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太宗接著捷音,即降敕一道,頒給李靖,令送蕭後及楊政道入都,靖當然遵旨,遣
使送二人至長安。太宗坐著便殿,召二人入見。楊政道年尚幼稚,拜伏殿前,身子卻顫個不
住,連話語都說不清楚。獨蕭後是見多識廣的人,毫不驚慌,從容走近案前,方屈膝下拜
道:「臣妾蕭氏見駕,願陛下萬歲!」一見太宗,即自居妾媵,可謂不知廉恥。這兩語才說
出口,幾似那嚦嚦鶯聲,宛轉可愛。太宗垂目下視,但見她髻鴉高擁,鬟鳳低垂,領如蝤
蠐,腰似楊柳,還有一雙蓮鉤兒,從裙下微微露出,差不多只二三寸,〔編者按:唐人天
足,此處系虛構。〕不禁暗暗想道:「蕭後雖有美名,但至今也好有四十多歲了,為何尚這
般裊娜,莫非假冒不成?」便柔聲啟問道:「你果是隋後蕭氏麼?」蕭氏答聲稱是。太宗又
道:「既是隋朝皇後,請即起來!」蕭後稱謝,才裊裊婷婷的立將起來,站在一邊。太宗再
行端詳,徐娘半老,豐韻具存,眉不畫而翠,面不粉而白,唇不塗而朱,眼似秋水,鼻似瓊
瑤,差不多是褒姒重生,夏姬再世。上文是蕭後跪著,故但敘其形聲,不及面目,此時已是
立著,故獨敘面目,不及形聲。太宗又自忖道:「這真是天生麗姝,與我巢刺王妃楊氏,好
似一對姊妹花哩。」褒姒夏姬天然比例,復添一個巢剌王妃,更是現成對偶。遂命賜宅京
師,令左右引出蕭後及楊政道,就宅居住。太宗還宮後,心下尚想念蕭後,甫越二日,即召
她入宮,問及隋室故事。蕭後一一應對,並述煬帝奢侈過度,所以致亡。太宗又問在突厥時
情形,宇文化及據住六宮,蕭後亦曾被淫,何不問及?也經蕭後詳敘一番,且泣請道:「臣
妾迭遭慘變,奔走流離,此後余生,全仰恩賜,惟死後得給葬江都,得與故主同穴,臣妾尤
銜感不盡了。」老淫婦何不早死?太宗見她楚楚可憐,益加憫惜,遂對她好語溫存。蕭後本
是個尤物,不曉得甚麼節烈,但教有人愛她,無不樂從。況太宗正在盛年,生得恣表絕倫,
不比那故主煬帝,昏頭磕腦,毫無威儀,此時既已入宮,樂得攀龍附鳳,再享幾年歡樂,於
是拿出生平伎倆,淺挑微逗,眉去眼來,那太宗漁色性成,連弟婦且充作妃妾,何論一個亡
國故後,彼此情意相同,自然如漆投膠,熔作一片,趁著閒暇的時候,便同去上陽台夢了,
這且慢表。
且說突厥主頡利可汗,被李靖襲破營帳,奔往磧石,正思營壘自固,不料唐并州都督李
世勣,又自雲中殺來,頡利忙遣兵防御白道,偏又為世勣所破,料知磧石亦不能守,復竄入
鐵山,一面令執失思力,赴唐都謝罪,情願舉國內附。太宗乃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
同往撫慰,又詔令李靖率兵往迎。靖既接詔,語副將張公謹道:「頡利雖敗,部眾尚盛,若
走度磧北,後且難圖。為今日計,宜乘詔使到虜,發兵掩擊,虜以為有詔往撫,必不相防,
我軍一至,不及趨避,必為我所擒了。」公謹道:「詔書許降,行人已往,若我發兵襲擊,
雖可必勝,但行人得毋被害麼?」靖覆道:「機不可失,韓信破齊,就用此策,唐儉等何足
惜呢?」顧己不顧人,未免太忍。遂勒兵夜發。適值世勣亦率軍來會,兩下敘談,意見從
同,於是靖為先驅,世勣為後應,沿途遇著突厥邏卒,一律擒獲,令作向導。頡利可汗,方
接著詔使,聞已許降,心下甚慰,正在設宴款待,忽有親卒入報道:「唐兵已到,去此不過
十裡了。」頡利大驚,瞠目視唐使道:「這……這是何故?大唐天子,既許我歸附,復出兵
到此襲擊,難道也這般無信麼?」唐儉等忙起座道:「可汗不必驚疑,我兩人從都中來此,
未曾到過李總管軍前,想是李總管尚未接洽,所以率軍前來,若由我兩人出去攔阻,定可令
他回軍,願可汗勿慮!」說畢,即攜手出帳,跨馬加鞭,竟自馳去。虧得有此一著,才保生
還。頡利聽唐儉言,也信為實情,待儉等去後,尚以為不必設防,眼巴巴的望他退軍。哪知
帳外警報,絡繹馳至,有說是唐軍只相距七里,有說唐軍只相距五裡,於是出營遙望,果然
唐軍浩浩蕩蕩,疾馳而來,自知不及整兵,慌忙跨上千里馬,輕身逃去,部眾相繼四竄。唐
軍闖入大營,如入無人之境,東斫西砍,殺死多人,復踹入帳後,見有一個盛裝婦人,及一
個少年男子,抖做一團,也不去問明誰氏,一抓便走。還有帳內外許多番男番女,未及奔
逃,都由唐軍用索捆縛,一串一串的扯牽了去。霎時間番營蕩平,由李靖李世勣擇地安營,
檢點俘虜,不下數萬。惟查得盛裝婦人,乃是頡利的可敦,便是四次嫁人的義成公主。靖責
她無恥,推出斬首。殺得好。再鞫問少年男子,系是頡利子疊羅支,便令囚入檻車,解送京
師。
先是頡利可汗,嘗命啟民母弟蘇尼失為沙缽羅設,突厥官名。督部落五萬家,建牙靈州
西北。及頡利勢衰,諸部攜貳,獨蘇尼失尚無違心。頡利走依蘇尼失,欲與他同奔吐谷渾。
蘇尼失遲疑未決,會李靖奏凱還師,但檄令靈州總管任城王李道宗,太宗族弟。出兵追捕頡
利。道宗即貽書蘇尼失,令執送頡利來獻,一面遣副總管張寶相,率軍進逼,頡利聞了消
息,走匿荒谷。蘇尼失聞唐軍將到,無法抵禦,只好馳追頡利,到處搜尋,才將頡利拘住,
返歸營帳,巧值唐軍掩至,遂把頡利作了贄儀,舉眾出降,漠南自是無虜廷了。頡利被執至
長安,由太宗御順天樓,盛陳儀仗,召見頡利。頡利俯伏請罪,太宗朗聲詰責道:「汝籍父
兄遺業,淫虐人民,自取滅亡,這是汝第一大罪。與我屢盟,復向我屢叛,這是汝第二大
罪。恃強好戰,暴骨如莽,這是汝第三大罪。蹂我稼穡,掠我子女,這是汝第四大罪。我欲
宥汝,遣使招撫,汝尚遷延不來,這是汝第五大罪。但念汝自便橋以後,總算不甚入寇,尚
有一半顧忌,我便待汝不死,汝休要再不知感哩!」頡利聞言,且泣且謝。太宗乃命太僕寺
引去頡利,好意管待,給以廩餼。加封李靖李世勣為光祿大夫,各給絹帛,頒詔大赦,賜民
五日酺。上皇正徙居大安宮,聞頡利成擒,不禁喜慰道:「漢高祖困白登,終不能報,今我
子能滅突厥,付托得人了,尚有何憂?」太宗進謁上皇,即奉上皇至凌煙閣,召集諸王妃
主,及貴戚近臣十余人,置酒列宴,飲至半酣,上皇自彈琵琶,太宗起舞,諸王等更迭奉
觴,為上皇壽。太宗興高采烈,流連忘倦,直飲到夜靜漏遲,方才散席。太宗仍奉上皇還大
安宮,余眾散歸,不必細述。
惟東突厥既已滅亡,余眾或西奔西突厥,或北附薛延陀,尚有十萬口降唐,擬籌安插,
太宗乃詔令群臣妥議方法。當時魏公裴寂,坐罪免官,旋即病歿,蔡公杜如晦,亦抱病謝
世,二人為佐命功臣,故就此插敘,作一了結。唐廷上面的大臣,要算僕射梁國公房玄齡。
玄齡奉到詔敕,不申己見,專采集眾議以聞。中書侍郎顏師古,請就河北安置降眾,分立酋
長,管領部落,方保無虞。禮部侍郎李百藥,竟與師古略同,但請在定襄置都護府,作為統
馭,才是安邊長策,獨溫彥博請仿漢建武故事,會降眾齊居塞下,因宜適性,令為中國捍
蔽,既足全彼生齒,復足實我邊疆,好算是一舉兩得的良法。太宗匯覽各議,意欲從彥博所
言,遂召彥博入商。秘書監魏徵,也入朝參議,便勃然奏阻道:「突厥世為寇盜,與中國尋
仇不已,今幸得破亡,陛下因他降附,不忍盡誅,自宜縱歸故土,斷不可留居中國,從來戎
狄無信,人面獸心,弱即請服,強即叛亂。今降眾不下十萬,數年以後,蕃息倍多,必為心
腹大患。試想西晉初年,諸胡與民雜居內地,郭欽江統,皆勸武帝驅出塞外,借杜亂源,武
帝不從,沿至二十年後,伊洛一帶,遂至陸沉,往事可為明鑒,奈何不成?」魏徵此言,較
諸顏李兩議,尤為痛切。彥博偏答辯道:「王者無外,待遇萬物,好似天無不覆,地無不
載,今突厥窮來歸我,奈何拒卻不受?孔子有言:『有教無類。』若拯彼死亡,授他生計,
教以禮義,數年後盡為吾國赤子。又復簡選酋長,令入宿衛,彼等畏威懷德,趨承恐後,有
什麼後患呢?」太宗點首稱善。無非好大喜功。征見太宗已偏向彥博,料難挽回,乃默然趨
出,彥博亦退。
太宗即敕令突厥降眾,處置塞下,東自幽州,西至靈州,皆為降眾居地。又分突利故地
為四州,頡利故地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雲中都督府,分統降眾,封突利為右衛大
將軍北平郡王,兼順州都督,突利受命辭行,太宗面諭道:「爾祖啟民,避難奔隋,隋立為
大可汗,奄有北荒。爾父始畢,反為隋患,天道不容,乃使爾亂亡至此。我本想立爾為可
汗,因念啟民故事,可為寒心,是以幡然變計。今命爾都督順州,爾應善守中國法律,毋得
侵掠,不但使中國久安,亦使爾宗族永保呢。」突利拜謝而去。太宗再命頡利為右衛大將
軍,留住京中,蘇尼失擒酋有功,特封為懷德郡王,尋授寧州都督。還有阿史那思摩,系隨
頡利入京,未嘗請降,太宗因他忠事故主,特別加撫,授右武侯大將軍。嗣復晉封懷化郡
王,兼化州都督,使統頡利舊眾。此外降附的番目,如執失思力以下,皆授官有差。計五品
以上凡百余人,幾與朝臣相半,因此番臣入居長安,約近萬家。太宗亦未免濫賞。惟頡利留
京日久,郁郁不樂,漸漸的形容憔悴,面色衰羸。太宗有時相見,頗為憐憫,乃與語道:
「卿形枯骨瘦,大約在京不便,故至如此。朕聞虢州地多糜鹿,可以游畋,卿若願往,朕不
妨命為刺史,卿得借此消遣,庶幾安享天年。」頡利下拜道:「臣系待罪余生,仰蒙陛下洪
恩,得陪輦轂,此後得保全骸骨,已是萬幸,所有特詔,不敢拜賜了。」太宗乃止。
至貞觀七年冬季,太宗從上皇置酒未央宮,頡利等亦奉召入宴,酒過數巡,上皇命頡利
起舞,及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頡利沒法推辭,不得已起身下階,作蠻夷舞。上皇喜語太宗
道:「胡越一家,為從古所未有呢。」太宗捧觴上壽道:「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誨所及,
臣兒智力,未能及此。昔漢高祖亦嘗從太公置酒此宮,妄自矜誇,愚見竊所不取哩。」上皇
益喜,殿上齊呼萬歲。既而退席,頡利愈增慚赧,自是懨懨成病,不到兩月,竟爾死了。太
宗命從突厥舊俗,焚屍乃葬。追贈歸義王,謚曰荒。頡利子疊羅支,自被俘入京,太宗仍令
他侍奉頡利,他獨具有至性,事父盡孝,父死,哭泣甚哀。事為太宗所聞,不覺歎息道:
「天稟仁孝,不閒華夷,莫謂胡虜無人呢。」遂厚賜金帛,令襲職終身。錄此以風世。蘇尼
失聞頡利死,悲不自勝,也至畢命。突利居順州數年,奉召入朝,暴死并州道中。太宗令中
書侍郎岑文本,撰文為記,刻勒兩汗墓碑中,東突厥事,自是了結。惟西突厥據境如故,後
文自有表見,容且再表。
且說東突厥既平,四夷君長,多詣闕入朝,推太宗為天可汗。太宗道:「朕為大唐天
子,又下行可汗事麼?」四夷君長,齊稱萬歲,且言:「外俗以可汗為尊,不識『天子』二
字的名義。今稱陛下為天可汗,令外俗知可汗以上,又有天可汗,自然益加畏服了。」太宗
暗思夷酋所言,恰也有理,遂當面應允,各夷酋舞蹈退朝。嗣是頒給璽書,敕賜西北君長,
皆鈐蓋天可汗三字。其實未當。貞觀四年。高昌王□文泰入朝,越年,林邑新羅入貢,康國
也求內附,太宗以康國僻居西域,緩急不便往援,特卻使不受。群臣以太宗威振中外,屢請
封禪。太宗初意不從,怎禁奏牘連登,再四乞請,也不由的惹動雄心。獨魏徵入朝諫阻,太
宗道:「卿不欲朕封禪,莫非因功未高,德未厚,中國未安,四夷未服,年谷未登,符瑞未
至麼?」征慨然答道:「陛下所說六事,雖似面面俱到,但戶口未復,倉廩尚虛,若車駕再
行東巡,必多增一分勞費。況自伊洛以東,灌莽滿目,所有遠夷君長,皆當扈蹕相從,引入
腹地,自示虛弱,適啟戎心。並且賞賚不資,難饜所欲,為了一個虛名,擔受若干實害,陛
下亦何苦出此?」確是至言。太宗經他一諫,方才省悟。會聞河南北數州大水,更將此事擱
過一邊,一面再行修政,慎刑辟,除鞭背刑,禁奴僕告主,敕百官選舉縣令,如有詔敕未便
遵行,概令復奏。非大瑞不得表聞。畿內有蝗,捕食數枚,為民禱祝道:「寧食我肺腸,毋
食民禾稼。」此事太屬矯情。又錄死囚三百九十人,縱令還家訣別,限期來秋,再來就死。
囚犯果如期皆至,因嘉他有信,一律赦宥。歐陽氏嘗論縱囚之誤,不為無識。鄭仁基有女,
貌美多才,太宗特聘為充華。唐女官名。魏徵聞她已許字陸爽,即上表切諫,有詔即停止典
冊。會修築洛陽宮,將作大匠竇璡,鑿池築山,雕飾華靡,為諫官所劾。太宗即令毀去,且
免璡官,中牟丞皇甫德參上言:「修洛陽宮,勞役增賦。俗好高髻,系是宮中所化。」太宗
未免動怒,語侍臣道:「德參欲國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宮人皆無發,然後得如他意
麼?」魏徵忙解勸道:「言不激切,怎能回天?陛下當諒他忠直,勿事苛求。」太宗意乃漸
解,徐徐答道:「朕若加罪德參,何人再敢盡言?」說著,即命賜絹二十匹,尋復拜為監察
御史,種種良法美意,不可勝記。惟殺瀛州盧祖尚,及大理寺丞張蘊古,未免濫刑。盧祖尚
廉平公直,太宗擬遣他鎮撫交趾,祖尚已經表謝,尋復自悔,托疾固辭。及一再諭往,終不
受命。太宗怒他違旨,竟將他處斬。祖尚亦未嘗無咎,但處以死刑,不免過甚。張蘊古嘗獻
大寶箴,為太宗所嘉獎,特擢為大理丞。嗣因河內人李好德,素有瘋疾,妄作妖言,有司將
他捕治,經蘊古復訊,謂好德實系病狂,不應坐罪。偏由侍御史權萬紀誣奏,略言:「好德
兄厚德,任相州刺史,蘊古系相州人,所以阿私所好,故意縱罪。」太宗不複查察,竟將蘊
古斬決。全是冤枉。事後俱懷悔意,但已死不能復生,悔也無及了。魏徵何不營救?
貞觀八年冬季,吐谷渾入寇涼州,詔令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轄諸軍,往討吐谷
渾。又另簡五人為行軍總管,分道並進:一個是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磧石道總管;一個是刑
部尚書任城王道宗,為鄯善道總管;一個是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總管;一個是岷州都
督李道彥,淮安王神通子。為赤水道總管:一個是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總管。五道均
歸李靖調度,再令蕃將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帶領本部遺眾,隨軍出征。看官閱過上文,
應把吐谷渾三字,早已了過,且吐谷渾可汗伏允,與唐高祖通好,入貢互市,前文亦約略表
明。到了貞觀年間,伏允已老,權臣天柱王用事,屢勸伏允入寇唐邊。伏允昏悖糊塗,遂興
兵內犯,且拘執意使趙德楷,太宗屢遣使招諭,始終無效,乃遣左驍衛將軍段志玄等,率眾
往擊,雖然迭得勝仗,究未曾深入虜境。伏允未經大創,仍然乘隙入寇,於是太宗決意大
舉,李靖已進任僕射,慨然請行。太宗因他不憚年老,肯為國家效力,格外嘉許。靖與五道
總管,陸續進發,任城王道宗,年壯氣盛,驅軍先進,直至庫山,擊破吐谷渾步卒,伏允可
汗,想出了堅壁清野的計策,命把野草盡行燒去,獨率輕兵走入磧中。道宗追了一程,不見
一敵,但見火光遍野,赤地千里,自恐進軍有失,方擇險安營,靜待後軍。未幾各軍俱到,
李靖亦至,大眾聚議進行事宜。李大亮等均謂野草被燒,馬無芻可食,必致疲乏,不如見機
退師,侯君集獨起座道:「虜已敗遁,鼠逃鳥散,君臣攜離,父子相失,果能協力進取,易
如拾芥,此時不乘,更待何時?」道宗亦贊成侯議,李靖遂依計照行,分諸軍為兩道。靖與
李大亮等由北道入,君集與道宗由南道入。北道大軍,行至牛心堆,遇著吐谷渾戍兵,一鼓
擊退,進至赤水源,又擊走戍卒。靖部將薛孤兒,分兵進拔曼頭山,斬吐谷渾名王,大獲雜
畜,接濟軍食,再會大軍北進。那時南道一軍,也引兵深入,晝行夜宿,直趨二千餘里。四
無人跡,進至邏直谷,山深徑險,居然盛夏降霜。將士越進越冷,且無水可汲,無草可依,
人齕冰,馬啖雪,君集道宗,不生退志,好容易到了烏海,才見虜帳,當下麾兵殺入,踹破
虜營。伏允倉皇遁去,番眾也無心接仗,各自逃生,偏是越想逃走,越至速死,一半被唐軍
截脰割耳,變做了塞外冤魂。伏允狂奔至突倫川,留天柱王在赤海,天柱王擁著精銳,扼險
自固。李靖偏將薛萬均兄弟,冒險輕進,陷入敵中。天柱王指揮番兵,把二薛困住垓心,二
薛分頭沖突,不能脫圍,甚至中槍失馬,徒步奮鬥。從騎十死六七,虧得左領軍將軍契苾何
力,率數百騎往援,大呼突入,所向披靡。萬均萬徹,乘勢殺出重圍,與何力並軍奮擊,天
柱王乃敗北奔逃。至何力等收兵下營,李靖也領軍馳到。南北軍錯雜寫來,筆不重複。才休
息了一天,靖下令拔營再進,道經磧石山河源,直窮吐谷渾西境,方探得伏允在突倫川。契
苾何力願為先鋒,誓擒伏允,薛萬均自懲前敗,固言不可。何力道:「虜無城郭,但隨水草
遷徙,他現在聚居一處,若非乘勝襲擊,待他雲散,尚得傾他巢穴麼?」說畢,即自選驍騎
千餘,竟趨突倫川,萬均乃引軍後隨,途次乏水,將士刺馬血為飲。行至突倫川附近,天色
已暮,伏允居住帳中,正想安寢,驀聞喊聲大起,鼓角齊鳴,四面八方的唐軍,殺入帳中來
了。正是:
將軍飛騎從天降,虜酋余威掃地時。
畢竟伏允能否脫身,待至下回再詳。 唐君名將,推李靖為第一人。靖入東突厥,頡利受擒,及征吐谷渾,伏允走死,戰功卓
著,彪炳旗常,雖未始無將佐之贊襄,而調度有方,終歸統帥,衛公固人傑矣哉!俗傳靖多
異術,而正史無聞,故本書亦不妄闌入,但就史演述而已。至敘入蕭後一節,意在暴太宗之
過,雖未見正史,而稗乘所傳,不為無因,直揭其事,所以懲淫也。間及太宗內治,及誤殺
盧張兩賢,功過不相掩,所以彰善而戒失也。本回總旨,在述突厥吐谷渾兩戰事,而夾敘及
此。乃因事跡錯雜,不便從略,特作數行銷納文字,閱者幸勿視為蕪瑣也。
------------------
黃金書屋 youth整理校對
轉載請保留,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