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
從事任何工作,都需量力而行。特別是股票投資,由於我國滬深股市尚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政府的監控管理、還是股市的組織、券商的運作及上市公司的經營,都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股市還處於經常性的暴漲暴跌之中,其投資風險遠遠大於儲蓄存款和國債投資。因而,在決定是否做股民之前,投資者應全面地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財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於股票投資。 1.1 量能力而行 股票投資,其盈虧賺賠雖具有一些偶然性,但要取得良好的收益,股民還是需要掌握相當的金融知識、投資技巧和分析能力。在入市之前,投資者應掌握一些有關股票方面的常識,包括股票的特點和性質、股票市場的結構、股票的買賣過程、股票的操作技巧、以及股票價格變動的原因等等,以對股票、股市及其投資特點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在較為充分地掌握了這些基本知識後,投資者可對自己的能力作一個判斷和比較,以決定是否投資於股市。其具體作法是:在充分了解其他股民的能力及操作水平後,將自己的能力與他們進行比較,測算一下自己的能力能處在什麼位置,再調查一下整個股民的投資收益水平。比如說股民一年的平均投資收益為10%,若自己的能力處在中上等,則自己入市投資可能獲得相當的收益;若自己在股市投資方面沒有什麼特長和優勢,其能力也就初等,如倉忙入市,就是不賠,一年下來也就百份之幾的盈利,這樣還不如將錢暫時存銀行拿利息合算。當然,不通過實戰是難以提高投資水平和能力的。但在能力和水平相對欠缺的時候,在對股市的特點尚未完全掌握的時候,也可投入少量資金進行一些演練,待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再將其余的資金投入。 有些股民入市非常匆忙,好象股市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似的,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情況下,就將多年的積蓄全部投入股市,結果造成了大量資金的套牢和損失。其實,我國股市仍處於發育階段,大幅振蕩將是滬深股市運行的基本態勢,股票盈利的機會極多。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材工,股民在入市之前應對自己的能力多加掂量,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資金損失。 1.2 量財力而行 任何一項投資,都需要一定的財力,這就是本錢。對於股票投資,更需要一定數量的資金。在股票投資中量財力而行,其一是規避風險的需要。嚴格來說,股票的風險是難以預測的,因為上市公司的經營面對的是變化萬千的市場競爭,即使在經濟的繁榮期間,各行業的盈利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有的上市公司碩果纍纍,而有些卻由於種種原因會發生虧損。 從最近幾年的年報來看,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相差很大,有些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能達到30%或者更多,而總有那麼一些公司的經營業績不盡人意。如果投資股市的資金太少,小本經營,買入股票時余地就少,就只能選擇一、兩種股票。一旦預測失誤而撞上那些經營不善的公司,其巨大的經濟損失將不可避免。如1996年中期年報公佈時,一家在上年度業績尚好的公司在1996年上半年每股虧損超過0.70元,報告公佈的當天,其股價就下跌幾乎一半。而在股市中降低風險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分散投資,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股票種類中。所選擇的股票種類愈多,投資愈分散,其風險就愈小,投資收益就愈接近平均水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東方不亮西方量,黑了南方有北方,一種股票買砸了,就有可能從其它幾種股票中得到補償。而股票的買賣是有起點限制的,買賣的最小單位為100股。投資愈分散,所需的資金就愈多。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降低風險就是一句空話。其次股市是一個風險之地,看起來賺錢容易,而往往虧損的概率更大,特別是中國股市。平均虧損率更高,往往要佔到股民的95%以上,其中散戶比大戶的比例更高。所以對於大眾百姓來說,入市的資金一定要是手中的閒散資金,更留足必備的開支,如住房、子女的教育經費等等,決不能傾巢而出,更不能借貸炒股。這樣即使在股市中被套牢或發生虧損,自己也能承受,不會因此落得個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 1.3 量精力而行 股票投資,要付出相當的精力,而不像銀行儲蓄或購買國債那樣簡便,到銀行或證券公司填幾張單就妥了。由於我國股市尚不成熟,股市特別容易受各種消息和傳媒的影響和刺激,容易受機構大戶的操縱,股價的波動特別大。股民在入市後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搜集各種信息,看書、讀報、收聽股市行情,對股票價格走勢進行分析研究。由於掛牌的上市公司眾多,股民還需要經常關注各上市公司的經營動態,通過閱讀、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資料,對所要投資的股票進行篩選。一旦進入股市,股民往往就成了證券營業部的編外工作人員,而股票的交易都是在工作時間內進行。如果進行長期投資,時間看起來似乎並不成問題。但如果進行短線炒作,有無精力就顯得十分重要。一些職業炒手本來就是靠炒股票為生的,當然有充裕的精力投入股票的交易,但大部分散戶都是業餘投資者,大家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想買賣股票時,也許正是工作繁忙的時候。同時,在工作時買賣股票,總難免一心二用,難以把握恰當的時機,所以兼職的股民進行短線炒作比較困難。現在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家庭婦女和退休者步入股票市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所以若要想親自進行股票的買賣,就必須考慮是否花得起時間。股票投資將消耗投資者大量的精力,投資者在入市以前應該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精力來應付股票投資。 1.4 量心理承受能力而行 由於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眾多,股票價格就處於經常性的變動之中,股票投資的風險很大,在股市中恐怕沒有一個股民不曾被套牢或發生過局部虧損的,而一旦套牢或發生虧損就需要相當的勇氣來承受心理壓力、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埋怨及指責。另外,由於股票價格的波動,往往是賣了以後股價就漲,而買了股價就跌,有實際操作中沒有幾個股民在買進時能碰上最低價、在賣出時能遇上最高價的。肌民一旦入市,其思想壓力往往非常之沉重,買了怕跌、賣了怕漲,在買進賣出後不是懊惱就是後悔。若心理脆弱,不但影響工作且還影響生活。所以要作一個股民,一定要有較強的心理能力來承受各種壓力。 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經營態勢和發展前景,是股票投資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要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作出判斷,就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常用的財務指標。這些財務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利潤總額、淨利潤、資產總額、淨資產或股東權益、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和淨資產收益率。 1.營業收入。營業收入是一家公司在某一時段內通過生產、銷售或提供服務等方式所取得的總收入。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內銷售了各種家用電器共2萬台,平均每台價格2000元,則這家電器商店的營業收入就是4000萬元;一家旅館,全年收住宿費300萬元,這300萬元就是它的營業收入; 一家工廠,每年產銷鋼材200萬噸,每噸價格3000元,則其營業收入就為60億元。 一些初入市的股民往往容易將營業收入與淨收入混為一談,其實營業收入只是一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收的帳款,它未扣除成本消耗及應交的稅收等;而淨收入是一定公司在經營中扣除各項成本開支及稅項後的淨得。一旦企業開始營運,它總能取得一定的收入,所以營業收入總是正數,而淨收入則有可能是負數。 2.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賸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營業收入間的關係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盈虧。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 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3.淨利潤。淨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淨收入。淨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淨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淨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淨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淨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淨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率。企業的所得稅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稅率愈高,淨利潤就愈少。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33%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33%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就是對三資企業和部分高科技企業采用的優惠稅率,所得稅率為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如上面那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營業收入為4000萬元,平均每台家用電器的平均進價為1500元,員工一年的工資100萬元,房屋租賃等開支為400萬元,營業稅率為3%,則這家電器商店一年的總成本為: 總成本=家用電器的總進價+員工工資+房屋租賃費用=2×1500+100+400=3500(萬元) 營業稅=營業額×營業稅率=4000×3%=120(萬元) 則這家電器商店的利潤總額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4000-3500-120=380(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33%時,其淨利潤為: 淨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380×(1-33%)=254.6(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15%時,其淨利潤為: 380×(1—15%)=323(萬元) 很明顯,所得稅率低時,企業的盈利就大。對於同一家公司,其稅利潤在享受15%的所得稅率時就比33%的所得稅率要高26.84%。 4.資產總額。資產總額是一家公司進行經營時所能動用的資產總和,它包括公司自有資產與借貸資產。 如一家股份公司,在建設時以每股2元的價格發行股票500萬股,所籌集的1000萬元都用於廠房的建設及生產設備的購置。在正式開始生產時,該企業又向銀行貸款200萬元購買原料。這家股份公司的資產總額就是1200萬元,它包括自己的資產1000萬元與借貸而來的200萬元。 5.淨資產。淨資產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資本,而對於股份公司來說,淨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財產,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股東權益。淨資產就是資產總額減去公司對外的負債。如上述股份公司,那1000萬元就是其淨資產。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中每一個單位股份所攤得的淨利潤或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7.每股淨資產。每股淨資產為每一單位股份所攤得的淨資產,它是每一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淨值,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淨資產=公司淨資產(股東權益)/總股本 8.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的權益(公司的淨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淨資產/資產總額)×100% 9.負債比率。負債比率是公司的負債在資產總額中所占的百分比,其計算公比為: 負債比率=(公司負債/資產總額)×100% 因股東權益與負債之和為公司的資產總額,所以股東權益比率與公司的負債比率之間的關係為: 股東權益比率+負債比率=1 10.淨資產收益率。淨資產收益率是單位淨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淨收益,其計算公式為: 淨資產收益率=(淨收益/淨資產)×100% 淨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 若前述股份公司在第一年盈利150萬元,計算該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淨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及淨資產收益率。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150/500 =0.3(元/股) 在年末時,由於該公司獲盈利150萬元,所以其淨資產(股東權益)就比年初增加了150萬元,是1150萬元,所以: 每股淨資產=公司淨資產/總股本 =1150/500 =2.3(元) 這個數值比發股票時增加了0.3元,主要是由於經營獲利所致。但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規定,在年度報告中計算淨資產時,不能將當年的盈利加上,因為這部分淨資產屬於待分配利潤,所以在現在的上市公司年報中,每股淨資產不包含當年所實現利潤這部分。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淨資產/資產總額)×100% =(1150/1350)×100% =85.18% 在股東權益的計算中也包含上述問題,若不將當年所實現利潤計入,股東權益比例將要小一些。 股東權益比率=(1000/1200)×100% =83.33% 淨資產收益率=(淨收益/淨資產)×100% =(150/1000)×100% =15% 3.1 市盈率的定義 股票投資與儲蓄存款及購買債券有所不同,儲蓄存款或購買債券都是直接給出利率,其投資價值一目了然。而股票則不然,買入的價格不一,其投入成本就有差距,其收益水平就大不一樣。所以測算投資價值,決定買賣的時機,就成為股票交易的關鍵之一。 投資於股票的收入有兩部分,一是股票的股息紅利,二是炒作的價差。對於整個股市來說,價差的總和是零,因為一個股民所賺的必是另一人所賠的,且對於單個股民來說,價差的收益是飄浮不定和難以預測的,時而正、時而負,所以一般也不把價差算到股票的投資收益中。 雖然絕大多數股民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的動機是價差而不是股息紅利,但許多股民都把股息紅利的多寡作為入市的主要參照標準。沒有人敢預言自己不被套牢,但若套牢後所分得的股息紅利能達到相當水平,能與其他投資工具如儲蓄等相比擬,則套牢並不可怕,摀住不賣,坐享紅利即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長期投資。 股票的紅利來源於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每股紅利的最大值就是每股稅後利潤。而即使不分紅,稅後利潤都留存在上市公司再投入生產,增加了淨資產數額,實現了淨資產的增值,所以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實際上就是股民的總收益。分紅,股民得到了實惠;不分紅,股民擁有的權益增加了。所以在計算股票收益時,通常都是將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作為股民的總收益來計算。 股民購買每一股股票的投入就是該股票的價格。而每一股的收益就是每股稅後利潤。這樣,股民購買某種股票的收益水平就可用每股稅後利潤與股價的一個比率關係來表示,這就是股價收益率,其公式為: 股價收益率=每股稅後利潤/股價×100% 這個公式實際上就是一個投資收益率公式。通過計算股價收益率,股民就可將股票投資的收益水平與儲蓄或債券投資相比較,如現在的儲蓄年定期利率為7.47%,若購買某只股票的股價收益率低於儲蓄利率,則購買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定期儲蓄。 在股市上,實際上常用的是另一個指標,這就是市盈率,它是股價收益率的倒數,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股票的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的含義是股票投資的回收期,若將股票的稅後利潤作為購買股票的收益,市盈率就是返還投資所要花費的年數。如某股票今年的每股稅後利潤為0.50元,股價為10元,其市盈率就是20倍。如現在購買該股票,若今後每年該只股票的稅後利潤不變,則需要20年才能返本。 市盈率的概念使用得比較頻繁,一般的證券專業報刊及雜誌每日都根據股票的收盤價格登載股票的市盈率,但股民應注意的是,市盈率Ⅰ與市盈率Ⅱ有所不同,市盈率Ⅰ所用的稅後利潤是上一財會年度的指標,所以市盈率Ⅰ表示的是上一年度的收益水平;市盈率Ⅱ中使用的稅後利潤是本年度稅後利潤的預測指標,它是本年度投資收益的一個預測指標,能否實現,要看上市公司是否能完成利潤計劃。 3.2 市盈率與投資價值 用市盈率來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原則如下: 市盈率高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低;市盈率低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高。 當將股票與其它投資工具相比較時,可使用下列公式: P=市盈率×其它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當P大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高,股票的投資價值要小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 當P=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適中,股票的投資價值與相比較的投資工具相當。 當P小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低,股票的投資價值將會高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具有了投資價值。 應用市盈率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市盈率是一個靜態指標,不論是市盈率Ⅰ或市盈率Ⅱ,它衡量的僅是股票某一個年份的投資價值,而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是隨著經營環境或管理水平等因素而變化的。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一只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首先要考察上市公司經營的歷史,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比較穩定,就可用市盈率來估算投資價值。如果上市公司正處於經營的鼎盛時期或某種偶然因素導致經營水平提高,即使市盈率較低。買入這種股票也不一定合算。如某上市公司1995年產品非常暢銷,其稅後利潤達到每股1.5元。到1996年,由於生產同類產品的項目紛紛投產,使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該上市公司效益急速下降,其稅後利潤估計只能達到每股0.7元。如果股民在1995年根據該股票的盈利水平而在10倍市盈率的價格水平上購買該股票,而到1996年該股票的市盈率就會上升到20倍了。而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出現暫時的困難,即使市盈率很高也不一定就不能購買該股票。如滬深股市的部分上市公司1994年的每股稅後利潤只有幾分錢甚至不到一分錢,這樣的股票即使在其面值以下購買,其市盈率也將達幾十倍甚至百倍。而一旦這類上市公司克服暫時的經營困難,其市盈率就會很快地降下來。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時會出現一些偏差,股民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投資選擇。 3.3 股民投資價值的度量 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會出現一定的偏差,但用市盈率來衡量整個股市的投資價值仍不失為一種簡明的指標。上市公司的業績雖然參差不齊,有些股票的市盈率特別高,而另一些又比較低,但通過平均的方法,可將這些超常因素予以綜合和抵消,從而較為準確地反映一個股市的投資價值。 計算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其一是將個股的市盈率簡單地進行平均,其計算公式為: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1) 其二是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2)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的簡單平均法,雖然計算出的市盈率會有一些偏差,但由於證券類的報刊每天都公佈有各種股票的市盈率,所需采集的數據比較方便,在實際中應用得非常廣泛。 從理論上講,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買下股市所有流通的股票所需的投入與這些股票產出的稅後利潤之比,而買下所有股票的投入就是股市流通股的總市值,故股市平均市盈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股市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3) 一般地,相應的專業報刊在每日都將公佈流通股的收盤市值,而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在上市公司的年報公佈完畢之後也會出現在一些文章之中,只要讀者留心,獲取這些數據並不困難。 假設某股市共有五只股票A、B、C、D、E,其總股本、每股稅後利潤、某日的收盤價、市盈率分別如下表,計算股市的平均市盈率。 股 票 A B C D E 總股本(萬股) 1000 800 700 500 200 稅後利潤(元A股) 0.3 0.58 0.70 0.2 1.00 收盤價(元) 3.00 7.05 6.28 3.751 5.00 市盈率(倍) 10.01 2.15 8.971 8.751 5.0 1.用簡單平均法計算。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 =10.0+12.15+8.97+18.75+15.0/5 =12.97 2.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 =(10.0×1000+12.5×800+8.97×700+18.75+500+15×200)/(1000+800+700+500+200) =13.07 3.用理論公式計算(假設所有的股票都流通)。 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 (=3×1000+7.05×800+6.28×700+3.75×500+15×200)/(0.3×1000+0.58×800+0.70×700+0.20×500+1.00×200) =11.52 掌握了投資價值的計算以後,股民就可根據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來選擇時機進行股市投資了。如股民要求股票的收益能達到一年定期儲蓄的水平(7.47%),那麼其投資於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不能高於它的倒數(13.4倍)。超過這個水平,股市的投資價值就低了,其投資收益率就要低於股民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了。 4.1 散戶的特徵 散戶主要是指資金實力較小的投資者,其入市的資金一般也就三、五萬元左右甚至更低,基本由工薪階層組成。散戶的人數眾多,約要佔到股民總數的95%左右,在證券營業部的交易大廳內從事股票交易的一般都是散戶。由於資金有限、人數眾多,在股市交易中散戶的行為帶有明顯的不規則性和非理性,其情緒極易受市場行情和氣氛的左右。由於散戶基本都是業餘投資者,其力量單薄,時間和精力沒有保證,其專業知識和投資技能相對較差,所以散戶在股市投資中往往都成為機構大戶宰割的對象,其虧損的比例要遠遠高於大戶。 4.2 大戶的特徵 股票交易中的大戶,也就是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股民,他們是股票市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主要由機構投資者組成,數量十分有限,其比例也就占股民的5%左右,但其資金實力約要佔到整個股市的2/3以上。由於大戶的任何買賣行為都意味著資金的大舉入市或離市,大戶的操作很容易引起個股甚至整個股市的大幅振蕩。特別是當大戶聯手操作時,股價的變動表現出明顯的大戶特徵,如大戶砸盤或托市。而由於我國股市的規模相對較小,機構大戶的聯手造市行為對股市的影響尤為突出。 大戶在市場的操作具有明顯的投機性,他們入市的資金相當部分是貸款或拆借而來,資金的使用有較強的時間限制,其行為呈現明顯的短期化。大戶入市的主要目的就是賺價差,所以一般都是借重大的或朦朧的利多消息入市,在利多消息證實時拔高出貨;在消息較為平淡時,大戶往往在股市中借題發揮,如制造各種題材和概念等,或乾脆自己做莊炒作。所以大戶的交易通常采用快進快出的手法,是引起股市劇烈波動的主要原因。 大戶的操作偏重於技術分析。因技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股價的變化趨熱,特別是短期的變化趨勢,所以大戶的操作往往奠基於技術分析的基礎之上。而有時為了使股價的變化能向其有利的方向發展,大戶也會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制造一些虛假行情,在圖形上畫出一些騙線,誘使那些盲目相信技術分析的股民上鉤,制造盈利的機會。 大戶的投資行為既具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 一方面是大戶的資金通常都由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的人士進行操作,且這些交易人員在時間、經驗和技能方面有所保證,他們可對股市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其操作相對比較理性。但另一方面,由於機構大戶的資金許多都是國有資產,股市投資的盈虧對操作者並沒有風險責任約束,他們的操作有時又帶有隨意性和情緒化。在機構大戶中,許多交易員都是在利用公家的資金「玩」股票,以為自己積累炒作經驗。 4.3 大戶的優勢 大戶和散戶相比,其優勢較為明顯,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1.信息上的優勢。散戶攝取股市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報刊、廣播及電視等正規和公開渠道,而機構大戶除了通過電話、電傳等先進的通訊技術手段獵取第一手資料外,他們往往能通過各種關係獲得大量的內幕消息,而有些機構大戶本來就是股票交易的關聯者,如證券公司的自營機構,上市公司的僱傭炒手,他們本身就是信息的源頭,所以機構大戶往往都能在散戶之前得到確切的消息並進行相應的操作。而當眾多的散戶得知相關的股市信息時,這些信息實際上已在整個股市蔓延開來,從時間上來說已明顯滯後。如我國股市中就經常出現股票價格波動在前,而相關信息發佈在後的怪現象。 2.交易手段和技巧方面的優勢。由於機構大戶交易數額大,券商的收入絕大部分都來自機構大戶的佣金,他們是券商真正的「衣食父母」,所以機構大戶都被券商安排在大戶室內進行交易,並配備有完善的電腦分析軟件、充足的交易跑道、先進的交易設備和清晰的股票行情顯示屏幕,大戶的交易手段明顯要優於散戶。另外,由於大戶的交易員幾乎都是職業性的,他們相應的金融知識、投資手段和投機技巧以及時間保證方面都要明顯優於散戶。 3.資金實力方面的優勢。股價的運動主要取決於資金和股票的供求關係,只要有相當的資金,就能控制股價的運動趨勢。在我國的股票市場,機構大戶為了賺取高額利潤,往往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做莊」,根據自己的意願拉抬和打壓股價。一些散戶自不量力而跟莊炒作,其結果往往是碰得頭破血流,慘遭虧損。 4.大戶承受的心理壓力小。機構大戶的資金往往都是集體財產,而交易員的操作並沒有太多的風險責任約束。賺了也就多開一些獎金,而發生虧損也就掛帳了事,當事者不負任何責任,且也負不起任何經濟責任。而散戶的資金往往都是股民自己省吃減用節省下來的,股市的任何波動帶來的虧損都得由自己來承擔。所以散戶在股票的交易中總是患得患失,買了怕跌,賣了怕漲,終日惶惶不安。只要是進了股市,心理就難得安寧,隨時隨地都掛念著股市,難得有機構大戶那麼瀟灑。 5.1 分散投資原則 分散投資,就是在資金投入時不能過於集中。這裡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不要將資金過於集中地投入到一種或少數幾種股票,要建立合理的股票組合,避免一招不慎,全軍覆沒,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要把雞蛋都裝在一個籃子裡」;其二是不要將資金在一個時點上集中投入,因為股票的價格具有波動性,應將其分期分批地投入股市,使資金的投入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跨度,在價格選擇上留有一些余地,從而避免在最高價位上一次投入。分散投資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分散風險。 堅持分散投資的原則,其實是對股票風險難以預測和把握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如果股民能把握和預測所購股票的風險,理所當然地應該將全部資金都押在一只股票上,在最低價位投入,在最高價位上賣出,這樣收益也就會達到最大,但遺憾的是,股票投資的風險是不可預測的,無論是那一位什麼預測大師,還是著名股評家,也不論采用什麼方法,都不能準確地預測股價的漲跌。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完全預測並把握股市的風險,只有很少的幾個人在有限的幾次能碰巧買了個最低價,賣了個最高價。 分散投資,雖不能完全消除投資風險,但通過股票組合,可將好壞股票互相搭配,避免單個股票帶來的風險。通過分期分批投入,可將高低價格予以平均,雖然失去了在最低價位一次性買入的機會,但卻能避免將資金在最高價位全部套牢的風險。 分散投資,一是在股票投資中要注意選擇不同行業和種類的股票進行塔配組合。僅選擇一種股票,一旦該公司經營不善甚至倒閉,就會血本無歸。如果對多種股票或幾家公司同時投資,即使其中一種或數種股票不能盈利,但其它股票總是有效益好的,績優股票就能抵消績差的,其投資收益起碼能達到整體的平均水平。另外在股票搭配上,也不能都集中在某一個行業,如1994年後房地產業整體都比較蕭條,1995年汽車行業不景氣,如果所選股票都碰巧集中在這些行業,其投資收益就比較差。分散投資,其二是將資金分批分期地投入,這樣就可有效地防止整個股市暴跌的風險,因為股市的漲跌要受政治,宏觀經濟、國際形勢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它是難以確定和把握的,特別是我國股市振蕩起伏的頻率和幅度很大,如果在某一點位上將全部資金傾囊而出,就有可能招致全部資金套牢而難以自拔的危險局面。 5.2 自主投資原則 股市上掛牌的股票繁多,各公司的股票也有各自的特點,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股價也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一些投資者看到股票漲漲跌跌,也就心猿意馬,今天炒這個概念,明天追那個板快,其投資目標總是跟著市場變化,投資毫無理智和原則。到頭來,雖然「經營」的投票有一大堆,但買來拋去的手續費、稅支出就難抵那有限的價差收入。 在股票投資中,股民必須具有理智,要克服自己的情緒衝動,避免受市場氣氛和他人的干擾,且忌跟隨他人追漲殺跌。 在股票投資中,大部分股民特別是散戶都是賠錢的,因而股市上有「一賺、二平、七賠」一說。如果盲目跟風炒作,一味地模仿他人,自己最終也難以逃脫虧損的命運。所以股民在股票投資時,應保持三分淨靜、七分慎重,勤於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投資原則,該選擇什麼股票,在什麼點位買進拋出都要有所計劃。而為了減少和排除傳媒或其他股民對自己的影響,必要時可少聽或不聽股評、少去股票營業部。不論是傳媒還是股民,往往是自己買了股票以後才向別人推薦,拋出以後才告訴別人不成,所以若聽信他人建議,在操作中總是要慢一拍。且投票投資都是自己對自己的資金負責,他人沒有為你的盈虧承擔任何責任的義務。 5.3 投資性買入、投機性拋出原則 在股票投資中把握住買進賣出的機會是致關重要的,低價買、高價賣是千顛不破的真理,是股票投資中股民追求的最高境界,但遺憾的是,沒有幾個股民能經常性地做到這一點。 而股民若能做到在股票具有投資價值時買入,在高於投資價值時賣出,在每一輪的漲跌中都將會小有收穫。長此以往,必能集沙成山、積水成河,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 所謂投資性買入就是當股市具有投資價值以後才買進股票。此時買進股票並不一定就是股價的最低點,還多少有些風險,但此時即使被套牢,坐等分取的股息紅利也能和儲蓄或其他的債券投資收益相當,股民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也不會有太多的心理壓力。而我國股市真正進入投資價值區域的機會並不多,在投資價值區域內購買股票,即使被套,其被套牢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所謂投機性賣出是待股價漲到偏離它的投資價值、市場的投機氣氛較濃的時候再考慮賣出,此時股價一般較高,回調的可能性較大。此時賣出,一方面價差較大;另一方面,即使賣出的不是最高價,其成交價也會在頂部區域附近。 5.4 平均利潤率獲利原則 平均利潤率獲利原則是指在股票投資中的獲利預期以社會平均利潤率為基準,並依此制訂相應的投資計劃,來指導具體的投票操作。具體地講,我國現在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和債券的利率都約在10%左右,可以認為我國的各種投資的年平均利潤率就為10%。那麼在股市投資上,股民就可以10%的收益率為收益目標,不貪大、不求多,只要每次交易的收益達到或接近10%就拋出了結,從而保持心理穩定,實現理性操作。 通過固定收益目標,股民可克服急躁的情緒和心理,避免盲目的追漲殺跌,控制投資風險。而一旦10%的收益目標達到後,沒有較好的機會就暫不入市,即使將資金再存入銀行,其一年的盈利也能高於其銀行儲蓄利息。 6.1 股民賺多賠少 許多股民都是受炒股發財的效應而入市的,由於傳媒的影響,他們往往只見到股市的收益而看不到股市的風險,認為只要進入股市,必定是賺多賠少。 一般來說,人們總是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因為失敗總是和無能聯繫在一起的,當在股市投資中遇到挫折時,不會有哪一個股民會四處張揚自己的虧損;而僅僅當在某個局部戰域中小有收穫時,大部分股民便會津津樂道、四處炫耀。另外股民在計算投資盈虧時,很少人能客觀地將套牢造成的市價貶值計算進去,其根據就是只要不賣就不算虧。所以在股民中往往造成一種假象,盈多虧少。 據國外的統計分析,在股市投資中股民是一賺、二平、七虧,賺錢的只占10%。在我國股民中,賠錢的人數可能要佔到90%以上。因為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後股市就已進入調整階段,股票指數便一路下滑,而在此之後入市的股民大約要佔到整個股民人數的2/3以上。 在股市上有兩種錢可賺,一是股票的錢,這就是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它實際上是股民這個整體的收入來源,在一年中它是一個定數。不論股民有多少,股價有多高,炒作得如何瘋狂,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都不因此而受到影響。如滬深股市現在流通股數量有300億股,預計1996年上市公司的每股平均稅後利潤在0.33元左右,那麼上市公司這一年能給股民分紅派息的極限值就只有100億人民幣。現在滬深股市共有股民1700萬人,投入的資金近2000億,如果平均分配,每個股民也就能分到588元,每元資金的盈利水平也就約3分錢,這還沒有計入炒股所需的各種費用和消耗。 股市上可賺的另一種錢就是股民的錢,一是股票的差價,也就是股民自己賺自己的錢,一方賺的就是另一方賠的,其和為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股市上賺和賠的股民各佔一半。二是手續費和稅,這是政府、交易所和券商組織及管理股票交易所要提取的費用,它是和股票交易額掛鉤的,約為股票交易金額的1.5%左右。如1996年滬深股市的A股交易,估計交易額要達到1.5萬億,則股民在這一年要上交255億元的交易稅、費,它遠遠大於可能收入的股票紅利100億元。作為一個整體,股民在滬深股市交易一年、總共要賠125億元。均攤到每個股民身上,就是735元,比可能的收入588元要多147元。從以上兩個方面來分析,股民中肯定是賠多賺少,而不會是賺多賠少。 6.2 長期投資收益大 許多人在股市投資中不講究時機的選擇,因為他們信奉一個教條,這就是長期投資收益大,一些在股市中深度套牢的股民也常常借此而安慰自己。 從長期來看,各個股市都將是牛市,這是毫無疑問的。但股市的牛勁有多大,股民應心中有數。從長期來看,世界上還沒有那一個股市的年均漲幅超過了20%的。如香港股市,近30年年均增幅為16%;日本東京股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50年裡平均每年也就漲10%;美國紐約股市,其近70年來年均漲幅僅為6%。 從國外股市的運行來看,如果股市連續幾年的年均漲幅超過20%,其回檔調整將勢在必然。如紐約股市在20年代末期漲幅驚人,但其在1929年崩潰後,道﹒瓊斯指數在50年代才回升到1929年的水平。東京股市,80年代末期平均每年漲30%,從1986年的近14000多點漲到1989年的近4 點,隨後出現回調整理,10年後的今天,日經指數還在2 點左右徘徊。香港股市,在外資的刺激下於1994年初接近12000點,一年間的漲幅約為一倍,隨後便進入了調整階段,兩年後的今天才再創新高。我國滬深股市1993年上半年曾分別創下1558點和358點的高位,但此後的四年間,滬市的最高點位只有1000余點,而深市只在今年的狂炒中才刷新了記錄。如果股民在股票投資時不注意時機的選擇,不慎在高價區域套牢,少則三、五年,多達幾十年,都極難覓見解套的機會。 而即使能解套,股民也喪失了許多投資機會。如在香港股市1994年初的12000點套牢,直到1996年的下半年才剛剛解套,雖然投入的資金沒有損失,但若將資金存入銀行,最少能獲得20%的收益,且還不需承受套牢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所以股市投資中,股民還是應講究機會的選擇,應注意在股市的低價區選擇績優股投資,這樣才能獲得比較高和穩定的投資效益。 6.3 股票是高收益投資 和銀行儲蓄相比較,股市投資為直接投資,而銀行儲蓄為間接投資。對於相同數量的資金,通過銀行再貸款給企業,銀行將收取一定的手續費。而若直接將資金投入上市公司,股民可在稅後利潤中分紅,中間少了一道銀行的中介,因而直接投資的收益是要高於通過銀行的間接投資。但股民在購買股票時,其股價一般都要高於股票的淨資產含量。比如在發行股票時,發起人都是以淨資產等值入股的,如國家股東,有多少資產就取得多少面值的股份。但在社會上公開發行股票時,一般是要溢價發行,每股3元、5元,甚至10元以上,發行股票後的淨資產也就每股2元多一點。在二級市場上買進的股票,其價格可能更高。由於股票的買入價要高於股票的淨資產含量,股票的收益就可能不如銀行儲蓄。如1994年一年期的銀行定期儲蓄利率為11.98%,上市公司在這一年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只有13.5%,如果股民在購買股票時其價格等於股票的淨資產含量,一分錢買一分貨,則股民的投資收益就能達到13.5%,顯然比銀行儲蓄利率要高。而在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的價格要遠遠高於股票的每股淨資產額,一般都在2—3倍以上。股民在這種情況下購買股票,其收益就要大打折扣了。 股票的投資收益是與股價密節相關的,不能片面認為股票就是一種高收益投資。只要股票的投資成本接近股票的淨資產含量時,股票的高收益性才能體現出來。 6.4 不接最後一棒 有些股民熱衷於股市炒作,天天都在尋找股市熱點,今天這個概念,明天那個板快,買進賣出極其頻繁。其基本出發點就是:只要不接最後一棒。 所謂最後一棒就是最高價,如果接上最後一棒,其命運是非常悲慘的,它意味著高位套牢或巨額虧損。而在股市交易中,被炒手們炒熱了的東西是極燙手的,炒的時間越長,其風險就愈高。比如說有些股票每股稅後利潤只有幾分錢、淨資產也只有一元多,某些機構大戶硬是將它炒到20多元。看到股價一節一節往上竄,許多中小散戶禁不住誘惑,一頭紮了進出,正巧碰上大戶出貨,股價來了個高台跳水,瞬間就跌了下來。更有甚者,在權證的炒作之中,一些中小股民盲目跟風而利令智昏,硬是將其價格炒到比正股價格還高1/3,最後這些權證都變成一張張費紙。 只要是被股市炒起來的東西,其背後一般都有操縱者,也就是股民通常所說的「莊家」。當股票的價格象泡沫一樣被吹起的時候,此時的莊家早已完成了吸納過程而在靜靜地等待著上鉤者。只要有人跟進,莊家就趁機出貨而漁利。而跟進者接到手中的股票,往往市盈率極高,等分紅又不合算,但要想解套又不知猴年馬月。 不接最後一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也難,因為沒有一個股民能準確地預測股票的價格。接的是不是最後一棒,誰也沒有先見之明,事先只能推測,事後才能驗證。而一旦證明是最後一棒,風險已經發生了。 即使接的不是最後一棒,在高價位購買股票,也難避免見險的發生。股民購買股票,一般都有收益預期。而被炒熱的股票,其價格總是上竄下跳,漲得急、跌得快,有時看到價格上去了,還沒等下單,它又下來了。而有時雖然有一些獲利空間,但由於沒有達到收益預期,股民大多不肯出手,眼睜睜地看到股價一步一步往下滑,仍免不了套牢的命運。 股市信息是股價變動的源泉,是股民進行投資決策的依據。如何有效地采集股市信息,界定信息的有效性及來源範圍,將是股民進行股票投資的頭等大事。 7.1 有效的信息 在股市流傳的信息繁多,但有效的信息、可成為股市分析重要依據的信息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國家重要的經濟政策及其措施,如增加或減少稅種、提高或降低稅率、產業政策的變化、貨幣投放的增加或減少、銀根的放鬆或抽緊、利率的提高或降低、關稅的提高或降低,外匯管理體制的變化、國家對股票市場的管理措施等等,均屬於此類。 2.國民經濟的一般統計資料。如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各行各業的產值增長速度、各行各業的平均財務指標等等。 3.上市公司的經營動態,如各種刊物上關於上市公司的各種報道、財務狀況、產品銷售情況及前景、年中或年終報告上的各項財務指標、股本構成情況、各項經濟技術指標、董事會關於經營管理的重要決定及分紅配股決議、主要債務人的經營狀況、銀行與股份公司的關係、主要領導人的變化、重大投資計劃的實施與結果等等,均屬於這類資料。 4.金融及物價方面的統計資料,主要指貨幣流通量的變化、主要存貸款利率的變化、投資規模或收益率的變化、如各種存款利率、國庫券和國家重點建設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債券的利率等等。 5.股票市場的相關統計資料。如每日平均成交量、股票價格指數的變化、主要股票價格的變化、新上市股票發行公司的基本情況、證券營業場所的氣氛、股民的投資熱情及投資方向等等。 6.突發性的非經濟因素。如戰爭、自然災害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7.2 信息的來源 由於股市的興起,股市信息的傳播和股票投資咨詢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熱點,在目前,搜集資料的渠道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上獲取信息。因為是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刊物,其信息披露要受到證監會的嚴格審查,且這些刊物基本上都是專業報刊,所以其刊登的股市信息一般都比較真實、可信度較高,誤導股民的成分較少。這些刊物主要有《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市場週刊》等。通過閱讀相關內容,股民可及時掌握世界經濟和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了解突發事伯的起因,發展及其影響,也可以使股民及時掌握國家重大經濟政策及其措施的出台原因、時間和可能產生的後果,有時也可了解到個別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其相關問題。如果股民工作很忙,時間不允許每天閱讀大量的資料,那麼,股民可利用休息時間聽一聽廣播、看一看電視中的相關經濟節目,將值得進一步研究的信息記下,再去查閱有關報刊、雜誌。 2.收集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上市公告書、各種年報、財務報表及利潤表等。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和上市公告書對企業的歷史沿革、基本情況、生產規模、投資方向、投資總額、職工人數、產品種類和結構、主要銷售方向、主要股東情況等都有詳細的介紹。在年報中,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如產值、銷售額、成本費用、利潤、利潤分配、資金周轉等都將有詳細的披露。當然,某一期上市公司的有關資料只能說明該公司當時的情況,它雖然有用,但並不能據此做出什麼決策。只有將上市公司各期的有關資料收集齊全,才能正確分析上市公司的歷史和現在,並據以推斷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3.到股票市場上進行實地觀察,並收集其他股民對股市的反應、對大勢的看法。股票市場的氣氛,俗稱人氣,是股票交易情況的一面鏡子,雖然它不能準確地告訴你什麼消息,但是經常出入股市的人會從中得到一種直覺。例如,一向熱鬧非常的股市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平日吵鬧諠譁的市場突然變得異常寧靜,經常出入股市老股友難以遇到了,都可能是股票價格大幅度變化的前奏。 總之,股民應根據股市分析的需要,不間斷地收集各種有關資料,並將其分類整理,以備決策時用。這項工作雖然有時枯燥無味,但卻對投資者的決策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搜集資料的目的在於對股價的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和預測。在股票市場上掛牌的股票有很多,現在已超過400多種,股民不可能且也沒必要對每種股票進行分析和預測,可將自己感興趣的股票挑選出來,然後有重點和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一般說來,投資者應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有發展前途、經營狀況較好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上,那些已經處於破產狀態或即將破產企業的股票是不值得關注的。 股市有風險,特別是正處在調整期的中國股市,股指飄忽不定,時而猛漲,時而暴跌,所以每一個股民在入市之初應特別慎重。但許多股民入市後便忘乎所以,在跌宕起伏的指數面前失去理智,不擇手段地進行瘋狂的投機和賭博,結果被股票所「套」而悔恨終生。湖南某市年僅22歲的鐘某便是這樣,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從白領經股民而淪為囚犯的過程。 1991年下半年,從職高金融專業畢業的鐘某進入了某銀行湘潭支行的一個儲蓄所,兩年以後21歲的他便開始擔任所長職務,成為當地令人羨慕的「白領」。平步青雲的鐘某要開始設法尋求工作以外的刺激了。某一天他心血來潮,到一電子游戲室撥弄了幾下,1萬多元錢便流進了腰包。幾天後,鐘某來到一股票交易廳,這裡「炒家」雲集,從未玩過股票的鐘某被那股票交易廳裡的忙碌景象所吸引,他的神經被觸動了,「為什麼不將那1萬多元拿來碰碰運氣呢?」,就這樣,他抱著好奇和試試看的心理,成為了一個股民。 當時,大幅擴容之下的中國股市正處於大熊市,但鐘某居然福星高照,5000元一進一出便賺了1000多元。「福兮禍所伏」,在初試牛刀後,鐘某的膽子更大了,投入更多了,但他的股運僅僅是曇花一現,兩個月後,這一萬多元便虧得差不多了。鐘某極不甘心,「儲蓄所不是有錢嗎,一所之長借用一下又有何妨?」,就這樣,他邁出了危險的第一步,將代為保管的某企業債券到某信用社作抵貸了1.9萬元投入股市。然而不久,這筆資金又叫股市給吞沒了。 此時的鐘某,如立即懸崖勒馬,猶未為晚。但輸昏了頭的他已完全失去了理智。他怎麼也不信天性聰明的他怎玩不過別人,所以他成天想的就是重整河山炒股翻本。於是他鋌而走險,邁出了罪惡的第二步,把手伸向了儲戶的定期大額存單。 從1993年11月到1994年4月,他趁自己當班記帳時,共挪用存款18萬元。但股市並沒有因為他加大了投入而有所轉機,幾個回合下來,這些錢又一去不復返。 鐘某知道,如果虧損的錢不能補回,等待他的是什麼結果,所以他決定孤注一擲。1994年4月初的一天,他一上班便趁別人忙碌之機,憑空編造了有關單據,然後用電腦作案挪用資金6.5萬元,再做一筆空帳平了帳,在檢查中順利過關。於是他一發不可收拾,至1994年9月1日,他先後以同樣手法作案10次,共挪用資金計58萬元投入股市。到9月初,他在證券公司的帳戶上已有大量透支,他只得用手中的70萬元股票作抵在該公司貸款70萬元再投入股市,但很快又虧了一大截。 短短的10個月時間,鐘某作案17次,始終是瞞天過海。 但他聰明一世卻糊塗一時。1994年9月18日,他第一次挪用的大額存款到期了,但鐘某在作案時算錯了儲戶的存款日期,在掛失申請單上填的是9月26日到期,所以,他還沒將錢補進去。22日,儲戶去取款,儲蓄員在電腦裡怎麼也查不到其存款資料,可帳目上又確有此筆存款,恰巧當時鐘某不在,支行又有人正在所裡搞檢查,於是鐘某挪用存款之事最蹤敗露,其後,市檢察院以挪用公款罪對其立案審查,並將其逮捕入獄,鐘某玩股最終玩成為一名終身悔恨不已的囚犯。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