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女》
外國文學-學術論文-武俠小說-宗教-歷史-經濟-軍事-人物傳記-偵探小說-古典文學-哲學-書庫論壇


第一章 進化(2)

 

  不僅是身體特徵與青少年近似,女性的聲音特徵也接近青少年。成年男性的聲音頻率基本在130到145赫茲之間,成年女性的聲音頻率則是230到255赫茲之間,換句話說,女性的聲音幾乎就是童聲。女性的面部特徵也更像是孩子,她們體表毛髮的分佈也與孩提時期差別不大,當成年男子眉毛日益粗重、下巴日益結實,當成年男子的鬍鬚、鬢髮越來越粗壯,並長出胸毛時,眾多成年女性卻依舊保持著光滑的皮膚、勻稱的骨骼以及吹彈得破的娃娃臉。

  現在讓我們來總結一下:隨著人類在進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男性和女性在「幼態持續」方面的不同發展趨勢使得他們之間的差異在日益顯著,男子的行為方式更孩子氣,但他們身體方面的進化已經變得緩慢;女性的身體越來越向孩子們靠攏,然而在思維方式上,她們比男性更加成熟。

  必須強調說明的是,人類的「幼態持續」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物種都要強烈成百上千倍,它是人類與其他物種最根本的不同點之一。雖然男女兩性之間也有著很多非常現實、非常有趣的差異,但客觀地說,兩性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微小的,之所以我們要花費筆墨來剖析「幼態持續」在男、女之間的不同,是為了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女性的身體進化得更完善,在很多方面都比男性優越。理解了這一點,對於我們從解剖學上更好地瞭解和認識女性的身體是很有幫助的,那可是地球上進化程度最高、最奇妙雅致的生命體,我們得瞧仔細嘍……

第二章 頭髮(1)

 

  我們幾乎看不到當今的女性有哪位會任由自己的頭髮自然生長而不加修飾,如果有人當真採取了這種做法,她的下場肯定是得到一條長及膝部的毛氈子,或者是一個覆蓋了她整個頭顱的巨大的「毛刷子」。我們現在很難想像,那些遠古時代的先祖們是如何應付他們的頭髮的,要知道他們那時候可找不到刀子、剪子、梳子以及其他的修飾頭髮的工具。有趣的是,動物學家以及人類學家們從來不曾探討這一話題,這也許是因為他們知道找不出答案。通常情況下,當我們在書中看到對史前人類的描繪時,我們看到的其實是插圖畫家的主觀想像,因為在他們的筆下,史前的女性顯然是先去了某個神秘的地方修剪了頭髮,然後才來到畫家的面前擺起了架勢。她們的頭髮總是被描繪得太短了,這讓我們懷疑,莫非理髮師才是世界上最為古老的職業?插圖畫家當然是犯了想當然的錯誤,而他們的錯誤剛好掩蓋了人類女性進化史上一個最為神秘的現象——那就是為什麼人類女性會長出那麼荒唐的長頭髮?在原始的部族社會,那麼一腦袋誇張的、跑起來幾乎要嗖嗖響的頭髮絕對是個大累贅,近似於孔雀的長尾巴,那麼它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究竟有什麼被保留下來的價值呢?

  更讓人奇怪的是,除了在頭上、腋下以及外生殖器處有毛髮覆蓋之外,普通人類女性的身體基本上是沒有毛髮的。當然了,借助於放大鏡,我們還是能夠從女性的體表看到細小的、生長遲緩的絨毛,那覆蓋著她的整個身體,但只要隔開一段距離,那些絨毛根本就是看不到的,女性的皮膚幾乎是完全裸露的。這一情形讓她們好幾尺長的頭髮顯得越發怪異。

  要追尋人類頭髮形態的起源並不困難。當黑猩猩的胎兒長到26周大的時候,它頭髮的分佈狀態就已經與成年黑猩猩非常接近。事實上就人類而言,成年人在其頭髮的分佈方面再次體現了幼態持續的特徵,我們的一生當中,毛髮的分佈狀態都與胎兒時期保持一致,而不是像其他猿類那樣,在出生之前就長出了一整件「毛外套」。在毛髮方面男人沒有女性那麼發達,他們的身軀多毛,會長出蓬亂的鬍子和長長的鬢角,但總體而言,男性和女性的絕大部分體表都是裸露的。就算是體毛最濃重的男子,他的胸毛在寒冷的夜裡也起不到絲毫的保暖作用,同樣也無法在熾烈的日光下讓自己的身體免遭被灼傷的命運。

  如此看來,自然母親在頭髮的樣態方面給了我們獨特的待遇,讓我們與其他的物種有那樣大的差別。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成年人的頭髮分佈形態是來源於胎兒時期的,是又一種幼態持續,然而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在長久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始終保持著這一特徵。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權威的解答,於是,種種推想就應運而生了。

  有一種理論認為人類是由水生生物進化而來的,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人類失去體表毛髮的原因,是為了適應水中生活,為了更便於游泳,頭上的毛髮之所以被保留下來,主要是為了避免我們的頭頂被陽光曬傷;他們同時還認為,女性那長達數尺的頭髮非常有用,它便於讓嬰兒們抓住或者攀爬,使得他們能夠與母親一道游泳。對「水生進化理論」持否定態度的人則認為,上述的說法過於牽強,因為如果母親們潛入水中搜尋食物,她們基本上不可能把嬰兒們也帶在身邊。同時,如果我們的祖先是在非洲的炎熱氣候下進化而來,那麼他們的頭髮就不大可能是長長的直髮,而應該是蓬鬆的卷髮,就像現代非洲人流行的「爆炸頭」那樣。

  至於保留頭髮是為了起到防護作用的觀點,確實還是有幾分可信的。如果早期的人類是在非洲熱帶大草原上進行狩獵或者採集食物,他們當然需要一個防護物,去抵擋太陽的劇烈烘烤。濃密的頭髮可以起到防曬作用,而體表其他部分的裸露則能夠通過大量出汗起到極其有效的冷卻作用。在出汗相同的情況下,裸露的體表的冷卻效率比毛髮密集的體表的冷卻效率要高出五倍。其他的非洲動物大都保留著體表的毛髮,那恐怕是因為它們主要在黎明或者黃昏進行活動,太陽的威力已經打了折扣,而早期的人類卻是典型的日間活動的生物,像其他的猿類以及猴子們那樣。

  這或許是為非洲人的典型髮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釋,有那樣厚厚的一層捲曲頭髮覆蓋在腦袋上,可以有效地阻止大腦受到高溫的傷害,但這並不能澄清,為什麼在北方較冷的區域內,人類會有著長長的、飄動的頭髮。有些人類學家猜測說,很長的頭髮也許能夠讓北方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季暖和一些,畢竟有那麼一塊天然的遮蓋物覆蓋在肩膀和後背上,在寒冷的冬夜,大片的頭髮或許多少能起到點兒毯子的作用。也許正是受到頭髮的啟發,人類才想到了好點子,用動物的皮毛給自己做了第一件衣裳,以溫暖自己的身體,然而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生活在寒冷地域的人們沒再重新長出厚厚的體毛去保護自己呢?像以往的其他理論派別一樣,這一假說同樣有著嚴重的瑕疵。

  看起來最近乎合理的解釋是,人類獨特的毛髮分佈起到的是類似於旗幟的作用,它用來把人類這一特別的物種與包括我們的近親在內的所有物種區分開來。如果我們試圖為一小群遠古祖先們描繪一幅生活圖景,其具體年月是在人類發明衣物,或其他的遮羞庇體的物件之前很久很久,很顯然,他們的樣子與這個星球上所有的動物都有著巨大的不同。他們的身體是裸露的,頭上、肩背上散落著大片如同刷子一般糾結的毛髮,只需要看上一眼,就能辨識出這是那個剛剛學會用後腿行走的嶄新物種。這或許是標明一個物種的奇怪的方式,但值得說明的是,在猿類和猴子當中,每當一個新的種屬出現,它最為獨特的地方往往就是毛髮的分佈以及形態,便於把它們與其他的種屬區分開來。舉凡頭頂的毛髮、鬃毛、鬢角、鬍鬚、觸鬚、身體某個部位毛髮呈現出的明亮色塊……毛髮的很多方面都可以作為新物種彰顯其特別之處的招牌。靈長類動物是主要依靠視覺的生物,正因如此,顯著的視覺信號就成為了區別一個物種與其他物種的最快速、最高效的方式。




  
  ------------------
  熾天使書城搜集整理
支持本書作者,請購買正式出版物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