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讀本
(一○)李賀詩在飛動中含堅凝
夫鮑家之詩,「操調險急」。長吉化流易為凝重,何以又能險急。曰斯正長吉生面
別開處也。其每分子之性質,皆凝重堅固;而全體之運動,又迅疾流轉。故分而視之,
詞藻凝重;合而詠之,氣體飄動。此非昌黎之長江秋注,千里一道也ヾ;亦非東坡之萬
斛泉源,隨地湧出也ゝ。此如冰山之忽塌,沙漠之疾移,勢挾碎塊細石而直前,雖固體
而具流性也。故其動詞如「石破天驚逗秋雨」、「老魚跳波瘦蛟舞」、「露腳斜飛濕寒
兔」、「自言漢劍當飛去」、「苔色拂霜根」、「宮花拂面送行人」、「煙底驀波乘一
葉」、「光風轉蕙百余裡」、「暖霧驅雲撲天地」、「霜花飛飛風草草」、「碎霜斜舞
上羅幕」、「天河夜轉漂回星」、「夫人飛入瓊瑤台」、「東關酸風射眸子」、「直貫
開花風」、「天上驅雲行」、「河轉曙蕭蕭」、「楊花撲帳春雲熱」、「七星貫斷姮娥
死」、「飛香走紅滿天春」、「天河之水夜飛入」等,又屢言轆轤之「轉」。「轉」也、
「飛」也、「撲」也、「驀」也、「舞」也,旨飄疾字,至「逗」字、「貫」字、「射」
字,又於迅速中含堅銳。長吉言物體多用「凝」字、「死」字,言物態則凝死忽變而為
飛動。此若人手眼。其好用青白紫紅等顏色字,譬之繡鞶剪彩,尚是描畫皮毛,非命脈
所在也。(50—51頁) ヾ昌黎之長江秋註:昌黎,指韓愈。蘇洵《上歐陽內翰書》:「韓子(韓愈)之文,
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
ゝ東坡之萬斛泉源:蘇軾《文說》:「我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
這一則寫李賀詩風格的特點,他像鮑照詩的「操調險急」,但不像鮑照詩的流易,
變為凝重。凝重又能險急,錢先生把它比作如冰山之忽塌,沙漠之疾移。跟韓愈文如長
江的一瀉千里,蘇軾文如萬斛泉源隨地湧出的都不同。錢先生舉出了不少例子,如《李
憑箜篌引》,描寫李憑彈箜篌的聲音:「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
融冷光,二十三弦動紫皇。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
跳波瘦蛟舞。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這裡都在寫彈箜篌的聲音,「昆山
玉碎」,狀聲音清脆;「鳳凰叫」,狀音變和緩;「芙蓉泣」,狀聲音慘淒;「香蘭笑」,
狀聲音冶麗;「融冷光」,狀聲音和煦;「動紫皇」,狀聲音能感動天神;「石破」,
狀聲音激越;魚跳蛟舞,言聲音能感動異類;吳質不眠聽到露濕寒兔,狀聲音的美妙,
使人忘倦。以上各句,從多方面來描寫聲樂。就個別比喻說,「玉碎」「石破」的玉和
石是堅硬的。「跳波」的「跳」,「蛟舞」的「舞」,「斜飛」的「飛」是飄逸的。這
就是于飛動中含堅凝。再像《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天神名)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鹹幾回死。青毛騤馬參差錢(指馬毛的花紋),嬌春楊柳含細
煙。箏人勸我金屈卮(酒器),神血未凝(精神血脈不能凝聚長生)身問誰?」這裡講
山海變移,不知經歷幾千萬年,人生是短促的。即使游春飲酒,及時行樂,亦無多時。
這裡「吹山」的「吹」,「移海」的「移」,是動作快的。「金屈卮」是硬物,「凝」
是有硬性的詞,在飛動中含堅凝,說明李賀詩的一個特色。
------------------
黃金書屋 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