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疲勞有多種形式,其中一些比另一些對於幸福的妨礙更為嚴重。單純體力上的疲勞,假使它並未過度的話,倒往往會成為幸福的原因之一。它使人睡眠充足、胃口大開,倍增假日裡可能有的玩樂遊戲的勁頭。然而一旦它過度的話,它就會變成一種極大的危害。除了那些高度發達的地區,貧困地區的農民婦女往往由於過度勞累,剛到30歲便已是佝僂老姐。在英國工業革命的初期,兒童的生長發育受到相當的壓制,甚至常常因過度勞累而過早夭折。這種情況在工業革命剛剛開始的中國和日本也不難發現,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於美國南部各州。體力勞動,一旦超過了某一限度,便會對人造成殘酷的折磨,而且常常使得生活本身變得不堪忍受。然而,在現代世界的一些最發達的地區,由於工業生產勞動條件的改善,體力疲勞已大大減輕。在這些地區,神經疲勞卻變成了最嚴重的問題。這種疲勞,令人驚訝的是,最常見於那些富裕階層,比起那些商人和腦力勞動來說,僱傭工人身上要少見得多。 如何擺脫神經疲勞,在現代生活中成了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首先,城市勞動者在全部工作時間內,甚至在上下班時間裡,都被噪音所包圍。雖然他確實學會了對大部分噪音有意識地不去注意,但潛意識中竭力去避開這些噪音所造成的緊張,反而使人更為疲憊。另一種我們並未意識到的疲勞是陌生者的連續不斷地出現。人的自然本能,與別的動物一樣,也習慣於對同類的每一位陌生者進行觀察探究,以便決定用友好的還是用敵對的方式去對待他。這種本能在人們乘坐高峰期的地鐵時受到了限制,這種限制的結果是,他們對每一位陌生者,對這些不是心甘情願的,而是被迫擠在一處的陌生者產生了一種普遍的、擴散性的憤怒。趕早班火車也得急急忙忙,而這又引起消化不良。等到趕到辦公室,一天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位職員的神經已經緊張勞累,從而把整個人類看成可惡的東西,他的僱主也帶著這種情緒趕到辦公室,對僱員身上的這種疲勞和厭惡置請不理。僱員由於怕被解雇,不得已裝出溫順恭敬的樣子,但是這種不自然的行為只會進一步加劇神經的緊張。要是允許僱員們一個星期有一次機會去捏捏僱主的鼻子,或是用其它方式表示對他的真實看法,他們緊張的神經也許會得到放鬆;但是從僱主的角度來說,他也有自己的煩惱,因而這樣做並沒有解決他的問題。僱員怕的是解雇,僱主怕的是破產。確實,有些僱主已經足夠富裕,根本用不著為此擔憂。但是在他們取得這樣的地位之前,他們一般都經過了多年艱苦頑強的奮鬥,在這時,他們一定要時時警惕、關注著世界各地行情的變化,不斷地設法擊敗敵手。這一切的結果是,當真正的成功來臨之時,這個人的神經已經崩潰了,他已經如此習慣於焦慮狀況,以至於在需要消除這種焦慮時,他仍不能擺脫它。是的,富人也有一些兒子,但是他們也多半給自己把來焦慮,而且這類焦慮同如果不是出身富家時可能遭受的焦慮幾乎一樣。他們聚眾賭博,因而招致與父輩相同的煩惱;他們很少睡覺,通宵達旦尋歡作樂,弄垮了自己的身體。等到一切平靜下來,他們也與自己的父親一樣,已經沒有力氣去享受幸福了。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出於選擇或需要,大多數現代人過的都是這種神經高度緊張的生活,這種生活如此使人困乏,以至於沒有酒精的刺激。他們就不能享受生活的樂趣。 對這些愚蠢的有錢人,我不想多加贅述。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那些為了生存而不得不付出艱辛勞動的普通人,看看他們身上的更為常見的疲勞吧。在很大的程度上,這種情況下的疲勞往往是由焦慮引起的,這種焦慮可以通過一種更為積極的生活哲學以及一定的心理控制而加以避免。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思想缺乏控制能力——我的意思是說,面對那些自己一時不能採取有效措施的問題,他們往往不能阻止自己去想它們。深夜裡,男人們上床睡覺,在他們本應該去好好恢復體力以便應付明天的問題時,卻依然在床上翻來覆去、苦思冥想,為工作上的事情操心虛神。實際上,他們這時對這些問題是無能為力的,他們這樣地苦思冥想,並不是找出一個明天可行的方案來,而只不過是一種半精神錯亂的狀態所致。這種狀態正是失眠症所伴有的思維紊亂。黎明來臨,半夜裡的那種精神迷亂依然緊緊纏繞著他們,迷糊了他們的判斷力;他們的脾氣變得更加急躁,對每一個困難障礙他們都感到非常惱怒。聰明的人只是在有某種明確的目標時才會去考慮那些問題,平時則考慮別的事情,甚或,如果是晚間,他們就乾脆什麼也不去想。我並不是主張在遇到大的危機——譬如說破產——時,或者一個丈夫有理由懷疑妻子對自己不忠時,除了極少數的偶然的冷酷心靈外,由於沒有解放的辦法,就可以推卸自己的責任。當然,對少數頭腦特別清醒的人來說,也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對於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麻煩,除了那些必須立刻處理的以外,可以把它們暫時擱置起來。在對大腦的思維進行系統的訓練以後,人就能獲得更多的幸福,又能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不是不適當地、無間歇地去思考。在要作出一個困難而又勞人心神的決定時,一旦有關的數據信息收集齊全,就應該馬上加以最充分的考慮並作出決定;一旦決定作出,除非有新的事實和證據,不要去隨便加以修正,沒有什麼比猶豫不決更使人勞心費神,更無成效了。 通過認識到那些引起焦慮的事物的非重要性可以消除大部分憂慮。一生中我曾經作過多次演講,開始時,每一位聽眾都使我恐懼萬分,神經是如此緊張,以至於我講得極不成功。我非常害怕這種情景,以至於常常在演講之前,恨不得自己的腿被跌斷。演講結束後,往往因過度緊張而感到精疲力盡。後來,我漸漸地教會了自己。不管說得成功與否,都沒什麼大的關係,事情無論怎樣糟糕,地球依然在運轉。後來我發現,我對演講的成功與否擔心越少,演說得越好,神經的緊張隨之漸漸減少到零了。許多種神經疲勞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治療。我們的行為並不如我們認為的那樣重要,成功或失敗歸根結底關係不大。再大的痛苦都可以忍受克服,那些似乎使人的幸福一去不復返的困難,隨著時間的流逝也會漸漸消失,以至於到後來人們都很難回憶起當時的困難有多麼巨大了。除了這些以自我為中心的考慮,更為重要的是要記住,個人的自我並不是整個世界的最大的一部分。一個能夠自我超越於自己的思想和希望的人,也能夠在日常生活的困境中為自己找到安靜閒適之地,而這對徹底的利己主義者來說是不可能的。 所謂的神經衛生學並沒有得到多少的研究和重視。工業心理學確實已經對疲勞作了細緻的調查研究,並且通過詳實的調查數據證實了:如果你在一段足夠長的時間內連續地做一件事,最終你將會變得相當勞累——這種結果其實不需要許多科學知識也能猜得出來。儘管有一些疲勞研究是針對學校的孩子們的,但它的主要目標還是針對肌體的疲勞的。然而,這些研究,誰也沒有觸及到關鍵的問題。對於人來說,在現代生活中,情緒上的疲勞一直是主要的形式。純粹腦力上的疲勞,同純粹肌體上的疲勞一樣,通過睡眼就能得到補償。無論誰從事了大量的不需要情緒捲入其中的腦力勞動以後——例如,繁瑣複雜的計算——都能在每天的結束通過睡眠消除日間帶來的疲勞。工作過度帶來的危害遠不止這一點,而是某種形式的煩惱和焦慮。情緒性疲勞的麻煩在於,它能擾亂人的休息。一個人越是變得疲乏,他發現疲乏越難消除。這瀕臨神經崩潰的症狀之一就是,認為自己的工作太重要了,哪怕是一天假期都會帶來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我是一位醫生,對那些把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重要的病人,我開的藥方將是:休假!看起來似乎是由工作引起的神經崩潰現象,實際上,就我所知的任何一個病例來看,乃是由於一些情緒上的困境所致,面對這些困境,病人往往試圖通過工作來加以逃避。他之所以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工作,是因為,如果他這樣做,他將無以驅散解脫蔡繞他心頭的不幸感,無論這種不幸是怎樣的。當然,在他的麻煩是面臨破產的時候,他的工作就與他的焦慮,直接地聯在一起了,然而即使如此,這種焦慮也往往會促使他去長久地工作,這種長久的工作會模糊了他的判斷力,結果破產比他工作少時反而來得更快。在任何情況下,是情緒性困境而不是工作,導致神經的崩潰。 焦慮心理決不是簡單的東西。我早已討論過心理自律的問題,這種心理自律主要是指在恰當的時候思考問題的習慣。這種習慣極端重要,首先是因為它能使人以最少的腦力付出完成日常工作;其次是因為它是治療失眠症的良方;最後是因為它提高了決策的效率和能力。然而這種方法並沒有觸及到潛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東西。當問題變得相當嚴重時,任何方法如果不能深入到人的意識層次之下,便不能產生什麼作用。關於無意識對意識的作用問題,心理學家已經進行了許多研究,但是有關意識對無意識的作用,這方面的研究就少得多了。後者在心理衛生學上是一個極端重要的課題,如果要使理性的信念作用於無意識領域,就必須認識瞭解這一作用。這一點對於焦慮問題來說特別重要。一個人對自己說,即使這種不幸發生也沒有什麼可怕,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只要這種焦慮仍然停留在意識信念裡,這種自慰術在夜深人靜難以入眠時就不會起作用,也不能防止惡夢的出現。我個人認為,如果給有意識的思維注入足夠多的活力和強度,它就能深入到無意識之中去。大多數的無意識的東西是由本來高度情緒化的有意識思維組成的,只不過現在它們被深埋下去了。這種深埋過程有可能有目的地加以實現,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無意識思維做許多事情。例如,我發現,如果我不得不去寫作某一較為困難的題目,最好的辦法是,在幾個小時或幾天裡,集中注意力——我所能夠達到的最集中的注意力——予以認真思考,在這段時間結束時,即發出指令,比方說,要求這一工作轉到地下進行。過了幾個月後,我有意識地回到這個題目,發現這一工作已經完成。在我發現這種方法以前,我習慣於在以後的幾個月內,由於工作沒有進展而憂慮不止,但是我並沒有因為憂慮擔心而使問題得以解決,反而將這幾個月的時間浪費了。現在呢,我就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從事其他工作了。在解決焦慮問題上,也可以運用在許多方面與此類似的過程。當受到某種不幸事件的威脅時,先審慎地、有意識地思考一下,在可能發生的事情中,什麼東西最糟糕的?在對這種可能的不幸作了表面的考察之後,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理由相信,不管發生什麼,都不會有什麼極端可怕的災難。這類理由總是存在的,因為,說到底,我們個人碰到的任何事情都並沒有什麼普遍的重要意義。在你對最壞的可能性作了長久的持續的審視,並且懷著確信對自己說:「嗯,畢竟這問題並不是那麼嚴重緊要。」之後,你會發現,你的焦慮已經消減到一種最小的程度。重複幾次這一過程也許是必要的,但是到最後,如果你面對最壞的可能性也沒有退縮逃避,你就會發現,你的焦慮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振奮激昂的情緒。 這種方法也是避免恐懼心理的更為普通的方法的一部分。焦慮是恐懼的一種形式,所有的恐懼形式都導致疲勞。一個人,如果他學會了不再恐懼,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的疲勞大大減少了。現在,在我們不希望危險發生的地方,恐懼便以其最有害的形式悄然降臨。恐懼的情緒時而襲入我們的頭腦;恐懼的對象每個人都會不同,但幾乎所有的人都有某種潛在的恐懼。有的人怕得癌症,有的人擔心經濟上破產,第三個人擔心自己不光彩的隱私被人發現,第四個人受著猜忌的懷疑心理的折磨,第五個人則在夜晚時想到兒時聽到的地獄之火的故事可能是真的,而輾轉反側,思緒察繞,揮之不去。也許以上這些人用的是一種錯誤的對付恐懼的方法。無論何時恐懼進入了他們的頭腦,他們都試圖去想別的東西,試圖用娛樂、工作或其他方式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這種不敢坦然面對現實的做法反而加劇了各種形式的恐懼。轉移自己思考目標的做法是由於對於鬼怪幽靈的恐懼引起的,人由此轉移了自己注視的目光。正確的對付它的恐懼的方法是去理智地、平靜地、全神貫注地思考,直到這種恐懼完全不再陌生。最後,熟悉削弱了恐怖可怕,整個對象因此變得令人厭煩,我們的思想由此而轉移開去;但不是像以前那樣由意志的作用引起,而純粹是由於對該事物的厭惡所致,當你發現自己喜歡對任何事物都苦思冥想時,別擔心。對付最好辦法是,用比自己平時更認真的態度進行更深入的思考,直至最後它失去了令人恐懼的特徵。 現代道德中最為缺少的東西便是對付恐懼的方法態度。確實,人在體魄上的勇敢,尤其是戰爭中的勇敢是社會對男人的期望。但是社會卻並不期望他們具有其他方面的勇氣,也不希望女子具備任何勇氣。一個勇敢的女人如果她希望男人喜歡她,就不得不把這種勇敢掩藏起來。一個男人除了在身體上受到攻擊時應表示勇敢以外,如果在其他方面也有這種表示,便會被當成壞毛病。例如,對公眾輿論的冷漠態度,就被認為是一種挑釁,公眾便會盡其所能對哪個敢於敗壞公共權威的人予以懲罰。所有這些都與正常的情況相反。所有形式的勇氣,不管是在男人身上還是女人身上,都應該像體魄上的勇氣在戰士身上一樣,得到頌揚。年輕男人身上普遍具有的體魄方面的勇氣就證明了,公眾輿論可以激發並培養勇氣。勇氣越大,憂怨就越少,疲勞也就因之更為減弱,因為男男女女現在所遭受的神經疲勞的絕大部分,無論是意識層次的還是無意識層次的,都是由恐懼引起的。 疲勞的最為常見的原因是對興奮的愛好。一個人如果把閒暇時間用於睡眠,他便會身體健康,但是他的工作卻煩悶單調,他覺得在自由支配的時間裡有一種娛樂放鬆的需要。問題在於,最容易獲得的、表面看來最吸引人的娛樂活動,多半是一種消磨神經的活動。追求興奮的慾望,過了某一極點後,就成了或是扭曲的本質或是某種本性不足的標誌。在以前的幸福婚姻中,大多數男人並沒有興奮的需要,但在現代世界,婚姻常常被推遲如此長的時間,以至於當最終經濟條件具備時,興奮卻變成了一種習慣,它只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抑制。如果輿論允許男子在21歲便結婚,而又不需負擔如現代婚姻所要求的沉重的經濟負擔,那麼很多人就決不會再去尋求與自己的工作一樣使人疲勞的娛樂活動了。然而提倡這麼做是被認為不道德的,這或許從林德森法官的命運就可以看出來。儘管他長期從事這一光榮的職業,卻因為試圖使青年人不再遭受由於他們的兄長的固執偏狹而導致的不幸,他因此受到了譴責。不過這一問題現在我打算不再談下去了,因為這屬於忌妒這一大題目下,這將在下一章中集中討論。 對於單個人而言,他們不能改變他們生活幹其下的法律和制度,因而很難對付那些專制的道德家們製造的、並極力維持的局面。但是,認識到使人興奮的娛樂並非通向幸福之路,卻是很有意義的,雖然人們會認為由於使人更滿足的歡樂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而除非通過興奮的刺激,否則生活就會變得令人難以忍受。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謹慎的人唯一能夠做到的是約束自己,不允許自己去尋求那種有損健康、影響工作的過份而又使人疲勞的快樂。治療年輕人的煩惱的最根本的方法在於改變公眾的道德觀念。同時,年輕人也應該認識到,他最後總要結婚的,如果他的生活方式使得幸福的婚姻成為不可能的話,那將是不明智的,而神經的緊張和對更為文雅高尚的娛樂方式的能力缺乏,很容易造成這種生活方式。 神經疲勞的最為糟糕的特徵之一,就是它是人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一道障礙。可以說,它使人得到的印象模糊不清,悄無聲息。這個人不再去注意周圍的人,除非被某些小騙術和怪腐習氣所激怒。從食物中或者從陽光中,他得不到任何樂趣,但卻傾向於對少數幾件事物表示強烈關注,而對其他一切視若無睹。這種精神狀態使人坐立不安,以至於疲勞不斷增加,到最後不得不求助於藥物治療。從根本上說,這一切都是對我們前一章談到過的,與大地失去了聯繫的懲罰。但在今天城市人口大量集中的情況下,我們到底能與大地保持多大的聯繫,絕對不是一件能輕易看得明白的事。不過,這裡我們又再次發現自己處於重大的社會問題的邊緣上,但這類問題我不準備在這本小冊子裡加以討論。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