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清代從烏魯木齊到京城,按驛站共有120余程,一路快馬速行,也需120余天。乾隆給紀曉嵐的日程排得很緊,令他3月下旬啟程,6月中旬就要趕到京城,只有90天期,如果誤了期,就以違旨論,即使有什麼客觀原因,乾隆也不會輕饒。按以往的慣例,量程計行時,總給予一點寬余量,以備途中意外的阻滯。但這次乾隆非但不給寬余量,反而壓縮了日程。似乎有什麼急迫的事,正等待著紀曉嵐。 在這120余程中,從烏魯木齊到哈密共有20余程,途中先後要經過黑森林、柴窩堡、達板天險、吉木薩、群展、吐魯番、勝今口、善鄯、七角井、巴裡坤等處,這裡天山、辟展山、巴裡坤山縱橫交叉、到處可以遇到雪崩、坍方,戈壁飛沙則經常將王路淹沒,有時往往連同人馬也一起深深地埋進沙堆之中。在這裡,大自然給人們的懲罰經常是充滿力度的,甚至是肆虐的。山中還有兇獸、怪獸成群出沒,不知有多少行人被吞噬齒啃。還有比野獸更兇殘的瑪哈沁(譯名即強盜)。因此這20余程,可以說是最為兇險的地段。 烏魯木齊巴彥弼將軍,又在這時,給了紀曉嵐以有力的援助。原提督府派了一個伍員送至哈密,已將軍感到這段路程險惡,就主動選派了一員親信,已將軍的四位驍騎校之一的額魯特,帶路護送紀曉嵐到哈密。巴將軍在餞行時,悄悄對紀曉嵐說,額魯特原已編入一支規模較大的護送隊,這支護送隊由提督俞金鰲、參贊大臣舒赫德親自安排。送你後即啟行。巴將軍見紀曉嵐也不知詳情,就不再深說了。 接誰?送誰?為什麼規格如此高?如此機密? 這又是一個謎。 紀曉嵐一行,六騎、四車、一犬,出烏魯木齊西門,在秀野亭與送行者王別就繼續向西轉入黑森林,然後再迄跡繞王東去。紀曉嵐為什麼不從東門行,反而繞王折向西門。這是因為那時的烏魯木齊城的地形的關係。東門外就是山;南門因為已開始融雪漲水,已關閉城門:北門譙樓也在山周抱之中:惟有西門是通衙。紀曉嵐曾有一詩寫烏魯木齊的地形情貌: 半城高阜半城低。 城內清泉盡向西。 金井銀床無用處, 隨心引取到花畦。 三天來,他們已馳過了黑森林、柴窩堡。他們要爭取在天黑之前,馳抵達板天險的山麓。 帶王的是額魯特,約摸30余歲,騎一匹黑駿馬。身材壯實,一雙膺眼、一只膺勾鼻,看上去靈敏而又猛摯。身穿戎裝,手中提著一把日月斧,背插箭囊,腰間斜插一把蟒皮匕首。 第二位就是跨下赤駿驃騎馬的紀曉嵐。約摸40余歲,寬廣的額頭,一雙鳳目,豐頤、隆准,雍容軒昂,儀表堂堂,嘴角經常噙著微笑,——似乎,隨時都會從他的口中爆出一個充滿睿智的笑話,腰掛一把寶劍,氣概非凡。——相面術的人,把紀曉嵐的這種面相,稱之為天庭飽滿、地角方圓,貴人之相也。然而,他此刻只是布袍一身。一匹小黑犬,時而在他馬前,時而馬後,時而左,時而右地奔跑跳騰。 緊隨紀曉嵐之後的是年近花甲的老僕施祥。瘦高個,騎一匹灰騙馬。他原是紀曉嵐之父紀容舒的忠僕,曾隨紀容舒遠赴雲南姚安,這次又萬裡遠戍陪同紀曉嵐到西域。會幾手棍棒以防身,手中提著一為風嶺;第七重陰影幢幢,稱為呼閣嶺,呼閣嶺:譯名就叫鬼嶺。 夕陽已經西下,烏嶺在夕陽余輝的照耀下,像鑲嵌了金邊的一錠擎天巨墨,又如熠熠放光的矗天烏金挺,又似一座鑲金的黑鐵塔。 紀曉嵐正凝眸仰眺著這烏嶺奇觀,忽然,在烏嶺峰頂的千仞石壁,像巨斧劈削,中開一門,洞府很為深遠,像是貯滿了巨帙書冊,每架玉函都閃著金光。石門四開四闔,時隱時現,彷彿是向他開了回次書庫的石門,然後消失了。紀曉嵐十分詫異,一行中,只有他看到了這樣神奇的情景。 這時,額魯特與額楞已選了一塊地,架起帳篷。施樣、劉琪在溪邊飲馬。玉保在準備晚炊。 紀曉嵐下馬後,將馬交給施祥、就在山麓散步,松散一下因長途飛馳,而臂部、胯部及腰部肌肉的脹疼。 他三年前西行時,走的是另一條路,從古木薩經阜康到烏魯木齊,走的是北線,多繞了好些路。現在這條路,對他是既陌生又新奇。 這裡有一片懸崖。一泓小溪,從山澗中流出,水清冽,奇寒。懸崖的石壁上,離地數丈處長出一棵奇樹,樹枝呈紅珊瑚色,葉呈藍色;伸展出五枝又,每枝結出一只青色的,形狀如葫蘆似的瓜。 這是一塊沙饋地,地上長著各種奇花異草,除了沙棗、芨芨草外,大多不知其名。這裡異香撲鼻。香氣出自一種蒼術形的花草。這股藏香味,讓人聯想到唐人的詩「沙際風來草亦香」。 奇怪的是,這裡並無人跡,但奇花異草長得很整齊,彷彿是有園丁整修過的花圃。 一百步外,一棵參天的古松。紀曉嵐繞這棵古松一周,看來至少要5個人才能環抱。樹幹與亂枝,像是古花石狀,然而,松冠依然綠得很精神。忽然,這古松變成了一個高大的銀髯飄逸的老漢,正對著他笑。這老漢的形貌,有些像他的曾伯祖公紀光吉,康熙初曾任這一帶的鎮邊守備。又像是他年幼時,從掛在中堂的畫像中看到的他們的祖先高祖紀厚齋公。忽然,這銀髯飄逸的老漢,又披戴上了綠色的盔甲,顯得神武超邁,彷彿又像是漢朝時威震西域的班超……忽然,這些幻象又倏然消失。他仔細地又繞了古松一圈,只見上鐫刻有三個大字:萬年松。非篆非隸。也非鐘鼎,非石鼓文,而類甲骨文,字與樹幹已融為一體,已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刻。 帳篷已經支好。額魯特與額楞動作十分利索。 額魯特走夾,在草叢中拔起幾支像蒼術般的野草,然後給六匹馬,各喂上一支。馬邊嚼邊打著響根哨棒。施祥的坐騎,還拉著一車書。紀曉嵐西行時,沒帶什麼行裝,卻帶了一車書,在烏魯木齊期間,又搜集了一些有關西域的典籍,以至裝了滿滿一車。 第4個是20歲左右的年青漢子,是漢人與烏孫人的混血兒,名叫玉保。歪戴著一頂復盆式花帽,臉上有粉刺疙瘩又有天花瘢痕。有點蠻氣,還有點流氣。有一張闊嘴,還有一個好肚子,是個挺能吃的傢伙,使一根擯鐵齊眉棍,靴簡裡暗藏著一把匕首。騎一匹黃驃馬,拉了一車食品。 玉保身後是一個年齡相仿的年青人劉琪。這劉琪與玉保處處相對照。玉保頑蠻焦躁,劉琪堅忍沉著。劉琪原是宜隸滄州人,他的父親罪戍西域昌吉,後病死在當地。只有十二三歲的劉琪,想把他父親的遺骨運回故土,但苦於貧困無錢。一天,他獲得數升紅豆,想出了個辦法,把豆碾成粉末,和水揉成一枚枚小丸,就裝成賣藥者,沿徐叫賣。說也奇怪,有人吃了小紅丸,居然病體痊癒,轉相傳告,小紅丸賣出了好價錢。劉琪就以這筆錢,開動鐵腳板,橫貫中華,實足走了三年零六個月。終於在烏魯木齊西北的昌吉,問到了埋葬父親遺骨的地方。他灑淚祭奠,懷藏遺骨負筐東歸。在接近烏魯木齊的黑森林中,劉琪遇到了三個瑪哈沁(強盜),他背著箱筐急奔。瑪哈沁以為筐中藏的是貴重的細軟之物,追上迫令開筐,打開一看,是一筐骨殖。劉琪涕位陳述經過,強盜們都憐憫起來,不僅開釋他,還資助他返程的盤纏,還向劉琪指出、如要他父親魂靈東去,必須到將軍府開具冥司文牒,這樣,劉琪就與紀曉嵐相遇。紀曉嵐考慮,劉琪單身東去,沿途兇險,就提議隨他一起同行,這樣,劉琪也就加入了這個行列。如今,在他的馬後是一車行裝,在車初的一角,還欄起一塊專放劉琪父骨的箱筐。 殿後的是提督府派的伍員額楞,騎一匹青鬃馬,馬後拖著一小車,車上載著篷帳之類的物品。 這一行人,還每人背一只羊皮水壺。這羊皮水壺除了灌水外空囊時,只要口上加一只哨子,還能奏出一支短曲,必要時,還可作呼救用,如墜入深澗,地井等…… 這時,他們一行已來到達板嶺下。 紀曉嵐勒馬仰視,只見這重重山嶺確是十分雄險。俗話說:天險達板峰,縱橫有七重,一重險一重。第一重,像黑墨也似,因此稱為烏嶺;第二重巖石堅硬如鐵,因此名為鐵嶺;第三重,山似猛虎狀,山體的巖石也像虎皮斑,因呼為虎嶺;第四重終年冰雪封山,因此喚為雪嶺;第五重,如巨蟒盤繞,因此名為蛇嶺;第六重,兩峰夾峙,狂風呼嘯,正當風民因此定鼻,彷彿很愉快。額魯特一邊喂,一邊說: 「紀大人——」雖然三年前紀曉嵐被乾隆下旨奪去侍讀學士之職,至今只是賜環東還,未曾復職,額魯特仍然以大人尊稱,「剛才馬飲了溪水,這溪水是山上冰雪融化,水性特寒,馬飲了易得寒證,吃了這支瑪努,就立即溫血解寒了。」 「瑪努——?」 紀曉嵐從額魯特手中取過一支。 「這是否就是佛前供焚的佛香草瑪努?」 「真是。」 佛香草瑪努,是佛前焚供的珍貴供品,大祭奠時,由活佛主祭祖自執草供佛。因這佛香草瑪努十分稀少,就特別的珍貴了。紀曉嵐曾在一部《西陽雜談錄》上看到這樣的記載,當年烏孫與大宛還發生過一場爭奪佛香草瑪努之戰,為了一畦瑪努,數以千萬計的人血灑疆場。相傳瑪努的血筋,就是僧徒與戰士的鮮血浸成。 經曉嵐看著手中的瑪努,金黃色的葉,玉白色的根,筋筋葉脈果然呈血紅色,這股藏香味,就是從塊根處發出。 沒想到,在這達板峰前卻看到了這稀世珍品。 紀曉嵐就選了數十支交施祥珍藏起來。 旅途的晚餐了很簡易,一塊羊肉,一只生洋蔥,兩只羌餅。此外,每人還可喝上一杯熱茶——這是旅途中難得的「奢侈品」了。 只有一只空酒杯。紀曉嵐按當地風俗,請大家不分彼此,傳飲。 施祥與劉琪顯得拘束。 額魯特見情,就從腰問抽出匕首,來到懸崖邊,敏捷地攀籐而上,來到那棵珊瑚樹旁,一連砍了四只葫蘆狀的瓜。然後,援籐而下,將其中3只剖開,只聞一股噴鼻的酒香,額魯特將肉挖去,留下了6只葫蘆狀的瓤。 「酒器成了。」 玉保連忙取過,就要倒酒。 額魯特擺手道: 「不必斟酒。」 只見他將6只空瓤舀滿了溪水,然後要大家略待片刻。 真不知額魯特葫蘆裡賣什麼藥。 就在這時,瓤中的水冒出了泡沫,無色透明的溪水也變成了淡青色,又漸漸地變成了青藍色,一股誘人的酒香味也越來越濃。 額魯特先取過一瓤: 「請紀大人先品嚐。」 紀曉嵐取過瓤,送到唇邊一抿,清香甘冽。不似伊犁酒,又勝似伊犁酒。 然後,紀曉嵐示意大家一起歡飲。 於是一連聲地驚呼:好酒。 額魯特正要揭開謎底。 紀曉嵐說: 「且慢,讓我先說說,對也不對。」 紀曉嵐接著說: 「這葫蘆狀的瓜瓤,名叫『青田核』。在(古今奇譚)上有記載:『烏孫有青田核,大如六升瓤,空之以盛水,俄而成酒。』——看來,這無疑就是青田核了。」 「大人說得是,這就是青田核,——又名酒仙瓤。」 「到烏魯木齊以來,曾多次打聽過,但很多人都不識廬山真面目。」 「青田核是稀罕物,每隔九九八十一年,才結一次果。每棵青田核樹每次只結五只果實,——如果一次將五只果核全部摘去,從此,這棵青田核就再也不會結果了。我留了一只,這樣,過八十一年又會結出五只果核……」 「這青田核可使用多長時間?」 「九九八十一個時辰,——過了這時辰就失去了神力。」 「太可惜了,——最好永遠不失神力。」玉保插言,帶著無限的惋惜。 「青田核不剖開,一直可保持這神力:一剖開,就只有九九八十一個時辰了。」 額魯特說罷,就將那只完整的青田核交給紀曉嵐。 「好吧,帶到京城,也讓大家見識見識。」 紀曉嵐想乾隆皇上是最喜歡奇聞逸事的,這青田核必然會引起乾隆的濃厚興趣。 紀曉嵐還有好幾位酒友,如學士朱竹君、觀察周稚圭,翰林諸相嶼、吳惠叔,郎中葛臨溪等經常在紀曉嵐家聚會,一賽酒力。與諸君已多年未同飲了,這次回京,當以瓠會友,重振雄風。不是飛觴醉月,不是銀盆金爵,而是傾酒飛瓤,一醉方休。諸君!還是當年那酒豪否? 額魯特也是個難得的人才啊。 三月下旬,是個弦月夜。山區顯得特別黑。 周圍一切都顯得暗黑一片。也許附近什麼地方的山洞裡正隱伏著兇猛的野獸,也許一批瑪哈沁正趁月黑殺人夜前來襲擊,也許還有什麼難以預料的災難,突然卒臨。連日奔馳,加上明天一早就要闖達板天險,晚餐後大家就早早歇息了。人與車在帳篷內。6匹馬栓在帳篷前的拴馬樁上。這天夜間由額楞與劉琪輪流值夜。玉保倒頭就響起了鼾聲。額魯特雖然已躺下,但保持著一種警覺。施祥燃起了一支蠟燭。紀曉嵐有個習慣,不輪白天如何累乏,睡前總要秉燭讀一會書。他手中執的是一卷《西域志》。他的同窗翰林學士諸竹築,正在修新的《西域志》,他要為諸竹築貢獻些新東西。透過搖曳的燭光,他看到那匹小黑犬四兒,正守視在帳篷人口,睜大了眼,豎起了耳,對著這夜的世界。每夜都是如此。 紀曉嵐不由感慨賦詩二首: 歸路無頒汝寄書, 風餐露宿且隨予; 夜深奴子酣眠後, 為守東行數軔車。 又: 空山日日忍饑行, 冰雪崎嶇百甘程。 我已無官何所戀, 可憐汝亦太癡生。 忽然燭花爆跳,急劇搖曳。黑犬警戒似的望著夜空,帳外馬在躁動。過了一會,又一片寂靜,黑犬也安靜地臥下。遠處,傳來了哀厲的鐵笛聲,帶著夜的寒意。又傳來了深沉的哼唱聲,這歌聲一會兒似出自地底,一會兒又似在空中。 紀曉嵐側耳傾聽,恰又沒有,也許是自己誤聽吧。過了一會,又聽到了這悲涼沉鬱的哼唱,淒心動魄。聲音漸近。紀曉嵐聽出是在唱《漢樂十九章》。這是張竅通西域時,傳入西域的。苗聲一變,又加進了胡聲,這是在哼唱唐李龜年譜的《出關》、《入關》與《出塞》等曲。 荒山野嶺,是誰在淒然長嘯? 紀曉嵐走出帳外。歌聲頓失,惟見一彎月牙兒在寒雲飛渡中忽隱忽現。寒風颯颯,彷彿是鬼才李義山的詩的意境:「空聞子夜鬼悲歌」。 連膽氣豪壯的紀曉嵐,也感到毛骨悚然。 ------------------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