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演義 第六十四回 暗刺明譏馮張解體 邀功爭寵川蜀鏖兵 卻說袁皇帝接到龍覲光奏章,披閱以後,深喜他實心效忠,不負委任,桂邊一路,似可 無憂,川、湘一帶,已是大兵迭發,當亦不致有意外情事;惟江寧將軍馮國璋,前曾調他來 京,任為參謀總長,偏他請假養痾,相隔數月,尚未到任,老袁愈覺生疑,特派遣蔣雁行, 南赴江寧,調查防務,臨行時且有密言相囑。蔣銜命南下,與馮相見,談了許久,馮只管無 情無緒,淡淡的答了數聲,有幾語簡直不答。雁行因奉著主命,未便敷衍過去,便進言道: 「極峰意見,要上將出任行軍總司令,因未得尊意贊成,所以囑弟轉達。」無非要老馮離 任。國璋啞然失笑道:「我去歲入京覲見,談及帝制問題,總統誓不承認;且言國人相逼, 當掛冠航海,往游倫敦,目下歐戰雖劇,倫敦尚是無恙,總統何不前往,還要興什麼大軍? 授什麼總司令呢?」國璋入覲,借他口中補敘,並補述袁氏前言,以證其欺。雁行道:「往 事也不必重提了。但上將與總統相知有年,也應助他一臂,借盡友誼。」國璋道:「我正為 友誼相關,始終不敢背棄,無如抱病未痊,力不從心,還請代達總統,求他原諒!」陸既稱 病,馮亦如是,真是一個病夫國。雁行又道:「總統亦系念貴體,特遣兄弟前來探望,並囑 令代閱防務,俾上將安心休養,早日告痊,得以銷假視事。」國璋笑答道:「多謝總統盛 意,近日一切政務,也多委王鎮守使代理,今又得足下代勞,兄弟不勝感激哩。」說罷,即 呵欠了好幾聲。雁行料不便多言,遂即退出,向鎮守使王廷楨處,會敘多時,至回寓後,即 將馮國璋言動情形,敘入電稿,寄達中央。隔了一天,即由政事堂傳出申令,因馮國璋尚在 假中,著王廷楨暫行代理。是電一傳,與馮交好的疆吏,多疑老袁將免馮職,致起違言。即 後文所謂河間系。山東將軍靳雲鵬,江西將軍李純,電袁留馮,略謂:「馮保障東南,關係 大局,不應無故調動」等情,於是老袁改了初念,另派佐命功臣阮忠樞,至徐州來說張勳。 張勳自任長江巡閱使後,以徐州為盤踞地,逍遙河上,花酒耽情,除寵妾小毛子外,復納一 個女優王克琴,端的是風流大帥,洪福齊天;惟他有一種特別的性格,終身不忘故主宣統 帝,東海等人應輸他一籌。所以袁氏要想登極,他雖陽示贊同,暗地裡實是反對。滇、黔發 難,竟上書直諫老袁,內有大不忍四則,能言人所未言,小子因臚述如下: (甲)縱容長子,謀復帝制,密電豈能戡亂?國本因而動搖,不忍一。 (乙)贛、寧亂後,元氣虧損,無開誠公佈之治,辟奸佞嘗試之門,貪圖尊榮,孤注國 家,不忍二。 (丙)雲南不靖,兄弟鬩牆,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生靈墮於塗炭,地方夷為灰燼,國 家養兵,反而自禍,不忍三。 (丁)宣統名號,依然存在,妄自稱尊,慚負隆裕,生不齒於世人,歿受誅於《春 秋》,不忍四。 這四大不忍等語,呈將上去,袁皇帝卻容受得住,並不加責。虧他耐得住。他知張大帥 的性質,並非袒護滇、黔,不過系念故主,聊發牢騷,但教好言撫慰,虛名籠絡,仍可受我 約束,不致生變,因此派遣阮忠樞,來與張大帥商敘軍情。張勳接入,便開口道:「老鬥, 你來做甚麼?」阮字斗瞻,張大帥一經開口,便肖性情。忠樞道:「聞大帥新納名姝,特來 賀喜。」張勳道:「你怎麼知道?」忠樞笑道:「上海灘上第一個名伶,被你選取了來,已 收盡江南春色,全國統已知曉,小弟也有耳目,難道不聞不知麼?」張勳道:「照你說來, 你簡直到此,來敲我幾台喜席。我這裡有酒有肉,任你吃,任你喝,可好麼?」豪爽得很。 忠樞道:「這是蒙大帥的賞賜,還有何說?但小弟還有特別要求,未知大帥肯賞光麼?」張 勳道:「你且說來!」忠樞笑道:「要請貴姨太太出見,賞光一套西皮調,給我恭聽,那是 格外承情了。」張勳笑道:「老鬥,你又來胡鬧了。閒話少說,我吩咐廚役,備些可口的菜 蔬,與你暢飲,你若有暇,請在此多逛幾天,多年老友,難得常聚哩。」忠樞說聲叨擾。張 勳便囑咐左右,傳語廚子去訖。兩人又閒談了一時,外面已搬進酒餚,由張勳邀客入座,豪 飲起來。酒至半酣,忠樞用言挑著道:「長江一帶,幸虧大帥坐鎮雍容,才保無事。」張勳 不待說畢,便接入道:「百姓並不要造反,只外面的革命黨,裡面的袁項城,統是無風生 浪,瞎鬧一場,所以國家不能太平。」忠樞道:「項城也只望太平哩。」張勳哈哈大笑道: 「你是十三太保中的領袖,怪不得有這般說。項城世受清恩,前時投入革黨,贊成共和,硬 逼故帝退位,已是鑄成大錯,此次要重行帝制,諒亦有些悔意了。但現成的宣統皇帝,尚在 宮中,何不請他出來,再坐龍庭?他今朝要自做皇帝,哼哼,恐怕有些為難呢!」快人快 語,如聞其聲。忠樞聞言,不覺面上一紅,勉強答應道:「這也是出自民意,項城不能強 辭,就是大帥前日,也曾推舉項城,難道是貴人善忘嗎?」以矛攻盾,卻也能言。張勳頓時 變色道:「他屢次給我密函,要我向他勸進,我的秘書,也向我說著,不如顧全舊誼,休與 反對,我才叫他寫了幾句,電復了事,橫直將來人多意多,總有幾個硬頭子,出來反抗,我 老張也不是真呆,何苦與他結怨。現在雲南、貴州,已創起什麼護國軍,竟不出我所料,項 城想我出去打仗,我為了項城的事情,惹人怨罵,還要我兜掉面子,向外國人賠禮,我已吃 盡苦楚,此番不來上他的當了。」盡情出之,好似並剪哀梨。忠樞聽說,尚未回答,張勳又 道:「我所以說了四大不忍,呈將進去,叫項城自去反省。」忠樞趁勢探著道:「雲南、貴 州的變事,大帥還是反對,還是贊成哩?」張勳道:「我去贊成他做甚麼?我只曉得整頓軍 備,保衛地方罷了。」這兩語亦太自誇。忠樞又進一步道:「大帥高見,很足欽佩,但雲、 貴既已倡亂,應該如何對付,方得平和?」張勳沈著臉道:「他鬧他的雲、貴,我守我的徐 州,干我甚事?」又是快語,忠樞知不可喻,不得已據實相告道:「項城本意,也不要調動 大帥,不過想抽調軍隊,並添設長江上游巡閱使,敢問大帥意下如何?」張勳佯笑道:「我 料你是貴忙得很,斷不至無因至此。你去回報項城,長江上游巡閱使,他欲要設,儘管去 設,我老張不來多嘴,但恐增設一人,也是無益,若要抽調軍隊,我的兵士,素不服他人節 制,調往他處,非但無益,反恐有損呢。」忠樞至此,已曉得張勳用意,不必再與多談,便 又借賀喜為名,敬了張勳數杯。張勳亦回敬數杯,隨即吃過了飯,撤席散坐。是夕,復呼梟 喝盧,極盡豪興,最後仍央請張大帥,喚出新姬,果然是絕世尤物,傾國傾城,惹得這位阮 欽使,也不禁目眩神迷,魂飛色舞。待王姨太太道了萬福,轉身進去,那時才對著張大帥 道:「大帥真好艷福,小弟一無所贈,未免惶愧得很。」說至此,即從懷中取出鈔幣十張, 約得百圓,雙手奉上道:「這便代作贈物罷。區區不腆,幸轉送香閨,祈請賞收!」張勳 道:「又要老友破鈔,謹代小妾道謝。」於是分手歸寢;翌日起床,阮忠樞即擬辭別張勳, 吃過早點,眼巴巴望著張勳出來,偏是望眼將穿,杳無消息,待至午餐,方見張大帥登堂陪 客,忠樞有事在心,也不多飲,便於席間辭行,草草畢席,即告別出署,回京覆命去了。也 是一番空跑,猶幸得見艷姬,還算有些眼福。 老袁已遣阮南下,想不至虛此一行,便在統率辦事處內,添設臨時軍務處,遙領軍政, 實行指揮。當擬組織征滇第二軍,令張勳、倪嗣沖各出十營;駐魯第五師,出步兵一團,防 兵一營;駐陝軍出一混成旅;駐奉第二十及第二十七第二十八師,各出一混成旅;余由他省 選調騎兵數營,合成一師,限月終拔往戰地。正在籌畫的時候,那阮忠樞已回來了,當下聽 他稟報,已知張勳不肯從命,很是懊悵。再電致奉天、山東各省,陸續接復,多半是:「防 務吃緊,兵不敷用,職守所在,礙難遵命,否則本省有變,不負責任」雲雲。老袁急得沒 法,乃將調兵的政策,變為募兵,調兵已非善策,募兵更屬無謂。擬由直隸、山東、河南三 省,募兵二萬,聽候調遣,一面電催赴敵各軍,速行進擊,並調四川、兩湖軍隊,協同接 濟。統計自正月中旬,至三月上浣,袁軍運到川、湘,差不多有十萬人。看官欲曉明大略, 且由小子一一敘來: 在川各軍。 (一)曹錕軍,即第三師,約八千五百人。(二)張敬堯軍,即第七師,約六千人。 (三)李長泰軍,即第八師,約七千八百人。(四)周駿軍,即四川第一師時,嗣改編為第 十五師,約六千人。(五)伍祥楨軍,即第四混成旅,約四千人。(六)馮玉祥軍,即第十 六混成旅,約四千人。 在湘各軍。 (一)曹錕軍,即第三師之一部,約二千人。(二)馬繼增軍,即第六師,約萬人。 (三)唐天喜軍,即第七混成旅,約四千人。(四)李長泰軍,即第八師之一部,約三千 人。(五)范國璋軍,即第二十師,約四千人。(六)張作霖軍,即第二十七師,約三四千 人。(七)倪毓棻軍,即安武軍十五營,約三四千人。(八)王金鏡軍,即第二師,約四千 人。(九)胡叔麒軍,即湖南混成旅,約四千人。 (十)盧金山軍。系湖北獨立旅,約四千人。 這十萬大軍,雲集川、湘,總有幾個效忠袁氏的將吏,拚著了命,與護國軍爭個勝負, 好博得幾個勳章,幾等勳位。只是滇、黔軍乘著銳氣,殺入川、湘,或合攻,或分攻。川路 自敘州起,經瀘州、重慶、萬縣、夔州,直達湖北的宜昌。湘路自沅州起,經麻陽、芷江等 縣,直趨寶慶、常德,戰線延長,約有二千多裡。總司令曹錕,先行籌防,分檄各路兵將, 擇要駐守,十萬軍中,已去了五成。尚有五萬名作為戰兵,大約自川中進攻,計二萬人,自 湘中進攻,計三萬人。五萬袁軍壓川、湘,當時已傳遍天下,氣焰亦可謂不弱。滇、黔兩 軍,統共不過三萬名,與袁氏戰兵相比例,尚不及半數。曹錕因老袁催逼,乃簡率精銳,會 合馮玉祥、張敬堯各軍,兼程前進,直指敘、瀘,另檄第六師長馬繼增,駐紮湘西,抵禦黔 軍。 此時雲南護國第一軍總司令蔡鍔,早已由黔入川,聞曹錕等盡銳前來,急令劉雲峰、趙 又新、顧品珍等,分頭攔截,那知來兵很是兇勇,憑你如何截擊,總是抵擋不住;並且顧左 失右,得此失彼,眼見得主客異形,眾寡不敵,一陣陣的向後退去。劉、趙、顧三人,無可 如何,只得向總司令處告急。蔡鍔聞報,躊躇一番,默想曹、張各軍,用著全力,來攻敘、 瀘,若要與他死戰,徒傷士卒,無濟於事;且彈藥等件,亦只能暫支目前,未能持久,計不 如變攻為守,以逸待勞,一面聯合粵西,調出李軍,並力北向,再決雌雄,也為未晚。此即 兵法所謂避實二字。乃即令劉、趙、顧各軍,且戰且退,自己亦退入永寧,準備固守。 曹錕遂分兵大進,自克綦江,馮玉祥克敘州,張敬堯克瀘州,紛紛向中央告捷。四川形 勢,頓時大變。黔督劉顯世,聞滇軍撤歸,也為一驚,亟檄總司令戴戡,調還一旅,駐守黎 平。那時馬繼增躍躍欲逞,擬乘勢攻入黔境,與川軍並奏奇功,當下發令進兵,行了半日, 因天色已晚,駐營辰州,到了夜半,除巡兵未睡外,余皆安寢。待至天曉,全營統已早餐, 秣馬厲兵,待令即發,不意這位馬師長,竟長眠不起,由閻羅王請去作先鋒了。小子有詩詠 馬繼增道: 未曾前敵即身亡,暴斃營中也可傷。 自古人生誰不死,甘心助逆死無光。 畢竟馬繼增如何致斃,且至下回表明。 ---------- 馮、張兩人,宗旨不同,而其不滿袁氏也則一。本回借馮、張之口,譏諷袁氏,足令袁 氏,無顏對人,而張大帥粗豪率直,描摹口吻,尤覺逼肖,豈其尚有張桓侯之遺風歟?《民 國演義》中有此人,亦足生色矣。夫以馮、張之為袁氏心腹,猶離心若此,彼川、湘一帶之 十萬師,寧皆能效忠袁氏耶?不過憑一時之勇氣,直入敘、瀘,轉眼間即已告餒,乃知師直 為壯,曲為老,一時之強弱成敗,固不足以概全體也。 ------------------ 黃金書屋 整理校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