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始皇新政 | 第二章、結束亂世 |
第三章、少年秦王的祕密 | 第四章、統一之道 |
第五章、獨裁者的光與影 | 第六章、萬里長城 |
第七章、秦與法家 | 第八章、神仙不老術 |
第九章、百姓之怒 | 第十章、百戰雄獅 |
第十一章、秦朝文物 | 第十二章、帝國滅亡 |
【第一章、始皇新政】 內容簡介 群雄併起的世伐,秦始皇慼藉著個人深具「魔性」的獨裁性格, 與前代累積的實力,以「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的姿態,完成統 一天下的曠世鉅業。 短短十五年的秦朝國祚,讓始皇承受著二千多年褒貶互摻的評價。 陳舜臣以其個人獨到的見解,重新解讀「秦始皇」。在本書,你可 以發現始皇身為人類的弱點,也可以在這個深信自己是絕對者的帝 王身上,找出類似尋常百姓的身影。且讓始皇以新的面貌重新站在 歷史的舞台之上。 時代之子 陳舜臣 春秋戰國時代的政治舞台上,群雄並立,假如戰國末期七雄(秦、楚、燕、齊、趙 、魏、韓)的勢力不曾互有消長,恐怕中國將如同現今的歐洲一般,由七個小國分據。 中國之所以能夠統一且成為世界大國,端賴於秦始皇的統一天下。 此意味著中國是由秦始皇所創建。 要更了解中國,就必須由了解創始者秦始皇開始。儘管他在世時完成曠世的功績, 然其死後,一手所建立的帝國卻分崩瓦解於瞬間。留存在人們記憶裡的,僅剩其統治中 國的經驗。沒有人認為,其後中國所遭逢的三國時代、南北朝、宋金對峙等分裂局面, 是一種常態,反倒相信中國統一方為正統。 要統一中國,若無強大精力,勢必難以達成。因此,我們不免要問:這麼強大的精 力究竟來自何方? 秦始皇身為諸侯之子,全憑一己之力創建巨大王國,其驚人的事蹟值得我們研究與 深思。且以創建者而言,始皇的失敗,亦可做為後世的借鏡。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曹操的評價是:「非常之人,超世之傑」,這句評語同樣也 適用於始皇帝。 歷史上不同的世代,總會有超世之傑出現,始皇是典型的代表。從另一個角度看, 他們就是時代之子,亦即時勢創造出來的英雄。 始皇帝所擁有的精力,正源自於他所生長的時代。能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自不難 掌握始皇這個發光體,並進而返照出當世的時代全貌。 第一章、始皇新政 中國在歷史上曾遭逢三國鼎立、南北朝或金、元等不算短的分裂局面,然而深植在 中國人心中「一個中國」的觀念,卻是始皇短短數十年治世所留傳下來的。 首創「皇帝」稱號「皇帝」一詞來自於英文的emperor。emperor雖源自於羅馬帝國 的「皇帝」(emperialt),但在中國,最早使用「皇帝」這個稱號的是秦始皇。 始皇帝的時代,中國正處於「戰國七雄」割據的局面,秦亦是七雄之一。其間始皇 陸續消滅六國,及至公元前二二一年滅掉位於山東半島的齊國後,才完成統一天下的大 業。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稱號。在戰國時代,各國的領袖都稱「王」,秦王政是始皇當時 的稱號。 統一全國以後,秦王政無法忍受自己與被滅的諸國領袖擁有相同的稱號,於是下令 群臣商討出一個比「王」更好的稱號。 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等國家重臣在參考各類文獻,並經過一番協議之後,提出建 言:「古時有天皇、地皇、泰皇三位偉人,其中以泰皇地位最為崇高,所以建議將稱號 由王改為泰皇。」 將事情交由屬下公開討論,是始皇的行事風格,但他並不會全盤接納,而是依據自 己的判斷,合則採納,不合則捨棄。 他對於群臣所建議的「泰皇」,期期不以為然,因此捨泰皇中的「泰」,僅採用「 皇」字,再加上以前五帝的帝字,併稱為「皇帝」。 古時有所謂的三皇五帝。三皇者眾說紛紜,一般是指伏羲、女媧、神農;而五帝則 是指黃帝、顓頊、嚳、堯和舜五人。秦王政採用「皇帝」二字,意味著,自己兼具三皇 和五帝的才德。 秦上政創造了「皇帝」這個名詞。在他之前雖有泰皇的稱號,卻從沒人將皇、帝二 字合併使用過。喜歡創新,使用前所未有的東西,亦是始皇重要的性格之一,由此可窺 其心理狀態。廢止諡法隨著使用「皇帝」做為稱號,始皇廢止了諡號。以往國家元首駕 崩,其後代子孫均會依據先王行止追封先王諡號,例如作戰有功者為武王,治世平和者 為文王、昭王或穆王。秦王政對此深深不以為然。 他認為兒子不可批評、論斷父親,臣子亦不可批評、論斷君王。所以他廢止諡號, 自命為第一代皇帝(即始皇),並希望子孫能夠二世皇帝、三世皇帝,延續至千秋萬世, 傳之無窮,於是廢除自古以來的諡法制度,改為可傳至二世、三世、萬世乃至無窮的新 制度。 由此,可以略見始皇喜歡創新的性格,同時亦顯現出他不接受批判的絕對主義。「 王」的稱號「天下」在五帝時代所指的是方圓千里之地。以當時一里約四百公尺強來計 算,方圓千里大約十六萬平方里。所以當時天子所統治的範圍,不過是兩個北海道大小 的土地。 與秦統一之後的版圖相較,五帝時期的版圖是不能與之相提併論的。難怪始皇會認 為:即使聖德如夏、商、周的天子均不能與其相較。 「王」的稱號,在始皇之前的百年間,已普遍地被使用。周朝時,僅只周天子可以 稱王,儘管到後來周天子已名存實亡,但稱霸各方的諸侯還是謹守分際,不敢僭越。所 以春秋時代,周的諸侯尚無人稱王,僅僅承襲侯、伯爵位之名。 對於末受周冊封,不必對周天子執君臣之禮者,以及與周朝毫無關係的南夷(吳、 越、楚)諸國首領,則從一開始便稱王。 當湖北、湖南一帶地方領袖被人批評僭越「王」之名號時,他們不服氣的宣稱:「 為什麼要指責我?我本來就是蠻夷之邦!」,此處所謂的蠻夷與我們慣用的解釋不同, 他們的意思是指:既為蠻夷之地,便表示與黃河流域,也就是所謂的中原繁華之地,有 一段距離,文化也不一樣。所以我愛稱王便稱王,中原根本管不著。 吳、越亦同,像吳王夫差(公元前四九六∼前四七三年在位)和越王句踐(公元前四 九六∼前四六五年在位)於春秋時代便是以王為稱號。 可是,原先受周冊封的諸侯因對周天子有所忌憚,尚不敢貿然僭越稱王,只不過忌 憚之心越來越薄弱,到了戰國時期,周天子已名實皆失,各諸侯也就紛紛自立為王。 秦是在始皇的前四代,亦即惠文王十三年時(公元前三二五年)稱王,兩年後韓、燕 也相繼稱王,此距始皇統一天下大約一百年,時間上並不算太遙遠。然而在稱王百年之 後,王這個稱號已經無法滿足始皇,於是他首創「皇帝」為新封號。 「皇帝」在史無前例地被運用的同時,從前大家慣用的「朕」字,也成為皇帝專屬 的用語。 「朕」字,依據鑄造在青銅器上的用法來看,應該是指第一人稱的所有格「我的」 ,但自始皇以後,「朕」只能用來表示皇帝的自稱,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僭用。 「璽」字亦同。原本一般人稱印章為「璽」,但從始皇開始,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 稱璽,其他則只稱為印或章。 統一文字:書同文始皇登基之後推行許多新政,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政績是「書 同文」,即全國文字統一。 戰國時代七雄併立,各國文字皆不相同。雖然七國文字均是以殷甲骨文為藍本,卻 因地而異,換言之,即七國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字。直至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以秦之小 篆為全國唯一的文字,並禁止繼續使用六國文字。 六國文字後來因為受到焚書(書乃易燃的竹簡,木簡所製),以及始皇死後,項羽火 燒咸陽城的浩劫,致使史料蕩然無存。如今唯有從偶然自沙漠中發現的印章,才可一窺 六國文字的概貌。 戰國時代的印章不是用石頭刻的,而是用金屬鑄成。玉石刻印是很久以後才有的事 。當時最尊貴的人用金,次之則用銀、銅,人們會在印章上穿線,掛在脖子上。 打仗時印章就好像身分證。戰死的遺體無法辨認時,可以根據掛在脖子上的金屬印 章,辨認身分。出土的印章中有許多文字無法辨識,應該是被秦始皇廢止的六國文字! 使用共通的文字,政令便可貫徹全國,那麼天下的統一就不只是單純的國土統一, 而是實質上擁有號令全國的能力。 統一軌距:車同軌秦始皇另一項廣為人知的政績是「車同軌」,亦即統一車轍的寬 度。當時各國為了避免他國入侵,故意使用軌距和別國不同的戰車。馬拉著戰車行經道 路時,會留下深溝似的轍痕,即車子行走的軌跡,因此只有車輪與轍痕相吻合的車子方 能通過。 既然戰車是戰爭所使用的東西,那麼只要車轍幅度不同,他國的戰車便無法進入, 自然有防禦敵人入侵的功能。然而,現在全國已經統一,車軌距離不同,只會妨礙交通 。所以始皇開闢「馳道」,並統一全國車輛車軌的距離。興建「馳道」 秦滅亡之後不到三十年,漢文帝時代有一個叫賈山的人寫了一篇有關修築馳道的文 章。文章中說馳道寬約五十步(五十步即為六十七公尺),馳道兩旁每三丈(當時一丈為 二·二五公尺,三丈為六∼七公尺)植樹一棵。 為了修築馳道,始皇徵調大批民伕。他們除了修築馳道外,還要修補被雨水沖失的 道路;官吏前來視察時,也要照顧官吏的飲食起居;另外照料馳道上驛站所養馬匹的工 作,也全都落在老百姓的身上,招致人民怨聲載道。 漢朝有人提議廣修馳道時,賈山表達了強烈反對的意見,他認為秦始皇只是在破壞 道路,並沒有建設。秦會滅亡,乃肇因於修馳道之苦所引發的民怨,是導致始皇一死秦 亦隨之滅亡的原因,故此絕對不可仿效。 此事發生在秦滅亡後第三十年,始皇的馳道仍完整無缺。秦所築馳道是相當宏偉的 ,在六十七公尺寬的道路兩旁每隔六公尺便植有一棵巨木。馳道輻輳北起九原(亦即萬 里長城附近),東到黃海沿岸,南至長江。只要一輛車,便可暢行無阻。 昔日從黃河流域到江、浙一帶時,必須在韓國換車,到了魏國得再換一次,等到吳 國時,前面換的兩種車皆不能通行。然而一旦有了馳道,就可全國通行無阻,亦即至不 同的地區已經不需要換車,只要搭乘同一輛車就能抵達,這對促進各地貿易的繁榮及刺 激產業經濟的發達,有很大的助益。 廢封建,行郡縣秦始皇推行的另一項斬政為郡縣制。面對該如何治理統一以後的天 下,丞相王綰上奏:「領土如此廣大,偏遠之地力有不逮,何不分封各公侯領地,讓他 們自行治理?」 太尉李斯則不表贊同:「封公侯以邊疆之地,萬一使他們坐大怎麼辦?我們好不容 易才滅了六國,使人民安居樂業,其原因便在杜絕有權力者互相殘殺。所以絕對不能再 讓戰國時代的紛爭重演。」 誠如李斯所言,戰國中期以後出現不少實力凌駕諸侯王的地方霸主,戰國四公子即 為代表。像齊孟嘗君、楚春申君皆為勢力凌駕諸侯王的人物。 這種群雄並起的現象正是亂象之源。始皇為了杜絕亂源,否定了冊封公卿的建議, 將全國改為直轄地,分成三十六郡,郡下設縣。此即郡縣制。 郡縣制其實並非始皇所首創,秦以前便巳實施。秦以外的其他諸侯國--如齊、楚 、韓、魏等國則皆將公卿分封各地為「君」,使君的勢力得以坐大。 秦自古即不分封公卿領土,而是由中央派人管理地方。所以郡縣制並非新的制度, 只是將舊有制度擴大運用到全國。 三十六郡的長官(即郡守,也叫太守)由中央任命,並從首都咸陽派出。郡守之職不 可世襲,同時非經中央同意,亦不可擅自任意調動。 從此天下方得以真正統一。首都咸陽發號的施令,靠著車同軌,而得以佈達全國; 靠著文字的統一,全國各地的百姓均能了解政令的內容,方便政令推行。 統一度量衡統一度量衡也是始皇非常重要的新政。在當時合、升、斗等容量單位, 或步、丈等長度單位,各國不一。由於量具大小有異,在某國稱出的一斗,到了另一國 就變得不夠。 因此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標準,並於一統天下之後實施。他製造合乎標準升斗的量具 ,命令全國以此量具測量容積大小。在東北出土的量器,應該就是由中央送至全國的標 準量具。 統一度量衡之後,紛爭自然減少,而且也不用浪費時間換算成當地的單位,而縮短 作業時間,無形之中也振興了產業與經濟。此外秦的貨幣亦因此通行全國,這些都是刺 激經濟的良政。 一個中國全國首次統一之後,人們漸漸對一個中國產生共識。假如沒有出現秦始皇 ,或他沒有統一中國,恐怕中國現在會變得像歐洲一樣,小國林立且制度不一。 儘管中國在歷史上曾遭逢三國鼎立、南北朝或金、元等不算短的分裂局面,然而深 植在中國人心中「一個中國」的觀念,卻是始皇短短數十年的治世所留傳下來的。 這麼了不起的治世之舉,必須使用非常手段方能辦到。我認為所謂的非常手段便是 促使秦滅亡的原因。姑不論其他,至少始皇做了他該做的事。歷經兩千年,「一個中國 」的觀念依舊深植人心,光憑這點,始皇的功績便已值得大書特書。 綜觀始皇完成的事業,我覺得他對後世的影響甚至可達二十一世紀! 熾天使書城
【第二章、結束亂世】 春秋戰國最大的分隔點,並非以國家被滅亡的年代,或以國家分裂的年代為區隔, 其間並沒有明確的時間分界點,而應以鐵器普及做為春秋時代結束的表徵。 夷夏東西說中國古代史裡的「夷夏東西說」,是一項著名的學說。它主張中國自古 即分為東夷與西夏兩大部族,然後再融合而成現在的漢民族。文明是由不同生活型態的 文化,在巧遇下所產生出的火花,可見中國絕非是單一民族。 著名學者傅斯年,提出西為夏族,東為夷族的主張,因此,他認為:「東方的殷屬 於夷族,西方的周屬於夏族。」周東進滅殷,是在周武王時,此值公元前一O五O年。 不過周與殷並非接續興替,而是幾乎同時並存,只是後來周的勢力大過殷。在中國 的歷史裡,經常出現西方以具有野性之力的新血脅迫東方的情形。 舉烽火,博褒姒一笑戰國七雄中,秦居西陲之地,就算溯及春秋時代,比起其他國 家,秦的位置仍是偏西。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是文化先進的地區,秦乃相對地成為落 後地帶。令周朝各國諸侯難堪的是,秦的勢力居然隨著周朝國力的衰退而逐漸東移。 周是農業國家,以祭祀農業神為主。原本周的國力強盛,到後來漸漸變得墮落奢侈 ,及至幽王(公元前七八二∼七七一年在位)時終於被北方民族--犬戎所滅。 周幽王最有名的故事是寵愛美女褒姒。褒姒不喜歡笑,幽王就算想盡一切辦法,也 難博得美人一笑。當時城樓設有烽火台,遇敵入侵時可點燃烽火示警。幽王為了博得褒 姒一笑,故意點燃烽火。當褒姒見到四方諸侯誤以為君王有難,慌慌張張趕來救駕又敗 興而歸時,終於展露笑顏。 此後幽王為了逗褒姒開心經常點燃烽火,諸侯們不願一再地被戲弄,到後來即使看 見烽火也不再趕來救援。於是當犬戎真正來犯時,儘管烽火燒得十分猛烈,再也沒有一 個諸侯願意前來救駕。 這個故事多半不是真的,不過至少透露出周幽王時代生活文化靡爛而且頹廢的訊息 。 秦的崛起幽王之子平王因犬戎之亂,將首都東遷至洛陽,當時秦的祖先是平王的護 衛隊長,因護衛有功而被封為諸侯,賜地秦。秦、齊、晉等諸侯和舊有王公相比,算是 新科王爺。 相傳秦之遠祖於周的第八任王孝王時,因擅長畜牧,獲得秦這塊封地。從這則傳說 可知秦為畜牧民族。由其護衛周天子亡命東逃,躲過犬戎追殺來看,其軍事才能是相當 優秀的。 秦首都原本更深入西陲地帶(靠近現在甘肅以東),及至始皇才定都咸陽。可見秦是 西方崛起的勢力,後來才逐漸東移,進入關中平原。 換言之,秦當時地處相當落後的地區,而且距離核心非常遙遠。秦依賴畜牧為生的 時間相當長久,這或許就是秦保持活力的方法! 廣攬各國人才秦的另一特徵是不排斥外國人才,甚至延攬為朝中重臣。其原因或可 以解釋為,缺乏人才之故。秦由於長期以狩獵、畜牧為生,因此武將特別多,政治人才 相對的也就很缺乏,所以秦非常歡迎六國人才。要取天下必須先富國;而增強秦國實力 的,幾乎全是六國之士。 秦國強大之後,鄰國一直飽受威脅,經常思索著消滅秦勢力的良策,但往往弄巧成 拙,反使秦勢力更為強大。例如為了使秦花費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在看似無用的土木工程 上,一名水力工程師鄭國,乃獻計說服秦國開闢大型水力灌溉溝渠,此即有名的「鄭國 渠」。開渠固然使秦耗費不少財力、人力,但灌溉面積之廣,不但使生產力增加,同時 也使國力更為富強。這名水利工程師鄭國是韓國人。 另外奠定秦政治基礎的公孫鞅(後來被封於商地,故又稱商鞅),也是外國人,他是 衛國人。 也許大家對始皇所做所為印象太過強烈,以致忽略了始皇也承襲不少前人留傳下來 的組織和制度的事實,如前所述的郡縣制即為商鞅所創,他同時也建立了「秦法」萬能 的國家主義形象。 商鞅變法商鞅入仕於秦孝公,得其信任而能逐步推展政治改革。商鞅的政治方針是 制定嚴峻的律法,即違者重罰。 至於如何管理老百姓,則眾說紛紜。我認為應該是採取每五家為單位的「鄰保」制 度。亦即五家為一保,十保為一鄰保。鄰保要負擔連帶責任,假如鄰保中任何一人為惡 ,其餘五十家都有責任,均要受到懲罰。 同時商鞅也嚴格規定人民不可以窩藏犯人,否則其罪等同於陣前逃亡。此外,商鞅 也獎勵告密,他認為獎勵告密,人們就不敢為惡。如此百姓雖然比較好管理,但也因此 造成人心的封閉。 商鞅還推行分家義務。即每一戶人家不可以有兩名以上的壯丁一起耕作同一塊土地 ,必須有一個人到另一個地方去。當時尚待開墾的土地很多,此制度的推行可以增加農 業生產的效率。 商鞅推行的新法,也明確地規範了階級制度。戰功以在戰場上取得敵人首級的數目 而定,例如取三個首級即可連升三級。此時表現等級的單位為「級」字,與首級的級相 同,暗示是以首級數目定軍功。 商鞅所推行的各項改革奠定了秦政治的藍圖,同時也確立了「法」的絕對性,主張 嚴懲違法者以維護紀律。這項嚴罰主義一直持續至始皇時期。 改革推行之初人們自然會發出不滿之聲,但在嚴罰主義之下,沒有人敢真正違背命 令。最後的結果是:秦內政森然、荒地快速開墾、產業振興、百姓擁有安居樂業的環境 。在如此雄厚的國力下,軍隊強大自是理所當然。 作法自斃商鞅是個自信滿溢的人,在政治上強力貫徹國家王義的作風,招致許多人 對他的怨恨。例如他王張違法情事不論大小皆須被罰,且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以致在 年幼的太子犯錯時,商鞅便以太子的老師代為受罰。他的作為使得朝中高層官吏相當的 不安與憎恨。 商鞅深受孝公的信任。有人曾勸告商鞅:行事不可太過,你既被大家所怨恨,一旦 孝公崩逝,情勢將對您非常不利。但商鞅十分自信,自恃孝公對他寵愛有加,一點也沒 把這些警告放在心上。果然孝公一駕崩,商鞅立刻失勢。 孝公死後惠文君(惠文君在位士三年後稱王)即位。由於惠文君小時候犯錯,害得老 師與輔佐大臣,分別代他承受墨刑與削去鼻子的嚴酷懲罰。他對商鞅恨之入骨,才一即 帝位,便立刻逮捕商鞅。 商鞅聽見風聲立即逃亡,當逃至函谷關欲投宿旅店時,旅店老闆要求看他的證明文 件。這條法律是商鞅自己訂定的,如果讓沒有證明文件的人投宿,旅店老闆會被懲罰。 由於所受的刑罰幾近於死刑,以致沒人敢收留他。最後商鞅終於嘗到作法自斃的滋味, 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逃亡魏國。 商鞅原入仕於魏,其後棄魏轉效秦廷,魏當然將他遣返秦國。商鞅再逃至其封地商 邑,形成他想舉兵自保的局面。我認為他並無此能力,史書為了便於記載,於是記錄成 他想舉兵自保而被誅滅。商鞅終於慘遭被誅滅九族的命運。 始皇承襲了這一套嚴苛的法律。 春秋戰國的興替站在今天角度來看,秦始皇並不是突然崛起的彗星,而是時勢創造 出來的英雄。 他生長的年代,是個生產力急速提高的年代。後世稱這段時期為春秋戰國時期,雖 然春秋與戰國始於何時說法不一,不過周在幽王被殺,遷都洛陽以後,就是春秋時代, 是不會有錯的。 至於春秋何時結束,一說是結束於吳越之爭(吳亡於公元前四七一年),另一說則是 結束於山西省晉分為韓、趙、魏三小國(約公元前四五三年)之時。 依據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自晉分為三小國且被周王室正式承認為諸侯那年 (公元前四0三年)起,即為春秋戰國時代的分野。然而我以為春秋與戰國最大的分隔點 ,並非以國家被滅亡的年代,或以國家分裂的年代為區隔,事實上其間並沒有明確的時 間分界點,而應以鐵器普及做為春秋時代結束的表徵。 在此之前為青銅器時代。一般均認為鐵是不好的金屬;青銅才是上等金屬。不好的 金屬--鐵,有容易生鏽且非常脆弱的缺點。但是楚國境內因生產黃金,其製鐵技術已 發達到足以製造出堅硬的鐵器。 鐵器並日及「鐵」這個字又可寫做「銕」,夷指的是中國的東方。也就是說,中國 的名刀或著名刀匠的故事,多半發生在東方和南方。例如吳越一帶。越王句踐用的劍曾 在日本展示過,那柄劍雖然埋在地底兩千年,出土時依舊十分鋒利。此劍的出土,證明 當時已有比青銅更廉價的鐵器問世。 儘管眾說紛紜,最原始的製鐵法並未流傳下來。後世使用的是注入模型的鑄鐵術, 與西方敲打的鍛鐵法不同。這大概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製鐵術吧! 不論如何,便宜的鐵器一旦問世,生產力就會呈飛躍式的成長。以往農民使用木製 的農具和石器耕種田地,現在可以用鐵器耕田,是一項非常重大的進步。這項生產力革 新的事實結束了春秋時代,同時也開啟了戰國時代。 由於鐵製農具的發達,戰國時代的人們可以向郊外開墾荒地,拓張領土。當時和現 在不同,誰能開墾就表示土地是他的,所以只要有能力,開闢多大的土地都不要緊。以 往由於老百姓使用的工具太差,開墾不了多少土地,現在有了鐵器,耕起田來就順手多 了。 春秋時代的諸侯只繼承先人已開墾的土地,戰國時代則演變成諸侯自行開疆闢土的 局面,因此有勢力消長的情形。所以戰國時代又叫下剋上的時代,是個有勢力者取代沒 勢力者的年代。 春秋和戰國時代最大的不同點是,春秋時代諸侯對周天子執禮甚嚴,戰國時期諸侯 卻是各行其事,一點也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裡。這或許是自然演變的結果。戰國時代每個 人都有機會擴展實力,尤其各個諸侯耕作的土地全靠自己開墾而來,並非周朝王室或其 他王侯所賜與,所以對周天子的忠誠度漸漸變得淡薄。因為他們認為土地是靠自力更生 取得的,而不是得自於周天子的任何一點好處。 秦國傳統秦始皇抱持著不需要對任何人客氣的想法,所以實施國家主義,人民一旦 觸犯法律就要受到懲罰。正因為執法森嚴,所以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秦的傳統是可以自由任用外國人,因為他們謙虛地認為自己的文化不值一哂,所以 能夠虛懷若谷地接納外國人才。且秦地處西陲,以畜牧為生,即使在今天看來,其文化 水平也比較低。雖然國力慢慢強大,首都也東移至咸陽,但其思想文化各方面仍須虛心 地向外學習。 有趣的是,秦人在積極聘用「外籍傭兵」的同時,並沒有人提出「為什麼別人能, 我們不能」的質疑。這種氣度大概也是畜牧民族的特色! 畜牧民族征服世界的另一個例子是成吉思汗。他也不曾想到過自己會做什麼,成吉 思汗非常尊重工匠,他的觀念是:讓有能力的人,在既有的專業領域上自由發揮是好的 。這對有能力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正因秦採取如此開放的態度,不論國籍只要有能力皆可至秦一展長才,因此吸引許 多外國優秀人士前往效忠。秦除了開放發揮空間外,同時也以高薪吸引人才! 商鞅即是受吸引前往秦國效力的人才。他使秦發展成一個法治國家,甚至可說是比 法治國家更嚴苛的嚴罰國家。如此正好為善於治理法治國家的始皇,提供一個絕佳的環 境。 合縱與連橫始皇即位時秦已經十分強大,其他六國(燕、趙、韓、魏、齊、楚)因無 法憑一己之力與之抗衡,於是六國一起聯合起來抵抗秦國,此即有名的「合縱」說。另 外也有人提倡「連橫」說,主張六國各自與秦締結和平條約。 戰國末期有不少說客,靠著辯才無礙的口才遊走各國,推廣「合縱」或「連橫」。 有時他們也會聚在一起互相辯論「一定要採取連合政策,否則將無法與秦抗爭」,或「 六國各懷鬼胎連合政策勢必不能行,不如各自與秦締約自保的好」。可見當時的辯論術 風行,相對地邏輯學也隨之發達起來。 著名的「合縱連橫」說,其目標都是針對秦。但不論是合縱還是連橫,都是因秦過 於強大而產生的。秦強大的原因在於嚴刑峻罰使國家安定的緣故。不過國家安定並不表 示民心安定。當時秦的百姓仍有不滿,不過是不敢說出口罷了。 由於國內迷漫著不許批判的氣氛,執政者推行政令時固然得心應手,但長期下來, 百姓不滿的原因無法上達朝廷,就會造成君民間的疏離感。 王道與霸道當時早已有「王道、霸道」之說,直至戰國末期孟子提倡,「王道、霸 道」說才盛行起來。認為「以德治天下者為王道,以力得天下者為霸道」。 春秋時代出現過好幾位霸主,他們很快成為諸國的領袖。例如最早的霸主齊桓公, 他曾在齊都城臨淄的稷門聚集許多學者,不過這些人不能直接干預政治,他們只是在一 起研究學問和思想而已。聚集優秀人才,是使齊成為霸主的原因。 秦正是霸王之國,以武力治天下,對於孟子以德治天下的「王道之說」全聽不進去 。雖有以霸道能治天下多久的問題,但滅六國非始皇一人力量可為,而是商鞅的政治力 ,或像鄭國那樣的外國技術人員所貢獻的力量。 熾天使書城
【第三章、少年秦王的祕密】 史學家挾韓、趙、魏……等六國被滅的餘恨,難免杜撰出對始皇不利或破壞其名聲的 史書。我個人認為始皇為呂不韋子嗣的流言,亦屬挾恨惡意中傷之言。 人質之子始皇就算再有雄才大略,倘若不能登基為王,恐怕也無法完成統一六國的 霸業。他是如何崛起的呢? 當時七國並立,始皇誕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他會出生在外國,是因為他的父親子楚 (莊襄三)在趙國當人質的緣故。當時不論國家強大與否都必須和他國交換人質,做為和 平的保障。人質往往是比較不受到重視的王子,真正要登基為王的王子,是會被父王留 在國內的。 王子年紀還小,如何看得出誰將來有資格繼承王位?於是王子受寵與否,全看其母 是否能博取君王歡心。由於子楚的母親,即始皇的祖母夏姬不受寵愛,連帶的子楚也遭 受冷落。王位競爭者始皇的曾祖父昭王十分長壽,在位時間非常久,昭王四十年時冊立 的皇太子逝世,兩年後改立安國君為皇太子。 安國君有二十幾個兒子,始皇的父親子楚不過是其中一子。子楚在首都咸陽有不少 的兄弟,由於安國君成為皇太子,因此他每一個兒子都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 昭王以高齡崩逝,安國君就任王位(孝文三)。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幾乎到了 片刻不可分離的地步。假如華陽夫人有子嗣,毫無疑問地她的孩子一定可以成為王位繼 承人,可惜華陽夫人並無子嗣。 安國君的二十幾個兒子都不是華陽夫人所生,因此他們全立於同一個起跑點上。和 子楚相比,位於咸陽的兄弟,則比子楚多了一份近水樓台的優勢。 呂不韋:商人的投資眼光此時有一位重要人物--呂不韋(公元前二三五年)出現。 《史記》記載呂不韋是一名商人,周遊各國購買便宜的貨品,然後再伺機高價出售。既 是商人,自然經常會至各地旅行,尋找可以低價購入、高價賣出商品的地方做生意。呂 不韋就是在趙國首都蒐購商品時,認識子楚的。 呂不韋靈機一動地想:「現在秦國王子子楚在趙國當人質,不但沒有受到秦國的看 重,而且生活費也非常少,因此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趙國見子楚未被秦國重視,待他自 然更加冷淡。所以他應該很容易上鉤。」 呂不韋打定主意後,於是接近處於絕望狀態的子楚:「我可以讓你門庭若市。」 子楚聽了立刻反唇相譏:「與其讓我門庭若市,不如先讓你自己門庭若市吧!」 原來那時候呂不韋還只是個小商人。 呂不韋回答:「只要你能夠門庭若市,我就可以跟著沾光。」 子楚考慮片刻,弄清楚呂不韋的意圖後,兩人開始認真計畫。 呂不韋打算反攻秦國。當然反攻時要用到錢,呂不韋雖然不是非常富有的商人,但 仍可湊出一筆錢活動秦國的有力人士。 他首先著手塑造子楚的新形象。他交給子楚一筆交際費,宴請各國的達官顯貴,藉 此取得信任,同時亦可打開知名度。 接著,呂不韋把目標放在華陽夫人身上。他先疏通華陽夫人的姊姊,再透過其姊的 引薦取得華陽夫人的信任。然後他對華陽夫人提出忠告:「您現在雖然深獲安國君的寵 愛,可惜沒有子嗣。須知女子受寵皆因容顏姣好,一旦年老色衰晚景勢必堪憐。倘使您 有孩子,孩子還會孝順您,但是您目前膝下無子,我實在為您的晚景擔憂。不知您是否 考慮收螟蛉子?」 呂不韋這番話深深打動了華陽夫人。的確,萬一安國君駕崩,自己又沒孩子,以後 由誰來保護和照顧呢? 呂不韋乃乘機推薦子楚。 「子楚現在在趙國當人質,十分聰明,個性又孝順,即便是身在趙國,仍不時思念 父親安國君及華陽夫人您呢!」 最後華陽夫人便向安國君提出要收子楚為義子的事。子楚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 安國君的繼承人。 商人創造霸主從以上這則故事,可以知道秦始皇能登上王位,其實是拜呂不韋之賜 。呂不韋乃一介商人,但商人亦可創造霸主。這點正可反映當時的社會情勢。 春秋時代商人的身分還很卑微,勢力也不龐大。可是到了春秋末期,商人的勢力越 來越大,甚至出現不少有名的大商賈。如吳越之爭時,幫助越王句踐的宰相范蠡。他在 越消滅吳以後,便辭官循海路至山東半島的齊國做生意,且越做越大,終於成為富可敵 國的大富翁。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它代表著一位范蠡的背後,其實是有十位,甚至百 位的范蠡--也就是大商賈的存在。 同時期的孔子弟子子貢也是一位有錢人。當時像子貢這樣的富翁十分常見,有的甚 至是地主,這正顯示出商人的勢力正在逐漸強大當中。 身為商人,他們會為如何賺錢絞盡腦汁。但並不只滿足於買低賣高的商品交易,而 是想更進一步進行官商勾結,呂不韋便是一個代表性人物。 假如自己設計某人為王,王位相對亦成為自己的囊中之物。因為這個在自己蔽蔭下 登上王位的人,勢必會湧泉以報。國家有許多權益,帝王甚至可能把這些權益都交給自 己。 例如鹽鐵專賣權,一旦政府獨家授權,可以立刻賺翻天。這比行腳賣東西,賺取蠅 頭小利要來得實惠。當時就有不少大商賈打著和呂不韋相同的如意算盤。 始皇身世之謎子楚好不容易成為華陽夫人的螟蛉子,一切似乎進展得非常順利,然 而就在此時,子楚乍見呂不韋的愛妾,竟向呂不韋提出「把愛妾讓給我」的要求。 趙國都城邯鄲多名妓,呂不韋的愛妾更是位歌舞技藝超群的美女。呂不韋自然不願 意把愛妾讓給子楚,可是又擔心萬一斷然拒絕,會與子楚交惡,如此一來,以前辛苦的 投資豈不轉眼化為泡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呂不韋答應把愛妾讓給子楚。此妹嫁給 子楚後產下一子,名政,此即後來的秦始皇。 根據《史記·呂不韋傳》記載,呂不韋的愛妾在嫁給子楚以前即懷有身孕,所以始 皇的親生父親應該是呂不韋。對於《史記》的這番評論,我深不以為然。 首先,秦國人不可能擁戴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君王。始皇即位時才十三歲,需要大 臣們全力輔佐,假如大臣對他的血統存疑,勢必會把他拉下台,怎可能還齊心協力輔佐 他? 我認為秦始皇能成就霸業,主要原因在於內部團結。或許是對外的仇恨促使他們凝 聚鋼鐵般的共識。總之這股力量使十三歲的少年成長為雄霸全國的皇帝。 當我們在讀歷史時必須考慮到寫史者的立場。秦國在始皇死後的兩三年間就滅亡, 因此秦的歷史學家根本來不及替秦寫史。 後世史學家挾韓、趙、魏……等六國被滅的餘恨,難免杜撰出對始皇不利或破壞其 名聲的史書。 我個人認為始皇為呂不韋子嗣的流言,亦屬挾恨惡意中傷之言。 昭王死後安國君(孝文王)繼位,但他在昭王死後一年才登基,不到三天便駕崩了, 子楚(莊襄王)緊接著即位,但也只在位三年即去世,十三歲的兒子政(始皇帝)接替登基 為王。這是公元前二四六年的事。 始皇即位之初由於年齡小還不懂得如何執政,乃由莊襄王時的丞相,在秦國具有呼 風喚雨權力的呂不韋輔政。 此時,少年君主秦王政也為自己母親的奢華淫亂煩惱。始皇的母后原為趙國首都邯 鄲的歌舞藝妓,邯鄲繁華遠勝於咸陽,自然養成她奢華奔放的性格。始皇即位以後,雖 貴為太后,卻傳出與呂不韋私通的情事。此事是否屬實姑且不論。不過據載,呂不韋確 實獻策把一名男子嫪毒送入男人不可進入的後宮,給太后做禁臠。這可能是呂不韋想藉 由此法從後宮操縱王室吧! 嫪毒進宮時號稱是宦官,然事實上並末淨身,大大地擾亂了後宮的朝綱。此事的發 生和少年君主年僅十三歲且毫無任何權力有關。 等始皇長大即位後,立刻著手整頓後宮。首先他以嫪毒造反為由,派兵鎮壓並殺死 母親的情夫。然後再把母后移離都城幽禁。 至於呂不韋,則先令其回到領地河南洛陽,不久又命其由洛陽遷移至蜀地(即四川 省),最後命其服毒自盡。 不過始皇的家庭問題並非就此結束。像他把最能幹的兒子送去築長城,把王位留給 最無能的兒子,這些諷刺的事都是後話了。 開始整理家庭問題的始皇,不但下令貶逐父親莊襄王的人呂不韋,還將他賜死。當 時呂不韋擁有「食客三千」的龐大勢力,的確會令年輕君主坐立難安。 戰國時代各國皆有所謂擁有「食客三千」的一方霸主,像魏信陵君、楚春申君、齊 孟嘗君和趙平原君等,他們或是王親貴族,或是朝廷重臣,其經濟力不僅可以供養三千 名食客甚至凌駕其君王之上。這三千人中有人長於學問、武術,有的則擁有一技之長, 這批食客的學術、經驗便足以從事文化事業的發展。 不過秦國本身並沒有這種富可敵國的霸主,所有權力都集中在君王一個人的身上。 唯一能和戰國四公子相提並論的也只有呂不韋一人。 呂不韋在全盛時期曾招募各界有才藝的人士,編纂百科全書《呂氏春秋》。或許這 件事會令人連想到始皇是呂不韋的孩子,但無論如何,始皇的事業是從他整頓家庭糾紛 後就逐步開展的。 熾天使書城
【第四章、統一之道】 當天下都傾向統一且逐步往統一邁進時,秦始皇出現了。 假如他生在另一個時代,或許就不會有那輝煌的功績。這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 勢的時代。 商人的力量論起始皇的功績,首推統一中國。不過當時人們對中國二字的定義,和 現今是不同的。當時人們認為「中」指的是「.....之中」,所以中國就是「國之 中央」,國的中央即指首都及其附近百里之地。因此,始皇統一中國,即是統一天下的 表現。 「統一天下」,好像是始皇憑一己之力強迫天下統一似的,其實不然。當時群雄割 據已久,老百姓都希望能夠統一,始皇只不過順應時勢而已。 促使全國統一的力量裡,以商人的聲勢最大,同時商人也表達了「希望統一」的期 許和行動。如前所述,始皇的父親能夠登基,全賴商人呂不韋運籌幃幄,換言之,呂不 韋以商人的身分,竟能擁有站上歷史舞台的實力,而且在他之後更出現了千百位類似的 大商賈。 商人會支持始皇的改革不是沒道理的。始皇推行的新政當中有許多對商人而言是額 手稱慶的德政,例如統一度量衡,改善原先各國稍有差異的測量工具。這項措施受惠最 大的就是商人,因為商人此後只要帶一種測量工具,就可以行遍全國。 文字的統一也是如此,將各地不同的文字統一,寫一封信全國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 ;車同軌,也使商人行走各地時不必拚命換車,節省時效。 有人說正因商人擁護始皇,所以始皇推行的新政也以商人的利益為優先。不論如何 ,全國有力的商人們團結起來,才使統一大業得以迅速完成。跨國境的旅行除了商人行 走四方做生意之外,當時人們也常出國。例如子楚到趙國做人質時絕非單獨赴任,還帶 了不少傭人和僕從。 另外還有一批亡命者在各國流亡。且讓我們聊一個年代比較久遠的故事。春秋時代 晉文公(重耳)曾離開祖國在外流亡十九年,雖然重耳最後回國稱王,但他流亡時卻飽嘗 冷暖不同的況味。 有人對流亡公子禮遇有加,也有人冷漠以待。像鄭文公便說:「亡命公子(流浪的 各國王子)太多,不必一一父往。」遂對重耳不理不睬。 當時每個國家都有宮廷之爭。任何人掌權之後,都會想辦法斬殺反對他或與他交惡 的人,逼得後者無法立足,只好亡命天涯。重耳是其中之一,陳太子田完亡命齊國亦為 一例。 我認為交換人質以及亡命者周遊列國,替日後的統一天下埋下了伏筆。 《史記》中有春秋十二諸侯的譜系,到了戰國只剩七國。經過一番嚴苛的淘汰,殘 留下來的七個強國被稱為「戰國七雄」。七雄之間彼此互相競爭,大家都為了戰勝對手 而努力,最後這份努力變成跨越國境的競爭。 前面提到過秦國重用外國人,也不排斥使用外國的東西。不只秦如此,其他六國也 是如此。有才華的人到哪裡都能受到禮遇。 為了在競爭激烈的環境生存下去,每個國家都拚命研究富國強兵之道。想富國強兵 當然需要廣納人才;而自認有治國之才的學者,也會積極找尋一個可以發揮所長的舞台 。 齊國位於山東半島,在首都臨淄的稷門附近蓋了許多華宅,讓來自天下的學者或有 一技之長的人住,享受相當於部長級的待遇。這些才能之士包括哲學家、畫家,漸漸地 大家都知道齊國禮賢下士的風評。 「稷門之上」並不是真正的在齊國任職,而是每天自由地研究和討論,時人稱之為 「百家爭鳴」。「百」有多的意思,百家爭鳴並非指一個人在做學問,而是大家一起研 究學問。 一般來說,黃河一帶雖然東西往來頻繁,南北之間卻有相當大的差距。南方在春秋 末期發生吳越之爭,越在獲勝不久後,緊接著楚又取代越國地位成為霸主。 戰國時期黃河以南各地發展情況,所留記錄不多,只知原本長江沿岸西為楚國,東 為越國,不知自何時起二者已合而為一,即形成一個強大的楚國。楚在成為七雄之一後 ,對北方一直虎視眈眈。 如此當天下不只東西方往來頻繁,南北也開始交流,逐漸奠定統一的基礎。當時人 都期待天下能夠統一,問題在於由誰來完成? 防範強秦 在天下朝統一邁進時,當時的局勢,以秦軍力最強。所以秦統一天下的信念並非始 於始皇,而是在他之前即醞釀已久。 例如始皇的父親子楚還在趙都邯鄲當人質時,秦軍曾經包圍邯鄲,一點都不擔心人 質會因此被殺。 秦包圍邯鄲時,齊人魯仲連曾請求魏的客卿新垣衍,派兵救趙。魯仲連說:「假如 秦併吞了趙國,將會更強大。讓如此野蠻的國家強大,對貴國亦是一項威脅。」 新垣衍聽了魯仲連的勸告,遂出兵救趙,使秦兵退出邯鄲,否則始皇和他父親恐怕 都會命喪黃泉。 可見救始皇的不只呂不韋一人,還包括那些害怕秦國勢力坐大的人--如魯仲連。 《史記》記載魯仲連對新垣衍遊說的話,譯成白話文是:「秦國是一個不知禮儀, 只知以首級論軍功的野蠻國家,他們採取極權奴役人民。」同時又說「即便秦取天下, 我也不願做他的臣子,只好跳入東海。」 跳入東海就是自殺的意思。始皇出世時,秦已是超級強國,且有能力奪取天下,許 多人像魯仲連一樣,害怕秦真的會統一天下,再加上秦以外的六國也不願被秦所滅,因 此,出現許多獻策的說客,亟思削滅秦勢力的良方。 秦外交政策第二章曾經提過,戰國時代有許多說客周遊列國,推行自己的外交或治 國謀略。其中尤以蘇秦(公元前三一七年)及張儀(公元前三一O年)最有名。二人都是鬼 谷先生的學生,學習辯論術,然後再至各國遊說。 其中蘇秦對秦以外的六國(楚,齊、魏、韓、趙,燕)提出「合縱」之說:「我們每 個國家都受到秦的威脅,應該結合六國之力量共同抗秦。」 與「合縱」說相反的是張儀提出的「連橫」說。 張儀來往說服各國:「秦國希望能分別與六國締結楚秦、齊秦、魏秦、韓秦、趙秦 、燕秦等個別的和平條約。六國只有各自與秦媾和,才能保障自己國家的安定。」 所謂合縱連橫,其實就是兩種政策之爭。一個是以秦為中心,各國分別和秦締結友 好同盟關係;另一個則是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 著名的屈原(公元前三四0∼前二七八年)為楚國大夫,主張與齊結盟共禦強秦,然 而他的主張不但未被國君採納,還遭到貶謫,最後在絕望之餘投汩羅江自盡。可見秦勢 力多麼強大。 不過再強的國家還是會因領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許始皇帝早幾年出生,天 下也就可以提早統一吧! 提到領袖氣質,趙武靈王是個高瞻遠矚,具有雄才大略的領袖。我甚至覺得如果時 機對,或許是武靈王取得天下。 趙國在今山西省以北,與蒙古接壤。故而武靈王很熟悉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知 道他們有很強的戰鬥力。武靈王為了增加戰鬥力,採用了遊牧民族的戰技。 遊牧民族的作戰方式是騎馬打仗。當時中原的漢民族不騎馬,而是讓馬拉戰車,然 後站在戰車上打仗,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則是直接騎在馬上拉弓射箭的。由於「騎馬戰術 」機動力較強,遂為武靈王所採用。 採取騎馬打仗的戰法,不是光騎馬就夠了,還必須有適於騎馬的服裝。當時中原漢 民族服裝多半是著長衫繫腰帶,有點像現在日本的和服。穿這種衣服騎馬當然很不方便 。要想騎馬,就得穿長褲。 長褲在中原人的眼中是野蠻人穿的服裝。保守的人士以文明人自居,認為胡服是野 蠻人的服裝,豈可向野蠻人學習,自然會極力反對。 武靈王以「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國」為題,說服眾人。「舜舞有苗」的意思是指 ,以前舜到苗族時,為了向苗族示好,當苗族跳舞時,舜也會跟著一起跳。 「禹袒裸國」則是說,夏朝賢王禹到裸國(孩國的人不穿衣服)治水時,也和當地人 一樣不穿衣服。連舜和禹這麼偉大的人都會入鄉隨俗,我們不過是穿長褲和窄袖上衣, 就能使國家富強,有什麼不好? 「胡服騎射」的戰術終於被大家接受。武靈王緊接著考慮與匈奴連合抗秦。由於秦 勢力最強,只要趙能打敗秦國,便可以取得天下。 可惜武靈王不但壯志末酬,而且還走上悲慘的命運。起因是武靈王愛上一個叫孟姚 的美人。他把孟姚納入後宮,整天廝守,全然不問朝政。像武靈王這樣衝動的人,在感 情上也相當的熱情。 他的熱情與堅持表現在胡服騎射上,也表現在沉迷女色上。當時他本已立章為太子 ,為了孟姚,不惜廢除太子章,改立孟姚之子何為太子。 武靈王本想擴展疆上,將趙一分為二,讓太子章和他寵愛的何可以各自擁有一片江 山。但是被廢的太子章並不滿意而興兵作亂,最後被公子成率領的討伐軍一路追趕,不 得已逃入父親武靈王的宮殿。 當時武靈王為了能自由地至西北勘察胡地,已把王位傳給何,自己則號稱為主父 (君王之父)。章雖然逃進武靈王的宮殿,但主父的宮殿還是被以前反對「胡服騎射」的 公子成所包圍。章最後已死在宮裡,公子成依然包圍宮殿不肯退兵。 公子成倒不是真想攻打武靈王,只是已經包圍了前王宮殿,總不能就此罷休。武靈 王就在重兵包圍之下,因宮中糧食斷絕而被活活餓死。 假如武靈王還活著,與趙國後來出現的人才--廉頗、藺相如,兩相結合下,說不 定真能與匈奴聯合攻秦。總之武靈王的才華不應該僅止於此,他的熱情展現在對女人的 執著與「胡服騎射」的決定上,他不是尋常君王,尋常君王是無法統一天下的。 在始皇以前,趙王最具霸主之相,只可惜他最後慘遭餓死的命運,連帶地趙奪取天 下的希望也為之破滅。 除了趙國,楚也有取得天下的可能性,可惜通通不成氣候,只有秦不但擁有實力, 且處於只等明主一出便可抵定天下的局面。 雖然始皇即位時的年紀尚小,還看不出性格,但我則以為始皇此刻已展現出異於常 人的能耐。例如有關他的身世之謎和後宮的混亂,小小的秦王政居然能忍住不滿,冷眼 以待,這是相當不簡單的。 當天下都傾向統一且逐步往統一邁進時,秦始皇出現了。假如他生在另一個時代, 或許就不會有那麼輝煌的功績。這是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熾天使書城
【第五章、獨裁者的光與影】 始皇正是具有不論好壞對錯,別人辦不到的事也偏要做到的偏執性格。我將這種性 格稱之為「魔性」,始皇是一個具有「魔性」的人。 始皇與阿克巴大帝今天我們只有透過殘留的記錄,才能了解始皇成功的事蹟,因此 必須留心到底是什麼人留下的記錄。 始皇死後不久秦即滅亡,由於亡國太速,以致他的後世子孫來不及為他立傳。緊接 著而來的是項羽、劉邦之爭,最後劉邦取得天下,建立漢朝。漢和秦沒有任何關係,因 此漢所蒐集的資料,極可能來自被秦亡國的六國遺民所著,這批遺民心懷怨恨,自然是 極盡醜化始皇之能事。 儘管如此,秦始皇並非凡人。其父死時才十三歲,由呂不韋輔佐。 十三歲稱帝,使我聯想起印度姆卡王朝(十六世紀)的阿克巴大蒂(Akbar)。姆卡王 朝是一股從中亞經由阿富汗傳入印度的勢力,第三任王阿克巴大蒂將勢力發展到印度洋 ,建立龐大帝國。 阿克巴與始皇一樣,十三歲即帝位,由大臣巴蘭·哈恩輔佐。決定帝國命運的巴尼 巴特戰爭能夠獲勝,多虧巴蘭·哈恩的運籌幃幄,但阿克巴即位才不過六年,巴蘭·哈 恩即遭貶謫,不久便被暗殺身亡。 我很欣賞阿克巴大帝,他是個卓越的統治者,對宗教也十分寬容。他雖是伊斯蘭教 徒,但他的夫人中也有人信仰印度教,所以在安克拉的遺蹟中有印度教風味的建築物。 能以如此大的胸襟,包容不同的信仰,為何偏偏容不下曾經輔佐過自己的重臣? 秦始皇也是十三歲即帝位,十年後殺死季父呂不韋。他雖沒有直接殺人,然而將呂 不韋貶至四川,又命其飲鴆自盡,竟與阿克巴大帝有幾分雷同。 或許一個獨裁的君主或對自己過分自信的人,最受不了別人照顧他、管他吧! 事實上統一天下這等大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得到。始皇正是具有不論好壞對錯 ,別人辦不到的事他偏要做到的偏執性格。我稱這種性格為「魔性」,始皇是一個具有 「魔性」的人。 遊牧民族的首領始皇能併吞六國,在於秦歷代所蓄積的強大國力,而非僅靠始皇一 人的力量。談到始皇,不由使我對秦在百年前的崛起產生好奇。 秦是一個年輕的諸侯國,和中原早巳入仕周朝的伯、侯爵等諸侯國不同,它的祖先 只不過是個禁衛隊長,又因長於牧畜,周天子乃賜封一塊西陲之地,讓秦國這批人馬前 往開拓。 換言之,秦其實是個遊牧色彩濃厚的國家,其國君也具有相當濃厚的遊牧民族首領 的性格特徵,這點與後來的成吉思汗相似。他們都是絕對不准別人違背命令的獨裁者。 遊牧民族必須不斷地移動他們的牲畜--牛、馬、羊。當遇到岔路時則由領袖決定 行進方向,所有的人必須遵行。假如你說:「我不要往東,要往西。」那麼你很可能會 一個人餓死在草原上。由於大夥把身家性命全交給首領,因此首領必須什麼都懂。 首領判斷應該往東走,結果東方卻沒有可供放牧羊群的草原,則不僅所有的羊群會 餓死,連帶整個部族也會滅亡。所以領袖如果不能服眾,就麻煩了。 當一名領袖人物必須上知天文。在看到天空中雲的形狀,就必須知道五天前哪個方 向下過雨,哪裡有水草可供羊群食用。同時他也得下知地理。在聽了旅人的見聞,就要 知道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所以領袖人物必須頭腦精明且經驗豐富。 遊牧民族一旦選出了領袖,就會絕對服從他,遊牧民族的首領就自然而然地成為獨 裁者。另一方面遊牧民族也期待著獨裁領袖的出現,因為跟著這樣的領袖就不必挨餓, 作戰時,打勝仗還可以分到戰利品! 成吉思汗是一名很典型的遊牧領袖。他出生在貧窮的貴族家庭,小時候除了自己的 影子之外,就沒有其他玩伴,也沒有侍從跟隨。儘管如此,他一旦能夠得到機緣,就會 立刻擴張勢力。 當時大家都認為只要跟著成吉思汗,便有飯吃,戰爭獲勝,也可以分得大量的戰利 品,因此跟隨者越聚越多,甚至土耳其、巴基斯坦一帶的人都紛紛投效。這麼多人聚在 一起,自然形成一股依附在成吉思汗之下的龐大勢力。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秦國也有此傾向,事實上始皇的前代祖先皆為獨裁者。讓我感受 到秦國擁有遊牧民族氣質的原因在於,秦國具備了遊牧民族的最大特徵--功利主義。 只要是好東西,管他有沒有適當名目,一律採用。 成吉思汗也一樣,為了打勝仗,可以重用敵將,為了管好財政,哪一族人負責並不 重要。所以元朝的財務大巨大多是西域人,像穆罕默德,怎麼聽都像是回教徒的名字, 宰相耶律楚材則是契丹人。這項適人適用的功利主義特徵,可說是秦的傳統。 著名的孟嘗君是齊王的表兄,也算是皇親國戚,他禮賢下士,很得人望,吸引了不 少人才。公元前二九九年,始皇的曾祖父昭王曾打算聘孟嘗君為上賓,孟嘗君於是率領 食客一同入仕秦國。當時昭王身邊的重臣對昭王說:「孟嘗君是齊王的親戚,恐怕他表 面替秦國效忠,實則是在圖謀齊的利益!」 昭王聽了諫言打消重用孟嘗君的念頭,但他也下想放孟嘗君回齊國。有才能的人倘 不能為己所用,就必須殺之,免得被他國所用,成為心腹大患。於是昭王打定主意,下 令逮捕孟嘗君。 孟嘗君被捕之後亟思脫困。「雞鳴狗盜」的故事,就是描述孟嘗君的食客如何運用 智慧,靠著昭王寵幸的愛妃幫忙,逃出秦國。 昭王的愛妃提出「狐白裘」做為報酬的要求。狐白裘指的是用狐狸腋下部位的皮毛 所縫製成的上等裘衣,恐怕要上千隻狐狸才能縫製一件,十分名貴。孟嘗君擁有的一件 ,早已送給昭王。 孟嘗君的食客中有人很會學狗叫,而且是神偷,是他把狐白裘偷回再轉送給昭王的 愛妃。她得到狐白裘之後,果真依言遊說昭王,釋放孟嘗君。 孟嘗君被釋之後急忙趕回家。另一方面昭王才答應放人,立刻又後悔,馬上命人追 趕。孟嘗君一行人逃至函谷關時因為半夜城門緊閉。依當時規定只有雞鳴時才能開城門 。 孟嘗君的食客中有人善於模仿動物叫聲,當他「咯、咯」地學雞叫時,守門人以為 天亮了就將城門打開,一行人才得以逃脫出關。由此可見,孟嘗君的手下不但有小偷, 也有善於模仿聲音的人,每個人都各自擁有許多不同的才幹。 只要有用,哪怕對方是齊王的表兄弟也不介意,但若不能用,寧可殺了也不留後患 。這便是遊牧民族的思考方式。像秦國歷任的領導者都具有很強的遊牧民族性格,而人 民也能接受這種獨裁的領導方式。始皇就是一位有能力回應人民期望的人物。 魔性之人《史記》記載,秦國成立時李斯實施尉繚的計畫。尉繚為大梁人(黃河沿 岸魏國一帶),入仕始皇,曾為始皇看過相。他說:「秦王(始皇)為人,蜂準(高鼻), 長目(細長眼如狐狸),鷙鳥膺(鷹胸),豺聲(豺狼之聲),少恩(冷酷不易受感動)而虎狼 (殘忍)、心,居約易出人下(窮困時很容易對別人謙卑),得志亦輕食人(得天下之志時 ,亦輕易啖食於人)。」 關於尉繚,到底是姓名抑或官職,至今不明。是否真有此人,亦不得而知。《史記 》記載始皇很欣賞尉繚,所以將他留在身邊,寢同榻食同桌,且禮遇有加。以一個外地 來的臣子能得君主如此厚愛,按理應該會感激涕零才對。 尉繚很清楚始皇的用人哲學:能用者禮遇之,不能用者殺之。同桌吃飯的人很可能 下一刻就會被虐殺。始皇並不在乎別人的批評,吹捧可以,指責亦無妨,乃非常人也。 尉繚思前想後認為:「不可與久遊(即不可長久相處)。」遂決定逃走。《史記》上說秦 國立刻追捕他。 尉繚可能察覺出始皇表面謙恭有禮,實則內心有著全然不同的另一面。換言之,他 看穿始皇是個具有「魔性」的人,而且若運用其魔性,始皇終有一天會成為統一天下的 霸主!秦國:缺「儒家」精神之前提過齊人魯仲連曾經批評秦國,是一個只講砍人首級 以論戰功,不知禮儀為何的蠻夷之邦。但也有人對秦持不同的看法,荀子就是其中之一 。 荀子和孟子同為儒家弟子。孟子主張「性善說」,認為人性本善,只是後天被蒙蔽 了,所以必須想辦法發掘善良的一面。荀子則主張「性惡說」,認為人性本惡,應該教 以仁道,使其惡不至形於外。 荀子門生李斯等人治理秦國時,自然採用「性惡說」,也就是以人心本惡為治國前 提。 據說荀子曾至秦國參觀,深受感動。他感動的是秦國土地開墾得井井有條,而且官 吏也都很認真。在魯仲連的眼裡,秦是以強權脅迫官吏;荀子卻十分讚賞官吏們認真負 責的工作態度。 秦的行政制度十分簡單。荀子曾表示若與鄰國王室的奢華、複雜官職相比,秦國的 樸質無華,直指聖天子之境。在魯仲連看來,不但不是樸實,根本就是不知禮儀。 另外荀子也認為秦國百姓是非常順從的。魯仲連則認為是當政者以強權奴隸百姓的 結果;荀子卻褒獎秦國百姓質樸。這是兩人看法角度不同的緣故。 荀子在褒獎之餘指出秦國尚有不足之處,即缺乏「儒教」中儒的精神。假如認真吸 取儒敦精神,或許可以實現王道;略微吸收則至少可以稱霸。所謂霸者不是以德服眾, 而是採強權高壓政策。 換言之,荀子認為一個國家成王成霸端賴君王是否採行儒家哲學。倘使完全棄儒家 哲學於不顧,荀子認為恐怕霸主之夢亦易破滅。 以秦站在人性本惡的立場來看,當然會採取強硬的措施。換句話說,若從人性本惡 ,故不得不用規範強行約束這個理論來看,秦是一個相當好的國家。所以魯仲連眼中十 惡不赦的秦國,應該不是那麼差勁的國家! 暗殺始皇始皇兼具著「魔性」性格與濃厚的遊牧民族首領的要素。對於敵手而言始 皇太過強勁,倘使不能有所行動恐怕只會坐以待斃。於是有人想:假如始皇下在,天下 情勢又將如何?因此有人展開暗殺計畫。 燕的位置相當於現今的北京附近,雖然距離秦還很遠,但也日漸感受到秦帶來的威 脅。 「韓最早被滅,恐怕下一個就會輪到我國」太子丹如此想,於是派遣刺客荊軻刺殺 秦王。 荊軻既然冒充燕國使臣赴秦,總不能空手見秦王。於是他以獻上燕國肥沃土地-- 督亢為由,呈上督亢一地的地圖。當時還沒發明紙,地圖是畫在絹軸上捲起來的。 荊軻明白謁見始皇的人身上不准攜帶刀劍等兵器,所以將匕首藏在地圖絹軸之中, 當他在始皇面前展開絹軸,圖窮匕現時,拿起匕首便刺向秦王。 可惜匕首太短沒有刺中。荊軻行刺不成,反被斬首。燕太子丹的暗殺計畫終告失敗 。 我前面曾提過,秦累積數代君王的努力,貯積了雄厚的實力,才由秦王政完成統一 大業,倘使沒有秦王政,全國會被秦統一,抑或是情勢改觀,恐怕難下定論。當時人認 定捨秦王政再也沒有取代者,故而非暗殺秦王不可。 始皇統一天下,是歷史上的一個轉捩點,自此而後,人們才有「一個中國」的概念 ,實拜始皇「魔性」性格所致。 熾天使書城
【第六章、萬里長城】 長城一直延伸到遼東。西邊的長城則是漢與匈奴作戰時,為了便於防守,而延長至 隴西臨洮。最有名的嘉峪關亦非秦代所築,而是漢代續修的。 長城萬里禦胡馬提起秦始皇就會很直接地聯想到萬里長城。不少人以為萬里長城是 秦始皇建造的,其實不然。戰國時期各國均築有城牆,不但可以明確劃分出自己的疆土 ,同時也具備軍事防禦功能。 始皇統一天下後,只不過把燕、趙、魏三國的長城和齊著名的長城連接在一塊再加 以補強,並將城牆更往北築。《史記》記載長城東起遼東,西至臨洮(甘肅省)長約「萬 餘里」。 依地圖計算,從遼東到甘肅省長約二千七百公里,其間高山起伏或城牆二至三重, 加總起來應有五千公里。中國所說的一里約五百公尺,五千公里為一萬里,倒也不誇張 。 中國人向來實事求是,唯獨在形容長城時刻意加上萬里二字,用以表示一眼望不盡 的意思。 佛教中有所謂的「雲水」,意思是「沒有固定地方住宿的人」。居無定所一直流浪 的人,以天空為屋頂,腳下流水為依歸,故而稱之為「雲水」。「萬里長城」也與「雲 水」一詞一樣,兼具實際與想像的空間。 天下統一後不須要再以城牆區隔各國的國境,然而北方的長城仍然需要補強。據《 史記》所述,始皇聽燕之盧生說:「亡秦者胡也。」於是打算先發制人,乃派遣將軍蒙 恬率三十萬精兵至北方戍守。 事實上,就在秦趙爭戰之際,一個生活型態完全不同的遊牧民族(住在貝加爾湖以 南的匈奴)南下,入侵河套地區。河套地區乃指黃河呈U字形迴轉處以南的地區。 當時中國的塞外民族大致可分為比較有名的三個,即東方的東胡、中央的匈奴、以 及西方的月氏。可能是因為人口增加的關係,遊牧民族之間經常為了爭奪放牧土地而大 打出手,其中實力最強的匈奴逐漸南下,佔據河套地區。因此為了防禦及驅逐匈奴,始 皇不但出兵,還重修長城。 匈奴是誰? 匈奴是誰?歷史學家對於這個問題長期爭論不休,一般以為是蒙古系或土耳其系。 公元三、四世紀時韃靼人入侵歐洲,當時的領袖阿提拉甚至攻到羅馬附近。 歐洲人用極辛辣的詞彙形容阿提拉的軍隊及士兵。他們說韃靼人沒有頭,只有一個 瘤長在肩膀上。瘤的上面也沒有眼睛,只開了兩個像針孔似的縫。最奇怪的是他們沒有 留鬍子--而鬍子卻是歐洲人最引以為傲的寶貝。 關於匈奴還有其他的記載。公元四世紀後期,中國正處於五胡十六國時期,遊牧民 族紛紛南下建立中國北方政權,但這些政權大多短命。其中羯族人石勒以洛陽為中心, 建立後趙政權,他寫了一部有關羯族(匈奴的一支)的史書。 不可思議的是,在中國的史書中,幾乎從不言及民族容貌。或許有一些書會提到匈 奴人居無定所必須搭帳篷的事,可是對於長相卻隻字不提。《三國志·魏書倭傳》提到 「倭人高約三、四尺,身形矮小」,大概是對異族最早的描述了。 為什麼不描述這些異族的容貌?可能是當時中原周邊混雜著許多民族,以致不覺得 有何奇特之處吧!尤其是匈奴,本來就不是單一民族,而是由許多民族匯聚而成的。 匈奴:政治集團名稱依照英國學者拉克貝利的說法,匈奴其實並非某單一民族的稱 謂,而是指一個具有政治權力的集團名稱。例如阿提拉率領韃靼人攻打歐洲時,歐洲人 描述他們的臉是平扁沒有凹凸的。 公元三五O年發生後趙洛陽居民作亂,殺死駐屯的羯族軍隊約二十萬人,其中就有 不少隆鼻凹目的漢人,因為長相而被誤殺。這點與前述情況正好相反,所形容的會是同 一個民族嗎? 我認為匈奴可能是指許多民族的集合體,裡面有高鼻子也有塌鼻子。這點有必要從 遊牧民族的習慣去理解。 前面提過,放牧牛羊不可以單獨行動,必須由知道哪裡有水草的領袖帶領。同時為 了抵禦敵人侵略,遊牧民族必須靠群體生活武裝。於是戰鬥力越強的領導者越眾望所歸 ,軍力自然也越來越強大。群體不一定非得要同一種族,也可以是各種不同民族的集合 體。如此,草原上的諸民族就形成拉克貝利所說的「政治集團」了。 英雄領袖,冒頓單于匈奴勢力逐漸強大,先擊敗東方的東胡,再破西方的月氏。斯 時恰值始皇在位期間。 當時匈奴的首領名叫頭曼單于(公元前二OO年,單于是匈奴人封領袖的尊稱),「頭 曼」在古土耳其語是「一萬個人頭」的意思。頭曼單于新納年輕妻子,且欲以該妻所生 之子為繼承人,引起皇太平冒頓單于了(公元前一七四年)的不滿,繼而起來叛亂。 冒頓是頭曼單于的兒子,被父親送到月氏當人質。和始皇的父親一樣。一般說來父 皇都是把最不喜歡的孩子送去做人質,認為即使被殺也不要緊。 頭曼單于攻打月氏時,絲毫沒有顧慮到人質的安全。冒頓是趁亂奪取月氏名馬逃回 ,然後殺死父親頭曼單于的。 「冒頓」在古土耳其語裡的發音可能是巴卡頓,意即「者」,但也可能發成博達, 「神聖的」意思。當冒頓單于殺死父親後,即掃平東胡和月氏。崛起的時間相當於秦始 皇在位的時間。 至於北方遊牧民族的世界裡,也產生了變動。在頭曼單于時代,蒙恬將軍曾將他們 驅離河套一帶,但也不容忽視這股由強力領導者率領的力量,因此必須構築長城防禦這 股力量。長城也在經過補強之後,成為世界著名的建築物。 長城的建築法北京有名的觀光勝地八達嶺,是明朝所築的長城,始皇所築的長城則 在更北邊。明所築之長城內外皆用磚塊堆徹,十分堅固。高八公尺以上,底座寬六·五 公尺,上寬五·七公尺,每一百二十公尺即設置一墩台駐電軍隊,另外每十公里則築烽 火台一座。 始皇所築的長城規模也大同小異,只是不用磚塊。當時是在兩塊木板中間灌入泥漿 ,做成類似混凝土的東西,等乾燥凝固後再將木板移開,便是所謂的版築。或者是用堆 砌不用火燒,採自然晾乾方式所製的磚塊,甚至為了補強,而夾雜柳枝或葦束。 長城一直延伸到遼東(現在的東北地方)。而西方則是在漢朝與匈奴作戰時,為了便 於防守,而將長城延長至隴西臨洮。長城西側最有名的關口嘉峪關亦非秦代所築,而是 漢朝時期所續修的。 始皇除了連接補築長城外,也將匈奴趕出河南(並非指現今的河南省,而是指河套 )之地,並於河南置四十四縣(一說三十四縣)。這些措施全是為了維持國境安全。始皇 在統一天下之後,視鞏固國境為第一要務。 史基達的影響根據記載,公元前三一八年韓、魏、趙等國曾率匈奴兵攻打秦國。這 是匈奴人第一次踏進中原的記錄。匈奴人是遊牧民族,時常受僱為傭兵。因為遊牧民族 擅長騎馬打仗,所以公元前四世紀常受僱於文明較高的戰國諸侯。 遊牧民族是非常現實的,發現好東西立刻吸收,再加上歐亞大陸相連,很容易受西 方影響。西方有一支科技相當發達的伊朗系民族史基達(skythai),有人說史基達族就 是月氏,總之這個民族知道如何鑄造青銅器。 匈奴向史基達族學習了許多東西。其中之一是騎馬打仗。戰國時代中原人作戰時是 以馬拉戰車,人則站在戰車上。可是匈奴人卻是直接騎馬,因此機動性較強。 騎馬時需要鐙和鞍。匈奴人不但向史基達學習了鐙、鞍的作法,也學會打造箭鏃。 短短的時間內匈奴的軍力便強大起來,且威脅到南方的農耕民族。 眼看匈奴日益強大,各國只有築長城以防禦匈奴的入侵。匈奴在昔日是中原人的傭 兵,如今國力變強,或許是透過掠奪,而致富饒。但不論如何,為了防止匈奴南下,各 國紛紛興築長城,而始皇則可說是最後將長城修築完整的人。 河套地區有許多出上文物。這一帶以前叫做綏遠,所以出土文物又稱為「綏遠式青 銅器」。這些青銅器裡有一些武器,其中箭鏃是史基達族式的,可見匈奴人受其影響甚 深。所以我認為消滅匈奴的月氏和伊朗系的史基達是有關係的。 據《史記》記載,月氏在敦煌。但敦煌四周皆為沙漠,是一處無法養活那麼多人的 地方,所以有人認為月氏的國境可能更廣,敦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認為此說應該較 具有說服力。 總之在塞外草原上傳遞技術是很方便的。只要馬一跑,就能傳遞消息,農業社會文 明的傳遞全靠走路,以至訊息傳遞得非常緩慢。北方草原依賴騎馬,所以消息傳遞比較 迅速。 吸取許多科技的匈奴固然強大,但戰國七雄則將其技術予以再吸收。中國史書講究 「中華思想」,通常是以中國為本位,所以不會記載向遊牧民族學習的事。可是中原人 的騎馬術以及製造青銅器的方法,大概都是向匈奴人學習的。 他們不只是攫取騎馬打仗的作戰方式、遊牧民族的服裝,甚至改變原有的生活型態 。可見匈奴或北方民族,對南方漢民族的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蒙恬將軍的傳說將匈奴趕出河套的是蒙恬將軍,且其家族歷代皆為將軍。 有人說蒙恬發明筆,有點牽強附會。一般人都認為蔡倫了(公云一O七年)在二世紀 初發明紙,但是在此之前已有不少類似的紙張出現。所以說蔡倫改良紙可能更正確。因 為他只是找出一種方便且便宜的造紙方法,並非「紙的發明者」。 同樣的,蒙恬可能也只是改良了筆。戰國時代出土的遺物中,找得到筆的遺蹟,由 此可見蒙恬不是發明筆,而是改良筆。 不管真相如何,蒙恬悲慘的遭遇總是令人同情,難免穿鑿附會出這樣的傳說。 築長城惹民怨由於秦代修築的長城沒有留下來,所以不知道實際情況如何,但有了 長城,匈奴的兵馬就無法躍過,而阻擋了其銳利的攻勢,解決國防問題。 長城雖然解決了國防問題,卻招致民怨。司馬遷在寫《史記》時特地前往長城採訪 ,而後留下一段記載:「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 ,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 民間故事中許多關於築長城的悲慘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姜女的傳說。孟姜女 的夫婿被徵調修築長城,孟姜女為了替丈夫送冬衣長途跋涉來到長城,卻發現丈夫已死 ,於是孟姜女趴在長城上慟哭,竟然哭倒長城,城塌處赫然出現丈夫的遺骸。 這個故事充分表達了人民對長城的怨恨。 熾天使書城
【第七章、秦與法家】 我們不難發現,向秦獻良策者,以李斯為首,皆為六國之士。其原因之一是秦建國 較晚;其二是功利主義的始皇,吸收法家思想,進而決定以法家為本施政。 性善說與性惡說春秋戰國時代是思想開放的時代,許多人提出各式各樣的思想和論 點,這段「百家爭鳴」的年代,留給後世影響最深的是孔子的儒學。 孔子一心復興周朝禮樂,以先王之道--即以周朝的王道為理想。他認為如今的風 氣較以前敗壞,所以想恢復以往禮的秩序。 荀子是與始皇差不多同一時期的人,他的思想師承自孔子弟子子夏或子游等人。荀 子的學說正好和孟子相反。孟子認為人的天性原本善良,因而提倡「性善說」。 荀子則認為人性本惡,善者乃偽也。這裡所說的「偽」,並非我們現今所講的「假 」,而是「人為」的意思。換言之,人天性本惡,需要靠後天使其導向善良。 儒家從孔子至孟子都非常重視「禮」,荀子卻重視「法」,希望後天能借由「法」 的力量,抑制人性中的「惡」。 李斯、韓非:同門鬩牆荀子門生中有不少傑出人士,像支配秦國政治的宰相李斯及 韓非子(公元前二三三年)。 李斯是楚國人,本是呂不韋的食客,後因受始皇肯定與重用,逐漸嶄露頭角。 學習荀子性惡說的李斯極力排除世襲或血緣的結合,也就是排除封建勢力的制約。 他主張只要有才幹,哪怕對方是仇敵之子也可以重用,並強調若重視血緣或私情,將不 利於國家的發展。 所以「偽」即是重視後天。其基本概念就是以法律來匡正人類為惡的本性。 性惡說的基本理論是,假如人性真的本善,豈不是人人皆可成為聖賢? 荀子的理論是聖人乃王或聖天子,聖人雖可教導眾生,但若人性本善,則根本不需 教育。正因人性基本上含有惡質,才需要導正到比較好的方向。因此性惡說格外重視君 臣關係,也強化了君主的權力。 性惡說發展到後來產生人類主義與合理主義,這時已偏離荀于之說而衍生為「法家 」了。秦國法家的傳統可說是最早的根源。秦在商鞅力行法律萬能與嚴罰主義之下,逐 漸強大,甚至可說秦的政治根本是以法家為基礎,李斯不過是因緣際會地遇上秦的這項 傳統罷了! 與李斯同為荀子門生的韓非,不僅是韓的公子,亦為作家。韓非有語言上的障礙, 說話結巴,但寫的文章明快有力。據說始皇讀了韓非的著作《韓非子》之後深受感動, 甚至產生「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的仰慕之心。 後來秦攻打鄰國韓國,韓王無奈只好派韓非擔任媾和使者。韓非到了秦以後即被始 皇留下,希望他能為秦國效力,李斯倍感威脅。他二人師出同門,李斯自然深知韓非不 但頭腦聰穎,文章力、說服力更強,倘使韓非真的入仕秦國,只怕有一天會把自己給擠 下台。於是李斯向始皇進言:「韓非乃韓王之子,即便是入仕秦國,終究還是以韓國利 益為重,望君王三思……」 秦的慣例是外國人才倘使無法為己所用,為了不使人才外流,對己不利,往往會將 之謀害。前面提過始皇的曾祖父昭王時代孟嘗君的故事。孟嘗君因身為齊王宗親,不被 秦所用,但秦王又擔心他國會重用,反不利於己,因此打算殺害孟嘗君,最後孟嘗君不 得已只好連夜潛逃。韓非就沒有那麼幸運,他是在獄中被迫服毒自盡。 儘管韓非最後死於非命,《韓非子》一書卻成為秦政治運作的經典。《韓非子》一 書的內容,簡而言之就是在談王者之道。如同公元一五三O年義大利馬基維利 (Machiavelli,NicolodiB.,1469∼1527)所寫的《君王論》(IIPrincipe,1513∼1 532)一樣,《韓非子》一書所主張的是,君主必須集中權力,必須冷酷不講私情……等 理論。 秦在統一天下以前,全國在名義上仍歸周天子管轄。五行上說周是以火之德統治天 下,水能滅火,於是秦便宣稱自己是以水德治天下。水是冷的東西,代表冷靜,因此秦 國君王也是以冷靜見長。 從這點來看,秦王講究執行絕對「法」的政治,把賞罰分明當做政治的基本信條, 倒也符合水德之說。正因為冷酷不講人情,才能真正做到選賢與能,正因為一切以法律 為主,哪怕是王孫貴族一旦觸犯法律亦絕不寬宥。當然也不允許人民隨意批評君王。 焚書:封殺言論有名的焚書事件發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二一三年)。焚書是指 燒燬書籍,事情發端於秦廷在酒宴時討論到封建好還是郡縣好的議題。秦原本就是實行 郡縣制,天下統一以後,不再分封各王公貴族土地,而是將全國分成三十六郡,其下置 縣,所有官吏皆由中央指派。 當時有人主張分封王侯土地,免得政府一垮台自己也跟著完蛋。於是主張郡縣制的 李斯成為眾矢之的,當時社會流行敢批評政府和高官的人得人緣,在嚴罰主義統治不噤 聲的民眾,自然也對這些批評政府的話鼓掌喝采。 面對這樣的風氣李斯心中十分不快。李斯屬於政府的核心人物,批評他就等於是反 對政府,所以李斯便以「此風不可長」、「不可再讓人民任意批評政府」為由,勸始皇 焚書。 李斯一聲令下除了秦以外的史書通通燒燬,其餘像《詩經》、儒家的經典以及諸子 百家的思想言論皆付之一炬,僅留下醫藥、卜筮、農業等實用的書籍。 當時書籍材質多半是竹簡或木簡,即便是全部集中也沒多少,雖說全部燒燬,事實 上有關儒家典籍,仍會留一兩部收藏在朝廷的圖書館內,況且簡冊在民間流傳的也並不 廣泛。 當時教學多為口耳相傳,書寫是再加工的東西。所以哪怕是將書燒燬,人們還是會 默念背誦內容,再教給別人,燒了等於沒燒,焚書不過是象徵性的把思想性的書籍全部 燒燬。 焚書的意義與其說是在統制、封殺思想,不如說在箝制情感。秦以外各國都有自己 的史書,但趙雖有趙史,楚有楚史,也都付之一炬了! 為什麼呢?若讓各國的歷史留存下來,人民讀歷史時,無形中便會緬懷祖先的事蹟 。所以焚書不是為了控制思想,而是為了控制感情。秦國要求所有人民只對秦有感情, 不可對以前的祖國有任何緬懷之情。坑儒:活埋儒生除了焚書,另有「焚書坑儒」的說 法。依字面解釋,所謂「坑」,是指挖個洞,或把人丟進洞中活埋。所以「焚書坑儒」 便是指將儒教的人或儒生殺死掩埋,或將之活埋。事實上,應該沒有活埋儒生的行為才 對。一般人概括說的「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回事,焚書是焚書,坑儒則是另有所指。 始皇的弱點是相信神仙之道。身為絕對獨裁者的始皇,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於是在 他身邊聚集了許多方士,藉著獻上長生不老的丹藥騙取巨金。例如侯生、盧生等方士。 雖然始皇給了錢,卻遲遲不見這些方士把長生不老藥煉好,始皇一怒,下令逮捕方士。 侯生和盧生僥倖逃脫,在逃亡時他們仍猛烈批評始皇。始皇聞知此事,大為震怒, 下令大肆搜捕,將所有藏匿的方士找出,總共捕殺了四百六十人。 說挖坑活埋,在我想來應該是以訛傳訛的口誤。不可能挖那麼大的坑來活埋方士, 同時被殺的也不是儒生。其實當時被捕或被殺的並不是儒生,而是精通神仙法術的方士 或袒護方士的人。以訛傳訛的結果,終變成始皇坑儒的說法。 讀始皇傳記時必須小心。秦王朝僅三十餘載便宣告滅亡,且又沒有後世子孫為其著 述。寫秦史的人,不但和秦始皇毫無關係,甚至多為舉旗反秦的六國之士。所以必須時 刻提醒自己,始皇留在後世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比實際惡劣許多。 同樣地,坑儒一說實也不足採信。漢朝,尤其是漢武帝時代把儒家學說奉為國教, 為了塑造始皇是殺大學者的壞人形象,故意捏造他殺的不是方士而是儒生。 始皇為人是非常現實主義的,並有容易迷信的性格。他十分重視「六」這個數字, 定割符之長、冠高為六寸,車與高為六尺,也定六尺為一步。步(六尺)為長度單位,六 尺也稱一「間」(在日本也是一間為六尺)、六十間為一丁、三十六丁為一里。像這樣都 是以六計算的。 郡縣制度下郡的數目為三十六,也是六的倍數。一切都和「六」有關,可見始皇十 分迷信。 正因始皇迷信的性格,才會發生徐福事件。和以前的方士相同,徐福欺騙始皇說東 方海上有長生不老的仙丹,只要始皇肯出錢造大船,就能取得仙丹回來。徐福不過是換 個花樣罷了! 秦政治:法家為重以法家思想治理國家,對君主而言將更加容易統治。言論既遭彈 壓,人民便無法自由批評,由於發言會導致殺身之禍,自然沒有人敢說話。對君主而言 或許便於統治,但對人民卻是再也沒有比這種生活更為嚴苛的了。秦便是這樣的國家, 而建構者正是法家的李斯。 在秦國推行法治的是法家李斯。李斯初向荀子求學時,曾經被老師問過一個問題: 為什麼廁所裡的老鼠看到人就逃,而米倉裡的老鼠卻大刺刺地繼續吃新米呢?同樣是老 鼠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反應?李斯認為是環境影響所致。 人是會隨環境改變的。站在性惡說的立場,只要把環境、教育做好,政治自會上軌 道。同時李斯竭力鼓動始皇統一戰國群雄。根據《史記》記載,秦原本並無統一天下的 雄心,完全是李斯慫恿的結果! 如何滅六國?李斯建議先以金玉等珠寶收買各國名上,也就是在各國安排親秦人士 ,這些人倒不真的是間諜,只是比較同情秦國而已。 緊接著是離間各國君王或君王與大臣間的信任和默契。這些行動需要有謀略。秦國 雖然擁有傑出的軍事力,不過提到併吞六國,就連始皇也不免有些踟躕。 史書記載,李斯建議的策略成功地消滅了六國,換言之,李斯才是統一天下的推動 者。 雖說秦獨裁政治的基本理念為荀子的學說,但荀子仍屬孔門之列。在孟子的「性善 說」與荀子的「性惡說」之前,孔子提出了「性相近」(每個人的性格都差不多)、「習 相遠」(因教育和環境使個人有了極大的差異)。亦即孔子已先提出人的本性相同,表現 出善惡不同的結果是受後天影響。其後才發展出孟子與荀子兩極化的學說。荀子的門下 分成李斯與韓非兩派,但追其源則殊途同歸。 李斯是楚國上蔡人,韓非則是韓國公子。之前韓國人鄭國來到秦國修築水利工程。 這項工程在事後證明對秦的富強有很大的幫助,然而當初鄭國赴秦的真正目的,則是為 了要讓秦耗費金錢、物力在與軍事無關的工程上以降低其國力。 經過這些事件後,秦逐漸對外國人產生警戒心。且秦的三朝元老也不滿空降部隊, 屢屢對外國客卿發出「逐客令」,多虧有李斯的阻止。總而言之,秦是七國中最會任用 外國客卿的國家。 我們若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向秦獻良策者,以李斯為首,皆為六國之士。其原因 之一是秦建國較晚;其二是功利主義的始皇,吸收法家思想,進而決定以法家為本施政 。 另一方面,始皇也有弱點,那就是迷信神仙之說。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始皇正藉由 他的雙重性格,將陰鬱的時代展現人們面前。 熾天使書城
【第八章、神仙不老術】 始皇時代雖然民智已開,人們卻仍然相信神仙的力量,並且拜服在神力之下。始皇 的內心也同時存在著信服神仙與反抗神仙兩種不同的力量。 絕對者:始皇始皇是現實主義者。若非如此,只怕也無法完成統一大業。當時人都 很迷信神仙,始皇亦不例外。 秦王政統一天下之後,首次使用「皇帝」這個稱號,他還嚴令原先廣為大家使用的 「朕」字只准皇帝一人使用,藉此確立皇帝的絕對化。 皇帝的絕對化固然有助於國家營運,但也令始皇陷入絕對存在的巨大妄想中,認為 自己能夠完成天下統一大業,絕非是個普通人而是絕對者。所謂絕對者,具體的說是指 不老不死的人,也就是神仙。 祭祀天地:封禪始皇在位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即充分 顯示出他的心情。所謂「封」是指登上神聖的泰山,並在山頂盛土,將土重疊(取其近 天之意)以祭祀上天。然後在泰山山麓的梁父掃地,這便是「禪」,也就是祭祀土地。 「禪」不只祭祀土地,也指祭祀山川。封禪不是普通人或一般王公可以做的,唯有 統一天下使人民安居樂業的聖天子才有資格舉行。 春秋時代齊桓公曾想要舉行封禪,被臣子管仲所勸阻。《史記》記載了桓公執意封 禪,在管仲列舉出各種封禪的困難條件後,而不得不打消念頭。桓公雖貴為霸王,但畢 竟只是名諸侯,諸侯在禮法上是不夠資格封禪的。 始皇登基後一直很想舉行封禪儀式,遲遲沒有動作的原因是,不曉得泰山封禪的正 確步驟和禮法。《論語》有言:「三年不行禮,則禮廢之;三年不奏樂,則樂滅之。」 現在不只三年沒封禪,甚至已經五百多年不曾舉行過封禪儀式,自然大家對它都不清楚 。 始皇詢問過許多人(主要是儒者),但說法各異。有人主張要用柔軟的蒲草包裹車輪 登山,也有人主張用稻草莖當做蓆子鋪在地上舉行祭祀的儀式。 始皇最後通通不採納儒生們的建議,而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他開闢車道,由山的南 面登頂祭祀,再從北面下山,於梁父封禪。始皇的作法招致儒生們的批評,說與禮法不 合。這點或許便是使始皇不信任儒生,以及後來焚書坑儒的遠因吧! 據說始皇在山頂舉行完「封」的儀式下山時突遇大雨,於一棵松樹下避雨,後來他 就冊封這棵曾為他遮雨的松樹「五大夫」之爵位。故事真實性如何不得而知,不過至今 的確有「五大夫之松」存在。這當然早巳不是兩千兩百年前的那一棵松樹,而是它幾十 代以後的子孫了。 後世常批評,只有聖天子方能舉行封禪,始皇若果真為聖天子,絕不可能在他一死 ,秦國便宣告垮台。可見始皇根本沒有完成實際的封禪儀式,可能是途中那場大雨造成 儀式的中斷吧! 不論傳言為何,從始皇在泰山上的石碑刻寫歌頌自己功德的文章來看,他確實登過 泰山。由於封禪是祕密進行的,至於是否有完成,恐怕將淪為沒有休止的爭論。 始皇之後一直到漢武帝的歷代皇帝,沒有再舉行過封禪儀式。之前文帝和惠帝時天 下太平,他們謙虛地表示自己尚不足以稱為聖天子。由此可見始皇並不是自謙之人。 剛才我們說過,自認絕對者而舉行封禪儀式的始皇,更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神仙。要 怎樣才能成仙?始皇問了許多人,也聽任道士們(當時稱為方士)胡吹亂謅一通。 有一則故事便說,有的方士向始皇諫言,說要成仙的人不可以被別人看到,即「人 主微行且避體中之邪氣」。意思是一旦和普通人碰面,就會被普通人的邪氣入侵,有損 自己體內的神氣(成仙之氣)。始皇聽了這番話,決定暫時躲起來不見人。據說他並沒有 把自己所在位置告訴任何人,居然被人知道。始皇極為震怒,徹查洩密者,但一直沒有 結果,他在憤怒之餘將身邊的人全殺了。 有些故事不是出自《史記》,而是其他史料。例如有一次始皇到金陵(現南京)時, 有方士說「金陵出現王氣。」所謂「王氣」是指王者的氣勢,表示該地會出現王者。始 皇想王者只要自己一個人就夠了,假如再冒出一個,豈不是要和自己搶王位? 依照方士的說法,會不會出現王者端賴該地之氣脈。於是始皇下令挖山,切斷氣脈 ,以為「連岡掘斷」,王氣就會消失。 目前這個地方叫做秦淮。傳說秦淮乃秦時所建之水道。但據地理學家觀察,該河不 是人工所築而是天然形成的河川。大概是始皇受風評所累,才有此一說。 在蘇州有一座虎丘山,春秋時代的吳王墓即位於此地。吳、越出產名劍,君王故逝 ,名劍多半跟著陪葬,傳說墓中有好幾千把劍陪葬。 有一則是在談始皇想挖掘吳王陵寢,奪取名劍的故事。當挖到一半時,突然跑出一 隻老虎,始皇擲劍欲殺老虎,不料劍卻打在岩石上。始皇挖掘的地點現在叫做劍池,虎 丘山上亦留有劍痕,傳說可能是劍有靈氣,不願出土吧! 在當時任何人都對這種傳言深信不疑,甚至包括蒙恬將軍。蒙恬將軍文采武略俱佳 ,但他在面對死亡時依舊掉入迷信的窠臼。 始皇死後,二世皇帝和宦官趙高怕蒙恬功高震主,乃故意隱瞞始皇死訊,偽造詔書 下令賜死蒙恬。蒙恬接旨後百思不解,到底自己做錯了什麼。《史記》上記載蒙恬想起 會被賜死的原因:「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垽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 脈哉?此乃恬之罪也。」 由這則故事可知當時人們相信上地是地靈所居之脈,破壞地脈是要受到懲罰的。例 如把會出皇帝的地脈切斷,該地便無法出現王者。 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二一一年)有隕石墜落,有人在隕石上寫「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知道後,派人查探何人所為,查不出是誰幹的,就將隕石墜落處附近的人通通殺 光,並將隕石燒燬。可能始皇認為不吉利,希望藉此以躲過天命! 始皇固然迷信神仙之術,但他也有反迷信的時候。統一天下後始皇到全國各地巡視 ,巡行至湘山(洞庭湖一帶)時,遇大風,船隻無法前進。 湘山祭祀水神湘君(舜的夫人,舜見後亦跟著殉死),始皇以「湘君吹大風妨礙朕前 行」為由,將湘山的樹木全部砍伐殆盡。可見始皇也有如此不畏神明的舉動。 徐福的傳說始皇不但相信神仙,還希望自己也成為神仙。既然要做神仙,就必須服 下神藥,於是方士求仙丹的故事不斷、其中最有名的是齊人徐福的傳說。 徐福對始皇說,東方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及瀛州,仙山上住有仙人,必 可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徐福毛遂自薦願意去取回仙丹。這番話讓他自始皇那裡巧取了 一大筆錢財。 以獻給神仙的貢品為例。聽說仙山上的仙人喜歡年輕男女,所以召集了數千名童男 童女(《史記》中有關出海的人數,一說為數千人,另一說為三千人)出海尋仙山。當然 這趟旅行所費不貲。 徐福可能是想離開秦國,亡命海外。可是一個人去太危險,於是想出帶著一批年輕 男女同往開拓江山的主意。徐福是齊國人,或許曾聽漂流到岸邊的人提起過,東海上另 有國家。 那個國家不知道是不是日本。總之去到新的國度,便不必再擔心說錯話會被殺頭, 或者隕石上寫了什麼,附近的居民全都得被處死。 為了子子孫孫的幸福著想,冒險出海又何妨。要出海,大船自然比較安全,但是造 大船要花大錢。徐福這才想出利用始皇迷信的心理,騙取大筆金錢的方法。 徐福領了錢,卻遲遲不出海。始皇到全國各地巡視,幾年後回來一看,徐福居然還 在。憤怒的皇帝立刻責問為什麼不出海?徐福表示海上有惡魚作怪,使船隻無法出海, 他除了要有大船,還要配備有良弓利箭的軍隊協助殺死怪魚。 史書上記載始皇巡視全國後不久即崩世,也不知徐福最後到底有沒有乘船出海。他 可能乘船東行來到日本,但更有可能連一步也沒有離開過故鄉。 寫《史記》的司馬遷大約是在之後的七十年出生。如同我們寫大正時代的歷史一樣 ,相當有考據,不致會出現傳說的情況。換言之,確實有個叫徐福的人,想騙始皇的錢 造船離開中國。倘使他沒走成,司馬遷應該會加上「最後沒有成行」之類的話,可是《 史記》上卻無類似記載。 傳說中徐福在日本登陸的地點可能有十一處,包括熊野、新宮以及賀縣的吉野里。 當時日本正好是繩文與彌生時代,可能有一些懂農耕的人來到日本,帶動日本的農業。 泰始皇:雙重性格每當我想到始皇的神仙迷信,便會聯想到三國時代魏的曹操。曹 操也是個現實主義者,他的兒子曹丕更不例外。 曹丕奪取漢的天下建立魏王朝。但曹丕在臨死前曾吩咐親人「我既已死亡,棺中不 需再放任何東西。假如要放茶杯,那麼只要陶土做的就好,同時棺木大小只要合身,不 必放金銀珠寶。」他表示既然人已身故,一切財物皆無關痛癢。 曹丕的年代約比始皇晚四百多年,但對神仙的看法,我認為曹丕的見解比較高明, 因為他斷言沒有鬼神之說。而且其父曹操在剛任職地方首長時,亦曾禁止興建淫祠(附 近無知百姓祭祀邪神的寺廟)。 始皇也有過類似的舉動,例如他廢了靈星祠(祭祀星星的地方),因為始皇認為祭拜 星星一點用都沒有,於是下令廢除。然而另一方面他卻又希望自己變成水淹不死,火燒 不壞的超人。可見他的性格相當複雜。 在談到焚書坑儒時曾提到盧生,他得到一本預測未來的《錄圖書》並將之呈給始皇 。裡面有一句話是「亡秦者胡也」。當時大家都以為「胡」是指匈奴。 《史記》記載始皇為了杜絕後患,命蒙恬帶領三十萬雄兵討伐匈奴。這段解釋是後 人所賦與的。蒙恬確實率領了三十萬大軍北伐,但是否是真的受了預言的影響,還是因 為始皇始終覺得北方匈奴為患甚大,就不得而知了。或許始皇認為預言是一種警兆,而 必須先派兵討伐匈奴吧! 讓我們說一些事後諸葛的話。始皇的兒子胡亥,即王位繼承人二世皇帝,資質魯鈍 愚昧,秦可說是在他手中敗亡的。所謂「亡秦者胡也」其中的胡指的不是匈奴,而是始 皇的兒子胡亥。 這似乎是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不過既然傳出這種流言,亦足以證明,始皇時代雖 然民智已開,人們卻仍然相信神仙的力量,並且拜服在神力之下。始皇的內心也同時存 在著信服神仙與反抗神仙兩種不同的力量。 熾天使書城
【第九章、百姓之怒】 從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到項羽、劉邦比賽誰先攻入咸陽為止,距始皇駕崩不過三 年時間,叛軍便攻入關中。秦二世胡亥被逼自殺,葬於亂葬崗中。 鄭國渠:荒地成良田提起始皇建築過的大工程,一般人會直接地想起萬里長城。其 實除了萬里長城他也修建水利工程、宮殿以及陵寢。 之前提過好幾次鄭國渠。鄭國是人名,姓鄭名國,他是韓國人到秦國向秦提出興修 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議。他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前,被韓國派去的。 秦國勢力越強,韓國越飽受其苦,於是處心積慮想削弱秦的勢力,因此想讓秦花費 大筆金錢在大規模的工程上,造成秦在財政上的困難,如此一來,秦就無力攻打鄰近國 家了。 鄭國呈給秦始皇一份說明改善供水後可增加耕地面積的企劃書,始皇明快地下令動 工。鄭國渠自渭水之北引涇水沿北山注入東方的洛水,全長三百餘里,是一項相當大規 模的水利工程。 附近原本都是不毛之地,無法耕種。可是經過鄭國渠的灌溉,反而使附近地區成為 秦國價值最高的土地。據說這片土地又叫「畝鍾田」,鍾指的是六斛四斗,亦即一畝田 可種植出六斛四斗的糧食。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以富彊,卒并諸侯。」意指此舉使秦富強,而後才有 能力併吞其他諸侯。也可以說秦得天下多虧鄭國渠。 鄭國在監督灌溉工程時,據說還充當韓的「間諜」,蒐集不少情報傳回韓。始皇知 道了,本來要殺鄭國。鄭國坦承自己間諜身分,是意圖削弱秦的實力,他對秦王表示如 果灌溉工程真的能夠完成,對秦國是有利的。於是年輕的始皇乃決定繼續由鄭國完成工 作。鄭國渠終於成為秦國最大的財產。 提起水利工程,始皇的曾祖父昭王亦曾在四川成都附近建築「都江堰」。「都江堰 」也是項大工程,一直到始皇時代都還蒙其恩澤。 公元一九七四年,四川省灌縣一具巨大石刻人像出土,高約三公尺,重四·五噸。 石像背後有刻字,可能是後漢建寧元年(公元一六八年)所造,上刻故蜀郡李府君,諡冰 ,可想見是李冰的石像。 李冰於秦昭王時任蜀太守(地方官),石像是建寧元年以前約四百年的人所塑造。當 時的老百姓如果尊敬某人,就會替他立像。《史記》中不見關於李冰的記載,只在(河 渠書)中提到:「於蜀,蜀守冰(李冰)鑿離碓(把土地分開)避沬水(大渡河)之害,穿二 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灌浸。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 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 可見李冰這項水利工程的龐大。推算完成時間可能是在昭王晚年,則始皇在位時即 已甚受其惠。 司馬遷認為除了鄭國渠的開墾使秦國富強,而得以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外,其實更早 的都江堰已有貢獻。四川乃秦之腹地,水路暢通,為「天府之國」(富饒的土地)。這份 堅強的經濟力使始皇得以順利統一天下。換言之這兩條水路的開設是始皇成功的重要關 鍵。 李冰的兒子名叫二郎,父子倆共同努力修築水利工程。有關這一點,正史中雖然沒 有記載,卻可從許多民間傳說中發現二郎的事蹟。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大戰二郎 真君,二郎真君指的便是李冰之子李二郎。 可見李冰父子因在水利工程上的努力,而深受百姓的愛戴。 未完成的巨大宮殿:阿房宮秦朝值得一提的建築,除了兩條水利工程外,還有和萬 里長城並駕其驅的阿房宮。秦還是戰國七雄之一時,咸陽當都城還足夠,但等始皇統一 天下後,咸陽便顯得太過寒酸。做為一個全國性的都城必須夠大,必須有雄偉的宮殿, 於是始皇開始營建「阿房宮」。 阿房是該地區的名字。前殿先建,據《史記》描述,東西五百步(約八百公尺),南 北一百五十公尺,中間可容納萬人。殿高可立五丈旗幟,可見它是一座雄偉的建築,只 可惜後來並未完工。 要建這麼大的宮殿,必須花很長的時間,所以直到始皇駕崩仍未完成。本來建好之 後才打算為它命名的,然而才蓋了一半,項羽便攻入,放一把火燒得精光,連名字也不 用取了。由於宮殿是蓋在阿房地區,人們便稱為阿房宮。 傳說興建阿房宮時,動員了七十萬名囚犯。秦朝法律嚴苛,老百姓非常容易觸犯法 律,所以要聚集七十萬囚犯興建八百公尺寬的宮殿並不難。假如宮殿還要繼續興建,真 不知還有多少人要被迫做苦工!幸好後來工程停止了。 與萬里長城、阿房宮並列始皇三大建築的是驪山陵,這是始皇為自己建造的陵寢, 附近以發現兵馬俑而聞名。等會兒我們再談兵馬俑,先來描述一下陵寢本身。 當時王侯的陵寢都有相當的規模。秦以前的墳墓不是用來祭祀的。秦時陵墓稱為陵 「寢」,也就是人死後生活的地方。在墓地上仍殘留建築物的遺蹟。 當時人們相信人死後和活著時一樣,需要穿新衣服和日常用品,也有餵馬的地方, 此即是「寢」。 「寢」是自始皇起才開始興建;抑或始皇以前建的陵寢比較小,到他才開始興建大 型陵寢,至今已不可考。至少在此之前還沒見過更大的陵寢。而這個陵寢是由七十萬個 被奪去自由的囚犯所建造。 壯麗的墓室《史記》中描述陵墓的模樣。 「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意思是往地下挖掘,不久即冒出地下水,再挖又碰到水,最後挖到經過三層地下水 的深度,才開始建陵墓。墓室底層鋪上一層厚厚的銅板。 「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滿之。」 在陵墓內建宮殿,設文武百官的席位,把各種奇珍異獸(珠寶與虎、獅等標本)移置 內裡。我猜大概是把秦王宮中的陳設都搬過來。 「令匠作機弩矢。」 令懂機關的人設計暗藏弓矢的機關。於是--「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意思是有人靠近的話,弩矢會自動發射,可以防止盜墓。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 意思是說陵墓中的河川、大海皆為水銀,且利用機械裝置循環不絕。 「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宮頂嵌入日月星辰,地上則刻畫出山丘平野。 「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我們不知道所謂的人魚是什麼動物,但其油一旦點燃,在氧氣不太夠的情況下,可 以燃燒很久不滅。《史記》記載:為了保持火焰能夠長時間燃燒,把人魚的油製成蠟燭 。 陵寢中有宮殿和樓閣。至於百官則有很多種解釋。有人說其實是設百位座席代表百 官;也有人從出土的兵馬俑聯想,可能是用銅鑄造和真人等大的立像並列在旁。這些大 臣守在陵寢裡伺候皇帝,墓外守候的則是兵馬俑。 傳說始皇在即位之初即已興建陵寢。不過徵調七十萬人趕工,則是最後十年的事。 我以為十三歲的少年還不會想到要為自己建造墳墓,所以他大概只是先選定墳墓所在地 而已。當時已有所謂的風水師可以判斷土地的吉凶,也就是「觀地相」,然後指示何處 可以建陵寢。 當時人們對陵寢的重視程度,遠超出我們的想像。因為他們認為人的肉體雖已死亡 ,可是靈魂卻一直存在著。國家主事者祭祀時,也把祭祖先王視為一件大事。再加上始 皇本身非常相信神仙和靈魂之說,自然希望自己死後能被妥善對待。 墓是死者生活的「寢」與舉行祭祀的宗廟。到目前為止根據發掘調查,我們已對陵 墓有相當多的了解,明白古人建造墳墓是件大事。 建造一個大型陵墓需要花費很多錢。先前提過的水利工程鄭國渠是生產性的,造墓 則完全是非生產性的工程。從現實王義的利害角度來看,實在不明白始皇為什麼要建造 自己的陵寢。這件事也只能用始皇迷信神仙之說來解釋。 始皇把一般人皆可使用的「朕」變成皇帝的專利後,接著希望自己能夠變成「真人 」。 真人死後靈魂永生。本來始皇是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可是根據經驗人非死不可 ,於是他便希望自己死後依舊可以享有如同現在一般的榮耀財富。始皇的陵寢建在驪山 ,稱為驪山陵。 始皇在五十歲時去世,他死後發生一件悲慘的事。原來埋葬始皇的是他兒子中資質 最愚魯的胡亥。胡亥下令始皇後宮所有嬪妃一律陪葬。同時他也接受讒言,認為:「從 事興建陵墓的工匠們都知道財寶埋藏之處,如此機關的祕密就會被洩漏。」於是秦二世 在陵寢築好時,下令關閉墓道之門,將所有工人關在裡面。這批可憐工匠就活生生地在 黑暗中被餓死。 始皇死後天下自然大亂。始皇在世時,民怨尚可被壓抑,但自從始皇一死,以及最 優秀的長子扶蘇被處死後,老百姓再也無所懼。 當時修築長城或建阿房宮和驪山陵,都是從各地徵調大批民伕。秦法嚴苛,規定集 合時間,如果不能按時抵達便得砍頭。陳勝和吳廣也在被徵調的民伕當中,因為遇上大 雨,道路流失,所以無法在規定期限內抵達。他們心想反正已經遲了,如果報到一定會 被殺頭,不如乾脆造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他們糾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同「 揭竿起義」。 從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至各地紛紛響應,再到項羽(公元前二三三∼前二O二年)、 劉邦(公元前二五六或二四七∼前一九五年)比賽誰先攻入咸陽為止,距始皇駕崩不過三 年時間,叛軍便攻入關中。秦二世胡亥被家臣逼迫自殺,葬於亂葬崗中。 最早進入咸陽的是劉邦,但他忍著不對珠寶和陵寢下手,等待項羽入城。當時反抗 軍的統帥是項羽,所以劉邦必須等統帥項羽進咸陽城。 項羽心想:「劉邦生性貪婪好色,居然在進入咸陽城後空手而回,一定是有更大的 企圖心,難道他是要和我爭天下?」項羽於是決定暗殺劉邦。劉邦在得知消息後連忙逃 走,項羽一進入咸陽城即展開大肆的掠奪。 《水經注》中詳細記載著項羽對皇陵的掠奪。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 大概皇陵太過堅固,三十萬的軍隊在陵寢中,要花三十天的時間才能掠奪完畢。在 他的掠奪品中,可能也有青銅大臣像,至於泥塑的人偶,則是後來換放的。 經過三十萬人連續三十天的搬移後,還有少數殘存的財寶。又被緊接而來的關東盜 賊侵入,將下面鋪放的銅板取出,燒熔成適當大小賣掉,如此仍有殘留,於是--「牧 人尋羊燒之。」 原來,附近的遊牧民族也帶著羊群來盜取殘存的銅板。此時項羽放的火仍繼續燃燒 著。 「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除了項羽的三十萬大軍、盜賊,甚至遊牧民族等等各式各樣的人都來分一杯羹,剩 下來的則被燒了九十天,換言之,始皇陵寢已蕩然無存。 最後,花費大量人力建築的驪山陵被劫掠一空。另外項羽比將尚未蓋好的阿房宮燒 燬,始皇的幾項大工程幾乎毀於一旦,留給後世的僅剩都江堰和鄭國渠。 熾天使書城
【第十章、百戰雄獅】 造成秦軍隊強大的因素有許多,諸如經濟力、性格與政治力都是促使它成為中國 最強軍隊的原因。然秦統一天下的背後--現實主義則幫了大忙。 總體戰:軍事力與經濟力秦統一天下,仗恃的是強大的軍力,這點無庸贅言。像秦 這樣的軍事強國,其實也是警察國家。秦能以強大的軍力統一天下,是依賴經濟力的支 撐。現代戰爭講究的是總體戰,古時亦然。 秦的經濟力來自商鞅和李斯的政策,是由法家思想衍生出的現實主義以及全體主義 政治,也可說是集權政治與嚴罰主義政治。 例如以集權主義進行農業改革。關中平原本就非常肥沃,黃土地更是利用黃河水灌 溉。只要不缺水,作物收成就不虞匱乏。但是水利工程的進行則需要強制力,這點乃秦 政府最擅長的部分,強拉民伕做工,違反者、怠惰者皆要受罰,大家只好拚命工作。唯 一的好處便是以後不必再為饑荒所苦。 當時中國人口多少,眾說紛紜。一般說來,公元前三世紀時中國總人口約二千多萬 。秦乃七國之一,其糧食足夠養活一個國家的人門而綽綽有餘。 中國自古即有「治水者亦治國」的說法。例如大禹便因治水而開創出中國第一個世 襲王朝「夏」,這種世襲制度將國家變成某個家族的私有產業。 由此可見指導百姓開闢渠道灌溉農田者,定可在富足之餘,得到天下。 前面提過秦有個重要的傳統,即只要有才幹,不論國籍一律重用。像商鞅、李斯能 以外國人身分執秦政治之牛耳便是一例。唯才是用的實用主義和現實主義,便是秦的傳 統。 就連作戰方式,秦也不避諱利用外國戰術。秦能取得天下的說法不一。有人說當時 鐵器不貴,鐵製武器普及,所以秦國每名士兵部人手一柄。不過由考古學家的發掘中證 明,出土的武器中,以青銅器居多。 中原的平原之戰多半用三、四匹馬拉馬車,貴族站在馬車中央,左右為馭者及射手 。雖然馭術已相當盛行,其後才改為騎馬打仗。 如前所述,騎馬打仗本是趙武靈王所採取的戰術,而後漸為各國所採用。為了便於 騎馬,士兵們捨棄中原人常穿的袍服,而改穿窄袖上衣與長褲。 南方多水路,無法騎馬打仗。自古中國即有「南船北馬」的說法,也就是在交通方 面,北方人騎馬,南方人坐船。既然坐船,河流自然不少。河流多的地方不能發揮騎馬 打仗的機動性,於是步兵戰便成為戰爭的王力。 另一方面,中原諸國較常使用馬匹,對步兵戰並不擅長。南方諸國(如楚、吳、越 )春秋末期就開始訓練步兵,這一套訓練方法也被秦所採用。反正秦向來是只問結果, 不論出處,這正是秦的專長,所以秦的步兵也相當地強悍。 所謂步兵戰術是指穿著鎧甲的士兵,整齊有序地前進或後退,而不是各自衝出去砍 殺敵人首級的戰法。步兵戰講究陣法,由將帥指揮前進、後退--擊大鼓表示前進,敲 鐘表示後退,軍隊都必須遵循指示行動。 服從決定本來就是秦的特色,違反者會受到嚴厲的處分。這種絕對服從信號,遵循 長官命令的軍隊,在步兵戰時的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 至於中原諸國,還不習慣步兵打仗,而習慣於駕馬車或騎馬作戰,當遇到秦國井然 有序的步兵陣法時,自然一籌莫展。 造成秦軍隊強大的因素有許多,諸如經濟力、性格與政治力都是促使它成為中國最 強軍隊的原因。然秦統一天下的背後--現實主義(不論哪國的戰術,只要有效一律採 用)則幫了大忙。 猛將白起的下場秦國曾經出現過多位優秀的將軍,例如秦昭王時的白起。白起曾在 長平大破趙軍,並活埋趙國士兵數十萬人。 白起後來因和昭王意見不合辭官返鄉,當昭王再命他出兵時,遭他斷然拒絕後,引 起昭王的大怒,而被賜死。 白起聞訊後仰天嘆息:「我到底犯了什麼過錯得罪於天,而到這步田地?(我何罪 于天而至此哉?」隨後他想起長平之戰,又說:「長平之戰時我曾下令活埋俘虜之敵將 兵卒數十萬人。此乃我犯下之大罪也。)我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 而盡阬之,是足以死。)」說完隨即自殺。 王翦的老謀深算王翦是始皇時期的一員大將,他曾經攻打派荊軻刺秦王的燕太子丹 。 王翦是個非常強勢的將軍,我們要講的故事是發生在王翦晚年。當時秦已滅掉中原 諸國,正準備集中火力攻打楚國。楚本非中原之國,地形、戰法皆與中原不同,且是曾 經滅掉越的超級大國。 始皇在攻打楚國前,問老將軍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回答:「請給我六十萬大軍 ,伐楚定可成功。」六十萬大軍相當多。於是始皇又問年輕的將軍李信,李信說:「我 只要二十萬。」 (王翦傳)中說年輕的將領是指李信,但《史記·始皇本紀》則說是王翦的兒子王賁 。總之這名年輕人誇口只要二十萬精兵即可獲勝。 始皇認為自己的軍隊強大,六十萬大軍太多,與楚交戰只要二十萬軍隊就足夠了, 於是派給李信二十萬大軍。和李信一同出征的還有負責修築長城的蒙恬將軍,蒙恬、李 信率領著二十萬軍隊伐楚,起先所到之處都是連戰皆捷,然而楚國也不是省油的燈,他 們假裝節節退敗,使秦軍誤以為楚軍不堪一擊,而放鬆戒備之際,楚軍一連三天三夜不 吃不睡不休息地趕來,出奇不意的出現在秦軍面前。讓秦軍吃了大敗仗,鍛羽而歸。 始皇聽到作戰失利的報告後,親自馳馬向王翦道歉,請他出征。 「是我不聽老將軍的話,以致吃了敗仗。請將軍務必為秦國出征。」 王翦一再推辭:「我年事已高、頭腦昏鈍,恐不堪大用,尚祈另擇良將。」 可是始皇不准,再三邀請。最後王翦提出六十萬大軍的條件,才承諾出兵伐楚。始 皇答應了,並親自送王翦王灞水附近。途中王翦不斷強調假如自己得勝,希望大王能夠 賜豪宅、良田與林園。 由於王翦一路上不停地嘮叨,始皇終於忍不住說:「將軍已出征,何必擔憂往後生 活窮困,我還在啊!」王翦一聽,回答說:「可是將軍又不比尋常宰相,就算有功也不 能封王啊!』 當時不只是秦,戰國群雄皆是如此對待將領,因為將領手上握有兵權,一旦封王很 可能坐大。所以君王們通常把各級將領留在都城,等發生戰事再派他們領兵作戰。至於 各地諸侯則多半是君王的親戚,像宰相就是屬於沒有武力的人。 王翦明白不論自己建立多大功勳,都不可能成為諸侯,於是乾脆要求賜與豪宅、良 田和林園,以便終享天年,最終目的是要幫子孫累積財富。始皇笑著回答:「你別擔心 啊!」 從灞水分手到出函谷關,王翦前後派了五次使者晉見秦王,重複先前的請託。有人 知道此事後問王翦:「將軍是否太囉嗦了?」 王翦回答:「一點也不會。秦王個性粗暴多疑。現在我率領了六十萬大軍,等於出 動了秦國全部軍力,連咸陽都只剩下老弱殘兵。秦王一定會猜疑,萬一我惡心反叛,那 該怎麼辦。為了避免秦王對我的猜忌,我故意裝作一心為子孫累積財富,為的是暗示秦 王,我個人和秦國唇齒相依,我若想鞏固自己的地位,必須先強大秦國不可。如此我才 不會被猜疑。」 換言之,王翦一再表示希望擁有良田、美宅以及園池留給後世子孫,其實是向始皇 表明自己心無反叛的大志。從這點可知狡儈的王翦深知始皇性格與老謀深算。 王翦大敗楚軍王翦來到秦楚交界處,先不進攻,反而築起要塞,整天在裡面踢球、 洗澡,讓士兵們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時王翦也和士兵一起吃飯,藉此獲得士兵們的信任 。王翦收攬人心的方法實在高明。 王翦大軍直到獲得充分休息後才出兵。秦軍駐紮期間,楚軍不斷前來挑釁,秦兵始 終不為所動。直到最後楚軍想:秦軍大概不打了,而下令撤退時,王翦才以迅雷不及掩 耳的方式傾全力追擊,終於大敗楚軍。此役秦軍大勝,在於王翦把士兵當成自己子弟般 的交往,使得全軍士兵對他言聽計從的緣故。 王翦於蘄水之南大破楚軍,殺楚將項燕(項燕和項羽乃同族全,其後更勢如破竹地 打進楚都,俘虜楚王,兼併楚地,也令楚南百越之地(現廣東及福建)諸王(少數民族 )臣服。 楚是在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被滅,直到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 )破齊,全國終於統一。論起秦統一天下的功勞,當以王翦的軍功最大。王翦之後的蒙 恬,後來被始皇派遣至北方的長城防禦匈奴,則又是另一樁故事了。 王翦和其子王賁皆於始皇在位期間過世。他們都是壽終正寢,不像白起是被賜死的 。可見王翦的深謀遠慮,能夠洞燭始皇多疑性格,故意表現得貪婪不堪。這也正是他能 終享天年的原因。 有關秦軍隊的配備,文獻中雖有記載,但並不詳盡。直到最近在始皇驪山陵附近發 現兵馬俑坑,才知道秦朝軍隊的真相。坑洞中約有七千具陶俑,提供我們想像秦軍作戰 的情形。 這些陶俑製作得相當逼真。例如軍官在胸前或背、肩綴有紐飾,以便士兵一眼即可 看出長官在哪裡,而後依照長官指示行事。指揮作戰的司令官站在馬車上,以擊鼓表示 前進;敲鐘表示後退來指揮軍隊。 雖然信號為了不讓敵人警覺而時有變化,不過原則上敲鐘代表後退。中國的鐘不像 西洋鐘一樣,以牽動鐘鈴發聲,而是以敲打鐘的外殼發聲的。這些東西的出土,使我們 終於明瞭當時的作戰方法。 至於兵馬俑坑道中的士兵陶偶,平均身高約一百八十公分,假如是比照真人大小製 造,當時士兵的個子算是相當的高。他們的服裝也相當簡便。雖然有穿鎧甲,但和日本 的鎧甲不同,十分簡便且容易活動。 另外全軍將士亦都戴著圍巾,顯然是為了防止脖子的肌膚與鎧甲摩擦受傷,看起來 帥氣十足。他們英姿煥發地手持武器,武器則多半是長槍,也有人持矛(又稱戟)。 沒收全國兵器兵馬俑坑道中出土的武器全是青銅器,表示當時的武器多半仍是青銅 製品,所以始皇在統一天下後下令收集全國武器。 始皇將這些武器燒熔,鑄成大鐘與架鐘的鐻。此外還鑄了十二銅人。據說每一個銅 人重約一千石,相當於三十噸。由於沒有資料留存,我們很難想像銅人到底有多大或長 相如何。有人說是做成異民族如匈奴或百越之王臣服的樣子;也有人說是做成仙人之姿 。總之經過此舉,全國的武器都被查收,除了首都以外再也找不到任何兵器。 秦始皇沒收其他各國的武器並熔毀,僅保存本國的武器,我認為這是為了保護秦國 以增強秦的守備及軍力。始皇以武力取得天下,當然是想繼續維持這股旺盛的戰鬥力。 熾天使書城
【第十一章、秦朝文物】 秦始皇重都城輕地方,所以出土文物也以咸陽前的雍城為最多,其他地方就沒有什 麼特殊的發現了,這是秦的一大特色,也是實情。 偶然間的偉大發現由於秦朝統一天下不久即告滅亡,所以人們常把秦和其後延續四 百年國祚的漢併稱為「秦漢時代」。一般所說的秦漢文物,多半為漢朝的文物,秦朝出 上文物中可確認的並不多。這個情況一直到近年才有了天翻地覆的大改變。 原來在驪山陵附近發現了兵馬俑坑道。前面說過,驪山陵是動員了全國七十萬囚犯 方才完成的始皇陵寢。陵寢四周都被一層內牆包圍,外側還有一層外牆,外牆以東一· 五公里處即為兵馬俑坑。公元一九七四年便已發現,不過直到公元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 中共國慶日時,這個驚人的發現才被公諸於世。 兵馬俑坑距離始皇陵寢約二公里,有一號、二號、三號三個坑洞。另外還有一個坑 是空的。 始皇墓與兵馬俑坑道間的殉葬墓,是為始皇殉葬而死的死者的埋葬處。據史書的記 載:始皇後宮沒有生子的嬪圮,一律都要殉葬。 史書上有記載殉死者埋葬的事情,卻不可思議地沒有任何關於兵馬俑的隻字片語。 由目前出上的七千多具與真人相同大小的陶俑可知,兵馬俑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這是值 得記錄的事情,但現存史料卻沒有任何記載,以致沒人知道兵馬俑的事。 兵馬俑的發現是相當偶然的。一天陝西省臨潼縣安寨人民公社西楊村的村民挖井, 挖到四公尺深時發現陶片。 傳說唐朝安祿山之亂(八世紀中期),許多長安的富翁把金銀珠寶藏進陶罐,埋在地 底下,然後逃命。當挖井的村民挖到陶片時以為底下藏著什麼金銀珠寶,沒想到一挖下 去,竟然挖到價值連城的大寶藏。 中國許多大型的考古發現都是在偶然間發生的,相對的,事先即擬定目標然後挖掘 的例子反而比較少。例如河北滿城縣的中山王墓發現的金縷玉衣,是中共解放軍在演習 時無意間發現的;另外在建造醫院時發現湖南省長沙馬王堆墓;蓋發電廠時發現半坡新 石器時代的遺蹟。 文物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像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一旦出 土想必會有驚人的發現。 不過挖掘古物必須有博物館的支持,目前中國的政策是留待後世開挖。基於這個原 因,近年來的考古大發現幾乎全出自偶然,兵馬俑坑在毫無記錄的情況下出土,更屬意 外。 二千年前的首都禁軍兵馬俑坑道偉大之處在於完整且忠實地重現當時首都禁軍的原 貌。兵馬俑應是防衛京城的禁軍。始皇陵寢既然是以咸陽都城為縮影,則其東的軍隊即 為擔任保衛皇城的禁軍。 這支禁軍大約有七千人,都是從全國各地挑選出來的精兵。兵馬俑平均身高約一百 八十公分,假設陶偶與真人等大,那麼這批禁軍個個都是身強體壯的大漢。 陶偶的髮型不盡相同,或許是想表現各地不同的民俗風貌吧!至於軍官的戴帽、肩 、背或胸口的飾物,也都真實地傳達出來。 一號坑裝的是秦三軍(左軍、右軍、中軍)之中的右軍,右軍以步兵為主力,是秦軍 的主力部隊。從秦以步兵戰所向披靡來看,右軍的確是菁英中的菁英。 以一號坑左側一O三六平方公尺遠為試掘範圍的結果,發現二號坑。裡面有一百四 十四具兵馬俑、戰車八十九輛,從戰車比例較多推斷,這支隊伍是左軍。左軍是步騎混 合部隊,也有戰車。馬的機動力強,所以左軍適合做先鋒。 至於一號坑的右軍,我本來認為應該是秦軍的王力軍。不過一號坑發掘後的一個月 又發現了三號坑。這個呈「缺口型」字形的小坑,面積有五二O平方公尺。「缺口型」 字形中間豎的部分面東,為中室。 室中有一輛由四匹馬拉的華麗戰車,戰車上了色彩,兵馬俑也是彩色的。雖然歷經 歲月侵蝕顏色已逐漸褪去,但陶俑臉上仍殘留一些色彩。據推測這輛戰車應該是指揮官 乘坐的指揮車。 這輛戰車可以乘坐四人。不過四個人乘坐,作戰時會礙手礙腳,最好是中央及左右 三人同乘,可見這這輛可乘四人的車子不是用來打仗,而是發號施令。另外由於車內空 間狹小,無法靈活舞動長矛,他們手上拿的則是儀仗「殳」。所以這應是輛指揮車而不 是戰車。 依據兵馬俑出土先後之步兵部隊、戰車部隊、指揮部隊來看,這些全都與實物大小 相同,但如此精妙的設計卻不曾留下任何記錄,對我們而言非常不可思議。依當時人們 的思考方式來看,或許不算什麼,反正工人都是徵召而來的,根本不必花任何的人事費 用。 難怪項羽攻入咸陽城時,只取他認為值錢的東西,對兵馬俑則不屑一顧,因為兵馬 俑不但重,在當時也賣不了幾文錢。也幸虧如此,我們才得以見到秦朝精美的文物。 老子曾說:「無用者方留之」。像樹木,長得高大筆直還來不及長大便被砍去當建 材,反倒是長得彎曲的,因為沒人要而倖存下來。兵馬俑之所以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又 能殘存至今即是這個緣故! 七千個兵馬俑如此大量的生產,依照現代人的做法,八成會變得「千篇一律」,可 是兵馬俑除了分幾種大致相似的造形之外,每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這點相當特殊。 仔細觀察這些陶俑的面容,發現有的表情沉著,有的像是在壓抑內心好鬥的衝動, 有人面帶微笑,彷彿認為對手不堪一擊,也有人顯出擔心的神色。表情和個性實在是千 變萬化。 這批保衛皇城的禁軍,成員皆是從全國各地選拔而來的菁英,從兵馬俑的長相亦可 看出當時中國來自東西南北方不同民族長相的差異。 這批兵馬俑提供的武器、服裝和戰鬥技巧可成為歷史學家或軍事專家們研究的寶庫 。其真實的樣態更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例如射弩箭的人,其姿態是以單膝著地拉弓,另一隻腳的鞋底朝外,鞋底粗糙有顆 粒可以防滑。 當我乍見這些陶俑時,第一個疑惑是:在哪裡做的?陶俑要用窯燒以成型,可是附 近並沒有窯的遺蹟,難道是在野外做的?或者是拆開頭、身體、手腳各部分各自燒好之 後再併組而成? 另外我也好奇當時人使用什麼燃料。伐木至少需要兩三個小山頭的樹,如此不是會 給人民帶來極大的害處嗎? 元帥在哪裡? 秦的軍政採中央集權制。在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下,秦始皇下令全國十二萬富豪全 部搬至首都,以防止地方勢力的興起。這當然是怕地方的反叛,不過中央集權本來就是 秦國的方針。 全天下的有錢人都集中在首都,則全天下的財富也就都集中到了首都。或許有人批 評如此一來只強大主幹卻忽略了枝條,可是只要地方一發生叛亂,立刻就可以飛馳前往 鎮壓,為政者便可不必擔心發生內亂。另外地方上也有軍隊防守,只不過那些都是二流 隊伍,真正菁英全都集中起來保護都城,如同兵馬俑所示。 兵馬俑置於始皇陵寢旁,是守衛始皇的軍隊。全軍的指揮官是元帥,不過秦稱之為 主帥。奇怪的是到處都找不到像元帥的陶俑,不知放到哪裡去了。或許當時來不及鑄造 吧!總之,元帥並不在七千名兵馬俑裡。 三號坑中有一處四周設有帷帳,應該是參謀本部。帷帳乃纖維製品,自然早已腐朽 ,可是四周留下架設帷帳的金屬架。帳中沒有人,到底誰是主帥呢? 難道是蒙恬嗎?兵馬俑做好時,蒙恬還沒被賜死。也有可能是王翦,王翦當時已經 去世。不管主帥是死去的王翦或尚在人間的蒙恬,為什麼不幫他塑像,實在令人費解。 儘管眾說紛紜,我卻認為主帥應該是王翦。聽說在兵馬俑坑道與始皇陵墓之間還有 許多陪葬墓,例如在三號坑以西一百五十公尺處發現一座大型古墓,墓室約三百平方公 尺寬。 死者何人?不得而知,然而我以為應該是王翦的墓。依據王翦的傳記記載,秦二世 即位時王翦和他的兒子皆已謝世,所以可能是始皇在位期間過世的王翦的墓。也許始皇 希望自己死後能由王翦擔任司令官,但因王翦已死,又葬在附近,所以不必做成陶俑。 始皇即位以來,花了三十年以上的時間建造自己的墳墓。中國的皇帝通常即位後便 立刻著手建造自己的墳墓,當然始皇建墓也計畫甚久。而放置大批陶俑軍隊可能即為最 初的構想,既為長期計畫,不太可能忘記最重要的主帥,基於這個理由,我贊成該座大 型古墓是王翦的。 秦首都是咸陽,在定都咸陽以前,曾多次遷都,定都咸陽是在孝公十二年,也有一 百五十年的歷史。據說秦最早曾定都鳳翔縣南最古老的都城雍城,其後臨潼縣也曾經是 秦的第二首都。 現在秦國首都正在進行發掘工作,都城基盤已大致呈現。相信只要有詳細報告出來 ,便可對秦發展的過程一目瞭然。 另外在中國的博物館也展出不少始皇時代的文物,例如「分銅」。為了統一全國的 度量衡,中央特別製作出符合於一升、一斗大小標準的容器,分送至全國,要求大家遵 從。重量也一樣,有一斤重的分銅做標準,上面還刻了銘文:「二十六年,皇帝盡並兼 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 之。」 這種標準量器在遙遠的東北和山東附近皆有發現,應該是由咸陽製造後分送至各地 。可見統一度量衡不只是一個口號,甚至具體實施,才能散佈到離都城咸陽那麼遠的地 方。 另外秦始皇不但實際製造量器,統一度量衡,為了確實執行,還逮捕那些違反規定 ,使用其他量器的人,甚至把囚犯送去修築長城及阿房宮。 從秦殘留下來的文物,可看出當時人民的生活型態。例如咸陽宮使用的瓦當,設計 十分別緻。還有一些瓢簞型的酒壺。 根據陶土做成的模型,可知當時已有穀倉,且全國各地皆有,顯示出關中平原的富 庶,也意味著秦豐厚的實力。穀倉反映出秦國各地作物豐收,顯現出秦已具備完成統一 天下大業的經濟基礎。 另外一個有趣的東西是冷藏庫。當時人挖掘地底深洞,用來埋東西,當做冷藏庫。 洞深約一公尺,直徑一·七五公尺,一連挖了十三個坑。顯示秦糧食充裕,國力強大。 前面說的全是在首都發現的文物。可見秦為了防範地方勢力坐大,只建設首都。政 治權力也只集中在皇帝一人身上。強了主幹弱了枝啞,這種思想固然寡情,但它正表現 出始皇的性格。 秦以集權方式統一天下,也以此走向滅亡之途。由於中央集權,最強大的軍隊集中 在中央,地方上的軍隊相對比較羸弱。另外當時也不允許地方上有豪門,一旦出現地方 勢力,立刻將這些地方有力人士集中到咸陽。 始皇以為當天下十二萬富豪全集中於咸陽後,地方勢力就會被削弱,可是在地方揭 竿起義的是農民而非富豪,卻是始皇始料所末及之處! 除以上所述,我們對秦代文物的了解相當有限。有一些不能確定是戰國時候的東西 ,還是漢初之物。難怪許多人會統稱這段時間為「秦漢時代」。 不論如何,光是在東北發現陶製升斗這點,便已叫人嘆服秦統制力之強了。 秦始皇重都城輕地方,所以出土文物也以咸陽前的雍城為最多,其他地方就沒什麼 特殊發現了,這是秦的一大特色,也是實情。 熾天使書城
【第十二章、帝國滅亡】 八十六年前 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滿清滅亡。從始皇稱帝以後的兩千多年間,帝國政治雖一直延續 著,但所有皇帝皆以始皇為負面教材,深深以為不可師其法。 含恨鐵槌:博浪沙襲擊未遂秦王政決定以「皇帝」做為稱號時,自稱始皇且希望能 傳至二世、三世……直到萬世、到無窮世的豪願並未達成。秦國當然希望自己能夠永遠 存在,就算不能永遠,至少也要能夠長久統治天下,但是秦只傳到二世即告滅亡。 始皇死後才三年,大帝國便宣告瓦解。若談到肇因,我認為與始皇的一些措施有關 。 始皇為了鞏固中央,對中央的防守固然比較堅強,但並不代表他就不管地方了,他 用「焚書坑儒」的方式企圖箝制人民思想。可是哪怕把書通通燒光,也燒不盡人心和思 想。 始皇併吞六國。每滅一國,就在咸陽蓋一座和該國皇宮一模一樣的宮殿,放置搶來 的寶物和美女。被滅的六國忠臣自然對始皇深深恨入骨髓。 張良是六國遺臣,他是漢劉邦時有名的參謀。張良的祖先歷代都是韓的宰相,祖國 被滅後一心想要向始皇報一箭之仇。 以前燕太子丹曾派荊軻刺秦王,張良也用相同的方法,到處徵求大力士伺機暗殺始 皇。由於始皇出巡時身邊警衛森嚴很難欺近,所以必須找一種能自遠處擲擊的武器。這 把武器重達一百二十公斤,可以從遠處把始皇巡行的座車打得粉碎。 計畫順利進行。可惜始皇命大,力士擊中的並非他的座車。始皇大驚,下令「十日 之內搜遍天下,找到兇手!」找了不只十天,卻連點頭緒也沒有。 查不出頭緒,當然是有人刻意隱瞞。凡是知道張良徵求大力士者,都噤口不言。因 為他們也恨始皇,恨不得能殺死他,怎麼可能會提供情報出賣自己的同伴? 這是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一八年)時,發生在河南省陽武縣的博浪沙事件。 始皇之死博浪沙事件尚未完全平息,始皇又開始到各地巡視。中國的皇帝很少像始 皇這樣會到各地巡視。有人說他的作風是受西方國家的影響。例如西亞波斯帝國的大流 士,便到處巡視並留下石碑,印度的阿育王也是每到一處便建一塔。至於始皇是否受他 們的影響,就缺乏實際證據。 他們至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出巡的皇帝,每到一處就會建立石碑,好把自己 的功績流傳後世。始皇最後一次出巡是在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O年)。當時有左右丞相 二人,始皇命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咸陽,李斯隨行。 始皇這次出巡還帶著幼子胡亥同行。胡亥頭腦愚鈍。一般父母都會最疼愛最關心資 質較差的孩子,始皇也不例外,不過他倒沒有指定胡亥做他的繼承人。 始皇巡行到山東平原津一帶時開始生病。他不想死,於是寧可花大筆錢讓徐福出海 去求長生不老藥,只是左等右等,還是沒有求到。 《史記》記載始皇諱言死亡,所以臣子也都盡量不提「死」字。然而不管大家再怎 麼躲避,死神還是追了過來。始皇終於在河北的沙丘崩逝。 陰謀纂改詔書始皇死亡的消息只有丞相李斯、宦官趙高(公元前二O七年)以及胡亥 三個人知道,也只有他們才握有始皇真正的遺書。據說在始皇給長子扶蘇真正的遺書上 寫著:與喪會咸陽而葬。 在當時有資格做主祭官的人便是王位繼承人。 扶蘇是一個仁慈優秀的青年。他曾因勸諫始皇不要焚書坑儒而惹惱始皇,始皇命他 和蒙恬一起駐守長城。不過始皇的命令與其看做放逐,不如看成是為了栽培他成為繼承 人所給的功課。 對於扶蘇,他們利用一份假詔書將其賜死。詔書大意是:「你每次都和朕唱反調, 還勸朕不要焚書坑儒,像這樣的臣民,朕只好賜死。至於蒙恬身為監護人,卻沒盡到應 盡的責任,所以也一樣命其自殺。」回到咸陽後,胡亥就即位為二世皇帝。擬假詔書的 大概是宦官趙高吧! 到底他們三人有沒有把祕密告訴別人?七十年後司馬遷重寫此事時,所有知道祕辛 的人都已死亡,事實真相到底如何,恐怕很難弄清楚了。 司馬遷口誅筆伐趙高司馬遷擅於描寫各行各業的生活實態,不過我認為他寫作時有 一個特色,就是他不直接論斷其人的好壞,而是以實例舉證之。 例如描寫始皇。司馬遷筆下的始皇是名暴君,但他從不用自己的觀點下評論,而是 引用漢朝賈誼所寫的(過秦論)一文,將暴君始皇所犯的過錯記錄下來。由於他並不是以 主觀的態度寫史,所以在歷數始皇所犯下的種種罪行之餘,也對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 寫歷史應該以事實為基準,不帶任何主觀情緒。不過既然是由「人」來執筆,就不 可能全然客觀,所以我認為帶著悲天憫人的胸懷寫史,才是正確的態度。 司馬遷在歷史人物中最同情屈原,比較不喜歡說客蘇秦使用權謀,但他在描寫時還 是盡量持平:「夫張儀之行事甚於蘇秦,然世惡蘇秦者,以其先死,而儀振暴其短以扶 其說,成其衡道。」 如此心存仁厚的司馬遷只口誅筆伐過一個人,那就是宦官趙高。宦官因去了勢被安 排在後宮,所以有接近層峰的機會,不但待在始皇身邊,而且還擔任胡亥的家庭教師。 趙高的陰謀知道始皇駕崩祕密的三個人,設計擬假詔書殺死真正的繼承人和負責監 護工作的將軍,把天下視為囊中之物。 他們祕不發喪,將始皇遺體放在轀輬車中運回咸陽。所謂轀輬車是指通風良好,有 冷氣效果的車子。夏天始皇喜歡坐這種車子出巡。不過當時冷藏效果並不好,屍體放久 了還是會發臭,於是他們買了許多鹹魚,以魚腥味掩蓋屍臭。 轀輬車上只有一名宦官,裝作送食物給始皇,製造始皇還活著的假象。由於計畫周 全,把始皇的死訊瞞得密不通風,等回到咸陽才發佈始皇駕崩的消息。 二世皇帝在位時,趙高的權勢最大,所有事情都歸他管,他的頭號敵人是李斯。當 初由於有共同的利害關係,兩人才在一起。現在則因利害衝突而分道揚鑣。知道同一祕 密的人一旦反目,猜疑心會益發嚴重。最後趙高設下圈套殺死李斯。 趙高權傾一時,他想測驗人們服不服從他的命令。《史記》上有記載一則故事,真 實度如何有待商榷,但至少可見一斑。 一天趙高帶了一頭鹿到二世皇帝胡亥面前,說:「這是馬。」二世皇帝回答:「這 明明是鹿,你怎麼說是馬?」然後問群臣到底是鹿還是馬。回答「鹿」不順趙高之意者 ,都遭到迫害,回答「馬」者,聽話乖巧足以信任。到最後朝中只剩下一批「指鹿為馬 」的人。 逃亡者的叛亂當一個國家的二千萬人口中竟有一百多萬是囚犯時,不僅是不正常的 現象,國家也無法持續下去。這些囚犯全是在使用度量衡時犯了一點小錯而被逮捕。另 外則是為了建造長城和阿房宮,也廣發徵工令,微調了相當多人做工,徵工令上註明到 達工地的時間,倘使延誤不問理由一律處刑。 始皇崩逝那年天候異常,整天下大雨,道路、橋樑全被洪水沖毀。被徵召的民伕哪 怕是趕路也無法如期到達。而拚命趕路的結果還是要被砍頭,於是百姓心想:橫豎是一 死,乾脆造反吧!這種思想普遍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劉邦即為其中之一例。當時劉邦已四十多歲,雖然沒被徵召,但他沛縣的同鄉卻有 不少人打算逃亡,並推舉他做領袖。各地的逃亡者越來越多,天下大亂,終導致陳勝、 吳廣的揭竿起義。 二世皇帝的末日二世皇帝胡亥安居咸陽宮,他討厭別人報告壞消息,誰報告壞消息 就處罰誰。漸漸大家都變得報喜不報憂,甚至連陳勝、吳廣快要打來的事大家也都瞞著 胡亥,反正告訴皇帝會被殺頭,乾脆讓叛徒繼續下去。 反叛軍兵臨咸陽城下,秦政府亟思反擊,但二世不得人心,那些從全國各地聚集而 來的精兵更是紛紛解散。本來駐守咸陽的禁軍便是從全國各地徵選身高體壯者擔任,現 在叫他們反過來攻打家鄉父老,實在礙難從命,甚至有人乾脆投效敵軍。像章邯所率的 軍隊便轉頭叛變。 當形勢越來越糟時,趙高把一切責任都歸罪給二世皇帝,然後迫其自殺。不論二世 皇帝如何哀求:「我不要當皇帝,我只要做郡主就好,假如還是不可以,那麼做諸侯或 地方鄉紳也行。」然而他最後還是被殺。 二世皇帝問身旁的宦官,為什麼不告訴他實情,宦官說:「就是因為沒告訴你,我 才能活到現在。」 始皇的孩子悉數被殺。胡亥由於有點白痴並無子嗣,趙高便斬殺始皇數十名子女 (男女皆不能倖免)。然後立胡亥之兄的兒子子嬰為秦王。 子嬰是始皇的孫子。趙高想完全操縱子嬰,反被子嬰誅殺。可惜為時已晚,項羽已 官拜反抗軍主帥攻打過來。 帝國末路劉邦首先攻入咸陽,子嬰投降。始皇千辛萬苦建立的王朝毀於一旦。儘管 他以無比的自信心建立足以傳萬世的組織,但終究潰不成軍。始皇以為不管發生任何事 只要有最精銳的部隊守住咸陽就好,而且地方富豪也全集中到都城,地方上就不會有鄉 紳作亂而能夠安心。 可惜始皇沒料到升斗小民亦可推翻王朝。像陳勝、吳廣只不過是算日薪的工人,算 日薪的工人們聯合起來造反,勢力也相當龐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已失民心,防的再嚴 密,負責防守的軍隊都有可能陣前倒戈。 前朝亦有類似的例子。據說當周的大軍攻打殷朝時,殷朝的士兵都把武器倒立。負 責防守的七十萬大軍個個丟掉武器,無意與敵作戰,殷商自然滅亡。可見不論有多少軍 隊防守,假如不得人心也無法奏效。 儘管熟知歷史,始皇總覺得自己不一樣,他不會因此被滅亡。始皇以為只要把地方 體格最壯碩的人,以及地方富豪都集中至京城,並建造六國宮殿,貯藏六國財富,如此 就可高枕無憂不致滅亡。其實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得人心,保江山劉邦初入咸陽城時與百姓「約法三章」。秦老百姓深受律法所苦, 隨便做點事就有可能觸犯刑罰而成為階下囚。所以他們痛恨繁瑣嚴苛的律法,劉邦深知 此理,也或許是他身旁的賢臣張良提供的建議!總之劉邦入咸陽後只要求「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只用這麼簡單的律法便取代了秦緊複的嚴刑峻罰,老百姓無不額首稱慶。劉邦雖然 了解人民是多麼憎恨法律,但他還是靠法律擄獲人心。 可是反觀反抗軍的主將項羽,並不是個深思熟慮的人,他一進咸陽城,立刻放火燒 城、破壞始皇陵寢、搶走所有珠寶。唯一倖免於難的是兵馬俑。項羽這把火燒了好幾個 月,把秦朝建立的基業全毀於一炬。 儘管事前曾經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為關中王,但是項羽一聽到劉邦入咸陽城的 消息,不但不遵守約定,反而勃然大怒,而引發後來的楚漢之爭。 項羽出自楚將軍門下,略有一些軍力。由於所有精銳部隊全被始皇挑選至咸陽,於 是項羽想在咸陽召集以前楚地的舊部,為他效命。 至於劉邦則是江蘇沛縣的亭長。嚴格地說來,不過是個無賴漢。憑什麼可以集結大 軍?我想,恐怕因為當時人們認定再差的統治者也比始皇好,再壞的政治也比現在強。 人們對始皇的怨恨實在太深太烈了! 也許劉邦和項羽並不了解這層道理,可能只是略微感受到,但對於為何有這麼多士 兵肯追隨也感到納悶。 事實證明秦軍倒戈是秦敗亡的主因。由此可見,想要保住江山,首重得民心,而增 強軍力,加強戰備只是後績的步驟而已。 前車之鑑,項羽漠視最後一任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子嬰投降時脖子上繫著頸圈, 自備白馬素車一輛(喪車)。戴頸圈表示已知頭和頸會分開,所以已有接受斬殺的覺悟。 劉邦饒子嬰不死。可是後到咸陽的項羽卻毫不遲疑地下令殺死子嬰,因為項羽自己想當 皇帝。 項羽、劉邦之爭最後以劉邦獲勝告終。綜觀全局項羽雖然擁有一流部隊,但他並未 從始皇的失敗中記取教訓。他和始皇一樣,把最好的軍隊留在身邊,一旦其中出現反叛 者,連帶整個部隊都會受到牽連。這個情形就和始皇把菁英集中至咸陽一樣。 劉邦則得利於身邊有幾位高瞻遠矚的聰明人,像張良等人便勸劉邦不要有染指的念 頭。其實劉邦十分好色,當他進入咸陽看到那麼多美女,恐怕得費部下許多唇舌,才控 制住非份之想。 以後的君王在建立政權時都以秦始皇做為負面教材,例如漢朝。漢朝也採取中央集 權制,惟皇親國戚都被安排到地方上(當秦垮台時,皇親國戚都聚集在成陽城)。以往三 十六郡的地方長官、知事皆由中央任命,此舉固然便於統制,但地方首長和該地居民沒 有關係,也容易被推翻。 始皇死時沛縣便是如此,當地人殺了中央派任的縣長。也有的地方官一看苗頭不對 ,便溜之大吉。假如地方上有皇族親屬,對這些王爺而言,國若不存自身亦難保,便會 盡力維護舊有體制。漢雖採郡縣制,基於這個考量,仍派任王室成員進駐各地。這點就 是從秦的失敗中記取教訓。 漢國祚長達四百年。從秦以後二千多年再也沒有出現過像秦朝那樣的完全式中央集 權制,政府在地方都會安插心腹。可見始皇這個負面教材對後世的影響很深遠。 八十六年前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滿清滅亡。從始皇稱帝以後的兩千多年間,帝國政治 雖一直延續著,但所有皇帝皆以始皇為負面教材,深深以為不可師其法。 始皇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像,只要提到決定未來天下趨勢時,便不由自主地會想到 始皇。他實在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後記》人間的始皇秦的發音和中國的英文名字China相近。而且只要了解秦朝, 想必對中國就能有一個基本的理解。 秦在戰國時代原本只是一個位居邊陲的落後國家,為什麼到了始皇這一代就能統一 天下,且成為超級大國?這些都可從始皇身上得到答案。 秦朝留給後世的印象不見得正確,因為他沒有子孫可以替其辯解。我們必須注意, 有些歷史甚至可說是後人惡意加以粉飾的結果。不過依據殘存史書上的記錄,我們是無 法對秦始皇有太多的同情。 本書企圖解說秦朝各項建設的發展,以及一些個人的見解。不過,最主要的一點是 ,希望讀者能產生「我即始皇」的感受。 不論何等偉大的英雄人物也不脫人性。我想起始皇讀了《韓非子》之後感動地說: 「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 在本書,你可以發現始皇身為人類的弱點,也可以在這個深信自己是絕對者的帝王 身上,找出類似尋常百姓的身影。 --我很偉大,我滅六國取得天下,我不是凡人。所以我要在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並希望求得長生不老之藥。 如此,被以徐福為首的各種騙子戲弄的模樣,自古至今亦不曾改變。 始皇的形象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哪怕歷經二千多年的歲月,今天人們行止中伸 縮自如的範圍,仍不出其左右,我們依舊可從歷史上記取教訓,享受優遊歷史的樂趣。 秦始皇大事記(秦曆以十月為歲首)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二五九年)一歲·正月 ,秦王政生於趙都邯鄲。 秦昭襄王三年(公元前二四七年)十三歲·五月二十三日,秦莊襄王歿,子嬴政(始 皇)即位,國家大事全由文信侯呂不韋決定,並尊稱呂不韋為「仲父」。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二四六年)十四歲·韓國人鄭國前來秦國,獻策開鑿鄭國渠。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二三八年)二十二歲·長信侯嫪毒作亂,屠三族。 ·秦王政行冠禮。秦始皇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年)二十三歲·十月,因嫪毒事,文信 侯呂不韋免相。 ·秦下逐客令,李斯上書諫止,遂將逐客令取消。 ·大梁人尉繚至秦。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二三五年)二十五歲·文信侯呂不韋死。 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二三三年)二十七歲·韓非使秦,因李斯譖言,遭囚致死。秦始皇 十七年(公元前二三0年)三十歲·秦攻韓,擄韓王安,韓亡,立國一O四年。其地置穎川 郡。 ·華陽太后卒。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二二八年)三十二歲·遣大將王翦攻趙,陷趙 都邯鄲,擄趙王。趙公子嘉奔代郡,自立為代王。 ·始皇帝母太后崩。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二二七年)三十三歲·燕太子丹遺荊軻刺 秦王,未果,荊軻被殺。 ·秦王命大將王翦攻燕,破燕、代(趙)聯軍於易水之西。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 二二六年)三十四歲·秦軍攻陷燕都薊城,得燕太子丹首級。 ·王翦告老歸鄉。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二二五年)三十五歲·秦將王賁攻魏,引 水灌魏都大梁,大梁城壞,魏工請降,魏亡,立國一四五年。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 二二四年)三十六歲·秦王再次起用王翦,卒六十萬大軍攻楚,擄楚王。楚將項燕立昌 平君為楚王,反秦於淮南。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二二三年)三十七歲·王翦破楚軍, 昌平君死,項燕自殺,楚亡,立國五一九年。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三十八 歲·秦遣大將王賁攻燕遼東,擄燕王喜,燕亡,立國一百一十一年。 ·王賁攻代郡,擄代王嘉,趙亡,立國一O五年。 ·秦將王翦降服群蠻,置會稽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三十九歲·秦 將王賁自燕、代回軍,攻齊,齊王田建降,齊亡,立國一三九年。 ·秦統一天下,戰國時代(公元前四八O至前二二一年)結束。秦王政稱始皇帝,除 諡法,廢封建,收兵器,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奉秦曆為正朔(十月為歲首)。秦始皇二十 七年(公元前二二O年)四十歲·全國遍築馳道。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二一九年)四十 一歲·始皇登泰山封禪,並立碑刻石。 ·遣齊人徐福率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不死藥。 ·始皇沿長江途經湘山,遇大風,大怒,派三千刑徒盡伐湘山上的樹木。秦始皇二 十九年(公元前二一八年)四十二歲·始皇東遊,至陽武博浪沙,遭韓遺民張良遣大力士 操大鐵錐狙擊,誤中副車。 ·登之罘,刻石立碑。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二一五年)四十五歲·始皇北巡碣石 ,派燕人盧生求仙人。 ·遣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 ·盧生人海而還,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 ·始皇命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北擊匈奴。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二一四年)四十六 歲·略取陸梁地,置南海、桂林、象郡。 ·蒙恬攻擊匈奴,收回河南地,設四十四縣,修長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二 一三年)四十七歲·始皇從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一二年 )四十八歲·在驪山之下築阿房宮。 ·侯生、盧生議論始皇,相偕亡去,始皇遷怒,在咸陽坑殺方士儒生四百六十餘人 。 ·長子扶蘇規諫始皇,始皇怒,將扶蘇派往上郡擔任蒙恬北方軍團的監軍。 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二一一年)四十九歲·隕石墜落東郡,有人刻字其上曰:「 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二一O年)五十歲·十月,始皇出遊,左丞相 李斯隨行,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少子胡亥亦同行。 ·十一月,始皇行至雲夢,遙祭虞舜於九疑山。 ·登會稽山,祭大禹,並立石刻頌秦德。 ·始皇至琅邪時,方士徐福因人海求神藥,數歲不得,花費又多,怕始皇譴責,謊 稱遭大鮫魚所苦故未得。 ·至之罘,見大魚,將之射死。 ·至平原津,始皇得病。 ·七月,始皇崩於沙丘平台,李斯與趙高矯詔,改立胡亥為二世皇帝,並將扶蘇及 蒙恬賜死。 ·九月,葬始皇於驪山陵。 熾天使書城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 * 熾天使書城OCR小組 掃圖: fiona 校對: 雨晴 * * http://www.angelibrary.com/index.html * ************************************************************ 轉載時請保留以上信息!謝謝!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7 年 09 月 16 日 定價:16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