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本紀下第八

    世祖武成皇帝諱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儀表瑰傑,神武尤所鐘
愛。神武方招懷荒遠,乃為帝娉蠕蠕太子庵羅辰女,號鄰和公主。帝時年八歲,冠服端
嚴,神情閒遠,華戎歎異。元象中,封長廣郡公。天保初,進爵為王,拜尚書令,尋兼
司徒,遷太尉。乾明初,楊愔等密相疏忌,以帝為大司馬,領并州刺史。帝既與孝昭謀,
誅諸執政,遷太傅、錄尚書事、領京畿大都督。皇建初,進位右丞相。孝昭幸晉陽,帝
以懿親居守鄴,政事鹹見委託。二年,孝昭崩,遺詔征帝入統大位。及晉陽宮,發喪於
崇德殿。皇太后令所司宣遺詔,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僚敦勸,三奏乃許之。

    大寧元年冬十一月癸醜,皇帝即位於南宮。大赦,改皇建二年為大寧。乙卯,以司
徒、平秦王歸彥為太傅;以尚書右僕射、趙郡王睿為尚書令;以太尉尉粲為太保;以尚
書令段韶為大司馬;以豐州刺史婁睿為司空;以太傅、平陽王淹為太宰;以太保、彭城
王浟為太師、錄尚書事;以冀州刺史、博陵王濟為太尉;以中書監、任城王湝為尚書左
僕射;以并州刺史斛律光為右僕射。封孝昭皇帝太子百年為樂陵郡王。庚申,詔大使巡
行天下,求政善惡,問人疾苦,擢進賢良。是歲,周武帝保定元年。

    河清元年春正月乙亥,車駕至自晉陽。辛巳,祀南郊。壬午,享太廟。丙戌,立妃
胡氏為皇後,子緯為皇太子。戊子,大赦,內外百官,普加泛級;諸為父後者,賜爵一
級。己亥,以前定州刺史、馮翊王潤為尚書左僕射。詔普斷屠殺,以順春令。二月丁未,
以太宰、平陽王淹為青州刺史、太傅、領司徒;以領軍大將軍、宗師、平秦王歸彥為太
宰、冀州刺史。乙卯,以兼尚書令、任城王湝為司徒。詔散騎常侍崔瞻聘於陳。夏四月
辛醜,皇太后婁氏崩。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濟清。以河、濟清,改大
寧二年為河清,降罪人各有差。五月甲申,祔葬武明皇後於義平陵。己醜,以尚書右僕
射斛律光為尚書令。秋七月,太宰、冀州刺史、平秦王歸彥據州反。詔大司馬段韶、司
空婁睿討禽之。乙未,斬歸彥,並其三子及黨與二十人於都市。丁酉,以大司馬段韶為
太傅;以司空婁睿為司徒;以太傅、平陽王淹為太宰;以尚書令斛律光為司空;以太子
太傅、趙郡王睿為尚書令;中書監、河間王孝琬為尚書左僕射。癸亥,行幸晉陽。陳人
來聘。冬十一月丁醜,詔兼散騎常侍封孝琰使於陳。十二月丙辰,車駕至自晉陽。是歲,
殺太原王紹德。

    二年春正月乙亥,帝詔臨朝堂,策試秀、孝。以太子少傅魏收為兼尚書右僕射。己
卯,兼右僕射魏收以阿縱除名。丁醜,以武明皇後配祭北郊。辛卯,帝臨都亭錄見囚,
降在京罪人各有差。三月己醜,詔司空斛律光督五營軍士築戍於軹關。壬申,室韋國遣
使朝貢。丙戌,以兼尚書右僕射趙彥深為左僕射。夏四月,並、汾、晉、東雍、南汾五
州蟲旱傷稼,遣使振恤。戊午,陳人來聘。五月壬午,詔以城南雙堂之苑,回造大總持
寺。六月乙巳,齊州上言,濟河水口見八龍升天。乙卯,詔兼散騎常侍崔子武使於陳。
庚申,司州牧、河南王孝瑜薨。秋八月辛醜,詔以三台宮為大興聖寺。冬十二月癸巳,
陳人來聘。己酉,周將楊忠帥突厥阿史那木可汗等一十余萬人,自恆州分為三道,殺掠
吏人。是時,大雨雪連月,南北千餘里,平地數尺。霜晝下,雨血於太原。戊午,帝至
晉陽。己未,周軍逼并州,又遣大將達奚武帥眾數萬至東雍及晉州,與突厥相應。是歲,
室韋、庫莫奚、靺鞨、契丹並遣使朝貢。

    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周軍至城下而陳。戰於城西,周軍及突厥大敗,人畜死者相枕,
數百裡不絕。詔平原王段韶追出塞而還。三月辛酉,以律令班下,大赦。己巳,盜殺太
師、彭城王浟。庚辰,以司空斛律光為司徒,以侍中、武興王普為尚書左僕射。甲申,
以尚書令、馮翊王潤為司空。夏四月辛卯,詔兼散騎常侍皇甫亮使於陳。五月甲子,帝
至自晉陽。壬午,以尚書令、趙郡王睿為錄尚書事,以前司徒婁睿為太尉。甲申,以太
傅段韶為太師。丁亥,以太尉、任城王湝為大將軍。壬辰,行幸晉陽。六月庚子,大雨,
晝夜不息,至甲辰乃止。是月,晉陽訛言有鬼兵,百姓競擊銅鐵以捍之。殺樂陵王百年。
歸宇文媼於周。秋九月乙醜,封皇子綽為南陽王、儼為東平王。是月,歸閻媼於周。陳
人來聘。突厥寇幽州,入長城,虜掠而還。閏月乙未,詔遣十二使巡行水澇州,免其租
調。乙巳,突厥寇幽州。周軍三道並出,使其將尉迥寇洛陽,楊摽入軹關,權景宣趣懸
瓠。冬十一月甲午,迥等圍洛陽。戊戌,詔兼散騎常侍劉逖使於陳。甲辰,太尉婁睿大
破周軍於軹關,禽楊摽。十二月乙卯,豫州刺史王士良以城降周將權景宣。丁巳,帝自
晉陽南討。己未,太宰、平陽王淹薨。壬戌,太師段韶大破尉迥等,解洛陽圍。丁卯,
帝至洛陽,免洛州經周軍處一年租賦;赦州城內死罪已下囚。己巳,以太師段韶為太宰,
以司徒斛律光為太尉,并州刺史、蘭陵王長恭為尚書令。壬申,帝至武牢,經滑台,次
於黎陽。所經減降罪人。丙子,車駕至自洛陽。是歲,高麗、靺鞨、新羅並遣使朝貢。
山東大水,饑死者不可勝計。詔發振給,事竟不行。

    四年春正月癸卯,以大將軍、任城王湝為大司馬。辛未,幸晉陽。二月甲寅,詔以
新羅國王金真興為使持節、東夷校尉、樂浪郡公、新羅王。壬申,以年谷不登,禁酤酒。
己卯,詔減百官食廩各有差。三月戊子,詔給西兗、梁、滄、趙州,司州之東郡、陽平、
清河、武都。冀州之長樂、勃海遭水澇之處貧下戶粟各有差。家別鬥升而已,又多不付。
是月,彗星見。有物隕於殿廷。如赤漆鼓,帶小鈴。殿上石自起,兩兩相對。又有神見
於後園萬壽堂前山穴中,其體壯大,不辨其面,兩齒絕白,長出於脣。帝直宿嬪御已下
七百人鹹見焉。帝又夢之。夏四月戊午,大將軍、東安王婁睿坐事免。乙亥,陳人來聘。
太史奏,天文有變,其占當有易王。丙子,乃使太宰段韶兼太尉,持節奉皇帝璽綬,傳
位於皇太子。大赦,改元為天統元年。百官進級,降罪,各有差。又詔皇太子妃斛律氏
為皇後。於是群公上尊號為太上皇帝。軍國大事,鹹以奏聞。始將傳政,使內參乘子尚
乘驛送詔書於鄴。子尚出晉陽城,見人騎隨後,忽失之。尚未至鄴而其言已布矣。天統
四年十二月辛未,太上皇帝崩於鄴宮乾壽堂,時年三十二。謚曰武成皇帝,廟號世祖。
五年二月甲申,葬於永平陵。

    後主諱緯,字仁綱,武成皇帝之長子也。母曰胡皇後,夢於海上坐玉盆,日入裙下,
遂有娠。天保七年五月五日,生帝於并州邸。帝少美容儀,武成特所愛寵,拜世子。及
武成入纂大業,大寧二年正月丙戌,立為皇太子。河清四年,武成禪位於帝。

    天統元年夏四月丙子,皇帝即位於晉陽宮。大赦,改河清四年為天統。丁醜,以太
保賀拔仁為太師;太尉侯莫陳相為太保;司空、馮翊王潤為司徒;錄尚書事、趙郡王睿
為司空;尚書左僕射、河間王孝琬為尚書令。戊寅,以瀛州刺史尉粲為太尉;斛律光為
大將軍;東安王婁睿為太尉;尚書右僕射趙彥深為左僕射。六月壬戌,彗星出文昌東北,
其大如手,後稍長,乃至丈餘,百日乃滅。己巳,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王季高使於陳。
秋七月乙未,太上皇帝詔增置都水使者一人。冬十一月癸未,太上皇帝至自晉陽。己醜,
太上皇帝詔改太祖獻武皇帝為神武皇帝,廟號高祖;獻明皇後為武明皇後。其文宣謚號,
委有司議定。十二月庚戌,太上皇帝狩於北郊。壬子,狩於南郊。乙卯,狩於西郊。壬
戌,太上皇帝幸晉陽。丁卯,帝至自晉陽。庚午,有司奏改高祖文宣皇帝為威宗景烈皇
帝。是歲,高麗、契丹、靺鞨並遣使朝貢。河南大疫。

    二年春正月辛卯,祀圓丘。癸巳,祫祭於太廟。詔降罪人各有差。丙申,以吏部尚
書尉瑾為尚書右僕射。庚子,行幸晉陽。二月庚戌,太上皇帝至自晉陽。壬子,陳人來
聘。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三台施興聖寺。以旱故,降禁囚。夏四月,陳文帝殂。五
月乙酉,以兼尚書左僕射、武興王普為尚書令。己亥,封太上皇帝子儼為東平王,仁弘
為齊安王,仁固為北平王,仁英為高平王,仁光為淮南王。六月,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
侍韋道儒聘於陳。秋八月,太上皇帝幸晉陽。冬十月乙卯,以太保侯莫陳相為太傅;大
司馬、任城王湝為太保;太尉婁睿為大司馬,徙馮翊王潤為太尉,開府儀同三司韓祖念
為司徒。十一月,大雨雪。盜竊太廟御服。十二月乙醜,陳人來聘。是歲,殺河間王孝
琬。突厥、靺鞨國並遣使朝貢。於周為天和元年。

    三年春正月壬辰,太上皇帝至自晉陽。乙未,大雪,平地三尺。戊戌,太上皇帝詔,
京官執事散官三品已上,舉三人,五品已上,各舉二人;稱事七品已上,及殿中侍御史、
尚書都、檢校御史、主書及門下錄事,各舉一人。鄴宮九龍殿災,延燒西廊。二月壬寅
朔,帝加元服,大赦。九州職人,各進四級;內外百官,普進二級。夏四月癸醜,太上
皇帝詔兼散騎常侍司馬幼之使於陳。五月甲午,太上皇帝詔以領軍大將軍、東平王儼為
尚書令。乙未,大風,晝晦,發屋拔樹。六月己未,太上皇帝詔封皇子仁機為西河王,
仁約為樂浪王,仁儉為穎川王,仁雅為安樂王,統為丹楊王,仁謙為東海王。閏六月辛
巳,左丞相斛律金薨。壬午,太上皇帝詔尚書令、東平王儼錄尚書事。以尚書左僕射趙
彥深為尚書令,並省尚書右僕射婁定遠為尚書左僕射,中書監徐之才為右僕射。秋八月
辛未,太上皇帝詔以太保、任城王湝為太師,太尉、馮翊王潤為大司馬,太宰段韶為左
丞相,太師賀拔仁為右丞相,太傅侯莫陳相為太宰,大司馬婁睿為太傅,大將軍斛律光
為太保,司徒韓祖念為大將軍,司空、趙郡王睿為太尉,尚書令、東平王儼為司徒。九
月己酉,太上皇帝詔諸寺署所綰雜保戶姓高者,天保之初,雖有優放,權假力用未免者,
今可悉蠲雜戶,任屬郡縣,一准平人。丁巳,太上皇帝幸晉陽。是秋,山東大水,人饑,
殭屍滿道。冬十月,突厥、大莫婁、室韋、百濟、靺鞨等國,各遣使朝貢。十一月丙午,
以晉陽大明殿成故,大赦。文武百官進二級。免并州居城、太原一郡來年租。癸未,太
上皇帝至自晉陽。十二月己巳,太上皇帝詔以故左丞相、趙郡王琛配饗神武廟廷。

    四年春正月壬子,詔以故清河王岳、河東王潘相樂十人並配饗神武廟廷。癸亥,太
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鄭大護使於陳。三月乙巳,太上皇帝詔以司徙、東平王儼為大將軍,
南陽王綽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廣寧王孝珩為尚書令。夏四月辛未,鄴宮昭陽殿災,
及宣光、瑤華等殿。辛巳,太上皇帝幸晉陽。五月癸卯,以尚書右僕射胡長仁為左僕射,
中書監和士開為右僕射。壬戌,太上皇帝至自晉陽。自正月不雨,至於是月。六月甲子
朔,大雨。甲申,大風,拔木折樹。是月,彗星見於東井。秋九月丙申,周人來通和。
太上皇帝詔侍中斛斯文略報聘於周。冬十月辛巳,以尚書令、廣寧王孝珩為錄尚書事,
左僕射胡長仁為尚書令,右僕射和士開為左僕射,中書監唐邕為右僕射。十一月壬辰,
太上皇帝詔兼散騎常侍李翥使於陳。是月,陳安成王頊廢其主伯宗而自立。十二月辛未,
太上皇帝崩。丙子,大赦。九州職人普加一級,內外百官並加兩級。戊寅,上太上皇後
尊號為皇太后。甲申,詔細作之務及所在百工悉罷之。又詔掖廷、晉陽、中山宮人等,
及鄴下、并州太官官口二處,其年六十已上,及有癃患者,仰所司簡放。庚寅,詔天保
七年已來,諸家緣坐配流者,所在令還。是歲,契丹、靺鞨國並遣使朝貢。

    五年春正月辛亥,詔以金鳳等三台未入寺者,施大興聖寺。是月,殺定州刺史、博
陵王濟。二月乙醜,詔應宮刑者,普免刑為官口。又詔禁網捕鷹鷂及畜養籠放之物。癸
酉,大莫婁國遣使朝貢。乙醜,改東平王儼為琅邪王。詔侍中叱列長文使於周。是月,
殺太尉、趙郡王睿。三月丁酉,以司空徐顯秀為太尉,並省尚書令婁定遠為司空。是月,
行幸晉陽。夏四月甲子,詔以并州尚書省為大基聖寺,晉祠為大崇皇寺。乙醜,車駕至
自晉陽。秋七月己醜,詔降罪人各有差。戊申,詔使巡省河北諸州無雨處,境內偏旱者,
優免租調。冬十月壬戌,詔禁造酒。十一月辛醜,詔以太保斛律光為太傅,大司馬、馮
翊王潤為太保,大將軍、琅邪王儼為大司馬。十二月庚午,以開府儀同三司、蘭陵王長
恭為尚書令。庚辰,以中書監魏收為尚書右僕射。

    武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太師、并州刺史、東安王婁睿薨。戊申,詔兼散騎
常侍裴獻之聘於陳。二月癸亥,以百濟王余昌為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帶方郡公,
王如故。己巳,以太傅、鹹陽王斛律光為右丞相,并州刺史、右丞相、安定王賀拔仁為
錄尚書事,冀州刺史、任城王湝為太師。丙子,降死罪已下囚。閏月戊戌,錄尚書事、
安定王賀拔仁薨。三月辛酉,以開府儀同三司徐之才為尚書左僕射。夏六月乙酉,以廣
寧王孝珩為司空。甲辰,以皇子恆生故,大赦。內外百官,普進二級;九州職人,普進
四級。己酉,詔以開府儀同三司唐邕為尚書右僕射。秋七月癸醜,封孝昭皇帝子彥基為
城陽王,彥康為定陵王,彥忠為梁郡王。甲寅,以尚書令、蘭陵王長恭為錄尚書事,中
領軍和士開為尚書令。癸亥,靺鞨遣使朝貢。癸酉,以華山王凝為太傅。八月辛卯,行
幸晉陽。九月乙巳,立皇子恆為皇太子。冬十月辛巳,以司空、廣寧王孝珩為司徒,以
上洛王思宗為司空,封蕭莊為梁王。戊子,曲降并州死罪已下囚。己醜,復改威宗景烈
皇帝謚號為顯祖文宣皇帝。十二月丁亥,車駕至自晉陽。詔左丞相斛律光出晉州道,修
城戍。

    二年春正月丁巳,詔兼散騎常侍劉環俊使於陳。戊寅,以百濟王余昌為使持節、都
督、東青州刺史。二月壬寅,以錄尚書事、蘭陵王長恭為太尉,並省錄尚書事趙彥深為
司空,尚書令和士開為錄尚書事,左僕射徐之才為尚書令,右僕射唐邕為左僕射,吏部
尚書馮子琮為右僕射。夏四月壬午,以大司馬、琅邪王儼為太保。甲午,陳遣使連和,
謀伐周,朝議弗許。六月,段韶攻周汾州克之,獲刺史楊敷。秋七月庚午,太保、琅邪
王儼矯詔殺錄尚書事和士開於南台,即日誅領軍大將軍庫狄伏連、書侍御史王子宣等,
尚書右僕射馮子琮賜死殿中。八月己亥,行幸晉陽。九月辛亥,以太師、任城王湝為太
宰,馮翊王潤為太師。己未,左丞相、平原王段韶薨。戊午,曲降并州界內死罪已下,
各有差。庚午,殺太保、琅邪王儼。壬申,陳人來聘。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軍府。己
亥,車駕至自晉陽。十一月庚戍,詔侍中赫連子悅使於周。丙寅,以徐州行台、廣寧王
孝珩為錄尚書事。庚午,以錄尚書事、廣寧王孝珩為司徒。癸酉,以右丞相斛律光為左
丞相。

    三年春正月己巳,祀南郊。辛亥,追贈故琅邪王儼為楚帝。二月己卯,以衛菩薩為
太尉。辛巳,以並省吏部尚書高元海為尚書右僕射。庚寅,以左僕射唐邕為尚書令,侍
中祖珽為左僕射。是月,敕撰《玄州苑御覽》,後改名《聖壽堂御覽》。三月辛酉,詔
文武官五品已上,各舉一人。是月,周誅塚宰宇文護。夏四月,周人來聘。秋七月戊辰,
誅左丞相、鹹陽王斛律光,及其弟幽州行台、荊山公豐樂。八月庚寅,廢皇後斛律氏為
庶人。以太宰、任城王湝為右丞相,太師、馮翊王潤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大司馬,廣
寧王孝珩為大將軍,安德王廷宗為司徒。使領軍封輔相聘於周。戊子,拜右昭儀胡氏為
皇後。己醜,以司州牧、北平王仁堅為尚書令,特進許季良為左僕射,彭城王寶德為右
僕射。癸巳,行幸晉陽。是月,《聖壽堂御覽》成,敕付史閣。後改為《修文殿御覽》。
九月,陳人來聘。冬十月,降死罪已下囚。甲午,拜弘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後,大赦。十
二月辛醜,廢皇後胡氏為庶人。是歲,新羅、百濟、勿吉、突厥並遣使朝貢。於周為建
德元年。

    四年春正月戊寅,以並省尚書令高阿那肱為錄尚書事。庚辰,詔兼散騎常侍崔象使
於陳。是月,鄴都、并州並有狐媚,多截人發。二月乙巳,拜左皇後穆氏為皇後。丙午,
置文林館。乙卯,以尚書令、北平王仁堅為錄尚書事。丁巳,行幸晉陽。是月,周人來
聘。三月辛未,盜入信州,殺刺史和士休,南兗州刺史鮮於世榮討之。庚辰,車駕至晉
陽。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馬、蘭陵王長恭為太保,大將軍、定州刺史、南陽王綽為大司
馬,大司馬、太尉衛菩薩為大將軍,司徒、安德王延宗為太尉,司空、武興王普為司徒,
開府儀同三司、宜陽王趙彥深為司空。癸醜,祈皇祠。壇壝蕝之內忽有車軌之轍,案驗,
傍無人跡,不知車所從來。乙卯,詔以為大慶,班告天下。己未,周人來聘。五月丙子,
詔史官更撰《魏書》。癸巳,以領軍穆提婆為尚書左僕射,以侍中、中書監段孝言為右
僕射。是月,開府儀同三司尉破胡、長孫洪略等與陳將吳明徹戰於呂梁南。大敗,破胡
走以免,洪略戰歿。遂陷秦、涇二州。明徹進陷和、合二州。是月,殺太保、蘭陵王長
恭。六月,明徹進軍圍壽陽。壬子,幸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以錄尚書事高阿那肱
為司徒。丙辰,詔開府王師羅使於周。秋九月,校獵於鄴東。冬十月,陳將吳明徹陷壽
陽。辛醜,殺侍中崔季舒、張雕唐、散騎常侍劉逖、封孝琰、黃門侍郎裴澤、郭遵。癸
卯,行幸晉陽。十二月戊寅,以司徒高阿那肱為右丞相。是歲,高麗、靺鞨並遣使朝貢,
突厥使求婚。

    五年春正月乙醜,置左右娥英各一人。二月乙未,車駕至自晉陽。朔州行台、南安
王思好反。辛醜,行幸晉陽。尚書令唐邕等大破思好,投火死,焚其屍,並其妻李氏。
丁未,車駕至自晉陽。甲寅,以尚書令唐邕為錄尚書事。夏五月,大旱,晉陽得死魃,
長二尺,面頂各二目。帝聞之,使刻木為其形以獻。庚申,大赦。丁亥,陳人寇淮北。
秋八月癸卯,行幸晉陽。甲辰,以高勱為尚書右僕射。是歲,殺南陽王綽。

    六年春三月乙亥,車駕至自晉陽。丁醜,烹妖賊鄭子饒於都市。是月,周人來聘。
夏四月庚子,以中書監陽休之為尚書右僕射。癸卯,靺鞨遣使朝貢。秋七月甲戌,行幸
晉陽。八月丁酉,冀、定、趙、幽、滄、瀛六州大水。是月,周師入洛川,屯芒山,攻
逼洛城。縱火船焚浮橋,河橋絕。閏月己醜,遣右丞相高阿那肱自晉陽御之,師次河陽,
周師夜遁。庚辰,以司空趙彥深為司徒,斛律阿列羅為司空。辛巳,以軍國資用不足,
稅關市、舟車、山澤、鹽鐵、店肆,輕重各有差,開酒禁。

    七年春正月壬辰,詔去秋已來,水潦,人饑不自立者,所在付大寺及諸富戶,濟其
性命。甲寅,大赦。乙卯,車駕至自晉陽。二月辛酉,括雜戶女,年二十已下十四已上
未嫁,悉集省。隱匿者,家長處死刑。二月丙寅,風從西北起,發屋拔樹,五日乃止。
夏六月戊申朔,日有蝕之。庚申,司徒趙彥深薨。秋七月丁醜,大雨霖。是月,以水澇,
遣使巡撫流亡人戶。八月丁卯,行幸晉陽。雉集於御坐,獲之,有司不敢以聞。詔營邯
鄲宮。冬十月丙辰,帝大狩於祁連池。周師攻晉州。癸亥,帝還晉陽。甲子,出兵,大
集晉祠。庚午,帝發晉陽。癸酉,帝列陣而行,上雞棲原,與周齊王憲相對,至夜不戰。
周師斂陣而退。十一月,周武帝退還長安,留偏師守晉州,高阿那肱等圍晉州城。戊寅,
帝至圍所。十二月戊申,周武帝來救晉州。庚戌,戰於城南,齊軍大敗。帝棄軍先還。
癸醜,入晉陽,憂懼不知所之。甲寅,大赦。帝謂朝臣曰:「周師甚盛,若何?」群臣
鹹曰:「天命未改,一得一失,自古皆然。宜停百賦,安朝野,收遺兵,背城死戰,以
存社稷。」帝意猶預,欲向北朔州。乃留安德王廷宗、廣寧王孝珩等守晉陽。若晉陽不
守,即欲奔突厥。群臣皆曰不可,帝不從其言。開府儀同三司賀拔伏恩、封輔相、慕容
鐘葵等宿衛近臣三十余人,西奔周師。乙卯,詔募兵,遣安德王延宗為左廣,廣寧王孝
珩為右廣。延宗入見帝,帝告欲向北朔州,延宗泣諫,不從。帝密遣王康德與中人齊紹
等送皇太后、皇太子於北朔州。丙辰,帝幸城南軍營,勞將士,其夜欲遁,諸將不從。
丁巳,大赦。改武平七年為隆化元年。其日,穆提婆降周。詔除安德王延宗為相國,委
以備御,延宗流涕受命。帝乃夜斬五龍門而出。欲走突厥,從官多散,領軍梅勝郎叩馬
諫,乃回之鄴。時唯高阿那肱等十余騎,廣寧王孝珩、襄城王彥道續至,得數十人同行。
戊午,延宗從眾議,即皇帝位於晉陽,改隆化為德昌元年。庚申,帝入鄴。辛酉,延宗
與周師戰於晉陽,大敗,為周師所虜。

    帝遣募人,重加官賞,雖有此言,而竟不出物。廣寧王孝珩奏請出宮人及珍寶,班
賜將士,帝不悅。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帶甲以處分。請帝親勞,為帝撰辭,且曰:「宜
慷慨流涕,感激人心。」帝既出臨眾,將令之,不復記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
將士莫不解體。於是自大丞相已下,太宰、大司馬、三師、大將軍、三公等官,並增員
而授,或三或四,不可勝數。甲子,皇太后從北道至。引文武一品已上入硃華門。賜酒
食及紙筆,問以御周之方略。群臣各異議,帝莫知所從。又引高元海、宋士素、盧思道、
李德林等欲議禪位皇太子。先是,望氣者言,當有革易,於是依天統故事,授位幼主。

    幼主名恆,帝之長子也。母曰穆皇後。武平元年六月,生於鄴。其年十月,立為皇
太子。隆化二年春正月乙亥,即皇帝位,時年八歲。改元為承光元年,大赦。尊皇太后
為太皇太后,帝為太上皇帝,後為太上皇後。於是黃門侍郎顏之推、中書侍郎薛道衡、
侍中陳德信等勸太上皇帝往河外募兵,更為經略。若不濟,南投陳國。從之。丁醜,太
皇太后、太上皇自鄴先趣濟州。周師漸逼。癸未,幼主又自鄴東走。己醜,周師至紫陽
橋。癸巳,燒城西門,太上皇將百余騎東走。乙亥,度河入濟州。其日,幼主禪位於大
丞相、任城王湝,令侍中斛律孝卿送禪文及璽紱於瀛州。孝卿乃以之歸周。又為任城王
詔,尊太上皇為無上皇。幼主為守國天王。留太皇太后濟州,遣高阿那肱留守。太上皇
並皇後攜幼主走青州,韓長鸞、鄧顒等數十人從。太上皇既至青州,即為入陳之計。而
高阿那肱召周軍,約生致齊主。而屢使人告,言賊軍在遠,已令人燒斷橋路。太上所以
停緩。周軍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將遜於陳,置金囊於鞍後。與長鸞、淑妃等十數騎至
青州南鄧村,為周將尉暹綱所獲,送鄴。周武帝與抗賓主禮,並太后、幼主、諸王,俱
送長安。封帝溫國公。至建德七年,誣與宜州刺史穆提婆謀反,及延宗等數十人,無少
長鹹賜死。神武子孫所存者一二而己。至大象末,陽休之、陳德信等啟大丞相隋公,請
收葬。聽之,葬於長安北原洪瀆川。

    帝幼而令善;及長,頗學綴文,置文林館,引諸文士焉。而言語澀吶,無志度,不
喜見朝士。自非寵私暱狎,未嘗交語。性懦不堪,人視者即有忿責。其奏事者,雖三公、
令、錄莫得仰視。皆略陳大旨,驚走而出。每災異寇盜水旱,亦不自貶損;唯諸處設齋,
以此為修德。雅信巫覡,解禱無方。初,琅邪王舉兵,人告者誤雲庫狄伏連反,帝曰:
「此必仁威也。」又斛律光死後,諸武官舉高思好堪大將軍,帝曰:「思好喜反。」皆
如所言,遂自以策無遺算,乃益驕縱。盛為無愁之曲,帝自彈胡琵琶而唱之,侍和之者
以百數,人間謂之無愁天子。嘗出見群厲,盡殺之。或殺人,剝面皮而視之。任陸令萱、
和士開、高阿那肱、穆提婆、韓長鸞等宰制天下;陳德信、鄧長顒、何洪珍參預機權。
各引親黨,超居非次;官由財進,獄以賄成;其所以亂政害人。難以備載。諸官奴婢、
閹人、商人、胡戶、雜戶、歌舞人、見鬼人濫得富貴者,將以萬數。庶姓封王者百數,
不復可紀。開府千餘,儀同無數。領軍一時三十,連判文書,各作依字,不具姓名,莫
知誰也。諸貴寵祖檷追贈,官歲一進,位極乃止。宮掖婢皆封郡君。宮女寶衣玉食者五
百余人。一裙直萬疋,鏡台直千金。競為變巧,朝衣夕弊。承武成之奢麗,以為帝王當
然。乃更增益宮苑,造偃武修文台。其嬪嬙諸院中,起鏡殿、寶殿、□瑁殿,丹青雕刻,
妙極當時。又於晉陽起十二院,壯麗逾於鄴下。所愛不恆,數毀而又復。夜則以火照作,
寒則以湯為泥。百工困窮,無時休息。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
又為胡昭儀起大慈寺,未成,改為穆皇後大寶林寺。窮極工巧,運石填泉,勞費億計,
人牛死者,不可勝紀。御馬則藉以氈罽,食物有十余種。將合牝牡,則設青廬,具牢饌
而親觀之。狗則飼以梁肉。馬及鷹犬,乃有儀同、郡君之號。故有赤彪儀同、逍遙郡君、
陵霄郡君。高思好書所謂馱龍,逍遙著也。犬於馬上設褥以抱之。鬥雞亦號開府。犬馬
雞鷹,多食縣干。鷹之入養者,稍割犬肉以飼之,至數日乃死。又於華林園立貧窮村捨,
帝自弊衣為乞食兒。又為窮兒之市,躬自交易。寫築西鄙諸城,黑衣為羌兵;鼓噪陵之,
親率內參臨拒,或實彎弓射人。自晉陽東巡,單馬馳騖,衣解發散而歸。又好不急之務,
曾一夜索蠍,及旦,得三升。特愛非時之物,取求火急,皆須朝征夕辦。當勢者因之,
貸一而責十焉。賦斂日重,徭役日煩;人力既殫,帑藏空竭。乃賜諸佞幸賣官,或得郡
兩三,或得縣六七,各分州郡,下逮鄉官,亦多降中者。故有敕用州主簿,敕用郡功曹。
於是州縣職司,多出富商大賈。競為貪縱,人不聊生。爰自鄴都及諸州郡,所在徵稅,
百端俱起。凡此諸役皆漸於武成,至帝而增廣焉。然未嘗有有帷薄淫穢,唯此事頗優於
武成雲。

    初,河清末,武成夢大蝟攻破鄴城,故索境內蝟膏以絕之。識者以後主名聲與蝟相
協,亡齊征也。又婦人皆剪剔以著假髻;而危邪之,狀如飛鳥,至於南面,則髻心正西。
始自宮內為之。被於四遠。天意若曰:「元首翦落,危側,當走西也。」又為刀子者,
刃皆狹細,名曰盡勢。游童戲者,好以兩手持繩,拂地而卻上跳,且唱曰「高末」。高
末之言,蓋高氏運祚之末也。然則亂亡之數,蓋有兆雲。

    論曰:武成風度高爽,經算弘長。文武之官,俱盡謀力,有帝王之量矣。但愛狎庸
豎,委以朝權;帷薄之間,淫侈過度。滅亡之兆,其在斯乎。玄象告變,傳位元子;名
號雖殊,政猶己出;跡有虛飾,事非憲典;聰明臨下,何易可誣。又河南、河間、樂陵
等諸王,或以時嫌,或以猜忌,皆無罪而殞。非所謂知命任天體大道之義也。後主以中
庸之姿,懷易染之性。永言先訓,教匪義方。始自襁褓,至於傳位,隔以正人,閉其善
道。養德所履,異乎春誦夏弦。過廷所聞,莫非不軌不物。輔之以中官奶媼,屬之以麗
色淫聲;縱巘紲之娛,恣朋淫之好。語曰:「從惡若崩」,蓋言其易。武平在御,彌見
淪胥;罕接朝士,不親政事;一日萬機,委諸兇族。內侍帷幄,外吐絲綸;威厲風霜,
志回天日;虐人害物,搏噬無厭;賣獄鬻官,溪壑難滿。重以名將貽禍,忠臣顯戮;始
見浸溺之萌,俄觀土崩之勢。周武因機,遂混區夏,悲天!蓋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
自然之理矣。

    鄭文貞公魏徵總而論之曰:神武以雄傑之姿,始基霸業;文襄以英明之略,伐叛柔
遠。於時喪君有君,師出以律。河陰之役,摧宇文如反掌;渦陽之戰,掃侯景如拉枯。
故能氣懾西鄰,威加南服。王室是賴,東夏宅心。文宣因累世之資,膺樂推之會,地居
當璧,遂遷魏鼎。懷譎詭非常之才,運屈奇不測之智;網羅俊乂,明察臨下;文武名臣,
盡其力用。親戎出塞,命將臨江。定單于於龍城,納長君於梁國。外內充實,疆場無警;
胡騎息其南侵,秦人不敢東顧。既而荒淫敗德,罔念作狂;為善未能亡身,余殃足以傳
後。得以壽終,幸也;胤嗣不永,宜哉。孝昭地逼身危,逆取順守;外敷文教,內蘊雄
圖;將以牢籠區域,奄有函夏。享齡不永,績用無成。若或天假之年,足使秦、吳旰食。
武成即位,雅道陵遲。昭、襄之風,摧焉已墜。暨乎後主,外內崩離;眾潰於平陽,身
禽於青土。天道深遠,或未易談;吉兇由人,抑可揚榷。觀夫有齊全盛,控帶遐阻:西
包汾、晉,南極江、淮,東盡海隅,北漸沙漠。六國之地,我獲其五;九州之境,彼分
其四。料甲兵之眾寡,校帑藏之虛實;折沖千里之將,帷幄六奇之士,比二方之優劣,
無等級以寄言。然其太行、長城之固,自若也;江、淮、汾、晉之險,不移也;帑藏輸
稅之富,未虧也;士庶甲兵之眾,不缺也。然而前王用之而有余,後主守之而不足,其
故何哉?前王之御時也,沐雨櫛風;拯其溺而救其焚,信必賞,過必罰,安而利之。既
與共其存亡,故得同其生死。後主則不然。以人從欲,損物益己。雕牆峻宇,甘酒嗜音;
廛肆遍於宮園,禽色荒於外內。俾晝作夜,罔水行舟;所欲必成,所求必得。既不軌不
物,又暗於聽受;忠信弗聞,萋斐必入。視人如草芥,從惡如順流。佞閹處當軸之權,
婢媼擅回天之力。賣官鬻獄,亂政淫刑;刳剒被於忠良,祿位加於犬馬。讒邪並進,法
令多聞。持瓢者非止百人,搖樹者不唯一手。於是土崩瓦解,眾叛親離。顧瞻周道,鹹
有西歸之志。方更盛其宮觀,窮極荒淫;謂黔首之可誣,指白日以自保。驅倒戈之旅,
抗前歌之師;五世崇基,一舉而滅。豈非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歟。抑又聞
之,「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齊自河清之後,逮
於武平之末,土木之工不息,嬪嬙之選無已。徵稅盡,人力殫,物產無以給其求,江海
不能贍其欲。所謂火既熾矣,更負薪以足之;數既窮矣,又為惡以促之。欲求大廈不燔,
延期過歷,不亦難乎。由此言之,齊氏之敗亡,蓋亦由人,匪惟天道也。

 
    ------------------
  國學網站獨家推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