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戰爭》


  生物學家一直在努力想要瞭解同性戀行為的進化過程,現在這項發現提供了生物學家非常重要的線索。平均來說,對個體的繁衍無益的基因,是無法以6%的比例遺傳下去的。所以,終生奉行完全同性戀的男性當然不會得到任何繁衍成果,而雙性戀男性在繁衍子孫方面,卻是能夠有所成就的。由此看來,完全同性戀很可能只是雙性戀者的各種繁衍利益之一,也是一種來自遺傳的副產品。假設這項推論屬實,那麼同性戀行為可算是人類眾多遺傳特徵之一。當個體只繼承了少數與此特徵相關的基因時,對個體是有利的,但個體若繼承到過多這類基因,則反而對個體有害。

  在這裡舉個最傳統的遺傳特質的例子,就是鐮刀型貧血(sickle-cellanemia, sicklemia)。對生長在熱帶的人類來說,如能擁有相當程度的鐮刀型貧血基因(sickle-cell gene),對他們是有好處的,因為和沒有這種基因的人比起來,他們會對瘧疾產生較高的抵抗力。但當體內這種基因的數量增加一倍時,則不僅會縮短人類壽命,甚至還使人必須終生忍受疼痛與痛苦。

  當然啦,同性戀行為雖然在這裡被拿來和鐮刀型貧血放在一起比較,但我們卻不可將這種比較解釋成:同性戀行為也和鐮刀性貧血一樣是一種疾病。我們在這裡拿鐮刀性貧血來舉例,只是因為這種疾病在研究遺傳學原理方面是最佳的例證,因此也能幫助我們對於同性戀行為的瞭解。我們可以假設雙性戀者體內只有很少數的同性戀行為基因,而完全同性戀者則擁有相當多的這類基因。所以,雙性戀者和異性戀者比起來,雙性戀者在繁衍後代方面會得到更多利益;而同性戀者則無法生出後代,他們和異性戀者及雙性戀者比起來,在繁衍方面顯然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

  那麼,雙性戀者與終生只和女性性交的異性戀者比起來,究竟他們獲得的繁衍利益會比異性戀者強多少呢?

  雙性戀者一生當中和他的長期伴侶能夠擁有的子女數目比較少,但卻可能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會生出子女。例如場景30里的男人,他和長期伴侶之間共生了兩個孩子,這個數目可能是他所在的社會裡的平均數字。但這名男性還不到23歲就生了這兩個孩子,這個年齡要比異性戀者生產子女的平均年齡早上好幾年。提早生下子女看起來似乎並不會給繁衍成果帶來多大的利益,但實際上卻是有所幫助。因為生物學家計算繁衍成績的時候並不只是計算子女或孫子女的數目,他們同時還要計算繁殖率。如果某人在一生當中生出的子女數目比別人多,或是比別人更早獲得相同數目的子女,他的繁殖率都會高過他人。雖然我們在這本書裡所要討論的,只是有關如何追求繁衍成果,但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請大家不要忽略,那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繁衍成果,其實就是指繁殖率。

  要把不同類別的男性——例如說雙性戀者和異性戀者——放在一起比較,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即使我們將對比的範圍限定在他們的長期伴侶關係之中,這種比較仍然相當困難。因為這時可能會有一種情況發生:這對長期伴侶雖然共同養育子女,但伴侶中的男性卻非孩子的親生父親。這種可能性將使對比工作完全失去意義。而若要把男性跟許多女性在短期關係中獲得的繁衍成果拿來相比,則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為連女性本身也不見得弄得清她生的子女究竟是誰的孩子,男性當然就更無從獲知真相了。但很明顯的,對雙性戀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上述這種獲致繁衍成果的途徑。但目前我們雖然推測這種繁衍途徑能讓雙性戀者比異性戀者獲得更高的繁衍成就,不過,我們卻仍然無法找出證據來證明這種想法。

  男性雙性戀者的特徵之一是他們都擁有多數的伴侶(其中包括男性和女性)。根據統計顯示,有同性戀行為表現的男性在其一生當中,約有四分之一至少擁有十人以上的同性伴侶。對某些這類男性來說,他們的同性伴侶人數甚至會超過百人以上。而更重要的是,這類男性在一生當中擁有的同性伴侶越多,他們似乎也會擁有更多的異性伴侶。此外,平均來看,雙性戀男性和異性戀男性比起來,他們一生中會在更多女性體內射精,所以雙性戀男性也更可能擁有同父異母的子女。




  
  ------------------
  熾天使書城搜集整理
支持本書作者,請購買正式出版物

回目錄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