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讀本
(四)論注詩要識作者手眼
(黃庭堅)《題落星寺》第三首:「小雨藏山客坐久。」青神注引《莊子》:「藏
山於澤。」按僅標來歷,未識手眼。勝處在雨之能藏,而不在山之可藏。賈浪仙《晚晴
見終南諸峰》雲ヾ:「半旬藏雨裡,今日到窗中」,庶可以注矣。坐久者,待雨晴而山
得見;山谷《勝業寺悅堂》詩所謂:「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是也。韓致堯《丙寅
二月二十三日撫州如歸館作》雲ゝ:「好花虛謝雨藏春」,元遺山《晴景圖》雲:「藏
山只道雲煙好」,用「藏」字亦可參觀。新補三十、《題息軒》:「萬籟參差寫明月。」
青神註:「萬籟見上。」按《有不為齋隨筆》丁雲ゞ:「用王羲之蘭亭詩:『群籟雖參
差,適我無非親。』」是也。「寫」指月中竹影言(參觀《管錐編》256頁)。此句一、
二字指聲,五、六、七字指影,三、四字雙關聲影言之,兼逸少之「群籟參差」,與柳
子厚《南間》之「迥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々。」(339頁) ヾ賈浪仙:賈島字,唐詩人。
ゝ韓致堯:韓偓字,唐詩人。
ゞ《有不為齋隨筆》:十卷,清光聰諧撰。
々柳子厚:柳宗元字,唐作家。
這一則講注解詩要識得作者的手眼即技巧。如黃庭堅詩:「小雨藏山客坐久。」要
注意這個「藏」字。這裡說成「雨藏山」,賈島說成山(西南諸峰)「藏雨」,即山藏
於雨裡,在詩裡可說「藏雨裡」。用「雨藏山」,好像雨是有知,可以藏物,是擬人化。
說「藏雨裡」,好像山是有知,山藏於雨中了。再說「今日到窗中」,即出到窗中,和
「峰來獻狀」,把山或峰說成是有知的,也是擬人化手法。又黃庭堅詩:「萬籟參差寫
明月。」在這裡要了解作者的心情,所以用王羲之蘭亭詩,「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親」
來注,寫出了作者以群籟為適我相親,表達喜愛群籟的心情,這樣的注,跟作者心情有
關,是好的。「萬籟參差」是寫聲,「寫明月」是寫影。「寫明月」是寫於明月的意思,
即月亮把竹影寫在地上,也是擬人化手法。
「參差」既是聲的參差,即「群籟參差」,也是影的參差,即「林影參差」。這樣
細緻地分析,才能識得作者的心眼,認得作者的技巧和心情。
這裡講參觀《管錐編》256頁,即講「寫」字:「《日知錄》舉師涓『靜坐撫琴而寫
之』,出《韓非子﹒十過》,而《外儲說》左上又有『卜子妻寫弊胯也』;一言仿效聲
音,一言仿效形狀,先秦以來,此意沿用。」這是說一個「寫」字,在「扶琴而寫之」
裡,指仿效聲音;在「寫弊胯」裡,指仿效形狀。但在「萬籟參差寫明月」裡,一個
「寫」字,在一句話裡,「萬籟」指自然界的聲音。「萬籟參差」,這個「參差」是寫
聲,仿效聲的不齊。「寫明月」,指月中竹影參差,是寫影,仿效竹影的參差。「參差」
是雙關聲影,「寫」兼指寫聲寫影。
------------------
黃金書屋 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