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場學
[佐治藥言]譯文
  
      輔佐長官以盡心為本
    讀書人不宜接參與政務,而只輔佐別人從事政務,是情勢不得不如此而作出的
選擇。然而當幕僚所得的收入,實際上也是官俸,因而也算是作官的俸祿。既然吃
的是別人給的飯,在替這個人考慮問題、謀求幸福的時候卻不忠心,那麼這樣的人
上天難道會保佑他不成?何況當官者和幕僚之間,並不全都是同鄉或親戚,並不是
都有親朋好友那樣的深情厚意,卻受到了很高的待遇,其程度甚至十倍、百倍於同
鄉或親戚故舊。這是由於主人把維繫職守的重任托付給了他,而且把他看成是工作
中的左右手而加以信賴倚重。假如受到這種禮遇的幕僚,對他主人的幸福歡樂和憂
心悲愁的事卻漠不關心,無動於衷,沒有一點點的行動,那麼在良心上上天縱然不
譴責他,也逃不脫人們對他的譴責。正因為如此,輔佐別人治理政務,應該以盡心
盡力作為根本原則。
    【點評】
    對事務盡心,就是一定要竭盡自己所知道的,自己所能夠辦到的,去權衡輕
重;考慮到一點的時候就想到另外一點;在壞事剛露出端倪的時候加以補救,並且
將這些壞事或不利因素在沒有產生之前就加以阻止。後文中的「檢吏」、「省
事」、「息訟」、「求生」、「體察俗情」、「隨機杜弊」各條都是講的這個道
理。本文首先揭示的「盡心」兩個字,是這本書的大綱,也是我的原則的實際應
用。
  報德莫如盡言
    所謂盡心,並不是根據主人的意見看法而左右自己的意思。凡是當官的人,他
們的至親骨肉,未必都是明白事理的人。至於他們身邊的聽差、僕役、小官之類的
人,對待別人的時候,更都是傲慢無禮,目空一切地支使指揮別人。更不要說關係
到利害得失的事情,他們這些人不能夠進上一言。即使他們中有忠心耿耿的人,或
許能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然而由於他們自身地位低微,所說的話分量也就不
夠,必定難以說動主人加以采納。而且如果剛好遇到主人發怒心情不好,那隨之而
來的就是譴罵和責備。在這種情況下,惟有幕僚才能做到他們所做不到的事情。因
為幕僚往往多處在客人和教師這種特殊地位上,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委婉曲折之
處,已經了解得清清楚楚了。又可以用有禮節的方式和主人相抗衡,陳述事理又切
中要害,合情合理,也可以將是非得失辨別論述得清楚明瞭。這樣,他們作為幕
僚,自有開源導流,力挽狂瀾的能力,所以說作為幕僚一定要說出自己想要說的
話,然後才能夠做到盡心。
    【點評】
    回報主人的恩德沒有比盡言更好的辦法了。比如遇到地方上有益的事情亟待興
辦,有弊端的事亟待革除,刑罰不公正,催征苛刻急迫,以及消滅盜賊,解救饑
荒,勸人學習,消除強暴等等事情,都必須深思熟慮地作好籌劃,全盤考慮。提出
忠告,指明善道,使它們見諸於行動,給一方的老百姓造福,這就叫做能夠盡言。
    官場中有句俗諺叫「公門中好修行」,說的是一個在位為官的人,如果制訂了
一項好政策好措施並且付諸於施行的話,就會讓廣大的黎民百姓都會得到福利,從
中受益。然而如果制訂的政策不好,措施不力的話,也就會造成無窮無盡的惡果,
後患無窮。作為一個幕客,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沒有權力,而實際上卻是參與了每件
事情的。假公、幕僚諸人真心誠意地想要利物利人的話,那麼他們就應該依據時間
的推移,按照事情的變化,竭盡自己的心力,知無不言,言無不暢,一心一意要對
老百姓有所幫助有所掉益,做到這一點,才可以說是公門中人「修行」至關重要的
地方。
  合則留,不合則去
    唉!「盡言」這兩個字,對那些難於言說的公事和公言,其中那些可以進行據
理力爭,抗額相諫的,在懇切陳詞的時候還可以也容易把它們說清楚;然而當對方
假公濟私的時候,我自己卻站在正義和公理的立場上,這個時候,這種情況之下,
和對方幾乎沒有不發生衝突的。於是那些辦事敷衍了事、工作馬虎的人就會這樣來
勸解安慰:「匠人最好按照土人的意思幹活。姑且先遵照他的想法行事,在適當的
時候再因勢利導地啟發他吧。」也有的人會這樣說:「照他的意思行事,我這是箭
在弦上,不得不發啊!」唉!這是什麼話呀!一個人跌倒的時候卻不去挽扶他,那
麼在旁邊專門挽扶他的人還有什麼作用呢?利雖然足以蠱惑人心,使人動搖猶疑,
但若不是十分愚笨遲鈍的人,難道都會沉迷於當局之中?果真能夠據情理來斟酌的
情況,對於事情應該是這個樣子以及之所以是這個樣子的原因,反反覆覆仔仔細細
地研討,挑出其中的利益和弊端,直言強諫,那麼就沒有不害怕恐懼而幡然醒悟
的。況且,在幕的賓客和他們的主人之間,並非有勢力之不同。如果與主人志同道
合,就留下來輔佐他,這樣我自身本來就沒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如果志不同、道
不合就乾脆拂袖而去,對自己的良心來說,我本來也就沒有值得內疚之處。如果以
去留來作抗爭,可對方卻始終執迷不悟,那麼這種人就確實不是那種可以一起造福
別人的人。既然如此,我又還有什麼可以留戀的呢?所以說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的話,一定得給自己留一條易於退守的路子,那就是「不合則去」。
    【點評】
    這一條是專門針對主人和賓客在共同處理一件事的時候,雙方的意見相左,邊
然不同的情況而言。而在談及災荒時不表示撫恤憂愁之意,談到重要事情的時候對
實情任意增減,不注意實事求是,而且在談話中還故意給人加上重罪,或者替人開
脫重罪。如此這類的情況,作幕僚的人經過了反反覆覆的規勸,主事者卻充耳不
聞,不加采納,那麼離開這樣的主事之人是完全可以的。然而如果是在處理一般
的,極為平常的公事上,發生了意見相左,各執一詞的情況,作幕僚的人不妨從從
容容不作計較,一笑了之就過去了。
  得失有數
    有人說:「貧窮的讀書人把墨硯當成田。清晨時得到了一個主人,由於言語不
合就離開了他;傍晚又得到了一個主人,因言語不合又離開了他。那麼寒苦的讀書
人究竟要在什麼地方才能找到自己的主人呢?」唉!可惜可歎呀,這是眼光短小者
的謬誤。作幕僚的人不得不依據不同的人來做不同的事,沒有什麼功名事業可以博
取。他的話如果行得通,那麼他的理想也就能行得通,只能是把所輔佐的人的賢明
不賢明來作為他自己賢明不賢明的標準。主人如不賢明,那麼在他治理下的人民,
也就沒有不受牽累的。當官者領取的俸祿,是老百姓的聰膏;然而作幕客的收入,
也是官方薪水中的一部分。可是我自己卻留戀不捨於這館之帷,坐視為官者虐待殘
害黎民百姓,良心上忍不忍呢?何況當今之世,固然不缺乏賢明公正的官吏,他們
也確實不同凡俗,卓然獨立,名聲和威望也一天比一天突出。雖然這樣,那些不善
良的奸詐之輩所不喜歡的事,正是我輩善良正直之土所喜愛的。所以留戀自己當前
所得的人,或許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尚有窮途末路境遇坎坷;而剛正不阿的人,也並
非不到處逢迎。
  隔壁聽聲,不如當場辨色
    言出必行的人,其不足之處也在這裡,這樣做有時是不允許的。作為一個幕
僚,與主人之間的道義關係,完全應該把公事放在首要地位來考慮。古人說:「智
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於虛,必有一得」,正是這個道理。況且幕僚的智慧和能
力,不一定就比當官的人強多少,只不過當官的人,往往礙於利害關係,在處理事
務和考慮問題時,進退維谷,猶豫不定。而當幕僚的人就不同了,他們考慮問題處
理事物時,只依據事理而不考慮情勢如何,也就不會在事局中沉迷不醒。然而不管
怎麼說,隔壁聽一個人說話的聲音,或許始終不如當場面對面地觀察一個人的表
情。也有為官的人能力比幕僚強的,卻對自己的幕僚唯命是從。這種做法,對於他
自己的聲價毫無損害。幕僚一味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做法,偶爾也會把整個事情搞得
很糟糕。既然有這種情況。作為一個入幕輔佐的讀書主人,在向知己朋友申述自己
的觀點時,尤其不可以不虛心向別人學習,聽取別人的意見。
    【點評】
    「虛心」二字,並非一定要在和主人討論事情時才要求做到。凡是與事情稍有
關係的,共同謀事的各位同道,有很好的見解,那就應該采納。這樣做的目的,不
外是求得對整個事情沒有分毫差錯罷了。關於這個問題,應該參看「辦事無分少
域」這一條,作為補充。
  立言先立品
    樹立信義,才可以規勸別人,對待朋友也是這樣的。想讓主人采納你的見解,
就得讓主人信任你的品行,沒有一點猶疑之處。忠。心耿耿地為主人謀劃籌思,其
要領就是只考慮名節而不要去計較那些蠅頭微利。凡是跟主人相互依緣,效忠於主
人的人,都是惟利是視之徒,也不能實現他想要做的事,達到他的目的。同時也就
往往成為敗壞的媒介。這類人勢力已經孤立,和主人也容易產生隔閡和不和。言行
上稍不檢點,毀譽攻擊之辭也就會緊緊伴隨著他。因此想要實現志向的人,不可不
首先樹立自己的良好品行。
    【點評】
    樹立良好品行,是從事幕僚工作的根本。下文中「素位」、「自潔」、「儉
用」、「慎交」各篇,都屬於這個內容,然而這些篇目,特別值得重視的是「自
潔」篇。儉是樹立良好品行的根本,品行樹立之後才能做到盡心和盡言。
  以力自食,不亢不卑
    幕客憑借自己的才能養活自己,名義上雖然說是受雇於主人,為他抄寫文書,
從早到晚都離不開文書,做的完全是下級官吏們才做的事情。然而這些事卻是關係
到一個官員在職時的政治聲譽好壞的大事情,也是與老百姓生計問題利害攸關的。
一個當幕客的人,若非是跟在職官員以及當地百姓有著割捨不斷的深厚緣分的話,
他在那兒一定是呆不長的。因此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幕客,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才能看
得太高,自視太高了往往就會意氣用事;當然也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過於卑微,自
視太低了,在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時,就往往對和他不相關的幸福與疾苦都漠不關
心。
    【點評】
    作為一個幕客,他「維繫著在職官員政治聲譽的好壞,老百姓生計的利害」。
處在這個地位上的幕客,地位非常重要。也許有人會想到,他所維繫的所涉及的,
無非都是地方上的事情,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然而讀了這兩句話後,難道還敢對此
淡然處之,掉以輕心嗎?
  心術要端正
    俗語說:「官斷十條路」,作幕僚的人,在處理公事時也應該這樣。握著三寸
之筆,心中思慮揣度著官事,其結果是所得和所失各佔一半。他能夠辨別得清楚的
事只不過是在於公與私的區別而已。心術正而無所偏私,即使出了差錯,也是無心
之過,到最後還是會被百姓子民的輿論所寬容;心術不正,包藏禍心,按照道理辦
事也會產生訴訟和糾紛,還要受到天地良。心的譴責。所以作為一個幕僚,要正直
無私。
    【點評】
    正直的心地,是做人的根本原則。心地正直無私,他的本領就會端正不邪惡。
這就是說,平時都要有操守,臨到行事時又能區別公與私的不同,極為恭敬謹慎。
千萬不要誤會為,在有事情的時候才去端正自己的心術。如果這樣理解,那就是以
辭害意,應該糾正的。
  正心之學,先在治守
    端正心術的學問,首先就在於廉潔自守。如果不謹慎,在心中就會產生偏差。
我們這些幕僚,都是些研究孔孟章句之學的讀書人。假如給小孩子當塾師,每年的
薪水收入,也不超出數十兩銀子。而在幕府中工作所得的收入,有時是當塾師所得
收入的數倍,有時甚至是數十倍,歷來沒有不夠自己開銷的。並且當官的人有專門
應酬往來的費用,而幕客則沒有需求索取的對象,還有待於向別人求取。這是為什
麼呢?過去有人向我談及這樣的事,並且說:「這個人的操守品行值得信賴。」我
聽了這話以後,心裡很不高興。那位客人就說:「我非常了解你,才說這樣的話,
難道有什麼不對嗎?」我回答他說:「現在有這樣的人,為一個淑女牽線作媒,卻
聲稱她不淫蕩,行不行呢?」那位客人笑了笑就離開了。
    【點評】
    先生在《自序》中說:「假若不是誠心盡力所得到的,祭祖我的父親或者談及
下扶持我子孫的人,我立誓讓他不敢進入這個領域。」這條就是說的這個意思。樹
立良好品質,端正心術,全部秘訣在於廉潔自守。
  保持本性宜尚節儉
    古時候有這樣的記載:有節儉來培養廉潔的品德。我們這些靠游幕為生的讀書
人,家庭毫無背景,實在是屬於清寒的門第,遠遠比不上家財豐厚者,因為畢竟沒
有什麼封爵賜邑。對我們來說,一定是不忍離開年邁的父母,拋下嬌妻弱子,離鄉
背井,去過著寄人籬下的屈辱生活。靠賣文為生,將所得的錢積蓄起來,也算是點
家財吧。而有的人則勉強自己,仿效別人的豪華奢靡,盡情地揮霍享受,向別人誇
耀自己的裘衣美馬,顯示啟己的打扮裝束。這就已經喪失了清寒之土的本色了。更
有甚者,養蓄優童,狎押娼妓。一次宴席的開銷,單是賞金就是數兩。做了這些
事情之後,才把剩下的錢,拿去供家養口;對於嗷嗷待哺的家人,視而不見,置若
罔聞。這類人,當他們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就已經被熟知底細的人瞧不起了。有時
候,一旦斷了這種奢華生活的經濟來源,就只能是靠當抵押過日子了。典當抵押都
不頂事時,接下來就只好向別人借貸。如此一來,日子一多,負債纍纍,越來越
重;而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接受別人的恩惠。得到了館帷之職後,身不由己地為人情
所牽累,被形勢所羈絆。即使想要保持自己的操守品行,最終是難於自主行事。況
且習慣和性格都已養成,身敗名裂是難免了。所以,照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失於檢
點,並不是由於喪失了本來的心志。如果想永遠保持我們的真實本性,那麼起先就
應該崇尚節儉。
    【點評】
    古人說:「人人對於錢財這事,是經常擔憂它的來源太少了。」其實,問題倒
是在另外一個方面:錢財不怕來源少,只怕錢財去處多。每每見到收入低微的小職
員,卻也能夠贍養父母,供養妻子兒女;而收入頗豐的幕帷人員,卻反而左支右
納。甚至還有的人由於日子窘迫,言行失於檢點;這正是由於錢財的去處太多的毛
病。所以要潔身自守,就一定要先做到節儉開支。請和下一條參看。
  模範治家
    治理家政,自己都沒有做到節儉,在家裡就絕對不可能起到模範治家的作用,
也不能治理好家政。一個家庭不講求節儉,到頭來必定會累及自身。貧寒的讀書
人,設館授徒,幾個月下來的收入,少的只有幾兩銀子。家裡的人由於親眼看到了
賺錢的艱難,來之不易,所以在用錢的時候,也就特別節省珍惜。那些輔佐別人,
游於幕府的讀書人,每個月的收入達到了幾十兩銀子。積蓄了幾個月,往家裡一
寄,數字就比較大了。家裡人收到這筆錢後,認為既來得容易,開始不大珍惜,以
後甚至浪費。如此獲得幕府中的收入,僅僅是剛好和失去幕府收入相抵銷,一定會
達到虧損的程度,這正好像俗語說的「放下筆就窮」一樣。因此務必要讓家裡的所
有人,都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懂得了這個道理,家中的每位成員才會燒得節儉持
家的重要,因而付諸於具體行動。那種不懂得自己珍惜節儉的人,他的錢來得容
易,但是耗費也會更快。這不僅僅是一般的人事,大概也是上天的自然法則吧!
  約束承辦文書之吏
    衙門之中必定配備有六房專門承辦各種文書的官吏:有關刑法的事,由刑書管
理;錢財糧米之事,則由戶書掌握。並非是沒有更為了解的人,而只是依靠幕客,
這主要是因為設置幕客這一職位的根本目的在於,輔佐每位在職的官員,並且約束
其下屬的各個官吏的行為。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這種情況的:「清官難逃猾吏
手」,意思是說,無論你是多麼清正廉潔的官吏,也難於逃出奸滑似鬼的小吏的卑
劣手段。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個官員統率著下屬的各級官吏,而這些下屬,又各自
憑藉自己的精力和手腕,挖空心思,鑽上級主管官員的空子。在任的官員,政事本
來就繁忙,從情勢上來看,難以事事躬親,一一加以檢查。唯有幕客諸人,每人都
專門負責著不同的事務,因此可以監查出下屬官吏的舞弊行為。這些下屬的小官
吏,沒有官棒收入。但他們卻有相沿已久的陳陋習俗,作為自己的生活來源。這本
不必過分地搜索挑剔。但是如果他們因此而有舞弊連累他人的事情發生,斷斷不可
不杜絕其源頭。總而言之,幕客和小官吏,選擇的方法上懸殊有別。如果這些沒有
俸祿的小官吏高興的話,老百姓就會受到騷擾,然後他們就趁機漁利;如果幕客高
興愉快,老百姓也就會安寧無事,沒有騷擾。假如小吏獻上一條建議,事情如果有
益於平民百姓,他們申述之詞冠冕堂皇。如果沒有透澈考慮盤算,輕聽他們的話,
率意而行,老百姓必定會受累無窮。所以約束好這些承辦文書的小官吏,是幕客們
的第一件重要事情。
    【點評】
    衙門裡的公事,全都得憑借文案。平時就應該命令文書官吏,把所要處理的稿
件,按照年月的順序依次粘連成卷宗,隨時呈送批閱,以便記錄在案。一個案件結
束以後,蓋上印章歸入檔案。這樣做有四個便利之處:奸狡的官吏不能抽出案卷,
加以添加、改動或隱藏其中的案件;有時候,如果需要檢查,從開始到結束都在上
面清楚記錄著;若上級領導要提閱案卷,不必另外去抄寫;在任官員離職卸任,幕
客辭聘等,都免除了臨事之時的周章費事。
    這是講的公和私的區別,禍與福的本源。所以應當嚴格地要求自己,冷靜地管
理約束他人。
  減省事務
    俗語說:「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其實並非真的是說當官的人就一
定是貪婪的,當小吏的並非就都是黑心腸昧良心的人。實際上,一張訴訟狀子獲准
進行審理後,衙門中的當役就要到投狀人家裡去,這樣這家人就得請他吃飯喝酒,
臨走時得送點禮物給他。探聽消息的人進城後,還得付車船差旅之費。而請示審理
案件,是有一定期限的。專為人打官司的訟師,所作的證詞,以及關心這個案件的
親朋好友,相互邀約到庭。這以上請人的開銷花費,都是由投訴案件的那個人承
擔。有時候,審理案件的時間改變了,上述各項開銷就得重新來一次。除此之外,
衙門中其他差房,各種巧立名目的不合理規定,名稱不一。民間俗話說:「在山靠
山,在水靠水。」有些事情是官府中法律不能禁絕的。至於勒索詐騙所得的贓物,
就更不用說了。我曾經對當幕僚的那些人說過,對於判處斬首、絞刑、流放等重
罪,沒有不特別檢點的。最易連累及人,帶來禍孽的,多半是民事官司。比如有一
個鄉下農民,家中有十畝田。男人種田,女人織布,所得收入可以養活好幾口人。
牽連進了一場官司後,就要耗費三千文錢,於是就借高利貸來作為官司費用。如此
一來,要不了兩年,就會賣田償債;不出七八年時間,就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雖
然家道敗落,貧窮的日子在七八年之後才出現,但是導致貧窮的禍根,實際上在獲
准訴訟打官司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所以對官府來說,若非十分急切的案件,適
宜於批示和開導,不宜輕易傳訊,派差役提人。不是重要的人,應隨時釋放,不宜
隨手牽連火案。被告中不少人,何妨加以選擇取證。成百成千的證據羅列在一起,
自然可以選擇和刪除。少傳訊一個人,就少牽累一個人。諺語說:「堂上一點朱,
民間幹點血。」審定案件時,下筆定奪之前多花一時半刻的心思,牽涉到這個案件
的人就已經受到了無窮的恩惠。因此在作幕僚工作的人,必須加以留心的事情,是
把減省事務作為上上之策。
    【點評】
    地方上有關人命和盜竊等重大案件,並不是隨時都有發生。唯有民事官司,卻
是源源不斷,隨時隨地都有,實在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為繁雜,最為急迫待決
的事情;也是在幕府中工作的人,第一類需要盡心盡力地辦理的事情。我曾經聽到
前輩的談及辦理這類案件的經驗:「核審批閱呈狀上的訴訟之詞,有三個關鍵之
處:首先是要做當事人的開導工作,要他們不隨意打官司;其次是審查和處理該
案;在不得不核准打官司的情況下,才選擇傳訊人證。」所說的意思正好和這條講
的內容相吻合。假如辦理官司之時漫不經心,隨便批准開庭審理,輕意地傳喚證
人,恐怕不僅僅是使老百姓花費更多的錢財,導致他們貧窮破產。更為嚴重的恐怕
應該是把他們拖累進了打官司的漩渦中,從而死於這場官司。等到釀成了這樣的嚴
重事件後,即使後悔也來不及了。面對可能造成的惡果,難道不應該更謹慎些嗎?
至於田產糾紛這樣的案件,更容易牽涉百姓,釀成這種結果。這類案子,一經官府
掛名立案,當事人就會好多年,甚至好幾代人,都無法避免它帶來的苦果。所以在
審核批准狀子時,應該特別留心注意。
  結案應迅速
    處理和裁決案件,是主人的事情,並不是幕賓所能負責作主的。可是權衡事理
的輕重緩急,斟酌道裡的遠近,催促差人召集有關人員審理,就屬於幕賓的事責
了。請示審理按照主人的才能器局加以考慮,讓他有較充足的時間,寬鬆有餘地處
理案子。這樣才不至於讓主人因畏懼困難而沮喪。既然批示有審理日期,爭訟的原
告和被告都已召集到了,因此絕對不宜到了審理案子時又更改日期。如果到了開庭
審理的日子卻未能如期舉行,那麼之所以逾期的原因,一定要解釋清楚,好讓每個
人都知道。如若是沒有任何理由就更改開審日期,那麼雙方當事人在等候審理之
時,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費用。既耗費了錢財,又耽擱了官司,老百姓的怨憤之情
必定會沸騰起來。因此與其批准進行訴訟而不審理裁決,還不如在批准審理的時候
鄭重其事地考慮受不受理該案歹與其公佈了開庭日期而改動日期進行,不如在還沒
有公佈審理日期之前就鄭重考慮。以前曾有一個犯了法的婦女,被初判為凌遲斬
首。後來在監牢中關了很久,她就質問看守:「為什麼到現在都還不把我剮成零
碎?剮了我以後,我就好回家去養我的蠶子。」這些話雖然是惡意的戲謔,但卻極
力渲染了這樣一個事實:拖延審判裁決甚至比讓人受剮刑還要痛苦。所以方便老百
姓的事情,莫過於迅速地處理、裁決案件。
    【點評】
    勤勉地處理訴訟案件,是為官者需要盡心盡力地去做的頭等事。老百姓來官衙
提出訴訟,如果不是事情形勢極為嚴重的,多數情況下,是不難於區分是非曲直
的,同時也可以平服老百姓胸中的郁結憤懣之情。平常百姓,如果心裡稍微有些自
愛的,都還願意給人排除困難和困境,解決糾紛爭鬥。但是為官在位卻不受理訴
訟,並不一定都是他內心的本來意思。原因在於,訴訟之事,原本就又多又長,不
容易著手進行工作。當然,其中也有的官吏按照前任的舊規矩辦理訴訟,而表現出
懈怠、貪圖玩樂的思想和情緒。因此,在主人身邊的幕賓僚友,平時就要有意識地
注意啟發他的善良的心地。臨到處理具體事情之時,又要激發起他辦理事務的濃厚
興致。而期待著老百姓的訴訟逐漸消失,大家都安居樂業;主人為官的政績和聲望
也漸漸地提高。於是主人與幕中賓客都因此而得到福蔭。文中說的「權衡事情的輕
重緩急」、「考慮來往過路的遠近民「斟酌審理日期」以及「衡量主人的才能器
局」等內容,其中作者的確是煞費苦心的,透露出對讀者循循善誘的深意。輔助政
要們治理政務的人,尤其應該好好地領略其中的精要之處。
  平息百姓爭端
    民事訴訟案件中,應該批准審理的,十個案件裡沒有四五個。其中鄉親鄰居之
間的口角是非,弟兄骨肉之間的反目成仇,仔細地探究,原因不過是一時負氣,各
不相讓而造成的。若非是冒冒失失的提出訴訟,就一定是有不肖之徒,在他們中間
播弄是非,挑撥離間。果真夠得上審理的案子,平服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明白事情
的要害,對他們講清楚得失利害關係,一般說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能後悔,明白
事情的真相。而申訴的理由也就因此而消除,當事雙方也就握手言歡了。偶爾也有
案子在批准審理後,經過親朋好友和鄰里鄉親的調解處理,而強烈請求撤回訴訟,
撤銷立案審理的情況。當事人雙方既已歸於和睦友好,官府就應當加以憐惜成全。
訴訟案件,可以平息的就加以平息,這才是安定和睦老百姓的方法。絕對不要弦柱
鼓瑟,固執成見,非使雙方當事人在法庭上相見不可。否則,會傷害鄉親鄰里之間
的和睦,同時滿足了差房役吏們的個人私慾。
    【點評】
    衙門中除了官家幕賓諸人而外,大都喜歡制造事端,增添麻煩;事情搞得越復
雜,他們就越高興。原本很簡單的事情,他們就是不願意立刻善罷甘休,為的是企
圖從中漁利,雨露均沾,個個有份。所以難怪有諺語這樣描述:「一紙入公門,九
牛拔不出。」它極為生動准確地說明了,老百姓如果要起訴打官司很容易,但要想
撤回申訴,不把官司打下去,卻是難之又難。官府方面如果對百姓加以憐憫和成
全,同意他們撤回訴訟,老百姓必定會感恩稱頌。如果仔細調查事實,發現是有訟
師在裡面興風作浪,挑動雙方當事人打官司的話,也應該首先寬容原諒那些還蒙在
鼓中、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懲戒這種奸狡之徒。
  替人求生機
      「求生」兩個字,是崇公仁慈之心,委婉曲折地流傳到文忠公的筆下。這兩
個字,實則是千古刑罰政策的主要秘訣。按照法律必須處以死刑的,就一定會被處
死。國家有著自己固定的法律,原本就不是幕賓敢曲意操縱的。那些介於可以從輕
處理,也可以從重處理的罪行,引起爭議的也只不過是片言隻語,然而卻關係到判
處犯人死刑這樣的重大問題。這種情形,除非設身處地,誠心誠意地去探求,否則
是難以辦到的。誠意地去探求,反反覆覆地思考,心中只要有一線生的希望,就可
以藉手為人犯求得生機。我研究刑法之學,輔佐律吏,共二十六年,人犯中被判決
為死刑的人,只不過六個。在仁和莫姓婦女,由於奸情而謀殺自己丈夫,被判了死
刑;在錢塘則有鄭姓女子,謀害了一家人,參與此案的另兩個人均未判死罪,原因
在於他們只是參與謀劃,有殺人的意圖,因而抵了一些罪;在平湖則有人由於犯了
偷竊罪,而故意殺害自己的妻女,被處以死刑;有毛姓二人行竊偷盜,偷竊被人發
現時,使用暴力又遇到反抗,因而殺人,判了極刑;而殺害服侍主人的人,則有姓
唐的一個人。其他沒有罪行能符合秋審中情實條款的人犯,都在初報時,予以開脫
輕罰,並且再三地審查。謹慎地核實。因此在秋審之後,這些人都沐浴皇恩,被緩
決或減免死罪。由此可知,生存未嘗是不可追求的呢!
    【點評】
    替犯人求取一線生機,並不是故意以重判輕或以有判無,每每設身處地為重罪
犯人考慮,反覆地真心誠意地為他們尋找可以減免罪行的途徑,正是平心靜氣,比
照實情,斟酌事理,客觀公正地判案。這個時候,是容不得有半毫私心的。請參閱
下條「設死者相質,有詞以對」的說法,一句話就可以指點迷津。還應該和下邊兩
條合在一起參閱。
    凡是斗毆殺人等案件,多半是出於無心造成的。假設不是情況嚴重,傷人太
多,都應該列入核審中的緩決類,以便等候皇恩沐浴。但這類情況中,也有由於片
詞只語不完全,就介於情實和緩決兩類完刑之間的。因此在辦理案件,決定犯人罪
名之時,不可不先查閱有關秋審法的條款,以免因錯而誤判人罪名。
  初報要慎重
    對罪案要特別重視初報工作。縣裡面的首次案情報告,特別重要。繁冗的駁問
反詰,既拖累當官的也勞累百姓,原因就在於初報時不夠審慎。初次案情報告應該
簡潔明瞭,與犯罪情節無關的罪名,和案情無關的人證,都應該詳細審查核實,加
以節刪。多一個情節,就會多增加一處疑竇;多一個人證,就會多添一個麻煩。怎
麼能不謹慎呢!辦理案件有方法,有僅僅是定罪應該謹慎,就是免除罪名也很不容
易。假如那個人應該抵罪,卻有意識地給他開脫免罪,就是讓已死的受害者含冤莫
白,死不瞑目。以前曾經聽人說過在鄉會戰場裡,審訊人犯的坐號之內,往往有鬼
魂出沒在那兒。我每次要為人犯開脫減免死罪時,一定要翻來覆去地酌量案情,研
究犯罪情節。有時還假設讓死了的被害者在坐號內和我互相對質,讓他有話可說。
在這之後,才開始下筆辦理。否則的話,我是不敢輕易草率地動筆完罪的。如此行
事,二十多年以來,我的所作所為,都可以和鬼神對質,這種思想二十餘年如一
日,緊緊伴隨我的生涯。
    【點評】
    犯了殺死本宗族尊長的罪行,是關涉到斬決與否的大案。如果確是情節輕的案
子,按照規定是不准許作為介於兩種罪行都可以的案子來處理的。然而在豫東等地
方,辦理這類案件時,就在請求免除死罪的行文下面,切切實實地加以聲明,並敘
述情節較輕的各種理由。這樣做了之後,都會得到恩寵,改判為監候,即暫緩死
刑,等到刑部秋審時再行裁定。粵東從道光三年起,也有這樣的案例處理。如果遇
到這婁案件,切記不要遺漏了要聲明的話。
  命案察情形
    殺人案件的成立或不成立,全看作案時的情形。所謂情,是指殺人案件造成的
原因;所謂形,就是指爭鬥毆打時的經過情狀。造成殺人傷命的原因有曲也有直,
是秋審案件時判為情實條,或者緩決條,或者可矜條,作為區別的重要憑證。爭鬥
毆打時拿的作案工具,被打傷的地方,根據它們可以將其定為有心和無心。有心的
人,是屬於故意殺害,必定牽涉到秋審條款中的情實;無意識殺人,是在爭鬥中誤
傷,可以歸入秋審條款中的緩決類。如果對毆鬥的具體過程和情形不清楚,那麼對
罪案的情狀就易混淆。這是定不定為死罪的最為關鍵的環節。在審理承辦的時候,
必須讓檢驗死傷的詩作跟兇手按照供詞所述摹擬犯罪過程。罪犯敘述的詳盡的供
詞,就宛如出現了一個爭鬥毆打的場面,清楚而確切地浮現在眼前。這樣才不會在
辦案中出現差錯,不涉及到以後駁潔的禍患。
    【點評】
    承辦處理持械鬥毆的案件,將其寫入秋審案件的文書中時,只須論證犯人的具
體作案情形,對於引起斗毆的原因則可不必論及。處理這類案件時,要仔細地核實
刑部的秋審條款,務必要使歸入情實類或緩決類的罪案證據充足,不可辯駁。比如
有四個人參與共同作案,其中三個人用火器殺了人,另外一個人一槍殺死了一個
人。處理這個案子,就應該將用火器殺人的那三個人列成一個案子,定為情實條
款;另外那個人屬一個案子,歸入緩決條。那麼就只需要在兩個案卷內加上一句
「除某人列入緩決外」的句子,整個案情就很清晰明白了。千萬不要用籠統含糊之
辭,否則會使犯案定性不清。
  辦理盜案慎勿株連
    只要贓物真實,那麼盜竊案就是確實無誤的,竊賊的偷盜行為也就是可以確認
的。但主盜的罪行,也還有值得原諒寬容的。尤其要謹慎對待的是,被賊誣陷行竊
的人和收購窩藏贓物的人家,盜賊往往是選擇殷實大戶人家下手,並且藉故連累誣
陷別人人案,因而必須加以對質審問。對那些沒有罪證的人,也可以釋放。至於那
些不明真相,受盜賊矇騙而收買、窩藏贓物的人,按照法律是沒有罪行的。但是辦
案之人,不能不按照竊賊的供詞進行調查詢問。以前官府對這些人不派捕役去收
審,只命令地保傳下命令,並在官府文書公告中註明:「窩贓的交出贓物給當地地
保,不須投案;沒有窩藏贓物的,則要寫出原因,加以解釋,不允許把窩家帶庭審
訊。」從來就沒有窩藏贓物,卻敢隱藏不上繳的人,自己到官自首,也是保全善良
百姓的一個方法;因為只要一經差役提審,不僅僅是要花上很多錢,而且被盜賊牽
連後,差不多要被同鄉之人唾棄不齒。把無辜受累的善良人,帶到庭上和盜賊當場
對質,並不是一個賢明善良的官吏可以忍受的事。
    【點評】
    盜賊在受審時,翻來覆去地牽連別人,未必都是出於有意識地誣陷他人,或者
由於估計自己非死不可,或者是因為畏懼受刑,才隨口指供別人,希望能藉此機會
苟延殘喘。這種情況大約有十分之六七。關鍵在於審訊犯人的人,當場察言觀色,
尋找蛛絲馬跡;作幕賓的人嚴守法律條文,同時也善於通達權變,抓緊時機進行推
敲琢磨。這樣,案情的真偽,供詞的真假也就自然而然地分辨出來了。切記不要被
犯人牽著鼻子轉,墮入五裡煙霧之中,而造成誤判,冤枉好人。這其中的機謀和權
變,完全取決於審訊者的智慧,應該和後面的「草供未可全信」條參看。如果能夠
做到身體力行,有據可驗,最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擁戴和支持。這個道理的詳細闡
述,請看《學治臆說》一書。
  嚴治地棍
    治理地方政治事務,是把安撫善良作為基本政策,而安撫善良,最重要的事情
莫過於誅除強暴。地方上有地痞流氓,附近的老百姓都不安寧。這些地否痞惡棍,
假如訛騙強借東西,沒有達到目的的話,就會挑起事端,揭露別人的陰私。更為嚴
重的是參與賭博或嫖娼宿妓。這種事情,原本就沒有任何憑據,然而卻可以將有宿
仇或不和的對手,一網打盡;更不用說冤枉不冤枉,馬上平了冤,新的冤又來了。
由於受誣陷而被審訊的人,接下來就是傾家蕩產。只有專門處罰原告之人,不提審
被告,也不將案子上報,那麼善良誠實的人,才會有了依靠。這樣一來,那些地痞
惡棍們就會倚仗普吏,給他們作爪牙打手。管吏也倚仗這些惡棍的勢力,把他們視
為心腹之人,狼猾為好。如果當政者不是個賢明的主人,對這幫子人就會相信有
加。這就好 比那逆水而行的上水船一樣,用百來文的繩子來拉,確是不容易啊!
    【點評】
    土豪地痞這類人,沒有哪個地方不存在。關鍵是要看當地當官長的人,是不是
非常賢明,治理有方。這些人,如果發現為官的賢明,就會收斂行動;如果他們發
覺為官者不賢明,就會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為官的人如果確實能盡忠職守,在
幕的賓客也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加之舉措得當,地痞土豪也就會自然畏懼敬服,不
敢輕舉妄動。因此上文中的嚴厲懲治的說法,不可拘泥。
  認真研習法律
    作幕賓、當位吏的人,完全要靠明習法律條理。法律作為法定文件,各個條款
都具有精確的含義。仁至義盡,要徹底理解很不容易。不對法律條例中相同相異之
處,加以融會貫通,就很少有不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幕賓使用法律條文,就像
艉才使用「四書」一樣。對「四書」理解或解釋錯誤,其害處只不過是在應考時列
入下等成績。解釋理解錯了法律條文,就會禍及生靈百姓。以前我有個朋友,辦理
一個由於通姦而拐逃的案件。他的意思是要為奸夫開脫罪名,認為是奸婦自己逃離
家庭後再改嫁,並非是由於有了奸情才拐逃。後來這個婦女就以背夫自嫁罪而判為
絞首,後上訴被駁詰,予以平反重審,頗費周折。這是想要寬容奸夫而造成的,但
卻差點置奸婦於死地。這就叫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市明制定法律的含義,
在於能夠避開某些律例,而不僅僅在於能夠引用法律條文。如只能做到引用法律條
文,那麼摘引法律條文來比附所犯的罪行,一個小小的刑吏就足夠了,還需要幕賓
來幹什麼呢?
    【點評】
    法律條文一制訂出來以後,不能改變其律例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應該將
這些條文奉行不渝,嚴加遵守。在平時宜隨手抄寫法律文本,以免辦案時引用失
誤。爾後,仍然要經常閱讀條例,以便能繹衍其意義,通達時分。
  引經以斷者非讀書不可
    先學習前代知識,再步入仕途當官,並不能拿這樣的標準來責備幕賓。當幕賓
的人輔佐官吏治理政務,實際上和主人也同樣具有相互議政的責任。如遇到了疑難
大事,難於定奪,而必須引用經書來幫助判斷的,就非讀書不可了。我以前在艉水
的時候,有陶姓人氏某某,把長房的獨生兒子過繼給了叔父。後來生了五個兒子。
可是長子死去了,按倒應該以次子的兒子作為後嗣。他的另外三個兒子都打算把自
己的兒子作為後嗣。後來他的伯兄乘著父親過世,偽造假遺囑,命令二兒子歸嗣原
來的親生父母。偏袒次房的人,則認為把孫子立在宗廟中來稱祖先,按照禮法來說
是很難歸回本宗繼嗣的。偏袒三房的人則認為,其親生父母有兒子卻沒有後嗣,按
清理是講不通的,讓他歸宗繼嗣未必就不行。結紳先生,紛紛聚集到衙門打官司。
上台就發下公文,讓縣衙處理這樁公案。我也沒有能力居中調停,於是在夜深人靜
的時候,反覆思索,尋求解決的辦法。突然,我腦海裡浮現出了《禮經》中的句
子:「未成年而夭折或突然死亡的人,和沒有後代的人,可以和祖先在祖廟中享社
會祭」。這句話啟發了我辦案的靈感,於是幫助主人議論。我認為以孫子林祖的說
法,一定不能實行。陶某既已出繼叔父為後,絕對難以他的兒子歸嗣本宗。他的本
宗雖然有兒子,但卻無人繼嗣,於情理上來說都難以讓人感到安寧,因此請求准許
把他的兒子作為主人來社會食,他的父親聽任陶某人的子孫奉敬祭掃。我這樣處理
這個案件,大大受到了上台的賞識。後來我在烏程時,有一家姓馮的人的兒子,由
於自己本宗沒有人可以繼嗣,就自己撫養他姑母的孫子作為後嗣。他死了以後,同
姓的人卻不把他當作本宗看待。於是馮氏站出來爭嗣繼之人,太守批准了這個請
求。我當時在輔助府主處理政務,依據宋代儒者陳氏的《北溪字義》對這種情況的
理解,是重視同一宗族,同一姓氏,不同宗就和異姓沒有任何區別。故而根據這個
道理,處理了馮氏爭繼的爭議。假如不是旁通典籍,不就一直身處困境,無法解決
困難嗎?我經常看見幕帷中公暇的時候,幕友們總是飲酒下圍棋,閒談胡侃地打發
日子。或者拿上一本野史、小說之類,作為自娛,消遺時光。仔細探求這些做法,
我以為對身心並沒有多大益處,也與世務沒有關係。哪裡比得上摒除一切干擾,清
靜寡慾,讀點有用的書籍,然後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處理政務中去,其所獲得的神
益,難道會少了嗎?
    【點評】
    讀書不一定非讀傳統的經傳書籍不可,凡是對身心有一點益處的書籍,都可以
閱讀。讀書最大的益處在於能開闊人的心胸和思維,增長見識,也能激發文思和機
巧,活絡創作的思路。況且也可醫治俗氣,讓人刮目相看。
    我過去曾經看到過一個朋友,在下級送來的報告中可以加以駁信批示的地方,
卻不加以駁秩,只是批上「暫且等候」之類的語句。想到我們過從甚密,便不動聲
色,從容地和他談論。然而這個朋友的辯論稿問卻極為精切,而且常常有出人意外
的論斷。我吃驚之餘,就對他說:「你既然能如此深刻地觀察洞悉事理,何不在呈
報上加以批示呢?」我的朋友陡然之間就垂頭喪氣:「我真後悔自己從前書讀得太
少了啊!因此常常由於筆頭枯竭,寫不出東西來而感到羞愧難當。」當時他的書桌
上就有古文書籍,我就指著那些書對他說:「你的才能和見識都很高,要是真的能
夠讀一讀書,這個時候開始也還不算太遲啊!」我的那位朋友聽了這話後,很高興
地選了些較易理解的文章,專心致志地閱讀。這樣堅持了沒有幾個月,他的文筆就
極為流暢通達,辭彩宏麗,一時間稱為最佳筆桿子。這事旋即就被上級知道了,硬
是想方設法把他調到了上一級幕府中任職。幾年以後。按照慣例,他在幕府中獲得
副職而離任。所以幕賓中有感到寫文章辭不達意的人,那麼就請把我這個朋友作為
一個良好的榜樣吧!
  不要輕易傳喚婦女
    提審人犯,不可不謹慎從事。原本已涉及婦女的案子,尤其應該詳細審核。非
萬不得已的時候,斷斷不適宜輕易傳訊婦女當堂對簿。婦女犯了罪,則牽連家裡的
男人或丈夫入官,准備好陳詞以後,代替犯罪的婦女出庭受審。由此可見,法律在
這方面的用意是何等謹慎嚴密,何等同情體恤人民!因為一個幽靜嫻淑的女子,保
全了她的自尊心,也就是保持了她的貞節和操守。而對那種嫉妒、凶狠潑辣的婦
女,則是保存了她的廉恥之心,同時也杜絕了她在公堂上的撒潑耍橫。我的老師孫
景溪先生(諱爾周),講述過他在作吳橋縣令時,曾延請聘用了一個姓葉的人掌理
刑法之事,這個人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一天晚上,他正在喝酒,突然仰面倒在地
上,口水和泡沫到處都是,只有一口若有若無的氣了。經過了兩個時辰,他在昏迷
後才甦醒過來。第二天,這個姓葉的幕賓就關起門來齋戒沐浴,在一張黃紙上寫了
陳述之詞,親自趕赴城隍廟燒紙拜祭。回縣衙後,睡眠和儀容都跟平常一樣。過了
六天,又像先前那樣仰面倒在地上,過了好久才又爬起來。之後就向我請求遷移到
外面去住宿,我就詢問他遷居的原因,他說:「八年前,我在山東館陶作幕賓。有
個讀書士子投狀控告惡少調戲他的妻子。正在核審稿件時,想要傳命調停,只懲戒
那個惡少,受害女子則不必到堂對質。我的好朋友謝某卻插嘴道:『這個婦女必定
很有姿色,何不叫她來看一眼?』我於是按照法律條文,覺得這個婦女應該到官對
質,就命人傳訊她到庭。沒有過多久,這個婦女就上吊自盡了,惡少也因此而被處
死。目前這個惡少在陰間告了狀,認為那個女子不上吊自殺,那他也就不會判死
罪。而婦人的死,完全是由於幕府中的人傳訊所致。館陶的城隍神發了拘捕的關謀
文書,來質詢當初的事理,昨天我就是去上流申訴剖白清由。因為那個婦女被惡少
調戲之後,按照法律應該到庭對質。況且傳訊婦女的想法,是謝某產生的。城隍神
因此批准了我的請求,發下文書讓我回來,所以這幾天僥倖得以安然無恙。隨即我
又被提審,理由是婦女被調戲之後,她的丈夫已經向官府提出了訴狀,她也沒有自
殺的念頭。等到官府傳訊,對質審問後,才感到忿激而不想活下去了。至於傳訊對
質的意思,是想看她的姿色,並不是要為她申冤主持公道。這個邪念雖然是謝某人
產生的,而筆下定奪實際上是由葉某作主。謝某已經被帶到陰司,葉某也不能加以
寬容。所以我一定免不了死啊!」於是我就他搬了家,讓他到外邊去住,過了一晚
他就死了。按照法律應該傳訊的婦女,由於傳訊人起念不端,心有邪念,還不能逃
脫陰間的審判,更何況根據法律也不能傳訊的人!
    【點評】
    看看隨意傳訊人釀成事端,導致不測之禍的例子,那麼全書中有關「省事」、
「息訟」等條目,我們難道不應該特別細讀,體驗其中的深刻意義嗎?
  嚴防差稟串詐
    我們家族居住在鄉下僻遠之地,因而經常看到地保領著官府的差人捕拿應審的
犯人。只見他們氣勢洶洶,如虎似狼,即使是學問高深、人品正直的讀書士子也不
敢和他們發生衝突。這些差役,遇到了懦弱伯事的農民,需求勒索更為厲害。如果
稍微讓他們有一點不滿意之處,這些家伙就會厲聲責罵訓斥,或者說毀壞官府傳
票,將以拒捕罪向上頭報告。如此行事,人們見了他們都感到害怕,當然更不敢吃
了豹子膽,和他們對著干了。至於那些兇殺之人、偷竊之盜等重案犯人,知道自己
一旦入官,難免一死,因而對他們來說,拒捕的事情,偶爾也是有的。至於像婚姻
田債等小事情引起的,被告和原告雙方的老百姓,沒有哪一個人敢於銷毀官府傳
票,膽敢拒捕的。那麼有關的拒捕報告,多半都是由於差役勒索詐騙不成而產生
的,可是全都以拒捕罪傳訊對質。等到了審訊的時候,老百姓實在是不堪折磨了。
我在幕府中工作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的「拒捕」,只是把那張被撕毀的傳票銷
毀,改派差役重新辦理,而且只按照原來所犯的罪進行審理。至於這個犯人是不是
真的拒捕,只是請求府主人秘密地加以調查訪問,驗證是否屬實。然後改正傳票,
裡面絲毫不提及拒捕的說法,以免差役之間串通一氣,共同詐騙。可是,這種事
情,每次私下密查的結果,總是發現是差役地保等人,沒有達到中飽私囊的目的而
損壞造出來的。因此我認為差役的報告中有關拒捕之事,絕不能輕易相信,因為其
中的緣故自在不言之中。
  親民之吏與民一體
    熱愛老百姓的官吏,從情分上來講應該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何況我們這些在幕
府中輔佐主人治理政務的人,本身也是來自老百姓呢!曾經見到過這樣一些幕友,
由於自己地位處得較高,居然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官了,吃香喝辣,穿絲
戴綢,漸漸地不曉得民間疾苦,忘了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老百姓。在動手辦事的時
候,就不免忘乎所以,隨心所欲地處理。有時他們堅持的觀點也未必正確,但仍然
強詞奪理,巧言辯解,而主人也就委曲自己,按照他們的意思行事。這樣處理公
事,恐怕也就造了不少孽,做了對不起天地良心的事。我在幕府中,輔助主人處理
公務,無論事情的大小,一定得先冷靜地坐上一會兒,然後為犯了罪的人設身處地
地想想,同時也為他們的父母骨肉兄親作一個全面的周全的考慮和計劃。開始時是
憤怒,接著才平靜下來,再過一陣子才恍然大悟,覺得他們雖然犯罪卻也值得憐憫
同情。然後我再居中調停協商,找出解決好問題的最佳辦法來,從而細心地推究審
問犯人,從來都不輕易地對犯人施以刑具逼供。可是一樣能從犯人口中了解得到真
相,得到真實的口供。所以在犯人對自己犯罪事實招認不諱之後,很少有再翻供變
化的事情。用這個辦法居間調解糾紛,處理案子,常常得到上司的賞識。我也趁機
表現出了才能,因此也就忙得不可開交,沒有空閒的時間。所以輔佐主人治理政
務,最忌諱的,就是心躁氣浮及拘泥成見。
    【點評】
    幕賓行事的原則,貴在無論什麼事情都要保持平正而不偏頗,切忌恃才傲物,
目高於預;恃仗才能自傲,辦事處理問題時就會意氣用事,容易陷入僻陋之境地。
另一方面,作幕賓者又忌沒有才能,因為沒有才能,在處理事務時就會拘泥不通,
固執己見,缺乏權變通達,往往流於愚昧無知。僻陋和愚昧都不能為犯人設身處地
著想,兩種弊病同樣足以敗壞事情,誤判犯人。可是兩者相較,僻陋這忡缺點害人
尤甚。要避免這兩方面的毛病,必須人品和操守都要光明正大,道德和性情高尚堅
定,遇事能通達權變,為人寬容而曠達,心平氣和,臨事鎮定。這些品性都具備了
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然而這樣的人卻實在是罕見的。但是也有其他的途徑可以改
正這兩種不足:愚昧糊塗者能夠再往前進一步就會明白通理;僻陋而自持才高八斗
的人,如果能退後一步則會公正持平地處理問題。那麼這一進一退之間究竟有著什
麼樣的奧秘呢?說穿了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退」意味著虛心地聽取別人意見、
虛心地學習;而「進」則是要務實地學習、讀點書,才會不致於愚昧無知。
  不要輕易照搬慣例
    已經辦好了的案子就像已經磨研出來的墨汁一樣,只留下了外表的形式罷了。
如果一定要照搬前案的處理方式,以它作為標準辦理手頭正在辦的案子,那就是刻
舟求劍,辦出的案子很少有恰當的。即使是同一個盜賊糾集團伙盜竊,事態情狀很
不相同也就導致各種情形不同;同一個人斗毆殺人,可是其起因、下手的情形卻遇
然不同。按照這個道理推導其他事情,沒有一件事不是這個樣子。人情事態瞬息萬
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事情;稍微有一點兒不同之處。就會讓人反覆推敲,大費心
神。犯罪的人能獲得生機的道理就在這個地方,因錯誤而讓犯人受到誤判的原因也
在這個地方。否則,對罪案不精細地辨別分析;具體問題具體處理,而只是搬用以
前對類似案件的判決,小則會導致覽人翻供,使得辦案半途而廢,前功盡棄,大則
會產生誤判,或者縱容了罪犯,也有可能冤枉了罪犯。因此不能不謹慎從事,千萬
不要輕易搬用以前的辦案方式或裁決結論。
    【點評】
    辦理案件不可先入為主,也不可沒有主見。如果案件還不確實,不厭煩地研究
審核,這就叫沒有先人之見;案件既已確實可信,才開始辦理記錄囚犯口供文書,
這就叫有主見。看書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用筆記錄下犯人口供的文書。既然說是記
錄下犯人的口供,就不應該有什麼需要加以改動刪除的地方,由此就可以知道犯罪
的情形狀態了。了解了這些情況,就自然有一條法律條文剛好和犯人犯的罪相吻
合。那麼又何必拿出以前辦過的類似案子來照抄搬用,依樣畫葫蘆呢?假如一定要
按舊案子來辦理。就不免在原有基礎之上加以增刪修改。要知道差之毫釐,就會失
之千里,貽誤事情,後果不堪設想。
  詐案慎勿輕辦
    倚仗親信辦事的官僚,喜歡把自己所信任的人作為耳目,去訪問調查公事。他
所倚仗信任的人,往往又是些徘徊於私人利益,或者為見識所限制的,鼠目寸光的
人,這些人未必都是些值得深信的人。作為一個主事官員聽信身邊的親信,原本就
是靠不住的,這完全要他身邊的幕賓主持正義,堅持公道,不被他們的各種漂亮理
由改變自己的原則。如果一個主事官員,聽從親信的話而有了成見,再加上身邊的
幕賓把一些虛假浮誇的言辭作為確鑿的證據,那麼就很少有不把事情搞糟的。官員
處理的事務,妙在要把自己置身事外。這樣才能夠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進而加
以判斷。完全把傳聞作為主要渠道,就會陷於迷霧之中,而且一有行動就會磕磕碰
碰,障礙頗多。所以查訪案子宜於謹慎,也不要輕易去做。
  幕務之要在於勤
    處理幕府政務,最關鍵的地方在於勤勤懇懇地勉力做好一件事情。只要你身在
衙門中服務,就不僅僅是你一代人而是連帶以後的好幾代人都得繼續從事這一工
作。在處理日常公務時,多拖延一刻時間,就會多拖累一刻才能辦好。這就好像鄉
下人進城辦事情一樣,如能在中午之前辦好了,馬上就可以回家。如果過了中午都
還沒有辦成,那就只好在城裡找個地方住下來。如此一來,不僅要多花費些錢,還
白白地荒廢了當天要做的其他事情。小民百姓哪個不是靠自己的勞力來養活自己,
耽擱了一天應該去做的事,就會減少養活自己一天的費用。那些看管監禁起來隨
人,更不能夠忍受這種事情。因此衙門中人辦事切忌拖延,況且一有了事情就立即
動手辦理,就會頭緒清楚,調查起來也比較容易。如果一天堆積一件事,那兩天就
堆積了兩件未處理的事。沒有處理的事難得越多,以後做起來就越覺得干頭萬緒,
難於處理;情勢迫不得已時,辦理起來也就不能不草草率率敷衍了事,以搪塞責
任。而那些滿懷私慾的訟師以及奸角的役吏,也就會趁機混水摸魚,從中漁利,以
飽私囊,真可謂各種弊病層出不窮,產生的嚴重後果不可勝數,用語言也難於表達
清楚。就好像小船兒在市區河道中行駛,來的自來,去的自去,根本就不必擔心河
道會阻塞不通。可是一隻小船停留不前,隨著就會有十隻、一百只小船被堵在河
裡,這樣一堵就是一整天。由此可知,能夠勤勉工作,即使做複雜的事情也會覺得
閒暇有餘,閒暇會使人內心清靜平淡。如果工作不勤勉,即使於很簡單的事情也會
忙忙碌碌,忙碌會使人神昏意亂,當然也就干不好任何事情。
    【點評】
    古人云:「勤奮能彌補笨拙。」又說:「事情的成功在於勤奮。」所以才識愚
鈍卻勤勉工作的人,幹起事情來也會很順暢。才思敏捷而勤勉的人,一定會把事情
辦得更好。孔子作為一代聖賢,還努力地工作,而在幕的賓客學問見識極其有限,
難道還敢懈怠疏忽嗎?
  須示民以信
    當官的能夠守信用,人們就會對他敬服。我們這些作助手的人,必須首先做到
講信用。凡是批示發文呈狀、審理訴訟案件,這些事的日期都有一個確定了的原
則。因此人們都可以按照日期辦事情,不會擔心浪費時間,荒廢事情。日期定得早
些的,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普遍稱讚。即使規定了嚴格的日期的,由於其它原因而稍
微推遲了,也不會導致人們的埋怨和不滿。但是想要當官的人守信用,作幕賓的人
首先就不要失信於人。因為如果當官的人失了信,幕賓還可以盡力彌補。而幕賓自
己先失了信,當官的有時就會樂於順從。當官的人公事繁忙,有機會偶爾抽個空子
休息一下,就會使事情超過原定日期,這就完全要靠作幕賓的人隨時勤勉工作了。
至於幕賓不能夠嚴格地按既定日期辦事,而當官的人又把這作為拖延的一種藉口,
那麼當官的人不講信用,起碼有一半的責任在幕賓身上,
    【點評】
    開倉賑濟百姓,既已出了告示定了日期,饑民們就將會從四方八面趕來,萬萬
不能再更改日期,導致誤傷老百姓的生命。如果告示中定下的日期本來就很近,而
想和以更改,早些發放,那麼就越早越好。
    考試更應該仔細斟酌衡量時勢,定期出告示,不能輕易加以更改。假如不加注
意,不嚴重的時候會導致應考的讀書王子議論不平,嚴重的會導致他們作為藉口罷
考。其他的事如賣糧食,出借錢糧,檢查核審老年人和殘廢人,以及發放御寒棉
衣,發放口糧等事,凡是牽涉到大多數人的,都可以加以類推。
  勿輕出告示
    條文教令及發布命令,是把一件事情公佈出來,讓人知曉,原本是不可缺少的
一種手段。但是必須是所要公佈的那件事關係重大,一定得指出其中用途和弊端,
讓老百姓都曉得事情的原委,或者勸戒勉勵,或者警戒注意,而非滿紙空話套話,
才會有用途。假如文書官吏把它當成一張沒有用途的廢紙,縉紳、土子、百姓也把
它看成是老生常談、形式主義,是抄錄以前的稿子,隨隨便便地塗抹兩下的結果,
那麼張貼告示就沒有一點必要。因為這樣不僅是省事的好辦法,也算是為老百姓多
造點福。我經常看到貼告示的地方,那牆壁之下,有一條陰溝流著污水,有時甚至
還安放著大糞缸子和小便馬桶之類穢油不堪的東西。所貼告示一經雨打風吹之後,
就掉落在這些骯髒的東西之內,褻瀆了上面的公文和所寫的內容,造下了罪孽。這
些損失和傷害就不細說了。
    【點評】
    與其隨便出告示,告訴路上經過的人,哪裡比得上詳細批閱下面交送上來的有
關報告,並就其中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呢?
  交友要謹慎
    廣泛地交遊結識朋友,互通聲氣,也是讀書人尋找工作的一個方法,但是不一
定完全靠得住。人生一輩子,能夠擁有一個知心朋友,就死而無憾了。然而真正情
投意合、心已相印的知心朋友,怎麼可能輕易地在茫茫人海中就找到呢!往往是交
游太廣太濫,致使自己反而無法自立。有時倒不如那種固執己見,自封於一個狹小
圈子中,反而得以保全自己。況且善善惡惡,擇善擇惡全在於人。如果要求自己嚴
格,無愧於心,即使是素不相識的人見了你,又何嘗不替你引薦呢?一個人交遊多
了,就會多花錢財,對自己的金錢和精力來說都恐怕有力不從心之感吧!
    【點評】
    說交朋友要謹慎從事,是說要選擇那種有助於你身心發展的朋友。不加選擇地
交結朋友、不僅開銷要增多,恐怕有時候連自己的名聲也要受到損害。
  不要攀龍附鳳
    登上高處振臂一呼,四面八方就都會有響應。在關係到我們這些人聲名大事的
時候,原本就不能不籍助於那些有權有勢的權貴誇獎贊賞。然而在他們賞識你時,
他們自然會替你在各種場合說好話。如果我們去攀龍附鳳,依附投靠他們,對事情
終究是沒有多大幫助的。並不是這些權貴們憑借自己權勢自高自大、不願幫助我
們,而是他們公務十分繁重忙碌,縱然是胸襟開闊、禮賢下土的權貴,也就不可能
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禮接待我們,做得面面俱到。再加上看門人之類的僕役又不能
夠體察主人禮待賢士的深意;而我們這些人卻偏要揣著名片去請求拜見主人,白白
地被這些人羞辱輕視,實在是毫無意義的行為。總而言之,那些權貴若需要使用
我,自然會來求我;我們如果去求他們,反而是徒勞無益的。因此我提倡自立為
主,不要去巴結權貴。
    【點評】
    自主就是使自己品行敦厚誠樸,勉勵自己學習知識。求不求人,那完全取決於
我。
  辦理公務不要分職責界限
    各個州縣中的幕賓,有五種名稱、職務:刑名、錢谷、書記、掛號和征比。這
五個職務,多的時候達到十多個人,少的時候就用兩三個人來兼任。它們各有管理
的範圍,而刑名和錢谷兩個職位卻是要害部門。官吏的成績考核,完全依靠於老百
姓。因此處在這個位置上的官員,必須把官家的事作為自己的事來辦理,不要職責
分得太清楚。只要是知道的就一定得說出來,而且一說就要說得透徹,然後才算是
達到了要求。因為在大門以內,職務是分清楚了的;而在大門外邊,老百姓心目中
的官就只有一個。諺語說:「一個人之謀略,始終比不上兩個人的智慧。」假如認
為事情與自己沒有關係,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事情失誤而不置一詞,不加阻止
或挽救;或者由於是自己的職責,而容不得旁人給你提建議。這兩種做法都不是盡
忠職守者應該持的態度。聽取他人建議,放棄自己不太好的方法,其決定權是在你
手中,有何不可。可是作為局外人,想要仿效千慮一得的精神,那麼就應該很委婉
地向別人建議,或直接建議也可以。但必須針對當事人的性格妥善地選取恰當方式
進行。否則,由於你的行為表現出了強於他人的賢明和智慧,反而會容易造成乖違
不和,雙方都不愉快。
    【點評】
    這是向別人提出忠告,指點善道的辦法。人的心理總是喜歡委婉曲折,而討厭
直來直去的方式。所以總的說來邊是以委婉為最佳手法。
  不要輕易叫人習幕
    我們這些人由於功不成名不就,轉而尋求其它謀生途徑,而唯有學習幕府工作
這條道路,跟污書應試人仕途還非常相近,因而往這條道上擠的人還比較多。但是
幕帷中的好幾個席位,只有刑名和錢谷每年所得的報酬,比較起來還稍稍豐厚一
點。其余幾個職位,每年收入不會超出百兩銀子,有時候還只有四五十兩銀子。一
個讀書人,一旦走上了這條道路,就沒有其它經濟來源可供謀取。而且除了作幕賓
的正常收入外,又連一分一毫都無法得到。公事是否得心應手,主賓之間是否志同
道合,全都是一個未知數,心裡沒有個底。和主人合不來就離他而去,因而辭去幕
府中的工作,也是常有的事情。對於刑名、錢谷方面的工作話熟幹練而又端正方直
的人,當官的人往往交相羅致,因而得到這兩個工作還容易,其它如書記、掛號、
征比各個職位。不是由權資勢要的人給說好話,就是由刑名和錢谷推薦任命。雖然
具備了有用的才能,潔白無暇的品行操守,但還不合要求。而即使具備了上述要
求,但當政官員從來訪的人中,十個人中也找不出一兩個來,所以要獲得這幾個職
位很困難。如果我們從每年的收入來看,見名、錢谷的職位,一年的收入完全比得
上書記、掛號和征館好幾年的收入。因而現居刑名、錢谷職位的人,即使丟了工作
缺少錢花,但再次得到這種工作後,所得的收入還可以彌補起失業那段時間的損
失。然而像書記、掛號和征比這幾個職位,他們得到這份工作時就已經算很桔據
了,而辭去這個職位時,口袋裡的錢更是少得可憐了。他們根本就比不上在鄉里招
幾個學生來教教,或者經營商業,還可以有粗茶淡飯,保證溫飽;勤儉節約,日子
還算過得去。在幕府中工作的人,幕客衣服不能不制,跟班隨從不能沒有。再加上
慶賀喜事,弔唁喪事,來來往往,也得費錢;親朋好友借貸等等也要開支,每一項
都是不能減省的。一年下來的收入才百多兩銀子,拿到家裡後也只不過是六七十兩
而已。對於一個八口之家來說,僅僅是敷衍生活,勉強過得下去。萬一好久都還沒
有把事情辦妥當,而找到新的職位時,就不得不典當家財,向人借貸過日子,到最
後連自己住的地方都沒有了,無家可歸。已經完全習慣從事悠閒輕鬆職業的人,辭
去這些職業後要改行做其它事反而很難適應,覺得難以做自己不熟悉的事了。於是
終身都受窮困的折磨。究窮其原因,完全是由於一開始就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就業。
我的親朋好友中有跟隨我學習幕府工作的人,我一定先要觀察他的才能和見識,如
果值不得在刑名、錢谷方面加以培養的人,那麼四五個月之內,就一定叫他回家
去,學習其它謀生之道。因為設私塾教學生還可以使學業得以提高,從事商品貿易
可以從中獲得利潤。作幕這兩個字,不知道耽誤消磨了多少有才能的人!所以先衡
量自己的才能所長,然後再選擇是否進入幕府工作。選擇人生就業道路的諸君,在
面對這個舉足輕重的問題時,不能不作一番深刻的自我估價啊!
    【點評】
    還沒有作好最後選擇的人,能夠改變的就加以改變;已經從事於這個工作的
人,能夠盡早抽身就早些抽身。
  運用法律要結合俗情
    作幕賓者學好了知識,精研法律條文之後,就應該懂得法律條文運用的關鍵之
處,在善於體驗觀察人情風俗。因為各個地方,人情心態和風俗習慣,往往是不相
同的。因而必須虛心地領會求教,根據當地的風俗人情,采用適當的方法,對法律
條文隨時加以調整補充。做了這些工作以後,再加以宣傳,這樣就會讓官府和當地
百姓上上下下都處得很和諧協調,為官者的政治聲譽上升,幕賓執行法律條文的威
望也得以提高。假如一味按法律條文辦事,不能結合俗情變通,就會招致埋怨憤激
之情和各種毀謗習擊之辭。古人說得好:「有利的事情不多就不要與辦,有責處的
事不多也就不要去革除。」這真是老於世故,很有閱歷見地的話,我們可不要忘了
這句話啊。
  為人處事要注意分寸感
    我以前在胡公幕府中,剛剛開始學習研究法律的時候,經常誠惶誠恐,惴惴不
安,擔心自己不能學好幕府中的知識,從事幕府工作。這時,有個叫駱炳文的朋
友,他為人端正方直,精明幹練,深請幕府中各種知識。我當時向他學習請教各種
問題,態度也很謹嚴。他知道了我的憂慮後。就對我說:「憑你的才幹和膽識,無
論是為人處事,還是輔佐政務,都綽綽有餘。不管是當儒學教授,還是學習種菜之
類,都難不倒你。並不是擔心做不來,而恐怕是擔心你太能干了。」我一聽這話,
就懇求他說說原因,他說:「衙門中的各種事情,可以了結時就讓它了結,和事情
本身沒有多大的情節,就不要去深究。一個人往往仗待自己的聰明,對問題的細枝
末節,一絲一毫都不肯漏掉,那就會技節橫生,給別人帶來無窮的牽累。這就是做
得太過分了。這種事情,連大聖大賢的人,也是很謹慎的。」我隨時把這番話牢記
在心裡,不敢忘記。數十年來,在具體工作中,我覺得這些話對我的啟發和教益很
多,受益匪淺。
    【點評】
    不要做得太過分而注意分寸,不僅是輔佐政務應如此,待人處事,也都應該這
樣才行。
  公事不宜遷就
    幕賓輔佐自己的主人,所辦理的事無非都是公事。處理的原則,完全是貴在和
平折衷地商量酌度,其中一點也不能夾有私心。說帶有私心,並不是說就一定是產
生了不好的念頭。自己的看法本來就是正確的,卻由於主人有不同的意見而稍微加
以遷就,這就是私心用事。由於心裡一存在了遷就主人意見的念頭,在辦理事情時
就不得不費心思居中調停,加以周旋,而結果卻是不能把事情辦得平正妥貼。之所
以遷就主人的意見,大概是被自己所處的幕賓地位所牽制約束造成的。但是這種做
法,實在是忘記了我們作幕賓的人,並不僅僅是因為賓主之間有緣份,而且也是跟
自己所在的地方,必然有著某種因果聯繫才會聚在一起共事。正所謂千慮之得有所
利,千慮之失有所累。影響小的僅涉及一家人,而影響大的有時就會是整個州縣。
辦理事情的人和與事情有關聯的人之間,毫無恩怨瓜葛;而接受處理的人也不明白
受到報復的原因。所謂緣份不是宿緣,雖然意見很不相合,未必就會造成賓主的離
合。至於賓主緣份已盡而留戀不捨,也是沒有必要了。況且負民心和失去幕府的工
作,相比之下,輕重懸殊極大。怎麼比得上因堅持自己的根本原則而得到的收穫
呢?
    【點評】
    這條應該和「不合則去」、「得失有數」、「須成主人之美」各條前後結合起
來閱讀,才能把意思了解得更明白清楚。
  不要過多接受主人恩惠
    合則留,不合則去,是我們這些幕賓行事的准則。然而也有由於不合而不能離
開的情況,這不僅僅是留戀幕職。平日過多地接受了主人的恩惠,在想辭職時卻礙
於情分,不敢提出來。年收入無論多少,接受糧食谷物等饋贈和自己所付出的辛勞
相當,這些都總是自己應該得到的酬勞。除此以外多收主人分毫饋贈,就多接受了
主人的恩惠。受了非分的恩情,有時就不得不做自己不該做的事。因而和主人相處
得很融洽。但是該接受的才接受,不該接受的分毫不取,這樣界線分明才是正確
的。縱然是預支每年的收入,也應該有所限制。預支的數量和次數太多了,萬一遇
到意見不合時,情勢逼迫之下一定不能潔身而退。
    【點評】
    不應該做的事,是當官者的私人事。有時雖是公事,但當官的人含有其它想
法,勉強自己遷就去做,也是非分之事。千萬不要把這和偶爾為別名錢谷等事相混
淆。
  離任時不要讓人戳脊樑骨
    當官的是否得民心,離任那天就會真相大白;作幕賓的是否愛惜羽毛,離職那
天也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輔佐自己的主人治理政務,應該考慮到他離官去任時,不
讓他滿耳都是狠籍的聲名;幕賓和主人相處,要考慮到自己萬一離職而去時,不留
下惡名讓人議論。總之,為官者是否得民心,關鍵在於清廉、勤勉、慈善、多施恩
惠,苛刻而拘細節的人跟卑劣的人一樣受到人們譏諷。幕賓是否珍惜自己,關鍵在
於要謙潔、謹慎、奉公、勤奮,所以辦事迂迴拖沓的人跟乖戾固執的人一樣,不受
人喜歡。
    【點評】
    幕賓不曉得自己愛惜羽毛,官府內外都一定會曉得,不必等到辭職那天就會露
出端倪。但卻沒有馬上被解聘辭退,恐怕主人就是個昏亂的人。所以沒有私慾的
人,往往任性隨心所欲,情才傲物。而有私慾的人,又往往怕見別人,隱藏行跡。
  選擇幕府宜謹慎
    幕賓行不行善道,做不做好事,完全要根據各自所輔佐的主人來看。幕賓盯著
的是主人手中的報酬,主人看重的是幕賓的才能。在開始時,賓主雙方都是以利相
交,各取所需。但在主賓之間變得融洽起來,雙方都覺得志同道合的時候,沒有一
個不是由於道義而親近起來的。好人和壞人勉強湊合在一起,肯定是不會長久的。
因此,與其在匆忙中不加選擇地挑選主人,而主人卻不是一個好主人,連席子都還
沒有焙暖,就馬上離去。那就不如在沒有人幕之前,慎重考慮,選擇志同道合的主
人,也就不會有辦起事來絆手絆腳的擔憂,而且主賓關係反而會越久越牢固。即使
是異己小人,也難於挑撥離間這種情誼。我認為自己質樸憨厚,愚鈍老實,所以選
擇幕府時最為謹慎。然而一經選擇後,卻從來沒有在中途辭職離去的事情,這是由
於職守的原因。昨日留別同在幕中供職的諸君,有一件事要告訴同輩諸人,我所寫
「卅年到處主人賢」的句子,不能說不是上天對我的偏愛啊!通計在幕中供職的時
間,從壬申年春到乙己年秋,共三十四年。除了開頭兩年輔助的人是我的岳父大人
王坦人先生,不在賓主之數外,其余的一共輔佐了十六個主人,其中在無錫和慈溪
兩處幕府中,我都只是很偶然的在那兒依托了一段時間。實際上只有十四個人,都
詳細地列在了下面。
    乾隆皇帝十九年甲戌二月,供職於常州府知府胡公的幕中。胡公名文伯,字偶
韓,山東海陽人。那一年冬天,胡文伯升任蘇州府松常鎮大糧儲道,我也隨他赴
任。第二年,胡文伯又到臨清監督運糧。我有病沒能同去,暫時在無錫縣魏君幕府
中供職。魏君名延慶,直祿鄉人。到了六月份,仍然回到胡文伯幕府。算起來,總
共在胡文伯幕中呆了六年。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我想專門從事法律工作,接受了長洲縣的聘請,辭別了
胡文伯幕府。乾隆二十五年正月,到了長洲縣鄭君的幕府,鄭君叫流賢,山東濟寧
人。
    這一年十二月,由於我的教師孫景溪先生召請,我辭退了長洲縣的職務,到他
所在的眼水縣幕府工作。乾隆二十六年三月間,到了艉水。我的教師字爾周,山東
昌邑人,是我受業的恩師。
    第二年八月,我的教師升任河南開封府同知而離職赴任,我就接受了平湖縣劉
君的聘請,當月就到了平湖。劉君字國煌,號冰齋,奉天人。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劉君又離平湖縣而升職為江西九江府吳城同知。我就接受
仁和縣李君的延聘,二月裡到了仁和。李君字學李,陝西三原人。
    同年十月,仁和李君因事離職。我又被烏程縣蔣君延聘入幕,當月到了烏程。
蔣君宇志擇,號振庵,奉天人。
    到第二年五月,蔣君因事離任。接替他的是戰勁,曾號為魯村,直祿寧津人,
延請我繼續工作。九月間承蒙鄉里的舉薦,因此十二月時就因要參加會試而辭職。
    乾隆三十四年五月,會試落第,就職於錢塘芮公幕府。芮公名叫泰元,號亨
齋,雲南泰和人。
    到了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由於參加會試而辭別錢塘芮公幕府。第二年五月,
再次落第歸來。受海寧劉君聘請,但因為以前的朋友戰劾君在嘉善任職,請求辭職
末被批准,於是我回絕了海寧的聘任。到了嘉善,呆了七個月,戰動調任富陽,我
也隨同赴任。
    同年九月,孫含中先生,號西林,赴任於紹台兵備道。他是我恩師孫景溪的兒
子,於義而言都不能推辭。於是離開富陽,在寧波道幕府中任了四個月幕賓。
    在十二月份由於去參加會試而辭職歸家,乾隆三十七年五月又考試落第。海寧
劉君再次聘請,七月到海寧。劉君名雁題,號仙圃,河南光山人。
    在海寧呆了兩年多。到了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海寧縣升為州,劉君解職,我也
只好回家鄉。乾隆四十年,我通過了會試成為進土。後來因為母親去世而歸家守
喪。九月又到慈溪黃君幕中任職,黃君名元偉。不到一個月又辭職回家。
    當時戰動已由歸安提升到海寧州,來聘請我,於是又一次到海寧。十二月由於
平湖劉君要我踐以前的約定,辭別海寧。劉君是先前海寧縣令。乾隆四十一年正
月,到了平湖,一共呆了四年多。
    乾隆四十五年,劉君升職杭州東海防同知。我於是接受了烏程縣與君的聘請,
當年五月到烏程幕府。與君名德,號勉庵,滿州人。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四月,前任縣令徐君回任烏程,繼續聘用了我。徐君由於遭
父母之喪辭官守喪,我也回到故里。
    就在這年九月,又接受了龍游王群的聘請,十月間到.了龍游。王君名士聽,
號晴川,奉天義州人。我在龍游工作了一年多,乾隆四十七年七月,王君調到歸安
任職,我和他同去赴任。在歸安我又在幕府中呆了三年多,在乾隆五十年八月,王
君以母親年老需要侍奉為由辭官,我也就回到了家鄉。
    【點評】
    以上四十篇短文,有始有終,有事物本身也有使用事物的功效,有不變也有變
通。用語上雖然有所區別,意義上卻是貫穿的。所講的內容,是先生的實際知識,
幕府工作的精妙之論。初習幕府的人真的能夠讀他的書,樹立他那樣的志向,一動
念頭就務必講求慈祥,一開口就存有忠厚之心,一下筆就請求謹慎持重。那麼,久
而久之就會變通純熟,養成的習性就好像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的修養學問積累得
較深厚時,上天對他的報答和酬勞也一定很豐厚。沒有出現在他身上,就會出現在
他的子利、身上。富貴長壽顯赫興盛,這些好事卻往往有不希望他來卻偏偏來了
的。
    我簡略地敘述幾件事情在後文中。
    老前輩姜先生游於河南幕府。他生性方正嚴謹,處理公事務求做到仁愛和寬
恕。他的兒子叫梅,在他教育督促之下,認真讀書成了進士,現在在當御史。
    丁竹心先生在山東幕府工作。他不一定專門任哪個職位,但卻是名重一時的人
物。這個人多才多藝,喜歡稱讚別人,善於對人加以規勸,崇尚道義輕視錢財,對
人慷慨大方,因此人們都很尊崇他。早先他沒有子嗣,後來卻接連生了五個兒子。
長子名叫文鈺,舉薦為孝廉,在屯留縣作知縣。四兒子名叫文(金丙),在高台縣
作知縣,後提升為知州。五兒子文釗,中了進士,在長子縣作知縣。他的二叔也進
入了仕途。而他的長房孫子元福,很早就通過了鄉薦,現在是正定縣教諭。各房子
孫,都得榮華富貴,如日中天,可以說是興旺發達極了。
    山東知縣葉肇楠的祖父,是有名的幕賓,他辦事方正公允。巡撫很重視他,後
來為他出錢捐官,得了縣丞,又升為知縣,肇楠也因此而隨著步入仕途。
    程封翁,在山東幕府工作了好多年。每每遇到受災放賑時,都能權變行事,既
簡便又迅速,被他成全的老百姓很多。他的兒子應庚,現在任陽谷縣知縣。家族
中,前幾代人都無意求取功名,家道殷實。他八十多歲了,聽說還很健康。
    章箴幼年時喪父,發奮苦讀書卻沒能繼續下去。開始學習幕府工作是在中州,
學習結束後,接受了應聘任。處理公務勤勉,體恤別人,也公平寬恕,特別留意民
事訴訟。閒暇時仍然讀書,寒來暑往,終年不停。後來中了進士,當了莘縣知縣。
    孫喬林在歷城縣幕府工作時,內心常惶恐不安,生怕辦事不公造成罪孽,所以
處理公務時慎之又慎。因而人們往往嘲笑他,但他卻不以為怪,反而更加嚴格地勉
勵自己。他想要棄職而去,又苦於在其他行業難以餬口謀生。呆了二年多,忽然遇
到同族伯父,也是先在幕府工作,而後來當官的人。和他交談時,覺得他有過人之
處,於是為他捐了個通判,選擇了河南入仕為官。這正是有志者事竟成,一時間人
們都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人。
    我的見聞見識都很鄙陋,對於在幕府中獲得福蔭的人,二十年來,僅僅能確切
地指出幾個人,只是成千成百人中的一兩個。作幕賓的困難,從這裡就可以想像得
出來。有遠見卓識的人,何不想一想其中的原因,校正自己的方向呢!
    ------------------
  公益圖書館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