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第二部) 第十回
長安城裡峰迴路轉 西子湖畔柳暗花明
話說1月19日,在少壯派的提議下,東北軍在渭南召集切以上軍官40余人舉行軍 事會議。王以哲因病沒有出席。何柱國發言堅持主和,受到與會大多數人的反對。 會議當即作出決議:在張副司令回來前決不撤兵,中央軍如再進逼不惜一戰。40多 名軍官在決議上簽了名。 王以哲、何柱國仍不同意渭南會議的決議,但又無法說服群情激憤的少壯派。 第二天,他們派飛機到蘭州把於學忠接來,因為他是張學良臨走時指定代他統率東 北軍的。31日晚上,楊虎城、於學忠、王以哲、何柱園和周恩來5人在王以哲家中召 開最高級會議,決定是戰是和。室外,少壯派實力人物旁聽。於學忠、何柱國、王 以哲認為現在已成內外夾攻、腹背受敵之勢,要打將是不利的,主張和平解決。楊 虎城說:「從道義上講,應該主戰;從利害上講,應該主和;東北軍方面既是主和, 那麼我們還是實行同顧祝同談妥的方案,和平解決吧!」最後讓周恩來表態,他說: 「我們原來是堅決主張和平解決的,以後你們兩方面有許多人堅決主戰,我們為了 團結,只要你們兩方一致主戰,我們也可以保留我們原來的主張。現在你們兩方一 致主和,我們當然是贊同的。不過,請你們要注意內部的團結和設法說服你們的部 下,否則恐怕還會發生問題。」 會議的結果,大大出乎少壯派意料之外:不是由楊虎城下動員令出擊,而是立 即派和談代表李志剛到潼關去繼續談判,準備簽字。少壯派極為惱火,認為這是王 以哲、何往國破壞的結果。 2月1日晚,他們在孫銘九家秘密聚會,決定除掉王、何等人,堵塞和談之路。 當夜,街上便貼出「除奸」的標語,情勢急劇地緊張起來。2月2日上午,少壯派突 然下手,由衛士營一幫軍人闖入王以哲住宅、開槍將王打死。何柱國、於學忠、董 英斌等因事先避人新城楊虎城公館得免予難。 接著,幾個青年軍官又沖入周恩來的辦公室。周恩來一看他們氣勢洶洶的樣子, 便明白了來意。他霍地站起來,大聲說:「你們要於什麼?你們以為這樣干就能救 張副司令回來嗎?不!這恰恰是害了張副司令。你們破壞了團結,分裂了東北軍,你 們在做蔣介石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你們是在犯罪!」在周恩來的嚴厲訓斥下,這 幾個青年軍官氣焰頓斂,低頭不語。周見他們平靜下來,又進一步開導他們。他們 自覺慚愧,流著眼淚跪下來向周恩來認錯請罪。 這時,西安城內瀰漫著恐怖氣氛,謠言蜂起,有的甚至挑撥說:少壯派是受共 產黨的指使行動的,共產黨有一張黑名單,要殺一批軍長、師長,打出紅旗。面對 險情,周恩來沒有驚慌失措,而是立刻帶著李克農、劉鼎趕往王以哲家裡。這時離 王以哲被害只有一個小時,王身中九彈,躺在血泊裡,家中亂成一團。周恩來是最 早趕到的,他安慰家屬,迅速幫助搭起靈堂,料理後事。消息傳出後,使東北軍高 級將領深受感動,解除了一些人對共產黨的誤會。 王以哲在東北軍中是很有威望的高級將領,他的被害激起了廣大官兵的憤慨。 消息傳到前線,駐防在渭南的東北軍立刻調轉槍口向西安開拔,前鋒到達臨潼,要 殺孫銘九等人祭靈。眼看一場自相殘殺的悲劇就要上演,』和平解決事變的成果即 將毀於一旦。 周恩來聞訊,立即派共產黨人劉瀾波到渭南前線向要為王以哲報仇並進兵西安 的劉多荃師長說明真相,陳述利害,勸他偃旗息鼓。同時,周恩來考慮到少壯派在 發動西安事變中是有功的,他們錯誤地刺殺王以哲的動機還是想拯救張學良,便冒 著袒護兇手的嫌疑,派劉鼎將孫銘九、應德田、苗劍秋送到紅軍駐地雲陽,而後轉 赴天津。這樣即使少壯派失去了首領,不致再肇生事端,也使要替王以哲報仇的人 失去了目標,從而防止了事態的擴大。 然而「二二事件」所造成的損害畢竟是難以完全彌補的。少壯派那種不顧大局 的魯莽行動,把原有的裂痕完全撕開了,從而嚴重破壞了「三位一體」的內部團結, 決定性地削弱了西安方面同南京談判和營救張學良的力量和地位。「二二事件」以 後,東北軍內部人心渙散,瀕於分裂。渭南前線的部隊自動撤到渭河以北,給中央 軍讓出進人西安的大路。一些高級將領在南京方面的政治攻勢下進一步發生分化。 軍長綴徽流等紛紛表示願意東調,離開西北。南京方面乘礬施加壓力,提出一項更 不利於東北軍和十七路軍的軍事善後辦法。 2月8日,中央軍一個師和平開入西安。9日,顧祝同到達西安,成立「西安行營」。 至此,西安事變落下了帳幕。同時,國共合作的新時期開始了。 東北軍、十七路軍依照甲案向指定地點集結的同時,陝南的紅軍也開始向陝北 撤退。這時候,國共雙方重開談判的可能性已經存在。 2月4日,毛澤東首先舊事重提,電告潘漢年,要潘邀張沖來延安商決雙方合作 各種問題。張沖字淮南,國民黨最年輕的中央執行委員,時任中央組織部調查科(「 中統」前身)總干事,主管情報事務,頗受蔣介石和陳氏兄弟器重。 第二天,蔣介石即作出反應,通過張沖表示歡迎周恩來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去杭 州見他。 毛澤東很希望早一點形成一個合作的書面協定。單純從軍事上看,眼下的情況 比西安事變前更糟。中央軍進駐西安一線,一旦蔣介石下令「剿共」,後果不堪設 想。西路軍只剩下幾千人了,在河西走廊進退維谷,瀕臨絕境,這不能不使毛澤東 憂心如焚。而蔣介石呢?險些使他喪命的西安事變如同劈頭一棒。給他一頓嚴厲的 教訓,使他不得不承認,「剿共」實在無法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共產黨問題總是他 的一塊心病,總是要解決的,武力征服眼下不可,那就談一談吧。 過了三天,蔣介石忽然改變了主意,要西安行營主任顧祝同先和周思來談出大 概,爾後去見他。蔣在給顧的電報中說:「我方最要注意之點,不在形式之統一, 而在精神之統一,一國之中,決不能有性質與精神不同之軍隊。簡言之,要求共同 實行三民主義,不做赤化宣傳工作。若同意此點,則其他易商量。」 2月9日開始,國共兩黨在西安舉行正式會談。中共代表是周恩來、葉劍英,國 民黨代表是顧祝同、張沖、賀衷寒。 當時,國民黨正準備召開五屆三中全會。為了促進國民黨政策的轉變,經過毛 澤東、張聞天等的醞釀和起草,中共中央於2月10日發出《致國民黨三中全會電》, 提出了著名的五項要求和四點保證: 當此國寇猖狂,中華民族存亡千鈞一髮之際,本黨深望貴黨三中全會,本此方 針,將下列各項定為國策:(一)停止一切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二)保障言 論、集會、結社之自由,釋放一切政治犯;(三)召集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 集中全國人材,共同救國;(四)迅速完成對日抗戰之一切準備工作;(五)改善人民 的生活。 如貴黨三中全會果能毅然決然確定此國策,則本黨為著表示團結御侮之誠意, 願給貴黨三中全會以如下之保證:(一)在全國范圃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 方針;(二)工農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 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之指導;(三)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施普選的徹底民主制 度;(四)停止沒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堅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共同綱領。 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公開提出的實現國共合作的條件。不難看出,中共中央 作出了重大的原則性讓步,這裡已經嗅不出多少階級鬥爭和共產主義的氣息。但是, 這是審時度勢後的必然選擇。本黨的理想、信念固然重要,但不能不服從全民族的 最高利益。毛澤東當時就說:「此電發表,各方面看法是不同的:托派必說我們投 降,左派伯我們上當。然而在政治上是可以說明的,是可以表示我們真正抗日團結 御侮決心的。」 據此,周恩來與顧祝同繼續談判,並陳述了中共對一些基本問題的意見。12日, 雙方就共產黨在適當時刻公開、蘇區政府改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編為國民 革命軍、擴大民主、分期釋放在獄的共產黨員等問題達成了初步的協議。 關於紅軍的編製,周恩來明確要求:紅軍擬編12個師,4個軍,以林彪、賀龍、 劉伯承、徐向前為各軍軍長,組成一路軍,設正副司令,朱德為正,彭德懷為副。 之所以強調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為軍長之一,也就是要將西路軍作為改編後的一個 軍,以解救西路軍於危境。對於這一方案,顧祝同表示不同意。 周恩來建議先把談判的規格降下來,以劉伯承出面談。 蔣介石對中共的要求頗為不滿。他在給顧祝同的電示中說:「八團兵已在一萬 五千以上之數,不能再多……其各師之參謀長與師內各級副職,自副師長乃至副排 長人員,皆應由中央派充。」 顧祝同接此電示,對共產黨能否接受這樣的條件深表懷疑,等了3天,才派參謀 趙啟祿約劉伯承談話。劉伯承聽完後,當即表示:「且不說什麼主義,你認為紅軍 編兩個師八個團一萬五千人合適嗎?」趙啟祿答:「這是蔣先生的意見。」劉伯承 與趙啟祿有私交,開玩笑說:「黃埔時我和聶榮臻教過的學生如今有多少個軍長師 長?蔣校長未免太厚此薄彼了吧!」 2月15日至22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在南京舉行。會上,汪精衛致開幕詞, 孔樣熙作政治報告,何應欽作軍事報告,張群作外交報告,蔣介石向會議報告了 西安事變的經過,並散發其《西安半月記》。宋慶齡從1927年7月以後第一次出席 國民黨的中央全會。她在演說中批評道:「令人萬分遺憾的是,直到今天,政府 中仍有個別人士不了解救國必先結束內戰的道理,在今天居然還可以聽到『抗日 必先剿共』的老調,這是多麼荒謬!我們要先打斷一只手臂之後再去抗日嗎?我 們內戰期間,國力都耗費在內爭上面,日本軍團將我們的土地一塊塊跳割去,使 我們的國家受到蹂躪。每一個中國愛國志士現在都慶幸政府在這些痛苦經驗之後 已開始了解,救國必須停止內爭,而且必須用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全部力量,以保 衛中國國家的完整。」她和何香凝、馮玉祥、孫科等十余人聯名提出了恢復孫中 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決議案,但卻沒有被通過。此外,楊虎城、 於學忠提出了西安方面關於抗日救國8項主張的議案。督促政府盡快停止內戰。李 宗仁等9人提出保障言論出版自由、保護愛國運動、解放群眾及加強救國運動案。 同時,親日派汪精衛提出了堅持「剿共」的政治決議案。 會議雖沒有制定明確的抗日方針,但在國內政策上確認了和平統一、修改選舉 法、擴大民主、開放言論、釋放政治犯等原則,部分地接受了共產黨和國民黨抗日 派的要求。但同時,會議通過了一個《根絕赤禍案》。內稱:「共產黨加入本黨後, 竟食誓言,在本黨掩護之下,初則對本黨陰分壁壘,繼則對本黨多方分化……演成 兩湖之恐怖,構成寧漢之痛史,北伐大業,幾致停頓。又復言創立紅軍,破壞本黨 幹部鼓動階級鬥爭,奪取革命政權。」歷數共產黨的「罪行」後,提出徹底取消紅 軍,取消蘇維埃,停止赤化宣傳,停止階級鬥爭。這些用詞似乎同過去沒有什麼不 同,但細看它的內容,卻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周恩來指出:「這個東西是雙關的, 因為紅軍政了名稱,也可以說是取消紅軍,但紅軍還存在;蘇區改了名稱,也可以 說是取消蘇區,但蘇區還存在。所謂停止階級鬥爭,停止赤化宣傳,就是不許我們 在國民黨統治區有政治活動。」不管怎麼說,在國共合作的道路上總是又前進了一 步。 在此形勢下,中共再次作出讓步。2月24日,周恩來提出的、得到中央認可的談 判方針裡增加了這樣的內容:放棄共產主義信仰絕無談判余地,但可以服從三民主 義;取消共產黨絕不可能。但承認國民黨在全國的領導地位,如果國民黨改組為民 族革命聯盟,共產黨可整個加入;軍隊改編人數可退至4個師6萬余人。 蔣介石笑了。在他看來,共產黨一旦服從三民主義,政治障礙已基本消除。1月 26日,他命張沖帶著新提議去西安和周恩來談判。在這個提議中,蔣介石也作了一 些讓步,把改編人數加了一倍,兩師八團變成了三師九團。 在27日的談判中,周恩來提出紅軍最少改編六個師,上設一總指揮部,至少六 萬人。 張沖以蔣介石高級幕僚的身份,給周恩來透了這樣的「機密」:「蔣先生一味 壓縮編製,並非輕視紅軍,只是怕其太壯大。我估計他最多只能答應編四個師四萬 人。」 周恩來道:「恐怕不行。淮南兄,現今主要障礙已經消除,多一兩個師真的就 礙了大局?此事最終要蔣先生定奪,不如就這麼告一段落。眼下我們河西和陝南的 部隊十分困難,淮南兄能否設法以解燃眉之急?」 毛澤東接到周恩來的報告電,眉頭舒展了許多。蔣介石不再糾纏政治信仰問題。 實在讓他意外。軍隊?軍隊存在人民之中,只要時機成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只要黨能取得合法性和獨立性,其他問題都好解決。連日來,紅軍河西部隊連遭重 創,總人數銳減,實數差不多也可使對方接受了。3月1日,他和張聞天致電周恩來。 把改編人數調整至五萬。兩天後,毛澤東再電周恩來,指出談判的中心是取得合法 地位,「把紅軍數目誇張太大,使對方恐懼,對於我們亦不利。」 3月4日,周恩來與張沖就軍事問題達成協議,紅軍改編為四師十二團。蔣介石 不允此案,堅持三師九團。7日,毛澤東再作退讓,電告周恩來:「如蔣堅持三個師, 亦只得照辦。」3月8日,周恩來、葉劍英和顧祝同、張沖、賀衷寒會談。彼此認為 許多意見大體己趨一致,決定將一個月來的談判做一個總結,由周恩來寫成條文, 當晚電告蔣介石作最後決定,以便執行。 事情進行得似乎還算順利,但波折很快就到來了。 當周恩來把他起草的「三八協議」草案提交顧祝同後,兩天沒有消息。3月10日, 顧祝同、張沖、貿衷寒一起修改這些條文。11日,突然由賀衷寒這位當年的「黃埔 三傑」之一提出一個修改案,把原已達成的協議改得面目全非。其中提出:紅軍改 編為三個師後,每個師的人數只能有一萬人,共三萬人,要服從南京軍事委員會和 蔣介石的「一切命令」,政訓人員由南京政府派人參加,各級副職也由南京政府逐 漸派人充當;「陝首寧行政區」改為「地方行政區」,直屬所在各省,並取消「民 選制度」,改「民選推薦」為「地方推薦」。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紅軍和蘇區完 全置於南京當局的直接控制之下。在善後事宜中,又將共產黨迫切要求的停止進攻 河西紅軍一條刪去。 周恩來非常生氣,冷笑一聲,問道:「蘇區一分為三也罷,取消民選也罷,就 是投降,把編製壓制三萬,還怎麼降?」 張沖一看情勢不對,說道:「這一案實在太不夠格。顧主任,怎麼變成這樣了?」 顧祝同不說話,眼睛瞟著賀衷寒。 賀衷寒伸出拇指朝空中一指:「我也是奉旨行事啊!」 周恩來拿著修改案拂袖而去,當即電告中共中央書記處,指出:賀案「意在利 用這一機會,束縛我們愈緊,則愈難在蔣面前討價,特別是以河西問題脅迫我們… …這些爭執基本上仍是民主政治與紅軍獨立領導問題,不是與顧、賀可以解決得了 的。」 中共中央書記處12日復電周:「賀、顧所改各點太不成話,其企圖在於欲使我 黨放棄獨立性,而變成資產階級政黨之附屬品。關於此點,我們必須堅持自己立場, 絕對不能遷就。」電報最後說:「總的和平局面已定,政治上采取進攻的態勢,只 會有利於問題的解決,不會使談判根本破裂。」 當晚,周恩來約見張沖,指出由於賀衷寒橫生枝節,一切都有根本動搖的可能。 要他以原提條文電蔣介石,否則只有請張沖回南京見蔣。 張沖去見顧祝同,顧暗暗叫苦,對張沖說:「這事叫賀衷寒弄壞了。老頭子的 電報只提了副佐問題,賀衷寒自作聰明改得太多。你去告訴周,根據原案再談。」 有必要再談嗎?很明顯,這些問題不是西安國民黨談判人員所能解決得了的, 需要同蔣介石直接談判。中共中央書記處同意周恩來的意見,由他向國民黨方面「 申明西安無可再談,要求見蔣解決。」 3月16日,周恩來返回延安。歷時一個多月的西安談判告一段落。 談判期間,周恩來又交了一個姓張的朋友,那便是張沖。在一個多月裡,他與 周恩來朝夕相處,頻繁接觸。國民黨內有人放出口風:「淮南過於冒險,這樣的事 干好了千好萬好,做得不好就會成為千古罪人。」張沖聞知後坦然地說:「調查科 的任務就是對付共產黨,但事至今日,我深切認識到國共合則興,不合則亡。年年 圍剿,節節失利;強鄰虎視,外債高築;民不聊生,國將不國。我自受命以來,風 夜優懼,『將盡我職責,爭取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至於個人功罪,在所不計。」 以後,張沖一直為國共合作奔走呼號,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這是質話,不提。 西安談判雖未取得理想結果;卻也並非白費。正如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所述: 「總司令派赴西安的使者張沖將軍和共方在西安的代表周恩來談判的結果,在4、5、 6月裡發生了一些重要變化。經濟封鎖取消了,紅軍和外界建立了貿易關係。更重要 的是,雙方悄悄地恢復了交通聯繫。在邊界上,紅星旗和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象征 性地交叉掛在一起。」其實還有一個顯著的成果,便是國民黨方面允許中共在西安 設立辦事處。 1937年3月下旬,周恩來由潘漢年陪同由上海赴杭州,同蔣介石直接會談。會談 前一天,周恩來在上海通過宋美齡將中共中央書記處的15條意見先交給蔣介石。西 湖會談事關重大而又極其機密,談判地點選在「一角夕陽藏古洞,四圍嵐翠遙接村」 的煙霞山。 會談開始,雙方略事寒瞳,周恩來便開宗明義地說:「中國共產黨對國共合作 的立場,是站在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改善的共同奮鬥的綱領上的。」 蔣介石徽微頷首。周這一立場也是國民黨整天掛在嘴上的。 周恩來接著說:「中共是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謀求同蔣先生和國民黨合作, 但決不能忍受『投降』、『改編』的誣蔑。」 言外之意,中共及其軍隊一定要堅持其獨立性。 蔣介石默不做聲,示意周繼續說下去。 為了表示中共的合作誠意,周恩來明確表示:「中共反對各省的倒蔣分裂運動, 但蔣先生與南京方面應該給以機會,提高他們對抗日民主的認識,以徹底實現和平 統一。」 蔣介石聽到這些話,眼睛不禁為之一亮,嘴角也漾起了一絲笑意。 在談話中,周恩來重申中共的幾點具體要求:一、陝甘寧邊區須成為整個行政 區,不能分割;二、紅軍改編後的人數須達四萬余人;三、3個師以上必須設總部; 四、副佐及政訓人員不能派遣;五、紅軍學校必須辦完本期;六、紅軍防地須增加。 蔣介石在談話開始時首先表示:「中共有民族意識、革命精神,是新生力量, 幾個月的和平運動影響很好。由於國共分家,致使十年來革命失敗。造成軍閥割據 和帝國主義者占領中國的局面,我們要各自檢查過去的錯誤。」 接著,他強調這次談話的主題:「中國共產黨不必說同國民黨合作,只是同我 個人合作即可。希望中共這次改變政策後,與我永久合作,即使我死後,也不要分 裂,免得因內亂造成英、日聯合瓜分中國。因此。要商量一個永久合作的辦法。」 對於周恩來提出的幾點要求,蔣介石表示:「這些都是小節,容易解決。中共 在幾個月後可以參加國民大會、國防會議;行政區可以是整個的,但須由中共推薦 一個南京方面的人來做正的,以應付各方,副的以下均歸中共,並由中共自己來干, 我不來干涉;軍隊人數不同中共爭,總的司令部可以設,我決不來破壞紅軍部隊, 只是聯絡而已;糧食接濟定額設法解決;即使永久合作的辦法尚未肯定,我也決不 再與紅軍打。」 周恩來說:「我們也希望永久合作。我認為共同綱領是保證合作到底的一個最 好辦法。」 蔣介石表示贊同,立刻說:「那就請你趕快回延安去,商量合作與綱領問題。」 周恩來忙問:「蔣先生有什麼具體辦法?」 蔣介石回答說:「我還沒有,共產黨可以先商量。」 看起來,蔣介石這次的態度確實很爽快,但,周恩來對蔣介石有著多年的了解, 一下就看透了他的真實意圖所在。在一份報告中,周恩來寫道:「總觀蔣的談話意 圖,中心在領袖問題。他認為這一問題如能解決,其他具體問題自可放鬆一些,否 則必從各方面給我們困難,企圖逼我就範。」 正是: 要知心腹事,但聽口中言。 究竟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