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第三十一 禮九(嘉禮三)

    天子納後儀  皇太子納妃儀  親王婚禮  公主婚禮品官婚禮  庶人婚禮  皇帝視學
儀  經筵  日講  東宮出閣講學儀諸王讀書儀
    ○天子納後儀
    婚禮有六,天子惟無親迎禮。漢、晉以來,皆遣使持節奉迎,其禮物儀文,各以時
損益。明興,諸帝皆即位後行冊立禮。正統七年,英宗大婚,始定儀注。
    凡納采問名,前期擇日,遣官告天地宗廟。至期,設御座、制案、節案、鹵簿、彩
輿、中和大樂如儀。禮部陳禮物於丹陛上及文樓下。質明,皇帝冕服升座,百官朝服行
禮訖,各就位。正副使朝服四拜,執事舉制案、節案,由中門出,禮物隨之,俱置丹陛
中道。傳制官宣制曰:「茲選某官某女為皇後,命卿等持節行納采問名禮。」正副使四
拜,駕興。舉制、節案由奉天門中門出。正副使取節及制書置彩輿中,儀仗大樂前導,
出大明門。釋朝服,乘馬行,詣皇後第。第中設使者幕次於大門外左,南向,設香案於
正堂,設制、節案於南,別設案於北。使者至,引禮導入幕次,執事官陳禮物於正堂。
使者出次,奉制書於案。禮官先入,立於東;主婚朝服出,立於西。禮官曰:「奉制建
後,遣使行納采問名禮。」引主婚者出迎。使者捧制書及節,主婚者隨至堂,置制書及
節於案。正副使分立案左右。主婚者四拜,詣案前跪。正使取納采制,宣曰:「朕承天
序,欽紹鴻圖。經國之道,正家為本。夫婦之倫,乾坤之義,實以相宗祀之敬,協奉養
之誠,所資惟重。祗遵聖母皇太后命,遣使持節,以禮采擇。」宣訖,授主婚者。主婚
者授執事者,置於北案上稍左。副使取問名制,宣曰:「朕惟夫婦之道,大倫之本。正
位乎內,必資名家。特遣使持節以禮問名,尚佇來聞。」宣訖,授如前,置案上稍右。
主婚者俯伏,興。執事舉表案,以表授主婚者。主婚者跪授正使,表曰:「臣某,伏承
嘉命。正使某官某等,重宣制詔,問臣名族。臣女,臣夫婦所生,先臣某官某之曾孫,
先臣某官某之孫,先臣某官某之外孫。臣女今年若干,謹具奏聞。」主婚者俯伏,興,
退四拜。使者出,置表彩輿中。主婚者前曰:「請禮從者。」酒饌畢,主婚者捧幣以勞
使者。使者出,主婚者送至大門外。使者隨彩輿入大明門左門,至奉天門外,以表節授
司禮監,覆命。
    次納吉、納徵、告期,傳制遣使,並如前儀。但納徵用玄纁、束帛、六馬、谷圭等
物,制詞曰:「茲聘某官某女為皇後,命卿等持節行納吉、納徵、告期禮。」皇後第,
陳設如前,惟更設玉帛案。使者至,以制書、玉帛置案上,六馬陳堂下。執事先設皇後
冠服諸物於正堂。禮官入,主婚者出迎,執事舉玉帛案,正使捧納吉、納徵制書,副使
捧告期制書,執節者捧節,以次入,各置於案。主婚者四拜,詣案前跪。正使取制書,
宣曰:「大婚之卜,龜筮師士協從。敬循禮典,遣使持節告吉。」又宣曰:「卿女有貞
靜之德,稱母儀之選,宜共承天地宗廟。特遣使持節,以禮納徵。」宣訖,授主婚者。
正副使又捧圭及玄纁以授主婚者,俱如前儀。副使取制書,宣曰:「歲令月良,吉日某
甲子,大婚維宜。特遣使持節,以禮告期。」宣訖,授如前儀。主婚者四拜,使者持節
出,主婚者禮使者,使者還,覆命如初。
    次發冊奉迎,所司陳設如前儀。禮部陳雁及禮物於丹陛上,內官監陳皇後鹵簿車輅
於奉天門外。制詞曰:「茲冊某官某女為皇後,命卿等持節奉冊寶,行奉迎禮。」正副
使以冊寶置彩輿中,隨詣皇後第。至門,取制書冊寶置案上。禮官先入,主婚者朝服出
見。禮官曰:「奉制冊後,遣使持節奉冊寶,行奉迎禮。」主婚者出迎。執事者舉案前
行,使者捧制書及節,執事者以雁及禮物從之。至堂中,各置於案。使者左右立,主婚
者四拜,退立於西南。
    女官以九龍四鳳冠禕衣進皇後。內官陳儀仗於中堂前,設女樂於堂下,作止如常儀。
使者以節冊寶授司禮監官,內贊導入中堂。皇後具服出閣,詣香案前,向闕立,四拜。
贊宣冊,皇後跪。宣冊官宣訖,以授皇後。皇後搢圭,受冊,以授女官。女官跪受,立
於西。贊宣寶,如宣冊儀。贊出圭,贊興,四拜訖,皇後入閣。司禮監官持節出,授使
者,報受冊寶禮畢。主婚者詣案前跪。正使取奉迎制宣訖,授主婚者。副使進雁及禮物。
主婚者皆跪受,如前儀。主婚者興,使者四拜出。主婚者禮使者如初。女官奏請皇後出
閣。自東階下,立香案前,四拜。升堂,南向立。主婚者進立於東,西向,曰:「戒之
敬之,夙夜無違。」退立於東階。母進,立於西,東向,施衿結帨,曰:「勉之敬之,
夙夜無違。」退立於西階。內執事請乘輿,皇後降階升輿。導從出,儀仗大樂前行,次
彩輿,正副使隨,次司禮監官擁導,從大明門中門入。百官朝服於承天門外班迎,候輿
入,乃退。皇後至午門外,鳴鐘鼓,鹵簿止。正副使以節授司禮監,覆命。捧冊寶官捧
冊寶,儀仗女樂前導,進奉天門。至內庭幕次,司禮監以冊寶授女官。皇後出輿,由西
階進。皇帝由東階降迎於庭,揖皇後入內殿。帝詣更服處,具袞冕。後詣更服處,更禮
服。同詣奉先殿,行謁廟禮。祭畢,還宮。合巹,帝更皮弁,升內殿。後更衣,從升。
各升座,東西相向。執事者舉饌案於前,女官取四金爵,酌酒以進。既飲,進饌。復進
酒、進飯訖,女官以兩巹酌酒,合和以進。既飲,又進饌畢,興,易常服。帝從者餕後
之饌,後從者餕帝之饌。
    次日早,帝后皆禮服,候太后升座。帝后進座前。宮人以腶修盤立於後左,帝后皆
四拜。執事舉案至,宮人以腶修盤授後,後捧置於案。女官舉案,後隨至太后前,進訖,
復位。帝后皆四拜。三日早,帝冕服,後禮服,同詣太后宮,行八拜禮。還宮,帝服皮
弁,升座。女宮導後,禮服詣帝前,行八拜禮。後還宮,升座。引禮導在內親屬及六尚
等女官,行八拜禮;次各監局內官內使,行八拜禮。是日,皇帝御奉天殿。頒詔如常儀。
四日早,皇帝服袞冕御華蓋殿,親王八拜,次執事官五拜,遂升奉天殿,百官進表,行
慶賀禮。是日,太后及皇後各禮服升座。親王入,八拜出,次內外命婦慶賀及外命婦進
表箋,皆如常儀。五日行盥饋禮,尚膳監具膳修。皇後禮服詣太后前,四拜。尚食以膳
授皇後,皇後捧膳進於案,復位,四拜,退立於西南。俟膳畢,引出。
    ○皇太子納妃儀
    歷代之制與納後同。隋、唐以後,始親迎,天子臨軒醮戒。宋始行盥饋禮,明因之,
洪武元年定製,凡行禮,皆遣使持節,如皇帝大婚儀。
    納采、問名。制曰:「奉制納某氏女為皇太子妃,命卿等行納采問名禮。」至妃第,
儐者出,詣使者前曰:「敢請事。」使者曰:「儲宮納配,屬於令德。邦有常典,使某
行納采之禮。」儐者入告,主婚者曰:「臣某之子,昧於□儀,不足以備采擇。恭承製
命,臣某不敢辭。」儐者出告,使者入,陳禮物於庭,宣制曰:「某奉詔采擇。」奠雁
禮畢,使者出。儐者復詣使者前曰:「敢請事。」使者曰:「儲宮之配,採擇既諧。將
加卜筮,奉制問名。」儐者入告,主婚者曰:「制以臣某之女,可以奉侍儲宮,臣某不
敢辭。儐者出告。使者復入,陳禮奠雁如儀,宣制曰:「臣某奉詔問名,將謀諸卜筮。」
主婚者曰:「臣某第幾女,某氏出。」
    次納吉。儐者請事如前,使者曰:「謀諸卜筮,其占協從,制使某告吉。」儐者入
告,主婚者曰:「臣某之子蠢愚,懼弗克堪。卜筮雲吉,惟臣之幸,臣謹奉典制。」儐
者出告。使者入,陳禮奠雁如儀,宣制曰:「奉制告吉。」
    又次納徵。儐者出告,使者入陳玉帛禮物,不奠雁,宣制曰:「某奉制告成。」
    又次請期。辭曰:「詢於龜筮。某月某日吉,制使某告期。」主婚者曰:「敢不承
命。」陳禮奠雁如儀。
    又次告廟。遣使持節授冊寶儀注,悉見前。
    又次醮戒。皇帝服通天冠、絳紗袍,御奉天殿,百官侍立。引進導皇太子至丹陛,
四拜。入殿東門就席位,東向立。司爵以醆進,皇太子跪,搢圭,受醆祭酒。司饌以饌
進,跪受亦如之。興,就席坐,飲食訖,導詣御座前跪。皇帝命之曰:「往迎爾相,承
我宗事,勖帥以敬。」皇太子曰:「臣某謹奉制旨。」俯伏,興。出至丹陛,四拜畢,
皇帝還宮,皇太子出。
    又次親迎。前一日,有司設皇太子次於妃氏大門外,南向,東宮官次於南,東西相
向。至日質明,東宮官具朝服陳鹵簿鼓吹於東宮門外。皇太子冕服乘輿出,侍衛導從如
儀。至宮門降輿升輅,東宮官皆從至妃第,回轅南向,降輅升輿。至次,降輿入就次,
東宮官皆就次。先是,皇太子將至,主婚者設會宴女。至期,妃服褕翟花釵,出就閣南
面立,傅姆立於左右。主婚者具朝服立於西階之下。引進導皇太子出次,立於大門之東,
西向。儐者朝服出,立於門東曰:「敢請事。」引進跪啟訖,皇太子曰:「某奉制親
迎。」引進受命興,承傳於儐者。儐者入告,導主婚者出迎於大門外之西,東向再拜。
皇太子答拜。引進導皇太子入門而左,執雁者從。儐者導主婚者入門而右。皇太子升東
階進,立於閣門戶前,北向立。主婚者升西階,立於西,東向。引進啟奠雁,執雁者以
雁進。皇太子受雁,以授主婚者。主婚者跪受,興,以授左右,退立於西。皇太子再拜,
降自東階,出至次以伺。主婚者不降送。初,皇太子入門,妃母出,立於閣門外,奠雁
位之西,南向。皇太子拜訖,宮人傅姆導妃出,立於母左。主婚者命之曰:「戒之戒之,
夙夜恪勤,毋或違命。」母命之曰:「勉之勉之,爾父有訓,往承惟欽。」庶母申之曰:
「恭聽父母之言。」宮人傅姆擎執導從,妃乘輿出門,降輿,乘鳳轎。皇太子揭簾訖,
遂升輅,侍從如來儀。至東宮門外,降輅乘輿。至閣,降輿入,俟於內殿門外之東,西
面。司閨導妃詣內殿門外之西,東面。皇太子揖妃入,行合巹禮,如中宮儀。
    又次朝見。其日,妃詣內殿陛下,候皇帝升座。司閨導妃入,北面立,再拜,自西
階升。宮人奉棗栗盤,進至御座前授妃。妃奠於御前,退復位,再拜。禮畢,詣皇後前,
奉腶修盤,如上儀。
    又次醴妃,次盥饋,次謁廟,次群臣命婦朝賀,皆如儀。
    四年,冊開平王常遇春女為皇太子妃。禮部上儀注,太祖覽之曰:「贄禮不用笄,
但用金盤,翟車用鳳轎,雁以玉為之。古禮有親迎執綏御輪,今用轎,則揭簾是矣。其
合巹,依古制用匏。妃朝見,入宮中,乘小車,以帷幕蔽之。謁廟,則皇太子俱往。禮
成後三日,乃宴群臣命婦。」著為令。
    成化二十二年,更定婚禮。凡節冊等案,俱由奉天左門出。皇太子親迎,由東長安
門出。親迎日,妃服燕居服,隨父母家廟行禮。執事者具酒饌,妃飲食訖。父母坐堂上,
妃詣前各四拜。父命之曰:「爾往大內,夙夜勤慎,孝敬無違。」母命之曰:「爾父有
訓,爾當敬承。」合巹前,於皇太子內殿各設拜位。皇太子揖妃入就位,再拜,妃四拜,
然後各升座。廟見後,百官朝賀,致詞曰:「某官臣某等,恭惟皇太子嘉禮既成,益綿
宗社隆長之福。臣某等不勝欣忭之至,謹當慶賀。」帝賜宴如正旦儀。命婦詣太后皇後
前賀,亦賜宴,致詞曰:「皇太子嘉聘禮成,益綿景福。」余大率如洪武儀。
    ○親王婚禮
    唐制,皇子納妃,命親王主婚。宋皆皇帝臨軒醮戒,略與皇太子同。明因之。
    其宣制曰:「冊某氏為某王妃。」納采,致詞曰:「某王之儷,屬於懿淑,使某行
納采禮。」問名詞曰:「某既受命,將加諸卜筮協從,使某告吉。」主婚者曰:「制以
臣某之子,可以奉侍某王,臣某不敢辭。」納吉詞曰:「卜筮協從,使某告吉。」主婚
者曰:「臣某之子,愚弗克堪。卜貺之吉,臣與有幸,謹奉典制。」納徵詞曰:「某王
之儷,卜既協吉,制使某以儀物告成。」主婚者曰:「奉制賜臣以重禮,臣某謹奉典
制。」請期詞曰:「某月日涓吉,制使某告期。」主婚者曰:「謹奉命。」醮戒命曰:
「往迎爾相,用承厥家,勖帥以敬。」其親迎、合巹、朝見、盥饋,並如皇太子。盥饋
畢,王皮弁服,妃翟衣,詣東宮前,行四拜禮。東宮坐受,東宮妃立受二拜,答二拜。
王與妃至妃家,妃父出迎。王先入,妃父從之。至堂,王立於東,妃父母立於西。王四
拜,妃父母立受二拜,答二拜。王中坐,其余親屬見王,四拜,王皆坐受。妃入中堂,
妃父母坐,妃四拜。其余序家人禮。
    太祖之世,皇太子、皇子有二妃。洪武八年十一月,徵衛國公鄧愈女為秦王次妃,
不傳制,不發冊,不親迎。正副使行納徵禮,冠服擬唐、宋二品之制,儀仗視正妃稍減。
婚之日,王皮弁服,導妃謁奉先殿。王在東稍前,妃西稍後。禮畢入宮,王與正妃正坐,
次妃詣王前四拜,復詣正妃前四拜。次妃東坐,宴飲成禮。次日朝見,拜位如謁殿。謁
中宮,不用棗栗腶修,余並同。
    ○公主婚禮
    古者天子嫁女,不自主婚,以同姓諸侯主之,故曰公主。唐猶以親王主婚。宋始不
用,惟令掌婚者於內東門納表,則天子自為主矣。明因之。
    凡公主出降,行納采問名禮,婿家備禮物表文於家庭,望闕再拜。掌婚者奉至內東
門,詣內使前曰:「朝恩貺室於某官某之子,某習先人之禮,使臣某請納采。」以表跪
授內使。內使跪受,奉進內殿,執雁及禮物者從入。內使出,掌婚者曰:「將加卜筮,
使臣某問名。」進表如初,內使出曰:「有制。」掌婚者跪,內使宣曰;「皇帝第幾女,
封某公主。」掌婚者俯伏,興。入就次,賜宴出。
    納吉儀與納采同。掌婚者致詞曰:「加諸卜筮,占曰從吉,謹使臣某敢告納徵。」
婿家具玄纁、玉帛、乘馬、表文如儀。掌婚者致詞曰:「朝恩貺室於某官某之子某,有
先人之禮,使臣某以束帛、乘馬納徵。」請期詞曰:「某命臣某謹請吉日。」
    親迎日,婿公服告廟曰:「國恩貺室於某,以某日親迎,敢告。」將行,父醮於廳,
隨意致戒。婿再拜出,至內東門內。內使延入次,執雁及奉禮物者各陳於庭。其日,公
主禮服辭奉先殿,詣帝后前四拜,受爵。帝后隨意訓戒。受命訖,又四拜。降階,內命
婦送至內殿門外,公主升輦。至內東門,降輦。婿揭簾,公主升轎。婿出次立。執雁者
以雁跪授婿,婿受雁,跪進於內使。內使跪受以授左右。婿再拜,先出,乘馬還。公主
鹵簿車輅後發,公侯百官命婦送至府。婿先候於門。公主至,婿揭簾。公主降,同詣祠
堂。婿東,公主西,皆再拜。進爵,讀祝,又再拜。出,詣寢室。婿公主相向再拜,各
就坐,婿東,公主西。進饌合巹如儀,復相向再拜。明日,見舅姑。舅姑坐於東,西向。
公主立於西,東向,行四拜禮。舅姑答二拜。第十日,駙馬朝見謝恩,行五拜禮。
    初,洪武九年,太祖以太師李善長子祺為駙馬都尉,尚臨安公主。先期告奉先殿。
下嫁前二日,命使冊公主。冊後次日,謁奉先殿。又定駙馬受誥儀,吏部官捧誥命置龍
亭,至太師府,駙馬朝服拜受。次日,善長及駙馬謝恩。後十日,始請婚期。二十六年,
稍更儀注。然儀注雖存,其拜姑舅及公主駙馬相向拜之禮,終明之世實未嘗行也。明年,
又更定公主、郡主封號、婚禮,及駙馬、儀賓品秩。
    弘治二年,冊封仁和長公主,重定婚儀。入府,公主駙馬同拜天地,行八拜禮。堂
內設公主座於東,西向,駙馬東向座,余如前儀。嘉靖二年,工科給事中安磐等言:
「駙馬見公主,行四拜禮,公主坐受二拜。雖貴賤本殊,而夫婦分定,於禮不安。」不
聽。崇禎元年,教習駙馬主事陳鐘盛言:「臣都習駙馬鞏永固,駙馬黎明於府門外月台
四拜,雲至三月後,則上堂、上門、上影壁,行禮如前。始視膳於公主前,公主飲食於
上,駙馬侍立於旁,過此,方議成婚。駙馬饋果餚書臣,公主答禮書賜,皆大失禮。夫
既合巹,則儼然夫婦,安有跪拜數月,稱臣侍膳,然後成婚者?《會典》行四拜於合巹
之前,明合巹後無拜禮也。以天子館甥,下同隸役,豈所以尊朝廷?」帝是其言,令永
固即擇日成婚。
    凡選駙馬,禮部榜諭在京官員軍民子弟年十四至十六,容貌齊整、行止端莊、有家
教者報名,司禮內臣於諸王館會選。不中,則博訪於畿內、山東、河南。選中三人,欽
定一人,余二人送本處儒學,充廩生。自宣德時,駙馬始有教習,用學官為之。正統以
後,令駙馬赴監讀書習禮。嘉請六年,始定禮部主事一人,專在駙馬府教習。
    ○品官婚禮
    周制,凡公侯大夫士之婚娶者,用六禮。唐以後,儀物多以官品為降殺。明洪武五
年詔曰:「古之婚禮,結兩姓之歡,以重人倫。近世以來,專論聘財,習染奢侈。其儀
制頒行。務從節儉,以厚風俗。」故其時品節詳明,皆有限制,後克遵者鮮矣。
    其制,凡品官婚娶,或為子聘婦,皆使媒氏通書。女氏許之,擇吉納采。主婚者設
賓席。至日,具祝版告廟訖,賓至女氏第。主婚者公服出迎,揖賓及媒氏人。雁及禮物
陳於廳。賓左主右,媒氏立於賓南,皆再拜。賓詣主人曰:「某官以伉儷之重施於某,
某率循典禮,謹使某納采。」主婚者曰:「某之子弗嫻姆訓,既辱采擇,敢不拜嘉。」
賓主西東相向坐,徹雁受禮訖,復陳雁及問名禮物。賓興,詣主婚者曰:「某官慎重婚
禮,將加卜筮,請問名。」主婚者進曰:「某第幾女,妻某氏出。」或以紅羅,或以銷
金紙,書女之第行年歲。賓辭,主婚者請禮從者。禮畢,送賓至門外。
    納吉如納采儀。賓致詞曰:「某官承嘉命,稽諸卜筮,龜筮協從,使某告吉。」主
婚者曰:「某未教之女,既以吉告,其何敢辭。」納徵如納吉儀,加玄纁束帛、函書,
不用雁。賓致詞曰:「某官以伉儷之重,加惠某官,率循典禮。有不腆之幣,敢請納
徵。」主婚者曰:「某官貺某以重禮,某敢不拜受。」賓以函書授主婚者,主婚者亦答
以函書。請期,亦如納吉儀。
    親迎日,婿父告於檷廟。婿北面再拜立,父命之曰:「躬迎嘉偶,釐爾內治。」婿
進曰:「敢不承命。」再拜,媒氏導婿之女家。其日,女氏主婚者告廟訖,醴女如家人
禮。婿至門,下馬,就大門外之次。女從者請女盛服,就寢門內,南向坐。婿出次,主
婚者出迎於門外,揖而入。主婚者入門而右。婿入門而左,執雁者從,至寢戶前,北面
立。主婚者立於戶東,西向。婿再拜,奠雁,出就次。主婚者不降送。婿既出,女父母
南向坐,保母導女四拜。父命之曰:「往之女家,以順為正,無忘肅恭。」母命之曰:
「必恭必戒,毋違舅姑之命。」庶母申之曰:「爾忱聽於訓言,毋作父母羞。」保姆及
侍女翼女出門,升車。儀衛導前,送者乘車後。婿先還以俟。婦車至門,出迎於門內,
揖婦入。及寢門,婿先升階,婦從升。入室,婿盥於室之東南,婦從者執巾進水以沃之;
婦盥於室之西北,婿從者執巾進水以沃之。盥畢,各就坐,婿東,婦西。舉食案,進酒,
進饌。酒食訖,復進如初。侍女以巹注酒,進於婿婦前。各飲畢,皆興,立於座南,東
西相向,皆再拜。婿婦入室,易服。婿從者餕婦之余,婦從者餕婿之余。
    明日見宗廟,設婿父拜位於東階下,婿於其後;主婦拜位於西階下,婦於其後。諸
親各以序分立。其日夙興,婿父以下各就位,再拜。贊禮引婦至庭中,北面立。婿父升
自東階,詣神位前,跪。三上香,三祭酒,讀祝,興,立於西。婦四拜,退,復位。婿
父降自西階就拜位,婿父以下皆再拜,禮畢。次見舅姑。其日,婦立堂下,伺舅姑即座,
就位四拜。保姆引婦升自西階,至舅前,侍女奉棗栗授婦。婦進訖,降階四拜。詣姑前,
進腶修,如前儀。次舅姑醴婦,如家人禮。次盥饋。其日,婦家備饌至婿家。舅姑即座,
婦四拜。升自西階,至舅前。從者舉食案以饌授婦,婦進饌,執事者加匕箸。進饌於姑,
亦如之。食訖,徹饌,婦降階就位,四拜,禮畢。舅姑再醴婦,如初儀。
    ○庶人婚禮
    《禮》雲:「婚禮下達。」則六禮之行,無貴賤一也。硃子《家禮》無問名、納吉,
止納采、納幣、請期。洪武元年定製用之,下令禁指腹、割衫襟為親者。凡庶人娶婦,
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並聽婚娶。婿常服,或假九品服,婦服花釵大袖。其納采、
納幣、請期,略仿品官之儀。有媒無賓,詞亦稍異。親迎前一日,女氏使人陳設於婿之
寢室,俗謂之舖房。至若告詞、醮戒、奠雁、合巹,並如品官儀。見祖檷舅姑,舅姑醴
婦,亦略相准。
    ○皇帝視學儀
    《禮》曰:「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周末淪喪,禮廢不行。漢明帝始
幸辟雍。唐以後,天子視學,始設講榻。洪武十五年,太祖將幸國子監。議者言,孔子
雖聖,乃人臣,禮宜一奠而再拜。太祖不從,命禮部尚書劉仲質定其制。
    前期設御幄於大成門東,南向,設御座於彝倫堂。至日,學官率諸生迎駕於成賢街
左。皇帝入御幄,具皮弁服,詣先師神位,再拜。獻爵,復再拜。四配、十哲、兩廡分
獻,如常儀。皇帝入御幄,易常服。升輿,至彝倫堂升座。學官諸生五拜叩頭,東西序
立於堂下。三品以上及侍從官,以次入堂,東西序立。贊進講,祭酒、司業、博士、助
教四人由西門入,至堂中。贊舉經案於御前,禮部官奏,請授經於講官。祭酒跪受。賜
講官坐。及以經置講案,叩頭,就西南隅几榻坐講。賜大臣翰林儒臣坐,皆叩頭,序坐
於東西,諸生圜立以聽。講畢,叩頭,退就本位。司業、博士、助教,各以次進講。出
堂門,復位。贊宣制,學官諸生列班俱北面跪,聽宣諭,五拜叩頭。禮畢,學官諸生出
成賢街送駕。明日,祭酒率學官上表謝恩。
    永樂四年,禮部尚書鄭賜引宋制,請服靴袍,再拜。帝不從,仍行四拜禮。進講畢,
賜百官茶。禮部請立視學之碑,帝親制文勒石。祭酒等表謝。帝御奉天門,賜百官宴,
仍賜祭酒、司業絲寧絲羅衣各二襲,學官三十五人各絲寧絲衣一襲,監生三千餘人各鈔
五錠。正統九年,帝幸國子監,如儀。禮畢,賜公、侯、伯、駙馬、武官都督以上、文
官三品以上及翰林學士至檢討、國子監祭酒至學錄宴。
    先是,視學祭先師,不設牲,不奏樂。至成化元年,始用牲樂。視學之日,樂設而
不作。禮畢,百官慶賀,賜衣服,賜宴,皆及孔、顏、孟三氏子孫。弘治元年,定先期
致齋一日,奠加幣,牲用太牢,改分獻官為分奠官。嘉靖元年,定衍聖公率三氏子孫,
祭酒率學官諸生,上表謝恩,皆賜宴於禮部。十三年,以先師祀典既正,再視學,命大
臣致奠啟聖公祠。萬歷四年,定次日行慶賀禮,頒賞如舊,免賜宴。
    初,憲宗取三氏子孫赴京觀禮,又命衍聖公分獻。至世宗,命衍聖公及顏、孟二博
士,孔氏老成者五人,顏、孟各二人,赴京陪祀。
    ○經筵
    明初無定日,亦無定所。正統初,始著為常儀,以月之二日御文華殿進講,月三次,
寒暑暫免。其制,勳臣一人知經筵事,內閣學士或知或同知。尚書、都御史、通政使、
大理卿及學士等侍班,翰林院、春坊官及國子監祭酒二員進講,春坊官二員展書,給事
中御史各二員侍儀,鴻臚寺、錦衣衛堂上官各一員供事,鳴贊一贊禮,序班四舉案,勳
臣或駙馬一人領將軍侍衛。
    禮部擇吉請,先期設御座於文華殿,設御案於座東稍南,設講案於案南稍東。是日,
司禮監先陳所講《四書》、經、史各一冊置御案,一冊置講案,皆《四書》東,經、史
西。講官各擇撰講章置冊內。帝升座,知經筵及侍班等官於丹陛上,五拜三叩頭。後每
講止行叩頭禮。以次上殿,東西序立。序班二員,舉御案於座前,二員舉講案置御案南
正中。鴻臚官贊進講。講官二員從東西班出,詣講案前,北向並立。東西展書官各至御
案南銅鶴下,相向立。鴻臚官贊講拜,興。東班展書官詣御案前,跪展《四書》,退立
於東鶴下。講官至講案前立,奏講某書,講畢退。展書官跪掩書,仍退立鶴下。西班展
書官展經或史,講官進講,退,如初。鴻臚官贊講官拜,興。各退就東西班,展書官隨
之,序班徹御案講案。禮畢,命賜酒飯。各官出至丹陛,行叩頭禮。至左順門,酒飯畢,
入行叩頭禮。
    隆慶元年,定先一日告奉先殿,告幾筵。是日,帝詣文華殿左室,展禮先聖先師。
講章於前兩日先進呈覽。萬歷二年,定春講以二月十二日起,至五月初二日止,秋講以
八月十二日起,至十月初二日止,不必題請。
    ○日講
    日講,御文華穿殿,止用講讀官內閣學士侍班,不用侍儀等官。講官或四或六。開
讀初,吉服,五拜三叩首,後常服,一拜三叩首。閣臣同侍於殿內,候帝口宣「先生
來」,同進,叩首,東西立。讀者先至御前一揖,至案展書,壓金尺,執牙籤。讀五過,
掩書一揖退。先書,次經,次史,進講如讀儀。侍書官侍習書畢,各叩頭退。於文華殿
賜茶,文華門賜酒飯。
    午講,隆慶六年定。每日早講畢,帝進暖閣少憩,閱章奏。閣臣等退西廂房,久之,
率講官再進午講,講《通鑒節要》及《貞觀政要》。講畢,帝還宮。凡三、六、九視朝
日,暫免講讀。
    又嘉靖六年定製,月三、八日,經筵日講官二員,講《大學衍義》。十年,定無逸
殿講儀。質明,帝常服乘輦至殿門,眾官於門外迎候。帝降輦,乘板輿,至殿升座。各
官於殿門外一拜三叩首,入內,東西序立。贊進講,講官大學士一員出班叩首。命賜坐,
一叩首,乃坐。講畢,展書官跪掩講章,講官叩頭復班。又學士一員承旨坐講,如初禮
畢。各官至豳風亭候駕至,亭內賜宴。
    ○東宮出閣講學儀
    太祖命學士宋濂授皇太子、諸王經於大本堂,後於文華後殿。世宗改為便殿,遂移
殿東廂。天順二年,定出閣儀。是日早,侍衛侍儀如常。執事官於文華後殿四拜,鴻臚
官請皇太子升殿,師保等於丹陛上四拜。各官退出,內侍導皇太子至後殿升座,以書案
進。侍班侍讀講官入,分班東西立。內侍展書,侍讀講官以次進讀講,叩頭而退。
    其每日講讀儀,早朝退後,皇太子出閣升座,不用侍衛等官,惟侍班侍讀講官入,
行叩頭禮。內侍展書,先讀《四書》,則東班侍讀官向前,伴讀十數遍,退復班。次讀
經或史,則西班伴讀,亦如之。讀畢,各官退。至巳時,各官入,內侍展書,侍講官講
早所讀《四書》畢,退班。次講經史亦然。講畢,侍書官侍習寫字。寫畢,各官叩頭退。
凡讀書,三日後一溫,背誦成熟。溫書之日,不授新書。凡寫字,春夏秋日百字,冬日
五十字。凡朔望節假及大風雨雪、隆寒盛暑,則暫停。
    弘治十一年更定,三師三少並宮僚於丹陛四拜畢,從殿左右門入,東西立。候講讀
畢,叩頭退。隆慶六年,改設皇太子座於文華殿之東廂,正中西向。每日講讀各官,先
詣文華門外東西向,序立。候帝御日講經筵畢,皇太子出閣升座。凡東宮初講時,閣臣
連侍五日,後每月三、八日一至,先拜出,然後各官入。崇禎十一年,署禮部事學士顧
錫疇言:「東宮嘉禮告成,累朝錫賚有據。《實錄》載成化十五年,皇太子出閣講學,
六卿皆加保、傅。弘治十年,皇太子出閣講學,內閣徐溥等四人、尚書馬文升等七人,
俱加宮保。」帝命酌議行之。
    ○諸王讀書儀
    書堂在皇極門右廂。講官選部曹或進士改授翰林官充之。天順二年定,初入書堂,
其日早,王至右順門之北書堂,面東,中坐。提督講讀並講讀官行四拜禮。內官捧書展
於案上,就案左坐。講讀官進立於案右。伴讀十遍,叩頭退。每日講讀,清晨,王至書
堂,講讀官行叩頭禮,伴讀十遍,出。飯後,復詣堂伴看寫字。講書畢,仍叩頭退。萬
歷六年定,書堂設中座,書案在左,寫字案在右。輔臣率講讀侍書官候於門外。王入書
堂,傳令旨「先生進」。輔臣率各官入,四拜,分班侍立。講讀官以次授書各十遍訖,
令旨「先生吃酒飯」,各官出,王暫入堂南間少憩。輔臣各率官入。令旨「先生進」,
遂入分班侍立。侍書官看寫字,講讀以次進講畢,各官一拜出。
 
    ------------------
  國學網站推出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