過多,亦所不忍。雖彼自取滅亡,朕自以天地之心為心也。」九年,雲奏
潯州等處蠻寇劫掠良民,指揮田真率兵於大籐峽等處,前後斬首九十六級,歸所掠男婦
二百三人。
    正統元年,兵部尚書王驥奏:「桂平大籐峽等處蠻寇,攻劫鄉村。因調廣東官軍二
千人,今已逾年,軍器衣裝損壞,宜如貴州諸軍例,予踐更。」從之。二年,山雲奏:
「潯州府平南等縣耆民言:『大籐峽等山,瑤寇不時出沒,劫掠居民,阻絕行旅。近山
荒田,為賊占耕,而左、右兩江,人多食少,其狼兵素勇,為賊所憚。若選委頭目,屯
種近山荒田,斷賊出沒之路,不過數年,賊徒坐困,地方寧靖矣。』臣已會同巡按諸司
計議,量撥田州等府族目土兵,分界耕守,即委土官都指揮黃竑領之。遇賊出沒,協同
剿殺。」從之。七年,瑤賊藍受貳等恃所居大籐峽山險,糾集大信等山山老、山丁數百
人,遞年殺掠。千戶滿智等誘殺十人,帝命梟之,家口給賜有功之家。十一年,大籐峽
蠻賊流劫鄉村,侵犯諸縣,巡按萬節以聞。景泰七年,大籐峽賊糾合荔浦等處賊,劫掠
縣治,殺擄居民,命總兵柳溥等剿之。
    天順五年,鎮守廣東中官阮隨奏:「大籐峽瑤賊出沒兩廣,為惡累年,邇來愈甚。
雖常會兵剿捕,緣地裡遼遠,且兩廣軍馬不相統屬,未易成功,宜大舉搗其巢穴,庶絕
民患。」乃命都督僉事顏彪佩征夷將軍印,調南京、江西及直隸九江等衛官軍一萬隸之。
六年,彪奏:「臣率軍進剿大籐,攻破七百二十一寨,斬首三千二百七十一級,復所掠
男婦五百余口。」帝敕獎之。
    七年,大籐峽賊夜入梧州城。時總兵官泰寧侯陳涇駐兵城中,會太監硃祥、巡按吳
璘、副使周鑄、僉事董應軫、參議陸禎、都指揮杜衡、土官都指揮岑瑛等議調兵。夜半,
賊駕梯上城,涇等不覺,遂入府治,劫庫放囚,殺死軍民無算,大掠城中,執副使周鑄
為質,殺訓導任璩。涇等倉卒無計,惟擁兵自衛,隨軍器械並備賞銀物,皆為賊有。布
政使宋欽時致仕家居,挺身出,以大義諭賊,為所害。黎明,賊聲言官軍若動,則殺周
副使。涇等乃遣人與賊講解,晡時,縱之出城。賊既出,乃縱鑄還。時官軍數千,賊僅
七百而已。都指揮邢斌奏至,帝曰:「梧州蕞爾小城,總兵、鎮、巡、三司俱擁重兵駐
城中,乃為小賊所蔑視,況遇大敵乎!爾兵部其即議處行。」
    八年,國子監生封登奏:「潯州夾江諸山,□含岈DK,峽中有大籐如斗,延亙兩
崖,勢如徒槓,蠻眾蟻渡,號大籐峽,最險惡,地亦最高。登籐峽巔,數百裡皆歷歷目
前,軍旅之聚散往來,可顧盼盡,諸蠻倚為奧區。桂平大宣鄉崇姜裡為前庭,像州東鄉、
武宣北鄉為後戶,籐縣五屯障其左,貴縣龍山據其右,若兩臂然。峽北巖峒以百計,仙
人關、九層崖極險峻,峽以南有牛腸、大岵諸村,皆緣江立寨。籐峽、府江之間為力山,
力山之險倍於籐峽。又南則為府江,其中多冥巖奧谷,絕壁層崖,十步九折,失足隕身。
中產瑤人,藍、胡、侯、槃四姓為渠魁。力山又有僮人,善傅毒藥弩矢,中人無不立斃,
四姓瑤亦憚之。自景泰以來,嘯聚至萬人,隳城殺吏。而修仁、荔浦、平樂、力山諸瑤
應之,其勢益張。渠長侯大狗嘗懸千金購,莫能得。郁林、博白、新會、信宜、興安、
馬平、來賓亦煽動,所至丘墟,為民害。乞選良將,多調官軍、狼兵急滅賊。」報聞。
    成化元年,編修丘浚條上兩廣用兵機宜。兵部尚書王竑奏言:「峽賊稱亂日久,皆
由守臣以招撫為功,致釀大患,非大創不止。」因薦浙江參政韓雍有文武才。命以雍為
歛都御史,都督同知趙輔為征夷將軍,和勇為游擊將軍,率師討之。時大籐峽賊三千餘
陷平南縣,殺典史周誠,擄其妻子,並劫縣印。又入籐縣城,掠官庫,劫縣印,鎮守總
兵歐信以聞。於是總兵官趙輔率軍至,奏言:「大籐蠻賊以修仁、荔浦為羽翼,今大軍
壓境,宜先剿之。」乃合諸軍十六萬人,分五道進,先破修仁,窮追至力山,生擒千二
百余人,斬首七千三百余級。
    二年,趙輔、韓雍等奏:「元年十一月,師次潯州,謀深入以覆其巢。遂調總兵官
歐信等分兵五哨,取道山北以進。臣及指揮白全分兵八哨,直抵潯州,以搗山南。復令
參將孫震分兵二哨,從水路入。別遣指揮潘鐸等以兵分守諸山隘口,克期十二月朔日,
水陸並進,腹背交攻。賊知師至,先移妻子錢米入桂州橫石塘等處藏匿。乃於山南各寨,
立柵自固,用木石鏢槍藥弩,憑險拒守。官軍用團牌、扒山虎等器,魚貫而進。士殊死
戰,一日之間,攻破山南、石門、林峒、沙田、古營諸巢,縱火焚其積聚,賊皆奔潰。
復督兵追躡,剷山開路,直抵橫石塘及九層樓等山。賊已據險立柵數重,復用木石、槍
弩拒守。臣等多設疑兵,誘賊拋擲木石几盡,別遣壯士於賊所不備處,高山絕頂,舉砲
為號。諸軍緣木攀蘿,蟻附而上,四面夾攻,連日鏖戰,賊不能支。破賊寨三百二十四
所,斬首三千二百七級,生擒七百八十二人,獲賊婦女二千七百一十八人,戰溺死者不
可勝計。已將大籐峽改為斷籐峽,刻石紀之,以昭天討。」捷聞,帝降敕褒諭,仍敕輔
計議長策,永絕後患。未幾,雍奏斷籐峽殘賊侯鄭昂等七百余人,夜入潯州府城,焚軍
營城樓,奪百戶所印三顆,殺掠男婦數十人。旋為參將孫震、指揮張英率軍擊斬賊魁,
余黨仍奔入巢。既雍又奏:「諸瑤之性,憚見官吏,攝以流官,終難靖亂。請改設武宣
縣東鄉等巡檢司,以土人李升等為副巡檢;設武靖州於峽內,以上隆州知州岑鐸知州事,
土人覃仲英世襲土官吏目。」然府江東西兩岸,大、小桐江、洛口與斷籐峽、朦朧、三
黃等處,村巢接壤,路道崎嶇,聚眾劫掠,終不能除。
    正德十一年,總督陳金復督調兩廣官軍土兵,分為六大哨,按察使宗璽,布政使吳
廷舉,副總兵房閏,鎮守太監傅倫,參將牛桓,都指揮魯宗貫、王瑛將之,水陸並進,
斬七千五百六十余級。金謂諸蠻利魚鹽耳,乃與約,商船入峽者,計船大小,給之魚鹽。
蠻就水濱受去,如榷稅然,不得為梗。蠻初獲利聽約,道頗通。金以此法可久,易峽名
永通。諸蠻緣此無忌,大肆掠奪,稍不愜,即殺之。因循猖獗,江路為斷。時總督王守
仁定田州還,兩江父老遮道言峽賊阻害狀。守仁上疏請討,報可。守仁率湖南兵至南寧,
約日會兵。寇聞湖兵且至,皆逃匿。守仁故為散遣諸兵狀,寇弛不為備,乃令官軍突進,
連破油□窄、石壁、大皮等寨,賊奔斷籐峽,復追擊破之。賊奔渡橫石江,溺死六百余
人,俘斬甚眾,賊潰散。遂移兵仙台、花相、白竹、古陶、羅鳳諸處,賊不支,奔入永
安力山,官軍次第破之,擒斬三千餘,俘獲無算。八寨平,兩江悉定。守仁遂以土官岑
猛子邦佐為武靖知州,使靖遺孽。
    邦佐不能輯眾,且貪得賊賄,峽北賊復獗。有侯勝海者為首,指揮潘翰臣誘殺之,
勝海弟公丁聚眾噪城下。僉事鄔閱、參議孫繼祖言於都御史潘旦,請討之。參將沈希儀
以為宜需春江漲,順流下,乃可破賊,不聽。閱與繼祖以千人往擊,賊遁,斬一尪寇還。
漫言賊退,請置堡。堡成,閱令土目黃貴、韋香以三百人往戍。初,貴、香利勝海田廬,
故說翰臣殺海,至是往戍,遂奪勝海田廬。於是諸瑤俱恚,邦佐又陰黨之,公丁遂嘯聚
二千餘人,乘夜陷堡城,殺戍兵二百人,貴、香走免。巡按以聞,乃罷閱與繼祖,旦亦
代去,命侍郎蔡經督兵討之。會朝議欲征安南,事遂已。公丁等益橫,時出殺掠。久之,
經乃會安遠侯柳珣決計發兵,以兵事屬副使翁萬達。萬達廉得百戶許雄通賊狀,詰之。
雄懼,請自效。萬達佯庇公丁,捕系訐訟公丁者數人。公丁果遣人自列,萬達佯許之,
又令雄假稱貸為賄,公丁喜,益信雄。會萬達巡他郡,以事屬參議田汝成。汝成召雄申
飭之,雄紿公丁詣汝成自列,言寇堡事由他瑤,汝成亦慰遣之。乃密授意城中居民被賊
害者家,出毆公丁,一市皆嘩,游檄並逮公丁入系獄。遣雄諭其黨曰:「寇堡事公丁委
罪諸瑤,果否?」諸瑤遂言事自公丁,聽論坐,不敢黨。乃檻致公丁於軍門,礫之。汝
成因言於經,謂首惡既誅,宜乘勢進兵討賊。乃以副總兵張經、都指揮高乾分將左右二
軍,萬達及副使梁廷振監之,副使蕭畹紀功,參政林士元及汝成督餉。
    嘉靖十八年二月,兩軍齊發:左軍三萬五千人,分六道,攻紫荊、石門、梅嶺、木
昴、籐沖、大坑等巢;右軍萬六千人,分四道,攻碧灘,羅淥上、中、下洞等巢。南北
夾擊,賊大窘,遂擁眾奔林峒而東。王良輔邀擊之,中斷,復西奔。諸軍合擊,大破之,
斬首千二百級,追至羅運山,又斬百余級。平南縣有小田、羅應、古陶、古思諸瑤亦據
險勿靖。萬達等移兵剿之,招降賊黨二百余人,江南胡姓諸瑤歸順者亦千餘人,籐峽復
平。
    隆慶三年,右江諸瑤、僮復亂,巡撫郭應聘請給餉剿除。給事中梁問孟以賊黨眾,
不可盡滅,宜令守臣熟計。兵部言:「府江自正德十二年都御史陳金征討之後,且六十
年。而右江北三、北五等巢,素未懲創,生齒日繁,遂肆猖獗。頃者大征古田,各巢鹹
畏威斂戢,獨府江、右江恃險為亂,若復縱之,非惟無以固八寨懷遠之招,亦恐以啟古
田攜貳之漸,剿之便。但兵在萬全,宜即以科臣所慮,備行提督殷正茂及巡撫郭應騁等
便宜行之。」應聘遂檄總兵官李錫等將兵往討,以捷聞。南寧,唐之邕州也。元,邕州
路。泰定中,改南寧路。洪武二年命潭州衛指揮同知丘廣為總兵官,寶慶衛指揮僉事胡
海、廣西衛指揮僉事左君弼副之,率兵討左江上思州蠻賊黃龍冠等。龍冠一名英傑,時
聚眾萬余,寇郁林州。知州趙鑒、同知王彬集民丁拒守,賊圍半月不下。海北等衛官軍
來援,賊夜遁,追至上思州境,破之,賊走還,仍結聚不解。事聞,故命廣等討之。廣
等兵至上思州,賊拒戰,擊敗之,擒從賊黃權等。英傑走十萬山,官軍追及,斬之,上
思州平。
    三年,置南寧、柳州二衛。時廣西省臣言:「廣西地接雲南、交阯,所治皆溪洞苗
蠻,性狼戾多畔。府衛兵遠在靖江數百裡外,卒有警,難相援,乞立衛置兵以鎮。」又
言:「廣海俗素獷戾,動相仇殺,蓋緣郡縣無兵以馭之。近盜寇郁林,同知集民兵拒守,
潯州經歷徐成祖亦以民兵千餘敗賊,是土兵未始不可用。乞令邊境郡縣輯民丁之壯者,
置衣甲器械,籍之有司,有事則捕賊,無事則務農。」詔從之。遂置衛,益兵守禦,賞
王彬、徐成祖等有功者。
    五年,宣化盜起,劫掠南寧府,詔發廣西官軍討平之。初,南寧衛指揮僉事左君弼
核民之無藉者為軍,又縱所部入山伐木,民多擾,遂相構為盜。至是討平,命大都督府
按君弼罪。
    南寧故稱邕管,牂牁峙其西北,交阯踞其西南,三十六洞錯壤而居,延袤幾千里,
橫山、永平尤要害。歷唐及宋,建牙置帥,與桂州等。又郡地夷曠,可宿數萬師。成化
時,征田州及經略安南,舉弭節茲土。後因瑤蠻不靖,往往仗狼兵,急則藉為前驅,緩
則檄為守禦。諸瑤乃稍稍驕恣,不可盡繩以法。議邕事者謂宜開重鎮,以復邕州督府之
舊雲。南寧領州四。曰新寧,曰橫州,為流官。曰上思州,曰下雷州,為土官。縣三,
曰宣化,曰隆化,曰永淳。
    歸德州,宋熙寧中置。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土官黃隍城歸附,授知州,以流官
吏目佐之。
    果化州,宋始置。元屬田州路。洪武二年,土官趙榮歸附,授世襲知州,以流官吏
目佐之。洪熙元年,果化州土官趙英遣族人趙誠等貢馬及方物。弘治間,州與歸德皆為
田州所侵削,因改隸於南寧。
    上思州,唐始置。元屬思明路,洪武初,土官黃中榮內附,授知州,子孫畔服不常。
弘治十八年改流官,屬南寧府。正德六年,土目黃錙聚眾攻城,都御史林廷選捕之,下
獄。已,越獄復叛,官軍御之,詐降,攻破州城,復捕獲之,伏誅。嘉靖元年,都御史
張嵿言:「上思州本土官,後改流,遂致土人稱亂。宜仍其舊,擇土吏之良者任之。」
議以為然,仍以土官襲。
    下雷州,宋置。明初,印失,廢為峒,在湖潤寨,屬鎮安府。峒長許永通奉調有功,
給冠帶。傳世烈、國仁繼襲峒事。嘉靖十四年獲舊印。國仁及子宗廕屢立戰功。四十三
年改屬南寧府。萬歷十八年以地逼交南,奏升為州,頒印,授宗廕子應珪為土判官,流
官吏目佐之。
 
    ------------------
  國學網站推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