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誰找的礦多?是地質專家還是群眾? 乍一問,容易想到:礦埋在地下,沒有專家怎能找到?當然是專家。其實不然,我們不妨查查歷史,算算賬,就會發現群眾找到的礦遠比專家找到的多得多。 在我國,許多著名的礦山都是「古已有之」,像撫順煤礦、大冶鐵礦、東川銅礦、個舊錫礦、錫礦山銻礦、水口山鉛鋅礦等等,都是早就被發現的,有的在明清兩代已大量開採了。雖然發現這些礦的人的姓名已不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發現者多半是普通的勞動人民。這在關於贛南鎢礦發現經過的材料中得到證實:江西南部有許多鎢礦,這些鎢礦,沒有一個是專家發現的。像大吉山鎢礦,是兩個從廣東來的挑鹽小販發現的,他們偶爾在溪中發現了鎢砂,便沿著溪流追溯,終於發現了礦山。鐵山□鎢礦是一個姓華的樵夫發現的,還有幾處也是過路的礦工發現的,更多的是當地農民發現的。 在解放前,群眾找礦的積極性經常受到反動政權的打擊與迫害,在「奉天礦產調查書」中,還保存了這樣一段話:「本處(下夾河)之鐵礦系同治元年土人(剝削階級對土著的勞動人民一種輕視的稱呼)王成所發見,近來年年以農余之暇前往采掘,賣與田子付溝之鐵舖,至光緒十二三年,為永陵守護大臣所聞,出示嚴禁,其後遂絕無人采掘。」發現著名的黑龍江漠河金礦的勞動人民,遭遇還要不幸一些。在金礦已被群眾開採起來以後,清朝政府便派兵前往屠殺,趕走了采礦的人,把金礦霸佔了。 國民黨反動統治時代,更是變本加厲,連人民原來已經自行開採的小礦,也因受不了反動政權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迫害,紛紛倒閉荒廢了。 解放後,群眾找礦事業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支持。據不完全的統計,在1958年以前群眾提供的礦產情報地已有4萬多處。甘肅西部的鏡鐵山鐵礦,就是一個藏族獵人首先發現的。其他像廣東某地的水晶礦、河北淶源的石棉礦等由群眾發現的中小型礦產地就更多了。在黨提出全民辦工業、全民辦地質的號召後,群眾找礦已開始了大躍進。1958年6月13日《人民日報》刊載了河北平谷縣組織「土勘探隊」上山,發動群眾找礦,很快就找到146條礦線,並且立即開採冶煉。7年前,也曾有地質工作人員在這裡調查過,但當時並未發現多少礦產。 事情很清楚,專家縱有成千上萬(1958年全國大專院校畢業的地質工作人員還不到萬人),但是如果把他們分散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遼闊的國土上,也就顯得太稀少了,因此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找到更多的礦產。也只有與群眾密切聯繫的專家,才能對我們的找礦事業作出最大貢獻,創造歷史的歸根到底還是群眾。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