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范蠡、西施忙中有暇,搖著新打造出來的扁舟,西出犢山門,進入太湖。今日不打魚,不網蝦,只想在太湖上玩個痛快。 太湖水發源於茅山、天目山,經吳淞江、黃浦江注入東海。 太湖遼闊雄渾,煙波浩渺,峰巒隱現,氣象萬千,號稱「吳中勝地」。 范蠡、西施一出犢山門,覺得豁然開朗,遠遠看到,在茫茫水域中,大箕山、小箕山和湖中三山鼎足而立,山水縈繞。太湖東南部是十二渚,還有烏雲、蟑、龍王、右塘、大浮、寶界、充山、鹿頂、南犢等山峰。太湖西部稱「湖西十八灣」,有閭江、雞籠、蓮花、石埠、青龍等山峰。兩者會合處的大箕山、小箕山、後灣、北犢等山,山巒連綿起伏,拱抱著太湖湖面,形成一個逐步展開的、由北向南的袋形大水灣,包孕著中犢、三山、馬山、拖山、椒山等大小島嶼,散佈在浩蕩青波之中。在拖山、馬山以南,還有更大的外太湖,那是煙波浩渺、無邊無際的湖域。 這些山山水水組成了山外有山、湖申有湖,層次分明、色彩絢麗的畫圖,使人從收放開合中欣賞到大自然的美麗。沿湖一帶,山水縈繞,島嶼、礁石、幽谷、水灣、汀磯,各具異趣,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映…… 范蠡和西施過去都顧不上領略太湖勝景,如今他們肩上卸下了重擔,看著這美麗如畫的太湖風景,著迷、沉醉。西施在越宮中習練過琴棋書畫,面對這山水風光,又使她觸景生情,蠢蠢欲動。船上沒有筆,也沒有畫版,她就將自己的構思默記於心中,待回家之後再補畫。 他們欣賞著、構思著,隨風蕩漾的小船飄流到黿頭渚。這是太湖風景的集中點之一,早有「劈下泰華」、「天開峭壁」、「源頭一勺」等大字刻於石上,並有詩人刻於絕壁: 鹹池五車直下注, 峨眉岳岱潛相通。 乾坤上下浮元氣, 郡國周遭護諸官。 巖穴會因仙跡幻, 魚龍不助霸圖雄。 擬把玄圭獻天子, 再看文命告神功。 渚勢欲吞吳, 吳流歸舊湖。 天浮一黿出, 山挾萬龍趨。 浪急懸崖動, 風顛系艇孤。 持竿堪此地, 魚鉤本吾徒。 范蠡欣賞著這名詩佳句,心中洋溢著詩情畫意。他久居官場,把舊有詩歌素養幾乎丟卻得一乾二淨,很題寫幾句詩,然而有了下旬,沒有上句,總不成篇。他感到慚愧,更感到遺憾。 到黿頭渚,范蠡、西施捨舟登上黿頭渚。這是「湖東十二渚」、「湖西十八灣」的分界處。黿頭渚刻石上鐫刻著黿頭渚名字的緣起: 充山之下,有曹灣,水面激濺,山根盡出,嵯岈蒼老,綿亙數十丈許。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如黿頭狀,因呼之為黿頭渚。 西施讀到此文,不禁向范蠡:「蠡哥,這麼好的地方,怎麼叫這麼個怪名字?」 范蠡答道:「渚者,三面環水的小陸地也。這塊小陸地,似黿之頭,故名黿頭渚。」 「黿是什麼東西?」 「中國古代神話書上有載;黿是龍和鱉所生的長子,所以是龍頭龜身。黿與鱉的區別是:鱉的重量最重只有三、四斤,而黿的重量可超過一百斤;鱉吻長而尖,黿卻無尖吻;黿又叫癩頭黿,緣由是黿頭部散生猶狀突起,鱉的頭部卻是光滑的;鱉的外形呈扁園,黿的外形卻是正園。因為黿比較少見,所以中國古代一直尊黿為神物。」 「還有這麼多名堂?」 「博覽群書,無一不得。」 他們站在黿頭渚至高點,向南跳望,可以充分感受太湖的遼闊、雄渾、茫茫無際,又可見湖中三山,似隱似現。湖中三山為屏,擋住了風浪,太湖顯得格外寧靜。遠峰近水,波光粼粼,山重水復,氣象萬千。真有「瑤台倒映參差樹,玉鏡屏開遠近山」的意境,更有「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的詩意。 面對此情此景,范蠡浮想聯翩,感慨萬端。他想起當年椒山之戰,要不是我和文種挺身而出,扶勾踐一把,勾踐早已是九泉之下冤魂遊鬼了。扶了他,幫了他,他挺起腰來了,手中卻舉起了殺人的力劍,要置恩人、忠臣於死命。這難道就是歷史?歪歪邪邪刻著「吃人」二字的歷史?歷史難道就是以強凌弱、以上壓下、弱肉強食? 范蠡還弄不清這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大問題,但幾十年他耳聞目睹的許多事實,使他迷惑不解,陷入困屯、迷罔。 范蠡與西施駕小舟沿湖東岸而進,見到一個奇峰怪石半環著的一個天然大水清,在絕壁懸崖上刻有「橫雲」和「色孕吳越」六個大字。 西施又不明白了:「這麼個小地方如何色孕吳越呢?」 范蠡微微笑曰:「形容太湖氣魄恢宏,跨越吳越兩國的疆域。太湖之水又灌溉了吳越兩國的土地,使吳越兩國人民受益非淺。太湖像偉大的母親,以自己的乳汁,哺育了吳越兒女。」 「這倒有點意思。這『橫雲』又指什麼呢?」 「橫雲,是說從湖中遠處回望黿頭渚,只見上下茫茫蒼蒼,水天一色,這一帶湖岸好似半空中的一抹彩雲,在輕輕飄移。這是富有詩意的命名。」 「為什麼你對哪個景點都能做出解釋呢?」 「一靠讀書,書中知識無限,開卷有益,只要讀,你就會有收穫;二者要觀察,要思考,光觀察,流於走馬觀花,看個熱鬧,加之以思考,才能將觀察所得深化一步,體會出景點的韻味。」 「你已經不像將軍、相國,而像描畫山水的丹青師和吟詩為賦的文人墨客了。」 「我要不是打仗,不是經營社稷,說不定會成為丹青手、教師、或者伯牙之類的琴師。但命運安排我走了這條路,我也只能恭手就範。」 一葉扁舟,沿湖岸繼續東行,棄舟登充山至高點,這是觀看「黿諸春濤」的最佳處:湖中七十二峰猶如朵朵金碧芙蓉,點綴一泓清波之中,組成一幅絕妙的山水畫卷。太湖七十二峰,取意於七十二洞天福地,喻意有仙山福地在此。而實際上七十二峰是天目山綿延至宜興一帶伸入太湖,成為湖中諸島的。在這裡,范蠡和西施再一次看到馬跡山、拖山、大磯、小磯、東鴨、西鴨、中犢山。從不同角度觀察,就會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這天,晴空萬裡,天上沒一絲雲朵,太湖寧靜淡泊,萬頃金漚。西施又在構思新的畫面了。 范蠡說:「施妹,今日所見,乃是太湖的第一副面孔。」 西施曰:「太湖難道和人一樣,也有喜怒哀樂?」 范蠡:「現在是晴天,如果是雨天,就截然不同:煙波浩淼,奮影空朦,似隱似現,似有若無。風起去湧之時,黛浪奔騰,水天相連,輕煙漫舞,變幻無窮。」 「我想畫一幅「黿渚春濤」的畫,畫它的晴天好,還是雨天,還是風起雲湧的天氣更為合適?」 「這裡居高臨下,春夏秋冬,早中晚,雨陰晴,景色各異,真是『浪濤與松濤齊鳴,碧水共長天一色』。就看你做畫時的心情如何,景隨情定,景以情移,情是畫中之魂。」 「你又是丹青的行家。」 「觸類旁通而已。」 「蠡哥,這麼好的地方,何不打發一下情懷?」 范蠡沉吟片刻之後,抑揚頓挫誦道: 我歌湖山妹莫譏,巢許夔龍誰是非,秋風蕭蕭吹客衣,嗟今之人胡不歸?具區之上,蘭榜荊扉,青猿屢嘯,白鷺群飛。峰巒映兮潭島,水溶溶兮煙靠。心無憂樂,道行無回。白雲與之俱,卷舒隨天機。平分四時,孰知其春秋兮?但見花香與草胖,海日欲瞑,鳥倦人稀,有酒盈擊,稻熟魚肥。頹然一臥,露下漁磯,地詢美而非遠,嗟今之人胡不歸! 「蠡哥,我欣賞這幾句:『花香與草腓,海日欲瞑,鳥倦人稀,有酒盈缶,稻熟魚肥。』但不同意『嗟今之人胡不歸』的慨歎。大丈夫四海為家,為何有思鄉之念?」 「吾本思鄉之情,不知為何,忽發此吟?」 「下山登船,繼續前行吧!」 前面到了一勺泉。范蠡給西施講了關於一勺泉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英俊而厚道的後生,他上山打柴從此地經過,見二位老翁於樹蔭下對奕。年輕後生手拄扁提站在旁邊看熱鬧。不說話,只在心裡暗暗為奕人著急。二位老人對這個後生,看而不語,能如此沉得住氣十分贊賞。其中一位老人見後生腰間掛著一個水葫蘆,顯然他是為上山吹柴口渴時飲用的。這位老者,只顧廝殺,忘了備茶。他七竊生煙,口渴欲飲,又不忍離座,便向後生求援道:「能給我點水喝嗎?」後生毫不猶豫,把水葫蘆解下來,遞給老人家。老人家也不客氣,提出水葫蘆,一飲而盡。老人家見後生,只顧觀棋,連看都沒看老人一眼。老人家向後生道:「年輕人,我實在太渴了,把你一葫蘆水喝光了,你上山砍柴用什麼解渴?」後生不在乎道:「山上野果有的是,不礙事。」老人家為後生的慷慨解囊而感動,就用手杖在地上一搗,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喝你一壺水,送你一勺泉。」說罷,二位老者,瞬間消蹤匿跡。後生嚇了一跳,往地上一看,就在老人手杖搗的地方,果然一股清泉冒出來。 傳說此泉是天賜良泉,他的源頭在天目山,源遠流長,終年不斷。此乃「有源之水聚而為一勺,散而為三萬六千頃。」此泉雖小,泉水不多,然而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水澇之年不增多,干旱之年不減少。後生從此,每天上山打柴,皆飲此水,身體健康,很少得病,百年之後,無疾而終。廣福寺和其他寺院的和尚,都飲用此泉之水,從未枯竭過。 「這一勺泉,倒像是蠡哥給越國人留下的恩惠,世世代代永不斷絕。」 「不敢當,不敢當!范蠡對越國究竟是有功績,還是有罪過,這只能讓後人去評說。」 「至少大哥對小妹的恩情,小妹終生不忘!」 「大哥把小妹送往吳宮,小妹不怪罪大哥,大哥就感恩戴德了,恩情就談不上了。」 「謬哉!大哥。小妹吳國之行,是為越國黎民,也為江山社稷,不單單是為勾踐。後人不會忘記我,也會懷念我的,大哥不必內疚。至於勾踐,如此傷天害理,背信棄義,後人也會看得一清二楚的。」 「小妹說得有道理,小妹能這樣想,大哥感到自慰。」 在一勺泉附近,還有個秋葉洞。上有一石板小橋,下有一溪,溯溪而上,有一石砌門洞,題書「秋葉洞」。 范蠡又給西施講述了關於秋葉洞的一個美妙而動聽的故事: 上古時候,無錫有個家富萬貫的財主,他不羨慕別人的家財,也不垂涎別人家的美色,只恨自己家族中沒有在朝廷中作官為宦者,在權勢上遜他人一籌。於是,他在有生之年,決心補償這種遺憾。他瞄準了一家作官的公子,要把自己最漂亮的三女兒柳秋葉,配給這官宦人家公子為妻。秋葉適逢二八妙齡,出落得一朵鮮花似的。雖說當時,已視「父母之命,媒的之言」為天經地義,然而秋葉自幼熟讀詩書,又瀏覽了一些雜書,早已移了性情,亂了方寸。秋葉姑娘的心中已湧現出了一個青梅竹馬的意中人。早時兩小無猜,漸大情竇已開,兩人私定終身。 當家父找到秋葉談及婚嫁之事時,秋葉坦誠一告,家父如雷轟頂,執意不許;而秋葉心定如鐵,誓死不嫁。家父不顧秋葉意願,偷偷策劃於密室。因為這是他在仕途上求得平步青雲的最理想的一著棋,不會因為顧及一個小小女子的心願而放棄,尤其是愛情之說,對他來說是無稽之談。秋葉卻想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式的愛情,而竭力反對那種母牛配公牛的婚姻,所以她對父親的意願深惡痛絕,寧死不從。 秋葉愁鎖眉頭,茶飯無心。一日,她走出家門,想到湖光山色的太湖散散心。不知不覺,她來到黿頭渚之東,驀然見充山腳下,太湖岸邊有一流淌小溪,自山上潺潺而下,落英飄葉紛紛墜子溪中,順流而下,注入太湖。秋葉聰慧過人,觸景生情:吾名秋葉,豆蔻年華,遭此劫難,亦如落葉一般。難道這是天意鑄定了我的命運?太湖就是我的歸宿?瞻念前景,不寒而慄,縱身一躍,跳入溪中,順流而下,很快湧入茫茫太湖…… 秋葉之父,萬萬沒想到,小小秋葉,竟如此決絕,以掌擊頭,直罵自己昏聵至極,後悔莫及。他為紀念自己心愛的女兒,追悔自己無法彌補的一個錯誤,在清溪之上,石砌斗拱,上書「秋葉洞」三字。 「故事很動人,催人淚下。慶幸我沒有遇到秋葉父親那樣的父親,所以今天才得與蠡哥自由自在,泛舟太湖。」 「小妹聰明,既會聯想,又會望天生意。」 「我餓了,想吃,也想喝。」 范蠡拿出食袋,米團、烤餅、炸魚,還有從一勺泉裡匯來的水。都遞給西施。范蠡把小船搖到蔽蔭處,放下船槳,和西施美餐一頓。這時候,太陽當頭,他們微閉雙眼,小憩一時。 范蠡、西施在小憩之後,依然駕舟前行,到了鹿頂山腳下,他們再次捨舟登山。 太湖佳絕處,莫過於黿頭渚,而黿頭渚之勝,則在鹿頂山。未登其巔,安知三萬六千頃之浩森?誰窺七十二峰之隱約?以其陡高96米有余,遂為七十二峰之冠。 范蠡詩性有發,低吟道: 浩森煙波三萬六盡收眼底, 漂渺翠微七十二默數胸中。 遙望翠岫列屏, 俯瞰林壑之幽美, 臨水喜鷺鷗之逐白帆, 登山得蘭桂之撲青衿。 范蠡和西施至鹿頂之巔,環顧四周,方知「四時有景,八方入畫」的道理。四時有景則是:暮春山花爛漫,盛夏濃蔭覆郁,深秋萬山紅遍,隆冬青松映雪。八方入畫則是:八個角度八個景向,八組畫面——四面有景皆入畫,一年無時不看花。 范蠡給西施講述了關於鹿頂的傳說: 鹿頂山,原有一頭仙鹿,傳說它是南極仙翁的坐騎,由於觸犯了天條,被仙翁一記耳光打下了雲頭,又由於仙翁在盛怒之下用力過猛,使鹿頂陷入五個手指痕,在手指的兩邊和中間擠出六個小包。這鹿在降臨幾間時,看中了景色秀麗、水草豐美的太湖之濱,便在湖邊化成一座美麗的山峰——鹿頂山。頭上的六個小包,也就變成了六個山頂。 西施聽完范蠡講述,不揣冒昧,吟一首五言律: 雨洗春泥軟, 山高興轉孤。 振衣臨絕頂, 撫掌望平湖。 塵霧遙迷楚, 煙光直過吳。 乾坤萬裡闊, 萬泣鹿生途。 「好一個『不泣鹿生途』,這是詩眼。鹿有鹿的命運,人有人的生途,不必因鹿而憂人,也不必因人而憂鹿。看開了,前途無限闊;退二步,天高地遠。」范蠡由西施之詩而引發人生道理。 下了鹿頂山,范蠡、西施再次登舟,調轉船頭,直奔湖中三山而去。西施看著范蠡搖櫓不內行,左右用力不勻,船東偏西歪,不能直行。她吃飽了,喝足了,來了興致,接過雙櫓熟練而輕快地向三山搖去。 在黿頭渚南是梅梁湖。其中,如果以東翼的「湖東十二渚」之一大浮渚和西翼的「湖西十八灣」之一頭灣,這兩個遙相呼應的景點之間的連線為前界,劃出黿頭渚前的一個水域,那麼三山大體上在這個水灣的中心,又成為灣內各點視野的焦點,並為灣內各點創立了中景。因此,三山不僅處於犢山峽前小水灣的視軸上,而且又處於全區中心部位的水面中心,給湖面水景平添了不少風韻。 范蠡、西施靠近了三山,方才得知,本非三山,而是四山;東鴨、西鴨、大磯、小磯。如果站在黿頭渚南望,只見東鴨、西鴨浮於兩端,大磯、小磯疊在一起,看到的只是三個山,所以叫三山。 東鴨、西鴨,如二鳧相向,大磯、小磯,似斷苦連。它們前後參差,高低錯落,隨著水灣之內各點視角的轉移,而產生景觀上的千變萬化;又隨著天氣的變換而若即若離,若浮若沉,若隱若現。三山體量雖小,但與周圍湖面的比例卻能恰如其分。如蚌孕明珠,如翠螺置於玉盤,如山水盆景。置身其上,四周翠嵐,風光無限。 三山以孤見奇,以小見勝,構成獨特的風景點。 過三山南望,水面更加寬闊,前方一群峰巒,——巍峨的馬山矗立湖心,與三山適成鮮明的對比,又像屏障,水面與天際線到那裡突然停止,使人產生豐富的想象。三山構成沒有仙人的仙境。 這次西施向范蠡講述三山的故事。是她與鄰居伯庸的夫人平時聊天時講述給她的,現在她轉述給范蠡聽: 太湖三山原本山陽縣所在地。縣令驕橫殘暴,把山陽城搞得烏煙瘴氣。由於煙氣上冒,污染了天庭環境,玉皇大帝非常生氣,旨令太白金星下凡,查找污染天庭的原因,並準備發大水淹沒那個地方。太白金星很快找到了山陽縣城,正是冒出煙氣的地方。正想返回天庭交差,但轉念一想,這山陽縣城內是否有好人呢?不能不分好壞一概淹死啊!便裝扮成一個老人到城邊去仔細觀察,發現一個後生,天天從一勺泉經過,上山打柴,奉養老母,便決定拯救這母子二人。他對後生說:。如果東門外廟前的獅子眼中出血,山陽城就要淹沒了,你趕快背著母親逃走。從此,這孩子每天上山時都到廟前看一次石獅子。後來屠夫知道了這件事,便想跟這小後生開一個玩笑,夜裡把豬血塗在眼裡。第二天,那後生一見石獅子眼裡出了血,立即邊跑邊叫:「石獅子眼裡出血了!山陽城要沉落了!大家趕快逃命啊!」後生奔回家,背起母親就走,洪水緊跟湧來,淹沒了山陽城。後生背著母親跑啊跑,實在跑不動了,就在一個高處停下來,洪水也到此為止。這個高處,就是黿頭渚。 山陽城被淹,壞人都淹死了,好人沒淹死,卻在大水中大哭小叫,甚為淒慘。這淒慘的喊聲,傳到東海龍宮,龍王聽到,立刻派龜丞相去解救山陽縣城的好人。龜從龍宮剛露出太湖水面,呼喊救命的好人紛紛爬上了龜背。龜不忍把這些好人淹死,就定在這裡,成了龜山。從遠處看湖中三山,確像一龜浮出水面。 范蠡聽完西施講的湖中三山的故事,感慨大白金星和龍王尚能分辨是非曲直,主動保護好人,使之不受傷害;而夫差和狗踐卻不辨忠奸,胡作非為,殘害生靈。有感於此,他吟詩一首: 島嶼縱橫一鏡中, 濕銀盤柴浸芙蓉。 誰能胸貯三萬頃, 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遠洪濤翻日月, 春寒澤國隱龜龍。 中流彷彿聞雞犬, 何處堪追泰伯蹤。 范蠡吟完詩,驀然覺得不遠方有一小船,在悄悄跟蹤,他輕輕觸了一下西施,用眼色指了指小船。西施會意,雙手搖櫓,用極快的速度,返回黿頭渚,通過清嶺門,轉回五裡湖。遠遠看到,後面追蹤的小船上的人,還在指指點點。 回到五裡湖住處,錢伯府大哥正接待前來找范蠡的三位客人。錢大哥叫范蠡去錢家院,范蠡一看是風胡子、楊來金、陳虎。范蠡一看,上前把三個人緊緊抱在懷裡,淚流滿面,一句話說不出來。 錢大哥又去悄悄把西施叫來,西施和風胡子、楊來金都熟悉,只是對陳虎稍顯生疏,經范蠡一介紹,也認識了。 「蠡哥、施姐,我們都想死你們了!」 「我們何嘗又不思念你們啊!」 「不管怎麼說,這次找到你們,要麼你們回去,要麼你們走到哪兒,我們跟到哪兒。這次可把我們找苦了。」 「也不瞞你們說,這地方不能繼續住下去了,必須馬上轉移。」 錢大哥莫名其妙地問:「為什麼?」 范蠡說:「今天我們在太湖三山游玩,發現一個可疑船隻,始終在盯著我們。從什麼時候跟上的,我們不太清楚,在三山時,跟我們的小船總是保持一定距離,船上人還指指點點。不像百姓,倒像是官府差役。吳已滅亡,肯定是越王派人跟蹤追來的。」 來金、陳虎齊說:「好,送貨上門,先把這兩個人收拾掉,然後再找狗賤算總賬!」 「是,蠡哥,不能再退讓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吧!」 「我對你們說過了,要收拾狗賤不會等到今天,在朝廷時,來個宮廷政變,易如翻掌,他沒有還手之力;就是現在,嘯聚兵馬,殺進越宮,也不是難事。但是,我不想那麼做,壞了我前半生的名聲,人家會以為我范蠡,從楚之越,就是為了篡權,當越王。豈不冤枉死我也!」 「大哥,事到如今,步步退讓也不是辦法啊!」 「現在還不是窮途末路。吳國是狗賤的勢力範圍,再向北,到定陶去,那裡天高皇帝遠,鞭長莫及。」 「那好,風胡子大哥送你們上路,我們倆斷後。」 范蠡、西施與錢伯庸一家告別。范蠡說:「我們夫婦在此落腳,多虧錢兄一家照顧,范蠡命乘運蹇,難以立足,只好另投他處。幾間破草房,所養魚、鱉,所種竹子,統統歸錢大哥所有,字據已寫,請錢大哥收起。」 「范蠡兄弟,開始我不了解你,還罵過你。話才說開不久,你們又要走了。房子、魚池我給你們保存著,什麼時候再來,什麼時候再交給你。」 范蠡與西施又草草與四鄰八捨告別,不敢驚動太大,連夜離開五裡湖。北出梁溪河,入長江,再向高郵湖、洪澤湖、駱馬湖,直奔微山湖、萬福河,準備定居萬福河流域的定陶,范蠡易名鴟夷子皮,西施易名席市。風胡子按照馮大光、蔡大毛等在仰止客棧的決定,執意隨范蠡、西施前往,范蠡怎麼勸說也沒有用。 商定了撤走路線,來金與陳虎留下來,暫時住在范蠡舊居,一應食宿,由錢大哥照應。 楊來金穿上范蠡留下的服裝,頭髮也梳成范蠡模樣;陳虎比來金稍苗條些,只能委屈他扮演西施了。 錢大哥已明白他們留下來的真實意圖,讓自己兒女在范蠡房子周圍放哨,發現可疑之人,立即報告來金和陳虎。 果然不出所料,兩天之後,有兩個面生的人,不斷在范蠡住房周圍游弋,還向別的人家打聽范蠡情況。錢大哥與四鄰八捨通氣,就伴說,范蠡西施仍住在這裡。 接到這個信息,來金與陳虎商議:不能在住地動手,因為那樣會給好心的錢大哥及鄰里造成災難;最好是把他們誘進太湖,搞個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次日早飯後,來金和陳虎仍扮成范蠡、西施模樣,陳虎臉上還著意塗上脂粉,遠遠看去,與西施無異。 他們搖櫓從五裡湖出發,還在船裡放了兩塊大石頭和兩條繩子。錢大哥不解其意,也照辦了。 出五裡湖,從犢山』門,進入太湖。剛出五裡湖,就一只小船不遠不近跟上來,你快他快,你慢他亦慢,總是保持一定距離,讓你既看得見,又甩不掉。 來金與陳虎故意與跟蹤者逗樂,一會兒搖得飛快,找到一個隱蔽之處躲起來;一會兒又搖得很慢,幾乎停下來,隨風蕩漾。弄得跟蹤者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這叫先乏其力。 來金與陳虎搖著船到處亂跑,沒一定方向,跟蹤者怕丟了目標,也只能跟著到處亂轉。越是接近中午,跑得越歡。不讓其休息、喘氣,這叫勞其神。來金和陳虎邊搖邊吃,吃飽喝足,跟蹤者卻沒有吃喝的時間,一看見他們開包要吃要喝,就拚命把他們甩得遠遠的。這叫餓其體。 等把盯稍人折騰夠了,接近動手的時候了,時已過午,赤日炎炎,他們以最快速度向湖中三山飛去,一下子轉到山後,來金和陳虎脫下服裝,口咬匕首,潛入水中。待跟蹤之船,剛繞過三山,氣還沒喘過來,船底朝天,二人滾入太湖,接著一把匕首刺入前胸,一把匕首扎入後背。不要幾分鐘,兩個人不出一口氣,漂屍太湖了。 來金和陳虎從水中推著翻了船,在三山靠岸,把自己船上的大石頭和繩子拿來,把兩具死屍和大石頭死死捆在跟蹤船的艙裡,讓艙裡灌上水,眼看著船和死屍慢慢沉入湖底。水面上的血,已隨著湖水飄落而四散開去。 中午天熱,漁民和游人都找涼快地方休息去了,他們在湖中三山背後,遠近沒有一個人看見。這兩個野鬼游魂,只能等多少年後的考古者去發掘吧。 一切收拾完畢,他倆把手洗淨,到三山的樹蔭下,把剩下的食物打掃乾淨,然後搖上小船,悠哉悠哉,返回五裡湖。好像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白天太陽照樣東出西落,晚上月亮借太陽的余光照耀太湖,漁民唱著漁歌在太湖上飄蕩,誰也不會想到,三山背後的湖底,沉落著一條船和兩具死屍。還說不定,喜歡沉底的鯰魚等正圍著兩具臭爛死屍美餐呢! 回到五裡湖住處,向錢大哥粗略介紹了一下情況,打點行裝,告辭錢大哥一家,照預定路線,匆匆追趕范蠡、西施和風胡子。差了三天的路程,日夜兼程,也得六天趕上。不知他們路上順利不順利?知道有兩人斷後,估計他們不會死命趕路。 ------------------ 亦凡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