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讀本 四、文學評論 (一)以文擬人,形神一貫 余嘗作文論中國文評特色ヾ,謂其能近取諸身,以文擬人;以文擬人,斯形神一貫, 文質相宣矣。舉證頗詳。鄭君朝宗謂余ゝ:「漁洋提倡神韻ゞ,未可厚非。神韻乃詩中 最高境界。」余亦謂然。拙文中已引宋張茂獻《文箴》々、方虛谷《瀛奎律髓》評許渾 《春日題韋曲野老村捨》詩語、明唐順之記《李方叔論文》ぁ,而說明之矣。人之骨肉 停勻,血脈充和,而胸襟鄙俗,風儀凡近,則倫父堪供使令,以筋力自效耳。然尚不失 為健丈夫也。若百骸六髒,賅焉不存,則神韻將安寓著,毋乃精氣游魂之不守捨而為變 者乎。故無神韻,非好詩;而只講有神韻,恐並不能成詩。此殷璠《河岳英靈集﹒序》 論文あ,所以「神來、氣來、情來」三者並舉也。漁洋「三昧」,本諸嚴滄浪,不過指 含蓄吞吐而言,《池北偶談》卷十八引汾陽孔文谷所說「清遠」是也。而按《滄浪﹒詩 辨》,則曰:「詩之法有五: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詩之品有九:高、古、 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淒婉。其大概有二:優遊不迫、沉著痛快。詩之極致 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雲雲。可見神韻非詩品 中之一品,而為各品之恰到好處,至善盡美。選色有環肥燕瘦之殊觀ぃ,神譬則貌之美 而賞玩不足也;品庖有蜀膩浙清之異法い,神譬則味之甘而余回不盡也。必備五法而後 可以列品,必列九品而後可以入神。參觀《莊子﹒天運》篇論柤梨桔柚,《論衡﹒自紀》 篇論美色、悲音、酒食。優遊痛快,各有神韻。放翁《與兒輩論文章偶成》雲:「吏部、 儀曹體不同ぅ,拾遺、供奉各家風う。未言看到無同處,看到同時已有功。」竊謂倘易 「已」字為「始」字,則鑒賞更深一層,譬如滄浪之論「入神」是也。滄浪獨以神韻許 李杜,漁洋號為師法滄浪,乃僅知有王韋;撰《唐賢三昧集》,不取李杜,蓋盡失滄浪 之意矣□。故《居易錄》自記聞王原祁論南宗畫□,不解「閒遠」中何以有「沉著痛快」; 至《蠶尾文》為王芝厘作詩序□:始敷衍其說,以為「沉著痛快」,非特李、杜、昌黎 有之,陶、謝、王、孟莫不有。然而知淡遠中有沉著痛快,尚不知沉著痛快中之有遠神 淡味,其識力仍去滄浪一塵也。明末陸時雍選《古詩鏡》、《唐詩鏡》□,其《緒論》 一編,標舉神韻,推奉盛唐,以為「常留不盡,寄趣在有無之間」。蓋隱承滄浪,而於 李杜皆致不滿。譏太白太利,為才使;譏少陵失中和,出手鈍,病在好奇。《詩病在過》 一條中,李、杜、韓、白胥遭指摘,獨推尊右丞、蘇州。一則以為摩詰不宜在李杜下, 再則以為詩貴色韻,韋兼有之。斯實上繼司空表聖《與王駕評詩》之說,而下接漁洋者。 後人因菲薄漁洋,而亦歸罪滄浪;塗說亂其皂白,俗語流為丹青,恐古人不受此誣也。 翁覃溪《復初齋文集》卷八有《神韻論》三首□,胸中未盡豁雲霾,故筆下尚多帶泥水。 然謂詩「有於高古渾樸見神韻者,有於風致見神韻者,有在實際見神韻者,亦有虛處見 神韻者,神韻實無不該之所」雲雲,可以矯漁洋之誤解。惜未能為滄浪一白真相。胡元 瑞《詩藪》內編卷五曰□:「作詩大要,不過二端: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而已。體格聲 調,有則可循;興象風神,無方可執。故作者但求體正格高,聲雄調暢;積習之久,矜 持盡化,形跡俱融,興象風神,自爾超邁。譬則鏡花水月:體格聲調,水與鏡也;興象 風神,月與花也。必水澄鏡朗,然後花月宛然;詎容昏鑒濁流,求睹二者。」竊欲為胡 氏更進一解曰:詎容水涸鏡破,求睹二者。姚薑塢《援鶉堂筆記》卷四十四雲□:「字 句章法,文之淺者也,然神氣體勢皆由之而見。」其猶子惜抱本此意,作《古文詞類纂 ﹒序目》雲□:「所以為文者八,曰:神理、氣味、格律、聲色。神理、氣味者,文之 精也;格律、聲色者,文之粗也。然苟捨其粗,則精者亦胡以寓焉。」此滄浪說之註腳 也。古之談藝者,其所標舉者皆是也;以為捨所標舉外,詩無他事,遂取一端而概全體, 則是者為非矣。詩者,藝之取資於文字者也。文字有聲,詩得之為調為律;文字有義, 詩得之以侔色揣稱者,為象為藻,以寫心宣志者,為意為情。及夫調有弦外之遺音,語 有言表之余味,則神韻盎然出焉。《文心雕龍﹒情采》篇雲:「立文之道三:曰形文, 曰聲文,曰情文。」按Ezra Pound論詩文三類□,曰Phanopoeia,曰Melopoeia,曰Log opoeia,與此詞意全同。惟謂中國文字多象形會意,故中國詩文最工於刻畫物象,則稚 意之見矣。人之嗜好,各有所偏。好詠歌者,則論詩當如樂;好雕繪者,則論詩當如畫; 好理趣者,則論詩當見道;好性靈者,則論詩當言志;好於象外得懸解者,則謂詩當如 羚羊掛角,香象渡河。而及夫自運謀篇,倘成佳構,無不格調、詞藻、情意、風神,兼 具各備;雖輕重多寡,配比之份量不同,而缺一不可焉。(40—42頁) ヾ指《中國固有的文學批評的一個特點》,見於《文學雜誌》一卷四期,1937.8。附於本章之後。 ゝ鄭朝宗:福建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ゞ神韻:清王士禛(漁洋山人)提倡神韻說,要求詩歌「天然澄淡」、「風神韻致」,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強調「興會神到」、「得意忘言」,推崇唐代的王維、孟浩 然一派詩。 々張茂獻:宋人章穎字茂獻,存疑。 ぁ方虛谷:元代方回號。有《瀛奎律髓》四十九卷。許渾:唐代詩人。唐順之:明 代古文家,有《荊川集》十二卷。 あ《河岳英靈集》:唐代殷璠輯唐詩選集,三卷。 ぃ環肥燕瘦:相傳唐玄宗貴妃楊玉環與漢成帝后趙飛燕,一肥一瘦,均有姿色。 い蜀膩浙清:川菜與浙菜有濃膩清淡之別。 ぅ吏部:吏部侍郎韓愈。儀曹:唐以前有此官稱,即禮部員外郎,柳宗元曾官禮部員外郎。 う拾遺:左拾遺杜甫。供奉:供奉翰林李白。 □嚴羽以李杜詩為「入神」之作,王士禛推神韻為詩中最高境界,但選輯《唐賢三 昧集》,收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等四十多家,唯獨不收李杜。 □《居易錄》:清王士禛撰,三十四卷。王原祁:清代畫家。 □《蠶尾文》:即王士禛撰《蠶尾集》十卷,續集二卷,後集二卷。 □陸時雍選輯《古詩鏡》三十六卷,《唐詩鏡》五十四卷。 □翁覃溪:清翁方綱號。撰有《復初齋文集》三十五卷。 □胡元瑞:明胡應麟字。撰有《詩藪》內編六卷,外編六卷,續編二卷,雜編六卷。 □姚薑塢:清姚范字。有《援鶉堂筆記》五十卷。 □惜抱:清姚鼐有惜抱軒,因稱惜抱先生。編有《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 □譯者EzraPound:譯音龐德,美國現代派詩人兼評論家。 中國古代文論,以神韻為詩中的最高境界,乃是近取於身,以文擬人者。神韻本是 指人的風神氣度,從人的骨肉血脈之體中,看出人的胸襟、風儀,這跟教養志趣有關。 以神韻談藝最早見於南齊謝赫《古畫品錄》,所謂「神韻氣力」。唐張彥遠《歷代名畫 記》亦雲:「鬼神人物有生物之狀,須神韻而後生。」司空圖論詩「神而自神」,在酸 鹹之外(《與李生論詩》),是以神味為主。殷璠論詩以神、氣、情三者並舉(《河岳 英靈集序》),皆不離近取於身,以文擬人之「神」。可見,無神韻者非好詩,但只有 神韻者也不一定能成為好詩。 嚴羽講詩法有五: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五法必備,而後列品。詩品有 九:高、古、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淒婉;九品之後,「優遊不迫,沉著痛 快」,可以入神,乃詩之最高境界。可見神韻不是詩法,也不是詩品中的一品,而是各 品之至善至美者,嚴羽以為惟有李白、杜甫之詩當稱入神之作。明胡應麟雲:「盛唐氣 象混成,神韻軒舉」(《詩藪﹒內篇》〉,陸時雍《詩鏡總論》雲:「詩之佳,拂拂如 風,洋洋如水,一往神韻行乎其間」,皆標舉神韻,亦推盛唐。但陸氏不同意嚴羽推李 杜為大家,而以王維「寫色清微」、「披情著性」,韋應物「有色有味,吐秀含芳」, 高適「調響氣佚,頗得縱橫」,岑參「好為巧句」為唐詩名手。神韻說始自嚴羽,陸時 雍隱承,但具體認識有如此之不同。錢先生指出陸氏實是「上繼司空圖《與王駕評詩》 之說,而下接漁洋者」。王士禛選輯《唐賢三昧集》不取李杜,雖主神韻說,僅知有王 維、韋應物,實則並未尊崇嚴羽的主張,他以為「優遊不迫,沉著痛快」,不僅李白、 杜甫、韓愈有,陶潛、謝靈運、王維、孟浩然亦有,而不知李、杜、韓的「沉著痛快」 中亦有陶、謝、王、孟之淡遠。後人在批評王士禛時,每每歸罪於嚴羽,毫無道理。翁 方綱論詩,謂神韻無處不在,可以矯正王士禛對嚴羽的誤解。 明胡應麟提出作詩的要點,一是體格聲調,一是興象風神。前者關於詩的體制、風 格和聲律,比較具體,有章可循;後者關於詩的意象氣韻,比較抽像,不易捉摸。他還 以巧妙的比喻解釋說:體格聲調猶如水與鏡,興象風神猶如月與花,必水清鏡明,然後 才能映照出水中月、鏡中花,否則水濁鏡昏,則花月皆不可見。清姚范論詩認為,字句 章法雖是起碼要求,但神氣體勢均得由一定的字句章法才能表現,達不到起碼的要求, 也無從表現高尚的境界。姚鼐論詩文,以神理、氣味為文之精,格律,聲色為文之粗, 但如捨棄格律和聲色,神理和氣味便無從表現。這些意見均可作為嚴羽「五法備,而後 列品;九品後,可以入神」的註腳。 總之,詩是可以吟詠的文字藝術,必須有聲調格律等形式上的要求,也應有寫心宣 志等內容上的要求,及至達到「調有弦外之遺音,語有言表之余味,則神韻盎然出焉」 的最高境界。劉勰論文,以形文、聲文、情文為文采,講究對偶、聲律、詞藻,美國的 現代派詩人論文有三類,即所謂顯像的詩文、音樂的詩文、語言的詩文,與劉勰的意思 是相同的。 綜觀中外談藝者,大多是從上述幾個方面立論的,偶有不同也是側重點的差異。錢 先生總結得很為周全:善歌者,論詩應如樂;善繪者,論詩應如畫;善理趣者,論詩應 見道;善性靈者,論詩應言志;善於象外求懸解者,論詩應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但 是,及至自己寫作時,無一不講究佈局謀篇,格調、詞藻、情意、風神,均不應捨棄, 只是輕重安排不同而已。 ------------------ 黃金書屋 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