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第二部)   第二十一回
毛澤東欣逢雙喜 蔣介石悉對危局


  卻說蔣介石這時在忙於軍事問題的同時。也沒有忘記考慮兩黨關係。
  5月31日,國民黨中常委通過一個《關於對黨外各種政治團體及其分子之態度的
決議》,明確規定:對於那些不放棄原有主張,確認本黨三民主義為最高準繩的團
體和其分子,應嚴予取締。根據中常委的決議,6月3日,陝西省黨部下令解散了西
安13個救亡團體,逮捕了各團體領導人。《新華日報》隨即對此事作出反應,要求
消除隨便捕人、亂封團體、亂禁書報的現象,但沒有把問題歸為國民黨的上層,認
為「主要原因是由於地方政治的黑暗」。
  過了幾天,在西安主持工作的林伯渠向毛澤東、張聞天報告:西安一些頑固分
子以反共代替抗日,企圖造成對日妥協,是否應在陝甘寧邊區問題上路作讓步,以
阻止妥協局面出現。毛澤東答覆說:」這些反動行徑並不足怪,亦不必驚惶,指出
他們違反中央意志,違反抗戰建國綱領,使之孤立。目前邊區采取的一些辦法,不
過為了自衛,並非有意與之對立,目前無讓步之必要。」
  顯然,毛澤東對國民黨采取了不與之發生正面沖突,但你說你的、我干我的策
略。比如,蔣介石不同意將八路軍擴編為三軍六師,不過只是少了個名分,八路軍
照樣發展壯大。蔣介石下令逮捕了黃埔畢業生、陝西共產黨重要負責人宣俠父,但
陝西共產黨員仍以幾何級數增長。
  這時候,還發生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6月3日,國民黨中央監委會作出決議:
恢復陳獨秀、張國燾、毛澤東、周恩來、葉劍英等26人國民黨黨籍。
  當天,毛澤東等了人電告國民黨中監委:「國共兩黨雖在政治上已告合作,但
組織上兩黨關係是否恢復到民國13年之辦法並沒商定。且此案事前並未通過與徵求
本黨中央及各人意見,今鄭重聲明不予承認。請將此聲明於明日見報。」
  中監委此舉,也許是希望造成「一個大黨」的部分現實。然而不管是否報告過
蔣介石,都顯得太草率了。事前既與延安無電報往來,又未找就住在武漢的中共代
表團協商,只顧單方面匆匆宣佈,豈不是自討沒趣、陷於被動嗎?客觀上,毛澤東
等人的聲明無疑使國民黨蒙受了不小的名譽損失。幾天後,國民黨中監委被迫發表
聲明撤銷此案。
  此後不久,中共領導層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毛澤東遇到了一個轉為顧境
的歷史性機會。
  王稼樣回延安了!王明、康生離開莫斯科後,正在蘇聯治傷的王稼祥和鄧發一起,
擔任了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在長征途中,在遵義會議上,作為促成毛澤東
走上決策崗位的堅定的支持者,和毛澤東的關係已非同一般。
  因延安和莫斯科路途遙遠,電報往來仍無法把中國的實情原什原昧地端過去。
三月政治局會議後,毛澤東、張聞天派遣任弼時前往蘇聯,向共產國際執委會報告
中日戰爭的形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狀況和中國共產黨的工作,使共產國際對中
國的實際情況有了較多的了解,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認識。
  「五一」節之後,王稼樣的身體逐漸好轉,經過請示中共中央,他準備夏季動
身回國。為此,共產國際特地舉行了一次會議,討論中國革命問題。在季米特洛夫
的主持下,執委會主席團通過了兩份文件,充分肯定並完全同意中國共產黨的政治
路線,明確支持和聲援中國全民族的抗日鬥爭。並決定將文件交王稼祥親自帶回國
內,面呈中共中央。
  王稼祥臨行前,季米特洛夫找王和任弼時一起談了話。
  在克裡姆林宮的客廳裡,季米特洛夫代表共產國際執委會作了重要指示。他說: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毛澤東同志是久經考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共目前仍然
應該堅持與國民黨又合作又鬥爭的原則,警錫重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悲劇。」他鄭
重地說:「你們應該告訴中國共產黨全體黨員,在中國革命實際鬥爭中,應該承認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領袖。請告訴王明,不要再爭吵了。」
  王稼祥帶著共產國際的指示和兩個重要文件,以及蘇聯援助的一些武器、物資、
書籍,動身回國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王稼祥帶著尚方寶劍回國,對一向言必稱國際
的王明來說,還會有什麼好結果嗎?
  王稼祥回到延安的當天,就分別向毛澤東、張聞天傳達了共產國際的指示,並
作了其他問題的口頭匯報。他將共產國際的書面文件交給了毛澤東。
  在武漢的王明得知王稼祥回國,而且帶來了共產國際的重要指示,他坐立不安,
盤算著指示的內容。很快,中共中央決定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通知王明離漢
赴延參加會議,並明確提到,會議要聽王稼樣傳達共產國際指示。王明經過左思右
想,提起筆來,起草了一封給黨中央的電報,提出要到武漢召開六中全會。王明以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自居,以為共產國際來了指示,理所當然地該由他主持黨中央全
會。
  接到王明的電報後,毛澤東生氣地說:「我們共產黨的中央會議為什麼要到國
民黨地區去召開?我就是不去!」
  王明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函告王稼祥,請王稼祥速赴武漢與他單獨議事。
  王稼祥立即把王明的信交給了毛澤東,並說:「王明是有陰謀的,我盡量想辦
法叫他立即回延安來。」
  毛澤東高興地說:「應該這樣做!」
  王稼祥擬出了一份給王明的電報,嚴肅指出:請按時來延安聽取我的重要傳達,
你應該服從中央的意見,否則,一切後果由你自己負責。王稼祥指示機要部門立即
給武漢發去。
  王明無可奈何,不得不收拾行裝。8月28日,他和周思來、博古等同返延安,准
備參加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9月1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先召開政治局會議。以便為六屆六中全會做準備。會
議第一天,即由王稼樣作傳達共產國際指示的報告。他說:「根據國際討論時季米
特洛夫的發言,認為中共一年來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尤其是朱、毛等領導了八路
軍,執行了黨的新政策。國際認為,中央的政治路線是正確的,中共在複雜環境及
困難條件下真正運用了馬列主義。」
  王稼祥傳達道:中共中央「在領導機關中要在毛澤東為首的領導下解決,領導
機關中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他說,這是季米特洛夫在他臨走時的特別囑咐。
  王稼祥的傳達,表明毛澤東的領袖地位終於得到了共產國際的承認,從根本上
剝奪了王明以共產國際「欽差大臣」自居的資本。王明像是挨了當頭一棒,臉色極
為難看。
  李維漢回憶說:「季米特洛夫的話在會上起了很大作用,從此以後,我們黨就
進一步明確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解決了黨的統一領導問題。」
  毛澤東也作過這樣的評價:「六中全會以前雖然有些著作,如《論持久戰》,
但是如果沒有共產國際指示,六中全會還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在這次會議上,主報告還是王明作的,毛澤東作了長篇發言。27日,政治局會
議的最後一天,對將要召開的六中全會議程作了重大變動,確定由毛澤東作政治報
告,王明只作關於國民參政會的報告和負責起草政治決議案。
  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六屆六中全會,是9月29日至l1月6日在延
安橋兒溝天主堂召開的。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和各方面負責幹部55人,是「六大
」以來到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央會議。
  會議第一天,毛澤東、王稼祥、王明、康生、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博古、
劉少奇、陳雲、項英、張聞天被選為主席團成員。毛澤東宣佈會議議程。這時,傳
來武漢情況緊急的消息,主席團決定以毛澤東的名義繪蔣介石寫一封信,鼓勵他堅
持團結,堅持抗戰到底。
  會議第二天,周恩來匆忙作了發言之後,就離開會議,帶著毛澤東的親筆信前
往武漢去了。
  毛澤東作的《論新階段》的報告成為全會及會後在全黨統一思想的綱領性文件。
他在會談作結論時,專門批評「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口號說:「中國的情形是國
民黨剝奪各黨派的平等權利,企圖指揮各黨聽它一黨的命令。我們提這個口號,如
果是要求國民黨『一切』都要『經過』我們同意,是做不到的,滑稽的。如果想把
我們所要做的『一切』均事先取得國民黨同意,那末,它不同意怎麼辦?國民黨的
方針是限制我們發展,我們提出這個口號,只是自己把自己的手腳束縛起來,是完
全不應該的。」
  儘管如此,在基本分清是非之後,毛澤東對王明本人的態度還是溫和的。他說:
王明在會上已表示「完全同意各報告」,「王明在部分問題中說的有些不足或過多
一點,這是在發言中難免的。這些問題已弄清楚了。王明在黨的歷史上有大功,對
統一戰線的提出有大的努力,工作甚積極,他是主要的負責同志之一、我們應原諒
之。」
  後來,毛澤東對這樣對待王明做過解釋:「在六中全會的文件上,在六中全會
的記錄上,看不出我們尖銳地批評了什麼東西,因為在那個時候,不可能也不應該
提出批評,而是從正面肯定了一些問題,就是說在實際上解決了問題。」對王明問
題的總清算是在幾年之後的延安整風時。
  毛澤東在會上特別強調黨的團結,並講了對幹部問題的處理,提出對處理錯了
的「應予平反」,沒有搞清楚的要搞清楚。他說:對蕭勁光公審和開除黨籍是「豈
有此理」;對瞿秋白、何叔衡的處罰「皆不妥當」;對周以栗、余澤鴻在政治上組
織上的打擊是不對的,對鄧小平的打擊「亦應取消」;對陳毅、曾山、張鼎丞等所
受的批評、處罰「皆應取消」;羅明路線除個別人外,被處罰者應「宣告無罪」;
四方面軍犯過錯誤的同志應與張國燾有區別;博古、羅邁只要承認錯誤「則無問題」。
  這樣一來,毛澤東更是威信大增。他從統戰以來一直堅持的各方面的主張,在
這次會上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40多人的發言,大都明確表示了對毛澤東
的擁護。彭德懷發言說:「領袖是長期鬥爭經驗總結的,是長期鬥爭中產生的。毛
澤東的領導地位是由正確的領導取得的。」
  張聞天後來說:「六中全會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實質上推翻了王明路線。王
明。這時候碰了三個釘子,一個是蔣介石的釘子,一個是中央內部的釘子,一個是
王稼祥同志從共產國際帶來的釘子,所以氣焰也小些了。」
  張聞天頗有自知之明,他主動要求讓位,向毛澤東提出,黨中央總負責人的職
務應該由毛來擔任了。然而毛澤東不同意,認為目前還不是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
要張聞天繼續當下去。張聞天5年後這樣回憶道:「六中全會期間,我雖未把總書記
一職讓掉,但我的方針還是把工作逐漸轉移,而不是把持不放。自王明留延安工作
後,我即把政治局會議地點,移到楊家嶺毛澤東同志佐處開。我只在形式上噹噹主
席,一切重大問題均由毛主席決定。特別是七八月政治局會議(史稱神仙會議)之後,
我實際上是做了宣傳教育部門的工作。」
  這次會後,中共中央決定把王明留在延安,不讓他到武漢去了。
  毛澤東後來說:「六中全會是決定中國之命的。」
  毛澤東成功了!他不僅政治上成功了,而且愛情上也成功了,因為他和江青的
熱戀恰恰發生在這一時期。賀子珍與毛澤東發生矛盾,離開毛澤東已經9個多月了。
這一空當,正好給上海影星藍蘋提供了機會。在康生的精心運作下,曾有過三次婚
姻經歷的藍蘋主動闖人了毛澤東的生活。毛澤東這時45歲,剛經歷了與賀子珍的感
情糾葛,他孤獨,寂寞,缺乏情感的慰撫。而藍蘋只有24歲,漂亮、聰穎、熱情,
或許當時也不乏婉柔,當她適時地填補毛澤東的感情空缺時,毛澤東已不能也不願
意拒絕。他或許以為找到了真正的愛人,真正的感情需要;成許以為這次婚姻將給
他的生活帶來新的幸福和希望。對婚姻的過高期望值或許正好引他步人了婚姻的誤
區。
  六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和江青的關係已經公開化了,黨內議論頗多。在延安的,
用嘴和書信表示不滿,在前方打仗的將領得知毛、江熱戀,不惜用電報表明自己的
態度。最後,這些情況都匯到了總負責張聞天手裡。因為這事的當事人是剛得國際
承認、並受到大家擁戴的領袖人物,誰處理起來都感棘手。張聞天拿著這些函電,
不知如何是好。六中全會結束後,張聞天想了一個折衷辦法,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說:你與賀子珍合不來,另外結婚,誰都沒有意見,不過,按江青在上海
的表現,似不合適。
  據說,毛澤東看了張聞天的信,發火了,當場把信撕成碎片。為了解除人們的
疑慮,由主管情報工作的康生出具了一份書面證明:「經調查,江青同志政治上無
問題,其歷史清白。」
  第二天,毛澤東在合作社擺了兩桌酒席,宣佈與江青結婚。賀喜的人群裡,沒
有張聞天。
  此後,毛澤東即從鳳凰山遷到了楊家嶺的三間窯洞,與江青共同生活在一起。
以後的情形,以及這場婚姻的結局,人所共知,此不贅述,還是書歸正傳吧。

  10月4日,周恩來一覺醒來,看了看表,發現已經到了蔣介石約見他的時間。離
開武漢一個多月了,他看到路旁炸毀的房屋不知又增加了多少。,他忽然聞想起了
8月6日毛澤東等人發來的一份電報:「保衛武漢,重在發動民眾……務須避免不利
的決戰,至事實上不可守時,不惜斷路放棄之。」難道武漢戰事之結局又一次被毛
澤東言中了嗎?在延安住了個把月,周恩來的心情極為複雜。王明這一頁看來是徹
底翻過去了,他在中央全會上已經陷於孤立,自己和他在長江局共事八個多月,雖
然有過意見分歧,畢竟有一些電文是共同簽署的,有一些活動是共同參與的,別人
將會怎樣看呢?敵後戰場,八路軍搞得生龍活虎,誰都不得不承認毛澤東的遠見卓
識。持久戰,發動民眾以全面抗戰,這兩點都由毛澤東率先提出。持久戰的局面已
經形成,這一點蔣介石比較清醒,可是他對發動民眾卻頗為遲鈍,對自己主管的以
第三廳為主的抗戰宣傳工作也不熱心,不支持,尤其是兩黨關係,合作雖已實現,
但還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長此下去,抗戰大業何以能竟?周恩來在延安開會時,
主要談了這種憂慮。現在,毛澤東也認為目前的合作方式不利於長期合作,提出了
從前他不太感興趣的民族聯盟方式,並申明停止在國民黨內部招收黨員、組織支部
活動。可是,蔣介石會不會接受這個方案呢……
  想著想著,已經來到軍事委員會門口。
  蔣介石迎他進屋,寒喧過後,問道:「恩來,聽說你們在開六中全會,沒想到
你來得這樣快呀。」
  周恩來忙答:「會正在開。聽說這裡形勢危急,我就先來了。我們中央一致認
為,加強兩黨組織上的合作極端重要,我急忙趕回來,為的就是盡快向你和貴黨轉
達這個願望。」
  「很好很好。」蔣介石這麼說著,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你帶汲帶書面協議
?」周恩來掏出一封信,…這是毛澤東給你寫的信。毛澤東同志因武漢戰事緊張,
要我立即把這信轉給你。我們認為抗戰形勢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此階段之
特點,將是一方面更加困難,然又一方面更加進步,面其任務在於團結全民,鞏固
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田難,準備反攻。」
  蔣介石接過信;只見上面寫著:
  介石先生惠鑒:
  恩來諸同志回延安,稱述先生盛德,欽佩無既。先生領導全民族進行空前偉大
的革命鬥爭,凡在國人,無不崇仰。十五個月之抗戰,愈挫愈奮,再接再厲,雖頑
寇尚未戰其兇鋒,然勝利之始基,業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無窮。抗戰形勢,
有漸次進入一新階段之趨勢,一方面將更如困難,然一方面必更加進步。必須實行
團結全民,鞏固與擴大抗日陣線,堅持持久戰爭,動員新生力量,克服困難,準備
反攻。在此過程中,敵人必利用歐洲事變與吾國弱點,策動各種不利於吾國統一團
結之破壞陰謀。因此,同人認為此時期中之統一團結,比任何時期為重要,唯有各
黨各派及全國人民克盡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統一領導之下,嚴防與擊破敵人破壞陰
謀,清洗國人之悲觀情緒,提高民族覺悟及勝利信心,並施行新階段中必要的戰時
政策,方能得到停止敵之進攻,準備戰事反擊之目的。因武漢緊張,故欲恩來同志
不待會議完畢,即行返漢,晉謁先生,商承一切。未盡之意,概托恩來面陳。澤東
堅決相信國共兩黨之長期團結,必能支持長期戰爭,敵雖兇頑,終必失敗,四萬萬
五千萬人之中華民族,終必能於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克服困難,準備力量,實行反攻,
驅除頑寇,而使自己雄立於東亞。此地此志,知先生必有同感也。專此布臆,敬祝
健康並致民族革命之禮。

                          毛澤東謹啟
                      民國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月
  蔣介石看完信,連說;「好,好!」沉思片刻,朝桌上一放說道:「南潯線將
士用命,殲敵數萬,戰局會有所改觀的。只要各方力朝一處,事情要好辦得多。只
要北守武漢,南守廣州,再有外援,我們就可掌握戰場主動權。」
  周恩來問道:「萬一武漢外圍線失守呢?還要守武漢孤城嗎?」
  「你說呢?」蔣介石反問。
  周恩來答:「不惜斷然棄之,保存實力作持久打算。」見蔣不說話,又補充道:
「毛澤東同志曾有一篇《論持久戰》,專門論述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問題。」
  「聽說過,聽說過。辭修(陳誠)也曾有過這麼一個計劃。」
  蔣介石看看表,「你還有什麼書面東西嗎?」周恩來說:「有所考慮,還沒有
來得及寫出來。」
  蔣介石下了逐客令:「那就寫了再送來吧,今日還要開幾個會呢。」
  10月8日,周恩來向蔣介石遞交了中共中央新建議的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一)
停止兩黨的鬥爭;(二)共產黨員可以加人國民黨,或令其一部分先行加入,如情形
良好,再全部加入;(三)中共取消一切青年組織,其全體分子一律加人三民主義青
年團;(四)以上參加者保持共產黨黨籍。
  當天,蔣介石即將這份建議交給陳立夫、康澤等研究討論。
  10月14日,蔣介石再次約見周恩來。
  周恩來知道戰事越發不利,開門見山道:「校長,我黨加入貴黨及三青團的主
張,是考慮再三之策。只有這一條路可以共度難關了。」
  蔣介石道:「這事是我先提出的,這不假,我是總裁,也不假,可是這麼大的
事,不是我一個人可以說了算數的,必須由中央常委會進行討論後才能確定之。」
  周恩來問:「那麼,什麼時候才能討論出個結果呢?」
  蔣介石面露難色:「恩來呀,你也知道,國共合作,黨內並不是一致贊成的,
你們又不作原則性讓步,此事恐難很快實行。」
  周恩來只好退一步,說:「那麼,三青團尚未就緒,加入三青團的事,校長總
可以決定吧?」
  蔣介石一時語塞,踱了一會兒步說道:「這個,這個,這個可以吧。三青團的
章程修改後,可以允許中共黨員參加,待我們雙方研究後,即可考慮實行。」
  周恩來見蔣介石態度含糊,只好換了一個話題:「校長,八路軍改編後,在華
北戰場給敵大量殺傷,依靠群眾還得到了很大發展。現今的一個集團軍,已不好控
制廣大區域內的部隊,是否……」
  蔣介石揮揮手打斷了周恩來的話:「我都知道,我都知道,這事只能留作以後
再議。日本人已把兵力用到極限了,在華作戰部隊已超過一百萬,國內在演空城計。
我準備在武漢戰事結束後,把部隊再整編得更精一些,你提出的問題,到時一起加
以考慮。還有一個邊區問題,你們是怎麼搞的嘛,一點也不體諒我的苦心。我給你
們的條件,比給閻百川的優厚多了,正值危難之秋,就不要再在地盤問題上做什麼
文章了吧。別人向我提條件可以理解,你是我的老部下,怎麼也不體諒我呢?」
  周恩來知道再談也談不出什麼結果,就胡亂支應幾句,找個借口告辭了。
  10月24日,日軍的大炮聲由遠而近,越來越響,還夾雜著機槍的噠噠聲,到處
是濃煙烈火、斷壁殘垣、屍體狼藉。周恩來神情嚴峻,眉頭緊鎖,時而穿行在炮火
硝煙之中,時而出沒於大街小巷,視察戰場,慰問傷員,召見地下黨負責人佈置武
漢淪陷後的工作……
  深夜,日軍已踏上武漢郊區。周恩來來到《新華日報》館,在爆炸聲震得搖搖
晃晃的屋子裡,寫好社論《告別武漢同胞》。25日凌晨,在武漢出版的最後一期《
新華日報》印好後,他才在隆隆的炮聲中告別武漢。
  蔣介石也是武漢失守前最後撤離的人。他在《為國軍退出武漢告全國軍民書》
中寫道:「此次兵力轉移,不僅為我國積極進取轉守為攻之轉機,且為徹底抗戰轉
敗為勝的樞紐,絕不可認為戰事失利與退卻。」24日晚,蔣介石借宋美齡乘飛機往
湖南衡陽撤退,但因飛機迷失方向而又返回漢口。當25日凌晨4時蔣介石的飛機再起
飛時,日軍已逼近到漢口城外僅有15公里的地方了。
  10月27日,大武漢陷落了。4天之前,廣州已入敵手。
  正是:
    只要抗戰意志堅,
    豈因進退招褒貶!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