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41.奇戰
    【提示】
    本篇以《奇戰》為題,旨在闡述作戰中如何運用出奇制勝的原則和方法問題。它認為,
在對敵作戰中,為了達成「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作戰效果,應當采用「驚前掩後,沖東
擊西」的佯動惑敵的戰法,使敵人對我無從防備。這樣,就能戰勝敵人。「攻其無備,出其
不意」,這是我國春秋末期大軍事家孫武最早提出的戰爭名言,其實質是強調進攻的突然性
問題。而要達到對敵實施攻擊的突然性,則必須采用隱密而巧妙的戰法,在敵人未曾意想之
時,突然攻擊其沒有防備的薄弱環節,才能一舉置敵人於死地,從而達成出奇制勝的作戰目
的。三國時期的魏將鄧艾偷渡陰平的滅蜀之戰,就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出奇制勝的著名戰例
之一。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九月,魏軍兵分三路攻蜀。鎮西將軍鐘會率領魏軍主力攻
入漢中後,順陽平關(今陝西勉縣西)直下,企圖一舉奪取劍閣險關而進逼蜀都成都。但
是,由於蜀將姜維率領主力憑險抗禦,使鐘會所部受阻於劍閣而不得前進。然而,由征西將
軍鄧艾所率的另一路魏軍,卻選擇了「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涪」這條為蜀軍所不曾設
防的進攻路線。鄧艾軍經過無人之地七百裡,歷盡艱難險阻。從現象上看,選擇這條迂遠難
行的路線,對魏軍進攻作戰似乎不利,但實際上,卻使魏軍繞開了蜀軍主力,在敵人不曾意
想和設防的路線前進,恰恰成了直趨蜀都成都的捷徑,從而順利達成了出奇制勝、一舉滅蜀
的戰略目的。孫子所揭示的「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見《孫子兵法·軍爭篇》)和「攻其
無備,出其不意」(見《孫子兵法·計篇》)的作戰指導原則,在鄧艾攻蜀作戰的實踐中得
到了極為成功的運用,這也正是鄧艾順利滅蜀的重要原因。
    【譯文】
    大凡戰爭中所說的用「奇」,指的是進攻敵人所無防備之處,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
在與敵人交戰之際,要采用驚擾其前而掩襲其後,聲沖其東而實擊其西的佯動戰法,使敵人
迷茫失主而不知道怎樣進行防備。這樣作戰,就能勝利。誠如兵法所說:「發現敵人有虛弱
之點,我就一定采取出奇制勝戰法襲擊它。」
    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元帝曹奐下詔命令各路魏軍征伐蜀國,
大將軍文王司馬昭擔任總指揮,他派遣征西將軍鄧艾率部牽制蜀將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
部截擊妻維,使其不能退回蜀國內地。鄧艾則派天水郡太守王頎等將率部直接進攻姜維營
壘,隴西郡太守牽弘從前面進行攔擊,金城郡太守楊欣率部迂迴甘松嶺以側擊姜維背後。姜
維聽說魏將鐘會所率諸軍已經進入關中,於是引兵退還。魏將楊欣等率部跟蹤追擊到強川
口,雙方展開激戰,姜維戰敗退走。姜維聽說雍州刺史諸葛緒所部已經駐屯橋頭截斷了道
路,便從孔函谷進入北道,打算從雍州刺史諸葛緒軍背後繞過回蜀。諸葛緒獲悉了姜維的行
動企圖後,立即退兵三十裡。姜維率軍進入北道三十裡時,聽說諸葛緒軍已經退卻,便又引
軍折回,從橋頭通過,諸葛緒也就隨即急速返回進行攔截,但遲到一天而未趕上。姜維於是
引兵向東退卻,回到劍閣進行防守;魏將鐘會率兵進攻姜維,但沒有能夠取勝。鄧艾這時上
書獻策說:「如今敵人已遭到挫折,我們應當乘勢追擊,從陰平小路經過漢時德陽亭直插涪
城,也就是從劍閣以西百余裡繞道而進,前出至距成都三百裡的地方,採用出奇制勝戰法直
搗敵國腹心地區。那麼,防守劍閣的姜維軍必定回援涪城,鐘會所部就可從大道長驅直進;
如果劍閣的姜維軍不回援,則接應涪城的援兵就很少了。兵書上說『進攻敵人所無防備之
處,出擊敵人所未意想之時』。現在我們如能奇襲敵人空虛之處,擊敗蜀軍則是必然之
勢。」(是年十月)鄧艾率軍從陰平道進軍通過了七百余裡的無人地區,他們鑿山開路,架
設棧道;由於山高谷深,進軍極為艱難,糧運將斷,幾乎陷入絕境。鄧艾親自以氈裹身,從
山上翻滾而下;將士們都攀樹木爬懸崖,如同水中游魚一個接一個地前進。鄧艾部隊先期進
至江油城,該地蜀軍守將馬邈不戰而降。蜀國衛將軍諸葛瞻獲此消息後,把部隊從涪城撤往
綿竹,擺好陣勢等待鄧艾軍。鄧艾派遣其子鄧忠率部進攻蜀軍右翼;司馬師纂率部進攻蜀軍
左翼。但鄧忠和師纂出戰不利,都退了回來,並且說:「敵人不可戰勝。」鄧艾一聽大怒,
說:「生死存亡之分界,就在今天這一仗,哪有什麼不可戰勝之說!」鄧艾怒責鄧忠和師纂
等人,並要將他們斬首示眾。鄧忠和師纂趕緊重新出戰,結果大敗蜀軍,擊斬諸葛瞻和尚書
張遵等人,乘勝進抵成都城北之雒縣。在魏軍兵臨成都的形勢下,蜀國後主劉禪被迫派出使
者向鄧艾請降,魏軍於是滅亡了蜀國。
    【原文】
    凡戰,所謂奇ヾ者,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交戰之際,驚前掩後,沖東擊西,使敵莫
知所備。如此,則勝。法曰:「敵虛,則我必為奇。」ゝ
    三國魏景元四年ゞ,詔諸軍征蜀,大將軍司馬文王々指授節度,使鄧艾ぁ與蜀將姜維あ
相綴連ぃ;雍州刺史諸葛緒邀維,令不得歸。艾遣天水太守王頎等直攻維營,隴西太守牽洪
い邀其前,金城太守楊欣詣甘松ぅ。維聞鐘會う諸軍已入漢中□,退還。欣等躡於強川口
□,大戰,維敗走。聞雍州□已塞道,屯橋頭□,從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後。諸葛緒
聞之,卻還三十裡。維入北道三十裡,聞緒軍卻,〔尋〕還,從橋頭過,緒趣□截維,較一
日不及。維遂東還守劍閣。鐘會攻維,未能克。艾上言:「今賊摧折,宜遂從陰平□由邪徑
□經漢德陽亭□趣涪□,去劍閣西百裡,去成都(21)三百裡,奇兵沖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
赴涪,則會方軌(22)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23)曰:『攻其無備,出
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裡,鑿山
通道,造作橋閣(24),山高谷深,至為艱難,糧運將匱(25),頻至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
而下(26),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27)而進,先登至江油(28),蜀守將馬邈降。蜀衛將軍諸
葛瞻(29)自涪還綿竹(30),列陣待艾。艾遣其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馬師纂等出其左。
忠、纂戰不利,並退還,曰:「賊未可勝。」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舉,何不可之
有?」乃叱忠、纂等,將斬之。忠、纂馳還更戰,大破〔之〕,斬瞻〔及尚書張遵等首〕,
進軍到雒(31)。劉禪(32)遣使請降,遂滅蜀。(33)
    【註釋】
    ヾ奇:與下篇《正戰》之「正」構成一對相反相成的軍事術語。「奇正」論,乃是我國
古代兵家研究克敵制勝的一種軍事辯證理論。「奇正」之說雖最早見於《老子》的「以正治
國,以奇用兵」,但作為完全意義上的軍事理論則始見於《孫子兵法·勢篇》:「三軍之
眾,可使畢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戰勢不過奇正,
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孫子這裡雖然既強調了奇正
二者相區別的一面,也肯定了它們之間相互聯繫的一面,但對奇正概念的內涵卻未展開論
述。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在繼承其先世孫武的軍事思想基礎上,對「奇正」論有了創新性
的闡發。他在《孫臏兵法·奇正篇》明確指出:「同,不是以相勝也,故以異為奇。」又
說:「發而為正,其未發者奇也。」可見,「正」是指一般的、正常的,「奇」是指特殊
的、變化的;在正常情況下是「正」者,在特殊情況下可變為「奇」,反之亦然。「奇正」
理論在戰爭中的廣泛應用,大體上可以包括以下方面:在兵力部署上,擔任警戒守備任務的
部隊為正,擔任機動出擊的部隊為奇;箝制敵人的部隊為正,突出敵人的部隊為奇。在作戰
方式上,正面進攻為正,側翼迂迴為奇;明攻為正,暗襲為奇。在戰術變換上,一般戰法為
正,特殊戰法為奇;常法為正,變法為奇,等等。本篇所講的「奇」,是就戰術戰法而言。
    ゝ敵虛,則我必為奇:語出《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中。意思是,發現敵人有虛弱之
點,我就采用出奇制勝戰法襲擊它。
    ゞ魏景元四年:即公元263年。景元,是魏元帝曹奐的年號。
    々司馬文王:即魏將司馬懿之子司馬昭。馬本及諸本皆作「司馬宣王」(即司馬懿),
顯誤。魏火蜀之戰是在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此時,宣王司馬懿已故去十二年(即亡
於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故據史校改。
    ぁ鄧艾:三國魏將。義陽棘陽(今河南新野東北)人,字士載。初為司馬懿掾屬,建議
屯田兩淮,廣開漕渠,發展生產。後升任征西將軍,與蜀將姜維相拒。景元四年同鐘會分軍
滅蜀。後為鐘會誣告以謀叛罪被殺。
    あ姜維:三國蜀將。原為魏將,後歸蜀漢,為諸葛亮所器重,授任具為征西將軍。亮死
後,他繼領其軍,官至人將軍,率師多次攻魏無功。魏攻蜀之戰,他堅守劍閣抗擊魏軍主
力。蜀主劉禪出降,他被迫降於魏將鐘會。後鐘會叛魏,他偽與聯結,企圖乘機復蜀,事敗
被殺。
    ぃ綴連:本謂連結,這裡指保持接觸以吸引對方。
    い牽洪:人名,原作「牽弘」,《百戰奇法》原作者因避宋太祖趙匡胤父諱(「弘殷」
之「弘」)而援引時改「弘」為「洪」。
    ぅ甘松:即甘松嶺,位於今甘肅迭部東南。
    う鐘會:三國魏將。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字士季。魏大將軍司馬昭的重要謀
士,官至司徒,封東武亭侯。魏火蜀之戰時,他任鎮西將軍,率主力十二萬進攻漢中,繼攻
劍閣受阻。滅蜀後,因叛魏被殺。
    □漢中:郡名。秦置。三國時屬蜀,後為魏攻佔,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東)。
    □強川口:因強水出陰平西北之強山,故名強川。
    □雍州:即雍州刺史諸葛緒的代稱。
    □橋頭:地名。位於今甘肅文縣東南。
    □孔函谷:山谷名。位於今甘肅舟曲東,亦即白龍江谷。
    □趣(cù):謂急速,趕快。
    □陰平:古縣名。西漢置。位於今甘肅文縣西北。因其地處摩天嶺之陰而得名,是隴南
入蜀的必經之路,東經陽安關可通漢中,南出江油、涪縣可達成都。
    □邪徑:謂險僻小路。
    □漢德陽亭:西漢時的故亭,東漢時因亭置縣。位於今四川劍閣西北。
    □涪:即涪縣,位於今四川綿陽東北。
    (21)成都:馬本及唐本作「城都」,今從王本和汪本。成都,三國蜀都,今屬四川。
    (22)方軌:謂平坦的大道。
    (23)軍志:猶言兵書。這裡指《孫子兵法》。
    (24)橋閣:亦稱棧圖,謂棧道,即在險絕之處,鑿崖架木,以為通道。
    (25)匱(kuì):缺乏,困難。
    (26)推轉而下:外力助推使之滾動而下。
    (27)魚貫:像水中魚游一樣先後接續不斷。
    (28)江油:地名。位於今四川江油北。
    (29)諸葛瞻:諸葛亮之子,字思遠。蜀後主時,任騎都尉、行都護衛將軍平尚書事等
職。鄧艾率軍自陰平入蜀,瞻督軍進至涪縣不前,致艾軍得以越過馬閣山險,直趨成都。瞻
自涪退軍綿竹後,與艾軍交戰中兵敗被殺。
    (30)綿竹:位於今四川綿竹東南。
    (31)雒:馬本及唐本皆誤作「漢中」,今據史校改。雒,即雒縣,廣漢郡治所,位於今
四川成都北。
    (32)劉禪:三國蜀後主。劉備之子,字公嗣,小字阿鬥。初由諸葛亮輔政,亮卒後,他
任用宦官黃皓,朝政日趨腐敗。炎興元年(公元263年)魏軍迫近成都,他被迫出降,後
被封為安樂公。
    (33)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魏書·鄧艾傳》。

42.正戰
    【提示】
    本篇以《正戰》為題,旨在闡述在何種條件下使用「正兵」作戰的問題。它認為,在道
路不能暢通,糧餉不能前運,計謀不能誘敵,利害不能惑敵的情況下,只有使用「正兵」,
即使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部隊,採取「且戰且前」、步步推進的正規戰法,才能深入
敵方,奪取勝利;否則,是無法實施遠程作戰並取得勝利的。此篇與前篇《奇戰》,從相反
相成的兩個側面,進一步論述了在不同情況下,採用不同兵力部署和作戰方法而制敵取勝這
一具有普遍意義的作戰指導原則問題,完全體現了孫子所揭示的「凡戰者,以正合,以奇
勝」、「戰勢不過奇正」(見《孫子兵法·勢篇》)這一軍事鬥爭的客觀規律性。
    東晉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晉安帝司馬德宗乘後秦皇帝姚興新亡,國內政局不
穩之機,派遣中外大都督劉裕率師北攻後秦。劉裕以冠軍將軍檀道濟等為前鋒,集中優勢兵
力,採用分進合擊、步步推進的正兵戰法,迅速攻佔洛陽,為晉軍進一步西進奪取潼關、長
安,滅亡後秦,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檀道濟作為晉軍前鋒的指揮官,他不僅善於從遠程作戰
的具體條件出發,在作戰指揮上較好地體現了孫子的「以正合,以奇勝」的指導原則,而且
能夠本著「伐罪吊民」(見《宋書·檀道濟傳》)的目的,在政治上貫徹執行寬俘恤民的正
確政策。這一點恰是晉軍迅速取勝和贏得後秦民眾感悅歸附的重要原因。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前進道路不能暢通無阻,糧餉供應不能運進保障,所施計謀不能誘
敵就範,所設利害不能迷惑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作戰,就必須采用正兵作戰。所謂「正
兵」、是指使用經過選拔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賞罰嚴明、號令統一的正規大部隊,採取
邊打邊進、步步為營的正面進攻戰法,這樣作戰就能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不使用大
部隊實施正面進攻戰法,怎麼能夠進行遠程作戰呢!」
    東晉將領檀道濟隨同中外大都督劉裕北伐後秦而擔任晉軍前鋒指揮官,他率軍正面進攻
洛陽,採取(分進合擊,步步推進的)正規戰法,迅速攻城破壘,俘獲敵人四千餘人。這
時,有人建議將俘虜殺掉集中一起封土作高塚以炫耀晉軍之武功。但檀道濟卻反對說:「討
伐罪惡,安撫人民,恰是今日應作之事。帝王的軍隊是以申張正義為法度,為什麼一定要殺
人?」隨後將俘虜全部釋放遣送回家。於是,後秦民眾為之感化而欣悅,相繼前來歸附的人
很多。
    【原文】
    凡與敵戰,若道路不能通,糧餉不能進,推計ヾ不能誘,利害不能惑,須用正兵ゝ。正
兵者,揀士卒,利器械,明賞罰,信號令,且戰且前,則勝矣。法曰:「非正兵,安能致
遠?」ゞ
    宋檀道濟々為高祖ぁ北伐前鋒,至洛陽,凡拔城破壘,俘四千餘人あ。議者謂應戮以為
京觀ぃ。道濟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王師以正為律,何必殺人?」皆釋而遣之。於是
戎夷い感悅,相率歸之者眾。ぅ
    【註釋】
    ヾ推計:謂行以計謀。唐本作「計謀」,王本及汪本作「詭計」,皆可。
    ゝ正兵:本篇這裡是指經過選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採取「且戰目前」、步步推
進的正面進攻的大部隊。
    ゞ非正兵,安能致遠:語出《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卷上。但與原文略異,原文是:「若
非正兵,安能致遠。」
    々檀道濟:南朝宋將領。高平金鄉(今山東金鄉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蘇鎮江)。東
晉安帝元興三年(公元404年)從劉裕討桓玄入建康(今南京),官至冠軍將軍。義熙十
二年(公元416年)又從劉裕北伐後秦擔任前鋒,以正兵戰法「長驅而進」,迅速攻佔洛
陽。晉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建宋後,進位司空,鎮守尋陽(今江
西九江)。後為宋文帝(劉裕第三子劉義隆)所疑忌被殺。
    ぁ高祖:指南朝宋武帝劉裕。但劉裕統兵北伐後秦之時,尚未代晉稱帝,官至太尉,封
宋王。
    あ四千餘人:汪本誤作「四十余人」,今據史校改。
    ぃ京觀:亦稱「京丘」。古代戰爭,勝利者為炫耀其武功,常常將敵屍收集一起封土作
高塚,稱為「京觀」。い戎夷:這裡是對後秦人的誣稱。
    ぅ本《正戰》篇,馬本及唐本、王本均無史例原文,僅在《正戰》篇目下注有「與前
《車戰》同斷」字樣。據清咸豐三年(1853年)麟桂刊本《水陸攻守戰略秘書七種》之
《百戰奇略·正戰》篇下注文,所謂「與前《車戰》同斷」,是指《正戰》史例與前《車
戰》史例相同。為保持《百戰奇略》一書具有百戰百例這一特點的完整性,故據汪本《百戰
奇法·正戰》篇史例補入,該史例系出自《宋書·檀道濟傳》。
    本篇之後的《重戰》、《佚戰》、《亂戰》、《合戰》四篇與《正戰》情況相同,所缺
史例皆據汪本補入,這裡一並說明,以下各篇不再詳注。

43.虛戰
    【提示】
    本篇以《虛戰》為題,旨在闡述在敵我力量對比上,我處於勢虛力弱的情況下,如何擺
脫被動、爭取主動的問題。它認為,在對敵作戰中,如果我軍力量虛弱,則應以「示形」之
法偽裝成力量充實雄厚的樣子,使敵人摸不透我軍的真實情況,它就不敢輕率進攻我。那
麼,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伺機再戰了。力量虛弱而「偽示以實形」,實際上是一種以假亂
真、迷惑敵人的方法,這在古代戰爭中,常常是處於弱軍一方,用以保存自己、待機破敵的
一種戰法。
    本篇所引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的事例,雖是「示形」惑敵的典型例子,但
未必符合歷史實際。此例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裴氏
在作注時已對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一事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因
為,首先,與史實不符。陽平地處漢中,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初屯陽平之
時,司馬懿尚為荊州都督,鎮守宛城(今河南南陽)。至建興九年(公元231年)三月,
司馬懿始奉詔與諸葛亮相拒於關中,而在此前後並未發生漢中陽平交戰事。其次,與情理不
符。既然司馬懿親率二十萬大軍抵禦蜀軍,且又探明亮兵少力弱,那麼,從兵力對比上看,
懿兵乃二十倍於亮兵。司馬懿本可以憑借其壓倒的絕對優勢兵力,乘機圍攻諸葛亮而一舉殲
滅之,怎麼會因為疑亮有伏兵而率兵退走北山呢?這顯然是不符合司馬懿一貫用兵的特點
的。另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載稱:「延每隨亮出,輒欲請精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
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既然諸葛亮不肯讓
魏延統兵萬人單獨行動,那麼,又怎麼令其率重兵東下,而自己以少數兵力坐守孤城陽平
呢?以上是我們閱讀和研究此例不可不加注意的問題。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倘若我軍兵力虛弱,應當偽裝成實力強大的樣子,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
力量的虛實情況,敵人必定不敢輕易與我交戰。這樣,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不受損失。誠如兵
法所說:「敵人所以無法同我交戰,是由於我采取示形之法而改變其進攻方向的緣故。」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駐守在陽平關,派部將魏延等率主力東進,只留下萬余
人守衛陽平城。魏國大將司馬懿率軍二十萬人前去抵禦諸葛亮,與東進的魏延軍錯道而行,
徑直進至距諸葛亮六十裡的地方,其偵察人員回來向司馬懿報告說:諸葛亮所在陽平城中兵
力不多,力量虛弱。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軍即將來到,擔心他向自己逼近,打算開赴魏延
處,卻因彼此相距太遠,事態緊迫已經來不及了。因此,蜀軍將士個個驚慌失色,不知應當
采取什麼辦法。然而,諸葛亮卻神態自若,鎮靜如常。他命令城中蜀軍都放倒旗幟,停息鼓
聲,不准隨便走出營帳;又命令士兵大開四面城門,於門前灑水掃地。司馬懿一貫認為諸葛
亮用兵謹慎持重,而現在卻又擺出虛弱的姿態,因此懷疑諸葛亮於城中埋設有伏兵,於是便
率領大軍退往北山之下。到了第二天吃飯的時候,諸葛亮同他的參謀助手們拍手大笑說:
「司馬懿一定認為我故意裝出怯弱的樣子,埋設著強大的伏兵,所以才沿著山麓退走了。」
蜀軍偵察人員此時回來報告的情況,完全像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司馬懿後來知道了這個情
況,深為悔恨。
    【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勢虛,當偽示以實形,使敵莫能測其虛實所在,必不敢輕與我戰,則我
可以全師保軍。法曰:「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ヾ
    三國蜀將諸葛亮在陽平道ゝ,魏延ゞ諸將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余守城。魏司馬懿率二十
萬眾拒亮,與延軍錯道,逕前,當亮軍六十裡,候還白懿雲亮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懿軍垂
至,恐與己相逼,欲赴延軍,相去又遠,勢不能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
命軍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開四門,掃地卻灑。懿嘗謂亮持重,而復見以弱勢,
疑其有伏兵。於是,率眾北趨山。明日食時,亮與參佐々拊手大笑曰:「司馬必謂吾怯,將
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還白,如亮言。懿後知之,深以為恨。ぁ【註釋】
    ヾ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馬本及諸本皆將「得」
字誤作「敢」,不符原義,故改。
    ゝ陽平道:即陽平關。故址在今陝西勉縣西。
    ゞ魏延:三國蜀將。義陽(今河南桐柏東)人,字文長。
    初以部曲隨劉備人蜀,以勇著稱,屢有軍功,累官至征西大將軍。諸葛亮死後,他與長
史楊儀爭權,兵敗被殺。
    々參佐:謂僚屬,助手。
    ぁ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

44.實戰
    【提示】
    本篇以《實戰》為題,旨在闡述對實力雄厚的敵人作戰應取何種指導原則的問題。它認
為,對於「勢實」之敵,應當嚴陣以待,周密防範。只有這樣,敵人對我才不敢輕舉妄動。
本篇所引「實而備之」,乃是孫子著名的「詭道十二法」之一,其意思是,對於力量充實雄
厚的敵人,要嚴加防備它。歷史經驗表明,對於勢強之敵,固然應當嚴加防備,而對勢弱之
敵,也不可以放鬆戒備。對於任何敵人,只有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切實做到有備,才能實現
無患。這是為戰爭實踐所一再證明了的客觀真理。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奉劉備之命而率軍駐屯荊州江陵的關羽,乘曹操
調兵到淮南與孫權部隊作戰之機,親率主力北上進攻據守於樊城的曹仁軍。攻樊之戰,雖是
關羽策應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略計劃的一個重要步驟,並且取得了俘官斬將而「威震華
夏」的軍事勝利,但是,必須看到,此役由於關羽親率主力北攻曹仁而與曹軍膠著於樊城不
得脫身,致使其江陵後方處於空虛無備狀態,加之關羽因一時得勝而「意驕志逸」(見《三
國志·吳書·陸遜傳》),完全喪失了對東吳孫權覬覦荊州野心的警惕和防範,這就給曹操
破壞孫劉聯盟和為吳軍後來襲取荊州造成可乘之隙。所以,北攻樊城之戰,關羽雖然在戰術
上取得了某些勝利,但在戰略指導上他卻犯了因勝而驕、因驕而疏於戒備的大錯,而最終鑄
成喪失荊州,敗走麥城的可悲結局。這是讀史者不可不引以為訓的。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人力量充實強大,我軍應當嚴陣以待;周密防備它。這樣,敵人
就一定不敢對我輕舉妄動了。誠如兵法所說:「對於力量充實強大的敵人,要嚴加防備它。」
    三國時期,蜀國先主劉備尚為漢中王的時候,他任命關羽為前將軍,授予其符節斧鉞,
讓他率兵駐紮在江陵地區,這一年(公元219年),關羽留下部分兵力駐守公安和南郡兩
地,以防東吳來犯,自己親率主力北上,進攻駐守樊城的魏國大將曹仁所部。曹操急忙派遣
於禁等將率兵援救曹仁。時值秋季大雨,漢水暴漲氾濫,於禁所率七軍都被洪水淹沒,於禁
本人投降了關羽,其部將龐德被關羽執殺。加之梁縣、郟縣和陸渾等地起義民眾有的在遙遠
之地接受關羽的官印封號,成為他的支系同黨力量,因此,關羽的聲威一下震動了整個中原
地區。
    【原文】
    凡與敵戰,若敵人勢實,我當嚴兵以備之,則敵人必不輕動。法曰:「實而備之。」ヾ
    三國蜀先主為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屯江陵。是歲,羽留兵屯公安、南
郡,以備吳,而率兵攻魏將曹仁於樊。曹公遣於禁等救仁。秋,大雨,漢水氾濫,禁所督七
軍皆沒,禁降羽,龐德ゝ被誅。梁、郟、陸渾群盜ゞ或遙受羽印號,為支黨,羽威震華夏。
々
    【註釋】
    ヾ實而備之:語出《孫子兵法·計篇》。
    ゝ龐德:南安獂道(今甘肅隴西東南)人,字令明。初隨馬騰、馬超,後歸曹操,官至
立義將軍。
    ゞ群盜:指梁縣、郟縣和陸渾等地的起義民眾。
    々本篇史例出自《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45.輕戰
    【提示】
    本篇以《輕戰》為題,旨在闡述輕率出戰的危害性。它認為,對敵作戰必須準確判斷敵
情而後出兵,方能戰勝敵人。倘若不研究敵情就輕率進兵,不制定周密計劃就貿然出戰,就
必定被敵人打敗。「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句,系引自《吳子》一書。這裡所說的
「勇者」,是指有勇而無謀的魯莽將領;「輕合」,是說輕率與敵交戰。本篇繼《計戰》之
後,再一次集中地論述了從敵情實際出發,進行戰爭謀劃的重要性,剖析了「不計而進,不
謀而戰」的嚴重危害性,提出了「料敵詳審而後出兵」的重要作戰指導原則。這是十分可貴
的思想。
    發生在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是春秋時期晉楚兩諸侯國爭霸中
原的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爭。從當時雙方的兵力對比情況看,楚軍明顯優於晉軍。然而,
戰爭的結局卻是楚敗而晉勝。楚軍之所以失敗,主要是在作戰指導上缺乏周密計劃,存在僥
幸取勝的心理,是「不計而進,不謀而戰」的典型戰例。作為楚軍統帥的子玉,驕傲輕敵,
剛愎自用,氣量狹窄,性情急躁。晉文公正是利用子玉這些致命弱點,以「拘宛春於衛」
(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的手段,激怒子玉錯誤地作出決戰的決定。由於子玉不察敵
情而輕率出戰,先是中了晉軍「退避三舍」(同上)的誘敵之計,繼而在接戰中又誤斷晉軍
「偽遁」是不支而退。於是,貿然下令追擊,終於導致連喪左、右兩軍,「楚師敗績」的結
局。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必須首先做到判斷敵情周詳準確,然後再出兵與敵人攻戰。如果不研究
敵情就輕率前進,不進行周密謀劃就貿然出戰,就一定要被敵人打敗。誠如兵法所說:「有
勇無謀的將領必定會輕率與敵人交戰,輕率與敵交戰而不考慮有利與否是不可取的。」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與楚國軍隊交戰於城濮。晉文公了解到楚軍統帥子玉自負好怒、
狹隘急躁的弱點,於是以囚禁其派往晉軍的使者宛春的辦法來擾亂他的情緒。子玉果然中計
上當,盛怒之下貿然率軍進攻晉軍,結果楚軍被打得大敗。
    【原文】
    凡與敵戰,必須料敵詳審而後出兵。若不計而進,不謀而戰,則必為敵人所敗矣。法
曰:「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ヾ
    春秋晉文公與楚戰ゝ,知楚將子玉ゞ剛忿褊急,文公遂執其使者宛春以撓之。子玉怒,
遂乘晉軍,楚軍大敗。々
    【註釋】
    ヾ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語出《吳子·論將第四》。
    ゝ晉文公與楚戰:即春秋時期的晉楚城濮之戰。
    ゞ子玉:即楚國貴族成得臣。楚成王時,因其伐陳有功,而繼子文為令尹。城濮之戰後
因兵敗而自殺。
    々本篇史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46.重戰
    【提示】
    本篇以《重戰》為題,乃取「持重」之義,旨在闡述如何堅持慎重用兵的指導原則問
題。它認為,對待戰爭必須持慎重態度,不可輕率行事而妄啟戰端。對敵作戰中,只有真正
做到「見利則動,不見利則止」,才能使自己避免陷於危亡之地。這裡所說的「見利則動,
不見利則止」,乃是本篇所強調的用兵「須務持重」的指導原則的生動體現和根本標志,它
實質是講用兵打仗必須依據客觀情況的利弊而決定動止。就是說,情況對我有利對就向敵人
發動進攻,情況對我不利時就停止進攻敵人。可見,無論是「見利則動」,還是「不見利則
止」,都是用兵「持重」的表現。本篇所強調的「須務持重」的作戰指導原則,具有樸素的
唯物主義思想。
    春秋時期發生在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六月的晉楚鄢陵之戰,就晉軍方面來
看,便是生動體現用兵「須務持重」指導原則的戰例。當時,楚國與鄭國等聯軍已迫近晉軍
而擺開了陣勢。面對楚軍方面的攻勢,晉軍軍吏十分擔心,而在商討戰守之策時,大體上形
成了三種主張意見:一是以中軍副將範文子(士燮)為代表的,他以「外寧必有內憂」(見
《左傳·成公十六年》,下同)為辭,力主「釋楚」而不戰;二是以中軍主將欒書為代表
的,主張「固壘而待之」,先守而後攻;三是以新軍副將郤至為代表的,他在深入分析「楚
有六間」(即楚軍將帥不和、行陣混亂、彼此觀望、紀律松懈、士無鬥志等六大弱點)之
後,主張乘間進擊、速戰速決。範文子之子范□主張立即「塞井夷灶」,擺開陣勢,反攻楚
軍,這顯然是與郤至的主張相一致的。身為晉軍最高統帥的晉厲公,在對上述各種主張進行
權衡之後,欣然聽從郤至之言並兼納范□之謀,從而取得了鄢陵擊敗楚軍的作戰勝利。從表
面現象看,郤至等人的速戰主張似乎是不持重,然而,在已經具備了速戰的客觀條件和有利
時機的時候,能夠及時果斷地作出速戰的決策,這非但不是輕率盲動的表現,相反倒是一種
恰到好處的持重。這也正是晉軍所以能夠戰勝楚鄭聯軍進攻的一個重要原因。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務須保持慎重態度,見到有利時機就采取進攻行動,不見有利時機就按
兵不動;要審慎持重,不可輕舉妄動。如能做到這樣,就一定不會陷入危亡之地。誠如兵法
所說:「軍隊停止行動時,應當如同山嶽那樣穩固不動。」
    春秋時期,晉國將領欒書奉晉厲公之命率軍進攻楚國,雙方軍隊即將開戰之時,楚軍一
大早就迫近晉軍而擺開陣勢。晉國的軍吏對楚軍的來勢迅猛很擔心,但副將范□(範文子之
子)卻快步向前建議說:「填塞水井,夷平鍋灶,就在軍營中擺開陣勢,把行列間的距離拉
寬(以利出戰和擊刺)。晉、楚兩國都是上天所賜予的國家,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範文
子一聽生怒,遂手持戈器把他趕到一邊,說:「國家的存亡,這是天意,你小孩子家懂得什
麼?」欒書說:「楚軍輕佻而缺乏堅韌,我們審慎持重地固守營壘而等待他們,三天之後楚
軍必定退走。乘其退走而出兵追擊之,一定可以取得全勝。」郤至聽後說道:「楚國有六個
可資利用的空隙,我們不可以坐失這個良機。他們的兩卿子反、子重互相排斥,楚王的親兵
們從舊貴族家選拔擔任,鄭國軍隊雖然擺開陣勢卻不嚴整,蠻夷雖有軍隊卻不會列陣,楚軍
擺陣之時卻不避晦日,其士兵在陣中大肆喧鬧,陣合應靜而楚軍更加喧囂不止。楚方各軍互
相觀望依賴,沒有戰鬥意志;舊家出身的士兵未必精良有戰鬥力,晦日出兵列陣已冒犯了上
天所忌之規。因此,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他們。」晉厲公欣然采納了郤至的建議,終於把楚軍
打敗在鄢陵之地。
    【原文】
    凡與敵戰,須務持重,見利則動,不見利則止,慎不可輕舉也。若此,則必不陷於死地
ヾ。法曰:「不動如山。」ゝ
    春秋晉將欒書ゞ伐楚,將戰,楚晨壓晉軍而陣,軍吏患之。裨將范□々趨進,曰:「塞
井夷灶,陳於軍中,而疏行首ぁ。〔晉、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あ執戈逐之,
曰:「國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欒書曰:「楚師輕佻,吾持重固壘而待之,三日
必退。退而擊之,必獲全勝。」〔郤至ぃ曰:「楚有六間,不可失也。其二卿い相惡,王卒
以舊,鄭陳而不整,蠻軍而不陳,陳不違晦,在陳而囂,合而更囂,各顧其後,莫有鬥心;
舊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公說ぅ。於是敗楚師於鄢陵。う
    【註釋】
    ヾ死地:謂危亡之境地。其義與《孫子兵法·九地篇》所講之「死地」(即「疾戰則
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不盡相同。
    ゝ不動如山:語出《孫子兵法·軍爭篇》。
    ゞ欒書:春秋晉國將領。晉文公時下軍主將欒枝之孫。晉厲公六年(周簡王十一年,公
元前575年),在晉楚鄢陵(位於今河南鄢陵北)之戰中,他任中軍主將。
    々范□:即士□,晉國大夫士燮(亦稱範文子)之子,卒後謚宣子,故又稱「范宣子」。
    ぁ疏行首:謂拉寬行陣間戰道的距離,以利出戰、擊刺。行首,即行道,戰道也。
    あ文子。即範文子。
    ぃ郤至:春秋晉景公時為溫大夫,故又稱溫季。厲公時晉楚戰於鄢陵,他任新軍副將,
以「楚有六間」為據,力主速戰勿失良機,為晉厲公所采納,遂敗楚軍。
    い二卿:指楚公子子反、子重,二人矛盾甚深。
    ぅ公說:自此以下句,汪本作「終敗楚師」,因其不盡史載原文,故據《國語·晉語
六》補。公說,謂晉厲公欣然采納郤至的建議。公,即晉厲公;說,通「悅」,高興。
    う本篇《重戰》,馬本及唐本、王本均無史例引文,今據汪本補入。此篇史例出自《左
傳·成公十六年》及《國語·晉語六》。

47.利戰
    【提示】
    本篇以《利戰》為題,乃取「利誘」之義,與後《餌戰》篇,都是旨在闡述對敵作戰中
如何「設餌誘敵」就範的問題。它主張,對於「愚而不知變」、「貪利而不知害」的愚頑貪
婪之敵,「可誘之以利」,擊之以伏兵。這樣,就可以打敗它。本篇所引「利而誘之」一
語,乃孫子「詭道十二法」之一。以利引誘貪利之敵就範,這在古代作戰中,是為兵家經常
采用的克敵制勝的有效戰法。春秋時期,發生在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的楚伐絞
之戰,就是采用此種戰法取勝的一個戰例。
    當時,楚軍進至絞國都城南門,為了盡快戰勝絞軍,莫敖屈瑕針對「絞小而輕,輕而寡
謀」的弱點,建議派出不設兵保衛的采樵役徒以引誘絞人上鉤,為楚武王所欣然采納。絞人
果然中計上當,抓獲楚軍的采樵役徒三十人回城。絞人自以為得計,第二天又爭相出城,不
遺余力地追逐楚軍采樵役徒於山中。楚軍預先設伏兵於山下,並以兵堵守其都城北門,切斷
了絞城的內外聯繫,遂乘絞兵散亂不備之隙而大敗之,迫使絞國求和而「為城下之盟」(見
《左傳·桓公十二年》)。顯而易見,從敵情實際出發,依據絞兵「輕而寡謀」的弱點,採
用「利而誘之」的戰法,這恰是楚軍得以順利戰勝絞兵的重要原因。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敵將愚頑而不知機變,可以用小利來引誘它上鉤;敵人貪圖小利而不曉
危害,可以埋設伏兵來襲擊它。這樣,敵人就可以被打敗。誠如兵法所說:「敵人貪婪好
利,就用小利引誘它。」
    春秋時期,楚國進攻絞國,軍隊進駐於絞城之南門。楚國的莫敖屈瑕向楚王建議說:
「絞國地小而人輕佻,輕佻就缺少謀略。因此,請大王派出一些不設衛兵保護的砍柴人,以
此來引誘絞人就範。」楚王采納了屈瑕的建議。這樣,絞軍便輕而易舉地捕獲了楚軍三十名
砍柴人。第二天,絞軍又爭相出城,於山中追逐楚軍砍柴人。楚軍預先守候在絞城北門,並
埋設伏兵於山下,結果大敗絞軍,與絞國簽訂了城下之盟而勝利回國。
    【原文】
    凡與敵戰,其將愚而不知變,可誘之以利。彼貪利而不知害,可設伏兵以擊之,其軍可
敗。法曰:「利而誘之。」ヾ
    春秋楚伐絞ゝ,〔軍其南門〕。莫敖ゞ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捍采樵者
々以誘之。」從之。絞獲三十人。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徒於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伏
〔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ぁ
    【註釋】
    ヾ利而誘之:語出《孫子兵法·計篇》。
    ゝ絞:春秋時期諸侯國之一,位於今湖北鄖縣西北。
    ゞ莫敖:馬本及唐本皆誤作「莫數」,今據史校改。莫敖,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掌軍政大
權之官,相當於別國的司馬。
    々請無捍采樵者:馬本及唐本皆作「請無行采樵者」;王本及汪本則作「請行采樵
者」,都與原義不符,故據史校改。此句意思是:請派出不設保衛的砍柴人。捍,保衛;采
樵者,砍柴人。
    ぁ本篇史例出自《左傳·桓公十二年》。

8.害戰
    【提示】
    本篇以《害戰》為題,取義於「要害」,其要旨在闡述防御作戰中如何利用險隘要害阻
擊敵人進攻的問題。它認為,對於向我進攻、襲擾的敵人,可於險隘之處預設伏兵,或在要
害之處築壘設障,如此敵人就不敢輕易來犯了。本篇引自《孫子兵法》的「能使敵人不得至
者,害之也」句,意思是,能夠使敵人無法達到其預定目標的,是我采取有效辦法妨害它的
緣故。實踐經驗表明,妨害敵人達到其預定目標的辦法是多種多樣的,而憑據天然險隘或人
工壘障以阻截敵人進犯,這在古代戰爭中,往往是為防御一方所常采用的妨害敵人的有效辦
法之一。唐代將領張仁願在對東突厥的防御作戰中,積極構築三受降城以防突厥進犯所取得
的明顯成效,便是利用築壘設障達成防御目的的成功事例。
    唐中宗時期,據有漠南地區的東突厥,屢從河套地區南下襲擾,嚴重威脅唐朝北部邊境
安全。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御史大夫張仁願奉詔率軍北進,乘東突厥全力西擊突騎
施,其內部十分空虛之機,一舉奪取了漠南地區。為了鞏固既得勝利和消除突厥南下襲擾之
患,張仁願力排尚書右僕射唐休璟的阻撓,奏請中宗批准,於豐州(治九原,今內蒙古五原
南)地區的黃河之北修築了三座城壘,號稱「三受降城」;又於牛頭朝那山北設置烽火台一
千八百個,從而形成了一道東西八百余裡的,依恃黃河、「首尾相應」(見《舊唐書·張仁
願傳》,下同)的,能夠阻絕突厥「南寇之路」的防御屏障。這不但鞏固了唐朝北部邊防,
而且減少了數萬邊防鎮兵和節約了大量軍費開支。這說明了築壘設障在防御作戰中是有重要
作用的。
    【譯文】
    大凡在敵我雙方各守自己疆界的情況下,如果敵人進犯我邊界,襲擾我邊民時,可在邊
界要害之處埋設伏兵,或者構築障礙要塞用以攔截敵人。這樣,敵人必定不敢輕率來犯。誠
如兵法所說:「能使敵人無法達到其預定目標的,是我設置重重障礙妨害它的緣故。」
    唐朝中宗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被突厥軍打敗,唐中宗因此
下詔任命張仁願兼任御史大夫而前去接替沙吒忠義的防務。張仁願抵達任所時,突厥兵已經
退走,於是他便率軍跟蹤追擊,乘夜偷襲敵營,擊敗了突厥軍。在此之前,唐朝朔方軍與突
厥是以黃河為分界的。黃河北岸有個拂雲祠,突厥首領每次率兵南下侵犯邊界,必定先到該
祠禱告以求神靈保佑,然後再引兵渡過黃河南下。張仁願剛來這裡時,恰值突厥可汗默啜率
領全軍西向進攻突騎施,仁願奏請中宗批准其率兵乘突厥內部空虛之隙而攻取了漠南地區,
並於黃河以北修築東、中、西三座受降城,以此切斷敵人南犯的進軍道路。但此請求卻遭到
了尚書右僕射唐休璟的反對,他認為:「自兩漢以來,國家在這個地區都是以北守黃河為
限,如今卻要築城於敵人腹地之中,最終結果還是為敵人所占有。」為此,張仁願一再上表
申述自己的請求,唐中宗最後終於批准了他築城的請求。仁願還上表請求准許其把服役期滿
即將返鄉的士兵留下幫助築城。當時有鹹陽籍鎮兵二百人怠工逃跑,仁願派人抓回後全部殺
死在城下,全軍上下都為之所震懾。自此以後,參加築城的人都很賣力,僅用六十天就將三
座城壘修好了:以拂雲祠處的築城為中受降城,向南直通朔方鎮;西受降城向南直通靈武
鎮;東受降城向南直通榆林鎮。三座城間各相距四百余裡,其北面是大沙漠,這樣為國家拓
寬疆土三百裡遠。同時,又在牛頭朝那山北設置烽火瞭望台一千八百個。從此以後,突厥人
再也不敢越過陰山放牧,朔方地區不再有敵人侵擾了。每年可節省上億的軍費開支,縮減邊
鎮兵數萬人。
    【原文】
    凡與敵各守疆界,若敵人寇抄我境,以擾邊民,可於要害處設伏兵,或築障塞以邀之,
敵必不敢輕來。法曰:「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ヾ
    唐時,朔方軍總管沙吁忠義ゝ為突厥ゞ所敗,詔張仁願々攝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賊已
出,率兵躡擊,夜掩其營,破之。始,朔方軍與突厥以河為界,北崖有拂雲祠,突厥每犯
邊,必先謁祠禱祀,然後引兵渡而南。時默啜ぁ悉兵西擊突騎施あ,張仁願請乘虛取漠南
ぃ,〔於〕河北築三受降城い,絕虜南寇路。唐休璟ぅ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河,今築
城虜腹中,終為〔賊虜〕所有。」仁願固請,中宗許之。表留歲滿〔兵〕以助其功。時鹹陽
兵二百人逃歸,仁願擒之盡斬城下,軍中股栗,役者盡力,六旬而三城就。以拂雲為中城,
南直朔方;西城南直靈武,東城南直榆林,三壘相距各四百余裡,其北皆大磧也,斥地三百
裡遠。又於牛頭朝那山う北置烽堠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馬,朔方復無寇。歲省費
億計,減鎮兵數萬。□
    【註釋】
    ヾ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語出《孫子兵法·虛實篇》。
    ゝ沙吒忠義:唐中宗時少數民族將領。
    ゞ突厥:指東突厥。
    々張仁願:唐代將領。華州下邽(今陝西華縣西北)人。初為洛州長史,後為朔方軍大
總管。因其對突厥作戰有功,官至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封韓國公。
    ぁ默啜:亦作「墨啜」。東突厥可汗,亦即阿波干可汗,名環。自唐武後至玄宗間,屢
擾邊境,四出擴張,拓地萬余裡,有兵四十萬,成為頡利可汗之後最強盛的時代。
    あ突騎施:馬本及諸本皆作「突厥」,不確,今據史校改。突騎施,古族名,原屬西突
厥,唐武後時逐漸強大,建政權於碎葉川(位於今吉爾吉斯共和國之楚河流域),統治地區
至伊麗水(即今新疆伊犁河)流域。
    ぃ漠南:馬本及各本皆誤作「漢南」,今據史校改。漠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
區,自漢代後稱之為「漠南」,亦作「幕南」,今屬我國內蒙古地區。
    い三受降城:即東、中、西三座受降城。東城位於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南,中城位於今內
藏古包頭西之黃河北岸;西城位於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聯合旗西南之黃河北。
    ぅ唐休璟:唐京兆始平(今陝西興平東南)人。唐中宗時,官至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
下三品,封宋國公。
    う牛頭朝那山:馬本及諸本皆誤作「牛頭廟那山」,今據史校改。
    該山位於今內蒙古固陽東。
    □本篇史例出自《新唐書·張仁願傳》,又見於《舊唐書·張仁願傳》。

49.安戰
    【提示】
    本篇以《安戰》為題,取義於「固守不動」,其要旨是闡述防御作戰如何固守待敵的指
導原則問題。它認為,對於遠來氣銳而又急欲決戰的進攻之敵,只有采取「安守勿應,以待
其敝」的方針,才能最後戰勝敵人。戰爭實踐的經驗表明,面對強敵進攻,在自己尚不具體
速戰取勝條件的時候,採取「安守勿應,以待其敝」的防御作戰方針,無疑是穩妥而正確的
決策。因為,對於來勢兇猛而又急欲決戰的強敵,只有避敵之銳不與其交鋒,才能保存自己
實力;只有憑壘固守待敵,才能消耗和疲憊敵人,為最後殲滅敵人創造有利條件。三國時期
魏將司馬懿挫敗蜀相諸葛亮進攻的渭南之戰,便是較好地體現「安守匆應,以待其數」作戰
方針的突出一例。
    魏明帝青龍二年(蜀後主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蜀相諸葛亮親率十萬大軍北出
斜谷進攻曹魏,企圖與魏軍決戰於渭南。但魏軍統帥司馬懿針對諸葛亮急欲決戰的企圖,採
取了避敵鋒銳、固守待敵的作戰方針。他背渭水為陣,依靠當地雄厚的人力、物力,進行持
久堅守,頓挫蜀軍進攻銳氣,迫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屯於五丈原狹小地區。在其後雙方相持不
戰的一百多天裡,儘管諸葛亮屢次挑戰,甚至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巾幗婦人之飾」,以此來
羞辱和激怒其出戰,但司馬懿識破其用心而始終堅持按兵不動的方針。致使蜀軍空耗國力,
一無所獲,最後在諸葛亮病亡於軍中的情況下,不得不罷攻撤退。
    【譯文】
    大凡敵人從遠道而來且士氣銳盛,是以采取速戰速決為有利;對於這種進攻之敵,我軍
應當憑恃深溝高壘,實施固守防御而不急於出兵應戰,以等待敵人疲憊不堪之隙。倘若敵人
制造事端來挑動我出戰,也不可為其陰謀所擾而隨意出動。誠如兵法所說:「實施堅守防御
的部隊,應像木石置於平地那樣靜止不動。」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十萬從斜谷出兵進攻魏國,而扎營於渭水之南。魏國派
遣大將司馬懿率兵進行抵抗,其部將都主張部隊前往渭水之北設陣以等待諸葛亮軍,司馬懿
卻說:「百姓和軍資都在渭水之南,這裡是必爭不棄之地。」於是督率魏軍渡過渭水,且背
靠渭水而扎營佈陣。司馬懿因此而對部將說:「諸葛亮如果是個有勇氣的人,當會北出武
功,依托山地而向東擴展。如果他要向西而上五丈原的話,我軍就平安無事了。」此時恰值
一顆流星隕落於諸葛亮營壘的方向,司馬懿據此推知諸葛亮一定要失敗。是時,魏明帝根據
諸葛亮率軍遠道而來利於速戰的情況,一再命令司馬懿要慎重戰事,以等待蜀軍內部的變
化。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都不應戰。諸葛亮為此又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用的頭巾和發
飾,(企圖以此激怒他出戰),但司馬懿始終堅守壁壘而不為其所動。司馬懿之弟司馬孚寫
信詢問戰事情況,司馬懿回信說:「諸葛亮志向遠大但不善於選擇時機,多於謀劃但缺少決
斷,喜好用兵但不懂權變。因此,他雖然擁有十萬大軍,但卻落入我的謀劃之中,打敗他是
必定無疑的了。」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不戰一百多天後,趕上諸葛亮病死於軍中,蜀軍將領
燒掉營壘而逃走,當地百姓跑來報告消息,司馬懿便親自率兵隨後追趕。諸葛亮的長史楊儀
見魏軍追來,便調轉旗幟、擂動戰鼓,擺出一副反擊魏軍的樣子。司馬懿認為對於撤退回歸
本國的敵軍,不能過分逼迫它,於是楊儀才得以率領蜀軍結陣有序地退走了,過了一天,司
馬懿率軍進至蜀軍駐過的營地,觀察諸葛亮留下的各種遺跡,搜繳到蜀軍的作戰地圖、軍事
文書和很多糧食。司馬懿據此而斷定諸葛亮一定死了,十分感慨地說:「諸葛亮真是天下奇
才啊!」部將辛毗以為諸葛亮究竟死活還不清楚,但司馬懿卻非常肯定地說:「軍事家們所
最重視的,便是作戰文書、軍事密計和兵馬糧草,而今蜀軍竟把這些重要東西都丟棄在這
裡。難道能有已損壞了五髒六腑還可以存活的人嗎?我們現在應當趕快追擊他們。」關中地
區生長很多蒺藜,為便於部隊途經此地而能順利前進,司馬懿使令二千士兵都腳穿平底軟木
鞋走在前邊,讓帶刺的蒺藜都扎在士兵的軟木鞋底上,使步騎兵大隊得以隨後順利跟進。魏
軍追到赤岸地界時,才知道諸葛亮確實死了。當時,老百姓編了句諺語,說:「死的諸葛亮
嚇跑了活的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道:「這是由於我只能預料活諸葛亮的行事,而
不能預料他死後行事的緣故啊!」
    【原文】
    凡敵人遠來氣銳,利於速戰;我深溝高壘,安守勿應,以待其敝。若彼以事撓我求戰,
亦不可動。法曰:「安則靜。」ヾ
    三國蜀將諸葛亮率眾十余萬出斜谷,壘於渭水之南。魏遣大將司馬懿拒之,諸將欲往渭
北以待之,懿曰:「百姓積聚皆在渭南,此必爭之地也。」遂率軍而濟,背水為壘。因謂諸
將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ゝ,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ゞ,則諸軍無事矣。」亮果上五
丈原。會有長星墜亮之壘,懿知其必敗。時朝廷以亮率軍遠入,利在急戰,每命懿持重,以
俟其變。亮數挑戰,懿不出,因遺懿以巾幗婦人之飾。懿終不出。懿弟孚書問軍事,懿復
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持兵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與之對壘百余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懿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
鼓,若將向懿者。懿以歸師不之迫,於是楊儀結陣而去。經日,行其營壘,觀其遺事,獲其
圖書、糧食甚眾。懿審其必死,曰:「天才奇才也!」辛毗ぁ以為尚未可知。懿曰:「軍家
所重,軍書密計、兵馬糧食,今皆棄之,豈有人損五髒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關中多蒺
藜あ,懿使軍士二千人ぃ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著屐,然後馬步俱進。追到赤岸い,乃
知亮已死。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懿笑曰:「吾能料生,不能料死故
也。」ぅ
    【註釋】
    ヾ安則靜:語出《孫子兵法·勢篇》。王本及汪本作「不動如山」,與前《重戰》引文
重。
    ゝ武功:漢置縣。故址在今陝西武功西。
    ゞ五丈原:古地名。位於今陝西寶雞東南之斜谷口西側,渭水經其北自西向東流。
    々楊儀: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字威公。諸葛亮以其為長史,協助處理軍務和籌劃
糧秣。亮死後,自恃其誅殺魏延功高,因職低不滿,與尚書令蔣琬爭權而獲罪入獄自殺身死。
    ぁ辛毗: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字佐治。初從袁紹,後歸曹操,任丞相長史。魏文帝
時任侍中,明帝時封穎鄉侯。
    あ蒺黎:一種果被帶刺的草本植物,部隊經此叢生之地,影響行軍作戰。
    ぃ二千人:馬本及諸本皆誤作「三千人」,今據史校改。
    い赤岸:馬本及唐本皆誤作「亦岸」,今從王本。赤岸,位於今陝西留壩東北。
    ぅ本篇史例出自《晉書·宣帝紀》。

50.危戰
    【提示】
    本篇以《危戰》為題,顧名思義,旨在闡述部隊作戰陷入危險境地時,將帥應當采取何
種措施以扭轉戰局。它認為,一旦作戰中部隊陷入危困之時,為將帥者應當臨危不懼,激勵
將士抱定決一死戰之志,奮勇殺敵。只有這樣,才能轉危為安,取得最後勝利。這裡所引孫
子「兵士甚陷,則不懼」語,據唐代杜牧《注孫子》雲:「陷於危險,勢不獨死,三軍同
心,故不懼也。」可見,士卒深陷危困之所以不懼怕,是因為全軍上下都抱定對敵決一死戰
之志的結果,而全軍遇危之所以奮勇殺敵而不怕犧牲,又是由於平時將帥從嚴治軍所培養教
育的結果。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將帥便帶出什麼樣的士卒。要使部隊保持臨危不懼的勇敢
精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將帥本身的表率作用和平時嚴以治軍的教育訓練工作。本篇通過
對將帥臨危處置措施的論述,卻告訴我們從嚴治軍的重要性。
    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大將吳漢平定稱雄蜀地的割據勢力公孫述的作戰,就
是體現為將帥者臨危如何扭轉敗局的一個戰例。吳漢奉命率軍入川之初,由於進展順利而一
度產生驕傲輕敵情緒,他不聽光武帝劉秀的諄諄告戒,竟分兵冒進,結果為敵所困,陷入危
境。這是不足取的。然而,久經戰陣的大將吳漢身陷困境,卻又能臨危不懼,從容處置,指
揮若定,這又是為將帥者應該傚法的。他一面激勵將士「同心協力,人自為戰」,奮勇殺
敵,一面吸取教訓,及時調整部署,與部下劉尚合兵一處,集中兵力,乘敵不覺,突然發起
攻擊,一舉而粉碎了敵人的圍攻。其後,又經八戰八捷,終於在次年攻佔成都,消滅了公孫
述這個分裂割據勢力。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部隊陷入危亡的境地時,應當激勵全軍將士抱定必死的決心,奮勇
殺敵,不可懷有貪生僥倖心理。只有這樣,才能轉危為安,取得勝利。誠如兵法所說:「部
隊深陷危險境地,個人就不再存有恐懼了。」
    東漢大將吳漢奉命率軍討伐割據成都稱雄的公孫述,部隊進入犍為郡所轄地區。該郡各
縣都憑城堅守。吳漢揮軍攻克了廣都縣,又派輕裝騎兵燒燬了成都市橋,武陽以東的各小城
邑都投降了吳漢。這時,漢光武帝劉秀下詔告戒吳漢說:「成都有十多萬敵軍,不可輕視
它。但應堅守廣都,等待敵軍來攻,不要主動出擊與敵爭鋒。如果敵軍不敢來攻,你就轉移
營陣以逼迫它;必須等到敵軍精疲力竭之時,方可進擊它。」吳漢並未聽從光武帝的諄諄告
戒,竟乘勝自率步騎兵二萬余人進逼成都。當進至距成都十余裡處,於江水北岸扎營,並於
江上架設浮橋,派副將劉尚率兵萬余人屯駐於江水南岸,南北兩營地相距二十余裡。光武帝
得悉吳漢的進攻舉動後,大為吃驚,責備吳漢說:「我曾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誡你,為什麼事
到臨頭卻違背亂來?你既已輕敵貿然深入,卻又與劉尚分立兩營。事情是有緩急之別的,而
一旦遇到危急情況,就無法相互支援了。敵人如果出兵牽制你,而以主力進攻劉尚,劉尚若
被攻破,那麼,你也就失敗了。幸好現在沒發生意外情況,你要立即率兵返回廣都堅守待
敵。」但光武帝給吳漢的詔書還未送到的時候,公孫述果然已經派遣其部將謝豐、袁吉率兵
十余萬人來攻吳漢;又派另外將領率兵萬金人襲劫劉尚營寨,企圖致漢軍兩營之間無法相互
救援的被動局面。吳漢率軍與敵大戰一天,遭到失敗而退回營壘,敵將謝豐乘勢揮軍包圍了
吳漢軍。吳漢召集眾將激勵他們說:「我和諸位將軍共同越過艱難險阻,轉戰千里之遙,所
向斬獲甚多,才得以深入敵人腹地。現今進至敵人都城之下,而我們與劉尚兩處竟都遭敵人
包圍,形成互相不能救援之勢,此種局面的危害性是難以估量的。因此,我打算秘密轉移兵
力到江南與劉尚合兵一處,共同抗禦敵人。如果大家能夠同心協力,人人奮勇作戰,大功就
可建立;倘若不這樣,失敗必然而無其它余地。現在成敗的關鍵,就在這次行動了。」諸位
將領聽後齊聲說道:「是!」於是,吳漢以酒食款待將士,用草料餵飽戰馬,關閉營門三天
不出戰;又在軍營中插立很多旗幟,保持煙火繚繞不斷,以此迷惑敵人。三天過後的晚上,
吳漢悄悄過江與劉尚合兵一處。敵將謝豐等竟然沒有發覺,第二天,謝豐仍分兵一部抵禦江
北漢軍,自率主力進攻江南漢軍。吳漢親自指揮全部兵力迎戰敵軍,從清晨交戰直到黃昏時
候,終於大敗敵軍,擊斬了敵將謝豐、袁吉。於是,吳漢乘勝率軍還守廣都,留下劉尚所部
繼續抵禦公孫述,並把有關戰況寫成奏狀上報光武帝,而且深切痛責自己的過失。光武帝閱
後批覆道:「你率兵還守廣都,是很得要領的行動。公孫述此後必定不敢丟開劉尚而直接來
進攻你。如果他先進攻劉尚,你從廣都率領全部步騎兵行軍五十裡而赴援到那裡時,正是公
孫述處於危險困疲的時候,因此打敗他將是勢所必然之事。」此後,吳漢率軍同公孫述軍交
戰於廣都至成都之間,前後八戰八捷,並進駐於成都外城。公孫述親率數萬人出城與吳漢軍
大戰,吳漢派遣護軍高午、唐邯率領數萬精銳部隊迎擊公孫述。公孫述兵敗逃走,高午奮勇
追擊,沖進敵陣揮槍猛刺,殺死了公孫述。第二天,成都城內的敵人開城投降。吳漢令人斬
下公孫述首級傳送到京都洛陽。至此,蜀地割據勢力完全被平定。
    【原文】
    凡與敵戰,若陷在危亡之地,當激勵將士決死而戰,不可懷生,則勝。法曰:「兵士甚
陷,則不懼。」ヾ
    後漢將吳漢ゝ討公孫述ゞ,進入犍為々界。諸縣皆城守。漢攻廣都ぁ,拔之。遣輕騎燒
成都あ市橋,武陽以東諸小城皆降。帝ぃ戒漢曰:「成都十余萬眾,不可輕也。但堅據廣
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若不敢來,公須轉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漢不聽,乘
利遂自將步騎二萬余人進逼成都,去城十余裡,阻江い北為營,作浮橋,使別將劉尚將萬余
人ぅ屯於江南,相去二十余裡。帝大驚,責漢曰:「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悖亂?既輕
敵深入,又與尚別營,事有緩急,不復相及。賊若出兵綴公,以大眾攻尚,尚破,公即敗
矣。幸無他者,急率兵還廣都。」詔書未到,述果遣其將謝豐、袁吉將眾十余萬出攻漢;使
別將〔將〕萬金人劫劉尚,今不得相救。漢與大戰一日,兵敗走入壁,豐圍之。漢召諸將厲
う之曰:「吾與諸將逾越險阻,轉戰千里,所在斬獲,遂深入敵地,今至城下,而與尚二處
受圍,勢既不接,其禍難量。欲潛師□就尚於江南御之。若能同心協力,人自為戰,大功可
立,如其不然,敗必無餘。成敗之機,在此一舉。」諸將皆曰:「諾。」於是,饗士秣馬,
閉營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尚合軍。豐等不覺,明日,乃分兵
拒江北,自將攻江南。漢悉兵迎戰,自旦至哺,遂大敗之,斬謝豐、袁吉。於是,率兵還廣
都,留劉尚拒述,具以狀聞,而深自譴責。帝報曰:「公還廣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
而擊公。若先攻尚,公從廣都五十裡悉步騎赴之,適當值其危困,破之必矣。」於是,漢與
述戰於廣都、成都之間,八戰八克,遂軍於郭中。述自將數萬人出城大戰,漢使護軍高午、
唐邯將銳卒數萬擊之。述兵敗走,高午奔陣刺述,殺之。旦日城降,斬述首傳送洛陽。蜀遂
平。□
    【註釋】
    ヾ兵士甚陷,則不懼: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
    ゝ吳漢:東漢大將。南陽宛縣(今河南南陽)人,字子顏。王莽末年,亡命漁陽(今北
京密雲西南),以販馬為業。後歸劉秀,任偏將軍、大將軍。劉秀稱帝后,升任大司馬,封
舞陽侯。
    ゞ公遜述: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字子陽。王莽時期,任蜀郡太守。東漢
初,起兵據益州稱帝,成為反對東漢中央政權的地方割據勢力。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
被吳漢率軍平定。
    々犍為:郡名,西漢冒。東漢時,郡治在武陽(今四川彭山東)。
    ぁ廣都:漢置縣。位於今四川成都南。
    あ成都:今屬四川。
    ぃ帝: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い江:西晉以前長江的專稱,凡稱「江」或「江水」者,皆指「長江」。本篇這裡指今
長江的支流「岷江」。
    ぅ萬余人:馬本及唐本皆誤作「十余萬人」,今據史校改。
    う厲:通「勵」,激勵,勉勵。
    □立:史載原作「樹」,《百戰奇法》原作者因避諱宋英宗嫌名(「曙」)而援引時改
「樹」為「立」。
    □本篇史例出自《後漢書·吳漢傳》。
    ------------------
  黃金書屋 youth校對	 感謝LXZ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