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經營理念的應用   要因應時代的變遷,擬定計劃與策略;決不可
一成不變,必須具備『日新月異』的觀念。


把 「不可能」 變 「可能」
  碰到難題,先不要否決它,換
個角度去看,或許它就不成為難題
了。
  做事的時候,有些原來可以做的事情,只因為自己抱著
幹不了的想法,最後很可能就失敗了;反之,原先看起來很
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抱定信心努力去做,最後也很可能會成功。
想到今天的人們不僅能夠在天上飛來飛去,甚至可以登陸月
球再回來,假如一點小事都感到困難重重的話,那豈不是抹
殺了人類卓越的能力嗎?
一個人在面臨困難的時候,逃避不是辦法,只有鼓起勇
氣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能夠發揮出
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潛力而獲得良好的成果。
記得在1961年,當時我正好到松下通信工業去,幹部們
正在開會。我問他們 「今天開的什麼會?」 有人苦著臉說:
「豐田汽車要求大幅度降價。」 詳情是豐田要求自松下通信購
買的汽車收音機的價錢,自即日起降價5%,半年後再降
15%,總共降低20%。豐田作這種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臨
貿易自由化,與美國等汽車業競爭的結果,日本車售價偏高,
難以生存。
豐田為了降低售價提高競爭力起見,因此希望供應汽車
收音機的松下通信工業也都降價20%。當時的日本並不像今
天一樣能夠制造又好又便宜的車子,或許人們的印像已經有
點模糊,但那時候的情況的確是非常艱苦。
在了解情況之後我問:
「目前我們的利潤如何?」
「大約只賺3%而已。」
「才這麼一點?3%實在少了一些。在這種情況下還要降
20%,那怎麼得了!」
「就是因為這樣大家才開會研究。」
會議是要開的,不過我想這個問題恐怕沒有那麼容易解
決。目前也不過才賺3%,如果再降20%,那豈不是要虧
17%?就一般常識而言,這種生意還能做嗎?
固然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絕豐田汽車的要求,而且大
多數人也很可能這麼做。然而如果情況特殊,讓價20%是否
仍值得考慮呢?假如光想著「這怎麼可能?」的話,我認為還
是有欠思考。所以我先拋開一般的這種想法而站在豐田的立
場仔細來看這個問題。我想,假如豐田換成松下電器的話,在
面臨自由化的情況下說不定也一樣會提出這種要求吧。
雖說松下電器聽到了這樣的要求不免大吃一驚,然而豐
田本身必然也為如何才能降低成本以及謀求發展而大傷腦
筋。因此,雖然就減價的幅度本身而言,的確是過分一點,但
我也審慎地考慮到如何才可以降價去配合豐田的要求。
方法還是有的,但想法卻必須改變。照現在設計的制品
要降價20%事實上是絕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非有新的想法不
可,所以我就指示大家說:
「在性能不可以降低以及設計上必須考慮對方需要這兩
個先決條件下,大家不妨設法全面更新設計。最好是不僅能
夠降低成本20%,而且還要有一點適當利潤才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設計之前,虧本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
不光只是為了降價給豐田,而且還關係到整個日本產業的維
持及發展問題,無論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諸位能夠努力
達成任務。」
一年後,我又問到有關這件事情進行的情況,結果松下
通信不僅做到了如豐田所希望的價格,而且還能獲得適當的
利潤。這可以說是因大幅降價壓力而激發出來的一次成功的
產品革命。我想,這才是一種正確經營事業的態度。
不管是經營事業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著
「這根本不可能辦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遠都不會成功。
反之,碰到事情總是 「應該可以辦到,問題只是要如何去做
而已」,這樣想的話,很多困難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辦到,
結果卻居然也做成功了。世界上有不少事情都是因為個人的
努力不懈才獲得良好成果的。因此,每當你要下決心做事情
的時候,能夠有這種想法是極其重要的,不是嗎?
孰輕孰重
  價值10元的東西,以20元賣
出,表面上是賺了,事實上卻賠掉
了一位顧客。
  作為一個日本國民,為自己的國家努力奮鬥,最重要的
事,莫過於先認識自己和認識日本,更進一步要有能力對自
己之價值作正確的判斷,同時也要能為日本這個國家的價值
作正確的判斷。
過去之日本軍部,雖然能以忠誠的意志為國效力,可是
結果反使日本墜入悲慘的命運。此固然基於戰爭之慘敗,但
究其原因,全繫於前述的「沒有正確的價值判斷力」。軍人是
純真的,也是忠誠的,可惜他們的價值判斷是不正確的。也
正由於這種價值判斷之不正確,才犯了根本上的大錯誤,引
起一場大災禍,幾乎亡國。
一位商人向顧客推銷商品,假定商品只有10元的價值,
而顧客以10元購得,則商人是不會虧損的;所以商人只能開
價10元賣給客人,這是必要的誠信,或者再便宜一點以9.8
元的價錢賣出。反之,如果實質上只值10元的東西,為貪慾
而開價20元的話,他的生意必定會失敗的,縱然有人吃虧上
當購買了,以後他也會恨你的, 這等於永遠失去了一位顧客。
當事業成功而臻幸福後,將福祉達於鄰人,或以整體之
建設貢獻國家、社會,這都需要有知己、知街坊、知國家的
正確能力,才能做到正確的價值判斷。當然也應首先為自己
做好價值判斷,這樣才是正確的成功路線。
迄今我為了經營事業,為保持正當的價值判斷,一直在
努力不懈。
我現在所經營的事業,諸位幹部都很願意做,公司全體
員工,也很熱中於本行業。我經過這樣判斷以後,接著我就
評估:到底我們公司擁有多少實力,藉以營運多少業務和生
產多少產品?還有,是否適合工作等各項問題,我都繼續地
一直做著這樣的判斷。而將公司的力量與希望所推廣的業務,
互作比較以後,如果發現兩者有所調和的跡象時,我就馬上
斷然地開始工作,這就是我在經營事業上,始終一貫的工作
態度。
不要被知識關起來
  學問需要有效地運用,才能發
揮高度的價值。凡事考慮過多,反
而無法獲致成功的機會。
  聞名的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創辦人福特先生曾說:「我們工
廠絕對不任用學者,因為學者一味研究未知的事情,而對如
何應用卻不予考慮。」 這句話實在耐人尋味。
一般而言,有學問的人往往受學問的束縛,凡事考慮太
多,而無所適從;沒有學問的外行人,有股勇往直前的衝力,
反而常能突破障礙獲得成功。
比如患了感冒,若只覺得稍有傷風不加理會也就不了了
之了。但是稍微懂得醫學常識的人,往往會因過分操心,而
使病情惡化,或拖延痊癒時間。
我說這些話,並沒有輕視學問的意思,只是希望各位不
要被學問所駕馭;因為學問要有效地運用,才能發揮它高度
的價值。
做賺錢的生意
  經營公司也是在做社會工作,
為了不損害社會利益,當然要做賺
錢的生意。
  人類互相交往、做生意或工作活動,而獲取報酬,除了
小孩、老人或殘廢者需受人照顧外,成人都應該以能力換取
所得,以形成社會各種生活形態。我們之所以能安居過活、作
息安定,就是因為能各自確保收入。
因此,每一個人都應確實維持收入,不僅為了自己所需,
也是為了維持自己是社會一分子之所必需者;可是實際上人
們只知道非獲利潤不可,但對獲利的信心是否確定不移,那
就模糊不清了;於是有人認為薄利多銷好,或者低價薄利的
推銷方式好,甚至無利可圖時,就濫加賤賣,看到別人賺錢,
就興起嫉妒念頭,而不作誠實公平的競爭。
這都是對利潤的本質沒有充分理解,所導致的錯誤。我
們當然不能賺取超過適當的利潤;但對正當的報酬率,應有
承認的風度。
比如說,有一家資本1000萬元的公司,而1000萬元資
本金,在本質上就是社會的資本,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擁有
社會的資本1000萬元,資本在法律上雖是屬公司所有,但本
質上卻是社會共有的財產;而物資也是共有的財產,只不過
是為維持社會之秩序,設定為私有財產制而已;至於人員呢,
假定這個公司僱用了100人,那這100人,就是以公共事業
的名義集合的,也就是使用社會的金錢僱用公用人員來經營
事業,所以這個公司一定要有利益可圖,那麼公司就可大大
地活動,一年間賺進100萬或200萬元,一半繳納稅款,一
半用為提高公司對社會之利益。
可是經營事業難免有損失,運用社會的金錢,僱用公用
人員,如果事業經營不順,那麼就是損害到社會的利益,當
然可以追究責任。可是實際上受到損害的人,會提起償還損
害之訴,但對本身經營失敗之罪過,社會一般是不會深究的;
竊取他人之物,雖是微少金額,也得蒙受竊盜罪名,被送進
監獄服刑;而事業失敗,在法律上不會被追究罪責,但實際
上已是犯了很大的罪責,我想一般人對此認識還不夠深入。到
底確保利益一事,是如何的重要?是如何的正當呢?結論是,
因經營者對經營上之判斷能力太低,所以才導致虧損的結果,
當然,經營者要負完全的責任。
不可做虧本生意
  在自由經濟體系中,企業利潤
的獲得,是社會繁榮的動力。
  我在這裡突然提出 「經濟的效能」 這個字眼,聽起來可
能會覺得突然,不過事實不容否認,人生其實就包含在 「經
濟性」 之中,假使人生與經濟分開,還能剩下什麼呢?你無
法否認吧,你的衣服和領帶看起來很漂亮,那都是經濟的產
物。
漂亮的女孩擦了白粉會顯得更美麗,那麼連人的美醜都
是 「經濟性」 的了,可見經濟性是多麼重要的社會及人生功
能。為了提高經濟的效能,我們必須要求自由,同時更因此
產生了學問、知識、工具等文明的產物。
公司的經營者,往往以利潤當作經營的目標。利潤也是
經濟性的標準,不過利潤本身中含有競爭的要素。想賺這麼
多,不一定能賺得到,所以說來容易,想真正達成,就要適
度運用經營策略了。
例如有甲乙兩家百貨公司,所陳列的商品大致相同,但
甲公司的售價平均比乙公司便宜一至二成,那麼大部分的人
當然會到甲公司去購買。相反的,因為乙公司商品比較貴,大
家不去買,所以他的生意就很難做下去,逼到最後,若不是
倒閉,就只有跟著降價了。假使這時乙公司的價格降得更低,
卻無法獲得適當的利潤,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中經常可見。
東西賣得貴,會使顧客裹足不前。因此,各企業都在價
格的訂定上大傷腦筋。他一方面必須賣得比別人便宜,而仍
有利潤,另一方面必須支付成本和費用;但也要使股東能分
紅,員工能得獎金。在這種嚴格的要求下,各企業莫不是經
營者和從業員同心協力,來謀求最妥善的營業策略。如果有
一點成就的話,也都是絞盡腦汁,努力以赴的成果。然而它
的背後卻是一股自由競爭的經濟壓力推動的。所以我常認為
在自由經濟體系中,很微妙的包含了使大家不敢怠慢,以努
力促進經濟繁榮的心理動力。
有一天,如果政府對你說:「這些利潤須完全轉投資在公
司中,不許挪用,也不許溢報。」那麼誰還肯努力工作呢?自
由經濟社會的美妙處,其實就在競爭。競爭使你痛苦,使你
倍感辛勞;卻使你樂此不疲,永不後悔。
談到這裡,我們回頭想一想,在自由經濟體系中,獲得
什麼樣的利潤才是正常的呢?我想,這恐怕必須依照各公司
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者的人生觀,以及企業是否覺悟到本身對
社會的責任而定。假定一個公司是站在社會正義的立場,來
決定自己所應獲取的利潤,那麼就算他的標準高一些,也會
獲得社會的認可。反之,如果只注意到要滿足投資者斂積財
富的欲望,賺錢謀取個人的享受,那麼就算賺的錢再少,也
不能獲得社會的諒解。
所以這個社會上有些人雖然賺了錢,在客觀上,他卻是
遭受損失的人。譬如說,他賺了100萬元,然而在賺100萬
元的過程中,卻損失了200萬元的信用;或者說,引起眾人
對他的鄙視。那麼,100萬元能買回200萬元的信用或他的人
格嗎?
我始終認為企業是社會的公器,應該對社會發展有所貢
獻。反過來說,讓企業正常地發展也是社會的責任。所以讓
優良企業儲存發展資金亦屬必要-- 這點我認為不但是企業
經營者最大的責任,同時也是企業賦予的最大使命。
公司得到利潤後,記住將利潤以更有意義的方式,善加
利用,社會自然會贊同。我想,經營和利潤觀點的精華之處,
就在這個認知之上,經營者應該隨時留意。
沒有永遠的贏家
  尺蠖退一步以進二步,賺錢也
不要妄想一路賺下去,要懂得持盈
保泰的道理。
  世間事真是奇妙無比,聽說,好事只能連續三次,以後
就會失敗。自古以來,就有 「勝者不驕」 的教訓,為什麼要
這樣呢?因為人類的本性,如果連續勝了三次以後,性情就
變得驕傲自滿,精神也就懈怠下去,眼中無人,應做的而不
做,應思慮的也不思慮了,這些現象,就是人類的本性。
「勝者不驕」正是言中人類本性的弱點,我們認為這才是
上好的戒律,但縱觀歷來或現在的企業界情形,都沒有表現
出勝者不驕的跡象。
連續三年的好景氣,就大事擴充設備,因而造成弱化體
質。
我曾有機會,向經銷商講過下列的話:
「各位都是認真努力工作者,可是今年的景況顯示,前途
黯淡不堪設想,因此各位都在煩惱,我覺得這是重大的問題。
大前年賺,前年又賺,而去年也賺錢,若是今年再賺,那是
最好不過的,但是世間事是不可預料的。既然連續三年都賺
錢,而又希望第四年再賺錢,哪有這麼簡單的事。連續賺了
三年,假如今年不賺退還一年,還剩下二年份哪,『尺蠖』就
是進二寸退一寸的,這是很好的現象,三年賺錢,而第四年
又想再賺,那就好比『尺蠖』一樣,伸至極限之腿退不回來,
只有死亡。那麼是死好呢?還是退還一年份利益而生存好呢?
當然是選擇現在損失的好,而期待明年再賺,明後年又再賺
錢;大家有了這種想法,煩惱就會消失掉,不慌不忙,不慌
張心情就安定而快樂,快樂則智慧生,那麼說不定第四年又
可以賺錢了;不過老實說,第四年又再賺錢的機會是太少了,
那麼乾脆就預備退還一年份的利益算了。請大家覺悟到『尺
蠖』的精神,這才是應有的認識。」
實際上,實行起來確是有困難,其中也有將過去三年所
賺的錢統統花光了,要用什麼退還呢?
可是上述的情形確是企業界的實態,「三天連續好天氣,
至少一天會下雨。」我想能有這樣的情形,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大家一起來
  公司愈大,愈要運用集合眾智,
全體總動員的經營模式,始能產生
預期效果。
  在激烈變化的世界情勢中,我們都能親眼看到,一個國
家的衰退與興隆。而我們發現凡是能聚合眾智,並各在工作
崗位上奮發圖強的國家就能得到發展。而愈能突破考驗的就
愈發堅強。國家如此,公司當然也是一樣。集合眾智以經營
事業是何等的重要。不過,想要集合眾智往往並不容易。但
如果不去克服這個困難,而只在口頭上說說,那就是更沒有
實際的意義了。
以眾智為經營的基礎,也就是全體經營的模式。這種經
營法,早在松下電器公司誕生時,就開始實施了。但在實際
上,並沒有收到最好的結果。而且隨著公司經營體的擴大,全
員經營的績效也就愈來愈低了。如果是三五人的小規模經營,
是很容易集合眾智的。可是人數增加到幾之感了。我想,這
也是人之常情吧。
以國家來說,往往大國未必有發展的跡象,倒是幾百萬
人口的小國家,反而有令人羨慕的發展氣象。今天,松下電
器公司已是擁有眾多員工的大企業了,所以深感集合眾智的
困難與重要,而且對於實行上的困難有切身的經驗。我想請
各位同仁,多多研究,提出創意,為眾智成城之舉各盡一臂
之力。
大原則不變小原則請便
  在公司的原則下,各人應盡量
發揮創意和力量,使公司的發展更
具沖擊力。
  分公司制度的利弊,是見仁見智的,在我看來,分公司
制度的優點多於缺點。它的好處就是易於培養大家的責任意
識,而會全面激發出經營者的創意和新作風,百分之百地發
揮力量。至於唯一的缺點,就是多少會有獨斷的傾向。說是
缺點,也不完全是缺點,因為如果分公司主管過分獨斷專行,
總公司可適時予以糾正,也就了解他的缺點了。
其實獨斷專行也未必是壞事。在好的方面,獨斷專行也
可能產生好的結果,除了可能違背公司的政策,對公司整體
營運有影響外,其他事情,各人可以盡量發揮其創意力量,使
公司的發展,更具有沖擊力。
走在進步的道路上
  企業經營管理的致命傷,在於
故步自封。一成不變的做法,往往
使公司遭到時代的淘汰。
  60年前以嶄新的姿態出現的「市街電車」,現在已隨著時
代的進步,逐漸被淘汰,在可預見的未來將要被更新更好的
交通工具所取代。所以我們對事物的看法或做法,亦非隨著
時代適度調整不可。
尤其今天,世事紛雜,瞬息萬變,與往昔相比,進步和
發展的步調加快很多。德川幕府時代10年間的變遷,今天約
僅一年即可達成。因此我們不可因循故步,尤其不能以十年
如一日的想法,來推進企業的經營管理。管理者應明瞭這個
意義,以積極進取的意志,不斷求新求變,發揮這樣的精神,
才能使企業獲致長足的發展。借用一句極端的說法,就是昨
天的形象不可以延續到今天,今天要比昨天更進步才行。生
活在現代社會的人,也要以這種態度才能面對環境,才能使
個人在現實的激烈競爭中,不致因思想落伍而遭淘汰。
人類已經到月球探險多次了,像這種事,在不久以前還
只是人類的夢想而已,科學家們的努力,使昔日理想在今天
成為事實。所以人類的智慧,可以說是無窮盡的,也是永遠
不會衰竭的寶貴資源。
我們思慮及此,就會領悟到,即使今日看來最完善的事,
到了明天,或者又會有新的方法和新的道路可行。如果只是
以得過且過的態度從事企業經營,實在是令人憂心的事。
人類的通病,是當得到好處的時候,或者事業稍有成就
了,就容易耽於安逸,安於現狀,故步自封,不想再求新向
上,降低求知的熱情。長此以往,不進反退,就終要被時代
潮流所遺棄。
因此我們要時常由內心生出警惕,激發求新的欲念,喚
起求知進取的精神,這才是面對時代潮流應有的態度。
如果人人在日常工作,或者經營事業的時候,時時保持
這種警惕和工作的熱忱,那麼五年內或者十年內,一定會有
嶄新的經營氣象,同時我們的經濟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和發
展。
因此,人類自有無數的道路可行,亦有無限的目標可供
奮鬥。最重要的,凡事不畏艱難抱定事在人為的決心,以熱
情和誠意努力以赴。說也奇怪,假使你能熱心地專注於工作,
就會不斷有創造性的觀念和做法產生。
今天的世界正不斷地在縮小,新知創意也不斷地發展出
來。一個企業經營者處在這進步乃至生活步調都急劇加速的
時代,如果不抱持強烈的求新求變的積極態度,將無以生存。
因此經營者不但要對世局有透澈的洞察力,尤其要將進步發
展視為自己的責任,以此表現在經營管理上,才是正確的態
度。
新時代換新衣
  要因應時代的變遷,擬定計劃
與策略;決不可一成不變,必須具
備 「日新月異」 的觀念。
  正確的經營理念,是適合任何時代的。經營是人類追求
幸福所進行的一種活動,因此,只要人類的本質不改變,正
確的經營理念也就不會改變,所以,擁有正確的經營理念是
很重要的。
但是,為了應付實際經營狀況,而根據經營理念所擬定
的計劃和政策,決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因應時代的轉變而
改變,換句話說就是要 「日新月異」。社會不停地改變進化,
企業的發展,必須適應社會的變化,而且更要有遠見,領導
社會的進步。也就是要不斷生產更好的東西,今天的比昨天
的好,明天的又比今天的好,昨天對的意見,今天不一定能
夠適用,因為情勢有了變化。
歷史悠久的傳統「老舖」,為什麼往往會陷入困境?決不
是因為它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它們創業以來就擁有的經營
理念,不僅明確地存在著,而且決不比其他的企業差。但是,
雖然擁有經營理念,為應付實際狀況所擬定的計劃和政策,卻
不能適合今日的時代,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曾經導致成功的老
法子,像這樣的企業還真不少。如果傳統的做法很好,當然
可以繼續用下去,但是,必須隨時代改變的就一定要改變。
例如拿宗教來說,一位偉大的宗教創始者,他的教義,在
本質上適合於任何時代,也極有價值,但是在表現方式上,不
能永遠不改變,否則很難被現代人接受。所以,將宗教理想
的教義,配合今天的時代去解說,才能夠被廣泛接受。事實
上,能夠以現代的表現方式宣揚教義的宗教團體,即使在今
天,仍然能夠獲得很多的共鳴。
同樣的,盡管有多麼崇高的經營理念,如果實際經營時,
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而仍然使用過去的老方法,是不可能
獲得輝煌成果的。今天是一個不停地追求新產品的時代,因
此在具有正確經營理念的同時,必須基於這種理念,擬定配
合時代、日新月異的經營計劃和政策。有了 「日新月異」 的
觀念,正確的經營理念才真正具有永久的生命。
順從自然
  下雨要打傘才不會淋濕,做生
意也要順應自然法則,才會成功。
  企業的經營的確相當困難,必須適當地處理不斷發生的
各種問題。而必須考慮到的和必須做的事情也很多,如何有
處理上不發生錯誤,的確不容易。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想,經
營也可以說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因為,當我們開始策劃經
營時,成功正在向我們接近。
曾經有人問我,我的經營秘訣是什麼?通常會這麼回答: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秘法,只是順應天地自然的法則去工作而
已。」
順應天地自然法則的經營,聽起來好象相當困難,但舉
個例子說就像下雨必須打傘一樣理所當然而簡單明瞭。誰都
知道下雨就必須打傘,如果下雨還不打傘,一定會被淋濕。像
這樣去做必須做的事,就是我經營的方針和想法。當然誰都
知道下雨就要打傘,但如果換成是經營或者買賣,卻不是那
麼容易了解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進價100元的東西以110元賣
出就有利潤,如果只賣100元,當然沒有利益,也不能稱為
買賣。因此,進價100元的東西就該賣110元,如果社會認
為120元的價格合理,或許也可以以120元的價錢出售。這
就是符合天地自然法則的經營方法。
換句話說,光將物品銷售出去是不行的,賣了就必須得
到利潤,也就是必須收回成本,這是當然的事。
因此,我所說的「順應天地自然法則的經營」,也就是去
做當然要做的事情,或許這是最確切的解釋。如果能夠努力
地去做應該做的事,經營必定會成功。這麼說來,經營是一
件極為簡單的事。
制造及銷售好的產品,並從中獲取適當的利潤,確實地
收取貨款,是經營企業的正常運作。但實際經營時,卻往往
會忽略了。如果是制造不出好的產品那還另當別論,但如果
為了宣傳等因素而制造噱頭,將100元的東西以90元賣出,
不僅自己損失,同時也會連累別人。
如果以適當的價格賣出產品,卻不去收貨款,於是貨雖
出門錢卻沒進來,必會造成赤字而倒閉,這種例子常在社會
上發生。其原因在於沒有做應當做的事,也就是違反自然的
法則,這正是經營失敗的重要因素。
我一直努力思索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並切實地
去做應當做的事,不做不應當做的事。當然有時也會判斷錯
誤,做了不適當的決定,但我仍然努力以縝密的心思去判斷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無限的生長和發展,就是大自然的法則,而順應這種法
則的方向,即是生存發展之道。如果局限於人類微小的智慧
和才能,違背了自然之理,終歸要失敗的。充分地運用智慧、
活用才能,固然很重要,但經營的根本之道還是順應這個超
越人類知識範圍的天地自然法則,否則是不會成功的。
買賣的尊貴
  宗教提高精神文化,買賣提高
生活水准,兩者一樣尊貴。
  漫長的人生,要毫無迷惑地前進,並非易事。宗教就是
針對這種迷惑的人生,給予一道光明,給予內心的喜悅,它
曾經拯救世人、淨化世界,產生種種精神文化。
宗教的力量是偉大的,它給予世人所需求的東西。因此,
受到世人的感謝,因而有捐獻。
宗教是崇高的。但是,仔細一想,做生意不是與宗教有
相通的地方嗎?買賣無非是為了提高生活水准,為了使每天
的生活更加富裕,積極提供世人所企求的東西。因此,只要
定價是適當的,一定受到大家的歡迎,一定可以獲得相稱的
報酬。
倘若顧客講價,未能得到正當的報酬而經營困難,原因
何在呢?應該以宗教精神為模範,修正自己的企業精神。
了解無形契約的存在
  國民生活上的各種需求,是促
使產業界發展的原動力。
  未來情況不是一般人能預料的,以做生意而言,今天很
不錯並不表示明天也會一樣好,明年或後年的事情,那就更
不用說了。雖說無法預知以後的變化,但是如果對自己的生
意一點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那可就不太妙了。
松下電器在1956年1月發表了 「五年計劃」。松下電器
公司在渡過戰後極為困難的復興期之後逐漸成長,可以說已
經步入正軌,也正是可以全力衝刺的時候了。
當時,我就為今後五年的經營方向擬定一個五年計劃,並
發表五年後的營業目標為800億元。這個數字是前年總營業
額220億元的三倍。當我提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大家都嚇了
一跳,認為這樣快速成長似乎超過能力所及,如果是預估明
年也許還差不多,五年後的事情誰知道會怎麼樣?這個數字
無非是紙上談兵而已。
說真的,五年後的事情誰也無法預知,除了景氣和經濟
狀況的變動之外,還有其他種種不可預知的因素。別的不說,
只要發生戰爭或天災,很可能就會造成整個癱瘓。雖然如此,
我仍然預估五年計劃所訂定的800億元營業額,應該是可以
達成的。
我為什麼會這麼想呢?假如以當日的產品而言,五年後
要達到800億元的目標也許不太合理。但是在五年之間陸續
會有新產品推出,而經營範圍也逐漸擴大,這樣營業額必然
會大幅度提高。
再者,電器業本身也有很好的發展潛力,以目前情況,電
器業每年都在繼續不斷地成長。而松下電器只要能夠保持現
有的市場佔有率,營業額必然會逐漸提高,這是一個預估的
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為了達成目標,松下電器本身的努力是絕對不可
缺少的,但這並不是說只要增加設備和人手就可以了,最重
要的是提升生產力。例如說,現在每坪場地只生產一個產品,
則今後就得提高為三個或四個。這其中包含了學識和經營觀
念以及從業員大家的努力。
如果產品真的增加了,生產力也提升了,那麼剩下的問
題就是能否達成800億元的營業額。也就是說,即使制造方
面沒有問題,銷售方面是否也能予以配合呢?五年前指定的
目標五年後真能實現?這個答案誰也不能肯定。雖然如此,我
仍然大膽地發表800億元的營業目標。
我認為人類的需求可以從數字上顯示出來。松下電器有
好幾百家代理店, 數萬家零售店,再加上好幾千萬的使用者。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希望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因此也就設法尋
求各種生活物質來獲得滿足。在這種情形之下,假如不能得
到滿足,那就只好安於現狀了。
我們將這種情形稍加考慮,不難預期人們的要求和期望
是逐漸提高的,因此,如何做好因應准備,那就是所有行業
的責任了。
換句話說,雖然各企業與大眾之間沒有正式訂定契約書
或什麼口頭約束,但實際上彼此之間已經有一種無形的契約
存在。一個企業如果能夠正視本身的使命,就不難理解這種
無形契約存在的事實。為了達成任務,我認為平常就要著手
做萬全的准備,這是社會加諸於產業界的重責大任。
我依據上述的種種考慮,再加上對大眾需求的調查,我
預計五年後應該可以把營業額提升到800億元,所以才這樣
宣佈。
結果在第四年(1959年)歲末的時候,年營業額已經達
到792億元,與目標相差無幾。第五年(1960年),年營業額
更高達1050億元,比預定的要超出很多。
這個成果當然是公司同仁努力合作的結果,然而假如換
一個角度來看,說是由於社會大眾的要求也未嘗不可。也就
是說,因為國民生活的需求,業界才有這樣的發展。
大眾永遠是對的
  信賴社會大眾的判斷,並讓社
會了解你的誠實,事業才能成功。
  企業活動用各種形態,直接或間接地以社會大眾為對象
來進行。因此,如何了解社會大眾所想的、所做的,在企業
經營上相當重要。如果你認為社會是沒有秩序,不值信賴,經
營時就會順著這種心態來做;如果你認為社會是正確的,就
會順著社會的要求去經營。關於這點,我認為,社會大眾的
判斷,在基本上,是非常公正的,而我也一直基於這個信念
來經營事業。
當然,天底下沒有完全一樣的人,個人的思考和判斷不
可能完全正確,而且由於時勢的變化莫測,大眾的意見有時
候也可能偏差。但縱使組成社會的個人難免犯錯,我認為,用
整體、長遠的眼光來看,社會大眾就像神一樣,仍然能夠做
正確的判斷。
因此,如果我們的經營方法錯誤,一定會招致社會大眾
的責難和排斥。反之,如果經營是正確的,社會大眾一定會
接受。只要我們都了解這個道理,就能培養出堅定的信心。試
想,如果大眾的判斷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嚴謹,我們明明
是對的,他卻認為不對,那該怎麼辦?盡管我們一直努力於
正確的經營,卻不被社會所接受,那實在是一件令人洩氣而
又沒有意義的事。
剛剛我提過,每個人都不盡相同,個人的判斷也不可能
永遠正確。但如果你因為這個緣故,就認為社會大眾往往是
錯的,於是內心非常憂慮,不知道如何經營才好,這是不對
的。因為,這種想法只會使你經營時猶豫、緊張,無所適從。
既然社會大眾永遠是正確的,我們就必須隨時想到,「社
會大眾認為什麼事是正確的? 」然後朝大眾所贊同的正確方向
努力,我想這樣做一定會被社會接受。因此我們要信賴社會
大眾,去做受大眾了解和支持的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經營
方法了,這麼經營,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樣。
自然的法則、社會的法度是無限的成長和進步,而社會
大眾所要求的,基本上也離不開這種理法。因此,以這種理
法為基礎,隨時思考什麼是正確的,去做你認為正確的事,就
一定會被大眾接受的。同時根據我的實際經驗,只要是正確
的事,社會大眾必然能了解並且接受。
不過話雖這麼說,有時候我們的經營理想也會被誤解,碰
到這種情況,當然要設法消除這種誤解,並且避免誤解再度
發生。設法讓大眾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業績、產品等,能
夠避免誤解發生,而宣傳活動和廣告也是為這種目的而進行
的。
不過,誇大其實的廣告,企圖向社會大眾吹噓自己的活
動,我們絕對不能做。這種廣告縱使能夠蒙蔽社會大眾於一
時,最後終究會被認清,導致信用破產。林肯曾經說過:「你
能夠欺騙所有的人於一時,也能夠永遠欺騙一些人,但是卻
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他雖然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說這句
話,卻也適用於經營。以長遠的眼光來看,讓社會大眾了解
你的誠意,是一件最重要的事。
體認社會大眾是正確的,並且盡力去做能夠被公正的社
會接受的事,那麼事業發展才有前途。
自認是發展社會的大將
  當我想到經營事業是為了社會
發展,我就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一員
大將。
  我開始對經營管理作深刻的思考,是從做生意以後13年
開始的。在此以前,都以我從小伙計生涯學來的生意經用於
商業上。當時的觀念都是從大清早起勤奮地工作,小心伺候
顧客;在家裡時,則做出好的東西,以討好顧客。年復一年,
就是以這種態度做生意的。
這樣大約過了13年,公司職員增加了很多,生意也做得
很順利,松下電器在大阪開始廣為人知。這時我忽然有所感
觸,過去我雖然拚命工作,但我們人類所擔負的生產工作,不
是應具有更大的意義才對嗎?因為人通過工作,與社會的繁
榮連結在一起。我認為以後應該根據一種使命的觀念來經營
事業。這不僅限於公司,在個人亦然。我開始覺得,人類應
該抱著偉大的理想來工作。
我把我的意思告訴了全體員工。他們說:「很好,你的話
我們都明白。」那麼今後就這樣做吧。過去我們只懂得一味地
拚命工作,這雖沒有錯,但缺乏工作的目標。今後要抱著使
命的觀念來工作。這一來非常不可思議,大家都充滿了幹勁,
工作氣氛也完全不同了,我本身如此,員工們也如此。同樣
的工作再做起來,卻感到特別有意義。
工作態度上有了這樣的改變,夢想和理想都產生了。三
年後要這樣,五年後要那樣,或者十年以後要怎樣等等,大
家都有了理想。而且做法也不同了,過去是漫無目標地工作,
現在則是有希望有理想地工作,所以自然做得很起勁。從此
以後事業的發展,也就以驚人的速度在進步。
所以,光希望自己的商店擴大,光希望自己賺錢,這種
想法都有缺點。當然這種思想總會進入腦中,但應該把目標
放在更高的地方,與社會一起發展。當我自認為是發展社會
的一員大將,我的事業和人生觀都完全改變了。自從抱著這
樣的想法以後,過去感到辛苦的工作也不以為辛苦了,反而
高高興興地去做。同樣艱苦的工作,過去只因那是生意,不
得不做;但現在已沒有這樣的想法,艱苦的工作變成快樂而
神聖的工作,因此對於再困難的工作,也會全力以赴。
有一句話說,「盡人事,聽天命」,我現在時常對自己講
這句話。因為現在日常生活中各種麻煩的問題很多,所以會
躊躇不決,會悲觀,也會覺得人生無聊。這樣一來,工作自
然提不起勁,這是不行的。於是,我就盡了人事,等待天命。
因為我相信我所做的是對的;至於其成果,則要讓別人來評
定,至今我仍抱著這樣的想法。
這對於一個人或一家公司都一樣。公司必須努力經營,但
公司是否能更加發展,我們只要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最妥
善的安排,其余的,都交給上帝吧。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仍
然會猶豫不決的。
無限度的發展
  體認企業經營是為服務社會而
存在,企業體才可無限度地發展。
  在我的少年時期,因為家裡很窮,11歲的時候,就踏出
家門,來大阪當一個小店員。在店裡,受到各種教導,雖然
不像學校有那麼組織化的教育方式,但對我來說卻是以後在
社會上的一項活生生的學問。我今天能夠成為產業界的一分
子,對企業的發展略有貢獻,都得歸功於當時所受的教導。
當我年長時,看到國家社會都有長足的發展,教育也更
加發達和充實。現在大部分青少年,於中學畢業後,就進入
公司服務。這與我當時的修業方式不盡相同,但其本質上,並
沒有什麼差異。
我在當時,以一個人一雙手,開始了本公司的經營,當
時我對公司經營的信心,當然沒有今天的強固。可是以後,經
過了漫長時間的磨練,我對經營上的信念,和對社會的責任,
都有認真的考慮。現在我尤其深深體認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不
僅是為公司而存在,通過公司之經營也同時服務於社會。這
不僅是我身為公司經營者的職責所在,也是我身為社會上一
分子的義務和責任,我一直把它當成一份尊貴的工作。
以前我曾發表我的看法說,公司這個組織,「可以無限度
地發展。」當時這句「無限度」的話,一度被認為是極不含蓄
的說法,而受到了指責。
然而,我覺得在這個社會裡,人類應該共同努力,永無
止境地追求更大的進步,這種進步,絕不會因為時代的前進
而終止。
與社會共存的公司,由於人們不斷地努力,當然會繼續
地發展其潛能,這種發展至少是沒上限的。我們現在所面臨
的各項經營上的問題,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小的考
驗而已。不過我們既有緣共同生活於這歷史的片段中,就應
當共同勉勵,精誠合作,再向前邁進。最近我覺得思慮狹隘
的人,為數不少,我們不應因環境的小挫折而停滯不前,亦
不可對事物過於短視,要時常保持寬宏的心懷來觀察各項事
物,應付各種問題。
讓人活得更有水准
  企業的基本使命是提高人類生
活的品質,不能帶給社會繁榮進步
的機構,是不可原諒的。
  無限地生長和進步是自然的法則,也是社會的法則。換
個角度來說,人類一直有追求無限地生長和進步的欲望。首
先在食衣住行方面,人類不斷地期望精神和物質生活能夠更
豐富和舒適,這是人類共通的特性。雖然,這些欲望的內涵
因個人及時代而不同,但我想沒有人不追求更好的生活。
企業經營的基本使命就是維持和提高人類的生活文化,
並且滿足人們的要求。例如,雖然每個人都希望住舒適的房
子,但是如果沒有生產者供給房子,願望就無法實現;而且
為了蓋房子,必須生產並供給各種建材。這種生產與供給的
工作,就是彼此經由事業的經營進行的。
不只是住宅,所有生活物資,甚至服務或情報等無形的
東西,都逐漸在開發有益於人類生活的優良產品,以適當的
價格和充裕的供給來滿足人類,這些都是事業經營或企業的
使命,也唯有如此,企業才有其存在的意義。供給的物質和
服務的內容雖因行業而不同,但是經過事業活動,貢獻力量
以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是所有企業共同的目標。如果拋棄
這種根本的使命感,就絕對不能開創出強有力的事業經營。
通常有人認為企業的目的在追求利潤,我認為利潤確實
是推行健全事業所不可欠缺的工具,但決不是最終的目的。因
為企業的根本使命在於謀求人類生活品質的提高,也唯有努
力達成根本使命時,利潤才會變得更重要,這點千萬不能誤
解。
這麼說來,經營事業在本質上不是個人的事而是大家的
事,企業就是社會的公器。當然,在法律上有所謂私人企業、
個人企業,但是各種企業從事的工作和內容完全和社會有關,
所以可說是公家的東西。
因此即使是個人企業,在訂定企業方針時,決不能站在
個人的立場、個人的利益來考慮,必須從 「自己所做的事業
對大眾的生活會產生何種影響?是有益還是有害」 的觀點來
衡量和判斷。
我經常問自己,我的公司是否對社會大眾有幫助,「如果
這家公司消失,是否會帶給社會任何不利的影響?」如果不會,
就表示這家公司的存在不能帶給社會任何利益,還是解散的
好。當然這將使從業人員以及和公司有關係的人感到苦惱,但
這是沒辦法的事,擁有許多員工的公營生產機構,如果不能
帶給社會任何好處,那將是件不可原諒的事。我自己這麼想,
也常將這種想法告訴員工。
實際上也是如此。一個負有提高社會生活品質之使命的
企業,應該是社會的公器,但是如果它經營的事業不能產生
任何成果,這是不可原諒的,它也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
們經常說「企業的社會責任」,縱使其內容會因社會時勢的變
遷而不同,但是,不管處在哪個時代,基本的社會責任,可
以說都是在通過其經營的事業以貢獻並提高社會大眾的生
活。
以這種使命感為根柢來經營事業,是很重要的。

竹露荷風坐擁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