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趣探密
|
【簡介& 楔子】 序言 性是一個人們感興趣的話題。性既是人們最強烈的快感的源泉,也常常是痛苦的開 端,許多煩惱皆源自男女兩性角色演化所致的固有衝突。 本書力圖解釋人類的性行為如何演變成今天這種模式。我們多數人尚未意識到,和 其他所有現存生物相比較,人類的性習慣是多麼不同尋常。科學家們推斷,即便是與人 類關係最近的類人猿先祖,他們的性生活與今天的人類相比也有天壤之別。必定有某些 特別的進化神力作用於我們的祖先,以致於我們變得如此奇特。那麼,哪是一些什麼樣 的力量呢?人類又有什麼真正的怪異之處呢? 理解人類性行為的演化過程不僅有其自身的趣味性,而且也有助於理解人類其他獨 有的特徵。這些特徵包括人類的文化、語言、親子關係、複雜工具的使用等。儘管古生 物學家總是將這些特徵的進化歸結為人類的大腦發達和直立行走,但我想指出,人類怪 誕的性行為對上述特徵的進化有著同樣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所討論的人類性行為的非比尋常,包括女性的絕經期、人類社會中男性的角色、 離群性交、為取樂而非傳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於發揮哺乳功用時的隆起。對 於外行來講,所有這些特徵乍一看是如此天經地義,無需多費口舌,然而仔細考慮後, 他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特徵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我還將論及男性陰莖的功能以及為 什麼是女性而非男性哺乳嬰兒。這兩個問題的答案似乎顯而易見,但即使這兩個問題, 也暗藏著令人迷惑不解的玄機。 本書不會教給你新的性交體位,也無助於減輕痛經或絕經期的不適。它也不能讓你 免除配偶拈花惹草、對孩子摸不關心或者只顧孩子而冷淡你的苦楚。但本書會幫助你理 解為什麼你的身體是以這種方式感知外界,為什麼你所愛的人會有這種行為。並且,也 許在你理解了為什麼你會自發地做出某些自毀性性行為後,你能審視自己的本能,更明 智地對待本能。 本書部分章節的素材曾以文章形式在《發現》(Discover)和《博物》( NaturalHistory)雜誌上發表。在此,對許多科學界同行們的討論和意見,對羅傑﹒肖 特(RogerShort)和南希﹒韋恩(NancyWavne)對全部手稿的校閱,對埃倫﹒摩迪克( EllenModecki)的插圖以及邀請我寫作本書的約翰﹒布羅克曼(JohnBrockman),我謹 致深厚的謝意。 熾天使書城
【第一章】 第一章 性生活方式最怪誕的動物 如果你的狗同你一樣會思考、能表達,如果你詢問它如何看待你的性生活,你會對 它的回答大吃一驚。它可能會這麼說:那些討厭的人類每個月裡不擇時日地做愛!芭芭 拉甚至在明知她不可能受孕時(比如她的經期剛結束)仍需要性。 約翰總是對性熱情高漲,根本就不在乎他的努力能不能製造出一個孩子來。 如果你想聽一點真正野蠻的事,狗可能還會說,芭芭拉居然在懷孕時仍舊和約翰做愛! 每次約翰的父母來小住的時候,事情同樣糟糕,我甚至能聽到他們不顧年邁依然在做愛 ,而約翰的媽媽多年前就過了你們人類稱作〞絕經期〞的階段。儘管她現在不可能再有 孩子,但她仍然需要性,約翰的爸爸總是滿足她。簡直是浪費精力啊!還有一件最奇怪 的事情:芭芭拉和約翰、約翰的父親與母親,居然關起門來私下做愛,而不像我們自尊 自愛的狗一樣,在朋友面前做這種事! 為理解你的狗的想法,對幹什麼是正常的性行為,你必須解放思想,不拘泥於人類 的看法。尤其是在今天,盲目貶低他人與我們自己的標準不符的做法,都被認為是思想 狹隘與帶有偏見。如今每一種思想狹隘的形式都與一個可厭的〞主義〞相連用——例如 種族主義、性別主義、歐洲中心主義和大男子主義。在這一系列的現代〞主義〞罪名上 ,動物權利的捍衛者又添上了物種主義的罪名。人類性行為的標準尤其是不公平的、物 種歧視的和以人類為中心的,因為人類的性活動與這個世界上其他3000萬種動物的標準 比起來實在是太反常了。當然它和世界上無數植物、真菌、細菌的標準相比同樣是反常 的,但我將略去這更廣泛的範圍,因為我自己尚未擺脫動物中心主義。本書旨在將我們 的視野拓寬到包括其他動物物種在內,而不是僅僅從我們自己的性活動去看待性。 首先,我們以世界上大約4300種哺乳動物(人類不過是其中之一)的標準來談談正 常的性活動。大多數哺乳動物並不是以一對成年雄性和雌性共同照顧後代這樣的核心家 庭模式生活的。相反,很多種哺乳動物的成年雄性和雌性都是獨居的,至少在產仔期如 此,兩性相會只是為了交配。因此,雄性並不提供父性的關愛,精液是他們對後代以及 臨時配偶的唯一貢獻。 即便是大多數群居的哺乳動物,例如獅子、狼、黑猩猩和有袋哺乳動物,也不會脫 離種群而雌雄成雙成對。在這種種群中,看不出哪一個成年雄性有跡象特別關照群體中 某些特定的幼崽,認可它們為自己的後代。實際上,只是在最近幾年,研究獅子、狼、 黑猩猩的科學家們才在DNA(脫氧核糖核酸)測試的幫助下,搞清楚了種群中哪一頭雄 獸繁衍了哪頭幼崽。但是,共性之中也有例外。少數成年雄性哺乳動物確實給予他們的 後代以父性的照顧,例如一雄多雌的雄性斑馬和雄性大猩猩,成對離群獨住的雄性長臂 猿,兩雄一雌組合的雄性鞍背絹猴。 社會化的哺乳動物的性行為通常在群體其他成員面前公開進行。例如,一隻雌性巴 巴裡獼猴在發情期和種群中的每一個成年雄性交配,也從不企圖掩飾文和其他雄性的交 配活動。有關這種公開交配模式的例外,最確鑿的記載是關於黑猩猩種群,一成年雄性 黑猩猩和一發情的雌性黑猩猩會離開種群獨處幾天,人類觀察者稱之為伴侶時期。可是 同一隻雌性黑猩猩,在同一發情期內在和一個伴侶秘密交配外,還會同其他雄性成年黑 猩猩公開交配。 大多數哺乳動物中的成年雌性在排卵期和能受孕時用種種方法明顯地通告自身生殖 週期中的短暫時相。這種通告方式可以是視覺的(陰部區域變成鮮紅色),嗅覺的(散 發出一種特別的氣味),聽覺的(發出響聲),或者是行為的(蹲伏在一個成年雄性面 前,展露陰部)。雌性只在受孕期要求性,而在其他時候由於雌性缺乏挑逗信號,她們 對於雄性來講是沒有或者缺乏性吸引力的,並且雌性會嚴拒任何在其他時候仍有性趣的 雄性的要求。因此,性顯然不只是為了樂趣,而與它的生殖功能密不可分。這種一般現 像當然有例外:對於少數物種,包括矮黑猩猩(矮種黑猩猩)和海豚來講,性顯然是同 生殖分開的。 最後,對於大多數野生哺乳動物來講,絕經期的存在並不是一個普遍現象。絕經期 意味著在一段遠遠短於先前的生育期的時段內徹底終結生育,接下去則是一段相當長的 無生育能力的生命時段。相反,野生哺乳動物要麼在死亡時仍有生育能力,要麼是隨著 年齡增長生育能力逐漸衰退。 現在我們來比較一下以上我講的正常哺乳動物性活動與人類性活動。下面這些人類 屬性是我們認為理當是正常的行為:1.在多數人類社會中,多數男、女最終維持了長 期的配偶關係(婚姻),對此,社會的其他成員視作一種契約,雙方互相承擔義務。配 偶間反覆性交,彼此都是主要的或者是唯一的性伴侶。 2.除構成一個性的組合外,婚姻還是共同撫育後代的夥伴關係。特別是人類的男 性和女性一起共同照顧後代。 3.儘管組成一對(偶見一夫多妻),丈夫和妻子(們)並不是作為獨居的一對( 像長臂猿)獨佔一塊領地並不准其他夫妻侵犯。相反,他們在社會中和其他夫妻一起居 住,為經濟利益合作,共享社一會領域————-一4.婚姻中的配偶總是私下性交,而 不是在他人面前落落大方地做愛。 5.人類的排卵期被掩蓋了而不是廣而告之。這就是說,女性排卵期前後短促的能 受孕階段很難被她們可能的性伴侶和大多數女性自己察覺。一個女性對於性的接受從受 孕期延伸到包括大多數或者說整個月經週期的時間。因此,多數人類的交情發生在不適 宜受孕的時間。這就是說,人類性交主要是為了取樂,而不是為了受孕。 6.所有女性在40歲或者50歲之後會進入絕經期,生育能力徹底喪失。通常男性不 會經歷絕經期,儘管男人在任何年齡均可能有妨礙生育能力的疾患,但是並不存在一個 無生育能力或徹底斷絕的時段。 規範包含了對規範的違背:我們把某樣事物稱作〞規範〞,只是因為它比它的對立 面(對規範的違背)更為普遍。對於人類的性的規範與其他規範而言,同樣如此。讀過 我上面兩頁文字的讀者肯定已經在思考我所描述的假定為一般現象的情況也存在著例外 ,但是它們仍然是作為一般現象存在著。例如,即使在那些以法律或者風俗認可一夫一 妻制的社會裡,仍然有廣泛的婚外和婚前性行為,許多性行為並非是長期的性關係的一 部分。人類中確實也有一夜風流,但在另一方面,多數人類維持著多年甚或是好幾十年 的夫妻關係,而老虎和猩猩除開一夜夫妻外什麼也不是。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發展起來的 基於遺傳學的親子測試顯示,絕大多數美國、美國、意大利的嬰兒確實是嬰兒母親的丈 夫(或者固定男友)的子女。 讀者很可能在聽到將人類社會描述為一夫一妻時有不同意見。動物學家用〞 harem"一詞描述斑馬和大猩猩一雄多雌情況,它起源於阿拉伯語對人類婚配形式的描述 ,原意指妻妾。是的,許多人自始至終實踐著一夫一妻制。是的,今天在一些國家一夫 多妻制(一個男人和幾個妻子長期共同生活)的模式是合法的,一妻多夫制(一個女人 和多個丈夫長期共同生活)的模式也被一些社會認可。實際上,在國家機構產生前,一 頭多妻被絕大多數傳統的人類社會所接受。可是,即便是在官方認可一夫多妻的社會裡 ,多數男人在一段時間內仍只有一個妻子,只有特別富有的男人才會同時娶回和供養幾 個妻子。在提到〞多偶制〞這個詞時,浮現於腦海中的眾多配偶,如同現今阿拉伯和印 度王室的情況,只有在人類進化的後期允許少數人集中大量財富的時候才在一些國家社 會中成為可能。因此,一般情況應該是:多數人類社會中多數成年人在其長時間的配偶 關係中,無論實踐還是法律上都是一夫一妻的。 另一可能招致反對意見的是我將人類的婚姻描述成共同撫育後代的夥伴關係,因為 多數孩子從母親那裡得到的親情多於從父親那裡的所得。儘管在傳統社會中,未婚母親 成功地養育孩子是非常困難的,但在一些現代社會中,未婚母親在成年人中佔了顯著的 比例。不過一般情況仍然是:多數人類的孩子能夠從他們的父親那裡得到照顧,比方說 照料、教育、保護、食物供給、住處和金錢。 所有這些人類性活動的特徵——長期的性伴侶關係,共同撫養後代,與其他成雙作 對的性伴侶比鄰而居,私下性交,隱蔽的排卵期,女性對性接受度的延長,為了樂趣而 性交,女性的絕經期——構成了我們人類假定為正常的性活動。在讀到海象、袋鼠或者 猩猩與人類截然不同的性習慣時我們感到新奇、好笑或者厭惡,它們的生活對我們而言 是怪異的。但這顯然只是物種歧視者的觀點。以世界上4300種其他哺乳動物的標準,即 便只以我們的近親類人猿(黑猩猩、矮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的標準衡量,我們人類 自己的性行為才是怪異的。 可是,我仍然比動物中心主義者狹隘,我落入了更狹隘的哺乳動物中心主義。是否 用非哺乳類動物的標準來衡量,我們會顯得正常一些?其他動物比起哺乳動物來確實存 在著更廣泛的性和社會活動的模式。與多數哺乳動物的幼畜只有母親照料而沒有父親照 料相反,有一些物種如鳥、青蛙和魚只有父親獨自撫育後代;有一些深海魚類,雄性寄 生或附屬於雌性的身體,與之融為一體;一些蜘蛛和昆蟲的雄性甚至在交配後立即被雌 性吞噬。與人類和其他多數哺乳動物反覆繁殖不同,紹魚、章魚和許多別的動物採用的 是被稱作大爆炸式的繁殖,或者是一次性產卵:只繁殖一次,接下去便是按計劃死亡。 有一些物種如鳥類、青蛙、魚和昆蟲(及一些蝙蝠和羚羊)的婚配方式是集中在〞單身 男女俱樂部〞——一個習慣場所,被稱作繁殖地。許多雄性安營紮寨,爭取來訪雌性的 注意,每一個雌性選擇一個配偶,經常是同一個優秀雄性被許多雌性先後選中,與它交 配,然後雌性離去獨自養育後代,無需雄性協助。 在其他一些動物中,有一些物種的性活動在某些方面可能與我們人類相似。多數歐 洲和北美洲的鳥類至少在一個繁殖季節成雙成對(有時候是終生),父親與母親一起哺 育下一代。與人類不同,多數種類的鳥類成對佔有獨立領地,但多數海鳥卻像人類一樣 ,一對對靠得很近地集體繁殖。可是,所有這些鳥類與人類不同,它們的排卵期是明顯 的,雌性接受性行為總是發生在排卵期前後的易受孕期。性不是為了娛樂,配偶間的經 濟合作也很薄弱或者壓根兒沒有。矮黑猩猩(矮種黑猩猩)與人類在後者的很多方面相 似或接近:雌性對性的接受能力在發情期的幾個星期中一直延續著,性主要為了取樂, 在群體中的許多成員間存在經濟合作。可是,倭黑猩猩仍然沒有人類的契約或配偶關係 ,沒有人類掩飾得很好的排卵期及人類父親對後代的承認和照顧。多數或者說所有這些 物種都不同於人類,沒有一個準確定義的雌性絕經期。 因此,即便是非哺乳動物中心主義的觀點也強化了狗的想法:人類自己才是怪異的 。我們驚訝於孔雀和袋鼠的怪誕行為,但實際上這些物種的行為完全在動物的變異範圍 中。物種歧視的動物學家闡述為什麼非洲果蝠會形成它們的繁殖地婚配模式,可是最最 需要解釋的是我們自己的婚配模式,為什麼我們人類會進化成如此不同尋常? 當我們將人類與人類最近的親戚類人猿(有別於長臂猿或者小的猿類)相比,這個 問題尤其尖銳。最近的物種是非洲人猿和倭黑猩猩,和這些物種相比,人類在基因核心 物質(DNA)上只有1.6%的差別,接下去較近的是大猩猩(2.3%基因不同於人類) 和東南亞的猩猩(3.6%的不同)。我們的祖先僅僅在700萬年前才與類人猿和矮黑猩 猩的先祖分道揚飆,和大猩猩的先祖是在900萬年前分開的,和猩猩的先祖則是在 1400萬年前。 與人類個體的生命相比,這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但對於進化過程來說,這只是一眨 眼的時間。生命已在地球上存在了30多億年,多種多樣帶硬殼的複雜的大動物出現在 5億多年前,在我們的祖先和我們類人猿親戚的祖先分離後的相對短暫的時間內,我們 僅僅在部分明顯的方面有了適度的分化,但這些適度的區別(尤其是直立姿勢和較大的 大腦)對我們的行為差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人類和類人猿的祖先分化的三個決定性的領域中,除開直立姿勢和大腦的尺寸外 ,還有性行為。猩猩總是獨居的,雌雄相會只是為了交配,雄性不照顧後代,雄性大猩 猩有幾個雌性配偶,和她們中的每一個在幾年中保持階段性交配(在雌性最近一次給幼 崽斷奶和恢復經期後至再次懷孕前);類人猿和倭黑猩猩群居生活,但並無持續的雌雄 組合或者專門的父子組合。很顯然,我們的大腦和直立姿勢對於人類屬性——實際上, 人類今天使用語言,讀書,看電視,購買或者種植大多數食物,佔有幾乎所有的陸地和 海洋,把我們人類自己和其他物種關入牢籠,正在消滅多數其他動植物物種——的形成 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類人猿仍舊無言地在叢林中採摘野果,只在東半球的熱帶地 區佔有很小的區域,不囚禁任何動物,並不對其他任何物種構成威脅。那麼人類怪誕的 性活動在人類取得這些屬性中起了什麼作用呢?/人類性方面的特色是否與人類和類人 猿的其他區別有關呢?除開(也很可能是作為最終成果)人類的直立姿勢和發達的大腦 之外,那些差別包括:人類相對缺乏體毛,依賴工具,使用火,發展了語言、藝術和文 字。如果認為這些差別導致了人類性方面的特色,聯繫並不是很明顯。例如,沒有理由 說人類體毛脫落使性娛樂更富吸引力或者人類用火導致了絕經期。相反,我認為,性娛 樂和絕經期如同人類的直立姿勢和發達大腦,對於火的使用,語言、藝術和文字的發展 是同樣重要的。 要理解人類的性活動就要承認它是一個生物進化學上的問題。當達爾文在他的巨著 《物種起源》(Oil山eOil冷11Of卻eeles)中承認生物進化現象時,他的多數證據來自 解剖學。他推斷多數植物和動物的結構是進化的——這就是說它們一代一代發生變化。 他還推斷進化的主要力量是自然選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說是指植物和動物的結構適應 性地發生變化,某些改變使得物種個體在存活和繁衍能力上比其他個體更勝一籌,這些 特殊的改變代代相傳,因而數目不斷增加。後世的生物學家們指出,達爾文有關解剖學 的推理同樣適用於生理學和生化學:動物或植物個體的生理和生化特徵也是隨一定生活 方式調整,並且順應環境發展。再後來,進化生物學家指出,動物的社會系統也是發展 變化的,即便是一些關係密切的動物物種,有些是獨居的,另外一些是小群活動,還有 些知是大群生活。它們的社會行為是動物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化的結果。究竟是獨居還 是群居更有利物種的生存和繁衍,取決於諸如食物來源是叢生的還是散佈的、是否面臨 食肉動物襲擊的高度風險,等等。性活動也是同樣道理,它取決於每一物種的食物來源 ,食肉動物的威脅和其他生物學上的特徵。某些性行為方式也許要比其他方式更適於生 存和繁衍。在這個問題上僅舉一例,一種最初看來與進化邏輯截然相反的行為:吞食性 伴侶,即有些物種如蜘蛛、螳螂的雄性在交配後甚至在交配時照例就會被它的配偶吞食 。這種吞食顯然得到了雄性的同意,因為這些物種的雄性靠近雌性,沒有任何逃跑企圖 ,甚至將腦袋和胸部靠向雌性的嘴巴以便雌性嚼食它的大半截軀體,而與此同時,它的 腹部仍在繼續向雌性體內射精,工作不輟。 假如誰把自然選擇的意義看作是盡可能保證生存,那麼這種自殺性的同類相食便毫 無意義了。實際上,自然選擇保證的是基因的傳遞,而生存在多數情況下只不過是一種 使基因的不斷傳遞成為可能的策略。我們來設想一下,例如延續基因的機會寥寥無幾並 且毫無先兆,此時雌性良好的營養狀況必定會大大增加延續該基因的後代的數目。這就 是那些低密度生活的物種如蜘蛛和螳螂面臨的境況。一隻雄蟲能遇到一隻雌蟲已是鴻運 當頭了,不能奢望這樣的好運會撞到第二次。這只雄蟲的最佳策略是通過它的幸運遇合 產生出盡可能多的攜帶其基因的後代。雌蟲儲存的營養越多,她就能給卵子越多的熱量 和蛋白質。如果雄蟲在交配後離去,它很可能再也找不到另一個雌蟲,它的存活因此也 將毫無意義。相反,如果鼓勵雌蟲吃掉它,它就可以使雌蟲產出更多攜帶它的基因的卵 來。此外,雌蜘蛛在吞食雄蜘蛛時無暇他顧,就會允許雄性生殖器交配持續的時間更長 一些,注入更多的精液使更多的卵子受精。雄蜘蛛的進化邏輯是無懈可擊的,但對人類 來講則是怪異的,因為人類的生物特徵使得吞食性伴侶並無助益。多數男性一生中,有 多於一次的性交機會;營養再好的女性一次通常也只生育一個嬰兒,或者至多是雙胞胎 ;並且一個女性在一次坐股期間也不可能通過充分消化男性的身體來顯著改善她孕期內 的營養基礎。 這個例子顯示,不同物種的不同生態學和生物學特點對物種的性策略有決定作用。 蜘蛛和螳螂吞食性伴侶,取決於它們低密度分佈、遇合概率低的生態學特點,以及雌性 消化相對巨量食物的能力及營養良好時能顯著增加產卵量的生物學特點。如果個體開拓 了一個嶄新的棲息地,生態學特徵會頓時改變,但個體仍攜有與生俱來的生物學特徵, 這些特徵只能通過自然選擇緩慢改變。因此僅考慮物種的棲息和生活方式,紙上談兵地 設計出一套適合這種棲息和生活方式的性活動特徵是沒有用的,你必將發現這些假定的 最佳的性活動特徵並未發生。相反,性的進化受到遺傳特徵和先前的進化史的嚴重制約 。 例如,多數魚類雌性產卵,雄性在其體外授精,但是所有的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和有 袋動物都是雌性生育幼體而不是排卵,並且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採用體內授精(即雄性精 液注入雌性體內)。生育幼體和體內受精涉及到如此之多的生物學調適和遺傳因素,以 致於所有有胎盤哺乳動物和有袋動物幾千萬年來固守了這些特點。正如我們看到的,這 些遺傳特徵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沒有一種哺乳動物是雄性獨力照顧後代,即便是和雄性獨 力照顧後代的魚類、蛙類比鄰而居的哺乳動物也是如此。 我們因此可以重新定義一下由我們奇特的性活動產生的問題。在過去的700萬年間 ,人類與最近的親戚黑猩猩發生了分化,性解剖結構有某些區別,性生理區別多一些, 性行為差別更多。這些差別確實反映了人類和黑猩猩在環境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別,但這 些差別還受到遺傳因素的制約。那麼,生活方式和遺傳因素是如何造成人類進化出怪誕 的性活動方式的呢? 熾天使書城
【第二章 兩性的戰爭】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上∼章中我們已經看到,要理解人類的性活動,我們必須拋 開人類扭曲的觀點。我們確實是這樣一種特殊的生物,父母在性交過後仍然廝守在一起 ,共同哺育後代。但是任何人都無法聲稱男性與女性在共同養育子女方面所做的努力可 以相提並論:事實上在絕大多數婚姻和社會中,男女兩性耗費的精力是不相等的。但是 多數為人父者都多少惠及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僅僅是食物或保護抑或居所。我們之所以 將這些好處認作父親的天職,因為它們已被寫入了法律:離異後父親仍有撫養孩子的義 務;而且即使是一個未婚母親,也可以訴請法院判令一個男子承擔撫養孩子的義務,只 要基因測試證實該男子是孩子的生父。 但這些觀點仍然是僅僅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待性活動。在性活動方面,人類在動物世 界中屬於異常現象,在哺乳動物中尤其如此。如果猩猩、長頸鹿和多數其他哺乳動物能 夠言語,它們必定會聲稱人類那些有關撫養後代的法律是多麼地荒唐!多數雄性哺乳動 物在令雌性受孕後即把雌性以及它們未來的孩子拋在腦後,不管不顧;它們又忙忙碌碌 去尋找下一個雌性,令它受孕。從總體上講,不僅僅是雄性哺乳動物,而是所有雄性動 物,它們為子女所做的(如果有的話)要比雌性少得多。 當然這一沙文主義模式也存在不少例外。有些鳥類,如瓣雕鶴和斑鷸,是由雄性肩 負起孵化、養育雛鳥的重擔,而雌性則再接再厲尋找下一個異性令自己受孕,然後由該 異性來養育它的下一批孩子。有些魚類(如海馬和刺魚)和有些兩棲動物(如產婆蟾) 的雄性將孕卵安置在巢穴或者自己的口腔、囊袋或者背上呵護。大千世界,雌性育兒的 常態同時又並存著無數個例外,我們如何來解釋這一奇怪現象呢? 答案來源於這樣的認識,正如自然選擇決定了人對瘧疾的抗性和牙齒的數目,它同 樣決定了導致某種行為的基因。一種由基因傳遞的行為模式雖然有助於某種動物,但對 於其他動物物種則未必一定有益。尤其在兩性交配完畢創造了一個受精卵後,就面臨著 對於此後行為的〞抉擇〞。是雙方都拋下孕卵,由它自力更生求生存,而父母則再次交 配呢,還是各自和新夥伴發展性關係並創造下一個受精卵?一方面,為照顧後代,暫停 性生活可能會提高第一個孕卵的存活機會。如此,這一抉擇又導向進一步的抉擇:究竟 是由父母共同養育後代,還是單單由其中一方承擔責任?另一方面,如果孕卵在沒有父 母呵護的情況下存活的機會為十分之一,並且如果照顧它的時間可以被用來製造出成干 校孕卵來,明智的選擇顯然是安靜地走開,致力於創造更多的受精卵,讓第一個孕卵自 立。 我將這些方案稱作〞抉擇〞。這一詞語聽來似乎意味著動物也像人類這樣有主意, 可以有意識地對各種方案權衡比較,從中選擇對自身利益最有利的一種方案。當然,事 實並非如此。許多我稱之為抉擇的東西實際上已經被深深編進了動物的解剖結構和生理 特徵中去了。例如,雌袋鼠作出〞抉擇〞,擁有一個可以裝下幼崽的育兒袋,而雄袋鼠 則沒有這一裝備。多數或所有這些抉擇,就解剖結構而言,對於兩性中任何一方面都是 可能的,但是進化已經賦予各種動物照顧或者不照顧子女的本能,而且這種本能的行為 抉擇在同一物種的兩性之間也是不同的。例如,在鳥類父母中,雌雄信天翁、雄性(非 雌性)鴕鳥、多數種類的雌性(非雄性)蜂鳥天生會給雛鳥提供食物;而營家鳥則不論 雌雄都不哺育雛鳥,儘管所有這些鳥類物種的雌雄兩性各自在軀體和解剖結構上都有能 力負起哺育之職。 作為父母有幾行為基礎的解剖結構、生理特徵和本能,是自然選擇代代相傳的烙印 。總之,它們組成了生物學家稱之為繁衍策略的一部分。換言之,發生於某一鳥類父( 母)的基因突變或者基因重組,可以加強或者削弱它育兒的本能;而且對於同一物種雌 雄兩性的影響也可能截然不同。這些本能會令傳遞父母基因的雛鳥存活率發生重大變化 。如果雛鳥能得到雙親呵護,無疑會令它的生存機會大大提高。但我們仍應看到,如果 父(母)親拋棄子女,它們將會取得其他傳遞基因的機會。因此父(母)親餵養雛鳥的 遺傳天性既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血緣後代的數目,這一點取決於我們將要述及的生態和 生物因素。 以獨特的解剖結構或本能為特徵的基因,多數能最大限度地保證負載該基因的後代 的存活,而且基因的頻率因此增加。上述論點也可表述為:促進生存和繁衍效果的解剖 結構和本能是由自然選擇按遺傳程序建立的,因此生物學家常常採用擬人化的語言來簡 潔明瞭地表述。例如,他們說一頭動物〞選擇〞做某事或者遵循某一策略,我們當然不 應當誤以為這一短語意味著動物能夠有意識地去權衡比較。 很久以來,進化生物學家一直認為,自然選擇對整個物種的進化都有種益。實際上 ,自然選擇最初僅僅作用於動植物的個體。自然選擇意味著的不僅僅是物種(整個種群 )間的生存競爭,也不僅僅是不同物種個體間、同性同齡同種個體間的競爭,自然選擇 還意味著父母與子女間抑或配偶間的生存競爭,因為它們彼此之;同可能存在利益衝突 。在延續血脈方面,對於某一年齡和性別的個體有利的東西未必一定有利於其他類型的 個體。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那些擁有眾多子女的雌雄兩性都是自然選擇的受惠者,但 是父母各自有著不同的最佳策略來達到這一目的。這就產生了父母之間固有的衝突,這 一結論相信已無需科學家們向大眾揭示。我們經常耳聞目睹兩性爭鬥的趣事,但兩性的 戰爭既非笑話,也非個別父、母在特定情況下發生的偶然事件。千真萬確,有利於雄性 遺傳利益的行為模式未必有利於它的雌性配偶,反之亦然。這一殘酷的事實正是人類痛 苦的根源之一。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種情況,雌雄雙方已完成交配,創造了一個受精卵,現在它們面 臨的〞抉擇〞是下一步該何去何從。假如該受精卵在完全無助的情況下仍有存活的可能 性,假如父母在這段本該用來照顧這第一個受精卵的時間裡能夠創造出很多新的受精卵 ,那麼父母雙方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拋棄這第一個受精卵。我們再假設另一種情況,假如 這個新受精的、新產出的或者新孵化的卵子或者新生幼崽只有在得到父母之一關照的情 況下才有希望存活,那麼利益衝突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雙親中的一方是否可以將哺育之 責單獨強加給另一方,而自己則犧牲配偶的遺傳利益,遠走高飛去尋找新的夥伴呢?事 實上,狠心遺棄配偶、子女的一方確實能推進其利己的進化目標。 在這種子女存活必須仰仗雙親之一照看的情況下,照料孩子似乎變成了父母之間冷 血的較量,看哪一方狠得下心首先遺棄對方和孩子,繼續投身新的繁殖事業。在付諸行 動之前,一方必須考慮到已不再年輕的配偶是否有能耐養大子女,以及自己有沒有可能 找到一個新的有生育能力的配偶。這一切就好像是父母雙方在交情成功後,玩著一場勇 敢者的遊戲。他們大眼瞪小眼,異口同聲:〞我反正立馬就走,去尋找新伴侶,如果你 願意,你來照顧這個胚胎好了;如果你不願意,我還是不會管它的!〞如果雙方都威脅 著要扔下這個胚胎並身體力行,胚胎就會死去,由此父母雙方都輸掉了這場遊戲。那麼 ,究竟哪一方有可能屈服呢? 答案取決於以下考慮,即哪一方對於受精卵所作的投資更大,哪一方有著更好的選 擇方案。正如我前面所述,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意識地權衡計算;任何一方的行動都是 自然選擇作用於身體結構和性本能並代代相傳的結果。許多動物的雌性退讓了,在雄性 離開後過著〞單身母親〞的艱苦生活;也有一些動物則相反,由雄性承擔撫育的責任; 還有一些動物則雌雄兩性共擔重負。這些差異是以下三個相關因素決定的,這三個因素 在不同種的兩性間有著不同的表現:對於受精胚胎的投資;因進一步照看受精胚胎或者 受精卵而喪失的選擇機遇;對於胚胎或者受精卵父系或者母系血統的信心。 經驗告訴大家,比較一個我們花費了大量心血、正蒸蒸日上的企業和另一個我們剛 剛著手去搞的企業,我們必定會對前者更為眷戀。不論我們投資於人類親情、商業項目 還是股票市場,也不論我們的投資是以金錢、時間還是精力的形式體現出來,都是一樣 的道理。如果性關係在第一天即告惡化,我們會毫不猶豫地結束它;如果我們沒幾分鐘 就碰壞了一個廉價的玩具,我們當然不可能費心去修復它。但是,當我們面對著一段持 續了25年的婚姻,或者一幢花了大量資金改建的房屋,何去何從,必定會令當事人痛苦 不堪。 父母對於未來子女的投資也是這個道理。即使是在一個卵子的受精時刻,相形之下 ,雌性對於由此形成的受精胚胎的投資也要大於雄性,因為多數動物的卵子要比精子大 得多。儘管卵子和精子都包含染色體,但卵子還包含著足夠的養分和代謝物質以支持胚 胎的進一步發育,最起碼要能維持到胚胎自食其力為止。反之,精子則只需要包含一個 鞭狀運動器以及能夠驅動這個運動器游動前行至多數天的能量。因此,人類成熟的卵子 幾乎是使之受精的精子的體積的100萬倍。鶴鴕的這種比率甚至達到了1000萬億倍。因 此,如果單單將一個受精胚胎視作一項初期建設工程,那麼父親對它的投資較之母親的 付出實在太微不足道。但這並不意味著雄性在受孕以前就注定了要輸掉這場勇敢者的遊 戲。儘管只能有一個精子成功地使卵子受精,但雄性每次射出的精液中包含了幾億個精 子,所以總體看來雄性的投資也許和雌性不相上下。 按照卵子受精發生在雌性身體內外的不同情況,可以分為體內受精和體外受精。多 數魚類和兩棲動物採用體外受精方式。例如,多數魚類的雌性和鄰近的雄性同時將卵子 和精子排入水中,在水中進行受精。在體外受精情況下,雌性的被動投資在排卵的一刻 即告結束。接下去,胚胎究竟是在水中浮游、無依無靠、自力更生,還是由雙親之一照 看,各物種有所不同。 人類更熟悉的是體內受精,也就是雄性將精子注入雌性體內(例如,通過勃起的陰 莖來完成)。多數物種的雌性接下去並不是立刻排出受精卵,而是容留它,使其繼續在 體內成長髮育到胚胎快要能自行存活為止。胚胎在最終產出時可能包裹在一層具保護作 用的蛋殼中,同時還有卵黃作為能量來源——所有鳥類、許多爬行動物以及單孔目哺乳 動物(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鴨嘴獸)就是這種情況。還有另一種方案,胚胎繼續在母 體內發育,直到它娩出。它出生時沒有蛋殼,並非卵生,這種做法謂之胎生(活體生殖 ),是我們人類和除單孔目動物以外的其他所有哺乳動物以及某些魚類、兩棲動物、爬 行動物的特色。胎生需要有專門的體內構造(哺乳動物的胎盤是其中最複雜的一種), 以便使營養從母體傳遞給發育中的胚胎,將廢物由胚胎轉移給母體。 體內受精使得母體在產生卵子並受精後被迫作出進一步的投資。母體要麼以自身的 鈣質及養料組成卵殼和卵黃,要麼以自身的營養形成胚胎。在投資營養物質以外,母親 還必須付出整個孕期的時間。這樣體內受精型的母親在孵卵或者分娩時,較之父親所作 的投資要大得多,比體外受精型母親所作的努力也大得多。例如,男人只需要花幾分鐘 時間性交,射出一毫升的精液;而女性則要懷胎十月,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與丈夫微不足 道的付出相差巨大! 正因為體內受精型的父母各自對胚胎的投資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在胚胎有需要時, 母親更難以狠下心腸推卸產卵或者產後的哺育之責。這種責任以多種形式體現出來:例 如,雌性哺乳動物的哺乳,雌鱷魚對鱷魚蛋的守護,雌蟒蛇的孵卵。儘管如此,我們也 應看到,在某些情況下,雄性也會放棄不負責任的打算,而與雌性共擔甚至獨自承擔照 顧子女的職責。 我曾提到共有三個相關因素影響父母作出是否照顧子女的〞抉擇〞,父母在子女身 上的投資比例不過是因素之一。因素之二是選擇機遇。純粹從生物學上來說,如果你現 在是一個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你凝視著你的新生兒,冷靜地權衡自身的遺傳利益,盤算 著接下去該做什麼。新生地攜有你的基因,與你血脈相連,如果你肯保護它、餵養它、 圍著它轉,無疑它會存活下去,延續你的基因的概率將大大提高。如果你在這段時間內 並沒有其他辦法來延續血脈,那你最好還是留下來照看孩子,不要嚇唬你的配偶讓他( 她)成為單親父(母)。反之,如果你在此時間內有能耐創造出更多的孩子來傳遞基因 ,那你必定會義無反顧地拋夫(妻)棄子,追求大好良機。 現在我們再來設想一下,動物雌雄雙方在交配創造出一定的受精胚胎後,都在權衡 利弊,尋求利益的最大化。在體外受精情況下,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都沒有當然的義務 去進一步付出,從理論上講,雙方都能夠自由地尋求新歡,與之創造出更多的受精胚胎 。不錯,剛受精的胚胎也許需要關懷,但是父母都可能唬住對方,由對方照顧胚胎。但 在體內受精時,雌性懷孕後,在分娩或者產卵前必須由母體給受精卵提供營養。如果是 雌性哺乳動物的話,她的義務期更長,要貫穿整個哺乳期。在哺乳期內雌性再與其他雄 性交配,毫無遺傳利益,因為雌性在此期間不可能再生育。換言之,雌性在這段期間照 顧子代並沒有任何損失。 但是雄性在與∼個雌性交配後,稍過一些時刻即可以再與別的雌性交配,藉此創造 出更多的子代來延續血脈。例如,男人每次射精都會釋放出2億個左右的精子——即使 最近幾十年來有關人類精子數量不斷減少的報告屬實,也至少會有幾千萬個精子。如果 男人在他的性伴侶280天的孕期內每28天射精一次(這一射精頻度相信多數男人都能輕 鬆做到),那他釋放出的精子足以令世上20億左右的育齡婦女受孕,條件是他能順利地 安排令每一個婦女接受他一個精子。就是這一進化邏輯誘使眾多的雄性動物在令雌性受 孕後立即棄之如敝履,開始下一輪追逐。如果雄性埋頭照顧孩子,他將喪失許多可供選 擇的大好機會。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其他多數體內受精型動物。正因為雄性享有這些選擇 機遇,促成了動物世界中主要由雌性照看後代這一模式的形成。 還有一個因素是對血統純正性的信心。在你付出時間、精力和營養去養育一個受精 卵或胚胎之前,你最好還是先確認一下它是否確實是你的親生骨肉。如果你後來發現它 竟然是別人的孩子,那你已輸掉了這一場進化競賽。你這是自掘墳墓,延續了競爭對手 的香火。 女性以及一些採用體內受精方式的雌性動物,她們不會面臨母親血統純正與否的困 擾。精子進入母體,令母體內的卵子受精,過一段時間從雌性體內產出幼兒。在此期間 不可能偷梁換柱,將別人的孩子放入她體內調包。因此雌性照看子代是一個穩妥的進化 選擇。但是雄性哺乳動物以及其他體內受精型動物的雄性,對父系血統的純正性並沒有 把握。不錯,雄性確知自己的精液注入了雌性體內,過些時候,雌性娩出了孩子。但是 ,雄性怎麼能保證在它不注意時雌性沒有和其他雄性交配呢?它又怎麼能知道究竟是它 自己抑或是別人的精子令這一卵子受精呢?面臨此等無可避免的不確定性,進化的結論 是,多數雄性哺乳動物選擇了在交配後馬上遠離,去追逐更多異性並令其受孕,由那些 雌性去養育孩子——希望那些和他有過一夕之歡的一個抑或更多的雌性的的確確懷上了 它的孩子,並且成功地獨立養育了孩子。由雄性照看子代將是一場糟糕的進化賭博。 然而,據我們的經驗,我們知道這種雄性始亂終棄的一般模式在一些物種存在例外 。這些例外分為三種類型。其一是那些體外受精型的物種。雌性排出的是尚未受精的卵 子,雄性守在一邊甚至逮住雌性,隨後將精液撒播於卵上。在其他雄性可能再以它們的 精液覆蓋其L之前,它立即挖走卵子,然後再照看這些卵子。由此形成的受精卵,它根 本無需懷疑它們的血統。就是這樣的進化邏輯使得某些魚類和蛙類的雄性甘願在受精後 充當〞單身父親〞。例如,雄性蟾蜍將受精卵裹在後腿周圍守護著;雄性玻璃蛙守候著 置於上方植被上的蛙卵,孵出後將掉入溪中;雄性刺魚則壘個窩來保護魚卵不受食肉動 物傷害。 第二種例外類型涉及一種引人注目的現象,名字也很長:性別角色倒錯的一雌多雄 組合。名如其實,在通常的一雄多雌婚配模式中,體格魁偉的雄性為了贏得多個雌性配 偶相互激烈爭鬥;而一雌多雄組合恰恰相反,壯碩的雌性激烈爭鬥贏得多個瘦小雄性, 雌性依次和每個雄性產下一窩卵,然後由雄性各自完成孵化和餵養子代的大部分或者全 部工作。這種擁有多個〞男眷〞的最著名的例子見於鳥之中,它們有水雉、斑鵡。例如 ,一群有10只之多的雌性瓣踐鶴會為了一隻雄鳥追出數千米地。勝利者會守護著她的戰 利品,確保只有她才能與他有性關係,他於是成為養育著她的孩子的眾多雄鳥之一。 顯然,性別角色倒錯的一雌多雄組合,反映了成功雌性進化夢想的實現。她繁衍了 眾多的子女,遠遠超過她獨自或者和一個雄性協作所能養育的子女數目,由此她贏得了 兩性的戰爭。她幾乎可以將她自身的產卵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唯一缺憾是她的這一能 力要受到其他雌性挑戰的限制,因為其他雌性與她角逐著那些哺育後代的雄性。但是這 一策略是如何演化得來的呢?為什麼某些鳥物種中的雄性會在兩性的戰爭中敗北,充當 著一雌多雄組合中眾多男嬪妃的角色,而與此同時,幾乎所有其他鳥類中的雄性都避免 了這一命運,甚至倒過來形成一雄多雌組合呢? 問題的答案要從濱鳥不同尋常的繁殖生物學特點中尋找。它們每次產四個卵,雛鳥 屬於早成性一類,也就是說雛鳥在破殼而出時已長有絨毛,眼睛睜著,能跑能跳,自行 覓食。濱鳥父母無需為雛鳥餵食,只須守護御寒,這些事情單親即可辦妥。而多數其他 鳥類,光給雛鳥餵食已令雙親窮於應付。 但是,一隻一出殼就能奔跑的雛鳥要比一隻無助的雛鳥在孵化前經歷更長的發育時 期。於是特大型蛋應運而生。(只要略一思索鴿子那典型的小型蛋孵出的是不能自立的 雛鳥,就能理解為什麼蛋農們喜歡餵養產大蛋的早成性的鳥類了。)斑鶴的一個蛋要佔 到母體的五分之一重量;一窩四個蛋的總重量更是要佔到母體的80%,令人瞠目結舌。 即使在一夫一妻組合的濱鳥中,雌性比雄性體形大一點,但是要產出巨型鳥蛋仍然令雌 鳥精疲力竭。母性如此巨大的付出給雄性帶來的除了短期利益以外還有長期利益,因為 如果雄性承擔了獨力餵養早成性雛鳥這份尚不算太累的差使,那麼雌性就可以得到解脫 ,恢復元氣。 雄性的短期利益是,萬一第一窩蛋被肉食動物所毀,他的配偶可以很快為他生產出 另一窩蛋。這是一個巨大的利益,因為濱鳥的窩築在地上,鳥蛋和雛鳥的夭亡率非常驚 人。例如,1975年鳥類學家劉易斯﹒奧林格(LewisOring)在明尼蘇達觀察到一隻動就 搗毀了一整群斑鷂的每個鳥巢。在巴拿馬對水雉的一次研究發現,52個鳥巢中有44個被 毀。 而且雌性還可能帶給雄性更長遠的利益。如果她在一個繁殖季節後沒有垮掉,她有 很大可能會存活到下一個季節,於是雄性可以和她再度婚配。和人類夫妻∼樣,鳥類中 老夫老妻配合更為默契,比新婚夫婦有更豐富的育兒經驗。 好心未必有好報,雄性濱鳥如同人類那樣,對未來回報的美夢未必一定成真。一旦 雄性獨自攬下了照管雛鳥的活兒,至於雌鳥如何充分利用她無拘無束的自由,則顯然是 天高任鳥飛了。也許她會知恩圖報,養精蓄銳,一旦她的第一窩孩子不幸夭折,即為她 丈夫再生一窩孩子。但她也可能會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馬上和別的雄鳥合作產下第 二窩。如果她第一窩孩子存活下來了,繼續羈絆看她前夫的手腳,她這種一雌多雄組合 的策略就會令她子女的數目翻番。 比翼之心,鳥皆有之。其他雌鳥也會有這樣的打算,於是她們會發現自己正在為日 漸減少的雄性展開競爭。繁殖季節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多數雄鳥都已被第一窩孩子束縛 住,照顧更多的孩子已是力有未透。儘管成年雌雄兩性的數目大體平衡,但是繁殖期的 斑鶴和威爾遜瓣模紛中雌鳥和雄鳥的適婚比率高達七比一。正是這些殘酷的事實驅動著 性別角色倒掛現象趨於極致。儘管為了能夠產出巨型鳥蛋來,雌鳥的體形已經必須比雄 鳥大上那麼一點,但是為了在這激烈的競爭中取勝,雌鳥的體形進化得更龐大。雌鳥進 一步減少應盡的母親職責,加劇了對異性的追逐,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濱鳥在生物學上的這些典型特徵——早成性的雛鳥、量少形巨的鳥蛋、平地 築巢的習慣以及因食肉動物造成鳥蛋和幼雛的嚴重夭亡——使得雛鳥易於接受雄性單親 育後、雌性拋夫棄子,無拘無束的模式。當然,多數濱鳥種類中的雌性不能夠充分利用 這種一雌多雄的機會。例如,居住在北極酷寒地帶的多數斑鷓由於繁殖季節太過短暫而 沒有時間生育第二窩孩子。只有在少數物種,如熱帶的水難和南部斑鷓種群中,一雌多 雄組合才時有發生甚至成為通例。儘管這一現象與人類的性行為相去甚遠,濱鳥的性行 為仍然對我們很有啟發,因為它揭示了本書的主旨:物種的性行為是由物種生物學上的 其他特徵潛移默化決定形成的。因為對於濱鳥,不像對人類,我們無需考慮道德準則, 所以我們更易認同這一結論。 雄性薄情模式的另一個例外發生在這樣一些物種中:體內受精、但是單親很難甚至 不能獨力養活依賴性很強的幼崽,人類是其中之∼。父母中的另一方有必要為配偶或者 子女覓食,在配偶外出覓食時照料子女、保衛家園以及教育子女。在這些物種中,雄性 不伸援手,單靠雌性是養不活也保衛不了孩子的。如果拋下受孕的配偶去追逐其他異性 ,孩子會餓死,顯然對雄性並無進化益處。因此,自身利益牽住了雄性不羈的心,迫使 他留在懷孕的配偶身邊,反之亦然。 我們熟知的北美洲和歐洲鳥類的狀況是雌雄恪守一夫一妻婚約,共同撫育子女。盡 人皆知,人類也大體如此。儘管有超市可購物,有保姆可僱用,單親家庭的生活仍然麻 煩多多。在那些遠古的狩獵年代中,無論幼年喪父還是失母,都將減少孩子的存活可能 。同母親一樣,渴望綿延血脈的父親發現照看孩子是關係切身利益的大事。於是多數男 人為妻兒提供食物、安全和居所。因此人類的社會制度名義上都是由一夫一妻的已婚伴 侶組成,偶爾也有有權有勢的男人妻妾成群。大猩猩、狒狒以及少數其他雄性育兒的哺 乳動物都是基於同樣的考慮。 然而,父母共擔育兒重負並不能熄滅兩性戰爭的烽火。由於產前父母的投資不等, 這一安排未必能緩解父母利益的衝突。即使在那些照顧子女的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中, 雄性仍然試圖搞明白,他們究竟付出多少才能既保證子女主要靠母親照顧活下來,又能 在外尋花問柳。雄性不放棄引誘他人配偶的機遇,而那無辜的戴了綠帽的丈夫則被蒙在 鼓裡,養育著〞好夫〞的孩子。雄性理所當然地因此對自己配偶的一舉一動而疑神疑鬼 起來。 有一種歐洲鳥類叫做花斑夠,它極好地反映了父母在共同育兒過程中的內在衝突, 人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多數雄性花斑銷名義上是一夫一妻的,但是許多雄性都試圖 贏得更多雌性,而且有些還得逞了。因此,我在討論人類性行為的本書中撥出幾頁討論 某些相關鳥類,因為它們的行為同人類驚人地相似,但又無涉道德問題,因而極具啟發 性。 我們看看雄性花斑鷙是如何尋花問柳的。春暖花開季節,雄鳥會找到一處好巢穴, 在周圍劃定界限,追逐到一隻雌鳥,然後與之交配。當這只雌鳥(稱之為元配)產下第 一個蛋時,雄鳥確信是自己令她受孕,而她將會忙於孵化他的孩子,對其他異性毫無興 趣而且還暫時喪失了生育能力。於是雄鳥在附近找了另一個巢穴,贏得另一隻雌鳥(稱 之為二房)的苦心,與她交配。 當二房產卵時,雄鳥確信自己已令她受孕。差不多同時,無配產下的卵開始孵化。 雄鳥返回元配身邊,餵養她的雛鳥佔據了他大部分心神,對於二房的孩子他只稍微管一 下甚至全然不顧。鮮明的數字對比撕下了雄性多情的假面:雄馬平均每小時14次往來於 元配的鳥巢內外銜運食物,而它往二房處運送食物的頻率只有每小時7次。只要能找到 足夠的鳥巢,多數已有配偶的雄鳥都會蠢蠢欲動,追逐第二個雌性,而且其中有多達 39%的雄性成功了。 顯然,這種模式同時造就了贏家和失敗者。由於雌雄鳥的數目大體相等,而且每一 個重婚的雄性必然對應著另一個的單身漢。這種模式的大贏家是那些一夫多妻的雄鳥, 他們每年平均繁衍81只(歸功於兩性共同的努力),而那些忠貞不二的雄鳥只有5, 5個子嗣。一夫多妻的雄馬比起單身漢來,年歲要長,體形要大,而且他們能在最佳棲 息地點佔據最佳地盤和巢穴。因此,他們的孩子體重要比其他雄性的子嗣重上10%,這 些健壯的雛鳥要比贏弱的同伴有更多生存的機會。 那些不幸的單身雄鳥則是最大的輸家,他們得不到任何雌性的青睞,徹底斷絕了香 火(至少在理論上如此——隨時間推移趨向這一結果入二房雌鳥也是一個輸家,因為她 餵養雛鳥的負擔要比元配雌鳥沉重得多。前者每小時往鳥巢內搬運20次食物,而後者僅 有13次。Th房往往由於筋疲力盡而早亡。儘管她不辭辛苦,但她辛苦半天得到的食物仍 然比不上元配雌鳥輕鬆工作以及和雄鳥合作的收穫。於是一些雛鳥飢餓而死,最終存活 下來的二房孩子要少於元配(平均為3.4比5.4)。此外,二房的孩子即使活下來也要 比他們那些同父異母的兄妹們瘦小,他們因此更難抵禦嚴寒和長途遷徙的折磨。 鑒於這些嚴酷的統計數字,為什麼還有雌性甘願充當第三者的角色呢?生物學家們 過去推測二房之所以走上了這條路,是因為她們覺得充當優秀雄性的二房,即使遜色於 元配,總強過做那只有塊破地盤的蹩腳雄性的大房。(眾所周知,那些富有的有婦之久 就是用同樣的辦法誘惑眾多的情婦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二房並非有意識地、自覺 自願他屈就做小,她們是中了圈套。 騙術的關鍵在於,花心的雄鳥將他的第二個家安在距離第∼個家約200米以外,中 間隔著許多其他雄性的地盤。雄鳥出人意料地不在第一個家附近幾十個可能的巢穴金屋 藏嬌,儘管這樣可以縮短他們往來奔波的時間因而可以更好地餵養雛鳥。結論只有∼個 ,一夫多妻的雄鳥情願將第二個家安置得偏遠一點,藉以欺騙可能到手的二房,隱瞞使 君有婦的事實。生活的苛求使得雌性花斑題特別易受欺騙。如果她在產卵後發現情郎另 有家室,已經為時太晚,只有徒喚奈何了。她最好還是留下來照料她的孩子,而不該離 家出走去尋找可能的新伴侶(多數這些雄性其實也是未來的重婚者),她也不該奢望新 伴侶會比前夫好上多少。 男性生物學家以無關道德的詞彙矯飾雄性花斑題的這一策略,稱之為〞混合繁衍策 略〞,它意味著已婚雄馬並不是忠貞不二的;他們還偷偷摸摸地試圖引誘其他雄性的配 偶。一旦他們發現某一雌鳥的配偶臨時外出,他們就會嘗試與之交配,而且常常得手。 他們有時高喉大嗓地靠近她,有時卻靜悄悄地前往,後者更易成功。 這種行徑如此普遍,令我們人類的想像力頗費思量。在莫扎特的歌劇《唐璜》第一 場,唐璜的僕人李卜雷婁跟唐娜﹒埃爾維拉吹噓唐璜光在西班牙就勾引了1003個女人。 這個數字乍聽起來似乎聳人聽聞,但如果你想一想人類有多麼長壽就會明白了。如果唐 璜的情場戰績陸續發生在30年中,那他平均11天才勾引到一個西班牙女人。反之,假如 雄性花斑鷓小別配偶外出(比方說覓食),那麼平均每10分鐘就會有另一隻雄鳥闖入他 的地盤,每34分鐘就會有一隻闖入者與其配偶交配。所有觀察到的情況中,有29%屬於 婚外性行為,大約24%的雛鳥是〞非婚生子〞。這些擅闖禁地的引誘者通常都是鄰家雄 性(佔領毗連地盤的雄性)。 戴上綠帽子的雄鳥也是大輸家,婚外性行為以及混合繁衍策略對他們來講是一場進 化的惡夢。他虛擲光陰,將短暫生命中的整整一個繁殖季節用來餵養與自己並無血緣關 係的雛鳥。然而,儘管那些搞婚外性行為的雄鳥似乎是大贏家,但我們略一思索,就會 清楚要知道雄鳥的損益是比較複雜的。當雄鳥在外尋花問柳葉,恰恰為其他雄性勾引他 的配偶開了方便之門。如果雌性離她的配偶不足10米,那婚外性行為的企圖很難得逞, 但如果她的配偶在10米之外,那成功的概率就會直線上升。由於一夫多妻的雄鳥花費了 大量時間照顧另一處地盤的二房並在兩地穿梭,所以他們的風險尤其大。一夫多妻的雄 性企圖搞點婚外戀,平均每25分鐘作一次嘗試,但同時每二三分鐘就有其他雄性潛入他 的地盤企圖勾引他的配偶。半數婚外性行為企圖,就在戴綠帽的雄性烏外出拈花惹草時 被其他雄性鑽了空子。這些數字使得混合繁衍策略對於雄性花斑鷂的價值很成問題,但 是他們很聰明,懂得將風險最小化。在他們的配偶懷孕前,他們離開配偶不會超過二三 米,不辭辛勞地守衛著她。只有在她受孕後,他們才會放心大膽地出門尋歡。 對於動物世界中兩性戰爭的不同結果,我們已有了一個概括的瞭解,現在來看看人 類又是如何施展身手的。儘管人類的性行為在其他方面獨一無二,但是涉及到兩性戰爭 的領域又是極其普遍的。人類的性行為同其他許多體內受精、子女需要雙親共同照顧的 動物是很相像的,也因此和其他多數體外受精、子女只須一方照顧甚至完全能自食其力 的動物規然不同。 和所有其他哺乳動物以及除營家鳥外的鳥類一樣,人類的卵子在受精後並不能自力 更生。實際上,人類的孩子到能夠覓食和照顧自己需要經歷的時間絕不短於其他任何動 物的幼息,甚至要比絕大多數動物長得多。所以父母的呵護是必不可少的。唯一的問題 是父母中誰該照顧孩子抑或雙方都應對此負責。 我們已經知道對於動物來講,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以下三個因素;父母各自對於 胚胎的義務投資比率、選擇照看孩子所錯失的機遇、對純正血統的信心。究其第一個因 素,人類母親的付出遠大於父親。雖然卵子和每次射精的精子總量相比,所耗能量不相 上下,甚至還有不足,但是在受精時人類的單個卵子要比單個精子大得多。女性懷孕後 要經歷長達9個月的妊娠期,能耗非常巨大;隨後又是哺乳期,在采獵時代哺乳期要持 續季年之久,直到農業在二萬年前興起後情況才有所改變。人類哺乳能耗驚人,我清楚 地記得當初我妻子給兒子們餵奶期間,冰箱裡食物消耗的速度是多麼快啊Z哺乳期女性 日耗能量超過了多數運動量中等的男性,僅稍低於訓練中的馬拉松女選手。所以一個剛 剛受孕的女人怎麼也不可能從婚床上坐起、逼視著她的丈夫或請人,坦言道:〞如果你 想要這個胚胎活下去,你必須親自照管它,因為我才不幹這種事呢!〞她的伴侶只會把 這種姿態當作虛張聲勢。 影響兩性照著孩子的第二個因素是他們由此喪失的機遇。因為女性必須全身心地投 入,所以在懷孕以及哺乳期間,她不可能再抽空生產另∼個孩子。傳統的哺乳方式是每 小時給孩子餵奶多次,由之引起的激素分泌導致了長達好幾年的哺乳性閉經(月經週期 的中止人因此在采獵時代,母親間隔好幾年才會生育∼次;而在現代社會,由於女性不 再給孩子授乳而轉為用奶瓶餵奶,或者是由於女性隔幾個小時才給嬰兒喂一次奶(現代 女性貪圖方便,傾向這麼做),女性在產後幾個月就能再次受孕。在這樣的情況下,女 性很快恢復了月經週期。儘管如此,現代女性中,即便是那些既不給孩子授乳也不避孕 的女人也極少在不到1年的時間裡再次生育,也很少有女人一生中生育超過12個孩子的 。女性一生生育子女數的最高紀錄僅僅為69個(紀錄保持者是19世紀一個增產三胞胎的 莫斯科婦女)。這個數目乍聽之下非常龐大,但如果和下文即將提到的某些男人的紀錄 比較,則是小巫見大巫了。 因此,一妻多夫無助於女性生育更多的子女,並且極少有人類群體真正實踐著一妻 多夫的策略。即使有∼妻多夫的例外,擁有兩個丈夫的女性的平均子女數也並不比只有 一個丈夫的女性多,而且一賽多夫的原因往往和土地所有制息息相關,因為家族成員共 娶一個女性可以避免分割那本就少得可憐的土地。 所以,女性〞選擇〞照顧孩子並沒有明顯的機會損失。相反,一妻多久的雌性瓣暖 鵬在有一個配偶時平均只有1.3只雛鳥,如果她能擁有兩個配偶就有22只雛鳥,在有三 個配偶時則可達到3.7只雛鳥。在這一領域,女性和男性亦有不同,前文我們已經討論 過男性在理論上具有令全世界女性受孕的能力。與一妻多夫的特裡巴女人在遺傳上毫無 益處不同,19世紀的摩門教徒實行一夫多妻,則有很好的遺傳利益。終其一生,如果摩 門男人擁有2∼3個妻子,他的子女數目就會從一夫一妻的7個子女達到16個或者20個, 相應的,摩門教長平均擁有5個妻子,他們的孩子有25個之多。 但是摩門教徒一夫多妻的收益和近代王公相比起來,仍屬小數。王公們可以集中全 社會的資源來養育子女,無需親自操勞,他們有幾百個孩子。一個19世紀的旅行者曾經 來到印度海德拉巴的尼扎姆的宮廷中,這個印度王公擁有眾多的後宮嬪妃,恰巧碰上 8天內就有4個尼扎姆的嬪妃分娩,而且下個星期更有9個以上的孩子有望出生。世界上 子女最多的紀錄保持者當屬摩洛哥皇帝——嗜血伊斯梅爾,他有700個兒子,至於女兒 的數目則未作統計,據信也不相上下。這些數字揭示出,如果一個男人在令女性受孕後 就全心全意照顧這個孩子,那他因此付出的機會成本將是無比巨大的。 還有一個因素也使得男性照顧孩子的遺傳利益少於女性,因為男人同其他所有體內 受精的物種一樣,都有理由懷疑子女的血緣。男人很可能被蒙在鼓裡,照料和延續了競 爭對手的香火。正是這一生物學事實的潛在原因,導致了一大堆可惡的規矩,不同社會 中的男人們都試圖限制妻子和其他男性交往的機會,以圖增加對子女血緣的信心。在這 些規矩中有:處女新娘的高昂價格;傳統的法律把通好定義為女性的婚外性行為(而男 性當事人則不受追究);派專人陪護女性,其實是對她們行為的限制;對女性施行〞環 切術〞(切除阻蒂)使她對性漠然,無動於衷;以及對女性進行鎖陰術(即在丈夫外出 時縫合女性的大陰唇,使其幾近閉鎖而不能性交人所有這三個因素——父母被動投資上 的性別差異、照顧子女的機會成本、對子女血統的信心-一都使得男性要比女性更易拋 棄配偶和子女。然而,男人不像蜂鳥、老虎或者其他許多動物的雄性,它們在交配後可 以心安理得地馬上飛走或者跑開,因為它們深知那被拋棄的夥伴完全能夠勝任隨後而來 的一系列繁衍後代的工作。人類的嬰兒實際上需要雙親的撫育,在傳統社會尤其如此。 儘管我們在第五章中將會知道有些被視作父親關愛子女的行為實際上有更為複雜的功能 ,但傳統社會中的許多(甚至是多數)男人無疑是真正為妻子兒女們做了一些事。這些 事包括:尋找和運送食物;提供保護,不僅提防著食肉動物,還時刻防備著其他對妻子 不懷好意的男人,以及對其子女(可能成為後者的繼子女)的照顧;佔有土地及收穫農 作物;建造住房,整理園地,進行其他勞作;教育子女,尤其是兒子,以使孩子們增加 生存的機會。 盡人皆知,男女兩性對於婚外性行為有著迥然不同的態度,它的生物學基礎就是哺 育子女對於父母的遺傳價值存在性別差異。因為在傳統社會中,人類的孩子需要父親的 照顧,所以,如果男性和一個已婚婦女發生婚外性行為,對於他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那 個被欺騙了的丈夫會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養育他的孩子。男子和已婚婦女的露水姻緣會 增加該男子的子女數,卻不會給該女子帶來同樣好處。這一差異反映在婚外性行為男女 當事人的不同動機上。對全世界各個人類群體進行了廣泛調查後發現,不論是一夜風流 還是露水情緣,男人要比女人對性的多樣化更感興趣。考慮到這種行徑使得男性而非女 性的基因傳遞最大代,這一態度差異就好理解了。反之,女性當事人常常自訴婚外性行 為中的動機是對婚姻不滿。這樣的女性尋求的是一種新的持久的性關係:要麼是一個嶄 新的婚姻,要麼是和一個能夠比丈夫提供更多資源或者更好基因的男人保持一種長久的 婚外性關係。 熾天使書城
【第三章】 第三章 為什麼男人不給孩子餵奶 ——雄性哺乳的非進化 今天,我們男性被要求分擔照看子女的責任,我們也沒有借口逃避責任,因為幾乎 妻子們能做的一切事,為人夫者都可以做。所以當我的雙生子在1987年降生後,我義不 容辭地學會了換尿布、清除嘔吐物等工作,履行做父親的職責。 只有一件事,我想我有理由不做,那就是給孩子餵奶。這顯然是屬於我妻子的一份 苦差事。朋友們取笑我,說我該去注射激素,分擔重荷。可是那些力圖將性平等引入這 一女性專利抑或男性逃避的最後堡壘的人們,面對著嚴酷的生物學事實。顯然,男性缺 乏相應的解剖學構件、必不可少的懷孕經歷及泌乳必須的激素。到1994年,人們從未設 想世界上4300種哺乳動物中任一種的雄性在正常狀態下會泌乳。雄性不存在哺乳功能這 一問題因此似已解決,無需深入探討,並且它對於這本旨在討論人們獨一無二的作習慣 是如何演化的書來講,更是離題。畢竟,這個問題是由生理學的事實而非進化推理解決 得了的,並且雌性負責哺乳顯然是普天下哺乳動物共有的現象,而非人類獨有。 事實上,雄性哺乳這個話題和我們對於兩性的戰爭的討論緊密相關。它揭示了在理 解人類性活動方面,拘泥於生理學解釋的失敗和進化推理的重要性。確實,從未有雄性 哺乳動物懷孕,並且絕大多數雄性哺乳動物一般不可能泌乳。但我們要深入一步,問一 下為什麼哺乳動物的基因會演化成只有雌性而非雄性才有必需的生理結構、懷孕歷程和 必需的激素?雄鴿和雌鴿都產生噴囊〞乳汁〞餵養雛鴿,為什麼男人不能像女人那樣呢 ?海馬中是雄海馬而非雌海馬孕育胎兒,為什麼人類卻不一樣呢? 至於說懷孕是泌乳前必不可少的首要經歷,許多(多數?)女性無需懷孕就能泌乳 。許多雄性哺乳動物,包括一些男人,在給予適當的激素後,會有乳房發育和泌乳。在 特定情況下,甚至無需給予激素,很大一部分男人會有乳房發育和產生乳汁的現象。家 養的公山羊自然泌乳人們早有所知,首例野生哺乳動物的雄性哺乳最近也有報道。 因此,男性有哺乳的生理潛能。正如我們應當看到的,哺乳對現代男性要比對其他 多數雄性哺乳動物有更大的進化學上的意義。但事實是,哺乳仍不是人類男性的本領, 除開最近報道的那一例外,它也不是其他雄性哺乳動物的看家本領。既然自然選擇本可 以使男性哺乳,可為什麼不呢?這是一個不能單單以雄性軀體結構的不足來解釋的大問 題。雄性哺乳可以很好地闡述性活動進化過程中的所有主題:兩性的進化衝突,對子女 父系或母系血統信心的重要性,兩性繁衍後代的投入差異以及物種對自身生物遺傳性的 篤信。 作為探討這些主題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克服一種頑固意識,那就是人們公認的雄性 哺乳在生理上是不可能的。兩性的遺傳差異,包括那些將哺乳歸於雌性的差別,實際上 是微小而且可變的。本章將令你相信雄性哺乳的可行性,以及為什麼這一理論上的可能 性總是被忽視。 我們的性別是由基因最終決定的,它在每一個人體細胞中表現為23對微小的染色體 。每對染色體中的一個承繼自母親,另一個來自父親。這23對人類染色體彼此都可以從 外表的固有差異被識別計數。在顯微鏡下觀察,第1對到第22對染色體中每一對的兩個 成員看上去完全相同。只有第23對染色體(也稱作性染色體)有所不同。男性有一個較 大的染色體(稱作X染色體)和一個較小的染色體(稱作Y染色體);女性則有兩個X染 色體。 性染色體有何作用呢?許多X染色體基因所起的作用與性別無關,而是起諸如辨別 紅綠顏色之類的作用。可是,Y染色體中包含著有關睪丸發育的基因。在受精後的第 5周,性別不明的人類胚胎形成了性腺始基,但它尚未分化,既可能形成睪丸,也可能 形成卵巢。如果存在Y染色體,性腺始基就會在第7周形成睪丸;如果沒有Y染色體,到 第13周性腺才發育為卵巢。 這些聽起來出人意料:人們本以為女子的第二個X染色體會令卵巢發育,而男子的 Y染色體會發展睪丸。可實際上,人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種情況,有一個Y和兩個X染色體 的異常組合的多數是男性,有3個X或只有1個X染色體的異常組合常常形成女性。因此, 自然趨勢是人類模稜兩可的性腺始基在無意外時發展為卵巢;只有Y染色體這樣特殊的 因素才可令它改變趨勢,發育為睪丸。 這種事實引人遇思,忍不住要用情緒化的詞彙來表達這個簡單的事實。內分泌學家 阿爾弗雷德﹒約斯特(AlfredJost)說道:〞成為一個男性,那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 、危機四伏的歷程;那是一次和女性化的遺傳趨勢的抗爭。〞男性沙文主義者更進而歡 呼成為男人的英雄氣概,而把成為女人當作一條容易的退路,反之,人們也可以把女性 性別當作人類的自然狀態,而把男性的出現視作是為避免女性太多而容忍下來的令人遺 憾的病理畸變。我傾向於認為Y染色體的作用是將性腺的發展從往卵巢的軌道上轉移到 往事丸的軌道上去,而不做任何形而上學的結論。 可是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僅有睪丸是不夠的。就像女人還需要卵巢以外更多的東西 (例如,女人還要有陰道)一樣,在男人所需的其他許多顯然必不可少的特徵中還包括 陰莖和前列腺。胚胎除開性腺始基外還有其他未分化的結構。可這些雙極結構和性腺始 基不同,它們的發展傾向不是由Y染色體直接決定的,而是睪丸的分泌物促使這些構造 發育成男性器官。如果睪丸分泌物缺失,則發育為女性器官。 例如,在妊娠的第8周,睪丸已開始產生類固醇激素——睪丸酮,有一些則轉化為 與之密切聯繫的類固醇二氫睪酮。這些類固醇激素(也被稱為雄激素)促使一些未分化 的胚胎組織發育為陰莖頭、陰莖體和陰囊;否則,這些胚胎組織會成為陰蒂、小陰唇和 大陰唇。胚胎發育在本分化時有兩組管道:米勒管(中腎膀胱)和沃爾夫管(中腎管) 。沒有睪丸時,沃爾夫管退化,米勒管發育為女性胎兒的子宮、輸卵管和陰道。如果存 在睪丸,情況相反:雄激素刺激沃爾夫管發育成男胎的精囊、輸精管和副睪。與此同時 ,一種叫做米勒抑制激素的睪丸蛋白質,名副其實地阻止米勒管發育成女性內生殖器。 由於Y染色體決定睪丸,並且由於睪丸分泌物的存在與否決定了男女組織的分化, 看來似乎一個發育中的人類胚胎必然會結束性別的混飩不明狀態。反過來,你也可能認 為有Y染色體就必然產生百份之百的男性器官,沒有Y染色體肯定產生百份之百的女性器 官。 事實上,要形成除卵巢和睪丸之外的所有其他組織,還須經過一長串的生化步驟。 每一步都涉及到一種分子的合成物,它是一種□,由一個基因決定。如果決定□的基因 發生突變,□就可能有缺陷或者缺失。因此,□的缺陷會導致男性假兩性體,就是同時 有睪丸和某些女性組織的人。因□缺陷造成的男性假兩性人,在缺陷□參加代謝途徑以 前,由正常□的作用決定的男性組織發育正常;但在有缺陷的□加入代謝時或以後,別 的男性組織就無法發育,要麼被相應的女性組織取代,要麼缺失。例如,有種假兩性人 看起來和正常女性無異。〞她〞甚至比普通的正常女人更接近男性對女性的審美典範。 因為〞她〞胸部發育良好,雙腿修長優美。因此,這樣的事情屢有發生,漂亮的時裝女 模特直到作成年基因測試時才驚覺自己其實是一個發生基因突變的男人。 由於這類假兩性人降生時和一個正常的女嬰相似,以後外部體態發育正常,直到青 春期〞女孩〞的月經初潮遲遲不至,去醫院看病時才會發現問題。這時,醫生很容易就 找到了沒有月經的緣由:患者沒有子宮、輸卵管和上部陰道。〞她〞的陰道在5厘米深 處呈現盲端。進一步的檢查發現,由於受正常的Y染色體控制,睪丸仍能分泌正常的睪 丸酮,但睪龍被腹股溝或者陰唇所掩蓋。換句話說,由於基因決定的生化過程阻滯,漂 亮的〞女〞模特無法對睪丸酮作出反應,否則他便是一個正常男性。 這種阻滯發生在細胞受體內,正常情況下受體應與睪丸酮及二氫睪酮結合,使這些 雄激素能促使男性組織的正常發展。由於Y染色體沒有異常,睪丸自身功能正常,能正 常分泌米勒抑制激素,防止子宮和輸卵管發育。然而,正常男性對事丸酮的反應功能被 打斷了,餘下的末分化的胚胎性器官只能錯誤地沿女性方向發展:形成女性的而非男性 的外生殖器,沃爾夫管退化,並從此停止了男性內生殖器發育。事實上,單丸和腎上腺 通常也會分泌少量的雌激素,但它被雄激素受體壓制;由於男性假兩性人在體內組織上 完全不存在雄激素受體(正常女性也有少數受體),以致他們在外表上女人味特別濃。 因此,雖然男女兩性間的總體基因差異不太大,卻有著迥然不同的結果。第23對染 色體中少數基因和其他染色體中的基因共同發揮作用,最終決定了兩性的全部差別。這 種差別,當然不僅僅包括生殖器官,還包括其他在青春期後期和性別相關的其他差異, 如鬍鬚、體毛、嗓音和乳房發育的不同。 睪丸酮和它的化學衍生物的實際效用因年齡、器官和物種而異。動物物種因性別不 同而產生的差別很大,不僅僅體現在乳腺的發育上。即使是高等類人猿——人類及其近 親猿類,在他們的性徵特點上也有相似的差異。我們從動物園和照片上發現,由於成年 雄性大猩猩身材遠大於成年雌性(雄性體重兩倍於雌性),以及從頭形、背上的痕毛來 識別,我們遠遠地就可分辨其雌雄。儘管男女差異沒那麼明顯,但男人還是比女人更重 一些(平均重20%),更強壯,鬍鬚濃密。即便是這種差異也因種族而有所不同:例如 ,東南亞人和美洲印地安人的兩性差異不那麼明顯,因為這些種族的男性比起歐洲和南 亞、西亞男人,鬍鬚和體毛一般都少得多。但有些長臂猿雌雄難辨,除非允許你察看它 們的外陰。 奇怪的是,有胎盤的哺乳動物的兩性都有乳腺。儘管多數哺乳動物雄性的乳腺欠發 達,沒什麼用,但雄性的乳腺發育狀況仍因物種而異。一個極端是,雄性小家鼠和家鼠 的乳腺組織沒有形成腺管和乳頭,在外觀上看不到。另一個極端是,狗和靈長類動物( 包括人類)不論雌雄乳腺既有腺管,也有乳頭,但在發育前兩性鮮有差異。 青春期時,在性腺、腎上腺、垂體分泌的激素的綜合作用下,哺乳動物兩性的外形 差別增大了。雌性在懷孕和哺乳時釋放的激素促使乳腺進一步發育,開始泌乳。因為哺 乳而得以進一步強化。人類乳汁的產生主要受催乳素的控制,而母牛身上類似的激素還 包括生長激素,又稱〞成長激素〞(該激素近年被用於刺激奶牛泌乳,引起爭議。)。 這裡有必要強調的是兩性激素的差異並非絕對,而只不過是程度上的差別:某種性別可 能有濃度較高的特定激素,而且其受體也更多。需特別指出的是,懷孕並非獲取使乳腺 增長、分泌乳汁所必需的激素的唯一途徑。例如,幾種哺乳動物的新生幼急會因常規血 循環中的激素的刺激導致分泌乳汁,又被稱作〞神秘乳〞。對未交配過的母牛和母山羊 以及閹公牛、公山羊和雄性豚鼠直接注射雌性激素或者孕酮(通常只在妊娠時分泌), 也會刺激它們的乳腺發育和乳汁分泌。經激素注射的小母牛平均產奶量相當於它們的正 在哺乳的同父異母和同母異父的姐妹。當然,注射激素的閥公牛的產奶量要遠遠少於小 母牛的產量。這並不奇怪,因為閣公牛先天條件受到限制:閹公牛沒法像那些注射過激 素的小母牛那樣,擁有一個容納得下那麼多乳腺組織的乳房。 因為注射或者局部應用激素導致男性及妊娠或哺乳期外的女性乳腺發育、分泌乳汁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應用雌激素治療的男女癌症患者也有泌乳現象,其中一位64歲 的老年男性,甚至在激素治療停止後乳汁分泌持續了7年。(這個報道見於20世紀40年 代,在人類醫學研究保護委員會條例頒布前很久。現在這種實驗已被禁止)。不正常的 泌乳現象還見於服用了影響下丘腦的鎮靜劑的人群(因下丘腦控制著產生催乳激素的垂 體腺);同樣現像在剛剛經歷過影響吸吮反射神經的外科手術病人、以及一些長期服用 雌激素和孕酮類避孕藥的女性中也有發現。最令我忍俊不禁的一件事發生在一個大男人 主義的丈夫身上。他總是抱怨妻子的〞可憐兮兮的小乳房〞,直至某天他驚恐萬分地發 現他自己的胸部在變大。後來真相大白,是因為他妻子在胸部濫抹雌激素軟膏,以求乳 房如丈夫所願快快增大,結果軟膏贈到了丈夫身上。 你現在大概已經在想,上面這些例子和正常雄性哺乳似乎無關,因為它們都涉及醫 學干預,諸如注射激素或外科手術。但非正常泌乳其實無需經過高技術醫學手段也能發 生。好幾種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只要對未交配過的雌性的乳頭作反覆機械刺激,就會 導致泌乳。機械刺激使得與乳頭相連的神經,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反射影響到釋放激素的 腺體,自然就釋放出激素。例如,一頭性成熟但尚未交配過的雌性有袋動物,可因收養 幼崽的餵奶,而刺激泌乳。擠壓未交配過的母山羊乳房同樣也會導致泌乳。同樣道理也 適用於人,因為人為地刺激乳頭導致男性以及非哺乳期女性體內的催乳素猛增,十幾歲 的男孩乳頭自我刺激以致泌乳也不鮮見。 我想舉一例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此類現象,來自一封給〞親愛的阿比〞這一各報廣為 開設的專欄的信件。有一個未婚女性,她將收養一個新生兒並渴望親自哺養他,她問阿 比是否能通過採用激素來得償所願。阿比回答道:荒謬至極,你這樣做只會使自己毛髮 增生。於是就有幾個憤憤不平的讀者寫信去,講述確有同樣情況的女性通過讓嬰兒反覆 吮吸乳房成功地哺養了孩子。 醫生和哺乳護理專家的最新實驗顯示,多數養母在3一4周後開始分泌一些乳汁。他 們建議未來的養母在領養孩子之前1個月起,就用吸奶器每隔幾小時給乳房以刺激。在 現代的吸奶器發明前很久,人們就通過將玩具娃娃或者孩子放於胸部達到了同樣結果。 尤其是在傳統社會,孕婦身體不適無法哺乳,孕婦的母親會試圖代女地完成這項工作。 曾報道的例子包括年達71歲的(外)祖母們,還有舊約中路得的婆婆內奧米(如果你不 信,請打開聖經,翻到〞路得記〞,第4章,第16節)。 男性從飢餓狀態恢復時,乳房發育是很普遍的事,自發泌乳則只是偶爾有之。在二 戰後從集中營釋放的戰俘中就發現了幾千例。一名觀察者僅在某日軍戰俘營的倖存者中 就記錄到了500例。比較可信的解釋是,飢餓不僅抑制了產生激素的腺體,而且抑制了 肝臟的功能,而肝臟正是分解激素的。在營養恢復正常後,這些腺體功能的恢復速度遠 快於肝臟,這樣體內的激素水平如脫韁野馬般猛增。再一次參看聖經,就會看到舊約中 人類的祖先是如何早於現代生理學家作出判斷的:約伯(聖經第ZI章,第24節)談論一 個胖男人時說道〞他的乳房裡乳汁豐盈〞。 人們早有所聞,許多公山羊,有正常的睪丸,也能令母羊受精,原來完全正常,乳 房竟會自己發育起來,分泌乳汁,令它們的主人們驚駭不已。公羊奶和母羊奶在成分上 類似,相比之下,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甚至還要高一些。人們在一隻被抓獲的東南亞短尾 恆河猴身上也觀察到了自發泌乳現象。 1994年,野生動物的雄性自發泌乳現象終於有了報道,見於分佈於馬來西亞和鄰近 島嶼的迪雅克雄性果蝠。抓到的11只活體成年雄性擁有功能正常的乳腺,人力擠壓時會 有乳汁流出。一些雄性的乳腺因為充滿乳汁而腫脹,顯示它們還未開始哺乳。可另外一 些可能已經哺乳過,因為它們的乳腺沒那麼鼓脹(但仍在泌乳),如同哺乳的雌性。在 三組不同地點、不同季節抓到的迪雅克果蝠中,有兩組包括泌乳的雄性、雌性和懷孕的 雌性,但第三組中的成年兩性都處於生殖休眠期。這顯示這些果蝠的雄性可能和雌性一 樣形成了泌乳功能,並成為自然繁殖週期的一部分。顯微鏡的觀察顯示,在泌乳的雄性 睪丸顯然還有正常的精液形成。 因此,儘管通常哺乳的責任屬於母親而不是父親,至少有一些哺乳動物的雄性具有 哺乳必需的身體組織、生理潛力和激素受體。施用激素或其他可能促使釋放激素的物質 ,會使雄性乳房發育、分泌乳汁。完全正常的成年男性哺乳嬰兒的事情歷史上也有幾例 ,並有人曾對其中一例分泌的乳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其中所含的乳糖、蛋白質、電 解質水平亦和女性乳汁相仿。所有這一切表明,使雄性泌乳的演化進程是比較簡單的; 也許只需要一些突變,使得激素增加分泌或減少分解就可以達到目的。 顯然,進化並未打算讓男人在正常情況下使用這種生理潛能。用電腦術語講,至少 有一些雄性擁有這方面的硬件,僅僅是自然選擇尚未編製程序命令其工作罷了。那麼為 什麼呢?為搞清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換一種思路,本章中我們一直使用的是生理推理 方法,現在我們回到第二章中使用的進化推理方法。尤其要反思的是,兩性的進化戰爭 是如何進行的,以致發展到90%的哺乳動物都是由母親獨力擔起護犢之責。對於那些無 需父母照顧即能存活的物種,顯然不會發生雄性哺乳的問題。雄性不僅無需哺乳,它們 也無需提供食物、保衛家庭領地、保護和教育後代,以及為它們的後代做其他任何事。 雄性粗魯的遺傳興趣,最佳地表現為追逐雌性並使之受孕。一隻發生突變,能夠哺乳後 代(或者以其他方式照顧後代)的了不起的雄性在繁殖速度上很快就會被其他自私的正 常的雄性超過,因為那些雄性無需哺乳,因而能繁衍更多的後代。 只有10%的雄性哺乳動物有必要照顧後代,也只有這些物種,才值得考慮雄性哺乳 的問題。這些少數物種包括獅子、狼、長臂猿、狗以及人類。但即使是在這些需要雄性 照顧後代的物種中,哺乳也並非是父親所能提供的最有價值的奉獻方式。一頭雄獅真正 應做的是驅逐野狗和其他雄獅,以防它們殺害它的幼獅們。當幼獅的敵人們虎視眈眈時 ,它應該出門巡視領地,而不是坐在家中餵養孩子(母獅完全能勝任此項工作);狼爸 爸離開狼窩去捕捉獵物,給狼媽媽帶回肉食,她將肉食轉化為乳汁,以此對狼仔們作出 最有用的貢獻;雄性長臂猿時刻提防著不讓蟒蛇和老鷹奪走它的孩子,隨時警惕不讓其 他長臂猿闖入它的妻兒取食的果樹;狗爸爸則花了許多時間隨時帶領它的兩隻幼崽。 所有這些雄性不哺乳的借口並不能抹殺這樣一種可能性,就是存在著其他某些哺乳 動物,雄性哺乳更有利於雄性本身和它的孩子們。迪雅克果蝠可能就是這樣一種動物。 但即使世界上有這些雄性哺乳更有利的哺乳動物,雄性哺乳的實踐仍是與符合進化論原 理的現象產生的問題背道而馳的。 如果用人類製造的裝置來類比,我們就能理解隱藏於進化論信條後面的想法。根據 車子相應的不同用途,如裝運傢俱、馬匹或者凍貨,一個卡車的製造者能輕而易舉地改 裝一輛卡車的基本原型。只需對同樣基型的卡車貨倉作一些小小的變動,而幾乎無需變 動發動機、剎車、車軸和其他主要部件,就能滿足不同需求。同理,一個飛機製造者只 需對同一型號的飛機作些小改動就能分別用於載運普通乘客、特技跳傘或者運載貨物。 但是要將一輛卡車改裝成飛機或者反過來都是不可能的,因為卡車的各方面都是作為卡 車而製造的:笨重的車身、內燃發動機、剎車系統、車軸等等。要造一架飛機,我們不 可能先造一輛卡車,再去改裝它;相反,我們會徹底從頭來過。 動物則不是為了給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最佳解決方案而從頭設計出來的。相反 ,它們是從現存的動物種群中演化而來的。生活方式導致的進化改變是通過細微的變化 逐步累積和漸進形成的,這些細微的變化是進化方案適應不同的但又相關的生活方式的 結果。一種動物經過許多調整終於適應了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再作許多調整來 適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說至少在短時間內不可能。例如,一種雌性胎生 哺乳動物不可能演變成卵生動物,可以在受精當天就將胚胎產出體外,它必須首先演化 成具有類似鳥類生成卵黃、卵殼和其他必需的機制後才能產卵。 我們回想一下,在鳥類和哺乳動物這兩類主要的恆溫脊椎動物中,雄性照顧後代是 鳥類的慣例,對於哺乳動物則是特例。所以有這種差異,是因為鳥類和哺乳動物在長期 的進化過程中,對於如何處置剛在體內受精的孕卵,形成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每一種解 決方案都需要一整套的調適與改變,這些改變在鳥類和哺乳動物身上都是不同的,到今 天現代鳥類和哺乳動物更是迥然不同。鳥類的解決方案是,雌性很快娩出受精胚胎,以 一層硬殼包裹卵黃,胚胎處於一種完全未發育、極其無助的狀態,除非是胚胎學家,任 何人都認不出這是一隻鳥。從受精到產卵,胚胎在母體內發育的時間只有一天或者數天 。如此短暫的體內發育必然導致一段長得多的母體外發育時間:在雛鳥破殼而出前有長 達80天的孵化期,在雛鳥能飛翔前有多至240天的時間需要餵食和照顧。一旦鳥卵娩出 ,接下去雛鳥的發育,沒有什麼事是非母親不能做的。父親也可以像母親那樣趴在鳥蛋 上給蛋保溫。多數鳥類的小鳥孵化以後,和父母吃的是同樣的食物,父親也能和母親一 樣外出覓食,銜回巢中。 多數鳥類物種需要雌雄雙方共同保護鳥巢、鳥蛋和雛鳥。對於那些只需一方即可完 成上述任務的鳥類,也多半是雌鳥而不是雄鳥擔當責任,理由是我們在第二章中已經討 論過的:雌性對於受精胚胎在體內發育所盡的義務越多,它就越排斥雄性照看後代,並 且由於體內受精,雄性對後代的父系血統缺乏信心。但是,所有雌性鳥類對後代所盡的 體內義務要比任何一種哺乳動物少得多,因為發育中的雛鳥即使和最早產的新生哺乳動 物相比,它出生(產卵)時是處於那樣早的一個發展階段。母體外的發育時間(理論上 是一段父母都能分擔責任的時間)與母體內的發育時間之比,鳥類遠高於哺乳動物。任 何一隻雌鳥的〞孕期〞(卵的形成期)不會像人類那樣〞十月懷胎〞,甚至比哺乳動物 中最短暫的妊娠期12天還要短。 因此,當雄性始亂終棄時,雌鳥不會像雌性哺乳動物那樣輕易被哺育後代之責嚇倒 。這是由於進化安排了鳥類的本能行為、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結果。鴿子通過從喀囊 中分泌〞乳汁〞餵養雛鳥,雌雄鴿子演化成都能分泌〞乳汁〞。鳥類通常是雙親共同養 育雛鳥。但在一些單親育兒的鳥類中則通常是由母親擔起唯一守護者的角色,少數則由 父親承擔,而後者在哺乳動物中絕無僅有。由雄鳥獨自照顧雛鳥不僅是那些性別角色反 轉的一雌多雄鳥類物種的特色,而且也包括其他一些鳥類,如鴕鳥、鶴鵲和南美鵪鶉。 鳥類對體內受精及隨後的胚胎發育引起的問題採取的解決方案涉及專門的解剖結構 和生理機能。是雌性而非雄性擁有一根輸卵管,一部分分泌白蛋白(卵白蛋白),另一 部分分泌物組成內外殼膜,還有一部分形成蛋殼。所有這些激素調節的結構和它們的代 謝機理都反映了進化原理。鳥類必定已經沿著這一途徑演化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產卵 對於始祖爬行動物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而鳥類也許從這些動物身上繼承了它們許多的 產蛋機理。被認作鳥類而不再是爬行動物的生物,如著名的始祖鳥,根據化石記錄出現 在1.5億年前。始祖鳥的繁衍生物機理目前仍不清楚,但從發現的8000萬年前的恐龍化 石看,恐龍和恐龍蛋埋在窩內,提示鳥類從它們的爬行動物始祖處繼承了築巢居住和產 卵的行為習慣。 現代鳥類在它們的生態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差異,從空中飛行的到陸上奔跑的和 海中潛泳的,從微型的蜂鳥到龐大的已滅絕的隆鳥,從在南極冰天雪地中築巢的企鵝到 熱帶雨林中覓食的巨嘴鳥。儘管有生活方式上的差別,所有現存的鳥類都保存了體內受 精、卵生、孵化和其他鳥類繁殖生物學上的顯著特徵,只是在不同物種間有細微的不同 。(最主要的特例要屬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島嶼上的營家烏,它們通過外來熱源,如發酵 、火山或者日照,而不是自身的體溫孵卵。)如果人類重新塑造一種鳥類的話,可能這 種鳥類會遵循一種較好的但卻截然不同的繁殖策略,比方說蝙蝠的那種方式,它像鳥兒 一樣飛翔,但卻是懷孕、胎生和哺乳的。不管蝙蝠的這種方式有多少優點,但鳥類仍循 著它們自己的方式,因為,如果要達到蝙蝠的地步,鳥類必須經歷太多太大的變化。 對於如何處置體內受精卵這同一問題,哺乳動物固守自己的解決方案,有其自己的 長期的進化史。哺乳動物的解決方式開始於懷孕,這是一段持續時間比任何雌鳥都要長 得多的體內胚胎發育時間。孕期長短從最短的袋裡的12天到最長的大象的22個月。雌性 哺乳動物最初承擔的如此巨大的責任,使它不會為以後的任務嚇倒,導致了雌性哺乳的 進化。和鳥類一樣,哺乳動物顯然也長期固守了它們的獨特的方式。雖然哺乳沒有留下 化石可循,但現存的三種哺乳動物(單孔目動物、有袋動物和有胎盤動物)都有這一特 徵,而這三種動物早在1.35億年前就彼此分化了,因此,人們假定更早些時候哺乳就 發生於一些類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始祖(被稱為魯孔目爬行動物)。 和鳥類一樣,哺乳動物有它們自己的許多獨特的生殖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部分特 徵在這三種哺乳動物種群中變化很大,如有胎盤動物演化為生產相對成熟的新生幼崽, 而有袋動物的幼崽則是早產的,需要相對較長的產後發育時間,單孔目動物則是卵生的 。這些專門特徵可能在1.35億年前就已存在了。 無論比較這三種哺乳動物種群間的差別,還是比較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差別,這 三種哺乳動物中每一種中個體的差別都要比上述差別小得多。任何一種哺乳動物都未倒 退回體外受精或者拋棄哺乳。沒有一種有袋動物或者有胎盤動物又重新演變回卵生。物 種在哺乳上的差別僅僅是量的差別:這個多一點,那種少一點而已。例如,北冰洋海豹 的乳汁富含營養,高脂肪,幾乎不含糖分;而人類的乳汁不僅在營養成分、糖分上都比 較稀淡,而且脂肪含量也比較低。在傳統的人類采獵群體中,到4歲時幼兒才斷奶吃固 體食物。作為另一個極端,豚鼠和長耳大野兔在出生後幾天內就能小口咬固體食物,此 後很快就無需吃奶了。豚鼠和長耳大野兔也許是沿著鳥類物種的方向演化的,它們的幼 崽都屬早成一類,小雞和濱烏的雛鳥出殼時就能睜眼、奔跑,並且能自己覓食,儘管仍 不能飛翔及完全調節自己的體溫。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在經過人類的猛烈襲擊後仍能有倖 存,那麼豚鼠和長耳大野兔的進化後裔可能會放棄它們繼承的天性根本無需給幼崽哺乳 ,但那要在幾千萬年以後。 因此,哺乳動物也許也可採用另一種不同的繁衍策略,不需基因突變就能將豚鼠或 者長耳大野兔的幼崽轉變為根本無需哺乳的新生哺乳動物。但這一切仍然僅僅是一種設 想:事實是哺乳動物仍然保留著它們那獨特的進化繁衍策略。同樣,儘管我們認為由雄 性哺乳在生理上是完全可行的,儘管這麼做也無需突變,但是比起雄性不斷完善它們哺 乳的生理潛能來,雌性動物仍佔有巨大的進化優勢。幾千萬年來是雌性而不是雄性歷經 自然選擇,承擔產奶職責,所有我印證來用以闡明雄性哺乳的生理潛能的物種——人、 牛、山羊、狗、豚鼠和迪雅克果蠅——泌乳的雄性所產乳汁仍然遠遠少於雌性。 然而,近來有關迪雅克果蝠的發現引人還思,忍不住要想今天這個世界上是否還有 另外一些未知的哺乳動物,它們也是由兩性分擔哺乳責任的,或者可能在將來演化成這 種分擔責任的情形。人類事實上仍不清楚迪雅克果蠅的生活史,所以我們仍不能說明何 種情況促使正常雄蝠開始泌乳,也不知道雄蝠究竟給幼蛹餵了多少如(如果確實有的話 )。儘管如此,我們在理論上卻很容易預測何種情況會促進正常雄性哺乳的進化過程。 這些情況包括:有一窩幼崽嗷嗷待哺,形成巨大營養負擔;忠貞不二的雌雄單一配偶制 ;雄性對其後代父系血統的高度信。乙;雌性妊娠時,雄性為將來泌乳作激素上的準備 。 具備以上部分條件的最佳哺乳動物物種是——人類。醫學技術的進步也使得其他條 件更易滿足人類的願望。隨著現代促排卵藥物和人工授精等高技術方法的應用,雙胞胎 和三胞胎的出生也更見頻繁。哺乳一對雙胞胎耗用能量是如此之多,以致母親每日能量 消耗達到了訓練營新兵的水平。儘管有許多夫妻不貞的笑話,但基因測試顯示絕大多數 的美國和歐洲嬰兒確實是婚生子女。胎兒的基因測試也愈見普遍,這樣男性實質上已能 100%確信胎兒確係自己所生。 在動物中,體外受精有利於雄性父愛投資的進化,體內受精則反之。這一事實對其 他哺乳動物的雄性關愛後代屬不利因素,獨獨有利於今天的人類,因為在過去的20年內 ,人類已將體外試管受精技術變為現實。當然,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嬰兒仍是以自然方法 體內受孕形成的。但是由於渴望懷孕但又存在困難的年齡較大的男、女人數的增加,以 及據報道當代人類生育能力下降(如果是事實的話),我們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人類 嬰兒將像多數魚和青蛙那樣由體外受精產生。 所有這些特徵將使人類成為雄性哺乳的第一候選者。儘管這一候選資格必須經過自 然選擇幾百萬年的時間才能正式入選,我們卻能憑借技術,人為地縮短進化歷程。類似 人工刺激乳頭和注射激素這樣的組合可以很快發掘出父親未被開發的潛能村子女血統的 信心可以通過DNA測試得到有力支持)——使其泌乳,而無需等待基因改變。男性哺乳 的潛在益處不勝枚舉。它有利於加強父親和子女的感情紐帶,而這一紐帶現在仍是母親 的專利。事實上許多男人嫉妒這一由哺乳而生的特殊紐帶關係,它傳統上一直專屬於母 親,使男人覺得被排斥在外。今天,第一世界國家的許多或者多數母親因為工作、疾病 或者泌乳功能失調而無法給孩子餵奶。可是,不僅是父母,孩子也從母乳餵養中享有很 多益處。母乳餵養的孩子免疫功能更完善,不易患上許多疾病,如腹瀉、耳朵感染、幼 兒糖尿病、流感、壞死性小腸結腸炎以及SIDS(嬰兒猝死綜合征)。如果母親因為某種 原因不能給孩子餵奶,那麼男性哺乳就能提供以上好處。 可我們必須認識到,男性哺乳的障礙不僅是生理上的(這顯然容易克服),而且還 有心理上的因素。男人習慣上總是將餵奶當作女人的天職,第一個給孩子餵奶的男人無 疑將被卡夫所指。儘管如此,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人類的繁衍已經更多地應用了其他一 些曾被人們嘲弄的方法:如不經性交直接體外受精;為超過50歲的婦女人工授精;將胚 胎植入另一女性的於它;將早產的只有1千克重的胎兒置於高技術的育嬰箱中生存,等 等。我們已知人類的進化使得女性哺乳的專職在生理上已是搖搖欲墜,在人們的心理上 也將有同樣的後果。也許人類和其他物種的最大區別就是人類獨一無二的作出反進化選 擇的能力。儘管有利於遺傳自身基因,儘管在其他動物中以及早期的人類社會屢見不鮮 ,今天多數人類仍選擇了放棄謀殺、強姦以及種族滅絕這些手段。那麼雄性哺乳會不會 成為另一種反進化選擇呢? 熾天使書城
【第四章 不適時的愛】 ——性娛樂的進化場景一:燈光幽暗的臥室,一名俊秀的男子正躺在床上。一名漂 亮的年輕女子穿著睡衣走近床前。鑽石婚戒在她的左手上閃閃發光,她的右手緊抓著一 條小小的藍色紙帶,俯身親吻男人的耳朵。 她:〞親愛的,現在時候正好!〞 場景二:同一臥室,同一對人,顯然正在做愛,但細節都被幽暗的燈光恰到好處地 遮蓋了。鏡頭搖到一本日曆(顯示時間的流逝),一隻戴著同一鑽石婚戒的纖手慢慢地 翻著。 場景三:同一對漂亮夫婦,充滿幸福地抱著一個清爽的微笑著的嬰兒。 池:〞親愛的,我真高興,排卵試紙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正好!〞 最後一個畫面:同一纖手的特寫,抓著一條小小的藍色紙帶。丈字說明:〞排卵試 紙,家居測尿,排卵即知。〞 假如狒狒能理解我們的電視廣告,它們一定會認為這個廣告太小題大作。無論雌狒 狒還是雄狒狒都無需一種激素測試用品來檢測雌性的排卵期,即雌性卵巢排出一個卵子 時可以受精的期間。相反,此時雌沸拂的陰部隆起,變成鮮紅色,在一段距離內均可看 見。雌狒狒還散發出一種獨特的氣味,如果愚笨的雄性排排還不開竅,雌排排就會蹲伏 在它面前展示臀部。多數其他雌性動物同樣能察覺自己的排卵期,並會同樣勇敢地用視 覺信號、氣味或者行為通知雄性。 我們認為臀部鮮紅的雌狒狒很奇特。實際上,我們人類是那種在動物世界中為數很 少的排卵期難於察覺的生物之一。男人沒有可靠的方法確知他們的性伴侶何時能受精, 傳統社會中的女性同樣無能為力。我知道許多女性在一次月經週期的中間部分會經歷頭 痛或其他感覺,可是,如果不是科學家們告訴她們,她們不會知道這些就是排卵期的徵 象——即便是科學家也是直到1930年前後才搞清楚這一切的。同樣,儘管可以教會女性 通過觀測自己的體溫或粘液來找出排卵期,但這和雌性動物擁有的本能仍有極大的不同 。如果人類也能有這樣的本能,那生產排卵期測試用品和避孕用具的廠家就不會這樣生 意火爆了。 人類幾乎持續不斷的性行為也是非常怪異的,這種行為可以被視作人類隱蔽的排卵 期的直接後果。多數其他動物都將性活動限定在廣而告之的排卵期前後的發情期階段。 英語名詞estrus(發情期)和形容詞estrous(發情期的)都源於希臘詞語的〞牛虹〞 一詞。牛蛇是一種追逐牛群並將牛群驅趕得發瘋的昆蟲。在發情期,一頭雌狒狒在l個 月的禁慾後要交配多至100次,一頭雌性巴巴裡獼猴甚至平均17分鐘交配一次,對種群 中的每一頭成年雄性至少施惠一次。一夫一妻的長臂猿伴侶無性生活長達幾年,直到雌 性給它最幼的孩子斷奶後再次發情。一旦雌性再次懷孕,長臂猿伴侶恢復禁慾狀態。 可是我們人類在成年後的任何一天都可以有性生活。女性可能在任何一天需要性, 男人性行動時不會挑剔他們的性伴侶是否處在排卵期或能否受孕。幾十年的科學調查認 為,女性對性的興趣確有週期性的變化,但是女性在週期的哪一階段對男性的性舉措最 有興趣仍未能確知。因此,人類多數的交合發生在女性並不能受孕的時刻。我們不僅在 這個週期中錯誤的時刻性交,甚至在孕期內和顯然不可能懷孕的絕經期後發生性行為。 我的許多新幾內亞朋友覺得應當經常做愛直到孕期結束,因為他們相信精液反覆注入有 助胎兒身體發育。 按照天主教教義,性的功能等同於生產。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的性確實 是精力的極大浪費。為什麼女性不能像其他多數雌性動物一樣顯示出明確的排卵徵兆,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性限制在對人有所研益的時刻。本章力求能揭示隱蔽性排卵的進化、 女性對性幾近持續的接受能力和性娛樂——這三位一體的作為人類性活動核心的怪異的 繁衍行為。 現在,你一定認為我是那種無事生非,找些問題來闡述一下的脫離現實的科學家的 典型。我聽到世界上幾十億人都在抗議:〞沒有問題要你解釋,除了為什麼賈裡德﹒戴 蒙德(JaredDiamond)是這樣一個大白癡。你難道竟會不理解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性嗎 ?當然是因為樂趣!〞 不幸的是,科學家們不滿足於這個答案。當動物從事性行為時,從它們的激情投入 看,似采它們也在享受樂趣。如果說長達12小時的交配時間是某種證明的話,那麼袋鼠 看來享受著比人類多得多的樂趣。那麼,為什麼多數動物只在雌性可以受孕時才會想到 性的樂趣呢?正如解剖結構在自然選擇中發展變化,行為也同樣在發展變化著。因此, 如果性是享樂,必然起因於自然選擇。性對狗來說確實也是樂趣,但只有在恰當的時刻 才是:狗同其他多數動物一樣,養成了在性能有所成果的時刻享受性的良好習慣。自然 選擇惠顧那些能以自己的行為將基因傳遞給最多後代的個體。但是,如果你瘋狂到在不 可能有孩子的時候享受性,自然選擇怎樣幫助你養出更多的孩子來呢?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可以描述多數動物物種性活動的目標取向性,這就是我在第二 章探討過的鳥類花斑鶴。通常一隻雌性花斑齡只在產卵前幾天做好受精準備時才要求交 配;當開始產卵時,她對性的興趣便蕩然無存,抗拒雄性的性要求,對雄性的態度與先 前大相逕庭。鳥類學家們做了一個試驗,在產卵結束時將其配偶轉移,讓20只雌性花斑 鵝寡居,但試驗者們觀察到其中有6只花斑鷂在2天內試圖與新的配偶交配,3只實際進 行了交配,也許還有更多不為人知地完成了這一切。顯然,雌鳥企圖迷惑雄鳥以使其相 信它們是能受孕的。當卵終於孵化時,雄性不可能知道這些雛鳥實際上另有生父。至少 有幾例,這種花招成功了,雄鳥如同生父一樣擔當起哺育雛鳥的職責。因此,這個試驗 絕不能被認為顯示雌鳥作為快樂的寡婦,追求純粹的性的愉悅。 人類在排卵期隱蔽、隨時可接受性和性娛樂這些方面的獨樹一幟,只能是因為人類 是以這種方式進化的。但對於智人——唯一有自我意識的物種來講,特別反常的是女性 居然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排卵期,而其他雌性動物,即便蠢笨如母牛,都對此一清二楚。 這裡肯定有某些特殊需要來掩蓋聰明的女性的排卵期。如同我們將要看到的,科學家們 在試圖弄清這些特殊情況的因果關係時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困難。 為什麼其他多數動物很明智地吝惜交配的資源?理由很簡單:性太花精力、時間, 並且有傷亡危險。我們來列舉一些理由說明為什麼你不應該無謂地與愛人做愛:1.雄 性精液的產生代價高昂,以致發生基因突變後精液產量降低的蠕蟲,其壽命要比正常的 蠕蟲來得長一些。 2.性佔用了時間,而這些時間本可以用於覓食。 3.兩性交合時,有受驚和為肉食動物或敵人捕殺的風險。 4.老年人有可能因為性的緊張而疲累身亡:法皇拿破侖三世在性交時中風,納爾 遜﹒洛克菲勒在性交時摔死。 5雄性動物間爭奪發情的雌性不僅會傷害雄性,而且時常嚴重傷害雌性。 6.許多動物,包括人類還有在婚外性行為時被抓的風險。 因此,如能擁有其他動物一樣的性效率將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人類從自身明顯的低 效率中得到了什麼補償性的收益呢? 科學思考更趨向集中在人類另一個不同尋常的特點:人類的幼兒在很多年裡依賴於 父母的呵護,而多數哺乳動物的幼崽斷奶後即開始自己覓食,很快變得完全自立。因此 ,多數雌性哺乳動物能夠並且確實獨自養育幼點,無需雄性協助,雄性對於雌性只有在 交配時才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對於人類來講,多數食物需要複雜的技術手段才能獲得 ,這是蹣跚學步的嬰兒無論是在技能上還是在智力上都無法企及的,由此人類的孩子至 少在斷奶後10年內仍需由他人提供食物,父母雙方共同養育孩子無疑比一方獨力承擔要 容易得多。即便在今天,單身母親養育幼兒仍是辛苦備至,更不用說在人類只是採集者 和狩獵者的史前時代。 現在我們來設想一下,一個處於排卵期的、剛剛受孕的穴居女性的兩難窘境。對於 其他哺乳動物,雄性在交配後很快就會離開,尋找另一個處於排卵期的雌性交配。而對 於穴居女性來講,男性的離開意味著她生下的孩子將瀕臨飢餓或者乾脆就是被謀殺。那 麼,為了拴住男性她能做些什麼呢?聰明的方案是:保持對性的接受力,即便是在排卵 期後!隨時滿足他交配的需要。這樣,男人就會被吸引住,無需尋找新的性伴侶,甚至 甘願讓她分享狩獵所得。因此,性娛樂被假定具有維繫人類配偶共同養育後代的紐帶作 用。實際上這是人類學家早就接受的理論,並且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然而,由於我們對動物行為瞭解得越來越多,我們意識到這種性愛鞏固家庭的理論 仍然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黑猩猩尤其是倭黑猩猩雖然比我們人類更頻繁地性交(多達 每天數次),可它們仍然亂交,並不存在配偶契約。相反,我們可以列舉無數哺乳動物 中的雄性陪伴伴侶和後代並不是出於性的誘惑。長臂猿實際上是一夫一妻的,經年累月 過著無性的生活。你向窗外看去,可以觀察到雄燕雀是何等勤勉地協助伴侶餵養雛鳥, 而性在雌鳥受精後已經停止了。即使是一夫多妻的雄性大猩猩一年當中也只有幾次性交 機會,他們的配偶總是在哺乳或者不在發情期。那麼,為什麼女人必須經常以性籠絡男 人,而其他雌性動物則無需如此呢? 人類配偶和那些禁慾的其他動物物種間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長臂猿、多數鳴 禽和大猩猩是散居的,每對(或者每群)配偶各自佔有領地,這種居住樓式幾乎沒有邂 逅潛在的婚外性伴侶的可能。而傳統人類社會的典型特徵也許就是配偶與其他配偶們結 群生活,彼此必須為經濟目的而合作。要找出一種近似的平行居住生活的動物來,我們 必須超越人類的哺乳動物親戚,而將視線投到高密度築巢群居的海鳥身上。但海鳥的夫 妻們,也不像人類那樣為經濟目的彼此依賴。 於是人類性的兩難窘境就是,父母必須長年共同哺育不能自立的孩子,同時抵擋周 圍其他富有生育能力的成年異性的誘惑。婚外性行為是破壞婚姻並危及父母哺育孩子的 合作關係的幽靈,它始終在人類社會遊蕩。不管怎樣,人類進化發展了隱蔽的排卵期、 恆久的性的接納力、共同哺育後代以及通姦的誘惑等特點。那麼它們是怎樣磨合的呢? 科學家們過去對這些矛盾的評價產生了許多相互對抗的理論,每一件都反映著它的 倡導者的性別。例如,有一名男科學家推出賣淫理論;女性操澤業是為了換取男性狩獵 者的捕獲物。還有一個男科學家提出私通優化基因理論,推斷如果一個穴居女性不幸被 其氏族嫁與一個無能的丈夫,她可以憑借其持久的對性的接受能力吸引一個有優秀基因 的鄰近穴居男人並由此婚外受孕。 同時,一個女科學家提出了反避孕理論,她非常清楚,新生兒與產婦的體形之比, 比我們的近親猿類大得多,以致人類女性的生育極其痛苦和危險。一名體重約45千克的 女性通常生下27千克重的嬰兒,而體形2信於她的雌性大猩猩(90千克)生養的卻是一 半大小的幼意(1。35千克)。結果,人類女性在現代醫學誕生之前常常死於生育,並 且女性在分娩時需要人幫助(在現代發達國家是產科醫生和助產上,在傳統社會則是接 生婆和年長婦女);而雌性大猩猩分娩時則無需幫助,從無困生育而死亡的記錄。因此 根據反避孕理論,某些穴居女性清楚生育的痛苦和危險,也清楚她們的排卵時間,並不 適當地運用這一知識,以達到避孕目的。這樣的女性無法將她們的基因代代相傳,以致 這個世界上充斥著對自己的排卵時間一無所知的女性,並因而無法在易受孕時避免性交 。 在這一片氾濫的解釋隱蔽排卵期的假設中有兩個假設,即〞居家父親〞理論和〞多 父〞理論所起來似乎最有道理。有趣的是,這兩個假設是完全相反的。〞居家父親〞理 論假定隱蔽排卵期的進化是為發展一夫一妻制,迫使男人留在家庭,強化男人對其妻子 所生育子女盡父親的責任。〞多父〞理論則假設隱蔽的排卵期可以使女性擁有眾多的性 伴侶,而使眾多的男人無法確知自己是否繁衍了她的孩子們。 首先來看一下〞居家父親〞理論,它由密歇根大學的生物學家理查德﹒亞歷山大( RichardAlexander)和凱瑟琳﹒努南(KatharineNoonan)提出。為了理解他們這一理 論,我們先來想像一下,如果女性如同雌拂排一樣用鮮紅色的臀部來公開她們的排卵期 ,那麼婚姻生活是何等情狀。丈夫會從她妻子臀部的顏色準確無誤地識別出她排卵的日 子,然後在這一天會留在家裡,奮力做愛以使她受孕,傳遞基因。而在其他時候,從妻 子蒼白的臀部他會明白與她做愛毫無用處。於是他會出去通跳,尋找別的無人衛護的紅 臀女士,以使她們受孕,遺傳更多自身的基因。他心安理得地將妻子留在家中,因為他 知道她此時不會接受男人的性要求,並且無論如何也不會受孕。這就是雄鵝、雄性海鷗 和花斑鷂的所作所為。 對人類來說,這種公開排卵期的婚姻生活無疑有著可怕的後果。父親將很少在家, 母親不能獨力養育孩子,嬰兒將大批死去。對於父母雙方這都是糟糕透頂的事,因為誰 也不能順利地傳遞基因。 現在我們來描繪一下相反的情形。丈夫對妻子的受孕時間無跡可察,於是他為了更 多一些機會令其受孕,不得不留在家中,在每個月中盡可能多地與她做愛。迫使他留在 家中的另一動機是為了時刻保衛妻子,防止別的男人乘虛而入,因為她很可能恰好在他 出門的某一天懷了孕。如果某天晚上妻子恰好排卵,而花心的丈夫不幸正躺在別的女人 的床上,那其他男人很可能就會在這位花心丈夫的床上令他妻子受孕,而丈夫卻在別處 與另一無望受孕的女人通姦,浪費精液。在這種截然相反的設想中,由於男人無法識別 哪些鄰人的妻子可以受孕,他就缺少理由出去邏跳。結果皆大歡喜:父親們在家忙碌, 共同照料孩子,嬰兒茁壯成長。父母雙方都由此得益,因為他們可以成功地傳遞基因。 實際上,亞歷山大和努南強調的是由於人類女性獨特的生理狀況迫使大夫們留在家 中(至少要比他們本來停留的時間長)。女性因為招募到一個積極的育兒夥伴而受益; 而男性如果肯與妻子合作,遵循妻子身體變化規律辦事的話,他亦因之受益。男人一直 留在家中,便有信心認為他正在共同養育的孩子確確實實攜有他的基因。他無需恐懼在 他離家狩獵時,他的妻子(如同一隻雌狒狒的作為)會亮出鮮紅的臀部將自己的排卵期 廣而告之,吸引成群的求偶者,和周圍的每一個男人公開交合。男人對這些基本規律如 此深信不疑,以致即使他們明知不能令妻子受孕,他們仍會在孕期和絕經期後與妻子繼 續交合。因此,在亞歷山大和努南看來,女性發展隱蔽的排卵期和持久的性的接受能力 是為了促進一夫一妻制、共同育兒和加強父親們盡父道的信心。 和以上觀點相對抗的是由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人類學家薩拉﹒赫爾迪( SarahHrdy)提出的〞多父〞理論。人類學家很早就認識到殺嬰現像在許多傳統人類社 會是普遍存在的。儘管現代各國已制定法律制止這一現象,可直到赫爾迪和其他學者著 手這一領域的研究前,動物學家對於在動物中殺嬰現象的發生率並無估算。現在記錄在 案的有這一現象的動物物種除從獅子到非洲獵犬等一大批物種外,還包括人類的最近親 :黑猩猩和大猩猩。成年雄性對於未與其交配過的雌性所生的幼點尤其容易做出殺戮的 行徑。例如,雄性入侵者力圖取代原來的雄性並奪取其雌性配偶群,奪位者無疑知道所 殺的幼崽並非親生。 自然,殺嬰現象令人驚恐,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動物(及早先的人類)會頻繁地做 出這種勾當來。經過仔細思考,結論是謀殺者可以據此得到令人髮指的遺傳優勢。雌性 在哺育幼意的時候不可能排卵。但是殘忍的入侵者和它剛剛接管的種群中的幼崽沒有絲 毫的血緣聯繫,殺掉這樣一頭幼崽後,它可以終止幼崽母親的哺乳期,刺激它恢復發情 週期。在許多或者說是多數動物殺嬰和奪位情況下,殺嬰者使承受喪子之痛的母親受孕 ,使其生育攜有殺嬰者基因的幼崽。作為幼崽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殺嬰現像是動物中 母性面臨的嚴重進化問題,它們因此喪失其在被殺後代身上的遺傳投資。例如,由於奪 位的雄性大猩猩企圖接管配偶群而殺嬰,使得雌猩猩一生中至少喪失一個幼意。實際上 ,大猩猩幼意的死因起碼三分之一是由於殺嬰現象。如果雌性只有一個短暫、明顯、公 開的發情期,處於支配地位的雄性很容易在此期間獨佔雌性。所有其他雄性因而知道幼 崽是它們的競爭對手的後代,於是對於殺死幼意毫無愧疚之意。 如果雌性擁有隱蔽的排卵期和持久的性的接受能力,她就可以利用這些便利與眾多 雄性交配——即便她只能背著配偶偷偷摸摸地做。儘管沒有雄性對自己的父權有完全的 信心,許多雄性會認為自己可能就是母親產下的幼意的生父。如果這樣一頭雄性隨後成 功地驅逐了雌性的配偶並接管了她,雄性就不會殺死幼意,因為它很可能是自己親生的 。他甚至會保護或以其他形式幫助幼患。母親隱蔽的排卵期還將有助於減少種群中成年 雄性的爭鬥,因為既然單單一次交配不太可能懷孕,也就不值得為此大動干戈。 作為瞭解雌性如何廣泛運用隱蔽的排卵期的方法之一,可以觀察一下非洲猴中的黑 長尾猴,任何曾參觀過東非狩獵公園的人對於這種猴子都不會陌生。黑長尾猴多至7只 成年雄性和10只成年雌性群居生活。由於雌性黑長尾猴不顯露任何解剖學上或行為上的 排卵特徵,生物學家桑迪﹒安德爾曼(SandyAndelman)找到了一棵有一群黑長尾猴居 住的刺槐樹,站在樹下用一個漏斗和瓶子收集雌性排泄的尿液,分析尿中激素指標以判 斷排卵期。安德爾曼還觀察它們交配,發現雌性在排卵前很久就開始交配,並維持到排 卵後很長時間,直到孕期的前半段才達到性接受能力的頂峰。 在孕期的前半階段,雌性的腹部凸出並不明顯,而被欺騙的雄性也覺察不到自己是 徹頭徹尾地浪費精力。雌性在孕期的後半階段終止了交配,這時,它已經不能再瞞過雄 性了。種群中多數雄性仍有充裕的時間與多數雌性交合。三分之一的雄性可以和每一個 單身雌性交配。因此,通過隱蔽的排卵期,雌性黑長尾猴使得近鄰中幾乎所有潛在的殺 手保持善意和中立。 簡而言之,赫爾迪認為隱蔽的排卵期是雌性的進化調整,藉此減弱成年雄性對它們 幼意存活的巨大威脅。和亞歷山大﹒努南認為隱蔽的排卵期可用來分清父權、鞏固一夫 一妻制的觀點不同,赫爾迪認為它的功能在於混淆父權,和一夫一妻制無關。 在此問題上,你也許會開始探究〞居家父親〞理論和〞多父〞理論都有的潛在問題 。因為兩者中的任何一種理論都認為女性有必要對男性隱瞞排卵期,可是為什麼連女性 也無法確知自己的排卵期呢?例如,為什麼不能在一個月中的每一天保有同樣紅色的臀 部來欺瞞男性,與此同時保有對排卵期的敏銳感覺,並在非排卵期假作興趣高昂來敷衍 好色的男人呢? 答案顯而易見:女性在她感到沒有性要求和明知不能受孕時難以假裝出令人信服的 性慾。這個答案尤其適用於〞居家父親〞理論。如果一個女性長期保持一夫一妻關係, 配偶雙方彼此熟知,除非她同時自欺否則難以欺人。 無疑〞多父〞理論對於動物(也許還有傳統人類社會)來講不無道理,在這些物種 中殺嬰是一大問題。但這一理論和現代人類社會不甚協調。是的,婚外性行為時有發生 ,但是對父權的懷疑仍屬個案,而不是推動社會的規則。基因測試顯示至少70%,也許 高達95%的美國和英國嬰兒是婚生的,換句話說,是由其母親的丈夫所生。絕少有這種 情況:許多男人一邊圍繞在嬰兒周圍,溫情脈脈,甚或送上禮物,提供保護,一邊又在 想自己也許是這個嬰兒的生身父親吧。 因此,今天保護嬰兒不受殺戮不可能是推動女性保持長久性慾的原因。不僅如此, 我們還將發現,女性也許在遠古時代有過以上動機,但此後性則擁有一種不同的功能, 並且保持至今。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估這兩種相互對抗的理論呢?如同許多其他人類進化的問題, 這一問題也無法通過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喜用的試管實驗得到解決。確實,如果世界 上存在著這樣一組人群,我們可以使其中的女性在動情期陰部變成鮮紅,而在其他時刻 保持性冷淡,使其中的男性只對陰部紅色的女性才興奮,通過這個試驗問題就會迎刃而 解。我們就可以看到結果究竟是丈夫花心、無視孩子(如〞居家父親〞理論所預言), 還是排斥異己並殺嬰(如同〞多父〞理論預言)。可是在科學上,這樣的實驗目前仍不 具備條件,並且即便基因工程成為可能,它仍然是不道德的。 但我們仍然可以求助於另一種進化生物學家推崇的強有力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這些問 題,它被稱作比較法。在隱瞞排卵期這方面,我們人類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儘管這種現 像在一般哺乳動物中是比較獨特的,可在高等靈長類動物(猴子和猿)中卻相當普遍, 我們人類也隸屬於這一哺乳動物群體。很多靈長類動物排卵時並無外部可見的徵象,也 有很多雖有徵象,但極細微;還有一些則公然昭示。每一物種的生殖狀況都反映著這麼 一種由自然界主持的、有關隱蔽排卵期利弊的實驗的結果。通過比較各類靈長類動物, 我們就可以得出哪些是排卵期隱蔽的物種的共性,並發現排卵期公開的物種所不具備的 特徵。 這種比較使得性習性的研究柳暗花明。瑞典生物學家比吉塔﹒西倫一圖爾伯格( BirgittaSill6n-Tullberg)和安德斯﹒默勒(An-tlersMoller)的一個重要研究就 以它為主題。他們的分析分四個步驟進行。 步驟一: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力圖悉數列出所有(共68種)高等靈長類動物排卵 期的可見徵象。啊哈!你可能立即會反對,誰有特異功能能洞悉箇中奧秘?一隻猴子發 出的信號,例如氣味(信息素)對另一隻猴子是極其明顯的,而人類卻對此無動於衷。 比方說,養牛入試圖給一頭良種乳牛人工授精,但卻面臨弄清母牛排卵期的困難,公牛 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從母牛的氣味和行為中識別出來。 儘管我們不能忽視上面這個問題,但高等靈長類動物的問題要比它簡單一些。多數 靈長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依賴視覺。一隻嗅覺失靈的雄性恆 河猴仍能從輕微變紅的陰部識別出一隻處於排卵期的雌猴來,儘管這種紅色遠不及雌沸 沸的來得明顯。而那些我們人類歸類為沒有排卵期可見徵象的猴類,雄猴同樣無計可施 ,時常可見它們完全不適時地進行交配,例如和未發情的或者懷孕的雌猴交配。因此, 我們對於〞可見徵象〞的判斷結果並非毫無用處。 該分析的步驟一的結果揭示,有將近一半的靈長類研究對像(68種中的32種)同人 類一樣缺乏排卵期的可見徵象。這32種動物包括黑長尾猴、獄、蛛報和猿類之一的猩猩 。另有18種動物,包括我們的近親大猩猩,只顯現輕微徵象。餘下18種動物,包括排排 和人類的近親黑猩猩,則將排卵期公開。 步驟二:接著,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按照婚配方式將此68種動物分類,包括紡、 長臂猿和許多人類群體的11種物種實行一夫一妻制。23種物種,包括部分人類群體和大 猩猩,是由一個成年雄性統領一群雌性,實行多偶制。但是靈長類動物中的多數,即包 括黑長尾猴、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在內的34種動物則處於亂交狀態,它們中的雌性慣常與 眾多雄性交往和婚配。 這時我又聽到某些人在嘟娥,為什麼不將人類自己也歸入那亂交的一類呢?因為我 是謹慎地按照習慣進行分類。不錯,多數女性在其一生中前後有多個性伴侶,也有許多 女性有時同時和多個男性交往。可是,對一個女性來講,在一個動情週期,她的慣常做 法是只與一個男性交往,而雌性黑長尾猴和雌性倭黑猩猩在此期間要和幾個性伴侶發生 關係。 步驟三:作為倒數第二個步驟,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將步驟一和步驟二綜合起來 發問:排卵期明顯程度的強弱是否可能與某種特別的婚配方式有關?根據對前述兩個相 互對立的理論的樸素理解,如果〞居家父親〞理論正確的話,隱蔽排卵期應是一夫一妻 物種的特徵;反之如果根據〞多父〞理論,這一特徵應屬亂交的物種所有。事實上,作 為研究對像的一夫一妻的靈長類物種中的絕大多數(11種中的10種)的排卵期是隱蔽的 。任何一種一夫一妻的靈長類動物都不會赤裸裸地顯示排卵期,而亂交的物種通常卻會 公開顯示(18種中有14種)。看來〞居家父親〞理論贏得了強有力的支持。 可是,推測和理論之間的一致性僅僅只是事情的一半,我們完全沒有考慮另一半的 相關性。儘管多數一夫一妻的物種都擁有隱蔽的排卵期,可是排卵期隱蔽並不能理所當 然地推導出一夫一妻制。在32種排卵期隱蔽的物種中,有22種並非單一配偶,而是亂交 的或者擁有配偶群。一夫一妻的夜猴、通常是一夫一妻的人類。多偶制的葉猴以及亂交 的黑長尾猴都有隱蔽的排卵期。因此,不管什麼因素是導致隱蔽的排卵期演化的第一原 因,緊隨其後的一定是這變化多端的婚配方式。 同樣,儘管多數公示排卵期的物種是亂交的,但亂交狀態並不必然推出排卵期的公 開性。事實上,多數亂交的靈長類動物(34種的20種)要麼是排卵期隱蔽的,要麼只有 很輕微的徵象。擁有配偶群的物種究竟排卵期是隱蔽的、輕微可覺的還是明顯的,也依 物種有所不同。這些複雜情況提醒我們,隱蔽的排卵期根據其婚配方式的不同,有著不 同的功能。 步驟四:為了區分不同功能的變化,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聰明地研究起現存靈長 類動物的系統樹來。他們希望據此區分出靈長類動物進化史上排卵信號和婚配方式發生 進化的各個階段。潛在的推理是某些現存物種彼此之間有密切聯繫,因此它們很可能來 源於不遠的共同祖先,可卻有不同的婚配方式和排卵信號的強度。這就意味著婚配方式 或排卵信號在近期發生了進化。 謹舉一例以說明這個推理過程。我們知道人類、黑猩猩和大猩猩有98%的基因完全 相同,並且可以追溯到距今最近的約90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失落的一環〞,即被推 定存在於人類和類人猿之間的動物,尚未發現)。可是這共同祖先的三種現代後裔卻呈 現出三種排卵徵象:人類的隱蔽排卵期,大猩猩的輕微徵象,黑猩猩公開排卵期。因此 ,只可能有一種後裔在排卵期徵象方面與〞失落的一環〞相仿,而另外兩類後裔必定演 化出了不同的排卵徵象。 事實上,多數原始靈長類動物現存物種的排卵期都有輕微徵象。因此〞失落的一環 〞應該保持了這一特點,而大猩猩從〞失落的一環〞身上繼承了這一點(見圖4.1)。 在過去的900萬年間,人類卻演進為隱蔽的排卵期,黑猩猩則變為赤裸裸地公開排卵期 。人類和黑猩猩在排卵期的徵象方面與我們溫和的遠祖背道而馳。在人類眼中,處於排 卵期的黑猩猩和狒拂的臀部腫起很相似。可是黑猩猩和狒佛的遠祖實際上是互不相干地 演化出了耀眼的臀部腫起,因為沸沸的先祖和〞失落的一環〞的祖先在3000萬年前就分 道揚舖了。同樣理由,我們可以歸結出靈長類動物系統樹中排卵徵象發生變化的其他階 段。我們發現這種排卵徵象的轉變至少發生了20次之多。明顯徵象的排卵期至少有3個 獨立的來源(包括黑猩猩的一例),隱蔽的排卵期則至少有8種(包括人類、猩猩和至 少6種不同的猴類);而幾種輕微徵象的排卵期要麼是從隱蔽的排卵期演化而來(如有 些吼猴),要麼是從明顯徵象的排卵期變化而來(如許多恆河猴)。 用以上分析排卵徵象的同樣方法,我們還可區分靈長類動物系統樹中婚配方式發生 變化的階段。所有的猴和猿類的共同祖先可能都是亂交的。但如果我們審視人類以及人 類的近親黑猩猩和大猩猩,你會看到如下三種類型的婚配方式:大猩猩的配偶群,黑猩 猩的亂交,人類的一夫一妻或者配偶群方式(見圖42)。因此,在900萬年前〞失落的 一環〞的3種後裔中,至少有2種改變了婚配方式。有其他證據顯示〞失落的一環〞以配 偶群方式生活,所以大猩猩和部分人類群體也許是保存了這一婚配方式。但黑猩猩獨自 演化為亂交,許多人類群體則是一夫一妻制。我們再次發現,人類和黑猩猩在婚配方式 上如同排卵徵像一樣背道而馳了。 總之,情況表明一夫一妻制在高等靈長類動物中至少可分為7組獨立演化:人類、 長臂猿和至少5種不同的猴類。配偶群式則至少分為8個分支演化,包括〞失落的一環〞 。黑猩猩和至少2種猴類則在它們的最近祖先賦於它們配偶群方式後自行演化為亂交方 式。 因而,沿著靈長類動物的系統樹,我們將始祖靈長類動物可能具有的婚配方式和排 卵徵象進行了重新組合。現在我們終於能將兩組信息放在一起考慮:系統樹中隱蔽的排 卵期演化的各個階段中,婚配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下面即是我們的結論。經過考察,那些顯示排卵徵象以及漸次類先徵象以致演化為 隱蔽的排卵期的始祖物種中,只有三種是一夫一妻的。相反,有8種(也許多達11種) 是亂交的或者是配偶群式的,其中之一便是起源於以配偶群方式生活的〞失落的一環〞 的人類先祖。我們因此可以斷言是亂交方式或者是配偶群方式,而非一夫一妻制導致了 隱蔽排卵期的演化(見圖4.3)。這正是〞多父〞 與之相應,我們又要問:系統樹中一夫一妻制演化的各階段中,排卵徵象又是怎樣 的呢?我們發現那些明顯公開排卵期的物種從未採納一夫一妻制。相反,一夫一妻制常 見於那些已具備隱蔽排卵期的物種和一些只有輕微排卵徵象的物種(見圖4.4)。這個 結論倒和〞居家父親〞理論契合。 那麼這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是怎樣協調的呢?回想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在他們的 分析步驟三中的發現,幾乎所有的一夫一妻的靈長類動物都擁有隱蔽的排卵期。我們現 在可以發現這個結果分兩步得出。首先,隱蔽的排卵期產生於亂交的或者配偶群式的物 種;然後,隨著隱蔽的排卵期出現後,物種向一夫一妻制轉變(見圖44)。 也許現在你發現人類的性進化史雜亂無章,令人費解。我們開始只提出了一個顯然 很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人類隱瞞排卵期,每月每日追求性樂?照理也應有一個簡單的答 案。然而,我告訴你的卻是一個複雜得多的答案,而且包括兩個步驟。 這意味著在靈長類動物的進化史上隱蔽的排卵期的功能一再變化,並且實際上是反 向變化著。這種變化起源於我們的祖先仍是亂交的或者配偶群方式生活的時代。在那些 時代,隱蔽的排卵期使得始祖女猿人施愛於眾多雄性猿人,沒有一個雄性可以聲稱自己 就是她孩子的生父,但是每一個雄性都知道自己可能是。結果是,任一潛藏殺機的雄性 都不會傷害這個女猿人的嬰兒,有些雄猿事實上還負起了保護和助養之責。一旦女猿人 為此目的演化為隱蔽的排卵期,她就可以利用這一點挑選一個優秀的穴居男性,誘使或 者強迫他留在家中陪伴自己,並基於對她孩子的父親身份的確認,為孩子提供許多保護 和幫助。 細想起來,我們也無需對隱蔽的排卵期的功能轉化大驚小怪。這些變化在進化生物 學上是極為普遍的。這是因為自然選擇不是有意識地沿直線向一個早就認識了的目標前 進,也不是按照一個工程師有意設計新產品的途徑進行。恰恰相反,某種動物發揮某種 功能的特徵在一開始是提供另一種功能的,當其作為結果出現時已經改頭換面,甚至可 能失去了它最初的功能。在生命的進化過程中,相似的功能變化經常再現,經常出現功 能丟失、轉變,甚至出現功能的反轉。 人們最耳熟能詳的例子之一是脊椎動物的四肢。始祖魚用來划水的鰭演化為始祖爬 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腿,用來在陸上奔跑跳躍。某些始祖哺乳動物和爬行鳥類的 前腿,後來又相應演化為編幅和現代鳥類的輿翅,用於飛翔。鳥類的翅膀和哺乳動物的 腿又分別獨自演化成企鵝和鯨的鰭狀肢,又回復到划水的功能,有效地再現了魚鰭的作 用。至少有3種魚類後裔分別喪失了它們的四肢,變成蛇、無腳晰蠍和無腳兩棲動物( 如蛛鵬)。生殖生物學上的特徵,諸如隱蔽的排卵期、明顯公開的排卵期、一夫一妻、 配偶群以及亂交,其功能基本亦按同一方式一再變化,彼此轉化、再現或者丟失。 這些進化轉變的意義更增加了我們對人類性愛的好奇心。例如,在德國著名作家托 馬斯﹒曼的最後一部小說《騙子菲力克斯﹒克虜爾的懺悔錄》中,菲力克斯在一次乘火 車旅行時和一個古生物學家同一包廂,古生物學家講述脊椎動物四肢的進化史令他聽得 津津有味。菲力克斯這樣一個專事勾引社交界愛幻想女性的男人,竟對此極感興趣,〞 人類的手腳保持著最原始的陸上動物的骨路!……真令人毛骨悚然!……女人那勻稱迷 人的胳臂,它在我們求歡時是多麼撩人啊!……可它居然和原始鳥類的爪器、魚的胸鰭 無異……下次我再……我肯定會想到這些……想想那漂亮的胳臂,再想像一下那遠古的 骨架吧!〞 西倫一圖爾伯格和默勒已經闡明了隱蔽的排卵期的進化過程,你可以據此為你的好 奇心找到答案。如同菲力克斯﹒克虜爾通過脊椎動物四肢的進化滿足好奇心一樣。當你 安然享有著穩定的一夫一妻關係,在排卵週期中不會受孕的時候追求著性快樂時回想一 下,和你的那些因配偶群而憔悴不堪或者是輪換性伴侶亂交的遠祖相比,你是多麼幸福 啊!而這種福氣可能正是由那些將你與人類遠祖區別開來的生理特徵賜予的。令人感慨 的是,那些可憐的原始人只能在有限的排卵日裡擁有性,把授精當作人類生物需要的全 部,倉促了事,由於急於求成而完全享受不到你能從容享有的快感。 熾天使書城
【第五章】 第五章 男人有什麼用 ——男性角色的進化去年,我收到遠方某城一位大學教授寫來的一封與眾不同的信 件,邀請我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我不認識寫信人,從姓名L也辨認不出寫信人究竟是男 是女。這個會議需要離家一星期,並做長途飛行。可是,邀請信寫得很出色,如果會議 也能安排得如此出色,那這個會議一定會特別有意思。我有點舉棋不定,由於時間緊迫 ,我便接受了邀請。 我的猶豫在到會後煙消雲散,會議正如我盼望的那般有趣。此外,組織者還花了不 少心思為我安排會外活動,包括購物、賞鳥、宴會和參觀考古現場。這位出色地組織了 會議、寫來最初那封出色信件的教授被證實是位女士。她除了在會議上發表了一篇精彩 的演講外,還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她的驚人美貌也是我今生少見的。 在一次我的東道主安排的購物之行中,我為我的妻子買了幾件禮物。擔任嚮導的學 生顯然向東道主匯報了我的購物情況,因為後來在會議宴席上,我和她鄰座時,她對此 發表了一些評論。令我詫異的是,她告訴我:〞我丈夫從未給我買過任何禮物!〞她倒 是曾買禮物給他,可是他從不投桃報李,她終於放棄了努力。 這時有人穿過餐桌來問我有關我在新幾內亞對極樂鳥的考察工作。我講到雄性極樂 鳥對於餵養雛鳥漠不關心,卻把時間都花在追逐盡可能多的異性上。再次出乎我意料的 是,我的東道主叫起來:〞跟男人一個隱性!〞她向我解釋她的丈夫當然要比多數男人 好得多,因為他至少還支持她的事業。可是他在工作之餘,多數晚上和其他男同事泡在 一起,週末則在家看電視,藉以逃避做家務和帶兩個孩子。她曾一再要求他幫點忙,但 最終還是放棄了請求,轉而雇了一個保姆。當然,這個故事沒多少特別之處。我之所以 還記著它,是因為這位女土是如此美麗、動人、聰慧,任何一個人都會當然地認為那個 有幸娶她的男人定會與她長相廝守,樂此不疲的。 儘管如此,我的東道主的家庭狀況仍要比其他許多為人妻者好得多。當我剛開始在 新幾內亞高地工作時,那裡粗暴虐待女性的情形常令我憤慨無比。我在林中小道上遇到 的夫妻,通常都是女人弓腰馱著大量柴禾、蔬菜和一個嬰兒,而她的丈夫則在一邊昂首 挺胸地走路,除開弓箭外什麼也不拿。男人出門打獵只是為男人們創造交往的機會,捕 獲的一些動物當即被男人們在林中吃掉。妻子們還被隨意買來賣去、拋棄,無權對此說 個不字。 然而後來,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當我在行路時呵護著我的家人,此時體味一下自 己的感覺,我想我能較好地理解為什麼新幾內亞男人大步走在家人旁邊了。我發現自己 緊走在孩子們邊上,全神貫注以防他們被撞、跌倒、走散或者遭遇其他不測。傳統的新 幾內亞男人還需更加小。已謹慎,因為他們的妻兒面臨的危險更大。這些看似了無牽掛 地漫步在身負重荷的妻子身旁的男人,事實上擔負著守望者和保護者的責任,他們兩手 空空是為了在遭到別的部落人伏擊時迅速張弓搭箭。但是,我仍對男人出門狩獵和出賣 妻子這些情況困惑不解。 〞男人有什麼用〞這個問題聽起來只是一句俏皮話,但實際上,這個問題觸到了我 們這個社會的痛覺神經。女性已經無法忍受男人自封的地位,並且指責男人關。已自己 甚於關心妻兒。這個問題對於人類學家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如果以對配偶和 子女所盡義務為標準,多數哺乳動物的雄性的確在除開射精以外毫無用處。它們在交配 後即離開雌性,讓它獨自承擔餵養、保護和訓練後代的重負。但人類的男性(通常或常 常)卻不一樣,他們在交合後仍和配偶、子女在一起。人類學家大膽假設男性這種角色 的增加對於人類最明顯的特徵的進化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推斷如下:在所有殘存的采措 群體中,男女的經濟角色是嚴格區分的,一直到農業在1萬年前興起之前,所有的人類 群體都以這種方式生活著。男人照例將更多的時間花在獵取大動物,而女人則更多地花 時間採集食用植物和小動物、照看孩子。人類學家的傳統看法認為這種普遍存在的男女 差別是一種勞動分工,有利於核。動家庭的共同利益,反映了合理的協作策略。因為男 人無需隨身帶著孩子哺乳,而且男人通常比女人強壯,所以男人在追蹤、獵殺大動物時 顯然要比女人能幹。人類學家認為男人狩獵是為了給妻兒提供肉食。 類似的勞動分工在現代工業社會中仍然持續著:許多女人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要比 男人多。儘管男人的主要活動不再是狩獵,他們仍然通過從事有償勞動為配偶和孩子們 帶回食物(大多數美國女性也這麼做)。因此,〞把肉帶回家〞(養家餬口)這一成語 ,有著深速悠遠的含義。 作為狩獵者提供肉食被視為人類男性的特徵之一,只有人類的少數幾種哺乳動物夥 伴如狼和非洲獵犬才具有同樣特徵。人們普遍認為,這一待征是和其他幾種區分人與別 的哺乳動物的人類共有特徵相聯繫的。尤為重要的是,這一特徵是和人類兩性在交配後 繼續以核心家庭方式維持、人類的孩子(不同於幼猿)在斷奶後很多年仍不能自食其力 這些事實相關的。 這個理論如此明瞭,以致它多年來一直當然地被認為是正確的。它對男人的狩獵行 為提出兩個直接的推斷。第一,如果狩獵的主要目的是給家人帶回肉食,那麼男人應當 遵循能夠可靠地獲取最大量肉食的捕獵策略。所以男人通常應當追蹤大動物而不是獵殺 小動物,每天背回家更多的肉食。第二,一個獵手應當將獵獲物交給妻兒,或者至少優 先和家裡人分享,而不是分給非親非故的人。這兩個推斷是否正確呢? 令人驚訝的是,對於這樣基本的人類學命題,它們幾乎從未被驗證過。也許並不出 人意料的是,這項驗證工作是由一位女性人類學家挑頭開始的,她是猶他州立大學的克 裡斯膛﹒霍克斯(Kris-tenHawkes)。霍克斯和金﹒希爾(KimH*)、瑪格達萊娜﹒ 烏爾塔多(A.MagdalenaHurtado)、卡普蘭(H.KaPlan)一起,王要通過對巴拉圭的 北部埃克印第安人的食物作定量評估來進行驗證。霍克斯還和尼古拉斯﹒布勒頓﹒瓊斯 (NicholasBlurtonJones)、詹姆斯﹒奧康奈爾(James()'Conned)合作,對坦桑尼 亞的哈德扎人進行了其他測試。首先我們來看看埃克人的表現。 北埃克人曾是完全的采獵者,即使他們在20世紀70年代定居從事農業後,仍花費大 量時間用於在密林中尋找食物。根據人類的通常模式,埃克男人專事捕獵大型哺乳動物 ,如野豬和鹿,還從蜂窩中收集蜂蜜。女人則從棕桐樹中敲出澱粉、採集水果和昆蟲幼 體、照看孩子。埃克男人的每日獵獲量變化很大:如果他殺死了一頭野豬或者找到一個 蜂窩的話,他帶回的食物足夠許多人享用,但是有四分之一的日子他一無所獲。相反, 女人的收穫則是估算得出的,並且每天基本不變,因為到處都是棕桐樹;一個女人每天 能弄到多少澱粉取決於她花多少時間去敲打棕相。女人完全能夠自食其力養活自己和孩 子們,但她不可能〞大發橫財〞而養活許多人。 霍克斯和她的同伴們研究得出的第一個令人稱奇的結論是有關男女收穫差別的問題 。當然,男人的最高收穫量遠高於女人,因為一旦男人運氣好,獵殺了一頭野豬的話, 他當天的收穫就會達到167千焦。可是,男人的日均收穫只有40千焦,要低於女人的日 均收穫(43乾焦)。男人在一般日子裡的收穫(每天20乾焦例更低。之所以有這樣令人 困惑不解的結果,是因為男人兩手空空灰溜溜回家的時候遠遠多於他們帶著一頭野豬得 意洋洋返回的日子。 如果埃克男人肯從事敲打棕相這種不夠英武的〞女人活〞,而不是尋求追措刺激的 話,從長遠角度講,他們的收穫會多一些。由於男人比女人強壯,只要他們肯幹,他們 每天甚至能比女人敲打出更多的棕桐粉。埃克男人就好像瞄準大獎的賭徒,追求著誘人 的卻又是不可預料的收穫。其實從長遠來看,賭徒把錢存進銀行,提取雖煩人但穩定的 利息收益更好。 另一讓人稱奇的結果是,旗開得勝的埃克獵人並不是將大部分肉食帶回家中供妻兒 事用,而是和周圍人廣泛分享。男人在找到蜂蜜時也是如此。由於這樣廣泛分食的緣故 ,一個埃克人所消費的全部食物的四分之三是由他或她的核心家庭以外的人員提供的。 我們易於理解為什麼埃克女人不去獵取大動物,因為她們不能長時間地遠離孩子, 也不能冒一無所獲回家的風險,那會危及哺乳和懷孕。可是為什麼男人甘願放棄棕潤粉 ,安心於從狩獵中獲取那點低得多的平均收穫呢?為什麼男人不是像人類學家的傳統看 法推測的那樣,把收穫僅僅帶給家中的妻兒呢? 這個結論顯示,埃克男人之所以選擇狩獵大動物,除開滿足妻兒的最大利益以外, 一定還有其他某些原因。當克裡斯膛﹒霍克斯告訴我這些矛盾情況時,我產生了一種很 壞的預感:男人選擇帶肉回家的真實動機大概沒那麼高尚吧?我想為我的兄弟們辯解, 開始尋找答案以便恢復自己對埃克男性高尚的勞動策略的信。 我的第一個異議是針對克裡斯股﹒霍克斯用熱量來衡量收穫的做法。事實上,任何 一個有營養常識的現代讀者都知道,不是所有食物的熱量都能相提並論的。也許選擇獵 取大動物是為了滿足人們對蛋白質的需求,從營養方面看,蛋白質要比棕相粉的普通碳 水化合物有價值得多。然而,埃克男人不僅找尋蛋白質豐富的肉食,也尋找蜂蜜,而蜂 蜜的主要成分不過是和棕桐粉一樣的碳水化合物。卡拉哈里的桑族人(布須曼人)中男 性狩獵大動物,女性卻去採集富含蛋白質的mongongo果仁;在新幾內亞低地的采獵部族 中,儘管希望渺茫,但男性仍是成天忙於抓袋鼠,他們的妻兒則從魚類、老鼠、幼蟲和 蜘蛛中穩定地獲取蛋白質。為什麼桑族男人和新幾內亞低地男人不學學他們的妻子呢? 接著我考慮到,會不會存在這一可能,埃克男人屬於現代采獵部族中的變異種,是 異常拙劣的獵手呢?無疑狩獵技巧對干因紐特人和北極印第安人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 在除了大動物外別無其他果腹之物的冬季。坦桑尼亞的哈德扎人不同於埃克人,他們的 男性可以通過獵取大動物而不是小動物取得較高的平均收益。埃克男人那樣的新幾內亞 男人,儘管產出極低,仍執著於狩獵。而且,哈德扎獵手平均在29天的狩獵生涯中也有 28天兩手空空,可仍癡心不改。如果一個哈德扎家庭指望他們的丈夫或父親帶回一頭長 頸鹿來度日,他們一定會餓昏的。即便哈德扎或者埃克獵手偶有捕獲,也不是僅為他的 家人而保留的。因此,對於他的家人來講,究竟抓捕大動物比其他的謀生方式產出多還 是少,這個問題不切實際。然而抓捕大動物的確不是養家餬口的最佳策略。 我還想為我的男同胞辯護。會不會與眾人分享肉食、蜂蜜是指望通過互惠來平衡狩 獵產出呢?也就是說,我預計每29天能抓到一頭長頸鹿,我的其他捕獵夥伴們也能有這 樣的戰果,由於每個人往不同方向搜尋獵物,這樣每天至少能有一個人速到一頭長頸鹿 。如果幸運的獵手們同意彼此分享肉食,那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都可以填飽肚子。但據 這種解釋,獵手們將最樂意和其他本領高強的獵手分享獵物,這樣他們將來最有可能取 得回報。 但事實上,幸運的埃克和哈德扎獵手,一視同仁地和周圍人共享獵物,不論此人是 一名好獵手還是無望的獵手。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既然一個埃克瓦哈德扎男性即便自 己永遠一無所獲也可以要求從他人處分一杯羹,他為什麼還要殫精竭慮去打獵呢?為什 麼他不是單單採集果仁和抓點老鼠,那些東西他可以徑直帶回家而無需分給他人?在我 竭力為男性狩獵尋找一個高尚的動機時,我一定是忽略了某種不那麼高尚的因素。 另一種可能的高尚動機是廣泛地分享肉食也許有利於獵手的整個部落,他們會一榮 俱榮,一損俱損。僅僅餵飽你自己的家人是不夠的,因為如果部落中其他人處於飢餓之 中,將無法抵擋部落敵人發起的進攻。但是這一可能的動機,又使我們回到原來的矛盾 上來:為使整個部落的人都有良好的營養,最佳辦法是大家都放下架子,老老實實地敲 打傳統的、可靠的、不錯的棕相粉,以及採集水果和昆蟲幼蟲。男人們不該浪費時間, 博取那獵獲野豬的偶然性。 最後我想考慮的是男人狩獵對家庭的價值,也許狩獵的意義在於男性保護者的角色 。許多劃地而居的動物中的雄性,諸如燕雀、獅子和黑猩猩,會花很多時間在它們的地 盤上巡邏。這種巡邏有多方面目的:發現並驅逐鄰近領地的雄性入侵者;察看是否時機 成熟,可以對鄰近領地發動侵略;偵察是否有威脅配偶和子女性命的天敵;觀察依季節 而變化的食物和其他必需品的數量。與之相仿,獵人們在搜尋獵物的同時,還關注著潛 在危險和可被部落中其他人利用的機遇。此外,狩獵還提供了鍛煉作戰技能的良機,那 是防禦外敵進攻必須的。 毫無疑問,狩獵的這一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儘管如此,人們仍然要問,獵手們力圖 偵知的是何種具體危險,他們力圖發展的是誰的利益?雖然在這個世界的某些地方,獅 子和其他大型食肉動物仍然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但是所有的傳統采獵部族面臨的最大危 險來自敵對部落的獵手。這些部落的男人們捲入斷斷續續的戰爭中,目的在於消滅其他 部落的男人。從戰敗部落擄掠來的婦女和兒童要麼被屠殺,要麼被分派為妻子和奴隸。 從壞的角度講,男性措手的巡邏可以被視作為發展自己部落的基因,而這是以敵對部落 男性的利益為代價的。從好的角度講,可以認為他們是在保護妻小,主要防止來自敵對 部落男人的威脅。但即使在後∼種情況下,成年男性的巡邏對整個群體中的其他人,也 幾乎是利弊相當的。 因此,我試圖將埃克人狩獵大動物解釋成男人為妻兒的最大利益而採取的高尚而合 理的做法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克裡斯勝﹒霍克斯還提醒我某些痛苦的事實,有關一個埃 克男人自己(相對於他的妻子兒女)是如何在滿足口腹之慾外從他的獵獲中獲取最大利 益的。 首先,埃克人同其他人群一樣,婚外性行為並不鮮見。盤問她們66個孩子所有可能 的父親(即她們在受孕時刻的性伴侶),平均每個孩子有2.1個男人被提名。在一組 28個埃克男人中,女人們總是更多地提名出色的而不是拙劣的獵手為情人,更多地以好 獵手作為孩子可能的父親。 為了理解通好的生物學意義,我們先來回想一下,在第二章中討論過的生殖生物學 事實體現了男女兩性利益的根本失衡狀況。擁有眾多的性伴侶對於一個女性的生育量沒 有絲毫直接意義。女性一旦和一個男性暗結珠胎後,再和別的男人性交,至少在9個月 內不可能孕育另一個生命,甚至由於采獵生活延長了女性的哺乳性閉經時間,女人至少 幾年內都不會再次懷孕。可是即便是女人僅僅幾分鐘的好情,男人就會對自己親生子女 的數目心生疑竇。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遵循兩種不同的捕獵策略的男人們的後代數目。霍克斯將他們分 為〞養家者〞策略和〞好大喜功者〞策略。〞養家者〞找尋那種能有較高產量、高度穩 定的食物來源,如棕相粉和老鼠。〞好大喜功者〞只獵殺大動物,多數日子空空如洗, 偶爾吉星高照,他們一般收穫很少。〞養家者〞儘管沒有餘糧施捨地人,但他通常將多 數食物帶回家供養妻兒。〞好大喜功者〞通常帶給妻兒的食物相形之下要少得多,但他 偶爾會有許多肉食賞給他人。 顯然,如果女人以養大成人的孩子的數目為標準衡量她的遺傳利益,這不過是她能 給子女提供多少食物的問題,那她最好還是嫁給一個〞養家者〞。如果她和一個〞好大 喜功者〞比鄰而居的話,她還可以有更大收穫,因她可以和他偶爾障和,換取她及孩子 們的額外的肉食。整個部落也喜歡一個〞好大喜功者〞,因他偶爾會有〞橫財〞進帳, 大宴眾人。 至於一個男人怎樣才能最佳地發展其遺傳利益,〞好大喜功者〞利弊均沾。一個好 處是他可以通過婚外情擁有更多子嗣。〞好大喜功者〞在姦情之外還可以有其他收益, 例如在族人眼中的威望,部落中的其他人因他的肉食饋贈樂意與他作鄰居,並且可能把 女兒許配給他作為褒獎。同理,〞好大喜功者〞的孩子們也可能在部落中得到良好的待 遇。對於〞好大喜功者〞的不利之處是,他通常帶給自己妻兒的食物較少,這意味著他 的婚生子女長大成人的概率較低。在他外出風流的同時,他的妻子也可能起疑心,結果 是他親生子女的比例較低。〞好大喜功者〞放棄了〞養家者〞對自己少量子女親生的信 心,換取可能有眾多子女的概率,值得嗎? 回答取決於以下幾個數據,如一個〞養家者〞妻子能養育的非婚生子女的數目,〞 養家者〞妻子所育子女中非婚生所佔的比例,以及〞好大喜功者〞的子女因他們的有利 地位究竟增加了多少生存機會。這些數據的價值可能因部落而異,取決於當地的生態環 境。霍克斯在對埃克人估價時,總結出在廣泛的類似環境中,〞好大喜功者〞有望比〞 養家者〞擁有更多攜帶自身基因的存活後代。這大概才是男人狩獵大動物的真正原因, 而不是傳統上被接受的為妻兒帶回肉食這個原因。埃克男人對他們自己而不是對家庭更 有用。 因此,男性獵人和女性採集者這樣的勞動分工,並不是因為非如此核心家庭不足以 最有效地促進共同利益,也不是因為非如此不足以部署勞力以共謀部族大計。相反,採 獵生活方式包含了一種典型的利益衝突。正如第二章中討論的,最有利於一個男人的遺 傳利益的並非一定有利於女人,反之亦然。配偶有共同利益,但並非利益完全相同。女 人最好嫁給〞養家老〞,但成為〞養家者〞並不是男人的上上之選。 近幾十年來生物學研究揭示了存在於動物和人類社會中的無數此類利益衝突,不僅 是存在於夫妻(或動物配偶)間的衝突,還有在父母和子女之間、孕婦和胎兒之間、手 足之間的衝突。父母和子女有共同的基因,手足之間也如此。可是,手足同胞也是潛在 的最近的競爭對手,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是相互競爭著的。許多動物研究顯示,哺育後代 降低了父母的預期壽命,因為哺育期父母勞心費力,還有風險。對父母來講,一個子女 代表延續基因的一個機會,但父母還可以有其他這樣的機會。也許遺棄一個孩子,將資 源省給其他子女,對父母更有利;可是,如果以父母的利益為代價,孩子的利益將得到 更大滿足。動物世界和人類社會一樣,這樣的衝突導致殺嬰、找親(父母為子女所殺) 、手足相殘(兄弟姐妹中一個為另一個所殺)的事也屢見不鮮。生物學家們從遺傳和覓 食環境出發對這種衝突作理論上的計算,而所有普通人則無需計算,從耳聞目睹中認識 了一切。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血緣或婚姻關係緊密聯繫的人們之間發生的利益衝突是 最常見的,最令人痛心疾首。 那麼這些結論有多少普遍意義呢?霍克斯和她的同事們僅僅研究了埃克和哈德扎這 兩個采獵部族。研究結果還有待於其他采獵部族的檢驗。答案可能因部落甚至因人而異 。從我在新幾內亞的見聞來看,霍克斯的結論極可能更符合那裡的實際。新幾內亞大動 物很少見,狩獵產出很低,常常一無所獲。很多獵獲物常常在叢林中就被男人們徑直吃 掉了,即便有大動物的肉帶回部落,也是被眾人分而食之。新幾內亞人的狩獵行為很難 從經濟利益方面去解釋,但它顯然給幸運的獵手們帶來了榮耀與地位。 霍克斯的結論對我們自己的社會是否有意義呢?也許你害怕我遲早會提出這個問題 ,並且你估計我會總結說美國男人沒有多大用處。我當然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認為 多數(也許是絕大多數)美國男人是盡職的丈夫,他們努力工作以求增加收入,將金錢 花在妻兒身上,常照看孩子,也並不朝秦暮楚。 但令人扼腕的是從埃克人處得出的結論至少也適用於我們這個社會中的某些男人。 有一些美國男人拋妻棄子。離異的男人拒不履行法定育兒責任的比例之高也令人瞠目, 以致於政府開始採取對策。在美國,單親家庭的數目超過了雙親家庭,而且多數是單身 母親獨力育兒。 盡人皆知的是,在那些已婚男性中,有些男人愛自己甚於愛妻兒,虛擲家財、精力 與光陰,終日沉酒於女色,追逐所謂大男人的名聲和活動。他們典型的嗜好是開車、運 動和酗酒。大量的錢財花在家用以外。我並不認為美國男人中〞好大喜功者〞多於〞養 家者〞,但〞好大喜功者〞所佔的比例顯然不可忽視。 即使在那些雙職工家庭中,時間預算研究顯示,美國上班族女性平均花在勞作(指 上班、育兒、家務)上的時間2倍於她們的丈夫,而且女性的收入平均低於同工種男性 。同一時間預算研究發現,在要求美國丈夫們估算他們和妻子們各自花在照顧孩子和家 務上的時間時,他們傾向於高估自己,而低估妻子所花的時間。據我的印象,在其他一 些工業化國家,如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法國和波蘭,男人做家務和照看孩子的比例 一般來講甚至比美國還要低。我之所以列舉以上幾個國家,是因為我碰巧比較熟悉它們 。這就是為什麼在人類學家之中一直要討論男人在我們這個社會上有什麼用這個問題的 原因。 熾天使書城
【第六章】 第六章 薄種廣收 ——女性絕經期的進化多數野生動物到死或者直到死前一段時間都保持著生育能力 。人類男性也是這樣。儘管某些男人由於不同原因在不同年齡喪失生育能力或者生育能 力衰退,但男性並不會在某個特定的年齡段普遍遭遇生育能力的徹底終結。世界上有據 可查的例子不勝枚舉,老年男性(包括一個94歲的老人)仍能生育孩子。 但是,人類的女性在40歲左右就會進入一段生育能力急劇衰減的時期,並且在大約 10年後,就會徹底喪失生育能力。儘管有些婦女到44或45歲時仍有規則的月經週期,但 是女性在50歲以後受孕的例子極為罕見,直到最近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激素療法和人 工授精的運用才使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例如,美國的哈特派(Hutterite)〞是一個嚴 格的宗教群體,信徒們營養狀況良好,反對避孕,他們中女性生育的頻率正如人類生物 潛能所能達到的那樣快,平均間隔2年生育一次,平均一生會生育11個孩子。但即使是 哈特派,女性在49歲以後也停止了生育。 對於普通女性來說,絕經期是人生中無可迴避的一個事實,儘管它常帶給人們老之 將至的痛苦的預感。但女性的絕經期之於進化生物學家,則是動物世界中的一種突變, 是一個值得深究的矛盾。自然選擇的實質就是不斷地強化基因中的某些特徵,而這些特 徵必須能增加攜帶這些基因的後代的數目。然而,自然選擇怎麼能令一個物種中的每一 個雌性成員都攜帶著扼殺其生育更多後代的能力的基因呢?一切生物特徵,包括女性絕 經期的年齡段,都是由遺傳變異決定的。但即使由於某種原因,女性的絕經期似乎變成 不可避免了,可為什麼絕經期開始的年齡不能逐漸後移以致於再次消失呢?這樣,那些 絕經期較晚出現的女性就能生育更多的後代了。 於是,進化生物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看作人類性習慣中最怪異的幾個特徵之一。而 且我還想說,除了人類發達的大腦和直立行走的姿勢(每一本人類進化史的教科書都強 調這兩點),以及人類隱蔽的排卵期、對性快樂的偏好(這兩點教科書較少關注)之外 ,女性的絕經期也是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這些特徵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一種比猿更 進一步,和猿有著質的區別的動物。 許多生物學家對我的上述觀點仍然心存疑慮。他們辯稱,女性的絕經期並不是一個 懸而未決的問題,對此無需深入討論。歸納起來,共有三類不同意見:首先,部分生物 學家將女性的絕經期視作人類近來預期壽命不斷增長的時代產物,這一增長並非僅僅始 於上一世紀的公眾保健措施,而很可能始於1萬年前農業的興起,更有可能是從過去 4萬年中由於進化的變化導致人類生存技能的進步開始的。據此,在人類幾百萬年的進 化史上的多數時期,絕經期絕不可能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因為推測那時無論男女, 幾乎無人能活過40歲。於是理所當然,女性被安排在40歲時終結生育特徵,因為在此以 後已經沒有活著繼續生育的可能了。由於相對於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人類壽命的增長僅 僅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所以女性的生育特徵得到調整仍須假以時日。這是一種不同意見 。 可是,上述觀點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男性的生育特徵以及男女兩性的其 他每一種生物功能,多數人在40歲以後的幾十年間仍然運作良好。你或許因此不得不假 定其他每一種生物功能都能很快調整以適應人類壽命的增長,但你仍然沒能解釋為什麼 女性的絕經期是唯一不能同樣做出調整的特徵。早期人類鮮有女性活到絕經年齡這一推 斷是建立在考古學的基礎上,也就是說,通過研究遠古的人類骨骼,估計他(她)死亡 的年齡。這些估計又是以一些尚未被證實的、難以置信的假設為前提,例如這些被發現 的骨骼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古人類群體中的一個標準樣本,或者確實能精確地測定這些古 人類骨骼的年齡。儘管考古學家確有區分10歲兒童和25歲成人骨骼的能力,但是聲稱他 們具有區分40歲和55歲古人類骨骼的能力,這一點尚未能得到證實。你也很難將古人的 骨骼與現代人的骨路相比較來進行推理,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食物和疾病必定會對兩 者的骨齡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種反對意見承認女性的絕經期可能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但它否認這是人類 獨有的現象。許多或者多數野生動物都隨著年齡增加表現出生育力的衰退。在許多野生 哺乳動物和鳥類物種中,都發現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個體喪失了生育能力。獼猴和某些種 類的實驗用老鼠中的許多衰老的雌性,它們生活在實驗室的籠中或者動物園裡,享有精 美的食物、精心的醫護,完全無需恐懼敵手的威脅,儘管它們的壽命較之野外的同伴有 了顯著的增長,但它們仍然慢慢喪失了生育力。因此部分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女性的絕經 期只不過是極其廣泛的動物絕經期的一部分。不管這種現象作何解釋,但它至少存在於 許多物種之中,也就是說,人類的絕經期並非特別,也無需多加解釋。 然而,一燕不成夏,一例雌性不育同樣不構成絕經期。這就是說,觀察到一例野生 動物的年長個體偶爾不育,或者壽命被人為延長了的籠養動物在一定年齡後不再生育, 並不能推出絕經期在野生動物中是一個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如果要推出這一結論,必 須證明在一個野生動物種群中,有顯著部分的成年雌性逐漸喪失生育力,並且在徹底終 結生育後,仍然有一段很長的生命時期。 人類確實符合這一定義,但已知的只有一種(也許兩種)野生動物有同樣現象。一 種是澳大利亞袋鼠,這種動物中是雄性(不是雌性)表現出某些類似絕經期的徵象:種 群中的所有雄性袋勳在8月份一段短短的時間中喪失了生育力,接下去再過2周的時間它 們都會死去,而種群中留下的都是懷孕的雌性。但在這種情況下,絕經後期階段只不過 是雄性全部生命中短暫得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部分。袋動並沒有經歷真正的絕經期,而幾 乎可以被視作一種大爆炸的繁殖方式的例子,這種繁殖方式就是終生只繁殖一次,隨後 很快喪失生育能力,很快死去,例如鮭魚和龍舌蘭科植物。動物絕經期的典型一例見於 巨頭鯨,從它們的卵巢狀況判斷,捕鯨人捕到的所有成年雌性中有四分之一的鯨魚處於 絕經後期。雌性巨頭鯨一般在30或40歲時進入絕經期,在絕經期後平均至少還能生存 14年,壽命可以超過60歲。 因此作為一種生物學上的重要現象,絕經期並非人類獨有,至少還有一種鯨類與人 共有此一現象。對於虎鯨和其他一些可能的物種,也有必要去搜尋一下是否存在絕經期 的證據,但是在其他人類已作過深入研究的長壽野生哺乳動物種群中,包括黑猩猩、大 猩猩、狒狒和大象,經常可以看到年長的雌性仍有生育能力。因此,這些物種以及多數 其他物種似乎不能歸入有規則的絕經期的一類。例如一頭55歲的大象應當說是上了年紀 了,因為95%的大象活不到這個年齡。但是一頭55歲的母象,它的生育能力仍然相當於 那些青壯年母象的一半。 因此,女性的絕經期在動物世界中非同一般,它在人類身上的進化過程值得探究。 因為人類的祖先和巨頭鯨的祖先早在5000萬年前就已經分化了,所以人類絕對不可能是 自巨頭鯨處繼承了這一特徵。事實上,人類必定是在人類與黑猩猩、大猩猩的祖先在 700萬年前分化以後才演化了這一特徵,因為人類有絕經期,而黑猩猩、大猩猩卻沒有 這一徵象(或者說至少沒有形成固定的徵象)。 第三種也是最後一種反對意見承認人類的絕經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現象,而且在動 物界中也是不尋常的。可是,持這種意見的人認為我們無需去費心探究這一現象,因為 這一謎團已被破解。答案(據他們說)隱藏在絕經期的生理機制中:一個女性的卵細胞 數目在她出生時已經固定了,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會再增加。每一次月經週期都會因排卵 而喪失一個或多個卵細胞,大量的卵細胞則會消亡(稱之為卵泡閉鎖)。到女性50歲時 ,她的始基卵泡差不多已經耗盡了。她體內留存的卵細胞經過半個世紀的滄桑,對垂體 激素的靈敏度不斷下降,並且由於數目微乎其微,難以產生足量的雌二醇以刺激垂體激 素的釋放。 但是,這第三種反對意見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儘管這一意見本身並無錯誤,但是它 的內容是不完整的。不錯,卵細胞的枯竭與衰弱是人類絕經的直接原因,但是自然選擇 為什麼安排女性的卵子在40多歲時就逐漸耗竭或者說是缺乏活力了呢?並沒有可信的理 由來解釋為什麼人類不能演化成始基卵細胞數目翻倍,或者卵子歷經半個世紀後仍保持 充沛活力。既然大象、長鬚鯨,也許還有信天翁的卵細胞至少能在60年內保持活力,而 烏龜的卵子甚至能存活更長時間,人類的卵子應該也能演化成擁有同樣的能力。 為什麼說這第三種反對意見是不完整的呢?最基本的理由是,它混淆了近因機制和 終極因的差別。(近因機制是指最緊密而直接的起因,而終極因則是指導致這一直接起 因的一長串因素中最終的應該原因。例如,婚姻破裂的近因可能是丈夫發現妻子給他戴 綠帽子,但終極因則可能是因為丈夫長期以來從不關心體貼妻子,夫妻根本不股配而使 妻子紅杏出牆。)生理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向來忽視了這一差別,而這兩者間的差別對 於生物學、史學和人類行為科學都是很基本的。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只能提供近因機制 ,只有進化生物學才能解釋終極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毒刺蛙是有毒的呢?近 因就是它們能分泌一種叫作〞賭毒素〞的致命化學物質。但是這一分子生物學對於毒刺 蛙毒性的解釋只能是一個無關宏旨的細節,因為其他許多化學毒物也有同樣的作用。我 們只能用終極因來解釋:毒刺蛙之所以演化成能分泌化學毒物,因為它們是這樣一種身 軀微小,沒有自衛能力的動物,它們如果沒有毒物護身極易被食肉動物捕食。 在本書中我們已經反覆認識到,那些人類性習慣的疑難問題並非是簡單地尋找生理 學上的近因機制,我們要尋求的是進化意義上的終極因。不錯,性能成為人類的一大樂 趣,因為女性有著隱蔽的排卵期,並且對性的接受程度一如既往,但為什麼女性演化具 有了絕經這種獨特的生殖生理特徵呢?不錯,男性擁有泌乳的生理潛能,但造化為什麼 沒有令他們開發這種潛力呢?同樣,對於絕經期這一謎團,我們可以輕鬆地回答道,這 是因為一個極簡單的事實:女性到50歲左右所有的卵細胞要麼已經耗竭,要麼活力受損 。但我們面臨的挑戰是要回答為什麼人類演化發展了這一看似有損自身利益的生殖生理 特徵。 有關女性生殖特徵的老化(或者像生物學家們稱之為袁老)不能同其他特徵的老化 孤立開來功利地看待。我們的眼睛、腎臟、心臟以及其他所有的器官和組織也在衰老。 但是器官的老化在生理上並非不可避免——或者說並非所有動物的器官都不可避免地像 人類的器官那樣迅速老化,因為部分角類、蛤例以及其他物種的器官在經歷比人類更長 的歲月後仍能保持良好功能。 生理學家和其他許多致力於老年學科的研究者們試圖為老化找出一個總括的解釋。 幾十年來眾多的人們企圖求助於免疫系統、自由基、激素以及細胞分裂來解釋這個問題 。但實際上,所有的人過了不惑之年都意識到自己身體中每個部件都在慢慢衰老,而不 僅僅是免疫系統以及對自由基的抵禦問題。儘管比起世界上將近60億人口中的多數來, 我的生活比較輕鬆,而且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但我仍然能一氣列出自打我49歲以後出現 在我身上的一系列老化徵象:聽不得高喉大嗓,視近物模糊不清,嗅覺和觸覺靈敏度下 降,切除了一個腎,裝了假牙,手指不那麼靈活,等等。而且我傷癒復甦的速度也比過 去緩慢:因為反覆發作的胖腸肌損傷使我被迫放棄跑步,我左肘部的傷處剛剛緩慢癒合 ,現在我又弄傷了一個指健。在我之前,如果其他人的經歷可以引以為鑒的話,還有許 多類似的苦衷,包括心臟病、動脈阻塞、膀胱疾患、關節炎、前列腺肥大、記憶喪失、 腸癌等等。所有這一切癥狀都是我們所說的老化。 如果用人造的機器來類比,我們就很易理解隱藏在這一系列嚴酷事實後的主要原因 。動物的身體和機器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不斷使用會慢慢磨損或者嚴重損壞。為了 和這種傾向相抗衡,我們有意識地對機器進行保養和維修。自然選擇使得人體也能自發 地進行自我修復。 人體和機器都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保養。第一,當機器的一個部件嚴重損壞時,我 們對它進行修理。例如,我們可以補好小汽車被戳破的輪胎,或者弄好它被撞癟的擋泥 板,如果它的剎車或者輪胎已經壞到修不勝修的地步,我們就乾脆換一個新的。人體同 樣能自嚴重創傷中恢復,最常見的例子是人體皮膚割破後傷口慢慢癒合。但是受損的 DNA分子修復和其他許多修復過程我們的肉眼是無法覺察的。就像換一個新輪胎那樣, 人體內部分器官在受損後也有再生的能力,如長出新的腎臟、肝臟和腸道組織。這種再 生能力在其他許多動物身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如果人類能像海星、蟹、海參和嘶媽那 樣,胳膊、腿足、腸和尾巴都能再生,那該有多麼好! 另外一種養護機器和人體的方法是,定期或者自動保養,以期抵消那天長地久慢慢 的損耗,而不計較它們是否受到了嚴重損害。例如,按照保養計劃,我們定期更換汽車 的火花塞、風扇皮帶、滾珠軸承,添加發動機油。同樣,人體也是定期長出新頭髮,每 隔幾天換一層小腸內壁,隔幾個月更換全部紅細胞,一生中每個牙齒至少換一次。更有 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蛋白質分子在人體內參與新陳代謝。 汽車的壽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是否精心、不吝錢財地進行保養,人體也是同樣道 理。身體健康不僅在於勤鍛煉、上醫院檢查以及其他有意識的保養,而且還在於人體自 發地修復和更新。生成新皮膚、新腎臟組織和蛋白質要耗用大量的生物合成能量,各種 動物用於自我保養的投資有很大差異,因此,它們老化的速度也有很大差別。有一些角 類能活一個世紀以上,而實驗室裡的籠養老鼠,儘管食物充足,沒有敵害,並且享有比 任何野生充類甚至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類還要精。動的醫護,但它們仍然不可避免地在 30歲以前因年邁死去。即使在人類和人類最近的親戚類人猿之間也存在著老化進程的差 別。安全地生活在動物園籠中的猿類,儘管營養良好,有獸醫照看,但仍絕少(如果有 的話)活過60歲。然而,美國白人儘管相形之下面臨較大危險,醫療條件也要差一些, 但男性平均壽命仍達到了78歲,女性則有83歲。為什麼人體比猿的身體能更好地自發地 照看自己?為什麼龜類的衰老要比老鼠緩慢得多? 如果人類全力以赴地保養身體,經常更換身上的所有部件,那麼人類甚至能夠長生 不老(除非遇到事故)。如果人類能像螃蟹一樣長出新的四肢,那麼就不會受關節炎的 折磨;如果人類能定期更換一個新心臟就不會懼怕心臟病;如果牙齒能更新5次,牙病 也將降到最低程度(大象就是這樣,但人類只換一次牙)。確實有一些動物在維護身體 的某些部分時作出了巨大投資,但是任何一種動物都沒有將巨大的能量耗費在維護軀體 的所有部分上,也沒有一種動物能永葆青春。 我們再用汽車來比較,仍能使答案顯而易見:那就是維修和保養的代價。我們中的 大多數人收入有限,因此必須做收支預算。我們花錢修車,以便延長它的使用壽命,但 是這一切都須符合經濟效益。如果修理費用太高,我們會幹脆放棄舊車,索性去重新買 一輛。究竟是修理舊的包含基因的軀體,還是為基因製造一個新的容器(即嬰兒),人 類的基因也面臨著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維修汽車或者人體,就會減少用來購 買新車或者生育嬰兒的資源。那些各於自我保養、壽命短暫的動物(如老鼠)比起精心 保養身體的長壽物種(如人類)來,它們的繁殖速度高得驚人。一隻雌性老鼠2歲就會 死去,而人類在2歲時遠遠沒有性成熟,但在雌性老鼠只有幾個月大時,它就開始每隔 2個月繁殖5只小老鼠了。 這就是說,自然選擇使保養身體和繁殖後代的相應投資得到了調整,以便基因對後 代的傳遞最大化。保養自身和繁殖後代這兩者之間的平衡點因物種而異。有一些物種( 如老鼠)緊縮保養自身的開支,拚命生育後代,但同時壽命短暫。其他一些物種(如人 類)非常愛惜身體,壽命能過百歲,在此期間能生育一打孩子(如果你是一個哈特派女 人的話),甚至能有1000個孩子(如果你是嗜血皇帝穆萊)。人類的年度生育率遠遠不 及老鼠,即便是穆萊,但人類有充裕的時間完成這一切。 進化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是,人類既因為耗用生物能量保養身體獲得了盡可能健康 的身體,但是這一可能性時刻受到因意外和噩運身亡的威脅。如果你是一個德黑蘭的出 租車司機,你壓根不會浪費鈔票修車,因為在這個城市裡,再謹慎的出租車司機每隔幾 星期總會碰到車禍。所以,你會省下修理費去購買必定要買的下一輛出租車。與之相仿 ,如果某種動物的生活方式注定了有意外身亡的高度風險,進化會安排它們節省自身開 支,迅速老去,即便是生活在動物園營養充分、沒有敵害的籠中,也不能躲過造化巨手 的撥弄。由於老鼠在野外被捕食的概率很高,所以它們比起身體與之差不多大小的籠養 鳥類,用於維護自身的投資少,而且老得快,因為鳥類在野外可以飛行躲過被捕食的噩 運。野生龜類因為有硬殼保護,所以比其他爬行動物老得慢;豪豬有尖刺護身,所以比 同樣大小的哺乳動物更長壽。 這一推論也符合人類和猿類的情況。由於古人通常在地上生活,用梭源和火來護身 ,所以古人被食肉動物捕食或者跌下樹的風險要比樹棲的猴類低。這一原因綿延進化, 導致了今天即使人類和動物園中的猿類生活在相似的安全、衛生和富足條件下,人類的 壽命仍要比猿類長那麼幾十年。自從人類與猿類在700萬年前分化後,人類的祖先從樹 上下地生活,用梭嫖、石頭和火來武裝自己,演化了良好的自我修復機制,延緩了衰老 的速率。 我們都有過痛苦的經歷,人老時會覺得渾身上下每一個部位都快要散架了,這其實 也是同樣道理。造化弄人,儘管令人傷感,但是很符合經濟效益。如果你特別刻意去維 護身體的某個部件,以致於它比身體的其他部分都經久耐用,它的壽命甚至超過了入本 身的預期壽命,那你就是在浪費生物能,這部分能量本可以用來生養孩子。最經濟的人 體應當是所有的器官差不多同步磨損。 有個故事,是有關講究經濟效益的天才汽車製造商亨利﹒福特的,他將同樣的原則 應用於製造機器上了。一天,福特派幾個僱員到廢車回收站去,讓他們查看一下福特 T型廢車殘存部件的情況。僱員們帶回的消息顯然令人失望,幾乎所有的部件都有磨損 的跡象。唯一的例外是轉向節主銷,它們幾乎未受磨損。令僱員們大跌眼鏡的是,福特 並沒有對工廠精工細作的轉向節主銷表示讚賞,相反,他聲稱這些轉向節主銷做得太好 了點,今後應當降低造價。福特的結論也許和我們對於工藝精良的習慣思路背道而馳, 但它符合講究經濟效益的邏輯:轉向節主銷比車子本身還要耐用,確實是在浪費福特的 鈔票。 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人類身體的設計同樣契合福特的轉向節主銷原則,只有一個 例外。實際上人身上的每個部分都差不多是同步磨損的。男性的生殖特徵也適用福特這 一原則,儘管男性不會陡然失去生育能力,但是男性是在慢慢地積累著不少問題,例如 前列腺肥大,精液稀少,只不過因人而異罷了。轉向節主銷原則也適用於動物的軀體。 我們在野外逮到的動物絕少有老態龍鐘的跡象,因為野生動物一旦身體顯著受損,很快 會被食肉動物吃掉或者因意外身亡。而在動物園和實驗室的獸籠中,動物和人一樣,身 體的各個部分慢慢地顯出垂垂老態。 無論雌雄,動物的生殖特徵都會經歷這樣傷感的過程。雌性獼猴在30歲時已經耗盡 了生機勃勃的卵細胞;衰老的兔子卵細胞受精的可能性下降許多;年老的倉鼠、田鼠和 兔子卵細胞發生變異的機會增加;倉鼠和兔子的受精胚胎不能存活的概率在上升;子宮 本身的老化也會導致倉鼠、田鼠和兔子胚胎死亡率的上升。因此,雌性動物生殖特徵的 變化只不過是全身的一個縮影,實際上身體中每一樣該老的東西都會變老——只不過個 體間略有差異罷了。 轉向節主銷原則唯一令人瞠目的例外是女性的絕經期。所有的女人都在一個很短的 時段內,在享盡天年之前好幾十年,徹底地終結了生育,即使是許多采獵群體中的女性 在死前也會經歷這個階段。生育能力的終結只是因為一個極細微的生理學原因:功能正 常的卵細胞的耗竭,而這個原因實際很易消除,只需一個突變,令卵子死亡或者喪失活 力的進度發生輕微的變化即可。無疑,有關人類女性的絕經期現像在生理學上並沒有什 麼是不可克服的,並且從哺乳動物總體的角度來講,也沒有什麼問題是進化所不能克服 的。然而,人類的女性而非男性,在過去的幾百萬年中的某些時刻,確實被自然選擇刻 意地安排,過早地終結了生育。這一過早的衰老現象確實令人驚訝無比,因為它違背了 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人類進化的結果都是延緩而不是加速衰老。 從理論上闡明人類女性的絕經現象,必須能夠解釋女性這一顯然抑制生育的進化策 略實際上是如何使她擁有更多的孩子的。顯然,隨著女性年歲的增長,為了增加遺傳了 她的基因的人口數目,比起繼續生育孩子來,將她的餘生貢獻給現有的孩子們、可能的 孫輩以及其他親人要有益得多。 這一推理的進化鍊基於幾個嚴酷的事實。一個事實是,人類的孩子比起其他任何一 種動物來,需要父母照顧的時間都要長。一隻黑猩猩幼點在斷奶後,即可開始自行覓食 。它主要靠自己的雙手採摘食物(黑猩猩也使用簡單工具,如用草葉釣白蟻,用石頭砸 開堅果,人類學家們對此興味無窮,但這些僅對黑猩猩的飲食上有意義)。黑猩猩幼意 也是用自己的雙手準備食物的,而人類采獵部族的多數食物是通過如尖棍、網、梭襟和 籃子這些複雜工具獲得的,很多人類的食物也是用工具準備的(剝皮去殼、碾磨、切割 等等)並且用火燒煮。人類也不是像那些易受攻擊的動物那樣,用牙齒和發達的肌肉來 抗拒危險的食肉動物,而是再一次使用工具來保護自己。但即使是使用所有這些工具, 也已經完全超出了嬰兒的身手,而製造工具更是幼童的能力所不及的。工具的使用與製 造不僅要靠模仿,而且需要用語言交流,一個孩子要掌握語言就需要10年之久。 與此相應,多數人類社會的孩子一直要到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才能在經濟上自立 或者說成為自食其力的成年入。在此之前,孩子仍然依靠他或她的父母過活,主要靠母 親,因為正如我們在前幾章中看到的,母親要比父親對孩子的照顧多。父母親的重要性 不僅在於採集食物,教孩子製造工具,而且在於在部落中給孩子以保護和地位。傳統社 會中,無論父母哪一方早亡都會令孩子的生活陷於困境,即使父親再娶或者母親再嫁, 由於與繼父母的遺傳利益可能發生衝突,仍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雙亡的小可憐, 如果沒有人收養,他(她)的境遇會更困難。 因此,一個采獵群體中的母親如果已經有了幾個孩子,如果她不能活到她最小孩子 的少年時期,她就蒙受著喪失她對這些孩子的遺傳投資的風險。女性絕經期暗藏的這一 嚴酷事實還預示著另一個同樣殘酷的事實:因為母親生育孩子冒著生命危險,所以每一 個孩子的誕生都直接危害著他的兄姐。而多數其他動物則不存在這一憂慮。例如,對 401頭懷孕的雌性獼猴進行過一次研究,只有1頭死於生產。而傳統人類社會中,生產的 風險很大,而且隨年齡遞增。即使在富裕的20世紀的西方社會,40歲以上的女性死於生 產的概率也要比一個20歲的母親高7倍。但是新生兒給母親的生命造成的風險,不僅僅 生產時死亡這一直接風險,還因為母親要哺乳、照料幼兒、努力勞動養活更多孩子以致 於筋疲力竭,後者也是一個間接、遲到的死亡風險。 另一個嚴酷的事實是,高齡產婦養下的孩子本身存活和身體健康的概率比較低,因 為流產、死胎、早產和遺傳缺陷的風險隨年齡遞增。例如,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征(先天 愚型)的概率與母親的年齡相關,30歲以下的母親,孩子患病的概率為1/2000,35一 39歲的母親,這一概率為1/30Q,母親43歲,概率為1/50,如果母親在45歲以後生育 ,那麼胎兒1/10會患有此病。 因此,女性年事越高,她可能孩子越多,她花在照顧孩子上的精力也越多,每一次 懷孕生育,都是將她所付出的越來越多的投資推到危險的邊緣。而她在分娩時或者分娩 後死亡的可能性,以及胎兒或嬰兒死亡或受損的可能性,也與日俱增。實際上,高齡產 婦風險多、收益少。這一系列因素使得女性的絕經期合情合理,也能解釋女性少生育一 點孩子會有更多的孩子存活這一矛盾。自然選擇之所以沒有為男性安排絕經期,是因為 三個更為嚴酷的事實:男人從不會死於生產,也絕少死於性交,他們也不像母親那樣殫 精竭慮、勞神費力地照顧嬰兒。 因此,如果假定一個沒有絕經期的年老女性死於生產或者照看嬰兒,比起她早先花 在孩子們身上的投資,那她浪費得更多。因為一名女性的孩子們最終也要開始生兒育女 ,這些孫輩們也構成了她先前投資的一部分。尤其在傳統社會,女性生存的價值不僅對 於她的兒女們是重大的,對於她的孫輩也具有重要意義。 人類學家克裡斯股﹒霍克斯研究了女性在絕經後期所擔負角色的擴大,她對男性角 色的研究我曾在第五章中討論過。霍克斯和她的同伴們對坦桑尼亞哈德扎采獵部族中不 同年齡女性搜集食物的行為作了考察。絕經後的女性將她們的多數時間用來採集食物( 尤其是根莖、蜂蜜和水果)。少女和新婚少婦每天僅僅花3小時採集食物,帶孩子的已 婚婦女則用4.5小時,而那些勤勞的哈德扎祖母們每天竟然勞作7小時,令人肅然起敬 。你也許會猜想,勞動收穫(以每小時採集到的食物計量)會隨著年齡和實踐經驗遞增 ,成年女性的收穫應當高於少女們,但有趣的是,這些祖母輩女性的每小時收穫仍和青 壯年女性相當。固定的勞動效率加上更長的勞動時間,意味著這些絕經後的祖母們每天 的勞動所得要比任何一個年輕些的女性都要多,儘管她們大量的收穫遠遠超出自身的需 要,而且她們也沒有未成年的孩子需要養活,但這些祖母們仍然勞作不輟。 霍克斯和她的同伴們觀察到哈德扎老祖母們將她們富餘的食物與近親分享,如她們 的孫輩以及成年子女。作為將食物能量轉化為嬰兒體重的策略,年長的女性會選擇將食 物提供給她的孫輩和成年的子女,而不是養育自己的親生幼兒,因為雖然年長的女性仍 能生育,但其生育能力總是日漸衰退,而她的子女則茁壯成長,處於生育高峰期。當然 ,傳統社會中給親人們提供食物並不是絕經後的女性們唯一對子孫後代繁衍的貢獻。祖 母還能代孩子母親照顧第三代,這樣她的成年子女們就能有時間和精力生養更多的孩子 ,她的基因攜帶者人數也因此不斷增加。此外,如同庇護兒女一樣,祖母們自身在部落 中的地位同樣幫助著孫輩。 如果誰能扮演上帝或者達爾文的角色,來決定究竟是讓老去的女人們經歷絕經期還 是繼續保持生育能力,那他應當列出一份得失表,一欄列出絕經的收益,另一欄是絕經 的損失,相互比較。絕經的損失是女性因為絕經而可能少生育一些孩子,而預期收益包 括:免除了與日俱增的生育風險,提高了以前生育的子女以及孫子女的存活率。收益的 具體大小取決於許多具體細節:生產和生產後的死亡率究竟有多高?這一死亡風險和年 齡的正相關性如何?沒有生育負擔的同年齡女性的死亡風險多大?絕經前生育能力和年 齡的負相關性怎樣?如果一個女性不經歷絕經期,生育能力隨年齡的衰退速度又是怎樣 的?所有這些因素在不同社會中必定也不易估算。所以儘管我討論了這麼多,人類學家 仍然不能作出判斷:投資於第三代,保住對現存子女的已作投資是否足以抵銷絕經現象 對於生育更多孩子帶來的損失?因此,我們仍然無法解釋人類女性絕經現象的進化史。 但是,有一點幾乎無人注意,絕經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在文字出現以前,老人們在 整個部落中具有重要意義,從人類起源直到公元前3300年文字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出現 ,全世界所有的人類群體無不如此。人類遺傳學的教科書向來斷言,自然選擇總是包含 著致人衰亡的突變。大概自然選擇真的不能消除這類突變,因為看來老年人〞不再有繁 育能力〞。但我深信,這些斷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它使得人類有別於多數動物。 如果從一個人不再能惠及其後代的生存和繁衍這個角度來看待〞不再有繁育能力〞,那 除非一個遁世者,否則任何人都不符合這一點。當然,我承認有一些野生猩猩很長壽, 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它們可以定義為〞不再有繁育能力〞,因為猩猩要麼是母親帶著 幼息,要麼就是獨居生活。我也承認老邁的男女對於現代文明社會的貢獻,對於老年人 自身和社會上的其他人來說,有隨年齡減少的趨勢——實際上這是當今老齡社會提出的 大量問題中的一個新現象。今天,現代人的多數信息是通過書籍、電視或者收音機獲得 的,但在文字出現以前的社會中,老年人被視作信息和實踐經驗的寶庫,具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這一點簡直不可思議。 舉一例以說明老年人的這種角色。我在新幾內亞和鄰近的西南太平洋島嶼上研究鳥 類生態學時生活在這樣一群人中間,他們沒有文字歷史,使用石器,以耕作和漁業為生 ,也常常以打獵、採集來補充生計。我總是請村民們告訴我,當地這些鳥類、動物和其 他植物在土語中叫什麼名字,告訴我他們對這些物種知道的一切。我發現新幾內亞人和 太平洋島民們擁有非常豐富的傳統生物學知識,他們知道1000多種物種的名稱,還瞭解 每一物種的生活環境、行為、生態以及對人類的用處。所有這些知識都非常重要,因為 野生動植物歷來是當地人食物的重要來源,而且當地人所有的建築材料、藥品和裝飾品 都取自這些動植物。 很多次,當我問及一些少見的鳥類,我發現只有老獵人才知道'答案,可是最後我 的問題把他們也難住了。獵人回答道,〞我們要去問老人〞。於是他們將我帶到一個草 屋邊,草屋裡住著一個很老的老頭或老太太,常常是因白內障雙目失明,幾乎不能走路 ,掉完了牙,除非別人嚼好了食物餵他(她),否則難以進食。但這個老人是整個部落 的圖書館。因為當地社會沒有文字歷史,對於當地環境這個老人比別人知道的都多得多 ,而且只有他(或她)才能講述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件的細節。老人也知道那種罕見的鳥 兒的名稱以及相關情況。 這樣的老人積累的經驗對於整個部落的生存都是至關重要的。例如,1976年我登上 了所羅門群島中的瑞內爾島,它位於西南太平洋的颶風地帶,當我問到鳥類吃些什麼樣 的果子和種籽時,我的瑞內爾助手提供給我幾十種植物的土語名稱,並且列出鳥類和編 幅類食用的每一種植物的果實,並說明哪些果實人也可以食用。這些食用評定分三類: 當地人從來不吃的;當地人常吃的;當地人在饑荒時才吃的,例如在hungikengi(這是 我反覆聽到的一個不熟悉的瑞內爾詞語)過後食用。我後來搞清楚,這個詞語是指現存 記憶中曾經襲擊該島的颶風中最具破壞力的一次(根據某些有年代可查的事件推斷,這 次颶風顯然是在1910年左右)。颶風hungikengi摧毀了瑞內爾島多數森林,破壞了莊稼 ,將人們逼入飢餓的深淵。島民們靠吃那些平時不吃的野果頑強地活了下來,但是這樣 就需要詳盡的知識,知道哪些植物是有毒的,哪些是無毒的,用食物加工手段是否能夠 以及怎樣才能去除毒性。 由於我死纏那個中年瑞內爾助手不斷詢問果實的可食性,他將我帶進了一個草屋。 當我的眼睛適應了屋內暗淡的光線後,我看到在屋子的後部又是一個年邁體弱的老婦人 ,沒有人扶著已經不能走路了。在颶風hungikengi過後,莊稼重新收穫以前,人們尋找 著安全又有營養的植物來果腹,這個老太是當年親身經歷過這一切,而今碩果僅存的一 位。老婦告訴我,颶風hungikengi到來時她只不過是個小丫頭,遠未到成婚年齡。因為 我在瑞內爾島考察時是1976年,而颶風大約是在1910年,約66年前橫掃當地的,所以這 位老人大約已經80出頭了。她能從1910年這場颶風中倖存下來,是多虧了在 hungikengi以前一次大颶風中倖存的老人保存的信息。現在,她的部落人擁有戰勝另一 場颶風的能力,依靠的是她本人的記憶,幸好她還能很清楚地記得那一切。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在傳統人類社會中,危及個人生存的小災小難時有發生,而 且還會面臨危及群體中所有人生命的罕見天災或者部落間的戰爭。但是在傳統的小型人 類社會中,每個成員實際上都是血脈相通的,因此傳統社會中老人們不僅對於自己的子 女和孫子女的生存有著重要意義,他們對於幾百個互有血緣關係的人們的生存也有重大 作用。 如果一個人類群體擁有一些記得上次像颶風hungikengi那樣的大事的老人們,那它 比起那些沒有這樣的老人的群體來,生存的勝算要大得多。老年男性沒有生產的風險, 也不會因為哺乳和照看孩子而油盡燈枯,因此他們無需演化出絕經期來保護自己。而那 些不經歷絕經期的老年女性則將會慢慢被從人類的基因庫中除名,因為她們一直裸露在 生育的風險之中。在危機時刻,譬如說一次hungikengi颶風,這樣一個老婦人的早早亡 故亦會導致她的所有親屬從基因庫中被除名。為了克服困難、爭取繼續生育一個或兩個 更多的孩子這一木確定的收益,造成這樣大的遺傳代價也太過高昂了一些。我認為這些 老婦人的記憶對於社會是如此重要,而這種重要性正是隱藏在人類女性絕經進化後面的 一個主要推動力。 當然,按照血緣關係群居、通過個體之間傳遞知識(也就是不通過遺傳)生存,這 樣的動物人類並不是唯一的一種。例如,我們逐漸認識到鯨類也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 有複雜的相互關係,也有複雜的文化傳統,比方說座頭鯨的叫聲。作為另一種擁有明確 記載的雌性絕經期的哺乳動物,巨頭鯨也是很好的例子。像傳統的人類采獵群體一樣, 50一250頭巨頭鯨共同組成〞部落〞(鯨群)生活。基因研究顯示一個巨頭鯨鯨群實際 上是一個大家庭,裡面的每個成員彼此之間都有血緣關係,無論雌雄,沒有一頭鯨魚會 離家出走跑到另外一個鯨群中去。一個鯨群中,成年雌性巨頭鯨有很顯著比例處於絕經 後期。儘管生產對於巨頭鯨沒有女人那麼危險,但這一物種仍然演化成雌性具有絕經現 象,因為不經歷絕經的老年雌鯨將會被哺乳和照看幼鯨的重荷壓垮。 其他一些社會性的動物物種,在自然情況下有多大部分的雌性能生存至絕經後,還 有待更確切地查明。這些物種包括黑猩猩、倭黑猩猩、非洲象和虎鯨。因為人類的野蠻 行徑,這些物種中的多數數量劇減,人類也因而失去了考察雌性絕經在野生狀況下是否 有生物學意義的機會。但科學家們已開始收集虎鯨的相關數據。人類對於虎鯨和其他所 有大型群居哺乳動物之所以興味無窮,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能夠區分每個個體並明確它 們彼此的親緣關係,就如同我們人類社會一樣。單單因為這個原因,如果這些物種中有 一部分也變成薄種廣收的話,我絕不會感到吃驚的。 熾天使書城
【第七章 廣告中的真相】 ——軀體信號的進化我的兩個朋友,是一對夫婦,為保密起見,在此我稱他們為阿 特和朱迪﹒史密斯,在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曾走過了一段艱難歲月。在雙方各自有了一連 串婚外風流韻事後,他們分居了。最近,他們又走到了一起,部分原因是考慮到分居對 孩子們太殘酷了。現在阿特和朱迪正試圖修復他們間一度受損的關係,雙方都承諾彼此 忠貞,但是猜疑和苦澀的陰影仍然籠罩著他們。 就是在這種思想狀態下,有次阿詩外出商務旅行,要離鎮幾天,一天早上阿特打了 個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一個嗓音低沉的男人。阿特的喉嚨立刻哽住了,與此同時他的 腦子裡在拚命尋找一個解釋。(是我撥錯號碼了嗎?那個男人在幹什麼?)因為不知道 該說什麼,阿特脫口而出:〞史密斯太太在家嗎?〞那個男人實事求是地回答道:〞她 正在樓上臥室裡更衣。〞 一瞬間,阿特滿腔怒火。他的內心在嘶吼著,〞她竟然又在胡搞!現在她居然讓那 個雜種徹夜呆在我的床上!他甚至還敢來聽電話!〞阿特衝動得恨不得馬上回家,殺死 他妻子的情人,揪住朱迪的腦袋往牆上撞。阿特仍然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結結巴巴 地又問.〞你……是……誰,〞 電話另一頭的聲言變了,從男中音變成了童聲高音,回答道:〞爸爸,你聽不出來 是我嗎?〞那是阿特和朱迪14歲的兒子,正處於變聲期。阿特又倒抽了一口氣,心頭寬 慰之餘,既想放聲大笑,又想掩袖低泣,真是啼笑皆非。 阿特這個電話的故事使我充分理解,即使是人類這一唯一具有理性的動物,仍然受 著動物性行為的非理性束縛。僅僅是嗓音一個八度音階的變化就勝過許多乏味的言語, 使聽者的想像變戲法般地從一個有威脅性的敵手轉為一個不具威脅的孩子,阿特的情緒 也從殺氣騰騰變為脈脈父愛。其他一些同樣瑣細的信號也能令我們的想像分清老幼、美 醜、強弱。阿特的故事顯示了動物學家稱作信號的力量:信號就是這麼一種東西,它能 夠被迅速識別,本身也許毫無意義,但卻代表著一整套重大複雜的生物屬性,諸如性別 、年齡、敵對性或者彼此關係。信號對於動物聯繫尤為重要——它是一個過程,一頭動 物可能用它影響另一頭動物的某種行為,而這一行為對一方或者雙方可能都是適應的。 小小一個信號,本身幾乎無需能量(例如低聲說幾句話),但卻可能導致耗能極大的行 為(如與對方拚個你死我活)。 人類和其他動物的信號是通過自然選擇演化的。例如,假定有兩隻同類動物,僅身 體大小和力量強弱有輕微差別,面對著對有利自身的某種資源,如果彼此能交換信號, 精確地展示雙方的力量對比以及爭奪可能導致的後果,將是很有益處的。這樣避免了一 場爭鬥,弱者可以避免受傷或死亡,而強者則節省了能量,降低了風險。 動物的信號是如何演化的呢?它們真正傳遞著什麼信息呢?也就是說,它們是完全 隨機的還是另有著深層的含義呢?是什麼保證著信號的可靠性、使欺詐最小化呢?我們 將從人類的身體信號,尤其是與性有關的信號,去探討這些問題。可是,我們有必要首 先概述一下其他動物的信號,因為對於它們我們可以通過對照試驗取得較為清晰的理解 ,而對人類則不可能採用這種方法。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動物學家們通過用外科手術 改變動物的軀體,能夠洞察動物的信號,但雖然也有一些人確實要求整形外科醫生對他 們的體形進行修整,但這種行為的結果並不能構成一個較好的對照試驗。 動物彼此之間通過許多渠道交換信號。最為人熟知的是聽覺信號,例如鳥類為吸引 配偶、宣告領地佔有權的歌聲,又如鳥類在彼此警告食肉動物臨近的危險時的尖叫。同 樣為人類熟知的還有行為信號;愛犬者都知道一條狗聳起耳朵、尾巴和頸部的毛時是好 鬥的,而耷拉耳朵和尾巴,頸毛子伏,意味著順從惑和解。許多哺乳動物採用嗅覺信號 來劃分地盤(例如一條狗用它尿液的氣味將一個消防龍頭劃為己有),螞蟻還用它來標 出通往食物源的路徑。還有其他形式,人們既不瞭解,也無法察覺,如電魚交換的電信 號。 我上面提到的這些信號能夠迅速變換,但有一些信號則與動物的解剖結構有關,傳 遞著不同的信息,是終生不變的或者是多次使用的。動物的性別差異,許多鳥類是以羽 毛,大猩猩和猩猩則以頭形來表現。正如我們在第四章中討論過的,許多靈長類動物的 雌性以其臀部或陰部周圍腫脹的、顏色鮮艷的皮膚將排卵時間廣而告之。多數鳥類中尚 未性成熟的雛鳥和成鳥的羽毛不同。性成熟的雄性大猩猩在脊背上有銀色毛髮。銀鷗能 用信號明確顯示年齡,雛鳥、1歲、2歲、3歲、4歲以致更大年紀都有著各具特色的羽毛 。 通過對一頭動物進行改頭換面,人為增加或掩飾信號,可以用這樣的動物模型進行 實驗來研究動物的信號。例如,人類知道,許多同性動物個體之間依靠軀體的特定部位 來吸引異性。長秦寡婦鳥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鳥類物種,人們猜測雄鳥那40厘米長的尾 巴起著吸引雌性的作用。為了弄清這一點,在一次試驗中,人們分別加長和截短了雄鳥 的尾巴。實驗顯示,尾巴被人截短至15厘米的雄性對雌鳥幾乎沒有吸引力,而將雄鳥的 尾巴用膠水粘上添加物加長到66厘米後,贏得了多過平時的雌鳥的青睞。一隻新孵化出 來的銀鷗雛鳥啄弄它父母下像上的紅點,促使其父母吐出未消化的胃穿物來哺育雛鳥。 輕啄紅點可以刺激銀鷗父母吐出食物,但是淺色的細長物體上的紅點亦會刺激銀鷗雛鳥 去啄弄。人造烏詠有紅點的被啄次數4倍於沒有紅點的,而有其他顏色的點的人迭爆被 啄的次數只有紅點烏暖的1/2。最後一例是一種叫作大山雀的歐洲鳥類物種,它們在胸 部有一條黑帶,起著表明社會地位的信號作用。實驗人員將用遙控發動機運轉的山雀模 型放在餵食器中,實驗顯示只有當模型胸部的黑帶比飛進餵食器的真山雀的寬時,入侵 者才會撤退。 我們不禁要深思,這個世界上的動物究竟是怎樣演化的,以致看似不具決定作用的 東西,譬如尾巴的長短、鳥像上一點的顏色或者黑帶的寬度,居然能對動物的行為產生 如此巨大的反響。為什麼一隻強壯的大山雀僅僅因為看到另一隻山雀的黑帶比自己的寬 一點點,就會從食物跟前退卻呢?這條包含著威嚇力量的寬寬的黑帶又是什麼東西呢? 我們會想到一隻劣等大山雀僅僅因為有著較寬的黑帶遺傳就能取得不應有的社會地位。 為什麼這樣的騙術能夠得逞呢? 這些疑竇尚未解開,動物學家們為之爭論不休,部分原因在於答案因信號、動物種 類不同而異。我們先來考慮一下有關軀體性信號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同一物種中 的某種性別而非另一性別的身體構造起著吸引異性中潛在配偶或者威嚇同性對手的信號 作用。有三種理論試圖解釋這一問題。 第一種理論,由英國遺傳學家羅納德﹒費希爾(RonaldFisher)爵士提出,被稱作 〞費希爾失控選擇模式〞。人類女性以及所有其他動物的雌性,都面臨著選擇雄性配偶 的難題,她們傾向於選擇具有良好的遺傳基因的雄性。每個女人都很清楚這絕非易事, 因為雌性並無妙方可以直接對雄性基因的質量作出判斷。假定雌性天生注定會被那些具 有某種特定構造、因而在生存上比其他雄性有輕微優勢的雄性吸引,那麼這些擁有得天 獨厚的構造的雄性勢必因此得到另一額外優勢:他們能吸引更多的雌性,將他們的基因 遺傳給更多的後代。選擇那些具有特別構造雄性的雌性也將有如下利益:她們可以將這 種構造傳給她們的兒子們,而兒子們也將因此信受其他雌性青睞。 選擇失控過程接下去的情形是,上天眷顧那些有著大尺碼構造基因的雄性以及有更 加青睞這種構造基因的雌性。代代相傳,這一構造變得如此之大、如此顯著,以致完全 喪失了其最初對於生存的輕微益處。例如,稍長一點的尾巴也許有助於飛翔,但是孔雀 的龐然大尾顯然對於飛行一無用處。這一進化的失控過程只有在這種特徵的繼續誇大有 害生存時才會停止。 第二種理論,由以色列動物學家阿莫茲﹒扎哈維(AmotzZa-havi)提出。他指出 許多發揮軀體性信號作用的構造是如此之大或如此明顯,以致它們事實上危害了其擁有 者的生存。例如,一隻孔雀或者寡婦鳥的尾巴不僅無助於它的生存,反而使其生存更為 艱難。拖著一個笨重、拖沓、寬寬的尾巴,使它難以在密集的草木中滑翔、起飛、飛行 以及逃避食肉動物。許多性信號,例如一隻園丁鳥的金色羽冠,大而明艷奪目,很易招 惹食肉動物的注意。此外,長出一個大尾巴或者羽冠代價高昂,它耗用了許多動物的生 物能。扎哈維指出,一頭雄性背負著如此中看不中用的累贅生存著,實際上是一種有效 的廣告,向雌性表明自己必定在其他方面有著非常律的基因。當雌性看到有著這些累贅 的雄性,她就可以放心大膽以身相許,因為長有大尾巴的雄性不可能是劣等雄性。除非 他是真正的優秀者,否則他不可能有力量長出這種構造,而且還活得好好的。 我們立刻聯想到人類的許多行為確乎符合扎哈維的〞誠信缺陷〞理論。儘管男人可 以向女人大肆吹噓自己如何富有,哄騙她懷著釣上金龜婿的夢想與他上床,但男人很可 能是在吹牛。只有當女人親眼看到他一擲千金購買昂貴而不實用的珠寶和賽車時,她才 會打消疑慮。又例如,一些大學生在大考前夕故意裝出外出赴會的樣子,實際上他們想 說的是:〞只要用功讀書,傻瓜也能得A,但我是這樣聰明,所以我不讀書也能得A。〞 還有一個有關性信號的理論,是由美國動物學家阿斯特麗﹒科德裡奇一布朗( AstridKodric-Brown)和詹姆斯﹒布朗(Jamesnrown)系統闡述的,被稱作〞廣告的 真實性〞。同扎哈維一樣而不同於費希爾,他們兩位著重強調那些所費不菲的軀體構造 對於反映廣告質量的真實性很有必要,因為劣等動物無力養護這些構造。但是扎哈維認 為這些昂貴的構造只是生存的障礙,而他們則認為這些構造要麼有利生存,要麼同有利 生存的特徵有緊密聯繫。據此理論,這些昂貴的構造具有雙重誠信的廣告作用:只有優 秀的動物才能擁有它,而它又使其所有者愈加優秀。 例如,雄鹿鹿角的生長要耗用大量鈣質、磷酸鹽和熱量,叮它每年生長並丟棄。只 有營養狀況最佳的雄鹿(成熟、佔據優勢地位、沒有寄生蟲病的雄鹿)才有實力作此投 資。因此,一頭母鹿將大大的鹿角當作雄鹿優良品質的標誌,就好像一個女子看到她的 男友年年都要買一輛保時捷賽車,然後當年丟棄,她就會相信他確實富有。但是鹿角還 有著保時捷賽車沒有的另一項意義。保時捷賽車並不能產生更多的財富,而巨大的鹿角 則可以幫助它的主人打敗同性競爭者,趕走食肉動物,取得最佳的草場。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用來解釋動物信號進化的以上三種理論是否同樣能夠解釋人類 體征的進化。但我們首先要問的是,我們的軀體是否擁有需要作此解釋的特徵。我們可 能首先傾向認為,只有傻乎乎的動物才需要遺傳密碼標記,譬如這裡一個紅點那裡一條 黑帶什麼的,以搞清彼此的年齡、地位、性別、遺傳質量以及作為潛在配偶的價值。相 形之下人類擁有遠比其他所有動物發達的大腦和周密的推理能力。除此之外,人類還是 唯一能用語言表達思想的動物,因而能比其他所有動物儲存、傳遞多得多的具體信息。 我們只須和其他人交談,就能方便而精確地知道他人的年齡和地位,那麼這些紅點和黑 帶對我們有何必要呢?別的什麼動物能夠告訴另一個動物自己年方27,年薪12.5萬美 金,是本國第三大銀行的第二助理副總裁?在挑選我們的配偶和性伴侶時,誰沒有經歷 過包含一大串測試的約會階段,藉以準確地估價對方對孩子的愛心、談情說愛的技巧以 及遺傳因於? 回答很簡單:一派胡言!人類同樣依賴於那些類似寡婦鳥的尾巴或者園丁鳥的羽冠 那樣的判斷信號。人類的信號包括臉蛋、氣味、髮色、男人的鬍鬚和女人的乳房。我們 在挑選配偶——我們成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我們的經濟和社會夥伴、我們孩子的共同 撫育者時,是什麼使得我們的判斷信號不像長尾巴那樣可笑呢?如果認為人類擁有對欺 詐免疫的信號系統,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借助於化妝、染髮和隆胸手段呢?至於人類自 認為理智、謹慎的選擇,大家都知道當我們走進一間都是陌生人的房間時,很快就感覺 誰能吸引我們,而誰不能。這種迅速的感覺建築在〞性吸引〞的基礎上,是我們幾乎無 意識地對對方軀體信號作出的綜合反應。今天在美國,人類的離婚率已達到了50%,意 味著大家都承認我們在選擇伴侶時所作的一半努力歸於失敗,而信天翁和其他許多一夫 一妻動物的〞離婚率〞要低得多。所謂人類的智慧、動物的愚蠢不過如此! 實際上,和其他動物一樣,人類也演化出了許多身體特徵藉以表明年齡、性別、生 殖能力和個人素質,與此同時還擁有對這些以及其他特徵的既定反應。人類兩性生殖成 熟期的到來都以陰毛和腋毛的生長為信號。男性還伴隨著鬍鬚和體毛的生長以及嗓音的 低沉。我在本章開始時講述的插曲,說明人類對這些信號的反應和銀鷗雛鳥對它父母下 像上紅點的反應一樣獨特而有戲劇性。女性還以隆起的胸部傳遞性成熟的信號。晚年後 ,人類的頭髮變白,表明生育能力的衰退以及(在傳統社會)睿智的長者地位的取得。 我們傾向於將身體肌肉的外觀(數量和位置要得當)視作男性的身體信號,而以身體脂 肪的外觀(同樣數量和位置要恰到好處)作為女性的身體信號。在人類社會中,我們據 以選擇配偶和性伴侶的身體信號並不相同。例如,世界各地的男人鬍鬚和體毛的發達程 度有別,各地區的女人在乳房和乳頭的大小、形狀以及乳頭的顏色方面同樣有所不同。 所有這些構造作為信號之於人類,和鳥類的紅點及黑帶相類似。此外,正如女性的乳房 不僅有生理功能,同時是一種身體信號,稍後我將在本章中討論男性的陰莖是否也有同 樣作用。 科學家們為了理解動物的相應信號,可以通過對動物的身體作人為的改變進行實驗 ,如截短寡婦鳥的羽毛或者將銀鷗的紅點塗抹。但是以人類為對像做這種對比實驗,則 存在著法律的障礙、良心的譴責和倫理上的顧慮。除此之外,人類強烈的情感遮住了客 觀的眼光,巨大的文化差異和個人學識的差別使得每個人的喜好和對自身的塑造均有差 異,這些也妨礙了我們對人類信號的理解。可是,這些差異和自我塑造依然可以發揮自 然實驗的作用,儘管缺少實驗參照系,仍有助於我們的理解。我認為至少有三套人類信 號符合科德裡奇一布朗和詹姆斯﹒布朗的〞廣告真實性模式〞:男性的身體肌肉、兩性 面容的〞美貌〞以及女性的身體脂肪。 無論男女都會對男性的肌肉留下深刻印象。儘管專業健美運動員過分發達的肌肉令 許多人震驚,並視為畸形,但許多(多數7)女性認為一個肌肉勻稱的男性較之骨瘦如 柴的男性更有吸引力。男性也將其他男性的肌肉發達程度視作一種信號,作為快速判斷 干一架還是退卻的方法。很典型的一例是一個著名的肌肉鍛煉教練安迪,我和我妻子都 在他的健身房鍛煉。當安迪舉重時,健身房裡男男女女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當安迪 向學員解釋如何使用健身房的某台練習器時,他會親自示範操作機器,同時要求學員將 一隻手放在他身體的相關肌肉都位,以便學員理解正確的運動方式。無疑,這種解釋方 法是很有效的教學手段,但我相信安迪也為他難以抵擋的魅力而驕傲。 至少在依靠人體肌肉力量而不是機械力的傳統社會,肌肉就像鹿角一樣,是雄性體 質的真實信號。一方面,發達的肌肉使男性能夠聚斂資源(如食物),能建造資源(如 房屋),還能打敗男性競爭者。事實上,肌肉之於傳統男性的生活比起鹿角之於雄鹿, 扮演的角色要重大得多,因為鹿角僅僅用來戰鬥。另一方面,只有其他品質同樣優良的 男性才能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來產生和維持強壯的肌肉。一個人可以通過染髮隱瞞年齡 ,但他卻不能偽造發達的肌肉。雄性園丁鳥長出一個金色的羽冠主要是向其他園丁鳥炫 耀,而男性的肌肉當然不會主要為了打動其他男女。相反,肌肉是用來履行功能的,並 且不論男女都已發展和學會了將發達的肌肉作為一種真實的信號並對此作出反應。 一個漂亮的臉蛋也許是另一個真實的信號,儘管其潛在的理由並不像肌肉的那樣明 朗。假如你仔細思考一下,你會發覺人類性和社會的吸引力如此依賴於漂亮的面容,太 過分,實在荒唐可笑。因為美貌同良好的基因、生育能力、覓食技巧毫無干係。然而, 臉是一個人身體中對於年齡、疾病、傷害的後果最為敏感的部分。尤其是在傳統社會, 臉上疤痕纍纍或者面容扭曲的個體,等於是向大家公開他們容易因感染而變醜、無能照 顧自己、被寄生蟲折磨。因此漂亮的臉蛋就成了健康的真實信號,直到20世紀人們才得 以通過外科整形術改變真實的面容。 剩下一個要談的真實信號是女性的身體脂肪。哺乳和照看孩子會消耗母親的大量精 力,如果做母親的營養不良,很可能難以給孩子餵奶。在傳統社會,由於尚未發明嬰兒 奶粉的配方,產奶的有蹄類動物尚未馴化,母親不能哺乳是對孩子的致命打擊。因此女 性的身體脂肪之於男性是一個真實的信號,表明她有能力餵養孩子。當然,男性選擇的 也是適量的脂肪,脂肪太少預示著哺乳的失敗,脂肪太多很可能會導致行走困難、採集 食物本領低下,還可能因糖尿病早亡。 也許是因為全身脂肪完全均勻分佈,令他人難以覺察,所以儘管不同種族脂肪沉積 的解剖位置有所不同,但女性的身體脂肪演化為主要沉積在易於被視覺識別和估價的身 體特定部位。雖然各地區程度不一,全世界女性的脂肪都趨於積聚在胸部和髓部。南部 非洲的桑族(即布須曼人、霍屯督人)女性和孟加拉灣安達曼群島女性的脂肪集中在臀 部,以致於造成醫學上臀脂過多的情況。全世界的男性似乎對女性的乳房、髓部和臀部 都倍感興趣,以致於當今社會另一種通過外科醫術造假的手段——隆胸術長盛不衰。當 然,你可以反對這種說法,指出有些男人就不像其他男人那樣對女性營養狀況的這些信 號興味無窮,並且究竟流行骨感的還是豐滿型的時裝模特也年年變化。但是儘管如此, 男性總體的興趣傾向是顯而易見的。 假定個人能扮演上帝或者達爾文的角色,來決定女性的脂肪作為一個視覺信號應當 集中在身體的哪些部位。無疑手臂和腿部將被排除在外,因為過多的負荷會導致行走不 便、手臂運用不靈。但在人體軀幹上仍然留下不少部位可以大膽囤積脂肪而不致妨礙運 動,並且事實上我剛才也列舉了三處不同種族的女性們演化用來沉積脂肪的信號區域。 然而,你可能會問,進化選擇這些信號區域是否是完全固定的?為什麼沒有一個種族的 女性有其他的信號區呢(譬如腹部或者背部中間)?在腹部對稱的脂肪沉積並不會比胸 部、臀部對稱的脂肪沉積帶來更多行動上的困難,但令人稱奇的是各個種族的女性無一 例外地演化成將脂肪沉積在乳房處,男人們可以根據該處脂肪的沉積信號,來評估這一 器官的哺乳功能。因此,有一些科學家們提出,豐碩的乳房不僅是總體營養狀況良好的 可靠信號,它同時也是高度泌乳能力的不那麼可靠的信號(之所以說它不那麼可靠,是 因為乳汁實際上是由乳腺組織分泌的,而不是由乳房脂肪越組代扈的)。同樣,科學家 們還提出全世界的女性臀部都有脂肪沉積,這一現象既是健康的可靠標誌,但它同時是 產道寬闊的一個虛假信號(因為如果產道真正寬闊,可以減少生產時的外傷,但是臀部 脂肪與產道是否寬廣無關)。 我假設女性身體上的性裝飾物有其進化上的意義,在此,我希望能聽到反對意見。 不管這些意見如何解釋,女性身體上的確有一些起著性信號功能的構造,這是毋庸置疑 的事實,而且男性對女性身體上的這些特殊部分也大感興趣。在這些方面,女性同其他 眾多成年兩性共同生活的群居靈長類物種的雌性很類似。和人類一樣,群居的黑猩猩、 拂排和獼猴雌性有著性裝飾(雄性亦是如此),相反,雌雄一夫一妻獨居的長臂猿和其 他靈長類物種中的雌性罕有或沒有性裝飾。這種相關性顯示:當也只有當雌性們為求雄 性的注意而激烈競爭時(例如,同一種群中眾多雌雄兩性朝夕相處),雌性才在進化競 爭中潛移默化地形成了性的裝飾物,以圖更有破力。而無需在這一基礎上競爭的雌性, 生長代價高昂的身體飾物的必要性也少得多。 多數動物(包括人類)中的雄性演化了性的裝飾物,這一點無可辯駁,因為雄性當 然在爭奪雌性。然而,對於女性在爭奪男性並為此而演化了身體裝飾物這一點,科學家 們提出了三點異議。首先,傳統社會中95%以上的女性是已婚的,這一數據表明實際上 每個女人都能有一個丈夫,因而女性沒有必要爭來搶去。就像一個女生物學家對我說的 :〞每個垃圾箱都有個蓋,每個醜女人總有個醜男人來配她〞。 但是,只須看看女人們是如何費盡。動機打扮自己,還要做整容術來使自己百媚千 嬌,就可見這一觀點的矛盾之處。因為事實上,男人與男人之間在遺傳基因上、在佔有 的資源上、在生育能力以及對妻子的愛心上都是不同的。儘管每個女人確實可以找到若 干個男人願意娶她,但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成功地嫁給那些少數高質量的男人中的一個 ,為此,女人們必須激烈競爭。每個女性都深惜這一點,儘管一些男性科學家顯然不懂 。 異議之二,傳統社會中男人並沒有挑選配偶的機會,不管是基於性裝飾物還是其他 什麼品質。相反,婚姻是由家族的親戚安排的,他們作出這一選擇,大抵是出於鞏固政 治聯盟的動機。可是實際上,在傳統社會(比如我工作的新幾內亞社會)裡,新娘的身 價根據女性的緊俏程度和她的健康狀況而定,作為未來母親的質量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 因素。也就是說,雖然新郎對於新娘性吸引力的意見被忽視了,但他那些真正選擇新娘 的親戚們並未忽視他們的看法。此外,男性在選擇婚外性伴侶時當然會考慮到一個女人 的性吸引力,在傳統社會(丈夫不能按照自己的性喜好選擇妻子)中這種婚外性關係產 生的子女比例要比現代社會高得多。再有,傳統社會中因為離婚或者第一個配偶死亡再 婚的情況很普遍,男人在第二次挑選伴侶時有較大的自由度。 異議之三提出,美貌的標準不僅受文化因素影響,也隨時代不同而變化,並且即使 在同一社會中,不同男人的口味也有差異。瘦骨嶙峋的女人今年不流行了,但明年又會 流行,而且有那麼一部分男人年年都喜歡骨感的女人。但是,這種情況至多不過使事情 變得略微複雜一點而已,它並不能否定最主要的結論:不論何時何地,男人普遍喜愛面 容秀麗、營養良好的女性。 我們已列舉過幾類人類的性信號,如男性的肌肉、面容的美醜、女性恰到好處的脂 肪,這些顯然是符合真實性廣告模式的。然而,正如我在討論動物信號時提到的,不同 的信號也許符合不同的模式。這一點對人類也適用。例如,兩性都演化成在青春期會長 出陰毛和腋毛,它們是達到性成熟的一個可靠的但又是隨機的信號。這些部位的毛髮不 能和肌肉、漂亮臉蛋和脂肪同日而語,因為它們沒有更深層的含義。這些毛髮的生長所 費無幾,而且對於生存和哺乳孩子沒有直接意義。營養不良使人皮包骨頭、面容惟悴, 但是幾乎不會使毛髮脫落。即便是瘦弱醜陋的男人和弱不禁風的醜女人也會長腋毛。男 性的鬍鬚、體毛、低沉的嗓音作為青春期的信號,兩性頭髮變白表明上了年紀,這些看 來都沒有什麼內在含義。就好像銀鷗像上的紅點以及其他許多動物信號,這些人類的信 號是成本低廉的,而且是完全隨機的——其他許多信號也許能發揮同樣的作用。 那麼,是否有一些人類信號符合費希爾的〞失控選擇〞模式或者扎哈維的〞缺陷〞 理論呢?乍一看似乎在人類身上找不到可以和寡婦鳥40厘米長的尾巴相提並論的極為誇 張的信號構造。但仔細想一下,我覺得人類是否也在誇示著另一種類同的構造——男人 的陰莖呢?可能你會反對,說它只不過是一個構思精細的生殖工具,它並不具備有信號 作用。但是,這一異議並不能有力地反駁我的推斷:我們已經看到女性的乳房既是一種 信號,又是繁衍工具。與人類的猿類親戚相比較的結果顯示,人類的陰莖似乎已經超越 了純粹的功能性需要,它那特大的尺碼看來起著信號的作用。大猩猩勃起的陰莖只有 3.18厘米長,猩猩的只有3.sl厘米,而人類卻有12.7厘米長,儘管這兩種猿類的雄 性身材都比男人高大得多。 難道人類陰莖那超長的尺寸只不過是沒有實際功能的奢侈品嗎?有人反對說,和其 他許多哺乳動物相比,長大的陰莖至少可以使人類變換多種性交體位。然而,雄猩猩僅 僅3.81厘米長的陰莖已足以使它的交配體位花樣繁多,足可與人類媲美,它們甚至還 能吊在樹上表演上述花樣。如果說又長又大的陰莖有可能延長性交時間,可是猩猩在這 一點上也超過人類(平均能持續15分鐘,相比之下美國男性平均只有4分鐘)。 如果男性有機會設計自己的陰莖而不是消極地繼承進化的遺產,會發生何種情況呢 ?觀察這一切,也許能使我們得出人類長大陰莖起著某種信號作用的結論。新幾內亞高 地的男性實踐了這一切,他們用一個裝飾性的套子稱作陽具套的東西來套住陰莖。這種 套子長可至61厘米,直徑10.16厘米,通常是鮮紅色或者是黃色,頂端用毛皮、樹葉或 者一個叉狀飾物作不同裝飾。我去年首次在星星山脈的科騰班部落中見到戴著陽具套的 新幾內亞男性前對此我已經聽說過許多。我非常好奇地想看看陽具套究竟是如何使用的 ,人們又是如何看待它們的。我發現男人們總是戴著他們的陽具套,至少我每次看見他 們時都是如此。每個男人都擁有好幾種樣子的陽具套,尺寸、飾物和豎立的角度有所不 同,就好像我們每天早晨選一件襯衫穿上一樣,每個男人每天清晨根據自己的情緒選一 款戴上。對於我提出的為什麼要戴陽具套的問題,科騰班人回答說,如果不戴立他們覺 得全身赤裸裸的,不夠端莊。這一回答,令有著西方觀念的我吃驚不已,因為科騰班人 除此之外,已經是徹底赤裸裸了,他們甚至將睪丸暴露在外。 實際上陽具套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勃起的假陰莖,它反映了男人願意賦予自己的形象 。不幸的是人類陰莖尺寸的演化要受到女性陰道長度的限制。陽具套告訴我們,如果沒 有這一現實因素的制約,人類的陰莖將會是何等模樣。它是一個比寡婦鳥的尾巴還要明 顯的信號。真實的陰莖儘管比起陽具套來要收斂得多,儘管黑猩猩的陰莖在推測的歷史 時期也在不斷增大並且如今在尺寸上堪與人類一比大小,但和我們的猿類祖先相比,人 類的陰莖已經大得太囂張了。陰莖的進化史顯然再現了費希爾闡述的〞失控選擇〞模式 。從和現代大猩猩或者猩猩的陰莖相仿的古猿的3.用厘米的陰莖開始,人類陰莖的大 小在歷史進程中不斷增大,為它的主人傳遞著日益明顯的男子氣概的信號,直到有一天 插入女性的陰道趨於困難時才會限制它繼續變長。 人類的陰莖由於是一個代價高昂並可能不利其主人的構造,所以它也符合扎哈維的 〞缺陷〞理論。當然,它比起孔雀的尾巴來,要小得多,也無需那麼多給養。但是,它 又是如此巨大,因為如果同等數目的組織能夠補充運用於大腦皮層,那麼這樣重新設計 過的男人將更為優秀。因此陰莖長大的代價可以被視作一種失去機會的成本:因為每個 男性的生物量是有限的,一個構造消耗掉的能量是以另一構造可能獲取的能量為代價的 。實際上,男人是在誇耀:〞我已經如此聰明優秀,我已經用不著再給大腦提供更多的 細胞質了。相反,我還能夠將它們濫用到陰莖上去。〞 人們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是,究竟哪些人理所當然地認為陰莖代表著剛強有力的男 子氣概?多數男人當然假定是女性最注重這一點。可是,女性卻傾向於認為她們看重男 人的其他特徵,而如果說陰莖的外觀有什麼意義的話,它也與扭力無關。相反,真正熱 衷於陰莖以及陰莖的體積的是男性。在男性小圈子的聚會中,男人們通常會比較各自這 一天賦的大小。 即使有些女性也看重長陰莖的外觀,或者對於它在性交時給予陰蒂和陰道的刺激深 表滿意(這很有可能),我們的討論也沒有必要退回到非此即彼的爭論中去假定這種信 號僅僅指向一個性別。動物學家們常會發現,性的裝飾物有著雙重功能:吸引異性中的 潛在配偶,在同性競爭對手中建立優勢地位。和其他許多領域一樣,在這一領域,我們 人類依然背負著億萬年來脊椎動物的進化史深深銘刻在我們性行為上的標記。人類的藝 術、語言和文化僅僅是在這些標記上新近蒙k的一層薄紗而已。 因此,人類陰莖可能具有的信號作用以及這一信號的目的(如果有的話),仍然是 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一課題也正好可作為本書的結尾,因為它精確地指明了本書的主旨 :人類性行為進化途徑的重要性、扭力和困難。陰莖的功能不僅僅是一個生理學問題( 如果是的話,我們就可以用液壓模型做生物力學試驗來直接闡明),它同時又是一個進 化學問題。之所以提出這個進化學問題,是因為在過去的700萬到900萬年間,人類的陰 莖尺寸已經增大到人類先祖的4倍之大。這樣顯著的擴容迫切需要一個歷史的與功能的 解釋。正如我們針對嚴格的女性哺乳、隱蔽的排卵期、男性的社會角色以及女性絕經期 的問題,我們必須自問,是什麼樣的選擇力量驅使人類的陰莖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不斷 擴容以致今天維持著它外觀的長大。 正因為陰莖的功能乍一看如此不足為奇,所以它作為本書快要結束時的主題再恰當 不過。幾乎每個人都斷言陰莖的功能是排尿、射精以及在性交時刺激女性身體,但我們 通過比較的方法得知,這些功能在動物世界中是通過一個相形之下小得多的構造來完成 的(而人類的這一構造如此之大,以致對我們是個累贅),並且如此尺寸過大的構造可 以通過幾條不同的途徑進化而來,生物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究以圖闡明這些途徑。因此, 即使是人類性裝備中最熟視無睹、似乎最一覽無餘的部件,也會有懸而未決的進化問題 令我們驚訝不已。 熾天使書城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