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核陰雲飛渡朝鮮上空
朝鮮戰爭發生在核時代初期,是核時代發生的第一次重
大衝突,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規模最大、捲入國家最多的
一場局部戰爭。
美國當時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核大國。5年前,美國在日
本廣島、長崎扔下兩顆原子彈,對加速太平洋戰爭的進程起
了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則是要搶在大戰結束之前,檢驗
一下原子彈的實戰威力,向全世界顯示美國在科學技術方面
的領先地位和核威懾力量,樹立美國的核大國的威懾形象。由
於美國直接插手朝鮮戰爭,因而核陰雲幾度瀕臨朝鮮、中國
上空,戰場上自始至終都籠罩著核威脅的陰影。
2.1 朝鮮半島烽煙突起
1950年6月25日拂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大的一場
局部戰爭—— 朝鮮戰爭,像止不住的火山一樣,來勢洶湧地
爆發了。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國空軍、海軍部隊給
予南朝鮮部隊掩護支持,下令把美國海軍第7艦隊部署在中
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水域,並且以聯合國的名義糾集十幾個
國家出兵侵略朝鮮。3天後,美國陸軍第8集團軍直接參加地
面作戰,朝鮮半島局勢急劇惡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朝鮮半島的矛盾由來已久。
1910年,朝鮮被日本完全佔領。
1943年12月,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盟國首腦在開羅
宣言中承諾,在打敗日本後,要 「使朝鮮自由獨立」。
1945年7月,蘇、美在波茨坦會議上討論對日作戰問題
時,雙方商定,大致以朝鮮半島的38度緯線,作為雙方海空
軍的對日作戰分界線。該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蘇、
美遂以三八線作為接受日本投降的分界線,即三八線以北的
日軍向蘇軍投降,三八線以南的日軍向美軍投降。
美軍在占領南朝鮮後,對整個朝鮮半島的統治權垂涎欲
滴,不能馬上得手,便急不可待地在南朝鮮導演了 「單獨選
舉」的鬧劇,把不得民心的李承晚扶上台。1948年8月15日,
南朝鮮正式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 「大韓民國」 政府。在
美國的慫恿支持之下,李承晚政府大肆擴軍備戰,不斷向北
方發出戰爭叫囂。
在這種形勢之下,北方於1948年8月25日宣佈成立了
以金日成為主席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北朝鮮的矛
盾日益尖銳,在三八線上的武裝衝突接連不斷,僅1949 年一
年之內,三八線上的武裝衝突就達1000次以上。
1950年6月25日,南北朝鮮之間終於爆發了大規模的
內戰。戰爭打響後,北朝鮮人很快占領了漢城。南朝鮮政權
不穩定,沒有能力自衛,反抗薄弱。李承晚在南朝鮮得不到
多少支持。李承晚被金日成的軍隊追趕到南方最後一個海港
城市釜山時,雖然在那裡組織了頑強的抵抗,但要是沒有美
國人的支持,釜山也就早被攻破了。從1950年6月25日至
9 月14日,朝鮮人民軍單獨與南朝鮮軍隊及以美軍為首的
「聯合國軍」作戰,連續進行了漢城戰役、水原戰役、大田戰
役、洛東江戰役和釜山戰役等5次戰役。經過80天的作戰,
由三八線推進至洛東江,殲滅南朝鮮軍隊和美軍9.4萬人,
向南推進250—350公里。
戰爭一打響,美國人就用空軍進行了干預,接著麥克阿
瑟將軍又從留守在日本的力量不足的駐軍中,盡可能地抽調
了一些地面部隊投入戰鬥。戰鬥的頭幾天,美國人死傷慘重,
一名師級少將作了俘虜,但還剩下足夠的人員死守朝鮮南端
的釜山灘頭堡。同時,麥克阿瑟已在准備扭轉戰局的仁川兩
棲進攻。美軍仁川登陸,使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不得不全
線撤退。至10月中旬,人民軍一直撤到北部中朝邊境地區。
他們從蘇聯得到的坦克、大炮、沖鋒槍、機槍、機械裝備和
高射武器,幾乎都落到了李承晚手裡。
戰爭打響之前,朝鮮人民軍的師團裡都有蘇聯顧問,作
為咨詢人員,幫助金日成建設軍隊。戰爭打響之後,斯大林
就召回了所有蘇聯顧問。赫魯曉夫後來回憶說,關於這件事,
他曾問過斯大林 「為什麼」。斯大林不耐煩地回答說:「我們
的顧問呆在那兒太危險了,他們可能會被俘,我們不想留下
證據被人家指控我們參加了這一事件,這是金日成的事情。」
蘇聯駐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過去曾擔任列寧格勒省黨
委第二書記。在戰時他雖然得了陸軍中將的軍銜,其實他並
不是一個職業軍人,甚至從來沒有受過基本的軍事訓練。因
此,他在戰爭中發表的見解,往往不如一個稱職的在戰鬥中
培養起來的軍人。赫魯曉夫曾建議斯大林派遠東軍區司令馬
利諾夫斯基去朝鮮,在幕後有效地幫助金日成進行戰爭,但
是沒有被采納。
美軍仁川登陸以後,戰局逆轉,朝鮮人民軍處於生死存
亡的危急時刻,一場大災難威脅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2.2 深謀遠慮 毅然出兵
美軍仁川登陸之後,得意忘形,狂妄地宣稱,要在感恩
節 (11月23日)前占領全朝鮮,飲馬鴨綠江。
在處境十分危險的情況下,金日成首相派朝鮮人民軍的
次帥、內務相樸一禹到中國丹東(今安東),向中國介紹朝鮮
戰場的情況和人民軍的困難處境,他代表朝鮮黨和政府,懇
切請求中國出兵,支援他們的抗美救國斗爭。當時,敵軍沿
著鐵路線和公路線急速北進,飛機狂轟濫炸,使人民軍北撤
的公路、鐵路全被敵機破壞,人民軍只好沿著山區的小道往
北撤。很多主力部隊滯留在南方,聯繫不上。
美國是世界進入核時代以來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它
的科技先進,軍隊裝備精良,而且擁有原子彈。它發動侵略
朝鮮的戰爭,是打的 「聯合國軍」 旗號,而且有英國等十來
個國家參加。 當時的美軍不僅具有現代化的裝備,機動性強,
而且陸軍地面火力很強,海空軍占絕對優勢。
我軍裝備處於明顯的劣勢,步兵就那麼幾門迫擊炮,其
他重一點的火炮都是繳獲國民黨的,用騾馬牽引,運動、隱
蔽都很困難,打仗主要是靠步槍和手榴彈發揮作用。不僅如
此,而且,我國新區的土改剛剛開始,百孔千瘡的國民經濟
亟待恢復,國內殘匪尚未肅清,新的政權有待鞏固。剛誕生
的年輕共和國要同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較量,勝負難卜,
風險確實很大。
不過,我軍並非沒有任何優勢。我軍的優勢是:正義之
師,出師有名,士氣高昂,政治上、道義上占絕對優勢;有
豐富的戰鬥經驗,善於近戰、夜戰、山地戰、白刃戰;戰術
上機動靈活,善於從側面迂迴包抄,又善於分散、隱蔽;英
勇善戰,能吃苦耐勞,不怕流血犧牲。美軍不僅吃苦耐勞精
神差,而且後勤供應困難大,連喝的水都是從日本運來的。我
軍背靠祖國作戰,離後方近,組織供應比較方便。然而不能
不考慮美國手中的原子彈,這些核彈可以在剎那間把北京、上
海變成第二個廣島或長崎。
經歷了二十二年戰爭生涯的毛澤東,面對著一個關係到
國家、民族生死存亡命運的大難題,也不得不閉門謝客,左
思右想,瞻前顧後,權衡利弊,考慮對策,一連度過了三個
不眠之夜。毛澤東考慮的問題,不僅包括是否應該出兵,還
包括令誰為將,領兵出戰,才能打敗這個號稱世界第一強國
而又從來沒有與之直接較量過的敵人?
朝鮮戰爭爆發的第三天,即1950年6月28日,毛澤東
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講話,嚴厲斥責美
國的侵略行徑,指出:「各國的事情應該由各國人民來管,而
不應由美國來管」,「全中國人民的同情都應站在被侵略方
面」。同一天,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政
府侵略朝鮮、台灣和干涉亞洲事務的罪行。
1950年10月4日下午4點多,在北京中南海,中央政治
局在討論援助朝鮮出兵問題時,毛澤東首先讓大家談了出兵
不利的情況,然後慎重地指出:「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
人處於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
也難過。」
彭德懷也主張出兵,他認為,美國占領朝鮮與我隔江相
望,威脅我東北;又控制我台灣,威脅我上海、華東。他說:
「老虎總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決定於它的腸胃,向它讓
步是不行的。」他還認為,我們有全國政權,有蘇聯援助,比
抗日戰爭時期要有利得多。
但在10月4日政治局會議上,還有另一種意見,認為中
國出兵抗美援朝要慎重。理由是:中國軍隊能否在朝鮮境內
殲滅美國軍隊,有效地解決朝鮮問題,對此沒有把握。其次,
既然中國軍隊在朝鮮同美軍打起來,就要准備美國宣佈同中
國進入戰爭狀態,就要准備美國至少可能使用空軍轟炸中國
的許多大城市及工業基地,使用其海軍攻擊沿海地帶,這將
使中國已經開始的經濟建設計劃遭到破壞。我國的空軍尚未
成立,美軍掌握著制空權,因此,出兵朝鮮要取得蘇聯的支
援和幫助,要聽取斯大林的看法。
這一建議實際上已被采納。因此,政治局會議還未結束,
毛澤東就派周恩來秘密訪蘇。
1950年10月8日,周恩來帶了他的機要秘書康一民和
翻譯師哲,從北京出發飛抵莫斯科。林彪當時正在莫斯科養
病。10月9 日,他與周恩來等人一起,飛抵黑海邊的阿布哈
茲區,隨後到了斯大林的休養所阿德列爾。午後即開始會談,
中方是周恩來、林彪,師哲任翻譯。蘇方是以斯大林為首的
政治局委員。
周恩來開門見山,說中國考慮和研究了國內實際情況及
主觀因素,認為以不出兵為宜。斯大林也了解朝鮮戰場的情
況,他估計到,朝鮮如果沒有外援,至多只能維持一個禮拜
的時間。但斯大林的基本態度很堅決,即避免同美國直接對
抗。斯大林認為,朝鮮人民軍與其進行無望的抵抗,最終被
敵人消滅掉,不如早點撤退。
周恩來保持沉默。斯大林笑了笑又說,無論是自己撤退
還是被敵人消滅,都意味著讓敵人占領整個朝鮮,美軍和南
朝鮮軍將陳兵鴨綠江、圖們江(朝蘇邊界)。估計那時候,蘇
聯,特別是中國的東北,恐怕就不會有安寧的日子了。中國
內地情況自然不同一些,但東北的經濟恢復工作恐怕談不上
了。敵人那時候隨時可以進行騷擾,從空中、陸地、海上都
可以來。
當時斯大林腦子裡考慮的主要問題,已不是如何抗擊美
國侵略者,而是金日成如何撤退。斯大林已考慮好朝鮮有組
織、有計劃的撤退方案。他認為,應答應金日成把主要力量、
武器、物資和部分工作人員撤到中國東北,為的是以後重新
進入朝鮮比較方便,他認為這比從蘇聯進入要容易得多。他
提出,朝鮮的老弱病殘和傷員,大部分都可以撤往蘇聯境內。
斯大林建議,中蘇兩家承擔起這個重擔,把商談情況,即撤
退的意見,立即電告金日成,不能再拖延時間。
隨後,斯大林又提出了撤退之後抗美援朝的設想。基本
想法還是避免同美國發生直接衝突。他說,蘇聯軍隊已全部
撤出朝鮮,再出兵朝鮮有困難,因為這等於蘇聯同美國直接
交戰。他認為,中國可以出動一定數量的兵力,蘇聯供應武
器裝備;在作戰時,蘇聯可以出動一定數量的空軍作掩護,但
蘇聯空軍只限於在後方和前沿活動。總之,斯大林的基本思
路是讓中國人與美國打仗,蘇聯則提供武器和有限的空軍支
援。根據這個總的設想,斯大林又提出了一系列具體建議,如
裝備多少師團,援助多少坦克、大炮、飛機,以及裝備機械
化部隊和特種部隊等。他認為,中國設想改裝部隊,使各兵
種規範化、整一化、現代化的做法是完全正確的、合理的。蘇
聯的經驗是,在戰時完成這樣的計劃,要比平時完成得更快、
更好、更有成效。
毛澤東的重大戰略決策,從來就遵循實事求是、一切從
實際出發的原則,而不是以莫斯科的指令、態度為根據。
周恩來一行與斯大林會談後,在布爾加寧陪同下飛返莫
斯科。到達住處不久,就收到毛澤東的電報。電文內容是:你
們走後,我們繼續開會,政治局同志多數人主張出兵。
周恩來接到電報是10月9 日晚。他在同莫洛托夫會面
時,首先提到電報內容,希望對方把來電轉告給斯大林,並
與對方商談了蘇聯供給坦克和火炮的具體數量。
早在朝鮮戰爭打響之前,毛澤東和中央軍委就作出重大
戰略決策,調13兵團緊急開赴東北,加強東北防務力量。
1950年10月8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
東於北京簽署了迅即向朝鮮境內出動、任命彭德懷為中國人
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命令。早在10月5日下午,中
央在中南海頤年堂開會時,毛澤東就征求過彭德懷的意見。毛
澤東還說:「原來是想讓林彪去的,他對四野熟悉,可是他說
病了,去蘇聯治病去了,所以想讓你去。」 彭德懷臨危受命,
沒有推諉。當他急如星火地走馬上任時,還不無幽默地說,他
不算志願軍,「是毛主席點將點來的」。
1950年10月19 日黃昏,鴨綠江上空冷雨霏霏,細密如
麻,濃雲低低地籠罩著江水兩岸的大地。在這迷濛而充滿寒
意的秋雨中,我軍第40、39、42、38軍和3個炮兵師,分別
同時開始在安東、長甸河口、揖安三個鴨綠江渡口,浩浩蕩
蕩地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為嚴守秘密,渡河部隊每日黃昏開始渡江,至翌日晨4時
停止,5時以前隱蔽完畢。
這時候,朝鮮形勢更加嚴峻。到10月20日,侵朝敵軍
和李承晚軍的兵力已達42萬人,擁有飛機1100余架,各種
軍艦300多艘。地面部隊擁有5個軍15個師零兩個旅,23萬
余人。其中,美軍3個軍6個師,12萬余人,每師裝備有坦
克154輛,57—155毫米口徑的火炮352門;另有其他國家軍
隊1.2萬余人。當時金日成僅有3個多師在手上,其中一個
師在德川、寧邊以北,一個師在肅川,一個坦克師在博川;還
有一個工人團和一個坦克團在長津附近。隔在南邊的部隊正
在逐漸地往北撤。
朝鮮人民軍次帥樸一禹聽到中國出兵的日子定下來了,
非常激動,眼含熱淚說:「這就好了!這就好了!你們要是再
不出兵,問題就嚴重了!」
斯大林在美軍仁川登陸以後,雖然也看到了金日成的危
險處境,但由於擔心蘇軍支援朝鮮與美軍對抗,將會把戰火
引向歐洲和世界各地,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破壞第二次世
界大戰形成的世界格局,因此不願出兵。中蘇兩黨經過反復
協商,最後達成協議,由中國出兵援助朝鮮,由蘇聯派空軍
支持、掩護我軍。
可是,後來中國真的決定要出兵,而且美國准備宣佈同
中國進入戰爭狀態時,斯大林就猶豫了。他突然通知中國說,
他們的空軍還沒有准備好,要暫緩出動。
斯大林覺得,中國的軍隊雖然在國內戰爭中勝利了,但
國力很弱,武器裝備很差,到底能不能打敗美軍,沒有底。他
認為,如果蘇聯出動空軍掩護中國軍隊,一旦中國人被打敗,
就有把蘇聯捲進與美軍直接對抗的危險,甚至可能引起第三
次世界大戰。他覺得與美國開戰是危險之路,所以無論中國
方面講多少理由,提什麼條件,他絕不同意派蘇聯空軍去掩
護中國軍隊入朝抗美。
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和其他政治局領導經過商量,毅
然作出了歷史性的決策:不管有沒有蘇聯空軍支援,仍按原
定計劃出兵援助朝鮮。直到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一道,將敵
軍從鴨綠江邊驅逐到清川江以南,初步穩定了朝鮮的戰局,斯
大林才於1950年11月初決定投入一些空軍部隊。蘇聯空軍
中將格奧爾吉·阿格耶維奇·洛博夫和他的303師的部分部
隊從蘇聯遠東調到中國東北丹東附近的一個機場。洛博夫不
僅「直接受命於莫斯科」,而且行動嚴格保密。飛機上的蘇聯
標記抹掉了,被塗上了中國的標記。飛行員不許戴身份證明
牌而且還要簽署保證書,保證不透露他們是從哪裡來的。第
一批部隊穿的是中國軍裝,即卡其布上衣、藍褲子和桔黃色
長筒靴,後來一些部隊裝扮成朝鮮人。他們沒有戴軍銜,只
戴著斯大林和毛澤東的像章。為了保守秘密,不使任何蘇聯
飛行員被俘,甚至不使人認出他們,於是禁止他們飛到海上,
因為怕他們迫降到海面上,被美國人俘獲;也不許他們靠近
距戰線60公里以內的地方。
這些限制,意味著蘇聯人根本不能對地面作戰行動提供
空中支援,也不能對朝鮮半島兩邊海岸附近強大的聯合國海
軍 (包括航空母艦)進行襲擊;他們也不能追擊被擊壞或缺
乏燃料的飛機,因為這些飛機都朝南或向海上飛去。實際上,
斯大林從未允許足夠的飛機投入戰鬥。一開始只有32架飛
機,而且都是米格—15。後來在洛博夫一再要求下,飛機數
目才增加到150架左右,其中包括經過改進的米格—15。洛
博夫說,他發現所面臨的任務幾乎無法完成。敵人比我們強
大8倍到10倍。我們只有戰鬥機,沒有轟炸機。我們甚至沒
有一枚火箭。
美國說,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人損失3350架飛機,相當
於戰爭開始時投入前線飛機總數的1# 4到1# 3之間。其中只
有147架是出於空戰原因損失的,其余飛機是遭到地面炮火
損失的。3個共產黨國家所損失的1000架飛機中,則有850
架是在空戰中被摧毀的。洛博夫說,蘇聯損失了數百架飛機。
蘇聯飛行員死亡大約是200多人。
事實說明,中國承擔了朝鮮戰爭的全部風險,其中包括
遭到核襲擊的最大風險。倘若中國不派部隊去朝鮮,一時沖
動的麥克阿瑟從此打進了中國,斯大林會保衛中國嗎?這確
實是值得懷疑的。毛澤東關於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的決策,是
非常英明的。
2.3 麥克阿瑟黔驢技窮
1950年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命令成立一個統一的朝
鮮指揮部。第二天,杜魯門總統提名麥克阿瑟為總司令。《紐
約時報》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社論,其中很大的篇幅都是誇
獎和贊揚麥克阿瑟將軍的。社論說:
「命運之神再也挑選不出另一個人比他更有資格贏得本
國人民的毫無保留的信任。這是一個第一流的戰略家和富有
靈感的領袖,他是一個在逆境的壓力下有著無限耐心和冷靜
沉著的人,同樣又是一個能采取大膽而果斷行動的人。他在
東方所獲得的多年的經驗,他對組織和供應的基本法則的全
面掌握,他不僅在本國而且在整個太平洋地區所享有的崇高
威望,這一切都是無價之寶。
「今天,美國的每個家庭都堅決相信,如果有一個人能夠
成功地執行杜魯門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所交給的任務,而且
在光榮地有效地執行這個任務時毫不浪費人力物力,那麼這
個人就是在東京的那個優秀軍人,這個軍人已被充分地證明
有能力為他的國家服務得很出色。」
麥克阿瑟資格很老,主觀、倔強、傲慢。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的很多名將,都是他的部下。他當上將時,後來的歐洲
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當過他的參謀長。巴頓那樣驕狂,不
服別人,但對麥克阿瑟卻很服氣。他戰功赫赫,太平洋群島
之戰是他的作戰藝術傑作。仁川登陸成功,更使他增加了驕
傲的資本,使他更是傲慢得目空一切。
仁川港位於朝鮮半島中部,不但有狹窄的飛魚峽作掩護,
而且潮水變化大,落潮後近岸淤泥灘長達十餘里,歷來被視
為登陸禁區。然而在9 月月亮最圓的那一天,由於月亮和太
陽引力的作用,短時間內潮水會比平時高出數米。碰到這種
時候,險要的飛魚峽和長長的淤泥灘,就會變成登陸人員上
岸的坦途。麥克阿瑟讓他2.5萬名士兵在離敵人戰線200英
裡以外的仁川作為登陸點,確實收到了 「出奇制勝」 之效。
他的決策犯了許多禁忌,打破了一切兩棲作戰的規則,如
登陸點沒有沙灘,只有海堤;登陸點就在市中心,通道在敵
軍一座碉堡的控制之下;登陸艇需小心翼翼地通過容易埋雷
的水道及那些礁巖和防波堤;水位低時,32英尺高的海浪留
下一片平坦的淤泥地。實際上,每個月適合於登陸的時間只
有兩天。美軍的登陸成功地利用了潮汐規律,正好把日期選
在1950年9 月15日,即那兩天中的一天。
在1950年8月中旬的一次高級將領的會議上,麥克阿瑟
發表演講說:「我幾乎都能聽見命運的時針的嘀嗒聲了,我們
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否則我們就將滅亡。仁川登陸將獲得
成功,它將拯救10萬人的生命。」 麥克阿瑟本人稱這次軍事
行動是「五千次中只有一次成功的機會」。實行這一計劃的唯
一最關鍵的因素就是—— 突然性。
這次被稱為 「鉻鐵礦」 的行動,以閃電式的襲擊扭轉了
戰局,給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出乎意料的打擊。美
軍迅速重新占領了韓國的首都漢城,美國軍隊已到了邊界,隨
時准備向北推進。
美國當時的國務卿艾奇遜,在仁川登陸後對哈里曼說:
「現在已經無法阻止麥克阿瑟了。」 參議員諾蘭警告說:現在
停下來將是對 「共產主義的綏靖」。
不僅右翼參議員,而且《紐約時報》都呼籲全面推進,
「統一朝鮮」。
麥克阿瑟極為蔑視中國的士兵和工業能力,早就向中國
發出最後通牒,威脅中國如果不立即投降,就將全部被殲滅。
正當麥克阿瑟擴大朝鮮戰爭時,毛澤東通過印度駐北京
大使潘尼迦向美國傳遞了如下信息:中國並不是好戰的,但
是倘若麥克阿瑟把戰火燒到或燒過中國邊境,中國將不得不
進行干預。10月3日晨5點35分,美國務卿艾奇遜就知道了
中國所發出的警告。
英國人對潘尼迦傳遞的信息感到非常擔心,建議艾奇遜
不要掉以輕心。但是艾奇遜對此不予重視。他反而批評印度
大使是共產黨的走狗,認為這 「只不過是驚慌失措的潘尼迦
的愚蠢想法」。他對英國人說:「這很可能是中國共產黨的恐
嚇,我們不應該過分緊張。」
麥克阿瑟也向杜魯門保證,中國不會參加進來,戰爭到
感恩節就可以結束。
麥克阿瑟認為:「那時我們國家在軍事上比世界上任何一
國都強大。」
1950年10月15日上午,麥克阿瑟在威克島與美國總統
杜魯門會見時,對於中國是否會出兵干涉的問題回答說,由
於美國的基本上無敵的空軍具有隨時可以摧毀鴨綠江南北的
進攻基地和補給線的潛在威力,所以 「沒有任何一個中國指
揮官會冒這樣的風險,把大量的兵力投入已被破壞殆盡的朝
鮮半島」。他說:「總統先生,可能性 (指中國介入的可能性
—— 引者)很少,中國在滿洲有30萬部隊,其中可能不超過
10萬到12.5萬人部署在鴨綠江邊,只有5萬到6萬人能夠
渡江作戰。我認為中共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
而中共孱弱的時代,倘若中共部隊渡過鴨綠江,我就要使他
們遭到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
他還很有把握地保證:「到感恩節,正規抵抗在整個南北
朝鮮就會停止。我本人希望到聖誕節能把第8集團軍撤到日
本。」
在10月20日第8集團軍進攻平壤時,麥克阿瑟認為這
是北朝鮮徹底失敗的象徵。在他看來,「實際上一切有組織的
抵抗已全部停止,只剩下一些游擊戰來代替它」。
當志願軍已經入朝抗美,並於10月25日到11月5日取
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殲敵1.5萬余人時,美國政界、軍
界開始感到不安和提出種種猜測。但坐鎮日本東京進行遙控
指揮的美軍司令麥克阿瑟仍不相信中國軍隊的主力已過鴨綠
江。親臨戰場指揮的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曾幾次
向麥克阿瑟報告,說中共的主力部隊已經參戰。可是麥克阿
瑟全聽不進去。
以布萊德雷為首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出於對麥克阿
瑟的盲目崇拜,也同意他關於中國不會介入的看法。他們估
計,中國人面臨著三種可能:(1)為了邊境的安全而控制接
近邊境的緩衝地帶;(2)為了從戰略上牽制美國的力量,打
一場有限規模的持久戰爭;(3)為了徹底驅逐「聯合國軍」出
朝鮮半島而參戰。
他們認為,在這三種可能的選擇中,中國選擇第一種方
案的可能性最大。他們的理由是:第一,中國建國伊始,百
廢待興,不敢也沒有能力與美國較量;第二,在美軍退守釜
山灘頭陣地的有利時機和從仁川登陸的關鍵時刻,中國均未
出兵參戰,遲至美軍迫近中朝邊境才出兵,說明中國只是為
了自己而無意於同美國較量;第三,第一次戰役後中國並未
進行大規模的進擊。這一情況更增強了美國的錯誤判斷。
麥克阿瑟並沒有把入朝參戰的志願軍放在眼裡。這些中
國人肩扛老式日本步槍,腳穿布鞋。麥克阿瑟在給華盛頓的
電報中稱他們「毫不令人驚恐」。只有戰地指揮官的報告含有
幾分真實。他們說,中國人裝備雖差,但紀律性強。
然而事情不僅僅是如此。
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僅是正義之師,有自己的優勢,而且
被毛澤東派往朝鮮指揮作戰的是能征善戰的彭德懷。
彭德懷是湖南湘潭人,大革命時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營長、
團長。 192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領導了著名的
平江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11月,率領紅5軍
主力上井崗山,與毛澤東一起堅持井崗山的斗爭,為粉碎蔣
介石的四次大 「圍剿」 立下了赫赫戰功。他不僅參加了二萬
五千里長征,到陝北後,又參加了東征。在第二次國內革命
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團長,中共中央軍事
委員會副主席等職。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副司令員、中
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國人民
解放軍副總司令、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進行
了延安保衛戰。接著,又指揮了陝北的「三戰三捷」,指揮了
沙家店戰役和宜瓦戰役,解放了大西北。建國後,歷任中共
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軍事
委員會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早在陝北,毛澤東就寫過一首詩,對彭德懷的軍事指揮
才能大加贊揚:
山高路險溝深,騎兵任你縱橫。
誰敢橫槍勒馬,惟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把統領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重任交
給彭德懷,這是出兵朝鮮之前毛澤東所作出的重大決策之一。
我軍入朝後,與朝鮮人民軍一道,連續作戰兩個多月,勝
利地進行了三大戰役。
第一次戰役從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殲敵1.
5萬余人,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
第二次戰役從11月25日至12月24日,共殲敵3.6萬
余人,不僅於12月6日收復了平壤,而且基本上把敵人趕回
到三八線以南,從根本上扭轉了朝鮮戰局。
第三次戰役從1950年12月底至1951年1月8日,殲敵
1.9 萬余人,不僅於1951年1月4日晚解放了漢城,1月8
日攻佔仁川,而且向前推進了80至110公里,將敵人驅至三
七線附近。
直到第二次戰役之後,麥克阿瑟已經連吃敗仗,才如夢
初醒,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不是少數部隊,而是主力出擊。於
是驚慌失措,急令美軍全線撤退,以至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
克中將也在敗逃的路上發生車禍身亡。
志願軍的英勇善戰,迫使敵人從恣肆驕狂變為惶恐不安,
由瘋狂進攻轉入了防禦。美國報紙也開始變調,把美軍這次
失敗說成是「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最慘重的軍事敗績」;不少
人認為麥克阿瑟的 「聖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 是 「歷
史上最大的愚蠢事件」。
在第三次戰役中,由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取
得了一連串勝利,於是有人產生了輕敵速勝思想,主張乘勝
追擊,一鼓作氣,把美國侵略軍從朝鮮半島趕下海去。彭德
懷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實際的。要把那麼多裝備精良的敵人
一下子趕下海是不可能的,敵人不會讓我們把他們趕下海去。
於是,他毅然下令停止追擊,果斷地結束了第三次戰役。
蘇聯駐朝鮮大使拉佐瓦耶夫指名道姓地指責彭德懷,說
什麼「哪有打了勝仗不追擊敵人的?哪有這樣的司令呢?」他
還把這事反映到斯大林那裡去了。彭德懷則給毛澤東發電報,
闡明瞭不宜追擊的理由,其中包括:我軍經過兩個多月的連
續作戰,極度疲勞,減員極大,急需補充休整;在第三次戰
役中,敵軍雖然連遭失敗,但是主力未被消滅。毛澤東把彭
德懷的意思轉告給斯大林。斯大林回了封電報說,彭德懷以
那樣劣勢裝備打敗了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帝,是當代天才的軍
事家。他認為彭的意見是對的,另外還批評了拉佐瓦耶夫,不
准他再亂發言,以後還把他調回國去了。
第三次戰役之後,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又勝
利地進行了第四次第五次戰役。到1951年6月為止,共殲滅
敵人23萬余人,其中美軍占11.5萬人。總的說來,已將敵
人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附近。
美國在一年的侵朝戰爭中遭到了沉重的打擊。在這段時
間內,美國的兵員和物質消耗比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一
年消耗多一倍,其物質的消耗平均每月為85萬噸,幾乎相當
於當時美國援助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一年半的數量。在侵朝戰
爭中,美國動員了全部陸軍的1# 3、空軍的1# 5、海軍的1# 2,
還動員了英、法等國一部分軍隊,總兵力由中國軍隊入朝時
的42萬增至69 萬。即便如此,仍感兵力不足。美國的戰略
預備隊,只剩下在日本的美軍兩個師和李承晚軍3個師以及
在美國國內的6個師,再往朝鮮增兵已十分困難。美國所付
出的代價如此巨大,取勝卻毫無希望,不得不於1951年7月
10日開始進行停戰談判。在談判過程中,雖然發動過多次攻
勢,但每次攻勢均被粉碎;雖然進行過細菌戰,但細菌戰計
劃很快破產。
在朝鮮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順利解決了四個問題:最
初是能不能打,後來是能不能守,再後來是能不能保證給養,
最後是能不能打破細菌戰。這四個問題,一個接著一個解決
了,中國軍隊是越戰越強。
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不得不在
停戰協定上簽字。
美國侵朝總司令克拉克上將後來回憶說:「我成了歷史上
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個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
到一種失望的痛苦」。
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五星上將布萊德雷說過一
句著名的話:朝鮮戰爭是 「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
錯誤的敵人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武器與戰爭的演變》一書的作者、美國人T· N·杜普
伊在談到美軍在朝鮮戰爭中的失敗時說:「從朝鮮戰爭的失敗
中,得出一條最重要的教訓是:美軍應當重新學習步兵如何
運用火力和機動作戰的基本知識。作戰中,開始美軍就離不
開道路,而且自身也過於依靠坦克、火炮和飛機的火力支援。
而裝備輕便的中國軍隊,卻是采用機動作戰和奇襲、潛伏等
戰術,活躍在朝鮮的北部和中部崎嶇不平的山區,以彌補其
火力不足的弱點。他們在黑夜活動,發起攻擊;在白天進行
偽裝、隱蔽。攻擊戰遵循相同的作戰樣式—— 滲透、合圍、伏
擊。正面突擊往往采用小部隊進行進攻,作縱深穿插。每次
交戰開始都是利用小分隊機動作戰,往往是以一個排的規模
進行作戰。這樣,使得美國部隊的火力優勢,得不到最有利
的發揮。」
洪學智同志在《抗美援朝戰爭回憶》中敘述了他1951年
1月上旬在朝鮮志願軍司令部和被俘美軍的五個連長,通過
翻譯進行的一次談話。
一個連長伸出兩個大姆指說:「你們是打仗專家! 」並說:
「打仗沒你們這樣打法的呀!第二次世界大戰我也參加了,我
們的打法是把火炮排好,火炮先轟,飛機轟炸完了,步兵就
上去。可是你們打仗怎麼跑到我們屁股後面來了呢?我們從
來也沒有打過這樣的仗呀!」
洪學智:「你們打仗是平推,我們打仗是穿插、迂迴,包
抄。」
那位連長說:「我很討厭這種打法。」
洪學智:「那說明我軍的戰術有效。」
另一位連長說:「你們的士兵勇敢。我們的士兵都是成群
的,一個連、一個營的,你們怎麼三五個人就幹起來了?」
別的連長也認為,中共的士兵能獨立作戰。有個連長說:
「我們打仗講集體,訓練就那麼訓練的,單兵作戰的能力不如
你們。」還有一個連長說:「打仗都是白天打,晚上休息呀!你
們怎麼晚上也打,鬧得我們坐臥不安,防都不知道你們是從
哪裡出來的!」
毛澤東及時總結了朝鮮戰爭的經驗,指出我軍的打法是:
集中優勢兵力和火力,采取突然動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對成排成連成營的敵軍,給以全部或大部殲滅的打擊;然後
在敵人向我軍反擊的時候,又在反復作戰中給敵人以大量殺
傷;然後依情況,對於被我攻克的據點,凡可以守住者固守
之,不能守住者放棄之,保持自己的主動,准備以後的反擊。
1951年3月1日,毛澤東指示:朝鮮戰爭有長期化的可
能,敵人企圖與志願軍進行消耗戰。為堅持長期作戰,達到
逐步殲滅敵人之目的,毛澤東指示志願軍擬采取輪換作戰的
方針,即「以幾年時間,消耗美國幾十萬人,使其知難而退,
才能解決朝鮮問題」。
斯大林對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
裝備打敗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帝國主義十分贊賞。他說,中國
的抗美援朝,站在反帝斗爭的第一線,打得非常好。蘇聯供
給軍火裝備是應該的,不要錢。
當時有人對彭德懷有意見,說彭叫志願軍輪換入朝作戰,
幾個師打一段時間,一調換,換上了蘇聯的武器裝備;打一
段,又調換,這不是故意換蘇聯的武器裝備嗎?
斯大林聽了,反而拍手叫好。他說:「好,好!彭德懷真
有辦法!這樣一輪換,鍛煉了部隊,改善了裝備,提高了部
隊的戰鬥力,又便於長期堅持,妙!真妙!」
2.4 揮舞核彈 窮凶極惡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政府曾作出一系列錯誤決策,其中
包括向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全世界進行核威脅,試圖通過
核威脅乃至使用核武器來扭轉對其不利的局面。不過這種在
核火藥桶上玩火的 「內情」 當時鮮為人知,直到朝鮮戰爭結
束八年之後,美國政府官員才逐漸披露出一些使人心驚的戰
爭 「內情」。
美國政府認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 「後盾」 是
蘇聯和中國,美國除了向朝鮮進行核威脅外,還向中國和當
時已擁有核武器的蘇聯揮舞核大棒。在朝鮮戰爭期間,美國
軍政首腦在使用核武器方面,有三個基本想法。首先,他們
相信,美國對蘇聯佔有盡管有限、但仍是很明顯的核優勢。其
次,他們認為,必須用某種方式來利用這一優勢。第三,他
們認為,在1948—1949
年柏林封鎖期間美國在原子外交中所
表現的既有克制又有果斷決心的態度起了作用,並且同樣也
能在未來的朝鮮危機中起作用。這三個想法。無疑深深地影
響了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的決策行為。
1950年6月,和蘇聯比較,在核力量方面美國佔有明顯
的優勢。美國已儲備了近300枚原子彈和260多架能將這些
原子彈投向蘇聯目標的飛機。蘇聯在研製核武器方面還剛剛
起步:10個月前爆炸了其第一個核裝置,並且只有兩個用原
子彈打擊美國的辦法—— 或者用單程轟炸機執行任務,或者
將原子彈放在商船上偷運到美國港口再實施爆炸。雖然在朝
鮮戰爭期間,美蘇兩大國都急劇增加了核武庫的核武器和提
高了發射能力,但兩國核力量的對比有利於美國,這一基本
事實在1950年到1953年間並沒有改變。因此,以核力量進
行 「第一次打擊」,是50年代美國核戰略的核心。
「第一次打擊」的基本含義是,當同共產黨國家發生武裝
衝突時,應在有利於美國的政治形勢下,首先使用核武器,突
然襲擊敵人的城市工業目標,給敵人以毀滅性的打擊,即以
先發制人的打擊奪取戰略主動權。由此可見,「第一次打擊」
實際是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同義語,是把核武器當作一柄威懾
之劍來威懾對方,維持所謂 「世界秩序」。
杜魯門總統、艾森豪威爾總統和他們的許多高級幕僚及
不少美國政客都認為,美國應當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優勢。雖
然兩個總統對使用原子彈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所帶來的道德
問題,不能不有所顧忌,但是出於稱霸世界的企圖和對原子
彈的迷信,他們仍將原子彈列入可以使用的武器的最高檔次。
在朝鮮戰爭爆發的那些日子裡,他們都曾提到要使用核武器。
在1950年7月上旬,五角大樓官員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都曾
推測,如果朝鮮戰場局勢變得即將把美國拖入絕境,那麼美
國最高當局將會下達使用核武器的命令。
早在1948年,杜勒斯就主張美國在必要時要使用核武
器;1952年5月,他又撰文預見艾森豪威爾當局將推行依賴
核武器威懾共產黨世界的「新貌」政策;1953年1月,杜勒
斯出任美國國務卿,更增強了華盛頓要使用核武器來使美國
擺脫朝鮮戰爭危機的信念。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政客們回想起1948—1949 年柏
林封鎖期間,美國派遣了兩個中隊的B —29 轟炸機去西歐的
事情,想從歷史上看看核優勢究竟能給美國帶來多大的好處。
這次類似於廣島轟炸的飛行,是美國在蘇聯的壓力面前顯示
決心的一種做法,即派遣去西歐的B —29 轟炸機所攜帶的是
具有強大殺傷力的原子彈。盡管在1948年夏天的時候,美國
政客們對那種做法是否有助於解決柏林危機提出了疑問,但
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開始相信,原子武器在對敵方進行
威懾時,可以成為一種「沒有戰爭的軍事力量」。他們據此類
推,認為在朝鮮戰爭中,只要運用得當,核武器將是一種極
有價值的解決危機的手段。
1953年初,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是美國依賴核武器威
懾共產黨世界的「新貌政策」的形成和亞太地區衝突的加劇,
美國國防政策轉向更多地依賴核武器。
美國政府高度機密的「基本的國家安全政策」(1953年10
月30日,代號N SC
162# 2)要求建立一種以核打擊能力為基
礎的強大的軍事態勢,使美國及其盟國的部隊能夠迅速還擊
「進犯」,並在核衝突中保證勝利。該文件宣稱,印度支那和
台灣 「在戰略上是如此重要,如果對它們進犯,可能會迫使
美國使用軍事力量進行反擊」。如何進行反擊呢?該文件直言
不諱地宣稱:「在與蘇聯或中國的敵對衝突中,美國認為核武
器將如同其他武器一樣是可以使用的。」
在一份最高機密的總統備忘(1953年11月11日)中,艾
森豪威爾總統聲稱:「可以認為我們正日益依賴的核武器將證
明常規武器的作用大大減少了。」
在1953年8月召開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 NSC )會議
上,當有人問到國務卿杜勒斯新的國防政策時,他毫不含糊
地說:「要維持像歐洲和亞洲這樣地區的安全,將意味著更加
依賴空軍和原子武器。」
在同一會議上,阿瑟·雷德福提出,在重大衝突事件中,
「美國將在戰略和戰術兩個方面使用核武器」。
美國海軍上將1953年12月就新的安全政策向國內和國
際委員會作過報告,他在公開場合就毫不諱言要依靠核武器,
並認為核武器 「在我們的軍備中已經成為常規武器」。
總之,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艾森豪威爾的 「新貌」 戰
略,就是完全依賴核武器的同義語,就是揮舞核武器進行恫
嚇和砍殺的戰略。1954年,國務卿杜勒斯公開把「新貌」的
要點概括為「大規模報復」。新聞界也准確無誤地把新戰略稱
為「大規模報復戰略」。這一戰略並沒有因為朝鮮戰爭結束而
壽終正寢。美國戰略空軍司令G·勒梅將軍,在考慮到1954
年初有可能在朝鮮交戰時說:「在朝鮮沒有合適的戰略空投目
標。然而,我們可以在中國的東北和蘇聯的東南部合適的地
方投幾顆原子彈。」 白宮一份題為《美國對共產黨中國的政
策》的報告中,稱中國有一種可怕的力量,認為在與中國全
面衝突時,「美國的力量(使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武器)將給中
國共產黨的空軍和地面裝備以致命打擊」,並說,這樣「或許
會消耗掉美國原子儲備的一個相當的比例」。
2.5 四次冒險 殺氣騰騰
在朝鮮戰爭的第一年,即1950年6月至1951年6月,美
軍在朝鮮戰場上節節失利,華盛頓被迫考慮在朝鮮半島及其
周圍使用核武器的戰術問題。短短一年之內,杜魯門政府不
僅是在口頭上發出使用核武器的威脅,而且在實際上采取了
四次使用核武器的行動,因而一連造成了四次頗為驚險的核
危機。這四次核危機的頭兩次發生在戰爭初期,即1950年7
月;第三次發生在同年的11月末,當時美國面臨的一大難題
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參戰,使美國捲入了一場 「完全不同
的戰爭」;第四次核危機發生在1951年4月,是四次危機中
性質最嚴重的一次危機。雖然杜魯門政府在每次揮舞核拳頭
進行出擊時都由於受到種種牽制,最後又收回了罪惡的拳頭,
但它如何利用核威懾來同政治、軍事上的對手打交道的表演,
卻值得仔細研究和回味。
第一次危機:載有原子彈的轟炸機飛往英國
1950年7月中旬的一天,美國向發動核襲擊邁出了危險
的一步。這一天,10架載有原子彈的B —29 轟炸機從美國本
土起飛,跨越大西洋,神秘地降落在英國領土的基地上。空
運到這裡的原子彈,是經過周密策劃運送到英國來,打算用
來在必要時向蘇聯發動核襲擊的。
朝鮮戰爭初期,1950年6月25日晚上,杜魯門與他的高
級顧問,在布萊爾宮舉行一次重要會晤,內容就涉及到從戰
術上使用核武器的問題。杜魯門問他的空軍參謀長 H· S
·
范登堡,美國能否 「鏟除掉」 蘇聯設在朝鮮附近的基地。范
登堡將軍雖然作了肯定的答覆,但是補充說那需要原子彈。
這次會晤,促使杜魯門向五角大樓發布命令:立即制定
一項計劃,內容是,如果蘇聯參戰,如何使用原子彈對蘇聯
進行攻擊。
可是在其後的三個星期裡,杜魯門當局又表現出舉棋不
定。美軍入侵朝鮮時,打出的政治招牌是要 「維護集體安全
及保護美國在非共產主義世界中的領導地位」,杜魯門及其幕
僚希望通過 「占壓倒優勢的軍事力量來獲得驚人的軍事成
功」,因此作出決定:首先要更多地從外交和政治上利用原子
彈,而不是從軍事上使用原子彈。
然而戰爭的進程卻大出杜魯門的意料之外—— 不論是轟
炸北朝鮮,還是封鎖交通要道,都沒能制止住朝鮮人民軍那
「駭人的毀滅力量」向南挺進。最初的幾次戰鬥,使美軍遭到
慘敗。「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慌了神,連忙懇求華盛頓
增兵朝鮮,以便守住朝鮮半島的頂南端。五角大樓一方面要
求增兵10萬,另一方面財政部則擔心全面動員會帶來嚴重的
經濟影響。
1950年7月7日,杜魯門在與他的內閣成員會見時,企
圖設法「讓世界知道我們是說話算數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希
倫科特提議讓聯合國支持使用原子彈,即使這樣做不一定會
使莫斯科約束平壤和北京。雖然杜魯門對蘇聯的意圖持懷疑
態度,但還是傾向於要使原子彈成為手中的一張王牌。
但是,兩天以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決定,既暫緩答覆
麥克阿瑟的增兵請求,又把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關
於給麥克阿瑟配備原子武器的建議擱到一邊。參謀長聯席會
議之所以這樣做,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對麥克阿瑟所作出
的判斷不完全相信;二是不想讓朝鮮問題打破美國的 「歐洲
第一」 的戰略優先地位;三是不能肯定使用核武器是否就能
取得戰爭的勝利。當然,參謀長聯席會議並沒有完全拒絕麥
克阿瑟的增兵要求,只是作出決定,在作出關於增兵規模的
決定以前,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兩個委員應去東京及朝鮮戰場
與麥克阿瑟會晤。
與此同時,杜魯門當局並沒有忘記進行核威懾,而是決
定用核力量來顯示其要在朝鮮獲勝的決心。1950年7月8
日,美國戰略空軍司令勒梅接到命令:實施一項計劃,重演
1948年柏林危機時向英國派出攜帶核彈的B —29 轟炸機,准
備對蘇聯實施佯攻的計劃。實施這一計劃,在美國空軍參謀
長 H· S ·范登堡將軍看來,至少可以抵銷美軍轟炸朝鮮毫
無成效的印象;對杜魯門來說,則是實現了他原先所表達的
一個願望—— 迅速制定攻擊蘇聯的方案。
勒梅為使他的部隊盡快進入戒備狀態,提議給B —29 裝
上除了核彈裂變芯以外的核彈的一切裝備。如果這一切付諸
實施,並且把10架裝有核彈的B —29 轟炸機及其支援飛機
和坦克部署在大洋彼岸的預定位置,那麼對蘇聯進行核襲擊
所需要的時間就可以大為縮短。
然而勒梅的提議並沒有馬上被采納。參謀長聯席會議對
提議進行了修改,只是部分同意了這一提議。這樣做,可能
是擔心引出外交上的麻煩。英國皇家空軍認為,這一提議將
具有「多方面的後果」,而且可能會被莫斯科視為「一個不友
好的行動」。因此,英國拒絕答應美國的請求,除非首先在政
治和外交一級上達成協議。可是,1950年7月9 日黃昏,美
國空軍副參謀長諾斯塔德成功地說服了英國空軍的特德元帥
支持修改後的提議。諾斯塔德還獲得了 「來自最高級別」 的
許可,去尋求英國總參謀部的批准。
其後,美國務卿艾奇遜批准將這一部署當作一次顯示決
心的表示。然而在這個問題上尋求英國的支持並非易事。這
位國務卿對倫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感到不悅,對英國不同
意美國第7艦隊干涉台灣海峽也大為不滿;他還擔心英國會
提出一項讓美國從朝鮮半島撤軍的和平解決方案。雖然7月
9 日下午與英國大使弗蘭克斯爵士舉行了會談,但國務卿對
英國的疑慮並沒有消失。第二天,艾奇遜致信倫敦,反對為
從朝鮮撤軍而付出代價,並呼籲英美兩國在蘇中似乎肯定要
捲入朝鮮戰爭時,在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上保持一致。艾奇遜
說,派遣B —29 飛機到英國,只不過是更強調了形勢的嚴重
性,並進一步顯示美國的決心以及與它最重要盟邦英國的合
作。
7月10日早上,美國駐英大使把英國首相艾德禮從內閣
會議上請出來,向他遞交了部署B —29 的議案。艾德禮對
1948年的柏林危機記憶猶新,他懷疑華盛頓方面調動B —29
是故技重演,是美國有意向蘇聯人顯示自己的實力。他確信
這樣做是錯誤的。於是,他詢問:這些飛機上是否裝有原子
彈?駐英大使承認,它們除了沒裝核裂變芯外,什麼東西都
「有可能」攜帶。艾德禮不便當面拒絕美國提出的議案,便把
議案帶回去交給他的內閣成員討論。內閣意見並不一致,經
過一番激烈辯論,才使議案獲得批准,此外還附加了一個條
件:倫敦和華盛頓必須協調對外宣傳口徑,使得這次部署看
上去純屬例行調動。
這一附加條件並沒有使杜魯門感到為難。他的行動迅速,
於7月11日正式批准了這一部署方案。實施這一方案,無疑
是拿核武器作賭注,但杜魯門有很多理由這樣做。首先, B —
29 跨越大西洋的調動,將進一步提高駐歐洲戰略力量的戒備
狀態。雖然當天早上出版的《紐約時報》將這次部署稱為一
次「正常的換防」,但有見地的評論家卻看透了實質,指出這
次部署將在不激怒蘇聯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醒蘇聯注意到美
國的核力量。其次,將裝有核彈的B —29 派往英國,表明美
國非常重視美英聯盟,強調了重新鞏固美英聯盟的需要。最
後,杜魯門總統還通過這次行動,使他在國內政壇中獲得了
一些好處,因為這樣做緩和了國務院與國防部之間的矛盾,也
沖淡了民主黨人對他處理朝鮮事務軟弱無能的批評。在這次
冒險中,杜魯門總統把核拳頭舉到半空中,並沒有往下砸。威
脅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尚未達到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地步。
杜魯門並沒有打算立即使用運往英國基地的那些核武器,也
沒有放鬆對這些核彈的控制,這些核彈的可裂變芯仍然留在
美國。舉到空中的核拳頭是否往下砸以及何時往下砸,都還
是未知數,杜魯門總統給自己留下了充分的迴旋餘地。
第二次危機:威脅把可怕後果降臨到北京頭上
杜魯門在派遣攜帶核彈的轟炸機飛越大西洋後不到三個
星期,又派遣了10架B —29 轟炸機橫越太平洋,降落在關
島,准備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這是帝國主義者首次用
核武器直接威脅中國,火藥味比第一次危機更濃。
杜魯門宣稱,他是在朝鮮戰場上 「風雲莫測和危機來
臨」 時采取這一行動的。
采取行動之前,杜魯門的顧問們已反復考慮從戰術上把
核武器用於朝鮮戰場,但在如何使用、何時使用等具體問題
上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五角大樓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核
武器在一般意義上的威懾價值,遠遠超出了它在遙遠的朝鮮
半島上立即使用所能帶來的好處。五角大樓作戰部的高級官
員則提議,讓陸軍參謀長柯林斯詢問麥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
朝鮮使用核武器。美國國務院的一份研究報告卻認為在朝鮮
可以使用核武器,但是必須滿足兩個先決條件:一是莫斯科
或北京已經參戰,二是一旦使用核武器就能取得決定性的勝
利。掌握核武庫的美國武裝力量特種武器規劃委員會主任則
報告說,使用核武器可以防止美國軍隊被朝鮮軍隊單獨趕出
朝鮮半島。在聽取了這一報告後,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新
任主任保羅·尼茲提醒國務卿艾奇遜說,在朝鮮半島,從戰
術上使用核武器的大門仍然是打開著的。
然而,1950年7月份的最後一週開始的時候,這一切爭
論都變得毫無意義了。白宮突然感到陷入了困境,已經面臨
「可能不得不使用原子彈」來挽回敗局的局面。在戰場上,朝
鮮人民軍乘勝追擊,將美國侵略者趕到了釜山四周的一個只
有90英里長的一個狹窄區域之內。盡管麥克阿瑟將軍發誓說
再不會有撤退了,但在短短的五天之內,人民軍又把美軍和
李承晚軍隊堅守的陣地壓縮掉1# 3。另一方面,美國企圖通過
把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來孤立朝鮮半島的構想,眼看成了
南柯一夢。美軍司令官說,他不可能在與朝鮮人民軍作戰的
同時,又制止住中國軍隊的進攻。因此,當中央情報局報告
說,中國兩棲作戰部隊和傘兵部隊大量集結於台灣海峽前線
時,杜魯門總統拒絕了蔣介石關於向大陸發動一場先發制人
的攻擊的請求;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也不同意向國民
黨提供軍事援助。在外交上,艾奇遜想讓英國 「同情 (如果
不是支持的話)台灣擺脫大陸控制」的努力,也無功而退,不
了了之。
由於擔心朝鮮三八線和台灣海峽的軍事分界線被打破,
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提出了派遣載有核彈的轟炸機飛越太
平洋的計劃。當他與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將軍在東京與麥克阿
瑟會晤時,柯林斯並沒有根據他下屬的建議,提出在朝鮮使
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問題。但當范登堡問麥克阿瑟,如果中國
軍隊參戰,他將如何切斷其通道時,麥克阿瑟毫不含糊地回
答說:「只有使用原子彈」,才能將中國軍隊困在北朝鮮!麥
克阿瑟還出主意說,如果范登堡能 「哄勸」 上頭將B —29 飛
機歸他麥克阿瑟指揮,這件事就可以做成了。范登堡立即答
應下來。
然而,當范登堡回到華盛頓時,由於軍事形勢 「日益惡
化」,使他確信事情已變得 「一團糟」。於是,他修改了與麥
克阿瑟商定的計劃,迫不及待地向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
德雷建議,把戰略空軍司令部的B —29 轟炸機派去毀滅北朝
鮮的城市。布萊德雷一開始對這一建議反應冷淡,但是在7月
28日會見了三軍參謀長之後,對於實施這一建議,態度變得
積極了。
一方面,布萊德雷及其幕僚出於對台灣海峽局勢的高度
「關注」,建議批准國民黨軍隊在那裡進行「攻防行動」,盡管
早先杜魯門總統曾反對那樣做。另一方面,在7月29 日早晨,
參謀長聯席會議給戰略空軍司令部跨越太平洋的任務組,又
增派了10架載有核彈的B —29 轟炸機。
參謀長聯席會議這樣做,使戰略空軍司令部欣喜若狂。因
為他們早就要求將核打擊力量派往海外了他們認為,為這一
行動動用美國的核力量,無疑比允許蔣介石進攻大陸來對付
中國的威懾,要更為有力;同時,這一行動雖未使麥克阿瑟
獲得對核彈的直接控制權,這與他和范登堡參謀長商定的計
劃有距離,但是跨越太平洋部署B —29 轟炸機,多少可以沖
淡他對華盛頓的不快。
國防部長約翰遜很快批准了增派轟炸機的計劃,但他面
臨的一項頗為棘手的任務,是說服總統批准這一計劃。在杜
魯門乘 「威廉斯堡號」 快艇去週末度假之前,約翰遜又在海
軍大院的突碼頭會見總統,對他陳述增派核轟炸機的理由,並
就關於使用核武器的問題與總統進行了一次激烈的辯論。三
天之前,杜魯門總統還矢口否認他曾考慮過要在朝鮮使用核
武器。但是經過約翰遜的遊說,總統很快改變了態度,批准
了將非核部件運給關島駐軍。
杜魯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期望通過這一行動達到什
麼目的呢?實際上,他這一步棋是下給中國看的。國務卿艾
奇遜的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曾透露了美國駐印度大使館在新德
裡「精心策劃的一次洩密行為」,目的是要給中國發出一個信
號,警告中國說,如果中國采取軍事行動,那麼美國將使
「可怕的後果」降臨到北京頭上。這就是說,艾奇遜通過新德
裡那個渠道,強調了華盛頓的願望:希望中國不要參戰。這
次,艾奇遜又重施故技,在接到增派核轟炸機的計劃被批准
的通知後幾個小時,便故意把消息透露給了《紐約時報》的
一名記者。於是,第二天的報紙便報道了即將進行的B —29
轟炸機跨越太平洋的飛行。傳媒的宣傳,使這一消息在全世
界廣泛傳播開來,變得幾乎盡人皆知。
然而中國人並沒有被核訛詐所嚇倒。這些B —29 轟炸機
也沒有參加對朝鮮的轟炸,而是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
江之前,就迫於國際國內的種種壓力而返回到了美國。在返
航途中,一架可能載有核武器的飛機在舊金山附近墜毀。在
B —29 轟炸機返回美國本土之前,美國國務院官員曾考慮過
怎樣幫助空軍選擇中國大陸的轟炸目標。但是,中國並沒有
被美國顯示的 「決心」 所嚇倒,也沒有改變派兵入朝參戰的
決心,中國人民志願軍仍然迅速向東北集結,積極準備入朝
參戰。由美國的核威脅所引發的第二次核危機,這時候自然
也就畫上了句號。
第三次核危機:對核武器的使用 「一直在積極考慮之
中」
第三次危機雖然短暫,但是比前兩次更為嚴重。危機發
生於1950年11月末。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不僅雄赳赳氣
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而且很快打退了 「聯合國軍」 的猖狂
攻勢。降臨於美國頭上的這一 「災難」,使杜魯門驚恐萬狀,
慌忙揚起核武器進行恫嚇。他告訴記者,他將采取 「一切必
需的手段」 來應付目前的局勢,並進一步露骨地宣稱,對核
武器的使用「一直在積極考慮之中」。不僅如此,他還說出了
一句使人極為震驚的話,說他的戰場指揮官將 「負責」 對核
武器的使用。這句話把危機推到了頂峰,猶如一石激起千重
浪,使得有關國家的政治、外交活動加足馬力,極度緊張地
進行。
杜魯門的講話,遭到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強烈反對,迫使
白宮對杜魯門的談話不得不又作了一次「澄清」。英國首相艾
德禮不滿意白宮所作的「澄清」,還宣佈要飛往華盛頓去與杜
魯門會談,據推測,是要去勸說杜魯門不要扣動核扳機。四
天以後,即12月4日,杜魯門和他的高級顧問們更是忙得不
可開交,很不情原地開始了一系列的首腦會晤。
杜魯門總統發表那一通非同尋常的講話之後,戰略空軍
司令部司令勒梅以為,他馬上就會接到命令,讓核轟炸機再
次向西飛行。然而讓人納悶的是,這種命令一直沒有下達。
美國最高當局遲遲沒有采取在朝鮮戰場使用核武器的行
動,並不是由於仁慈或良心發現,而是由於受到國際國內各
種力量的牽制,而且技術上的諸多障礙,也使它無力把核彈
扔向遙遠的朝鮮半島。
首先,美軍戰術專家從戰術效果方面考慮,認為不宜在
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因為,在中國出兵以前,朝鮮人民
軍呈高度隱蔽和小股分散狀態,使用核武器起不到預定效果。
而在中國志願軍進入朝鮮後,美軍聯合戰略規劃委員會又認
為,根據中國軍隊的作戰特點,在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只
能起防禦作用,而起不到任何威懾強制的作用。因此,參謀
長聯席會議建議告知英國首相艾德禮,除非因保護 「聯合國
軍」 撤退或防止一場 「巨大的軍事災難」 而迫不得已時,美
國 「無意」 在朝鮮使用核武器。
其次,美軍內部有人認為,還沒有到非用核武器不可的
時候。參謀長聯席會議就持有這樣的見解,認為朝鮮戰場的
局勢並沒有壞到只有用核武器才能解決問題的地步。海軍作
戰部主任捨曼甚至對麥克阿瑟報告的准確性提出了懷疑。在
這種情況下,參謀長聯席會議便決定派遣兩名有代表性的將
軍去東京同麥克阿瑟會晤,一名是不贊成使用核武器的柯林
斯將軍,另一名是贊同使用核武器的空軍情報部主任卡貝爾
將軍。在東京,他們發現,「聯合國軍」總司令對戰局持謹慎
的樂觀態度。盡管麥克阿瑟原先曾與他的參謀人員討論過使
用核炸彈轟炸中國目標的問題,但他現在覺得,朝鮮地面戰
場的形勢正趨於穩定,因而建議推遲作出任何使用核武器的
決定。柯林斯將軍對此感到滿意,而且據此公開宣稱,他認
為不必在朝鮮使用原子彈。
除了軍方之外,美國國務院也顯示出了謹慎態度。在11
月中旬,國務院的二級官員們幾經考慮之後,也反對在朝鮮
使用核武器。他們認為,使用核武器的代價是:打破 「聯合
國軍」 的團結,失去在亞洲的面子和與中國全面開戰,不良
後果的代價遠遠超出任何軍事上的利益。國務卿艾奇遜也特
別害怕這些代價的後果。由於杜魯門輕率地發表了關於使用
核武器的講話,導致艾德禮首相不請自來,匆匆趕往華盛頓,
給艾奇遜造成不少麻煩。與中國共產黨打交道也使他長了一
點見識:原來以為中共剛剛奪取政權,羽翼未豐,對於打到
自己國門口的美國人會不聞不問;後來又以為中國會被美國
的原子彈恫嚇所嚇倒,結果證明他兩次都估計錯了。多次碰
釘子和引起一大堆麻煩之後,他變得更加優柔寡斷,再也不
敢隨意揮舞核武器進行恫嚇了。
杜魯門總統發表關於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講話之後,各方
面的壓力使他幾乎透不過氣來。國會中反對意見不絕於耳,白
宮行政當局不得不花大氣力平息國會山中的議論。此外,杜
魯門還得承受來自 「英國佬」 的壓力,拒絕與他們共同分享
在朝鮮戰爭中對使用核武器的監控權。在國際國內政局的壓
力下,總統最終也與他的軍事和外交顧問們一樣,作出了在
朝鮮不宜使用核武器的結論。就這樣,引發危機的軍事大國
的頭面人物好不容易捱過了1950年12月頭兩周的「嚴酷」時
日,最後只好放棄考慮使用核武器的問題。朝鮮戰爭中的第
三次核危機也就就此平息了。
這次核危機,使華盛頓在關於朝鮮戰場上使用核武器的
問題上,形成了兩個基本看法。其一,認識到核武器並不能
掩護 「聯合國軍」 從朝鮮撤退。這一事實使美國軍方對核武
器的興趣消減了。到1951年1月底,麥克阿瑟將軍甚至已經
拒絕考慮關於用核武器掩護美軍撤退的建議。其二,1950年
12月的事件,使白宮的高級文職官員開始厭惡隨意進行核威
懾,但是他們並不反對用其他方法使用核武器。當國家安全
資源委員會主席賽明頓堅持認為原子彈是美國的一張 「政治
牌」 時,杜魯門只好讓艾奇遜對這種論調進行反駁,並斷言
原子彈是美國的一個「政治累贅」,它的威嚇作用只會使「我
們的盟友嚇死」,而不會使蘇聯人擔憂。
但是,這並不是說,杜魯門當局已經完全放棄使用核武
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辯論的結果,就認為不應排除用其
他方式更微妙、更詭秘地使用核武器。應杜魯門的請求,中
央情報局局長史密斯告訴國家安全委員會說,核優勢是一種
「消耗性資產」,它最好是在蘇聯核武庫還沒有強大到使莫斯
科也想冒一場原子戰爭的危險之前就加以使用。對於這種言
論,杜魯門當局沒有一個人出來反駁,因此,後來仍會發生
核危機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四次危機:發出報復打擊的 「核信息」
第四次危機發生於1951年4月初,這是杜魯門總統任內
的最後一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核危機。當時,他面臨著一
個 「極為嚴重的局勢」:中國軍隊入朝參戰,給 「聯合國軍」
以沉重打擊,正當「聯合國軍」准備跨越三八線大舉進攻時,
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准備好了一次大規模的地面攻勢;此外,
華盛頓又得到情報說,莫斯科已調派3個陸軍師進駐滿洲裡,
並部署了其他部隊准備進攻日本。不管情報是否准確,在美
國看來,朝鮮戰場正處於一個 「危險的轉折點」。
面對這一局勢,華盛頓當局內部爭論不休,美國與其盟
友之間也經常唇槍舌劍,無法取得一致。美國一些外交人員
對中朝是否願意與美國進行談判持懷疑態度;參謀長聯席會
議和麥克阿瑟則強調必須在朝鮮戰場上佔有優勢,並且對中
國保持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壓力,只有這樣,才會使戰爭有一
個滿意的談判結局。國務院和國防部的分歧把事情弄得一團
糟:當華盛頓致力於發表一篇 「措詞恰當的總統演說」 呼籲
舉行停戰和談時,麥克阿瑟卻在東京聲色俱厲地叫嚷 「聯合
國軍」將「超出其忍耐的極限」而將戰火蔓延到朝鮮以外。這
篇講話無異於反對和談和給和談制造障礙,使杜魯門的高級
外交顧問們大為光火。可是參謀長聯席會議卻對麥克阿瑟采
取維護態度,拒絕譴責麥克阿瑟的講話。在這種情況下,為
了消除混亂,外交顧問們不得不建議總統對他的政策進行一
次「澄清」,這次澄清政策的講話,給報界的印像是「令人困
惑不解」。
麥克阿瑟那一篇慷慨激昂的好戰的講話,使杜魯門總統
處境為難,陷入了雙重苦惱。一方面,英國人開始擔心那個
在東京的 「瘋狂的總督」 麥克阿瑟,將把他們拖入一場 「全
面戰爭」。因此,倫敦的抗議紛至沓來:英軍總參謀部拒絕讓
英軍參加任何三八線以外的重大軍事行動;英國內閣決定,要
催美國給麥克阿瑟下達一個更有約束力的指令;英國下議院
則將一個對麥克阿瑟表示不信任的議案提交討論。另一方面,
杜魯門在國內的形象正變得軟弱和優柔寡斷,國內對他的支
持進一步下降。美國新聞評論家李普曼將杜魯門與國會的關
系,說成是「國家安全的一個危險」。盡管參議院批准了杜魯
門向歐洲增派部隊的要求,但是附加了許多條件,這些條件
被廣泛認為是侵犯了總統作為武裝力量總司令的特權,標誌
著總統的威望大大下降。連負責公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也認
為,美國人對他們的領袖結束朝鮮戰爭的能力失去了信心。
1951年4月4日,美國國務院與軍方的矛盾進一步加
深。「聯合國軍」越過了三八線;參謀長聯席會議初步批准了
一份反對任何在朝鮮戰場停火的備忘錄,想拒絕和談,一直
把仗打下去;參謀長聯席會議還催促盡快准備發動對中國的
空中和海上攻勢。國務院則保持沉默,艾奇遜一方面想與蘇
聯人進行措詞強硬的對話,另一方面又擔心這樣做會得罪盟
友,並喪失與莫斯科進行和談的機會。在此期間,美國雖然
策劃過由第7艦隊對中國南海岸進行一次突襲,但是,也因
為擔心這樣做 「太具挑釁性」 而沒有付諸實施。
杜魯門在他的顧問們爭論不休的時候,迫不及待地想提
高自己日漸衰落的領導聲望。他甚至命令內閣行動起來,去
反對被他視為是敗壞他名聲的運動。4月4日,他召見國會
「四巨頭」,希望他們能夠幫助告誡國會山和公眾關於美軍在
朝鮮戰場上遇到的危險。在這次會見後不久,白宮發言人雷
本警告說,美國「捲入一場擴大了的戰爭的危險現在比1945
年以來的任何時候都大」。
但是麥克阿瑟並不理會白宮的警告。在東京,他的司令
部否認有蘇軍集結,並宣稱麥克阿瑟已被授權對蘇聯的任何
進攻進行報復。在華盛頓,雷本的警告甚至遭到共和黨人的
嘲笑。來自馬薩諸塞的眾議院少數黨領袖馬丁向公眾宣讀了
一封來自麥克阿瑟將軍的信。該信稱,華盛頓誤解了朝鮮沖
突的國際戰略意義;該信還宣佈,在戰鬥中 「沒有什麼能代
替勝利」。杜魯門總統把這些話當作對他的嚴重挑戰,因而開
始了一系列最終導致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活動。
1951年4月6日,杜魯門決定派遣載有完整原子彈的
B —29 轟炸機飛越太平洋。這是一項極不尋常的決定。那天早
上,布萊德雷將軍給總統帶來了關於中國軍隊集結的最新報
告,並告訴總統,參謀長聯席會議建議授權給麥克阿瑟,讓
他對設在中國東北和山東的空軍基地進行報復性攻擊,以防
從這些基地起飛的飛機對 「聯合國軍」 進行大規模空襲。緊
接著,杜魯門又與中央情報局局長史密斯交換了意見,以確
認敵方人員和飛機集中的情況,並考慮是否需要采取先發制
人的軍事行動。然後,他又與總統顧問團會見,與他最親密
的幾個助手進行交談,討論了解除麥克阿瑟職務的問題,並
陳述了他對防止朝鮮戰爭進一步升級的想法。下午3點多鐘,
杜魯門最終下定了決心。他打電話給美國原子能委員會主席
迪思,讓他立即趕到白宮來。
當迪思走進橢圓形辦公室時,杜魯門向他描繪了一幅不
祥的圖畫。總統告訴迪思,已經發現中國東北有大批空軍飛
機集中;蘇聯潛艇正向海參崴集結,蘇軍一部已開到撒哈林
島;莫斯科還可能正在准備用空軍對 「聯合國軍」 來一次
「毀滅性的打擊」,並切斷他們逃往日本基地的海上退路。為
對付這一威懾,杜魯門決定將完整的核武器和戰略空軍轟炸
機送至太平洋彼岸,作為一支 「決定性的打擊力量集中使
用」。考慮到使用原子彈的嚴重後果,眼下杜魯門還沒有把投
放原子彈的權限直接交給空軍。杜魯門說,他希望不會有使
用原子彈的必要,但在他真的作出任何使用原子彈的決定之
前,他都必定會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原子能特別委員會協商。迪
思在確信這一點之後,立即返回辦公室,打電話告訴范登堡
將軍說,將有9 枚完整的原子彈要轉歸空軍保管。
杜魯門的高級軍事和外交顧問們一度認為,朝鮮半島及
其周圍的局勢非常糟糕。因此,在杜魯門與迪思交談時,他
的顧問們就在爭取英國同意在 「聯合國軍」 遭到來自朝鮮半
島以外地方的攻擊時,對那些地方實施報復性轟炸。
4月7日,美國第99 中型轟炸機聯隊受命攜帶原子彈向
關島轉運。就在這時,戰場局勢有所變化, B —29 轟炸機聯隊
並沒有依照原來的計劃,飛往沖繩島以尋找 「可能的報復性
打擊目標」,而是仍然留在關島待命。根據原先的安排,當美
軍將核武器預先放置在沖繩群島上時,這支核攻擊部隊的司
令馬上就會到任。由於原計劃有所改變,即將到任的這位司
令也沒有飛往東京,而是仍然留在美國東部奧馬哈附近的戰
略空軍司令部。布萊德雷將軍也暫停了一份由杜魯門總統批
准的指令的執行,該指令授權麥克阿瑟將軍對來自朝鮮半島
以外的空襲進行報復性打擊。國務卿艾奇遜一反常態,既沒
有立即反駁英國對華盛頓的非難,也沒有壓英國同意美國對
東方威懾的評價。
杜魯門仍然堅持必須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而且以動用
核武器和有條件地授權美軍使用核武器的決定,迫使參謀長
聯席會議不得不支持對麥克阿瑟的解職決定。由於麥克阿瑟
在美軍中享有很高聲望,參謀長聯席會議一開始並不願意解
除他的職務。杜魯門在調用核武器時,清楚地聲明,他雖然
不同意麥克阿瑟的那次公開講話,但總的來說,還是接受了
麥克阿瑟所制定的朝鮮戰爭的戰略思想。杜魯門解釋說,之
所以要解除麥克阿瑟的職務,是因為 「信任度」 的問題:如
果動用核武器,華盛頓絕對需要一個完全聽話的戰場指揮官。
布萊德雷將軍又用這些道理來勸說他的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同
事,終於促使他們在4月8日下午同意支持杜魯門撤銷麥克
阿瑟職務的決定。
開頭,杜魯門試圖說服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迪思,讓他對
把核武器交出軍方保管一事保密。但迪思提醒他說,此事必
須通知參謀長聯席會議及原子能委員會。杜魯門給他出主意,
勸他讓康涅狄格州參議員麥克馬洪去辦這件事,因為麥克馬
洪是有關這類保密法的制定者,而且是一個比迪思在政治上
更有力的發言人。但是,麥克馬洪也未能做到只讓參謀長聯
席會議及原子能委員會的幾個高層領導知道此事,因為這些
高層領導人中,有一個民主黨人,堅持要讓整個委員會知道
總統的這一決定。這樣,4月10日早晨,該委員會的18名成
員,包括那些最尖銳地批評杜魯門東亞政策的人,都知道了
杜魯門所進行的冒險,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將核武
器運往海外。
4月11日晚上,杜魯門向全國發表講話,竭力為他解除
麥克阿瑟的職務和他對朝鮮衝突的處理進行辯護。他猛烈抨
擊了他那難以駕馭的下屬麥克阿瑟,堅持說美國擴大這場戰
爭是「錯誤的,是一場悲劇性的錯誤」。接著,他又警告莫斯
科和北京,不要對 「聯合國軍」 進行空中攻擊,否則就要對
由此引起的後果「承擔責任」。評論家認為,他的講話雖然沒
有直接提到核武器,但無疑隱含著使用核武器的威脅。
杜魯門沒有能夠通過這次講話和其他相應的活動控制住
局勢的發展。在他發表講話八天之後,麥克阿瑟將軍對國會
發表了一次極為激動的演說,聲稱參謀長聯席會議贊同他的
這樣一個信念,即只要將朝鮮戰爭擴大並升級,就能帶來勝
利。兩周之後,在參議院就解除麥克阿瑟職務舉行的一次質
詢會上,麥克阿瑟又一次成為明星般的見證人。中國人民志
願軍不但沒有被杜魯門的講話所嚇住,反而在朝鮮戰場上發
起了朝鮮戰爭爆發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面攻勢。
局勢的發展,使杜魯門當局意識到,必須採取進一步的
行動來威懾和遏制對手,可是,又不敢貿然使用核武器。手
裡的核武器成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在其後
的九十天裡,杜魯門當局又花樣翻新,決定用三種 「比較微
妙和詭秘」 的方式來利用原子彈。
第一,五角大樓直接掌管這次核武器的部署,使B —29
轟炸機的這次行動,顯得比一般訓練飛行或威懾性佯攻要更
為嚴重。4月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又一輪地面攻勢後,
杜魯門批准再一次將載有核彈的飛機派往戰區。戰略空軍司
令部派出了一個指揮與控制小組前往東京,並讓其指揮官留
在那裡,協調可能進行的核攻擊計劃的制定。華盛頓還給麥
克阿瑟的繼任者李奇微將軍一道指令,授權他針對來自朝鮮
半島以外的空襲進行核報復。原子彈雖然仍留在關島,但B —
29 轟炸機組已把准備投彈記入飛行日志。6月初,美軍偵察
機超出以往的飛行範圍,侵入中國東北和山東上空,收集關
於空襲目標的情報。
第二,傳遞 「核信息」 進行威脅。華盛頓向香港派去一
名秘密使者,即議會私人秘書查裡斯·伯頓·馬歇爾,讓他
設法給北京發出一個「核信息」。在他啟程前一天晚上,他會
見了艾奇遜。艾奇遜雖然沒有告訴他關於這次核部署的情況,
但明確告訴他,必須含蓄地向中國發出警告。馬歇爾去香港
後,見到了被認為是能夠傳遞 「核信息」 的幾個人。他讓他
們向北京暗示,美國的核力量是令人不安的。馬歇爾還讓他
們轉告中國領導人,「不要誤解對麥克阿瑟的解職,不要將杜
魯門當局反對麥克阿瑟擴大戰爭的呼籲看成是軟弱或害怕的
表現,美國的耐心和克制是有限度的,中國領導人應當意識
到華盛頓有使中國停止發展數十年的能力」。杜魯門當局認
為,這些含蓄的語言,已經足以使中國擔心美國使用原子彈。
第三,杜魯門當局在應付國內的政治對手時,也暗示要
在亞洲使用核武器。1951年5月上旬,美國國務院公佈了國
家安全委員會修改的東亞政策。除了表達方式的差異外,修
改後的東亞政策的基本思想,與麥克阿瑟的想法並無實質區
別。麥克阿瑟毫不隱晦地宣稱要擴大戰爭;杜魯門當局則拐
彎抹角,說什麼如果對方擴大戰爭,美軍將采取 「報復行
動」。杜魯門想通過改變表達方式,粉飾赤裸裸的好戰言論,
以便在政治上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壓制麥克阿瑟。因此,美國
政府發言人在參議院作證時,不厭其煩地反復宣傳 「報復打
擊」 的思想,國防部長馬歇爾重複這一論調至少不下11次。
如果知道杜魯門當局已將原子彈和B —29 轟炸機運往太平
洋,那麼,對 「打擊報復」 的含義是什麼就一目瞭然了。因
此,對於知道內情的參議院調查委員會主席和其他4名還在
參謀長聯席會議原子能委員會兼職的參議員來說,白宮所宣
傳的 「報復打擊」 思想並無多少新奇之處,只不過是在玩弄
嫁禍於麥克阿瑟的把戲。他們對於杜魯門當局正在操縱一場
戰爭的表演,早已看得一清二楚。
杜魯門當局的這次核威脅,對中朝軍隊並沒有產生什麼
影響。盡管馬歇爾所說的那些恫嚇之詞傳到了北京,但美國
人一直不知道中國領導人是否確知載有核武器的B —29 轟
炸機部署到了東亞。不管怎麼樣,有一點卻是清楚的:朝鮮
戰場上的地面戰鬥依然照常進行。
面對一個有備無患、不怕核威脅的國家,威脅不起作用,
即使真的使用核武器也難討到什麼便宜。和這樣的對手打交
道,杜魯門當局機關算盡,依然是一籌莫展。1951年6月末,
B —29 轟炸機和所載運的核武器,又悄無聲息地撤回了美國。
隨著戰場局勢的進展,美國人隨後不得不坐到談判桌前,開
始與中朝方面進行停戰談判。
2.6 「貓頭鷹」 瞻前顧後
1952年12月,新當選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12月旅
行中經朝鮮返回美國時,思考了他結束戰爭的選擇。他的選
擇中包括使用原子彈,但因為有了杜魯門的前車之鑒,他不
得不在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上更加謹慎從事。他去了朝鮮,但
有意避開與 「聯合國軍」 司令克拉克討論第8—52號作戰計
劃,因為該計劃要求,在美軍向朝鮮半島中部推進的同時,在
半島內外使用核武器。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還會見了麥克阿
瑟將軍,但同樣沒有同意他關於使用核武器來孤立和隔絕中
朝軍隊的建議。有人評論說,他在處理朝鮮戰爭問題時,表
現得像一隻瞻前顧後的 「貓頭鷹」,而不像一隻凶悍的 「獵
鷹」。
然而在內心深處,艾森豪威爾仍念念不忘依靠原子彈來
擺脫朝鮮戰場上的困境。
1953年初,駐朝鮮美軍官員曾向艾森豪威爾正式建議,
「聯合國軍」「應該考慮使用小型原子彈和火炮屏障……新發
起的攻擊應該包括對中國大陸的封鎖,並允許攻擊敵人的東
北基地」。
從1953年2月的第2周到5月底,艾森豪威爾授意國家
安全委員會討論結束朝鮮戰爭的種種可能辦法,其中包括在
朝鮮半島內外使用核武器的「強制性」辦法。討論的結果是,
國家安全委員會批准了在緊急情況下使用核武器的計劃。艾
森豪威爾明確地警告,如果停戰談判沒有進展,戰爭可能升
級,公開暗示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攻擊北京。他說,他的選擇
「是讓共產黨當局理解,如果缺乏滿意的進展,我們打算以更
大的決心,消除對核武器使用的限制,並將不再承擔對朝鮮
半島的有限攻擊的承諾」。
其後,杜勒斯又試圖通過美國駐印度的使館,設法向北
京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如果板門店協議使華盛頓無法接受的
話,美國就可能使用核武器。杜勒斯通知印度總理尼赫魯說:
「如果不能安排停戰,美國將不再承擔不使用核武器的責任。」
可是,尼赫魯拒絕向中國傳遞任何核威懾的信息,美國人不
得不通過板門店的停戰談判,將這一信息傳遞給中國。
中國官方的新聞機構,在艾森豪威爾就職演說之後不久,
就接到指示,對美國計劃「訴諸核戰爭」進行了嚴厲譴責。在
板門店談判時,中國外交部的聲明也說,中國知道艾森豪威
爾的核威脅,並已偵察到 「聯合國軍」 司令關於擴大戰爭的
提議,包括以大量地面部隊侵佔朝鮮的西部狹窄地區。中國
的主要觀點是,面對美國的核威脅,社會主義陣營應該保持
高度警惕,但是美國人民和世界公眾輿論將使核戰爭不可能
發生,美國將為這種威脅付出代價。
中國人沒有反對談判,但在美國的訛詐面前采取了堅定
的立場。中國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方面不能作出任何
讓步,因為任何讓步都會被對方理解成懦弱的表現」。中國方
面斷言,「要使美方返回談判桌,唯一的做法就是為即將到來
的戰爭做准備」。此後,中國人民志願軍發動了一場修築前線
工事的運動,其中包括 「前線戰場的工事,反原子屏障……
在山中央挖防空洞」。
然而,這時的國際形勢又有了新變化。
1952年12月,莫斯科暗示,斯大林歡迎舉行首腦會談。
1953年3月初,斯大林去世,美蘇之間的緊張關係便有
所松動。3月30日,中國宣佈有條件地接受雙方自願遣返戰
俘的原則。
在美國國內,在是否需要使用核武器的問題上,意見紛
紜,無法形成一致。國會山對於怎樣結束朝鮮戰爭,令人奇
怪地保持沉默;參謀長聯席會議和國家安全委員會則拒絕了
克拉克將軍提出的再次將載有原子彈的B —29 轟炸機調往
西太平洋的請求,也沒有答應授權給克拉克使用核武器。
在五角大樓內部,對怎樣在朝鮮使用核武器有很大分歧,
無法就第8—52號作戰計劃取得一致意見,國防部的官員們
只好將它轉交給聯合戰略研究委員會,希望他們研究出一個
以非緊急的常規作戰為基礎的方案來。一個月以後,他們所
提交的研究報告,也顯示出各軍種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意見。空
軍和海軍官員們認為,核轟炸可以產生足夠大的壓力來迫使
中國作出妥協,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卻不同意這種看法。在柯
林斯看來,只有陸、海、空協同作戰,才能在軍事上取得打
到北朝鮮或鴨綠江的勝利。諸如此類的意見分歧,使得國家
安全委員會關於結束朝鮮戰爭之戰略的討論,不可能取得很
大進展和形成一致意見。
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許多次討論,由於沒有關鍵性的頭面
人物參加,因此無法形成決議。該委員會在1953年2月到5
月間召開的7次討論使用核武器之可能性的會議中,只有兩
次會議,艾森豪威爾總統、他的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及參謀長
聯席會議主席都到齊了。5月20日,當一些高層分析家堅持
認為有必要作一個關於偶然使用核武器的決議時,國務卿杜
勒斯又跑到沙特阿拉伯去了。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出於各自的
考慮,都只想讓國家安全委員會討論一下使用核武器的問題,
並不想讓它作出什麼決議來。
4月8日,布萊德雷提出,「解決朝鮮問題的最好辦法」是
「拖延時間」。他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之所以持這樣一種態度,是
因為對於究竟應當怎樣使用原子彈的問題,老是爭論不休;同
時,他們還認為,在軍事上討論在朝鮮部署原子彈之前,先
應該有一個政治上的決策。布萊德雷將軍還推遲讓國家安全
委員會考慮使用核武器的方案,一直推遲到柯林斯將軍從拉
丁美洲返回美國,而柯林斯將軍是使用原子武器的最堅定的
反對者。當這一方案最終提交給國防部長並讓國家安全委員
會考慮時,柯林斯卻給它附加了許多前提條件。這樣做,實
際上排除了從戰術上在朝鮮使用核武器的可能。
美國的盟友尤其是英國對戰爭升級的恐懼和反對,也對
美國造成牽制。
1953年3月5日,杜勒斯告訴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
登爵士說,為了結束戰爭,可能有必要擴大戰爭,如果對位
於 「中心地帶」 的中國施加壓力,以迫使其放棄增援印度支
那和朝鮮的努力告吹,那麼,在朝鮮中部地區挑起包括空中
行動在內的 「一起事件」 的可能性就不能排除。可是,杜勒
斯在離開倫敦時,仍然沒有得到艾登對這一提議的明確支持。
4月初,他卻談到要在不冒犯盟友的前提下,「靈巧地」解決
朝鮮問題。5月初,杜勒斯獲悉,倫敦方面撤回了它早先許諾
的對擴大戰爭的支持。
在盟友疑惑、五角大樓意見不統一的情況下,艾森豪威
爾也就無法成為凶悍的「豬鷹」了。他不想讓他的行政當局,
在執政伊始就冒軍事上的風險。因此,直到1953年3月底,
他仍在考慮削減戰略空軍司令部的預算,並且顯然對核武庫
中武器數量心中無數。4月28日,當一份關於在緊急情況下
將核武器轉歸軍方保管的初步方案提交給他時,他的結論是
還沒有任何緊迫的理由要這樣做,所以就將其退回給國家安
全委員會特設原子能委員會,讓他們作更進一步的研究。艾
森豪威爾還限定了在朝鮮進行虛張聲勢活動的範圍。4月28
日,他見到一項關於假裝在朝鮮集結一支大部隊的提議,但
是這項提議沒有得到批准。有一種意見是把核武器轉交給軍
隊,以「形成力量和決心之印象」。但是艾森豪威爾把這種想
法拋到了一邊。他認為,這樣做將給對方施加過大的壓力,取
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同時還會使國內和盟國惶惶不安,以為
華盛頓又要搞什麼大動作了。
艾森豪威爾玩的一個新花招是,對外宣稱已將核武器轉
交給軍隊看管,並制造一些「跡象」,故意表明一些核武器實
際上已處在五角大樓控制之下。他得意洋洋地說,只要 「略
施手腕,就肯定能獲得預期效果」。5月13日,他又讓代理國
務卿史密斯放出風聲,承認擴大朝鮮戰爭將使北約出現分裂,
而華盛頓又 「急切」 需要其歐洲盟友。艾森豪威爾還拒絕了
副總統尼克松的一項建議,這項建議的內容是,要求在蘇聯
核力量強大起來之前,立即采取重大行動,認為這樣做對美
國更為有利。
當1953年5月20日國家安全委員會考慮朝鮮緊急核計
劃時,艾森豪威爾雖然批准了這個計劃,但又對它的實施進
行了一些限制。他意識到,由於計劃包括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杜魯門曾遇到的棘手問題—— 蘇聯對日本進行報復—— 很可
能又轉到他手上來。因此,他一方面承認發動一次快速而突
然的核打擊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表示,他有意與蘇聯領導
人進行首腦會晤。最後他說,現在還不到派部隊去執行這一
緊急計劃的迫在眉睫的時候。他只是承認,「如果發生了迫使
美國擴大朝鮮戰爭的情況」,那麼,需要一年時間做准備的這
一緊急核計劃,將 「極有可能達到我們尋求的目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
話,迫使美國坐下來與中朝兩國進行談判。為了撈到在戰場
上和談判桌上都無法得到的好處,美國於1953年夏季唆使在
台灣的國民黨軍隊對中國東南沿海進行登陸騷擾。國民黨軍
隊陸、海、空及傘兵1萬余人,於7月15日晚從金門起航,
16日5時許,分三路登陸東山島,傘兵中隊則在東山島北部
後林地區著陸。守島的中國人民公安部隊第80團,在民兵和
人民群眾配合下,給來犯之敵以重大殺傷,守住了主陣地。中
國人民解放軍駐舊鎮地區某步兵團,於當日10時30分渡海
入島參戰,配合守軍,迅速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空降兵。中
國人民解放軍駐廣東黃岡地區某陸軍師和駐福建晉江地區某
陸軍師,相繼於當夜和17日上午抵達增援,17日上午向國民
黨軍隊展開全面反擊,18日結束戰鬥。此次抗登陸作戰,殲
滅國民黨軍隊3000余人,擊落敵機1架,擊沉敵登陸艦3艘,
繳獲各種槍支數百支,殘敵狼狽逃竄。國民黨軍隊的這次失
敗,使美國又輸了一著棋,只得老老實實在朝鮮停戰協議書
上簽字。
在朝鮮停戰協議簽訂的前夕,艾森豪威爾還授權將完整
的核武器轉交駐海外的美軍保管。然而,這一決定看上去更
像是一個長期對蘇戰略,與朝鮮戰爭沒有太大的關連。停戰
協議得到了交戰雙方的遵守。歷時三年的朝鮮戰爭,就這樣
在核幽靈的幾次騷擾後結束了。
2.7 美國為什麼沒有使用核武器?
由於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核大國美國直接插手朝鮮戰
爭,因而朝鮮戰場上空自始至終都籠罩著核威脅的陰雲。朝
鮮戰爭雖然是一場局部戰爭,但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規模
最大、捲入國家最多、美國最可能使用原子彈的一場局部戰
爭。似乎沒有理由認為,美國在朝鮮戰爭中不會再一次使用
原子彈。然而,盡管美國在朝鮮損失慘重,傷亡巨大,大丟
面子,卻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個原因:受 「有限戰爭」 政策的制約
美國在日本投擲原子彈,是杜魯門總統下的命令。在朝
鮮戰爭中,不管他進行過多麼厲害的核威脅,最終還是拒絕
使用原子彈。杜魯門自己解釋說,1945年,「我們處於戰爭狀
態,為了拯救我們士兵的生命,我們必須結束戰爭」。那時使
用原子彈,確實加速了太平洋戰爭的進程,而且對於原子彈
的實戰威力進行了一次檢驗。然而,朝鮮戰爭的情勢大不相
同了:在朝鮮戰爭中使用原子彈,不僅不能結束戰爭,反而
會擴大戰爭,陷入短時間無法脫身的泥坑。美國當局在這個
問題上是比較清醒的,因此在朝鮮戰爭中,奉行的是 「有限
戰爭」 政策,這一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防止對中國
的全面戰爭和蘇聯的介入。
美國政府中的有識之士認為,蘇聯才是勁敵,保衛西歐、
遏制共產主義,關係到美國的根本利益。美國國務卿艾奇遜
曾說過:「我們是在同一個不該打仗的國家、次要的對手進行
戰鬥,真正的敵人是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削減了部分軍隊,主要靠
核武器來平衡東西方的軍事力量。就當時美國的核力量和武
裝部隊規模而言,雖然擁有核優勢,但卻無力做到:既屯兵
歐洲以威懾軍事強國蘇聯,又大規模投入朝鮮戰爭。如果在
亞洲陷入對中國的全面戰爭,勢必大大削弱美國的軍事實力,
使它在全球性對抗中喪失戰勝對手的能力。杜魯門甚至認為,
朝鮮戰爭的爆發,是 「俄國人的策略,是克裡姆林宮破壞自
由世界團結的計劃的一部分」。考慮到這一點,美國防止朝鮮
戰爭進一步擴大是合乎邏輯的。既要防止戰爭進一步擴大,又
不願意放棄侵略,這就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兩難境地。因此,主
張擴大戰爭的叫囂不時可以聽到,使用核武器的威脅始終存
在。
此外,中國是以 「志願軍」 的名義投入朝鮮戰爭的。種
種跡象表明,中國人是比較克制的。如果美國擴大戰爭,轟
炸中國東北的基地,封鎖中國海岸甚至使用原子彈,不信邪
的中國人必然不惜一切代價,與美國戰鬥到底。這一點美國
當局是認識越來越清楚了。更危險的是,戰爭一旦擴大,蘇
聯很可能主動介入,從而使戰爭升級為全面戰爭,甚至爆發
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鹿死誰手,美國沒有
把握,誰也不敢保證美國能穩操勝券。
從全球範圍來權衡利弊得失,美國制定並執行 「有限戰
爭」 政策,必然要限制朝鮮戰爭。杜魯門政府在朝鮮戰爭中
沒有使用原子彈,其原因之一,就是考慮到不能打破 「有限
戰爭」 的戰略。
第二個原因:害怕陷入孤立無援的地位
1950年11月30日,杜魯門聲稱美國正在考慮使用原子
彈的講話傳開,世界輿論嘩然。
西歐對於美國企圖擴大戰爭的動向極為不安。英、法和
美國的其他大陸盟國反對擴大戰爭是不難理解的,因為它們
剛遭受過戰爭和淪亡的慘禍,仍繼續在從事復興工作。如果
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攻擊,那麼前景只能是如下兩種:或者
引起大規模的戰爭,即使這場戰爭僅局限於遠東,也會使美
國的力量因此而轉移至亞洲,使歐洲沒有足夠的防禦力量;或
者可能由於轟炸中國東北而招致蘇聯的干預,那時戰火不可
能不波及歐洲,而對於歐洲人來說,擴大戰爭的任何一種前
景都是不能接受的。
杜魯門認為,使用原子彈只能由美國來作出決定,而美
國的盟國則認為,「像這類重要事項不能隨便代替聯合國作出
決定,必須事先和目前在朝鮮參與國際警察行動的成員國進
行最充分的商討」。
杜魯門那引人注目的講話發表九十六小時之後,英國首
相艾德禮就不邀自來地趕到美國,進行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
他動身之前,曾和法國總理及外交部長進行會談。會談後發
表的公報表明,兩國政府對當前國際形勢已有了普遍一致的
看法。艾德禮這次來到華盛頓的身份,不僅是美國最大的盟
國領導人,而且是整個西歐的發言人。他的使命是,確保在
朝鮮問題上的一切決策都協商一致,從而防止美國過深地陷
入朝鮮戰爭。歐洲人不願意在朝鮮冒打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
險,或過多地把北約組織所屬的有限力量,投入遙遠的朝鮮
半島去打 「消耗戰」。
丘吉爾作為反對黨領袖期間,也曾說過:「……雖則遠東
對我們的牽制很大,但畢竟只是一個牽制而已。我們應當穩
定那裡的局勢,越快越好。……因為決定世界命運的地方是
歐洲……致命的危險也在這裡。」
英國人還認為,毛澤東政府的性質有別於其他共產黨國
家的政府,不能把中國看作是蘇聯的衛星國。英國人的有些
見解不乏卓異之處。他們認識到,中共是個土生土長的黨;他
們取得政權,靠的是卓越的組織,堅強的意志,還有團結的
願望和明確的目標。英國人深信,假如給新中國以適當的鼓
勵,使之與西方進行友好交往,它的政府就可能與莫斯科斷
絕關係,還可以利用它抵銷蘇聯在遠東的力量。英國人斷言,
中國的干預,至少部分地是由美國政府不明智造成的。西方
與中國之間沒有基本矛盾,假如美國不跨過三八線,麥克阿
瑟不發動 「回家過聖誕節」 的攻勢,也不阻撓在朝鮮建立一
個緩衝區,那麼,北京本來是不會出兵朝鮮的。
英國人在麥克阿瑟的狂妄自大、不負責任、急躁和輕率
的危險性格中,看到的是大洋彼岸年輕而缺少經驗的 「小兄
弟」 的典型形象,認為這個 「小兄弟」 希望以自己年輕充沛
的精力在世界舞台上橫行霸道,而完全不考慮後果。英國人
感到氣惱的是,大英帝國是政治上 「成熟的」 強國,長期負
責處理國際事務,具有豐富的外交經驗,現在居然給剛愎自
用的美國當起配角來了。對於朝鮮戰爭,英國人和美國人有
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北約組織在朝鮮戰爭過程中,因意見分
歧而面臨分崩離析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如果違背盟
國的意願而一意孤行,必將失去盟國的支持而陷入孤立。後
來杜魯門透露說,他最大的擔心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打起來時,
美國處於沒有盟國的孤立無援的地位。盟國的意見,對美國
無疑起了一定的牽制作用。
杜魯門的聲明引起的反響也很強烈。印度總理尼赫魯描
述說:「原子彈是專門用來對付亞洲的—— 這種感覺在迅速蔓
延。」在聯合國,沙特代表警告說,如果美國在朝鮮或中國使
用原子彈,那麼整個亞洲大陸的人民將會認為,那是白種人
反對有色人種的行為,這種行為對美國與其他國家多年發展
起來的關係將起破壞作用。
美國如果對中國東北的城市進行飽和轟炸,可能會遭到
批評;但若使用核武器進擊這些目標,無疑會遭到全世界的
強烈譴責,並激起亞洲人強烈的反美情緒。使用原子彈和使
用常規武器,在戰場上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差不多的,但世
界輿論的反應卻大不一樣。這種後果,美國政府不會沒有估
計到。
第三個原因:使用原子彈在軍事上也可能得不償失
原子彈不同於常規武器。美國政府在考慮是否選擇使用
原子彈時,無疑首先得權衡軍事上的利弊、使用效果和可能
承擔的風險。反復權衡之後,大概也看出在朝鮮戰爭中使用
原子彈,在軍事上也難免得不償失。
如果把戰爭限制在朝鮮境內,就只能攻擊朝鮮境內的戰
術目標,例如對方的軍隊和物資集結地,無疑是最適合於戰
術核武器攻擊的目標。但這樣的目標在朝鮮並不明確。因為
中朝軍隊都很少暴露在適合於原子彈襲擊的開闊地帶,而是
廣泛疏散和隱蔽在山林中;即使在露天,他們也很少集中兵
力於一地。況且,發現和查明這種集結地點,並不是輕而易
舉的事。
1951年2月,「聯合國軍」司令部研究過在朝鮮使用核武
器的問題。經過研究後發現,至少有兩個問題使 「聯合國
軍」 感到棘手:一是難以發現中朝的集結部隊,往往在其散
開後情報系統才能搞清確切的集結地點;二是在三八線附近
為中朝部隊最可能集結的地區,但在這個地區使用原子彈會
使美軍也受到傷害和波及。
此外,朝鮮地形複雜,即使使用原子彈,其破壞作用也
極為有限。一枚核彈在山谷裡爆炸,對山那邊敵方的軍隊可
能觸動不大。在朝鮮戰爭前半期,美國原子彈還不能精確打
擊戰術目標,對對方的戰術目標進行攻擊,較大當量的原子
彈,爆炸威力實在太大了。總之,在朝鮮對中朝軍隊使用原
子彈,在戰術上並不十分有效。
原子彈也不能為地面部隊提供有效的支援。炮兵的壓制
火力在地面戰鬥中起重要作用,它能有效地阻止敵人恢復到
原來的位置上。原子彈是一次性爆炸,因此其作用就無法和
炮兵的壓制火力相比。有人估計,如果在緊要關頭用原子彈
支援地面戰鬥,壓制敵人火力8小時,大約需要2至3枚原
子彈。這樣使用原子彈,不但效果太差,而且需要的原子彈
數量太多,將大大減少美國核武庫中核彈的貯量。同時中朝
方面的軍事目標較分散,用原子彈對付小型分散的目標,實
在是得不償失。
在戰略上使用原子彈,的確可以找到一些比較合適的襲
擊目標,如中國東北的基地、供應站等。但是,這種襲擊不
但把戰爭擴大到了朝鮮之外,勢必陷入與中國進行全面戰爭
的泥潭之中,甚至冒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而且也不
能阻止中國出兵朝鮮,更不能削弱中國人繼續戰鬥的意志和
能力。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於60年代初訪問中國後,頗有感慨
地指出:「戰爭的禁律之一就是不能進攻中國,誰要是進攻就
一定要大倒其霉,因為中國就像一塊吸水石一樣,任憑你有
原子彈,有大量新式的技術裝備也無濟於事,必將被7億中
國人所擊敗。」 美國當局當年不一定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但至少也感覺到了原子彈不可能使中國屈服,況且,當時中
國的軍用物資主要由蘇聯提供,襲擊中國的基地和供應站並
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四個原因:美國的核優勢受到限制
連美國的決策者也不得不承認,當時美國的核優勢受到
兩個方面的限制。
一方面,原子彈數量有限,並擔心遭到蘇聯的報復。據
美國有關人士估計,1
950年和1953年,蘇美核力量的情況大
致如下表所示:
原 子 彈 核轟炸機
美國
蘇聯
1950年
292枚
10-20枚
250架
600-700架
美國
蘇聯
1953年
1000枚
150枚
1000架
1000架
朝鮮戰爭剛開始時,美國的核貯備還不足以應付如下局
面:既在歐洲遏制蘇聯,又用在朝鮮戰爭中對付朝鮮和中國。
雖然在1950年4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認為美國的核攻擊
能力是充足的,包括原子彈和投擲工具都是充足的,但事實
上,其核力量還不足以應付一場全面戰爭,只能顧此失彼:要
麼用於威懾蘇聯保衛西歐,要麼用於朝鮮戰場。
戰爭後期,美國的核力量有大幅度增加,但蘇聯打擊美
國的核能力也不斷增長。美國如果使用原子彈,就難免遭到
蘇聯的報復。美國人認為,1951年蘇聯有足夠的能力對美國
本土進行核轟炸,只要蘇聯使用其核武庫中半數的核武器,就
會有12—14枚命中目標,至少可以造成400萬人的傷亡。如
果蘇聯對美軍在朝鮮和日本的目標進行報復性攻擊,其核攻
擊能力更是綽綽有餘。
另一方面,美國當時把核武器投放到敵方目標的能力也
是有限的,或者說在使用技術上也受到了限制。盡管美國軍
方想在爆發一場全面戰爭時發動一場針對蘇聯的原子閃擊
戰,但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初,美國仍然沒有一架裝有核武器
的美國飛機部署在美國本土以外的任何地方。美國戰略空軍
司令部的決策者們估計,在缺乏前進基地和海外燃料供應的
情況下,至少需要花三個月時間的轟炸,才能使莫斯科投降。
到1953年,由於美國空軍裝備了噴氣式轟炸機,建立了海外
基地,又部署了經過改建的能攜帶核彈的航空母艦,這樣,美
國更快、更成功地打擊蘇聯的可能性增強了。但是,五角大
樓尚未正式掌管任何完整的原子彈,美國國務院也沒有開始
與外國談判將核武器部署在它們領土上的問題,這意味著美
國在朝鮮附近並沒有立即可以使用的核武器。
雖然有這些限制,但是杜魯門總統、艾森豪威爾總統及
他們的許多高級幕僚和不少美國政客都認為,美國應當利用
自己的核優勢。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帶著結束朝鮮戰爭
的諾言就任總統。他認為,美國 「不能永遠守著僵持的前線
而毫無結果地遭受傷亡」,「山丘地帶的小規模的攻擊不能結
束朝鮮戰爭」,必須對中國施加更大的軍事壓力,甚至准備冒
更大的風險。但由於使用核武器的各種制約因素並沒有發生
重大變化,艾森豪威爾最大的擔心是,蘇聯空軍有可能對幾
乎毫無設防的日本人口中心地區進行空襲。因此,盡管他聲
稱 「無論是什麼理由,有關使用核武器的禁忌都必須去掉」,
但最後並沒有改變杜魯門的 「有限戰略」。
1953年7月,朝鮮戰爭結束。美國終於沒有使用核武器。
擁有核優勢,而無法依靠它使富於斗爭精神的民族、國家俯
首稱臣,想使用核武器又不敢用,這種兩難情結確實值得回
味。原子彈是萬能武器嗎?有了核武器就能為所欲為嗎?在
核時代,道義、國際輿論、國家政治等因素,對戰爭的勝負
是否就沒有影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