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而動
    由湖南通往京師的官道上,奔馳著一匹紅色駿馬,被馬蹄騰起的塵土拉得很長,彌
漫著整個路段。馬已經通身是汗,雖然掠起強勁冷風,但是對馬卻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馬背上的人竭力往前傾,幾乎是快貼在了馬鞍上。一只手拉緊馬韁,另一只手卻在身後
高高揚起,劃了一弧,手中的馬鞭便狠狠抽打在馬臀上。這匹馬已經是全力飛馳了,馬
嘴裡不住流下的白色泡沫,掉在地上,瞬間便被灰塵淹沒了。見到前邊的路旁有了驛站,
馬背上的人長長舒了口氣,使勁一帶馬的韁繩,馬往前衝了幾步和另一匹早已等候的馬
站成並立。同樣的紅馬上同樣端坐著一名軍官。這名軍官接過剛到此地的軍官遞過來的
背包,雙腳一踹蹬,說了聲辛苦了。但是聲音卻已遠遠被拋在了後邊。余音縹緲傳來。
混身濕透的馬兒打了個長長的噴鼻,不等主人下來,撲通一聲跌倒在地,軍官從馬背上
滾下來,躺在那大口喘氣。
    這是康熙皇帝下令設置的飛馬傳書的驛道,把最新的戰情和消息盡快呈送進宮,進
行審閱,做出決策。這些驛使和驛馬整天奔馳往來於這類似的驛道上,傳遞著緊要公文
和文書。這些驛道從各地通往京師,湖南、湖北、江西、福建、陝西、河南、安徽,等
等。
    在這匹馬上承載的就是吳三桂親征的消息,它將在兩天之內送到康熙皇帝手裡。
    在吳三桂親征出發前夕,已派人向湖南和陝西送去消息,並在一路上鼓動宣傳,大
造聲勢,鼓舞著吳軍兵丁的士氣,堅定著他們的信心。他們都希望吳三桂早些時日到來,
給他們帶來勝利,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前景,能夠挽救他們被動的局面。
    吳三桂親征的消息同樣也傳到了清軍的各個軍營統率的中軍大帳。安親王岳樂驚呆
了,康親王傑書驚呆了,貝子尚善驚呆了,大將軍圖海驚呆了……他們手下的兵丁也驚
呆了……他們通過對各個渠道得來的,吳三桂在成都「頗事酒色,後宮美女數十人,一
應政事,皆委臣下,惟事娛樂,人心漸變……」的消息匯總來分析得出:「以三桂開創
之主,卻也如此頹放,不久必敗。」的結論,但爾今,聽說了吳三桂這次親征,並且聲
勢如此壯大,近遠震動,他們無不駭異非常。
    清軍將領對吳三桂這項出乎他們所料的親征,表現出他們少有的荒亂,軍內外散播
著各式各樣的流言。清軍驚慌失措,軍心不穩。因為他們都攝於吳三桂震驚遠近的威名,
害怕於吳三桂聲傳朝野的厲害!
    清軍將領基於將士這種慌亂頹廢的局面,一面作出相應的戰略佈置,一方派信使飛
報朝廷,等候年青的康熙皇帝作是進、是退、是守的重大決策。
    河南統兵的順承郡王把所率的大軍退駐到開封。
    圖海調遣將軍穆占先領軍隊一萬多人,急速趕到湖北,以補充湖北的兵力。
    在湖南的清軍為了打消吳三桂的狂盛氣焰,滅掉吳三桂以圖挽救湖南的計劃,準備
加緊強攻,在吳三桂大兵到來之前攻破湖南,於是清軍分兵三路,組織了強大的攻勢:
    一、安親王岳樂,連同董衛國,先占領萍鄉,並以此震攝瀏陽;
    二、蔡毓榮率領手下軍將,從荊州、岳州,分別向長沙進攻;
    三、貝子尚善同水軍提督揚捷由鎮江出發,迂迴到長江上游,攻取洞庭湖。
    三路大軍一同開進。
    一場宏大的逐鹿戰將在以長沙為中心的湖南展開,戰事迫在眉睫。
    五月的北京城度過了寒風凜冽、雪花飛舞的嚴冬,已經完全復甦了,進入了春夏之
交的一年中少有的季節。
    北京城仍像往日的北京城,依然喧鬧、繁華.並沒有因南方、西方的頻頻戰爭所影
響,而顯得壓抑、沉悶。大街上往來的官員騎馬的騎馬,坐轎的坐轎,來來往往,認識
的說幾句話,談談官場和戰場。他們是皇城根中心範圍的人,不用發愁外來的敵人會攻
打進來,因為他們有一個精明、能幹,能替大家分憂的皇帝。皇帝得為保住他的皇位而
悉心於軍事、政治和經濟方面的各項工作,「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他得為保護住他
的領地,平滅叛軍吳三桂而日理萬機!年青有為的皇帝精力充沛,謀略過人,勝過任何
朝內朝外的大臣。大臣們對皇帝既敬仰又衷心佩服,而且是內心不存在任何疑慮的佩服。
所以,走在大道上的官員的生活過得仍舊十分的滋潤,過得很舒坦。外敵由八旗軍擋著,
內政由皇帝管著。他們干好自己的份內事,就萬事大吉了。
    大街小巷的茶館裡照樣顧客盈門,熙熙攘攘,挎著刀的,提鳥籠的,挑著擔子的,
穿長袍馬褂的,周身短打扮的……邊喝茶,邊聊天,天上地下,天南海北。他們也不怕
吳三桂,前兩年最艱難的日了都挺過去了,更何況近兩年天公做美,風調雨順,再加上
皇上聖明,政事清明,所有的這一切,都顯示著很好的兆頭。還有什麼事擔心的?一切
都會過去,不用擔心,也用不著憂愁,大不了是個改換門庭,不論是誰坐了龍庭,他們
還是皇城根的人。李自成進北京是那麼回事,順治進城也是那麼回事,如今的康熙皇帝
不也還是那回事嗎?假如是吳三桂打進來,想必也是那麼一回事,無非是亂上幾天,膽
顫幾下,風頭一過,出來照常過日子!
    北京城樓上的鐘響了,天宇裡迴盪著洪亮的鐘鳴,一群鴿子帶著風哨兒飛過萌綠的
樹頂,飛過屋脊.飛過紫禁城,輕風吹送著優美的哨音。
    北京城就在這鐘聲和哨兒聲中,結束了一天,又開始了一天。
    森嚴的紫禁城莊嚴,肅穆,神聖不可侵犯,它不動聲色地傾聽著歷史的是是非非,
人生的滄海變遷,它既是一個智者,同時又是一個聖者,它的心中蘊含著無數神秘的故
事和數不盡的悲歡離合。
    紫禁城是尊嚴的化身。
    紫禁城中沒有外面祥和,寧靜的氣氛。
    一位大臣在午門外下了馬,跑進午門,又一溜跑過乾清門,來到乾清宮外,已是不
由得氣喘。
    他是兵部尚書明珠,康熙皇帝召他立即見駕,明珠明白,必定有重大事情發生,不
敢有絲毫的殆慢,便一路地跑來。在路上,他思考著皇上叫他來的原因;他憑自己豐富
的經驗,警覺地意識到,吳三桂想必近來有重大的軍事行動。在前方戰局不利的情況下,
吳三桂很可能要狗急跳牆,以補救兩年來按兵不動的被動局面。但是,這只不過是他的
猜測而已.更具體的事情,他一點也不知道。
    「宣尚書明珠上殿。」
    明珠趕緊整理整理因忙亂而不整的朝服,快步踏上台階,跨過門檻,撣衣袖,撩袍
跪倒,口稱:「吾皇萬歲,萬萬歲。」
    「愛卿請起,賜座。」
    「謝主龍恩。」
    旁邊的太監趕忙搬來一只凳子,請明珠坐下。
    明珠坐下,看著康熙皇帝,等待康熙皇帝說明召見他的原因。
    康熙帝坐在桌案後,眉頭緊鎖,失去了這些天來的喜悅表情,臉色陰沉、憂鬱。
    康熙皇帝不同平常的情態,明珠當然早就看在眼裡,更加確信必定有重大事情已經
發生,但是只因自己不明就理,所以他一言不發,等候著康熙皇帝開口。
    然而皇帝並沒有說話,卻讓太監傳過一個折子。明珠接過來,展開觀瞧,不禁也倒
吸了口冷氣。折子是從湖南送回來的,關於吳三桂親征,軍隊行動,軍心士氣等的奏表。
明珠看完,豁然明白皇上召見他的原因和皇上失之常態的根由,明珠把折子重新呈送上
去。
    「愛卿意欲如何?」康熙皇帝這時終於開了口。
    「全憑皇上聖裁。」明珠答道。
    明珠跟隨康熙已經多年,通過智擒鰲拜皇上表現出來的智勇,他深深了解康熙的為
人,知他很有主見,遇事總是鎮定自若,充滿自信。像今天這種情形是十分少見的。因
此他不敢貿然回答,而且連說話也小心翼翼。
    「朕要聽聽愛卿的意思。」
    明珠看到康熙執意要聽自己的意見,於是謹慎地說:「微臣認為,吳三桂的這次出
兵,無異於田蝗臨秋.想做垂死的掙扎。雖然吳三桂來勢洶湧,很是嚇壞了朝廷的步將
和兵勇,但是其底氣不足。」
    「繼續說下去。」
    明珠見康熙在微微頜首,於是又接著說:「吳三桂雖然勇猛,但時機已失,幾年的
消耗,使之所存傾之殆盡。如此草率出兵,貌似不可戰勝.實則只是匹夫之勇,不可過
慮。」
    明珠說到這,又偷眼向康熙皇帝觀瞧,只見皇帝仍在點頭,緊鎖的眉頭已漸舒展,
心知自己所慮,甚合康熙所思,便接著往下說:「然而匹夫之勇雖不可過慮,但也不得
不防,不得不與之爭先。如今我軍雖然組織了進攻,但是軍心不穩固,而且士氣不高,
這是兵家之大忌卻也不得不治。這也是微臣最大之憂也。」
    明珠說完,見康熙皇帝已恢復了以前的神態,心中也不由高興。
    「愛卿想如何恢復士氣呢?」康熙嘴角露著不易覺察的微笑。
    但是善於察顏觀色的明珠對康熙的每一點微微的變化都看在眼裡,心裡明白康熙早
已做了打算,於是便說:「微臣還是聽皇上的高謀遠略。」
    康熙用充滿智慧的眼睛看著坐在下面的心愛大臣,爽然一笑:「朕也是想親征!」
    康熙的這句話雖然不高,但很有力氣,每一個字都清晰準確地傳遞到尚書明珠的耳
中,然而明珠聽來,康熙皇帝所說的每一個字都像一聲春雷,在他的耳朵中轟然炸響,
震得明珠的耳朵嗡嗡有聲,甚至幾乎失去聽覺,明珠萬萬沒想到康熙皇帝竟會下如此的
決心。
    康熙皇帝的話音剛落,明珠就從凳子上騰地站起身,雙膝跪倒:「請皇上三思。」
    康熙見明珠如此,卻未奇怪,彷彿事先早有預料。
    康熙說道:「明愛卿請起。」
    明珠並未起身,仍然跪著說:「臣再請皇上三思。」
    康熙皇帝又是一笑,說道:「我意已決,明日太和殿奏議,你下去吧!」
    明珠見事已如此,再多說了沒有什麼用處.於是說:「微臣告退。」說罷起身退出
乾清宮.走到殿外。
    殿外晴空萬裡,湛藍的天空有幾縷的輕薄的浮雲,太陽光朗朗地照著,揮灑著溫暖
的力量,不時有幾絲微風吹過,雖然不能說是冷,卻也帶著涼氣。
    明珠被這涼風吹拂,不禁打了個冷戰,這時,他才發覺額頭和後背已出滿了汗,明
珠真的被康熙皇帝的那句話給震懵了,所有做出來的動作和說出來的話,都是出於本能
的因素,的確未出自他的頭腦中理性的概念。他想記起剛才在那一瞬發生的事情,但是
卻一時回憶不起其中的細節。
    「朕也要親征。」那句低沉有力的聲音又在明珠耳朵裡炸響,他又隨這聲炸響,顫
抖了一下身子。
    皇帝親征可不是件小事。
    皇帝親征的確不是一件小事,而皇帝的話可不像幾歲頑童說說就算了,金口玉律可
不是鬧著玩的,親征更不是說說的兒戲!
    陽光的普照和微風的吹拂,終於使明珠明白了皇帝的決定,這的確是一個挽救士氣
的絕妙的良方。可是皇帝陛下開始緊皺的眉頭,臉色陰沉到底意味著什麼,他卻百思不
得其解。
    明珠就在這迷惑中走出了午門。
    吳三桂的親征部隊確非尋常,一路行進,拔城奪寨不下數千座。捷報紛紛傳來,不
啻給本已激情狂漲的吳三桂心中注入一支又一支的興奮劑,使他高興不已。
    吳三桂所率的中路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前挺進,勢不可擋。沿途駐守的清兵清
將在這種情形下簡直不堪一擊。他們由心理上懼怕進而導致了行動上的畏縮。吳三桂的
軍隊還沒到,有的便望風而逃,早已不知去向,留下一個空城讓吳三桂來收拾。吳三桂
的軍隊當然也不客氣,該收的則收,該撿的則撿;一路上當然也有效忠朝廷,忠於皇帝
的將領。率部下奮起抵禦吳三桂的軍隊突襲。他們雖然奮起殺敵,捨身前衝,但是吳三
桂的人馬與他們相比卻無法相提並論。清兵清將孤立無援,左右受敵,逃無處可逃,走
無處可走,只好拿著雞蛋往吳三桂的石頭上碰。
    吳三桂的大軍快接近了勳陽,很快就可以把第一步計劃實現了,又可以把第二個戰
略計劃付諸實施了,吳三桂捻著胡須,望著東北方向嘿嘿地笑了。
    東北方向中吳三桂最大的目標。
    這個目標無不一時一刻地存在於他的意識思維中。吳三桂為了它,可以放棄一切,
可以讓自己披上逆子叛臣的名份,可以讓自己遺臭萬年!
    這個目標是他的最高人生理想。
    康熙皇帝說話一言九鼎。
    就在明珠帶著那個永久抹不去的問號離開乾清宮的第二天,康熙皇帝在太和殿召集
滿朝文武.商討自己親征吳三桂的事宜。
    明珠從康熙那兒出來.還是晴空萬裡的,春風和煦,夏日暖暖。可是在傍晚時分,
卻從西南方飄來了幾朵烏雲,停留在北京城上空,而且越聚越多,很快就連成一片,舖
散開來,把北京城遮蓋了個嚴嚴實實。
    北京人向來愛看熱鬧,加上幾朵雲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來得有點冒昧,有點唐突,況
且形狀很怪異,於是人們都出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烏雲不斷變幻著,剛開始像把沖
天的劍,然後逐漸變成了狗形,吐著長長的大舌頭,瞪著圓圓的大眼睛,夕陽從中穿射
而過,恰如狗眼噴射著火焰,再後來,狗一變卻成了龍形。噴雲吐霧,張牙舞爪,凌空
盤旋。老百姓對那「劍」,那「狗」還議論紛壇,嘻說玩笑,做著各種各樣的解釋和推
測。可等到那「龍」當空而現,眾百姓再也不敢言語,紛紛回到家中,關上了門。
    宮裡面也無例外的看到了這個奇怪的烏雲變幻過程,同樣也做著這種多樣的猜測。
    康熙皇帝就是在乾清宮前面的小廣場上看完這一過程的。
    康熙不明白這突如其來的異常景像究竟是預示吉兆還是兇符,即命欽天監的官員速
去察明,並來稟報他。
    本來,康熙皇帝是不太迷信的,因為他從小就和西洋傳教士南懷仁系統地學習了數
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知識,了解天氣天像的變化,他曾經還親自到天文台觀測天像,
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並且準確地得出結論。連傳教士都驚訝異常,佩服於小皇帝的聰
明才智。可是對於在自己決定親征大事的時刻,卻出現了這樣的怪異景像,不由得心裡
也犯起了猜疑。他不能明白,這個景像在這個時刻出現倒底是兇兆還是祥符。於是傳旨
命令欽天監的官員得出結論,並盡快回稟他。
    在康熙帝看來,這個景像是吳三桂在向他耀武揚威,是對自己下命平藩的痛心仇恨,
是要向他討回公道,以給康熙對他的奇恥大辱來個痛心疾首的報復。
    康熙皇帝對此憤憤不已。
    康熙帝在養心殿緩緩地踱著腳步,他正在思考對付吳三桂的辦法,同時等待著欽天
監的回稟。雖然他不信這會給他帶來兇兆,但是他還是想聽聽欽天監的官員會怎麼說。
    康熙想好了明天上朝時怎樣調度兵力,如何安排人選。這時欽天監也來報告。
    行完君臣之禮之後,欽天監官員開始了稟報:說這是個大吉大瑞的祥兆,是說明從
康熙十二年平藩的大致經過,但是進一步的徵兆還需等待等語,康熙旁早已聽得不耐煩,
一揮手,那官員連忙轉身出去了。到了殿外,那個官員還不住的擦拭額頭的虛汗。
    其實,對於康熙的御旨,也是很讓下屬的官員為難,烏雲所有的變化都是人們根據
形體的臆想,要解釋真實意味卻也是真的不容易。
    那天晚上,北京城浙浙瀝瀝地下了一夜細雨。第二天早晨雨過天晴,旭日東升,顯
示了一個爛漫時節的風韻。空氣新鮮,含帶著甜甜的花草氣息。北京的大街小巷濕潤的
地面上,蒸起一層若有若無的潮霧。
    楊柳的葉子清新得醒目,嫩嫩的,有股說不出的嬌美。
    欽天監的官員一大早便興沖沖地前來回稟昨天的未完成的御旨。
    康熙正等著早朝,便讓官員到殿上再行稟奏。
    康熙帝在御案後坐定,威威嚴嚴,全身透著一股凜人的英氣,顯示出他的氣魄。滿
朝文武,分站兩廂,一個個精神飽滿,氣宇軒昂。
    眾臣見康熙坐定,跪倒三呼萬歲,又重新站到自己的位置。
    早晨的陽光從大門射進來,照著群臣紅紅的頂子,耀耀放光。
    這光奪人眼目,像星星閃亮成一片。康熙看著滿地的星星,欣慰地笑了。
    早朝就這樣開始了。
    第一個上來的是欽天監的官員。
    「稟奏聖上,昨天傍晚,天降祥符於我大清帝國。具體說來,那「劍」是柄烏金寶
劍,專門斬殺妖孽,那『狗』便是吳三桂,他被烏金寶劍追殺得滿天亂竄,已近乎無耐,
雙眼血紅.已成狂犬,而眼中靈光已洩.其時日不久矣;隨後烏龍出現,烏乃暗者也,
暗乃隱者也,分明是說『潛龍在天』正當替天行道,是夜,又喜降甘露,實乃上天所賜
也。如此說來,我大清帝國之清藩大業不久即可成矣!」
    康熙見他說得很是慷慨激昂,實出心中,滿臉喜悅,命他退下。
    康熙帝用眼睛往下一掃群臣.朗然說道:「昨天降福,天下昭然,朕要親率兵勇,
戮殺吳三桂叛逆,以揚我大清國威。吳逆自叛亂以來,猖獗行止,不可抑制;而今,又
親帶殘兵以亂我西北、華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軍雖奮勇御敵,怎耐存乎畏懼之心,
戰而不利,亦使吳道張狂頤使。朕要以天將之則,大清之龍威嚴於湘,以揚我軍威、國
威,以解天下受難於水火的百姓,眾卿有異議嗎?」
    康熙皇帝說完,一臉的浩然正氣。
    康熙的話音剛落,便由群臣中站出一人,說:「臣以為不可。」
    康熙一看,原來是尚書明珠,臉上就露出了不悅之色。他又用眼睛一掃滿朝的文臣
武將,說道:「還有嗎?」
    康熙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整個朝廷只有兵部尚書明珠一人反對,那他親征之事仍然
是可行的,因為其他大臣都采取贊成的態度,康熙皇帝問出這句話,假如有幾個反對,
那就看看明珠怎麼說,如果漢人反對的話,再看明珠還怎麼說。康熙帝不是刻意和明珠
做對,況且明珠是臣,康熙是帝,也犯不著和明珠做對,明珠的頂子和腦袋都在康熙手
中攥著呢,說殺明珠就「卡嚓」一聲,人頭落地了。
    現在明擺著的是,明珠站了出來,而且說的是「臣以為不可。」
    康熙剛說完,只見從兩邊又站出五位大臣,齊聲說:「臣以為不可。」
    接著從人群中又出來四個,同樣也不同意康熙親征的決定。
    康熙帝見出來十來位大臣,有文有武,但都是誠懇的表情。康熙皇帝不惱不火,又
掃了一遍群臣,說:「還有嗎?」
    說完就端坐在龍椅上等著。康熙知道,皇帝親自出征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除了開國
皇帝,時常要在政權不穩的鞏固時期,帶兵出去打仗,以後的皇帝是不輕易出征的。漢
高祖曾經被圍白頭山,明代也有土木堡之變。因此,皇帝親征帶有一定的冒險性。康熙
還知道,皇帝親征還要動用大批的人力、物力。
    然而,康熙對此卻沒有想得太多。在他心中想得最多的是:奪回士氣,盡早平藩,
既拯人民於水火,又鞏固了朝廷的基礎。康熙確信,他的親征,必定會帶來吳三桂的覆
滅。
    康熙靜等了一會兒,又見從群臣中走出幾位老臣,鬚髮有的已經全白。
    這下,康熙帝看著站在中間的幾人不知說什麼才好。
    還是明珠率先開口說了話:「吾皇萬歲,臣自以為親征不可,昨天從陛下那裡回來,
臣又思考了一夜,認為聖上親征不是不可,而且臣以為聖上出征必捷。」
    康熙不動聲色地問道:「既然如此,你卻又為何不同意朕親征吳逆呢?」
    明珠說:「回聖上,臣以為吳逆出征,雖連克我城,連侵我土,取得一定的勝利,
但其勢實為『強弩之末,力未穿魯縞也』,不用聖上親征,吳逆不久,必如潰堤之
水……」
    不等明珠說完,又一臣說:「臣亦同意明尚書之說,吳逆起兵日久,所逼,所迫將
領大多有反吳逆之心,此一時,彼一時,人心所附,時事之趨也。」說罷此臣退後。
    又有一些臣上來說:「我主聖上,欲施天威於地上,必使得天下萬民敬仰,然昨天
之天,表徵亦有『潛龍勿用』之像。潛龍在天,要我主坐陣朝廷,亦可實使龍威於天
下。」
    康熙聽了也點點頭。
    又一位大臣說:「平藩幾年,國力已不似前時強大,聖上親征,實乃勞民傷財之舉,
故而聖上也不宜親征。」
    君臣仍在奏議,忽聞外面傳,有順承郡王捷報:吳三桂放棄鄖陽,敗退湖南。
    眾臣聽到此訊,都大喜,一齊跪倒;「吾皇萬歲,龍威大震,吳逆人心已去,將無
能為,不用勞苦車駕親征了。」
    康熙也很高興,興奮地走下龍床,在御案前走了兩來回,都忘了讓眾臣起來,眾臣
見皇上無言,自是不起。
    康熙帝以贊許的目光尋找明珠,才發現眾臣仍跪在地下,感到了自己的失態,竟有
些不好意思,但在瞬間便恢復過來,連忙招呼眾人起來。
    康熙重新在御案後坐定,宣旨命欽差去湖南、河南、重賞三軍;又命人飛諭順承郡
王、圖海、岳樂和蔡毓榮等,迅速進丘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