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自序


  萌發寫這本書的念頭是在1994年底,那時我的「股齡」已有一年半的歷史,從1993年4月當年的次高點1300點入市,忍受了長達16個月套牢的痛苦煎熬,到1994年9月當年的最高價位1000點全部出空,一進一出,短短的一年多,資金的損失達三分之一。
  在慶幸自己高位出逃的同時,我在反覆地思索著一個問題,作為一名企業管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又從事了近五年的投資咨詢和四年的理論研究,對於股票投資,應該是輕車熟路,我為什麼會虧,且虧損比例如此之大?
  總結經驗,吸收教訓,應該說,其中最大的錯誤,可能就是剛愎自用、入市匆忙,在尚不知股票到底為何物、且對我國股市運行特點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將大量的資金投入了股市。
  1992年底到1993年上半年,正值我國股市開辦以來的最大一個牛市,當時的情形與現在相差無幾。公共場所中,總有人以股票為題侃侃而談;登記公司門前,等待領取股東帳戶卡的人們擺成一條條長龍;證券門市部內,人頭攢動,伴隨著指數的攀升,歡呼聲此起彼伏。在當時,你無需知道上市公司的經營方向、企業規模甚至在何方註冊,只要你能將錢變成交易系統內的那一串串數碼,股票,就能給你帶來更多的錢。
  於是,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在股友的熱情引導下,在輿論的一片「2000點」的鼓噪聲中,懷著「本人炒股必賺」的信念,我毫不猶豫地將全部的積蓄,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股市之中。然而,等待我的既不是鮮花,也不是美酒,卻是一年半的漫漫熊路。
  此後,憑借作一個股民對股票投資知識的渴望、憑借著自己在企業管理方面的閱歷和經驗、在投資咨詢和理論研究方面的基礎和優勢,我開始了對股票和股市的研究。其後的三年,在精通股票投資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在理論研究上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所撰寫的10多篇論文分別發表在《中國證券報》等專業刊物上,且還數次接受過報刊及電視台記者的專訪。可以說,這本《股民必讀》的部分內容,是我過去三年多的研究成果及在股票投資中的切身體會。
  回過頭來,如果在入市當初,我能擁有一本《股民必讀》之類的讀物,在「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古訓下,將它從頭至尾細細地品味,最起碼地,在基礎知識方面,我能了解到,投資數萬元要買賣的對象——股票是何物,它有那些性質和特點;做一個股民,在能力、財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要做好哪些準備;在買賣股票時,如何判斷股票的價值,如何度量股市的風險並采取有效的規避措施;在投資回報方面,能知道收益來自何方,牛市是如何形成;在信息攝取方面,如何區分利多與利空,辨別股評的良莠;在股票交易事務中,如何有效地避免糾紛並保護自己的應得權益。總之,在入市的當初,如果掌握了本書所介紹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對股票、股市、股價、股市風險、股息紅利、股票指數、股評等方面哪怕只有一點膚淺的認識及了解,資金的投入可能就要謹慎得多,機會的把握就要恰當得多,其投資收益也將會高得多。
  當然,股票投資有其自身的特點,股價的漲跌和股市的規律總是處於動態之中。
  這本《股民必讀》雖對股價變化的動因和奧妙有所歸納,但在股票投資中,偶然之中有必然,必然之中又存在偶然。要有效地規避風險,提高投資收益,它不但需要理論的正確指導,更離不開股民在股市中的親自實踐和切身體驗。
  編寫這本《股民必讀》,是想通過筆者在股票投資中的親身實踐和體驗,介紹一些股票投資所必備的基礎知識;通過筆者過去三年對股票及股市的研究,探討及解決股票投資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以期共同提高投資理念和風險意識,最終達到提高投資收益的目的。
  由於時間倉促,水平有限,本書的不詳盡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筆者殷切期望讀者能在百忙之中給予批評及指正,並共同對股票投資中相關的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期能在今後的再版中予以校正,使這本《股民必讀》真正成為:
  新股民的良師 
                  老股民的益友!
            建設銀行總行投資研究所 李清明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八日於北京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