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山水之間
原載1958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

  早在1853年,馬克思就說過:「氣候和土地條件……使利用運河和水利工程進行灌溉成了東方農業的基礎。」在我國,興修水利尤為重要,因為我國的一個特點是山多且高,從陸地的平均高度來看,達到2800米,這比蘇聯高出2370米,比歐洲高出2500米。而高山平原間高低相差的懸殊,也為世界少有,自太行山、伏牛山、巫山一線以東,真個是一落千丈。
  地勢如此,與水何關?這可大有關係。水往低處流,人所共知。地勢有高有低,方有河流湖泊的出現,而地勢愈陡,水流愈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既不能在地面有較久的停留,又來不及較多地滲入地下儲備以供天旱時所需。於是有雨成水災,無雨成旱災。
  水流愈急,水的活動能力也愈強,對地面的沖刷也就愈加厲害,覆蓋山上的土壤不斷被水沖走,露出了瘦骨嶙峋的巖石,這時水就更難滲入地下,更多的水迅速從地面流走,而地面流水的水量加大後,反過來對山的破壞力又加強了,於是這裡出現了一個惡性的循環,水力對山進行破壞→山的破壞使水的破壞力加強→加強了的水力對山進行更厲害的破壞→……
  山和水的這種糾紛使得人們大吃苦頭,被稱做「住在窮山頭,旱澇都發愁」。而「窮山惡水」成了一個完整的詞兒。
  山水之間的關係固然可以不斷惡化,但也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關鍵在於人們不能聽任它們自然發展,或者甚至對已經惡化的關係火上加油。
  我們要設法使水流得慢些,設法使水經常能保持一部分在山中。
  我們用不著把大山夷平,山上挖掘的水平溝、魚鱗坑,修建的谷坊、水庫、梯田等都足以大挫流水洶洶的來勢,因為在這些地方,地勢局部地變得平緩了,水流速度只好減慢,並且有一部分暫時停留下來。
  我們還找到一個調解山水糾紛的重要幫手,這就是植物。植物像山的雨傘或者外衣,它們使雨點不能直接沖擊山上的土石,減弱對山的破壞,植物的根還使山上的土壤團結起來不易沖走,而每一棵植物都是一個小小的水庫,一方面自己吸收了許多水分,一方面還攔截了許多水分儲藏在地下。在林區,土壤的流失幾等於零,而1萬平方米森林每年蒸發到空中的濕氣總重量有100萬∼350萬千克之多,氣候也可以得到改善。
  於是我們得到了一個新的美好的循環,水使山上生長植物→植物使水更多地保持在山上,減輕水對山的破壞→山的破壞愈小,山上的水愈多,植物生長愈好;依賴植物為生的動物也繁殖起來。如此不斷發展,愈來愈美好,我們得到了森林山、花果山、牛羊山、萬寶山,山下也免掉了旱澇的威脅,而山中的水庫更是電力的來源。
  使山水的關係進入這美好的循環中真是造福萬代的事業,這需要我們作很大的努力,山區占我國面積的2/3,而森林面積在全國解放時只有全國總面積的1/10左右。
  在古代,治水者倒還有,治山者就沒有聽說過。封建統治者們只能「封泰山,撣梁甫」,膜拜於大小山岳之前,這偉大的事業,只有毛澤東時代的英雄人民才能完成。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