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春秋
第三十五章 夾縫中發展
曹錕導演了賄選總統醜劇,企圖控制全國,直系軍閥名噪一時,成為全國勢力最大
的一支軍閥。中國共產黨人本來就對造制「二七」慘案的直系軍閥極其不滿,便掀起了
一個以反對曹錕賄選為中心、繼而反對直系軍閥的運動。奉系、皖系軍閥也借機反對直
系,皖系督軍盧永祥曾通電反對曹錕賄選,秘密派人與廣州的孫中山和東北的張作霖聯
絡。於是,由孫中山之子孫科、盧永祥之子盧小嘉、張作霖之子張學良3人,分別為三方
代表,於1924年八九月間在奉天舉行會議,時稱「三公子會議」,建立三角聯盟。
直系內部也有反對曹錕、吳佩孚的派別,為首者是愛國名將馮玉祥。馮玉祥居然發
動了北京政變,迎接孫中山進京。
馮玉祥,字煥章,祖籍安徽巢縣西北鄉竹柯村人。其父馮有茂青年時代在家種田,
還學了泥瓦匠手藝,後來為避兵災,舉家北逃,飽嘗風霜,歷盡磨難。馮有茂又考入武
學堂,並以此為從軍的跳板,投身於淮軍將領劉銘傳的軍隊中,轉戰各地,升為哨長。
後在山東濟寧與一游姓女子成婚,生下7個兒子,僅成活2人:長子馮基道,次子馮玉祥。
馮玉祥3歲時,全家遷居保定城東的康格莊。馮玉祥在此度過了苦難的童年。馮玉祥
不滿10歲那年,父親為了維持生活,托朋友為馮玉祥在兵營中補個名額,以便領幾兩銀
子。
馮玉祥入伍前,勉強受了兩年零3個月的學塾教育。
馮玉祥11歲那年,母親生病,因無錢醫治而死,使他悲痛萬分。從此開始,他到軍
營中練習步槍打靶。這年7月,馮玉祥和他的父親隨部隊開赴大沽,準備同侵華日軍作戰。
馮玉祥親眼目睹了日本軍艦的挑釁,激起了他反抗外國侵略的決心。
部隊奉命修築大沽炮台,馮玉祥因年齡小,抬不動土,白天除做些雜務外,就幫著
掃掃地,夜間隨同父親巡營,整天過的都是軍隊生活,一年後,部隊開回保定,不久又
移防安肅縣。
馮玉祥年滿15歲,正式入營當兵,參加軍事操練。當時他長得魁梧健壯,特別是身
高超過常人,軍中稱他為「馮大個子」。父親既是他的嚴父,又是他的長官,由於能得
到父親的指教和管束,比較容易接受軍事生活和懂得各種規矩,也避免沾上軍營中喝酒、
賭博等敗風惡俗。馮玉祥也認為,今後要有點出息,就不能整天瞎混,應當讀書,於是
他開始向讀書和修養方面努力。在他人的指導下,馮玉祥普通的文字頗能粗識一些,於
是便看《封神演義》、《三國演義》、《施公案》、《彭公案》等等書籍。
他的父親在一年內發生兩次不幸,先是騎馬經過城門洞時,馬前蹄被冰滑倒,人仰
馬翻,右腳被壓成重傷,不久後化膿,養了3個月方才痊癒。禍不單行,軍營裁減兵額,
馮父雖立過不少戰功,但已年老體衰,遂被裁職。馮兄從軍在外,馮父只身返回安徽巢
縣家鄉謀生。
馮玉祥自少年時期就酷愛各種武術,打拳、踢腿、摔絞、舉石頭等等都下苦工夫練
過,又在軍中學到了刀槍劍戟各種武藝。他本來就體格健壯,身材高大,經過苦練武術,
身體更加強壯。他又力求上進,閱讀兵書,《操法》、《陣法》以及新建陸軍七項等書,
讀得十分刻苦,有時徹夜不眠。
馮玉祥看到淮軍暮氣沉沉,遂於1902年2月脫離淮軍,投入袁世凱的武衛右軍第3營
左隊右哨6棚,為正兵。
1903年4月,他被升為正目。馮玉祥讀書和操練都很勤奮,每次考試都是名列第一,
因而被保薦立六品軍功,這年年底升為哨長。
1905年3月,武衛軍右軍移駐南苑,並改為第6鎮,馮玉祥也由哨長改任司務長,隨
後又升為排長。到了8月,馮玉祥通過考試,名列第一,升為隊官(連長)。
協統陸建章和標統王化東對馮玉祥很器重。陸建章有位由他撫養長大的內侄女劉德
貞,經王化東作介紹人,許配給馮玉祥,這樣一來,馮玉祥便成了陸建章的內侄女婿,
以後馮得到了陸建章的提拔和幫助。
1909年的一天,從日本歸來的革命黨人孫諫聲,到馮玉祥的住所來玩,看到馮在專
心閱讀曾文正公家書。孫諫聲問道:「你還想當忠臣孝子嗎?」
馮反詰道:「當忠臣孝子難道不好不成?」
孫道:「當孝子我不反對,當忠臣我可不贊成!」
孫拿出兩本書,一本是《嘉定屠城記》,一本是《揚州十日記》。鄭重地對馮玉祥
說:「沒人的時候,你再拿出來看,千萬不要叫別人看見,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馮玉祥看完了這兩本書,才知道滿洲貴族率兵入關後屠殺漢人的慘狀,不由自主地
咬牙切齒,誓死要報仇雪恨,恢復種族的自由。他和青年軍官中的幾位摯友秘密地組織
了「武學研究會」(簡稱「武學社」)團體。最初只有馮玉祥、王金銘、施從雲、鄭金
聲、王石清、岳瑞洲6人。武學社以讀書會的形式作掩護,進行革命活動,馮玉祥任會長。
讀書材料由革命黨人藍天蔚、劉一清、孫諫聲、戴錫九等人供給。
武學社不久發展了100多位青年軍官參加,同馮玉祥、王金銘、施從雲等接近的150
0余名學兵也參加了武學社。
1910年9月,新編第20鎮建立,馮玉祥因考試成績名列前茅,被提為管帶。部隊裡派
來了一批滿族權貴,這些人吃喝嫖賭,作風兇橫霸道,十分狂妄,引起武學社的不滿,
馮玉祥、王金銘、施從雲、張秉賢首先剃去發辮,以表示革命決心。韓復渠等人隨後也
剃了發辮。
武學社風聲過大。為了轉移人們的視聽,另設山東同鄉會,推協統潘□楹為會長。
會長只是虛名,目的是利用潘做招牌,會務均由干事掌握,干事都是武學會骨幹分子。
武學社派人潛赴奉天、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假山東同鄉會之名,建立革命機關,又
派人分赴各省運動軍隊。並以救濟同鄉和開墾東北為名,籌集巨款,購辦彈藥,預備起
義時用。
1911年2月,張紹曾接任第20鎮統制,武學社得到張的庇護,活動大有進展,辛亥革
命後,馮玉祥等人積極準備響應,分頭秘密串連鼓動。他們將革命軍勝利的消息和一些
鼓動革命的文章摘錄油印成傳單,廣為散發,為此,馮玉祥將營中公用的油印機搬回家
中使用。他們還在彭家珍的幫助下,截留了一大批清政府急需運往前線的軍火,支援武
漢革命軍。
清廷視張紹曾為危險人物,調他任長江宣撫使,20鎮統制由保皇派潘□楹繼任。張
認為自己的兵力難與袁世凱對抗,便宣告引退,解甲歸田。馮玉祥等在灤州車站舉行會
議,決定請張不要聽從政府命令,又電請政府收回成命,但始終未見復電。
馮玉祥的行動引起軍隊中保皇派的注意,不久便把馮所在的部隊調海陽鎮駐守,有
意將馮玉祥同王金銘、施從雲等分開。1911年11月,同盟會員白亞雨從天津赴灤州,聯
絡王金銘等,又派人赴海陽鎮向馮玉祥報信,決定宣佈成立北方軍政府,推舉王金銘為
大都督,施從雲為總司令,馮玉祥為總參謀長,白亞雨為參謀長,並由王金銘、施從雲、
馮玉祥署名發出通電。
王、施決定率起義軍直襲京津,但由於管帶張建功玩弄兩面派手法,私下向標統范
國璋及總兵王懷慶告密。袁世凱立即派軍隊把起義部隊嚴密監視起來。王金銘、施從雲
等發動起義後,於1912年1月3日正式成立北方革命軍政府。馮玉祥在海陽被拘禁起來,
失去自由,因而未能響應起義。
起義軍因張建功率領的那個營叛變,遭到突然襲擊,損失嚴重。王金銘等率起義軍
約七八百人撤離灤州,乘火車西上攻打北京。因鐵路被毀,至雷莊5裡處下車,與王懷慶
軍交鋒,王懷慶部支持不住,即邀請王金銘等人往雷莊議和。王帶百余人前往談判時,
被王懷慶伏兵襲擊,一一被捕,王金銘等50余人壯烈犧牲。
王懷慶鎮壓灤州起義後,本來要將馮玉祥殺掉,但由於馮在隊伍中人緣甚好,有許
多人前來營救,馮又與北洋高級將領陸建章有親屬關係,因而馮僅被押回原籍。他路過
北京時,被陸建章搭救。
不久,清朝垮台,陸建章任左路備補軍統領,任命馮玉祥為前營營長。1913年8月,
左路備補軍改編為「京衛軍」,馮玉祥升為團長。
馮玉祥搞軍事訓練十分認真,除按陸軍正式訓練外,又增設鐵槓、木馬、欄阻等器
械,並專門成立拳擊技術排和器械體操排,以提高兵士的軍事素質,還編寫了教材和軍
歌,又編寫了800字淺顯識字課本。他認為治軍最重要的是要得兵心,特立下了對士兵
「八不打」戒條。即:一、官長生氣時,不許打;二、士兵勞碌太過時,不許打;三、
對新兵,不許打;四、初次犯過者,不許打;五、有病者,不許打;六、天氣過熱過冷
時,不許打;七、飽飯後及饑餓時,不許打;八、哀愁落淚時,不許打。實行八不打後,
逃兵大大減少。
1914年,馮玉祥隨陸建章赴陝,陸將馮部作為親信和主力,馮團出北京時擴編為旅,
馮玉祥任旅長。到陝西後,馮玉祥部因戰功擴編為中央第16混成旅。馮旅在軍界有一定
的獨立性,於是,馮便把灤州時期的革命朋友集合在自己的部隊裡,為他後來建立龐大
的武裝力量,準備了骨幹。他成立了一個模範連,李鳴鐘為連長,宋之揚、劉郁芬、何
乃中、蔣鴻遇等為教官,過之綱等為排長,石友三、葛金章等為班長,田金凱、馮治安、
吉鴻昌等是士兵。這些人後來成為著名將領。
1915年,馮玉祥奉命入川。馮玉祥在四川一面同護國軍議和,一面致電曹錕等方面
告捷。和議成功後,馮玉祥勸陳鬯聯合護國軍反對袁世凱。陳鬯任命馮玉祥為護國軍第
5師師長。在馮玉祥的勸說下,陳焜宣佈四川獨立。
1916年秋。馮部恢復原本16混成旅編製,並奉命調回北京東南的廊坊。段祺瑞認為
馮玉祥在四川的表現,是對北洋集團的不忠,甚至有叛逆行為,為段所忌恨。
1917年4月,段祺瑞下令免去馮玉祥旅長職務,調馮任正定府第6路巡防營統領。全
旅官長几次發出通電,表示堅決不讓馮玉祥調走,寧願全旅解散。後經陸建章勸說,全
體官兵才揮淚為馮送行。
7月,張勳復辟。16混成旅的鹿鐘麟、張之江等人派人請馮玉祥主持大計、恰巧這時
馮玉祥派人給16旅將領們送信,要他們速安排眷屬回原籍,準備出師討伐張勳。
馮玉祥赴天津,會見了陸建章、張紹曾,商議討伐張勳問題。爾後馮玉祥回廊坊,
重任16混成旅長。他派出偵探隊了解敵情,並率部將5000人的張勳部隊打得落花流水。
段祺瑞命馮玉祥為第一梯隊司令,撥段芝貴部的一個混成旅歸馮指揮。
反張勳復辟之役,馮玉祥立了大功。當時《申報》發表文章稱:「實則英雄乃馮玉
祥也。」但是,段祺瑞的嫡系將領都得到了提拔,唯有馮玉祥被冷落在一邊。
段祺瑞調馮玉祥部南下福建,援助李厚基。馮同情孫中山,但又不敢公開反抗段之
所為,只得將計就計。他以勞師遠征、兵力不足為由,要求補充一個團,馬上得到准許,
即派李鳴鐘到河南招募新兵3000人。馮率部到達浦口後,並不繼續南下,而是就地練兵。
段派人催馮迅速南下,馮則不斷致電陸軍部索取薪餉。馮雖擺出願率部赴閩架式,
實際上並不準備赴閩。後因形勢變化,段改調馮部溯江西上援湘。
馮致電北京、保定,要求撥給步槍2700支,子彈135萬發,又要求車輛、手槍和開拔
費。拖至1918年2月,實在無法再拖,才率部乘江輪溯江西上。不料部隊剛出發,旅部一
位書記楊道洙誤以為馮真的要去對南方作戰,憤而投江自殺,影響全旅官兵情緒,馮也
對此不勝感慨,部隊到達武穴,馮決定在這裡駐下,並發表主和通電。
馮玉祥的通電震動全國。孫中山寫信給馮玉祥,熱情贊揚他,但卻激怒了段祺瑞。
段下令免去馮的旅長之職,並調兵將馮部四面包圍,派曹錕查辦。聽到馮因主和被撤職
的消息,武穴商民連電政府請求收回成命。16混成旅全體官佐通電質問馮國璋和段祺瑞,
強烈要求收回成命。段命張之江代替馮的職務,張忠於馮,不肯接任。曹錕奉令查辦馮
玉祥,乘機賣個人情,請准馮玉祥免職留任,戴罪立功,歸其節制。段感到馮部全體擁
護馮,難以對付,也乘機向曹錕送個人情,准許曹的要求,遂由大總統下令,宣佈將馮
玉祥褫奪陸軍中將,原官暫准留任。從此馮玉祥倒向直系一邊。
馮玉祥不得不於3月下旬離開武穴,開往湘西,並占領常德。6月,北洋軍閥為嘉獎
馮的戰功,取消對馮的革職處分,任命他為湘西鎮奪使。馮在湘西二年,一面加強部隊
的建設和訓練,一面在地方上興利去弊,作出不少成績。他同孫中山常有往來,孫中山
曾派徐謙、鈕永建等人同馮見面。
1920年11月,馮玉祥奉命率部移駐河南信陽。
1921年5月,馮玉祥奉命進兵陝西。直皖戰爭後,陝西督軍陳樹藩因屬皖系而被撤職,
但陳擁兵自衛。北京政府命直系第20師師長閻相文率兵入陝,武裝驅陳。閻深知馮旅訓
練有素,戰鬥力強,令馮旅作為先頭部隊。馮部長驅直入,猛攻猛打,陳部潰不成軍,
除一部由胡景翼收編外,其余殘部逃入陝南山中,馮部進駐西安、鹹陽。
閻相文到西安任陝西督軍,決心提拔馮玉祥為師長。閻連電請求曹錕、吳佩孚將馮
旅擴編為師。吳佩孚均未理睬,後又經閻苦苦相求,才在不加餉不增械的附加條件下,
將馮旅改為陸軍第11師,馮任師長。
閻相文做了督軍,卻面臨重重困難。陝西境內駐軍太多,餉項和糧秣嚴重不足;曹
錕、吳佩孚又將一些退職軍人、失意政客,以及他們的親戚故舊之類的人,共200余名交
閻優先錄用。這些人又帶來了不少親故,總數達800多人,每天要開15桌酒席應酬,使閻
相文愁眉不展,心緒不寧,加上在處死郭堅的事件上,受到吳佩孚的斥責,致使他走上
自殺的絕路。
閻相文死後,北洋政府命馮玉祥為陝西督軍,馮起初不肯就任,並推薦張紹曾繼任,
張表示堅決不就任,北洋政府仍任命馮玉祥,馮玉祥就任陝西督軍,有了一大塊地盤和
施展抱負的機會。
1922年4月,直奉戰爭爆發,吳佩孚卻令戰鬥力弱的陝西省任劉鎮華部開赴前線,馮
玉祥受令坐鎮陝西。劉一向具有送禮、奉迎的看家本領。吳佩孚在洛陽做50大壽時,劉
送了80多把萬民傘和許多金銀古董;而馮玉祥的禮物卻是一罐冷水。吳為人剛愎自用,
且心胸狹隘,收下這份禮物,猶如被馮兜頭澆了一盆涼水。可是,擅長送禮奉迎的伎倆,
卻代替不了打仗的真本事。前線吃緊的時候,吳佩孚不得不改變初衷,令劉坐守陝西,
而急電請馮出兵。
馮率領第11師全部、陝西督署衛隊團、中央第4旅、陝西暫編陸軍第1師、陸軍第1和
第3兩個混成旅出陝西。馮為了激勵士氣,每個官兵臂上都寫有「害民賊,瞄準打」的醒
目字樣,馮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擊潰超過馮軍數倍兵力的趙倜軍,一舉占領開封。
奉系軍隊以失敗而告終,馮玉祥因戰功被任命為河南督軍。
馮任河南督軍,吳佩孚要在河南督署安插自己的親信,但馮調換成自己在陝西督署
中的全班人馬;吳派寶德全監視馮的行動,又被馮槍斃,兩人矛盾日益加深。
馮玉祥要擴大軍隊,遭吳佩孚的嚴厲限制。馮通過在吳佩孚任軍事參贊的張紹程疏
通,得到批准在漢陽兵工廠無限制地購買軍火。於是,馮在短期內不但補充了軍火缺額,
而且背著吳佩孚又招募了3個混成旅的軍隊。馮又通過陸軍部長張紹曾,獲准新建3個混
成旅的番號。
吳佩孚得知馮私自擴充3個旅軍隊,對馮更加忌恨,準備待機消滅馮軍。但陸軍部長
張紹曾既和馮有老關係,又同吳交情頗深,經他與吳商洽,特設「陸軍檢閱使」,以此
安排馮。1922年10月31日,北洋政府任命馮玉祥為陸軍檢閱使之職,並授予揚武上將軍
名義。
在馮玉祥離開河南之前,上海一家英文週刊舉行中國當代名人選舉,3.5萬人有知
之士投票,選出「最偉大的中國人」12名,孫中山名列第一,馮玉祥獲第二名。消息傳
出後,更引起吳佩孚的嫉恨。
馮失去河南地盤,是一大挫折,但他率部到北京南苑任陸軍檢閱使,大力練兵,在
兩年內練就3萬能攻善戰、紀律嚴明、具有愛國精神的精兵。
皖系浙江軍閥盧永祥同奉系軍閥張作霖以及孫中山建立了倒直的「三角同盟」,終
於爆發了齊盧之戰。齊盧之戰是直系軍閥齊剋元和皖系盧永祥,以及何豐林浙滬聯軍之
間的戰爭。
吳佩孚的親信、江蘇督軍兼蘇皖贛巡閱使齊剋元一直窺視著盧永祥的地盤,特別是
上海這塊肥肉不能染指,一直耿耿於懷。他數次向吳佩孚獻計,要把上海奪過去。但遭
到吳佩孚反對,齊為此對吳很不滿,但又不敢和吳公開對抗。吳佩孚並不是不想讓直系
占領上海,只是企圖用寬厚的策略拉攏盧永祥,使他歸順直系。
曹錕賭選後,盧永祥通電反對,並停止了與北京政府往來,反直系的政客和未參加
賄選的議員麇集於杭州、上海,浙滬儼然成了反直的中心。終於使吳佩孚下決心消滅盧
永祥。
吳佩孚命孫傳芳為閩粵邊防督辦,另以周蔭人代孫傳芳為福建督理,要孫傳芳同陳
炯明勾結起來壓制孫中山。但廣東的地盤不易深入,而福建一省難容納孫傳芳、周蔭人
二軍閥,孫傳芳亟謀向浙江擴張勢力。吳佩孚給曹錕發電,主張用鄂、贛、蘇、閩幾省
兵力,圍攻浙江、上海,由齊燮元和孫傳芳主其事。
不料,吳佩孚的電報,被段祺瑞收買的曹錕的譯電員弄到手,立即派人送給盧永祥。
盧永祥得到消息,決定同直軍決一死戰,又派人到奉天,要求張作霖在北方發動軍
事攻勢,使直軍首尾不易兼顧。張作霖很快答應了盧的要求。
齊燮元和孫傳芳得到吳佩孚的支持,便聯合皖、贛、蘇、閩4省直系軍隊,分4路攻
守。第一路攻上海,由宮邦鐸任之;第二路駐守宜興,由陳調元任之;第三路攻廣德,
由王普任之。一二三路由齊燮元任總司令,第四路攻仙霞嶺,由孫傳芳任總司令。
皖系軍閥方面,則以浙、滬和從福建退入浙江的軍隊組成浙滬聯軍,分3路攻守,由
盧永祥任總司令。第一路以何豐林、臧致平守上海;第二路以陳樂山、楊化昭攻長興;
第三路以張載楊、潘國綱守江山。
1924年8月24日,齊盧之戰打響,但遇上連續陰雨天氣,戰壕裡積滿了水,官兵們仍
蹲在水裡打槍,渾身是泥水,雙方打打停停,打過來打過去,形成拉鋸之勢,一直連續
40多天,最後以盧永祥的失敗而告終。盧永祥通電下野,偕同何豐林乘輪船赴日本。
------------------
黃金書屋 掃描校對
~~~~~~
回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