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繼曾(劉最) 硃淛(馬明衡 陳逅 林應聰) 楊言 劉安 薛侃(喻希禮
石金 楊名 黃直) 郭弘化 劉世龍(徐申 羅虞臣) 張選(黃正色包節弟孝 謝
廷 王與齡周鈇 楊思忠 樊深 凌儒 王時舉 方新
鄧繼曾,字士魯,資縣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行人。世宗即位之四月,以久雨,
疏言:「明詔雖頒,而廢閣大半。大獄已定,而遲留尚多。擬旨間出於中人,奸諛漸幸
於左右。禮有所不遵,孝有所偏重。納諫如流,施行則寡。是陛下修己親賢之誠,漸不
如始,故天降霪雨以示警戒。伏願出令必信,斷獄不留,事惟咨於輔臣,寵勿啟於近習,
割恩以定禮,稽古以崇孝,則一念轉移,可以銷天災,答天戒矣。」未幾,擢兵科給事
中。疏陳杜漸保終四事:一、定君心之主宰,以杜蠱惑之漸;二、均兩宮之孝養,以杜
嫌隙之漸;三、一政令,以杜欺蔽之漸;四、清傳奉,以杜假托之漸。尋言興府從駕官
不宜濫授。帝納之。
嘉靖改元,帝欲尊所生為帝后。會掖庭火,廷臣多言咎在「大禮」。繼曾亦言:
「去年五月日精門災,今月二日長安榜廊災,及今郊祀日,內廷小房又災。天有五行,
火實主禮。人有五事,火實主言。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禮不興。今歲未期而災者
三,廢禮失言之郊也。」提督三千營廣寧伯劉佶久病,繼曾論罷之。宣大、關陝、廣西
數有警,中原盜竊發。繼曾陳戰守方略及儲將練兵足食之計,多議行。
三年,帝漸疏大臣,政率內決。繼曾抗章曰:「比來中旨,大戾王言。事不考經,
文不會理,悅邪說之諂媚則賜敕褒俞,惡師保之抗言則漸將放黜。臣目睹出涕,口誦吞
聲。夫祖宗以來,凡有批答,必付內閣擬進者,非止慮獨見之或偏,亦防矯偽者之假托
也。正德之世,蓋極弊矣,尚未有如今日之可駭可歎者。左右群小,目不知書,身未經
事,乘隙招權,弄筆取寵,故言出無稽,一至於此。陛下不與大臣共政,而倚信群小,
臣恐大器之不安也。」疏入,帝震怒,下詔獄掠治,謫金壇縣丞。給事中張逵、韓楷、
鄭一鵬,御史林有孚、馬明衡、季本皆論救,不報。累遷至徽州知府,卒。
帝初踐阼,言路大開。進言者或過於切直,帝亦優容之。自劉最及繼曾得罪後,厭
薄言官,廢黜相繼,納諫之風微矣。
最,字振廷,崇仁人。繼曾同年進士。由慈利知縣入為禮科給事中。世宗議定策功,
大行封拜,最疏止之。尋請帝勤聖學,於宮中日誦《大學衍義》,勿令左右近習誘以匪
僻。嘉靖二年,中官崔文以禱祠事誘帝。最極言其非,且奏文耗帑金狀。而帝從文言,
命最自核侵耗數。最言:「帑銀屬內府,雖計臣不得稽贏縮。文乃欲假難行事,逃己罪,
制言官」。疏入,忤旨,出為廣德州判官。言官論救,不納。已而東廠太監芮景賢奏最
在途仍故銜,乘巨舫,取伕役,巡鹽御史黃國用復遣牌送之。帝怒,逮二人下詔獄。最
充軍邵武,國用謫極邊雜職。法司及言官救之,責以黨比。最居戍所,久之赦還。家居
二十余年卒。
硃淛,字必東,莆田人。舉鄉試第一。嘉靖二年成進士。明年春與同縣馬明衡並授
御史。甫閱月,會昭聖皇太后生辰,有旨免命婦朝賀。淛言:「皇太后親挈神器以授陛
下,母子至情,天日昭鑒。若傳免朝賀,何以慰親心而隆孝治?」明衡亦言:「暫免朝
賀,在恆時則可,在議禮紛更之時則不可。且前者興國太后令節,朝賀如儀,今相去不
過數旬,而彼此情文互異。詔旨一出,臣民駭疑。萬一因禮儀末節,稍成嫌隙,俾陛下
貽譏天下,匪細故也。」時帝亟欲尊所生,而群臣必欲帝母昭聖,相持未決。二人疏入,
帝恚且怒。立捕至內廷,責以離間宮闈,歸過於上,下詔獄拷訊。侍郎何孟春、御史蕭
一中論救,皆不聽。御史陳逅、季本、員外郎林應驄繼諫。帝愈怒,並下詔獄,遠謫之。
帝必欲殺二人,變色謂閣臣蔣冕曰:「此曹誣朕不孝,罪當死。」冕膝行頓首請曰:
「陛下方興堯、舜之治,奈何有殺諫臣名。」良久,色稍解,欲戍之。冕又固請,繼以
泣。乃杖八十,除名為民,兩人遂廢。廷臣多論薦,不復召。
淛為人長者,不欺人,或為人欺亦不校。與明衡皆貧,淛尤甚。鄉里利病,必與有
司言,雖忤弗顧。家居三十余年卒。
明衡,字子萃。父思聰,死宸濠難,自有傳。明衡登正德十二年進士,授太常博士。
甫為御史,即與淛同得罪。閩中學者率以蔡清為宗,至明衡獨受業於王守仁。閩中有王
氏學,自明衡始。
陳逅,字良會,常熟人。正德六年進士。除福清知縣。入為御史。以救兩人謫合浦
主簿。累官河南副使。帝幸承天,坐供具不辦,下獄為民。
林應驄,亦莆田人。明衡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嘉靖初,尚書孫交核各官莊田。
帝以其數稍參差,有旨詰狀。應驄言:「部疏,臣司檢視,即有誤,當罪臣。尚書總領
部事,安能遍閱?今旬日間,戶、工二部尚書相繼令對狀,非尊賢優老之意。」疏入,
奪俸。以救淛等,謫徐聞縣丞。代其長朝覲,疏陳時事,多議行。
楊言,字惟仁,鄞人。正德十六年進士。授行人。嘉靖四年擢禮科給事中。閱數日
即上言:「邇者仁壽宮災,諭群臣修省。臣以為責在公卿而不在陛下,罪在諫官而不在
聖躬。朝廷設六科,所以舉正欺蔽也。今吏科失職,致陛下賢否混淆,進退失當。大臣
蔣冕、林俊輩去矣,小臣王相、張漢卿輩皆得禍矣,而張驄、桂萼始由捷徑以竊清秩,
終怙威勢以賊良善。戶科失職,致陛下儉德不聞,而張侖輩請索無厭,崔和輩敢亂舊章。
禮科失職,致陛下享祀未格於神,而廟社無帡幪之庇。兵科失職,致陛下綱紀廢弛,而
錦衣多冒濫之官,山海攘抽分之利,匠役增收而不禁,奏帶逾額而不裁。刑科失職,致
陛下用罰不中。元惡如藍華輩得寬籍沒之法,諍臣如郭楠輩反施鈕械之刑。工科失職,
致陛下興作不常。局官陸宣輩支俸逾於常制,內監陳林輩抽解及於蕪湖。凡此,皆時弊
之急且大,而足以拂天意者。願陛下勤修庶政,而罷臣等以警有位,庶可以格天心,弭
災變。」帝以浮謗責之。
奸人何淵請建世室。言與廷臣爭,不聽。言復抗章曰:「祖宗身有天下,大宗也,
君也。獻皇帝舊為籓王,小宗也,臣也。以臣並君,亂天下大分。以小宗並大宗,干天
下正統。獻帝雖有盛德,非若周文、武創王業也,欲襲世室名,舛矣。如以獻帝為自出
之帝,是前無祖宗;以獻帝為檷而宗之,是後無孝、武二帝。陛下前既罪醫士劉惠之言,
今乃納淵之說。前既俞禮卿席書之議,今乃咈書之言。臣不知其何謂也。」
楊一清召入內閣,言請留之三邊。特旨拜張璁兵部侍郎。言以璁貪佞險躁,且新進,
未更國家事,請罷璁,並劾吏部尚書廖紀引匪人。同官解一貫等亦諫。皆不納。有投匿
名書御道者,言請即燒之,報可。
六年,錦衣百戶王邦奇借哈密事請誅楊廷和、彭澤等,下部議,未覆,而邦奇復誣
大學士費宏、石□陰庇廷和,詞連廷和子主事惇等,將興大獄。言抗疏曰:「先帝晏駕,
江彬手握邊軍四萬,圖為不軌。廷和密謀行誅,俄頃事定,迎立聖主,此社稷之勳也。
縱使有罪,猶當十世宥之。今既以奸人言罷其官、戍其長子矣,乃又聽邦奇之誣而盡逮
其鄉里、親戚,誣為蜀黨,何意聖明之朝,忽有此事?至宏、□乃天子師保之官,百僚
之表也。邦奇心懷怨望,文飾奸言,詬辱大臣,熒惑聖聽。若窮治不已,株連益多,臣
竊為國家大體惜也。」書奏,帝震怒,並收系言,親鞫於午門。群臣悉集。言備極五毒,
折其一指,卒無撓詞。既罷,下五府九卿議。鎮遠侯顧仕隆等覆奏邦奇言皆虛妄,帝責
仕隆等徇情。然獄亦因是解,謫言宿州判官。御史程啟充請還言舊任,不聽。稍遷溧陽
知縣,歷南京吏部郎中。坐事再謫知夷陵。累官湖廣參議。
言為吏,多著聲績。溧陽、夷陵皆祠祀之。
劉安,字汝勉,慈溪人。嘉靖五年進士。授南京工部主事,改河南道御史。入台甫
一月,上疏曰:「人君貴明不貴察。察,非明也。人君以察為明,天下始多事矣。陛下
臨御八年而治理未臻,識者謂陛下之治功損於明察。夫治,可以緩圖,不可以急取;可
以休養致,不可以督責成。以急切之心,行督責之政,於是躬親有司之事,指摘臣下之
失,令出而復返,方信而忽疑。大小臣工救過不暇,多有不安其位者。孰能為陛下建長
久之策,以圖平治哉?且朝廷者,四方之極也。內之君臣,習尚如此,則外而撫按守令
之官,風從響應。上以苛察繩,下以苛察應,恐民窮為起盜之源,食寡無強兵之理。今
明天子綜核於上,百執事振刷於下,叢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氣耳。伏望大包荒之
量,重根本之圖,略繁文而先急務,簡細故而弘遠猷,不以一人之毀譽為喜怒,不以一
言之順逆為行止,久任老成,優容言官,則君臣上下一德一心,人人各安其位,事事各
盡其才,雍熙太和之治不難見矣。」帝閱疏大怒,逮赴錦衣衛拷訊。兵科給事中胡堯時
救之,並逮治。獄具,謫堯時攸縣主薄,安余干典史。築決堤數十丈,人稱劉公堤。再
遷長沙同知,擢鳳陽知府。治行卓異,賜正三品服。以憂歸,卒。
薛侃,字尚謙,揭陽人。性至孝,正德十二年成進士,即以侍養歸。師王守仁於贛
州,歸語兄助教俊。俊大喜,率群子侄宗鎧等往學焉。自是王氏學盛行於嶺南。
世宗立,侃授行人。母訃,隕絕,五日始食粥。嘉靖七年起故官。聞守仁卒,偕歐
陽德輩為位,朝夕哭。時方議文廟祀典,侃請祀陸九淵、陳獻章。九淵得報允。已,進
司正。十年秋疏言:「祖宗分封子弟,必留一人京師司香,有事居守,或代行祭饗。列
聖相承,莫之或改。至正德初,逆瑾懷貳,始令就封。乞稽舊典,擇親籓賢者居京師,
慎選正人輔導,以待他日皇嗣之生,此宗社大計。」帝方祈嗣,諱言之,震怒,立下獄
廷鞫,究交通主使者。南海彭澤為吏部郎,無行。因議禮附張孚敬,遂與為腹心。後京
察被黜,孚敬奏留之,復引為諭德,至太常卿。侃以疏草示澤。澤與侃及少詹事夏言同
年生,而言是時數忤孚敬。澤默計儲副事觸帝諱,必興大獄,誣言同謀可禍也,紿侃蒿
示孚敬,因報侃曰:「張公甚稱善,此國家大事,當從中贊之。」與為期,趣之上。孚
敬乃先錄侃蒿以進,謂出於言,請勿先發以待疏至。帝許之。侃猶豫,澤頻趣之乃上。
拷掠備至,侃獨自承,累日獄不具。澤挑使引言,侃嗔目曰:「疏,我自具。趣我上者,
爾也。爾謂張少傅許助之,言何豫?」給事中孫應奎、曹汴揖孚敬避。孚敬怒。應奎等
疏聞,詔並下言、應奎、汴詔獄,命郭勳、翟鑾及司禮中官會廷臣再鞫,具得其實。帝
乃釋言等,出孚敬密疏二示廷臣,斥其忮罔,令致仕。侃為民,澤戍大同。澤在朝專為
邪媚,及敗,天下快之。
侃至潞河,遇聖壽節,焚香叩祝甚謹。或報參政項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聖
者。」喬曰:「必薛中離也。」跡之,果然。中離者,侃自號也。歸家益力學,從游者
百余人。隆慶初,復官,贈御史。俊子宗鎧,自有傳。
侃歸數月,御史喻希禮、石金皆以言皇嗣得罪。希禮言:「陛下祈嗣禮成,瑞雪遂
降,臣以為招和致祥,不盡於此。往者大赦,今歲免刑,臣民盡沾澤,獨議禮議獄得罪
諸臣遠戍邊徼,乞量移近地,或特賜赦免,則和氣薰蒸,前星自耀。」帝大怒曰:「謂
朕罪諸臣致遲嗣續耶?所司參議以聞。」議未上,金亦言:「陛下一日萬幾,經理勞瘁。
何若中涵太虛,物來順應。凡人才之用捨,政事之敷施,始以九卿之詳度,繼以內閣之
咨謀,其弗協於中者,付諸台諫之公論。陛下恭默凝神,挈其綱領,使精神內蘊,根本
充固,則百斯男之慶,自不期而至。王守仁首平逆籓,繼靖巨寇,乃因疑謗,泯其前勞。
大禮大獄諸臣,久膺流竄,因郁既久,物故已多。望錄守仁功,寬諸臣罪,則太和之氣
塞宇宙間矣。」帝不悅曰:「金欲朕勿御萬幾,即古奸臣導其君不親政之意,其並察
奏。」尚書夏言等言二人無他腸。帝益怒,下二人詔獄,而責言等陳狀。伏罪乃宥之。
二人竟謫戍邊衛。久之,赦還,卒。隆慶初,俱贈光祿少卿。
喻希禮,麻城人。石金,黃梅人。巡按廣西,與姚鏌不協。後與守仁共撫盧蘇、王
受。還台,值張、桂用事。御史儲良才輩爭附之,金獨侃侃不阿,以是有名。
楊名,字實卿,遂寧人。童子時,督學王廷相奇其語,補弟子員。嘉靖七年,鄉試
第一。明年以第三人及第,授編修。聞大母喪,請急歸。還朝,為展書官。
十一年十月,彗星見。名應詔上書,言帝喜怒失中,用捨不當。語切直,帝銜之,
而答旨稱其納忠,令無隱。名乃復言:「吏部諸曹之首,尚書百官之表,而汪鋐小人之
尤也。武定侯郭勳奸回險譎,太常卿陳道瀛、金贇仁粗鄙酣淫。數人者,群情皆曰不當
用,而陛下用之,是聖心之偏於喜也。諸臣建言觸忤者,心實可原。大學士李時以愛惜
人才為請,即荷嘉納,而吏部不為題覆。臣所謂虛文塞責者,豈盡無哉?夫此得罪諸臣,
群情以為當宥,而陛下不終宥,是聖心之偏於怒也。真人邵元節猥以末術,過蒙采聽。
嘗令設醮內府,且命左右大臣奔走供事,遂致不肖之徒有昏夜乞哀出其門者。書之史冊,
後世其將謂何?凡此聖心之少有所偏者,故臣敢抒其狂愚。」疏入,帝震怒,即執下詔
獄拷訊。鋐疏辨,謂:「名乃楊廷和鄉人。頃張孚敬去位,廷和黨輒思報復,故攻及臣。
臣為上簡用,誠欲一振舉朝廷之法,而議者輒病臣操切。且內閣大臣率務和同,植黨固
位,故名敢欺肆至此。」帝深入其言,益怒,命所司窮詰主使。名數瀕於死,無所承,
言曾以疏草示同年生程文德,乃並文德下獄。侍郎黃宗明、候補判官黃直救之,先後皆
下獄。法司再擬名罪,皆不當上指。特詔謫名戍,編伍瞿塘衛。明年釋還。屢薦終不復
召。家居二十余年,奉親孝。親歿,與弟台廬於墓。免喪,疾作,卒。
黃直,字以方,金溪人。受業於王守仁。嘉靖二年會試,主司發策極詆守仁之學。
直與同門歐陽德不阿主司意,編修馬汝驥奇之,兩人遂中式。直既成進士,即疏陳隆聖
治、保聖躬、敦聖孝、明聖鑒、勤聖學、務聖道六事。除漳州推官。以漳俗尚鬼,盡廢
境內淫祠,易其材以葺橋樑、公廨。御史誣以罪,送吏部降用。行至中途,疏請早定儲
貳。帝怒,遣緹騎逮問。無何得釋,貶沔陽判官。嘗署崇陽縣事,有惠政。
外艱歸,三年不御酒肉。服闋赴部,適名、宗明下獄。直抗疏言:「九經之首曰修
身,其中曰敬大臣,體群臣。今楊名以直言置詔獄,非所以體群臣。黃宗明以論救與同
罪,非所以敬大臣。二者未盡,天下後世疑陛下修身之道亦有所未盡矣。」帝大怒,並
下詔獄拷掠,命發極邊,編戍雷州衛。赦還,貧甚,妻紡織以給朝夕,直讀書談道自如。
久之,卒。隆慶初,贈光祿少卿。
郭弘化,字子弼,安福人。嘉靖二年進士。除江陵知縣,征授御史。十一年冬,彗
星見。弘化言:「按《天文志》:井居東方,其宿為木。今者彗出於井,則土木繁興所
致也。臣聞四川、湖廣、貴州、江西、浙江、山西及真定諸府之采木者,勞苦萬狀。應
天、蘇、松、常、鎮五府,方有造磚之役,民間耗費不貲,窯戶逃亡過半。而廣東以采
珠之故,激民為盜,至攻劫會城。皆足戾天和,干星變。請悉停罷,則彗滅而前星耀
矣。」戶部尚書許贊等請聽弘化言。帝怒曰:「采珠,故事也,朕未有嗣,以是故耶?」
責贊等附和,黜弘化為民。久之,言官會薦,報寢。卒於家。穆宗立,贈光祿少卿。
劉世龍,字元卿,慈溪人。正德十六年進士。授太倉知州,改國子助教,遷南京兵
部主事。
嘉靖十三年,南京太廟災。世龍應詔陳三事:
一、杜諂諛以正風俗。天下風俗之不正,由於人心之壞。人心之壞,患得患失使然
也。今天下刻薄相尚,變詐相高,諂媚相師,阿比相倚。仕者日壞於上,學者日壞於下,
彼倡此和,磨然成風。惟陛下赫然矯正,勿以詭隨阿比者為賢,勿以正直骨鯁者為不肖,
勿以私好有所賞,勿以私惡有所罰,虛心以防邪佞,謙受以來忠讜,更敕大小臣工,協
恭圖治,無權勢相軋,朋黨相傾,則風俗正矣。
二、廣容納以開言路。陛下臨御之初,犯顏敢諫之臣比先朝為盛,所言或傷於激切,
而放逐既久,悔悟日深。當宥其既往,以次錄用,死者則恤之。仍令大小臣工直言時政,
以作忠義之氣。
三、慎舉動以存大體。立國者,在敬大臣,不遺故舊。蓋任之既重,則禮之宜優。
今或忽然去之,忽然召之,甚至嬰三木,被箠楚,何以勵臣節哉!臣愚以為陛下歷試之
余,其人果無足取,則宜以禮使退。如素行無缺,偶以一時喜怒,輒從而顛倒之,陛下
固付之無心,而天下有以窺陛下也。
至如張延齡憑寵為非,法難容假。側聞長老之言,孝宗時待之過厚,遂釀今日之禍。
顧區區腐鼠,何足深惜!獨念孝廟在天之靈,太皇太后垂老之景,乃至不能自庇其骨肉,
於情忍乎?恐陛下孝養兩宮,亦不能不為一動心也。頃創造神御閣、啟祥宮,特令大臣
督理其事。臣以為南京太廟方被災,工役之急當無過此。今興作頻年,四方凋敝,正時
絀舉贏之會,亦宜量酌緩急而為之以漸。此皆應天以實之道也。
疏入,帝震怒,謂世龍訕上庇逆。械系至京,下詔獄拷掠。獄具,復廷杖八十,斥
為民。張延齡者,昭聖太后弟也。帝必欲殺之,故世龍重得罪。後二年,又以大猾劉東
山訐告,盡斥諸刑曹郎羅虞臣、徐申等,猶以延齡故也。
世龍家居五十年,自養親一肉外,蔬食終身。卒之日,族人為治衣冠葬之。
徐申,字周翰,昆山人。嘉靖初,由鄉舉除蘄水知縣。改知上鐃,征授刑部主事。
延齡之系獄也,申奏記尚書聶賢、唐龍言:「太后春秋高,延齡旦暮戮,何以慰太后心?
宜援議貴議親例請於帝。」賢等深然之,獄久不決。始延齡下獄,提牢主事沈椿不令入
獄,置別所。繼者益寬假之,脫梏堣,通家人出入。會大猾劉東山亦系獄,上告延齡有
不軌謀。憾前主事羅虞臣笞己,因訐及椿等。帝震怒,命執先後提牢主事三十七人付詔
獄搒掠,申與焉。獄具,當輸贖還職,帝命杖之廷,盡謫外任,而斥虞臣為民。虞臣,
廣東順德人。歷吏部主事。好剛疾惡。既歸,結廬山中,讀書纂述。年僅三十五卒。
申既謫官,不赴,歸與同裡魏校、方鳳輩優遊□詠為樂。久之,卒。
曾孫應聘,字伯衡,少有才名。萬歷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二十一年京
察,中蜚語當謫,拂衣歸。座主沈一貫當國,數招之,不出。家居十余年,始起行人司
副。遷尚寶司丞,再遷太僕少卿。卒官。
張選,字舜舉。黃正色,字士尚。皆無錫人。同登嘉靖八年進士。正色除仁和知縣,
選知蕭山縣,又鄰境也。選治蕭山有聲。十二年冬,先入為戶科給事中。明年四月時享
太廟,遣武定侯郭勳代。選上言:「宗廟之祭,惟誠與敬。孔子曰:『吾不與祭,如不
祭』。傳曰:『神不歆非類』。孟春廟享,遣官暫攝,中外臣心知非得已。茲孟夏祫享,
倘更不親行,則跡涉怠玩。如或聖體初復,未任趨蹌,宜明詔禮官先期告廟。陛下亦宜
靜處齋宮,以通神貺。」帝閱疏大怒,下之禮部。尚書夏言等言:「代祭之文,載之
《周官》。《語》曰:『子之所慎齋戰疾』。疾當慎,無異於祭,選言非是。但小臣無
知,惟陛下曲赦。」帝愈怒,責言等黨比。命執選闕下,杖八十。帝出御文華殿聽之,
每一人行杖畢,輒以數報。杖折者三。曳出,已死。帝怒猶未釋。是夕,不入大內,繞
殿走,制《祭祀記》一篇。一夕鋟成,明旦分賜百官。而選出,家人投良劑得甦,帝竟
削選籍。選居職甫三月,遽以言得罪,名震海內。
正色是時方憂居。已,補香山,旋改南海。座主霍韜宗人橫甚,正色繩以法。韜顧
以為賢,豪強屏跡,縣中大理。十七年召為南京御史。劾兵部尚書張瓚奸貪,事甚有跡。
而中有「歷官籓臬,無一善狀」語,瓚言己未任籓臬。帝以誣劾,奪俸兩月。明年,章
聖太后梓宮南葬,命正色護視。事竣,劾中官鮑忠、駙馬都尉崔元、禮部尚書溫仁和所
過納饋遺。帝召詰忠等。皆叩頭祈哀,因譖正色擅於梓宮前乘馬執扇,及江行涉險又不
隨舟督護,大不敬。帝遂發怒,立捕下詔獄搒掠,遣戍遼東。
正色與選初同志相友善,至是先後以直節顯。正色居戍所三十年,其顛躓窮困視選
尤甚。穆宗初,起選通政參議,以年老予致仕。召正色為大理丞,進少卿,尋遷南京太
僕卿,亦引年致仕。選先卒,正色後數年卒。
包節,字元達,先世嘉興人,其父始遷華亭。節祖鼎,池州知府。為治清簡,早歲
乞休,為鄉邑所重。節生五歲而孤,母躬教育之。登嘉靖十一年進士。授東昌推官。入
為御史。劾兵部尚書張瓚貪穢。出按雲南。時仕者以荒徼憚不欲往,因設告就遠方之法。
節言:「此曹志甘投荒,非年迫衰遲,則家貧急祿。志在為己,豈在恤民?滇中長吏所
以多不得人也。請自今以附近選人充之,而州縣佐貳始用此曹,庶吏治可舉。」吏部請
以節言概行於雲、貴、兩廣。制可。
以疾歸。起故官,再按湖廣。顯陵守備中官廖斌擅威福,節欲繩之,語先洩。斌俟
節謁陵時,故獻膳羞,遽使撤去,詭稱節麾出之。鐘祥民王憲告斌黨庇奸豪周章等,節
捕章,斃之杖下。斌益怒,遂奏節不以正旦謁陵,次日始謁,時當進膳,不旁立,褻慢
大不敬。奏已入,節始奏斌前事。帝大怒,以節抵罪,逮詣詔獄搒掠,永戍莊浪衛。莊
浪極邊,敗屋頹垣,節處之甚安。獨念其母,自傷不克終養,日飲泣。母訃至,晝夜哭。
已,又聞弟孝卒,撫膺曰:「誰代吾奉祀者?」哭益悲。病死,遺言以衰絰殮。
孝,字元愛,後節三年成進士。由中書捨人為南京御史。疏論禮部尚書溫仁和主辛
醜會試有奸弊,且劾庶子童承敘、贊善郜希顏、編修袁煒,帝皆不問。未幾,又劾巡撫
孫襘、吳瀚,瀚罷去。
孝兄弟分居南北台,並著風采,又皆有至情。節官北不得養母,孝遂以侍養歸。母
亡,哀毀骨立,未終喪卒。節亦繼殞。時並稱其孝。
謝廷蒨,字子佩,富順人。嘉靖十一年進士。除新喻知縣,征授吏科給事中。御史
胡鰲言:「京師優倡雜處。請敕五城,諸非隸教坊兩院者,斥去之。」都御史王廷相等
議可。帝惡熬言褻,謫鹽城丞,奪廷相等俸。廷蒨救之,被詔切責。雷震謹身殿,疏陳
修省數事,語直。帝摘疏中訛字,停其俸。十八年偕同官曾□廷,李逢、周珫諫帝南巡,
忤旨。已,給事中戴嘉猷馳疏請回鑾,而車駕已發。帝大怒。甫還,即執嘉猷並廷蒨等
下詔獄,謫廷蒨雲南典史。屢遷浙江僉事。以侍養歸,遂不出。隆慶元年,起故官山西,
俄擢河南右參議,皆不拜。吏部高其行,請得以新秩歸老,許之。萬歷改元,四川巡撫
曾省吾奏言:「廷隱居三十年,家徒四壁,樂道著書,宜特加京秩,風勵士林。」詔即
加進太僕少卿。又數年卒。
王與齡,字受甫,寧鄉人。嘉靖八年進士。授蘇州推官。入為戶部主事,調吏部,
進員外郎。二十一年遷文選郎中。澄清銓敘,所推薦皆廉靜老成。
大學士翟鑾為禮部主事張惟一求吏部,嚴嵩為監生錢可教求東陽知縣,俱書抵與齡。
與齡偕員外郎吳伯亨、主事李大魁、周鈇,白之尚書許贊,具疏以聞。言:「平時請屬
甚多。臣等違抗,積罪如山。非聖明覆庇,則二權奸主於中,群鷹犬和於外,臣等不為
前選郎王嘉賓之斥,得為近日御史謝瑜之罷,幸矣。」疏入,鑾言惟一資望應遷。嵩抵
無致書事,請逮可教訊治,因言:「聖明日覽奏章,革弊厘奸悉宸斷。而贊等妄意臣輩
為之,借以修怨。然贊柔良,第受制所屬耳。」帝方信嵩,又見疏中引嘉賓、瑜事,遂
發怒。切責贊,除與齡名,伯亨等俱調外。給事中周怡論之,廷杖系獄。御史徐宗魯等
亦以為言,皆奪俸。自是,諸司以與齡為戒,無復敢與嵩抗。
與齡既罷,錦衣遣使偵其裝,襆被外無長物,稱歎而去。裡居,角巾躬稼圃,翛然
自得。郡人為作《平陽四賢詩》美之。四賢者,尚書韓文、陶琰、張潤及與齡也。越二
十余年,卒。
周鈇,字汝威,榆次人。嘉靖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巡按陝西。被俘民自塞
外逃歸者,邊將殺以冒功。鈇請下詔嚴禁,有報降五人以上者賞之。詔可。再按山東,
特改右春坊清紀郎兼翰林院侍書。俺答將入寇,總督侍郎翟鵬以聞。鈇以中樞無籌策,
請早為計。帝以為浮詞亂政,責降廬州府知事。旋改國子監丞,擢吏部文選主事。坐與
齡發嵩等私屬事,貶河間通判。已而吏部擬擢南京吏部主事。嵩言鈇調官甫四月,不得
驟遷。帝怒,詰責尚書許贊等,令錄左降官遷擢者姓名。贊引罪,並列陳叔頤等十六人
以聞。詔奪贊等俸,鐫文選郎鄭曉三級,鈇、叔頤等褫職為民。廷臣論薦鈇,以嵩在位,
不復召。穆宗初,贈光祿少卿。
楊思忠,字孝夫,平定人。嘉靖二十年進士。歷禮科給事中。二十九年,孝烈皇後
大祥。欲預祧仁宗,附後太廟,下廷議。尚書徐階以為非禮,思忠力贊階議,余人莫敢
言。帝使人覘知狀。及議上,嚴旨譙責,命階與思忠更定,二人復據禮對。帝益怒,竟
祧仁宗。階故得帝眷,獨銜思忠。每當遷,輒報罷。逾三年,正旦日食,陰雲不見,六
科合疏賀。帝摘疏中語,詰為不成文,曰:「思忠懷欺,不臣久矣。」杖百,斥為民,
余皆奪俸。隆慶元年起掌吏科。三遷右歛都御史,巡撫陝西。五年改南京戶部右侍郎。
致仕卒。
世宗晚年,進言者多得重譴。二十九年,俺答薄都城。通政使樊深陳禦寇七事,中
言仇鸞養寇要功。帝方眷鸞,立斥為民。四十二年正月,御史凌儒請重貪墨之罰,革虛
冒之兵,搜遺佚之士。因薦羅洪先、陸樹聲、吳岳、吳悌。帝惡其市恩,杖六十,除名。
四十五年十月,御史王時舉劾刑部尚書黃光升,言:「內官季永以訴事犯乘輿,本無死
比,乃擬真犯;奸人王相私閹良民者三,本無生法,乃擬矜疑。宜勒令致仕。」帝怒,
命編氓口外。逾月,御史方新上言:「黃河與北狄之患,自古有之。乃今豐、沛間陸地
為渠,而興都有陵寢之憂,鳳陽有冰雹之厄,河南有饑饉之災,堯之洚水不烈於此矣。
諸邊將惰卒驕,寇至輒巽觀望,而寧武有軍士之變,南贛有土兵之叛,徽州諸府有礦徒
竊發之虞,舜之三苗不棘於此矣。夫洚水、三苗不足為累者,以堯、舜兢業於上,而禹、
皋諸臣分憂於下也。今司論納者日獻禎祥,而疆場之臣,惟冒首功,隱喪敗。為國分憂
者,誰也?斥罰之法,今不得不嚴。而陛下亦宜隨事自責,痛加修省,然後災變可息,
而外患可弭也。」疏入,斥為民。
深,大同人。儒,泰州人。時舉,順天通州人。新,青陽人。穆宗嗣位,並復官。
深尋遷刑部右侍郎。齊康之劾徐階也,深劾康並詆高拱。時登極詔書赦死罪以下囚,
而流徒已至配者,所司拘律令不遣。深言殊死猶赦,而此反不及,非所以廣皇仁。詔從
其議。旋進左侍郎,罷歸。
儒既復御史,益發舒,亦以康事率同列劾拱。拱罷,又劾去大學士郭樸。頃之,劾
罷撫治鄖陽都御史劉秉仁。又以永平失事劾總督劉燾、巡撫耿隨卿、總兵官李世忠罪。
隨卿、世忠被逮,燾貶官。隆慶二年,儒再遷右歛都御史,理山西屯鹽。吏部追論其知
永豐時貪墨,遂落職閒住。
時舉復官後,巡按貴州。聞給事中石星廷杖,且帝方廣市珠寶,馳疏救星,極陳奢
靡之害。已,請陳後還中宮。章並報聞。萬歷初,都給事中雒遵、御史景嵩、韓必顯論
譚綸被謫,時舉抗章救之。歷大理左少卿。
新終湖廣參議。
贊曰:賈山有言:「忠臣之事君也,言切直則不用而身危。」「然切直之言,明主
之所亟欲聞,忠臣之所蒙死而竭知也。」鄧繼曾諸人箴主闕,指時弊,言切直矣,而杖
斥隨之。伊尹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有旨哉,有旨哉!
------------------
國學網站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