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親自到長安,向劉邦報備此一緊急現象。他告訴皇帝,陳豨大規模養士,野心
勃勃,又手握全國精兵,負責邊防多年,位尊權重,恐有異變。
韓王信事件余波
漢皇室成立以來,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一直缺乏一套較穩定的制度。
當初晉封時,除楚王韓信外,幾乎都只是對既有力量的承認而已,劉邦心中也有些
心不甘情不願。
因此相互的信任非常不夠。
韓王信被遷到北方以來,心裡便有一再被中央皇權欺壓的感覺,但諸侯王和皇帝間
缺乏較好的溝通管道,韓信只有向其親信或部屬透露心中的不滿。
但當這種聲音進入劉邦的耳朵時,幾乎都要「蒼蠅變老虎」了,讓劉邦對這位武勇
強悍的諸侯王更是擔心不已,最後逼得韓王信只好投入匈奴人的懷抱。
劉邦御駕來征,原本樂觀地以為順便可解決匈奴的問題,想不到在平城遭到冒頓奇
襲,險些丟掉了性命,不得不暫時撤軍,讓韓王信成功地高舉叛變之旗。
回途中,經過趙國,又因心情不佳,無心中得罪自己的女婿趙王張敖(張耳之子),
讓趙國宰相貫高非常不滿,引發了另一波爭端快速地醞釀中。
利用冬季時塞北天氣嚴寒,匈奴無法出兵之際,劉邦再度親自出征,攻擊韓王信留
在塞內的余黨,並在東垣地區將他們殲滅,使韓王信的力量暫時完全撤出了中國。
劉邦的軍隊在班師回朝途中,預定停留在趙國的柏人縣,或許上次的不愉快經驗,
使劉邦不想再到趙國京城去見張敖。
不過在柏人宿夜的消息,仍然逃不過貫高的耳目,貫高乃安排敢死隊數十名,潛藏
在柏人行館的廁所中,準備刺殺劉邦。
當日黃昏時刻,劉邦本已進入柏人,但不知是何原因,心情一直不寧,或許是趙國
的不愉快經驗還在潛意識中作祟吧!
他隨意出口地問侍從道:
「這個縣叫什麼名字?」
侍從答道:「柏人。」
劉邦心中一驚,直覺反應道:
「柏人,此迫於人也,不吉。」
乃下令隊伍折回東垣行營。
貫高的謀略意外地失敗了,如同冒頓之言:
「劉邦的天運尚在!」
和親政策,暫時解決匈奴問題
匈奴的威脅一直仍是劉邦心中的定時炸彈。
春夏季節,匈奴作戰力最強,劉邦顯然不願和他們硬碰硬,所以大多要求樊噲采取
堅守策略。
秋天到了,劉邦便又回到洛陽,征召諸侯共同商議對抗匈奴的大計。
這年,包括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楚王劉交等大諸侯王都到了,大家
共商北方的防務。
但沒有人有把握能有效地對抗匈奴。
劉邦手下的確再也沒有像韓信這種善於打大規模戰爭的高手,但劉邦也不可能再度
起用韓信,否則匈奴雖可打敗,劉氏的政權也要危險了。
武的不行,只好用文的。
對塞外民族最了解的,仍屬劉敬第一。
劉邦於是召見劉敬,詢問意見。
劉敬建議積極采用和解,他表示:
「天下初定不久,士卒需要有較長期的休息,將領也需培訓,才能有足夠的作戰力
對付匈奴,在這以前用武力是很危險的。
「況且冒頓這個人,非常兇狠殘忍,連父親都殺害,父親的妃子也都被他搶奪了過
來。對這種人只有講實力,若向他說以仁義之道,無疑在對牛談琴。
「不過有一條計策,將可產生較長期的結果,只怕陛下無法采用!」
劉邦問:「有什麼好方法,倒可以說來聽聽!」
劉敬回答:「陛下如果捨得將皇後所生的長公主,嫁給冒頓為妻,再饋贈以重禮為
嫁奩,冒頓一定非常高興,並會立之為闕氏。這樣子生下來的孩子,便會成為冒頓的繼
承人。
「日後,經常送他些中華的名貴特產,讓冒頓松下警戒心,再教他們以中華的文化
禮節,慢慢地他們便可接受我們的同化。
「冒頓在的時候是陛下的女婿,死了以後更可以由陛下的孫子當單于,焉有外孫會
和外祖父對抗的道理。這樣久而久之,不用戰爭也可使匈奴臣服於我們。
「依我對匈奴人的認識,如果陛下捨不得長公主,只肯以庶公主或宮室女代替,冒
頓會感覺不夠尊貴,而不肯親近之,這樣子策略就無法成功了!
劉邦聽了本有意采行,魯元公主雖已許配給趙王張敖,卻尚未過房。但呂後堅持反
對,並日夜哭鬧,不肯讓魯元到匈奴,劉邦拗不過,只好作罷。
但劉邦仍由庶公主中(妃子所生之女兒),挑選姿色和氣質較佳者假冒成長公主,
由劉敬護送前往匈奴,和冒頓進行和親談判。
強化關中,分弱諸侯
對劉敬而言,最關心的尚不是匈奴的和談,而是關中防守能力的不足。
當年,劉敬勸劉邦定都關中的長安,由於其他將領反對,這個建議差點胎死腹中。
最後幸賴張良全力支持,才能夠多數服從少數地敗部復活,劉敬也因而獲得劉邦長期的
重用。
因此,劉敬非常期望關中能夠很快如同早年秦國時一般,擁有統治天下的實力。
利用這次處理匈奴和親工作,晉見劉邦的機會較多,劉敬決心勸告劉邦全力強化關
中。
雖然送出去的不是長公主,但劉敬還是巧妙地騙過了冒頓,完成一件漂亮的外交談
判。
劉邦對能暫時化解匈奴的威脅感到非常高興。
自匈奴回國後,劉敬便立刻晉見劉邦。他強力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匈奴、河南白羊和樓煩等邊疆國家,離我們的京城長安不過七百裡不到,如果以
輕騎兵的腳程,大約一天便可以攻到了。
「關中自秦王室滅亡以來,居民減少很多,但這裡土地肥沃,生產力強,其實擁有
養活大量人口的實力。
「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強大興盛,主要都在於足夠的人力。齊國當年的富強,全靠
諸田氏的支持,楚國國力龐大,則是有昭氏、屈氏、景氏等三大族的支撐。
「如今陛下雖然雄據關中,建立了政治中心,但關中的人口實在太少了,東方又有
六國的強族,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的變局,陛下都會很難應付的。
「因此,微臣建議陛下應該先將六國王室後代及其豪族。名家遷徙到關中來。國內
無事時,這是一股用以抵禦外族堅強的力量,萬一諸侯有變,又可以有足夠的兵力進行
東伐。
「這才是強本弱末的最佳策略啊!」
劉邦聽了非常感動,除了立刻獎賞劉敬外,也即刻著手規劃充實關中人口的計劃。
12月,乃遷徙齊國及楚國的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田氏等五大族和六
國豪傑名家到關中,並大興農田水利、住宅,總共增添了十余萬人口。
貫高陰謀洩露,趙王張敖遭殃
這個月來,劉邦又到達洛陽,顯然他對趙、代地區的防務仍然放心不下。
也在這段期間,劉邦接到趙國宰相貫高陰謀刺殺皇帝的控告。
貫高個性高傲、倔強,在趙國為相,得罪不少特權豪族。有些人得知他曾在柏人埋
伏敢死隊之事,便透過管道向劉邦密告。
由於證據確鑿,劉邦下令逮捕趙王張敖,以及所有參與謀叛的臣屬。
趙午等十余名主要分子,皆害怕受審,爭先自殺而死。
貫高聽到此消息後,非常生氣地表示:
「是誰要你們自殺的啊?我們君王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如今他也被牽連了,你們卻
都爭著赴死,那麼還有誰能證明君王的清白呢?」
貫高於是自動械系,並坐上密封的檻車,陪同張敖到長安受審。
全案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趙王張敖是否曾經參與陰謀,也就是說這是諸侯造反的政
治事件,還是僅屬部分官員謀刺皇上的不法刑事事件。
貫高表示一切責任都在自己,他對審判人員說道:
「這只是我們幾個人因為氣憤而產生的個別陰謀,和我們的君王完全沒有關係。」
獄吏不相信他們的供言,乃施以笞刑,硬要他供出趙王指使的全部陰謀。
韃答了數千下後,貫高身上傷痕纍纍,已沒有一處是完整的肌膚,但仍堅持自己才
是指使者。
呂後也擔心事件會牽連到魯元公主,數度向劉邦關說道:
「我相信張敖不會幹這種事的,他是我們的女婿,怎麼可能會主使這謀殺皇上的陰
謀呢?」
劉邦聽了,卻很生氣地表示:
「不要忘了,張敖如果因這事件獲得天下,你的女兒也是蒙其利的啊!」
所以不死,白張王不反出
審判的重心,仍不放鬆地指向張敖。
廷尉由於問不出結果來,只好向劉邦辭職。
劉邦駁回辭呈,並表示:
「硬的不行,不妨設法用熟悉的朋友,私下勸他說出真偽來。」
中大夫洩公仗義表示:
「臣的兒子和趙國的臣屬素有交情,對這件事也曾私下探查過,他們大多認為這件
事起於趙國臣於不忍心君王受到欺侮而產生的報復行為,確實並非趙王指使的叛亂事
件。」
劉邦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偵查,心裡也有所感,便派洩公為自己的代表,用私下探詢
的方法,設法向貫高問出真情來。
洩公來到監獄,坐在貫高的竹床上,如同相知故交般地勸告貫高說出實情。他親切
地問道:
「我相信趙王未參與陰謀,但你能否提出較有力的證據來。
貫高淚流滿面,歎息表示:
「哪有人不愛惜自己的父母和妻子,我若自承主謀,罪夷三族,父母妻子家人均將
受到誅殺,難道我會為了袒護君王,而犧牲我的家人嗎?
「君王的確是不知情,我不忍心牽連他,這確實是我們幾個人的私下陰謀啊!」
洩公便將貫高之言照實以報。
劉邦也深為感動,便下令赦免張敖,但仍以縱容屬下不忠朝廷之罪,廢為宣平侯,
而以代王劉如意繼任為趙王。
這個事件到此告一段落,但劉邦對貫高的負責勇氣非常感動,有意赦免他,便再令
洩公到監獄中,告訴貫高趙王已被釋放的消息。
貫高非常高興道:
「吾王真的已經出獄了嗎?」
洩公:「是真的!」
貫高這才松了一口氣,立刻跪拜謝恩。
洩公:「皇上非常欣賞你的為人,也有意赦免你啊!」
貫高歎息答道:
「我所以忍受酷刑,一直到現在未死,就是為了證明趙王並無參與謀刺的陰謀啊!
如今趙王已無罪,我的責任也完了,雖死也沒有什麼遺恨了。況且為人臣者有篡弒的罪
名,又有何面目再事奉皇上呢?縱使皇上不殺我,我能無愧地苟存下來嗎?」
因而自裁而死。
劉邦在聽到洩公的報告後,也非常感動,不但赦免了其他人員,自己也暗自警惕,
往後行為上不能再有欺侮失禮的現象。
新任趙王又有皇權繼任問題
貫高事件發生初期,劉邦曾下令趙國的臣屬和賓客有堅持跟隨張敖者,皆誅三族。
趙國郎中田叔、孟舒乃剪掉頭髮,扮成奴隸模樣跟隨張敖於監獄中。
及張敖赦免後,劉邦肯定田叔和孟舒等的忠誠,特別召見,並和他們討論國家大事。
想不到四叔和孟舒等人見解之精闢,遠超過劉邦的朝廷大臣。
於是劉邦將這些優秀的趙國臣屬,全部拜為郡守和諸侯宰相。
趙國謀叛陰影解除後,為了加強朝廷統理天下的能力,劉邦將中央政府的宰相蕭何
提升為相國,以象征其地位及權力更高於各諸侯宰相。
未央宮建成後,劉邦置酒宴於前殿,親自舉杯為太上皇祝壽,並開玩笑表示:
「以前大人常以我為無賴,不能治產業,未來一定不如二哥劉仲,今天看看我的事
業和劉仲相比如何呢?」
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全體大笑為樂。
高祖10年(扣除楚漢相爭4年,其實即位只有6年),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燕王
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長沙王吳芮均來朝,政治上尚算平和。
5月,太上皇崩於棟陽宮,秋7月葬於櫟陽北面的萬年邑,楚王劉交、梁王彭越均前
來送葬。這年政治上平靜無事。
貫高事件的余波總算逐漸遠離了。
趙王也由劉邦最喜歡的兒子如意出任,看來趙國的問題應逐漸趨向穩定。但實際上,
另外一個更麻煩的問題,又在趙王如意的身上隱約地醞釀著。
如意的母親——出身定陶的戚姬——是劉邦晚年最喜愛的寵妃,加上趙王如意又生
得活潑可愛,雖只有十歲卻相當懂事,劉邦愛母及子,對如意也特別喜愛。
呂後生的長子劉盈,個性心軟又放不開,不若如意的膽大瀟灑。因此劉邦比較喜歡
如意而逐漸疏遠已經立為太子的劉盈,如意雖早已封王,其實仍長期被留在自己身邊。
劉邦經常到關東地區巡視,呂後則必須留在京城,所以便由戚姬作陪。利用這個機
會,戚姬便經常向劉邦要求廢立太子劉盈,以如意為太子。
劉邦確實也有此意,便下朝議討論。
大臣們大多反對,只是不很堅持,也提不出什麼強有力的理由。
只有御史大夫周昌最為堅決,他強烈以為不可。
周昌一向有口吃,講話不流利,在朝議上又急又怒,便大聲表示:
「臣是講不清楚其中道理,但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敢奉詔。」
劉邦聽了便笑了出來,並且暫時擱下這個議題。
呂後這時候也在東廂,提心吊膽地聆聽這場激烈的朝議。
朝罷,呂後立刻主動前往拜見周昌,並跪下來感謝道:
「沒有先生的拚命支持,太子差一點就被廢了!」
這是趙王如意和太子劉盈間爭奪繼承權的第一回合;劉盈總算在暴風雨下,勉強過
關了。
陳豨造反,惡化趙國問題
趙王如意年紀太小,劉邦又擔心自己歲數已大,可能無法照顧他成人,加上呂後個
性強悍,恐如意遭到傷害,乃下議群臣,尋求萬全之計。
符璽御史趙堯建議為如意找一位強有力的宰相,以為輔佐,但這個人最好能得到呂
後、太子和群臣的敬畏。
劉邦問以哪個人最合適,趙堯建議由御史大夫周昌出任,因為這樣子,在未來最容
易保護如意的安全。
於是劉邦以周昌出任趙國宰相,由趙堯接任御史大夫。
但劉邦還是不放心,害怕呂後會設法對如意不利,為長期計,乃令周昌準備保護如
意,正式赴趙國履任,以避免留在長安,遭到暗算。
韓王信事件以後,劉邦留下樊噲在邊防上負責趙、代等地區的軍政大權。但樊噲是
重臣,不宜長期在外。於是劉邦改派陽夏侯陳豨出任趙國相國,兼領趙、代兩地軍政。
陳豨是非常有名的兵法家,本身文武全才,是劉邦手下少數善於獨當一面的大將。
但陳豨非常敬重淮陰侯韓信,他公開指稱韓信為天下第一軍事奇才,經常向韓信討
教歷代戰役的得失,相互切磋及成長。
在受任為北方防務的駐守大將後,陳豨特別到淮陰侯府向韓信辭行,並向韓信請教
策略。
雙方正式寒暄後,韓信似乎有難言之隱,乃伸手握住陳豨右手,以眼神暗示。陳豨
會其意,便跟隨韓信到庭問,屏退左右侍從,兩人在庭中散步。
走了一會兒,韓信仰天長歎道:
「有些話,不知能不能跟你講?」
「悉聽將軍指示。」
「陳兄目前的職位,可謂掌領天下精兵,身處天下重鎮啊!雖然你目前深得陛下信
任,算是陛下的幸臣,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會維持多久呢?」
陳豨默然。
韓信繼續說道:
「如果有人暗地裡控告你擁兵叛變,第一次陛下有可能不相信。但若繼續有人密告,
第二次可能便會懷疑,如果繼續再有人密告,陛下便會撤除你的兵權了。」
陳豨點頭表示同意。
韓信便曖昧地表示:
「到時候,你會怎麼辦呢?請記住必要時我可以在關中策應,則天下可圖也。」
陳豨知道韓信謀略高超,便回答道:
「謹記將軍之教誨。」
周昌出任趙國宰相後,陳豨相國的職位便被撤銷,行政方面改由趙國政府接辦,陳
豨只負責軍事防務工作。這對雄才大略的陳豨,是個不小的打擊。
陳豨開始有了危機意識,他對周昌非常排斥,行為上也顯得傲慢粗魯。
周昌又是位仔細的人,對此自然非常不滿。
和劉邦早年相同,陳豨最崇拜的人,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因此
到邊疆後,他立刻模仿信陵君的大規模養士作風。
他每次由邊疆返回趙國休想時,常有大批賓客跟隨,車子多達千餘乘,邯鄲的官捨
全部爆滿,場面非常大,讓負責行政的周昌頭痛不已。
加上陳豨態度不遜,引發不少趙國官員與陳豨賓客間的爭執。
周昌便親自到長安,向劉邦報備此一緊急現象。他告訴皇帝,陳豨大規模養士,野
心勃勃,又手握全國精兵,負責邊防多年,位尊權重,恐有異變。
劉邦一向也深知陳豨和韓信交情匪淺,便立刻派人調查陳豨在代、趙地區有否涉及
不法情事。
想不到回報的立刻有一籮筐,顯然陳豨已建立了龐大的特權組織,並且有不少事都
瞞著中央,自己便宜行事。
陳豨自然也開始有所警覺,為求自保,他便積極和投奔匈奴的韓王信聯繫。韓王信
也派出王黃、曼丘臣等人回應,設法引誘陳豨叛離漢王朝。
此時正逢太子皇祭掃大典,劉邦便派使節召陳豨回關中述職,並參與大祭。陳豨恐
回京受害,乃和王黃等聯合,正式舉兵造反。
趙地又陷入兵亂中
陳豨軍勢強大,為安全計,周昌立刻保護如意,撤回關中。
陳豨自立為代王,占有代國和趙國北方。
配合韓王信原有人脈關係,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再度失陷在叛軍的手中。
劉邦決定御駕親征。由於事出突然,諸侯軍隊加入遠征軍的不多,只有齊國部隊迅
速馳援。
周昌雖撤離趙國,但邯鄲的防務尚稱穩固,陳豨的部隊並未能占有這個北方最重要
的城市。
劉邦主力軍順利進入邯鄲,另部署新防線。他看到陳豨部隊並未利用空檔大舉南下,
便笑著表示:
「陳豨不能在初期的優勢下占領邯鄲,無法掌握漳水天險,可見其內部的實力不強,
我認為這場戰爭我們贏定了。」
周昌也跟著到達前線,他對劉邦建議道:
「常山地區共有二十五城,居然一開始便有十五城陷落,郡守和都尉均未盡責,可
誅殺之。」
劉邦反問道:
「郡守和都尉是否有響應叛軍?」
周昌:「這倒沒有。」
劉邦笑道:「這只是力量不夠的後果啊!郡守和都尉並沒有什麼罪過。」
於是劉邦又命令周昌,從趙國的官員中選擇出四位可以帶兵的將領,但周昌實在選
不出,只好任意選擇較資深的官員應付。
劉邦一見,哭笑不得,便笑罵道:
「就憑你們四個也能領軍和陳豨相對抗嗎?」
四人自知無能,惶恐地伏地謝罪,劉邦仍將他們封為千戶,各領有一個軍團。
左右親侍幕僚覺得很奇怪,也搞不清楚劉邦的葫蘆裡賣些什麼藥,乃聯合勸止道:
「自從陛下人蜀、漢到征伐楚國以來,對將領的選派一向嚴謹,如今為何如此隨便?
他們四個人到底又有什麼功勞呢?」
劉邦解釋道:
「這你們就不懂了。陳豨造反,連續攻陷趙、代等地,我也曾以羽檄徵求天下諸侯
的援軍,但到目前都沒有人積極響應。看來,這次我們必須依賴趙國本身的子弟兵了。
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對趙國臣屬表示撫慰之意,怎麼會去吝惜那四千戶呢?」
眾將領醒悟,皆稱讚劉邦的高見。
不久,劉邦又探知陳豨陣營中的重要幹部,不少都是商人出身,便高興地表示:
「這下子,我知道怎麼來對付陳豨了。」
於是他下令用大量錢財引誘陳豨的重要幹部反正,果然有不少人陣前倒戈,雙方勢
力的消長,也立刻呈現倒轉的現象。
劉邦斷然采取的寬容政策,顯然已發揮了實際的效果。
【陳文德說評】
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
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朝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慾而民自樸。」
建國初期為強化國家的力量,必須靠正確的規劃。帶兵作戰,重點在虛實變化,所
以要仰賴奇兵。但這都是「有為」的,只能用於一時。
治理天下就不一樣了。天下是大眾的公器,不屬於一族一家私有,所以奇正兩法都
不能適用,而需無為,以無事取天下。我們為什麼會這樣講呢?理由如下:
天下的禁令太多,人民動輒得咎,不能安心工作,所以必陷入貧窮。
人民過分功利,權詐太多,欺騙爭奪,國家便要陷入混亂中。
人民太重視花俏,奇巧的物品愈來愈多,人的欲望愈形奢華,浪費也必愈多。
為了應付這複雜的多欲社會,法令必也多於牛毛,繁苛混雜,人民反而容易在其中
尋找法律漏洞,所以違法犯禁者反而更多。
所以體道的聖人,深深體會,治理天下必須順其自然,所謂我好無為,則人民會自
成教化;我喜歡清靜,則民情自然純正,我不多事,不干預民生,人民會設法讓自己富
足,我沒有私欲,人民也會自然樸實。
劉邦出身楚地,班底也都來自南方,思考上多少較受道家影響。由關中東出爭奪天
下之際,劉邦在處事上不講求繁文縟節,較富有容納別人的力量。
王陵曾認為劉邦善於和人共享天下,是他成功擊敗項羽最重要的原因。
但擁有天下以後,劉邦長期居住於洛陽和長安,也大量接受他原先不喜歡的儒生的
影響。如叔孫通訂立朝廷禮儀,將「有為」拉到了最高峰;蕭何建未央宮,以豪華壯麗
來象征皇權,便是受到儒家和法家思想的重大影響。
但這種作法,也是劉邦和諸侯王間,早年集團意識迅速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於是雙
方的忌諱增多,心理的不平和受到的大小傷害不斷累積,最後便到達非出事不可的地步
了。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