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國演義 第一百十三回 對日使迭開交涉 為魯案公議復書 卻說各省學潮,迭起不已,大半為了中日交涉,相率爭嘩。一是魯案,一是閩案,兩案 俱未解決。天津學生,屢次求見省長,要請轉電政府,與日本嚴重理論。省長不允接見,反 派衛隊驅散學生,甚至毆傷數名。天津各校,遂全體罷學。北京各校,亦依次響應,公舉代 表,謁見國務總理。靳雲鵬雖未拒絕,但也不過支吾對付。學生等復游行演講,被大隊軍警 干涉,驅入天安門嚴守,待至天暮,始得釋放。學生未肯罷休,仍然四處鼓吹,一意排日, 有時為軍警拘去,終不少屈。嗣是上海、安慶、杭州各校,亦往往因嚴查日貨,發生沖突, 政府不得已下一禁令,不許學生干政,令雲: 近年以來,學潮頹靡,法紀不張,以諸生雋異之姿,動輒聚眾暴行,自由行動,國家作 育英髦,期望至切,迭經明令剴切誥誡,申明約束,深冀其濯磨砥礪,勉為異日致用之才, 諸生等果知自愛愛國,當亦憬然愧悟。乃據京師警察廳報告,本月四日,京師各校學生,有 在前門外排列演說,阻斷交通,並有擊毀車輛毆傷行人情事; 而日前直隸省長,亦有學生包圍公署,擊傷警衛,不服制止之報告,似此擾亂秩序,顯 干法紀,菁莪之選,淪於榛棘,甚為諸生惜之!自來學生干政,例禁綦嚴,誠以向學之年, 質性未定,紛心政治,適隳學業,抑且立法行政之責,各有專屬,豈宜以少數學子,挾出位 之思,為逾軌之舉?在國家則有妨統馭,在諸生亦自敗修名,在政府雖愛惜諸生,而不能不 尊重法律。須知國家生存,全賴法律之維繫,學生同屬國民,即同在法權統治之下,負執行 法律之責者,詎能以學生干法,置之不問?茲特依據法律,再為諄切之申告,自此次明令之 後,應即責成教育部,督飭辦學各員,恪遵迭令,認真牖導。凡學生有軼出範圍之舉,立予 從嚴制止,總期銷弭未萌,各循矩矱。其有情甘暴棄,希圖煽亂者,查明斥退;情節較重, 構成犯罪行為者,交由司法官廳,依法懲辦。辦學各員,倘有徇庇縱容,並予撤懲。總之國 紀所在,不容凌蔑,政府以國家為重,執法以繩,決無寬貸,其共懍之!此令。 令下後,又飭京師警察廳,根據自治警察法條例,佈告將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 會,暨北京小學以下學校教員聯合會,一體解散。但壓制自壓制,嘩噪自嘩噪,終歸沒有了 結。就是日人亦好來尋釁,屢有越境侵權、傷人斃命等事。 除上文所述閩案外,類舉如下: (一)吉省日人越境逮捕韓人交涉。吉林省毗連韓境,韓人嘗謀獨立,被日本軍警制 壓,往往竄入吉林省邊境,日人遂屢有越境搜捕等情,經吉林督軍電請政府,特向駐京日使 抗議。 (二)日本軍艦入內河交涉。日本宇治軍艦,攔入江蘇南通天生港,經江蘇長官,電請 外交部向駐京日使交涉。 (三)日兵占據滿洲裡車站交涉。日本兵隊,占據滿洲裡車站,四面架機關鎗,禁人出 入,外交部因向駐京日使,質問理由。 (四)日人在蘇槍斃兵士交涉。駐蘇陸軍第二師第五團兵士,在虎邱山旅行,被日人射 放獵鎗,擅將軍士胡宗漢擊斃。當經警察將兇手拘住,解至交涉公署,轉送駐蘇日領事,由 交涉員向日交涉。 (五)海參崴日軍傷害華人交涉。駐海參崴日本軍隊,與俄國新黨軍隊沖突,日軍擊敗 俄軍,占領海參崴及附近各地。我國旅崴僑民,多遭日軍傷害,且被拘去十余人。 當由駐崴委員李家鏊,向日軍長官提出抗議。 (六)海拉爾日捷軍沖突,傷害華兵交涉。中東鐵路附近,日本軍與捷克軍,發生沖 突,雙方開槍轟擊。中國護路軍隊在旁守視,致遭流彈擊傷。中國外交部,又不得不與日捷 兩軍,抗論曲直。 (七)日軍占據哈爾濱華軍營房交涉。日本突調大隊軍士至哈爾濱,占用中國營房多 處,經吉林長官請外交部向駐京日使交涉。 (八)日本在中東路增兵交涉。日本在中東路線一帶,增兵運械,自由行動。中國外交 部因向駐京日使提出抗議,要求從速撤退。 (九)日軍侵犯中東路權交涉。日本軍隊,屢在中東鐵路旁,侵占中國軍站營房,及扣 留車輛等事。政府迭接東三省報告,特由外交部向駐京日使提出抗議。 (十)日人在山東內地設置電桿交涉。日人近在山東高密、古城一帶,擅自設置電桿。 山東交涉員,即向駐濟日本領事抗議,日領並不答覆。因由山東省長,電請外交部向日使交 涉。 如上所述,統是民國九年五月以前情事,中國雖屢與交涉,往往沒甚效果。惟蘇州槍斃 胡宗漢一案,兇犯叫做角間孝二,日本駐蘇領事,也不能硬為辯護,乃正式道歉,且令兇犯 賠償恤費,便算了事。胡宗漢總是枉死。至若日、捷軍傷害華兵,當經英、法軍官調停,由 日、捷兩軍,撫恤死傷,並向中國道歉,也即銷案。惟山東問題,中政府因全國人民反對 中、日直接交涉,所以遲遲不答。駐京日使又奉本國訓令,照會外交部,催促從速開議,內 容分三項:(一)謂日本駐德代理公使,已收到關係膠州各種文件,並送達東京。日本繼承 德人在山東權利,依照和約,有三強國批准,即生效力,現五國中已有四強國批准。只有美 國尚未批准。故從前德人在山東權利,當然由日本繼承,毫無疑義。(二)日本政府本善意 與友誼,要求中政府與日本直接交涉,解決山東問題,圖謀雙方利益。不意日政府種種好 意,不但中國人不肯原諒,反發生種種排日舉動,日政府不得不切實聲明,如中國依然抱持 延宕政策,日本即視此種行為,為默認日本的要求。(三)因上述兩種理由,故日政府請中 國政府,速將方針決定,並定期與日本討論,解決山東問題,不容再延。看官!你道這樣的 照會,是嚴刻不嚴刻麼?外交部接著,就使陸子欣徵祥字子欣。有專對才,也覺得瞠目結 舌,無從應付;當下與國務總理靳雲鵬等,共同商議。靳雲鵬取出一篇電文,交與大眾審 視,但見紙上寫著,系是湖北督軍王占元領銜,聯名共四十八人。電文略雲: 山東問題,自接收日本通牒以來,疊經各界人士,集合研究,歛以拒絕直接交涉,提交 國際聯盟,為唯一之辦法。詎道路傳聞,有與希望相反之趨向。占元等廬墓所在,痛切剝 膚,父老責言,似難緘默,敢進危言,幸垂聽焉!外交重要,關係國本,詳慎考慮,誰曰不 宜?顧詢謀既已僉同,方針依然未定,逆料鈞座左右,必有謂直接交涉,不至有害,提交聯 盟,未必有利,持此說以熒惑聰聽者,此非毫無知識,便是別有肺腸。一言喪邦,莫此為 甚!大抵強國與弱國交涉,利在單獨,不利於共同,利在秘密,不利於公開,至弱國外交, 則適得其反。 試問二十年來,我國利權,斷送於密約者幾何?此次彼以甘言誘我,非愛我也。果誠意 親善,則宜先將完全主權,逕行交還,並即時撤退軍警,以示退讓,不必斤斤焉為條件磋商 矣。故直接交涉,結果必與吾無利,可以斷言。倘慮提交聯盟,未必可恃,在歐會簽字和約 之時,或者尚屬疑問,今則德約保留山東之款,已由美參議員通過,且英、法各國,對於保 留案,亦表贊同。專欲難成,得道多助,利害明了,無待蓍龜。與其為條約之贈與,寧使為 強力所占有。與其菁華盡棄,留空殼之地圖,毋寧死力抗爭,作國際之懸案。否則引狼入 室,為虎作倀,群情憤激,鋌而走險,禍變之來,將有不忍言者。心所謂危,不敢不告,伏 祈俯鑒民意,斷而行之,山東幸甚!國家幸甚! 大眾看罷,暗想湖北督軍王占元,平時本無甚表白,此次卻獨來領銜,居然有慷慨激昂 的情勢,倒也有些奇怪。其實這篇電文,王占元不過被動,那主動力卻是第三師師長吳佩 孚。平湘一役,吳氏已露頭角,此次又重現鋒芒。吳本山東蓬萊縣人,幼喪父母,門祚衰 微,單靠著兄嫂撫養,始得成人。及入塾讀書,學為時藝,頗有成效。出應童子試,一戰獲 售,即入黌宮。後來三試秋闈,偏皆落第,遂發憤改途,投入保定武備學堂,捨文習武。天 下無難事,總教有心人,學滿畢業,成績最優,一介書生,忽變為干城上選。當時校中有一 教員,便是後來的靳總理,夙垂青眼,特為吹噓,薦諸江北提督王士珍麾下。士珍因情誼難 卻,權置幕右,命司傳宣。既而士珍丁艱去任,佩孚隨與俱北,輾轉為第三師營弁,師長非 別,就是曹錕。錕實非將才,得吳佩孚為屬校,遇事與商,皆為錕智所未及,因此漸加倚 重,由營長薦擢旅長。至曹錕統兵援湘,已密保佩孚署第三師長,任前敵總司令。岳州長 沙,依次克復,應推佩孚為首功。錕既北返,受四省經略使職銜,留佩孚駐守湘南,於是佩 孚權力所及,不止第三師全部,就是曹錕所有舊僚屬,也悉聽佩孚指揮。佩孚知恩感恩,願 為曹氏盡力。但曹系直派,與段派貌合神離,並見前文。佩孚向曹盡忠,當然反對段派。湘 督張敬堯,為段氏心腹,竭力主戰,獨佩孚駐防以後,隱承直派意旨,捨戰主和。兩人宗 旨,既已不同,更兼長沙收復,功由吳氏,張敬堯後來居上,竟將湘督一席,安然據去,佩 孚心實不甘。嗣經段祺瑞意圖籠絡,表薦佩孚為孚威將軍,促赴前敵,佩孚得了一個虛名頭 銜,有何用處?越恨段氏使詐,反對益甚。青島交涉,段派或主張讓步,為親日計,佩孚既 感念薰蕕,復系情桑梓,所以一意抗日,特聯結同鄉軍吏四五十人,同聲勸阻。靳吳誼關師 弟,平時信件,嘗相往還,佩孚對內主和平,對外主強硬,已是說不一說,時有所陳,靳氏 豈無感動?怎好專顧那親日派,與日人直接交涉,坐將那青島讓去?故對著日使公文,初主 延宕,至此延無可延,宕無可宕,不得不將王占元等一篇大文,取示大眾,表明微旨。大眾 原多數拒日,便以為今日要著,莫如復絕,就使有幾個親日派在旁,也只好隨聲附和罷了。 乃擬定覆文,約略如下: 關於解決交還青島及其山東善後問題一事,准四月二十六日照開等因。查此事前一月准 貴公使面交節略,所述貴國因條約實施之結果,擬為交還青島及膠濟沿線之準備各節,本國 政府,均已了解。無如中國對於膠濟問題,在巴黎大會之主張,未能貫徹,因之對德和約, 並未簽字,自未便依據德約,逕與貴國開議。且全國人民,對於本問題態度之激昂,尤為貴 公使所熟悉。本國政府基於以上原因,為顧全中日邦交起見,自不容率爾答覆。 至續准送交改正節略釋文,獲見貴國政府願將膠濟沿線軍隊之撤退,本國政府與該地方 官,籌商辦法,從事編製警衛隊以任保護全路之責。又准照開前因,當經本部長將上述本國 政府不能遽行與貴國開議各情形,面達在案。惟根據目前事實上之情狀,對德戰爭之狀態, 早經終止,所有貴國在膠濟環界內外軍事設施,自無繼續保持之必要。而膠濟沿路之保衛, 從速恢復歐戰以前之狀態,實為本國政府及人民所最欣盼,自當於最短之期間,為相當之組 織,以接貴國沿路軍隊維持沿路之安寧。此節與解決交還青島問題,純為兩事,想貴國政府 必不執定曾否開議,借以遲延其實行之期,致益滋本國人民及世界觀聽之誤會也。貴國政府 果願將戰時一切軍事上之設施,從事收束,以為恢復和平之表示,本國政府自當訓令地方 官,隨時隨事,與貴國領事官等接洽辦理,相應奉復,即希查照為荷! 看這覆文,便知靳氏是采納吳言,有此決心;還有統一南北政策,主張和平解決,也是 依從吳議。曾先有通電促和,由小子補錄如下: 近迭據各方來電,促進和平,具見愛國之誠。一年以來,中央以時局危迫,謀和至切, 開誠振導,幾於瘏口嘵音,乃以西南意見殊歧,致未克及時解決,不幸而彼方變亂相尋,且 有同室操戈之舉,缺斨破斧,適促淪胥,蒿目艱虞,能無心痛!中央對於西南,則以其同隸 中華,誼關袍澤,深冀啟其覺悟,共進祥和,但本素誠,絕無成見。而對於各方,尤願鑒彼 糾紛之失,力促統一之成,戮力同心,共圖匡濟。誠以國家利害之切,人民休戚所關,苟一 旦未底和平,則一日處於艱險。而以目前國勢而論,外交艱難,計政匱虛,民困既甚,危機 四伏,尤在迅圖解決,不容稍事迂迴。中央惓懷大局,但可以利國家福人民者,無不黽勉圖 之。而所以積極擘劃,共策進行,仍惟群力之是賴。各軍民長官,匡時幹國,夙深倚任,所 冀共體斯情,以時匡翼,庶幾平成早睹,國難以紓。功在邦家,實無涯□!奉諭特達。 是時北方總代表王揖唐,寓滬多日,借愛儷園為行轅,名為議和專使,實是未曾開談。 南方總代表唐紹儀,前已向軍政府辭職,軍政府雖未照准,但南方各分代表,不願與王揖唐 開議,所以唐、王兩人,有時或得相晤,不過略有議論,未得公開談判。徐總統與靳總理, 一再促和,哪知和議毫無端倪,王揖唐唯逍遙滬瀆,作汗漫遊。一夕,在愛儷園中,忽發現 炸彈一顆,幸未爆裂,不致傷人。但王揖唐的三魂六魄,幾被這一顆炸彈,驅向黃浦灘上去 了。小子有詩歎道: 無情鐵彈竟相遺,猶幸余生尚未糜。 為語世人休自昧,本來面目要先知。 王揖唐經這一嚇,勉強按定了神,攝回魂魄,暗想此事必有人主使,想了一番,不禁私 歎道:「諒想是他,定歸是他。」 究竟推測何人?待小子下回報明。 本回舉中日各案,依次臚敘,僅半年間,而已積案至十,雖似無關巨要,而無在非恃強 凌弱之舉。虎邱山及海拉爾兩案,傷斃華民,不過以撫恤道歉了事。夫殺人抵命,中外同 揆,若僅以撫恤之微資,道歉之虛文,即可置兇手於不問,彼亦何憚而不再為耶?弱國之外 交,已可概見。至若山東問題,既已不簽字於德約,自不能與日人直接交涉。愚夫猶知,寧 待吳氏?但吳氏之聯合同鄉,推王占元為領銜,合力電阻,不可謂非愛鄉愛國之熱誠。 因事屬辭,亦作者之特筆也。 ------------------ 黃金書屋 整理校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