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   第十九回
 三監委拋出彈劾案 大買辦煽動罷市潮


  卻說6月18日,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鄧澤如、張繼、謝持,聯名向國民黨中央執
行委員會提出「彈劾共產黨案」。呈文指控:「中國共產黨員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
團員之加人本黨為黨員者,實以共產黨黨團在本黨中活動其言論行動皆不忠實於本
黨,違反黨義,破壞黨德,確於本黨之生存發展,有重大妨害。」「黨團行於內,
言論發於外,已摧破合作之界限,而妨害合作之精神。」「為本黨之生存發展起見,
認為絕對不宜黨中有黨。」因此,要求孫中山和國民黨中央從速「嚴重處分,以維
根本」。隨後,張繼、謝持等人又發表了《護黨宣言》。
  此旗一舉,上海、北京、武漢、廣州、香港等地的右派分子群起呼應,有的聯
名上書,有的致電孫中山,要求中央出面解決此案,「命令共產黨員全數退出本黨。
並予傾向共產黨者以嚴厲制裁。」
  一看氣勢洶洶,紛紛揚揚,鮑羅廷坐不住了。為了維護合作,消弭對立,6月25
日,鮑羅廷在廣州東山商所會見謝持、張繼,就共產黨在國民黨內的黨團問題進行
談判。
  謝持、張繼的態度十分強硬,他們說國共合作「自今春以來只見有害。不見有
利」。張繼說:「對於共產黨人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我是極表贊成的,共產黨
的領袖們就是我介紹加入的嘛。但是。想不到會有後來的局面。共產黨既然全體加
入國民黨,實行國民黨革命主義,又何必另掛中國共產黨招牌,保留共產黨組織?」
  謝持更是一臉怒氣地說:「黨團作用,萬不能容許必須堅決取締!既然兩黨性
質不相容,乾脆分道揚鑣好了!偌大的國民黨,也不缺那麼幾個共產黨員。」
  二人態度蠻橫,傲氣逼人,使談判籠罩了一層緊張的空氣。
  鮑羅廷平時謹言慎行、極有耐性,但這時也氣得變了臉色。他幾次想要發作還
是強按住了。依然一言不發,聽他們二人亂髮議論。等他們不說了,鮑羅廷才發表
自己的看法。他使態度盡可能地平和,但語氣絲毫不妥協:「你們總講國民黨如何
如何,其實國民黨原來已經死了國民黨已不成黨。只可說有國民黨員,不可說有國
民黨。只有加入新分子如共產黨者,組織黨團,才可引起舊黨員之競爭心,使國民
黨死而復生。黨中分派,是不可避免的,不值得大驚小怪。黨內發生小團體,要看
是什麼性質。有左派右派之分,如方瑞麟,既反對國共合作,又擅發對中俄協定之
宣言,可認為右派,而共產黨,則為左派。共產黨組織黨團,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共產黨加入國民黨三個月之後,見國民黨不振作,中央執行委員不負責任,並有許
多右派分子加雜其中,乃不得不組織黨團,推動國民革命。這樣做,又有什麼不好
呢?為什麼右派可以有小派別,共產黨不能有自己的黨團呢?用中國話說,那不是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鮑羅廷喝一口水,斬釘截鐵地說:「共產黨決不能取消自己的組織!你們剛才
說要分道揚鑣,這是一種極端危險的立場!合作於兩黨有利,分裂只能使兩黨遭受
損害。假令將共產黨分離出去、必使國民黨重穎回到原來的死路上去,從根本上瓦
解革命的實力,喪失革命的前途!」
  雙方誰也不肯讓步,談判不歡而散。
  陳獨秀得知鮑羅廷和謝、張談判失敗後,對國民黨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他於
7月13日寫信給維經斯基。提出:「我們認為,必須停止至今為止的形式來支持國民
黨,我們要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中。」
  國共合作眼見得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然而這種一觸即發的氣氛並沒有維護多久。就由於孫中山的親自干預和國民黨
左派的多方努力,事情出現了轉機。
  7月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舉行工作會議,審議鄧澤如等提出的彈劾案,
決議請孫中山召開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討論這一問題並作出決定,以制止事
態的發展。會議指出:「凡人黨者,如具有革命決心,及信仰三民主義之誠意者,
不問其從前屬於何派,均照黨員待遇。有違反大會宣言及政綱者,均得以黨之紀律
繩之。黨中同志不必懷疑。仍須依前奮鬥。」
  7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佈《關於黨務宣言》。宣言說:「中國革命運動
的基礎,必須聯合全民共同奮鬥,始能益顯其效力……凡有革命勇決之心,及信仰
三民主義者,不問其乎日屬何派別,本黨無不推誠延納,許其加入,態度本極明顯。
椎數月以來,黨內黨外,間多誤會,以為已加入本黨之共產黨人,其言論行動尚有
分道而馳之傾向,於反對派得使其挑撥,同志間遂於懷疑面發生隔閡……本黨既負
有中國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國革命分子之必要。故對於規範黨員,不問其平日
用何派別,惟以其言論行動能否一依本黨之主義政綱及黨章為斷。」
  同時,孫中山多次找人談話,要求維護國共合作的大局。他認為,共產黨員即
使在國民黨中建立了小組。也不可能破壞國民黨組織。時下陳炯明殘餘勢力仍然存
在,北洋軍閥在北方虎視盼既,廣州商團頻頻搗亂,形勢十分嚴峻,因此,國共兩
黨只能團結一致,共同對敵,麗不允許節外生校,自己亂了自己。孫中山還建議由
國共兩黨成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共同協商國家大政方針。該委員會由孫中山
自任主席,指派胡漢民、汪精衛、廖仲愷、譚平山、伍朝樞、邵元沖為委員。特聘
鮑羅廷為高等顧問。
  針對形勢出現的轉機,中共中央於7月21日發出第15號通告,指出:「在政治上,
我們為著革命的勢力聯合計,必須盡我們的力量忍耐與之合作。同時,對國民黨右
派的主張和言論,則應由我黨所指導的各團體或國民黨部,向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會表現不滿的意見。」
  國共雙方的態度都有了變化,劍拔弩張的氣氛趨於平緩。8月15日。國民黨一屆
二中全會在廣州舉行,會上討論了彈劾案問題。廖仲愷擔任大會主席,原提案人張
繼、謝待列席。
  張繼、謝持首先重申了彈劾案的意見,同時提出國共「以分立為要」的主張。
  王法勤、覃振支持張繼的主張,並提出解決辦法:(一)國民黨員不得任意加入
其他政黨,凡共產黨員加人本黨者,應專從事本黨工作,不得援引本黨黨員重行加
入共產黨及為共產黨徵求黨員;(二)在中央黨部加設國際宣傳委員會,凡關於第三
國際與本黨共產派之一切任務,均由本委員會為中心,以期共濟。
  共產黨代表瞿秋白起而發言。秋白博學多才,熟穩詩詞經籍,有高度的馬克思
主義理論修養,舉止瀟灑,談吐儒雅。他結婚僅半年的妻子王劍虹剛於上個月病逝,
他本來白皙的面孔此刻更添了幾分憔悴。他平心靜氣地說明兩黨合作的必要性和可
能性,認為要從大局著眼,不必在枝節問題上糾纏不清。針對張繼等人提出的黨團
問題,他說:「既准跨黨,便不能無有黨團之嫌疑。國民黨外既有一個共產黨存在,
則國民黨內便不能使共產派無一致行動。況既謂之派,思想言論必有相類之處,既
有黨外之黨,則其一致行動更無可疑。對於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若其行動有違
反宣言及章程之處,則他們既以個人資格加入本黨,盡可視為本黨黨員,不論其屬
於共產黨派與否,概以本黨之紀律繩之。監察委員固然有權提出彈劫,但應只問案
由,不宜問共產派與否,應該以紀律為準。」
  最後,瞿秋白表示,共產黨堅決反對「分立」的主張,「若此會議決分立、大
可謂共產派之發展足以侵蝕國民黨,若不分立,則共產黨之發展即系國民黨中一部
分之發展,何用疑忌?」
  坦誠磊落的陳辭,使多數與會者邊聽邊點頭,表示不能因黨團問題導致兩黨合
作的破裂。
  監察委員李石曾發言說:「兩黨既合作如前,不宜分裂於後。」
  胡漢民的態度也有轉變,心乎氣和地說:「細察青年團出朗這些刊物,用語不
當處固多,而內容確無其他願意,不能即認為是一個有陰謀的黨團。」
  廖仲愷將討論情況向孫中山報告後,孫中山於8月20日主持召開了國民黨中央政
治委員會第六次會議,討論通過了《國民黨內之共產派問題》、《中國國民黨與世
界革命之聯絡問題》兩個草案。
  次日,國民黨一屆二中全會發表了《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頒發有關容納
共產分子問題之訓令》。文件指出:「謂本黨固有共產黨員之加入,而本黨主義遂
以變更者,匡謬極戾,無待於辯。所謂本黨因有共產黨員之加入,而本黨團體將以
分裂者,亦有類於把憂。證之本黨改組以後發展形勢益可以無疑。」「見我黨黨員
當知所負革命責任之重大,與同志間之感情固結,為團體生命所不可缺之條件。前
此爭議,付之淡忘,惟相與努力於將來。以完成國民革命的工作。」
  國民黨右派勢力無疑受到一次有力的打擊。
  孫中山到底是孫中山他確實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遠。具有化險為夷、舉重若輕
的領袖風範。當過美國總統的理查德·尼克松說得對:「一個領袖必須忍受嚴格的
自我克制。經常的風險和永不間斷的內心鬥爭。」
  國共合作的航船繞過激流險灘,繼續向前駛去。

  一個領袖難免遭受磨難。然而對孫中山來說,他的磨難也太多了,幾乎一個接
著一個。就在他解決國共合作中的矛盾的時候,他又面臨著一場驚心動魄的風險。
  事情要從頭說起。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創建軍校後,又開始籌備北伐的事。但建設軍校需要錢,
出師北伐更需要錢。怎麼辦?孫中山根據夫人的建議,決定把她弟弟宋子文從上海
招來。宋子文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家,曾在紐約花旗銀行實習,這使他成
了喜歡在分類賬簿上查看蠅頭數字的人。他的面孔很圓,戴一副像日本天皇那樣的
鏡片又小又圓又亮的眼鏡,一絲刻板的笑容猶如鐫刻在一枚硬幣上,給人的印象既
和藹又嚴峻。他回國後在盛宣懷創辦的漢冶萍公司當秘書和科長,把賬目和財務處
理得井井有條。宋慶齡認為他這個弟弟能夠解決國民黨擔心的財政問題。
  宋子文到廣州後,建議采取了一系列緊急措施:1月,對橡膠、甲醇和制造化肥
用的硫酸氨徵收特別進口稅。2月,要求廣州的每個商人都借給政府5至500元的款子。
3月,向在飯館就餐者徵收百份之十的附加稅。4月,徵收清涼飲料稅。5月,對專賣
藥品、化妝晶、婚禮、葬儀、宗教儀式甚至人力車都實行徵稅。但同時,農民的稅
務負擔有所減輕。
  孫中山早想在廣州建立一個國民黨政府銀行,集中管理這個地區的資本流動。
當蘇聯答應貸款1000萬元後,他便於8月宣佈中央銀行成立,任命宋子文為經理。
  中央銀行一開業就很興隆。當時許多中國銀行發行的現鈔,有白銀儲備作保證
的不到百份之五,而中央銀行聲稱有百份之二十五。它新發行的鈔票甚至在不受國
民黨控制的其他地方也獲得承認。到1926年,銀行中的私人存款增加了6倍。
  由於宋子文成績卓著,他又被任命為財政部長。他組建了一支特別武裝部隊來
監督稅收工作。嚴厲打擊那些胡亂收稅、多重收稅和吃「回扣」的現象。他讓國民
黨的黨務官員親自負責稅收工作,不讓新建的國民黨軍隊直接收稅。軍隊的供應和
經費再找地方黨代表要,以加強制約,增加透明度。在宋子文任財政部長的兩年中,
在稅收總額沒有增加很多的情況下,廣東的財政收入比以前增加了9倍,這主要是消
除了無窮無盡的「回扣」的結果。
  然而宋子文的這些做法得罪了廣州的許多買辦、大亨、貪婪商人和依賴貪污發
財的人。他們決定抵制政府,回擊孫中山。
  在廣東,商人們原先就有一支民間武裝商團,是辛亥革命後成立起來的商人自
衛組織。後來變成了一支規模龐大的反動武裝。它在廣州有12000人,在廣東全省則
有5萬人。
  廣州商會會長是英國匯豐銀行的買辦陳廉伯,副會長是佛山的大地主陳恭受。
陳廉伯擁有繅絲廠和保險公司,擁有十家銀行和無數當舖。他在十多個國家擁有貴
重的資產,擁有20座住宅。是世界上最有勢力的華人金融家之一,他的私人王國擴
展到太平洋沿岸,擴展到歐洲和美國的廣東人社會,他還是華南幫會分子中的一位
頭面人物。他從英國得到秘密援助,並強迫廣州的每個商行都認捐150美元,從而急
劇擴大了商團武裝。
  1924年初,英國人煽動陳廉伯說:「如果你能夠運動商團反對政府,我們英國
便幫助你組織商人政府,你陳廉伯就是中國的華盛頓。」
  陳廉伯聞言大喜,隨即投入了推翻廣東政府的準備之中。他擅自向香港南利洋
行定購長短槍近萬支、子彈三百余萬發,由懸掛挪威旗的丹麥商船「哈佛號」潛運
廣州。
  孫中山聞訊,於8月10日命軍政部長程潛和蔣介石扣留了這艘商船。在兩艘炮艦
護衛下,商船進入黃埔港,將槍彈卸下。次日,軍政部吊銷了陳廉伯騙取的該項軍
火進口護照。
  商團以此為借口,出動兩千多名團丁,包圍了孫中山的大元帥府,索要槍支。
陳廉伯一方面與國民黨右派、軍閥暗中勾結,一方面脅迫商民罷市,攻擊孫中山主
持的政府「赤化」,要「實行公夫公妻主義」,以煽動武裝暴動。
  從12日起。孫中山陸續調派黃埔學生軍和部分滇、湘軍進駐廣州,以維持社會
治安。
  20日,廣東省長廖仲愷下令通緝陳廉伯,陳廉伯逃往香港,指使商團擴大罷市。
截止到25日廣東全省已有一百多個城鎮罷市和游行示威。這時,英國派出9艘軍艦集
中白鵝灘,將炮口指向中國軍艦,進行恫嚇。26日,英國駐廣州總領事向大元帥府
發出最後通牒,宣稱「奉香港艦隊司令之命,如遇中國當局有向城市開火時,英國
海軍即以全力對付之。」
  孫中山大怒,當即打電報給麥克唐納首相,提出正式抗議。
  他還向國聯發出呼吁,但沒有收到答覆。
  孫中山接受鮑羅廷的建議。下令對廣州實行軍事管制,查對所有不開業的商店,
禁止貴重物資匆促轉移出城。
  這時,圍繞處理商團叛亂事件,革命陣營內部發生了嚴重的分歧。孫中山、廖
仲愷、鮑羅廷、蔣介石和共產黨人主張對商團采取果斷手段和強制措施。國民黨右
派則主張「和平調解」、「慎審解決」。伍朝樞還阻止工團軍和農民自衛軍的建立,
反對軍管。握有兵權的右派——滇軍的范石生、廖行超和盤踞廣州河南地區的李福
林等,更直接同商團相勾結,同商團醞釀談判條件,向革命政府施加壓力。
  接下來的事情,當時香港《循環日報》記載如下:
  扣械罷市風潮,自28日滇軍范石生、廖行超二人出任調停,形勢已有轉機……
29日范氏進謁孫文,對於此事力主調解,並贊助容納商團之請求,以冀早日和平了
結。孫氏不允。范石生謂:市面危機四伏,險象環生,萬一變故發生,全局皆壞。
在此兩三日內,無論如何,必要解決,否則我撒手不理,將全軍調回,竭力保護市
內治安,無論何方部隊,如有騷擾商場,我當派隊迎頭痛擊,斷不令毀此璀璨五羊,
供一二人意氣之爭而犧牲也雲。孫氏聞言,顏色立變。但見范氏詞語決絕,且以范
之力量而論,又盡可辦到,復後廖行超為之協助。湘軍亦一致主張和平,僅借樊鐘
秀之豫軍千餘人,必無濟於事,乃毅然答應范氏。遂與商團代表於29日下午訂立條
件,雙方簽字,30日商店復業,以條件而論,商團可謂完全達到目的,軍械照原數
目發還,聯防又准予成立。陳廉伯、陳恭受亦取消通緝,不過以五十萬元為代價耳!
  廖仲愷聞訊,怒不可遏,大罵范石生出賣革命,助約為虐。然後氣沖沖地跑到
大元帥府,向孫中山面辭省長職務,以示抗議。
  國民黨左派、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都對這種妥協政策不以為然,憤憤不平,憋
了一肚子氣。
  正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孫中山決定離開廣州,進行他期望已久的北伐。蔣介石
勸阻不住,鮑羅廷又去找孫中山,生氣地說:「廣州局勢一觸即發,如何發展難以
預料。此時此刻,你怎麼能夠帶走大軍北伐呢?」
  孫中山說:「北伐是我夙願,此舉關乎全國統一。目前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我們應該抓住這一良視,北伐曹、吳,以擴大革命地盤,以減輕粵民負擔。我們不
能只顧眼前,因小失大。總是偏於一隅啊!」孫中山決心已下,遂決定親自率軍北
伐,聯合盧永祥、張作霖「共抗直系」,由胡漢民在廣州代行大元帥職權。
  9月12日。北伐軍大本營設於韶關。
  18日,以中國國民黨的名義發表《北伐宣言》,申明北伐的目的不僅在於消滅
曹錕、吳佩孚,而且在於推翻軍閥賴以生存的帝國主義。
  22日,孫中山下令北伐軍改稱建國軍,譚延豈為建國湘軍總司令、楊希閔任建
國滇軍總司令、許祟智為建國粵軍總司令、樊鐘秀為建國豫軍總司令。
  10月9日,孫中山命令蔣介石「將所有槍彈、學生一齊來韶關,為北伐之孤注」。
蔣介石抗命不從,反請孫中山「早日回省」,並說這是「今日成敗之最大關鍵」。
以後幾次電報往還,不管孫中山如何催他參加北伐,他就是一兵不發,死守廣州不
動。
  孫中山心急如焚,卻又毫無辦法。終使北伐錯失良機,無功而返。
  10月10日,廣州城終於發生了流血事件。
  正是:
    這邊驅庚虎未除,
    那邊容狼狼逞狂。
  要知究竟,請看下回。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