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南宮搏 著)
前記

一、楊貴妃,中國歷史上最特出的女人
中國歷史,就從文獻最少的夏代起計,每一個朝代,大抵都有些特出的女人。「特出」, 指其本身的姿色美麗以及和政治的關連;任何一個朝代的美麗女人,倘若沒有強烈的政治陪 襯,便不會享大名,流傳後世。 舉例來說,最古老的夏代,末代帝王桀的妻子妹喜;其次,商殷的紂王妻子妲己;周的 幽王之妻褒姒。被列為亡國的美女,是禍水!雖然褒姒並未使周亡,但丈夫被殺,王都東遷, 人們也就含糊地將之列入亡國禍水類中。 這是中國史上可考的最早的三個朝代,便已如此了。往後去,文明進化,政治權力興替 間,總會有一些美麗的女人出現,組織和構成所謂的「歷史悲劇」,於是乎,有所謂「女 禍」,有所謂「紅顏薄命」等等說法。 那些歷史上著名的美人,大致是少有「福壽全歸」的。長春不老的夏姬下落不明;西施 是否被淹死不知道,後人珍惜一名美人,把她送給范蠡作結,聊以自慰而已;其余如楚霸王 的虞美人,漢高祖的戚夫人,死得都很慘。王昭君雖然嫁得很好,丈夫死了,丈夫的兒子再 娶她(不是她的兒子),一樣有崇高的地位,但在漢民族的心理上,這樣的遠托異國,又總 是可悲的。再往下數,歷代美女,幾乎脫不了悲終。而從青春華茂到悲辛收場,有史以來, 集其大成而又奇詭多變,故事流傳最廣最久的,要算唐朝玄宗皇帝的貴妃楊玉環。 我處理中國歷史,以夏禹為有史之起點,以前自然有,但只是一些傳說,完全不能稱為 史,此後,我的大劃分代為:秦始皇帝統一中國;南北朝的大混亂;唐玄宗天寶之亂;蒙古 人統治中國;孫文創中華民國。 這個大劃分,以唐玄宗天寶之亂為中國命運的轉折點。自天寶之亂以後,中國就長期向 衰了,這是從文治教化整體的輝煌而言,一時的武功或疆土擴大,是不足道的。 天寶之亂,主要人物或代表人物,自應是當時的皇帝李隆基,但史家和文學家們,把天 寶之亂的重點落在馬嵬坡事件上,於是,楊貴妃便成為中國歷史轉折點的代表人物。 這其實是很荒唐的,但把一個並非政治性的女人來承擔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包袱,又是 中國趣味——中國哲學的奧妙所在。 把這個大包袱讓楊貴妃背上,在當時就已如此了,在此,可以引二十八字為證;唐僖宗 朝宰相鄭畋有詩如下: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 人。 這一首詩後面十四字去掉也不妨,前面十四個字,寫盡了大唐皇朝由危亡到復興的關鍵 所在:「楊妃死」,危亡的厄運解除,「肅宗回馬」,即太子李亨離開父皇而領一軍奔靈武 自立為帝,展開反攻,收復失土,中興唐皇朝。亦即「雲雨雖亡日月新」七個字所表現的, 「雲雨雖亡」是楊貴妃的,「日月新」則是唐肅宗的,那意思是:楊貴妃雖然遭難但唐皇朝 終於復興。 這一首詩包含的意義很廣,對楊貴妃之遭難,寄予同情——一死而中興國家,死亦得所。 ——中國的舊詩,作得好的,常能用極少的字包括敘事和評論在內;但毛病在於這需要 熟知史實的人才能了解,即以上舉鄭畋這首詩,後來被人改(或抄誤)成「玄宗回馬楊妃 死,雲雨難忘日月新」,本意全失,且成俗唱了。 我引此,用以證唐朝人把本朝的興亡之際的大包袱推到楊貴妃身上。而這一段歷史,又 是中國史的轉型期,是以越到後來,楊貴妃所背的包袱也越大了!從夏禹開始到現在,四千 零數十年間,沒有一個女人身負的包袱有如此之重大的! 平時,我們泛泛而道楊貴妃,一個美人,自霓裳羽衣舞至宛轉蛾眉馬前死,繁茂悲辛的 故事,乃至情天長恨,屬於兒女情的,但是,擴大了來看這一個故事,所包含的實在很多。 以上是楊貴妃故事政治、歷史的方面。 而在文學上,楊貴妃其人更張廣大,自公元七五六年楊貴妃死(官定的死期)到如今, 楊貴妃其人其事,成了中國文學創作最大最廣的共題。 唐朝,是中國史上文化、政治、經濟最發達的一朝,也是特出的有言論自由的朝代。唐 朝人雖然有不少文字上和語言上忌諱,但忌諱的範圍以私人之間為主,一般的,可以放言無 忌。批評皇帝,拿皇帝的故事作詩作文,甚至講得很不堪,亦不會遭禍。在楊貴妃生前,文 人對她品評有之,對楊氏家族譏嘲也有之,到她在馬嵬驛遭難後,她的故事迅速地發展成為 文學創作上的主題,並且隨著時間而更加深廣,漸漸,唐朝的文人把歌詠楊貴妃故事當作一 種「考試」式的共題。白居易的《長恨歌》自然考得了古往今來的第一名。但在「長恨歌」 出現之後,文人依然熱心於自這一個「共題」而孜孜不倦於「考試」,借此來練習和表達自 己的史才,詩筆,議論,想象…… 唐代著名的詩人李商隱,對詠楊貴妃故事是極為熱衷者之一,李商隱所作不及《長恨 歌》,李又好在字面上作評斷,而且多局限於兒女情,不過,從李商隱的作品中,卻讓我們 得知了:唐人對皇家的言論自由到了可驚的寬容程度,舉例: 華清恩幸古無倫,猶恐蛾眉不勝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華清宮) 這首詩是諷刺的,但力求在「考試」中作驚人語,結果卻不倫不類了,褒姒「使」她的 王死,楊貴妃沒有「使」她的皇死,這成了什麼話?但由此可見言論自由的放任程度。另 外,李商隱最出色的一首詠楊貴妃的詩:「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這兩句 雖沒沿襲《長恨歌》「忽聞海上有仙山」的提示,但翻了新意,作為楊貴妃在海外得知玄宗 皇帝被廢被囚。這對楊貴妃逃亡到日本傳說,有進一步的傳播作用。同詩最後兩句:「如何 四紀為天子,不及蘆家有莫愁」,再加「君王若道能傾國,王輦何由過馬嵬」,那是直接批 評皇帝無力護全一名女子以及「有情」的虛假,亦屬於言論自由的頂端了!更有一首:「驪 山有感」詠楊妃雲: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 這首詩一些也不見好,但卻赤裸裸地寫出了玄宗皇帝奪取兒媳為妻的事實,再道出壽王 以後處境的尷尬。詩雖然不見佳,但總是有新意在。 上面,我零亂地取了一些詩句,為了引發楊貴妃故事的若干特出點。 唐朝人就此完全不避諱的,楊貴妃先為李隆基的兒子、封壽王的李瑁之妻,後來父皇取 兒媳為妻。 這是楊貴妃故事的第一階段,當中國的社會道德律更變之後,有許多「衛道」之士,拼 命要否定這一故事,有的人以事實俱在,無可否定,求告和恫嚇兼施,命人們不可提及此 事,甚至搬出孔夫子,「春秋為尊者諱」,唐玄宗是尊者,千萬不可說他這一宗亂倫的丑事 啊!到了清朝,中國自南宋以來積累起來的社會道德律,幾乎比泰山高,比長城固,如朱彝 尊其人,想盡辦法來遮掩楊貴妃先事子,再事父的故事,他「考證」楊貴妃雖壽王妃,但卻 是處女入宮,所以,唐玄宗雖有丑聞,並不太嚴重。 這是可憐亦復無知的新道德保衛者的自我欺騙。唐朝人自己不以為是違反道德律的;官 文書記載,至今仍存,後人為了後起的對婦女的道德律而大叫,其陋可知,從而也可見中國 的文化的向衰。為此,在講故事之前,特別將它提出來。 關於楊貴妃的婚姻,現存「唐大詔令集」(按即皇帝命令,俗稱為聖旨的東西)卷四 十,「諸王冊妃」類,及「王妃人道」類,有兩封詔令,直接提到,一封詔令,間接相關, 摘要如下:冊壽王楊妃:「維開元二十三年,歲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 帝詔曰(中略)……爾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長女,公輔之門,清白流慶……今遣使戶部尚 書同中書門下李林甫、副使黃門侍郎陳希烈持節冊爾為壽王妃……」 「同中書門下」,即是宰相。冊楊玉環為壽王妃,有年月日可查考。冊妃,等於現在的 訂婚。「冊」後,尚有不少繁文褥節(見開元禮),大約需要半年或一年才能結婚。估計: 楊玉環嫁到壽王李瑁那兒,應在開元二十四年夏秋,再推遲些,或開元二十五年初春,要再 遲,便少有可能了。(按:舊、新兩唐書的楊貴妃傳,對楊玉環出身,似有故意的錯亂或隱 蔽,舊唐書連楊貴妃的父名都弄錯,且完全不提先嫁壽王事,新唐書主修者不敢太抹煞事 實,加入先為壽王妃語,但對楊玉環的父叔,卻矇混過去,因為新唐書取舊書資料,二傳皆 亂采傳說,荒唐不經,不必深信。) 壽王的親母武惠妃,為皇帝所極寵,她的女兒鹹宜公主嫁楊洄,據史書載:楊洄與岳母 武惠妃同謀,陷害三位皇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李隆基於開元二十五年四 月,將這三個兒子廢為庶人,隨後又賜死於城東驛。武惠妃這樣做,據說是為她親生的兒子 李瑁奪取太子地位,這是可信的。然而,武惠妃本人,卻在同年十二月死了,死時才四十 歲。史書說,武惠妃是被三位皇子的鬼祟而死的。 至於楊玉環入宮,中間有一個轉折,並不是名義上直接由壽王妃變成貴妃的,「唐太詔 令集」卷四十有「道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中曰:「……壽王瑁妃楊氏,……屬太后忌 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宜度為女道士。」 此敕文不曾留下年月,但仍可以考據的:第一、度楊玉環為女道士,必然是皇帝先和她 奸好之後的事,據《新唐書》本紀第五玄宗紀,開元二十八年條下雲:「十月甲子幸溫泉 宮。以壽王妃楊氏為道士,號太真。」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雖缺了年月,但參照本紀,我們可以定出:皇帝和兒媳楊氏奸 好,當在開元二十八年十月(或稍早,但以十月赴溫泉宮時帶到驪山以供淫樂的可能最 大)。如此,則度為女道士的正確時間就容易考出了,李隆基的親母竇氏(太后)死忌在正 月初二。敕文中「屬太后忌辰」,當是開元二十九年的正月初二。(公元七四一) 楊玉環做壽王的妻子,應當有三年多或四年多,結婚至四年,豈有再是處女之可能?何 況,唐朝人又並不重視處女膜的。 楊玉環入宮為女道士(在內宮的太真觀,不是長安市的太真觀),過了四年多,才被冊 立為貴妃。 父、子之間共妻奪妻,以「女道士」作為過渡,說起來,也可以算避了一下,父親娶的 是女道士,並非兒媳。兒子則在這四五年間沒有正式妻子了。天寶四年(公元七四五)七月 二十六日壬辰,皇帝再為兒子壽王冊韋氏為妃,冊韋氏為壽王妃詔,亦存,同見「唐大詔令 集」卷四十,皇帝為兒子再冊妃後,八月六日壬寅,即冊楊太真為貴妃。兩冊時間頭尾在內 共十一日。雙重喜事來得也真快。 楊貴妃入宮問題,自南宋末年起,就成了中國歷史、文學、乃至社會上的大問題,衛道 之士,竭盡心智要縫補一個古人的處女膜。以現代觀念看,這是很無聊之事,但在過去六百 年間,此事關係社會風教,大得很。 南宋以後,中國女人裹小腳,等於半廢了二分之一的人口,而更重要的是:中國的知識 分子也自行在思想上裹小腳,使中國長期不能進步,這是因,而此因又可以說出在楊貴妃的 身上。 除了政治包袱之外,楊貴妃又背上了一個社會道德的包袱。 在此,先交代了屬於正派的有關楊貴妃的大事,這屬於嚴肅和沉重的一面。下面,我再 作一篇引言,講講馬嵬坡事件的來龍去脈。讀者們將來看故事,可以有一個概念,同時,也 輕松一些,把楊貴妃可能沒有死而逃到海外說一說,考一考,事屬渺茫無稽,但很有趣,至 少比使楊貴妃背著上面所說的包袱為幽雅和風趣一些。
二、馬嵬事變和楊貴妃生死之謎
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傳播最廣和久遠不衰的敘事長詩:《長恨歌》,作者白居易以楊 貴妃的故事串連成此巨製,他寫楊貴妃在馬嵬坡事變時: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這是文學作品上記楊貴妃的死,是記實。只小有考證上的錯誤:楊貴妃死於馬嵬驛時間 為:天寶十五載(即至德元載,公元七五六)六月丁酉(十五日),其時,天子只四軍,據 舊唐書玄宗皇帝紀:「六月壬寅(二十日)次散關,分部下為六軍。」 「六軍」是在楊貴妃死後五日才建制的。馬嵬坡事變,只可稱「四軍不發」。不過,文 學作品上這樣的小誤,實無損記實,因為有不少專家編著的史書,如司馬光的《資治通鑒》 等,也一樣系錯了時間,甚至,連舊唐書本身,也前後錯記,六軍建制,玄宗紀系時和肅宗 紀系時亦各記一日。 我先引白居易的《長恨歌》,那是為了簡單明白,只用十四個字注出了楊貴妃之死。 舊唐書本紀第九,記馬嵬兵變:「……丙辰(按:辰應為申字之誤)次馬嵬驛。諸衛頓 軍不進,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奏曰:『逆胡指闕,以誅國忠為名,然中外群情不無嫌怨,今國 步艱阻,乘輿震盪,陛下宜徇群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之於法。』會吐番使二十一 人遮國忠告訴於驛門,眾呼曰:『楊國忠連蕃人謀逆。』兵士圍驛四合,乃誅楊國忠,眾方 退。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 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新唐書本紀第五,記馬嵬兵變雲:「……丙申,行在望 賢宮,丁酉次馬嵬;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殺楊國忠及御史大夫魏方進,太常卿楊暄;賜貴妃 楊氏死……」 (按:楊暄為楊國忠之子;二書所記載,以新唐書確。) 又:舊唐書五十一,列傳卷第一;後妃上:「玄宗楊貴妃」雲:「……從幸至馬嵬,禁 軍大將軍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 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得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 道側……」 新唐書楊貴妃傳所載略同,文字稍有出入,有如下數語:「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 去,縊路祠下。」 司馬光資治通鑒引實錄記馬嵬事變較祥,錄如下:「……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 之。因東宮宦者李輔國(此時名李靜忠)以告太子,太子未決。令吐蕃使者二十余人遮國忠 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 內,(搏按:馬嵬驛之西門。)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於驛外門。並殺其子戶 部侍郎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驛,上聞諠譁,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上杖 履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 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愛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入門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 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 常居深宮,安知國忠謀反?』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 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陛下則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 輿屍置驛庭,召玄禮等人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搏按: 秦國夫人已早死,資治通鑒誤。) 根據以上的記載,楊貴妃縊殺於馬嵬坡的佛堂(依唐實錄),應該無疑的了。楊貴妃死 於馬嵬,葬於馬嵬,在官文書中,應已確定無疑。同時,我們只從上舉簡單的官式紀錄,即 可明白:馬嵬兵變,實在是李亨(唐肅宗)所發動的。唐代皇位繼承權,自來就不穩定,李 亨雖為太子,但能繼承與否,不到最後,實無由知。因此,李亨集團乘亂發動兵變,其真正 目的,並不是殺楊貴妃,乃在於楊國忠,因為楊國忠是一個有權力的宰相,如果不能去國 忠,即無法弒帝或迫帝李隆基(唐玄宗)遜位。是以馬嵬兵變發生,楊氏兄妹俱死,李亨在 後隊得訊,即不再隨駕赴蜀,而自帥所部趨渭濱,走奉天而赴朔方,至平涼,再轉靈武,便 自為皇帝。 資治通鑒卷二一八,唐紀三十四,據唐實錄述馬嵬事件發生之後,李隆基等待太子不 來,有如下一段記載:「……上總轡待太子,久不至,使人偵之,還白狀。上曰:『天 也!』乃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且諭將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曹善佐 之。』又諭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 又使送東宮內人予太子。」 這是經過修飾了的篡位之情況,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這裡看得出李隆基無可奈何的心 情。 由於目的只在除去楊國忠,國忠死後,新的事太多,迫楊貴妃死,旨在損李隆基的尊 嚴。因此,驗屍雲雲,陳玄禮決不會認真。再者,陳玄禮為了將來自存,以一個軍人,叛迫 皇帝之後,如再認真驗看貴妃遺體,褻瀆之罪大矣。這方面,史書所載,亦已很明白;四軍 將士聞楊貴妃死訊,即歡呼,陳玄禮免甲冑而拜,那是說明了他們並未去驗看楊貴妃的遺 體。於是乎,楊貴妃生死之謎,就由此而起——其後,又有一連串故事發生。 李隆基自蜀中返長安,為太上皇,權力已失,他欲改葬楊貴妃而不能公開進行,乃使內 侍秘密進行,舊唐書楊貴妃傳雲:「……上皇密令中使改葬於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 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淒惋,乃命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 新唐書楊貴妃傳略同,但無「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之句,只言:「啟瘞,故香囊猶 在。」 以上兩種唐書,皆根據唐實錄,文字太簡略了,且不提改葬事,但強調香囊仍在,這記 載便引人玄想,其一:由文句引致之錯覺,只剩香囊;其二:李隆基返長安之後,本身處境 極劣,改葬楊貴妃為秘密進行,不見屍體,自將引出大事來,甚至會影響到李隆基的生命, 於是乃為之諱。至「屍體已壞」說,乃是飾詞吧? 因為,楊貴妃不曾死的傳說,在當時即已有了。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當 是據傳說而將楊貴妃故事神化,不會是完全受漢武帝李夫人故事所影響,李夫人故事被白居 易作《長恨歌》時引用衍化,自有其可能,但必然先有傳說而才會聯想及之。再者,《長恨 歌》中記臨邛道士入海上仙山訪楊貴妃,是基於:一、「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 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這裡應已點出了楊貴妃葬處無屍體在;倘若未有 民間傳說,白氏應不會如此寫;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碧落是天堂, 黃泉即地府,人死,不入天堂,即歸地府,臨邛道士既能通鬼神,則「兩處茫茫皆不見」, 又進一步說出了楊貴妃的未死;三、「忽聞海上有仙山」以下雲雲,在白居易時代,中、日 交往已久,且極為頻繁,「海上仙山」,無疑是指日本,實是人境,並非仙山;白居易這樣 的寫法,是文學的而非歷史的,在文學作品上,倘若指明人境,那就索然無味了。然而,白 氏《長恨歌》用「海上仙山」,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當能明其所指。再者,陳鴻所作《長 恨歌傳》,對於《長恨歌》中的傳說「仙話」,作了很有力的結語:「世所不聞者,余非開 元遺民,不得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今但傳長恨歌雲爾。」 在此,陳鴻把歷史及民間傳聞分割了開來。可是,民間傳說,有時卻比較歷史更吸引人 和令人願意相信。 於是,楊貴妃不死於馬嵬之說,便流傳開來。不但在中國如此,在日本國,楊貴妃逃出 中國,卒於日本之說亦甚。而且,在近年間,楊貴妃故事又泛起來。 先說日本的近事:一九六三年,一位日本少女出現於電視,自稱是中國楊貴妃的後裔, 而且還展視古代文件作佐證。 此一事件曾引起小小的轟動,竹內好主編的日文雜誌《中國》,並詳記其事。我在那時 也曾為此而赴日搜找一些材料。 在日本,有關楊貴妃死於日本的材料,的確有一些,偽真自然無法鑒定(說老實話,偽 的多)。但存在久遠則是事實。 其所謂遺跡而使人感到興趣的是:楊貴妃在日本有兩個墳墓,一在荻町的長壽寺,又一 在久津。兩墓皆為石塔,但形狀不同,我沒有親至墓地察看,所見到的只是楊貴妃二墓的照 片。 此外,又有楊貴妃的像(不知是玉是銅),亦傳有二,一在山口的荻町長壽寺,據說是 楊貴妃死後,日本人所琢;一在京都,為唐使送往,而兩像至今尚存。我到京都幾處,俱未 曾見到「真跡」,人們指一尊佛像謂為即楊貴妃像,其地似在三十三間附近,我不能相信它 是真的,或為導遊者任意指點而敷衍。 雖然如此,楊貴妃二墓及二像,又都有典籍記載。我看到好幾種有關楊貴妃的文字記 載,是古之好事者虛構,或是傳奇小說類,亦無由辨別,也不欲認真去辨別。各種文件記載 不同,一說楊貴妃東渡,侍女從口,大多死去,楊本人抵日後不久亦死;另一說,楊貴妃受 到日本禮遇,還有一些繁茂的故事留下。亦有說楊貴妃到了日本之後,仍有信息托遣唐使帶 入中原與李隆基…… 凡此,如認真去作史料看,那應是無稽的,但是,作為傳奇故事看,卻有其意趣。 再者,由於上述種種,我們應該從「故事」的角度去推測:楊貴妃是否不死於馬嵬坡? 是否能東渡日本? 從史書的縫隙中找線索,這兩者都有可能——故事性的可能,不是歷史的考據。 首先,楊貴妃不死於馬嵬的可能性很大。 綜合舊、新兩唐書及實錄與通鑒等記載,馬嵬之變的經過如下:第一階段:唐天寶十五 載六月辛卯(初九),安祿山部眾攻陷潼關。 ——按:唐天寶十五載七月,李亨奪權,即位於靈武,改元至德,因此,天寶十五載又 稱至德元載。 潼關失守,河東、華陰、馮翊、上洛等城防御使、兵吏皆逃散,是夜,長安城即因「平 安火」不至而知事態嚴重——「平安火」是唐代一種通訊方法,每三十裡設戍所,每日暮, 放煙一炸,報告平安,下戍所見前戍所舉煙,便隨之而舉,如此,在很短促的時間內,訊息 即可傳數十裡。 六月初十日,皇帝知大事不妙,上朝之前,密召宰相楊國忠議事,決定出奔。繼而上 朝,百官惶惶,對時事皆無所指陳,在緊張中的朝會,毫無結果而散。 此日,宮中已秘密從事出奔的準備。 六月十一日,宮中在準備出奔中觀望,而朝中則已大亂,楊貴妃的姊妹韓國夫人、虢國 夫人入宮,與皇帝相見,商量出奔巴蜀之事。由於楊國忠遙領劍南節度使,因而楊國忠力主 赴蜀。是日下午,市中已亂,有人逃難。 次日(六月十二),不敢在朝中宣佈出奔之事,反而揚言御親征,自然,官員對此是不 會相信的,因為哥舒翰在潼關的大軍二十萬人已崩潰,長安及近郊已無可戰之兵,皇帝不可 能親征也。 其次,皇帝發表了人事命令,以京兆尹(以現在官名,即長安市長)魏方進為御史大夫 兼置頓使;京兆少尹崔光遠升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將軍邊令誠,掌宮闈管鑰,並命劍南節 度大使穎王李□赴鎮,令本道預備接待皇帝西奔。 ——在此,尚有一項不同的記載,舊、新唐書及實錄等皆言奔蜀出於楊國忠之謀。但 《幸蜀記》文則稱:楊國忠力主堅守都城勿逃,宰臣韋見素主逃亡,與之力爭。並且爭執甚 烈,韋見素還說出楊國忠通敵,所以不願皇帝走雲雲。最後,皇帝接納韋見素的意見逃蜀。 (楊國忠通敵之說,絕對無稽,因安祿山起兵,以誅楊國忠為號召,楊國忠絕無通敵可能。 《幸蜀記》此說,應不可靠。) 十二日傍晚前,皇帝自南內(興慶宮)移居北內——唐皇宮以太極宮(最舊),稱西 內,大明宮稱東內(為主要宮城;大典、大朝皆在大明宮宮城),北內,在地方上應是玄武 門西內苑禁區;不過,唐玄宗在位的中後一段時期,以興慶宮為起居,大明宮在興慶宮之 北,因此,移居北內,也可能是入居大明宮,因為興慶宮獨立孤處在市區中間,安全防衛不 及其它宮城,所以移居,是為了安全。 移居後,皇帝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調雙禁軍,厚賜錢帛,並選了九百匹馬。 ——這些事,都是在宮城內秘密進行的。 六月十三日(乙未)黎明前,大唐天子與東宮城之內的皇子皇孫、部分嬪妃以及楊貴妃 與其姊妹、親近宦臣、宮人,以及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等,悄悄出延秋門而逃。 ——按:長安城九門,東三門曰:通化、春明、延興;南三門曰:啟夏、明德、安化; 西三門曰:開遠、金光、延平。 其北為皇城,越皇城而北向為宮城。皇城東南西共七門,北面通宮城三門,宮城北通西 苑、禁苑,為定武門、重玄門,定武門即前時之玄武門。延秋門之名不見於呂大防長安城 圖,永樂大典及程大昌宮城圖亦闕其名,僅李好文《唐三苑圖》志之,延秋門實在是唐宮城 之外,並在西內苑之外,為西北宮外禁區的外苑城門,其地為漢時古宮城所在,亦即漢未央 宮之西城,此西邊牆城,自北而南,有三門,曰:雍門、直城門、延秋門。 皇帝一行人黎明時從延秋門禁區逃出,則前夕之移居北內,當是住玄武門禁軍中,非如 前人所謂住大明宮也。 我特別指明逃走的地方,是為著這次逃亡是極秘密的,也不道德的。皇帝逃跑,連住在 宮城以外的皇族諸王及皇族百官,皆不通知。 皇帝在黎明時逃走了,皇城中人當時亦未知,是日,官員們依然入朝,等到宮城開啟, 內宮宮人逃奔而出,始知皇帝已棄城而逃,於是,城中大亂,諸皇族中人及百官士民四出逃 竄;流氓宵小,出動偷竊搶劫。長安城於一日之間,陷於空前大亂中。而此時,安祿山部, 尚在潼關,距長安有數百裡之遙也。 至於逃亡的皇帝一群,派內侍監宦官王洛卿先行至鹹陽望賢宮準備午飯。結果,王洛卿 與鹹陽縣令都私自逃走了,皇帝出奔,走了四十裡至鹹陽望賢宮,已日中,大家都沒有飯 吃。楊國忠去買了一些胡麻制的蒸餅供皇帝充饑,未曾逃走的民眾,以粗飯、麥豆獻給這一 行逃難者。皇子皇孫皆以手掬之而吃——逃亡才走了四十裡,狼狽相立刻顯露了,此去多 艱,可以由此而想見。——這頓午飯,先是狼狽,後來,還是由隨行的御膳造了飯菜,供應 逃亡者群。 下午,未時集中,再出發西奔,夜將半,一行人才到金城。(按:金城距長安八十五 裡,屬京兆府,本名始平縣,唐中宗景龍二年(公元七○八),因金城公主下嫁吐蕃,唐皇 室人員送行至此而別,唐帝乃易始平為金城縣。) 金城縣令已經逃走,縣中百姓已大多亡匿,兵士們就破空了的民居住食,皇家諸人,胡 亂宿於驛中,內侍監袁思藝看情形不妙,帶了幾名親信先逃了。 這情形,比在鹹陽時更加狼狽。 當夜(或次日清晨)監軍潼關的王思禮,自間道逃抵金城,報告守潼關大將哥舒翰被俘 事。 六月十四日(丙申)大唐皇帝的逃亡者群抵達興平縣境的馬嵬驛。 兵變和政變,就在馬嵬驛發生。 在此,先說明一下馬嵬的地形,驛柵城在馬嵬坡西,其東側有佛堂,可能附於驛亭,皇 帝則止歇於驛亭。楊國忠一行,可能在後,與一批逃出的外交人員和朝官在一起,那時,因 食物缺乏,吐蕃的外交人員二十余人,找到楊國忠等,要求食物。陳玄禮屬下的四軍,此時 當已與在後路的太子李亨有所勾結,於是,借此機會制造兵變,他們說:楊國忠和吐蕃外交 人員在一起是謀反,立刻發動,楊國忠當亦有家甲,急奔赴驛柵城,至西門,被叛兵追上殺 害,其長子戶部侍郎楊暄、韓國夫人,亦被殺——他們二人的死址,當在馬嵬驛亭以東。國 忠死處則驛亭及佛堂之西。以上三處的距離,無法準確考據,大約,驛柵亭與佛堂驛亭之間 的距離,應在一至二里之間。 楊國忠被殺時,皇帝但知外面喧鬧而不明發生何事,應可想及距離不會很近。 於是,才有上面寫過的賜楊貴妃死之事發生。 楊妃死後,四軍暫安,皇帝大約立刻離開了驛亭而西行向柵城。 那時,在後隊的太子李亨——尚未入馬嵬境內。馬嵬事變之後,皇帝等待太子久不至, 使人問訊,得知了太子有異志,不肯隨行入蜀了。結果,皇帝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予太 子(實際,這些軍馬,早已在太子控制中了。)但一些結果並不是立刻決定的,其間,有會 商,太子李亨派兒子廣平王李俶為代表,而皇帝,則派皇子李瑁(壽王,楊貴妃的前夫)及 高力士為代表,與太子談判。高力士與李瑁,便往返於馬嵬柵城與後軍之間。 那是在一天中發生的事故,而且,時間應只在下午。這可從路程算出。 興平縣屬京兆府,據元和郡縣志:「興平縣東至府九十裡。」又載:「馬嵬故城在縣西 北二十三裡。」據此,馬嵬距長安一百一十三裡。距金城為二十八里。唐皇帝一行夜半始至 金城,第一日行八十五裡,大家困憊不堪,第二日的啟程時間,當不可能太早。故大隊抵馬 嵬,當在午刻,蓋準備在馬嵬城午飯者,兵變發生的另一促成,當與午飯無著落有關,各有 關史料皆言將士既疲且餓。而最值得注意者,當是吐蕃使者群以無食而找楊國忠。則馬嵬之 變的時間,可以斷定發生於六月四日午時,再深入一些,時間應在午正以後,至午正或更晚 些而午餐尚無著落,外交人員才會找宰相訴說。 從楊國忠逃而被追殺,進而戮毀肢體,懸首驛門,其子楊暄及韓國夫人即令同時被殺, 但御史大夫魏方進則於楊國忠被殺後出而呵責兵士時被殺;之後,又有韋見素出,被叛兵打 傷頭部。 在以上的事件之後,才輪到皇帝聞訊,以及由高力士問明情由,陳玄禮要求並殺楊貴 妃,李隆基不應,往復幾次,不得已而下令賜死。如此,楊貴妃死後四軍罷亂,計時當近未 末矣。 之後,皇帝待太子不至及不得已而任命太子,由太子別行,壽王李瑁與高力士往返,當 在申時。 楊貴妃被縊死,執行者是內侍,在逃亡中,大約不可能找到縊殺人的專家,而縊死一個 人,通常並不是一縊即死的。 內侍們對楊貴妃或手下稍留,或有意,或意外,皆可能縊至氣絕而未斃命。四軍以皇命 賜死,再或見縊,又或得知執行者報,以楊貴妃死而解圍罷亂,皇帝不忍看是余事,現實的 情勢則迫他非離開貴妃死處不可,如此,皇帝與從府及軍士走後,貴妃復甦,就只有隨侍奉 命料理殯葬的內侍、宮女群知了。 楊貴妃待人仁厚,宮中侍從,對她有深厚的感情,遇到這樣的事,設法救援,應是情理 之常。再者,往返途中的壽王李瑁,楊玉環本為至愛,他妻子被父皇所奪,遇此,豈有不稍 加援手之理?高力士與貴妃的關係,自更不必說。因此,楊貴妃倘若未死,代為掩飾及協助 她另路脫身的人是有的,而且是極可靠的。 這是楊貴妃可能不死逃向別處的一些情理上的推測。 其次,是楊貴妃赴日本的問題了。 當時,在長安有不少外國使臣,日本國遣唐使唐玄宗朝最盛,人數多,除外交官外,學 生、僧侶、商人更眾(見日本人本宮太彥著:中日交通史)。李隆基逃亡出都之後,那些外 國使臣也隨之西奔,走在前面的,如吐蕃使、日本遣唐使等,當亦在西奔之路,但可能和李 隆基不同路,又或在後面得知前途兵變而取間道行。這有佐證可資參考。 從長安逃出來時,皇帝一行怕道路阻塞,先秘密走,但皇帝逃出延秋門後,在外面的皇 族及百官立刻曉得了,其中,有若干特權人物,應該早就有知,或早已準備,因此,在當天 黎明之後,大約較皇帝出奔遲半個至一二個時辰間,其余的顯達,也次第逃亡了。 西奔的大路是在渭水之北,自宮城北禁苑西門出,通過渭水上的便橋至鹹陽,沿大路向 興平、武功、扶風而進。至興平馬嵬驛時兵變,道路自然受阻。在後面的人,不少另行覓路 奔亡,其中一支人再渡渭水,沿渭水南岸小路而進,如楊國忠妻子裴柔和她的兒子一(或 二)及虢國夫人,皆走別道,逃至陳倉始被殺害。 據當時的各種史料綜合報道:馬嵬事變時,除循渭北路走的人之外,其渡渭而南行者, 可以分為:渡水至終南,再分路,向西行赴盩厔,向郿、斜谷關——這是繼續西行的。次為 至終南後,入秦嶺山區,轉向南行折東西出武關。那是赴湖北的路。 楊貴妃走哪一條路呢?可能渡渭,至盩厔,再折南入山——她先到盩厔,預備入蜀。大 約發現入蜀危險(李隆基已喪失權力,因而無目的地折向南行。),走湖北,也是可能的。 她在道路中當然會得到一些消息,她可能選擇的亡匿之地應為兩湖與江淮地區。 自同一方向而南行東行的逃難者群,在路上相遇的可能不會太少——楊國忠的妻及子與 虢國夫人母子,在陳倉被殺,官史對楊國忠的本系子孫的記載,在理論上都有交待,但是, 在實際上卻太欠詳細了。 楊國忠有四個兒子,依長幼為:楊暄、楊朏、楊曉、楊晞。官文書記錄:楊暄與父同死 於馬嵬;楊朏陷賊被殺,楊曉逃至漢中被殺,楊晞隨母死難於陳倉。 其中,楊暄、楊晞二人之死,殆無疑問,楊朏婚皇室,妻為萬春公主,位鴻臚卿(等於 外交部長),陷賊而死之說,頗難成立。楊氏一系對皇室西奔的消息,得知自然最早,且其 余三子及多數外國使臣均為首及次批逃出者,何以楊朏會不及逃出而為安祿山所俘?此可疑 之一。其次,謂楊曉為漢中王李瑀所殺。考李隆基於馬嵬事變後,奔亡至散關,改組隨行的 軍隊,分四軍為六軍(人數極有限,據《鄴侯家傳》雲:「玄宗幸蜀,六軍扈從者千人而 已」。按此千人之數,當為被太子奪兵之後所余人數。),其作用大抵為擴充扈從隊伍,納 入諸王家甲等,以抑陳玄禮龍武軍之勢。六軍分由壽王李瑁等統率。分六軍事在六月二十 日,地為散關。同時,再命穎王李□先行入蜀部署。 李隆基於六月二十四(丙午)由散關抵達河池——按:河池郡在散關西南,即今陝西鳳 縣,此邑在唐代數易名,或河池,或鳳州,為自散關入蜀孔道之一。由道路裡程計算,李隆 基在散關應休息了三天,蓋自散關至河池,一日可達。 在河池,蜀郡長史崔圓奉表來迎,李隆基即任命崔圓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由 於崔圓之來,報告蜀中豐饒及甲兵全盛(可能崔圓也帶來一隊兵來迎駕的),如此,情勢轉 佳,李隆基乃任命侄子隴西公李瑀(讓王李憲之子,汝陽王李璡之弟。文人,品學兼 優。),爵漢中王、梁州都督、山南西道采訪防御使。 李瑀赴任,自河池至漢中(即今陝西南鄰),其間冊命受爵等,雖在非常時期,估計亦 要兩天吧?赴任途中,計情應先到褒城(屬漢中治,漢中隸於梁州,唐時,梁州曾一度易名 褒州,州治在褒城,旋又以漢中為首邑)視察一日,再到漢中,則其到達時,當在六月底七 月初。楊曉如由褒斜路奔往漢中,應早七八日或竟早十日到,漢中為重鎮,要非亡命者避匿 之所,除非有特別的背景,楊曉似不會愚蠢到留在漢中不走而待李瑀來打殺的;何況,李瑀 進爵得官,為李隆基所授予,李隆基自散關入蜀,一路任命,都是為重建本身權力謀,李瑀 承叔父皇帝之旨,即當不致任意處死楊曉。 因此,楊朏、楊曉二人之死,應該存疑。 又:楊朏之妻萬春公主,後來再婚,嫁楊錡(楊朏從叔),大歷年間始卒。而楊錡前妻 則為玄宗太華公主,天寶年間死。萬春公主傳中未提及楊朏之下落。 又次:楊國忠四子,最幼者楊錡,據宰相世系表,官太子中允。據舊新唐書百官志: 「太子中允二人,正五品下……」在唐代,京官能至正五品下,是要經過相當年月的。楊國 忠雖當權,但依法不可能超擢自己的兒子,何況,太子中允是掌實務的中上級官員,要做校 正啟奏、總司經典等職,沒有相當才學,是不能做的,從出仕至官太子中允,應磨歷十年左 右,楊家雖特出,六七年時間總要的。無論如何,楊錡死時,年紀總有三十。據此,楊氏四 子,均已婚,且都可能有子女,然而史書俱不載國忠的直系孫輩男女。 楊氏為舉世著名大族,天寶一代,寵顯之盛,無以復加,楊國忠的從弟,事變後皆獲保 全,其後且仍能通婚皇室。由此推論,楊國忠的孫輩男女,逃脫馬嵬之難的應不在少。 如果楊國忠的兒子或孫兒女有人逃出,以楊氏之權勢,在混亂中,找庇護者要非大難, 應知楊國忠雖為史家列入奸邪大惡,但其人有才,能任事,門下士幾遍天下,史書不免於受 成王敗寇觀念支配,和當時實情,必多出入,因此,楊國忠後裔逃出者之一二支或一二人, 在道路上與楊貴妃相合,再由某種機緣而合於日本遣唐使,因而東渡,在情理上,也不相 悖。再者,楊國忠為相日,其子楊朏為鴻臚寺卿(外交部長),對諸蕃外使及日本遣唐使等 待遇殊優,日本使者在長安者,與楊氏亦必有相當情誼,危難之間救助浮海,更為人情之常。 綜合上述,楊氏在日本留有一支,或亦有此可能。但是,至今在日自稱楊貴妃後裔之 人,應為楊國忠的後裔。 ------------------   中文東西網 整理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