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金軍攻破汴京,在擄掠了宋徽宗和宋欽宗北上的同時,也擄掠了大群的婦女北上,供他們姦淫,汴京城內的有名歌妓花想容也在裡面。花想容生得很美,人們就用李白形g楊貴妃詩:「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來形容她。當時汴京城中的妓女多如牛毛,但真正能唱當時最為流行的宋詞長詞慢調,並能盡得詞中意蘊的並不多,而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樣的詞,以花想容唱得最好。 在北去的路上,花想容面對著山河萬里,淪為異邦,常常無法人眼,便抱著琵琶,把賀鑄的《水調歌頭,台城游》反覆吟唱: 南國本瀟灑,六代浸豪奢。台城遊冶,娶箋能賦屬宮娃。雲觀登臨清夏,壁月留流長夜,吟醉送年華。 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試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斗掛,淮上潮平霜下,恰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 在寧靜的夜晚,這一曲悲歌,顯得那樣地微弱,那樣地孤單。 金軍滅了北宋,一路南下,搶掠了大量的財物,又在汴京城中抓到了包括後宮三個妃嬪在內的大批美女,一路揮霍浪費,一路徹夜狂歡。這晚,又是金軍舉行盛大的歡慶活動,中軍帳中,一大批將官聚在一起,一大群歌妓濃裝艷抹,輕快地演唱出秦少游的《滿庭芳》和柳永的《望海潮》。柳永的《望海潮》是描寫江南蘇杭一帶的自然風景,經濟人物的,當歌妓們唱到「重湖疊漱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時,一群金軍將官個個手舞足蹈,對江南地區的繁華垂涎不己,據說後來金軍屢次進攻江南,包括金主完顏亮,都是受了這首詞的影響。 夜闌人靜,曲終人散,一個個醉薰薰的金軍將領紛紛撲向一個個弱不禁風的漢族女子,像捉小雞一樣把她們各自帶回自己的營帳。那晚好多個將官的營帳裡都撲騰了好久,那些守在外面的士兵,聽到這些聲音,想到自己的將領龍馬精神確是不凡,一個個露出會心的微笑,第二天很晚了仍不見這些將領起來,又覺得自己的將領用功也未免太厲害了些,直到主帥相召,這些士兵走進帳蓬時,才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赤身裸體的將領和赤身裸體的漢族女子一個個橫屍在帳蓬中,血泊中漢族女子手中的刀冷冷放光。血泊中躺著的漢族女子中有花想容。花想容自被掠之後,一直就以服侍敵人為恥,於是以她為頭,相約要做一件對國家民族最有意義的事情,不惜獻出生命,以謝國家。於是便出現了上述的一幕,花想容也以她獨特的方式開出一顆燦爛的生命之花。花想容的死以及她和那群漢族女子的壯烈行徑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人們無不對她和她的出身歌妓的姐妹們肅然起敬,她的死也激起了漢族人民一致奮起抵抗外侮的意志,其中包括一些漢族女子如江蘇儀征的女孩子晏貞姑。 靖康之難後,宋徽宗的第九千康王趙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身份稱帝即位,在金軍飽掠北歸的情況下;理應快速進入汴京,安撫軍民,整頓國政,恢復局面,以圖復興,然而他卻南逃到揚州,準備渡江,建都建康,想憑著長江天塹,苟安一時,殊不知,黃河不足恃,長江也就不足恃,徒然使人心離亂,中原鼎沸。當時宋高宗趙構剛到揚州,金軍便跟蹤而來,如果不是晏貞姑父女浴血苦戰,在千鈞一髮之際大挫金軍,宋高宗能不能渡過長江,建立南豐政權就很難說了。 晏家是北宋的開國功臣,其祖先跟隨宋太祖趙匡胤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到晏貞姑的父親晏孝廣時已毫無家世可言,以從事農業生產為生,但晏家卻仍為鄉里所重,晏孝廣生得濃眉大眼,虯髯滿腮,他武藝高強,嫉惡如仇,他只有一個女兒,於是自幼就對她悉心調教,晏貞姑小小年紀就已練就一身武藝,尤其善使雌雄雙劍,舞動起來,只見一團白光,不見人影,她秀麗中不掩英勇之氣。 中國歷來不乏慷慨男兒,也不乏巾幗女子,尤其在大敵當前時。金軍騷擾黃河流域一帶,各地抗金義旗不斷出現,尤以太行山王彥的「八字軍」最為著名,他們人人臉上都刻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八個字,以示抗金決心。晏孝廣父女也激於義憤,揭竿斬木,樹起義旗,號召有志之士團結起來對抗金兵,在金軍南下,如入無人之境,宋軍守將不戰而潰,棄城逃跑的情況下,晏孝廣的義軍曾與金軍數度交手,每次都取得勝利,漸漸地「晏家軍」的名聲在金軍中流傳開來。原來金軍本是要假道儀征包抄揚州的,但由於不想與晏孝廣父女領導的義軍遭遇,而改道由高郵,沿洪澤湖南下,進逼揚州。晏家父女偵知了金軍的動向,連夜整備人馬前往揚州增援,黎明時分抵達揚州城外。這時宋高宗一行正從揚州城內倉皇外逃,準備渡過長江,此時金軍已抵達揚子橋的北岸,相距只不過數里,宋高宗身邊的衛戍早己成為驚弓之鳥,各地的勤王之師又還沒有趕到,可說晏家父女來得正是時候。 晏家義軍一面派人護送宋高宗由瓜州南渡,一面擺開陣勢迎擊金軍。兩軍在揚子橋上相遇,晏孝廣一馬當先,揮舞長矛,衝到橋心阻擋金兵的進路,晏貞姑揮舞雌雄雙劍,衝過揚子橋殺入敵陣,直撲金軍先鋒主帥。要不是金軍統帥粘罕帶著主力部隊適時趕到,金軍先鋒部隊就可能全軍覆滅。粘罕穩住陣腳,聽說只是一支民間「義軍居然把先鋒部隊打得如此慘敗,勃然大怒道:「數萬大軍,百員猛將,豈可受挫於一個鄉野老兒與民間弱女!」下令務必將晏家義軍徹底消滅,以解除後顧之憂。 金兵如潮水般湧來,數十員金將一字排開,向前逼進,晏孝廣把長矛掛在馬前的槍鉤上,從腰間解下七星錘,凌空舞動,高呼一聲「著!」但見金光閃動,衝在最前面的金軍悍將立即應聲落馬,晏孝廣綽起長槍,晏貞姑舞動雙劍,乘勢反擊,金軍陣腳立即混亂起來。看到晏家父女的勇敢,粘罕大為惱怒,一條毒計也在他心中形成。粘罕下令金軍後退,晏孝廣一見,認為機不可失,揮兵追過揚子橋北,晏貞姑立即勸阻父親:「敵眾我寡,似不宜涉險冒進,況且金軍並沒有潰不成軍,或者金軍有什麼計。」但晏孝廣自恃武藝過人,此時又報國立功心切,那裡還聽得進他女兒的勸阻,說道:「我們已連傷十四員金將,金軍看來也不過如此,我要讓他們知道大宋臣民的利害!」晏孝廣當先開路,晏貞姑押陣過橋。 果然金軍是有預謀,粘罕在下令金軍後撤時,專門派兩隊精悍的弓箭兵埋伏在前面道路狹隘的地方,眼看著晏家父女疾如迅風般的追來,一時梆子響,萬箭齊飛,衝在前面的晏孝廣饒是武藝高強,也變成了一個刺蝟,事後從他的屍體上拔下來的箭簇就有兩升。在後面壓陣的晏貞姑看到父親慘死,義軍傷亡已經三分之二,且身處死地,絕無後退之路,於是舞起雙劍,奮勇衝鋒。她稍微把剩餘的部隊集中一下,下令士兵分散,匍匐前進。因為義軍裝備低劣,沒有擋箭牌,希望用這個辦法避開金軍的弓箭,逼近金軍,肉搏拚殺,以己之長,制敵之短,晏貞姑沒有讀過兵書,沒有受過領兵作戰的訓練,但居然發明了「游擊戰」的方法,居然一舉成功。 義軍分散悄悄地逼近金軍,突然之間在金車的前後幾乎都出現了義軍,金軍的弓箭已失去作用,長槍大盾也發揮不了威力,義軍個個奮勇,人人爭先,在金軍隊伍中衝殺,白刃翻飛,如虎入羊群,直殺得金軍血肉橫飛。晏貞姑奪得一匹戰馬,專門對付金軍將領,活像一匹失去幼獅的瘋狂母獅。晏貞姑目標直指粘罕,粘罕又怒又懼,喝令帳前四名猛將合力阻擋。這時晏貞姑已血染繡袍,頭髮散亂,兩眼佈滿血絲,已毫無秀麗的模樣,幾個回合下來,一個金將被削去頭顱,一個敵將被劈成兩半,一個敵將被刺中心窩,剩下的一個哧得轉身就逃,晏貞姑追上去,背後一劍將他殺去,粘罕大驚失聲,又急令八員大將出戰,這八個金將與晏貞姑一照面心就已跳個不停,為之膽寒,不敢逼近晏貞姑,只是將晏貞姑團團圍住,車輪一般地四處遊走,以消耗晏貞姑的體力和意志。晏貞姑看破敵人的心思,乘機蹈隙,連斬三員敵將落馬,剩下的五將心膽俱裂,粘罕又急令二十四員金將加入戰團。這時義軍已全部壯烈犧牲,晏貞姑自己也精疲力竭,她流下了兩行熱淚,手執雄劍往頸間一抹,就此為國犧牲。 還在晏貞姑父女護送宋高宗過江的時候,宋高宗不知是哪一路軍馬,十分感激地詢問晏孝廣的官職及姓名,意思是以後一定論功行賞,晏孝廣回答:「我們只是山野草民,住在儀征一帶,我先祖曾追隨太祖,現在金兵已近,最要緊的還是陛下先走。」宋高宗曾不停地對天感歎。可是他一到建康,就把這一切都忘了,特別是定都臨安後更日日聲色犬馬。宋高宗聽信秦檜的話,與金議和,給金大片土地,每年給金歲幣白銀五十萬兩,特別是還要向金稱臣,這時他心中是否也想到過那些不願事敵,甚至直接為他獻身的那些人。 花想容、晏貞姑的事情一般人都不大知道。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