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讀本
(二○)「鴨先知」辯
按《西河合集﹒詩話》卷五有一則ヾ,記與汪蛟門論宋詩ゝ,略雲:「汪舉『春江
水暖鴨先知』,不遠勝唐人乎。予曰:此正效唐人而未能者。『花間覓路鳥先知』,此
唐人句也。覓路在人,先知在鳥,鳥習花間故也,先者,先人也。若鴨則先誰乎。水中
之物皆知冷暖,必以鴨,妄矣。」頗能詭辯。王漁洋《居易錄》及《漁洋詩話》遽概括
西河言為「鵝豈不先知」ゞ,遂成笑枋;西河弟子張文檒《螺江日記》卷六已力辯其誣
々。《隨園詩話》卷三論曹能始詩ぁ,曾引《西河詩話》,不應此處尚沿流俗之訛。反
駁亦未為不是,惜尚非扼要。東坡此句見題《惠崇春江晚景》第一首:「竹外桃花三兩
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是必惠崇畫中有桃、竹、
蘆、鴨等物,故詩中遂遍及之。正鐘記室《詩品﹒序》所謂あ:「『思君如流水』,既
是即目;『高台多悲風』,亦惟所見。」「先」者,亦「先人」也。西河未顧坡詩題目,
遂有此滅裂之談ぃ。張謂《春園家宴》い:「竹裡行廚人不見,花間覓路鳥先知」,即
西河所謂「唐人」。東坡詩意,實近梁王筠《雪裡梅花》:「水泉猶未動,庭樹已先知。」
東坡《游桓山會者十人》五古又雲:「春風在流水,鳧雁先拍拍」;此意蓋數用也。
(221—222頁) ヾ《西河全集》:清毛奇齡(字大可,號西河)撰,其中有《詩話》八卷。
ゝ汪蛟門:清代詩人汪懋麟,字季角,號蛟門。
ゞ王漁洋:清王士禛號。有《居易錄》三十四卷,《漁洋詩話》三卷。
々《螺江日記》:清張文檒撰,八卷,續編四卷。
ぁ曹能始:明代作家曹學佺字。
あ鍾記室:梁鍾嶸,曾任記室官。有《詩品》三卷。
ぃ滅裂:猶言鹵莽輕薄。
い張謂:唐代詩人,字正言。
清人毛奇齡詆毀蘇軾詩,汪懋麟不附合其意,反問:「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
鴨先知」,能說不佳嗎?毛氏曰:「鵝也知,鴨比誰先知?」這一曲解早已傳為笑柄。
袁枚《隨園詩話》卷三載此事,只言毛氏詆蘇詩太過,未加深辨,亦未擊中要害;王士
禛很不贊同毛氏之說,但也僅是對他揶揄譏笑。這一則辨析甚為透闢。
一、蘇軾此詩題曰《惠崇春江晚景》,是為宋僧惠崇畫的《春江晚景》作的題畫詩,
竹外桃花,群鴨浮水,白蒿滿地,新蘆吐芽,必是畫面上實有之景,題畫詩必受畫面實
景的制約,而不能離開畫面任意塗寫。至於詩中的「水暖」和「河豚欲上」,是畫家無
法表現的,而是詩人透過桃花三兩枝、白蒿滿地、蘆葦吐芽的季節描繪,自然聯想到初
春時節該是河豚沿江而上的時候。說此詩寫得好,就在於蘇軾能生動地展現惠崇繪製的
初春江邊晚景的畫面。可見毛氏竟連蘇詩題目也未細看,只能說是出於成見。
二、毛奇齡說蘇詩「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仿唐張謂《春園家宴》裡的「花間覓路鳥
先知」,並說:「覓路在人,先知在鳥」,鳥習花間,所以覓路能先於人,而「鴨先誰
乎?」這裡指出:鴨亦先人知,因鴨游於春江水中,而人僅目睹所見,所以「先」者,
先人也。其詩意不同於張謂的《春園家宴》,而是與梁王筠的《雪裡梅花》相近,「水
泉猶未動,庭樹已先知」,「鴨先知」與「庭樹先知」,均是先於人知春到人間了,而
張謂詩則是鳥先知途,意思不同。
------------------
黃金書屋 掃描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