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一章】 第八章 社會主義陣營各國的發展 第一節 戰後初期蘇聯的恢復和發展 一、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國力的增強 蘇聯在第二次大戰中是打敗法西斯的主力之一,它經歷這場戰爭的嚴酷考 驗,變得更加強大。戰爭結束時,其軍事實力和國際威望空前提高,被公認是世 界第一流強國。這時,它擁有近1200萬人的軍隊,有上萬架飛機和上萬輛坦克, 而且這些技術裝備主要是自行設計、自行製造的。蘇軍駐紮在西起德國柏林、東 至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形成一支舉足輕重的威懾力量。蘇聯對國際事務的態度 還影響著各個重大國際問題的發展變化和解決。 但是,蘇聯的勝利來之不易。它是這次大戰主要戰場之一,4年多的戰爭消 耗和較發達的西部地區一度被德寇蹂躪,其人力、物資的損失遠遠超過西方國家 和歷史上任何一次戰爭。據蘇聯國防部1990年5月公佈的材料,戰爭期間,蘇聯 損失的軍民總數達2700多萬人,其中陣亡、重傷致死和被俘未歸的軍人共866.6 萬人。在全國很難找到一個沒有親人傷亡的家庭。在物質方面的損失也極其慘重。 1700多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3萬多個工礦企業、6萬多公里鐵路、4000多個火 車站遭到破壞,9萬多個集體農莊、1800多個國營農場、2000多個農業拖拉機站 遭到洗劫。直接物質損失總計為6790億盧布(按1941年的價格計算),等於當 時整個國民財富的1/3。戰爭結束時,幾千萬居民無家可歸,糧食產量下降到戰前 的41%,食品和工業日用品實行嚴格的配給制,人們的生活相當困苦。迅速醫治 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成為蘇聯面臨的一項嚴峻任務。 聯共(布)中央和蘇聯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及時將工作重點從戰爭轉向和 平建設。幾百萬人從武裝部門陸續復員到國民經濟各部門,許多軍工生產轉為民 用生產。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戰時同盟國之間的合作日益變成為「冷戰」, 這使斯大林等蘇聯領導人又強調新的戰爭威脅,繼續採用高度集中的辦法來恢復 和發展國民經濟,並仍把發展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放在首位。1946年3月,蘇聯最 高蘇維埃通過了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四個五年計劃(1946—1950)。計劃規 定的基本任務是,重建國家受害地區,使工業和農業恢復到戰前水平,然後大大 超過這個水平。為此,計劃要求:首先恢復、發展重工業和鐵路運輸業,其次大 量生產主要消費品,並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技術不斷取得進步;到1950年,工業 總產值、農業總產值、國民收入應分別比戰前一年增加48%、27%和38%;住宅 建築面積要達到7240萬平方米,約等於1913年全國住宅總面積的一半。 蘇聯黨和政府號召全國人民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爭取提前完成「四五 計劃」。蘇聯人民在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鼓舞下,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為 實現並提前完成「四五計劃」,重建家園,付出了艱巨的勞動。 在工業戰線,廣泛開展了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如1946年,在莫斯科車工巴· 貝科夫和列寧格勒車工根·波爾特凱維奇的倡議下,開展了快速操作運動——金屬 切削速度由每分鐘70—80米提高到1000—1500米。頓巴斯的礦工們在短期內, 從被淹的礦井中排除了6.5億立方米的積水,這等於排干一個面積70平方公里、 深10米的大湖;同時,還修復了2500多公里倒塌的坑道,這相當於從莫斯科到 巴黎之間修築一條離地面200米以上的長隧道,使頓巴斯重新成為蘇聯最大的產 煤區。到1950年,蘇聯共恢復和新建成6200個大企業,工業增長速度達23%, 工業總產值比1940年增加73%。國防工業獲得重大突破。1946年建成第一座原子 能反應堆,1949年成功地試驗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但輕工業 的生產只增加了22%,其中的棉紡織業和食品加工業還沒有達到戰前水平。 在農村,聯共(布)中央和蘇聯政府為鞏固集體農莊制度、恢復和振興農業 也採取了多項辦法。1946年9月和1947年2月,聯共(布)中央先後通過《關於 消除集體農莊中違反農業勞動組合章程的現象的措施》和《關於戰後時期大力發 展農業的措施》的決議,決定糾正和解決侵佔集體農莊公有土地、盜竊集體農莊 財產、非生產人員過多、勞動日貶值、農村黨政幹部濫用職權等問題。到1947 年,歸還集體農莊的土地達470萬公頃,牲畜14萬餘頭,有45萬多非生產人員 轉入生產第一線。為了鞏固集體農莊制度,1950年聯共(布)中央還批判了烏克 蘭一些地區試行的包產到組和包產到戶的做法,並提出在全國合併小集體農莊的 任務。「四五計劃」期間,國家向農業提供了拖拉機53.6萬台(每台按15匹馬 力計算),穀物聯合收割機9.3萬台,恢復並增強了農莊的物質技術基礎。1950 年,農業總產值恢復到1940年的99%,其中子棉、甜菜、肉、蛋、奶的產量超過 了戰前,但糧食產量僅為8120萬噸,比1940年少1440萬噸,比計劃指標少4580 萬噸。 「四五計劃」期間,蘇聯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改善。1947年取消 了糧食和日用工業品的配給制,並進行幣制改革,穩定了通貨。5年中,國家三 次降低日用工業品零售價格。在城市和工人區修建住宅1億多平方米,在農村建 房270萬所。文教科技事業也有較大發展。 但是,限於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1950年後工業增長速度下降,1952年已為 11.6%。工業消費品供應不足,而且質量較差。農業發展緩慢,到1953年全蘇人 均糧食432公斤,仍低於1913年540公斤的水平。集體農戶飼養的牲畜頭數減少, 1952年比1950年,牛減少8%,奶牛減少10%,豬減少6%。如與戰前1940年相 比,則各減少27%、31%、和50%。農民負擔很重,1950—1953年間,集體農莊 向國家義務交售了糧食總產量的60%和全部甜菜與皮棉,以及60%的肉和奶,而 所得的錢還不夠用以支付把產品運往收購站的運輸費。農莊莊員的勞動日報酬很 低,平均不到1盧布。 二、社會政治生活與聯共(布)十九大 戰爭結束後,蘇聯宣佈取消緊急狀態,恢復正常的社會政治生活。1946年2 月,舉行全蘇最高蘇維埃選舉,什維爾尼克當選為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3月, 人民委員會改組為部長會議,斯大林擔任部長會議主席。1945—1949年間,舉行 了從區到加盟共和國各級黨代表會議或黨代表大會,並舉行了各級地方蘇維埃選 舉。 但是,戰後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盛行,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繼續遭到破壞, 黨和國家的政治生活並不正常。按黨章規定,黨的最高權力機構——全國黨代表 大會應每3年一次,而從1939年以來一直沒有舉行。中央全會應4個月一次,而 從1947年2月以後也沒有召開。政治局也極少召開正式會議,許多重大問題都是 在斯大林別墅的晚宴上決定的。蘇聯報刊和一些領導人對斯大林的頌揚越來越無 止境。1949—1950年發生了「列寧格勒案件」,列寧格勒黨政領導人、黨中央書 記庫茲涅佐夫和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計委主席沃茲涅先斯基等人被秘密逮 捕,無辜處決。戰時成立的猶太人反法西斯委員會被誣指通敵,其成員幾乎全被 捕,黨中央委員、外交部副部長洛佐夫斯基等人被處死。1953年1月,克里姆林 宮的一些著名醫生被捕,他們無端被指控用醫療手段謀害黨和國家領導人。許多 知識分子和幹部受牽連。 轉入和平建設時期,聯共(布)加強了黨的政治思想工作。1945年8月,設 立黨中央直屬高級黨校,專門負責培訓加盟共和國、邊疆區及州一級的黨政領導 幹部。1946年廣泛建立黨的教育網,安排地方各級黨政幹部進修。同時,設立社 會科學院,培養理論工作人員,並大量出版馬列主義著作,掀起學習馬列著作熱 潮。1946—1948年,聯共(布)中央通過了關於文學和藝術問題的一系列決議, 召開了全蘇作家、戲劇家、音樂家和美術家會議,宣佈反對在文學、藝術方面放 棄馬列主義,反對無批判地宣揚資產階級文化,號召宣傳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增強愛國主義的自豪感。同時,在文藝界開展了批判運動。在運動中,列寧格勒 出版的兩本文學雜誌《列寧格勒》和《星》首當其衝。1947—1951年,在聯共(布) 中央倡議下,在全蘇學術界又組織了關於哲學、生物學、生理學、語言學和政治 經濟學等學科的學術討論和批判。要求科學研究以馬列主義為指導,加強布爾什 維克的黨性原則,反對理論脫離實際生活的現象。但是,在當時美蘇冷戰開始和 個人崇拜盛行的背景下,在這次對文藝界以及其他學術界的廣泛批判運動中,對 一些作品作了不公正的評論,把許多學術問題當成政治問題進行了批判,錯誤地 禁演了一批電影戲劇劇目,封閉了一批刊物,解除了不少人的職務,逮捕處死了 一些無辜的人。 1952年10月5—14日,聯共(布)召開了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馬林科夫在會 上作了黨中央工作總結報告,薩布羅夫作了關於1951—1955年第五個五年計劃的 指示報告,赫魯曉夫作了修改黨章的報告,卡岡諾低維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綱的建 議的報告,斯大林在閉幕式上發表了簡短的演說。 斯大林在大會前夕(1952年2—9月)撰寫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 書,是這次大會的指導文獻。他在書中提出了一整套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模式: 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計劃經濟是最基本的經濟規律;只有個人消費品才是商品; 價值規律的作用受到嚴格的限制,它不能起生產調節者的作用,在個人消費品的 交換領域,也只能是在一定範圍內起調節作用;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尚存在矛 盾,這必須通過逐步地把集體農莊所有制提高到全民所有制水平,並用產品交換 制來代替商品流通的辦法才能解決;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使統一的世界市場瓦 解,兩個平行的相互對立的世界市場形成。這次大會給予該書極高評價,強調它 「對於馬列主義理論和我們的一切實際活動,都有極其偉大的意義」。而實際上, 它使蘇聯的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更陷於僵化,並在這方面影響了所有社會主義國 家。 大會批准了黨中央工作總結報告。它充分肯定了黨在衛國戰爭和國民經濟恢 復時期的工作,揭露批評了當時黨和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存在的某些問題,諸如 有的計劃指標沒有完成,黨組織和國家機關工作中紀律鬆弛,並存在官僚主義和 任人唯親等。 大會批准了發展國民經濟的「五五計劃」。計劃規定這5年的工業總產值增 長70%,其中,重工業為80%,輕工業為65%,國家投資比「四五計劃」增加1 倍。農業方面,要求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實現主要農活機械化,穀物總產量提高 40—50%,國民收入增加60%。 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章和更改黨名稱的決議。鑒於孟什維克早已退出歷史舞 台,大會決定把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這一黨的雙重名稱,改為蘇聯共產黨 (簡稱蘇共)。大會還決定用中央主席團取代中央政治局,取消總書記一職,並 選出了斯大林等人組成的新中央委員會及中央主席團。 三、斯大林逝世和赫魯曉夫開始執政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突患腦溢血逝世,終年74歲。斯大林逝世,在蘇 聯和社會主義各國人民中引起了深切的悲痛,世界各國的共產黨、工人黨和勞動 群眾都以不同方式悼念了斯大林。 3月6日,蘇共中央、蘇聯部長會議、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舉行聯席全體 會議,改組了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任命馬林科夫為部長會議主席,貝利亞、 莫洛托夫、布爾加寧、卡岡諾維奇為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並任命貝利亞兼內務 部長,莫洛托夫兼外交部長,布爾加寧兼軍事部長。同時由伏羅希洛夫出任最高 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作為蘇共中央書記之一的赫魯曉夫被委以「集中精力於蘇共 中央委員會的工作」。 7月10日,塔斯社突然報導,在幾天以前蘇共中央召開全會,聽取並討論了 馬林科夫代表中央委員會主席團所作關於貝利亞罪行的報告,「貝利亞為了外國 資本的利益而破壞蘇維埃國家、背信棄義地企圖把蘇聯內務部放在蘇聯政府和共 產黨之上」,犯了「反黨反國家罪」,決定把貝利亞開除出黨。全會還決定,加 強黨中央的集體領導和黨對國家機關包括保安機關進行有效的監督。12月23日, 蘇最高法院特別法庭發佈關於貝利亞案件判決的通告:貝利亞等7人犯叛國罪, 判處槍決並已執行。 9月3—7日,蘇共中央全會著重討論了農業問題。赫魯曉夫在會上作了《關 於進一步發展蘇聯農業的措施》的報告,認為農業長期落後的原因,主要是違反 了「物質利益原則」,提出應改革現行的農產品收購制度,提高農民的福利等。 全會就此報告通過決議,並選舉赫魯曉夫為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此後,赫魯曉夫開始對蘇聯內外政策進行調整。經濟方面,在堅持高速優先 發展重工業方針的同時,著手對經濟管理體制特別是農業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其 主要措施是:(1)精減管理機構,裁減冗員,下放企業。兩年間,撤銷了一半以 上中央各部的管理司和總管理局,精減了90多萬名行政幹部,把1.5萬多個中央 直屬企業下放給地方管理。(2)擴大加盟共和國的經濟管理權和企業廠長的經營 權,並對信貸、銀行體制和勞動、工資制度進行相應的調整。(3)改革農、畜產 品義務交售制。提高農畜產品收購價格,降低交售定額。同時,勾銷集體農莊和 莊員在穀物交售和支付機器拖拉機站實物報酬方面對國家的積欠。(4)改革農業 計劃制度。擴大農業企業制訂計劃的自主權,並以農產品商品量為出發點制訂計 劃。此外,為了提高穀物和飼料糧的產量,還採取兩項重要措施:一是由國家投 資並動員人力,在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以及北高加索 等地進行大面積墾荒;二是仿照美國農業,大力推廣高產作物玉米的種植。 在政治方面:(1)在報刊上開始批判個人崇拜,並批判斯大林的某些理論觀 點,如階級鬥爭越來越尖銳的論點等。但這時尚未公開點名批評斯大林。(2)開 始平反一些冤假錯案,如「醫生間諜案件」和「列寧格勒案件」等。(3)改組內 務部,並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把保安工作置於黨和政府各級組 織的領導和監督之下。同時,成立了以波斯別洛夫為首的特別委員會,負責調查 斯大林濫用職權問題。(4)1954年5月,《旗幟》雜誌發表著名作家愛倫堡的 小說《解凍》的第一部,出現以揭露斯大林時期蘇聯社會陰暗面為特徵的「解凍 文學」。 在對外關係方面,蘇聯提出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赫魯曉夫為此繁頻出訪和會 談。1955年5月,赫魯曉夫率團對南斯拉夫進行正式訪問,主動承認蘇聯在兩國 關係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恢復了兩國關係的正常化。同月,蘇聯簽署了奧 地利國家條約,結束了蘇、美、英、法四大國對奧的佔領,並保證奧永久中立。7 月,赫魯曉夫參加日內瓦四國首腦會議,開始了戰後大國首腦間的直接接觸和對 話。9月,蘇聯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交,蘇同意提前釋放德國戰俘9626名。同 年底,赫魯曉夫又出訪印度、緬甸和阿富汗等國。 赫魯曉夫上台後進行的這一系列政策調整,為即將召開的蘇共第二十次代表 大會作了重要的準備。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等人對某些政策變動持不同意見。1955 年2月,馬林科夫被迫辭去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由布爾加寧繼任。1956年6月, 莫洛托夫也被解除了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及外交部長的職務。 熾天使書城
【第二章】 第八章 社會主義陣營各國的發展 第二節 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及其初期的發展 一、東歐各國人民政權的建立和鞏固戰後 整個東歐地區發生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這一地區有8個國家:南斯拉夫、阿爾 巴尼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民主德國,先後脫離了 資本主義體系,建立起人民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東歐這些人民民主國家的建立 ,既是第二次大戰期間,東歐各國人民奮起打擊德意佔領軍和本國反動派,民主力量發 展壯大的結果,也是由於蘇軍追擊法西斯軍隊進駐東歐地區,而得益於蘇聯的幫助。根 據這些國家獲得解放,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的某些具體不同特點,可分為幾種不同的類 型。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的情況類似。這兩國的共產黨是國內反法西斯鬥爭的唯一領 導力量,人民政權主要是靠自己的力量建立的。 1941年4月,德意法西斯突然進攻南斯拉夫。國王彼得二世和政府流亡倫敦。以鐵 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抗擊入侵者。同年6月,成立了南人 民解放游擊總司令部。1943年9月意大利向盟國投降後,南人民解放軍集中力量抗擊德 國佔領軍。同年11月,在亞伊策召開南人民解放反法西斯委員會會議,宣佈成立全國解 放委員會作為臨時人民政權機關。當時,正舉行德黑蘭三巨頭會議,會上反希特勒同盟 決定承認南人民解放力量,擴大對其武器裝備等援助。1944年10月,南人民解放軍與入 境的蘇軍並肩作戰,解放了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北部沿海地區。蘇軍隨即離南進入匈牙利 ,南人民解放軍繼續在國內戰鬥。1945年春,南人民解放軍已發展成為一支擁有陸、海 、空三軍共約80萬人的強大武裝力量,並發起了解放全國的總攻勢。在德國投降一周後 ,它解放了全境。根據蘇美英雅爾塔協定,南全國解放委員會與流亡政府簽訂協議,於 1945年3月組成南斯拉夫聯邦臨時政府。其中有3位流亡政府代表,但他們反對民主改革 ,於秋天退出政府。11月全國舉行立憲會議選舉,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陣線在選舉聯邦院 時獲90.5%的選票,在選舉民族院時獲88.7%的選票。反對派抵制選舉失敗。11月29日, 立憲會議召開,宣告廢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它包括6個聯邦單位 ,即共和國:塞爾維亞(含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梅托希亞兩個自治省)、克羅地亞、 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以及黑山。鐵托任第一屆聯邦政府總理兼 國防部長。1946年秋,反對派的復辟組織及活動被粉碎。到1948年,在南蘇兩黨兩國已 公開衝突的形勢下,參加人民陣線的幾個小民主黨派也不復存在。 阿爾巴尼亞於1939年4月被意大利佔領。國王索古逃亡國外,政府瓦解。1941年 11月8日,成立了阿爾巴尼亞共產黨。阿共積極領導人民開展反意武裝鬥爭,並於 1943年7月建立了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同年9月,意大利宣佈投降,德軍接替意軍佔領 了阿爾巴尼亞。阿共又領導人民抗擊新入侵者。1944年5月,在佩爾梅特市召開第一次 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代表大會,成立民族解放委員會行使臨時民主政權的職能。10月,民 族解放委員會正式改名為阿爾巴尼亞民主政府。這時,阿民族解放軍已發展到7萬人, 它乘蘇軍追擊德寇進入東歐的有利形勢,以自身的力量解放了3/4的國土。11月17日, 解放首都地拉那。29日,攻克最後一座城市斯庫台。1945年12月,阿舉行立憲議會選舉 ,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陣線獲93%以上選票。1946年1月11日,立憲會議正式宣佈廢除君主 制,成立人民共和國。阿共領導人恩維爾·霍查當選部長會議主席,兼外交部長和人民 保衛部長。針對當時國內出現一些秘密敵對集團和破壞活動,同年底,阿政府明令禁止 成立其他任何政黨,形成阿共一黨獨存的局面。 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是另一種類型。這兩國的資產階級力量較強大,人民政權主要 是靠蘇聯的直接支持建立起來。在鞏固人民政權的過程中,鬥爭也較複雜。 波蘭在1939年9月被德國侵佔後,其反法西斯抵抗運動分為兩大政治派別。一派是 依靠西方盟國的倫敦流亡政府所領導的抵抗運動。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一部分武 裝在西線和盟軍共同作戰,一部分是在國內活動的「國家軍」。另一派抵抗運動是依靠 蘇聯的波蘭工人黨領導的。波蘭工人黨是波蘭共產黨在1938年被共產國際錯誤解散後, 由波蘭共產黨人於1942年1月在華沙秘密建立的。工人黨組織了「人民軍」開展地下武 裝鬥爭。此外,在蘇聯的波蘭愛國者還組成了「波蘭第一軍」與蘇軍共同戰鬥。1944年 夏,波蘭第一軍與蘇軍攻入波境。7月22日,在盧布林市成立了民族解放委員會。委員 會立即將人民軍與波蘭第一軍合併,擴建為統一的波蘭人民軍。它與蘇軍迅速向西推進 ,直逼華沙。在此形勢下,8月1日,國家軍搶先發動了華沙起義。起義堅持到10月2日 ,沉重打擊了佔領者,但最終失敗,犧牲很大。12月31日,盧布林民族解放委員會改組 成波蘭共和國臨時政府。在蘇軍直接配合下,各派波軍協同作戰,1945年1月17日解放 華沙,5月6日解放波蘭全境。根據雅爾塔協定,戰後波蘭的邊界被重新劃分,盧布林政 府與流亡政府達成協議,於6月組成波蘭民族團結臨時政府。政府成員共21人,工人黨 占7名,社會黨6名,農民黨6名,民主黨2名。社會黨領導人莫拉夫斯基任總理,工人黨 總書記哥穆爾卡和前流亡政府首腦米科拉契克任副總理。但米科拉契克糾集農民黨右翼 另組「波蘭農民黨」,反對民主改革和新邊界。1946年6月,政府就取消參議院、土改 和國有化、西部新邊界這三個問題舉行全民投票。經85.3%有投票權的公民投票結果, 贊同票分別為68.2%、77.1%和91.4%。1947年1月,波舉行立憲議會選舉,以工人黨為首 的民主聯盟獲80.1%的選票,波蘭農民黨只佔10.3%。工人黨領導人貝魯特當選共和國總 統,社會黨總書記西倫凱維茲任新政府總理,哥穆爾卡任第一副總理。米科拉契克在選 舉中慘敗,於10月20日逃離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在1939年3月被德國吞併。前共和國總統貝奈斯去倫敦組織了流亡政 府。共產黨一部分領導人在莫斯科組成國外領導中心。一部分領導人留在國內組成地下 黨中央,具體組織和領導抵抗運動。蘇德戰爭爆發後,捷流亡政府被蘇聯承認,參加了 捷民族陣線。同時,在蘇聯的捷僑組成了志願軍團,隨同蘇軍作戰。1944年8月,捷共 發動斯洛伐克民族起義失敗,起義軍轉移山區堅持鬥爭。1945年初,蘇軍與捷志願軍團 攻入捷境。4月4日,在科息斯組成民族陣線聯合政府,社會民主黨領導人費林格出任總 理。5月5日,捷共發動布拉格武裝起義,5月9日,蘇軍開進布拉格消滅了德軍,旋即解 放全境。1946年5月,捷舉行制憲議會選舉,共產黨獲38%的選票,社會民主黨獲 12.1%,民族社會黨、人民黨和斯洛伐克民主黨三個資產階級政黨共獲48%,餘下為小黨 所得。共產黨人薩波托斯基當選議會主席,貝奈斯當選共和國總統,捷共主席哥特瓦爾 德任政府總理。在26名政府成員中,共產黨9人,社會民主黨3人,三個資產階級政黨各 4名,無黨派人士2名。1947年下半年國內發生特大旱災,經濟出現嚴重困難,資產階級 政黨的頭目們在西方大國和梵蒂岡的支持下,力圖利用這一困難和國際冷戰形勢,把共 產黨排除出政府。1948年2月20日,12名資產階級部長集體向總統辭職,製造政府危機 。捷共當即反擊,堅決要求總統接受他們的辭呈,同時發表告人民書,揭露反動派顛覆 民族陣線政府的陰謀。21日,首都10萬群眾在老城廣場集會,支持捷共立場。全國各大 城市和工礦企業起而響應。22日,共產黨掌握的國家安全局宣佈破獲一起民族社會黨軍 官企圖破壞國家電台的陰謀,隨之進行了廣泛的搜捕。同時,全體公安軍團和工人民兵 組織作好戰鬥準備。24日,全國250萬工人總罷工1小時支持捷共的政策。在群眾強大壓 力下,貝奈斯於25日接受12名部長的辭職,同意了哥特瓦爾德提出的新政府名單。6月 ,貝奈斯也辭職,哥特瓦爾德當選為總統,薩波托斯基出任總理。捷二月事件以無產階 級的勝利告終。 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這三國在戰時都是德國的附庸國。三國人民反對德國 法西斯和本國反動政權的鬥爭更為困難,最後也是依靠蘇聯的直接支持才建立起人民政 權。 羅馬尼亞法西斯分子安東尼斯庫在德國支持下,於1940年9月發動政變,建立了軍 事獨裁政權。10月,德軍進駐羅馬尼亞,次年將其拖入對蘇戰爭。1943年夏,羅組成了 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農民陣線等組織參加的「反希特勒愛國陣線」。1944年6月,民 族農民黨和民族自由黨參加,改名為民族民主同盟。在蘇軍抵達羅境的有利形勢下, 8月23日,民族民主同盟聯合王室和愛國軍官在首都和其他大城市舉行武裝起義,推翻 安東尼斯庫政權,成立了以王室將軍薩納特斯庫為首的王國聯合政府。聯合政府聲明轉 向同盟國一邊,但它阻撓民主改革。1945年3月,經蘇聯要求,國王米哈伊任命農民陣 線領導人格羅查組成新政府。1946年11月,羅舉行議會大選,以共產黨為首的民主政黨 聯盟獲勝。退出該聯盟的民族農民黨和民族自由黨的一些頭目在選舉失敗後越境逃跑時 被捕,這些集團的代表被逐出政府。1947年12月30日,國王被迫簽署退位書,議會宣佈 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成立。 匈牙利霍爾蒂政權在德蘇戰爭爆發後,也尾隨德國對蘇作戰。1944年3月,匈被德 軍佔領。戰爭期間,匈牙利共產黨等民主組織都遭到嚴重破壞或被迫轉入地下。在蘇軍 解放匈牙利的過程中,它們才恢復活動。1944年12月,在匈共倡議下,所有民主黨派組 成民族獨立陣線,並在德布勒森召開臨時國會,組成臨時民主政府,對德宣戰。1945年 4月,蘇軍解放匈牙利全境。11月匈舉行議會大選,小農黨獲總選票的57.03%,社會民 主黨得17.4%,共產黨得16.95%,民族農民黨得6.87%,組成以小農黨人納吉·費倫茨為 首的新政府。1946年3月5日,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民族農民黨等組成「左翼聯盟」, 要求政府推進民主改革,清洗政府中的反動分子。3月7日,首都40萬人集會遊行,支持 左翼聯盟。12月,匈共掌握的保安機關揭露一起「反革命陰謀案」,涉及小農黨部分領 導人。1947年2月,蘇軍當局逮捕了小農黨總書記科瓦奇·貝拉。納吉·費倫茨逃亡國 外。8月,進行新的大選,組成左翼聯盟佔絕對優勢的政府。1949年8月,匈牙利通過新 憲法,正式宣佈為人民共和國。 民主德國的建立又屬另一種情況。它是在德國戰敗被四大國分區佔領後,在其東部 蘇占區內組織革命力量建立起來的。四國分區佔領德國雖然設有一個總的盟國管制委員 會,負責協調政策,但是,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同和國際冷戰的出現,各國都力圖牢固地 控制自己的佔領區,並按東西方不同的戰略利益塑造德國的未來。1946年8月,美國對 德政策出台一個重要新舉措,它夥同英國將美英兩個占區合併成了統一的經濟區。12月 ,正式成立了「雙占區」。1948年2月,法占區也併入成立了「三占區」。6月,美英法 在「三占區」實行幣制改革,並決定建立單獨的西德國家。1949年8月,西德舉行了第 一屆聯邦議會選舉。在波恩組成了以資產階級主要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 盟為首的聯邦政府。9月20日,宣佈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美英法保留管制聯邦德國 外交和國防的權力。 蘇聯在東占區內積極整肅法西斯分子,打擊容克地主和資本家,大力扶持民主勢力 。它反對按西方設想的模式統一德國,於1947年12月在柏林召開了德國人民代表大會, 決定在全德進行普選。但西占區只有共產黨派正式代表與會,美英法堅決反對該決定。 1949年5月,蘇占區舉行了人民代表選舉。10月7日,宣佈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 國統一社會黨領導人威廉·皮克當選共和國總統,格羅提渥組成多黨聯合政府,蘇聯管 制當局將行政權力移交給民主德國。這樣,就形成兩個德國並存的局面。 民主德國是前德國的農業區,資源也較匱乏,加上大戰的破壞和戰後對蘇巨額賠償 ,以及按蘇經濟模式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政策等,建國後國民經濟異常困難,與在「 馬歇爾計劃」援助下的聯邦德國日益拉大了差距。為了擺脫困境,政府於1953年5月 28日硬性宣佈增加勞動定額10%,但不增加工資。這一做法引起全國性的群眾抗議罷工 示威浪潮。6月17日,東柏林的群眾示威遊行還由於西方間諜的混入和敵方電台的煽動 等,轉變成為暴亂。蘇聯駐軍出動坦克干預,與示威者發生衝突,造成數十人死亡數百 人受傷。事件發生後,政府承認了錯誤,並提出措施改善人民生活,穩定了社會秩序。 同時,蘇聯也調整對民德政策,宣佈免除它尚欠的25億美元賠償費,並將33個大企業移 交民德政府。1955年9月,雙方正式締結兩國關係條約,蘇聯宣佈取消管制委員會為實 施對德佔領而頒布的法律和命令。至此,民主德國始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東歐各國在建立和鞏固人民政權的鬥爭中,在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或社會黨左翼領 袖們的共同努力下,普遍進行了工人政黨的合併。1946年4月,德國蘇占區的共產黨和 社會民主黨合併,組成了德國統一社會黨。1948年2月,羅馬尼亞共產黨同社會黨合併 ,組成了羅馬尼亞工人黨(1965年7月改稱共產黨)。同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同 社會民主黨合併,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與此同時,匈牙利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合 併,組成匈牙利勞動人民黨(1956年11月改組稱社會主義工人黨)。1948年8月,保加 利亞共產黨同社會黨合併,組成保加利亞共產黨。1950年12月,波蘭工人黨同社會黨合 併,組成波蘭統一工人黨。這些國家工人政黨的合併,對實現工人階級隊伍的團結和統 一,對鞏固各國人民民主政權起了積極作用;但也給這些國家爾後執政黨的建設和國家 的發展帶來某些消極影響。 二、東歐各國的民主改革與經濟建設東歐各國除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原來的工 業較為發達,其他都是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農村中還存在嚴重的封建殘餘。民主德國 和捷克斯克斯洛伐克也存在大地主所有制。1944—1948年間,在各國人民政府領導下, 普遍進行了土地改革。各國土改的做法大體相同,首先無償地沒收了國內外法西斯分子 的全部土地,然後規定了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超過限額的土地,在南斯拉夫是由國家 無償沒收,在其他國家是由國家低價贖買。各國的土地限額不一。如:保加利亞是20— 30公頃,阿爾巴尼亞是20—40公頃,南斯拉夫是25—35公頃,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 是50公頃,波蘭是50—100公頃,匈牙利是100—200霍爾特(1霍爾特=0.57公頃)。國 家把沒收或贖買來的土地大部分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少部分用以建立國營農場或公 用林牧場。農民分到的土地大都不超過5公頃。分地的農民,除南斯拉夫外一般規定要 付少量地金。土改得到廣大農民的衷心擁護,對發展農業生產和鞏固人民政權起了積極 作用。 戰後幾年,東歐各國還廣泛地有步驟地實行了銀行和工業國有化。即通過法令,首 先把外國人和賣國賊的銀行和企業無償沒收,然後分階段將本國銀行和大企業收歸國有 ,給業主以最低限度的補償。此外,還宣佈對外貿易由國家壟斷,物價實行國家統一管 理。如在工業國有化方面,南斯拉夫到1946年底,已將所有聯邦共和國一級的企業和 7%的地方工業收歸國有。阿爾巴尼亞到1947年底,在工業總產值中,國有經濟已佔 97%。波蘭在1946年1月頒布法令,將所有每班僱用50名工人以上的企業,或不足50人但 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的企業收歸國有。捷克斯洛伐克在1948年二月事件後,也使50人 以上的企業國有化。保加利亞到1947年底,國家已掌握了整個工業的93%。羅馬尼亞到 1948年6月,已將所有主要生產資料收歸國有。匈牙利到1949年底,已將10人以上的企 業實行國有化。 與此同時,各國開展了經濟恢復工作。戰爭期間,各國損失十分嚴重。南斯拉夫有 170萬軍民獻出了生命,佔全國人口的10.8%,工農業損失過半。波蘭喪失了600萬人口 ,佔全國人口的22%,70%的工廠和1/3的耕地被破壞,華沙成為一片瓦礫。各國人民在 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在蘇聯的幫助下,經過幾年艱苦奮鬥,到40年代末50年代 初,各國經濟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 在經濟恢復的基礎上,各國則按蘇聯的經濟模式,在中央集中領導下,制訂了統一 的經濟發展計劃,開展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運動,進行 大規模經濟建設。 南斯拉夫最先制定了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1948—1952),規定5年後的工業 生產比1939年增長5倍。但1948年蘇南關係開始破裂,該計劃在執行中的困難和問題很 多。於是,從1949年起,南斯拉夫另尋一條以「自治體制」為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 隨著蘇南關係的破裂和南斯拉夫走上一條不同於蘇聯的建設道路,共產黨情報局在 蘇聯操縱下發起了反對「鐵托分子」、「叛徒」和「帝國主義間諜」的運動。為此, 1948—1952年,在其他東歐國家共產黨內部都經歷了一場嚴重的鬥爭。凡對情報局決議 持懷疑和反對態度,主張根據國情進行經濟建設的幹部和黨員,均遭打擊和迫害。在這 種嚴峻的政治形勢下,各國都相繼加緊實施按蘇聯模式擬制的經濟計劃。 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亞從1949年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捷克斯洛伐克在「一 五」計劃期間,新建125個大工業企業,擴建、改建109個企業,工業總產量增加1倍。 其機器製造業增加5倍,按人均計算已佔世界第四位。工農業比重從75︰25變為83.7? J16.3。保加利亞的「一五」計劃4年提前完成。到1952年,工業總產量已相當於1939年 的4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上升到50%以上。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從1950年開始五年計劃建設。匈牙利在「一五」計劃期間,要求 把匈建成一個「鋼鐵之國」。1954年計劃完成時,工業產量增加一倍半,鋼產量從86萬 噸增到160多萬噸。在多瑙河邊建立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鋼鐵廠——斯大林冶金聯合企業 ,它既生產鋼鐵,又製造聯合收割機、工作母機、採礦機以及卡車、輪船等。其產品不 僅滿足國內需要,還供出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超過了農業。羅馬尼亞在「一 五」計劃完成後,一大批新工業部門建立起來,工業產量超過1948年的2.9倍,也從一 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一個工業—農業國。 波蘭第一個建設計劃是1950—1955年的六年計劃。這期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大工 業項目共1250項。到1955年,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7倍,工業化達相當水平。 民主德國和阿爾巴尼亞從1951年起實施五年計劃。民德在完成「一五」計劃時,工 業產量增加約90%。阿爾巴尼亞這期間工業產量增加2.8倍,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 由1938年的9.8%上升到43.5%。 在農業集體化方面,保加利亞進展最快。到1952年,保農業合作社的耕地面積已佔 全國耕地面積的52.37%,加上國營農場,社會主義農業已佔全部耕地面積的75%。捷克 斯洛伐克在「一五」計劃結束時,農業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耕地面積約佔全國耕地的 1/2。匈牙利農業合作社的耕地面積在1955年達26.4%。阿爾巴尼亞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和 國營農場在1956年共佔全國耕地面積的39%。波蘭的農業合作化進展較緩,到1955年, 農業合作社的耕地面積只佔全國耕地面積的9.2%。 到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東歐各國通過有計劃的大規模建設,都基本實現了 社會主義工業化,並不同程度地開展了農業集體化,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但各國 教條式照搬蘇聯經驗,片面高速優先發展重工業,使國力承受十分困難,農輕重比例嚴 重失調。在農業合作化過程中,也多實行強迫命令,糧食義務交售指標過高,使農民的 積極性受挫。這一切,導致市場供應緊張,人民生活水平並未得到應有的提高,在有的 國家如波、匈等甚至還有所下降。對此,各國群眾日益不滿。 熾天使書城
【第三章】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亞洲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又上升為主 要矛盾。在建國問題上,存在著國民黨、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三種不同的建國方針。 國民黨堅持獨裁內戰和中國人民要求和平民主是當時政治鬥爭的核心問題。經過 1945年秋國共兩黨的重慶談判和1946年1月政治協商會議的嚴重鬥爭,達成了 協議。但國民黨反動派旋即破壞協議,並依恃其軍事優勢和美國的援助,於1946 年7月向各解放區實行軍事進攻,發動了全面內戰。人民解放軍經過一年的戰略 防禦,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對陝北及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戰爭第一 年,國民黨反動派軍事失利,政治欺騙破產,經濟危機加深,國統區人民運動高 漲,形成第二條反蔣戰線,國民黨政府陷入全民包圍之中。一些民主人士大力宣 傳中間路線,主張「調和國共,兼親美英」,但沒有起什麼作用。從1947年7 月起,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中共中央提出了奪取全國勝利的綱領和政策。 解放區的土改運動深入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日益擴大。這時候,蔣介石政府 實行「戡亂總動員」,但已無濟於事。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進 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在蔣介石的假和談 陰謀破產後,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國 民黨統治在中國大陸的崩潰。各民主黨派積極響應中共中央的號召,陸續進入解 放區,參加新中國的籌建工作。同年9月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 會議,制定了共同綱領。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國人民革命 取得了偉大勝利。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外矛盾錯綜複雜,困難很多。在軍事上,人民解放戰 爭尚未結束,國民黨還有上百萬軍隊在西南、華南和沿海島嶼負隅頑抗。在新解 放區,國民黨在潰逃時遺留下大批殘餘力量。在經濟上,新中國繼承的是一個十 分落後而又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在國際上,美國繼續與中國人民為敵,力圖對新 中國實行政治孤立、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伺機進行侵略和顛覆。中國共產黨和 中國人民面臨鞏固人民政權,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艱巨任務。 建國後頭三年,共產黨領導人民解放軍和各族人民,肅清了國民黨在大陸的 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建立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沒收 了官僚資本企業並把它們改造成為社會主義國營企業,統一了全國財經工作,穩 定了物價,完成了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鎮壓了反革命。在黨政機關和國營經濟 部門的工作人員中,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在私 營工商業者中,開展了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盜騙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 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運動。對舊中國的教育科學文化事業,也進行了很 有成效的改造。在勝利完成各項繁重的社會改革任務的同時,迅速恢復了在舊中 國遭到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全國工農業生產到1952年底已達歷史最高水平。 從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國人民還勝利地進行了偉大的抗美援朝、保 家衛國戰爭,為社會改造和國民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1953年6月,中共中央首次正式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要在一個相當長 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 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時,黨和政府又宣佈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 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隨著國家大規模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開 始,1954年9月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選舉毛澤東為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為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出任政 務院總理。從此,全國人大是新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同時,人民政協仍作為團 結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國外華僑及其他愛國民 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組織,繼續發揮作用。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 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了給國家的獨立發展和經濟建設創造有利的國際條 件,中國政府和人民在這時期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動,擴大了新中國 在國際上的聯繫,促進了國際緊張形勢的緩和,顯示出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重 要作用。 在過渡時期中,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開闢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 造的道路。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創造了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 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 渡形式,第一次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經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對個 體農業,遵循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創造了從臨時互助組和常 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再發展到社會主義性質的 高級農業合作社的過渡形式。對於個體手工業的改造,也採取了類似的方法。在 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和合作經濟表現了明顯的優越性。到 1956年,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為主要形式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這項工作 中也有缺點和偏差。1955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 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以致在長時期遺留 了一些問題。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後,對一部分原工商業者的 使用和處理也不很適當。但整個來說,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比較順利地實現 了如此複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這 確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在經濟建設中,最初黨曾號召「學習蘇聯」,但堅持執行自力更生為主、爭 取外援為輔的方針。「一五計劃」的建設,依靠中國人民自身的努力,加上蘇聯 及其他友好國家的援助,也取得重大成就。一批為國家工業化所必需而過去又非 常薄弱的基礎工業建立起來。從1953年到195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 增19.6%,農業總產值平均每年遞增4.8%。經濟發展較快,經濟效果較好,重 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較協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顯著改善。1956 年4月,毛澤東發表《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初步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 驗,提出了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任務。 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朝鮮人民抗美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大戰期間,朝鮮人民革命軍活躍在朝鮮北部和中國東北,與中國人民 一道進行抗日武裝鬥爭。早在1919年朝鮮「三·一運動」後即流亡中國上海的「大 韓民國臨時政府」,此時已遷往重慶。它於1941年對日宣戰,並將其在中國培訓 的「韓國獨立軍」編入盟軍部隊,派往緬甸、塞班島、菲律賓等地抗擊日軍。 關於在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問題,《開羅宣言》作了原則規定:「在相當期間, 使朝鮮自由獨立」。波茨坦會議後,美蘇達成一項協議,在日本被打敗後,在朝 鮮暫以北緯38°線為界,分為兩個地區由美蘇分別受降和軍管。後來,在盟軍總 司令發佈的對日第一號命令中宣佈了這一決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前後,蘇軍開進朝鮮與朝鮮人民革命軍一道 迅速解放了朝鮮大部分地區。8月17日,以朝鮮共產黨人為核心的愛國民主人 士在漢城成立「建國籌備委員會」。各地人民紛起接管日本殖民政權,成立人民 委員會。9月6日在漢城舉行人民代表大會,宣告建立「朝鮮人民共和國」。但 是,9月8日美軍在南朝鮮登陸後,蘇軍從其佔領的三八線以南的漢城、仁川等 地北撤,美國軍政府控制了南部地區,解散了各地的人民委員會。從此,南北朝 鮮開始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一條臨時軍事行動的三八線變成了割裂朝鮮南北方 的分界線。 為解決朝鮮問題,1945年12月,蘇美英三國外長在莫斯科舉行會議,決定 由美蘇的軍事代表組成聯合委員會,與朝鮮各民主黨派協商組織臨時民主政府, 逐步實現朝鮮的獨立和統一。但聯合委員會長期達不成協議。 1946年2月8日,在北朝鮮成立了以北朝鮮共產黨中央組織委員會(次年8 月改稱北朝鮮勞動黨)領導人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臨時中央人民委員會,領導北 方人民積極進行民主改革。3月,它頒布土改法,將日本殖民者、民族叛徒以及 佔地5町步(1町步約等於15市畝)以上的地主的土地予以無償沒收,分配給 貧苦農戶。8月頒布了關於產業、鐵道、郵電和銀行等部門的國有化法令。翌年 2月,正式選舉產生了北朝鮮人民會議,成立了北朝鮮人民委員會。 在南方,美國則於1946年2月建立起以長期流亡美國回來的李承晚為首的 咨詢機構「民主議院」。1947年6月,美李集團宣佈成立「南朝鮮過渡政府」。 同年11月,美國操縱第二屆聯合國大會,否決了蘇聯關於邀請南北朝鮮代表參 加朝鮮問題討論的提案,通過決議成立「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以監督朝鮮 普選,建立全朝鮮政府。1948年5月,在「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的「監督」 下,美李集團在南朝鮮單獨舉行了「國民議會」選舉。8月15日,宣佈成立「大 韓民國」,李承晚任總統。 針對美李集團在南朝鮮宣佈成立「大韓民國」,1948年8月25日,北朝鮮 勞動黨聯合南北各民主黨派宣佈在全朝鮮普選,建立統一的朝鮮民主政權。9月 2日,在平壤舉行了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組成以金日成為首的內閣。9月9日, 宣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底,蘇軍全部撤離回國。1949年6月, 南北朝鮮勞動黨合併為統一的朝鮮勞動黨。同時,黨領導成立了朝鮮祖國統一民 主主義戰線,決定為實現「美國軍隊立即從南朝鮮撤退」,「為爭取祖國盡速統一 和反對妨礙統一的賣國賊而鬥爭」。 1949年6月底,美國被迫宣佈美軍全部撤離,但留下了一個500人的軍事 顧問團。1950年1月,又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繼續控制南朝鮮。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最初這只是南北朝鮮之間的內戰,但當 天美國利用蘇聯抵制安理會之機,操縱安理會通過決議,指責北朝鮮是「侵略 者」。第三天,美國即宣佈武裝援助南朝鮮,直接干涉朝鮮內政。同時,令其海 軍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插足中國領土台灣。7月7日,美國又操縱安理會通 過決議,成立所謂「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聯合國軍」由美國及其所糾集 的其他一些國家的侵朝軍隊組成,甚至還有日軍參加,但主要是美國軍隊。美國 駐遠東軍隊總司令麥克阿瑟被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戰爭爆發第二天,金日成號召朝鮮軍民「一致奮起投入打倒和粉碎李承晚賣 國政權及其軍隊的救國鬥爭」。6月28日,朝鮮人民軍解放漢城。7月18日—20 日,進行大田戰役,全殲美軍第24師,活捉師長迪安。到8月上旬,已把美、 李軍隊壓縮到洛東江左岸釜山周圍約100公里的狹小地帶,解放了朝鮮南部90% 以上的人口和地區。 為了挽救敗局。9月15日,美國調集了它在遠東所能使用的兵力,共500 多架飛機,300艘軍艦和5萬多軍隊,在朝鮮中部仁川登陸,截斷朝鮮人民軍南 進部隊的後路,並直驅朝鮮北方。9月28日,美軍侵佔漢城。10月19日侵佔平 壤,繼之把戰火燒到中朝邊境。 中國政府對美國侵略朝鮮和中國領土的罪行,多次表示了強烈的抗議和警 告。但麥克阿瑟對杜魯門說,中國只是在嚇唬人。10月初,應朝鮮勞動黨和朝 鮮人民民主共和國的請求,中國黨和政府決定派志願軍入朝參戰。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部隊在司令員彭德懷的率領下,跨過鴨綠江。同時,全中國 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群眾運動。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同長驅直入的敵人首次遭遇。它利用敵人未料 及中國出兵及其分兵冒進的弱點,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把敵軍從鴨綠江邊 趕到清川江以南。接著,中國軍隊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在敵軍機群狂轟濫炸、 我軍供應不足而且氣候寒冷的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前仆後繼,英勇作戰,包圍殲 滅和重創大批敵軍。再戰告捷,迫使敵軍從總攻擊變成總退卻,一直退到「三八 線」以南,扭轉了戰局。當時,美國《時代》週刊說,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慘 重的失敗」。其後,又連續進行了互有進退攻守的三次較大戰役,到1951年6 月10日止,中朝軍隊五戰五捷,共殲敵23萬人(其中美軍11萬餘人),把戰線 穩定在「三八線」附近。美軍戰敗,4月11日,麥克阿瑟被免職,由李奇微接 任。6月23日,蘇聯提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為交戰雙方所接受。 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在開城開始舉行,10月8日移至板門店。 戰爭進入邊談邊打、談談打打的新階段。談判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年之久。在這期 間,美國動員了它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朝鮮戰場, 作為侵朝戰爭的主力,並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當時所有的現代化武器。它企圖以 其海、空軍優勢,迫使朝中方面在談判中屈服。對此,中朝軍隊則利用不同地形, 構築坑道,以陣地防禦和運動反擊相結合的作戰方法,積多次小勝,大量消滅敵 人的有生力量,兩年中又殲敵72萬人(其中美軍近30萬人)。在這個過程中, 中國國內部隊作為志願軍的後備力量輪番入朝,志願軍空軍也得到蘇聯支援開始 出戰,後勤運輸保障也得到加強。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才不得不於1953年7月 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當時已接替李奇微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1年多的 克拉克,後來在其回憶錄中沮喪地寫道:「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 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朝鮮停戰協定》確定:以北緯38°附近的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 雙方各自由此線後退2公里,以建立一非軍事區;協定生效後3個月內召開雙方 高一級的政治會議,協商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以及和平解決朝鮮問題。但 是,美國長期不願就此問題和朝、中方面達成協議。儘管如此,從1954年9月 起,中國人民志願軍開始分批從朝鮮撤退,並於1958年10月已全部回國,表現 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希望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誠意和中國無意在外國駐軍的立場。 歷時3年多的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 爭,它最終以朝中軍隊和人民的勝利而結束。這個勝利揭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 勝的神話,極大的增強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部分對帝國主義原 存恐懼和幻想的人們也因此深受教育而覺悟起來。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新中 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三、越南民主共和國的成立和越南人民抗法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和法國維希政府共同統治越南。1941年5 月,在印度支那共產黨倡議下,越南各黨派和團體組成了越南獨立同盟,建立起 人民武裝,同日、法侵略者展開鬥爭。隨著戰爭接近尾聲,日本妄圖保住印支這 一重要戰略基地,於1945年3月9日突然發動反法軍事政變,接管了全部法國 殖民機構,獨佔了整個印度支那。隨即在順化扶植保大皇帝組成傀儡政府,宣佈 越南為「大東亞」的一個組成部分。 1945年3月12日,印支共產黨發出緊急指示,號召人民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推翻傀儡政府,建立人民政權。5月15日,宣佈正式成立越南人民解放軍,統 一了全國革命武裝。6月4日,越盟幹部會議決定,將越北6省解放區進行合併, 成立解放區臨時委員會,統一領導人民進行爭取民族解放的鬥爭。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來,印支共產黨中央和越盟總部立即決定,發動總 起義。8月16日,在宣光省的新潮召開國民代表大會,通過奪取政權、建立獨 立的民主共和國、實行民主改革等十大政綱,選出以胡志明為首的民族解放委員 會。當天,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北越太原省城。17日,河內數十萬群眾在印支共 產黨領導下開始示威遊行和政治總罷工,繼而轉變成武裝起義,於19日佔領全 市。23日和25日,又先後奪取了順化和西貢。經過近半月的緊張戰鬥,人民革 命政權普遍建立起來。24日,阮氏王朝的末代皇帝保大被迫發表退位宣言,越 南八月革命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勝利。9月2日,胡志明在河內巴亭廣場50萬人 慶祝大會上宣讀「獨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 法國拒絕越南獨立,企圖依靠英美重建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根據波茨坦 會議一項協定,英國軍隊和中國國民黨政府軍隊以北緯16°線為界,分別開進印 支南部和北部接受日軍投降。9月23日,法軍隨英軍開進,佔領了西貢。越南 人民奮起反擊,南方抗法戰爭開始。 1945年11月25日,印支共產黨中央發出「抗戰建國」指示。1946年1月, 越南全國進行普選。3月召開國民大會,正式成立了以胡志明為首的共和國政 府。為了鞏固人民政權,印支共產黨中央提出「以和求進」的方針。1946年3 月6日和9月14日,先後簽訂了《越法初步協定》和《越法臨時協定》。協定規 定:雙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法國承認「越南共和國為一個自由的國家,有它的 政府、國會、軍隊和財政」;越南承認越南是「法蘭西聯邦的一分子」,並同意 1.5萬名法軍進駐北方,期限為5年;越法之間進行經濟、文化合作等。 但是,在1946年3、4月間英軍和中國國民黨軍隊撤離前後,法國在英美支 持下往越調進了大批部隊替代換防。同時,法國還重返老撾,佔領了柬埔寨。它 部署就緒即公然撕毀協定,於12月19日對河內發起全面攻擊。從此,越南人民 抗法戰爭全面展開。 戰爭初期,法國投入近10萬陸、海、空現代化兵力,採取速戰速決戰略, 在越北各大城市和交通幹線發動總攻。越南人民軍新建,僅有2萬人,武器落後, 又無任何外援。它在進行了河內等城市的保衛戰後,轉移至農村和山區建立根據 地,開展游擊戰和運動戰。抗戰一年多,人民軍收復太原、宣光等地,隊伍發展 到10多萬人。 1948年春,法國增派15萬兵力到越南,改而採取「以越制越、以戰養戰」 的戰略,對南方佔領區進行「綏靖」,對北方解放區進行「蠶食」、「掃蕩」和「封 鎖」。同年5月,它在佔領區開始建立傀儡政府和軍隊。1949年6月,又扶植保 大建立傀儡「君主立憲國」。美國很快承認了保大偽政權,並與法國簽署了《軍 事財政援助協定》,積極支持法國擴大印支戰爭。但越南人民軍在1948年—1949 年的東北、西北地區反蠶食、反掃蕩的一系列戰役中取得勝利,鞏固並擴大了根 據地。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越南人民抗戰創造了極其有利的國際 條件。1950年1月,應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請求,中國政府決定全面援越。9月, 在中國的支援下,越軍發動北部「邊界戰役」,殲敵近萬名,打通了長近1000 公里的中越邊界線,取得了北方戰場的軍事主動權。這時,越人民軍發展到30 萬人。1950年,在老撾建立起以蘇發努馮親王為總理的寮國抗戰政府,在柬埔 寨也成立了「高棉自由戰線」和民族解放委員會。1951年3月,越、老、柬三 國舉行聯盟會議,加強了印支三國人民的抗法統一戰線。 1951年2月,印支共產黨召開了「二大」。大會確定黨的基本任務是,爭取 民族的完全獨立和統一,消滅封建和半封建殘餘,發展人民民主制度,並為社會 主義奠定基礎。大會決定將黨的名稱改為越南勞動黨。其後,在解放區逐步實行 了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有力地推動了抗法鬥爭的開展。 越南軍民再經過兩年多的艱苦鬥爭,殲滅了敵人大量有生力量,把越北的敵 軍壓縮到奠邊府一隅。1954年3月13日,在中國顧問團的直接幫助下,越南人 民軍發動了著名的奠邊府戰役,經57晝夜激戰,殲敵1.6萬餘人,佔領了法軍 司令部,活捉了法軍司令官。越軍在奠邊府大捷,改變了整個印支戰爭的形勢, 對正在召開的日內瓦國際會議產生了積極影響。 1954年4月26日,為謀求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印支問題的日內瓦會議開 幕。參加會議的有中、蘇、美、英、法和朝鮮、越南、老撾、柬埔寨等23個國 家。會議首先討論朝鮮問題,未能達成協議。5月8日,開始討論印支問題。奠 邊府戰役的結果,使法國主戰派受到沉重打擊。在法國人民一片反戰聲浪中,6 月,法國政府換馬,國民議會通過了停止「骯髒戰爭」的決議。7月21日,與 會國家終於達成協議,簽訂了關於在印支三國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並通過了會 議最後宣言。 日內瓦協議的主要內容是:在北緯17°線以南、9號公路稍北劃定一條臨時 軍事分界線,越軍在線北集結,法軍在線南集結;與會國保證尊重印支三國的獨 立、主權和內政不受干涉;印支三國將分別舉行全國的自由選舉。 美國沒有在會議最後宣言上簽字,而是發表一個聲明,表示它將不使用武力 威脅來妨礙協議的實施。但是,1955年10月,在美國指使下,南越組織了「公 民投票」,成立起所謂「越南共和國」,由從美國回越的吳庭艷擔任「總統」兼「總 理」。從而此後一個時期,正式形成了兩個越南並存的局面。 四、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發展 蒙古人民共和國在歷史上稱「外蒙古」,原屬中國的一部分。1911年,蒙古 的王公和大喇嘛在沙俄的策動下,脫離清政府管轄,宣告自治,建立了政教合一 的封建君主專制政權。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1921年3月1日,以蘇赫巴托 爾和喬巴山為首的蒙古人民黨(1925年改稱蒙古人民革命黨)成立,它領導蒙 古人民革命迅速取得了勝利。同年7月11日,蒙古宣佈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 府。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人民共和國。這年8月召開蒙古 人民黨「三大」,確定了「非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的總路線。1940年6月頒布蒙 古新憲法,它宣稱,「蒙古人民共和國是已經消滅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制度壓迫的 勞動者(牧民、工人和知識分子)的獨立國家,它保證向非資本主義道路發展, 以便在將來過渡到社會主義」。 關於中蒙關係,在1924年5月31日簽訂的《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中規 定,「蘇聯政府承認外蒙古為完全中華民國之一部分及尊重在該領土內中國之主 權」。但是,在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期間蘇美英三國首腦秘密簽署的《關於日 本的協定》中,蘇聯為參加對日作戰而提出的第一個條件是,「外蒙古(蒙古人 民共和國)的現狀須予維持」。隨後,美國將這一協定內容通知中國國民黨政府, 並要求予以同意。在蘇美兩大國的壓力下,蔣介石派宋子文兩次去莫斯科談判, 於8月14日簽署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雙方並交換了關於蒙古問題的照會。 國民黨政府表示,在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其獨立的願望,中 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獨立,以其現在之邊界為邊界」。1945年10月,外蒙古 舉行了關於蒙古獨立的全民投票。根據投票結果,1946年1月5日,國民黨政 府承認了外蒙古獨立。2月27日,蒙古同蘇聯簽訂了《友好互助條約》。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6日中蒙兩國正式建交。 在經濟方面,蒙古革命前的整個經濟是建築在遊牧業基礎上。從30年代開 始,在蘇聯幫助下才建立現代工業部門,如煤礦、發電廠等。公路、鐵路也開始 修建。1940年,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15%和國民收入的10%,全國已有工 人3500人。蒙古參加對日作戰勝利後,在恢復國民經濟的基礎上,1948年開始 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1948—1952),接著又實施三年計劃(1953—1956)。這些 年,在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幫助下,經濟發展較快,又建立起一批輕工業、 食品加工業、燃料工業和採礦業。到1957年,工業產值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 重增加到41%。其中,國營工業占77%,合作社工業占21%,私人手工業占2%。 工人人數已佔全國人口的1/4。同時為發展畜牧業,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廢除義務勞役制,超額養殖的牲畜免稅,國家幾次提高畜產品收購價格,國家 建立馬拉割草機站,擴充獸醫網等。「一五計劃」期間,畜牧業增產8.7%。到1957 年又比1952年增加11.6%。在農牧業合作化方面,到1957年底,全國99.3%牧 民參加了合作社,農牧業合作社擁有的牲畜佔全國牲畜頭數的77.3%,社會主義 公有制在國民經濟中已佔統治地位。但是,這時期的農業生產發展十分緩慢,糧 食主要依賴進口,總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很低。 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蒙古農業變化較大。它陸續墾荒100多萬公頃, 耕地增加20倍,國營農牧場生產的穀物佔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農業基本實 現機械化,在鄉村和草原出現了許多小城鎮和一支新型的農業工人隊伍。1962 年,蒙古加入了「經互會」。此後20多年裡,經互會各國特別是蘇聯,通過雙邊 及多邊合作形式向蒙古提供了經濟技術援助。蒙古利用這些援助,興建了200 多個項目。這時期,工業產值年均增長率近10%。到1983年,工業產值已佔社 會總產值的65%,農牧業占35%,社會總產值增加了3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 文化水平都有提高。但是,蒙古的大多數建設項目投資效益不高,產品質量低劣。 受蘇聯、東歐各國經濟改革的影響,從1984年起,蒙古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也著 手進行「完善經濟機制」的試驗和改革,並日益加強和擴大它與中國及其他非經 互會國家的經濟、文化聯繫。1991年,蒙古則開始全面轉向私有化和市場經濟, 並大量接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援助。 在政局方面,1923年蘇赫巴特爾遇刺身亡,喬巴山繼任蒙黨政最高領導人。 1952年喬巴山逝世後由澤登巴爾繼任。1954年達姆巴當選為蒙黨第一書記,但 他因提出「批判地學習外國經驗」被指責為「慫恿和支持民族主義」而於1958 年被解職。此後,澤登巴爾又成為黨政第一把手。1974年,巴特蒙赫接任部長 會議主席一職,1984年起兼任黨的總書記。1991年2月,總書記一職改由達希 雲登擔任。隨著蘇聯戈爾巴喬夫時期形勢的變化,1990年蒙古也開始實行多黨 制,蒙古人民革命黨在新議會和聯合政府中占主要地位。它聲稱更新社會主義, 將實行「人道的民主社會主義」。1991年8月,新議會通過決議,禁止高級官員 屬於任何政黨。據此,這時擔任總統職務的奧爾其巴特和總理濱巴蘇倫等相繼退 出人民革命黨。同年11月,議會通過新憲法,改國名「蒙古人民共和國」為「蒙 古」,明確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 但是,隨著蒙古在政治、經濟制度方面的根本轉軌,隨著蘇聯的解體及其從 蒙古撤退,長期依賴蘇聯的、薄弱的蒙古國民經濟,正陷入深重的危機之中。 熾天使書城
【第四章】 第二編 第九章 資本主義國家的恢復與發展(戰後初期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 第一節 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確立與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戰後初期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的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範圍力量的對比。自資本主義興起以來一 直處於中心地位的西歐被嚴重削弱,美國崛起,成為超級大國,爬上了資本主義 世界霸主的地位。 大戰期間,美國由於有兩大洋作為天然屏障,戰爭遠離本土,生產能力沒有 受到破壞。不僅如此,美國經濟由於受到世界範圍內大量軍火和糧食需求的刺激 而急劇地增長。1941年3月至1945年12月,美國作為「民主陣營的兵工廠」, 通過「租借法案」,向英、蘇等國供應了約491億美元的軍用物資和糧食。這一 方面支持了反法西斯戰爭,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美國的工業生產。1940—1944年, 工業增長速度每年平均達16.9%。1945年同1939年相比,美國工業生產能力擴大 了約40%。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從1939年的886億美元上升到1945年的1350億美 元。 戰後初期,美國擁有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的一半以上、出口的1/3、黃金儲 備的3/4、穀物收穫量的1/3;它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大大加強。與此同時,其主要 競爭對手則嚴重削弱,不得不仰仗於美國的援助。1947年6月,英國外交大臣歐 內斯特·貝文感慨道:美國「今天正處在拿破侖戰爭結束時英國的地位。拿破侖戰 爭結束後,英國掌握了全世界財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國則掌握了大約50%。」 1 美國作為二次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憑借強大的經濟後盾,軍事實力也急 劇膨脹。1939年,美國武裝部隊總人數只有33.5萬人,國防預算不過10億美元, 到1945年戰爭結束時,這兩個數字分別上升到1212萬人2和800億美元以上。 美國擁有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1200多艘戰艦和5萬多艘供應、登陸船隻,它的海 軍艦艇噸位達380萬噸,大大超過英國的150萬噸,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 軍強國。美國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它的15000架遠程飛機幾乎壟斷了 整個洲際空中運輸。戰後初期,美國在56個國家駐有軍隊,在國外建立了484個 軍事基地,還壟斷了原子武器。美國已成為全球性軍事強國,它的軍事力量不僅 在資本主義世界,而且和蘇聯相比也處於明顯優勢。 在科學技術方面,美國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二次大戰期間,出於戰爭的需 要,美國政府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從事科學研究,1941—1945年間,受雇從事研究 工作的科學家從8.7萬人增加到19.9萬人。同時,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大批世界 第一流科學家流亡美國,從而使美國擁有了空前的智力優勢。代號為「曼哈頓計 劃」的原子彈研製工程就是來自各國的科學家通力合作的產物。1945年7月16 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標誌人類大規模利用原子能時代的開始。 1945年底,美國製成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標誌著世界應用電子計算機 的開端。戰爭期間科學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戰後美國作為世界科技中心的地位,也 使美國成為世界上率先興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國家。 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客觀上把美國推上了資本主義世界中心的位置,確立了 它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的地位。它憑借比其他國家強大得多的經濟、軍事實力,公 開追逐世界霸權。1945年12月29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致國會的咨文中說:「勝 利已使美國人民有經常而迫切的必要來領導世界了」。1 二、1945—1969年美國經濟的發展 從二戰結束到60年代末期,美國經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1947—1953 年的初期繁榮階段。戰後,美國經濟迅速完成了從戰爭時期經濟到和平時期經濟 的轉變。1947—1953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遞增3.9%,工業生產總值年均遞 增6.6%。雖然在1948—1949年爆發了戰後第一次經濟危機,但到1950年朝鮮戰 爭爆發後,美國經濟又出現了「戰爭景氣」。1950年,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 增長率分別達到8.7%和15.7%,均創戰後最高紀錄。戰後初期美國經濟之所以出 現繁榮,是由於存在著刺激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1居民在戰時受到壓抑的對住 宅建築和耐用消費品的需求急需得到滿足;2戰時被迫減少或暫時停下來的固定 資本更新需要大規模進行;3軍工技術轉入民用;4西方世界為重建本國經濟需 要美國援助;5朝鮮戰爭的刺激。 (2)1954—1960年的經濟低速增長階段。其間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的年 平均增長率分別只有2.5%和2.7%。之所以出現這種低速增長局面,主要是因為: 第一,戰後初期刺激美國經濟發展的一些有利因素逐漸消失;第二,這一時期美 國遭到了三次經濟危機的打擊。這三次危機分別發生在1953年9月—1954年4 月,1957年3月—1958年4月和1960年2月—1961年2月。由於多次發生危機, 因此美國經濟在此期間升升降降,低速增長。 (3)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階段。從1961年2月到1969年10月,美國經濟 持續上升了104個月。這樣長時期的持續增長,在美國經濟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其間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達4.3%和5.9%。1960年, 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收入分別為5037億美元和1883美元,到1970年分別上 升到9741億美元和2579美元。60年代,美國農業幾乎全部實現了電氣化,在經 營管理上則實現了專業化、社會化。1947—1970年間,美國農業人口減少了2/3, 從佔人口比例的1/6降至1/20,但美國衣畜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最大 的穀物輸出國。 美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動。從美國首先興起的這次科技革命促進了 新工藝、新產品與新興工業部門的建立和發展,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技術改造。 據統計,1953—1973年,美國取得了65項突破性發明創造,其中絕大部分是在 60年代研製成功的。1970年美國的技術出口占美、英、法、德、日5國總和的 71.1%。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第二,美國政府擴大對國民經濟的干預和調節,加緊推行凱恩斯主義的反危 機措施,刺激投資和消費,在一定時期內促進了經濟發展。 第三,依賴國民經濟軍事化和對外侵略擴張的刺激。60年代,美國發動和擴 大印度支那戰爭,使國家長期保持高額的軍事開支,刺激了經濟、特別是刺激了 與軍事有關的工業的增長。美國的軍火輸出1953年為1.9億美元,1970年達到14.8 億美元。 第四,擴大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充分利用國外廉價原料和燃料。美國對外 投資從1946年的187億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55億美元。1960—1970年,美國 從直接投資一項中就獲得623億美元的利潤。1950—1970年,美國跨國公司從第 三世界掠走的利潤達1400億美元,為美國跨國公司海外掠資的4.8倍。1946—1970 年,美國對外貿易一直處於出超,歷年累計超過1006億美元。1949—1970年,美 國從廉價石油(當時每桶石油為1.5美元)得到好處。 第五,這一時期美國工業生產的增長,同壟斷資本利潤迅速增長、投資日益 擴大有密切關係。美國公司納稅後的利潤1947年為201.9億美元,1972年達546.2 億美元。利潤的膨脹引起了投資的擴大。美國私人企業固定資本投資按1972年價 格計算,1951—1960年為597億美元,1961—1970年達928億美元。投資增加使 再生產擴大。 上述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的諸因素,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也含有深刻的內在矛盾 性。用凱恩斯主義辦法擴大需求,必然引起通貨膨脹;通過國民經濟軍事化來刺 激經濟,必然削弱工業進一步增長的基礎。60年代美國發動和擴大印度支那戰爭 曾一度推遲了危機的爆發,但危機終於在印度支那戰爭高潮的1969年10月爆發, 結束了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代」。 三、1945—1969年美國政府的社會經濟政策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總統逝世後,杜魯門繼任總統;1948年又競選連任 總統獲勝。杜魯門政府推行稱之為「公平施政」的社會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 第一,制定充分就業的立法。1946年2月,國會通過了《1946年就業法》。 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必須負責協調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計劃、職能和資源,為找工 作的人提供有益的就業機會;授權總統設立經濟顧問委員會,制訂出旨在防止經 濟衰退、保持充分就業的財政金融政策。《就業法》把促進最大限度就業置於聯 邦政府的肩上,這是美國歷史上的首創,因而是一項重要的立法。 第二,實行廉價民用住宅建造計劃。1946年國會通過兩年內為退伍軍人建造 270萬套住房的緊急住房法案。1949年國會通過《全國住宅法》,授權總統在6 年內為低收入家庭建造81萬套廉價住房,並為城市清理貧民窟和改善農村住宅提 供大筆貸款和援助。 第三,擴大社會保險範圍,提高最低工資限額。1950年1月,杜魯門提出的 公平勞動標準法(即工資工時法)修正案生效,工人的最低工資由每小時40美分 提高到75美分。同年8月,國會通過了社會保險法的幾項修正案。據此大約增加 了100萬新受益人,退休工人養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將養老金增加 12.5%。到1953年受聯邦老年和遺屬等保險的有4500萬人,受聯邦和州政府合辦 的失業保險的有3500萬人。 第四,扶植農業。1949年10月國會通過農業法,規定到1950年底,農產品 價格維持在平價的90%的水平。 此外,杜魯門還提出了關於實行國民健康保險等法案,但未被國會通過。 「公平施政」基本上是羅斯福新政這種社會經濟改革在戰後初期條件下的繼 續,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它取得的成就非常有限,遠遠遜色於新政。這是由於在 經濟繁榮時期,壟斷資產階級不願輕易向勞工作出大幅度讓步;同時,杜魯門政 治上的反共反民主傾向以及對外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不能不對他的「公平施政」 起制約作用。從根本上說,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的美國不可能對各階級「公平施政」, 也不可能對國民收入進行「公平分配」。 1953年1月艾森豪威爾就任美國總統,這是共和黨人在民主黨執政20年後 入主白宮。1956年艾森豪威爾又連選連任。艾森豪威爾政府並沒有回到共和黨傳 統的自由放任主義的老路,而是改行一條介乎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和新政式的國 家干預之間的「中間道路」,即所謂「現代共和黨主義」。一方面,針對杜魯門 政府遺留的通貨膨脹等問題,試圖用共和黨的保守主義原則辦事,削減開支,平 衡預算,降低國債,減少政府干預經濟,把一些屬於聯邦政府的工廠賣給私人公 司。到1954年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侵朝戰爭中移交給聯邦經濟總署的154個 工廠中,有101個被出售,36個被出租。另一方面,又基本上沿襲民主黨政府的 社會經濟政策,在某些方面還有所擴大。例如,1954和1956年,艾森豪威爾政 府兩度擴大社會保險範圍,1958年又提高救濟金額,放寬退休年齡。到1960年, 得到社會保險法保護的人達到5800萬。社會福利開支由1955年的326億美元上 升到1960年的522.9億美元,占政府全部開支的38.4%。1955年修改公平勞動標 準法,將最低工資從每小時75美分提高到1美元。儘管國會兩次拒絕總統關於聯 邦參與全國健康保險計劃的要求,但聯邦在公共衛生、醫學研究、醫院建築等項 目的開支還是從1954年的2.9億美元增加到1961年的近10億美元。在資助教育 事業上艾森豪威爾政府非常吝嗇,只是在蘇聯人造衛星上天,美國人震驚不已時, 國會才在輿論的壓力下於1958年9月通過了國防教育法。該法規定對大學生提供 長期低息貸款,如貸款學生畢業後到中小學任教5年,貸款可減半償還。艾森豪 威爾政府實行有條件的支持農業價格政策。根據1958年8月簽署的農業法,對主 要農產品的價格補貼到1961—1962年度下降至維持平價的65%。鑒於戰後黑人民 權運動蓬勃發展,1957年通過了民權法,成立了民權委員會,調查各種阻撓黑人 投票的訴訟。同年秋,政府還派軍隊到阿肯色州小石城,制止阻攔黑人學生入學 的不法行為。 現代共和黨主義是傳統的共和黨主義和羅斯福新政的折衷,是在國家對經濟 生活的干預問題上進行折衷調和。它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本身發展矛盾的產物, 適應了美國50年代壟斷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 1960年民主黨人肯尼迪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當選總統。60年代初的美 國正處在戰後科技發展的顛峰時期,但同時又面臨著蘇聯在空間技術上的挑戰以 及西歐和日本在世界市場上同美國進行的激烈競爭。於是肯尼迪提出了雄心勃勃 的開拓「新邊疆」的口號,宣稱要探索「未知的科學和空間領域」,征服「尚未 征服的無知與偏見的孤立地帶」,解答「尚未解答的貧困與過剩的課題」,解決 「和平與戰爭問題」。肯尼迪的「新邊疆」政策對外是爭奪世界霸權,對內是實 行社會經濟改革。他的國內「新邊疆」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由聯邦提供經費來刺 激經濟發展、減少失業、提高最低工資、穩定物價、改建城市貧民窟、改善老人 醫療、援助教育事業和農場主、開發和保護國家資源、發展空間技術、改善社會 保險、結束種族歧視等。但是,肯尼迪提出的援助教育法案、醫療保健法案以及 民權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都被國會所否決。肯尼迪在爭取立法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有:(1)1961年通過新住房法,授權總統以49億美元實施為期4年的地方城市 更新計劃;(2)將最低工資在兩年內由每小時1美元提高到1.25美元;(3)1962 年國會通過了貿易擴大法以及加速折舊、延期納稅和投資稅優惠等一系列刺激經 濟的法案。聯邦政府還制定了工資—物價指導線,規定工資和物價的增長不得超 過全國平均勞動生產率增長的3%。肯尼迪政府制定了發展空間技術計劃,開始 實施規模巨大的阿波羅工程。肯尼迪執政前的兩任民主黨總統羅斯福和杜魯門都 曾努力避免不平衡預算和赤字財政,赤字開支只是權宜之計,一旦經濟復甦,政 府即削減開支,實行平衡預算,依靠市場自由調節。肯尼迪政府從根本上改變了 這種狀況,在經濟正常時,也推行赤字財政政策,把它作為刺激經濟,實現「充 分就業」的重要手段。長期赤字財政政策標誌著國家對經濟生活幹預的進一步加 強。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副總統約翰遜繼任,次年又競選連任獲 勝。約翰遜一上台就宣稱要繼續肯尼迪開始的事業,積極推動國會通過未完成的 「新邊疆」的主要立法。1964年5月22日,約翰遜在密歇根大學發表演說,聲 稱「美國不僅有機會走向一個富裕社會和強有力的社會,而且有機會走向一個偉 大社會」。從此,「偉大社會」就成了約翰遜內政的標籤。在約翰遜任內,國會 通過了435項法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立法成就,主要內容有: 第一,調整徵收所得稅的幅度。1964年通過的稅收法規定,將最低收入階層 的所得稅從20%降為14%,最高收入階層所得稅從90%降為77%。 第二,擴大聯邦政府對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的干預。在教育方面,國會先後 通過了60多項法案,大大增加了聯邦政府的教育開支,促進了美國教育事業的發 展,改善了黑人和窮人的教育狀況。其中1965年中小學教育法,是美國歷史上第 一個由聯邦政府對中、小學普遍進行援助的法律。同年通過的高等教育法,在美 國歷史上第一次向貧困大學生提供獎學金和低利貸款,至少使100萬貧困大學生 得以繼續深造。在醫療衛生方面,國會通過了40多個法案。其中醫療照顧法規定, 凡符合參加社會保障制度和鐵路職工退體制度條件的65歲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有資格享受醫療保險。此外,醫療援助法規定,對低收入家庭和無力承擔醫療費 用的一般家庭提供醫療補助。約翰遜在教育和醫療立法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 就,他得意地自詡為「衛生和教育總統」。 第三,改善和發展城鎮居民住宅,保護環境。1965年通過的住房和城市發展 法規定:建造低租金公共住房24萬套,聯邦撥款29億美元用於為期4年的城市 改造。次年通過的《補充法》又規定提供資金補貼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 房租。在環境保護方面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包括保護水質,控制污染;制訂大氣 質量標準,推行控制廢氣計劃,以及保護和美化自然環境等。 第四,提出了一系列反貧困計劃。內容包括:給失學、失業的城市青年進行 職業培訓;組織「街道青年服務隊」,為失學、失業青年提供工作機會;給貧苦 學生提供臨時工作機會,使他們能夠通過勤工儉學來支付大學學費等。此外,約 翰遜政府還把改善貧困地區的狀況作為向貧困宣戰的重要內容。1965年通過的阿 巴拉契亞地區發展法與公共工程和經濟發展法,是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以來 最大的開發落後地區的計劃,大大加強了聯邦政府協調和發展地方經濟的作用。 第五,保障黑人民權,緩和日益尖銳的種族矛盾。60年代中期,美國黑人爭 取自由平等和反對種族歧視的鬥爭,由非暴力的和平示威發展為武力抗暴。面對 黑人如火如荼的鬥爭,約翰遜政府不得不對黑人的要求作出讓步,先後促使國會 通過了三個民權法案:(1)1964年民權法,規定黑人可以同白人一樣享用旅館、 飯店、娛樂休息等公共場所,禁止在公共場所實行種族隔離;(2)1965年《選 民登記法》,禁止在選民登記時採取文化考查和其他歧視性措施;(3)1968年 民權法(又稱《開放住房法》),禁止在出售、出租住房時實行種族歧視。 肯尼迪的「新邊疆」和約翰遜的「偉大社會」是一次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社 會改革。它是在美國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的新條件下,加強美國政府對國民經 濟生活的干預和調節,企圖通過國家的力量適當調整各個階級和民族之間的利益 衝突,從政治上緩和階級矛盾和種族矛盾,從經濟上適應科技革命對勞動力再生 產提出的新要求,從環境上解決工業化社會日益嚴重的污染問題,從而實現美國 資本主義制度的「長治久安」。「新邊疆」和「偉大社會」把新政式的國家壟斷 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以推行長期赤字財政為核心的「新邊疆」和「偉 大社會」,固然在一個時期內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但它導致了60年代中期後美國 歷史上持續的通貨膨脹,結果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同時,「新邊疆」 和「偉大社會」這種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的社會改革是在對外不斷擴大侵越戰爭的 條件下推行的。在肯尼迪—約翰遜執政期間,軍費占聯邦政府支出的60.2%。浩 大的軍費開支不僅加劇了通貨膨脹,而且迫使約翰遜在60年代中期後縮小「偉大 社會」計劃的實施。面對重重危機,約翰遜在1968年無可奈何地宣佈退出競選連 任總統。執政8年的民主黨又離開白宮讓位於共和黨。 四、1945—1969年美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財團勢力進一步發展,它們不僅支配著美國社 會經濟,而且進一步加強了同國家政權的結合和對社會政治生活的控制。企業界、 政界、軍界的相互交錯和滲透是戰後美國政治生活的一個重要特點。杜魯門是摩 根財團的政客,並與西部財團有密切聯繫,有50個大資本家在他的政府中擔任要 職。艾森豪威爾上台是摩根和洛克菲勒兩大財團爭奪和妥協的結果,他的政府是 有名的「富豪內閣」。《新共和》雜誌說它是「8個百萬富翁加1個管子工」(管 子工指勞工部長、管子工和汽車裝配工會主席馬丁·德爾金)。肯尼迪上台是洛克 菲勒財團實力增強的反映。在他的政府中,國務卿臘斯克是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 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是福特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財政部長狄龍是狄龍—裡德公 司董事會董事長。約翰遜入主白宮,其背景是南部和西部財團的崛起。歷屆政府 的部長和高級官員,不是資本家就是與壟斷資本有密切關係的人。壟斷組織與政 府機構人員的互換達到很大的規模。從1967年7月—1971年12月,有232名軍 工壟斷組織領導人進入國防部,同時有1101名中、高級軍官轉入私人軍工企業任 職。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的結合更趨緊密,國家 政權愈益成為「總資本家」。 戰後初期,在美國政治史上是一個極其反動和黑暗的時期,其突出表現就是 所謂「忠誠調查」和麥卡錫主義。 1947年3月,杜魯門發佈第9835號行政命令,即忠誠調查令。根據這項法令, 聯邦調查局和文官委員會對聯邦公務員進行「忠誠調查」,結果有2000多人被解 雇或被迫辭職。他們大多數人不過是發表了不同的政見。 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國國會通過了一系列反共反勞工的立法,其中最臭 名昭著的是1947年6月通過的《塔夫脫—哈特萊法》(即《勞資關係法》)和 1950年9月通過的《麥卡倫法》(即《國內安全法》)。《勞資關係法》規定: 禁止全國性同行業工人集體談判;禁止工會與資方訂立只許僱用工會會員的合 同;禁止舉行政治罷工、同情罷工和工人的糾察活動;罷工前要有60天「冷卻期」, 法院有權頒布80天內不准罷工的命令;工會得向政府機關報告有關會員人數、領 導人及工會會費使用情況,禁止將工會基金用於政治目的;禁止在工會中容納共 產黨人。這一法律從根本上修改了1935年的《華格納法》,取消了工人在第二次 世界大戰前所爭得的工會權利。《麥卡倫法》規定:共產黨或所謂「共產主義外 圍組織」必須向司法部登記,並提供有關財務和組織的全部情況;禁止共產黨員 在政府機關和國防企業工作;禁止發出國護照給共產黨員;禁止共產黨人或任何 屬於「極權主義組織」的外國人移居美國。 在上述這種反動政治氣氛下,麥卡錫主義便應運而生。 1950年2月9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在西弗吉尼亞州費林城發表煽動 演說,虛構「共產主義威脅」和「共產黨的滲透」活動,聲稱有205名共產黨的 「顛覆分子」鑽進了國務院及其他政府機構,要求進行清洗。麥卡錫的演說得到 一些財團、反共組織和社會右翼勢力的支持;共和黨人也曾把麥卡錫作為黨派鬥 爭的工具,對杜魯門的民主黨政府發起攻擊。從此,在美國社會中掀起了一股極 端反共、反民主的政治潮流。麥卡錫利用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和政府 工作委員會主席的職權,在朝野上下搜集黑名單,製造恐怖輿論,進行非法審訊, 採取各種法西斯手段誹謗、攻擊、迫害民主進步力量和無辜人士,造成指控歐文· 拉鐵摩爾等人的「共產黨間諜」案和迫害「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案,清洗國 務院中對中國共產黨持較客觀態度的「中國通」費正清、謝偉思、范宣德、柯樂 博等人。他大肆攻擊民主黨政府的對外政策,稱民主黨執政的20年是「叛賣的 20年」。1953年艾森豪威爾上台後,麥卡錫自恃為共和黨上台效力有功,從此居 功自傲,更加飛揚跋扈,變本加厲地干預政府和軍方內部事務。麥卡錫的猖狂活 動不僅激起各界人士的義憤,也引起了統治集團的恐懼。1954年4—6月,麥卡 錫在陸軍聽證辯論中被擊敗。1954年12月2日,美國參議院以67票對22票通過 了譴責麥卡錫的決議案。麥卡錫主義從此完全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在美國仍然極其猖獗,占美國人口11% 的黑人仍然生活在美國社會的最底層。直到50年代,還有13個州在交通、公共 場所和學校實行種族隔離;到60年代初,南部的幾個州和首都旁邊的弗吉尼亞仍 然保留以徵收入頭稅作為參加選舉條件的法律。據調查,1950年黑人的失業數是 白人的兩倍;1952年黑人的工資只及白人的1/2。從50年代中期起,美國黑人掀 起了大規模的反對種族歧視、爭取民主權利的運動。1955—1956年,美國民權運 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牧師領導了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黑人抵制公共汽車公司種 族歧視的罷乘運動,迫使地方法院作出了不准在公共汽車上實行種族隔離的判 決,最高法院於1956年確認了這一判決。1960年,黑人群眾舉行靜坐示威,抗 議在商店、餐館等公共場所的種族隔離。1961年春,美國民權組織發起「自由乘 客」運動,迫使南部諸州取消州際公共汽車乘坐上的種族隔離制。1963年3月, 金牧師等人在伯明翰組織抗議種族隔離的示威遊行,遭到殘酷鎮壓。伯明翰事件 後,民權運動隊伍迅速擴大。1963年8月舉行了有25萬人(其中1/4為白人)參 加的向華盛頓進軍,要求就業,要求自由、平等。金牧師發表了著名的「我有一 個夢想」的演說。向華盛頓進軍將戰後黑人民權運動推向高峰。另外,有些城市 黑人還開展了以暴力抗擊暴力的鬥爭。1968年3月,金牧師組織「貧民進軍」(亦 稱「窮人運動」),4月4日途經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時被種族主義分子刺殺。這 一事件激起了黑人更大規模的抗暴鬥爭,抗暴運動迅速席捲了全國172個城市。 波瀾壯闊的黑人民權運動,迫使美國國會和政府在60年代通過和頒布了一系列有 關消除種族歧視的法律和法令。 60年代中期美國不斷擴大印度支那戰爭後,美國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戰 運動。反戰運動和民權運動匯合在一起,給美國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以猛烈的 衝擊。 -------------- 1 托馬斯·佩特森:《美蘇對抗》,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1973,第11 頁,腳注41。 2 戰後由於大規模復員曾一度下降到150多萬,不久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 軍隊再度擴展,人數上升到300多萬,此後長期維持這一水平。 1 《美國國會記錄》第4卷第4號,第12398—12399頁,英文版。 熾天使書城
【第五章】 第九章 資本主義國家的恢復與發展(戰後初期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 第二節 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及其走向經濟大國 一、戰後初期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底,美國軍隊以盟軍的名義對日 本實行軍事佔領,美國太平洋陸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任命為盟軍最高司令官。美 國排除其他盟國,單獨制定佔領日本的政策。1945年9月22日公佈的《美利堅 合眾國對日佔領初期基本政策》,公然違反《波茨坦公告》,宣稱佔領日本的最 終目標是保證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 美軍佔領初期,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國人民和日本人民的要求下,佔領當局推 行非軍事化政策,採取的主要措施有:(1)剷除日本軍國主義的武裝力量及撤銷 其軍事機構;(2)逮捕和審判戰犯。1945年9月1日,麥克阿瑟下令逮捕了以 東條英機為首的39名甲級戰犯,以後又陸續逮捕了104名甲級戰犯嫌疑犯。經遠 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1948年11月判處東條英機等7人死刑,荒木貞夫等16人 無期徒刑,重充葵等2人有期徒刑;(3)進行政治整肅。1946年1月,盟軍總 部發佈整肅指令,宣佈取締一切支持日本軍國主義的政黨、社團組織,解除軍國 主義分子的公職。到1948年3月整肅結束時為止,有201815人受到整肅。1951 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整肅對像基本上全部被解除了整肅。 在推行非軍事化政策的同時,從1945年9月起,美國佔領當局在世界人民和 日本人民的推動下,在日本進行了民主化改革,主要內容有: 第一,修改憲法,改革政治制度。1945年10月,麥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 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憲法》。1946年11月3日公佈新的《日本國憲法》,翌 年5月3日正式實施。通過修改憲法,改革了日本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現在:(1) 取消了天皇總攬國家統治大權的權力,天皇只是作為日本國的象徵。天皇本人於 1946年1月1日發表《人格宣言》,宣佈自己是人而不是神,自我否定了天皇擁 有的神權。(2)改革了日本政治制度中的封建專制主義、法西斯軍國主義因素, 確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新憲法取消了貴族院, 設眾議院和參議院,兩院均由選舉產生;規定國會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是國 家唯一的立法機關,內閣由在眾議院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組織,對議會負責,行 使行政權,內閣總理大臣和其他國務大臣必須是文職人員。這樣,內閣就由原來 從屬於天皇、軍部的行政機構變成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內閣。新憲法改變了天皇是 法律最高主宰的狀況,擴大了司法機構的獨立性,最高法院成為與國會、內閣並 列的獨立機構。(3)新憲法擴大了日本國民的資產階級民主權利,使婦女和男子 一樣享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此外,新憲法第9條規定,日本永久放棄用發動 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糾紛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 家的交戰權。 總之,通過修改憲法,在日本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 這在日本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發展史上無疑是一個巨大進步,對於戰後日本政局的 穩定,經濟的迅速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解散財閥,禁止壟斷。以封建血緣家族為中心形成的日本財閥,具有 封建性和封閉性的特點,是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日本投降後,作為 日本經濟非軍事化和民主化的一個重要內容,盟軍總司令部指令日本政府解散財 閥。1945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解散財閥方案,經盟軍總司令部批准後開始實 施,至1947年基本完成。採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解散作為財閥 總公司的控股公司,切斷財閥家族對企業的控制。根據盟軍總司令部的命令,日 本政府成立了控股公司整理委員會,指定三井總公司和三菱總公司等83家總公司 為控股公司,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10大財閥的56個家族為財閥家族以及 與這些財閥有關的625家公司為「限制公司」,勒令其交出全部股票。交出的股 票,一半以上作為財產稅上繳,其餘由控股公司整理委員會公開出賣。股票出售 後付給原股票持有者以償還期為10年以上的國債。在戰後初期日本通貨惡性膨脹 的情況下,這種償還近似於沒收。於是,財閥和財閥家族就失去了股票和資本, 以股票和家族關係來對子公司進行控制的統轄關係隨之被切斷。從此,子公司成 為獨立公司,日本企業由財閥家族集中掌握的形式改為壟斷資本互相開放、允許 共同持股的形式。與此同時,還勒令財閥家族及所屬公司的主要領導人一律辭去 公司領導職務,禁止其在10年內重新任職。此外,還勒令2500家戰時的主要銀 行、公司的大股東、領導人辭去職務。這樣,就從人事關係方面切斷了財閥家族 和企業的直接聯繫,一批具有實際管理能力的中層管理人員登上財界的領導崗 位,建立了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相對分離的新體制,從而為日本實現經營管理現 代化準備了條件。(2)分割大企業,防止經濟力量過度集中。1947年12月公佈 了《經濟力量過度集中排除法》。指定應劃小的企業為325家。(3)制定禁止壟 斷法,防止已被解散的財閥復活。1947年4月公佈了《關於禁止壟斷和保證公平 交易的法律》。該法律規定:全面禁止卡特爾的共同行動,限制企業間的結合, 禁止設立控股公司,原則上禁止事業公司持股,金融公司的持股率不得超過對方 公司股份的5%等。該法後經多次修改,放寬了限制。 美國對日本財閥的打擊,主要是為了消除日本經濟生活中的封建性和封閉 性,把它納入西方資本主義經濟型的軌道,並通過對日本經濟的改組,為美國壟 斷資本對日本經濟的滲透和控制提供有利條件。但是客觀上,日本財閥封建統治 形式的剷除,有利於日本經濟的發展,為日本經濟的起飛創造了條件。 解散財閥的工作進行得並不徹底,83家控股公司被解散的只有42家,而在 42家中又有26家開辦了第二公司作替身,真正被解散的只16家;指定應劃小的 325家企業,最後被分割的只有11家。1947年以後,特別在中國革命勝利以後, 美國對日本壟斷資本的政策就由打擊轉變為扶植了。1951年,日本政府宣佈解散 財閥的工作結束。1952年解散了控股公司整理委員會。在此前後,有關解散財閥 的其他法令相繼被廢除。大批原財閥的企業,通過橫向結合,組成新形式的壟斷 集團——企業集團。 第三,實行農地改革。戰前日本仍保留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約4萬戶地主 佔有全部租佃土地的47%,而租佃土地相當於耕地面積的46.4%,占農戶總數48% 的貧農只佔有耕地面積的7%;地主向佃戶索取的地租高達收穫量的50—80%。這 種情況嚴重阻礙農業的發展。由於戰後空前的糧食危機,土地和糧食問題更加突 出,農村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在盟國和日本農民強烈要求剷除半封建地主土地佔 有制的形勢下,美國佔領當局敦促日本政府繼1945年12月28日公佈第一次《農 地改革法》後,又於1946年10月21日發佈了第二次《農地改革法》。該法規定: 不在村地主的全部出租地和在村地主超過1町步(約合0.9918公頃)的出租地(北 海道為4町步)由國家徵購,轉賣給農民,農民應付的地價,分24年還清;殘存 出租地的地租改為貨幣地租,地租率為水田25%以下,旱田15%以下。農地改革 到1949年基本完成。結果全國約230萬町步出租地中有194萬多町步被徵購,買 到土地的農戶有474萬多戶。經過農地改革,基本上消滅了寄生地主及其土地所 有制,建立了以自耕農為主的小農經濟,從而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 農業發展,並為日本經濟起飛創造了條件。 日本的戰後改革是在日本戰敗投降後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進行的一次自上而下 的反封建、反法西斯軍國主義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它剷除了明治維新以後殘存 於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封建因素,革除了軍國主義的法西斯主義的毒瘤,完 成了明治維新所未能完成的歷史任務,使日本從一個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國 家變成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國家,這在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 義,對日本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日本戰後改革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直接產物,世界民主力量 和日本人民是推動改革前進的重要力量。1947年以前美國的對日政策,是通過一 系列民主改革來消除日本再度與美國爭奪亞洲、太平洋地區霸權的可能性,這在 客觀上表現為反軍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和打擊日本財閥。由於日本戰後改革是在 美國政府指示下由日本政府實施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局限性和保守性,被限 制在美國的利益、戰略目標和資本主義體制的框架之內。1947年冷戰爆發以後, 特別是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以後,美國對日政策日益走向反動。 二、日本經濟的恢復及其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1973年底經濟危機爆發,日本經濟的發展大體上經 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1946—1955年),恢復和調整時期;第二階段(1955—1973 年),高速發展時期。1 大戰結束時,日本經濟陷於癱瘓和崩潰邊緣。1946年,工礦業生產指數僅為 1934—1936年平均水平的30.7%,農業生產降至戰前的60%,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僅相當於戰前的50%。 1947年日本實行「重點生產方式」,即集中力量恢復和發展煤炭生產,煤炭 部門增產後重點供應鋼鐵業,再用增產的鋼鐵重點加強煤炭業,力圖通過擴大煤 和鋼鐵再生產的能力來帶動整個經濟的恢復。1949年又採用超緊縮措施控制通貨 膨脹,謀求綜合平衡。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日本成為美國的軍事基地和軍需 物資供應地。1950—1953年,日本從向美國提供軍需品和勞務得到的「特需」收 入達24.7億美元。美國的「特需」,為日本工業品提供了市場,使日本獲取了大 量外匯,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經濟的復興。到1955年,除對外貿易外,其他主要經 濟指標都達到或超過戰前水平,國民經濟得到了全面恢復和調整。 從1955年起,日本進入了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 裡,日本先後出現了1955—1957年、1958—1961年和1965—1970年三次經濟發 展高潮,日本新聞界分別稱其為「神武景氣」(「神武」是傳說中日本第一代天 皇)、「巖戶景氣」(「巖戶」是日本神話中天皇祖神天照大神降臨前的隱居處) 和「伊■諾景氣」(「伊■諾」是日本神話天照大神之父)。1955—1970年16 年期間,日本經濟年均增長率為10.3%,其中1966—1970年更是高達12.2%。在 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工業生產增長8.6倍,年平均增長13.6%。國民生 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9.1%,60年代為11.3%,超過了其他主要發達資 本主義國家。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在資本主義世界所佔的地位迅速上升。1950年為 第7位,到1960年先後超過印度和加拿大,1966年超過法國,1967年超過英國, 1968年超過聯邦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此後 一直保持這個地位。同時,它跟美國的差距也大大縮小。1955年,它的國民生產 總值只為美國的6%,到1973年上升為1/3。到70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實現了國 民經濟的現代化,其主要標誌是:(1)整個工業已用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武裝起 來,工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企業管理實現了專家化和科學化,主要工 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2)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1955—1975年間,第一產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從23.1%降為6.6%;第二產業的 比重從28.6%上升為35.8%;第三產業的比重則從48.3%上升為57.5%。工業部門 內部結構由以輕紡工業為主的低增值型工業結構變成重化工業為主的高增值型工 業結構。到1970年,重化工業在工業中所佔的比重從1960年的53.7%上升到 68.9%,超過了所有資本主義國家。與此相應,對外貿易結構亦發生顯著變化。 1955—1971年,在日本的出口產品中,輕工業產品的比重從52.2%下降為20.6%, 重化工業產品的比重則從30.8%上升為74%。(3)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已 居世界前列。1973年日本的船舶、收音機、電視機、鋁、人造纖維等5種產品的 產量占世界第1位;水泥、橡膠、小汽車、卡車、合成纖維、棉紗等6種產品產 量占世界第2位;生鐵、粗鋼、精鋼、鉛、電力、硫酸、紙漿等7種產品產量占 世界第3位。日本的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的比重從1955年的2.2%上升為1975 年的8.3%。日本的工業品,特別是鋼鐵、機械、汽車、船舶、家用電器等在質量 上已屬世界第一流,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的競爭力。 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第一,戰後的民主化改革剷除了明治維新以後殘存於經濟、政治等各個領域 的封建因素,為經濟起飛創造了條件。 第二,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 本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即所謂「吸收性戰略」作為堅定不移的國策來推行。 1950—1973年共引進國外先進技術21863項,結合自己的經濟特點和需要加以改 進、補充和發展,使之更加完善、先進,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和發展日本自己的 工業技術體系。據日本長期信用銀行調查,在1955—1970年的15年中,日本就 集中了全世界用半個世紀開發的幾乎全部先進技術。1950年日本在科學技術上落 後於美國20—30年,到1970年就基本上消除了這個差距,並在鋼鐵、汽車、家 用電器等生產技術上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發展科技事業的基礎是發展教育事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教育經費占 政府行政費用的1/5左右,這一比重在資本主義國家是最高的。1950—1972年, 教育經費由1599億日元增加到40244億日元,增加近25倍。1946—1975年,全 國大學由48所增至998所,學生從82900人增加到213.58萬人。教育的發展為經 濟的現代化提供了充分數量的有文化有技術的工人和科技人才。 由於重視教育,大量引進和廣泛採用新技術,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1951—1969年,日本工業勞動生產率每年平均提高10%,遠遠超過其他主要資本 主義國家。 第三,推行高積累高投資政策。資本積累是經濟發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 1957—1973年的15年間,日本國內總積累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高達38.4%,同 期美、英、法、聯邦德國分別為15.3%、19%、26.4%和27%。在高積累的基礎上 進行了大規模的固定資本投資。據日本官方資料,1955—1970年,固定資本投資 從17784億日元增加到255461億日元,增加13倍以上。固定資本巨額投資的資 金來源主要是:(1)加強對工人階級的剝削。在資本主義社會,積累的源泉是剩 餘價值。長期以來,日本工人工資一直低於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據統計,五 六十年代,日本工人每小時平均工資大體上只有美國的1/9、英國的1/3、聯邦德 國的1/2。7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業的剩餘價值率為263%,而日本工業中的剩餘 價值率高達431%。(2)政府的投資和貸款。日本政府用於固定資本投資的資金 佔其財政支出的40—50%。在60年代,政府投資一直占國內總投資24%左右。政 府通過銀行對私人企業提供大量貸款,而且貸款條件十分優惠。(3)發展個人儲 蓄事業。日本的低福利政策,迫使國民將個人所得的1/4投入儲蓄。1955—1970 年,個人儲蓄總額從9121億日元增加到94309億日元,增加9.2倍。個人儲蓄通 過金融機構流入私人企業,成為它們擴大企業經營的重要來源。(4)引進外資和 向外國銀行借款。1950—1970年引進外國資本126億美元,向國外借款67億美元, 另外還有外國證券投資59億美元。日本的高積累高投資帶來了經濟發展的高速 度。 第四,充分發揮政府干預經濟的作用。戰後歷屆日本政府都注重對經濟的指 導作用,制定了一系列經濟發展計劃,如《經濟自立五年計劃》(1956—1960)、 《新長期經濟計劃》(1958—1962)、《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61—1969)、 《經濟社會發展計劃》(1966—1971)、《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1966—1975) 等。國家通過計劃調節,從宏觀上管理經濟。在10年恢復時期以後,日本政府適 時地選擇了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加工貿易型的面向世界的經濟發展戰略。此外, 政府還運用財政手段,對經濟生活進行干預。 第五,出現了有利於日本經濟發展的國內外條件。這些條件主要有:(1)日 本作為戰敗國,制定了放棄戰爭權的憲法,每年軍費支出壓縮到國民生產總值的 1%以下,因而政府長期內可以拿出較多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等公共投資,支持企 業發展生產;(2)美國的扶持和軍需訂貨。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國向日本 提供的援助、貸款和投資近200億美元。在美國侵朝和侵越戰爭期間,美軍對日 採購的軍需總額達100多億美元。這就為日本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供了大筆外 匯,極大地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3)戰後興起的世界新科技革命,為日本經 濟高速發展提供了可能;(4)國際市場上提供了廉價的燃料和原料。日本是加工 貿易國,能源和礦物資源幾乎全部靠進口,然後加工成工業成品出口。1956—1972 年,日本共進口石油101億桶,每桶只1—3美元。1958—1967年,國際市場鐵礦 石每噸價格從14.96美元降為12.55美元,日本進口的每千升石油價格從7114日 元降為4392日元。相反,1955—1972年日本工業製成品價格卻上漲了20%。無疑, 這種情況對日本經濟的發展極為有利。 第六,建立了具有日本特點的、高效率的企業經營管理體制。這種體制是在 參考歐美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結合日本傳統的「集團意識」建立起來的。所謂 「日本式經營」的核心是重視人的因素,採取各種措施進行「人力投資」,造就 一個「優秀工人,優秀技術人員和優秀管理人員組成的優秀技術集體」。其中最 主要的措施是「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工資制」和「按企業組織工會」等。 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依然存在。1951—1971年,日本 發生了6次經濟危機。1973年在世界能源危機影響下,日本爆發戰後第7次經濟 危機,結束了經濟高速增長時期。 三、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社會政治生活 1946年日本頒布新憲法後,政治體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專制獨裁的近代天皇 制變成象徵性天皇制,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體制得以建立。與此同時, 政黨運動顯著活躍,政黨紛紛成立。1945年11月,自由黨和進步黨(後改為民 主黨)以及社會黨相繼成立;日本共產黨也於同年12月重建。50年代中期,隨 著日本經濟的恢復和日本壟斷資本的重新復活,在政治上也出現了新形勢。1955 年10月,由於對待《舊金山對日和約》和《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態度不同而在 1951年發生分裂的日本社會黨重新實現統一。日本共產黨也於同年召開「第6次 全國協議會」(即黨代表會議),批判了「左」傾冒險主義和宗派主義,結束了 1951年以來的分裂狀態。為了對抗日益增強的民主力量,穩定保守黨政權,在經 團聯等財界組織的大力促進下,自由黨和民主黨於1955年11月15日合併組成自 由民主黨(簡稱「自民黨」)。從此,戰後日本政治的基本格局,即保守的自民 黨長期執政以及它同革新的社會黨和共產黨相對抗的政治體制正式形成。 自民黨是日本最大的資產階級政黨,其內部派系林立,各派與一定的壟斷資 本集團保持聯繫,各派系之間圍繞總裁(議會中佔多數議席的政黨的總裁為內閣 總理大臣的當然人選)選舉不斷展開錯綜複雜的爭奪。自民黨成立之初,即因派 系矛盾而使總裁職位空缺,暫由原民主黨總裁鳩山一郎、原自由黨總裁緒方竹虎 以及三木武吉和大野伴睦4人代行委員。1956年1月緒方病故,遂於4月選舉鳩 山為第一任總裁。其後至70年代初,歷經石橋湛山(1956.12—1957.2)、岸信介 (1957.2—1960.7)、池田勇人(1960.7—1964.11)和佐滕榮作(1964.11—1972.7) 等各屆總裁。自民黨內的派系體制弊端甚多,但另一方面也為它進行一定範圍的 政策調整提供了靈活性,有利於在大選中通過不同派別來爭取那些不滿現行政策 的選民。 五六十年代自民黨歷屆政府的政策大同小異,在外交上堅持日美「安全保障 體制」,大力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係與資本輸出,追隨美國,敵視中國。在經濟 上,廣泛、深入地干預經濟生活,推動和扶植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在政治上採 取敵視人民的政策,通過制定各種法律和法令,踐踏人民的民主權利,壓制人民 群眾的鬥爭。1956年10月制定「勤務評定制度」,限制學校教職員工參加政治 鬥爭。1958年岸信介政府提出《警察職務執行法修改草案》,擴大警察干涉權, 警察可以採取強制拘留、搜查、審訊等手段對付所謂「緊急狀態」,可以制止公 眾集會。這個法案因遭到民眾強烈反對而未獲通過。1961和1962年自民黨政府 又先後提出《取締政治暴力法案》和《關於保持民主秩序的法案》,結果也因遭 到議會內外的反對而被否決。1964年,為鎮壓工人運動,自民黨政府以消滅街頭 暴動為名,提出《暴力行為法案》,最後由國會通過。1969年8月通過《大學管 理法》,根據此法,文部大臣可採取強制閉校、廢校的措施來控制青年學生的反 政府鬥爭。 適應對內鎮壓人民民主運動,對外配合美國全球戰略的需要,1950年7月, 日本政府根據麥克阿瑟的指令,建立了國家警察預備隊。1952年成立保安廳,將 警察預備隊改稱為保安隊,海上警備隊改稱警備隊。1954年保安廳改為防衛廳, 保安隊改為陸上自衛隊,警備隊改為海上自衛隊,並新建航空自衛隊。於是,在 自衛隊的名義下,日本的陸、海、空三軍正式建成。1958—1971年,在美國的支 持和幫助下,實施了三次擴軍計劃,到1971年,陸上自衛隊的兵力達17.9萬人, 海上自衛隊艦艇達14.4萬噸,航空自衛隊飛機達940架。自民黨政府還曾試圖修 改憲法,特別是修改第9條關於日本放棄戰爭權的條款。1957年成立了「憲法調 查會」,進行修憲的準備。1965年,該調查會制定了《憲法修正綱要》。日本政 府的修憲企圖因在國內外遭到廣泛反對而未能得逞。 五六十年代,日本人民為反對美軍佔領和設置軍事基地,為反對日本壟斷資 本的剝削和自民黨政府的反動政策,為爭取獨立、民主、和平而展開了大規模的 鬥爭。1952年5月1日,日本各地300萬民眾舉行集會和示威遊行,反對舊金山 和約,當東京的遊行隊伍進入皇宮廣場時,遭到軍警的血腥鎮壓,遊行群眾2人 被打死,300多人受重傷,1232人被捕,釀成日本歷史上有名的「流血的五一節 事件」。1952年11月,石川縣內灘村人民為反對美軍建立打靶場,在野外靜坐 示威達百日之久。1955年為反對美軍擴大沙川基地,日本人民又展開了全國性的 鬥爭。1957年,美軍基地的士兵槍殺無辜日本婦女,激起日本強大的抗議浪潮, 迫使美軍當局將兇手交日本當局審判。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日本人民掀起了 反對修改《日美安全條約》和要求廢除這個條約的鬥爭,他們先後發動23次全國 統一行動,參加者達1.1億多人次。1951—1971年,沖繩人民持續進行了要求美 國歸還沖繩的群眾運動。1972年5月15日沖繩回歸日本。此外,從50年代中期 起,日本工人每年都開展全國性的春季鬥爭和秋季鬥爭,要求提高工資,改善自 身的經濟狀況。1962年春季鬥爭達到高潮,這一年曾舉行7次大規模的全國統一 行動,有1600萬人次參加。日本人民為維護自己的民主自由權利,於1958、1961、 1962年先後掀起反對自民黨政府的《警察執行法修改草案》、《取締政治暴力法 案》和《關於保持民主秩序的法案》的鬥爭,終於使這幾個法案作廢。進入60 年代以後,隨著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日本人民運動從總的規 模和勢頭來看,逐步轉向低潮。 熾天使書城
【第六章】 第九章 資本主義國家的恢復與發展(戰後初期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 第三節 西歐各國的恢復與發展 一、英國經濟的緩慢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由工黨和保守黨輪流執政。1945年7月,工黨在 大選中獲勝,克利門特·艾德禮出任首相。工黨政府在1945—1948年間將英格蘭銀 行、煤礦、煤氣、電力、電報、國內運輸、海外航空等部門實行國有化,以一定 的計劃性指導戰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與此同時,工黨政府還實施一些改善勞動 人民狀況的措施:廢除1972年工會法,恢復工會合法權利,對居民實行免費醫療、 食品漲價津貼以及社會保險等。1951—1964年由保守黨執政,溫斯頓·丘吉爾、安 東尼·艾登、哈羅德·麥克米倫和霍姆先後任首相。保守黨政府也把社會福利作為爭 取民心的旗幟,並基本上保持了國有化企業。1964—1970年工黨再次上台執政, 由威爾遜任首相。威爾遜政府擴大了社會服務,拆除貧民窟,大量興建公共住房, 並重新將85—90%的鋼鐵企業實行國有化。1970年1月,保守黨在議會選舉中獲 勝,愛德華·希思任首相。 戰後英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經濟增長緩慢。但在戰後初期,它的工 業生產發展較快,1945—1955年,年均增長率為4.5%。這段時期英國工業生產發 展較快的原因主要是:(1)戰爭期間英國人民被抑制的日用消費品需求急需得到 滿足;(2)戰前的競爭對手德、日、意以及法國暫時無力與英國在國際市場上競 爭,英國的出口貿易得到比較順利的發展。1951年英國的出口額達25.8億英鎊, 而1937年只有5.22億英鎊。英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出口額中所佔的比重從1945年 的7.41%上升到1951年的9.58%;(3)馬歇爾計劃的援助。1948—1950年,英國 獲得23.51億美元的物資供應和3.37億美元的貸款;(4)戰後初期,英國尚擁有 相當大的殖民地附屬國,在廉價輸入原料、高價推銷工業品以及資本輸出上還佔 據有利地位;(5)戰後初期的國有化和社會福利政策的實施,促進了經濟發展。 但上述因素大都具有暫時性。 50年代中期後,英國經濟發展日趨緩慢。1956—1970年,英國工業生產年平 均增長率僅為2.8%,大大落後於日本的15.3%、聯邦德國的6.5%、法國的7.2%, 也落後於美國的4%。1960—1969年,英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2.6%, 亦大大低於日本的11.1%,法國、意大利的5.9%,美國的4.5%。戰後初期,英國 國民生產總值居資本主義世界第2位,50—60年代,先後被聯邦德國、法國和日 本超過,退居第5位。人們把這種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經濟長期發展緩慢、國力相 對削弱的現象叫作「英國病」。導致英國經濟增長緩慢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殖民體系瓦解。過去受英國控制的殖民地從50年代起紛紛獨立,使英 國喪失了大片土地和開採礦產資源的特權,在國外壟斷的傳統市場日益成為資本 主義各國競相角逐的場所。 第二,英國國內固定資本投資相對落後。固定資本投資是技術裝備更新和勞 動生產率提高的重要前提。英國國內固定資本投資,無論就其在國內生產總值中 所佔比重或就其增長速度來說,都低於日本、法國和聯邦德國。之所以出現這種 現象,是由於:(1)英國經濟發展不穩定,資本家對增加投資缺乏信心,致使資 金外流;(2)倫敦金融市場利息率高,吸引著大量用作短期投資的「熱幣」,使 這些資金不能用於長期投資;(3)英國工業原料嚴重不足,為了擴大出口,以增 加進口能力,設備出口增長較大。這就限制了國內固定資本更新的後備力量。 第三,科學技術成果在生產上的應用受到傳統勢力的限制,不能迅速轉化為 生產力。英國長期以來重科學,輕技術,重基礎理論,輕實際應用,致使科學研 究與經濟發展脫節,企業的技術更新進展緩慢。此外,英國的守舊思想、等級觀 念、企業管理方式落後等,亦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由於國內固定資本投資相對落後,技術更新進展緩慢,因此英國工業的勞動 生產率提高緩慢。1951—1975年,英國工業勞動生產率年平均增長速度為2.6%, 遠低於日本的8.8%、聯邦德國的4.4%、法國的4.3%,也低於美國的3.2%。 第四,英國國內生產發展和國際收支之間存在著難以解決的矛盾。由於歷史 上殖民帝國主義的特點,英國經濟對海外貿易有很大的依賴性。戰後每逢英國國 內生產發展較快之際,生產資料的進口就大量增加,而出口增長的幅度往往落後 於進口,從而出現大量貿易逆差。這時,英國政府就採取措施來抑制經濟發展, 以改善國際收支情況。 二、法國重建和60年代末期前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44年8月19日,巴黎人民舉行反法西斯起義,經過幾天浴血奮戰,於24 日解放巴黎。翌日,戴高樂率領法軍進入巴黎。接著全國光復。滿目瘡痍的法國 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亟待重建。 戴高樂回到巴黎後,在政治上採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頒布整編內地軍的命 令,並宣佈解散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兵。戴高樂的這一行動遭到法共部分領導人 和廣大黨員的反對,但法共總書記莫裡斯·多列士強調「全國團結」,要求法共接 受戴高樂的領導。 對於戰後法國應建立什麼樣的共和國問題,各派政治力量意見分歧:戴高樂 派反對多黨制政治,要求削弱議會,加強總統權力,建立超黨派的總統制共和國; 以共產黨為代表的左翼要求制訂一院制的民主憲法;以人民共和黨為代表的第三 種力量堅持恢復第三共和國時期的議會制度。1946年1月,議會通過社會黨人提 出的削減軍事預算20%的提案,戴高樂憤然辭職。1946年10月制憲議會通過新 憲法,宣告第四共和國正式成立。該憲法確立兩院議會制,並對共和國總統的權 力作了嚴格的限制。 1946—1947年大選中,法共成為議會中的第一大黨,參加社會黨人保羅·拉馬 迪組織的聯合政府。隨著國際冷戰加劇,共產黨於1947年5月被逐出政府。與此 同時,戴高樂組成法蘭西人民聯盟。面對這兩大反對黨,共和國總統只能依靠「第 三勢力」各政黨(社會黨、激進黨、人民共和黨等)組成混合政府,因而政局動 盪,政府更迭頻繁。在第四共和國存在的12年間共換了24個內閣,最短的只有 兩天,最長的也只有15個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經濟損失高達48930億 法郎以上;1945年國內生產總值只相當於1939年的50.89%。 戰後,法國政府實行國有化和計劃調節兩大措施,擴大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 的干預。戴高樂臨時政府時期(1944—1946)先後將雷諾汽車公司、保險公司、 法蘭西銀行和各大銀行,以及電力、煤氣和礦物燃料等收歸國有。此後,國有化 範圍繼續擴大。至1946年12月1日,法國政府在工商業中佔有股權在50%以上 的公司達103家。 1946年,法國政府成立計劃總署,莫內1負責制訂了第一個七年計劃 (1947—1953),重點是發展煤、電力、鋼、水泥、運輸、農機等6個基礎部門, 以此來刺激法國經濟的恢復、發展。1954年開始實施第二個計劃(1954—1957)。 此計劃增加了製造業的現代化與發展這一新的內容,以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和生 產率為目標。 法國積極參加了馬歇爾的歐洲復興計劃,是馬歇爾計劃的主要受惠國,共獲 得30億美元的援助。 戰後初期,法國經濟恢復、發展較快。法國工業生產1947年的增長率為 13.4%,1948年為18%,1948年恢復到戰前1938年水平。此後開始進入經濟發展 時期。50年代,它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8%和6.1%, 經濟增長速度只低於日本、聯邦德國和意大利。 第四共和國歷屆政府堅持帝國主義殖民政策,先後發動對印度支那和阿爾及 利亞的殖民戰爭。1958年5月13日,法國駐阿爾及利亞的殖民軍頭目發動反對 法國政府的叛亂,成立了以傘兵司令雅克·馬絮將軍為首的「公共安全委員會」, 要求法國成立「堅決捍衛」法國在阿利益的「救國政府」。6月1日,議會以多 數票授權戴高樂組閣。隨後又授予新政府以修改憲法和6個月的特別權力。9月, 公民投票通過新憲法草案,產生第五共和國憲法。10月5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宣 告成立。12月戴高樂當選總統,翌年1月正式就任。1965年12月再度當選。 第五共和國憲法的主要特點是削弱了議會的權力,降低了總理和內閣的作 用,擴大了總統的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三軍統帥,有權直接任免總理、解散 議會、宣佈「緊急狀態」、撇開議會行使「非常權力」。通過這部憲法,使法國 從議會制共和國演變為半總統制的共和國。這一改革適應了法國壟斷資產階級建 立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的需要,扭轉了法國政局長期不穩、政府無力的狀態,但也 限制了資產階級民主。 戴高樂上台後集中全力解決阿爾及利亞問題。面對戰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 展的新形勢,戴高樂不得不順應潮流,改變舊的殖民政策。第五共和國憲法規定 建立一個新的法蘭西共同體以代替第四共和國時期的法蘭西聯邦,共同體成員國 享有內政方面的自治權。1960年憲法修正案又規定,共同體成員國經法國同意可 以獨立。到1960年底,除阿爾及利亞和吉布提外,法屬非洲殖民地全部獨立。1962 年3月18日,法國同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簽署《埃維昂協議》,結束了8年殖民 戰爭,承認了阿爾及利亞的獨立。 戴高樂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59年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收回對法國地 中海艦隊的指揮權;1960年爆炸第一顆原子彈;1963年撤回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控制的大西洋艦隊,拒絕簽訂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同聯邦德國簽訂《法德合作 條約》,否決力圖與美國保持「特殊關係」的英國加入西歐共同市場;1964年撤 回在北約軍事機構工作的法國軍官,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66年完全退出北約 軍事一體化機構。戴高樂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提高了法國的國際地位。 戴高樂政府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實行財政改革,先後採取了提高稅收、 法郎貶值、發行新幣、凍結物價、限制工資增長、促進設備更新等一系列措施。 由於擺脫了阿爾及利亞戰爭,政局相對穩定,以及採取了較有力的經濟政策, 在戴高樂執政的12年裡,法國經濟年平均增長率達5.8%,僅次於日本和聯邦德 國;外貿出口年平均增長率為8.6%,進口增長10%;黃金外匯儲備從1958年的 10.5億美元增加到1967年底的61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由50年代 的4.8%上升到60年代的5.7%。法國經濟逐漸擺脫對美元的依賴。1965年2月, 法國財政部宣佈退出金匯兌本位制,恢復法郎的金本位制。 戴高樂政府推行的政策沒有也不可能解決法國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新體制 限制和侵害了資產階級民主,加強了本已高度集中的龐大的官僚行政機構。加速 資本集中的種種經濟措施使壟斷兼併的進程加快、規模增大,使廣大中間階層、 手工業者、小商人和農民面臨破產的威脅,最終加劇了政治和社會矛盾。1968年 法國爆發了大規模的五月群眾運動風暴。1969年4月,由於在兩項關於社會改革 提案的公民投票中受挫,戴高樂辭去總統職務。同年6月,蓬皮杜當選為總統。 他繼續執行戴高樂的政策,但採取了比較靈活的態度。 三、聯邦德國的崛起 聯邦德國是在德國分裂的基礎上,在東西方對峙的政治前提下建立起來的。 它在1949年成立時,經濟尚未完全恢復,政治上還不是一個擁有完整主權的國 家。根據1949年9月21日生效的美、英、法三國《佔領法規》的規定,三國雖 然結束了對德軍事管制,但仍保持了在聯邦德國的最高權力,由三國政府代表組 成的「盟國高級專員公署」擁有管制聯邦德國外交、國防、對外貿易與外匯支付 的權力,監督聯邦和州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的權力,以及對聯邦和各州發佈命 令和否決其立法、行政決定的直接行動權等。1復興經濟,恢復國家的主權和政 治、經濟大國地位,進而統一德國,成為聯邦德國政府面臨的首要任務。 1949—1966年,聯邦德國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簡稱聯盟黨) 單獨或和自由民主黨以及其他小黨聯合執政,康拉德·阿登納和路德維希·艾哈德先 後任總理,其間阿登納連任四屆,直到1963年辭職,被稱為「鐵腕人物」。1966 年因政策分歧,自由民主黨退出內閣,由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組成大聯合政府, 聯盟黨的庫特·基辛格任總理。1969年第6次聯邦大選後,組成以社會民主黨主席 維利·勃蘭特為總理的社會民主黨—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 早在1948年,德國西部地區就實行了一次重大的經濟改革,即廢除以行政控 制為特徵的中央統制經濟,實行社會市場經濟。社會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市場 經濟加國家總體調節,再加社會保障。首先是保護競爭,限制壟斷,充分發揮市 場機制的作用,認為競爭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是使經濟擺脫困境、實現 繁榮的主要手段;其次是國家採取符合市場規律的經濟手段,通過貨幣、信貸、 外貿和財政政策等槓桿對經濟生活進行適度的宏觀調控,以保證市場經濟有一個 穩定的環境,力圖避免資本主義經濟運動中的週期性起伏和結構不協調;再次是 通過保險、救濟、補貼等社會保障手段來緩和私有制和競爭所必然引起的社會不 公平,以減少社會矛盾和衝突,為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 社會市場經濟的實施使備受折磨的經濟勃發了生機。1950年,聯邦德國的工 業生產已超過了戰前1936年同一地區的水平,農業生產超過戰前水平的2%。在 此基礎上,聯邦德國的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50年代是許多西方經濟學家譽為聯邦德國的「經濟奇跡」時期。這10年中 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高達11.4%,工業總產值從487億馬克增加到1647億馬克, 增長了2.4倍,國民生產總值從233億美元增加到726億美元,增長2.1倍。60年 代的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減慢,但這10年中工業生產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仍有5.8%, 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倍,國民生產總值以美元計算增長1.6倍。從總體來看,從 聯邦德國1949年建立直到1974年爆發經濟危機從此陷入嚴重滯脹為止,聯邦德 國經濟持續了25年的高速增長。據統計,1950—1973年,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國 民生產總值按馬克固定價格計算,增長3.06倍,正好翻兩番,年平均增長率為 6.3%。其中,工業產值增長4.33倍,年平均增長率為7.5%,農業產值增長0.75 倍,年平均增長率為2.5%。聯邦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先後於1959年和1960年超 過法國和英國,在本世紀中第三次躍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只是到1968 年被日本趕上,才退居第三位。聯邦德國的外貿總額在1953年超過法國,1954 年 超過加拿大,1962年趕上英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貿易大國。 它的黃金外匯儲備在1948年只有3億美元,到1970年猛增到124億美元,占資 本主義世界的15.2%,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總之,聯邦德國已重新崛起, 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聯邦德國經濟之所以能迅速復興,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和條件決定的,主要有: 第一,戰前德國是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聯邦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 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從而為恢復和發展工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 基礎;第二,適時地進行了經濟改革,建立了一個比較符合國情並行之有效的社 會市場經濟體制;第三,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並注 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1950—1970年,聯邦德國在校大學生由100339人增加到 411951人,平均每萬居民的大學生數從21人增加到67.9人。除了正規的學校教 育外,聯邦德國也很重視職工的業餘教育,規定不再升入大專院校的中學畢業生, 在三年內享有法定休閒日去接受正規課程教育。為了加快科技發展,聯邦德國還 特別注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1950—1973年,聯邦德國進口的專利和許口證的支 出從2200萬馬克上升到165400萬馬克,增長了74倍以上。由於重視科技,聯邦 德國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據統計,1950—1960年,聯邦德國國民經濟勞動生 產率年平均增長5.3%;第四,利用外國資本。根據馬歇爾計劃,西德在1948—1951 年獲得了36.5億美元的援助。而根據馬歇爾計劃設立的「馬克對等基金」(即聯 邦德國工商企業償還馬歇爾計劃的款項,可作為短期信貸再投資於本國經濟建設 中)的投資,到1956年就達100億馬克。馬歇爾計劃與馬克對等基金,對於當時 缺少外匯、急需資金的聯邦德國好比雪中送炭。50年代以後,外國私人直接投資 成為聯邦德國輸入資本的主要形式。1957—1975年,美國公司在聯邦德國的直接 投資從5.81億美元上升為87.26億美元。 在經濟上迅速崛起的同時,聯邦德國積極展開外交活動,以求恢復國家主權 和應有的國際地位。阿登納政府推行親美、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謀求在美 國的扶持下洗刷掉戰敗國的屈辱。1954年10月,聯邦德國同美、英、法等西方 國家簽署《巴黎協定》,次年5月協定生效,聯邦德國結束被佔領狀態,成為主 權國家,並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6年1月建立國防軍,3月通過防務法, 規定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1958年1月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1963年簽訂德法友 好條約,正式實現了法德和解與合作。阿登納政府追隨美國對蘇冷戰,堅持「哈 爾斯坦主義」。1955年7月22日,阿登納政府發表聲明,聲稱聯邦德國代表整 個德國,不同與民主德國建交的國家(蘇聯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關係。這項政 策是由當時的國務秘書瓦爾特·哈爾斯坦建議制定的,故稱「哈爾斯坦主義」。「哈 爾斯坦主義」等於作繭自縛,限制了聯邦德國自己在國際舞上活動的地盤。 當聯邦德國重新以經濟強國的姿態出現在世界舞台的時候,它不願再在外交 上處處追隨美國,作美國的「小夥伴」,而要以獨立自主的姿態開展外交活動, 改變「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的國際形象。60年代末上台的社會民主黨 政府正式實行「新東方政策」。1970年,聯邦德國先後與蘇聯、波蘭簽訂條約, 承認歐洲各國現存邊界不可侵犯。1972年同民主德國簽訂《關係基礎條約》。條 約規定:彼此承認是主權國家,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發展相互之間的正常睦鄰 關係」。11973年兩個德國同時加入聯合國。 新東方政策使聯邦德國在東西方關係中取得了主動權與發言權,在與自己切 身利益相關的重大問題上可以直接同蘇聯、東歐打交道,而不必再仰仗美國。新 東方政策使聯邦德國積累起來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有力的政治態勢,使其在國際政 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發生重大變化。聯邦德國終於以一個經濟—政治大國的形象 崛起於歐洲大陸。 四、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及其初期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歐洲形勢和國際關係格局。自資本主義興起以來一直 居於世界中心地位的西歐被嚴重削弱,美、蘇崛起,形成兩極冷戰對峙局面。為 了抗衡美、蘇,西歐有聯合起來的必要。美國也曾鼓勵、支持西歐聯合,希望建 立一個在美國控制下的「經濟發展、軍事強大、政治穩定的統一歐洲」來幫助它 抗衡蘇聯。50年代,西歐發達國家生產力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增強,要求擺脫美 國控制的呼聲日趨強烈。但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還遠遠落後於美、蘇,只有聯合 成為一個地區性組織,才能有效地在世界市場進行競爭,並在世界經濟、政治中 發揮作用。西歐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聚集的地區。但西歐 地區疆域不大,國家林立,同高度發達的生產力相比,西歐國家都深感市場狹小, 資源不足。戰後,隨著壟斷資本對外擴張的加強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往來的 日益密切,資本和生產國際化也越來越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因此,西歐國家要 求打破國家經濟壁壘,加強經濟聯合。戰後西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和 日益直接地干預、組織經濟生活,使各國政府出面組織超國家經濟集團,實行國 際經濟調節和干預成為可能。 1950年5月,法國外長舒曼提出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又稱歐洲煤鋼聯營) 的計劃(即舒曼計劃)。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 比利時和盧森堡6國在巴黎簽訂了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次年7月25日條約生 效,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宣告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促進了法德和解,為 實現西歐聯合奠定了基礎。 1955年5月,荷、比、盧3國外長聯合提出備忘錄,主張擴大經濟一體化的 範圍,成立全面關稅同盟。同年6月,歐洲煤鋼共同體6國外長在意大利墨西納 舉行會議,討論三國備忘錄,確定了建立歐洲共同市場的基本設想和目標,並決 定由各國政府代表和專家組成籌備委員會,負責起草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 原子能共同體的計劃。籌備委員會經過近兩年的反覆磋商和談判才達成妥協。1957 年3月25日,6國政府首腦和外長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簽署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 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 《羅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1)建立工業品關稅同盟,從1958年1月1 日至1969年底的12年過渡期內逐步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和進口限額,並對非 成員國採取統一的關稅率和貿易政策;(2)實現共同體內部工業品、勞動力和資 本的自由流通;(3)規定成員國共同農業政策,籌組農業共同市場;(4)制定 共同運輸政策,統一運費;(5)制定共同競爭規則;(6)協調各成員國的課稅 立法和社會立法;(7)設立歐洲投資銀行,以促進一個共同的投資政策;(8) 建立聯繫國制度。 1958年1月1日,《羅馬條約》生效,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同時成立。這樣,在西歐就有三個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 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並存。在三個共同體中,歐洲經濟共同體(又稱西歐共同市 場)最為重要,因為它涉及全面經濟一體化,而其他兩個共同體只涉及個別部門 一體化。1965年4月8日,6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上述三個組織的 主要機構合併,統稱歐洲共同體。1967年7月1日,三個組織的主要機構正式合 併,歐共體正式成立。歐共體成立後,上述三個共同體仍各自存在,有時仍以各 自的名義活動,行使某些專門職能。 歐共體的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主要機構有:(1)部長理事會,為 最高決策機構;(2)執行委員會,為常設執行機構;(3)歐洲議會,為監督和 咨詢機構;(4)歐洲共同體法院,為司法仲裁機構;(5)審計院,為監督共同 體預算執行機構。此外,共同體還設有70多個附屬機構和專門機構。 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以後,至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在實施經濟一體化和 政治一體化方面的主要活動和成果是: 第一,建立工業品關稅同盟,實行統一的外貿政策。1968年7月,共同體成 員國比《羅馬條約》規定提前一年半全部取消了關稅和貿易限額,對外實現共同 關稅率。1970年1月起共同體基本上實現了共同的外貿政策,逐步在關稅的調整、 貿易和關稅協定的締結、進口配額和出口政策等方面建立一致的原則。1973年1 月起實行完全統一的外貿政策。 第二,實施共同的農業政策。1962年1月通過了建立農產品統一市場的協議 並逐步著手實施。至1968年7月,主要農產品已納入各類農業共同組織,實現了 農產品的統一價格。1969年取消農產品在共同體內部的關稅,對外則徵收差價 稅,從而實現了成員國間農產品的自由流通。 第三,決定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1969年12月,共同體海牙首腦會議正式 決定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1970年10月理事會通過決議,計劃於1970—1980年 分三個階段建立該聯盟,但因爆發經濟危機而擱淺。 第四,統一預算。1967年設立了歐洲共同體總預算。預算開支由成員國按國 民生產總值比例攤付。1970年4月決定建立「自身財源」制度。 第五,加強政治領域的合作。1967年7月,6國發表《關於政治同盟的宣言》。 1969年12月,共同體海牙首腦會議決定建立政治合作制度。1970年10月,6國 外長通過「關於歐洲政治統一問題的報告」,開始定期協調對外政策,努力就重 大國際問題「用一個聲音說話」。 歐洲共同體是西歐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基礎上組成的國際 壟斷聯盟。它既有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使生產關係的某些環節得到一定程度調 整的一面,又有加強資本主義經濟剝削和政治統治的另一面;既有維護成員國的 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反對超級大國霸權主義和擴張政策的一面,又有維護成員 國既得權益,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滲透和剝削的另一面。共同體的這種兩重性,決 定了它的作用的歷史局限性,但在五六十年代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它的積極作用 一面是主要的。 首先,關稅同盟的建立,促進了共同體國家對外貿易,特別是成員國相互貿 易的擴大,刺激了成員國經濟的增長。據統計,1958—1969年,共同體國家進出 口貿易均以年平均11.5%的速度增長,而成員國之間進出口貿易的年均增長率更 高達16.5%。1958—1970年,共同體出口貿易增長2.77倍,而同期美國和其他西 歐國家分別只增長1.39倍和1.64倍。隨著6國間關稅的逐步取消,6國壟斷資本 不能再用關稅來保護本國市場,為了提高競爭能力,它們必須加速資本積累,增 加企業投資,提高裝備水平,以降低生產成本。對外貿易和投資規模的擴大刺激 了經濟的增長。1959—1969年,6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年均增長率為5.5%,高於 同期美國的4.3%和英國的3%。 其次,共同體的建立、發展,進一步改變了國際經濟和政治力量的對比,增 強了西歐抗衡超級大國的地位。它是推動世界走向多極化,促使國際關係格局發 生巨大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利於維護民族獨立和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 有利於維護西歐的和平與穩定。 歐洲共同體作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盟,決定它必然要受到資本主義 經濟和政治發展規律的制約,無法使成員國擺脫和消除經濟危機、失業和通貨膨 脹等通病的困擾。同時,由於各成員國所處的地位不同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以及各成員國間利益的衝突,這就使它們在聯合的道路上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 和分歧。 ------------- 1 讓·莫內(1888—1979),法國經濟學家,戰後主持計劃工作並任駐美經濟 代表團團長,1952—1955年任歐洲煤鋼聯營主席。 1 《國際條約集》(1945—1949),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年版,第195—205 頁。 1 《聯邦德國東方政策文件集》,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 179—180頁。 熾天使書城
【第七章】 第十章 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和殖民體系的瓦解 第一節 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形勢和特點 一、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和成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興起了巨大的民族解放鬥爭風暴,殖民地紛 紛獨立,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據統計,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多個 國家中,有近100個國家是在戰後宣佈獨立的,其中亞洲27個,非洲48個,拉 丁美洲10個,大洋洲11個,歐洲1個。在短短的45年間,如此眾多的國家掙脫 殖民枷鎖,登上世界歷史舞台,其規模之大,影響之深遠,是世界近代民族獨立 運動所不能比擬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第三世界崛起,成為反對帝國主義和 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這是當代世界歷史的一個突出特點。 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經歷了兩個大浪潮。第一個浪潮發生在40年代中期至50 年代中期。這一時期,民族獨立運動的中心地區在亞洲和北非一帶。亞洲宣佈獨 立的國家先後有:印度尼西亞(1945年8月17日)、越南(1945年9月2日)、 老撾(1945年10月12日)、敘利亞(1946年4月17日)、約旦(1946年5月 25日)、菲律賓(1946年7月4日)、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印度(1947 年8月15日)、緬甸(1948年1月4日)、斯里蘭卡(1948年2月4日)、朝 鮮(1948年9月9日)、阿曼(1951年12月20日)、柬埔寨(1953年11月9 日)、馬來西亞(1957年8月31 日)。這一時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擁有世界人口 1/4的大國——中國擺脫了半殖民地的枷鎖,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中國革 命的偉大勝利衝破了帝國主義的東方戰線,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 改變了東方和世界的形勢,大大鼓舞和促進了亞洲和世界被壓迫人民的革命鬥 爭。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除中國外,還有朝鮮和越南。這樣,在亞洲就建立 了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兩類國家體系。與此同時,這一時期在北非還有利比亞、 蘇丹、摩洛哥、突尼斯等國宣佈獨立,埃及爆發了七月革命。 戰後民族解放運動之所以首先在亞洲、北非地區掀起,首先與二戰有直接關 係。二戰期間,亞洲、北非地區,特別是東亞、東南亞地區遭受了法西斯的直接 侵略,使這些國家蒙受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但是,戰爭也鍛煉和教育了被 侵略國家的人民,中國、朝鮮和東南亞各國人民廣泛開展了抗日武裝鬥爭,這就 為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提供了物質和精神條件。其次與歷史的繼承性有 關。二戰前,民族解放鬥爭風暴主要集中在亞洲、北非,特別在亞洲地區。這些 地區的人民經過二戰的鍛煉,承繼了戰前的鬥爭傳統,在戰後開展了更大規模的 民族解放鬥爭風暴。第三,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亞洲、北非地區和非洲其 他地區比較起來,一般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要高得多,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 力量也要強得多,因此使民族解放運動有新興的階級來領導,而且有比較完整的 指導思想體系。至於拉美地區,早在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早期曾進行了長達30 多年之久的獨立戰爭,絕大部分地區都擺脫了歐洲殖民主義國家在政治上的直接 控制,建立了民族獨立國家,所以在此以後,爭取民族獨立問題不像亞非那樣尖 銳。 當代民族獨立運動的第二個浪潮發生在5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這是一 個以非洲為中心建立民族獨立國家的浪潮。繼加納和幾內亞兩個黑非洲國家先後 於1957和1958年誕生後,在60年代,非洲誕生了32個新國家,僅1960年一年 就有17個國家誕生,出現了民族獨立運動史上的奇觀。此後,70年代中期,葡 萄牙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又徹底崩潰。作為第二個獨立運動浪潮的組成部分,在亞 洲先後誕生的獨立國家有:塞浦路斯(1960年8月16日)、科威特(1961年6 月19日)、馬爾代夫(1965年7月26日)、新加坡(1965年8月9日)、巴林 (1971年8月14日)、卡塔爾(1971年9月3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71 年12月2日);美洲宣佈獨立的國家有:牙買加(1962年8月6日)、特立尼達 和多巴哥(1962年8月31日)、圭亞那(1966年5月26日)、格林納達(1974 年2月7日)、蘇裡南(1975年11月25日)、多米尼加聯邦(1978年11月3 日)、聖盧西亞(1979年2月22日)、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979年10月27 日)、伯利茲(1981年9月21日)以及聖基茨和尼維斯(1983年9月19日); 大洋洲宣佈獨立的國家有:西薩摩亞(1962年1月1日)、瑙魯(1968年1月31 日)、湯加(1970年6月4日)、斐濟(1970年10月10日)、巴布亞新幾內亞 (1975年9月16日)、所羅門群島(1978年7月7日)、圖瓦盧(1978年10月 1日)和瓦努阿圖(1980年7月30日)。80年代中期以後,亞洲、大洋洲和非洲 又誕生了5個獨立國家:文萊(1984年11月)、巴勒斯坦(1988年11月15日)、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1986年10月21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1986年11月3 日)和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1959年古巴革命的勝利及其向社會主義 方向發展,也是這次浪潮中的突出事件。 經過兩次獨立浪潮的衝擊,亞、非、拉歷史完成了由殖民地附屬國走向獨立 的發展進程。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化,是世界歷史的巨大進步。 西方殖民主義大國苦心經營幾個世紀的殖民體系之所以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 間裡就遭到土崩瓦解的命運,就其根本原因來說,是亞、非、拉人民長期鬥爭的 結果。但這種鬥爭之所以在二戰後才迅速取得勝利,則是由於二戰後出現了有利 於民族獨立運動成功的內外新因素、新條件。 首先,出現了有利於民族獨立運動成功的國際條件,主要表現在:(1)中國 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力量壯大;(2)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老牌殖民主義國家英 法被削弱,數世紀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被打破;(3)第三世界興 起。 第二,出現了有利於民族獨立運動成功的內部新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有:(1)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一步促進了亞非人民民族覺醒的新意識,培養了民族革命的力 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大亞非人民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在戰爭中經受了鍛 煉,提高了民族覺悟。戰後,不少退伍軍人成為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人和骨幹 力 量;(2)二戰進一步促進了亞非拉新型社會力量的壯大。在戰爭期間和戰後的一 些年代裡,西方國家為了滿足其戰爭的需要和追求高額利潤,擴大了在亞非拉一 些國家的投資,發展了採礦業和加工工業,從而導致了這些地區的資產階級、工 人階級和知識分子隊伍的擴大。例如,戰後非洲工人的總人數,由戰前的800萬 增加到1300萬。正是這些新的階級和階層,成了爭取民族獨立的主要領導力量; (3)在上述兩個因素的基礎上,各種民族主義政黨紛紛建立,使民族獨立運動有 了組織保證。據統計,1961年非洲各地區共有147個政黨和組織,其中139個是 在二戰期間和戰後建立的,而在戰前建立的只有8個。 第三,西方殖民主義政策的變化。過去,帝國主義者和殖民主義者一直主要 依靠武力征服,把殖民統治強加在亞、非、拉人民頭上。二戰後的新技術革命使 赤裸裸的殖民統治不能適應現代生產的要求,也不利於宗主國攫取利潤。因此, 英國在印度和埃及,法國在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動用軍隊鎮壓民族解放運動失 敗後,轉而對原有殖民地採取承認政治獨立、側重於經濟滲透的策略,而不是像 過去那樣一味崇信武力。同時,二戰中遭到削弱的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為了與美 蘇兩個超級大國抗衡,也需要改變對殖民地一味武力鎮壓的政策。因此,它們轉 而採取改良主義的辦法,力圖把原殖民地保留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正是由於出現了上述有利的新因素、新條件,因此戰後民族獨立運動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成就。 二、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特點 戰後民族解放運動是戰前民族解放運動的繼續和發展,具有相同的共性,但 它是在新形勢下展開的,因此又具有新特點。這些新特點主要有: 第一,具有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空前的廣泛性。戰前民族解放運動的風暴主要 集中在亞洲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廣大非洲地區仍在沉睡之中。戰後,民族解放 鬥爭風暴從亞洲向非洲發展,席捲整個亞、非、拉。既有大規模的武裝鬥爭,也 有大規模爭取獨立的群眾運動。亞、非、拉人民和各愛國階層都捲入了爭取民族 獨立的洪流。 第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戰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除土耳其凱 末爾革命及阿富汗和埃及的獨立運動取得勝利以外,其他革命都在帝國主義及其 走狗的鎮壓下遭到了失敗。戰後,波瀾壯闊的民族解放鬥爭風暴摧毀了資本主義 經營幾個世紀的殖民統治,殖民體系土崩瓦解。 第三,建立了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兩類國家體系。戰前,亞洲一些國家已經 開始了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但均未取得勝利。戰後,中國、朝鮮、 越南和古巴在取得民主革命勝利後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樣,在亞、非、拉就 建立了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兩類國家體系。 第四,大多數國家通過和平鬥爭方式取得了獨立。在戰後近100個新獨立的 國家中,有80多個是通過和平鬥爭方式取得獨立的。這確實是戰後民族獨立運動 中一個引人注目的新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 (1)蓬勃發展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給了帝國主義和老牌殖民主義 者以沉重打擊。特別值得提出的是,以50年代中期的亞非會議作為標誌,亞非國 家作為一支獨立的新興力量出現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 運動互相支持,殖民主義者面對的是第三世界整體的反對力量。 (2)它是戰後國際關係新格局的產物。二戰以後,美、蘇發展成超級大國, 它們加緊了對歐洲以及亞、非、拉地區的爭奪,嚴重威脅了英、法等國的利益。 面對這種形勢,歐洲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為了在政治上抗衡美、蘇霸權,恢復昔日 歐洲大國地位,就必須從殖民地騰出手來,如果長期把力量陷在對付殖民地人民 的反抗上,是無法做到這點的。這是導致歐洲資產階級政治家中的有識之士,例 如戴高樂等人斷然採取非殖民化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它是戰後經濟形勢變化的產物。戰後科技革命使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 濟得到迅速發展,使經濟生活進一步國際化。在這種情況下,過去那種原始的赤 裸裸殖民統治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允許 殖民地政治上獨立,但仍保持某種經濟依附關係,對它們更有利。戰後發達資本 主義國家加強了對經濟生活的干預,在國內實行福利主義政策,緩和勞資矛盾; 在國外推行非殖民化政策,改善和亞、非、拉國家的關係。這種政策調整的結果, 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4)它和當代世界政治民主化趨勢的加強有關。所謂世界政治民主化,是指 以統治和服從為特徵的強權國際關係向以獨立自主、互利合作為特徵的新型國際 關係的轉化。戰後,一系列殖民地國家逐漸取得了獨立,並建立各種聯合組織。 它們和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一起,聯合世界上一切愛好獨立、自主、和平的國 家,使世界政治中的力量對比逐漸發生了有利於和平與正義,而不利於強權政治 的重大變化。帝國主義、殖民主義、霸權主義日益不得人心。它們的侵略擴張行 動和殖民奴役都無法逃脫世界進步輿論的譴責。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引起 了全世界的關注,得到世界各國的同情和支持。不僅第三世界的各種國際組織, 而且聯合國也日益成為譴責殖民主義的講台。顯然,在戰後,殖民主義國家要抗 拒這種世界政治民主化潮流,完全維持過去那種對殖民地的血腥統治關係,那是 不可能的。 (5)它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體系矛盾鬥爭的產物。戰後社會主義力量 的壯大的中國革命的勝利,使東方人民的解放鬥爭有了堅強的後盾,特別是中國 革命的勝利,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鬥爭以巨大的影響。為了抵擋這股紅 色巨浪,西方殖民主義者推行所謂「非殖民化」政策,把部分權力轉交給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資產階級,允許這些國家獨立,從而使它們仍然保留在世界資本主義 體系之內,藉此保留殖民者在這些國家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勢力。 除了通過和平鬥爭方式取得獨立的國家外,還有一部分國家是通過武裝鬥爭 取得勝利的。例如阿爾及利亞、幾內亞比紹、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國家的獨立, 都是這些國家的人民進行長期武裝鬥爭的結果。至於亞洲、拉丁美洲走上社會主 義道路的國家更是如此。這是因為帝國主義者和殖民主義者從它們的階級利益和 經濟利益出發,不肯把權力移交給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無產階級。儘管如此,大多 數國家通過和平鬥爭方式取得獨立,仍不失為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熾天使書城
【第八章】 第十章 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和殖民體系的瓦解 第二節 亞洲的民族獨立運動 一、印度尼西亞的獨立 1942年日本軍隊侵佔印尼,荷蘭殖民當局投降。日本侵略者為了拉攏有影響 的印尼民族主義者作為政治工具,就把蘇加諾和哈達從流放地接回。在日本佔領 期間,多數印尼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基本上採取與日本佔領當局合作的立場,同 時利用合法身份進行民族主義宣傳工作。印尼共產黨和一些民族主義抗日派在困 難的條件下堅持抗日鬥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的當天晚上,印尼共產黨人和革命青年組織 的領導人在雅加達秘密集會,作出了立即宣佈獨立的決定,並派代表與與資產階 級民族主義領袖蘇加諾、哈達協商。在革命青年組織的敦促下,8月17日,蘇加 諾、哈達簽署了《獨立宣言》,宣佈印度尼西亞獨立,成立共和國。印尼八月革 命於是發動起來。 獨立宣言發表後,各大城市舉行示威遊行,示威群眾高呼:「一旦獨立,永 遠獨立!」廣大群眾還成立各種群眾組織,奪取日軍武器,佔領電台、車站、鐵 路和礦山,解放了泗水、梭羅、三寶□等城市。 8月18日,印尼各政黨、社團領袖召開了「印度尼西亞獨立籌備委員會」, 通過了共和國憲法,選舉蘇加諾、哈達為正副總統。9月4日成立了總統制內閣。 11月改行議會制內閣,右翼社會黨人沙裡爾任總理。印尼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的 巨大勝利,但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地主手裡。 1945年9月29日,英軍以接受日軍投降為名在爪哇登陸,隨即佔領了雅加 達、萬隆、三寶□等城市。英國支持荷蘭恢復在印尼的殖民統治。10月初,流亡 澳大利亞的荷印殖民政府重返印尼;被日軍拘留在集中營的荷印殖民軍被英軍釋 放後組成「荷印聯軍」,他們與從歐洲開來的荷軍結合在一起,妄圖恢復殖民統 治。英軍的入侵遭到印尼人民的堅決抵抗。1945年11月爆發泗水保衛戰,英勇 的泗水人民為捍衛民族獨立與英軍展開了長達21天的殊死戰鬥。在印尼人民的堅 決抗擊和世界輿論的譴責下,英軍於1946年底撤出印尼,但將佔領區交給了荷蘭 殖民當局。 荷蘭一方面加緊準備殖民戰爭,另一方面又與印尼談判,想利用談判來收買 印尼的地主買辦勢力,分裂抗荷陣線,同時爭取時間加緊向印尼運送軍隊,作發 動侵略戰爭的準備。1946年2月談判開始。同年11月15日,荷蘭殖民者與印尼 沙裡爾政府簽訂了《林芽椰蒂1協定》。協定規定:荷蘭承認印尼共和國對爪哇、 馬都拉和蘇門答臘行使「事實上的主權」;印尼共和國與荷蘭扶植的聯邦區組成 印度尼西亞聯邦,並參加以荷蘭女王為首的「荷印(尼)聯邦」;印尼共和國同 意賠償外國資本在印尼的財產,恢復它們在印尼的權益。《林芽椰蒂協定》是印 尼沙裡爾政府妥協路線的產物,嚴重損害了印尼共和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由於 人民的反對,沙裡爾於1947年6月被迫下台。7月組成以共產黨人沙裡佛丁為首 的聯合政府。 1947年7月21日,荷蘭殖民者為迫使印尼政府屈服,發動了第一次殖民戰 爭。印尼人民奮起反抗。美國利用聯合國插手荷印(尼)衝突。1948年1月,在 美國、比利時和澳大利亞三國組成的「斡旋委員會」的壓力下,印尼共和國政府 作了無原則的讓步,同荷蘭在停泊於雅加達的美國運輸艦「倫維爾號」上簽訂《倫 維爾協定》。協定規定:(1)雙方以莫克線2為分界線,就地停火;(2)在爪 哇、蘇門答臘和馬都拉的荷占區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這些地區是回歸印尼共和 國還是直接參加印尼聯邦;(3)在印尼聯邦成立之前,荷蘭在印尼繼續行使主權。 這個協定比《林芽椰蒂協定》對印尼更加不利。印尼最富庶和最有戰略意義的地 區,包括爪哇島的2/3、蘇門答臘的一部分和馬都拉的全部均被荷蘭殖民者佔領。 1948年1月,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右翼政黨馬斯友美黨製造政府危機, 沙裡佛丁被迫辭職。1月31日成立以馬斯友美黨佔優勢的總統制內閣,哈達任總 理。哈達政府對外推行投降主義政策,宣佈無條件遵守《倫維爾協定》,對內推 行打擊進步勢力、鎮壓工農運動的政策。哈達的政策遭到人民的反對。1948年5 月,印尼共產黨和其他革命組織組成人民民主陣線,制訂《民族綱領》,要求改 組哈達內閣,建立一個完全獨立的印尼共和國。 1948年8月,印尼共產黨在慕梭主持下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印尼 共和國新道路》的決議,總結了獨立以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新時期的路線和政 策。決議指出,必須把三個工人階級政黨——勞工黨、社會黨和共產黨合併為統 一的印尼共產黨;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民族統一陣線;消滅封建制度,實行 土地改革;堅決為取消《林芽椰蒂協定》和《倫維爾協定》、爭取國家的完全獨 立而鬥爭。 在印尼共產黨為貫徹「新道路」決議而鬥爭的同時,印尼右派勢力製造了大 規模鎮壓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茉莉芬事件」。1948年9月17日,駐梭羅的 左派軍隊被右派軍隊趕出梭羅,退往茉莉芬。次日,茉莉芬駐軍中的左右兩派發 生衝突,左派軍隊控制全市。當時州長出差在外,左派組織人民陣線推選副州長 (共產黨員)代理州長職務並電告中央政府。9月21日,慕梭又撰文聲明,茉莉 芬政府是民主的印尼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次事件只是糾正哈達政府錯誤政策的進 步運動。哈達政府以共產黨在茉莉芬「發動政變」為借口,派遣大批軍隊圍攻茉 莉芬。印尼共產黨人和人民陣線成員進行了自衛還擊,但因寡不敵眾,於9月30 日撤出茉莉芬。10月底,慕梭在戰鬥中犧牲。11月,沙利佛丁等印尼共領導人被 俘,12月被害。在茉莉芬事件中,約有35000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被捕,其中 約10000人慘遭殺害。 茉莉芬事件使印尼共產黨和印尼共和國的力量均遭嚴重削弱。荷蘭殖民者乘 機於1948年12月19日發動第二次殖民戰爭,攻佔了印尼共和國臨時首都日惹。 蘇加諾、哈達、沙裡爾等印尼政府領導人被俘。但是,印尼人民並沒有屈服,組 織游擊隊,堅持抗擊荷蘭殖民軍。由於戰爭曠日持久,荷軍傷亡和軍費開支與日 俱增。美國乘荷蘭處境困難時機,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向荷蘭施加壓力,要求荷蘭 坐下來同印尼談判。在聯合國三國「斡旋委員會」(1949年1月改名「聯合同印 尼委員會」)的干預下,1949年5月荷蘭印尼簽訂停戰協定。同年8—11月在海 牙舉行了有印尼共和國政府、荷蘭、印尼各傀儡邦以及聯合國印尼委員會的美國 代表參加的圓桌會議。11月2日簽訂了《圓桌會議協定》。協定規定:印尼共和 國與荷蘭在印尼建立的15個傀儡邦組成「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後者再與荷 蘭、荷屬蘇裡南和庫拉索共同組成以荷蘭女王為元首的「荷蘭—印度尼西亞聯 邦」;西伊裡安繼續由荷蘭佔領,其歸屬問題待以後雙方「協商」解決;印尼償 付前殖民政府所欠的400億荷盾的債務。協定雖規定除西伊裡安外,荷蘭應將主 權移交給「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但保留了軍事、外交、經濟方面的許多特 權。 《圓桌會議協定》簽訂後,荷軍從印尼撤走。1949年12月19日,印度尼西 亞聯邦共和國成立,蘇加諾任總統,哈達任總理。12月27日,荷蘭向印尼聯邦 共和國「移交主權」。印尼人民反對和抵制保留荷蘭特權的聯邦制,要求取消各 傀儡邦。1950年8月15日,蘇加諾宣佈成立統一的印尼共和國。1953年7月, 民族黨人阿里·沙斯特羅阿米佐約組閣。阿里政府奉行反帝反殖、維護民族獨立和 不結盟的政策。經過談判鬥爭,印尼與荷蘭達成了解散荷蘭—印尼聯邦的協議。 1956年4月21日,印尼國會通過決議,宣佈全部廢除《圓桌會議協定》。1963 年5月1日,印尼收回西伊裡安,從而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二、緬甸、馬來亞、菲律賓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緬甸、馬來亞、菲律賓分別為英、美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它們都被日本侵佔。三國共產黨人和反法西斯民主人士結成 民族統一戰線,建立人民武裝,開展抗日武裝鬥爭。三國人民的鬥爭為世界反法 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也為三國民族獨立運動的勃興創造了條件。 1944年8月,緬甸共產黨、緬甸人民革命黨(緬甸社會黨前身)和昂山領導 的緬甸國防軍秘密組織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下簡稱自由同盟)。1945 年3月27日,自由同盟配合盟軍反攻,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於5月1日收復仰光, 不久光復全境。 日本投降後,英國捲土重來,企圖在緬甸重建殖民統治。1955年5月,英國 政府發表對緬政策的白皮書,宣佈緬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3年後,才可取得自治 領地位,並規定撣邦等少數民族地區為特區,仍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這是一個 以「自治」為名,分裂緬甸的計劃。同年9月,英國海軍上將蒙巴頓與自由同盟 主席昂山等領導人簽訂「抗日軍問題協定」。協定規定:自由同盟領導的抗日軍 改編為英國殖民政府的「緬甸國防軍」。10月,戰時逃亡印度的英國總督史密斯 回到緬甸。史密斯拒絕自由同盟提出的成立臨時政府的要求,於11月3日組織了 一個不包括自由同盟在內的「行政委員會」。 英國重建殖民統治的行動遭到緬甸人民的反對。1946年9月,緬爆發了空前 規模的全國性總罷工。捲入罷工浪潮的有工人、學生、公務人員和警察。各大城 市舉行示威遊行,示威群眾高呼「要求完全獨立」、「撤退英國佔領軍」等口號。 9月23日各地農民也舉行了支援總罷工的示威遊行。這是戰後緬甸人民反對英國 殖民統治的一次大示威,史稱「九月高潮」。 面對日益高漲的民族獨立運動,英國在進行鎮壓的同時,對自由同盟採取分 化、瓦解的策略。1946年9月26日,英國把緬甸「行政委員會」改組為享有臨 時政府權力的「行政參事會」,10月吸收自由同盟的昂山等6人參加,昂山任該 會副主席兼國防和外交部長,主席由英國新任駐緬總督蘭斯擔任。緬甸共產黨及 其領導下的群眾團體因反對參加「行政參事會」而被開除出自由同盟。自由同盟 的分裂削弱了緬甸民族獨立運動的力量。 1947年1月,昂山與英國首相艾德禮在倫敦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 這個協定雖規定緬甸可以「在英聯邦內或聯邦外盡快取得獨立」,但沒有確定獨 立的日期,並規定緬甸制憲會議制定的憲法須經英國國會批准。這個屈辱性的協 定遭到緬共及其領導下的群眾組織的堅決反對。 在群眾鬥爭的推動下,昂山提出了一年內實現獨立、建立全權民族政府的主 張,並邀請緬共等左翼組織派代表參加制憲會議。1947年4月,舉行了制憲會議 選舉,成立了以昂山為總理的臨時政府。6月,制憲會議通過《緬甸獨立法案》, 要求脫離英聯邦,實現完全的獨立。 對昂山態度的這種轉變,英國殖民者極端惱恨。1947年7月19日,昂山和 臨時政府其他6位部長在仰光行政會議秘書廳開會時,被英國殖民者唆使的武裝 暴徒殺害。 帝國主義的卑鄙行徑激起了緬甸人民的憤怒和強烈的反對浪潮。7月20日, 昂山等人的葬禮變成有10萬群眾參加的政治示威。9月24日,緬甸制憲會議通 過了《緬甸聯邦憲法》,規定緬甸是英聯邦以外的一個獨立的、擁有主權的多民 族國家。10月17日,緬甸臨時政府吳努和英國首相艾德禮在倫敦簽訂《關於承 認緬甸獨立及有關事項的條約》。條約規定英國正式承認緬甸聯邦共和國為獨立 自主的國家,但保留了英國在緬甸享有的經濟和軍事特權。1947年12月10日, 英國議會正式批准該條約。1948年1月4日,緬甸宣告獨立,緬甸聯邦共和國正 式成立。 日本投降後,英國殖民軍於1945年9月在馬來亞登陸,重新控制了馬來亞。 1946年1月,英國發表白皮書,規定新加坡為英國直轄殖民地,而馬來聯邦和馬 來屬邦1以及原海峽殖民地中的馬六甲和檳榔嶼則聯合成馬來亞聯邦,由英國派 總督統治。同年12月,又發表藍皮書,把馬來亞聯邦改名為馬來亞聯合邦,派高 級專員代替總督統治,同時擴大了素丹會議的權力,在聯合邦立法機構中增加馬 來人的席位。英國企圖通過對素丹封建勢力的微小讓步來分化反英力量。1948年 2月1日,英國不顧馬來亞人民反對,正式宣佈成立「馬來亞聯合邦」。同年6 月頒布緊急法令,對馬來亞共產黨和其他進步組織進行鎮壓。 馬來亞共產黨在日軍入侵馬來亞後,建立了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日本投降後, 馬共一度對英國抱有幻想,與英國當局妥協,於1945年12月解散了人民抗日軍。 1948年2、3月間,馬共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進行了整頓。當英國殖 民者向革命力量猖狂進攻時,馬共把力量從城市轉向農村,走上了武裝鬥爭道路。 1948年12月,馬共中央制定了黨在民族解放戰爭時期的鬥爭綱領,規定了武裝 鬥爭的目標是推翻英國殖民統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翌年2月建立了統一的馬 來亞民族解放軍。 戰後,馬來亞資產階級建立了3個主要政黨: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 1946年5月以馬來人協會為基礎成立;馬來亞印度人國大黨,1946年8月成立; 馬來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公會),1949年2月成立。1955年4月,上述3黨決 定組成馬來亞聯盟黨(巫華印聯盟)。聯盟黨主張以合法的手段爭取在英聯邦內 獨立。7月,聯盟黨在大選中獲勝,成為馬來亞聯合邦的執政黨,阿卜杜勒·拉赫 曼出任政府總理。經過1956年1月和1957年5月兩次赴英談判,英國終於同意 馬來亞在英聯邦內獨立。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正式獨立。同年9月, 馬來亞同英國簽訂《外部防禦和互助協定》,規定英國繼續在馬來亞保持軍事基 地。1963年7月5日,英國、馬來亞聯合邦、新加坡、沙撈越和沙巴在倫敦達成 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協定。同年9月16日,馬來西亞聯邦正式宣告成立(新加坡於 1965年8月退出聯邦,成為獨立國家)。 隨著太平洋戰爭形勢的發展,美軍在菲律賓人民抗日軍的配合下,先後於 1944年10月和1945年1月在萊特和仁牙因灣登陸。1945年2月底,美軍攻進馬 尼拉市,菲律賓自治政府也隨之宣佈恢復。 美軍重返菲律賓之後,美國不但不感謝菲律賓人民抗日軍三年抗戰和協同美 軍最後打敗日本佔領軍的功勞,相反,卻將其視為它戰後控制菲律賓的最大障礙, 竟然下令解除人民抗日軍的武裝。與此同時,美國積極扶植以羅哈斯為首的菲律 賓地主資產階級右翼集團。1945年9月23日,馬尼拉爆發了有6萬人參加的群 眾示威遊行,要求獨立。同年12月23日,馬尼拉召開了有6.5萬人參加的群眾 大會,反對美國企圖修改《泰丁斯—麥克杜菲法》、1延遲宣佈菲律賓獨立的陰 謀。在菲律賓共產黨領導下,工人罷工,農民反抗不斷發生。 面對日益高漲的民族民主運動,美國按照《泰丁斯—麥克杜菲法》的規定, 如期宣佈菲律賓獨立。1946年7月4日,在馬尼拉舉行了獨立儀式,宣佈成立菲 律賓共和國。美國扶植的自由黨首領羅哈斯就任共和國首任總統。美駐菲高級專 員公署改為駐菲大使館。 菲律賓獨立後,美國與菲律賓於1947年3月14日和21日先後簽訂《關於軍 事基地的協定》和《關於對菲律賓軍事援助的協定》。前者規定美國租借菲律賓 23處軍事基地,租期為99年;後者規定美國在菲設立軍事顧問團。1954年美國 又把菲律賓拉入「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組織」。獨立後的菲律賓實際上仍然是美 國的勢力範圍。菲律賓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繼續進行鬥爭。 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獨立運動的新高潮。1945年10月, 印度許多城市舉行「保衛東南亞日」的活動,要求英國立即從印尼等國撤軍。11 月又爆發了抗議英國殖民當局審訊「印度國民軍」軍官的群眾運動。「印度國民 軍」是大戰期間由在東南亞日占區的印度僑民和被日軍俘虜的印度戰俘組成的, 領導人是國大黨領導人之一蘇巴斯·鮑斯。他們企圖依靠與日軍合作,推翻英國在 印度的統治。印度人把他們看作是爭取民族獨立的戰士。因此,英國殖民當局對 國民軍軍官的審訊,引起了印度人民的強烈不滿,激起了大規模的反英鬥爭。 在群眾反英鬥爭推動下,爆發了印度皇家海軍水兵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起 義。1946年2月18日,孟買托爾瓦爾海軍通訊訓練基地的水兵因不堪忍受英國 軍官的歧視和壓迫舉行罷工。翌日,孟買的2萬多名印度水兵起而響應。2月20 日,鬥爭擴展到馬德拉斯、卡拉奇、加爾各答等地。全印共有78艘艦隻、20個 基地的水兵參加罷工。孟買水兵組織了皇家海軍中央罷工委員會,統一指揮罷工 鬥爭。21日,英軍進攻孟買的城堡兵營,水兵被迫還擊。至此,罷工發展為起義。 在卡拉奇也發生了激烈戰鬥。孟買的20萬工人、學生為聲援水兵起義,舉行了罷 工、罷課和示威遊行。在起義水兵的推動下,英印軍隊的印度士兵、皇家空軍的 印度飛行員也舉行罷工。鬥爭浪潮波及全印度。但是,掌握印度民族運動領導權 的資產階級政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反對起義,在它們的壓力下,海軍中央 罷工委員會於2月23日通過停止起義的決議。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了起義領袖。印 度水兵起義極大地震動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基礎。 面對日趨高漲的民族獨立運動,英國認識到用老辦法統治不下去了,必須改 變殖民主義政策。1946年2月19日,即印度水兵起事的第二天,英國政府宣佈 將派遣內閣特使團赴印,就賦予印度某種形式的自治問題進行談判。3月24日, 由印度事務大臣勞倫斯、商務大臣克裡浦斯和海軍大臣亞歷山大組成的內閣特使 團到達印度,與英印總督魏菲爾一起同印度政黨領袖和土邦王公開始談判。當時, 印度兩大政黨之間存在尖銳分歧:國大黨要求建立一個由它領導的統一的印度, 穆斯林聯盟則堅持分治,建立一個獨立的巴基斯坦;國大黨要求立即採取措施, 成立臨時政府和制憲會議,穆斯林聯盟則提出英國人在「分治後離開」。1946年 5月16日,內閣特使團提出關於未來印度的方案,其要點是:(1)建立一個由 各行省和土邦組成的聯邦,享有自治領權利;(2)各省和土邦擁有廣泛的自治權; (3)按宗教原則成立兩個穆斯林多數區的省聯合集團和一個印度教區的省聯合集 團;(4)在改組總督行政會議的基礎上成立有各主要政黨支持的臨時政府,然後 召開制憲會議,制定聯邦憲法。 1946年7月,印度舉行制憲會議選舉,國大黨獲209席,穆斯林聯盟獲75 席,其他黨派獲14席。同年8月16日,在加爾各答發生了伊斯蘭教徒和印度教 徒之間的大仇殺,死亡達千人。隨後,比哈爾、孟買等地也發生了類似的教派流 血衝突事件。9月2日組成印度臨時政府,由英印總督魏菲爾和國大黨主席尼赫 魯分別擔任總理和副總理。穆斯林聯盟經總督施加壓力,於10月26日參加了政 府,但拒絕出席12月9日召開的制憲會議,並堅持建立獨立的巴基斯坦。 1947年,印度形勢更加緊張。工農運動風起雲湧,教派衝突有進一步擴展的 趨勢,各種政治力量對英國的不滿急劇增長。1947年2月20日,英國首相艾德 禮在下議院發表對印政策聲明,宣佈至遲在1948年6月以前把政權轉讓到「負責 的印度人」手裡。前盟軍東南亞戰區最高統帥蒙巴頓被選派來印,接任英印總督, 辦理政權移交事宜。 1947年3月24日,蒙巴頓到達印度。他發現印度的局勢比原來估計的還要 危險得多。他的主要助手伊斯梅談到當時印度的形勢時說:「1947年3月的印度 是一艘艙中載滿彈藥而在大洋中著了火的船。當時的問題是要在大火燒到彈藥之 前把火撲滅。事實上,除了像我們所做的那樣去做之外,在我們面前別無選擇的 餘地。」鑒於形勢危急,蒙巴頓決定提前移交政權。1947年6月3日,在德裡和 倫敦同時公佈「印度獨立法案」,即「蒙巴頓方案」。方案的主要內容是:(1) 依據宗教原則把印度分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 英國分別向兩者移交政權;(2)分治前就孟加拉、旁遮普是否各劃分為兩部分和 各部分的歸屬問題,以及西北邊省、信德和阿薩姆的錫爾赫特縣的歸屬問題分別 進行投票;(3)各土邦有權自行選擇加入哪個自治領,如果不願加入任何一個自 治領,可保持原來與英國的關係,但得不到自治領的權利。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 對這個方案雖不滿意,但都宣佈接受。1947年7月,英國議會批准了這個法案。 在完成分治手續後,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於1947年8月14日和 15日宣告成立。巴基斯坦領土包括西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西部、西北邊省、信德 省、俾路支省)和東巴基斯坦(孟加拉東部和阿薩姆的錫爾赫特縣);原英屬印 度的其餘部分歸屬印度。印度領土(包括並於它的土邦)占原英屬印度領土的3/4。 印、巴獨立後,分別組成了以尼赫魯為總理的印度政府和以穆斯林聯盟書記 列雅格特·阿里汗為首的巴基斯坦政府。真納任巴基斯坦自治領總督;蒙巴頓留任 印度自治領總督,1948年由印度人拉賈戈巴拉查理接任。1950年1月印度宣佈為 共和國。1956年3月巴基斯坦宣佈成立伊斯蘭共和國。兩國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巴獨立標誌著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的結束。但是分治給印、 巴兩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分治過程中,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 徒離開原來的居住地,進行大遷徙。到1948年流落在印巴各地的難民達800萬人 以上。在1947年8月旁遮普的教派仇殺中有50萬人喪生。甘地因譴責教派仇殺, 呼籲教派團結,於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狂熱分子刺殺。由於分治,使統一 的經濟和灌溉系統被分割,從而給兩國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困難。例如,黃麻工業 和棉紡織工業主要集中在印度,而黃麻和長纖維棉花產地卻主要在巴基斯坦。巴 基斯坦由東西兩個互不相連的部分組成,相距1600多公里,交通聯繫困難,不利 於經濟發展。克什米爾土邦歸屬問題造成印巴兩國長期不和,釀成多次武裝衝突。 ---------------- 1 林芽椰蒂為印尼爪哇井裡汶附近的一個村子。 2 「莫克線」是1947年8月由荷蘭片面宣佈的,它把荷軍在印尼共和國領 土上的一些前哨據點連結起來,將這條線一側荷軍已佔領和未佔領的地區都劃入 荷軍佔領區。 1 馬來聯邦和馬來屬邦為英國殖民者統治馬來亞的兩種形式。前者是在 1896年由馬來半島 的霹靂、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4個土邦組成;後者是由馬 來半島南北兩部分不曾加入馬來聯邦 的柔佛、吉打、吉蘭丹、丁加奴及玻璃市5 個邦組成。 1 《泰丁斯—麥克杜菲法》是美國在1934年3月24日頒布的,宣佈在菲實 行10年自治過渡體制,10年之後讓菲獨立。 熾天使書城
【第九章】 第十章 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和殖民體系的瓦解 第三節 非洲的覺醒和古巴革命 一、非洲大陸的獨立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昔日被西方稱為「沉睡的大陸」的非洲覺醒,掀起了巨 大的民族獨立浪潮。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經營幾個世紀之久的殖民體繫在不到半個 世紀的時間裡就土崩瓦解,48個國家獲得了獨立。 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由北向南,即由北非向撒哈拉以 南的黑非洲發展。從全過程來看,大體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從戰後初期到50年代中期。這時期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中心集中 在北非。從鬥爭方式來看,雖有和平鬥爭,也有聯合國進行干預而獲得獨立的國 家(利比亞),但武裝鬥爭是這個階段突出的特點。1952年,埃及爆發了以納賽 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領導的七月革命,用暴力推翻了以英國為靠山的法魯 克封建王朝。1954年,阿爾及利亞人民在民族解放陣線的領導下,開始了長達近 8年之久的民族解放戰爭。與此同時,摩洛哥和突尼斯人民也展開了反法武裝鬥 爭。1956年3月,法國被迫承認摩洛哥和突尼斯獨立。同年1月,蘇丹這個非洲 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也衝破半個多世紀黑暗的英國殖民統治,迎來了獨立。這 樣,到1956年,北非6國,除阿爾及利亞外,都已獲得獨立。在這個時期,東非 的肯尼亞和中非的喀麥隆這兩個英屬殖民地也爆發了武裝鬥爭。 第二階段,從50年代中後期到60年代末期。這是民族獨立運動以暴風驟雨 之勢席捲整個非洲大陸的時期。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和1956年埃及人民收回 蘇伊士運河鬥爭的勝利,鼓舞和推動了非洲國家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以 1957—1958年加納和幾內亞兩國獨立為契機,在非洲大陸上掀起了一個波瀾壯闊 的獨立浪潮。在1957—1968年短短的12年時間裡,非洲大陸誕生了32個新獨立 國家。非洲,這個昔日帝國主義的後方基地成為反帝反殖鬥爭的前線。 加納原名黃金海岸,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後,加納人民爭取自治和民族獨 立的鬥爭日趨高漲。1947年,加納成立了第一個民族主義政黨——黃金海岸統一 大會黨。1949年6月,該黨總書記恩克努瑪另行成立人民大會黨,主張採取非暴 力和合法鬥爭手段,為立即實行完全自治而鬥爭。1950年初,人民大會黨組織了 總罷工。1951年,英國被迫宣佈黃金海岸在英聯邦內自治,恩克魯瑪出任政府事 務領導人。1956年7月,人民大會黨在大選中獲勝。同年9月,英國被迫同意黃 金海岸取得自治領地位。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宣佈獨立,改名加納。這是 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成立的第一個獨立國家。1960年7月,加納 宣佈成立共和國。 幾內亞原是法屬西非殖民地的一部分。1947年,幾內亞工人領袖塞古·杜爾創 建幾內亞民主黨,作為法屬西非地區的民主聯盟的一個支部,反對殖民統治,開 展工會運動。1956年,根據法國海外領地根本法,幾內亞成為半自治共和國。1957 年,幾內亞民主黨在領地議會選舉中獲勝,杜爾出任政府委員會副主席。1958年, 法國戴高樂政府頒布第五共和國憲法,宣佈建立「法蘭西共同體」以取代「法蘭 西聯邦」,規定凡加入共同體的海外領地享有自治共和國的地位,還規定海外領 地可通過舉行公民投票以決定其是參加共同體還是獨立。在1958年9月的公民投 票中,幾內亞人民響應民主黨的號召,投票反對參加共同體。同年10月2日,幾 內亞宣佈獨立,成立幾內亞人民革命共和國。 1960年,非洲的政治地圖發生了巨大變化,有17個國家取得了政治獨立, 因此被稱為「非洲年」。這17個國家中有14個曾是法蘭西共同體的成員國和法 國托管地。它們是:喀麥隆、塞內加爾、多哥、馬達加斯加、貝寧(原名達荷美)、 尼日爾、布基納法索(原名上沃爾特)、科特迪瓦(舊譯象牙海岸)、乍得、中 非(原名烏班吉沙立)、剛果、加蓬、馬裡、毛裡塔尼亞。其餘3國是扎伊爾、 尼日利亞和索馬裡,他們獨立前分別是比、英殖民地和意托管地及英保護地。這 樣,到1960年非洲的獨立國家就增到26個,其面積約占非洲總面積的2/3,人口 約占總人口的3/4。 1960年以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繼續向前發展。1961—1968年又有15個國 家贏得民族獨立。它們是:塞拉利昂(1961年4月27日)、坦桑尼亞(由1961 年獨立的坦噶尼喀和1963年獨立的桑給巴爾兩國在1964年聯合成立的)、布隆 迪(1962年7月1日)、盧旺達(1962年7月1日)、阿爾及利亞(1962年7月 3日)、烏干達(1962年10月9日)、肯尼亞(1963年12月12日)、馬拉維(1964 年7月6日)、贊比亞(1964年10月24日)、岡比亞(1965年2月18日)、博 茨瓦納(1966年9月30日)、萊索托(1966年10月4日)、毛里求斯(1968年 3月12日)、斯威士蘭(1968年9月6日)和赤道幾內亞(1968年10月2日)。 到60年代末,非洲已有41個獨立國家,英、法、比在非洲的殖民體系崩潰。 第三階段,70年代。這是以葡屬非洲殖民體系崩潰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時期。 通過長期武裝鬥爭迫使殖民國家最終讓步,是這個時期民族獨立運動的主要特徵。 葡萄牙是最早侵入非洲的老牌殖民主義國家,也是放棄其殖民統治最晚的國 家。到70年代,它在非洲還霸佔有6塊殖民地,即:安哥拉、莫桑比克、幾內亞 比紹、佛得角群島、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馬德拉群島等。從60年代初起,葡屬 殖民地人民相繼展開了爭取獨立的武裝鬥爭。 1961年2月,安哥拉首府羅安達的愛國青年,襲擊了一個警察巡邏隊,從敵 人手裡奪取武器,然後衝上街頭,襲擊聖保羅監獄,揭開了武裝鬥爭序幕。短短 幾個月內,武裝鬥爭烈火蔓延到北部的大部分地區。1966年,一批愛國者又在安 哥拉東南部開闢了新戰場。領導安哥拉人民武裝鬥爭的是以下三個組織:1956年 成立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簡稱「人運」),1962年成立的安哥拉民族解放陣 線(簡稱「解陣」)和1966年成立的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簡稱「安盟」)。 70年代初,這三個組織的武裝力量發展到1.5萬人,活動遍及安哥拉北部、東部 和首都羅安達以南的廣大地區。 1963年1月,幾內亞比紹人民在幾內亞和佛得角非洲獨立黨領導下開始了反 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武裝鬥爭。愛國武裝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到70年代初 形成一支擁有1萬多人的隊伍,並解放了2/3以上的土地和1/2的人口。1973年9 月,幾內亞比紹第1屆全國人民會議召開,宣佈成立幾內亞比紹共和國。 1962年,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成立。1964年9月,該陣線發表《武裝大起義宣 言》,掀起了民族解放戰爭。經過10年戰鬥,解放了北部3省以及中部兩省的部 分地區。 葡屬非洲殖民地人民的鬥爭猛烈衝擊了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制度。1974年4月 25日,葡萄牙發生軍事政變,頑固堅持殖民政策的卡埃塔諾政權被推翻。面對非 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形勢,葡萄牙新政府改變政策,與各殖民地解放組織談判, 並被迫承認它們國家的獨立。莫桑比克、佛得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以及安哥拉 先後於1975年6月25日、7月5日、7月12日、和11月11日宣告獨立。至此, 歷時500年之久的葡萄牙在非洲的殖民統治徹底崩潰。 在葡屬殖民地獨立浪潮的推動下,法屬科摩羅群島和英屬塞舌爾群島先後於 1975年7月和1976年6月宣佈獨立,1977年6月,法屬索馬裡通過公民投票也 宣佈獨立,成立吉布提共和國。 第四階段,1980—1990年,這是最終完成非洲大陸非殖民化歷史任務的時期, 其標誌是津巴布韋和納米比亞的獨立。 津巴布韋原為英國殖民地,舊名南羅得西亞。11953年10月英國將南羅得 西亞、北羅得西亞(今贊比亞)和尼亞薩蘭(今馬拉維)聯合組成為「中非聯邦」。 1963年底「聯邦」解體。1964年南羅得西亞白人右翼勢力組成以史密斯為首的政 府,並於1965年11月片面宣佈獨立,1970年改名為羅得西亞共和國。白人統治 集團實行種族歧視和種族隔離政策,壓迫津巴布韋廣大黑人群眾。60年代組成的 以恩科莫為首的津巴布韋非洲人民聯盟(簡稱人盟)和以穆加貝為首的津巴布韋 非洲民族聯盟(簡稱民盟),領導人民進行反對白人種族主義統治的武裝鬥爭。 1977年12月,史密斯政權與穆佐雷瓦為首的統一的非洲人全國委員會為主的溫 和派達成協議,成立「過渡政府」,謀求所謂「內部解決」。1979年5月,穆佐 雷瓦出任「黑人多數」政府總理,並宣佈將國名改為津巴布韋(羅得西亞)共和 國。由於國內外強烈反對,穆佐雷瓦政權未獲國際上承認。1979年9月10日, 津巴布韋各派在英國主持下召開了倫敦制憲會議,就制訂獨立憲法及實現停火、 選舉等問題達成了協議。1980年2月,根據該協議舉行議會選舉,民盟獲勝。同 年4月18日津巴布韋宣佈獨立,成立津巴布韋共和國,穆加貝出任政府總理。 1990年南部非洲又誕生了另一個新獨立國家——納米比亞共和國。納米比亞 原名西南非洲,1890年淪為德國殖民地,1915年被南非出兵佔領,1920年由國際 聯盟「委託」南非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米比亞成為聯合國托管地。南非 要求兼併納米比亞,遭聯合國拒絕。1949年,南非議會通過《西南非洲事務修正 法》,把納米比亞當作南非的一個省,在納米比亞實行種族隔離制和法西斯統治。 1950年7月聯合國國際法院宣佈南非這一行動為非法。此後聯大多次通過決議, 要求南非把該地交聯合國托管,均遭南非當局拒絕。1960年4月西南非洲人民組 織成立,並於1966年8月26日領導人民開始進行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鬥爭。1966 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決決議,正式撤銷南非對該地的委任統治,由聯合國對它直 接履行職責。1968年6月,聯合國大會根據該地人民意願,將西南非洲更名為納 米比亞。1973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定將納米比亞人民開始進行武裝鬥爭的日 子——8月26日定為「納米比亞日」。1978年9月聯合國通過第435號決議,要 求終止南非統治,通過聯合國監督下的公民投票實現納米比亞獨立。南非當局口 頭上表示接受決議,實際上阻撓和破壞決議的實施。80年代後期,隨著國際局勢 的緩和,納米比亞獨立問題取得了歷史性突破。1988年12月22日,安哥拉、古 巴、南非三國在紐約簽署協議,規定從1989年4月1日起實施435號決議。1989 年4月,納米比亞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制憲議會選舉,努喬馬領導的西南非洲人 民組織以57.3%的多數票獲勝。1990年2月,制憲議會通過獨立憲法,努喬馬當 選總統。同年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告獨立。至此,非洲大陸完成了非殖民化的 偉大歷史任務。 戰後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第一,和亞洲、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相比,它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出 現殖民主義堤壩大塊崩潰、一批一批國家宣佈獨立的現象。 非洲國家,主要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不含南非)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 般較低,因此,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力量較弱,從而導致民族獨立運動起 步較晚。一般來說,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是在50年中期亞非會議之後才出現 的。但是一經發動,就洶湧澎湃,勢不可擋,迅速衝破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堤壩, 形成當代世界史上蔚為壯觀的一批一批國家擺脫殖民枷鎖獲得獨立的現象。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1960年,這一年一下子就有17個國家宣佈獨立。其次是1962年 和1975年,分別有4個和5個國家宣佈獨立。在1956—1980年1/4世紀的時間裡, 殖民主義者經營了幾個世紀的殖民體系崩潰,有46個國家獲得獨立。戰後非洲民 族獨立運動之所以出現如此壯觀景象,主要是由以下三個因素決定的: (1)50年代中期後第三世界崛起,為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 國際條件。無論是亞非會議,還是不結盟運動,殖民主義都是遭到譴責和反對的 主要對象。就是聯合國,隨著一系列民族獨立國家的加入,它也採取了一系列非 殖民化措施。1960年聯大通過了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的宣言。1961年聯大 又決定成立「非殖民化特別委員會」。從此,非殖民化問題成了歷屆聯大的重要 議題之一。殖民主義成了眾矢之的。 (2)老殖民主義者在遭到戰後初期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一系列沉 重打擊後,面對著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日 益認識到,與其背著這個因殖民地反抗而日益加重的包袱,不如放下包袱,給殖 民地以政治獨立,但保留經濟影響,更符合自己的戰略利益。正因為如此,法國 和葡萄牙先後在5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中期放棄了舊殖民主義政策。 (3)非洲殖民地多屬英、法、葡、比四國所有,非洲人民在反對宗主國、爭 取獨立的鬥爭中,各所屬殖民地人民往往又聯合一致,互相支持,因此只要一個 國家宣告獨立,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第二,沒有出現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屬於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範疇。由於民族矛盾是 主要矛盾,因此民族獨立運動的群眾基礎十分廣泛。就其領導權來說,主要是無 產階級或資產階級領導。在亞州,中國、朝鮮、越南發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是在 無產階級領導下取得勝利的。而在非洲,戰後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權基本上掌握 在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手裡,沒有一個國家的無產階級掌握過領導權。之所以出 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1)非洲的民族資產階級是一個新興的階級,具有爭 取民族獨立的強烈要求。非洲的知識分子,大都屬於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 的階級範疇,他們不僅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接受了外來先進思想的影響。 正是他們的一些代表人物成為非洲民族主義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2)黑非 洲地區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水平低,工人階級顯得更年輕更不成熟。(3)北非國 家的共產黨或因統治當局鎮壓以致力量過小,或因自己路線錯誤,或因受制於宗 主國共產黨,都未能高舉起反帝反殖的旗幟,未能掌握民族獨立運動領導權。 第三,社會主義思潮在非洲廣泛流行。 在五六十年代非洲掀起獨立運動高潮的同時,出現了非洲社會主義的浪潮, 70年代又有一批國家宣稱把社會主義作為國家的發展方向。據統計,在50多個 非洲國家中,有近半數國家曾先後公開宣稱奉行社會主義,其中最有影響的有埃 及的「阿拉伯社會主義」、阿爾及利亞的「工人自管社會主義」、加納的「泛非 社會主義」、坦桑尼亞的「烏賈馬社會主義」、突尼斯的「憲政社會主義」、塞 內亞爾的「民主社會主義」等。非洲社會主義派別很多,內容不一,各具特色, 無統一的思想理論體系。它們的共同點是普遍強調非洲大陸的傳統價值體系,把 非洲傳統社會理想化,認為社會主義早已扎根於非洲歷史傳統之中,企圖恢復西 方殖民者入侵前的古老的非洲社會結構。這種思潮反映了非洲社會生產力落後、 社會結構以部族為基礎、小農經濟佔優勢的社會歷史實際,是非洲特定歷史條件 下的產物。它雖受到科學社會主義的影響,但基本上屬於民主社會主義、農業社 會主義或宗教的社會主義。 第四,非洲國家取得獨立的鬥爭方式多種多樣,但大多數國家是通過群眾性 的政治運動,迫使殖民主義者放棄舊殖民主義政策而取得獨立的。五六十年代大 批黑非洲國家,如加納、幾內亞等就是這樣獨立的。此外,少數國家如阿爾及利 亞、安哥拉、莫桑比克、幾內亞比紹等是通過武裝鬥爭贏得獨立的。 非洲民族獨立運動的勝利,不僅使幾個世紀以來遭受殖民奴役的非洲人民獲 得了解放,改變了非洲的面貌,而且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新興的非洲獨立國家 在聯合國佔了近1/3的席位,在不結盟成員國中約佔一半,它們是第三世界中一 支重要的反帝反殖力量,在國際舞台上日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埃及共和國的成立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依據英埃同盟條約1派遣大批軍隊進駐埃及,控制 了所有的交通運輸線和港口,幾十萬埃及人和大量物資被用來為英軍服務。戰爭 結束後,英國軍隊拒不撤出埃及,腐敗的法魯克封建王朝又利用英國的支持實行 專制統治。於是,埃及人民為廢除英埃同盟條約,實現埃及真正的獨立展開了大 規模的反英、反封建王朝的鬥爭。 1946年2月9日,數千名開羅學生舉行反英示威遊行,在阿巴斯大橋遭到英 軍血腥鎮壓,釀成「阿巴斯大橋慘案」。同月,埃及工人學生聯合會成立。在該 組織號召下,2月21日和3月4日,埃及舉行了兩次全國性的抗議鬥爭,要求終 止英埃同盟條約、英軍撤出埃及、改變現行制度。反動軍警開槍打死打傷示威群 眾數百人,並封閉工人學生聯合會。在群眾運動的衝擊下,英軍被迫撤出開羅和 亞歷山大,退入運河區。 1948年埃及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失敗,國內政治和經濟狀況日益惡化,廣大 人民、士兵和下級軍官對以法魯克國王為首的封建統治極為不滿。1950年1月重 新上台的華夫脫黨政府繼續執行軟弱的談判政策,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與英國 政府進行談判,結果毫無成效。由於談判失敗和民族運動的推動,1951年10月 15日,華夫脫黨政府宣佈廢除英埃同盟條約和1899年的英埃共管蘇丹協定,並 拒絕參加中東司令部。英國宣佈不承認埃及的決議,並增兵運河區。10月16日, 蘇伊士運河地區8萬工人舉行罷工,使該地區陷於癱瘓狀態。接著,工人、農民 和學生以及少數軍警組織了志願軍和游擊隊,在運河地區與英軍開展武裝鬥爭達 3個月之久。 1952年1月26日,開羅50萬群眾舉行反英示威。同一天,英國指使歹徒縱 火焚燬了開羅的許多建築物,製造了開羅縱火暴亂事件,企圖以此來迫使主張廢 除英埃同盟條約的華夫脫黨政府下台。翌日,法魯克國王解散了華夫脫黨政府, 任命前宮廷大臣、親美分子馬赫爾為首相。馬赫爾一上台就宣佈全國戒嚴,設立 軍事法庭,逮捕愛國人士。1952年上半年,埃及政局動盪,在5個月時間裡,內 閣就更換了5次,這說明統治階級已無法照舊統治下去。就在這種形勢下,埃及 爆發了「自由軍官組織」領導的「七月革命」。 埃及自由軍官組織成立於1945年,由加麥爾·阿卜杜勒·納賽爾和阿卜杜勒·哈 基姆·阿邁爾、查卡裡亞·毛希丁等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青年軍官建立,其成員大多 為愛國的中下級青年軍官。它的宗旨是反對英國的佔領和法魯克封建王朝的腐敗 統治,由埃及人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1948年5月巴勒斯坦戰爭爆發後,自由軍 官組織在前線進行秘密活動,影響日益擴大,逐漸成為埃及革命的領導力量。1950 年初,它建立了以納賽爾為主席的執行委員會;同年下半年秘密出版《自由軍官 之聲》報,主張建立愛國軍隊和代議制政府。到1952年初,該組織成員達數百人, 遍及各軍兵種。1952年1月6日,開羅軍官俱樂部管理委員會進行改選,自由軍 官組織的代表以多數當選。法魯克國王立即下令解散軍官俱樂部管委會,同時藉 故作人事調動,企圖分散自由軍官組織的力量。這次衝突促使該組織決定提前採 取推翻封建王朝的行動。 1952年7月23日清晨,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武裝起義。起義部隊首先扣押了 高級軍官,控制了開羅各重要據點,接著佔領了國王行宮所在地——亞歷山大, 包圍了王宮。7月26日,法魯克國 王被廢黜,逃往國外。 七月革命後,自由軍官組織執行委員會改組為革命指導委員會。8月14日, 在軍隊中享有聲望的穆罕默德·納吉布將軍參加了革命指導委員會並擔任主席,納 賽爾任副主席。9月組織了埃及新政府,納吉布任總理,納賽爾任副總理。新政 府宣佈沒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會等級和貴族稱號,廢除維護封建統治者利益 的1923年憲法,禁止一切政黨活動。1952年9月頒布《土地改革法》,規定地主 本人佔有的土地不得超過200費丹,超過部分由政府徵購。徵購的土地以較低價 格賣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 1953年6月18日,埃及新政府正式宣佈永遠廢除君主政體,成立埃及共和 國,納吉布任總統兼總理,納賽爾任副總統兼內政部長。1954年納吉布被罷免, 納賽爾任代總統兼總理,並任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1956年6月埃及舉行公民投 票,通過新憲法。新憲法規定埃及是一個民主共和國,實行總統制。納賽爾當選 為總統。埃及共和國的成立,是埃及人民反帝、反封、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鬥爭 的巨大勝利。 三、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迅猛發展。1945年5月8日, 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傳到阿爾及利亞,各大城市的群眾舉行示威遊行, 歡慶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要求民族獨立。示威群眾高呼「打倒殖民主義」、 「獨立的阿爾及利亞萬歲」等口號。法國殖民當局對示威群眾進行鎮壓,有4.5 萬人被屠殺,成千上萬的人被監禁或流放。1946年11月,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 政黨——「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成立。1954年7月,以本·貝拉為代表的一部分 對民族獨立要求比較激進的青年黨員脫離該黨,於同年8月另組「團結與行動革 命委員會」,積極準備武裝起義。 1954年11月1日,3000名阿爾及利亞愛國志士在「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 的領導下,在奧雷斯山區發動了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鬥爭進入新階段。 起義爆發後,「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聯合國內其他反法民族主義政黨, 成立了「民族解放陣線」。該陣線是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的主要政治機構和 領導起義的機關。在它的領導下建立了民族解放軍。起義者首先在沿地中海的大 卡比利山區和靠近突尼斯邊境的奧雷斯山區建立了根據地。不久,根據地聯成一 片,形成東部戰區。1955年上半年,起義軍又在西部靠近摩洛哥的地方發動起義, 建立了以特累姆森為中心的西部戰區。經過一年多的奮戰,新開闢的中部戰區同 東、西戰區聯成一片。從1957年3月起,戰爭擴大到南部撒哈拉地區。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震撼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法國不斷增 派軍隊,妄圖撲滅阿爾及利亞武裝起義的火焰。1954年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駐軍 為5萬人;1955年增加到20萬人;1956年擴大到40萬人;1958年又翻了一番, 猛增到80萬人,加上保安隊、警察等不下100萬人。法國殖民軍對解放區發動全 面「圍剿」、「掃蕩」,但一敗再敗,又被迫改用重點「圍剿」、「掃蕩」,也 未能得逞。法國殖民主義者不僅在戰場上屠殺阿爾及利亞愛國者,而且對普通居 民進行滅絕人性的「總體戰」。集中營在法占區比比皆是。據不完全統計,全國 有171個集中營,至少有10萬阿爾及利亞人被關在那裡受難。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是正義的戰爭,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從1957 年10月起,民族解放軍在全國範圍內發動了更大的攻勢,不斷取得勝利。到1958 年,民族解放軍發展到13萬人,武裝鬥爭擴大到全國3/4的地區。在民族解放戰 爭勝利發展的基礎上,1958年9月19日,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告成立, 費爾哈特·阿巴斯任總理。在解放區,法國殖民者的土地被沒收分配給農民。同年 9月26日,臨時政府發表政策聲明,指出臨時政府的首要任務是領導人民和軍隊 走向解放,同時也希望同法國進行談判,和平解放阿爾及利亞。 1958年戴高樂在法國執政後,為擺脫法國政府面臨的困境,從1959年起, 他一再聲稱給阿爾及利亞人民自決權,並建議進行法、阿談判。談判從1960年6 月25日開始。在談判中,鬥爭十分尖銳複雜。開始時,法國政府拒絕雙方在平等 地位上談判;後又提出只談停火問題,不談政治問題的無理主張;在討論政治問 題時,不承認阿爾及利亞對撒哈拉地區的主權,致使談判一再破裂。同時,法國 在戰場上仍堅持武力鎮壓政策。它採取所謂「固守要點,全面封鎖」的方針,妄 想守住主要城鎮、石油產區以及東西兩面同突尼斯、摩洛哥的邊界防線。法國海 軍封鎖阿爾及利亞地中海沿岸;陸軍在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之間修築了長300公 里、縱深1公里電網的所謂不可突破的「莫裡斯防線」。阿爾及利亞人民採取針 鋒相對的方針,用革命的兩手對付敵人的反革命兩手,在談判桌上堅持原則,在 戰場上勇猛作戰。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一再突破「莫裡斯防線」,大量殲滅法 軍,使法國「固守要點,全面封鎖」的戰略破產。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軍取得的勝利,大大地推動了阿爾及利亞法占區人民的 愛國運動。1960年12月9日,正當戴高樂「巡視」阿爾及利亞的時候,阿爾及 爾、奧蘭(今瓦赫蘭)和君士坦丁等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遊行,示威群 眾與軍警進行了搏鬥。阿爾及利亞人民開闢了民族解放運動的第二條戰線。 在阿爾及利亞人民沉重打擊下,法國政府已無法繼續殖民戰爭。同時,作為 一個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政治家,戴高樂深知,不擺脫阿爾及利亞戰爭,法國就不 可能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上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抗衡。就在這種形勢下,法、阿 於1962年3月7日在埃維昂恢復談判,3月18日簽署《埃維昂協議》。協議規定 1962年3月19日在阿爾及利亞結束軍事行動,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人民有權行 使自決權,成立一個獨立和主權的國家。協議宣佈,在3—6個月內在阿爾及利亞 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是否獨立。協議還規定,3年內法國分批從阿爾及利亞撤出全 部軍隊,但保留米爾斯克比爾(現凱比爾港)的海軍基地,租借期15年,並在一 定時期內保留其他基地。 1962年7月1日,阿爾及利亞舉行全國公民自決投票,99.73%的公民投票贊 成獨立。7月3日阿爾及利亞正式宣告獨立。同年9月,阿爾及利亞召開制憲國 民大會,定國名為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勝利,結束了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長達132年之久 的殖民統治,揭開了阿爾及利亞歷史新的一頁,同時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在非 洲的殖民統治,支持了非洲人民特別是法屬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的鬥爭。 四、古巴革命 1952年3月,巴蒂斯塔在美國支持下發動軍事政變,在古巴建立了親美軍人 獨裁政權。 巴蒂斯塔對外追隨美國,對內實行軍事恐怖統治。美國壟斷了古巴的大部分 工礦業和對外貿易,霸佔了古巴1/4的耕地。美國不僅繼續佔領於1902年強行租 用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並且在古巴軍隊中駐有軍事代表團,掌握了古巴軍隊的 訓練與指揮權。巴蒂斯塔剝奪了人民的一切基本權利,從1952年至1958年,古 巴有2萬多名愛國者慘遭殺害,數萬人被囚禁或流放。巴蒂斯塔的親美獨裁統治 激起各階層人民的反抗。 1953年7月26日,100多名古巴革命青年在菲德爾·卡斯特羅率領下,襲擊了 奧連特省聖地亞哥東北的蒙卡達兵營。起義雖遭失敗,但它揭開了古巴人民武裝 奪取政權的序幕。 1955年,卡斯特羅流亡墨西哥,與流亡在那裡的古巴愛國青年建立「七·二六 運動」組織,準備再次發動武裝起義。 1955年11月25日,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等82名革命青年,乘「格拉瑪」 號遊艇,從墨西哥的圖斯潘港口出發,經過7晝夜航行,於12月2日在古巴奧連 特省科洛臘多斯海灘登陸。他們登陸時遭到政府軍的圍剿堵擊,大部分人在戰鬥 中犧牲。卡斯特羅與其弟勞爾·卡斯特羅及格瓦拉等15人突出重圍,進入馬埃斯 特臘山區,建立了武裝革命根據地,展開反對巴蒂斯塔政權的游擊戰爭。 1957年1月,起義軍出擊普拉塔兵營,全殲敵人的一個巡邏隊。同年5月, 起義軍攻克了具有戰略意義的烏貝羅兵營,擴大了武裝鬥爭範圍,並建立了兩個 戰鬥縱隊。起義軍在根據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從而贏得農民的支持。由於農民紛 紛參軍,到1957年底,起義軍隊伍已增至2000人。 馬埃斯特臘山區游擊戰爭的火種,點燃了全國革命鬥爭的火焰。1957年3月 13日,以哈瓦那大學生聯合會主席安東尼奧·埃切維裡亞為首的一批愛國青年攻打 總統府,失敗後建立「三·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轉入拉斯維利亞斯省山區打游 擊。1958年,人民社會黨也在亞瓜哈依地區組織游擊隊。同年7月20日,各反 獨裁政權組織代表在委內瑞拉簽訂《加拉加斯協議》,組成了反巴蒂斯塔的「革 命民主公民陣線」,並推選卡斯特羅為總司令。這次會議加強了革命統一戰線的 力量。 1958年5—8月,起義軍粉碎了敵人對馬埃斯特臘山區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 進攻,殲敵1000餘人,俘虜450人,繳獲了大量武器裝備。此後,革命武裝力量 由防禦轉入反攻。 1958年9月,起義軍從奧連特省出發,經卡馬圭省,進入拉斯維利亞斯省。 10月,進入哈瓦那省,開始了奪取中心城市的戰鬥。12月,解放了古巴中部平原 的中樞聖克拉臘,消滅政府軍主力。接著,揮師西進,直指哈瓦那。在革命形勢 逼迫下,巴蒂斯塔逃亡國外。1959年1月1日,起義軍進入首都哈瓦那,古巴革 命取得勝利。接著,成立臨時政府。卡斯特羅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同年2月出任 政府總理。 巴蒂斯塔政權被推翻時,美國承認了古巴臨時政府,並邀請卡斯特羅赴美進 行私人訪問,企圖拉攏古巴新政府。但隨著古巴革命的深入,兩國關係日益惡化。 1961年1月,美國斷絕同古巴的外交關係。同年4月17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組 織了一支由10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組成的僱傭軍,在美國飛機和軍艦掩護下,在 古巴拉斯維利亞斯省吉隆灘登陸。美國飛機還空投了一批僱傭軍。僱傭軍一度佔 領吉隆灘和長灘,並向北推進。古巴軍隊和民兵英勇反擊,經過72小時戰鬥,全 部殲滅和俘獲入侵者。這就是有名的「吉隆灘戰役」。 在美國僱傭軍入侵的前一天——1961年4月16日,卡斯特羅宣佈古巴革命 是「一場貧苦人的,由貧苦人進行的,為了貧苦人的社會主義民主革命」。同年 5月1日,他宣佈古巴是社會主義國家。同年7月,「七·二六運動」、人民社會 黨(原古巴共產黨)和「三·一三革命指導委員會」合併組成社會主義革命統一黨, 1965年又改名為古巴共產黨,卡斯特羅任第一書記。與此同時,古巴政府實行了 以國有化和土地改革為中心內容的社會經濟改革。 -------------- 1 1890年、英國殖民主義者羅得斯建立的英國南非公司侵佔了津巴布韋, 1895年將其命名為南羅得西亞。1923年英國政府接管該地,並給予「自治領地」 地位。 1 英埃同盟條約簽訂於1936年,它用條約形式將英國1922年提出的四項特 權——英軍駐 守蘇伊士運河區,保留防衛埃及國防和交通線的權利,保護在埃及 境內的外僑及其財產的權利,保 持對蘇丹的最高統治權——用條約形式確定下 來。 熾天使書城
【第十章】 第十一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國際格局的演變 第一節 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 一、中蘇關係的破裂 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以後,蘇聯逐步開始了對外政策的調整。同年9月, 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後,逐漸形成了一套爭取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蘇 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略目標。這一戰略目標在1956年2月舉行的蘇共 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得到了確認,並從理論上加以系統化。二十大後,赫魯曉夫 越來越寄望於和美國平起平坐,乞求美國同意「蘇美合作」主宰世界。赫魯曉夫 後來多次向美國表示,「我們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為和平聯合起 來,那麼就不會有戰爭。那時,如果有某個瘋子想挑起戰爭,我們只要用手指嚇 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靜下來」。1赫魯曉夫的論調掩蓋了現代戰爭根源,美 化了帝國主義,不能不造成國際上的思想混亂。 早在蘇共二十大召開期間,中國共產黨和一部分兄弟黨對蘇共二十大提出的 有關國際共運的路線和觀點,特別是對「全盤否定斯大林」和片面強調「和平過 渡」,就持有不同意見。但蘇聯把蘇共二十大的綱領、路線、政策當作金科玉律, 強迫各兄弟黨接受。中國共產黨向蘇共領導人反覆表明了自己的原則立場,只是 分歧沒有公開。 這時的赫魯曉夫已感受到中國力量的壯大正嚴重威脅著其在社會主義陣營和 國際共運中「一家之主」的地位,從而加劇了其固有的「恐華症」。1955年9月, 赫魯曉夫居心叵測地請求西德總理阿登納幫助他「對付赤色中國」。1958年赫魯 曉夫兼任部長會議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更熱衷於謀求與美國共同主 宰世界事務,並把中國視為最大障礙。於是,他接連向中國施加政治、經濟,乃 至軍事壓力,力圖控制中國;控制不成,就把分歧公開化,並挑起種種事端。 1958年,蘇聯要求在中國「共同建設」和使用一所長波電台並與中國建立「聯 合潛艇艦隊」,企圖控制中國海軍,中國予以拒絕。 1959年6月,赫魯曉夫在訪美前夕,片面撕毀中蘇雙方於1957年簽訂的國防 新技術協定,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樣品和生產原子彈的技術資料。9月9日又 不顧中國方面的多次意見,由塔斯社發表了關於中印邊境事件的聲明,公然袒護 印度擴張主義,把中蘇分歧公佈於眾。9月15—27日,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同美 國總統舉行戴維營會談。艾森豪威爾希望赫魯曉夫壓制中國放棄解放台灣、發展 獨立核力量的立場。訪美結束後,赫魯曉夫飛往北京,他為美國充當說客,說什 麼不要有意地試探資本主義的勢力,勸中國作出「臨時性」的讓步和犧牲,不要 解放台灣。這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的駁斥和斷然拒絕。 以後蘇共領導變本加厲地對中國進行攻擊。在1960年6月召開的社會主義國 家兄弟黨代表布加勒斯特會議上,對中國搞突然襲擊和圍攻。蘇共領導還把兩黨 之間的理論分歧擴大到國際關係上。1960年7月,蘇聯政府片面決定,在一個月 內撤走全部在華的蘇聯專家1390人,廢除了257個科技合作項目,停止供應許多 重要設備和物資,企圖施加經濟壓力使中國屈服。 從1960年夏天開始,蘇聯不斷在中蘇邊境尋釁滋事。中國政府屢次主動建議 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是蘇聯政府拒不承認存在中蘇邊界問題,拒絕進行邊界問 題的談判。直到1964年2月才勉強同意雙方在北京舉行邊界談判。但在談判中無 視中國方面公正合理的態度和建議,堅持沙俄的侵略擴張政策,拒不承認是沙俄 把不平等條約強加於中國,還想佔有他們違約多佔和企圖侵佔的中國領土,從而 導致中蘇邊界談判於1964年8月中斷。 1961年10月蘇共召開二十二大,赫魯曉夫在會上指名攻擊有不同意見的阿 爾巴尼亞勞動黨。鑒於赫魯曉夫的蠻橫態度,中共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率團提前回 國,兩黨關係開始全面惡化。 1961年中國正處於嚴重困難時期,蘇聯逼迫中國連本帶息償還在抗美援朝時 蘇聯支援中國軍事物資的貸款。 1962年4、5月間,蘇聯當局通過其駐新疆的機構和人員,在伊犁地區引誘 和脅迫6萬餘名中國公民跑到蘇聯,在中國政府再三抗議和交涉後,仍然頑固地 拒絕遣返。同年10月,中印邊界衝突中,蘇聯又公開偏袒印度,迅速增加對印度 的經濟、軍事援助。 蘇聯採取的所有這些惡化兩國關係的嚴重步驟,在國際關係史上是罕見的。 蘇聯完全背棄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從1963年3月開始,以中蘇兩黨為中心,展開了公開大論戰。 1964年4月,蘇聯《真理報》第一次稱中共為「叛徒」。9月,蘇共的一份 宣傳提綱把中國稱為「世界革命運動的主要敵人」,並準備在組織上公開同中國 決裂。可是,還沒有來得及走這一步,1964年10月16日赫魯曉夫下台。同日,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4年赫魯曉夫離職後,中蘇關係繼續惡化,1965年2月,蘇聯部長會議主 席柯西金在訪越途經北京期間,以「援越」的名義,要求在中國建立空中走廊和 基地,但遭到中國方面理所當然的拒絕;1965年3月,蘇共新領導召開了赫魯曉 夫沒有來得及召開的分裂會議,導致中蘇兩黨徹底決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終於 正式地完全分裂。1966年10月,蘇聯政府單方面決定中國全體留學生離蘇回國。 1966年,大批蘇軍進駐中蒙邊界,對中國北疆造成嚴重威脅。1969年3月2—15 日,蘇聯武裝入侵中國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地區,製造了嚴重的流血事 件。 蘇聯的上述作法,都是企圖壓制中國服從於蘇美爭霸全球與共同主宰世界的 需要,因為在蘇聯看來,實現其目標的最大「內部」障礙乃是中國,這是它難以 容忍的。 二、社會主義陣營分歧的加深與走向解體 蘇中兩黨兩國分歧的日益擴大,反映了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愈演愈烈,這種 鬥爭還在蘇聯與東歐各國關係中步步加深,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正是這一過程的 邏輯結果。 蘇共二十大以後出現的一系列事件,曾使各國共產黨工人黨和各社會主義國 家感到有必要協調共同的策略,消除分歧,為此而在1957年11月舉行了有64個 黨參加的代表會議,通過了《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當時,以毛澤東為 團長的中共代表團從大局出發,一方面提出《關於和平過渡問題的意見提綱》, 對蘇共只提和平過渡,不提非和平過渡,並把和平過渡僅僅歸結為議會道路提出 了批評和自己的修正案;另一方面,為了照顧蘇共領導的困難而作了妥協,最後 與蘇共代表團共同擬定了《蘇共和中共共同起草的宣言草案》,交會議通過。南 共聯盟中央不同意世界劃分為兩個對立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等 提法,而未在《莫斯科宣言》上簽字。 由於《莫斯科宣言》本身不過是各種觀點妥協的產物,莫斯科會議後不久, 國際共運和社會主義國家間表面團結的關係很快就被新的分歧所打破。赫魯曉夫 為了維持蘇聯「老子黨」的特殊地位和壓服社會主義國家跟在蘇聯對外戰略後面 亦步亦趨,日益採取指名攻擊、經濟制裁等各種手段。除對中國的高壓外,還在 1961年對持不同觀點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進行打擊報復,撤回全部在阿技術人 員,停止對阿經濟援助,並在同年10月召開的蘇共二十二大上公開號召推翻阿黨 領導人霍查和謝胡。 及至1964年11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後,其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控制變本加厲。 此時的蘇聯領導人自恃其經濟實力的增長,而加緊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成為繼 美國之後的又一超級大國。其達於頂點的惡劣做法則是於1968年8月以「保衛」 社會主義成果為名,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蘇聯公然武裝侵略一個社會主義國 家的霸權主義行徑最終導致了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 --------------- 1 《真理報》,1961年9月10日。 1 據記載,毛澤東認為,建立共同潛艇艦隊是一個涉及主權的政治問題。他 對蘇聯駐中國大 使尤金說,「你們把俄國的民族主義擴大到了中國的海岸」。(《當 代中國外交》,第114頁。轉自 林軍著《中蘇關係(1689—1989)》,黑龍江教 育出版社,1989,第179頁)。 熾天使書城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國際格局的演變 第二節 西方陣營的分化 一、西歐、日本與美國矛盾的發展 從50年代中期起,西歐、日本經濟已從戰爭破壞中恢復過來並且走向「起 飛」。尤其是1958年1月1日西歐經濟共同體的成立,把西歐經濟聯成一體,提 高了與美國抗爭的能力。美國學者德波特指出,「到了50年代後期,當歐洲(以 及日本的)生產和貿易有了出人意料的發展時,所謂的經常性美元短缺已變為美 元過剩。」1經濟力量的增強,促使西歐各國尤其是幾個西歐大國和日本,有可 能採取更為活躍的外交姿態,向美國的霸權地位和美蘇「兩極」格局挑戰。西歐 則為爭取「歐洲人的歐洲」而同美國進行鬥爭。 首先是美國在西歐的兩大盟國——英國和法國當中開始出現了離心傾向。直 接的觸發因素是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事件。英法深感在關鍵時刻不僅無法寄望於 美國的保護,甚至會被自己的盟友「落井下石」。此後,兩國都積極發展獨立的 核武器,以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則竭力限制兩國發展核力量,要求兩國撥款提 高常規部隊的作戰能力,從而導致了矛盾的加劇。 1962年10月的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美蘇走向緩和。西方內部離心傾向進一 步加強。隨著自身的經濟走向繁榮和對蘇聯恐懼的減弱,西歐國家甚至包括西德 在內都分別制定、提出和執行自己獨立的對外政策。東西方關係的和緩勢頭和西 歐要求獨立發展的傾向,相互促進,是這一時期西歐舞台上的重要特點。法國的 獨立自主外交政策、聯邦德國的新東方政策,是西歐因形勢演變而調整對外關係、 並相應調整對外政策的信號。英國申請加入共同市場成為長期維持與美國「特殊 關係」的英國對外政策的「一個轉折點」。而日本爭取與美國建立「平等夥伴關 係」,則是要求發展其自主獨立傾向的明確表述。 二、戴高樂的獨立外交政策 最早起來向美國領導地位挑戰的是法國總統戴高樂。 1958年6月戴高樂重新上台,隨即於同年10月建立了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1959年1月戴就任第五共和國首任總統。戴是一位典型的民族主義者,奉行獨立 自主的對外政策。他強烈主張歐洲應是歐洲人的歐洲,主張歐洲聯合起來,擺脫 美國人的控制。60年代在法國獲得很大發展的科技革命,特別是其中電子計算 機、原子、火箭技術的廣泛運用,更加強了法國的獨立傾向。 1958年9月,戴高樂在致美英政府首腦的備忘錄中,提出在北約組織中建立 一個由美、英、法三大國組成的理事會,掌握世界政治和戰略問題的決策權。美 國不願讓法國來分享領導權,英國也不想讓法國來沖淡英美的特殊關係,它們拒 絕了戴高樂的建議。 於是,戴高樂政府在1959年3月6日宣佈撤出受「北約」控制的法國地中海 艦隊;7月,又把美國駐法國的戰鬥轟炸機趕了出去。與此同時,法國加緊原子 彈的研製工作,並於1960年2月13日首次試爆成功,戴高樂的態度更加強硬。 1963年1月,他斷然拒絕美國總統肯尼迪提出的「多邊核力量」計劃。這個計劃 要求法國放棄獨立核力量,由美國提供北極星導彈,但只允許美國人的手指扣動 核扳機。1966年3月,戴高樂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法國正式退出北約「軍事一 體化」機構。10月北約理事會被趕出法國。翌年3月,一切外國駐法部隊均被趕 出法國。這些措施,都是對美國霸權地位的嚴重挑戰。 與此同時,戴高樂也在對其他國家關係上採取了一系列獨立自主的政策。為 了恢復法國的大國地位,並促使聯邦德國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戴高樂毅然拋棄法 德宿怨,與阿登納共同努力,實現了其有歷史意義的法德和解。1963年1月22 日,雙方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戴高樂把這個條約看作是抗衡美蘇,制約美 國的有力武器。1964年1月,又衝破美國設置的反華陣線,與中國建交。總之, 戴高樂領導下的法國,與美國相抗衡,促使法美矛盾尖銳化,這是西方陣營分化 的重要標誌。 三、西德勃蘭特的新東方政策 新東方政策是在60年代初,國際形勢、東西方關係出現新變化的情況下逐步 發展起來的。1962年11月,古巴導彈危機後,東西方關係向緩和方向演變,當 時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鑒於蘇美妥協,企圖主宰世界,感到他們已不可能指望美 國去打破德國問題的僵局。而隨著德國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蘇聯、東歐的廣闊 市場是很具吸引力的,繼續推行阿登納時期完全倒向美國的政策,越來越不利於 德國自身的發展。於是他響應法國戴高樂的號召,加強德法合作。1963年1月, 兩國簽訂《法德合作條約》。條約規定兩國首腦和有關部長分別定期舉行會晤, 以求協調政策,並在外交、經濟、防務、教育和青年等方面加強聯繫和合作。但 這時西德仍強調「必須同美國保持團結」。1966年12月,基督教民主聯盟康爾 特·基辛格繼阿登納和艾哈德之後出任總理,組成了包括社會民主黨主席勃蘭特為 外長的聯合政府,開始調整對外政策。1967年1月,西德同羅馬尼亞建立外交關 係,標誌著哈爾斯坦主義即將結束,這也是後來宣佈的新東方政策的先導。 1969年9月,勃蘭特上台任總理後,正式宣佈實行「新東方政策」,以完全 取代以哈爾斯坦主義為基礎的外交政策。由於德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從俾斯麥以 來,每個時期都有一個相應的東方政策,為了加以區分,人們習慣地把勃蘭特的 東方政策,稱為「新東方政策」。 勃蘭特解釋說,「我們的東方政策實際上有三重目標:改善同蘇聯的關係; 同東歐各國關係正常化;暫時解決德國兩部分的關係」。顯然,其中最主要的是 改善德國兩部分的關係。要通過接近來實現東德的轉變。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必 須先改善同蘇聯的關係;而改善同蘇聯的關係的必要前提,是聯邦德國保證戰後 歐洲邊界的不可侵犯,以滿足蘇聯鞏固戰後歐洲現狀的要求。1970年8月和12 月,聯邦德國政府分別同蘇聯和波蘭簽訂了德蘇《莫斯科條約》和德波《華沙條 約》,保證了戰後歐洲邊界的不可侵犯,承認民主德國和波蘭之間的奧得—尼斯 河邊界線。改變了前此歷屆政府所不承認的立場。 1972年12月21日,兩個德國簽訂了「基礎條約」。這是自1949年德國分為 兩個國家以來,兩個德國之間簽署的第一個國家關係條約,從而實現了兩國關係 的正常化。一年以後,西德又分別同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等東歐國 家建立外交關係。這些條約表明,60年代以來,聯邦德國也在突破美國對西歐的 戰略限制,而獨立自主地向蘇聯、東歐推行緩和對話政策。這是西歐實力增強, 美國實力相對下降的必然結果。 四、英國加入共同市場 作為美國在西歐的主要盟國英國,曾長期堅持三環外交,1958年歐洲經濟共 同體成立後,英國為了同它相抗衡,聯合瑞典、丹麥、挪威、瑞士、奧地利和葡 萄牙等國於1960年5月組成「歐洲自由貿易聯盟」1。但不久即改弦更張,開始 逐步放棄英美特殊關係,主動向西歐國家靠攏,積極要求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 這個變化的原因在於:英國的經濟狀態和國際地位江河日下,到1967年它的國民 生產總值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已由第二位降為第五位,先後被西德、日本和 法國趕上。英國同英聯邦國家的經濟紐帶鬆弛了,同西歐6國的經濟關係卻日益 密切。隨著美國霸權的衰落,對英國來說,「英美特殊關係」也漸漸失去了作用。 英國擔心再游離於共同體之外,它在歐洲的經濟與政治地位必將繼續下降,最終 失去對歐洲的影響力,也難以保其安全與獨立。因此,英國決定轉向共同市場。 1961年、1967年英國兩次申請加入共同市場,均因不願完全放棄「英美特殊 關係」,被戴高樂否決。1970年初,新上任的英國首相希思開始推行以西歐為重 點的外交政策,以建立「歐洲人的歐洲」。同年11月戴高樂逝世。這一年,英國 提出第三次申請,終於進入談判階段,並於1971年6月與西歐「共同市場」6國 就英國參加「共同市場」的各項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協議。英國為此付出了很大代 價,答應最終同意放棄英美特殊關係和取消英聯邦「帝國特惠制」,實施共同的 農業政策,放棄英鎊作為儲備貨幣的特權地位,承擔較重的財政繳款,共同體方 面則給予適當照顧。1973年1月1日,英國加入共同市場,這對英國外交政策來 說是一次重要的調整,並增強了共同體同美蘇打交道的能力。 五、日本反對美國控制的鬥爭 舊金山單獨媾和後,日本統治集團制定的國策是:經濟上爭取最大限度的美 援,軍事上依靠美國的「保護傘」,外交上採取「向美一邊倒」,把國家的首要 目標放在恢復和發展本國經濟上。1日本1955年生產恢復到戰前水平。1950年 至1970年間,日本工業生產以年均增長14%的高速度發展,到1968年國民生產 總值達1419億美元,超過了英、法和西德,成為僅次於美國、蘇聯的世界第三經 濟大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居第二位。這一年日本還從債務國變成債權國。自60 年代起,隨著美國霸權地位的衰落和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壟斷資本謀求擴 大商品和投資市場,要求逐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日美之間控制與反控制鬥爭逐 漸激化起來。 日美貿易鬥爭以1965年為分界,這一年日本對美貿易從入超轉為出超。以後 日本的順差數額直線上升,這就導致了日美貿易摩擦的連續發生。1968年,日對 美貿易順差突破10億美元,引起了1968年至1972年的第一次日美貿易摩擦。經 過長期談判,日本於1972年限制了紡織品和鋼鐵出口,並減少了對美國的限額進 口商品的項目,才使第一次日美貿易摩擦平息下來。但是,往後日美經濟發展不 平衡更形加劇,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日美經濟、政治摩擦的進一步加劇。到了70 年代,日本已一再強調要發揮其與經濟大國相稱的政治作用。 美日兩國的控制與反控制鬥爭早已顯露端倪。1956年10月日方不顧美國阻 撓,與蘇聯簽署聯合宣言,規定兩國結束戰爭狀態,恢復外交關係。1957年2月, 雙方互派了大使。1961年池田首相同肯尼迪會談時,把日美關係說成「平等夥伴 關係」。日本內閣還表示「要拋棄把日本看成好像是美國附庸的可恥想法」。美 日控制與反控制的鬥爭突出的表現是修改1951年簽訂的《美日安全條約》的問 題。日本人民一直強烈反對這個條約。日本統治集團在50年代後半期也開始普遍 對這個條約的不平等性表示不滿。他們利用日本人民的反美運動,對美國施加壓 力,使美國最終不得不於1960年1月同日本共同簽署了《日美共同合作安全條 約》,即新日美安全條約,以代替1951年的舊約。新條約確認美國有權繼續在日 本駐軍和保持軍事基地,但限定雙方必須就此進行協商,並刪去了舊約中美國可 以鎮壓日本國內「暴動和騷亂」的條款;此外,規定在日本管理下的領土上受到 武裝進攻,雙方將採取行動以對付共同危險。 新日美安全條約的簽訂,意味著日本在依附於美國的前提下,取得了更大的 自主權,加強了同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1969年11月日美兩國同意自動延長新 日美安全條約並簽訂美國歸還沖繩行政權的協定。1972年5月,美國把沖繩行政 權正式移交日本,但保留駐軍權。至此,日美領土爭執最終解決。 綜上所述,到60年代後半期,西方帝國主義陣營已逐步分化,這歸根到底是 資本主義經濟不平衡發展的結果。 -------------- 1 A·W·德波特:《歐洲與超級大國》(中譯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第242頁。 1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宗旨是消除成員國間工業品貿易壁壘,形成一個 大的工業品銷售 市場。對外不實行統一關稅和貿易政策。一體化程度遠低於歐洲 經濟共同體。其成員國的組成多 次變化。目前有瑞典、挪威、瑞士、奧地利、列 支敦士登、芬蘭和冰島。 1 參見吳學文主編:《日本外交軌跡(1945—1989)》,時事出版社,1990, 第44頁。 熾天使書城
【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國際格局的演變 第三節 第三世界的興起 一、亞非會議 五六十年代亞非拉地區一件突出的大事就是1955年亞非會議的召開。它標誌 著第三世界的興起。 戰後民族解放運動的勃興,一系列亞非國家衝破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鏈條, 到50年代中期,亞非兩洲已有約30個獨立國家。 獨立後,亞非國家普遍要求增進相互之間的友好關係並促進反對新老殖民主 義的鬥爭。1953年12月,中印兩國政府代表團在北京就印度同中國西藏關係問 題舉行談判時,周恩來總理提出了處理中印兩國關係的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領 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的原則。翌年6月,周 恩來總理先後訪問印度和緬甸,在中印、中緬兩國總理的聯合聲明中,雙方同意 並共同倡導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家關係的準則。它在全世界引起了巨 大反響,首先為越來越多的亞非國家所接受,被稱為「亞洲的憲章」,同時它的 發表也為亞非國家之間友好合作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54年12月,印尼、緬甸、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和巴基斯坦5國總 理決定發起召開亞非會議,邀請中國等25國參加。會議定於1955年4月在印尼 的萬隆舉行。會議旨在促進亞非各國間的友好合作和睦鄰關係;討論與會各國的 社會、經濟與文化問題和關係;討論有關民族主權、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問題; 討論亞非國家和它們的人民在當今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們對於促進世界和平與 合作所能作出的貢獻。除中非聯邦外,其餘24個國家都接受了邀請。中國政府組 成了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出席會議。 亞非會議的召開不是一帆風順的。美國和西方殖民國家懼怕亞非世界的團結 和覺醒。美國《聖路易郵報》當時直截了當地說,「美國希望根本就不召開亞非 會議」。為了破壞會議的召開,4月11日,美國情報機關利用台灣特務在中國代 表團包乘的印航客機中放置了定時炸彈,致使飛機在從香港飛往印尼的途中爆炸 墜海,中國代表團工作人員和中外記者11人罹難。 1955年4月18日,亞非會議衝破了各種阻礙和西方的破壞,在印尼萬隆開 幕。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政府代表團,共約34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印尼總統 蘇加諾在開幕詞中指出:「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的洲際會議」。事 實是,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由亞非國家自己召開的會議。 大多數國家代表在發言中都圍繞促進世界和平、經濟合作和譴責殖民主義三 個題目進行,但也有少數代表的發言偏離大會的宗旨,硬說亞非國家當前面臨的 任務不是反對殖民主義,而是「反對共產主義」。有的則影射攻擊中國。這些言 論使會議氣氛異常緊張,人們擔心會議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這時,周恩來和中國代表團決定將原來的發言稿印發給與會各國代表團,同 時由周總理起草了一個補充發言。4月19日,周總理在大會發言中提出了「求同 存異」的原則,闡述了亞非國家存在著廣泛的共同的基礎,表明「中國代表團是 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指出,這個求同的基礎就是「亞非絕大多數國家和人 民自近代以來都曾經受過、並且現在仍在受著殖民主義所造成的災難和痛苦」, 「從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中找到共同基礎,我們就很容易互相瞭解和尊重、 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慮和恐懼、互相排斥和對立」。他還就不同的意 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問題、宗教信仰問題和所謂「顛覆」活動問題作了解答,闡明 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周總理的發言受到各國代表的讚揚,許多著名政治家前來同 周總理握手、擁抱。連原來在會上發言鼓吹亞非國家當前的任務是同像美國那樣 的帝國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的菲律賓外長羅慕洛也說,「這個演說是 出色的,和解的,表現了民主精神。」1一些在會上攻擊過中國的代表主動與周 總理握手,並表示欠意和懊悔。由於中國代表團提倡的「求同存異」方針獲得了 各國代表的普遍接受,終於保證了會議的順利進行。 4月24日,亞非會議舉行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並一致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後 公報》。公報分7個部分。在《關於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中提出了各國 和平相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這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引申和發展。 亞非會議是世界各國民族解放運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亞非會議的召開 推動了亞非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60年代非洲國家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 潮。僅1960年就有17個非洲國家贏得獨立。1956年埃及人民為蘇伊士運河國有 化而鬥爭,由此而爆發了中東第二次戰爭,沉重打擊了英法帝國主義。 在萬隆精神鼓舞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結盟政策的亞非國家日益 增多,匯成一股新興的政治潮流,為60年代不結盟運動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二、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50年代末60年代初,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取得重大成就,從戰後到1961年, 共有34個亞非國家掙脫了殖民主義枷鎖,取得了獨立。但是他們還面臨著反對帝 國主義、新老殖民主義、維護獨立、發展經濟的嚴峻任務。美蘇建立的兩大軍事 集團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也威脅著新獨立國家的安全。在這種情形下,這些國 家積極謀求維護自身生存發展與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徑。不結盟運動應運而生。 1955年萬隆亞非會議實際上已揭開了不結盟運動的序幕。鐵托曾經指出,不 結盟的「一些原則來自萬隆會議」。第四次不結盟運動東道主、阿爾及利亞主席 布邁丁也指出,「發起我們的運動的由來,應追溯到萬隆會議」。1956年7月, 鐵托、納賽爾和尼赫魯發表聯合聲明,主張各國之間和平共處和友好合作,堅持 民族獨立,反對加入軍事集團。此後,他們又和蘇加諾、恩克魯瑪舉行了會談。 1961年2月至4月,鐵托出訪非洲9國,建議舉行不結盟國家的首腦會議。6月 在開羅召開了籌備會議,規定了「不結盟國家」的五項標準:(1)它的政策應當 是在和平共處和不結盟基礎上的獨立政策;(2)它應當支持民族解放運動;(3) 它不應當是任何使它捲入大國衝突的集體軍事同盟的成員國;(4)它不應當是同 某個大國締結的雙邊聯盟的參加國;(5)它的國家領土不應當有在它同意下建立 的外國軍事基地。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萊德 舉行。出席會議的有25個國家,其中15個國家出席過萬隆會議。這次會議標誌 著不結盟運動的正式形成。會議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或政府首腦會議宣言》 等。 不結盟運動的形成,標誌著第三世界以獨立力量登上國際政治舞台,並從根 本上衝擊著以美蘇兩大國為中心的國際關係格局。不結盟運動積極參與解決有關 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國際問題,逐步改變了過去那種由超級大國和西方國家左 右國際事務的局面。英國路透社指出「不結盟運動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個獨立於 美蘇兩國領導的軍事條約組織的道德力量,強調最初在萬隆會議上獲得贊成的和 平共處原則」。一位西方外交官說,「它在重大問題上敢於直言:它不是一個只 作出消極反應的運動,它太有用了,因此不會消失。」1 三、七十七國集團的誕生 隨著第三世界的興起,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改變剝削它們的舊的國際經濟秩 序,為維護民族利益,發展民族經濟而進行共同的鬥爭。60年代,另一個具有重 大國際影響的組織,即「七十七國集團」誕生。 1963年,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的推動下,第18屆聯合國大會決定召開貿易 和發展會議。當時亞非拉75個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提出了《發展中國家聯合宣言》, 由此形成「七十五國集團」。1964年4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 發展會議上,七十五國集團增加為77個國家和地區,並以《77個發展中國家聯 合宣言》的名稱發表了1963年75國提出的聯合宣言,由此形成「七十七國集團」。 這次會議標誌著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上進一步走上聯合鬥爭的道路。以後「七十 七國集團」的成員國不斷增加,到1985年已增加到125個,幾乎包括所有發展中 國家,但仍沿用「七十七國集團」這個名稱。 1964年12月,聯合國大會決定成立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簡稱貿發會議), 作為一個常設機構。貿發會議每4年召開一次大會。七十七國集團在每次貿發會 議前都召開部長級會議,共商對策。 可以說,不結盟運動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政治組織,七十七國集團則是發展 中國家最大的經濟組織。兩者相互支持,在國際政治經濟鬥爭中起著相互補充的 作用。就在七十七國集團成立的當年10月,在開羅召開的第二屆不結盟國家首腦 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口號。兩個組織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不結盟運動在經濟領域中的活動,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的集體自力更生或者叫 做南南合作上;而七十七國集團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相互關係或 者叫南北關係問題上。就是說,不結盟運動主要通過發展中國家的直接行動來爭 取建立國際新秩序,而七十七國集團主要通過與發達國家在聯合國進行談判來實 現國際經濟新秩序。 不結盟運動和七十七國集團的出現,是第三世界形成的重要標誌。從此,在 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之外,出現了一支由絕大多數亞非拉發展中國家構成的國際 政治力量,給予戰後國際關係中的兩極格局以有力衝擊。 四、中國國際地位和作用的加強 亞非會議後,中國同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關係有了很大發展。到60年代 初,中國同約3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其中大部分是亞非國家,包括拉丁美洲 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古巴。 中國還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同有關鄰國合理解決了邊界問題。1960年10 月,中緬兩國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合理地解決了兩國長達2000公里的邊界 劃分。1961年10月,中國同尼泊爾簽訂了邊界條約;同年12月同蒙古簽訂了邊 界條約;1963年3月同巴基斯坦簽訂了邊界協定;同年11月中國阿富汗簽訂邊 界條約。 中國同印度之間有長達2000公里的邊界,從未正式劃定。但存在一條由雙方 歷來行政管轄所及而形成的傳統習慣線,包括西、中、東三段。1914年英國政府 代表麥克馬洪背著中國中央政府,同西藏代表用秘密換文方式炮製了中印邊界東 段的「邊界線」,即所謂「麥克馬洪線」。這條非法界線把大約9萬平方公里的 中國領土劃給英屬印度。當時中國政府拒不承認這條非法界線,連英國政府自己 當時都不敢公開把這條線畫在地圖上。1959年3月西藏事件1後,印度政府迫不 及待地向中國提出大片土地要求,並越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不斷向中國挑起武裝 衝突,蠶食中國領土。中國邊防軍忍無可忍,於1962年11月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擊潰印軍,消除其侵略據點。但中國真誠希望和平解決邊界問題。自衛還擊戰以 後,立即主動宣佈停火,並從存在於中印雙方之間的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還 將繳獲的軍用物資交還印方,釋放全部近4000名印度俘虜。中國的行動得到國際 輿論的高度讚揚。他們稱讚中國為全世界「樹立了空前的範例」。此後,中印邊 界基本上平靜無事。 為了尋求與亞非國家的合作與友誼,周恩來總理於1963年12月13日至1964 年3月1日,應邀訪問了非洲的阿聯(今埃及)、阿爾及利亞等10國,在順訪了 阿爾巴尼亞之後,又訪問了亞洲的緬甸、巴基斯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3國, 全程108000里,歷時72天,受到熱烈隆重的歡迎。在訪問阿聯期間,周總理發 表了處理同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相互關係的五項原則,即支持非洲和阿拉伯各國人 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支持中立和不結盟政策;支持用自己選擇的方式實現統 一和團結的願望;支持採取和平協商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各國主權應得到其他 國家尊重,反對外來侵犯和干涉。在訪問馬裡時,周總理又提出了對外援助的八 項原則。主要精神是,嚴格尊重受援國主權,不附帶任何條件;援助目的在於幫 助受援國走上自力更生、經濟上獨立發展的道路;提供優質設備,保證受援國人 員充分掌握技術;中國專家同受援國專家享受同樣的物質待遇等。這些原則是社 會主義新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成為反對舊國際經濟關係的銳利武器和 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先聲。 1964年1月中國與法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在同發達資本主義大國建立正式 關係上實現了突破。 1954年8月,中美開始了大使級會談,主要討論緩和台灣地區緊張局勢問題。 中國代表堅決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嚴正駁斥了美方干涉中國內政和企圖 造成「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局面的頑固主張。中美大使級會談雖然時斷時 續,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但在兩國間保持了一條接觸的渠道。這本身就說明美國 孤立中國政策的失敗。 -------------- 1 見李慎之、張彥:《亞非會議日記》,世界知識社,1956,第16,22頁。 1 指我國西藏地方某些上層分子在印度統治集團策動下公開發動的武裝叛 亂。 熾天使書城
【第十三章】 第十一章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國際格局的演變 第四節 美蘇爭霸局面的逐步形成 一、蘇美合作與爭奪的開始 前已提到,赫魯曉夫擔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後,逐步改變了斯大林的對外戰 略,並提出一套爭取同美國平起平坐,實現蘇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基本戰略。 赫魯曉夫提出這一對外戰略的背景是:一方面,世界範圍內國際力量對比已開始 發生重大變化。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使美國稱霸世 界的計劃連遭挫折,蘇聯正好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是,蘇聯國民經濟迅速恢復和 發展,實力大為增強,有可能從實力地位出發執行新的外交政策,特別是環顧全 球,當時唯蘇聯有資格爭取與美國「平起平坐」進行談判。1953年8月,蘇聯氫 彈爆炸成功,結束了美國核壟斷地位,這也使蘇聯有可能就裁軍、歐洲諸問題發 動「和平攻勢」。但赫魯曉夫乞求的「蘇美合作」,與美平起平坐,又反映了赫 魯曉夫領導集團當時儘管野心膨脹卻仍感力不從心的矛盾狀況。這反映在蘇美關 係上一開始強調東西方緩和,而隨著蘇聯實力的進一步增強1和美國實力的相對 削弱,蘇美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便愈演愈烈。 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1954年日內瓦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決議,是東西方緩 和的開始,而對奧地利和約的締結則是一項重要的突破。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奧地利及其首都維也納,由蘇、美、英、法4國分區佔 領。由於冷戰興起,德國分裂,西方國家有意阻撓對奧和約的簽訂,致使這一戰 爭遺留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1954年初,在蘇、美、英、法4國外長柏林會議上,蘇聯提出對奧和約的建 議,並聲明,支持迅速締結對奧和約。1955年4月,奧地利代表團應邀赴莫斯科, 與蘇聯代表團就締結和約舉行了會談。在會談中,奧地利接受蘇聯倡議,保證奧 地利國家中立化。蘇聯表示無償地簽訂對奧條約,並從奧地利撤回蘇聯軍隊。蘇 聯在奧地利問題上的主動外交行動,受到了西方國家的響應。1955年5月15日, 蘇、美、英、法、奧5國外長在維也納簽訂了對奧地利國家條約,即《重建獨立 和民主奧地利的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恢復奧地利主權、獨立和1938年1月的邊 界;禁止奧地利與德國合併或締結任何同盟;奧地利應組成民主政府。盟國對奧 地利管制自條約生效之日起廢止,駐奧盟軍在條約生效後90天內,至遲在1955 年12月31日撤退完畢。 奧地利國家條約的簽訂,結束了四大國對奧地利的佔領,解決了第二次世界 大戰的一大遺留問題,對世界局勢特別是歐洲局勢的緩和起了積極的作用,同時 為四國首腦會議的召開舖平了道路。 1955年7月18日,四國首腦會議在日內瓦開幕。這是自1945年波茨坦會議 以來的第一次四國最高級會議。出席四國會議的首腦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英國首相艾登、法國總理富爾、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布爾加寧。會議的議程是:有關德國、歐洲安全、裁軍和促進東西方之間的接觸, 等等。 會議中,雙方都把德國與歐洲安全這兩個問題聯繫在一起。蘇聯認為,根據 德國現存的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在實現統一以前,可以成為兩個具有平等權利 的國家。蘇聯還提出歐洲安全體系的計劃,它打算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保 持歐洲兩大集團的存在,兩個德國可以分別參加兩個集團,由雙方締結條約保證 不使用武力。第二階段是取消兩大集團,建立全歐安全體系,美國可以成為歐洲 安全體系的成員國。這一方案表明,蘇聯放棄了統一德國的主張,轉向承認兩個 德國。美英在會上提出「自由選舉」,統一德國,保障歐洲安全的主張,旨在並 掉民主德國,按照西德的政治制度建立起統一的德國。 在裁軍問題上,艾森豪威爾提出別出心裁的「開放天空」的建議。包括美蘇 互換本國軍事地圖,允許對方飛機進行「空中攝影」,從而取得國家之間的信任, 作為締結任何裁軍協定的先決條件。赫魯曉夫予以拒絕。認為這是美國針對蘇聯 的一個赤裸裸的間諜陰謀,對正處在發展階段的蘇聯核技術保密是很不利的。四 國首腦會議因意見分歧而未獲成果。 四國首腦會議是戰後東西方首腦首次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對緩和國際緊張局 勢有一定積極作用,但赫魯曉夫大肆吹噓會議的偉大成就,說會議「標誌四大國 關係的轉折點」,它創造了大國和平協商的所謂「日內瓦精神」,則純屬子虛烏 有,倒是反映了蘇聯所追求的是蘇美合作。 1955年6月7日,在四國首腦會議召開之前,蘇聯邀請西德阿登納總理訪問 蘇聯,以便商談實現蘇聯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這是蘇聯 政府第一次直接發給西德政府的照會,意味著蘇聯從國際法上對西德政府的承 認。這是蘇聯政府當時採取的一個引人注目的外交行動。西德政府於1955年6月 30日照會蘇聯,表示接受邀請。但為了使西方盟國放心,阿登納事前赴華盛頓與 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會晤,商談了共同採取的立場。他還向杜勒斯保證說:「聯 邦政府始終不諭地信守已訂立的條約。」 1955年9月8日,阿登納訪蘇,並與蘇聯領導人開始了建交談判。蘇聯的立 場是:兩國建立外交關係,並且不附帶任何先決條件。阿登納則要求把德國統一 和遣返戰俘作為兩國建交的先決條件。經過幾天的艱苦會談,蘇聯同西德之間總 算彌合了他們之間的分歧。雙方決定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蘇聯將在建交後一周 開始釋放戰犯。9月14日,阿登納在飛離莫斯科回國之前,向布爾加寧發了一封 信,聲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代表全體德國人民的,並表示德國的東部邊界不是 最終的邊界。西德政府旋即宣佈,西德同蘇聯建交,並不意味著西德承認同蘇聯 早已建立外交關係的民主德國;今後如有第三國承認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將把這 種承認看作是不友好行動,並將與該國斷絕外交關係。後人將這一政策冠以最初 提出這一主張的當時西德外交部國務秘書哈爾斯坦的名字,稱之為哈爾斯坦主 義。西德的立場自然與當時蘇聯的立場是直接對立的。塔斯社於9月16日發表聲 明指出,蘇聯政府把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看作是德國的一部分,德國的另一部分是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的邊界已由波茨坦協定解決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它 主權範圍內的領土上執行著自己的管轄權。堅持不同意阿登納的聯邦德國「有權 代表整個德國人民發言」的主張。9月20日,即阿登納莫斯科之行後一個禮拜, 蘇聯就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簽訂了重新安排它們相互關係的「蘇聯和德意志民主 共和國關係條約」。條約重申蘇聯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完 全平等、互相尊重主權和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之上的。這就是說,民主德國是一 個主權國家。至此,蘇聯大體上完成了兩個德國的外交部署。 二、赫魯曉夫對蘇美首腦會晤的追求與戴維營會談 赫魯曉夫上台後追求的一個近期目標是訪問美國,企圖通過美蘇首腦會晤來 實現「美蘇合作主宰世界」的戰略目標。但是艾森豪威爾不予理睬。蘇聯便窺測 方向,在全球尤其是在歐洲向美國發起新的外交攻勢,在德國和柏林問題上向美 國施加壓力,觸起一場新的柏林危機。 1958年11月27日,蘇聯政府向西方三大國政府發出照會,要求美、英、法 在6個月內撤出它們在西柏林的駐軍,使柏林成為「自由城市」。否則,蘇聯將 把進入西柏林的過境檢查權轉交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蘇聯此舉的目的是在德國 達到民主統一已不可能的情況下使德國分裂固定化,迫使美國及其西方盟國承認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美、英、法拒絕了蘇聯要它們從西柏林撤軍的要求,並宣稱蘇聯如果封鎖進 入西柏林的通道,它們將不惜訴諸武力。戰後第二次柏林危機發生。 面對西方的強硬態度,蘇聯放低了調子,表示6個月期限決不是最後通牒, 並希望通過國家領導人互訪和會談改善東西方關係。針對赫魯曉夫急於訪問美 國,艾森豪威爾認為這是打破美蘇僵局、軟化蘇聯的好機會。他向國會領袖表示, 他要作出重大的個人努力,以便在卸任之前,把蘇聯領導人哪怕軟化一點點。經 過協商,美蘇於1959年8月3日同時宣佈:艾森豪威爾邀請赫魯曉夫在同年9月 訪問美國;赫魯曉夫邀請艾森豪威爾秋後到蘇聯訪問。據赫魯曉夫自己回憶,當 收到艾森豪威爾的邀請信時,「我簡直不能相信我的眼睛」。看來美國已經把蘇 聯當作平等夥伴了,「我們最後迫使美國承認了與我們建立更密切關係的重要性。」 1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魯曉夫訪問美國。為了給他壯行,在他訪美前 夕,蘇聯發射了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在訪美期間,赫魯曉夫和他的隨行人員先到 各地參觀了10天,最後在艾森豪威爾陪同下前往馬里蘭州的總統療養地戴維營, 與艾森豪威爾進行了兩天會談。會談中雙方就美蘇關係、德國和柏林問題交換了 意見。誰也不願作出實質性讓步。不過,會談公報宣佈雙方在柏林問題上「恢復 談判」,在國際爭端中不訴諸武力,並宣佈艾森豪威爾總統應邀於1960年春正式 訪蘇。於是,會談產生了「戴維營精神」式的美蘇緩和。赫魯曉夫是第一位訪問 美國的蘇聯最高領導人。他的美國之行雖未產生什麼實際成果,但他認為這本身 就給人以蘇美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事務的印象。 但是,戰後美蘇的第一次「蜜月」是十分短暫的。無論是四大國巴黎首腦會 議還是艾森豪威爾訪蘇,都因1960年5月美國一架U—2間諜飛機入侵蘇聯領空 被蘇聯導彈擊落而告吹。轉瞬之間「戴維營精神」煙消雲散,美蘇關係又跌入低 谷,進入新的冷戰僵持時期。 三、從杜勒斯的「和平演變」戰略到肯尼迪的「和平戰略」 隨著蘇聯對外政策的變化和1957年蘇聯在世界上首次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 球衛星,美國當局既看到了希望又深感必須更加注意用「和平的方法」來「縮短 共產帝國主義的預期壽命」。美國對外政策的主要制訂者和「和平演變」戰略狂 熱鼓吹者、艾森豪威爾政府的國務卿杜勒斯,主張用「和平的方法」來「加深共 產黨內部的困難」,以達到「解放」的目的,首先要使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對馬 列主義失去信仰。1他非常重視要把和平演變的希望寄托在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 的後代上,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三代人身上,非常重視加強對這些國家青年學生 的工作。艾森豪威爾曾在1958年草擬過一個美國和蘇聯大批交換留學生的計劃, 其總數達1萬人之多。他說,「有朝一日,一批新人將會在蘇聯掌權,我要努力 爭取的正是這一代。」 但是艾森豪威爾、杜勒斯時期有關「和平演變」的策略思想仍處於形成時期, 實際辦法不多。到肯尼迪時期,方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戰略策略思想。 1961年1月,民主黨人約翰·肯尼迪在1960年大選中獲勝,登上了白宮寶座。 肯尼迪上台之後就明確提出了「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欖枝」的「和平戰略」。還 提出對非洲的「新非洲政策」,對拉丁美洲的「爭取進步聯盟」,對西歐的「宏 偉計劃」,等等。 所謂「和平戰略」,實質上是在實力地位基礎上靈活運用文武兩手稱霸世界 的全球戰略,其矛頭首先對準了社會主義國家。肯尼迪及其謀士們總結了過去對 社會主義國家搞「遏制」「圍堵」無助於「和平演變」的教訓之後,強調在和平 共處、和平競賽的口號下,通過援助、貿易、旅行、科技與文化交流,設法削弱 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對俄國的經濟和意識形態的依附狀態,從出現在鐵幕上的 任何裂縫中培養自由的種子」,「把共產黨世界帶進我們所尋求的多樣化的自由 世界中來」。這一「和平戰略」也是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主張以「糧食用於和 平」計劃、「攀親戚」運動,派遣「和平隊」等等,爭取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 把它們納入美國戰略軌道。為了以強大的軍事力量推進美國的全球擴張,肯尼迪 提出了「靈活反應戰略」,即既準備打有限核戰爭和核大戰,也準備打常規戰爭 與特種戰爭。 四、維也納交鋒和「柏林牆」事件 在肯尼迪任期內,美國對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採取了武裝干涉行動。美 國特別懼怕共產主義在古巴的得勢,其第一次干涉就是支持古巴流亡分子入侵古 巴。1961年4月17日,中央情報局裝備和訓練的反卡斯特羅的1400多名古巴流 亡分子,乘美國運輸船並在中央情報局僱傭人員所駕飛機的掩護下,由古巴南海 岸的豬灣(吉隆灘)登陸。在短短72小時內全部被擊潰。中央情報局所預言的古 巴本土反卡斯特羅的起義並未發生,使美國的這場間接軍事入侵遭到徹底失敗。 在肯尼迪政府支持古巴流亡分子豬灣入侵失敗之後,赫魯曉夫趁機倡議舉行 美、蘇高級首腦會議,試圖摸清肯尼迪外交政策的底牌,並向肯尼迪這位年輕的 美國總統施加壓力。肯尼迪想利用這個機會挽回因豬灣事件失去的威望,因而接 受了赫魯曉夫的挑戰。 1961年6月3日和4日,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在維也納進行了兩天的會談。會 談的主要議題有雙邊關係、裁軍、禁止核試驗條約,柏林和老撾問題等。討論的 焦點集中在柏林問題上。赫魯曉夫重新提出了1958年曾提出過的要求,即使柏林 成為自由城市,美國、英國和法國從西柏林撤軍。如果西方國家拒絕,蘇聯將單 獨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媾和,那時西方國家進入西柏林都須得到德意志民主共和 國的同意。肯尼迪斷然拒絕赫魯曉夫的要求。 維也納會談結束後,赫魯曉夫決心在西柏林問題上與肯尼迪較量一番。1961 年7月初,他宣佈暫停紅軍的復員,並將蘇聯的軍費增加1/3。肯尼迪立即作出了 強硬的反應。他認為西柏林是美蘇對抗的焦點,表示決不容許西方被趕出西柏林。 他要求國會追加32.5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徵召部分後備役人員和國民警衛隊,擴 大民防計劃,修築防空設施。頓時間美國和蘇聯劍拔弩張,持續近3年的柏林危 機開始進入新的高潮。 1961年8月13日,蘇聯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封鎖東、西柏林之間的邊界, 並從15日起沿著東、西柏林的分界線,在東柏林境內修築起一道「柏林牆」,防 止東柏林人西逃。這一出其不意的行動使美國及其西方盟國措手不及,惱怒之至。 它們雖然並不想和蘇聯發生全面軍事衝突,不得不把「柏林牆」作為既成事實加 以接受,但肯尼迪為了向蘇聯顯示美國保衛西方在西柏林利益的決心,向赫魯曉 夫提出不惜一戰的警告。接著,他派遣副總統約翰遜訪問西柏林,同時還命令一 支1500名美軍全副武裝沿高速公路通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檢查站,開到西柏林。 蘇聯對此沒有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柏林牆既已築起,10月10日,赫魯曉夫在蘇 共二十二大上正式取消了要求美、英、法於1961年12月底以前撤出西柏林的期 限。不久,赫魯曉夫凍結了德國和西柏林問題。美、蘇關係得以再次緩和下來。 柏林危機的結束,是美蘇進行軍事對抗後妥協的結果。但這次危機的結束並沒有 消除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而是為新的危機埋下了種子。 就在柏林危機過程中,美、蘇雙方之間核軍備競賽迅速升級。「柏林牆」築 起兩個星期後,蘇聯撕毀美、蘇兩國為期3年的禁止核試驗協議,恢復一系列核 試驗。肯尼迪明確地知道蘇聯是虛張聲勢,對美國不會構成任何真正威脅,但他 不甘示弱,在9月命令恢復地下核試驗。美、蘇軍備競賽又進入一個高潮。 五、古巴導彈危機和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與防止核擴散條約 赫魯曉夫還試圖在加勒比海地區同美國進行較量。1961年美、古斷交。蘇聯 取得了打入美國在西半球勢力範圍的機會。蘇聯向古巴提供經濟、軍事援助。美 國感到不安。1962年8月底,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在上空發現古巴近程導彈發 射場。肯尼迪總統立刻在9月4日對蘇聯發出警告。蘇聯予以否認。但是在10 月14日後,U—2飛機拍攝到蘇聯正在古巴修建的中程與中遠程導彈發射場的照 片。 10月16日,肯尼迪下令召集由政府各主要部門官員和顧問組成的國家安全 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議,在絕對保密的情況下研究關於蘇聯在古巴設置導彈的對 策。委員會提出各種建議,其中主要是對導彈發射場進行空襲和對古巴進行海上 封鎖。最後決定先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迫使蘇聯撤走導彈。如果封鎖不起作用, 再實行空襲。 10月22日晚,肯尼迪通過電視向全國正式通報蘇聯在古巴設置中程導彈的 「驚人」消息,宣佈對古巴實行名為「隔離」的海上封鎖,以切斷正在運往古巴 的武器運輸線。肯尼迪聲稱美國的政策是把從古巴向西半球任何國家發射的核導 彈視為蘇聯對美國的襲擊,必將招致美國的全面報復。他要求蘇聯立即從古巴撤 出所有中程導彈。 根據肯尼迪的命令,180多艘美國軍艦在加勒比海進行巡邏,形成對古巴的 嚴密的海上封鎖。美國設在古巴的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也得到加強。載有核彈頭的 B—52轟炸機飛上古巴周圍的上空,美國在全世界的海、陸、空三軍部隊進入最 高戒備狀態。一場前所未有的可能觸發核戰爭的危機籠罩了美國和全世界。 就在肯尼迪進行戰爭威脅,核戰爭一觸即發之際,自知蘇聯仍處於軍事劣勢 的赫魯曉夫無可奈何地後退了。10月26日和27日,赫魯曉夫兩次寫信給肯尼迪, 建議以蘇聯撤出在古巴的導彈換取美國不入侵古巴的保證。並要求美國從意大利 和土耳其撤走美國導彈。肯尼迪在覆信中許諾如蘇聯迅速撤出它在古巴的導彈美 國就不入侵古巴,但對赫魯曉夫要美國從土、意撤走導彈的要求不予理睬。肯尼 迪要求蘇聯立即作出答覆,否則美國就不得不採取軍事行動。肯尼迪政府的軟硬 兼施,終於迫使赫魯曉夫在10月28日的覆信中撤回要求美國從意、土撤走導彈 的先決條件,同意從古巴撤出蘇聯的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結束了。 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兩國之間的一次核賭博。這場危機不僅對美、蘇關係, 而且對整個國際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蘇把世界推到核 戰爭的邊緣,各自也深深受到核武器致命威脅的震動。在危機結束以後,美國和 蘇聯從各自利益出發,設法避免用核訛詐方式處理兩國之間的關係,開始作出努 力,緩和兩國關係和國際緊張局勢。同時,兩國合謀保持核壟斷地位,限制其他 國家發展核武器。其實際措施是雙方加快了就禁止核試驗達成協議的步伐。 1963年7月15日,美、英、蘇在莫斯科恢復談判,並很快達成協議。8月5 日,3國代表在莫斯科簽署《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 約》(以下簡稱《部分核禁試條約》)。條約於同年10月10日生效。此後,約 有100個國家加入該條約。條約規定,締約各國保證在大氣層、外層空間或水下 「禁止、防止並且不進行任何核武器試驗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還保證「不 引起、鼓勵或以任何方式參加」上述核武器試驗爆炸或其他核試驗。但這項條約 並沒有真正限制住美、蘇核軍備競賽,因為條約並不禁止地下核試驗,在條約簽 訂後的5年裡,核試驗的次數增加了,而不是減少。運載核武器的導彈和其他運 載工具更是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美、蘇簽訂的《部分核禁試條約》是一個意在鞏固美蘇核壟斷地位的條約。 美蘇企圖以此限制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研製和發展核武器。然而,美、蘇壟斷核 武器的目的沒能達到。1960年,法國試製成功第一顆原子彈。進入60年代後, 中國加快了研製核武器的步伐。法國拒絕在《部分核禁試條約》上簽字,中國則 揭露了美蘇的企圖,指出正確途徑應是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1964年10 月,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給了美蘇核壟斷與核訛詐政策以有力打擊。 同時中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美國和蘇聯在達成《部分核禁試條約》的同時,還於1963年8月達成協議, 在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建立由電傳打字機構成的所謂「熱線」,供雙方領導人保 持聯繫,以避免由於誤會而爆發戰爭,特別是核戰爭。 1968年美蘇又聯合拋出所謂「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並於同年7月簽署。這 標誌著美蘇在核武器問題上的更大勾結。條約主要內容是:有核國家保證不直接 或間接地將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轉讓給無核武器國家,或幫助這些國家製造 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無核武器國家保證不製造或以其他方法取得核武器或 其他核爆炸器械,不從其他國家接受核武器或其他核爆炸器械,也不索取或接受 這方面的援助。條約掩蓋美蘇核競賽是世界緊張局勢的根源,反而歸罪於「核擴 散」。條約還規定國際原子能總署有權檢查無核國家的核技術情況,這就為美蘇 利用國際組織肆意干涉別國內政打開了大門。 --------------- 1 根據官方統計數字,以1960年與1950年的國民收入相比,蘇從1950年 占美國31%變為1960年的占美的58%。10年內縮小了27個百分點。 1 轉自《國際關係史(1945—1980)》下冊,武漢大學出版社,1984,第228 頁。 1 參見杜勒斯:《戰爭或和平》,世界知識出版社,1959,第19頁。 熾天使書城
【第十四章】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變化 第一節50年代蘇聯東歐國家改革運動的興起 一、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的初建 南斯拉夫解放後,曾照搬蘇聯模式,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到 1947年,工農業生產基本恢復到戰前水平。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這種集權式的 管理體制日益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障礙。1948年蘇南關係破裂後,蘇聯和其他東歐 國家單方面撕毀了過去同南斯拉夫簽訂的一切貿易和經濟協議,對南斯拉夫進行 經濟封鎖,施加政治壓力,南斯拉夫在經濟上和政治上遇到巨大困難。1950年南 斯拉夫又遭到嚴重的自然災害,糧食收成只有正常年景的50%左右,出現了嚴重 的饑荒。在這極其困難的時刻,以鐵托為首的南斯拉夫共產黨頂住了外來壓力, 認真研究和總結本國經濟建設中的經驗教訓以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認識 到照搬蘇聯模式是行不通的。他們決心根據南斯拉夫國情,探索一條新的社會主 義建設道路。就在這種背景下,一種新的社會主義建設模式——社會主義自治制 度在南斯拉夫誕生。 1949年12月,南斯拉夫聯邦政府經濟委員會和工會聯合會中央理事會聯繫 會議通過了《關於國營經濟企業成立工人委員會和開展工作的指示》。根據這個 指示,在一些企業開始進行工人自治的試點工作。到1950年年中,全國有529個 企業選舉建立了工人委員會。在這段試驗的基礎上,聯邦議會於1950年6月通過 《關於工人集體管理國家經濟企業和高級經濟聯合組織的基本法》,即工人自治 法,宣佈在所有國家企業中實行工人自治。法令規定:「工人集團通過企業的工 人委員會和管理委員會,以及聯合幾個經濟單位的高級經濟組織的工人委員會和 管理委員會來管理這些企業。」1工人自治法的頒布,標誌著南斯拉夫自治制度 的正式開始。 工人自治法頒布後,在全國工礦企業中普遍成立了工人委員會。但是,由於 國家計劃制度未作相應改革,工人委員會的職權受到很大限制。針對這種情況, 聯邦議會於1951年12月通過了《國民經濟計劃管理法》,改革計劃體制,國家 計劃只規定國民經濟各部門發展的主要比例,不再給企業下達指令性計劃指標, 使指令性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 1953年聯邦議會通過新憲法,確認自治原則為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 礎,並把工人自治從工礦企業擴大到國民經濟所有部門以及教育、科學、文化、 保健等部門。按照新憲法規定,將生產資料的國家所有制改為社會所有制,由勞 動者直接管理生產資料。新憲法還規定,在聯邦和共和國兩級議會中設立生產者 院(後改為聯合勞動院),由勞動者選出的代表直接參加社會事務的管理。 實行工人自治後,企業的自主權逐步擴大,有權按照國家計劃要求自行制訂 生產計劃,自由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所得利潤約2/3左右以投資基金稅形式上 交給國家,其餘部分留歸工廠。工人的收入取決於企業經營的好壞。在工人自治 時期(1950—1963),企業的權限一般只限於處理簡單再生產領域方面的問題, 擴大再生產的積累資金仍由國家掌握。工人委員會最初的權限較小,主要起咨詢 作用,國家機關和企業經理作為國家的代表在企業中仍起決定作用。只是到了這 階段後期,工人委員會管理企業的權限才逐步有所擴大。 隨著工人自治的實行,對農村的生產關係也進行了一定調整。1952年南共六 大決定在農村社會主義改造中放棄蘇聯模式。1953年3月頒布法令,宣佈農民可 以自由退社和解散合作社。到1960年,合作社只剩下100多個。為了把個體農民 的產品納入社會主義軌道,政府鼓勵個體農民同農業合作社和國有農場簽訂供銷 合同。政府還努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加強國有農場的建設,要求把國有農場辦成 農工聯合企業。 為了適應自治制度的發展,1952年南共第6次代表大會正式把南斯拉夫共產 黨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1954年1月,南共聯盟第3次非常中央全會 批判了以聯盟中央執委、聯邦人民議會主席米洛萬·吉拉斯為代表的關於將南共聯 盟改組為協會團體、實行多黨制的觀點,撤銷了吉拉斯的黨內外一切職務,後來 又將其開除出黨。1958年南共聯盟七大通過的南共聯盟綱領明確規定,南共不再 干預行政工作和經濟工作,它的主要任務是從事政治思想工作,起引導作用。 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中最早拋棄蘇聯模式,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國家。 改革促進了工業生產的發展。1953—1963年,南斯拉夫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達 13.8%,國民收入增長1倍。第二個五年計劃(1957—1961)提前一年完成。 二、蘇共第二十次代表大會與蘇聯改革的探索 1956年2月14—25日,蘇共召開第二十次代表大會。這是斯大林逝世後蘇共 召的第一次代表大會。赫魯曉夫作了黨中央工作總結報告。報告分析了國內外形 勢,總結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提出了今後的任務。在理論部分,赫魯曉 夫提出一系列新觀點:(1)關於現代防止世界戰爭的可能性問題。他認為,只要 帝國主義存在,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是「絕對正確的」,但在目前,情況已經根本改變,由於有強大的社會主義陣 營存在,和平力量已增長到足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戰的發動,因此,「現代戰爭並 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1同時他也指出,列寧關於只要帝國主義存在,引起戰 爭的經濟基礎也將存在的原理仍然有效,因此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2)關於和 平共處問題。他宣佈,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過去是現在仍 然是我國對外政策的總路線」。2他強調和平競賽的重要性,認為社會主義體系 必將在和資本主義體系的競賽中取得勝利。(3)關於不同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 的形式問題。他認為,由於世界舞台上的根本變化,各個國家和民族向社會主義 過渡的形式將會越來越多樣化,而且這些形式的實現,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將 要同內戰連在一起,不應把暴力和內戰看成是過渡的唯一形式。他認為,在某些 資本主義國家中,工人階級「有可能通過議會的道路向社會主義過渡」,即有可 能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在議會中取得穩定的多數,「並且使議會從資產階級民主 的機構變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從而和平地過渡到社會主義。 二十大選出新的中央委員會,新當選的133名中央委員中只有79人是原十九 大的中央委員。赫魯曉夫繼續當選為黨中央第一書記。2月24日,大會在完成了 預定的正式議程之後宣佈閉幕。當天深夜,赫魯曉夫突然通知代表再次開會,向 他們作了長達4小時的《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報告,即「秘密報告」。赫 魯曉夫在報告中嚴厲批評斯大林鼓勵個人崇拜、違背集體領導、濫用權力、破壞 法制、批准鎮壓無辜,以及對法西斯德國入侵警惕不夠,造成衛國戰初期蘇軍失 利等錯誤。赫魯曉夫把產生個人崇拜的根源歸結於斯大林的個人不良品質。秘密 報告打破了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揭開了問題的蓋子,對人們震動很大。但報告 未能對斯大林的功過作出歷史的全面評價,未能找出錯誤的根源並得出應當汲取 的教訓。 二十大後,蘇共中央於1956年6月30日發表了《關於克服個人崇拜及其後 果的決議》,同時在全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平反工作。據統計,1956—1957年間, 有700—800萬人被釋放,500—600萬已死的人得到平反。在文化方面,政府放鬆 了書報檢查。 赫魯曉夫的做法遭到一些領導人的反對。1957年6月18日,蘇共中央主席 團召開特別會議。會上,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人嚴厲譴責赫魯曉夫的內外政策。 主席團的多數成員要求赫魯曉夫立即下台。赫魯曉夫拒絕接受這一決定,說主席 團無權解除他的第一書記職務,要求召開中央全會討論他的去留問題。6月22日, 蘇共中央全會開幕。經過幾天激烈爭論,中央全會於29日通過《關於馬林科夫、 卡岡諾維奇和莫洛托夫反黨集團的決議》,譴責他們「反對中央委員會的列寧主 義路線」,反對二十大所贊同的「消除個人崇拜的錯誤和後果」的方針,走上了 「派別鬥爭的道路」。全會把他們開除出中央委員會。1958年3月,最高蘇維埃 以布爾加寧參與反黨集團活動為由,免去了他的部長會議主席職務,任命赫魯曉 夫接任。這樣,蘇聯的黨政大權就集中在赫魯曉夫一人手中了。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在經濟政治領域的若干方面進行了改革的嘗試。 第一,改革農業管理體制,調整農業政策。斯大林執政時期,由於農業政策 失誤和管理體制上存在嚴重缺陷,造成蘇聯農業長期徘徊不前。為改變農業落後 局面,赫魯曉夫當政後採取了以下幾方面的措施: (1)糾正農業部門中違反物質利益原則現象,改變農產品採購制度。 蘇聯從30年代起實行農產品義務交售制,集體農莊每年要向國家義務交售一 定數量的農產品,其價格遠遠低於成本。1952年牛肉義務交售價格僅為成本的 5%,豬肉為6%,牛奶為22%;1953年穀物義務交售價格只有成本的10%。1958 年6月,蘇共中央全會決定,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按地區規定統一價格 將農產品賣給國家的統一收購制度,並規定採購價格應反映農產品的生產成本, 並保證農莊有一定的贏利率。1952—1964年,蘇聯農產品採購價格平均提高2.54 倍,其中穀物提高7.4倍,經濟作物提高58%,牲畜提高15.09倍,牛奶提高3.55 倍。由於取消義務交售制和多次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農業生產已經成為贏利的 部門,從而從經濟利益上提高了集體農莊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 (2)改革農業計劃管理制度,擴大農業企業制訂計劃的自主權。1955年以 前,蘇聯在農業方面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國家對農莊、農場下達繁 多的計劃指標,詳盡規定各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播種時間、技術措施、收割期 限、產量等等。農莊、農場沒有經營自主權,不能因地制宜地進行生產。1955年 3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通過《關於改變農業計劃工作》的決議,廢除國家下 達繁多計劃指標的做法,改為國家只下達農畜產品收購指標這一項計劃。這項改 革擴大了農莊的經營自主權,有利於農莊因地制宜地安排生產。但是,這項決議 沒有得到認真貫徹。 (3)改組機器拖拉機站,使農莊擁有農業機器。斯大林當政時期,按照生產 資料不是商品的理論,機器拖拉機不賣給農莊,而由國家成立的機器拖拉機站代 耕,國家收取實物報酬。1958年2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了《關於進一步發展集 體農莊制度和改組機器拖拉機站的決議》,決定將機器拖拉機等農業機器賣給農 莊,並將機器拖拉機站改組為技術修理站。到1959年年底,蘇聯已將近120萬台 (標準台)拖拉機、30萬台聯合收割機賣給農莊。原有近8000個拖拉機站,到 1960年改組為3500個技術修理站。這項措施結束了「一塊土地,兩個主人」的 不合理現象,並使集體農莊從此免除了向國家交納實物報酬,從而減輕了農莊的 負擔。同時,這項措施也是對斯大林關於生產資料不是商品理論的一次衝擊。但 是,由於推行過急,使農莊要在短期內購買國家多年積累起來的農業機器,又要 建造機房和修配廠,因此,負擔極其沉重。許多農莊不得不取消其他項目的建設, 這給當時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特別對一些貧窮的農莊來說,國家一下子把 如此巨額的農機購置費用負擔壓到它們身上,使它們處於更加困難的境地。 (4)加快合併農莊,並將經濟薄弱農莊改組為國營農場。赫魯曉夫執政時期, 加快了在50年代初就開始的合併農莊的進程,並從50年代中期起將部分經濟薄 弱的農莊轉為國營農場。這兩種做法使農莊的數量大為減少。1953—1964年,農 莊的數目從93300個減為38300個。平均每個農莊的農戶從1950年的不到100戶 擴大到1965年的426戶。與此同時,由於部分農莊轉為農場,加上在墾荒區建立 的農場,使得國營農場的總數從1953年的4857個,增加到1964年的10100個。 (5)扶植家庭副業經濟。從1953年起,蘇聯開始減少家庭副業的義務交售 定額,提高義務交售農產品的價格,從飼料、運輸工具、銷售等方面為發展家庭 副業提供方便。1957年7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又通過決議,從1958年1月起 取消農莊莊員和其他個人副業的各種農產品的義務交售,代之以支付較高價格的 國家收購。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業經濟得到迅速發展。1958年同1953年相 比,個人副業生產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1%。 (6)大面積開墾荒地。赫魯曉夫在發展農業生產上主要採用粗放經營方式, 即通過擴大播種面積增加穀物產量。1954年2月23日,赫魯曉夫在中央全會上 作了《關於進一步擴大蘇聯穀物生產和開墾生荒地及熟荒地》的報告。同年3月 2日,蘇共中央作出決議,決定由國家投資在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烏拉爾及 伏爾加河流域等地區開墾大面積荒地。接著,赫魯曉夫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投入到墾荒中去。據統計,1954—1960年期間,共開墾荒地4183萬公頃。新墾區 成了東部地區新的穀物生產基地。但是由於不尊重客觀規律,破壞生態平衡,致 使新墾區發生嚴重風蝕和沙暴。1962年夏,幾百萬公頃土地遭風蝕。赫魯曉夫時 期,未能把墾荒的成果真正鞏固下來。 赫魯曉夫在農業方面的改革沒有觸及集體農莊制度本身,還是集中勞動,按 勞動日分配,吃大鍋飯,因此不能從根本上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僅如此, 赫魯曉夫在1958年以後還對某些有利於發展農業的措施採取收縮的政策。例如 1958年以後,他放棄了鼓勵發展家庭副業的政策,並對家庭副業進行了不適當的 限制。結果,導致家庭副業萎縮,私人經濟減少。1964年和1958年相比,私人 經濟的播種面積、私養牲畜產量都減少了13%—15%。同時,赫魯曉夫把一批批 的集體農莊轉變為國營農場,增加了國家的財政負擔;不斷合併集體農莊,使得 農莊規模過大,難於管理,陷於困境。 赫魯曉夫在改革調整農業過程中,辦了不少主觀盲動的事。他看到美國種植 玉米對發展畜牧業收益甚大,就不顧蘇聯多數地區氣溫低、雨量少的自然條件, 強行擴大玉米的種植面積。1953年,全蘇的玉米播種面積只有350萬公頃,1962 年達到3700萬公頃,占穀物播種面積的1/4以上。結果由於絕大部分玉米未能成 熟,造成穀物歉收。 赫魯曉夫的農業改革儘管很不徹底,政策有很多失誤,但從總的方面來看, 它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蘇聯農業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推動了蘇聯農業發展,其積 極作用和進步意義是主要的。1958年和1953年相比,蘇聯農業總產值增長了50%, 其中穀物增長了63%,由1953年的8250萬噸增加到1958年13470萬噸。農民的 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集體農莊莊員1958年平均勞動報酬比1953年增長82%。 第二,改革工業管理體制。30年代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權的計劃管理和部門管 理體制,壓抑了地方、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造成經 濟效益低下。隨著經濟建設規模的擴大,經濟管理體制的弊端更為突出。赫魯曉 夫執政後,發現中央很難把全國20多萬個企業集中管理好,就力圖改變這種高度 集中管理體制。他陸續把1.5萬個中央直屬企業下放到加盟共和國管理,同時擴 大了加盟共和國的管理權限。在進行了一系列局部改革的基礎上,1957年進行了 大規模的工業和建築業管理體制的改組。 1957年2月,赫魯曉夫在黨中央全會上作了《關於進一步改進工業和建築業 的管理組織》的報告,要求把工業和建築業的日常領導重心從中央轉移到地方, 採取分區管理的形式。5月10日,最高蘇維埃公佈了相應的法令。根據法令,撤 銷了10個全聯盟部、15個聯盟兼共和國部和113個加盟共和國部,中央保留的 全聯盟工業部和建築部有:航空工業部、造船工業部、無線電工業部、化學工業 部、中型機器製造部和交通運輸建築部;把全國劃分為105個經濟行政區,各區 設國民經濟委員會,原屬中央各部的企業移交給所在行政區的國民經濟委員會管 理,撤銷的原屬加盟共和國部的企業,一部分移交給國民經濟委員會,另一部分 轉交給地方蘇維埃。國民經濟委員會對企業的具體領導是通過專業管理局和職能 處(局)實現的。改組後的工業和建築業管理結構為:蘇聯部長會議——加盟共 和國部長會議——經濟行政區國民經濟委員會——工業和建築業企業。改組後, 中央直屬企業的產值在全蘇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45%下降到6%,經濟行政區國 民經濟委員會管轄的工業佔全蘇工業總產值的72%,地方工業占22%(1959年統 計)。 工業和建築業管理體制改組對改變中央過分集權的弊端,發揮加盟共和國和 地方積極性,促進地區經濟的綜合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這次改組只不過 是把部門行政管理體制改為地區行政管理體制,領導經濟的方法和企業的地位沒 有發生實質性變化,原來管理體制的主要弊病依然存在。不僅如此,由於在處理 中央與地方關係時走向另一極端,權力下放過了頭,致使國家喪失了對國民經濟 必要的集中統一領導,使地區的分散主義和本位主義滋長氾濫,造成嚴重的地方 割據,引起了國民經濟的混亂。此外,在大改組中涉及大量人事變動,侵犯了相 當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對此又未妥善處置,因此增加了人為阻力。1958年後,赫 魯曉夫又採取措施加強中央集中管理,陸續將物資分配權、計劃編製權和建築業 的管理權收歸中央;1960年把105個經濟行政區合併為100個,1962年又減少為 47個;1963年設立蘇聯部長會議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統一領導全蘇的工業和建 築業,並且出現了各類工業部門的全國性委員會。結果,到1963年時,工業管理 機構不僅沒精簡,反而擴大了2、3倍。1957年工業管理體制改革「是一次不成 功的試驗」,造成了蘇聯經濟增長速度的下降。據統計,改革之前的1951—1955 年,蘇聯社會總產值、國民收入和工業產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為10.8%、11.3% 和13.1%,而到1956—1960年,分別降為9.1%、9.0%、和10.4%,1961—1965年 又分別降為8.5%、6.6%、和8.6%。 60年代初,赫魯曉夫開始尋求新的改革方案。1962年9月9日,哈爾科夫工 程經濟學院教授利別爾曼在《真理報》上發表了以《計劃、利潤、獎金》為題的 文章,主張用利潤、獎金等經濟手段而不是用行政手段來刺激企業的生產,建議 國家給企業只下達各種產品的數量和交貨期限兩個指標,其餘完全由企業自行制 訂,並逐步取消物資的統一調撥。文章引起強烈反響。1962年9月到1963年底, 《真理報》等報刊組織了全國性大討論。利別爾曼改革方案得到赫魯曉夫的支持, 並從1964年起開始在一些企業中進行試驗。赫魯曉夫支持的這場圍繞利別爾曼建 議所進行的理論討論和改革試驗,為後來的經濟體制改革作了輿論上和實踐上的 準備。 赫魯曉夫的工業管理體制改革雖不算成功,但他執政時期蘇聯工業還是有了 明顯的進展。1953—1963年,蘇聯工業產值增加了1.7倍,平均每年增長10.5%。 科學技術也得到了迅速發展。1954年6月2日蘇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 電站;1957年8月26日和10月4日,先後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洲際導彈和第一 顆人造地球衛星;1961年4月12日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 第三,改革政治體制。斯大林當政時期,蘇聯形成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社 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受到破壞。赫魯曉夫上台後主要採取了以下兩項改革措施: (1)建立幹部更新制度,限制幹部任期。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 大正式提出建立幹部更新制度,並把它列入蘇共綱領和章程。黨章規定:蘇共中 央主席團委員,以及設有州的加盟共和國黨中央領導機關的成員,連續當選不得 超過3屆,每屆任期4年;不設州的加盟共和國黨中央、邊疆區委、州委以及市 委、區委領導機關的成員連續當選不得超過3屆,每屆任期2年;基層黨組織書 記連續當選不得超過2屆,每屆任期1年。黨章又規定:「某些黨的活動家,由 於他們享有公認的威信,具有高度的政治品質、組織品質和其他品質,可以在更 長時期內連續選入領導機關」。 (2)加強法制,整頓和改組國家安全機關。清除貝利亞後,蘇聯重新把內務 部一分二,於1954年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即「克格勃」),分開後的內務 部,變成一個只是維護社會治安的機構,權力大大縮小。1960年1月撤銷了蘇聯 內務部,將其職權轉交給各加盟共和國內務部。克格勃後來雖然發展成一個龐大 的組織,起秘密警察的作用,但它的地位和職權仍然趕不上過去的蘇聯內務部。 它不能包攬逮捕、偵查、審判、執行判決的全部過程,也不再像過去的內務部那 樣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而是必須接受黨和政府的領導。 赫魯曉夫在蘇聯所處社會發展階段問題上提出了一種超越階段的左傾錯誤理 論觀點。1959年,他在蘇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提出:「蘇聯進入全面展開共 產主義建設的時期」。1961年,他在蘇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更進一步提出了 蘇維埃國家「已變為全民的國家」,蘇聯共產黨已「成了全體人民的黨」的理論, 並規定了蘇聯建成共產主義的具體時間表,提出蘇聯要在20年內,即到1980年 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這種急於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左傾錯誤認識,阻礙了改革 的深入,使其難以建立起一個符合蘇聯國情的經濟政治體制。 赫魯曉夫推行的經濟政治體制改革帶有探索和開創的性質。這些改革措施, 有的成功,效果顯著;有的雖有成績,同時伴有錯誤;有的很不徹底,前後不能 貫徹始終;有的則是心血來潮的蠻幹。這些改革極大地衝擊了蘇聯傳統體制的各 種弊端,但並未根本改變高度集中的傳統管理體制模式。進入60年代後,改革的 矛盾日益突出,赫魯曉夫領導的主觀任意性也日益嚴重,最後終於導致他本人 1964年的下台。 三、匈牙利事件和匈牙利改革的醞釀 匈牙利建立人民政權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都取得一定成就。但是,黨的 第一書記拉科西不顧本國國情,照搬蘇聯政治經濟模式。在經濟上,片面強調優 先發展重工業,完全不顧缺乏原料的狀況,提出把匈牙利建設成一個「鋼鐵國家」, 結果造成農、輕、重比例失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51—1953年,職工工資先 後下降11%、17.8%和13%以上。在政治生活中,拉科西集黨政大權於一身(1952 年8月起兼任政府總理),大搞個人崇拜,排擠、打擊異己。1948年蘇南關係破 襲後,匈牙利大搞清洗「鐵托分子」運動,被清理審查的黨員、幹部有20萬人左 右,約佔全國人口的1/50。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拉伊克等一批高級幹部被處決, 卡達爾被捕。政治局委員、國民議會主席納吉·伊姆雷因在農業合作化問題上反對 拉科西的左傾路線於1949年被解除黨政職務。 斯大林逝世後,在赫魯曉夫的壓力下,拉科西被迫辭去政府總理職務,由納 吉接任總理。納吉上台後,調整了政策:降低重工業發展速度,大力發展輕工業 和農業;貫徹自願入社原則,允許農民退社和解散合作社;實行對外開放;允許 小私有企業存在;加強法制建設,實行政治大赦;宣佈宗教信仰自由,滿足教會 的正當要求。蘇共領導指責納吉發展輕工業的方針是錯誤的。在1955年3月和4 月召開的兩次中央全會上,拉科西主持批判了納吉的所謂「右傾路線」,解除了 納吉的黨內外職務。同年12月,納吉又被開除出黨。拉科西的極左路線和蘇聯對 匈牙利內政的干涉,引起了匈牙利人民的嚴重不滿。 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個人崇拜,擴大社會主義民主, 實行政治經濟改革。1956年3月17日,布達佩斯知識界成立了裴多菲俱樂部, 選出由20人組成的執行局,其中13人是黨員。俱樂部十分活躍,各種辯論常常 通宵達旦。國內形勢十分緊張。同年6月30日,匈黨中央通過決議,譴責俱樂部 進行反黨反人民活動,宣稱要嚴懲「集合在納吉周圍的右派分子」。蘇共領導對 匈牙利的局勢極為不安,7月派米高揚趕赴匈牙利進行干預。在蘇聯壓力下,拉 科西被迫辭去黨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格羅繼任。格羅執政後,繼續堅持拉科西 路線,但在輿論壓力下,被迫下令將300多名「鐵托分子」釋放,並為拉伊克平 反。10月6日,根據黨中央決定為拉伊克等4名被害領導人舉行國葬。30多萬布 達佩斯群眾自發擁上大街,護送送葬隊伍。這次葬禮實際成為一次政治示威。10 月13日,格羅被迫下令逮捕判處拉伊剋死刑的前國防部長法爾卡什。14日,政 治局宣佈恢復納吉的黨籍。但是這些讓步已無法平息群眾的不滿。10月17日, 匈作家協會黨組通過決議,要求召開特別黨代表大會,民主選舉新的領導機構。 10月21日,波蘭黨抵制蘇共干預、選舉哥穆爾卡為中央第一書記的消息傳到匈 牙利,布達佩斯民情激奮。翌日,裴多菲俱樂向黨中央提出十點要求。隨後,布 達佩斯各大專院校學生團體召開聯繫會議,決定23日舉行聲援波蘭人民的示威遊 行,並向政府提出十六點要求。十點和十六點要求的主要內容是:進行政治經濟 改革,清算拉科西的罪行,由納吉出任黨政最高領導職務,民主選舉各級領導幹 部,撤走蘇聯駐軍,維護民族尊嚴與獨立。 10月23日,布達佩斯的幾千名大學生走上街頭舉行和平示威遊行,遊行隊 伍迅速增加到十多萬人。遊行群眾一路湧向國會大廈廣場,一路前往電台大廈。 在國會大廈廣場上,納吉在群眾的要求下發表了講話。晚八時,電台廣播了格羅 的講話,一方面表示要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另一方面又指責有人利用自由製造「民 族沙文主義騷動」,揚言要進行反擊,粉碎敵人的陰謀。格羅講話無疑是火上澆 油,使矛盾進一步激化。少數壞人乘機挑撥,擴大事端。當天夜晚,一些人向電 台發起衝擊,和守衛電台的保安部隊發生交戰,並佔領了電台。隨後又攻佔國際 電信局、《人民自由報》編輯部以及一些武器倉庫和警察哨所。深夜,黨中央舉 行緊急會議,決定改組政府和政治局。24日上午黨中央發表公告,宣佈由納吉出 任政府總理,接著又宣佈實行戒嚴,並請蘇聯出兵恢復布達佩斯的秩序。中午, 納吉發表《告全國人民書》,稱首都發生的暴動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呼籲停止流 血衝突,恢復秩序,表示將實行政治和經濟生活民主化。10月25日,匈黨中央 舉行會議,在米高揚和蘇斯洛夫的參與下,決定解除格羅的職務,由卡達爾擔任 第一書記。不過,這時的匈牙利勞動人民黨已陷於瓦解。與此同時,事態進一步 惡化,暴亂迅速波及全國各地。 10月28日,納吉在廣播講話中轉而把這場暴亂說成是「革命」,宣佈蘇軍 應匈牙利政府的要求將撤離布達佩斯。29日,納吉下令解散國家保安機構。30 日他又宣佈取消一黨專政,允諾在秩序恢復後即舉行自由選舉。 納吉的妥協退讓助長了反革命勢力的氣焰。「劍與十字」、「白色衛隊」、 「血盟」等250多個不法組織進行破壞活動。國際帝國主義極力挑撥,進行蠱感 宣傳,並通過各種形式支持暴亂分子。暴亂分子打開監獄,釋放所有罪犯,包括 9000名刑事犯,近4000名前黨衛軍分子、戰犯以及其他政治犯。10月30日,武 裝暴亂分子攻佔勞動人民黨布達佩斯市委大樓,殺害了市委第一書記和守衛大樓 的公安戰士。各地發生多起屠殺共產黨人和保安人員事件。 11月1日,傳來蘇軍開進匈牙利的消息。納吉召見蘇駐匈大使安德羅波夫, 向蘇聯提出抗議。當天,納吉宣佈退出華沙條約組織,實行中立,呼籲聯合國進 行干預。11月3日組成四黨聯合政府,納吉任總理兼外交部長。 10月31日,以卡達爾為主席的黨中央6人主席團宣佈解散匈牙利勞動人民 黨,重建新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11月1日,卡達爾離開布達佩斯。11月4 日,卡達爾通過索爾諾克電台發表《告匈牙利人民書》,宣佈匈牙利工農革命政 府成立。新政府請求蘇聯出兵幫助恢復國內秩序。同日,蘇軍再次開進布達佩斯, 暴亂逐步被平息。納吉政府垮台,他本人逃往南斯拉夫駐匈大使館避難。111月 7日,卡達爾和工農革命政府其他成員回到布達佩斯。11日,卡達爾宣佈徹底平 定了武裝暴亂。 十月事件給匈牙利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20億福林,約相當於當時匈牙利全 年國民收入的1/4。 十月事件後,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認真總結事件的原因和教訓,決心糾正 拉科西時期的錯誤,至60年代中對政治經濟體制進行了局部的調整和改革。政治 上,改善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法制,安定社會秩序,穩定政治局 面,挽回黨在人民群眾中失去的威信。經濟上,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第一,針 對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的現象,降低積累率,放慢重工業的發展速度,把農業、 輕工業置於優先發展地位;第二,調整農業政策,改革農業體制,廢除農產品義 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承認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中使 用了強制手段,允許農民退社。初期,合作社的耕地急劇減少,1957年只佔全國 耕地的10%。從1958年起採取自願互利原則,重新進行農業合作化。到1961年 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耕地佔全國耕地的93%,基本上完成了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國家取消了對合作社和國營農場的指令性計劃,改用價格、稅收、信貸等經濟手 段進行調節;第三,在工業方面實行局部改革,著手制訂全面改革方案。1962—1963 年實行工業管理體制改組,取消各部所屬大批總管理局,建立托拉斯,減少管理 環節。1964年成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委員會經過反覆研究討論,制訂出改革 的總體方案。上述政治經濟措施使匈牙利的政治經濟形勢逐步穩定,為全面進行 經濟改革作了必要的準備。 四、波茲南事件和波蘭改革的開始 波蘭解放後,波蘭人民先後在工人黨和統一工人黨領導下迅速醫治好了戰爭 創傷。但是這時在如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黨內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以總書記哥穆爾卡為首的一部分領導人認為,波蘭的政治傳統和民族特點與蘇聯 有很大差異,因此不能照搬蘇聯模式,應該從波蘭自己的國情出發,走波蘭自己 的社會主義道路。1948年8月,波蘭工人黨中央委員會批評哥穆爾卡犯了「右傾— 民族主義傾向」的錯誤,撤銷了他的總書記職務,後又將他開除出黨,逮捕入獄。 哥穆爾卡下台後,由貝魯特任總書記。貝魯特在政治上打擊持不同意見的同志, 1948—1949年,在消滅「民族主義傾向」的口號下,對波黨進行了三次大清洗, 約有1/4的黨員受牽連,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在經濟建設中照搬蘇聯模式,大 量資金用於重工業,導致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影響人民生活水平正常提高。上述 失誤引起波蘭人民的不滿。 蘇共二十大在波蘭引起了強烈反響。波黨新領導人奧哈布(貝魯特於1956 年3月12日逝世)公開承認黨在過去犯了很多錯誤。4月20日,政府宣佈大赦, 釋放了1000多名政治犯。但是,波蘭領導人沒有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群眾生活,沒 有著手改革舊的政治經濟體制。 1956年6月上旬,波茲南斯大林機車車輛廠工人要求減少稅收和增加工資。 地方政府表示無權作出決定。於是工人便派出代表團前往華沙機械工業部請願。 當局表示可以考慮減少稅收,但拒絕增加工資。當代表團把請願失敗的消息用電 話告知本廠工人後,工人決定立即到自由廣場集會,再次向市政府請願。6月28 日,全廠1.6萬多名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示威,沿途有不少群眾加入。當市委領 導拒絕接見工人代表,人群中又傳出派往華沙的代表團被扣留的消息時,全場嘩 然。敵對分子利用群眾的不滿情緒進行煽動,使矛盾進一步激化,事態進一步擴 大。有人高喊「要麵包,要自由!」「到監獄去!」等口號。部分遊行者衝擊市 委大樓和專政機關,槍擊公安人員。當局出動警察進行鎮壓,造成50多人死亡, 200多人受傷,幾百人被捕。當晚事件被平息。 6月29日,波蘭領導人講話稱這次事件是「挑釁分子」在「帝國主義特務和 暗藏的反動分子唆使下」,企圖「奪取人民政權」。6月30日,當局採取了一些 緩和矛盾的措施:原機械工業部部長被撤職;向斯大林機車車輛廠徵收的650多 萬稅款將分期退還給工人;為事件中的受難者舉行安葬儀式等。7月,波黨召開 二屆七中全會,奧哈布在發言中把引起波茲南事件的主要責任歸結為「中央和地 方領導者的官僚主義和愚昧無知」。10月,當選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書記的哥穆 爾卡認為,波茲南工人走上街頭「抗議的並不是人民波蘭,並不是社會主義。他 們抗議的是我們社會制度普遍存在的並且也是他們痛苦地感覺到的弊病,抗議的 是對於社會主義——他們的理想——的基本原則的歪曲」;「把痛心的波茲南悲 劇說成是帝國主義特務和挑釁分子鬧出來的,這種笨拙的企圖在政治上是非常幼 稚的。」1 波茲南事件後,波蘭統一工人黨二屆七中全會通過《關於政治經濟局勢和黨 的主要任務》的決議,決定擴大社會主義民主,調整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比例,提 高工人工資,降低農產品的交售額。8月,撤銷了1949年譴責哥穆爾卡等人的決 議。同年10月,波黨召開二屆八中全會,堅決抵制蘇聯對波蘭內政的干預和壓力, 選舉哥穆爾卡為中央第一書記。哥穆爾卡執政後,重新提出「波蘭道路」,著手 改革政治經濟體制。 在政治方面,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平反冤假錯案,保證議會具有最高權力機 關的地位,加強同統一農民黨、民主黨的合作,擴大工會、合作社和社會團體的 民主權利。 在經濟方面,1957年制定了「管理體制和計劃體制改革提綱」,決定將中央 下達的幾十項指令性指標減至8項,並將部分中央管轄企業下放給省管理;建立 工人委員會,擴大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的權限;放慢投資速度,穩定就業,維持市 場平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到重要地位;允許解散違反自願原則建立的和經 營不善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強調充分調動個體農民的積極性。經整頓,80%的農 業生產合作社被解散。 哥穆爾卡的這些措施,調動了波蘭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性,因而迅速扭 轉了形勢。1956—1958年,波蘭工業產值增長了31%,農業產值增長了15.4%, 職工實際工資提高了24.8%。 --------------- 1 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一分冊)》,北京師院出版社 1990年版,第561頁。 1 2 《蘇聯共產黨第20次代表大會文件彙編》,第38—39,35頁。 1 經交涉,納吉於1956年11月23日離開使館,隨即被蘇軍逮捕。1958年 6月被匈最高人民法院判處死刑。 1 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一分冊,北京師院出版社,1990, 第585頁。 熾天使書城
【第十五章】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變化 第二節 六七十年代蘇聯東歐國家改革的發展與挫折 一、蘇聯的新經濟體制 1964年10月14日,蘇共中央全會鑒於赫魯曉夫「犯有主觀主義和唯意志論 的錯誤」,解除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和蘇共中央主席團委員職務,次日又解除其 部長會議主席職務。全會選舉勃列日涅夫接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1966年起改稱 總書記)。10月15日,最高蘇維埃任命柯西金為部長會議主席。1965年12月, 波德戈爾內接替米高揚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1977年起勃列日涅夫又 兼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和國防會議主席。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繼續推行赫魯曉夫執政時期開始了的新經濟體制試驗, 並積極著手全面的經濟改革。1965年9月,蘇共中央全會通過了《關於改進工業 管理、完善計劃和加強工業生產的經濟刺激》的決議。10月,蘇共中央和蘇聯部 長會議又通過了《關於完善計劃工作和加強工業生產經濟刺激》的決議,決定正 式實行新經濟體制。 這次改革的基本原則是:(1)在不改變集中管理體制的前提下,擴大企業經 營管理的自主權,以提高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2)管理經濟在繼續保持行政 方法的同時,突出經濟方法,加強經濟槓桿的作用;(3)貫徹國家、企業和職工 個人三者利益相結合的方針,使工人從物質利益上關心企業的生產成果。改革的 措施主要有: 第一,取消經濟行政區管理體制,恢復部門管理體制,加強經濟的集中領導, 但適當兼顧地區管理原則。 第二,減少下達給企業的計劃指標,擴大企業經營管理的自主權。改革後, 國家下達給企業的計劃指標由原來的近30個減少為9個,從而使企業制定計劃的 權限相應有所擴大;國家撥給企業的固定資金和流通資金,由企業自行使用支配; 企業經理有權確定本企業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有權根據勞動法招收或解雇職 工,有權確定職工的勞動報酬形式及具體的獎勵指標和條件,有權確定部分職工 的附加工資。 第三,建立企業經濟刺激基金。企業經濟刺激基金的內容包括發展生產基金、 物質鼓勵基金以及社會文化措施和住宅建設基金三項。基金的來源主要是企業的 利潤留成,一般占企業總利潤的40%左右。這樣,企業經營的好壞,將直接影響 經濟刺激基金的數額,從而刺激企業和職工從物質利益上關心改進企業的經營。 第四,採用經濟方法刺激企業完善管理。內容包括:(1)調整工業品批發價 格,其原則是使價格最大限度反映社會必要勞動消耗。價格的水平必須保證每個 正常工作的企業除了補償生產消耗外,還要有充足的利潤完成上繳財政任務和建 立企業經濟刺激基金;(2)實行生產基金付費制,即企業佔用的固定生產基金和 流動資金要按一定比例向國家上繳基金使用費。付費率一般占企業基金總額的 6%。其目的是促使企業有效地使用國家撥給的生產基金,避免設備積壓,加強資 金流轉;(3)加強信貸槓桿的作用,包括擴大信貸範圍,實行有差別的利率政策, 採用區別對待的貸款原則等。 新經濟體制從1966年開始正式推行,原計劃在三年內基本完成,實際上到 7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這項變革。 70年代,蘇聯開始推行以集約經營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戰略。為此從70年代 初起實行以建立聯合公司為核心的工業管理體制改革。聯合公司的類型有:(1) 生產聯合公司,由同一工業部門的若干企業和相關組織組成的經濟綜合體;(2) 科研生產聯合公司,是以科研機構為主體,合併有關企業、設計、工藝等機構組 成科研、生產和經營相統一的綜合體;(3)工業聯合公司,全蘇和共和國工業聯 合公司是行業性的統一的生產經營綜合體,是介於部和生產聯合公司之間的中間 管理環節。建立聯合公司的主要目的是:第一,通過加強生產集中和專業化協作 來提高生產效率;第二,加強科研與生產的結合,加速科技進步;第三,減少管 理環節,提高管理效率;第四,把行政管理和生產經營兩種職能結為一體,使權 責統一。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參加聯合公司的企業或單位保持法律上 的獨立性,致使許多聯合公司並未成為真正有機的綜合體,而是一種鬆散的混合 體,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979年7月,蘇共中央和部長會議又通過了《關於改進計劃工作和加強經濟 機制對提高生產效率和工作質量的作用》的決議,規定了進一步改革的一系列措 施,主要有:第一,改進計劃體系。把五年計劃作為國家計劃的主要形式和組織 經濟活動的基礎,重視長期計劃的作用,建立長期(10年、20年)、中期(5年) 和短期(年度)相結合的計劃體系。把5年的累計成果作為評價企業完成計劃好 壞的主要依據;第二,改進經濟核算,加強物質刺激。決定在2、3年內把基本核 算單位由企業過渡到聯合公司,並在部一級推廣經濟核算制;第三,用經濟方法 管理科技。各部建立統一的科技發展基金,由部集中調配。科研組織實行經濟核 算制,科研成果實行有償使用制。 70年代初期和末期的改革,實質上是1965年改革的繼續,是對新經濟體制 的修補和完善。 新經濟體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原來經濟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病,部分地調整 了蘇聯社會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方面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某些環節,因而符合蘇 聯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八五」計 劃期間(1966—1970),一些國民經濟主要指標的增長速度超過了「七五」計劃 期間的增長速度。按年平均增長速度來說,國民收入由6.6%提高到7.7%,農業總 產值由2.3%提高到4.1%,社會勞動生產率由6.4%提高到6.8%,只是社會總產值 和工業總產值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由8.5%和8.6%下降為7.4%和8.4%。這一時期, 蘇聯進一步縮小了同美國的經濟差距。據蘇聯官方統計,蘇聯的工業總產值在 1965年為美國的65%,1977年上升到80%以上,同一時期,國民收入由59%上升 到67%。而據美國國務院的計算,蘇聯1950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美國的33%,1975 年上升為53%但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只是對原來的管理體製作了一些修補,並 沒有從根本上克服原有體制所固有的弊病和矛盾。蘇聯改革後實行的仍是一種高 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這種體制仍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仍不能有效地 刺激經濟的發展。所以進入70年代後,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蘇聯經濟增長速度 出現了下降的趨勢,並且這種趨勢帶有長期化的特徵。(見下表) 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長速度下降情況表(%) 二、匈牙利的改革 1966年5月,在前一時期局部改革試驗的基礎上,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 央通過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指導原則》的決議。1968年1月,正式宣佈全面推行 新經濟體制。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礎上,把 計劃管理同市場調節結合起來,把中央對經濟的領導同擴大企業的自主權結合起 來,把經濟管理中的經濟手段同行政手段結合起來,以經濟手段為主。改革的主 要措施有: 第一,改革計劃體制。除重要消費品以及有關國防工業、國際合作項目和國 家重要投資項目等外,均取消了國家向企業下達指令性計劃指標的制度。中央主 要抓宏觀經濟決策,國家計劃主要決定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和主要比 例,而且只作為參考指標下達給企業,不具有指令性。企業在國家計劃指導下, 根據市場和自身特點制定發展計劃。當企業計劃和國家計劃出現矛盾時,如屬國 家計劃脫離客觀實際,就實事求是地修改國家計劃,如果是由於企業只顧自身利 益而背離國家計劃的要求,國家就通過稅收、信貸等各種經濟手段,迫使企業從 經濟利益上關心和接受國家計劃,必要時還可使用行政手段。 第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鼓勵企業間的相互競爭。在發揮市場作用 方面採取的重要措施是把生產資料也作為商品直接投入市場進行買賣,用市場買 賣代替由中央統一調撥生產資料和統一分配產品的制度,從而促進企業之間在市 場上的競爭,並通過市場競爭的作用來促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與此相應,對價 格體制進行了改革,把工業品由國家統一定價的制度,改為由國家定價和企業定 價相結合的制度。匈牙利實行三種價格制度,即固定價格、協議價格和自由價格。 價格調整的趨向是固定價格比重減少,自由價格比重增加。這種多樣和靈活的價 格制度,一方面為企業間進行競爭,發揮市場作用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又能通 過價格機制對市場進行必要的控制。 第三,擴大企業自主權。企業在簡單再生產方面享有較充分的自主權,成為 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企業有權決定生產計劃、生產工藝、招收和解雇工人、產品 的銷售、部分產品的價格以及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此外,還有權支配留歸企業 的利潤和折舊費,有權根據國家規定調整工人的工資。國家通過稅收等形式從企 業集中必須由國家統一使用的純收入,通過任免企業領導人以及改組、合併或關 閉企業來行使對企業的支配權。 第四,改變基本建設的投資制度。改革中,取消了由國家預算無償撥款的辦 法,除少數國家的重點項目外,一律改成銀行貸款,並規定在10年內償還。對於 那些能促進國民經濟平衡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和國內生產結構的改造,有 利於出口,同時經營好、贏利高、償還能力強的企業,銀行不僅優先貸款,而且 在利息上給予優惠。 經濟改革促進了經濟發展。1968—1973年,匈牙利經濟平均每年以6%的速 度增長,人民消費水平每年以5—6%的速度提高。同時,整個經濟結構得到改造, 外貿順差、國際收支也保持贏餘。匈牙利經濟學家把這個時期稱之為「黃金時期」。 從70年代中期起,由於西方世界經濟危機和石油漲價,匈牙利商品成本提 高,出口減少,外貿出現逆差,經濟增長速度減慢。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困難成了 某些人主張改革剎車的理由。1974—1978年,匈牙利的改革實際上處於停滯階段。 但是,改革是匈牙利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因此從70年代末起,匈牙利又開始實 行新的改革。 三、哥穆爾卡改革的挫折與蓋萊克的新戰略 1958年,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再次錯誤地掀起批判「南斯拉夫修正主義」 高潮,一些人譴責改革是「鐵托主義傾向」。同時,在波蘭,由於前一時期消費 水平的提高快於生產的增長,居民收入的增加超過了市場商品的供應,因而出現 了財政收支不平衡和市場供求關係失調。在內外壓力下,哥穆爾卡被迫公開表示 與「南斯拉夫修正主義」劃清界限,並在1959年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後放棄了改 革,重新按照「重工業——輕工業——農業」的模式進行工業化。60年代國民收 入中的積累比重不斷上升,從1960年的24.2%上升到1969年29.7%。在這10年 裡,職工實際工資只提高18%。人們把這個時期波蘭的經濟政策稱為「清貧的社 會主義」。1970年12月,波蘭政府決定大幅度提高肉類等46種食品的價格,立 即遭到群眾的反對。格但斯克等沿海城市的數十萬工人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政 府出動軍警鎮壓,造成45人死亡的流血事件。為了平息群眾的不滿,波蘭統一工 人黨於12月20日舉行中央全會,決定解除哥穆爾卡的職務,由蓋萊克接任第一 書記。 蓋萊克上台後,提出「高速發展戰略」,實行高速度、高積累、高消費的三 高政策,以及「開放的經濟政策」和「積極的借款政策」,力圖借助外資和西方 技術高速度地發展波蘭經濟。1971年12月,統一工人黨第六次代表大會通過了 蓋萊克的新戰略。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蓋萊克實施了以下改革措施:(1)減少 中央下達的指令性計劃指標,國家只保留出口產品銷售額、國內市場的供貨額和 投資的最大限額等三個指標;(2)推行企業聯合。這種聯合的大型經濟組織可直 接與國外進行貿易,也可以依據「自我償付」原則向外國借債;(3)改革價格體 系,實行固定價格、極限價格和自由價格三種價格體系,以及進口原材料國內銷 售價接近世界市場價格的辦法;(4)擴大出口貿易,實行企業出口利潤分配的制 度。70年代初期,由於向西方國家借貸的條件比較優惠,同時國內凍結物價和迅 速提高工資的政策刺激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加上1971年和1972年風調雨順, 農業豐收,使第四個五年計劃(1971—1975年)得以超額完成,出現生產和消費 同步高速增長的局面。5年裡,工業生產增加了73%,每年遞增11%;農業生產 增加了33%,每年遞增5%;國民收入增加62%,每年遞增10%;職工實際工資增 加了40%,每年遞增9%。但是,由於盲目引進,借債過頭,不按經濟規律辦事, 致使70年代中期以後波蘭經濟日益陷入困境。1979年國民收入比上一年下降了 2.3%;1980年波蘭外債高達230億美元,遠遠超過了波蘭的償還能力。至此,蓋 萊克的高速發展戰略全面破產。 四、「布拉格之春」的夭折 1968年1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上上下下強烈要求擺脫蘇聯模式,按照自己民 族特點實行政治經濟改革的浪潮的衝擊下,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全會經過激 烈爭論,決定解除諾沃提尼第一書記的職務,由杜布切克接任。3月21日,諾沃 提尼又被迫辭去共和國總統和黨中央主席團委員職務,由斯沃博達接任總統。 1968年3月28日—4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召開中央全會,通過了實 行全面改革的《行動綱領》,宣佈「將進行試驗」,「建立一種十分民主的,適 合捷克斯洛伐克條件的社會主義」。綱領的主要內容是: 第一,改革政治體制,發揚社會主義民主。首先是改革黨的領導體制。綱領 認為,黨的領導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但這並不意味著黨可以壟斷一切權力,到 處發號施令,而主要是應該民主地集中人民的意志,科學地反映社會的需要,在 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提出正確的政策和主張,並「通過黨員的工作和自 己理想所具有的說服力來貫徹」。綱領提出,要徹底改革黨政合一、以黨代政的 領導體制,「今後再也不允許用黨的機構代替國家機構、經濟領導機構和社會組 織」。其次是改革國家政治體制。綱領認為,「一個黨或幾個政黨的聯合,都不 能壟斷社會主義的國家權力。人民的一切政治團體必須直接參加國家權力機構」。 綱領主張以民族陣線為基礎,實行社會主義的多元化政治體制。再次是充分發揚 社會主義民主,保證集會、結社、遷徙、言論和新聞自由,取消書報檢查制度。 第二,改革經濟體制,實行計劃指導下的市場經濟。首先是擴大企業的自主 權,使企業具有相對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地位,並擁有外貿權。其次是 成立由職工民主選舉產生的工廠委員會,實行民主管理企業。工廠委員會有權指 定經理,決定企業的利潤分配和社會福利等重大問題。第三是改革計劃體制,充 分發揮市場作用。捷共主張國家計劃主要規定長遠發展戰略,確定重大比例關係, 對少數特別重要的產品確定指令性指標,其他一切經濟活動都應利用稅收、利潤、 利率、價格等經濟手段,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調節。 第三,調整對外政策。綱領主張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發展同一切國家 的互利關係,在進一步發展同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友好關係的同時,積極發 展同西方的關係。 4月中央全會改組了中央主席團和書記處,將一批支持改革的人充實到領導 核心中去。4月8日,政府實行改組,改革派人物切爾尼克取代納爾特任政府總 理。5月,諾沃提尼被開除出黨。 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的改革是一次綜合經濟、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全面改革運 動,並有著鮮明的擺脫蘇聯控制和蘇聯模式的束縛、爭取獨立自主的傾向,它得 到全國絕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擁護。西方人士把捷克斯洛伐克這一時期出現的現象 稱之為「布拉格之春」。 蘇聯對捷克斯洛伐克發生的變化不滿,認為它是反蘇的,離開了「社會主義 建設的共同軌道」。1968年5月3日,蘇聯邀請杜布切克到莫斯科會談,要他改 變政策,但被拒絕。5月17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訪問捷克斯洛伐克,提出 要在捷舉行華沙條約國軍事演習,以此對捷施加壓力。 蘇聯的行為引起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憤慨和不安。1968年6月27日,一批 著名的知識分子在報刊上發表了《兩千字聲明》。聲明一方面指責「領導上的錯 誤路線使黨由一個政黨和思想上的聯盟變成了一個權力組織」,另一方面又認為 「民主復興」要由共產黨的「進步派」組成的新的中央委員會來領導。聲明提醒 人們注意「外國勢力有干預我們國內發展的可能性」,聲稱只要政府「按我們的 委託辦事,我們就支持它,甚至手拿武器來支持它」。1聲明引起各方面強烈的 反響。捷《紅色權利報》說,不管這一聲明的意圖如何,聲明的提法旨在「貶低 捷共現領導的復興努力」,為「反共產主義的傾向開闢道路」。蘇聯則稱這一聲 明為「反革命的號召書」。 1968年7月14—15日,蘇、波、匈、保、東德5國領導人在華沙開會討論捷 克斯洛伐克的局勢,通過了一封5國聯名給捷共中央的信,聲言「我們不能坐視 敵對勢力把你們的國家推離社會主義的道路並且引起使捷克斯洛伐克脫離社會主 義大家庭的危險。這已經不僅是你們一國的事情了。這是我們參加華沙條約的所 有國家的共同事務。」218日,捷共中央覆信,逐點反駁聯名信的觀點,指出5 國不得干涉捷內政,表示願意和5國分別舉行雙邊會談。7月29日,捷蘇兩國代 表在捷邊境小鎮切爾納舉行會談,沒有取得成果。8月3日,捷共與華約5國黨 代表團在布拉迪斯拉發舉行聯席會議。會議沒有直接涉及捷克斯洛伐克問題。捷 共認為形勢有所緩和,全力準備預計9月9日召開的第十四次黨代表大會。實際 上,蘇聯等5個華約成員國正在積極準備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68年8月20日晚11時許,一架蘇聯民用客機以機器發生故障為由在布拉 格機場降落。可是從飛機中下來的卻是蘇軍突擊隊員。他們立即搶佔了機場。接 著,載著空降部隊的運輸機一架接一架地降落。蘇軍迅速佔領了布拉格,並綁架 了杜布切克、切爾尼克等領導人,將其押解到了蘇聯。與此同時,蘇、波、匈、 保和東德的50多萬軍隊越過邊境,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各主要城市和戰略要地。 21日,蘇聯要求斯沃博達總統任命一個親蘇的「工農革命政府」,但遭拒絕。22 日,捷全國舉行1小時總罷工,抗議蘇聯的入侵。同一天,捷共第十四次非常代 表大會在布拉格卡德工廠秘密舉行。大會通過決議,要求撤走佔領軍,釋放被捕 的捷黨政領導人。大會選出了以杜布切克為首的新的中央委員會。23日,蘇聯邀 請斯沃博達等人到莫斯科談判。在斯沃博達堅持下,蘇聯被迫讓杜布切克等人參 加會談。24日,捷蘇談判正式開始。在談判中,蘇聯一方面頻頻施加壓力,另一 方面又加緊在捷代表團中進行拉攏和分化瓦解工作。26日,雙方簽署會談公報。 捷方在公報中被迫接受了蘇軍佔領「不是干涉內政」,蘇軍將在捷局勢「正常化」 後撤走等說法,表示不允許國內發生破壞社會秩序的事件;蘇方被迫同意杜布切 克繼續擔任第一書記。10月16日,捷蘇又簽署了《關於蘇軍暫時留駐捷克斯洛 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的條件的條約》,使蘇軍佔領合法化。 蘇聯的武裝入侵使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春的改革運動遭到夭折。1969年4 月,胡薩克取代杜布切克出任捷共中央第一書記,開始了所謂「正常化」進程。 在這一進程中,包括杜布切克等領導人在內的約占捷共黨員人數1/3的50萬黨員 因支持改革和反對蘇軍佔領被清洗,約為全國人口1/7的200多萬人受到不同程 度的迫害。 五、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制度的發展 從1963年起,南斯拉夫又開始進行全面的經濟改革,把工人自治推進到社會 自治階段。其主要內容是: 第一,擴大自治範圍。1963年聯邦議會通過第三部憲法,規定國家機關也實 行自治。自治從工廠企業擴展到國家機關和社會事業單位,從工人自治發展到社 會自治階段。 第二,進一步減少國家的干預,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加強市場的作用:(1) 國家掌握的擴大再生產投資基金全部轉入銀行,由銀行向企業提供貸款;(2)企 業只交納供社會行政費用的稅款,不再向國家上交投資基金稅。企業的積累全部 歸己,它可以從自己的積累中提取投資基金。這就取消了國家對擴大再生產的決 定權。(3)商品價格原則上按市場供求關係形成,並按國際市場行情進行調整, 以加強生產的集約化發展和本國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通過這階段的改革,南斯拉夫經濟最終由國家集中管理的計劃經濟變成市場 經濟。但是,由於宏觀經濟失控,曾造成盲目投資和國民經濟比例失調以及通貨 膨脹加劇等困難,社會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由1961—1965年的 6.8%和10.9%下降為1966—1970年的5.8%和5.4%。在政治上,民族主義抬頭,各 共和國之間的矛盾有所增加。這種情況使南斯拉夫必須尋求一種既符合自治原 則,又能夠制約企業權力、調節經濟關係和加強宏觀協調的體制,使企業自主權 服從社會整體利益的需要。但是,按照自治理論,國家經濟職能要不斷消亡,因 此不能恢復以國家為調節中心的經濟制度。於是從70年代初起,南斯拉夫在經濟 制度方面提出了聯合勞動的原則,實行一種以聯合勞動組織為基礎的自治社會經 濟體制。 聯合勞動組織分三級:第一級是聯合勞動基層組織,它是生產管理和核算的 基本單位,也是自治的基本單位;第二級為聯合勞動組織,由若干聯合勞動基層 組織根據自治協議組成,它是獨立的自治組織,負責協調所屬各基層組織的發展 計劃和相互關係,幫助基層組織實現其任務,但無權直接干預基層組織的活動; 第三級是聯合勞動復合組織,由若干聯合勞動組織聯合組成,其任務是協調所屬 各聯合勞動組織在生產、銷售等方面的活動,並協調同政府部門的關係。 聯合勞動組織不僅限於各生產部門的聯合,而且生產部門與文化、教育、衛 生、科學、集體福利等社會事業部門也實行聯合,組成自治利益共同體,採取「自 由交換勞動」的方式,即由社會事業部門提供勞務,生產部門提供資金,由生產 部門、社會事業部門和居民各派代表共同協商管理。 南斯拉夫實行一種以聯合勞動為基礎的自治社會計劃制度。其計劃制定是從 基層開始,通過層層協調,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地進行綜合、協調而形成的。自 治社會計劃不具有指令性。 在政治制度方面,根據1974年新憲法規定,南斯拉夫實行議會代表團制。首 先由基層自治組織的公民以直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本單位的代表團,然後 由一個代表團或若干個代表團從自己的成員中推選出議會代表候選人,最後由全 體選民選出參加議會的代表。代表團為常設機構,代表團成員不脫產,每屆任期 4年,任何人不得多於兩次連續當選為同一級組織的代表團員。議會代表要接受 本代表團和基層選民的監督與指導,他們如被基層取消代表團成員的資格,也就 同時喪失了議會代表的資格。 南斯拉夫根據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但是,實行聯合勞動以後,宏觀調控失靈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同時, 由於權力下放過分,結果造成各共和國和自治省的地方主義、閉關自守及相互分 割,從而破壞了統一的市場及經濟的一體化,導致經濟混亂。 -------------- 1 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一分冊,第647—652頁。 2 齊世榮主編:《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第一分冊,第653頁。 熾天使書城
【第十六章】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變化 第三節 東歐劇變與蘇聯解體 一、80年代東歐國家的改革與劇變 東歐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在70年代中後期普遍下降,沒有完成計劃。(見下表)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國的情況也有差異,但是現行經濟體制不能 適應各國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無疑是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正是這種嚴峻的經濟形 勢促使一些東歐國家從80年代初開始進行新的體制改革。 1980年7月,波蘭政府決定提高肉類零售價格,引起全國性的罷工浪潮。在 罷工中成立了「團結工會」。同年9月,波蘭統一工人黨召開八屆六中全會,解 除蓋萊克第一書記職務,選舉卡尼亞接任。1981年10月在黨的九屆四中全會上, 卡尼亞辭職,雅魯澤爾斯基當選為中央第一書記。1981年12月波蘭宣佈進入戰 時狀態,對全國進行軍管,波蘭政局逐步穩定。1983年7月,波蘭議會宣佈取消 戰時狀態。 在上述背景下,波蘭於1982年1月起實施新的經濟體制改革。這次改革的總 原則是:廢棄指令加統制的體制,實行中央計劃和運用市場機制相結合的體制; 企業實行自主、自治和自負盈虧原則。 匈牙利從1980年開始,在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調 整。主要內容有:(1)撤銷托拉斯。從1980年初開始撤銷了一些大型工業托拉 斯,以促進企業間更加自由地開展競爭;(2)改革價格制度。從1980年起,對 73%的工業品實行直接與國際市場價格相聯繫的自由競爭價格;(3)實行企業破 產法;(4)鼓勵發展多種經濟成分。保加利亞在1981年通過《經濟機制章程》, 翌年開始在全國實施。該文件總的原則是在中央計劃為主的原則下,實行經濟核 算和自負盈虧。捷克斯洛伐克在1987年頒布了《經濟機制的原則》,公佈了《國 營企業法》(草案),著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東歐國家70年代經濟年平均增長率*(%) *根據各國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 80年代多數東歐國家的改革,只是對傳統管理體制進行了局部的修補和改 善,並沒有從根本上克服舊體制固有的弊端和矛盾。曾對傳統管理體制進行了實 質性改革或較大改革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未能建立起完全符合本國國情的新 體制。因此,80年代東歐國家的經濟形勢繼續惡化。例如,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國 民收入的年均增長率分別從1976—1980年的2.8%和6.1%下降到1981—1985年的 1.4%和3.9%。南斯拉夫的工業、農業和社會總產值的年均增長率分別從1976—1980 年的6.9%、2.5%和5.6%下降到1981—1985年的2.7%、0.6%和0.6%。1980—1982 年,波蘭經濟出現負增長,此後經濟發展逐步轉入正常,但80年代中期後經濟發 展速度又出現下降,從1986年的4.9%下降到1987年的1.9%。多數東歐國家通貨 膨脹嚴重,外債負擔過重。1989年波蘭的外債達395億美元,相當於全年國民收 入的40%。1986年,南斯拉夫和匈牙利需償付外債的本息分別達40多億和30多 億美元,遠遠超過了償付能力。 上面是就東歐國家本身的經濟發展狀況而言,如果作橫向的國際比較,東歐 國家經濟沒有搞好的落後情景就更加突出。考慮到歷史的、地緣的和現實的政治 關係,下邊將東德和西德、匈牙利和奧地利、南斯拉夫和意大利配對進行比較。 東德和西德原是一個國家,戰後被分成兩半。1988年,東德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為7080美元,西德為18480美元,西德為東德的2.6倍。匈牙利與奧地利也曾是 一個國家—奧匈帝國,戰後經濟發展的起點大體相同。可是到1988年,匈牙利的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460美元,奧地利為15470美元,後者為前者的6.3倍。1988 年,南斯拉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2520美元,意大利為13330美元,後者為前者 的5.3倍。整個東歐經濟與西歐經濟出現了極大的反差。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東歐一些國家的執政黨力圖通過政治多元化、多黨制、 議會民主、民主社會主義和私有制等來擺脫困境,結果導致1989年東歐形勢的急 劇變化。 1988年波蘭罷工浪潮又起,導致了1983年戰時狀態結束以來的新的社會動 盪。在形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一直不承認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的波蘭統一工人 黨開始調整政策。1989年1月,統一工人黨十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政治多元 化和工會多元化立場》的決議。同年2月6日至4月5日舉行有統一工人黨、團 結工會等各方代表參加的圓桌會議,達成了關於團結工會合法化和實行議會民主 等協議,並確定提前於1989年6月舉行議會大選。4月7日,波蘭議會通過了憲 法修正案和工會法修正案等6項法案,使圓桌會議的結果法律化。此後波蘭形勢 急轉直下。6月,團結工會在議會選舉中獲勝。7月,雅魯澤爾斯基以一票多數當 選總統。9月,組成以團結工會為主體的新政府。12月,更改國名為「波蘭共和 國」。1990年1月,40多年來一直居於執政地位的波蘭統一工人黨宣佈停止活動。 同年12月,團結工會主席瓦文薩取代雅魯澤爾斯基,當選為總統。 1989年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以下簡稱社工黨)宣佈實行多黨制, 並肯定1956年十月事件是「人民起義」。5月8日,社工黨中央全會決定免去卡 達爾的黨的主席和中央委員職務。6月16日,為因十月事件被處死的納吉重新舉 行葬禮,儀式之盛大,有如國葬。10月6日,社工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通過了把 社工黨改建成社會黨的決議和新的黨綱、黨章。社會黨綱領稱,該黨的目標是「民 主社會主義」,建立「以混合經濟所有制、社會市場經濟和自治體制為基礎的多 黨議會民主」。10月18日,匈國民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了關於馬列主義 政黨的領導地位的條款,改「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為「匈牙利共和國」。1990年 3月25日和4月8日,匈牙利舉行了兩輪大選,民主論壇等反對黨派獲勝,獲得 組閣權。社會黨成為在野黨。國際輿論認為,這次大選標誌著匈牙利「一個時代 的結束」。 70年代後期,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上要求為1968年「布拉格之春」平反和蘇 聯從捷克斯洛伐克撤軍的各種力量,以維護人權為旗號,發起「七七憲章」運動, 形成了與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對抗的政治反對派。 1989年11月17日,布拉格大學生利用納粹關閉捷大學、殺害捷學生的50 週年紀念,發動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其後,捷克斯洛伐克局勢急轉直下。11月19 日,「七七憲章」等12個反對派組織成立「公民論壇」。12月4日,蘇、保、 匈、波和民德5國領導人發表聲明,承認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對捷內政 的干涉,應當受到譴責」。次日,捷共總書記烏爾班內克宣佈,捷共願意為因1968 年不贊成華約5國出兵而被迫離開黨的人恢復名譽。隨後,捷蘇兩國政府達成協 議,駐捷蘇軍在1991年7月1日前分三階段全部撤走。至此,1968年事件徹底翻 案,捷克斯洛伐克歷史上一個屈辱的篇章宣告結束。但是,與此同時,捷克斯洛 伐克的社會主義事業也受到猛烈衝擊。1989年11月29日,聯邦議會通過決議, 取消憲法中有關共產黨領導作用的條款。12月10日,組成多黨政府,捷共在政 府中只佔少數。12月下旬,捷共前領導人杜布切克當選為聯邦議會主席,「七七 憲章」發言人哈韋爾當選為共和國總統。1990年3月1日和6日,斯洛伐克和捷 克民族議會分別通過憲法性法律,取消原國名中「社會主義」一詞。4月20日, 聯邦議會通過憲法性法律,將國名定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6月, 「公民論壇」和「公眾反暴力」組織在選舉中獲勝,它們在人民院和民族院分別 得票46.6%和45.9%,共獲170個席位。共產黨在人民院和民族院共獲47個席位。 共產黨被排除在新政府之外。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為捷克共和國 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獨立的國家。 1989年,保加利亞要求黨政領導人日夫科夫下台的呼聲日益高漲。11月10 日,執政33年的日夫科夫被迫辭職。隨後,保共清除了中央領導班子中日夫科夫 的親屬和親信。日夫科夫父子被開除黨籍。12月7日,10個較大的反對派組織聯 合成立了民主力量聯盟,後又有幾個反對派組織加入。反對派組織不斷舉行大規 模的群眾集會和遊行,對保共及其新領導施加壓力。1990年1月15日,國民議 會根據保共中央建議,決定取消憲法中關於保共是社會領導力量的條款。2月初, 保共第十四次(特別)黨代表大會通過了《保加利亞民主社會主義宣言》和新黨 章。宣言聲稱,在 保加利亞建設民主與人道的社會主義,政治上實行多黨制、議 會民主、自由選舉,實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經濟上實行所有制多元化 和市場經濟。4月3日,保共改名為保加利亞社會黨。6月,保加利亞舉行大國民 議會自由選舉,社會黨獲得400個席位中的211席,民主力量聯盟獲144席。1991 年11月15日,改國名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1989年席捲東歐的政治風暴在羅馬尼亞表現得最激烈。12月16日,西部城 市蒂米什瓦拉群眾因持不同政見者特克斯神父被驅逐一事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 遊行者與防暴警察發生了流血衝突。次日,遊行示威規模進一步擴大,內務部部 隊和軍隊進行干預,造成人員傷亡。21日,首都布加勒斯特爆發了反對政府和齊 奧塞斯庫的示威遊行。22日,國防部長米列亞上將因拒絕執行向遊行隊伍開槍的 命令而被處決,國防部軍隊立即倒戈,並與支持齊奧塞斯庫的保安部隊展開激戰。 示威群眾佔領了羅共中央委員會和政府大廈、電台及電視台。同日在首都成立羅 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宣佈接管國家權力,實行多黨制,舉行自由大選,實行 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羅馬尼亞共產黨停止活動。齊奧塞斯庫夫婦於22 日晚被捕,25日被處決。28日改國名為羅馬尼亞。1990年2月1日,救國陣線同 其他30個政黨舉行圓桌會議並達成協議,成立全國聯盟臨時委員會,在全國大選 前取代救國陣線成為羅馬尼亞最高權力機構。救國陣線於2月6日登記註冊為政 黨。同年5月,羅馬尼亞舉行大選,救國陣線在參、眾兩院議席均超過半數,該 陣線主席伊利埃斯庫當選為總統。 民主德國形勢在1989年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下邊另辟專目敘述。 1989年東歐劇變不是偶然的,錢其琛外長在回答《世界知識》雜誌記者的問 題時說:「這些事情來得雖很突然,但都有長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這些 國家沒有找到一條適合本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蘇聯的一 套做法。這些情況阻礙了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傷害了這些國家人民的民族 感情,使得社會主義在這些國家不僅沒有發揮和顯示出應有的優越性,而且聲譽 受到很大影響。從外部條件來說,蘇聯『新思維』的改革之風,西方『和平演變』 的鼓勵政策,都對東歐變化有影響,起了推動作用」。1 二、德國重新統一 1989年5月匈牙利放寬邊界限制後,大批民主德國公民假道匈牙利、奧地利 湧入聯邦德國,同時,萊比錫等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遊行示威,要求「開放 邊界」,實行「民主改革」。10月初,戈爾巴喬夫訪問民德,公開敦促民德首腦 昂納克實行改革。10月18日,執政18年之久的昂納克被迫辭職。此後,民德最 高領導層連續變動。11月9日,民德宣佈開放「柏林牆」及與聯邦德國的邊界, 允許民德人只憑身份證即可前往西柏林和聯邦德國。一時間,民德天下大亂,兩 天內湧向西柏林和聯邦德國的逾400萬人次。聯邦德國總理科爾抓住時機,於11 月28日提出關於統一德國的「十點計劃」,提出分三個步驟來統一德國:第一步 建立一個契約性或以條約為基礎的共同體;第二步是成立「兩個國家間的邦聯結 構」;第三步是「建立一個聯邦」。民德領導人認為這個計劃「不符合現實」, 蘇、美、英、法四大國也大多認為「為時過早」。但是,民德的經濟、社會形勢 不斷惡化,群眾和一些新成立的黨派要求統一的呼聲也越來越高。12月1日,民 德人民議院決定廢除憲法中關於統一社會黨領導作用的條款。12月16日,德國 統一社會黨改名為「德國統一社會黨—民主社會主義黨」(1990年又改名為「民 主社會主義黨」)。該黨新黨章取消了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和黨對社會的領導作 用以及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等內容。與此同時,要求統一的群眾遊行示威此伏彼 起。面對這種形勢,民德總理莫德羅為變被動為主動,在1990年1月30日訪蘇 徵得戈爾巴喬夫同意後,於2月1日提出統一德國的四階段方案。至此,兩個德 國都把統一問題提上議事日程。 四大國意識到兩德統一是大勢所趨,被迫調整各自的對德統一政策。1990年 2月13日,四大國外長和兩德外長利用出席渥太華北約和華約「開放天空」會議 的機會,共同制定了被稱為「外交傑作」的「2+4方案」,即先由兩德解決「內 部」統一問題,再由兩德同四大國一起解決「外部」問題。此方案的意義在於: (1)表明四大國認可了「德國人有權統一」;(2)體現了「德國命運應當首先 由德國人自己決定」的原則。 1990年3月18日,民德舉行第十屆人民議院大選,有24個黨派參加競選。 選舉結果,得到科爾支持的以基督教民主聯盟為主體的德國聯盟獲勝。4月12日 組成由基民盟、社民黨、自由民主聯盟、德社盟和民主覺醒等5黨組成的民德大 聯合政府,基民盟主席德梅齊埃出任總理。德梅齊埃政府的施政綱領基本體現了 科爾政府的意圖,因此兩德迅速就統一的目標、方式和速度達成一致。 德國的分裂是從貨幣開始的,重新統一也是從貨幣開始。1990年2月7日, 科爾建議建立兩德經濟、貨幣聯盟。4月24日,德梅齊埃和科爾就7月1日實現 兩德貨幣聯盟達成諒解。5月2日,兩德政府就貨幣聯盟問題達成12點協議。5 月18日,兩德財政部長簽署了「關於建立貨幣、經濟、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 條約規定:民德按照聯邦德國的經濟模式,實行以私有制、競爭、價格自由形式 以及人員、資本和勞務自由流動為特徵的社會市場經濟;按照雙方商定的兌換率 和期限,在民德境內以西德馬克兌換東德馬克後,東德馬克即停止流通;西德聯 邦銀行在全德範圍內行使貨幣發行權和管轄權;按聯邦德國模式在民德建立獨立 於國家財政的社會保障制。條約規定用4年半時間完成對民德經濟的「改造」。 條約的簽訂和生效,標誌著民德從此放棄國家經濟和財政主權,為按照聯邦德國 的意圖完成兩德統一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1990年8月31日,西德政府簽署了實現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亦稱 統一條約)。條約規定:民德在行政區劃上恢復5個州的建制,這5個州在10 月3日按聯邦德國基本法第23條集體加入聯邦德國;統一後的德國使用西德的國 名、國旗、國歌和國徽,首都設在柏林;西德的基本法為全德憲法,西德的所有 國內法和所簽訂的全部雙邊和多邊國際條約、協定以及歐共體的有關法律和條 約,從統一之日起都自動延伸到民德地區,與此有抵制但又需延用的民德法律只 作為州法律,民德簽訂的國際性條約、協定須同締約的另一方商談後再確定是否 延用。 為了解決與德國統一有關的「外部」問題,兩德與四大戰勝國先後於1990 年5月5日、6月22日、7月12日和9月12日舉行了4次「2+4」外長會議, 主要討論了德國統一後的聯盟歸屬、德波邊界、外國駐軍、柏林地位以及四大國 對德國的權利與責任等問題。其中聯盟歸屬是關鍵,它直接關係到歐洲的均勢與 穩定問題。蘇聯反對統一後的德國歸屬北約,主張統一後的德國實行「軍事中立」。 科爾在國際上左右逢迎,縱橫捭闔。為了換取蘇聯讓步,科爾政府對蘇聯做了些 妥協讓步,採取了一些有利於蘇聯的外交行動:(1)明確承認奧得—尼斯河邊界; (2)對蘇聯的安全利益做出承諾;(3)迎合戈爾巴喬夫的「歐洲大廈」構想, 強調建立「歐洲和平秩序」,構造「歐洲未來大廈」;(4)向蘇聯提供120億馬 克的無償援助和總計近100億馬克的無息或低息貸款等。科爾的這些做法終於促 使戈爾巴喬夫在1990年7月中科爾訪蘇時同意德國統一後可「自由決定其聯盟歸 屬」。同年9月12日,兩德和四大國外長簽署了《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 文件規定統一後的德國將擁有完全的主權。10月1日,四大國外長在紐約發表聯 合宣言,宣佈從10月3日兩德統一之日起中止四大國對德國的權利和責任。10 月3日,兩德統一條約正式實施。分裂了40多年的德國重新實現了統一。12月2 日,德國舉行統一後的首次全德大選,以科爾總理和根捨外長為首的聯盟黨和自 由黨獲勝。 結束分裂,實現民族和國家的統一,這是全德人民的共同願望。但是,德國 統一是通過民德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和以西德統一東德的方式來實現的。這種情況 的出現,從民德方面來說,其原因是: 第一,民德沒有高舉民族統一的旗幟和執行正確的民族統一政策。德國分裂 是希特勒發動的罪惡戰爭結成的一個苦果,也是戰後大國爭奪的必然結果。結束 分裂,重新統一祖國,這是兩德人民的共同願望。但是,進入60年代以後,民德 鑒於自身在國際上已獲得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承認,也鑒於蘇聯早在50年代中期起 就已奉行兩個德國的政策,於是放棄了統一的旗幟,以圖鞏固現狀。這種做法違 背了德國人民的願望,並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第二,民德沒有按照本國國情建設社會主義,在與聯邦德國的經濟競賽中遭 到失敗,加上對聯邦德國的和平演變抵制不力,於是出現了人員大量外逃的現象, 並導致了1989年的大動亂。 第三,民德沒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因此,當蘇聯推行「新思維」外 交,改變對東歐的政策時,它就成了這一政策的犧牲品。 第四,德國統一社會黨在國家出現動亂的形勢下,在內外壓力下無原則讓步, 實行政治多元化,放棄領導權,放棄無產階級專政,從而使整個局勢失控,直接 導致了社會主義政權的喪失。這個教訓是很深刻的。 三、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與蘇聯解體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逝世。隨後,蘇聯經歷了安德羅波夫執政(1982 年11月—1984年2月)和契爾年科執政(1984年2月—1985年3月)兩個短暫 的過渡時期。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從而開始了蘇聯 歷史上的一個新時期。這是蘇聯發生急劇變化,以致最後解體的時期。 1985年4月,針對蘇聯經濟增長速度已降低到「危機點」這一狀況,戈爾巴 喬夫在蘇共中央全會提出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加速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 略。這一戰略包括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實現生產集約化,以及完善社會關係方面 的內容。1986年2月25日—3月6日,蘇共舉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大會進一 步確認「加速發展戰略」,決定對計劃管理和整個經濟機制實行根本改革。1987 年6月,蘇共中央通過了指導蘇聯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根本改革經濟管理的 基本原則》。接著,蘇聯最高蘇維埃於6月30日通過了第一部《國營企業(聯合 公司)法》。隨後,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又制定了10個在計劃、財政、價格 等方面進行改革的決議。這些文件和決議,構成蘇聯經濟體制改革的整體方案, 其基本內容是: 第一,確定了企業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的地位,使企業從國家行政機關的 附屬品和國家計劃的單純執行者變為自主決策、自主經營、根據社會需要進行生 產的商品生產者; 第二,企業的經營機制要向完全經濟核算、自負盈虧和自籌資金的經營機制 過渡; 第三,國家對經濟的管理從行政領導方法向經濟領導方法過渡; 第四,計劃體制從過分集中的指令性計劃管理體制向民主化體制和調動個人 積極性的體制過渡。 按照部署,在1988年,約佔全蘇工業產值60%的重要企業將按新的原則進行 工作,1989年全部企業要實現向新體制過渡。 戈爾巴喬夫推行經濟體制改革,是力圖扭轉經濟停滯現象,把經濟搞上去,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所採取的改革原則和措施同蘇聯以往的改革比較起來有很 大的進步,特別是企業法確定了企業的社會主義商品生產者的地位,這是一個很 大的突破。但是,由於經濟運行機制不健全,措施不配套,許多規定都是單方面 的,在實踐上蘇聯又沒有為企業成為真正的商品生產者創造必要的內部和外部條 件。因此,企業法的規定難以真正落實。一些企業利用企業法關於企業有權自行 確定職工工資和獎金的規定而國家又缺少必要的制約機制的條件,亂髮工資和獎 金,造成職工工資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例如,1985—1989 年,工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17.1%,而平均工資卻增長了25.3%,企業的經濟刺激 基金提成由1985年的205億盧布猛增到1989年的1156億盧布,增加了近5倍。 同時,蘇聯財政失控,通貨膨脹加劇。1989年蘇聯的財政赤字為1200億盧布, 通貨膨脹率約12%。長期片面優先發展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畸形經濟結 構一時難以調整過來,致使食品和消費品生產嚴重落後,市場供應緊張。上述種 種原因,造成80年代中期後生產繼續滑坡,經濟增長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 下降。蘇聯的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的年均增長速度分別由1981—1985年的3.3% 和3.2%下降到1986—1990年的1.8%和1.0%。 1988年6月28日—7月1日,蘇共舉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會議把經濟 改革中遇到的困難歸結為政治體制起了阻礙作用,認為要扭轉局面,就必須從經 濟體制改革轉向全面的政治體制改革。從此,蘇聯的改革轉入以政治體制改革為 主的階段。會議通過了《關於蘇聯社會民主化和政治體制改革》、《關於蘇共二 十七大決議的執行情況和深化改革的任務》、《關於公開性》、《關於法制改革》 等7項決議。主要內容有: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實行領導幹部任期制,任期不 得超過兩屆,每屆5年;黨政各級領導幹部實行差額選舉制;黨政職能分開,擴 大蘇維埃權力;建立新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反對官僚主 義,實行「民主化」和「公開性」方針等。會議第一次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 社會主義」概念,對社會主義作了新的界定。1989年11月,戈爾巴喬夫在《真 理報》上發表了《社會主義思想與革命性改革》的長篇文章,對「人道的、民主 的社會主義」構想及其思想理論基礎作了全面闡述。1990年2月,他在蘇共中央 全會上又明確提出:「我們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人道的、 民主的社會主義」模式的確立,標誌著蘇聯改革的指導思想以及蘇聯黨和國家的 政策方向發生了帶根本性的重大變化。此後,蘇聯的政治體制急劇演變,其主要 表現為由一黨制轉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中心發生轉移。 1990年3月,蘇聯第三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關於設立蘇聯總統職位 和蘇聯憲法修改補充法》,總統被賦予廣泛的權力,包括行政人事權、護法和監 督權、立法提案和否決權、緊急處置權、統帥武裝力量權、外交權等16項。大會 選舉戈爾巴喬夫為總統。這樣,蘇聯國家權力中心從蘇共中央政治局轉移到總統 手中。7月,蘇共二十八大進一步提出了多黨制的具體內容:排除任何階級和政 黨對權力的壟斷;各政黨和組織在憲法範圍內自由競爭;實現直接的普遍選舉; 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大會通過了蘇共的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 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正式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作為蘇共的指導思想和 行動綱領。 由於蘇共推行多黨制,到1990年底,非正式組織發展到9萬多個。許多非正 式組織單獨或聯合組成政黨,同蘇共內部的反對派或從蘇共退出的反對派人物協 作,奪取了一些加盟共和國、市、州的部分或全部權力。 與上述政局變化的同時,蘇聯民族紛爭迭起,一些加盟共和國要求脫離蘇聯 獨立,聯盟迅速走向瓦解。 1989年8月23日,波羅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200 多萬人拉起600多公里的人鏈,抗議1939年的蘇德條約,要求俄羅斯人退出三國。 1990年3月,立陶宛首先宣佈獨立。隨後,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也採取通向獨立 的實際步驟。1990年,先後有11個加盟共和國發表主權宣言。1991年4月,格 魯吉亞宣佈獨立。 在聯盟面臨岌岌可危的形勢下,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於1990年11月提出新 聯盟條約草案。新聯盟條約規定,除國防、外交和涉及全國命脈的經濟部門仍由 聯盟中央掌握外,其餘主權均歸各共和國所有。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格魯吉亞和 摩爾多瓦表示不會在這項條約上簽字。其他共和國要求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權力。 1991年3月17日,蘇聯就是否保留聯盟問題舉行全民公決,大多數公民贊成保 留聯盟。此後,戈爾巴喬夫同9個共和國領導人反覆協商,於8月14日公佈新聯 盟條約。條約規定各共和國擁有本國領土內的全部權力,改國名為「主權蘇維埃 共和國聯盟」,並確定於8月20日起開始簽署。 1991年8月19日,正當《主權蘇維埃共和國聯盟條約》即將簽署之際,由 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等8人組成的「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發動了「8·19事件」, 試圖「使國家和社會盡快擺脫危機」。但起事不到三天,便歸於失敗。 「8·19事件」後,蘇聯政局急轉直下。8月23日,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下 令,「在法庭確定俄羅斯共產黨是否捲入政變前」,「中止」俄羅斯共產黨活動。 24日,戈爾巴喬夫發表聲明,宣佈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職務,要求蘇共中央自行 解散。25日,蘇共中央書記處被迫發表聲明,宣佈接受自動解散蘇共中央的決定。 29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決議,「暫停蘇共在蘇聯全境的活動」。11月5日, 葉利欽下令停止蘇共和俄共在俄羅斯聯邦境內的活動,並解散其組織機構。作為 保障蘇聯各族人民團結統一的政治領導核心的蘇聯共產黨被搞垮了。 與蘇共解體的同時,各加盟共和國掀起了一個新的獨立浪潮。1991年8月20 日—12月16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阿塞拜 疆、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亞美尼亞、土庫曼、哈薩克相繼宣佈獨立。 俄羅斯聯邦雖未宣佈獨立,但葉利欽於11月16日宣佈了10項總統令,接管了聯 盟中央一系列財政金融部門,並剝奪了中央的重要財源,包括控制石油能源的生 產和出口,停止向中央約80個部提供資金等。一周以後,他又宣佈由俄羅斯中央 銀行接管蘇聯國家銀行和對外經濟事務銀行,從而掌管了聯盟中央的金融貨幣大 權。 面對這一新的形勢,戈爾巴喬夫被迫於1991年9月6日宣佈承認波羅的海三 國獨立,但又試圖把其他共和國組成一個鬆散的邦聯。1991年11月26日,蘇聯 報紙公佈了新的「主權國家聯盟條約」草案,規定主權國家聯盟為「邦聯制國家」, 它「在條約的每個參加國自願賦予它的權限內行使權力」,聯盟中央只統管軍隊, 負責協調對外政策和外貿工作。但是,建立新聯盟的計劃遭到實力位居蘇聯第二 的烏克蘭的抵制,致使新聯盟條約擱淺。 1991年12月8日,作為蘇聯創始國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領導 人在未通知蘇聯總統的情況下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署了一項關於建立獨立國 家聯合體的協定。三國發表的宣言稱:「蘇聯作為國際法的主體和地緣政治的現 實,將要停止其存在」,蘇聯的法律和其他一切準則在這三個國家內已不再適用。 12 月21日,俄羅斯聯邦等11個獨立國家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首都阿拉木圖舉行 獨立國家聯合體首腦會議。與會的11個國家是:阿塞拜疆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 國、白俄羅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烏克蘭、摩爾多瓦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 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 國。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議定書》。《阿拉木圖宣言》和 《關於武裝力量的議定書》等文件,並致函戈爾巴喬夫,通知他蘇聯已不復存在, 蘇聯總統的設置也已停止存在。會議還決定俄羅斯聯邦將取代原蘇聯參加聯合國 安理會。蘇聯最高蘇維埃和戈爾巴喬夫被迫接受既成事實。12月25日,戈爾巴 喬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和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職務,並將核按紐交給俄羅斯總統葉 利欽。當晚,克里姆林宮降下了蘇聯國旗,代之以俄羅斯聯邦的三色旗。12月26 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出席會議的只有20多名代表。 他們以舉手表決方式通過一項宣言,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從而完成了最後一道「法 律手續」。蘇聯,這個曾在世界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赫赫大國,經過69個春秋 的風風雨雨後,終於完全解體,從地圖上消失。蘇聯解體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的 重大事件。它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是由歷史的和現實的、內部的和外部的多種因 素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主要有: 第一,30年代形成的僵化的蘇聯模式,在戰後新的歷史條件下沒有得到根本 改革,越來越成為蘇聯經濟發展和政治進步的障礙。 第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一步步偏離了馬克思主義原則和社會主義方向,結 果,誘發了政治、經濟、社會和聯盟的全面危機,直接促成了蘇聯共產黨的瓦解 和蘇聯的解體。 第三,蘇聯長期奉行軍事優先原則,軍費開支龐大,嚴重阻礙了本國經濟的 正常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正常提高。 第四,蘇聯民族政策失誤,使民族矛盾和民族衝突成為導致蘇聯解體的直接 原因。 第五,西方國家推行的和平演變戰略,對蘇聯的演變、解體起了催化、促進 作用。 蘇聯的演變和解體,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大曲折。但是,社會主義的歷 史並沒有因此而告終結。蘇聯演變、解體的歷史教訓將成為共產黨人的寶貴財富。 ----------------- 1 《世界知識》1990年第1期。 熾天使書城
【第十七章】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變化 第四節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 一、中國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與「文化大革命」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中國開始轉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 期。這個新時期的前十年,是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發展、前進的十年。 1956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已 基本上建立起來,國內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而是人 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於 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發展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 化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1957年,鑒於新時期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毛澤 東作了《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 社會主義社會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 生活的主題。報告還提出了從中國實際出發,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提出正 確處理農、輕、重的關係。這些論述是黨的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對社會主義 建設事業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1957年,中國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經濟 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 在前進過程中,黨的工作在指導方針上也有過嚴重的失誤。 1957,中國共產黨開展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在 整風運動中,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乘機鼓吹所謂「大鳴大放」,向黨和社會 主義制度發動進攻。為此,黨領導群眾進行了反右派鬥爭。但是,由於對階級鬥 爭形勢估計過於嚴重,致使反右派鬥爭犯了嚴重擴大化的錯誤,一大批知識分子、 愛國人士和幹部被錯劃為右派分子,受到長期的委屈、壓制和不幸。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 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隨後發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造成了以 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對於左傾錯誤所 造成的許多混亂現象和嚴重後果,黨中央和毛澤東逐漸有所察覺,從1958年11 月起開始採取措施糾正,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當時是在基本肯定「大躍進」和 公社化運動的前提下糾正錯誤的,因此很不徹底。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彭德懷 等人按照正常的組織原則,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提出了中肯 的批評意見,但毛澤東卻錯誤地發動了對彭德懷等人的所謂「右傾機會主義」的 批判,通過了完全錯誤的關於「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 決議。會後,進而在全黨錯誤地開展了「反右傾」鬥爭。「大躍進」、「反右傾」 加上當時嚴重的自然災害和蘇聯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使中國在1959—1961 年間遭受了嚴重的經濟困難,國家和人民受到重大損失。 從1960年下半年起,黨中央和毛澤東逐步認識到國內局勢的嚴重性,開始採 取措施進行調整。1961年1月,中共召開八屆九中全會,通過了「調整、鞏固、 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採取措施糾正左傾錯誤,克服經濟困難。同時,對反 右傾鬥爭中的一些被批判的人進行平反。這些經濟、政治方面的調整,使國家的 經濟形勢在1962年底以後明顯好轉。 在1962年9月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斷言,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 中,資產階級仍將存在,並企圖復辟。他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要年年講, 天天講。據此理論,在1963—1965年間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產生了混淆 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左傾錯誤。1965年又提出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 路的當權派。在意識形態領域裡也進行了一系列「左」的批判活動。這些左傾錯 誤後來發展成「文化大革命」全局性錯誤。 「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到1976年,歷時10年。它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 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這一全局 性的、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之所以發生,首先與毛澤東對形勢估計失誤,提出 一套所謂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有直接關係,同時,也是林彪、江 青、康生這些野心家別有用心地利用這一錯誤進行破壞的結果。此外,還有複雜 的社會歷史原因。1976年9月毛澤東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團加緊篡奪黨和國家最 高領導權的陰謀活動。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 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二、中國的改革開放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但是,由於當時黨 中央主要負責人推行「兩個凡是」,使黨和國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1978年12 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全會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摒棄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 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全會毅然拋棄「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 社會的「左」的錯誤方針,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這是政 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在確定工作中心轉移的同時,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 策,並針對撥亂反正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思潮,旗幟鮮明地強調必須堅持社會主義 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 思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思想開始形成,奠定了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 的基礎。1982年9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提出「把馬 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 色的社會主義」的思想,確定分兩步走,在本世紀未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 目標。 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新時期最鮮明的 特點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步,十二大以後會面展開,經歷 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 首先在農村進行改革,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 層經營體制。隨著農村改革全面、深入的展開,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1990年, 鄉鎮企業從業人數發展到9265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22%,農村工業產值已佔全 國工業產值的1/3。鄉鎮企業的發展,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轉移出來,為農 村致富和逐步實現現代化,為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 其次,在城市進行以擴大地方和企業自主權為主要內容的改革。為適應改革 從農村向城市發展的新形勢,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 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個決定提出我們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 劃的商品經濟,突破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這是對馬克思 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為全面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1987年黨 的十三大指出,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新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 的體制。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 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標誌著對計劃與市場及其相互關係問題的認識以及對社會主 義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飛躍,標誌著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進入了一 個新階段。 第三,為了同經濟體制改革相適應,1985年3月和5月黨中央相繼作出科技 體制和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並進一步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和任務。 第四,興辦經濟特區,開放沿海港口城市和開闢沿海經濟開放區,推動全國 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 1987年召開了黨的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這次大會比較系統地提出了我國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和全面闡述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 基本路線。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談話,精闢地分析了當前國際國 內形勢,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明確地回 答了這些年來經常困擾和束縛我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同年3月中央政治 局召開全體會議,完全贊同鄧小平的重要談話。接著,黨中央和國務院作出加快 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決定。以鄧小平的談話和3月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 為標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指導下,中 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 提高。1979—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超過1953—1978年平均 每年增長6.1%的速度,是80年代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的3倍。1990年城鎮居 民人均生活費收入達1387元,剔除價格因素,比1980年增長68.1%。1991年同 1978年相比,農民人均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710元。 熾天使書城
【第十八章】 第十三章 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與調整 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經濟滯脹和低速發展,雖然1983—1990 年經濟一度回升,但1990年7月以來,又陷入經濟危機,迄今復甦乏力。與此同 時美、日、西歐各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重大變化,隨之,各國相應調整了自己的 經濟、政治對策,壟斷資本主義也有新的發展和變化。 第一節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 一、1970—1982年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和經濟低速發展 70年代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面臨著結構性經濟危機和低速發展的困擾。在 1970—1982年的12年間,西方世界發生兩次世界性嚴重經濟危機。即1973—1975 年發生的以滯脹為特徵的嚴重世界性經濟和1979—1982年更嚴重的世界經濟危 機。 與以往傳統的週期性生產過剩危機不同,70年代以來的結構性經濟危機,從 時間上看比週期性危機要長得多;從表現形式上看,結構性危機往往是生產停滯 或低速緩慢增長;從波及面看,結構性危機期間各國不是同步發展,時而伴生美 元危機、能源危機,時而伴生貿易失衡、信用危機;從直接導因看,主要由結構 失衡而觸發的。 經濟滯脹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作為滯脹(stagflation)現象,兼有生產停 滯(stagnation)或緩慢發展和通貨膨脹(inflation)現象。造成滯脹經濟的深層原 因是,西方發達國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對內對外經濟干預政策處於交替調整時 期的綜合產物。與滯脹經濟惡化的同時,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正面臨 大調整:舊工業、舊技術、舊工藝、舊產品所體現的「夕陽工業」不景氣,進行 改造需要時間,新工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所體現的「朝陽工業」取代「夕 陽工業」尚需時間;新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正面臨新的脫皮轉折期,形成強有力 的新的生產力也需時間;勞動力又遇新的調整。以美國為例,1950—1965年進入 市場的勞動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業人數 為690萬,1970—1980年增加到1860萬人,但失業人數和失業比例有增無減。與 以往不同,出現了地區性、部門性的結構性失業現象,從而使失業問題的解決面 臨新難題。 在這期間,西方世界經濟關係的結構發生了新的調整。表現為從1971年起, 美元霸主地位的結束,美日歐經濟關係面臨新的調整和從1973年由於中東「石油 戰」的結果,西方廉價石油原料時代宣告結束。它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列強壟斷 世界經濟秩序的局面,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西方世界70年代以來的經濟。 與此同時,作為西方經濟主流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學說,面臨難以解決滯 脹經濟的嚴重危機,西方世界的強化國家干預政策的某些弊端,追求最大限度利 潤和社會嚴重不公矛盾的加劇,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影響,促使西方國家 尋求新的調整對策。 二戰結束以來,資本主義世界先後在1948—1952、1957—1958、1969—1971、 1973—1975、1979—1982、1990—1992年爆發了6次經濟危機,其中70年代以來 的3次影響最大。1973—1975年危機從英國開始,擴及美國、西歐和日本。在這 期間,西方發達國家工業生產普遍持續大幅度下降,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工業下降 了8.1%,其中鋼下降14.5%,小汽車下降了18.6%;企業破產嚴重,最初兩年內 西方10國資本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倒閉12萬多家;股市行情慘跌,英國高 達52%,超過了30年代大危機水平;固定資本投資減少,房屋建築投資下跌更慘; 失業人數劇增,1975年全失業人數達1500—1800萬人;物價繼續上漲。1974—1975 年間,消費物價指數上漲聯邦德國為11.1%,英國則高達43.9%。由於滯脹的加劇, 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的瓦解和中東石油戰對發達國家的打擊,都使 1973—1975年危機比起戰後至70年代前的西方經濟危機要嚴重得多。 在1975—1979年持續滯脹後又於1979—1982年發生了更嚴重的世界性經濟 危機。它於1979年7月從英國開始,接著波及歐美大陸和日本各主要資本主義國 家。在1979—1982年危機期間,危機時間之長創戰後新記錄,一般都達3年之久; 工業生產下降幅度除日(4.1%)、法(7.4%)外,其他大國都在11.8%—22%之間; 企業倒閉率和失業率均創戰後新記錄,失業人數共達3200萬人,美國失業比例高 達11%以上;物價持續上漲,消費物價年增幅均超過兩位數,而利率居高不下, 英國一度優惠率高達21.5%,通貨膨漲率和高利率均創戰後歷史最高水平;世界 貿易萎縮,國際債務危機加深;使發展中國家國際收支逆差擴大,要求延付債務 國家1980年只有6國,1982年增加到40國。 二、1983—1990年西方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和1990—1992年世界經濟危機 隨著1979—1982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結束和西方國家經濟政策的調整, 1983—1990年間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80年代經濟的恢復和快速發展的好勢頭。 1990—1992年西方世界又爆發了戰後最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進入1993年,美 國恢復疲軟,西歐、日本尤其是德日等國尚蒙受危機的嚴重陰影,迄今日本仍受 困擾。 1983—1990年是西方世界在戰後的又一發展時期,美國出現了連續7年半發 展的好勢頭,聯邦德國則有連續10年發展的記錄,即使發展相對較慢的英國也出 現了振興的徵兆。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為例,自1983—1990年間,美國由 14110美元增加到21790美元,增長了55.4%;日本由10120美元增加到25430美 元,增長了151.3%;聯邦德國由11430美元增加到22320美元,增長了95.3%; 法國由10500美元增加到19490美元,增長了85.6%;意大利由6400美元增加到 16100美元,增長了151.6%;英國則由9200美元增加到15540美元,增長了68.9%。 80年代年平均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百分點,美、日、德、法、意、英分別為3.4、 4.1、2.1、2.2、2.4和3.1。而通貨膨脹百分點則明顯下降。以1973—1983、1980—1985、 1980—1990三個時期相比,美國為7.5、5.3、3.7;日本為4.7、1.2、1.5;德國為 4.3、3.2、2.7;法國為10.8、9.5、6.1;意大利為17.4、14.2、9.9;英國為14.3、6.4、 5.8。 1990年7月起,美國爆發了戰後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很快波及加拿大、 日本、歐洲和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直到1992年底,美國才走出低谷,而西歐、 日本等國仍蒙受嚴重陰影。這次危機,是西方世界戰後經濟發展中各種矛盾的繼 續和80年代結構性矛盾發展的結果;也受到90年代國際經濟關係面臨新調整的 影響,即雅爾塔體制的解體對德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衝擊,以及西方發達國家間 經濟矛盾的加深。同時還受到新興工業國家廉價勞動力和產品的強有力的挑戰。 1991年和1992年,西方經濟僅分別增長0.7%和1.5%。即使走出低谷較早的美國, 自1991年3月到1992年12月,經濟增長也只是2%的年率。1991年,西歐國家 破產企業高達17.9萬家,1992年增加到22.2萬家;1992年西方國家失業人數達 3000萬人,西歐失業率1992年為9.4%、1993年平均將達11.5%。在危機期間, 財政赤字和外債大幅度增加,1992年歐共體國家的預算赤字合計2800億美元, 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1%,歐共體國家的債務則高達3.8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 62%。在這次危機中,德國是受打擊最嚴重的國家,它深受德國「統一經濟」之 苦,為在德國統一後提高間接稅、緊縮銀根政策和高利率付出代價。美國則受「債 務經濟」之苦,日本受「泡沫經濟」之苦。與最富裕國家幾年來年平均增長率不 超過1%相比,新興工業化國家則以4.6%的速度增加,廉價的勞動力和廣闊的市 場使發達國家唯有適應新的世界經濟秩序才能更快地發展。1993年7月9日結束 的西方七國東京首腦會議《經濟宣言》宣稱:北美地區經濟雖在「繼續回升」, 但速度「緩慢」,歐洲「雖在某種程度上出現了回升的徵兆,但依然處於顯著的 蕭條之中」,日本「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回升」。並說七國的失業人數已達「難以 忍受」的程度。 三、西方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強和西方經濟集團化、一體化趨勢的發展 7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出現了新格局,一方面,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強,由70 年代前美國獨霸、歐日依附演變為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美國超級大國地位相 對衰弱,日本經濟大國地位上升;另一方面,西方國家經濟集團化、一體化趨勢 發展。 美、日西歐經濟實力對比的變化,明顯表現為美國獨霸地位的動搖和日本以 及聯邦德國為主力的歐洲共同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其一是國民生產總值和國內生 產總值的大變化。根據世界銀行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百萬美元為單位的統計, 1965年、1983年和1990年,美國分別為7013.8、32757和53922;日本分別為912.9、 10628.7和29428.9;聯邦德國分別為1147.9、6530.8和14882.1;法國分別為993.0、 5192.0和11907.8;意大利分別為668.8、3528.4和10907.5;英國分別為1006.9、4551.0 和9751.5。西方六強的排位美、德、法、日、英、意改為美、日、德、法、意、 英。就力量對比而論,1965年美國是日本的7.69倍、聯邦德國的6.11倍、法國的 7.06倍、意大利的10.49倍、英國的6.97倍。而1990年美國則分別是日本的1.83 倍、德國的3.62倍、法國的4.53倍、意大利的4.94倍、英國的5.53倍。1965年 美國的GDP為其他五國總和的148.29%;1983年減少為107.6%;到1990年則進 一步減為70.14%。以美日力量對比而言,1965年日本為美國的13%;1983年日本 為美國的32.45%;1990年則為54.58%。據美國《幸福》雜誌報道,1992年世界 機動車、航天航空、電腦辦公設備、電子電氣設備等19類行業銷售額的前三名, 美國占22項,歐洲國家22項,日本11項,其他亞洲國家2項。顯示了美、日、 歐三足鼎立的態勢。 其次,明顯表現為美元霸主和美國債主地位的結束,資本主義貨幣多元的變 化。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國多次爆發美元危機,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 以來首次對外貿易逆差。這一年,美國的黃金外匯儲備只有102億美元,而美國 的短期負債則達520億美元。1971年8月9日,法、英兩國要求把30多億美元兌 換成黃金,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佈實行新經濟政策,對外暫停各國政府和中央 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西方各國對美國的損人利己的做法,作出 強烈反應。1971年12月,在西方10國財政部長史密森尼會議上,迫使美國宣佈: 自1934年1月起的每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的固定匯價貶到38美元。1973年2月, 美國政府又宣佈美元對黃金的比價再貶10%。西方各國紛紛對美元實行了單獨匯 率或浮動匯率制。1978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割斷了美元與黃金的固定聯 繫,承認浮動匯率制。這樣,自1944年7月佈雷頓森林會議以來建立的以美元為 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正式瓦解。80年代以來,美元危機加深,日元、德國馬 克堅挺,歐洲貨幣單位活躍,其他歐洲國家貨幣也呈現活力,從而出現了西方貨 幣多元化趨勢。與此同時,自1916年以來,美國作為資本債權國二戰以來處於西 方金融世界的壟斷地位,到1983年美國債權國地位宣告結束。迄今美國是世界上 最大的債務國。而日本成為最大的債權國,它的海外投資擁有5136億美元,德國 則成為第二大債權國,擁有海外投資3339億美元。1992年世界上最大的15家銀 行中,美國已沒有一家,而日本則擁有11家,其中前7家都為日本佔有。 隨著西方經濟不平衡發展的加劇,8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集團化、區域化趨 勢加強。北美、西歐和東亞三個工業發達地區成了當今世界經濟格局的主體。北 美和西歐兩大經濟區的集團化已成大趨勢,兩個地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對外貿易 規模總和,均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由於美國對日本以及西歐對美國和日本都有 巨額貿易逆差,因而,這兩大經濟圈的形成,也是貿易保護主義的產物和美國、 西歐爭奪冷戰後世界商品和貨幣新市場的產物。至於日本,雖然自60年代以來, 先後倡議「太平洋經濟共同體」、「環太平洋聯合構想」、「太平洋經濟文化圈」 等,實際上東亞是日本的「前門廣場」,但是日本迄今持穩步推進戰略,宣稱全 方位的經濟「不結盟」。 需要指出,70年代以來,美日經濟摩擦升級,美國和歐共體經濟矛盾不斷。 美日經濟戰由紡織品大戰擴及汽車、家用電器、電腦等各個領域,美、日貿易逆 差擴大,日本由經濟大國地位進而要求政治大國地位。1980年,一家西方報紙刊 登一幅漫畫:一架日本轟炸機滿載日本制電視機、汽車和各種電氣設備,在加州 上空投放,上面標寫著「記住珍珠港」幾個大字。1981年《國際先驅論壇報》還 刊載一幅漫畫:一個正在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象徵著日本的經濟競爭力,上面 寫著美國人的一句話:「我命令你不許上升」。日本要求以日美的「平等夥伴關 係」取代美日的「美主日從」關係。1990年3月索尼公司總裁和石原慎太郎合寫 了一本帶有挑戰性的書:《敢說「不」的日本》,隨即石原慎太郎又和別人合寫 了《日本還要說「不」》及《日本堅決說「不」》兩部書,公開倡導:「為了整 個世界,日美應該建立真正平等的夥伴關係。」 為了協調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自1975年以來,西方發達國家每年舉行一次首 腦會議。蘇聯解體後,尤其是經濟危機以來,西方國家「向心力」顯著下降,因 而在1991年的倫敦會議上著重討論了整頓全球貿易、烏拉圭回合談判和債務等問 題;在1992年的慕尼黑會議上著重討論了促進西方經濟復甦與援助獨聯體及東歐 問題;在1993年的東京會議上則著重討論了如何協調經濟政策問題。 四、7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 這種新發展首先表現在壟斷財團的重新組合和超大型的混合聯合公司的出 現。在美國十大財團的單一格局已不存在,財團間相互交錯和滲透趨向明顯。十 大財團按實力大小及對美國的經濟和政治控制程度又可分為兩大類,即具有全國 性影響的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和新興的第一花旗銀行財團;影響較小的地方 性財團和家族財團,如中西部的芝加哥財團和克利夫蘭財團,南部的得克薩斯財 團,東北部的波士頓財團,以家族為中心的梅隆財團和杜邦財團。此外還有影響 較小的財團如庫恩—洛布財團、福特財團、哈里曼財團、狄龍—裡德財團、舊金 山、洛杉磯、費城、底特律、佛羅里達、南卡羅來納、北卡羅來納、亞特蘭大財 團等。 在日本左右經濟命脈的是六大企業財團。它們是三菱、三井、住友、芙蓉、 三和以及第一勸業銀行財團。到1988年,這六家財團所屬的直系企業共163家, 資產總額和營業總額分別佔全國的13.29%和14.68%。如果加上它們的子公司及相 關企業,則共11998家,占26.95%和25.20%。它們不僅在國民經濟中居於控制地 位,而且還通過「經濟團體聯合會」、「經濟同友會」、「經濟團體聯盟」、「工 商會議所」等財界組織影響著日本的政治。 在聯邦德國形成和發展了以大銀行為中心的財團和以工業壟斷組織為主的財 團兩大類。前者,有德意志銀行財團、德累斯頓銀行財團和商業銀行財團;後者 有蒂森財團和法本繼承公司財團。在法國1975年五大財團及其相關的20多家工 業集團和金融集團控制了法國的經濟命脈。這五家財團是:巴荷蘭財團、蘇伊士 財團、昂班一施耐德財團、羅特希爾德財團和溫台爾財團。在英國有十幾個財團 處於領先地位。其中有大銀行和大銀行家為中心的勞埃德銀行—威斯敏斯特銀 行—弗萊明財團、密德蘭—希爾·希金生—鷹星財團、洛希爾—薩繆爾—奧本海默 財團、摩根—格蘭費爾財團、拉薩爾財團。還有以帝國化學公司為中心的財團及 以尤尼佛斯為中心的財團。在意大利主要有蒙特—愛迪生公司集團、菲亞特汽車 公司集團和皮雷利公司集團等。 其次,表現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發展。一般認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 國家政權和壟斷資本相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70年代以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 一步完善。它的基本形式有公私共有的壟斷資本,與國家有密切聯繫的私人壟斷 資本和獨立存在的國有壟斷資本。在這一方面與國家有密切聯繫的私人壟斷資本 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大,出現了私有化的新浪潮。另一方面,在國家通過金融、生 產、流通、財政和分配等領域加強政府的宏觀干預和調節上並未減弱,只是改變 了它的方式和重點。特別是發達國家政府通過各種措施支持本國壟斷組織向外擴 張。 第三,表現為跨國公司和跨國銀行的發展。跨國公司是壟斷財團所屬或控制 的企業在國外的分支或子公司組成的國際壟斷組織。據聯合國的統計,1976年, 跨國工業公司國外子公司的總銷售額為6700億美元,相當於同年世界出口總額的 73%。多年來,以美國為基地的跨國公司在國外的直接投資,要比其他國家在美 國的投資多得多,但1981年外國對美直接投資資本流入額首次超過了美國的對外 直接投資額。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有美國的埃克森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德士 古公司、福特公司、國際電話電報公司、國際商業機器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等, 有英國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尤尼佛斯公司、帝國化學工業公司等,還有德國的 西門子股份公司、巴夫斯公司、大眾汽車公司,法國的國營雷諾汽車公司,意大 利的國家碳化氫公司等;以及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新日鐵製鐵公司等。 跨國銀行大都是以跨國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為主的壟斷財團。在1982年西方最 大的500家商業銀行中,絕大多數都有其跨國經營的代理機構。如美國的美國花 旗公司、美洲銀行公司、大通曼哈頓公司,日本的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法 國的農業信貸銀行、巴黎國民銀行、里昂信貸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英國的巴克 萊銀行、國民威斯敏斯特銀行等。 第四,表現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聯合的發展。它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國際化的高級形態。這種國際同盟是部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組成的地區性經濟集 團,也是國際調節程度很高的一體化集團。歐洲共同體的發展和擴大,是它的典 型表現。西方七國政府首腦會議,則是聯合國際協調和干預的新形式。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7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並 不排除私人壟斷資本和自由競爭的發展。事實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和私人壟斷資 本結合得更緊密,在它發展的同時,出現更多的中、小自由競爭企業。在當前國 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具有發展和腐朽的兩重趨勢。它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和 不同經濟部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美國集中表現為通過國家立法、行政的政策 干預和私人壟斷資本保持密切聯繫。在西歐一些國家表現為計劃化、福利保障社 會化和發展國私共有企業的形式。在日本則有強化主導型壟斷資本模式。 熾天使書城
【第十九章】 第二編 第十三章 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與調整 第二節 美國的經濟政策調整和保守主義思潮 7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面臨如何解決經濟滯脹、重振經濟和國威的新課題。 隨共和、民主兩黨交替執政,美國政府進行了四次調整和改革,即1969—1974年 共和黨尼克松政府的新聯邦主義政策;1977—1980年民主黨卡特政府的反滯脹經 濟政策;1981—1992年共和黨裡根、布什政府的振興和穩定發展經濟政策;1993 年民主黨克林頓上台後又大幅度調整政策,宣稱進行新的改革,力圖挽回頹勢, 取得跨世紀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保守主義政治和思潮在美國流行。 一、尼克松政府的新聯邦主義政策 1968年大選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1913.1.9—)以 301張選舉人票擊敗民主黨人休·漢弗萊和獨立派人士喬治·華萊士,當選美國第37 任總統。尼克松上台後宣佈實行新聯邦主義政策。停止或縮減約翰遜政府偉大社 會政策,推行「分享歲入計劃」。1972年10月22日簽署分享歲入法案,即州與 地方財政援助法。把一部分聯邦政府的權力和相應的政府歲人交給地方政府,來 減輕聯邦政府的經濟負擔,形成聯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間的新平衡。1970年6 月10日,尼克松還發表了擴大福利改革建議的申明,推行「家庭援助計劃」,強 調對貧困家庭要以工作福利取代通常的一般福利,以鼓勵工作,並博得納稅人的 信任。在尼克松任期繼續擴大了環保措施,通過和頒布了15個環境保護法規,其 中,1969年12月30日,美國國會通過的《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具有重要影響。 與此同時,尼克松政府適當精簡和改組了聯邦政府機構,但總統的行政控制權並 未削弱。 為了解決失業、通貨膨脹和美元危機三大難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 政府宣佈實行新經濟政策:對內凍結工資、物價和房租90天,削減聯邦政府開支, 取消7%的汽車稅、減征10%的新設備投資稅;對外暫停用美元兌換黃金,徵收 10%的進口商品附加稅,削減對外援助經費10%。其目的是對外維護美元的霸主 地位,對內控制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回升。國內計劃分1971.8—1971.11、 1971.11—1972.12、1973.1—1973.6、1973.6—1974.4四個階段進行,但以失敗而告 終。 尼克松的新聯邦主義政策是對自羅斯福到約翰遜政府強化聯邦政府干預經濟 職能的調整,也是對胡佛自願合作的聯邦主義政策的繼承和修正,它反映了凱恩 斯主義經濟理論面臨的困境和美國統治集團為解決經濟滯脹所進行的政策大幅度 調整的探索。它在當時雖然收效不大,但在調整聯邦制度權力結構、加強州和地 方政府的職能,克服社會福利政策弊端,尋求對付滯脹經濟的途徑方面,作出了 可貴的探索。 在尼克松任期還發生了臭名昭著的水門事件。1972年6月7日晚,5名闖入 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竊取情報的人被捕,案件涉及尼克松競 選連任班子的主要工作人員,尼克松一開始就捲入了掩飾活動,新聞媒界的窮追 不捨、民主黨人如獲至寶、三權分立體制效應的運用和人民群眾為政府的偽證所 激怒,使水門事件愈演愈烈,一直困擾尼克松政府。其間,副總統阿格鈕受控犯 有共謀、勒索、受賄、逃稅等罪行,1973年10月10日阿格鈕辭去副總統一職。 12日,尼克松提名傑拉爾德·福特為副總統。1973年10月30日和11月15日,索 傳的兩盤重要錄音帶丟失和18分鐘錄音帶被洗的消息曝光,要求彈劾尼克松的呼 聲席捲全國。1974年最高法院通過了美國訴尼克松一案,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 開始公開辯論彈劾尼克松的動議,8月4日,該委員會提出了H1293—1305號報 告。8月8日,尼克松被迫宣佈辭職,福特接任總統。水門事件,既是統治集團 間爭鬥的產物,也是廣大人民運用憲法權利制約總統非法行為的成功範例。福特 政府承繼了尼克松政府的經濟政策,大同小異。 二、卡特政府的反經濟滯脹政策 民主黨人吉米·卡特(1924.10.1—)以297張選舉人票擊敗獲240張選舉人票 的福特,1977年就任美國第39任總統。他於1971—1975年任佐治亞州州長,是 1849年自扎克裡·泰勒以來第一位來自南部的總統。卡特上台後首先致力解決通貨 膨脹問題,在就任的頭兩年實行了兩個階段的反通貨膨脹計劃,宣佈自1979年起 全國各公司工資(含附加工資)增長最高限額在7%以下,物價上漲幅度至少比 1976、1977年的平均數低0.5%,一旦通貨膨脹率超過7%,遵守合同的工人可獲 減稅,違背協議的要受制裁。由於它並不限制地租、銷售利潤和利息,也不對所 有企業都有約束力,實際上受到嚴格限制的主要是工資。卡特政府雖三換主持人, 也未奏效,1979年美國通貨膨脹率上升到13.3%,1980年4月17日,卡特在白宮 宣佈,消費物價指數,1978年為195.4到1980年4月上升到242.6,反膨脹計劃宣 告失敗。與此相聯,在社會福利方面,卡特政府主張實行災禍保險,對享有福利 待遇的人規定嚴格的工作條件,防止濫用醫療經費。這一方案遭到了國會的拒絕。 為解決滯脹現象,卡特在1978年11月8日簽署了減稅187億美元的法案,其中, 在1979年削減的130億個人所得稅,有85%屬於年收入在15000以上的人,公司 及資本所益稅也減少了57億美元。有人認為這是「共和黨的提案,貼上民主黨的 標籤」。 70年代美國能源危機愈演愈烈,依靠進口的石油消費由1973年的35%增加 到1977年的50%。1970年進口石油只有11.57億桶,到1977年猛增到31.03億桶。 美國石油消費量猛增的原因是由於:工業能源結構的變化,1950年石油占36.2%, 1979年上升到50%;居民消費方式發生變化,1970年美國職工乘汽車上班的占 77.7%,住宅和商業建築用油也驚人地增長;在能源消費上存在著嚴重的浪費,每 個家庭的平均耗電量超過西歐和日本,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說:「在1973年石 油危機的五年之後,美國仍然是一個大手大腳的能源消耗者和能源揮霍者。」 1972—1973年美國曾發生兩次能源危機,1976年冬、1978年夏、冬又發生了能源 短缺,為解決能源短缺,卡特採取了開源節流兼顧的能源政策。還在1977年4月, 卡特就提出了第一階段能源計劃,經過18個月的討價還價,國會才批准了一個折 衷的方案。這是一個由五個能源法案組成的一攬子計劃,規定分階段取消對天然 氣價格控制;鼓勵以煤代替油和天然氣;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者減稅;改革用電 收費標準;鼓勵其他節能措施。1979年4月5日,卡特又宣佈實行第二階段能源 計劃,要求徵收石油暴利稅。1979年7月17日,卡特宣佈內閣全體成員總辭職, 以示堅決。經過激烈爭論,1980年3月13、27日國會眾、參兩院,分別通過了修 正了的石油暴利稅計劃,4月2日,卡特簽署生效。它規定從1980年3月1日起, 向石油公司徵收50%的石油暴利稅,以便在10年內集資2273億美元,用於解決 能源開發的經費。5月21日,國會還通過了發展合成燃料法案。此外,卡特政府 還修建地下戰略儲備石油基地,調整對中東的政策,尋找新的進口能源國。卡特 的能源政策雖不能應急,也難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危機,但是,為80年代美國能源 危機的緩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並且提供了調整能源結構和佈局的寶貴經驗。 整個說來,卡特政府試圖解決經濟滯脹難題的努力,雖然當時收效甚微,但 是為裡根政府提供了寶貴的借鑒,他身為民主黨的總統,卻不固守傳統的「新政 式」的模式。 三、裡根、布什政府的振興經濟政策 共和黨人羅納德·裡根(1911.2.6—)1966—1974年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1980 年以489張選舉人票擊敗在任總統卡特,當選美國第40任總統。這位美國歷史上 年齡最大的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宣佈要對外重振國威,對內振興經濟,實行新聯邦 主義政策。在裡根政府8年任期,他一反傳統的現代凱恩斯主流經濟學經濟政策, 改行供應學派和貨幣學派的經濟政策,兼顧凱恩斯主流經濟學,出現了恢復和振 興經濟的新局面。 首先,他實行了歷史上最大的減稅計劃。還在1981年2月18日,裡根向國 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中,就提出了大規模減稅的建議。經過幾年的爭吵和妥協, 1986年10月23日,裡根簽署了於8月23日和9月29日美國眾、參兩院批准的 修正稅法,即1986年稅制改革法案。這是戰後最大規模的一次減稅行動,也是復 興裡根經濟政策的核心。根據這一法案,降低了個人所得的最高稅率,使超富裕 階層的所得稅平均降低了16%;由於不同階層稅率都有所下降,全國人均免稅額 減少了6.4%;新稅法將公司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由46%減為34%,最低邊際稅率定 為20%,同時取消了一些項目的優惠稅率,延長資產折舊年限。它改變了30多年 來稅率越訂越高,特惠越來越多的情況。它實際上是大規模減稅和局部增稅的結 合,既使中產階層得到實惠,又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 其次,裡根政府堅持緊縮貨幣政策,嚴格控制貨幣膨脹。1980年美國的通貨 膨脹率為18%,到1987年降到3%。由於美國的高利率政策,單1985—1986年就 有1000億美元流入美國,刺激美國經濟的回升,然而,美國商品競爭力的下降卻 導致美國出現巨大貿易逆差,成為債務國。裡根政府還推行新聯邦主義,改革社 會保障制度。1983年4月裡根簽署了國會通過的一攬子社會福利改革計劃,削減 一些社會保障項目,尤其是「隨意性」的社會福利開支,用以解決當時出現的聯 邦政府承擔社會福利的過重負擔。1982—1985財政年度,未成年子女家庭補助和 食品券,比1981年前減少了13%,醫療補助減少了5%,兒童營養補助減少了4.4%, 一般就業和訓練基金減少35%,工作鼓勵項目削減了33%,年收入低於20000美 元家庭的48%受到了影響。他還強調州和地方政府要承擔社會保障的某些責任, 並著力推動私營福利事業的發展。 此外,裡根政府1985年初正式推出戰略防禦計劃,以期促進高科技、社會經 濟和國防力量的發展;並且致力於平衡預算,控制財政赤字,放鬆對企業的控制。 裡根於1985年12月簽署了《1985年平衡預算和緊急控制赤字修正案》,強制規 定每年的赤字限額,一旦超過最高限額100億美元,總統有權削減預算開支比例。 1988年11月大選中,喬治·布什(1924.6.24—)以在任副總統競選總統成功。 布什任期4年間(1989.1.20—1993.1.20)蕭隨曹規,基本上承繼了裡根政府的經濟 政策,但裡根政府留下的高赤字和高國債使布什政府在舊軌道上步履艱難,裡根 政府擴大貧富差距的經濟政策還使社會矛盾增多,共和黨的統治基礎縮小,為共 和黨的1992年大選投下了嚴重的陰影。 1992年11月大選的結果,民主黨人阿肯色州州長比爾·克林頓(1946.8.19—) 獲勝,他迎合美國人心思變的心理,打出變革的旗幟,主張變革美國政府、變革 美國經濟、變革美國社會。在他上任以來提出了與70年代以來歷屆美國政府不同 的政策主張,以圖迅速復甦和發展美國經濟,重掌美國在國際經濟領域中的霸主 地位。 四、7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經濟調整和改革的特點 和戰後初期至60年末的1/4世紀改革不同,70年代以來,美國政府經濟調整 和改革有著自己的特點。從尼克松到裡根經歷十多年的演變過程,逐步形成新的 調整改革模式。 從改革背景和任務看,它面對著經濟滯脹要著力解決的是通貨膨脹和失業難 題;在國際事務中美國面臨全球霸權的局部收縮態勢和重振西方霸主雄風的任 務。五六十年代的調整改革模式是大政府、小社會、高稅收和高福利模式;而70 年代以來,出現了大社會、小政府、低稅收、有限福利模式政策的發展趨勢;在 政治思想領域,和在這以前自由主義大發展不同,70年代以來,自由主義相對衰 落,保守主義抬頭,新聯邦主義發展。 從改革的內容看,70年代以來,稅收政策以減稅為主,偶爾局部增稅;貨幣 政策和以前的膨脹貨幣不同,以緊縮貨幣,控制膨脹為主;財政政策以控制財政 赤字,爭取相對平衡預算為主;社會保障政策和60年代的擴大社會福利規模與開 支不同,以控制社會福利規模和糾正社會福利保障的弊端,強調州和地方發揮作 用為主;經濟管理體制政策以放鬆管制,鼓勵民營化為主;工資、物價和生產增 長的協調受到了更多的重視;70年代以來,美國更加重視能源政策、環境保護政 策和高科技發展政策。 從改革的指導思想看,70年代以來在強調國家干預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由 競爭的功能;強調在聯邦政府的主導作用下,充分兼顧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能動 作用;藉以指導政府經濟政策的經濟學說,轉向了重視現代貨幣學派和供應學派, 並兼顧後凱恩斯主流經濟學派;在政治思潮方面,更加重視共和主義和新保守主 義。 從改革的效果看,70年代的試驗付出了學費,取得了經驗;80年代,治理經 濟滯脹成效明顯,但它是以高赤字和高貿易逆差的沉重代價換來的,它困擾了布 什政府。 70年代以來的政策調整和改革,構成了本世紀以來新一輪變化,體現了和羅 斯福新政不大相同的政策模式。它雖然承繼了新政加強聯邦政府對經濟事務干預 和實行福利保障社會化的基本精神,但著重注意的是要糾正新政以來的改革弊 端,並在新的條件下,吸收了胡佛強調發揮州和地方作用、限制聯邦政府在福利 等方面干預過度的思想。 五、美國保守主義兩黨政治的新變化和社會矛盾的新發展 70年代以來,美國壟斷統治集團對政權的控制進一步加強,它牢牢地控制了 總統的選舉結果,影響著政府的各個部門、各種利益集團、院外集團和社會組織, 制約著思想輿論界。美國學者托馬斯·戴伊1979年在調查70年代初美國5416位掌 權人物時分析說,它們分佈在工業公司、公用事業、電訊、交通運輸、銀行和保 險合計3572人,政府和立法、行政、司法、軍事合計286人,新聞、教育、基金、 法律、民間和文化合計1558人。「最上層的這些職位共控制全國工業資產的一半, 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全部資產的一半,銀行總資產的一半和保險業總資產的2/3, 還有電視網,有影響的通訊社和各大報系,所有私人基金會資產的近40%以及全 部私立大學基金的一半。他們領導著設在紐約和華盛頓的全國最大和最有名的律 師事務所和全國最主要的民間組織和文化團體。他們佔據了聯邦政府中行政、立 法和司法部門的關鍵職位,以及陸、海、空三軍和海軍陸戰隊全部最高指揮官職 位。」(《誰掌管美國》第19—20頁)另一位社會學家認為:「最好的答案看來 仍然是,美國的統治權是由權貴層來行使的,它是以財產為基礎的統治階級的領 導集團。」(威廉·多姆霍夫:《當今誰統治美國》,1985年中文版) 要特別提出的是,70年代以來,為美國統治集團在政治、外交、經濟、軍事、 科技和社會各個領域進行調查研究,出謀劃策,培養和輸送人才的諮詢研究機構 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種被稱為「思想庫」的機構,大都受到一定財團和利益集 團的控制。它們通過智囊團的謀劃行動來影響政府各部門的決策和輿論導向。如 受到東部財團控制的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布魯金斯學會、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 究所、美國大西洋委員會、喬治敦大學國際部問題研究中心、對外政策研究所等; 還有得到西部財團支持的胡佛研究所、現代問題研究所、傳統基金會、加利福尼 亞國際問題研究所、美國戰略研究學會、世界觀察研究所、洛杉磯國際戰略問題 研究中心、三邊委員會等。 尼克松、福特、卡特、裡根、布什和克林頓的相繼出任美國總統顯示,他們 中的一些人是從相當底層的台階上爬上來的。他們的內閣班底既反映了西部和南 部新興壟斷資本集團勢力的增強,也表明共和黨保守主義政治的抬頭。1969—1993 年的約1/4世紀裡,共和黨執政了20年之久。保守主義思潮也深入社會各階層, 特別是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趨向保守對社會生活發生重要影響。 70年代以來的美國既是經濟現代化的超級大國,又是社會危機重重的國家, 既是物質生活十分豐富,又是精神文化生活相對貧困和高度商品化的國家。這種 社會危機的表現,其一為老年保障危機的深化,1991年初,據老年、醫藥及飲食 團體聯合組織的報告,在65歲以上的3000萬美國人口中,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良 狀況,80%患有與營養不良相關的慢性病。其二為家庭危機,再婚率高,據1990 年的人口統計,14%的婦女結過兩次婚,15%的兒童有兩個父親或母親;性病和愛 滋病劇增,1991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表示,已有100萬美國人感染愛滋病病毒; 性騷擾嚴重並波及兒童,未成年和未婚生子女增多。其三為社會安全危機加深, 暴力案件和惡性事故上升。1982年10月裡根宣稱:「犯罪在今天已經是美國的 一種流行病」。圍繞槍枝管制問題美國政界展開了又一場大辯論,1991年3月布 什向國會提出了反犯罪法案,對利用槍支犯罪加重刑罰,並擴大聯邦適用死刑的 範圍。其四為種族危機激化,到1992年3月,美國黑人的失業率高達14.2%,而 白人為6.9%,在3100萬黑人中,有36%的黑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而白人只佔白 人人口的11%。1992年4月29日晚至5月3日,發生在洛杉磯中南部地區的黑人 種族衝突事件震驚了全美國,事件導因於1991年3月3日夜,黑人青年羅德尼· 金因超速開車遭警察毒打,濫施暴力,曝光後,洛杉磯錫米峽谷法院裁決4名白 人警察無罪,引起黑人群眾的強列抗議,進而爆發暴力衝突。短短幾天使58人喪 命,2383人受傷,6000餘人被捕,直接物質損失達5.5億美元。洛杉磯事件迫使 加州州長宣佈洛杉磯實行緊急狀態,布什宣佈調遣聯邦軍隊前往洛杉磯恢復秩 序。種族矛盾突出地暴露在全國面前。與此相關,亞裔、西裔、黑人人口的增加, 白人人口比例的減少,伴隨經濟危機的深化,排外和種族歧視勢頭發展。其五為, 精神危機的加深,在美國青少年吸毒有增無減,教會蓬勃發展,福音傳遍全國, 1989年全美國的教徒近60%,其中保守教會和天主教會發展最快。1991年10月 23日,克林頓在競選演說中稱:「家庭破裂,孩子輟學,毒品和犯罪肆意街頭」, 美國「80年代是一個充滿貪婪、自私、不負責任、窮奢極欲和玩忽職守的華而不 實的年代。」他宣稱要「變革美國的精神」,「重新確立美國基本價值觀的革命。」 這些價值觀是「個人責任心、個人自由、容忍、忠誠、家庭觀念和勤勞。」克林 頓上台以來,儘管經濟危機已經度過,但是並沒有扭轉精神危機的頹勢。 90年代美國又興起了關於美國經濟興衰的大爭論。以保羅·肯尼迪為代表的衰 落論者(代表作《大國的興衰》)和以塞繆爾·亨廷頓為代表的復興論者(代表作 《美國是衰落還是復興》)相持不下,兩派的爭論涉及對美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 家中實力的相對地位的不同認識;對二戰效應和正常標準的不同效果的看法;對 龐大赤字和外貿逆差原因和影響的不同結論;對外債的結算和投資環境作用的不 同判斷;以及對軍事行動、軍事擴張作用的不同估計。實際上制約美國經濟興衰 的因素包括:美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調整和干預作用;經濟週期變動中能否及 時有效地調整對策;生產力發展因素和新科技革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直接生產 力;戰爭和軍事干預因素對經濟的兩種作用;社會心理文化因素對美國經濟的影 響;雅爾塔體制解體後的世界格局變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等。美國經濟的興衰是 各種因素的綜合結果。克林頓面臨挽回頹勢的嚴峻任務。他在1991年10—11月 的三次重要的政策演說中哀歎:「美國不過是一個旁觀者,一個跛足巨人,軍事 上強大而經濟上軟弱」。他宣稱「我們要一位領導美國參加全球經濟競爭並取得 勝利而非放棄世界領導地位的總統」,號召「重建美國經濟,奪回我們在世界競 爭中的領導地位」。 熾天使書城
【第二十章】 第二編 第十三章 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與調整 第三節 70年代以來的西歐和歐洲共同體的發展 一、歐洲共同體的擴大及其影響 70年代以來,歐洲共同體經歷了兩次擴大,從而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影響 最大的經濟集團。1972年1月22日,共同體6國與英、愛、丹、挪4國簽署了4 國分別加入共同體的布魯塞爾條約。1973年1月1日條約生效,英、愛、丹三國 正式成為歐共體成員國(挪威因條約未在公民投票中通過而沒有加入)。歐共體 9國人口2.56億,出口貿易2100億美元,黃金外匯儲備606.2億美元,均已超過 了美國和蘇聯,國民生產總值10650億美元,為美國的77.7%。尼克松驚呼「美 國受到了挑戰」,「美國和歐洲的關係非改變不可」。 1975年6月5日,希臘正式申請加入共同體,1977年3月28日和7月27日 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分別提出加入的申請。這是南歐3國和共同體經濟聯繫加強和 經濟差距相對縮小的結果,也是歐洲共同體國家聯合抗霸的需要。1979年5月28 日,共同體與希臘在雅典舉行了希臘加入共同體的簽字儀式,6月28日,希臘議 會正式批准,1981年起希臘正式成為成員國。西、葡加入的談判因農產品和勞力 自由流通等問題而進展緩慢。1984年10月22日,共同體10國外長盧森堡會議同 意西班牙於1986年1月1日加入共同體,10月24日共同體又和葡萄牙籤署葡於 1986年1月1日加入共同體的決議。由於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加入,歐洲共 同體12國的面積由152.6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25.3萬平方公里;人口由2.6億增加 到3.2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1/4;對外貿易佔全世界的2/5,整個地中海 北岸連成一片。 二、歐洲共同體加速地區經濟一體化和協調政治行動的政策 70年代以來,歐共體的地區經濟一體化政策步伐加快。首先,在關稅同盟政 策方面,到1977年7月,英、愛、丹三國已經完全取消了在共同體內部的關稅。 在對外共同關稅上實行了區別對待的不同稅率,如對與雅溫得條約、阿魯沙條約、 洛美條約的簽字國實行特惠稅率;對簽定互惠貿易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實行 協定關稅;對發展中國家實行普遍優惠關稅;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參加國實行最 惠國稅率等。儘管如此,通過限制進口、規定不同技術標準、徵收各種直接稅和 間接稅等非關稅壁壘仍很盛行。關稅同盟的建立有利於促進共同體各國對外貿易 特別是內部貿易的增長,加速共同體資本的集中和壟斷程度,推動生產設備的更 新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生產專業化和國際分工。 為了加快經濟、政治一體化的進程,1988年6月在漢諾威召開的歐共體首腦 會議上,通過了要求在1992年實現歐洲內部統一市場的《完全實現歐洲一體化文 件》,1991年12月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關於建立歐洲一體化的《歐洲 聯盟條約》(即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正式簽署,確定了在2000年前實現政治、經 濟和貨幣聯盟的戰略目標。圍繞批准馬約歐共體各國內展開了空前規模的辯論。 經過激烈爭論,到1993年8、10月,英國和德國勉為其難地批准了馬約。1993 年11月1日,馬約生效。然而,馬約的生效,對歐共體是禍是福迄今仍在爭論不 休。 其次,在共同的農業政策方面,經過長期的討價還價達成妥協,決定建立農 業共同市場組織,對共同體內部生產的農產品實行價格保證和提供補貼,實現農 產品自由流通,對外來農產品提高關稅,保護共同體內部的農業生產。1976年11 月,共同體9國外長理事會還決定,1977年起在北大西洋和北海沿岸的捕魚區擴 大為200海里,作為共同體的共同捕魚區。與此同時,共同體負責協調成員國的 農業結構改革,根據1968年曼斯霍爾特的《關於歐洲經濟共同體農業改革的備忘 錄》,實施1970—1980十年計劃。1972年歐共體修改了農業政策的規章,規定支 持有生命力的農場,鼓勵農場主轉向其他部門,改進農業經濟情報工作和發揮生 產者聯合組織在調節市場中的作用。1975年共同體還建立了歐洲地區開發基金, 用以幫助經濟不發達地區。共同的農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 率,減少了農業就業人口,提高了農業勞動者的收入,相對穩定了市場價格。但 是,歐洲貨幣體系危機對農業的衝擊和價格干預政策加重了農業生產過剩,以及 歐共體擴大後農業政策協調難度的增大,都使農業一體化的前景困難重重。 第三,在共同體的貨幣聯盟政策方面,還在1969年12月的共同體國家首腦 海牙會議上,就提出了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的主張。1970年10月7日,專家委 員會提出了《關於在共同體內部分階段實現經濟和貨幣聯盟的報告》,1971年2 月開始分階段實行這一計劃。1973年4月,共同體9國決定建立歐洲貨幣合作基 金。1979年3月13日,正式建立了歐洲貨幣體系(英國未參加)。歐洲貨幣體 系的主要內容有:創建歐洲貨幣單位;擴大原先的西歐貨幣聯合浮動體系,穩定 西歐貨幣間的比價關係。歐洲貨幣體系的建立是走向經濟與貨幣聯盟的重要步 驟。它使西方國際貨幣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打擊了美元的霸主地位,有利於共同 體農業一體化的推行。由於1973—1975年經濟危機,1979—1982年的經濟危機以 及多次資貨幣危機,建立經濟和貨幣聯盟的進程被一再打斷。 第四,在政治領域和對外政策協調方面,1970年10月,共同體6國外長發 表《政治統一問題的報告》,開始定期協調對外政策。1973年12月在哥本哈根 舉行的9國政府首腦會議上,通過了關於歐洲獨立的宣言,提出西歐國家聯合起 來「用一個聲音說話」的重要口號。1974年12月,歐共體9國首腦巴黎會議決 定,把最高級會議改稱歐洲理事會,每年舉行三次,協調各國的政策行動。1978 年4月,在哥本哈根召開的理事會確定了1979年6月為歐洲選舉日,實行直接普 選議員,1986年後,歐洲議會增至518席。 共同體還加強同第三世界的對話和合作。1975年2月,共同體與非洲、加勒 比和太平洋地區46個發展中國家簽定了為期5年的洛美條約,1979年10月、1984 年12月、1990年3月又先後與57、66和69個非、加、太國家續簽了第二、三、 四個洛美協定,對這些國家給予產品進口的優惠,提供援助基金和價格補貼。1974 年7月,共同體開始了「歐阿對話」,發展和阿拉伯國家的經濟合作關係。1980 年3月,歐共體與東南亞國家聯盟簽定了《經濟貿易合作協定》。1983年12月, 共同體和安第斯條約組織在哥倫比亞也簽定了為期5年的合作協定。1975年5月 歐洲經濟共同體同中國建立了正式關係。1983年11月,雙邊關係擴大到整個歐 洲共同體。80年代以來,歐共體同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交流得到了迅速的發 展。 三、英國撒切爾政府對「英國病」的治理 整個說來,戰後英國經濟的發展相對緩慢,被稱為「英國病」。其工業生產 指數1970年為100,1980年只有105.1,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世界的比重 到80年代已低於意大利。這種「英國病」是一種綜合症,病因是多方面的,它是 一個世紀以來英國現代資本主義發展中伴生的特殊產物。首先是長期以來英殖民 帝國和「世界工廠」的苦果加重了「英國病」,忽視發展國內生產成本高、經濟 效益低的農業和採掘業,導致農業長期慢性危機,食物自給率下降;其次由於國 內資本投資率低下,工業競爭精神衰退,使英國活力受阻;再次由於超負荷的「富 國」社會保障制度和企業國有化的管理不善,加重了英國負擔;第四由於封建殘 餘的影響,傳統意識的等級觀念和保守思想阻礙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 1970年6月大選中上台的愛德華·希思保守黨政府(1970.6—1974.2)和1974 年再度執政的哈羅德·威爾遜工黨政府(1974.3—1976.4)和接任的詹姆斯·卡拉漢 工黨政府(1974.6—1979.5)試圖治癒「英國脖但收效不大。1979年5月大選中, 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獲勝組成保守黨政府,她在1983和1987年大選中獲勝連任, 共執政11年多(1979.5.4—1990.11.28)成為英國一個半世紀以來第一位連任三屆 的首相,也是英國歷史上頭一位女首相。她針對「英國病」症和滯脹經濟,記取 前幾任政府的經驗教訓,一反傳統的大政府小社會的現代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 實行貨幣主義經濟政策,治理「英國病」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首先,緊縮貨幣,抑制貨幣發行和流通,壓縮公共開支,削減稅收,控制通 貨膨脹。以公共住房開支為例,由1978—1979年度占總開支的5.4%,減到 1986—1987年度的2%;從1979年起英國的最高工資稅率和投資稅率分別由83% 和98%下降到80年代中的60%;1979年5月英國的通貨膨脹率為10.3%,1986年 5月下降到3.4%。 其次,推行企業民營化,發揮自由市場機制的活力。在80年代西方國家國營 企業民營化趨勢中,英國起了推動作用。撒切爾政府逐步推行出售國營企業,將 國家僱傭的工作人員轉移到民營部門,並以股票形式,將國營企業資產轉向民營 企業。1979年英國的持股人有300萬,到1987年增加到900萬人。民營化趨勢在 公用事業領域發展最快,1979年1/3的英國居民是居住公房或享有補貼者,6年 後,17%的公房以60%的折價出售給私人。民營化趨勢反映了國際經濟競爭的加 劇;也說明了新保守主義勢力的抬頭和貨幣主義學派及供應學派的興起。 第三,控制社會保障制度規模,逐步改革實施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多年來, 福利國家制度起著有利於資本主義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安全閥、調節器、緩衝 帶的作用。因此,撒切爾政府在維護福利國家制度的前提下,穩步消除福利支出 過度而經濟收效不大的弊端。政府削減了社會福利在公共開支中的比重, 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個百分點。 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國內生產總值明顯增加。以1979年為84.2,1986 年則為142.1;英國的年實際增長率達3%左右,近一個世紀來英國在世界貿易中 的比重直線下降趨勢得以控制,80年代初以來穩定在7%左右。美國《幸福》雜 誌稱:「英國這個20世紀工業不斷下降的最典型的國家突然停止下降,它又重新 威風凜凜地振作起來,這樣的變化在四年前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撒切爾夫人的經濟政策及其後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人們對「英國病」已 是「絕症」的診斷;顯示了企業民營化和企業國有的交替使用有利於壟斷資本的 發展和福利保障社會化應與現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相適應;體現了由凱恩斯主義 主流向貨幣學派的轉化趨勢;也說明了英國的資本主義迄今還有一定的活力。撒 切爾首相辭職後梅傑繼任保守黨首相,他承繼了撒切爾政府的基本經濟政策,但 面對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進行了必要的政策調整。在1979年以來整個保守黨 執政期間,保守主義政治和思潮佔據統治地位。 四、從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到密特朗的「社會主義」 在1969年4月的一次公民投票受挫後,戴高樂總統宣佈辭職,經過兩輪投票, 戴高樂主義者、戴高樂時期的得力總理喬治·蓬皮杜當選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新總 統(1969.6.5—1974.4.1)。儘管戴高樂已退出政壇,1970年11月9日又因病去世, 但是戴高樂主義的影響是深遠的,蓬皮杜推行了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奉行 比較務實和靈活的國內外政策。 1974年蓬皮杜病故後,保守主義者吉爾斯坦·德斯坦以微弱多數擊敗了社會黨 領袖密特朗當選第五共和國時期的第三位總統(1974.5—1981.5)。他本人並不是 戴高樂主義者,任用無黨派的經濟專家巴爾為總理,採取緊縮通貨和節約開支的 政策來應付滯脹經濟,但成效不大。1981年法國政局劇變,最大左翼政黨領袖弗 朗索瓦·密特朗當選總統(1981.5.10—),他於1988年5月總統選舉中再次連任, 在密特朗任職期間實行密特朗的「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政策,出現了80年代以來 法國社會黨為主的左翼長期執政的局面。 密特朗主張把法國建成為一個「民主、自由、自治管理的社會」,他交替推 行企業國有化和民營化、繼續實行計劃經濟和福利經濟、擴大地方自治和社會寬 容的政策。1981年5月,密特朗政府宣佈擴大國有化政策。1982年11月,頒布 了國有化法令,將巴黎—荷蘭金融公司、蘇伊士金融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等五大 工業集團實行國有,使國有企業職工由165萬人增加到240萬人,一度成為法國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的主要手段。但是,1986年3月,法國議會選舉出現了第 五共和國以來從未出現的左翼總統和右翼雅克·希拉克總理兩駕馬車共治的局 面。1986年4月,希拉克強調要在五年內逐步實施對國有的銀行、工廠和企業的 民營化政策。80年代中期以來國有化勢頭減弱,民營化趨勢加強。 在計劃經濟方面,繼1966—1970年第五個計劃後,1971—1975年實行了第六 個計劃,運用經濟計量學的方法,規劃現代化的發展。1976—1980年,實行了第 七個計劃,規定國內總產值的年增長率為5.5%至6.0%。1981—1983年,又實行了 第八個計劃,強調計劃調節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根據國家整體需要決定投資重點。 在1982年6月15日,議會通過了關於計劃改革的法案,加強了計劃中的指令性 因素,實行計劃合同制。1985—1988年還實行了第九個計劃。法國的有計劃調節 的市場經濟,意在既消除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制度的弊端,又避免了高度集中的 國家控制經濟的缺陷。 在福利經濟方面,密特朗上任後以社會公正為目標,制定了40餘項提高福利 待遇,增加就業機會,改革稅制,保障勞動者在企業的合法權利。80年代初,工 人的最低工資增加了10%,退休金增加了20%,家庭和住房津貼增加了25%,10 萬名最高級收入的納稅人需繳納特別稅,對銀行和石油公司徵收特別利潤稅。 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密特朗政府於1981年8月通過了《權力下放法案》, 把中央的權力部分地下放到基層,實行地方自治。 在發展高科技方面,1985年4月17日,密特朗總統向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及 西班牙、葡萄牙提出建立協調歐洲高科技發展機構的建議。同年11月,在聯邦德 國漢諾威召開了有18個歐洲國家外長和科技部長參加的會議,達成協議,以加強 歐洲在工業和科技方面的戰略獨立,並逐步縮小和美國、日本的科技差距。法國 和西歐國家擔心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投入的巨額資金會把大量西歐的技術人員吸 引到美國去。這一項以開發民用產業高技術為主要目的的尤里卡計劃,在兩極體 制解體和SDI計劃取消後,仍在繼續發展。 在70年代西方國家轉向保守主義改革時,法國推行自由主義的強化國家干預 措施。直到80年代中後期法國的保守主義勢力抬頭,密特朗的改革受阻,左翼統 治地位發生動搖。 五、聯邦德國從勃蘭特到科爾的經濟政策 1973—1975年以後,聯邦德國的經濟步入平穩發展時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年 平均增長率,在1974—1985年間為2.42%,在1980—1985年間為1.16%。工業生 產的年平均增長率1974—1985年間為1.03%。就其平均數而言,低於美國和日本, 但高於西歐的平均數。1973年德國的失業率為1.0%,到1985年達9.2%;1973—1982 年間,年通貨膨脹率為7.5%,1985年降到2.2%;國際收支基本平衡。1969年9 月28日大選後,社會民主黨的維利·勃蘭特出任總理(1969.10—1974.5),10月3 日,組織社會民主黨和謝爾的自由民主黨聯合政府,期間實行了四次經濟調整。 繼任的赫爾穆特·施密特社會民主黨政府(1974.5—1982.10)繼承了勃蘭特政府的 經濟政策,並作了三次調整。基督教民主聯盟赫爾穆特·科爾領導的政府 (1982.10—)又在危機、發展以及與民主德國合併的條件下作了政策調整。所有 這些政策調整並沒有改變國家干預下的社會市場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均都遵循 1967年6月德國議會通過的《經濟穩定和增長促進法》中規定的「達到穩定而適 度的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充分就業和內外經濟平衡」政策。 勃蘭特政府四次經濟政策調整的時間是:1969.10—1970.6;1970.7—1972.6; 1972.7—1973.9;1973.9—1974.5。它是為適應與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上的間隔性兩 高兩低而作的調整。第一次調整致力於穩定物價,宣佈馬克升值,提高銀行信貸 利率,並通過調整財政收支,以求得收支基本平衡。第二次調整是為了應付局部 性危機,實行減稅、降低銀行信貸利率和馬克匯率自由浮動,以期刺激投資和消 費。第三次調整為了穩定物價和匯價,加強對外匯的管理,1973年2月宣佈外商 在聯邦德國的公司投資必須得到聯邦銀行的同意;通過增收節支來縮小赤字;再 次提高銀行信貸利率;並和法、比、荷、盧、丹等西歐國家一起,組成歐洲貨幣 聯合浮動集團,這有利於馬克同西歐貨幣保持相對穩定的匯率和對美元匯率的及 時調整。第四次調整為了對付通貨膨脹和能源危機相交織。首先調整能源政策, 節約和合理使用能源,緊縮能源數量,以煤代替部分石油,調整能源生產結構, 實行多渠道能源貿易,改變能源進口結構,發展多種能源生產,改變能源、生產 結構。其次,調整財政政策,擴大財政赤字,通過減稅刺激投資。第三,調整金 融政策,抽緊銀根,提高信貸利率;放寬對國際資金流動的控制,鼓勵外資流入。 施密特政府任期,經歷了兩頭的經濟危機和中間的經濟回升。1974年5月17 日,他在聯邦議院的政府聲明中說:「高的就業水平、物價穩定、經濟增長仍是 聯邦政府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我們將繼續執行我們的經濟政策和財政政 策,……同時我們不能排除在我們經濟的個別部門進行一些調整。」在70年代中 期,為克服經濟危機,施密特政府一方面大量增加政府開支,擴大財政赤字,另 一方面控制貨幣年增長率,有限度地膨脹通貨,同時降低利率,放鬆銀根,刺激 經濟。在70年代後期,為對付滯脹,施密特政府實行謹慎的赤字財政政策和持續 的通貨膨脹政策,加強金融管理和參加歐洲貨幣體系。在80年代初期,施密特政 府為對付嚴重經濟危機特別是財政危機,採取傳統的反危機措施,並在財政、貨 幣信貸、匯率及能源等方面作了政策調整。即局部調整財政收支結構,交替擴大 和縮小財政赤字;加強限制增發貨幣,局部調整信貸政策;大力發展出口產品, 平衡國際收支;節約石油,增產煤炭,改革能源結構。 科爾政府任期,經歷了80年代中後期的經濟發展和1990年秋以來與東德合 併和經濟危機帶來的困境兩個時期。到80年代末除充分就業外,經濟增長、穩定 物價和平衡經濟都已達到預期目標。科爾宣稱:「政府經濟革新的方向是:不要 更多的國家干預,而要更多的市場經濟;不要實行集體負擔,而要個人作出成績; 不要僵硬的結構,而要更多的靈活性、更多的自身主動性,加強競爭能力。」科 爾政府鼓勵固定資本投資,實行減稅,通過了1984年的減稅法,同時降低利率; 另一方面著重發展新科技,提高出口競爭能力,加速經濟發展速度,1984年3月 通過了發展信息技術的總體方案。為穩定物價,科爾政府嚴格控制國債發行,縮 小赤字;緊縮貨幣流通總量,控制發行,扣緊銀根,消費物價從1982年9月的 5.5%,降到1985年的0.8%;為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控制本國資本外流,擴大國 際貿易順差;調整對美元的匯價,穩定馬克的國際價值;在充分就業方面,目標 沒有實現,1982年10月失業人數204萬,到1985年12月增加到228.9萬人。 1990年秋,德國實現了統一,科爾對東德經濟復甦的估計過於樂觀,加上同 時到來的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嚴重困擾著科爾政府,迄今仍在為擺脫低谷、 復甦經濟,進行一系列新的政策調整。 需要指出,意大利70年代以來的經濟發展超過了英國,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的 地位增強。在政治領域中,1973年10月,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貝林格提出,與 天主教民主黨實行「歷史性妥協」,支持政府實行民主性改革,對意大利政局的 穩定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販毒走私盛行,以西西里為大本營的黑手黨活動 猖厥。1982年7月3日,黑手黨殺害了西西里總督、憲兵司令達拉·切薩將軍,近 年來又暗殺多名政界要人和法官。意大利政府自1992年以來,合力追捕黑手黨頭 目,打擊黑手黨的猖狂活動。1969年在工業三角區建立的「左翼」極端組織紅色 放恐怖活動也很頻繁,1978年3月,居然綁架並於兩個月後殺害了天民黨總理莫 羅,1981年又綁架了北約南歐盟軍副總參謀長、美國准將多齊爾。 在北歐,社會民主黨人長期執政。瑞典社會民主工黨除1936年短暫3個月和 1977—1981年外,自1932年至今一直執政;挪威工黨自1945—1965,1971—1972, 1977—1981,1986至今多次執政;丹麥社會民主黨戰後也長期執政。民主社會主 義的瑞典模式引人注目。這種斯堪的納維亞的「福利社會主義」富有特色。1975 年瑞典社會民主黨第26次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綱,概述了民主社會主義模式的基本 特徵是:實行多黨制、議會制、普選制和多階級聯合執政的政治民主制;經濟權 利適當分散、高稅收、充分就業、福利國家和工人參管的經濟民主制;社會、種 族和宗教平等,國私兼顧混合經濟的社會民主制。瑞典重視宏觀經濟管理,堅持 編製國家計劃,指導經濟發展;加強需求和供給管理;採取抗週期性的投資、收 支、建築和人力政策。它把公有和私有、集權和分權、計劃與市場適當結合,兼 顧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管理經驗,採取混合經濟模式,從而贏得社會經濟穩步發 展。即使在70年代以來西方世界三次嚴重危機中也能相對保持平穩。 80年代以來,特別是蘇聯解體以來,歐洲政局迅速向右轉,不僅歐洲共產主 義勢力日益衰微,而且左翼政府也諸多落馬,歐洲右翼政黨紛紛抬頭,並改變過 激策略爭取民心,如德國的右翼政黨共和黨、意大利的右翼政黨北方聯盟、法國 的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等。由於經濟不景氣及東歐蘇聯和第三世界國家大批居民湧 入西歐,出現了西歐各國右翼勢力排斥外來移民的浪潮,從1989年以來,丹麥、 瑞士、法國、英國、奧地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對難民作了更嚴格的規定和限 制。 熾天使書城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