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十三章 7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的發展與調整 第四節 7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大國向政治大國的發展 一、日本經濟大國穩定發展經濟的對策 日本自70年代以來,經濟繼續發展、經濟實力躍居西方世界第二位,據日本 經濟企劃廳綜合計劃局1987年編製的《日本綜合國力測算》,到1985年,各發 達國家的國力以美國為100,日本為61,聯邦德國為54,蘇聯為50,日本成為名 符其實的經濟大國。德國《銀行家》雜誌1992年7月提供的數字表明,在世界上 最大的20家銀行中日本佔了11家,其中頭7家都由日本佔據。80年代,日本開 始了新的遠航,並提出了日本「國際化」的口號。1983年中曾根首相使用「國際 國家」一詞來概括日本向著超經濟大國方向發展。日本經濟大國的崛起和經濟發 展的戰略引起世界各國的矚目。 首先,日本政府採取強化主導型混合經濟的管理體制。重視中期計劃的宏觀 調控,如1970—1975年佐籐政府《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1973—1977年田中政 府《經濟社會基本計劃》;1976—1980年三木政府《70年代後期經濟計劃》; 1979—1985年大平政府《新經濟社會七年計劃》;1983—1990年中曾根政府《80 年代經濟社會的展望和指針》。經濟社會七年計劃旨在糾正各經濟部門間發展的 不平衡;改變產業結構和克服能源制約;建立新型的日本式的福利社會。1988年 5月22日,竹下登政府公佈了第十一個經濟計劃1988—1992年的《新五年計劃》。 它與前10個經濟計劃的加快經濟發展戰略不同,重在大幅度地調整不均衡的外貿 關係,降低高額的順差、實現與富國相稱的國民生活多樣化、協調發展地區經濟 技術和社會。 其次,日本政府採取科技立國戰略,發展應用技術和高科技。 1980年3月,日本產業結構審議會在《80年代通商產業政策構想》中提出, 為克服70年代以來「貿易立國」遇到的資源和商品進口的困難,應把發展獨創性 的科學技術提到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高度,發展自主開發性技術,開發智力資源。 日本是將科技迅速轉化為生產力的先進國家,1955—1982年全產業的勞動生產率 提高了4倍,到1984年,日本的製造業出口已達15.4%,在西方世界已佔首位, 日本的工業生產單位產值耗能和耗材在全世界最低。日本十分重視引進、吸收外 國先進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帶動自主性開發,在走向21世紀的800項尖端技術課 題中,約有80%的項目有待借助國際合作的力量。日本的科技研究經費投入增長 速度,在發達國家中位居第一,1970年還是美國的1/8和德、法、英的1/3,1990 年已佔美國的2/3和德、法、英之和。日本科技的重應用、重實際傾向,明顯表 現在國內申請專利件數為世界之最,1987年共34萬件,為美國的2.7倍、蘇聯的 1.9倍、西歐主要國家之和的3倍。日本還推行以民用生產技術為主和軍民兩用的 科技發展路線,專門用於軍事技術在1988年只佔美國的1/55.6,在技術水平上出 現了軍民接近、軍民趨同和軍民互轉的現象。 第三,日本由外向型經濟為主向內需外向貿易兼顧的方向轉化。70年代的三 次嚴重經濟危機和激烈競爭和摩擦的國際市場迫使日本改變70年代前的外向型 經濟為主的貿易立國戰略。這明顯地表現為在經營戰略上強調兼顧內需型貿易。 與此相聯繫,由「以生產為中心」改變為「以銷售為中心」或「以顧客為中心」, 奉行「顧客至高無尚」的原則。據此,針對國內外客戶需求的多樣化、個性化和 層次化,提出了企業經營多角化、生產柔性化即管理計算機化和生產流水線的自 動調整及同一流水線上生產不同規格的混流生產、生產服務專業、市場管理文明 化和服務多樣化即大力發展面向企業的服務業,面向家庭和個人的服務業和公共 服務業。同時對勞動力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基礎教育、高等教育、 繼續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終生學習系統,重視勞動力素質的技術質量、信用和紀律。 二、日本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 如前所說,1983年的中曾根政府,就明確提出了日本要成為政治大國的主 張,宣稱「要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對世界做出貢獻」。1987年度日本的《經 濟白皮書》宣佈「日本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資本供應國」,日本要起到「19世紀的 英國和戰後美國所起的作用。」1993年4月,日本發表外交藍皮書,提出「日本 應在國際上發揮與國力相稱的領導作用」。 為了加快走向政治大國,首先,日本加強日美同盟關係,以同美國的合作與 協調為外交基軸。1972年7月,大平外相宣稱「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 過去」,他出任首相後提出以「對美協調為主軸」,以恢復日中邦交為頭號課題 為目標的「多邊自主外交」;1974年12月,三木武夫組閣後提出以日美關係為 基礎的「等距離外交」;福田首相上任後則推行了「全方位和平外交」;大平正 芳組閣後一方面在1978年8月同中國締結了和平友好條約,並同時強調日美關係 是日本對外關係的主軸和基石;1982年11月中曾根康弘首相在組閣後宣稱日美 兩國是「命運共同體」。80年代以來,在日美經濟摩擦由局部的、單個的摩擦發 展到金融摩擦、高技術摩擦、結構性多方面摩擦的情況下,美日關係定位十分重 要,雖然摩擦多於協調、競爭多於合作,但不會動搖美日同盟的根基。《日本還 要說「不」》一書中說:「今後文明的主宰者將是日本、美國和歐洲三大勢力」, 「日本目前不可能單獨地立即脫離美國的世界戰略」,「日本必須在歷史的大潮 中保持清醒的頭腦,她將與浩瀚的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並駕齊驅,成為世界的另一 核心,她正踏在未來文明的浪尖上。」「美國離不開日本,日本也同樣需要美國。」 近年來,日美經濟摩擦加深,並日益公開化。 其次,日本立足亞洲,在美、日、歐三角中謀求亞洲代言人的角色。日本曾 提出過「環太平洋合作構想」、太平洋經濟文化圈、日本海經濟圈和東亞經濟圈 等設想。日本認為作為亞洲唯一經濟大國,要在全球發展,必須立足亞洲。近年 來西太平洋的崛起,為日本提供了機遇,歐共體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趨勢也 向日本提出了挑戰。但是,在當前,採取經濟「不結盟」的策略對日本的「國際 化」更為有利。在政治上,1992年6月15日日本眾議院通過了派遣500名自衛隊 前往柬埔寨參加維持和平行動,1993年1月,宮澤首相的曼谷演說,宣稱要以亞 太地區為日本的外交中心。 第三,隨著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和日元不斷升值,日本謀求建立「日 元圈」,並與美元、馬克形成鼎立之勢。 第四,日本加強防務力量,並向軍事大國方向發展,出現為軍國主義勢力的 復活鋪路的傾向。1981年和1986年日本先後出現日本文部省審定的教科書為日 本軍國主義翻案的嚴重事件,1986年12月30日,日本政府決定突破防務費不超 過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制;1985年8月15日,在日本政府戰敗投降紀念日之際, 中曾根率內閣主要成員破天荒地正式參拜了供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其後幾乎 每年都有重要閣員去靖國神社參拜。 第五,日本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1993年7月6日,日本內閣正式表明了 進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意願。 第六,謀求中國和其他亞太國家的理解和支持。歷屆日本政府都表示信守 1972年9月29日實現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的日中聯合聲明和1978年8月12日日 中友好條約,維護和發展日中友好,並支持中國的四化建設。1983年11月胡耀 邦總書記訪日時雙方確認了日中之間的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賴、長期穩 定四原則。1988年8月竹下登首相訪華期間宣佈日本自1990—1995年間向中國提 供約8100億日元的新的政府貸款。日中間的貿易、技術、文化交流全面發展。但 1987年的「光華寮事件」及前面提到的教科書事件、參拜靖國神社事件、防務開 支突破1%限額事件等對日中關係的正常發展帶來了陰影。1993年7月細川護熙 上台後更明確宣佈對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侵略行為表示歉意。 第七,日本力圖擴大日本文化的世界性影響。戰後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展示 了歐美文明與東方文明結合的效應。她把弘揚日本文化和吸收新儒學及西方文明 的長處結合起來。日本的島國心態所特有的憂患意識,激勵人們居安思危,拚搏 向上,有利於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它向全世界表明,19世紀以英為師和20 世紀以美為師將讓位於20—21世紀之交以日為師。《日本堅決說「不」》一書稱: 「今後世界混亂之後而誕生的、控制世界的新文明,將在西方最後的代表美國和 現代世界東方唯一的代表日本之間的各種各樣的關係的發展中產生。對於日美關 係這種未來的意義,美國人會逐漸明白的。」並說:「現在也許輪到日本幫助一 下『疾病纏身』的超級大國美國了。」 三、日本政局的新發展,自民黨一統天下的結束 70年代以來,日本政治生活中的自民黨一黨多派的民主政治總趨勢並沒有根 本變化,但是自民黨的壟斷地位發生了動搖。佐籐榮作以自民黨總裁身份於 1970.1.14—1972.7.5第三次組閣,田中角榮於1972.7.7—1974.12兩次組閣,三木武 夫於1974.12.9—1976.12.24組閣,福田赳夫於1976.12.24—1978.12.6組閣,大平正 芳於1978.12.7—1980.6.12兩次組閣,伊東正義於1980.6.12—7.16代理首相,鈴木 善辛於1980.7.17—1982.11兩次組閣,中曾根康弘於1982.11.27—1987.11組閣,竹 下登於1987.11—1989.6.2組閣,宇野宗佑於1989.6.3—1989.7組閣,海部俊樹於 1989.7—1991.11組閣,宮澤喜一於1991.11.5—1993.7.22組閣。其間變更了12位首 相,均為自民黨的各派掌權,但是自民黨內派系林立,爭端屢起,醜聞不斷,幾 度出現統治危機。 1972年田中內閣建立時獲得國民支持率62%,為戰後歷史的最高記錄,他的 日本列土改造計劃作為主要的施政綱領,企圖通過改革國內的生產結構和地區結 構,解決人口過密和過疏問題,推動日本式福利社會的到來。這一計劃在1973 年石油危機的背景下,引起通貨膨脹和地價上漲,使田中內閣面臨危機。1976年 2月洛克希德案件曝光,該公司通過日平丸紅公司贈賄日本高級官員6億日元, 以求「全日空」購進洛克希德公司的三星飛機。7月27日,田中被捕,在歷時6 年零9個月的審理中,共逮捕18人,公審191次,田中被判刑4年,罰款5億日 元,這一戰後日本最大的官僚醜聞,暴露了日本「金權政治」的內幕,動搖了自 民黨主流派的穩固統治。1987年7月,該派內的竹下登為首的「經世會」取代田 中派。三木上台後,為消彌「金權政治」形象,實行一些改革,提出「整肅綱紀」, 「淨化政界」的口號。1975年4月和7月眾參兩院分別通過了《政治資金規正法 改正案》,對捐贈政黨、公職候選人等的總額作了限制;同時通過的《公職選舉 法修改案》,禁止公職候選人向選區選民捐款。根據1976年10月29日,三木政 府提出的《防務計劃大綱》還明確規定,「當前個年度的國防開支總額,以不超 過該年度國民生產總值的1%為限額」。由於洛克希德醜聞的衝擊,在1976年第 34屆大選時,自民黨分裂為兩個選舉本部,在大選中自民黨只獲全部議席的 48.7%,首次出現了執政黨和在野黨在眾議院中勢均力敵的情況。 福田內閣雖在形式上解散了黨內的派閥,但好景不長,未能奏效。到1979 年10月大選時,自民黨僅得248席,降到自民黨成立以來的最低點。1980年6 月兩院選舉時,大平猝死,自民黨各派暫時聯合,從而恢復了在兩院中的穩定多 數。由於日本自民黨內派係爭斗激化,醜聞不斷,為挽回頹勢,55歲的原田中派 參議員細川護熙脫離自民黨於1993年另組新生黨,以革新政治爭取選民,在大選 中一舉獲得36個議席。1993年7月29日,該黨和日本社會黨、公明黨、社民聯、 民社黨、日本新黨和新黨魁黨組成七黨聯盟,並在大選中獲勝,細川出任首相, 從而結束了自1955年以來38年由自民黨一黨執政的局面。但是,細川派本是自 民黨的派生物,自民黨捲土重來的可能性不容低估,社會黨、公明黨、共產黨等 長期的在野黨勢力日衰,且不團結,難以穩操勝券,圍繞細川政府提出的政改方 案危機以及1994年4月細川首相辭職就是證明。在本質上細川聯合內閣所代表的 同樣是壟斷資本主體的利益。 戰後日本天皇裕仁作為日本國的「象徵」一直在位到1989年1月7日,成為 日本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天皇。1952年11月10日被立為皇太子的明仁, 自1989年1月7日起接皇位,年號「平成」。 對70年代以來政局有著重要影響的仍然是日本經濟四團體,即經濟團體聯合 會、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經濟同友會和日本工商會議所。九大智囊團也對日本 經濟和政治發生重要的影響。它們是1992年成立的朝日銀行綜合研究所,號稱「零 售業頭號銀行」、櫻花綜合研究所從事環太平洋研究、三和研究所1986年成立以 來以確立走向世界最優秀的智囊團為目標、大和銀行綜合研究所標榜自己是「中 堅中小企業的調查部」、大和綜合研究所1989年成立以來推進以亞洲為重點的國 際化、野村綜合研究所1987年成立以來確立「開創信息世紀知識資產創造企業」 的形象、富士綜合研究所1989年成立以來謀求「成為代表日本的大型綜合研究 所」、三井信息開發研究所成立25年來謀求成為「提案型知識創造企業」、三菱 綜合研究所1990年成立以來以尖端科學研究所著稱。這些智囊團集中反映了日本 六大財團和自民黨的政治經濟策略需要。 日本共產黨在1976年舉行的第13次代表大會上把黨綱中的「馬列主義」改 為「科學社會主義」,提出現階段的任務是反帝、反壟斷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通 過和平與民主道路過渡到社會主義,日共在政治生活中的影響減小。作為日本國 會第二大黨的日本社會黨70年代以來勢力不振,1977年3月,田英夫脫離社會 黨另組社會民主聯盟,1993年細川聯合政府組成,社會黨女委員長當選為眾議院 院長。1970年5月,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宣佈該會與公明黨「政教分離」,1978 年公明黨提出「中道革新聯合政府設想」,以圖建立一個不包括日本共產黨在內 的以公明黨為主體的在野黨聯盟。70年代以來日本的工人運動、大規模群眾運動 明顯減少,社會秩序相對穩定。但是,老年社會和人口老年化問題、超勞動強度 問題、外來移民問題等日趨尖銳,對日本社會將帶來影響。 北方四島領土問題是妨礙日蘇和日本獨聯體關係的最大障礙。1969年9月, 日本眾、參兩院通過了《關於收復北方領土的決議》,1973年田中首相訪蘇時提 出了一攬子收復北方四島的要求,其後歷屆日本政府基本立場不變。蘇聯解體後, 葉利欽為求得日本的支持一度妥協,但今年以來態度又趨強硬,日俄首腦會晤一 再推遲。 熾天使書城
【第二章】 第十四章 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及其相互關係 第一節 民族獨立國家的經濟 一、民族獨立國家的經濟發展戰略與成就 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曾長期遭受西方殖民國家的剝削和掠奪,因此取得 政治獨立後,經濟上仍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從生產發展水平和社會經濟結構進 行綜合考察,它們獨立時大致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經濟特徵: 第一,現代工業不發達,農業在國民收入中占主要地位。農業人口一般佔全 國人口60—70%,有的國家占80—90%。多數國家的農業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生產技術原始落後,農業勞動生產率很低。 第二,生產結構單一。不少民族獨立國家在殖民地時期形成了畸形片面發展 的單一經濟結構,主要生產一兩種或少數幾種面向出口的農、礦原料產品。 第三,經濟成份複雜多樣,既存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也存在前資本主義 生產關係。多數國家在取得政治獨立時,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仍占統治地位。在 這些國家的農村中,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數地主手裡。他們出租土地或雇工耕種, 農民要把收穫物的50—80%繳納給地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一些地區甚至還存 在部落土地所有制和原始公社土地所有制。 第四,貧富懸殊,國民收入分配不均,勞動人民生活極其貧困。發展中國家 佔人口總數10%的富有者,一般佔有國民收入的50%左右,而佔人口40%的貧困 者,只佔有國民收入的10%。 民族獨立國家面臨著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改變殖民地經濟結構,發展 民族經濟,迅速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 在民族獨立國家面前,當今世界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道路:資本 主義發展道路和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兩種道路,成為民族獨立國家考慮本國社 會經濟發展戰略時進行抉擇的依據。 民族獨立國家的政權一般掌握在民族資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手裡,它們大都選 擇了西方工業化國家的發展道路,即以自由的市場經濟為主,扶持私人經濟,促 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有的國家還通過發展國家資本,掌握重要經濟部門,發展交 通、運輸、金融、電力、通訊及其他基礎設施,為民族資本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這些國家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聯繫密切,採取對外開放政策,廣泛吸收外資,重 視從西方工業化國家引進先進技術,採取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替代的戰略。有的國 家經濟發展速度迅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但它們一般對西方國家的資金依賴 很強,某些重要部門甚至為外資所控制,容易受到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 和影響,因此經濟增長極不穩定,波動較大。 此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民族獨立國家宣稱倣傚社會主義經濟模式,走非資本 主義道路。它們建立集中的中央計劃體制,制定經濟發展計劃;實行國有化政策, 把外國資本甚至部分私人企業收歸國有,在重要經濟部門建立大規模國營企業; 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土地改革,建立國營農場和合作農場,在部分農民中推行 集體化。這些國家自稱「社會主義」,實際上只是採用某些社會主義的經濟形式, 並不是真正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於實行的政策不符合本國國情,這些國家的經 濟發展一般都比較緩慢。70年代以來,多數國家都在調整政策,進行改革。 民族獨立國家的歷史背景、經濟發展水平和實施的具體政策措施各有不同, 情況比較複雜。一般地說,戰後以來,為了發展民族經濟,它們採取了以下一些 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措施: 第一,取消帝國主義宗主國的殖民統治特權,收回海關和貨幣發行權,接管 原殖民政府的財產、企業和公用事業,對外資佔有或控制的土地、礦山、銀行和 企業實行監督、限制和管理,直至收歸國有。 第二,國家制訂中、長期經濟發展計劃,發展國營經濟,並通過財政、稅收 等措施,引導、促進私人資本的發展。 第三,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情況,採取進口替代、出口替代;實行優先發展 重工業,或重點發展中、小型工業和農、礦產品加工工業等戰略方針,以逐步實 現國家工業化。 第四,對外國資本實行不同程度的開放政策。有的國家規定各種優惠待遇, 鼓勵外資投入;有的國家實行利用與限制外資政策。各國根據本國工業發展情況, 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或實用技術,以彌補技術落後的不足,加速經濟的發展。 第五,在農業方面,一些國家實行了土地改革,對土地佔有權規定最高限額, 減輕地租負擔,緩和農村階級矛盾。很多國家在農村推行「綠色革命」,如推廣 優良品種,發展水利灌溉,使用化肥、農藥和農業機器。此外,政府還通過農村 信貸和價格補貼政策,以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 第六,積極發展文化、教育、衛生事業,培養本國的科技、管理人才。 此外,民族獨立國家為了捍衛國家主權,促進民族經濟獨立自主的發展,在 國際經濟領域裡展開了反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 爭。鬥爭的範圍涉及資源、貿易、金融貨幣、海洋權、國際經濟結構、援助和債 務等等問題。 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在發展民族經濟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首先,它們 的經濟增長速度在60、70年代超過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1960—1973年,其國內 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為6.3%,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4.9%。1973—1979年, 民族獨立國家經濟的年均增長率為5.2%,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只有2.8%。其次, 隨著經濟的發展,民族獨立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它們的國內生產 總值占世界生產的比重從1955年的20.8%上升為1980年的22.9%;工業生產總值 占世界工業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60年的7.1%上升為1980年的9.4%;出口占世界 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62年的20.6%上升為1982年的26.1%;製成品出口占世界製 成品出口總額的比重從1962年的4.1%上升為1982年的10.9%。 進入80年代以來,民族獨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從總體來說出現了下降的趨 勢。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首先是由於存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使民族獨 立國家處於不利的地位。其次從民族獨立國家本身來講,一是經濟基礎薄弱,經 不起世界經濟動盪的衝擊;二是在科學技術上的消化創新能力弱,在科學技術上 進一步拉大了與發達國家的距離;三是在資金、技術、外貿等方面過於依賴發達 資本主義國家,使發達國家能夠利用這種依賴關係轉嫁經濟危機;四是不少民族 獨立國家政局動盪,經濟建設缺少一個穩定的環境。 民族獨立國家的經濟雖然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絕大多數民族獨立國家至今仍 是世界上比較甚至十分貧窮的國家,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有80%以上集中在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舊的殖民經濟結構在不少國家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造。此外, 還存在債務沉重、糧食不足和國際收支惡化等等困難。民族獨立國家只有進一步 團結起來,加強南南合作,爭取建立比較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實行改革 開放,才能以較快速度發展民族經濟。 二、民族獨立國家的不平衡發展與類型 戰後以來,民族獨立國家在經濟上不同程度地都有所發展。但由於各國間自 然資源條件、社會政治條件和經濟技術條件的差異,以及各自採取的經濟發展戰 略的不同,民族獨立國家間的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實力存在很大差異,經濟發展 很不平衡。70年代,民族獨立國家中,有的國家年平均經濟增長率超過10%,有 的國家卻是負增長。80年代末,民族獨立國家按人口平均的國民生產總值,最高 的超過25000美元,最低的只有100美元左右。經過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的發 展,民族獨立國家逐步形成了以下幾種類型: (一)石油輸出國 石油輸出國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大量開採並出口石油,一般出口石油占 本國出口商品出口總額的50%以上。當前這類國家約有20多個,其中13個參加 了「石油輸出國組織」。1980年,發展中國家的石油產量和石油出口分別占世界 石油總產量和世界石油出口總額的61%和87%。同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 石油儲藏量、原油日產量和原油日出口量分別占世界石油儲藏量、世界原油日產 量和原油日出口量的67%、45%和74.8%。此後,隨著世界石油市場形勢的變化, 到1983年該組織在世界石油生產與出口中的比重分別降為31.4%和46.6%。 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後,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提高油價和石油稅率,增加 產油國的股權。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阿拉伯產油國採取了減產、禁運、 收回原油標價權,提高油價及國有化等措施展開鬥爭,不僅保障了產油國的合理 收入,而且第一次以石油為武器沉重地打擊了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促發了 1973—1974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 1973年石油鬥爭取得勝利後,大部分輸出石油的民族獨立國家達到全部或大 部地收回了本國石油資源的主權,並且通過石油輸出國組織掌握了確定石油價格 的權利。一些石油輸出國出口收入激增,從而在民族獨立國家中出現了一批高收 入國家。這些國家主要有: (1)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982年國民生產總值達237.8億美元,人均23770 美元,成為世界上人均產值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政府的社會保險法,保證每人 每月最低收入為63美元,本國石油工人工資最高每人年平均約42000美元。全國 實行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 (2)科威特,石油收入約占國內總收入的90%。1984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12 億多美元,人均收入12640美元。科威特政府利用高額的石油收入發展國民經濟, 實行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等高福利制度。 (3)沙特阿拉伯,以「石油王國」著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 最多的國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231.51億噸,天然氣儲量為34885 億立方米。1981年石油產量達4.9億噸,收入1032億美元。1983年以來,受石油 價格下跌影響,產量和收入銳減,1985年產量為1.65億噸,收入340億美元。巨 額的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從傳統的落後的農業經濟迅速向以石油工業為基礎的 經濟結構轉變,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人均國民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1982年 國內生產總值1531億美元,人均15310美元。 (4)卡塔爾,1971年宣佈獨立,1977年對外國石油公司全部實行了國有化, 1977—1981年,國家的石油收入從20億美元增加到53億美元。政府的財政收入 95%以上來自石油。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79.2億美元,人均29000美元,成為 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國家之一。 (5)巴林,1971年宣佈獨立,1974年在巴林石油公司中參股60%,1978年 宣佈全部接管外國公司在巴林的股份。巴林出口收入80%左右來自石油。1980年 國內生產總值為27.7億美元,人均9159美元。 除上述海灣石油致富國外,東南亞的文萊也因輸出石油而步入高收入國家行 列。1982年文萊國內生產總值約45億美元,人均約22000美元,居東南亞國家之 首。 石油輸出國的經濟特點是單一的石油出口型經濟,其工業發展大多以石油開 採為中心,發展石油提煉、加工及石油化學工業,並促進其他有關部門的發展, 形成以石油工業為主的工業生產體系。由於石油是非再生性能源,儲量有限,近 年來,一些石油輸出國已開始注意採取措施,保護能源,並根據本國條件,發展 多樣化經濟。 (二)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 少數民族獨立國家從60年代以來,工業生產有較大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國。 按照聯合國工發組織確定的標準,這類國家1978年人均收入超過1100美元,製 造業淨產值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20%以上。目前這種類型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大 約有10個左右,最突出的有亞洲「四小龍」,以及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等國。 新加坡是一個面積小、資源少的島國。1959年在英聯邦範圍內實行自治。1963 年成為馬來西亞聯邦內的一個州。1965年8月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成立獨立的新 加坡共和國。1959年新加坡自治邦成立後,國內最迫切的問題是大量人口失業以 及因轉口貿易衰退而造成的經濟不振。為了改變國家以轉口貿易為中心的單一經 濟,逐步使殖民地型的經濟結構轉向獨立自主的民族經濟道路,新加坡著手進行 經濟改革。60年代上半期,重點發展進口替代工業和勞動密集型工業,以食品、 紡織、印刷、木材加工等中小型企業為主,從而吸收了大批勞動力,緩解了失業 問題,對發展本國工業,減少進口也起了積極作用。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後, 面對國內市場縮小的形勢,經濟建設的重點轉向發展煉油、電子電器等面向出口 的新興工業,執行以發展製造業為中心的工業政策。1979年,新加坡政府提出「第 二次經濟革命」,通過大幅度提高工資,促使低效率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資本和 技術密集型發展,以實現經濟結構的現代化和多元化。此外,新加坡政府還充分 利用原有的商業、金融、海運等設施,繼續發展轉口貿易和旅遊業,為經濟建設 積累外匯。經過20多年的發展,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65年的9.7億美元增 加到1985年的174.7億美元,增加了17倍,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800美元增 為7420美元,增加了約8.3倍。1965—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工業、農業、服 務業的年均增長率分別達10.2%、12.2%、3.1%和9.7%。新加坡已發展成為一個以 工業為中心的經濟多元化的國家,它的海運業、煉油業、金融業和船舶修造業均 居世界前列。到1981年底,71%的居民住進了政府修建的設備齊全、價格低廉的 公共住宅,人均住房面積為15平方米。但進入80年代後,受世界經濟低速增長 的影響,再加上國內工業結構調整不當,經濟增長率明顯放慢,甚至在1985年出 現負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1980年為10.2%,1983年7.9%,1984年8.3%, 1985負1.8%,1986年1.9%。1987年經濟全面復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8%。 到1990年,新加坡國民生產總值增加到353億多美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11965 美元。這一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為8.3%。 韓國在50年代經濟發展緩慢。1960年韓國人民起義,推翻了李承晚傀儡政 權。1961年樸正熙上台後,推行以「引進外資」和「出口主導」的經濟開發政策, 並從1962年起實行經濟發展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1962—1966年)主要是 利用外資發展進口替代工業。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7.7%。由於資源匱乏和 國內市場狹小,就業機會增加不多,而且國際收支惡化。第二和第三個五年計劃 (1967—1976年),利用國內廉價勞動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經濟高速增長,國 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率分別為10.5%和11%。但是,由於片面追求出口貿易的增 加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導致經濟結構畸形發展,經濟嚴重依賴外資和國 際市場。第四個五年計劃(1977—1981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3%。第五 個五年計劃(1982—1986年)改變了20年來實行的「高速增長」政策,實行穩定 物價,調整產業結構,增強對外競爭能力的「穩定增長」政策。1987年起開始執 行第六個五年計劃。至1990年,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收入分別由1962 年的23億美元和87美元增加到2379億美元和5569美元,分別增長了100倍和 60倍以上。產業結構也迅速向工業化結構發展。製造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由1960年的13.4%上升到1985年的29.1%。在製造業內部輕工業和重工業的比例 分別由1960年的71.4%和28.6%改變為1985年的47%和53%。 亞洲「四小龍」中的香港和台灣的經濟年平均增長率也居於世界前列。 1960—1970年,香港為10%,台灣為9.6%,分別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1970—1980 年,香港為10%,台灣為9.2%,分別居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1986年的人均國民 生產總值,香港為6330美元,台灣為3751美元。 戰後巴西進一步推行發展民族經濟的政策。1951—196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 平均增長6.9%,工業增長在8%以上。但通貨膨脹率連年上升,國際收支不斷惡 化,加上政治動盪,從1962年起,經濟增長率逐年下降。經濟衰退一直延續到 1967年。1964年軍人接管政權後,採取抑制通貨膨脹,鼓勵利用外資,努力擴大 出口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發展。1968—1974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10% 以上,工業增長率超過11.5%,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有人稱之 為「經濟奇跡」。1974—1980年,因受世界經濟危機和石油提價的衝擊,國內生 產總值增長速度有所降低,但年均增長率仍達7.1%。1981—1983年出現經濟衰退, 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10.6%。1984年經濟緩慢回升。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 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360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020美元。經過40多 年的發展,巴西從一個出口咖啡、棉花之類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逐步現代化的工 業—農業國。 墨西哥是拉美另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大國。戰後,執政的革命制度黨歷屆政 府推行支持民族資本,鼓勵吸收外國資本,大力推進工業和農業現代化的政策。 墨西哥經濟增長速度較快。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50年代為6.1%,60年 代為7.1%,70年代為6.5%。1976—1981年,石油的產量和創匯量逐年激增。1980 年,石油和天然氣的外匯收入接近110億美元。但在7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資本 主義世界經濟不景氣,發生外債支付危機。1982年公、私外債總額達824億美元, 成為拉美地區的第二大債務國。同年爆發了嚴重的財政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率上 升到60%,經濟增長率從連續四年保持8%以上驟降至—0.5%。此後,墨西哥政府 調整經濟政策,經濟情況有所好轉。1989年國內生產總值2047.58億美元,居拉 美第二位;同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44美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墨西哥建立起 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1950—1989年,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2%下降 至7.7%,而工業則由27.3%上升至32.3%。 拉丁美洲在60—70年代步入經濟較發達國家行列的還有委內瑞拉、阿根廷、 烏拉圭,智利等國。委內瑞拉是世界主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戰後40多年來,石 油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的支柱。委內瑞拉政府推行進口替代、經濟多樣化政策,製 造業發展較快。1982年製造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同年國內生產總值為 694.9億美元,人均4360美元。阿根廷在50年代中期以後的20多年,社會、政 治動盪不安,軍人獨裁政府和民主選舉政府更迭頻繁,在對待工人福利、引進美 資、發展石油工業等問題上政策反覆更易,經濟發展受到不利影響。阿根廷國內 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1950—1960年為3.4%,1960—1970年為4.2%,1970—1977 年降為2.9%,1978年為3.5%,1979年躍升為7.1%,但在世界經濟危機衝擊下, 1980年降為1.1%,1981年又進一步降為—5.9%。198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520 美元。阿根廷的經濟結構因機器製造、化工、鋼鐵、石油和電力工業的發展,發 生了顯著變化。至70年代中期,國內生產總值中工業所佔比重約為1/3。重工業 產值大大超過輕工業產值,但汽車、化工等重要部門多為外資控制。烏拉圭1982 年國內生產總值為92.3億美元,人均3129美元。智利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41 億美元,人均2100美元。 (三)原料生產國 原料生產國在民族獨立國家中佔大多數。它們主要生產除石油以外的各種農 礦原料,並依靠這些原料及其初步加工產品的出口為國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在國 內生產總的部門構成中,農業和採礦業占36%以上,在出口貿易中,原料及其他 初級產品約占70%以上。由於發達國家壓低原料和初級產品的價格,提高工業製 品價格,使原料生產國在世界經濟中處於不利地位。大多數原料生產國1982年按 人口平均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500美元以下,屬於下中等收入國家或低收入國家。 自70年代以來,原料生產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低於石油輸出國和新興工業國,而高 於西方發達國家。1970—1982年,下中等收入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 5.3%,低收入國家為3.4%,高於西方發達國家的年均增長率2.8%。但按人口平均 的年均增長率,1960—1982年,下中等收入國家只有3.2%,低收入國家只有1.1%, 均低於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一些原料生產國採取進口替代或鼓勵出口的發展 戰略,努力發展民族工業,製造業有較大的發展。 (四)最不發達國家 最不發達國家是民族獨立國家中經濟發展最落後的一部分國家,大都是低收 入的原料生產國。1971年聯合國根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於100美元(1981年改 為低於250美元)、國民生產總值中製造業所佔比例低於10%及成人識字率低於 20%三條標準,確定26個國家為最不發達國家。1981年最不發達國家數增加到 39個,1990年又增加到42個。它們是亞洲8國:緬甸、尼泊爾、孟加拉國、不 丹、老撾、阿富汗、馬爾代夫、也門;非洲29國:貝寧、博茨瓦納、布基納法索、 布隆迪、佛得角、中非、乍得、科摩羅、吉布提、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岡 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紹、萊索托、馬拉維、馬裡、毛裡塔尼亞、莫桑比克、 尼日爾、盧旺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拉利昂、索馬裡、蘇丹、多哥、烏干達、 坦桑尼亞、利比裡亞;拉丁美洲1國:海地;大洋洲4國:西薩摩亞、瓦努阿圖、 圖瓦盧、基裡巴斯。到1992年,最不發達國家數目又增加到46個。 據聯合國統計,這些最不發達國家人均壽命僅47歲,嬰兒死亡率為32%,而 在發達國家中,人均壽命為73歲,嬰兒死亡率為18%。最不發達國家總人口約 4.2億,佔全球人口8%,而生產總值僅佔全球的0.7%,出口總產值占0.4%。1988 年,這些國家國民生產總值共為898.87億美元,人均205美元。1987年,這些國 家債務總額達654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70%;年債務償還額達34億美元, 佔其出口收入的27%。 三、印度經濟的發展 1947年印度獨立時的國民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主要經濟命脈都操縱在英國壟 斷資本手中。「印巴分治」打亂了社會經濟的正常聯繫,教派衝突又給經濟帶來 極大的破壞。為了盡快結束動亂,取得經濟上的獨立,尼赫魯政府採取了一系列 重大措施來加強和完善國家體制,統一國內市場,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50年代 初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廢除柴明達爾制度,取締了大地主的包稅特權。到50年代 中期,全國約有38%的土地取消了柴明達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1951—1956年,尼赫魯政府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在此期間,對「印巴分 治」所造成的經濟失調進行了調整,修復了各種基礎設施。一五計劃期間經濟年 平均增長率為3.6%,工業生產增長了25.2%,農業生產增長了22.2%。印度經濟 恢復時期結束。 1955年初,尼赫魯提出把印度建成「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目標。他解釋他 的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在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正統實踐之間的中間道路」。 尼赫魯社會主義的經濟實質是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共同發展的「混合經濟」。他 提出的發展戰略,是在「混合經濟」模式下,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實現 工業化,形成印度完整的工業體系。在1956—1966年的第二和第三個五年計劃期 間,印度政府執行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並列發展的政策,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 整的工業體系。工業生產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1年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 264.2。但是這一時期忽視了農業的發展,致使農業生產停滯不前,每隔兩三年出 現一次減產。頻繁的糧荒和通貨膨脹影響了政局的穩定。 1966年英·甘地接任總理後,調整了經濟發展戰略,把發展農業放在首位,在 農村開展以推廣高產品種和改進農業技術為中心的「綠色革命」,同時對外國私 人投資進一步提供機會,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更多地依賴市場經濟以及實行盧 比貶值等。為此實行了三年年度計劃(1966年4月—1969年3月),對經濟進行 了初步調整。第四、第五個五年計劃期間(1969—1979年)繼續實行重點發展農 業、對外有限開放的經濟政策,並放寬了對私營企業的限制。第五個五年計劃還 加強了能源建設。第六個五年計劃強調消滅貧困。1984年拉吉夫·甘地接任總理 後,強調吸收外國先進技術,放寬進口,鼓勵私營企業發展,提高公營企業的經 濟效益。至1990年,印度已經實施了7個五年計劃建設。 經過40多年的努力,印度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按1970/1971 年度1價格,從1950/1951年度的1746.9億盧比上升到1975/1976年度的4259億盧 比,在25年的時間裡增長了1.4倍。至1988/1989年度,印度國民生產總值達18614.3 億盧比2(按1980/1981年度不變價格計算),居世界第十二位。獨立初,印度 工業基礎薄弱,技術水平落後,部門結構畸形,主要工業部門是輕紡工業。經過 40年的發展,印度已建立起一個包括原子能、電子、精密儀器、冶金、機械、飛 機、船舶、石油、化工、建材、電力、輕紡等工業在內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國營和私營企業產值分別占工業總產值的 30%和60%。印度工業總產值居發展中國家第四位。從1950/1951年度到1980/1981 年度印度農業生產總指數(1966/1967年度到1969/1970年度三個年度的平均數為 100)從58.5增至135.2,增加了1.31倍。進入80年代後,印度的農業生產又有 新發展。1989/1990年度糧食總產量達1.765億噸,為獨立初期5000多萬噸的3.5 倍左右。農業已由嚴重缺糧到基本自給,農業總產值居世界第四位。 印度獨立以來,經濟雖然有較大發展,但發展速度比較緩慢。1950—1980年, 印度在世界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從2%下降到1.4%;在第三世界生產總值中所 佔的比重由從10%下降到5.4%。同期印度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從1.2% 下降到0.7%,在第三世界工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從12%下降到3%;在世界農 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從11%下降到9%;在第三世界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從 25%下降到17%。1990年印度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40美元,仍屬低收入國家。 ---------------- 1 印度財政年度從當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2 匯率(1991年1月):1美元=18.34盧比。 熾天使書城
【第三章】 第十四章 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及其相互關係 第二節 民族獨立國的政治生活 一、印尼「九·三○」事件和伊朗「伊斯蘭革命」 1950年印尼共和國成立後,政黨林立,主要政黨有:馬斯友美黨、伊斯蘭教師聯合 會(1952年退出馬斯友美黨)、民族黨、共產黨、平民黨、伊斯蘭聯盟黨和社會黨。它 們基本上組成左中右三種政治勢力。各種政治勢力之間的鬥爭使國內政局動盪不定,內 閣更換頻繁。50年代中期,在共產黨支持下,先後兩次組閣的民族黨奉行進步的和反帝 反殖的不結盟的內外政策。1956年印尼宣佈廢除圓桌會議協定。在帝國主義策動下, 1956—1958年印尼發生了多起地方武裝叛亂。在反對地方武裝叛亂的鬥爭中,印尼共產 黨隊伍迅速壯大。黨員人數由1951年的近萬人,發展到1963年的200多萬人。蘇加諾總 統為了平衡左右政治勢力,掌握政局最高控制權,於1959年7月宣佈恢復1945年憲法, 實行總統內閣制,提出民族主義、宗教和共產主義三大思潮合作的主張(簡稱「納沙貢 」),宣佈解散支持地方武裝叛亂的馬斯友美黨和社會黨,實行「有領導的民主」和「 有領導的經濟」。1963年5月1日,收復了西伊裡安,實現了印尼國家的統一。 面對這種形勢,以納蘇蒂安、蘇哈托為首的軍人集團於1965年9月底組織了「將領 委員會」,準備在10月5日(建軍節)以前發動推翻蘇加諾政權的政變,消滅印尼共產 黨和工農運動。為了捍衛蘇加諾政權,以蘇加諾總統的警衛部隊查克拉比拉瓦營營長翁 東中校為首的陸軍內部的愛國力量,在9月30日發動了反對「將領委員會」政變的運動 。10月1日,蘇哈托—納蘇蒂安軍人集團發動政變,奪取了國家權力。軍人集團控制政 局後,挾持蘇加諾,大規模鎮壓印尼共產黨和清洗異己勢力,幾十萬人頭落地,100多 萬人被投入監獄。1966年3月蘇哈托宣佈代行總統職權,翌年2月任代理總統,1968年 3月正式就任總統,此後多次連選連任。 伊朗巴列維王朝在鎮壓了50年代初的石油國有化運動後,在美國幫助下擴充軍備, 設立秘密警察機構國家安全局,實行獨裁統治。1975年3月,宣佈取締一切政黨,組成 御用的民族復興黨,實行一黨專制。 禮薩·巴列維為了鞏固其王朝統治,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國援助,推行社會經濟發展 計劃。60年代初,他提出進行「白色革命」,其內容包括土地改革,工人在企業中入股 分紅,給婦女選舉權,建立衛生隊,發展工業、交通和文教事業等。國王的改革推動了 經濟的發展,60年代伊朗工業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3.25%,農業達3.6%。但由於計劃過大 等原因,造成經濟嚴重失調。 伊朗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國王的改革觸犯了宗教上層僧 侶的利益,而他的專制則激起了群眾的不滿。1978年伊朗爆發了反對國王統治的大規模 群眾運動。1979年1月,國王被迫出國。2月1日,因反對國王而流亡國外的伊朗什葉派 領袖霍梅尼回國。4月1日,霍梅尼宣佈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2月舉行公民投票,通 過了新憲法。憲法規定,以什葉派伊斯蘭教義為立國的準則;霍梅尼作為終身宗教領袖 ,在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方面擁有最高權力;總統和議會由普選產生。1981年10月 ,哈梅內伊就任總統,穆薩維就任總理。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體系。霍 梅尼宣佈:「所有伊斯蘭國家應該覺醒,團結起來,在真主的旗幟下,成立一個大伊斯 蘭政府,征服全世界」,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哈梅內伊為 領袖。7月28日,議長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 二、非洲國家政治體制的變更自從50—60年代非洲各國紛紛獲得獨立以來,其政治 體制幾乎都經過或大或小的變化,至80年代,一黨製成為非洲最普遍的政治體制。 1989年,非洲51個民族獨立國家中實行一黨制的就有28個。它們是:貝寧、多哥、剛果 、加蓬、馬裡、乍得、安哥拉、布隆迪、佛得角、吉布提、喀麥隆、肯尼亞、盧旺達、 馬拉維、尼日爾、塞舌爾、索馬裡、贊比亞、扎伊爾、科特迪瓦、莫桑比克、塞拉利昂 、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赤道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中非共和國,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非洲一黨制國家具有三個顯著特點:第一,由一個政黨掌握國家權力,通過憲法和其 他強制性手段壓制、取締其他政黨活動;第二,實行所謂「一黨民主政治」,吸收群眾 參加組織,模仿西方國家的普選和議會制度;第三,執政黨機構兼有國家機構的職能, 行使國家權力。黨的領袖一般又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統帥,個人權力膨脹。 獨立以來非洲國家政治生活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軍隊干預政治,政變頻繁,一些國 家建立軍人政權。據統計,30多年來,非洲有40多個國家發生過軍事政變,有的國家甚 至發生多次。例如貝寧發生過8次政變,其中成功6次,未遂2次;加納發生過9次政變, 成功5次,未遂4次;尼日利亞也發生過多次政變,有6次成功。有些通過政變上台的軍 政府,往往開始實行政令統治,待政權鞏固後遂起草新憲法(一般是一黨制憲法)和建 立新黨。隨後以全民投票的形式批准軍政府首腦的任職和新憲法,使當政者和新政府具 有合法性,然後再通過大選建立議會類型的立法機構。這種通過一系列演變過程所形成 的政治體制往往同其他一黨制國家沒有多少區別。至80年代末,基本完成這一演變進程 的國家有貝寧、剛果、多哥、馬裡、乍得、中非、布隆迪、尼日爾、索馬裡、扎伊爾、 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等。軍人政權還有加納、幾內亞、毛裡塔尼亞等10國。此外, 還有兩個無政黨國家。實行多黨制的只有11個國家。 1989年以來,隨著冷戰結束和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非洲的政治形勢也發生了巨大 變化。其中最突出的標誌是由一黨制和軍人政權向多黨制政治體制過渡,「多黨民主化 」浪潮席捲整個非洲大陸。這次變化的廣度和深度為非洲民族獨立國家成立以來所罕見 ,有人把它稱為「非洲的第二次解放」和「非洲的文藝復興」。 這次非洲變革始自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1962年獨立後一直由民族解放陣線一黨 執政。1989年2月經公民投票決定修改憲法,解除黨禁,7月議會通過允許組建新黨的法 律。到1990年底已有50多個政黨宣佈成立,其中34個經內政部批准合法。在1990年6月 地方議會選舉中,伊斯蘭拯救陣線所得選票超過了民族解放陣線。 進入90年代,「多黨民主化」浪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截至1992年中,從一黨制轉 變為或宣佈實行多黨制的國家有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 貝寧、布隆迪、喀麥隆、佛得角、中非、乍得、剛果、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科摩羅 、加蓬、贊比亞、幾內亞比紹、盧旺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舌爾、多哥和扎伊爾等 23個國家,其中貝寧、贊比亞、佛得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已通過多黨選舉方式,由反 對黨上台執政。從軍人政權轉變為多黨制的國家有布基納法索、馬裡、毛裡塔尼亞和尼 日爾。軍人政權許諾在一至兩年內恢復多黨統治的國家有尼日利亞、加納、幾內亞、萊 索托、烏干達和塞拉利昂。短短兩三年時間,絕大多數非洲國家都已實行或即將實行多 黨制。 導致非洲政治形勢急劇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從 外部原因看,主要是:第一,蘇聯東歐劇變對非洲,特別是對那些「以社會主義為發展 方向」的黑非洲國家產生了極大的衝擊;第二,在兩極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 世界力量對比失衡的形勢下,西方國家或利用經援,或直接干預,對非洲國家施加重重 壓力,迫使它們實行政治多元化。從內部原因看,主要是:第一,經濟形勢惡化。除少 數國家外,非洲國家經濟幾近崩潰,人民生活極度困苦。80年代是非洲「失去發展機會 的10年」。這10年中,非洲人均國民主產總值下降20%以上,最不發達國家從17個增加 到29個。債務負擔越來越重,1990年全非外債總額已達2780億美元,償債率為40%,有 的國家甚至高達100%。世界上平均壽命最低的10個國家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10國家中非 洲均佔有9個;第二,政治腐敗。許多非洲國家長期實行家長式統治體制,執政者集黨 、政、軍大權於一身。裙帶關係、任人唯親、貪污賄賂現象十分嚴重;第三,社會財富 分配不公,貧富懸殊。非洲一些國家統治集團貪污腐化,窮奢極欲;勞動群眾貧困不堪 ,食不果腹。全非洲約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3000萬人口嚴重營養不良或處於 饑饉危險之中;第四,部族矛盾和糾紛愈演愈烈,有的國家爆發曠日持久的內戰。除埃 及、突尼斯等少數國家外,在大多數非洲國家裡,部族繁多,文化和語言又都各自不同 。因此,不少國家獨立後政權脆弱,政變頻繁,無力對本國實行有效的統治。這些國家 的部族勢力根深蒂固,不同地域的部族,為了爭奪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經常是兵戎相 見。面對這種日益惡化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形勢,非洲人民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迫切 要求改變現狀。主要由失意政客和部族勢力代表組成的反對黨,趁機煽動人民起來打倒 現政權,實行多黨制。非洲的多黨制浪潮就是在這種內外因素綜合作用下掀起的。 「多黨民主」浪潮給非洲國家帶來嚴重影響:第一,統治階級各派政治勢力鬥爭加 劇,政局持續動盪;第二,部族矛盾、教派矛盾進一步激化,這種矛盾與黨派矛盾相互 交織,危害國家的團結和統一;第三,多黨制難以解決經濟困難和人民貧困問題。這場 社會動盪除了負面影響外,它對掃除一些國家阻礙社會進步的腐朽勢力方面起了一定的 積極作用,同時,非洲國家有可能在社會動盪變革中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政治體制和經 濟發展模式,從而促進非洲的發展、進步。 三、拉丁美洲國家人民的反美、反獨裁鬥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利用德、意戰 敗和英、法削弱的時機,進一步加強了對拉美的擴張。1947年9月,美國與拉美國家締 結《泛美互助條約》,以「共同防禦」為名,將拉美國家納入美國的戰略體系之內。 1948年,在波哥大舉行的第9次泛美會議上,又將美洲共和國聯盟改組為美洲國家組織 ,並通過《美洲國家組織憲章》。至70年代初,美國利用該組織對拉美各國進行的重大 政治干涉和武裝顛覆達40多次,扶植了17個親美獨裁者上台。此外,美國加緊對拉美進 行經濟擴張,到1957年,美國在拉美的投資達122.52億美元,占外國在拉美總投資的 80%。在中美洲,美國聯合果品公司擁有250萬公頃土地,成為中美洲的「國中之國」。 戰後初期,拉美人民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鼓舞下,掀起了反美、反獨裁 ,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的鬥爭。危地馬拉革命是這一時期拉美民族民主運動中最突出的 事件。 1944年10月,危地馬拉首都的工人、學生、市民和部分進步軍人舉行武裝起義,推 翻了親美獨裁政權。12月,資產階級民族民主主義者阿雷瓦洛當選總統。翌年3月,制 憲會議通過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的憲法。阿雷瓦洛依據憲法建立社會保險制度,允許 各政黨自由活動,頒布進步的勞動法和保護民族利益的石油保護法。1951年3月,阿本 斯·古斯曼繼任總統,推行更加激進的社會改革。1952年6月,國會通過土地改革法。 阿本斯·古斯曼政府依據該法徵收大莊園和美資聯合果品公司的閒置地與出租地,將其 分給或長期租給無地與少地農民耕種。為打破美國公司對危地馬拉國內運輸、港口和供 電事業的壟斷,阿本斯·古斯曼政府籌資修築了一條由首都通至大西洋沿岸的公路,並 著手建築新港,建造水電站。1954年6月,美國利用流亡國外的危地馬拉反動分子組成 僱傭軍進行武裝干涉,同時策動危地馬拉軍隊發動政變,推翻了阿本斯·古斯曼政府。 1959年古巴人民推翻了巴蒂斯塔親美獨裁政權,建立了古巴共和國,接著在1961年 4月粉碎了美國策劃的吉隆灘入侵。以古巴革命為起點,拉美國家掀起了反美反獨裁鬥 爭新風暴。 1965年4月,多米尼加愛國軍民舉行起義,推翻親美反動政權,成立憲政派政府。 美國捍然出兵進行干涉。起義軍民不畏強敵,英勇抗擊干涉軍。為了掩蓋侵略,美國於 5月中、下旬,拼湊了以美軍為主的「泛美和平部隊」,在「維護停火」的幌子下協助 多米尼加反動軍隊進攻起義軍民。9月3日,由美國提名的加西亞·戈多伊出任總統,組 成臨時政府。加西亞·戈多伊政府收繳起義人民的武器,殘酷迫害參加起義的愛國軍民 。 1964年1月,巴拿馬爆發反美風暴,要求收回運河和運河區主權,遭到美軍殘酷鎮 壓,21人死亡,300人負傷;巴拿馬政府宣佈與美國斷交。在人民鬥爭和世界輿論壓力 下,美國被迫同意與巴拿馬重新談判一項運河條約。經過曠日持久的談判,1977年9月 7日,美國終於與巴拿馬簽訂了巴拿馬運河條約和《關於巴拿馬運河永久中立和營運的 條約》。前一條約規定,廢除1903年的「美巴條約」,美國在1999年12月31日將運河和 運河區主權移交給巴拿馬;後一條約規定,保證運河永久中立,保證運河在和平和戰爭 時期的安全,向各國和平通過的船隻一律平等地開放。巴拿馬運河條約的簽訂是巴拿馬 人民反美鬥爭的重大勝利。 從60年代起,尼加拉瓜人民重新舉起桑地諾的旗幟,1961年成立了以桑地諾命名的 民族解放陣線(簡稱「桑解陣」),走上了武裝反抗索摩查家族獨裁統治的道路。 1979年5月,「桑解陣」發動全國性起義;6月初尼加拉瓜又爆發了全國總罷工。6月 16日,以「桑解陣」為主的各反對派組成民族復興臨時政府。在革命力量的沉重打擊下 ,索摩查·德瓦伊萊於7月17日被迫辭職。19日,首都馬那瓜解放,統治尼加拉瓜40多 年的索摩查家族反動獨裁政權終於被推翻。7月20日,民族復興政府內閣宣誓就職。革 命勝利後,尼加拉瓜在政治體制上實行以「桑解陣」為主的多元政治;在經濟上,實行 私有制、集體所有制和公有制並存的多種經濟。國家把沒收的索摩查家族的財產作為公 有制的基礎,同時把私人銀行、保險公司和礦山收歸國有。在農村實行三種類型的土地 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私人大農場占64.5%)、人民所有制(國營農場,占 21.5%)、個體和集體所有制(占14%)。 1970年9月智利舉行大選,社會黨、激進黨、共產黨、社會民主黨、統一人民行動 運動和獨立人民運動等左翼政黨組成人民團結陣線,支持社會黨人阿連德當選總統。阿 連德吸收共產黨人入閣,執政期間實行了一系列重大經濟和社會改革。1971年11月,把 美國資本和其他外資佔有的銅、鐵、硝石等礦業收歸國有。接著,又以徵收、接管、徵 用等形式,將數十家本國資本和外國資本的企業和銀行實行國有化。阿連德政府實行了 「土地改革」,他執政的第一年就徵收了1328個莊園。阿連德政府的政策引起美國壟斷 資本家和國內保守派的反對,美國夥同其盟國對智利實行經濟封鎖。1973年9月11日, 軍人發動政變,阿連德政府被推翻。 80年代開始,拉美地區加快了「政治民主化進程」。一些軍人執政的拉美國家推行 「民主開放」政策,把政權交給文人政府,還政於民。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阿 根廷、巴西、智利和烏拉圭等國的軍人政府不僅承認政黨的合法存在,同反對派對話, 而且先後舉行大選,把政權和平交給民選政府。這是拉美出現的一種新的政治形勢,具 有進步性。 熾天使書城
【第四章】 第十四章 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及其相互關係 第三節民族獨立國家間的合作與衝突 一、東盟的建立與發展東南亞地處 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交通之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1961年7月,馬來亞、泰國 和菲律賓成立東南亞聯盟。1963年,馬、菲因領土爭執而中斷外交關係,東南亞聯盟陷 於癱瘓。同年9月,馬來亞同新加坡、沙撈越、沙巴合併組成馬來西亞。 1965年8月,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1966年馬、菲關係好轉。 為了改變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尋求一條聯合鬥爭、互助自強的道路,1967年8月7 —8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在曼谷舉行外長會議,發表了《 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成立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 。 同年8月28—29日,東盟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由東南亞國家 聯盟取代東南亞聯盟。1984年1月文萊獨立後,隨即加入了東盟。東盟的宗旨是通過共同 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文化進步和社會發展,並促進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東盟的最高決策機構為外長會議,每年舉行正式例會和特別會議各一次。 閉會期間由常務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常務委員會下設工業、礦業和能源委員 會,貿易和旅遊委員會,糧食、農業和林業委員會,財政和銀行委員會,預算委員會, 社會發展委員會,文化和宣傳委員會以及科學技術委員會。 這些委員會負責具體實施東盟的合作計劃。1976年成立秘書處,設在雅加達。 東盟成立初期,其活動僅限於經濟與文化方面的合作。1971年以後,各成員國加強 了政治、經濟、外交和軍事上的合作,使東盟逐步形成一個區域性組織。1971年11月在 吉隆坡舉行東盟外長特別會議,簽署《東南亞中立化宣言》(《吉隆坡宣言》),提出 了使東南亞成為「不受外部強國的任何形式和方式干涉的和平、自由和中立區」的主張 。為此,東盟國家於1972年拒絕了關於馬六甲海峽國際化的要求,1973年又拒絕了蘇聯 關於建立「亞洲集體安全體系」的主張。1972年7月馬尼拉外長會議確定東盟同中國建 立和平友好關係。1974—1975年,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相繼與中國建交。1976年 2月,在印尼巴厘島舉行了東盟成立以來的第一次首腦會議,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和睦 合作條約》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調一致宣言》(又稱《巴厘宣言》)。會議正式將政 治合作列入聯盟合作範圍,並就經濟合作制定具體原則,同時加強了組織上的聯繫。巴 厘首腦會議標誌著東盟進入切實加強政治協調和經濟合作的新階段。 1977年8月,東盟在吉隆坡舉行第二次首腦會議。會議重申東盟團結合作的方針, 批准擴大區域性經濟合作的計劃,同意加強東盟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 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對話與合作。東盟在經濟領域內的合作包括:第一,工業合作。 1976年3月,東盟舉行第二次經濟部長會議,決定共同投資興辦5項大型工業企業——印 尼的尿素廠、馬來西亞的尿素廠、菲律賓的過磷酸鹽廠、新加坡的柴油機廠和泰國的純 鹼廠。菲律賓後將過磷酸鹽廠改為銅製品廠。除上述由各國政府主持的共同工業建設項 目外,還實行工業互補計劃,即由各成員國分工生產同一種產品的各種零部件,藉以推 進東盟內部的聯產互助和工業生產專業化。 第二,貿易合作。主要是通過特惠關稅貿易制,促進成員國間的商品流通,互通有 無,取長補短。1977年2月,東盟五國外長簽訂了《東盟特惠貿易安排基本協定》。同 年6月,五國經濟部長就第一批71種商品實行特惠貿易達成協議。此後特惠商品項目不 斷擴大,截至1983年已擴大到1.8萬項以上。但是,由於東盟各國之間產品碰頭,互補 性差,因此相互貿易額不大。80年代末,東盟各國相互貿易額約佔其貿易總額的18%, 而享受互惠的貿易僅佔其貿易總額的5%。 此外,東盟在財政、金融以及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等方面也加強了合作。 在軍事方面,東盟各國積極發展雙邊和多邊軍事合作。馬來西亞分別同印尼、泰國 和新加坡簽訂了「邊界協定」或「安全安排」。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三國共同簽訂 了邊界聯合巡邏協定。 1979年越南侵略柬埔寨後,東盟多次召開外長會議,協調在柬問題上的立場。東盟 國家支持民柬在聯合國中的合法地位,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軍,贊同聯合國關於柬埔寨 問題的決議和基本原則。東盟為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它的國際影 響日益提高。 二、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拉美各國民族經濟的發展,越來 越多的拉美國家要求加強本地區的經濟合作,共同維護各國的民族權益,爭取打破西方 國家尤其是美國對拉美市場的壟斷,更有效地發展民族經濟。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勞爾 ·普雷維什提出的發展主義理論,強調「拉丁美洲需要一個共同市場」,通過在本地區 內部訂立自由貿易和共同市場協定來擴大拉美各國之間的貿易,並推動拉美各國的工業 化。60年代以來,拉美國家興起了地區經濟一體化運動,以相互減免關稅、共同開發資 源、成立多國聯合企業等多種合作形式,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主要一體化組織 有:第一,拉丁美洲自由貿易協會和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1960年2月,阿根廷、巴西 、智利、墨西哥、巴拉圭、秘魯和烏拉圭7國簽署《蒙得維的亞條約》。1961年6月拉丁 美洲自由貿易協會成立。到1967年,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相繼加 入,發展成擁有11個成員國的區域經濟組織。1980年6月,在墨西哥召開第19次特別會 議,決定將自由貿易協會改組為一體化協會。同年8月,11個成員國代表簽署了新的《 蒙得維的亞條約》。翌年3月條約生效,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取代了自由貿易協會而正 式成立。 第二,中美洲共同市場。1960年12月,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危地馬拉 在馬那瓜簽訂《中美洲經濟一體化總條約》。1962年7月哥斯達黎加簽署該條約,共同 市場遂正式成立。1963年巴拿馬成為準成員國。1969年薩爾瓦多與洪都拉斯發生邊界衝 突,兩國中斷外交與貿易關係,洪都拉斯宣佈退出共同市場。1973年洪回到共同市場。 同年8月,五國成立「重建共同市場高級委員會」。1993年10月,中美洲國家總統在第 14屆地區首腦會議上簽署了中美洲經濟一體化總條約新的議定書——《危地馬拉議定書 》。文件涉及了三個最重要的問題:建立關稅聯盟、勞動力和資金自由流動以及貨幣和 金融一體化。文件是對1960年在馬那瓜簽訂的舊條約的突破,成為目前經濟一體化進程 的雛形。 第三,拉普拉塔河流域組織。1967年2月成立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成員 國有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 第四,安第斯條約組織。又稱安第斯集團,為拉美安第斯山地區國家的區域性經濟 合作組織。1969年5月,智利、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哥倫比亞五國簽訂《安第 斯條約》後正式成立。1973年2月委內瑞拉加入,1976年10月智利退出。阿根廷、美國 、英國、日本等27個美洲、歐洲和亞洲的國家在該組織派有觀察員。 第五,加勒比共同市場。1973年8月成立。成員有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巴 哈馬、伯利茲、多米尼加聯邦、格林納達、圭亞那、聖盧西亞、聖基茨和尼維斯聯邦、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蒙特塞拉特。多米尼加、海地和 蘇裡南為觀察員。 第六,拉丁美洲經濟體系。為拉美國家經濟合作與協調的常設機構。1975年10月, 拉美25國代表簽署了《巴拿馬協議》,1976年6月該協議生效,拉丁美洲經濟體系正式 宣告成立。截至1990年底,參加該組織的拉美國家有26個:阿根廷、巴巴多斯、巴拉圭 、巴拿馬、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格 林納達、古巴、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蘇裡南、特 立尼達和多巴哥、危地馬拉、委內瑞拉、烏拉圭、牙買加、智利。總部設在委內瑞拉首 都加拉加斯。 第七,亞馬孫合作條約組織。為拉美亞馬孫河流域地區各國的區域性國際合作組織 。1977年3月,巴西向亞馬孫地區有關國家正式提出建立地區一體化組織的建議。 1978年7月3日,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圭亞那、蘇裡南、委內 瑞拉等8國外長在巴西利亞簽署《亞馬孫合作條約》,1980年8月條約正式生效,亞馬孫 合作條約組織遂正式宣告成立。 此外還有1981年成立的東加勒比國家經濟組織等。 上述這些組織的一體化程度雖有所差異,但宗旨都是在集體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取 消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和貿易限制,合理利用各國的自然資源、人力和資金。例如,拉丁 美洲自由貿易協會成立後的20年內,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從1960年的3億美元增加到 1980年的60億美元,本國貨單和特別貨單減免關稅商品分別達成11238項和7601項協定 ;達成一批工業合作協議;建立了支付和信貸體系;制定了地區工業發展政策;簽署了 海運協議、客運議定書、解決爭端議定書等。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成立後,進一步促進 了成員國的雙邊和多邊貿易。協會成員國間的貿易額由1980年的60億美元增加到1981年 的93億美元。中美洲共同市場建立後至1969年,地區內部貿易有較快的發展,95%的商 品實行關稅互免,對進入該地區的98.4%的商品實行了統一關稅。此後由於該地區發生 戰亂,共同市場出現萎縮。安第斯條約組織成立後先後制訂了金屬和機械工業計劃、石 油和化工計劃、汽車工業計劃、鋼鐵和化肥工業計劃等,通過這些共同的工業發展計劃 ,推動了各成員國的工業生產,並在開發資源和提供資金等方面加強合作。1992年1月 ,安第斯條約組織正式建成自由貿易區。加勒比共同市場積極發展地區內部貿易,除個 別商品外均實行免稅。內部貿易額從1973年的2.3億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10億美元。從 1979年起實施共同對外稅率。1990年第11屆首腦會議決定在1994年1月建立統一市場。 拉丁美洲經濟體系成立後,截至1990年底,舉行了16次理事例會和7次特別會議,制訂 了一系列合作計劃,並對當時的國際經濟問題確定共同立場。1982年底,13個拉美地區 一體化組織的代表在利馬集會,討論地區經濟安全戰略問題,以對付西方發達國家的貿 易保護主義,解決本地區的外債危機。1984年1月,拉美一些國家領導人和拉美30國外 交部長、財政部長參加的基多拉美經濟會議,通過《基多聲明》和《行動計劃》,強調 要進一步加強地區合作和一體化,採取共同行動,以解決當前面臨的經濟危機。1986年 7月,兩個拉美大國——巴西和阿根廷簽署了一體化協議和加強兩國關係的12項議定書 ,從1987年起兩國開始實施互免關稅議定書。1990年7月,兩國宣佈在1994年底前建成 兩國共同市場。同年8月,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智利又簽署了在1995年底 前建立南錐自由貿易區的協定。1991年3月,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四國總統 正式簽署了建立南錐共同市場的《亞松森條約》。1991年12月裡約集團首腦會議提出, 拉美國家的最終目標是爭取在2000年建成美洲共同市場。 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和深化,加強了拉美地區的經濟合作,促進了各國間的 貿易的增長。60年代,拉美國家之間的貿易,只佔它們貿易總額的6—7%,1989年已達 到20%。但是,拉美國家工業化發展不平衡,單一產品制現象仍然存在;外債數額巨大 ,對外國資本的依賴狀況沒有根本改變;土地高度集中,一些國家封建大莊園仍有相當 大的勢力和影響。這些問題已成為拉美進一步發展的沉重負擔,也將使拉美地區一體化 進程受到嚴重影響。 三、南南合作的發展南南合作,即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包括發展中的民族 獨立國家之間的合作,以及發展中的民族獨立國家同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合作 。由於發展中國家多位於地球的南半部,故稱這一合作為南南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廣大發展中國家相繼取得政治獨立,逐步發展民族經濟。但是 ,它們經濟基礎薄弱,在經濟上仍不同程度地依附於發達國家,受制於舊的國際經濟秩 序。因此,只有聯合起來,加強南南合作,才能有效地抵抗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掠奪 和剝削,改變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發展民族經濟,實 現經濟獨立。相似的歷史遭遇和現實處境,以及面臨的共同任務,使發展中國家從一開 始就有了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強烈願望。1973年10月,阿拉伯石油生產國團結合作, 進行鬥爭,從國際石油壟斷組織手中奪回了相當一部分石油資源主權和石油價格制定權 ,第一次顯示了南南合作的巨大威力,推動了南南合作的進一步發展。 南南合作於1955年亞非會議上首先提出,60年代開始付諸行動,經歷了一個逐步發 展的過程。60年代前後,出現了許多區域性的、次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和原料輸出國 組織,維護了本國民族利益,促進了區域內或跨區域的貿易和經濟發展,其中最著名的 是石油輸出國組織。1964年七十七國集團的建立,標誌著第三世界國家整體性合作的開 始,在國際經濟領域內走上全面聯合鬥爭的道路。 70年代,南南合作迅速發展,廣泛加強。首先,雙邊的、跨區域的合作取得顯著進 展,並已成為吸引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參加的全球性運動。發展中國家的區域性、跨區 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原料生產國和輸出國組織已遍及亞、非、拉各地區。此外,發展中 國家還建立起一些金融合作機構和多國合營企業;其次,七十七國集團會議和不結盟首 腦會議,均把南南合作列為會議主題,規定了南南合作的任務和目標,提出了南南合作 的行動綱領。1974年在聯合國大會第6屆特別會議上,七十七國集團為會議起草的《關 於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宣言》和《行動綱領》獲得了通過。該文件第一次把發展中 國家間的經濟合作同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聯繫起來。1979年2月,七十七國集團第4次部 長級會議通過了《阿魯沙集體自力更生綱領》和《談判綱要》,指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 經濟合作是第三世界國家實現集體自力更生的關鍵步驟和促進南北談判的重要手段。這 次會議確定把建立發展中國家全球貿易優惠制、國營貿易組織合作和多國銷售企業作為 南南合作的優先事項。同年9月,不結盟國家第6次首腦會議通過了《加強發展中國家集 體自力更生的哈瓦那政策性指導原則》。上述文件成為發展中國家開展經濟合作的指導 性綱領,標誌著南南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80年代,南南合作繼續向前發展。首先,在世界經濟繼續惡化和南北對話陷入僵局 的形勢下,發展中國家進一步明確地把加強南南合作同推動南北對話直接聯繫起來,積 極探尋落實南南合作綱領性要求的具體措施。1981年5月,七十七國集團在委內瑞拉召 開的高級會議上通過了《發展中國家間經濟合作的行動綱領》,就貿易、技術、糧食、 農業、能源、原料、資金和工業化等方面的合作問題,提出了具體方案和措施。1982年 2月在印度召開的新德里磋商會議(又稱南南會議),有40個多個國家的代表出席,就 世界貿易、金融、能源和資源利用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協調了發展中國家關於南北 關係的立場。1983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南南合作會議,有26個國家的68名政治 家和學者出席,廣泛討論了南方國家的發展戰略以及南南合作和推動南北對話等問題。 同年3月召開的第7次不結盟國家首腦通過的《經濟宣言》、《不結盟國家和其他發展中 國家集體自力更生宣言》及《經濟合作行動綱領》等文件,不僅提出了一系列南南合作 的具體措施,而且闡述了南南合作的方向和原則。其次,原有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不 斷擴大和完善,同時又建立了一批新的經濟合作組織。截至1984年,發展中國家已建立 了30多個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和20多個原料輸出國組織,設立了13個清算安排和信貸安 排。 南南合作的領域涉及貿易、生產和金融等方面,其中貿易合作是重點,取得的成績 也最顯著,其他領域則進展緩慢。1970—1982年間,發展中國家的內部貿易額由 108.7億美元增加到1455.7億美元。同期,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不包括礦物和燃料) 在它們出口額中的比重從19.4%增加到32%;從發達國家的進口在其進口總值中的比重則 由72%下降為60.8%。而且發展中國家間貿易的商品結構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在上述期 間,食品和農業原料在出口總值中的比重由32.8%下降為15%,工業製成品出口則從 34.6億美元增加到430.8億美元,其中機器和運輸設備從6.3億美元增加到135.7億美元? C這一變化有利於減少對發達國家的依賴。 南南合作對發展中國家發展民族經濟,實現經濟獨立,加強對發達國家的談判地位 ,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都起了積極的作用。但由於發展中國家眾多,經濟發展水平 各異,政治傾向、宗教信仰、國內外政策不同,加上一些邊界糾紛和歷史上遺留下來的 問題,南南合作的實際進展離現有的綱領和規劃尚遠。南南合作符合歷史的潮流,今後 必將在曲折的發展過程中不斷鞏固、提高和取得更大的進展。 四、民族獨立國家間的衝突亞、非、拉國家獨立以來,由於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邊界 領土糾紛,以及民族、宗教矛盾和政治、經濟矛盾,地區霸權主義者的擴張和超級大國 、帝國主義的插手、挑動等多種原因,一些民族獨立國家之間爆發了一系列局部戰爭和 武裝衝突。隨著亞、非、拉大多數國家陸續獲得獨立和解放以及經濟、軍事實力的加強 ,這類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日益增多。70年代,它佔到該時期發生的各種類型局部戰爭 和武裝衝突總數的28.6%。影響最大的有印巴戰爭、兩伊戰爭、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等。 (一)印巴戰爭1947年印巴分治後,兩國先後發生過三次戰爭。第一次是因克什米 爾歸屬問題而發生的軍事衝突。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北部山區,面積約19萬平方公里, 人口約500萬,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印巴分治前,克什米爾原為一個土 邦,按照「蒙巴頓方案」,它可以自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宣佈獨立。1947年 10月,印巴在克什米爾發生武裝衝突。同年底,印度將爭端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裁決。 1948年8月,安理會印巴委員會提出分三個階段——停火、非軍事化、公民投票解決爭 端的建議,當時印巴雙方均表示接受,並分別命令各自部隊於1949年1月1日停火。 1949年7月劃定了停火線。印度佔有克什米爾面積3/5、人口約400萬的地區,巴基斯坦 控制了面積2/5、人口約100萬的地區。但雙方在非軍事化和公民投票問題上陷於僵局。 後來,印巴兩國為解決爭端多次舉行會談。1953年,兩國總理會談後發表聯合公報,表 示爭端「應該遵照該邦人民的願望加以解決」,「確定人民願望的最實際的方法是舉行 公正無私的公民投票」。此後,巴基斯坦一直主張舉行公民投票,而印度則以巴基斯坦 參加東南亞條約組織和巴格達條約組織為由,宣佈舉行公民投票的原則已不適用。 1956年11月,印占克什米爾制憲議會通過憲法,宣稱克什米爾「是印度聯邦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第二次印巴戰爭爆發於1965年8—9月。8月5日,印度指責巴基斯坦非正規軍滲入克 什米爾。8月24日,印軍越過1949年7月劃定的停火線,向巴占克什米爾地區挺進。9月 1日,巴基斯坦軍隊組織反擊。9月6日,印軍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至9月8日,印巴雙 方在既定戰場上呈現出互有進退的膠著狀態。交戰持續到9月下旬,雙方都付出了巨大 代價,均未取得明顯勝利。9月23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促使雙方停火。1966年 1月,在蘇聯政府的斡旋下,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同意將軍隊撤退到1965年8月 5日前各自的駐地,並宣佈「不使用武力而是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雙方關於克什 米爾的爭端仍未得到解決。 第三次印巴戰爭是在印度同蘇聯在1971年8月簽訂了帶有軍事聯盟性質的《和平友 好合作條約》之後不久發生的。1971年11月21日,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利用巴基斯坦 內部東西兩翼矛盾激化的形勢,出兵東巴基斯坦;12月,戰爭進一步擴大到西巴基斯坦 。12月17日,印巴雙方全線停火。原東巴地區正式脫離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人民共和 國。1972年7月,印巴兩國政府簽署《雙邊關係條約》。 (二)兩伊戰爭1980年9月,伊朗和伊拉克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全面戰爭。邊界 爭端是導致這次戰爭的直接起因。 兩伊邊界長達1280公里,南端約100公里,以阿拉伯河為界。歷史上兩伊對阿拉伯 河的河界一直持有爭議。1937年兩伊簽訂邊界條約,規定阿巴丹港附近一段約4英里長 的河道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其餘以伊朗一側淺水線為界,河流主權屬伊拉克。1969年 伊朗宣佈1937年條約無效。1974年初兩國發生邊界武裝衝突。1975年3月,在阿爾及利 亞的斡旋下,兩伊在阿爾及爾達成重新劃定邊界的協議。同年6月,兩國正式簽訂《關 於國界和睦鄰條約》。條約規定河界全部按主航道中心線劃定,伊朗則以撤銷對伊拉克 反政府的庫爾德人的支持為交換條件,並以北部邊界400平方公里土地作為補償。但伊 朗遲遲未交付補償的土地。伊朗把這個條約看作是一個巨大勝利,而伊拉克則把它看作 是敵強己弱情況下的權宜之計。因此,邊界矛盾並未解決。1979年伊朗國王被推翻後, 伊拉克幾次要求修改條約。翌年4月,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宣佈要以「戰鬥收復 領土」;9月17日正式宣佈伊拉克對阿拉伯河擁有全部主權;9月22日,出動10萬軍隊發 動進攻,兩伊戰爭爆發。 此外,民族、宗教矛盾也是導致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 伊拉克國內主要是阿拉伯人,伊朗國內主要是波斯人,雙方在歷史上就有宿怨。兩 伊境內還都存在著民族糾紛。伊朗與伊拉克交界的胡齊斯坦省約有200萬阿拉伯人,伊 拉克支持這裡的阿拉伯人要求平等和自治、反對伊朗政府的鬥爭,而伊朗則支持伊拉克 境內庫爾德人的反政府活動。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穆斯林國家,但分屬伊斯蘭教的兩大派——什葉派和遜尼派。伊 朗90%以上居民屬什葉派。伊拉克50%的居民屬什葉派,但執政的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成員 都屬遜尼派。霍梅尼執政後,提出「把革命輸出到一切伊斯蘭國家去」的口號,公開支 持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遜尼派政權。伊拉克則針鋒相對,支持伊朗境內的遜尼派,牽制 霍梅尼輸出「革命」。 兩伊戰爭從1980年9月至1988年8月,歷時8年,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從1980年9月22日至1982年7月12日,戰爭在伊朗境內進行。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對 伊朗發起全面進攻。它利用突然襲擊獲得的優勢,至10月底奪得伊朗北起席林堡、南至 阿巴丹,縱深30至90公里不等的大片土地。此後至1982年2月,戰爭轉入相持階段,戰 場上出現有進有退的局面。從1982年3月起,伊朗轉入全面反攻,伊拉克被迫退卻。 6月10日,伊拉克宣佈單方面停火;6月20日又宣佈在10天內從伊朗境內撤回全部軍隊; 6月底,其軍隊已基本撤出伊朗。 第二階段從1982年7月至1984年3月,戰爭在伊拉克境內進行。1982年7月以後,伊 朗軍隊越過邊界,頻頻發起進攻,逼近伊拉克重要港口城市巴士拉。由於戰鬥激烈,雙 方損失較大,至1984年3月底,伊朗攻勢基本停止。 第三階段從1984年4月至1988年8月,雙方在邊境地區互有攻守,並進行「襲船戰」 、「襲城戰」,戰爭轉入長期消耗戰。1988年4月,伊拉克軍隊在法奧半島發動反攻, 接著連續發動攻勢,幾乎收復了1982年7月以來被伊朗佔領的全部領土。 兩伊戰爭爆發後,聯合國、伊斯蘭會議組織、不結盟運動、海灣合作組織及其他一 些組織和國家都積極呼籲雙方停火,努力疏通調解,並提出各種建議和方案。1987年 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停火,並立即把所有軍隊撤回 到國際公認的邊界,通過談判解決兩國爭端。1988年夏,兩伊戰爭出現和平解決的轉機 。7月18日,伊朗總統哈梅內伊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表示伊朗接受安理會第598號決議。 8月8日,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宣佈8月20日為兩伊停火日。8月9日,兩伊前線已經 停火,綿延8年之久的兩伊戰爭結束。 兩伊戰爭使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據估計,8年戰爭中雙方死亡100多萬人,傷 150多萬人,經濟損失達9000多億美元。兩伊戰爭引起了阿拉伯國家新的分裂和改組, 並加劇了海灣局勢的動盪。 (三)海灣危機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有長約120公里的陸地邊界,其中盛產石油的 沙漠地帶未劃定邊界。伊指控科在兩伊戰爭期間蠶食伊拉克領土,在屬於伊拉克的魯邁 拉油田南部盜採了價值24億美元的石油。科認為,魯邁拉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內,科有 權在自己領土上開採石油,並要求阿盟組成一個仲裁委員會,根據科伊現有的條約和有 關文件劃定兩國邊界。此外,兩國在石油政策和債務等問題上也存在矛盾。 隨著伊科爭端的激化,兩國向邊界地區不斷增兵。1990年8月2日凌晨,伊出動10萬 大軍、350輛坦克,在大批戰鬥機和武裝直升飛機掩護下,入侵科威特,數小時後進入 科首都。科軍民奮起抗擊,雙方激烈交火。8月3日科全境淪陷。8日,伊拉克宣佈科威 特為它的第19個省。 伊拉克的軍事侵略行徑震怒了全世界,引起國際社會的同聲譴責。入侵當天,聯合 國安理會應科政府請求舉行緊急會議,以14票對0票通過第660號決議,要求伊立即無條 件地從科撤軍。此後近4個月時間裡,針對伊拉克的侵略行徑,安理會又先後通過了 11項決議。其中8月6日通過的第661號決議,決定對伊實行強制性經濟制裁和武器禁運 ;8月9日通過的第662號決議,宣佈伊吞併科非法和無效;8月25日通過的第665號決議 ,授權在海灣地區有軍艦的國家阻止違反禁運令的船隻出入伊拉克;9月25日通過的第 670號決議,決定對伊實行空中封鎖;11月29日通過的第678號決議,授權聯合國成員國 在伊拉克到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一切必 要手段,維護、執行有關決議,恢復海灣地區的和平與安全。678號決議意味著在必要 時允許對伊拉克動武,它實質上是對伊拉克的「最後通牒」。中國贊成要求伊拉克立即 從科威特撤軍,但希望和平解決海灣危機,因此對該決議投了棄權票。 在海灣危機升級、戰爭危險與日俱增的形勢下,國際社會為和平解決危機進行了緊 張頻繁的調解活動,但未取得進展。由於薩達姆堅持侵科立場,海灣危機終於結上了「 死扣」,和平的大門隨之關死。1991年1月17日,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終於爆發了。海 灣戰爭歷時42天,給伊科兩國造成的損失分別為3000億和2000億美元。戰爭還導致科威 特大量原油外瀉,數百個油井起火,給海灣水域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 海灣戰爭對中東形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歷史告訴人們,民族獨立國家間的矛盾和衝突應該根據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通過談 判解決,訴諸戰爭是沒有出路的。 熾天使書城
【第五章】 第十四章 民族獨立國家的發展及其相互關係 第四節 中東戰爭與中東和平進程 一、中東戰爭 以色列國成立後,在美國支持下不斷向外侵略擴張,從1948年至1982年, 先後與阿拉伯國家以及巴勒斯坦人民發生5次大規模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亦稱巴勒斯坦戰爭或阿拉伯—以色列戰爭。第二次世界大 戰後,美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向巴勒斯坦移民,奪取阿拉伯人土地。1947年11 月29日,聯合國大會以美、蘇、法等國33票贊成,阿拉伯等國家13票反對,英 國等10票棄權,通過關於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決議規定: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 任統治最遲於1948年8月1日結束;在委任統治結束後的兩個月內,在巴勒斯坦 地區建立獨立的阿拉伯國和猶太國,阿拉伯國面積1.1萬多平方公里,猶太國面 積1585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市國際化,由聯合國管理。猶太人同意分治決議。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英國委任統治結束。同日,美國第一個 承認以色列國。阿拉伯人反對分治決議,始終未建立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國成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埃及、外約旦、敘利亞、伊拉克 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軍隊展開激戰,第一次中東戰爭爆 發。戰爭初期,阿拉伯軍隊節節勝利。5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阿拉伯國 家和以色列停火4周的提案。6月11日至7月8日停火期間,以色列擴充了兵員, 從美、英和捷克斯洛伐克運進包括飛機、坦克和大炮在內的大量武器和彈藥,戰 鬥力得到加強;阿拉伯國家由於統治集團的內部紛爭而削弱了戰鬥力。停戰期一 過,以色列首先發動攻勢,阿拉伯軍隊敗退。聯合國干預下的幾次停火,均被以 色列所破壞。以色列一度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島和黎巴嫩。1949年2—7月,以色 列先後同埃及、黎巴嫩、外約旦和敘利亞簽訂停戰協定,劃定臨時停戰線。歷時 15個月的巴勒斯坦戰爭結束。以色列通過戰爭控制了巴勒斯坦總面積的4/5,即 2.07萬平方公里土地,比聯合國分治決議中規定的要多4850平方公里,只有約旦 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分別由外約旦和埃及軍隊控制。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約有2/3,即 100萬人左右淪為難民。 第二次中東戰爭,又稱蘇伊士運河戰爭。為了維護民族獨立,加快發展民族 經濟,1956年7月26日,埃及總統納賽爾宣佈了關於蘇伊士運河國有化的法令。 英、法等國在一系列破壞陰謀破產之後,企圖以武裝入侵剝奪埃及人民的民族權 利。英、法、以三國首腦在倫敦制訂了入侵埃及的計劃:以軍首先侵入西奈半島, 將埃及軍隊主力吸引到運河以東,然後英、法佔領運河區,切斷埃軍退路,圍殲 埃軍,推翻埃及政府。 10月29日晚,以色列出動4.5萬人的兵力在英、法空軍的掩護下,向西奈半 島發動全線進攻,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翌日,英、法政府向埃及和以色列同時 發出最後「通牒」,借口「保衛」蘇伊士運河,要求埃及和以色列停火,從運河 兩岸後撤10英里,讓英、法軍隊進駐運河區各重要港口和軍事要塞。在遭到埃及 拒絕後,31日,英、法出動大批飛機轟炸開羅、亞歷山大、塞得港、伊斯梅利亞、 蘇伊士城等埃及城市以及機場和交通線。11月5日,英、法空降部隊侵入塞得港 和富阿德港。6日,英、法海軍陸戰隊在塞得港登陸。埃及軍民同仇敵愾,奮起 抵抗侵略者。 埃及人民的反侵略鬥爭得到阿拉伯國家和許多亞非拉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同 情和支持。蘇聯政府表示要用軍事力量援助埃及。美國企圖趁機取代英國在中東 的地位,因而帶頭在聯合國拆英、法的牆腳。11月1日,美國在聯合國緊急大會 上拋出了一個立即停火的提案。2日,大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這個提案。在埃及 人民英勇抵抗和世界人民的強烈反對下,加上美、蘇的壓力,英、法、以三國政 府被迫於11月6日宣佈停火。11月7日,聯大緊急會議通過亞洲國家提案,要 求英、法、以侵略軍撤出埃及。12月22日,英、法軍隊全部撤出;1957年3月, 以色列軍隊撤出西奈半島和加沙地帶。埃及人民收回蘇伊士運河的鬥爭取得了勝 利。 第三次中東戰爭,又稱六·五戰爭。英、法在蘇伊士運河戰爭失敗後,在中東 的勢力和影響大大削弱。美國便乘機打入中東,試圖填補中東出現的所謂「力量 真空」。蘇聯也以軍事和經濟援助的手段不斷向中東滲透。1964年6月,巴勒斯 坦解放組織建立。同年底,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簡稱「法塔赫」)發動了反 對以色列的武裝鬥爭。蘇聯通過提供經費、裝備、派遣教官幫助訓練等方式支持 並插手巴勒斯坦游擊隊的活動。為對付蘇聯在中東勢力的發展,美國則進一步武 裝以色列。美蘇在中東爭奪的加劇,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的國際背景。 以色列不甘心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中的失敗,一直在加緊擴軍備戰,策劃新的 侵略。60年代中期,它不斷在邊界地區製造事端,進行挑釁,以尋找發動侵略戰 爭的借口。面對以色列的戰爭挑釁,埃及政府於1967年5月22日宣佈封鎖埃及 領海範圍以內的蒂朗海峽,不再允許以色列運送戰爭物資的船隻通過。以色列宣 稱,埃及的行動是「對以色列的侵略」,揚言將用軍事力量打開亞喀巴灣。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發動突然襲擊,偷襲開羅、蘇伊士運 河區和西奈半島的埃及十幾個機場、導彈基地和雷達站。埃及300多架飛機在機 場被炸毀,空防能力遭到嚴重破壞。以色列掌握了制空權後,發動了地面攻勢,6 天內佔領了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加沙地帶以及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 的戈蘭高地,使50萬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淪為難民。 戰爭爆發後,聯合國安理會於6月6日召開會議,通過了雙方立即停火的決 議。7日和8日,約旦、埃及和敘利亞相繼同意接受停火。以色列在9日也表示 接受停火,但直到10日晚佔領了戈蘭高地大片土地後才停止進攻。1967年11月, 安理會通過第242號決議,要求以色列撤出在這場戰爭中佔領的土地。但以色列 拒絕執行。 第四次中東戰爭,又稱十月戰爭。為了收復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失去的土地 和打破美蘇製造的中東「不戰不和」局面,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同 時在東西兩條戰線上發動對以色列的進攻。是日下午2時,埃及軍隊對盤踞在運 河東岸的以色列佔領軍發起突然襲擊,地面部隊渡過蘇伊士運河,摧毀了被以色 列吹噓為「不可逾越」的「巴列夫防線」,1收復運河東岸地帶,但未能突破以 軍第二道防線。以軍趁機從大苦湖地區渡過蘇伊士運河,佔領大苦湖和蘇伊士灣 西岸地帶,對埃及軍隊形成包抄之勢,摧毀了埃及在運河西岸的機場和導彈基地。 蘇伊士城和運河東岸的埃及第3軍被以軍圍困,蒙受巨大損失。在戈蘭高地戰場 上,最初敘利亞軍隊突破以軍防線,包圍盤踞在庫奈特拉的以軍。後以軍佔領通 往大馬士革的公路線,將戈蘭高地佔領區又擴大600平方公里。 在十月戰爭中,阿拉伯石油輸出國以石油為武器,採用提價、減產、禁運、 國有化、增加本國股權等措施,掀起了一場偉大的石油鬥爭,以配合埃、敘前線 國家的戰鬥。10月16日,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爾、伊拉克、阿聯酋以及 伊朗等國決定提高原油市場價格17%。翌日,阿拉伯石油輸出國會議又決定,以 9月份各成員國的產量為基礎,每月遞減5%,並依據各石油進口國對這場戰爭的 不同態度,將它們分為「友好」、「中立」、「不友好」三類國家,在石油供應 上採取區別對待。10月下旬,對支持以色列的美國和荷蘭實行了全面石油禁運。 石油鬥爭不僅在經濟上對西方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在政治上分化了 西歐、日本和美國的關係。在十月戰爭中,一些西歐國家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政 策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不允許美國供應以色列軍火的飛機飛越它們的領空、利 用它們的運輸設施。西歐共同體和日本還於11月相繼發表聲明,呼籲以色列從佔 領地區撤退,表示了不同於美國的看法。 1973年10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338號決議,要求雙方立即就地停 火,停火後立即開始全面執行安理會第242號決議。埃及和敘利亞先後在22日和 24日宣佈停火。以色列雖然在22日也接受了停火,但在此後幾天裡繼續實行了 一連串的進攻。26日,聯合國派遣的國際和平部隊到達運河區。根據1974—1975 年以色列和埃及、敘利亞分別達成的脫離軍事接觸的協議,埃及收復了蘇伊士運 河東岸28—30公里寬的狹長地帶,敘利亞收復了戈蘭高地的部分地區,在埃、以 和敘、以控制線之間設立了緩衝區,由聯合國部隊駐紮。但是,以色列仍然霸佔 著它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所佔領的大部分領土。 第五次是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戰爭,有人稱其為第五次中東戰爭。1982年6 月6日,以色列以「巴解組織」派人刺傷其駐英大使為借口,出動軍隊6萬餘人, 大舉入侵黎巴嫩。6天內,以軍深入黎境約90公里,佔領了黎1/4的領土,攻陷 了巴解組織14個營地,摧毀了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的導彈基地。6月14日起, 以色列集中兵力圍攻巴解組織總部所在地貝魯特西區,切斷巴解組織總部和1萬 多名游擊隊員同外界的聯繫。8月18日,黎巴嫩政府通過了裡根特使哈比卜提出 的「和平解決貝魯特問題的方案」。巴解組織被迫接受這一方案,於8月21日至 9月1日分15批將1.2萬名巴解戰士撤離貝魯特,分散到伊拉克、約旦等8個阿 拉伯國家。在此期間,敘利亞部隊的2500人也撤離了貝魯特。9月14日,黎巴 嫩當選總統貝希爾·傑馬耶勒被暗殺。以色列以此為借口於9月15日佔領貝魯特 西區,並於9月18日與基督教民兵配合殺害了兩個巴勒斯坦難民營中的2000多 名無辜平民,製造了震驚世界的貝魯特大屠殺事件。這一事件激起國際輿論的強 烈譴責,以軍不得不於9月19日撤離貝魯特西區。1985年1月,以色列內閣在 內外壓力下,決定從黎巴嫩南部撤軍。6月撤軍基本完成。 二、中東的和平進程 在長期的阿、以對峙和前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蒙受巨大損失,人民普遍希 望有一個穩定的和平環境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第四次中東戰爭結束後,埃及總 統薩達特認識到,繼續堅持武力手段,不僅難以恢復失地,而且難於從事經濟建 設,並會日益陷入依賴蘇聯的境地。他還認為,美國在中東問題上具有比蘇聯更 大的發言權,因此轉而採取與美國靠近,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阿、以衝突的方針。 1974年埃及同美國恢復外交關係。1976年3月埃及廢除了《埃蘇友好合作條 約》。1977年11月,薩達特提出中東「和平倡議」,並親自訪問耶路撒冷,開 始了埃、以之間的直接和平談判。1978年9月,在美國倡議下,美、埃、以三國 首腦卡特、薩達特和貝京在美國華盛頓附近的總統別墅戴維營舉行了關於中東問 題的會談。薩達特和貝京簽署了《關於實現中東和平的綱要》和《關於簽訂一項 埃及同以色列之間的和平條約的綱要》兩個文件。在美國的推動下,1979年3月 26日,薩達特和貝京在華盛頓簽署了《埃、以和平條約》及3個附件,美國總統 卡特作為連署人也在和約上簽字。和約及附件的主要內容有:埃、以兩國結束戰 爭狀態,建立正常的關係,包括外交、經濟和文化關係;以色列的軍隊和文職人 員在3年內分階段撒出西奈半島,埃及對西奈行使全部主權。和約的序言指出: 「要根據聯合國安理會242號和338號決議在中東建立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 平」,表示「邀請中東爭端中的其他阿拉伯各方,同以色列討論在中東建立全面 和平的問題」。1980年2月,埃以兩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到1982年4月,以 色列軍隊撤離西奈半島,但拒絕交還亞喀巴灣南端的塔巴地區。1982年6月,以 色列入侵黎巴嫩,埃及於9月召回駐以大使。1984年佩雷斯任以色列總理後,埃 以關係開始鬆動。1986年9月佩雷斯訪問埃及,埃以雙方就塔巴爭端提交國際仲 裁問題達成協議。1988年9月,國際仲裁委員會宣佈,確認「埃及對塔巴的歷史、 法律權利」。翌年3月,以色列撤離塔巴,埃及收回包括塔巴在內的整個西奈領 土。 埃以單獨媾和引起一些阿拉伯國家和巴解組織的強烈不滿。圍繞對待埃以和 談和戴維營協議問題,阿拉伯國家分裂為兩派:敘利亞、利比亞等組成「阿拉伯 拒絕陣線」,反對單獨媾和,堅持武力解決的方針,被稱為「拒絕派」;沙特阿 拉伯等國雖不同意單獨媾和,但不反對依靠阿拉伯團結的力量同以色列達成全面 公正的政治解決,被稱為「溫和派」。埃以締結和約後,埃及遭到阿拉伯國家的 集體制裁。阿拉伯國家聯盟撤銷了埃及的會員資格,17個阿拉伯國家與埃及斷 交。埃及國內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極端分子開始策劃暗殺薩達特的陰謀。1981年 10月6日,薩達特在慶祝十月戰爭8週年的閱兵式上被槍殺。穆巴拉克總統執政 後,主動改善同所有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至1989年底,已同除利比亞外的所 有 阿拉伯國家恢復了外交關係。1989年5月,埃及恢復了阿拉伯聯盟成員國資格。 穆巴拉克總統主張政治解決中東問題,積極倡議召開由中東爭端有關各方和聯合 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參加的中東國際會議,認為這是實現中東公正持久和 平、實現巴勒斯坦人民民族權利的最佳途徑。 進入90年代,中東和平出現了新的突破。1991年10月,對峙近半個世紀的 阿以衝突各方一起走到馬德里談判桌前,開始進行和談。中東和談,形成了大氣 候。1992年7月,以色列工黨上台執政。阿以雙方審時度勢,各自調整了和談的 方針策略。1993年初,以色列與巴解組織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開始進行秘密和談。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談判,終於就以色列從其佔領的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傑裡 科撤軍,由巴勒斯坦人在那裡實行自治,以及巴以互相承認達成協議。1993年8 月29日,巴解組織準備修改拒絕承認以色列存在權利的憲章。8月30日,以色 列內閣通過加沙、傑裡科先行自治方案。9月9日,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 總理拉賓互致信件。阿拉法特在信中宣佈:巴解「承認以色列國在和平安全中生 存的權利」,「接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242號和第338號決議」;拉賓宣佈: 「以色列政府已決定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為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並開始在中東 和平進程的範圍內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談判。」9月13日,阿拉法特和拉賓簽署 了巴勒斯坦以色列和平協議——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原則宣言。 巴以協議的簽訂不是偶然的,它是形勢所迫和雙方的實際需要。首先,由於 海灣戰爭和蘇聯解體,使制約中東事態發展的地區的和國際的因素發生了巨大變 化,和平解決中東問題的大氣候已經形成。第二,以色列幾十年來一直和阿拉伯 人處於敵對和戰爭狀態,被佔領土人民反以鬥爭此起彼伏,使以色列長期不得安 寧,經濟發展受到很大影響,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困難,外交長期處於孤立狀態。 特別是近年來,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迅猛發展,成為當前對以色列的最大威脅。以 色列必須調整戰略,以土地換和平已成為以色列的最佳選擇。況且加沙地帶貧瘠 落後,放棄這塊佔領的土地和傑裡科城,實際上是丟掉了一個包袱。第三,巴勒 斯坦解放組織認識到以色列的存在已是不容忽視的事實,用戰爭手段收復被佔領 土已不可能。同時在黎巴嫩戰爭,特別在海灣戰爭後,巴解內部矛盾加重,財源 枯竭,實現巴以和解將給巴解帶來轉機。 巴以協議的簽訂是中東事態的一個重大而積極的發展,是中東和平進程中劃 時代的里程碑,它必將對阿以關係和整個中東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 1 巴列夫防線:第三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在運河東岸構築的一個以當時的 以軍總參謀長名字命名的防禦體系。 熾天使書城
【第六章】 第十五章 70年代以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舊國際格局的瓦解 第一節 舊國際格局的動搖與美蘇爭霸態勢的演變 一、美蘇戰略地位的變化 世界經歷了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的動盪、分化,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國際舞台上各種力量的對比關係已顯著不同於戰後初期。 作為超級大國之一的美國,二戰後長期推行全球擴張政策。特別是自60年代 初就開始深陷侵越戰爭。1961年上台的肯尼迪總統認為,印度支那是「遏制」與 戰勝共產主義的試驗場,因而積極推行侵越政策。美國先是以派遣軍事顧問為名 進行所謂「特種戰爭」,繼而於1964年8月製造「東京灣事件」,開始對越南北 方的狂轟濫炸,並且自1965年3月起開始實現戰爭「美國化」,將「特種戰爭」 升級為「有限戰爭」。到1967年底侵越美軍超過50萬大關。到1970年美國在越 南投擲的炸彈數量超過了人類歷史上使用的炸彈數量的總和,耗資達3000億美 元。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越戰越敗。美國國內民怨沸騰,矛盾 尖銳。美國在越南的失敗構成了美國霸權的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重大挫折。美國 國力的鼎盛時期到60年代末終於告一段落,而所面臨的是內外交困的嚴重局面。 巨額的戰爭費用,使財政赤字逐年增大,到1968年已累計達605億美元,對外貿 易狀況也開始顯露出由盛而衰的跡象。西歐、日本商品大量湧入美國,美國對日 本、西德、加拿大的貿易已由出超轉為入超。美元危機頻頻發生,地位一落千丈。 西方陣營中原來依賴美國援助和扶持的法國、西德、日本等國,經濟發展速 度均高於美國。到1970年共同市場6國國民生產總值已超過蘇聯,進而追趕美國。 60年代下半期的日本,正處在以急劇擴大商品和資本輸出為特徵的階段。相比之 下,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則由1948年的54.6%降為1970 年的37.8%,下降了16.8個百分點。在資本主義世界逐漸形成美國、西歐、日本 三個中心。西歐、日本與美國展開了日益劇烈的貿易戰和貨幣戰,政治方面的獨 立自主性日益增強。 在美國國力相對削弱的過程中,蘇聯加緊發展自己的實力。蘇聯的經濟力量, 由1950年相當於美國的30%上升到1970年的60%左右,在軍事方面,美蘇力量 對比開始出現明顯變化。1969年年中,蘇聯洲際導彈增至1060枚,趕上了美國。 1蘇聯還在60年代末開始發展和部署反彈道導彈系統,走到了美國前面。長期處 於核優勢的美國第一次面臨美蘇戰略力量接近均衡的局面。不僅如此,到60年代 末70年代初,蘇聯還建成了一支能對美國造成威脅的遠洋海軍。這一切,使美國 日益感到蘇聯已成為「非常強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競爭者」。2美國遇到了連做 夢也沒有想到的那種挑戰。 與此同時,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多個亞、非、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組成了 占世界人口近3/4,占世界面積近2/3的第三世界。這些國家擁有豐富的戰略資源, 控制著戰略要地,佔據著聯合國3/4的席位。他們對國際事務發揮著越來越積極 的影響,並成為反對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的主力軍。 面對整個國際格局及美蘇爭霸戰略地位前所未有的變化,各大國都在調整自 己的對外政策。 二、尼克松主義的提出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宮。鑒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美國霸權地位的相對衰 落,為了維護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權地位,美國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對外政策 方針。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關島談到了美國對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政策。 他說:「在我們同所有亞洲友邦的關係方面,現在是著重強調下列兩點的時候了: 第一,我們將恪守我們的條約義務……;第二,在國內安全問題上,在軍事防務 問題上,除非受到一個大國的帶有核武器的威脅外,美國將鼓勵並有權期望逐漸 由亞洲國家本身來處理,逐漸由亞洲國家本身來負責。」1 這就是尼克松的「新亞洲政策」,後來很快被稱為「關島主義」或「尼克松 主義」。 為了進一步澄清尼克松主義的含義,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在向國會提 出的美國對外政策的長篇報告中說:「尼克松主義」的「中心主題是:美國將參 加各盟國和朋友的防務和發展活動,但是美國不能而且也不會制訂全部方案,擬 訂全部計劃,執行全部決定,負起保衛世界自由國家的全部責任。只有在我們的 幫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認為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時候,我們才會給以幫助。」 2這樣,尼克松實際上把對亞洲政策的原則推廣為美國的全球政策。他還提出「夥 伴關係,實力和談判」作為「新的和平戰略」的三大支柱,進一步擴展了尼克松 主義的內容,使之成為不僅規定美國的海外義務及其與盟友的關係,而且規定對 蘇對華政策的指導原則。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又在堪薩斯發表講話,進一步 說明了他對國際形勢的基本看法和政策考慮。 尼克松在講話中承認國際戰略格局已發生變化,不再僅僅有兩個超級大國, 而是有美國、西歐、蘇聯、中國和日本五大力量中心。1美國的地位與二戰結束 的初期相比,已不再處於十分突出或完全佔支配的地位。美國要在國際事務中保 持「領導地位」,就必須對對外政策作出重大調整。 根據尼克松主義的戰略構想,尼克松政府首先急於在保全美國面子的情況下 從越南脫身。在利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越南化」計劃失敗後,終於在1973年1 月27日同越南民主共和國簽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同 年3月19日,美軍全部撤出越南。其次,主動採取行動,謀求同中國對話,拿同 中國接近這張牌壓莫斯科,並使中蘇都不得不向美國作出讓步與妥協。第三,對 蘇聯推行「緩和」外交。在保持同蘇聯激烈爭奪的同時,採取較為靈活的態度謀 求與蘇「對話」,試圖用軍控協議限制蘇聯擴充軍備,用滿足蘇聯某些要求的經 濟協議,換取蘇聯克制擴張行動。第四,重新調整與西歐、日本的關係,1974年 6月,同北約盟國共同發表《大西洋關係宣言》,強調經濟合作和美國不再對西 歐「共同市場」抱反對態度,強調西方防務不可分割,美國也不再反對英、法獨 立的核力量,使美歐關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對日本,則於1969年11月簽訂 美日《歸還沖繩協議》,從而開始了被尼克松吹噓的美日關係的「新紀元」。 三、蘇聯的全球積極進攻戰略 在美國對外戰略態勢由攻轉守的同時,蘇聯則恰恰相反,由守勢轉為攻勢。 1964年上台執政的勃列日涅夫的主要戰略目標,已不再是赫魯曉夫所追求的美蘇 合作主宰世界,而是逐漸形成為與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積極進攻戰略。雖然,70 年代蘇聯經濟已開始出現「停滯現象」,但蘇聯領導人盲目樂觀,我行我素。 勃列日涅夫的積極進攻戰略有兩根支柱,一是力爭軍事優勢的軍事戰略,二 是麻痺西方的緩和戰略。 在軍事戰略方面,其指導思想是,既準備打核戰爭,也準備打局部常規戰爭。 強調「進攻性」和「先發制人」、「突然打擊」。蘇聯的戰略導彈至1975年已達 2402枚,超過美國40%。1979年蘇聯在戰略核力量上的開支幾乎為美國的3倍。 蘇聯還大大增強了常規力量,並進一步加強全球性軍事部署,強化華約組織,設 立遠東戰區司令部。在第三世界搶佔戰略要地和攫取軍事基地使用權。在勃列日 涅夫時期,蘇聯在亞、非、拉共攫取20多個海空軍基地的使用權。 在推行「緩和戰略」方面,勃列日涅夫比赫魯曉夫有過之而無不及。1971年, 他在蘇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上,正式提出了六點「和平綱領」,宣稱要把緩和 放在70年代蘇聯外交政策的首位。他發動和平攻勢,竭力軟化西方的對蘇立場, 調動和擴大美國與西歐的矛盾,最後把美國勢力排擠出西歐;同時通過緩和,解 決戰後歐洲的一些遺留問題,打破德國和西柏林問題的僵局,導致西方對戰後東 歐現狀的承認;此外,利用緩和,引進西方資金技術,獲取經濟實惠。 70年代,蘇聯加快了向外擴張的步伐。由於西線歐洲處於一時難以有重大改 變的對峙狀態,東線押在越南身上的賭注一時也難以收效,蘇聯把更多的力量放 在南線,特別是以「歐洲的軟腹部」中東和非洲地區作為主要擴張方向,同時進 一步打入連結東西兩個地區的中心環節——南亞次大陸,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戰略 通道。蘇聯對外擴張主要採取的手法有:通過軍援、經援進行滲透,通過簽訂各 種「友好」、「合作」條約進行控制;通過扶持代理人乃至直接出兵進行侵略。 先是重點經營埃及,1971年5月簽訂蘇埃友好合作條約,1提供50億美元經濟、 軍事援助,派遣軍事專家顧問達18000多人。繼而又把敘利亞選作立足點。在南 亞地區,把阿富汗和印度作為其亞太戰略和南下戰略的兩根支柱。1979年入侵阿 富汗。196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衝突激化後,蘇乘機加緊向印度輸出軍火,至1980 年,蘇聯提供的武器已佔印進口武器的66%。 在非洲地區,70年代中、後期,在安哥拉民族解放組織間製造分裂,支持「人 運」以反對「安盟」和「解陣」,並把大批古巴軍隊運進安哥拉,擴大安哥拉內 戰。在非洲之角,大力支持埃塞俄比亞,1978年兩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蘇在埃 的軍事專家顧問達2000多人。及至70年代末,以蘇聯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 柬為標誌,蘇聯的霸權主義政策發展到了頂峰。而這恰恰成了蘇聯進一步陷入內 外困境的標誌。 四、70年代東西方關係的緩和與歐安會的召開 由於美國的尼克松及其後繼者和蘇聯的勃列日涅夫都在尋求緩和,這就導致 了60年代末到70年代東西方緩和局面的出現。經過美蘇兩國首腦的頻頻互訪和 舉行會談,特別是歐安會的召開達到高潮。談判中包含對抗,緩和中不忘爭奪, 乃是美蘇「緩和」外交的特色。到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緩和」告一段落。 這在美蘇關係史上被稱為「第一次緩和」。 從1969年11月起,美蘇開始就限制戰略武器問題進行會談。1972年5月22 日到30日,尼克松到蘇聯進行正式訪問,並同勃列日涅夫舉行會談。這是戰後第 一個美國總統對蘇聯的訪問。會談結果,雙方簽署了《美蘇相互關係原則》等9 個文件。雙方保證盡力避免軍事衝突,防止核戰爭,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會談 中,雙方最關心的是限制戰略核武器問題。最後簽訂了《美蘇關於限制反導彈系 統協定》和《美蘇關於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的臨時協定》,雙方戰略核力量保持 了大體的均衡。同年10月,美蘇簽訂了貿易協定。 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這次會談,標誌著東西方關係進入緩和高潮。1973年6 月,勃列日涅夫與尼克松又在美國舉行第二次會談。雙方簽訂了《關於進一步限 制進攻性戰略武器談判的基本原則》、《美蘇關於防止核戰爭協定》、《美蘇農 業協定》等13個文件。《基本原則》規定,雙方進攻性核武器可以「現代化和更 新」,給雙方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核武器留下很大餘地。 1974年6—7月間,尼克松再次訪蘇,同勃列日涅夫舉行第三次會談。雙方 簽署了《美蘇限制地下核武器試驗條約》、《美蘇關於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 議定書》、《美蘇促進經濟、工業、技術合作長期協定》等文件。這次會談後不 久,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福特繼任總統。 福特政府基本上繼承了「尼克松主義」,仍把「緩和」作為對蘇政策的首要 問題。1974年11月,福特在海參崴與勃列日涅夫進行「工作會談」。雙方發表 了美蘇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共同宣言。1975年,美蘇就蘇聯購買美國穀物的交易 達成協議。第二年又達成美國向蘇聯進口石油協議,美蘇「緩和」的經濟色彩逐 漸加強。據統計,1969—1976年美蘇貿易額增加了10倍。 卡特政府對蘇聯推行的仍是「緩和戰略」,但其策略又有所發展變化。他上 台伊始,在就職演說中就為人權外交定下了基調。他曾多次提出「人權已經成為 我國外交政策的中心主題」,1「尊重人權是自由、民主國家在為擴大影響而進 行的和平鬥爭中最重要的優勢。」2可見,他是企圖在遵循緩和路線的同時給這 種外交添加上「人權」這一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新成分,由被動轉為主動。 在美蘇兩國「緩和」外交的推動下,1972年11月,33個歐洲國家以及美國、 加拿大的大使在赫爾辛基開始舉行「歐安會」籌備會,以後又開了多次會議,最 後於1975年7月3日—8月1日,35國首腦在赫爾辛基舉行正式會議,簽署了《最 後文件》,又稱《赫爾辛基宣言》。歐洲大陸一度吹起了「緩和」之風。 五、從僵硬對抗到第二次緩和 羅納德·裡根於1981年擔任美國總統,1985年連選連任執政至1988年。裡根 上台後,在對外政策方面提出一套「以實力求和平」的新的「遏制」政策。 裡根一再強調,面對蘇聯「實現統治世界」的戰略目標,「西方文明」進入 了「最危險的10年」,美國在抵禦蘇聯擴張方面是「唯一能夠擔任領導的國家」, 因此要進一步增加軍事開支,重新奪取軍事優勢,使美國具備同蘇聯打各種形式 和各種規模戰爭的能力。他制定了大規模擴充軍備的計劃,並於1983年3月提出 了「戰略防禦計劃」(SDI)即所謂星球大戰計劃。他企圖憑借美國強大的經濟 和科技實力,通過這一計劃達到一箭三雕的目的:既大大提高核威懾力量,又帶 動美國科技經濟的發展,還可造成對蘇聯的技術和經濟上的壓力,從而拖垮蘇聯。 除軍事實力外,裡根的「以實力求和平」的戰略還包括政治、外交、經濟和 情報等各種手段的應用。裡根主張同蘇聯對話、談判,但談判原則是從實力地位 出發,通過談判不斷對蘇聯施加壓力。裡根當局還特別強調對外政策中的意識形 態因素。1982年6月,裡根在英國議會發表演說稱,「我現在要敘述的長期計劃 和希 望——自由和民主的前進,將使馬克思—列寧主義棄置在歷史的灰燼之中, 正如它曾經將其他壓抑人民自由、禁止人民表現自我的暴政棄置一樣。」1里根 發表演說後,美國國務院舉辦了一次所謂研討共產黨國家民主化運動的會議。國 務卿舒爾茨應邀在會上發表演說,說支持民主不僅是美國政府的政策,也是美國 歷史和世界觀的根本所在,公開把希望寄托在蘇聯等「共產國家內」的「和平演 變」上。2 「裡根的第一屆任期,是美蘇關係20年來的谷底。」3美蘇雙方唇槍舌戰, 關係十分緊張。 但是及至1985年裡根第二任期開始,特別是1987年以後,美蘇關係有了很 大改善,被認為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即第二次緩和時期。美蘇關係由以軍事競賽和 對抗為主進入了以綜合國力較量和對話為主的新時期。 美蘇關係的這一調整有其深刻的經濟背景,也有其政治思想背景。 蘇聯由於其與美國的全球爭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70年代中期起,經濟 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和陷於停滯,在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上,同美國的差距出現重 新拉大的趨勢。特別是1979年底蘇聯發動的侵阿戰爭,到1987年,累計傷亡人 數達3.5萬,耗資達400億美元之巨。面對嚴峻的現實,1985年3月上台的蘇共 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提出了以軍控為中心的全球緩和戰略。這一戰略的主旨是 要為蘇聯的「加速發展戰略」創造和保持一個寬鬆的外部條件,主要內容體現在 他的對外戰略的「新思維」上。他強調在核對抗時代必須用「新的政治思維」來 取代「過時的」傳統觀念。他提出核時代「人類生存高於一切」;核戰爭「不會 有勝者」,主張「和平共處在今後,特別是在核時代,已經成為全人類生存的條 件」,「不把任何一個國家和任何一國人民當作敵人來對待」等等。儘管他提出 拋棄勃列日涅夫、否定有限主權論和「革命輸出論」等,在實踐上為改變過去霸 權主義做法和為爭取實現緩和做了努力,但從總體上看,他在一系列國際問題上 離開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階級分析方法。這恰恰迎合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 需要。 從美國方面來說,80年代初裡根提出「重整國威」後,大規模擴充軍備,同 蘇聯緊張對抗。為此也背上了軍費開支負擔的沉重包袱。從1981到1987年的7 年裡,美國共花去軍費2萬億美元,聯邦政府的財政收支連年出現巨額赤字,要 繼續同蘇聯對抗和擴充軍備,顯得力不從心。正如美國專欄作家哈施所說,同蘇 聯一樣,美國也「處於需要從冷戰的代價和緊張中緩口氣的境地」。1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戈爾巴喬夫的全球緩和戰略和「新思維」與美國的需要 一拍即合。 美蘇關係的新的緩和時期具體表現是,第一,1987年以後,美國明確表示支 持戈爾巴喬夫進行改革;第二,由不願同蘇聯達成重大裁軍協議,不給蘇聯喘息 時機,變為願意作重大裁軍交易。1985年11月和1986年10月,裡根和戈爾巴喬 夫先後在日內瓦和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就軍備控制問題舉行了兩次會晤。1987年12 月8日,裡根和戈爾巴喬夫在美國華盛頓白宮簽署了全部銷毀兩國中程和短程核 導彈條約即「中導條約」。儘管這個經過兩國6年多艱難談判而簽署的條約,只 佔美蘇兩家核武庫的4%左右,但它終究是自出現核武器以來達成的第一個削減 核軍備的協議,並且是美蘇之間第一次就銷除整個一種類型的導彈達成協議。兩 國還就戰略武器削減50%舉行了多次會議。第三,美國改變了用阿富汗和柬埔寨 兩場戰爭消耗和孤立蘇聯的做法。不斷聲稱,美國無意將蘇聯拖在阿富汗,願意 與蘇聯尋找「共同點」,政治解決阿、柬這兩個「熱點」問題。從85到88年的 3年裡,美蘇兩國在擴大雙邊接觸、交流與合作方面取得了進展,簽訂了43個雙 邊協議。總之,1987年以來,美蘇關係以中導協議為契機,進入一個有限緩和時 期。 美國和西方國家利用「緩和」也加強了「和平」與人權攻勢。1986年3月, 裡根在對外政策咨文中露骨地表示,美國的目標是「促進世界的民主革命」,「按 照美國的理想去影響事態的發展」。1987年美國等西方「七國首腦會議」發表《關 於東西方關係》的聲明,強調「我們有義務探索一個更加自由、更加民主和更加 尊重人權的社會。」大批美國和西歐的政客文人則大肆宣揚資產階級價值觀,預 示1999年資本主義的「不戰而勝」。更有的向美國當局獻計獻策,鼓吹美國要利 用緩和的條件,抓住機會影響社會主義國家的政策。 ---------------- 1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譯:《1976財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 朗軍事態勢報告》,1975,第12頁。 2 理查德·尼克松1977年7月6日在堪薩斯城的講話,引自《中美關係資料 選編》,時事出版社,1982,第77頁。 1 理查德·斯特賓斯與伊萊恩·亞當合編:《美國對外關係文件,1968—1969》, 紐約,對外關係委員會,1972,第333頁。 2 尼克松:《七十年代的美國對外政策:爭取和平新戰略》,南京大學《美 國對外關係:二百年美國對外政策文選》,1976,第199,201頁。 1 尼克松在1971年7月6日在美國堪薩斯城的講話。 1 1976年3月埃宣佈廢約。 1 吉米·卡特:《忠於信仰——一位美國總統的回憶錄》(中譯本),新華 出版社,1985,第167頁。 2 同上,第175頁。 1 《中美月刊》第27卷,1982年7月,第4頁。 2 《中國時報》(美國出版),1982年10月20日。 3 米歇爾·曼德爾伯姆、斯特羅伯·塔爾伯特著:《裡根與戈爾巴喬夫》(中 譯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第21頁。 1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87年12月4日約瑟夫·哈施文章:《超級大 國首腦會晤:同病相憐》。 熾天使書城
【第七章】 第十五章 70年代以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舊國際格局的瓦解 第二節 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西歐獨立自主傾向的日益加強 西歐6國共同體的出現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並日益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 政治經濟實體。1973年1月1日,英國、丹麥、愛爾蘭正式成為共同體的新成員 國,共同體由6國擴大為9國。其成員包括了所有西歐大國。繼而,1981年1月 1日希臘、1986年1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共同體正式成員,共同體增至12 國,擁有260萬平方公里土地和3億以上的人口。1986年共同體的年國民生產總 值高達2.6萬億美元,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1/4,近與美國相等,大大超過蘇聯 和日本。對外貿易占世界貿易額的40%左右,每年出口總值約6350億美元,進口 總值年均6730億美元,均為美國的3倍多,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實體。 隨著歐洲共同體在世界上經濟地位的增強和政治一體化的不斷進展,它要求 在國際上發揮更大作用的呼聲日益高漲。1981年10月,共同體10國外長倫敦會 議認為,共同體國家在國際上不但要使別人聽到共同體成員國的聲音,而且要積 極干預事態的發展。1983年6月,斯圖加特共同體首腦會議通過《關於歐洲聯盟 的莊嚴宣言》,表示將加強外交政策合作,在外交上力爭用一個聲音說話。宣言 表示要繼續為建立一個「歐洲聯盟」而努力。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已經明白,歐洲 已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概念。歐洲共同體代表西歐,已成為西方世界美、歐、 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並有希望發展成為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在國際上具有 舉足輕重的地位。 西歐對美國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是,在維護美歐聯盟的前提下,增強西歐的獨 立自主。通過北約,通過美國在西歐的駐軍和核武器來「保護」西歐安全,40多 年來成為西歐根深蒂固的安全觀念。在這方面,西歐十分不願意看到歐美「脫鉤」 局面的出現。但要求政治上的平等卻越來越強烈。1974年6月26日由共同體8 國(愛爾蘭除外)和美國在內的北約15國首腦簽署了《北大西洋關係宣言》。除 美國重申對保衛北大西洋地區的義務外,宣言強調了「友好平等和團結的精神」 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這是共同體國家同美國開始建立「平 等夥伴關係」的主要標誌。在經濟領域,雙方既相互依存又激烈競爭,且後者變 得越來越突出。1973年9月,由美國總統尼克松發起在東京開始的關稅貿易總協 定第7次關稅減讓談判(又稱「尼克松回合」或「東京回合」),由於各方分歧 很大,到1979年4月才達成協議。1987年《歐洲一體化文件》正式生效後,美國 明確表示這「對美國構成了威脅」,認為這將是「拒美國商品於國門之外的歐洲 堡壘」。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莫爾說:「如果歐洲共同體的計劃成為保護主義的產 物,美國最大的海外市場將危在旦夕。」目前歐美一些人士已在談論戰後美歐關 係正出現新的局面。這不僅可能加劇美歐之間由來已久的貿易摩擦,甚至可能對 美歐之間的政治和戰略關係產生某種影響。 共同體在處理與蘇聯和東歐各國的關係上有別於美國。西歐堅持認為,同蘇 聯相處,不能長期依靠軍事力量進行對抗,而是要發揮西歐技術資金的優勢,通 過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員交流維持和平局面,減少戰爭危險。此外,西歐通過 與蘇聯關係的改善,追求自身的經濟利益。他們從70年代「緩和」政策中嘗到了 「甜頭」。對蘇聯、東歐國家的出口占西歐全部出口的7%,而美國只佔2%,西 歐有200多萬個工作崗位與對蘇聯、東歐的出口有關。西歐對蘇戰略,一句話, 就是「防務加緩和(包括經濟合作)」,而更側重緩和。當然,由於西歐與美國 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標準等方面基本一致,又有聯合對付蘇聯,特別是 對蘇聯東歐各國施加壓力、影響的共同需要。 自70年代以後,西歐逐漸向第三世界靠攏,重視發展和改善同第三世界的經 濟與政治聯繫。1975年2月,歐洲共同體與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46個發 展中國家(其中有37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在多哥的首都洛美簽訂了為期5 年的經濟、貿易協定,即《洛美協定》。這是西歐推行「對話與合作」政策的一 個「典型」。洛美協定規定:共同體在不要求互惠的條件下,允許46國的全部工 業品和94%農產品免稅和不限量地進入共同市場;共同體提供一筆基金,用以補 償這些發展中國家因原料價格下跌或自然災害而遭受的損失;5年內共同體向上 述國家提供39.9億歐洲計算單位的經濟援助,其中贈予的比重有所增加。第一個 《洛美協定》期滿前,1979年10月共同體又同非、加、太地區國家簽訂了第二 個《洛美協定》。1984年又簽訂了第三個《洛美協定》。 《洛美協定》是世界上範圍最廣泛的多邊經濟和貿易協定。從本質上看,西 歐同第三世界的關係中依然存在著剝削和不平等現象,但這種合作對雙方無疑都 還是有益的。在第三世界眼中,美國是個稱霸的超級大國,日本是個只圖賺錢的 經濟大國。同它們比較起來,歐洲共同體算得上是個比較開明的富國集團,所以 願同西歐發展合作。面對美、日在科技、經濟方面的挑戰,第三世界對西歐來說, 具有特殊的意義。 二、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外交 日本經過60年代的高速發展,到70年代初,已一躍而為僅次於美蘇的世界 第三經濟大國。1980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中占10%,相當於 美國的44.6%,1986年日本國民生產總值達19585億美元,海外淨資產達1804億 美元,成為世界頭號債權國。1987年,世界最大股票市場也由紐約轉移到東京。 到1983年,日本的汽車、造船、電子計算機、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隨著經濟力量和國力的增強,日本對外政策思想也發生變化。它把從「經濟 大國」邁向「政治大國」視為其基本方針,一步步走向大國外交。 1972年尼克松訪華對日本搞越頂外交,成了日本外交發生轉變的直接導火 線。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改變了一貫唯美國馬首是瞻的日本外交政策, 提出了在國際格局出現多極化的情況下,採取「多邊自主外交」的方針。除了同 美國繼續保持密切關係外,還主張同世界上其他戰略力量和中蘇等進行符合日本 國家利益的交往。1972年9月,田中角榮訪華,實現了日中邦交正常化。同年10 月,日本和蘇聯開始談判締結和約問題,但由於北方四島領土的爭端和蘇聯對日 本的軍事壓力,雙方難以取得突破性進展。1978年福田內閣提出實行以日美合作 為軸心的「全方位外交」,並於1978年8月同中國簽訂了《日中友好和平條約》。 自80年代初開始,戰後日本外交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這一轉折的總方針體現 在1979年大平首相提出的「綜合安全保障戰略」之中。這一戰略的含義是,今後 世界上構成威脅日本安全的因素,不僅僅是軍事的,而且包括經濟封鎖、世界資 源、動亂、貿易、貨幣、債務等綜合因素,因之對付威脅的力量和手段也應是綜 合的。80年代日本歷屆內閣均從這一戰略思想出發,開展對外活動,從而使之成 為日本推行大國政治的戰略。 根據這一戰略,日本在80年代提出了三個口號。第一個是「科技立國」和「文 化立國」。不僅把技術作為確立政治大國的手段,同時通過傳播日本文化,擴大 日本的影響。第二是「戰後政治總決算」。其基本思想是要創造一個「日本模式」 的發達資本主義社會。鼓吹民族自豪感,使日本「堂堂正正」地走向國際社會。 第三是「國際國家」。1983年8月,中曾根首相把「政治大國」改稱「國際國家」, 實際上是「政治大國」的換一種說法。其實質仍是推行「綜合戰略」,在全球確 立「與經濟實力相應的國際地位」。 80年代以來,日美經濟摩擦加劇,進入「綜合摩擦」時期。由於日本大量購 買美國資產,到80年代末,「美國的象徵」——洛克菲勒大樓和美國的靈魂——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成為日本囊中之物,洛杉磯城市商業區的1/4也已歸日本所有, 日本已控制著美國銀行資產的10%。這些都深深刺傷美國公眾的自尊心。到80 年代末,日美商品性對抗在美國上升為國民感情上的對抗和日美國家之爭。1989 年代表日本統治階層中「鷹派」觀點的《日本可以說「不」——新日美關係的對 策》一書出版,書中竟把戰後美國在日本的存在形容為「看家狗簡直變成了瘋狗」。 1美國大多數人則認為「日本的經濟力量比蘇聯的軍事力量對美國的安全更有威 脅」。有的甚至說「對美國資本主義的唯一最大的威脅來自另一個資本主義社會, 即日本」。2美國還於1988年7月秘密舉行了以日本為假想敵人的軍事演習。當 然,由於日美經濟又有相互滲透、相互依賴的一面,雙方戰略上也有共同利益, 因之整個80年代兩國摩擦中也有協調,「日美同盟」關係依然是日本對外政策的 基軸。 為了推行「綜合安全保障戰略」,日本進一步加強了同第三世界的合作。主 要精力則放在亞太地區,搞經濟擴張、政治滲透。1980年1月,大平首相在訪問 澳大利亞時,正式提出了「環太洋構想」。1982年6月鈴木首相提出了「環太平 洋合作構想」五原則,主張太平洋應成為「和平之海」、「自由之海」、「多樣 之海」、「互惠之海」、「開放之海」。 日本提出這一構想,是同這個地區經濟的增長、貿易往來的擴大、相互依賴 的加深分不開的,也同日本謀求「政治大國」的戰略目標密切相關。儘管80年代 這一構想的推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東盟各國和其他國家始終擔心「大東亞共榮 圈」借屍還魂,擔心再受支配和控制,況且日本日益增長的大國主義情緒和經濟 政策上的「本國中心主義」,均為亞太其他國家所反感,日本「環太平洋合作構 想」的推行,不可能一帆風順。 三、美元霸權地位的喪失與佈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的瓦解 戰後初期建立的由美國領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是以當時美國的絕對優勢的經 濟地位為基礎,同時也是因為美國願意並且能夠向其他大國提供經濟發展所需要 的國際條件和體制。這些條件和體制包括,穩定的美元和國際貨幣制度,美國為 此提供黃金儲備保證;開放的美國市場和國際貿易制度;保障廉價的石油供應。 但是到70年代初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削弱已經成為一明顯事實。繼1960和 1968年兩次美元危機之後,70年代初美元地位更加不穩。而且這時又多了一個新 的不利因素,即1971年出現了美國自1893年以來的第一次貿易逆差,於是1971 年5月又發生了美元的第三次危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不願也無力繼續履行它 原先在貨幣、貿易方面承諾的義務,拒絕承擔穩定美元的責任並帶頭實行貿易保 護主義。尼克松政府為了改變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刺激美國產品出口,1971年8 月宣佈全國實施新經濟政策,其中包括停止外國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 金,對進口商品增收10%的附加稅。1971年12月與1973年2月,美國政府被迫 兩次宣佈美元貶值。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紛紛採用浮動匯率,不再承擔維護本國貨 幣與美元固定匯率的義務。至此,戰後形成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國際 貨幣體系終於瓦解。這是美國經濟霸權急劇衰落的重要標誌。在這種情況下,西 歐、日本不能不各行其是,更加地依靠自身力量和主動性來對付動盪的世界經濟 和保護自己的利益,資本主義世界不可避免地逐漸形成美國、西歐、日本三個中 心。 進入80年代,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過程出現了一些複雜情況,但趨向仍 然是明顯的。1981年裡根上台之後,提出了「重振國威」和「復興經濟」兩大目 標。儘管1989年裡根辭別白宮前一些美國學者讚揚裡根政府在加強美國實力方面 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事實是,在決定美國國際權力中心盛衰的科技實力、金融實 力和市場控制能力三項關鍵性經濟實力上,在80年代都發生了對美國極為不利的 變化。 80年代美國喪失了在高科技領域無可爭辯的優勢地位,雖然美國仍然是世界 最大的科技強國,但是它的許多高技術已開始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美國五角大 樓國防科學局1989年3月發表的報告承認,在22項超先進技術中,美國已有6 項落後於日本。從1980年到1986年,美國半導體產品占世界半導體產品市場的 比重已從61%降到43%,而日本所佔比重則從26%上升到44%。在80年代初以前, 美國技術產品貿易年年都有巨額順差,但1986年美國第一年出現逆差。 80年代美國金融實力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它在1985年從1914年以來首次淪 為淨債務國,而且是由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淪為最大的債務國。 至於80年代美國市場控制能力也迅速縮小。美國的世界最大的製成品出口地 位被西德所取代。 上述事實都說明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主義地位已進入一個難以逆轉的 衰落時期。世界經濟權力結構已由美國獨霸局面向美國、西歐、日本三極相互抗 爭的局面轉移。 由70年代初開始逐漸形成的美國、西歐、日美三足鼎立的資本主義世界格局 是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產物,並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保持下去。 -------------- 1 該書作者是(日)石原慎太郎、盛田昭夫。見該書中譯本,軍事科學出版 社,1990,第24頁。 2 見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988,2,25,諾曼·卡曾斯文章:《日本 對美國的真正「威脅」》。 熾天使書城
【第八章】 第二編 第十五章 70年代以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舊國際格局的瓦解 第三節 第三世界反霸鬥爭的進一步增強和中國對外關係的新發展一、 第三世界爭取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鬥爭南北問題是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一個突出問 題。 第三世界國家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以後,在國際經濟關係中卻仍然處於不平等的依附 地位。 發達國家在國際產業分工、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方面仍然起著壟斷的作用。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還操縱在發達國家手中。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資本輸出、國際信貸、國際貿易、技術轉讓等各種途徑對 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支配,在國際範圍內進行不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再分配,給發 展中國家的發展造成嚴重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第三世界國家在經濟領域內的反霸鬥爭,集中在要求改革舊的不公 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上。 進入70年代,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領域裡的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發展中國 家向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經濟舊秩序發起了主動進攻。在石油輸出國組織1973年運用石 油武器鬥爭取得了重大勝利的鼓舞下,第三世界國家推動聯合國於1974年4月召開了研 究原料和發展問題的第三屆特別會議。會議通過了七十七國集團起草的《關於建立國際 經濟新秩序的宣言》和《行動綱領》,同年12月,第二十九屆聯大通過了《各國經濟權 利和義務憲章》。這幾個綱領性文件,對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和霸權主義發起有力的挑戰 ,是發展中國家爭取國際經濟關係中平等地位鬥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宣言》指出, 國際經濟新秩序是「建立在所有國家的公正、主權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基 礎上的各國間的經濟關係體系。「這種秩序將糾正不平等和現存的非正義,並且使發達 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日益擴大的鴻溝有可能消除……。」《宣言》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 新秩序的基本原則,《行動綱領》則確定了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基本目標。主要包括: 各國都有權對其自然資源和國內經濟活動行使永久主權;打破國際商品市場的壟斷,確 保和穩定初級產品的出口價格;反對發達國家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加強發展中國家經濟 、貿易、財政和技術方面的合作,改革現有的貨幣制度,改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商 品交換方面的不合理關係,等等。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的鬥爭促使北方發達國 家與第三世界國家進行一系列對話。1975年12月,「國際經濟合作會議」(又稱「南北 對話」)在巴黎舉行。參加會議的有19個發展中國家和8個工業化國家或集團。經過第 三世界的努力,會議決定成立能源、原料、發展和財政4個委員會,具體研究雙方的合 作問題。1977年5月再次在巴黎舉行「南北對話」,決定建立穩定原料價格共同基金和 給最貧窮國家10億美元的特別援助。但由於美國的阻撓,南北對話沒有獲得實質性進展 。 為了打破「南北僵局」,七十七國集團於1979年在第三十四屆聯大提出將能源、原 料、貿易、發展和金融五個領域的問題聯繫起來,進行根本性國際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 。大會為此作出決定,在1981年底或1982年初舉行全球談判。由於發達國家態度僵硬, 會談未能如期舉行。1981年10月在墨西哥的坎昆舉行了有8個發達國家和14個發展中國 家首腦參加的會議。這次會議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南北對話的第一次最高級會 談,為改善南北關係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由於國際經濟關係中的這場「破舊立新」的鬥爭觸及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根本 利益,前進道路必然是艱苦而曲折的。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對發展中國家 依賴相對減弱,而發展中國家卻在資金、市場、技術等方面更有求於發達國家的形勢, 力圖置發展中國家於十分不利的地位。特別是美國,自恃強大的經濟實力,頑固堅持維 護美國霸權地位的一貫戰略,對發展中國家合理要求採取僵硬立場。裡根政府一方面宣 稱,發展中國家發展中的問題,主要由他們自己負責;另一方面又稱,搞好美國經濟是 美國對發展中國家所能做的最大貢獻。規避它對改革國際經濟體系應負的責任,根本否 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必要。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變本加厲地採取各種損人利己的 經濟政策,使第三世界經濟陷入嚴重困境。正如聯合國1992年新的人文發展年度報告中 所指出的,「西方經濟學家常喋喋不休地要求世界窮國放棄其經濟保護和限制措施,但 是它們接著就發現,由富國經營的全球市場幾乎沒有自由可言,反而關閉著,無法打進 去。富國言行不一,並未按他們宣揚的主張行事。」富國設立的國家貿易壁壘「使發展 中國家每年損失5000億美元,相當於發展中國家所獲外援的10倍。」1 事實證明,第三世界改革舊的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鬥爭,同過 去砸碎殖民主義枷鎖,爭取政治獨立一樣,將是一個長期、激烈、艱苦的鬥爭過程。 二、第三世界在聯合國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40多年來聯合國經歷了深刻的變化。這 種變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是,一大批第三世界國家相繼加入聯合國,作為一支不可忽視的 政治力量,在聯合國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 合法席位的恢復,使聯合國的力量對比終於發生了根本變化。到1985年,聯合國會員國 已增加到159個,其中亞非國家為96個,超過聯合國員總數的3/5,整個第三世界國家達 130個左右,占聯合國會員總數70%以上。一大批過去受壓迫、遭奴役、被人瞧不起的小 國、窮國,現在終於在聯合國內團結起來,向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發起了挑戰。超級大 國的表決機器失靈了,它們任意擺佈弱小國家的命運和為所欲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強烈譴責和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行徑。他們強烈譴責美 國支持以色列的侵略擴張政策。1974年第29屆聯大確認巴勒斯坦人民有權恢復民族權利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獲得聯合國觀察員地位,以色列被宣佈為「種族主義」。第三世界 國家還一再譴責蘇聯侵略阿富汗和越南侵略柬埔寨,聯大連續幾年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 ,要求蘇聯和越南分別立即無條件從阿富汗和柬埔寨撤軍。 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嚴正譴責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而進行的軍備競賽 。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推動下,1978年聯合國召開了第一次裁軍特別聯大,即第10屆特別 聯大,決定成立聯合國裁軍審議委員會,由所有會員國參加。特別聯大還決定對裁軍談 判委員會進行改組,成員由31國增至40國,其中一半以上是不屬於東西兩大集團的第三 世界國家。裁軍委員會廢除美蘇兩主席制,改由會員國輪流擔任主席,從而衝破了美蘇 兩國控制裁軍機構的局面。第三世界在聯合國裁軍鬥爭中的作用和影響越來越大。 1981年至1987年間,聯大通過的有關裁軍提案中,80%以上的提案是由第三世界國家提 出的。 為了進一步消除強權政治的影響,第三世界還要求在聯合國主要機構中享有公平的 代表權和決策權。根據1965年開始生效的憲章修正案,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從6國增至 10國。1971年,經社理事會的理事國由27國增至54國,亞非拉的名額得到顯著增加。第 三世界國家還要求擴大聯合國大會的職權,縮小安理會的職權。1974年第29屆聯大成立 了一個由42國組成的特設委員會,研究各國政府關於審查聯合國憲章的意見。1975年, 第30屆聯合國大會又決定將42國委員會改為由47國組成的「聯合國憲章和加強聯合國作 用特別委員會」。這是第三世界國家在聯合國堅持鬥爭取得的一大勝利。面對這一局面 ,美國代表竟然咒罵聯合國內存在著「多數暴政」。1983年美國駐聯合國代表甚至表示 願意看到聯合國會址從美國搬走。 三、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美、中日建交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和 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在中國人民革命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在聯合國的 一切席位,理應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從1950年起的20年間,由於美國執行敵視 中國的政策,這個問題在聯合國裡始終沒有解決。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的發展和變化, 越來越多的國家要求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0年第25屆聯合國大會上,阿爾 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國提出的驅逐蔣介石集團、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第一次以51票對49票贏得了多數。儘管沒有達到2/3多數而未被通過,卻在政治道義 上給了美國政府及其支持者以沉重打擊。他們被迫承認,「最後失敗的結局已日益明顯 」。 1971年7月16日,中美同時發表尼克松將要訪華的公報後,美國在聯合國中繼續排 斥中國的政策看來已走到了盡頭。可是,美國當局仍不肯善罷甘休。在1971年第26屆聯 大討論恢復中國席位期間,美國夥同日本拋出了兩項提案。一為「驅蔣」系「重要問題 」案,要2/3的多數通過;一為「雙重代表制」案,即由中國在聯合國享有安理會席位 ,而由台灣繼續佔有聯合國大會席位。但是,美國既想恢復美中邦交,又想製造兩個中 國的自相矛盾的政策是注定要失敗的。在約80個會員國代表作了發言的為時一周的討論 中,令人信服地說明,美、日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再也行不通了。10月25日,美、 日的所謂「重要問題」提案以55票贊成(包括蔣介石集團一票),59票反對,15票棄權 而被否決。接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關於立即驅逐蔣介石集團代表和恢復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權利的提案,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獲得通 過。整個表決過程一再出現激動人心的場面,歡呼、歌唱、有節奏的鼓掌聲震動了大廳 。美國代表布什懊喪地說,這是一個「丟臉的時刻」,「我感到極為失望」。 中國的合法席位在聯合國組織的恢復,是聯合國內一切維護正義國家的勝利,是全 世界人民的勝利,是美帝國主義操縱聯合國推行強權政治,頑固阻撓恢復我國在聯合國 的合法權利的陰謀的徹底破產,給了美帝國主義在聯合國內製造兩個中國,分割中國神 聖領土台灣的陰謀以沉重的打擊。 1969年1月尼克松入主白宮後,面對美國長期敵視中國政策的破產和蘇聯崛起的嚴 重挑戰的現實,把改善中美關係作為迫切任務之一。他相繼向法國總統戴高樂、巴基斯 坦總統葉海亞、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表示,美國希望同中國直接對話。在這種情況 下,毛澤東和周恩來決定採取主動,為中美關係正常化開闢道路。1970年12月,毛澤東 接見美國友好人士記者埃德加斯諾時說:「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問題要跟尼克鬆解決」 ,「如果尼克松願意來,我願和他談」,他「是作旅行者來也行,當作總統來也行。」 1971年4月6日,在日本參加世界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接到了訪華邀請。這轟動了整個 世界。美國《時代》雜誌說,「這乒的一聲全世界都聽到了。」「乒乓外交」結束了中 美兩國20多年來人員交往隔絕的局面。接著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於7月9日到11日由巴基斯 坦秘密訪華。他同周恩來總理在北京舉行了會談。7月16日,中美同時公佈了基辛格秘 密訪華並宣告尼克松將訪問中國消息。這使「全世界大吃一驚」。基辛格說公告的發表 「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國際政治結構」。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到達北京。在中美關係史上這是第一個美國在職總統來華 訪問。毛澤東會見了尼克松,同他就中美關係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周 恩來和尼克松就兩國關係正常化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會談。2月28日,在上 海發表了聯合公報。 上海公報指出:「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外交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 ,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 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美國承認,「只有一 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上海公報的發表,是尼克松主義代替杜魯門主義的一 個具體體現,也是中美關係的轉折點。它結束了中美兩國20多年的敵對狀態,對整個國 際關係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從中美公報的發表到1974年底的兩年多時間裡,27個國家先 後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1973年2月,中美雙方達成協議,為擴大接觸和交流,互設了聯絡處。但隨後兩國 關係發展緩慢。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當時處於10年動亂的後期,另一方面由於水門事件 ,美國政局動盪,尼克松於1974年8月下台。特別是,美國當局自70年代中期起愈來愈 把美蘇關係看得高於一切,不願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問題上邁出新的步子。直到1978年, 由於蘇聯的攻勢嚴重威脅著美國的海外利益,美國在戰略上更有求於中國,遂改變對華 政策。同時,面對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美國經濟迫切需要中國廣闊的市場。在美國 人民和一些友好人士的催促下,卡特政府終於下決心同中國關係正常化。雙方經過多次 談判,美國接受了中國提出的建交三原則,即與台灣當局斷交、廢除美台安全條約以及 撤走駐台美軍。 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聯合公報,宣佈兩國決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關 係。 中美建交結束了長期以來中美關係的不正常狀態,開始了兩國關係的新階段。 但美國在台灣問題上的一些錯誤做法,仍然是中美關係中的嚴重障礙。1979年3月 美國國會兩院先後通過了《與台灣關係法》,規定美國將繼續向台灣提供武器,從而違 反了《中美聯合公報》的精神,妨礙了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從中美建交到裡根二任 期滿這10餘年時間,儘管也有風風雨雨,但總的來說,兩國的合作關係還是在不斷發展 。1987年中美貿易額是建交時的8倍,美國已成為中國的第二大外國貿易夥伴,美國在 華私人投資居外國在華投資之首。中美之間的人員交流也迅速增加,從而大大增進了兩 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誼。但是,美國不願放棄干涉別國內政的霸道做法,仍是中美關 係發展的一個基本障礙。 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20年裡,日本政府一貫追隨美國,敵視中國。在對華政策 方面日本自以為與美國配合默契。直到1972年1月6日,尼克鬆動身訪華前一個多月,日 本佐籐首相還「確信」美國不會改變對華政策。2月28日,當尼克松訪華公報發表時, 據說佐籐簡直被弄得呆若木雞。美國在對日本嚴加保密的情況下,暗中同中國改善關係 ,被日本人驚呼為「越頂外交」。佐籐政府遭到巨大衝擊,在一片譴責聲中,於1972年 7月倒台,由田中角榮擔任首相。 田中上台後立即宣佈把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作為新內閣的首要任務。1972年9月 25日,首相田中、外相大平正芳等應邀來華訪問。29日,中日兩國政府發表聯合聲明, 宣佈結束兩國間的不正常狀態,「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 政府」;兩國自即日起建立外交關係;中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決遵循波 茨坦公告第8條的立場」。聲明中還載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 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國方面宣佈「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 友好,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兩國政府同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 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係」。 同一天,大平正芳在北京舉行記者招待會,代表日本政府宣佈「作為日中邦交正常 化的結果,日華(台)條約宣告結束」。隨後,日本與台灣當局斷絕了「外交關係」。 中日恢復邦交後,兩國關係迅速發展,相繼簽訂了貿易、航空、海運等協定。兩國 貿易逐年增加,人員往來日益頻繁。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字。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標誌著兩國 友好關係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隨著兩國邦交正常化和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兩國關係不斷發展。在到1988年的簽 約10年裡,中日貿易增加了3倍,人員往來增加了10多倍,中日交流遍及政治、經濟、 文化等各個領域。兩國關係的發展總的來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但是,也存在一些 影響兩國關係的消極因素。日本政府在1982年審定教科書時篡改「侵略」,官方正式參 拜靖國神社等,違背了中日聯合聲明的原則。 四、中國對外關係的新發展和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隨著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地位的恢 復,中日、中美相繼建交,中國對外關係在70年代有了一個大的發展。截止1981年底, 同中國建交的已有125個國家。中國對外經濟聯繫也有很大發展。到80年代初,中國已 同約170個國家和地區發展了經濟往來,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代表 權。 80年代初,中國根據國際局勢的變化,和本國加緊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及時對外交政策進行了調整、充實和完善。其核心是實現兩個根本轉變:一是對戰爭 與和平問題。在綜合客觀分析的基礎上,轉變了對戰爭危險估計過高的看法,作出了和 平可以維護的切實判斷;二是轉變了外交戰略,決定不同任何大國結盟或建立戰略關係 。從而進一步發展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開創了外交的新局面。 中國積極參加了國際裁軍活動,並於1985年6月作出決定,減少軍隊員額100萬,裁 減軍隊總數的1/4。同時把大批軍工生產轉為民用生產,大幅度地削減國防開支,為緩 和國際局勢作出積極貢獻。 由於堅持了獨立自主和不與大國結盟的政策,在發展中美關係的同時,中蘇兩國在 1980年終止了名存實亡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後,經過雙方多次磋商,逐步消除 了三大障礙,於1989年使兩國關係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實現了正常化。 中國進一步加強了同第三世界的團結合作。進入80年代,根據國際形勢的新變化, 在總結了過去的一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和平友好,互相支持,平等互利,共同發 展」四項原則,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了中國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為了幫助第三世界國 家鞏固政治獨立,1983年1月,中國在60年代提出的對外援助八項原則的基礎上,又提 出了「平等互利,講求實效,形式多樣,共同發展」四項原則,積極同第三世界國家發 展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 中國的真誠態度得到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普遍贊同和好評。許多第三世界國家把中國 稱作「全天候的可靠朋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全國工作重點轉到經濟建設上來,並做出了對內搞活經 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國對外貿易關係日趨活躍。據海關統計,1990年同 1980年相比,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由381億美元增至1156億美元;到1989年底,吸收外 商投資189.8億美元,開辦外資企業2萬多家;對外承包勞務合同金額累計已達123億美 元,國外開辦企業達645個。這不僅加快了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且也促進了 國際合作和共同發展。 為了實現中國的統一大業,鄧小平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即在香 港、澳門收回主權和台灣回歸祖國以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其社會和經濟制度不變, 生活方式不變。按照這一基本構想,中國充分考慮了香港、澳門的歷史和現狀,本著既 恢復行使主權,又保持繁榮、穩定和發展的方針,自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中英兩國 代表經過22次會談達成了協議,於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央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及 3個附件。隨後中葡兩國代表於1987年4月13日正式簽署了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 和兩個附件。上述聲明和附件分別確定,中國將於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先後 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這些政策實事求是,合情合理,得到包括香港、澳門同胞 在內的全國人民的擁護和國際社會的好評。 80年代的實踐證明,中國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審時度勢,對外交政策進行的 調整是非常必要的和正確的。經過調整,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日臻完善。 --------------- 1轉引自美國《洛杉磯時報》,1992年4月24日文章,《第三世界發現「自由」市 場關閉著》。 熾天使書城
【第九章】 第二編 第十五章 70年代以來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和舊國際格局的瓦解 第四節新舊格局交替時期的國際關係一、 兩極格局瓦解對世界的影響戰後形成兩極對峙的世界格局,蘇聯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因為當時只有它能夠成為與美國抗衡的世界力量。 1991年12月下旬蘇聯的驟然消失,兩極中的一極自行坍塌,終於導致戰後存在40多 年的兩極格局的最後崩潰。 這一重大事件造成的衝擊波不僅震撼著歐洲,而且對世界形勢和國際關係產生了 難以估量的影響。 首先,兩極格局解體後,國際形勢的發展,明顯地出現緩和與緊張、和平與動盪並 存的兩種趨勢。 由於戰後40多年兩個超級大國、兩大軍事集團對抗局面的終止,新的世界大戰可以 避免,世界和平得以維護的可能性增長。和平與發展更突出地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但 是,建立在東西方力量平衡之上的世界的格局一旦瓦解,東西方力量失衡,導致國際關 係中一系列新的失衡、紊亂、矛盾和衝突。原蘇聯的版圖上先後出現了15個主權獨立國 家;南斯拉夫一再分裂;捷克和斯洛伐克一分為二。東歐一些地區政治、經濟危機深重 ,民族分裂,領土爭端加劇,武裝衝突迭起,難民潮湧現,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歐 洲的安全、穩定和發展受到威脅。從巴爾幹半島到高加索山脈,直至中亞地區,形成了 一條危險的「地震帶」。 可見,兩極格局瓦解後,天下仍不太平。只是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動盪和衝突尚屬 局部性質,不會導致國際局勢的全面緊張,不會引發世界大戰。 第二,大國的安全概念發生了變化。由於蘇聯解體,美蘇核大戰的噩夢已不復存在 ,西方陣營各國因核戰爭威脅的消失而對美國的依賴進一步減少,加之90年代初以來的 經濟衰退和由此引起的政治、社會動盪,使美國等大國都把經濟安全置於國家安全的首 位,更加重視發展經濟,增強經濟競爭能力。 第三,兩極格局瓦解也使國際上的矛盾發生重大變化。以美歐日三極為主體的西方 國家間的矛盾隨之突出起來。這種矛盾主要表現在經濟領域。共同對手的消失,也動搖 了西方政治聯盟的基礎,昔日的盟友,變成了在經濟競爭和主導權爭奪上的主要對手。 當然,西方國家間除了矛盾和鬥爭的一面,還有協調與合作的一面。但無論如何, 兩極格局瓦解後西方國家間的矛盾已成為影響國際關係的一個主要因素。乃至美國《華 盛頓郵報》不無悲觀地寫道,「美國與其盟國正進入一個永久關係緊張的時代。」1 第四,東西力量失衡。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確實使東方即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 挫折,並經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力量對比變化有利於西方。西方國 家正進一步介入原蘇聯和東歐的內部事務,希圖使那裡的演變變得不可「逆轉」。美國 和其他一些西方國家對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則正在加強壓力,公然以是否接受西方 的價值觀,以「推進民主化」、「尊重人權」作為附加條件,1竭力干涉這些國家內政 ,強制改變他們的社會性質。 但是,不管道路多麼曲折,社會主義的重新走向高潮並最終在全世界取代資本主義 是歷史的必然規律,只是時間的遲早問題。事實上,東歐許多人已開始體會到資本主義 是一場災難。美國《華爾街日報》1991年9月18日以「罷工,衰退和弊端使許多人重新 考慮資本主義道路」為題,報道了波蘭工人對過去的懷念。 第五,南方戰略地位暫時下降,南北矛盾加深。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的「中間地 帶」的地位已不復存在,而變成了與西方直接對陣。第三世界已無東西方矛盾可以利用 。原蘇聯為擴大自己的影響,曾向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提供各種經濟優惠。蘇聯解體後, 不僅不再提供這類援助,獨聯體和東歐各國反而在同第三世界國家爭要西方的資金和技 術。與此同時,發達國家在新形勢下推行強權政治和經濟霸權,把「政治民主化」「人 權」作為經濟合作的前提條件,引起或加劇了一些國家的動亂。在這種情況下,南北差 距擴大的趨勢有增無已。世界最不發達國家數目也由70年代的36個增至1992年的46個。 但是,第三世界在逆境中團結自強的意識在提高,更加重視南南合作,反對強權政 治和不合理的經貿關係。在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以比世界平均增長水平高出一倍的速 度向前發展,給了整個第三世界以鼓舞。認為隨著兩極格局的結束,第三世界已不復存 在的觀點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第三世界仍然是維護和平和促進發展的主力軍。 二、世界多極化與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加強世界經濟權力結構的多極化主要體現 在由美國獨霸局面向美國、西歐、日本三極相互抗爭局面的轉移。這是美國所不願看到 的。它力圖利用軍事實力的優勢來彌補經濟實力的不足,以便繼續維持和加強它的霸權 地位,阻止多極化的進程。他們散佈這樣一種看法:鑒於蘇聯的衰落和海灣戰爭的結果 ,美國已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未來的國際秩序應由美國領導,建立「美國統治下的和 平」。但是美國的這種論調被許多國家看作是「不可思議」,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自身 亦處於相對衰落之中;另一方面,在蘇聯瓦解、對西方軍事威脅逐漸減弱的情況下,美 國更難用軍事保護來換取他國的經濟讓步;而且軍事實力的基礎是經濟實力,依靠前者 來補後者之不足,其結果必然使美國繼續承擔比西歐、日本更為沉重的軍費負擔,從而 加速其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和促進多極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 世界經濟權力結構的多極化與區域集團化,既是互有區別的兩種世界經濟特徵,又 是互有聯繫的兩種國際經濟關係現象。自80年代後期以來,由於美國實力及其相應的對 世界經濟和國際經濟關係控制能力的削弱,區域集團化的勢頭有了迅猛的發展,與過去 相比發生了某些帶有轉折性質的重大變化。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人們普遍承認它將 成為世紀之交的世界經濟中一個不可逆轉的潮流。 這一時期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的主要特點是:(一)歐洲共同體正謀求建立一 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統一化組織。 1991年12月上旬,歐共體12國在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市舉行的首腦會議上通過了《馬 斯特裡赫特條約》(簡稱《馬約》),決定在12國範圍內實現經濟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 ,即建立所謂「歐洲聯盟」。《馬約》原定生效日期為1993年1月1日,後由於一些成員 國延緩批准條約,生效日期推遲到1993年11月1日。一個囊括歐共體12國,人口愈 3.4億的歐洲聯盟宣告誕生。 (二)美國也著手建立區域集團化組織。 這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轉變。作為倡導與堅持全球性國際經濟體制的美國,自 80年代後期以來加快了同加拿大、墨西哥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步伐,以作為抗衡歐共 體1992年底統一大市場建成的重要手段。美、加、墨3國政府首腦於1992年12月簽署了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從而形成了擁有3.6億消費者,區內生產總值超過6萬億美元的北美 自由貿易區。美國的進一步目標體現在布什總統1990年6月發出的「開創美洲事業倡議 」中,意在實現美洲自由貿易區的長期計劃。 (三)亞太地區集團化動向更加活躍。 80年代後期以來東亞地區經濟合作最突出的變化是本地區的相互經濟關係在發展速 度上超過了該地區與美國的經濟關係。現在日本在該地區的援助、投資、貿易等都佔據 著主導地位。1989年日本對亞洲國家的經濟援助達44億美元,等於美對這一地區非軍事 援助的31.6倍。近幾年日本與東亞地區貿易的增長速度也遠遠超過它與美國貿易的增長 速度。日本與東亞地區的貿易額和東亞地區內部貿易額都已分別超過它們與美國的貿易 額。日本正以積極而又慎重的態度編織無形的「東亞經濟圈」。 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為了聯合自強,也在加強各種共同體和一體化組織。 1991年11月,中國、中國台北和香港參加了亞太經濟合作會並加入了這個組織,標誌著 這個地區經濟合作將有進一步的加強和擴大。 目前,世界上有許多不同層次的集團化經濟,但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只有美、歐、 日3家,它們占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70%。1這些集團化經濟本質上是國家壟斷資本國際 結合的一種形式,反映著各成員國壟斷資本的國際競爭和聯合的利益和要求。它是現階 段壟斷資本爭奪和分割世界市場的一種重要手段。發展中世界的經濟一體化組織是另一 種性質的國際經濟聯合體。其基本職能是加強成員國的集體自力更生能力。由於力量懸 殊,它們不可能同大國及其主導下的集團相抗衡,不能不具有一定的依附性。 與集團化加強的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在迅速發展。世界經濟已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 。所有集團,雖有一定的保護傾向,但都不是縮小而是不斷擴大同其他集團的經濟聯繫 ,加深著集團間的犬牙交錯關係和相互滲透。集團間的貿易呈現進一步增長的勢頭,資 金流動更是主要在美歐日之間進行。西方國家生產資本輸出逐漸取得了在資本輸出中決 定性的地位,且把重點轉移到發達世界,這是二次戰後資本國際化的獨特現象。為了擴 大市場佔有額,美日歐發達國家抓緊了對外直接投資。不但大力增加集團區域內的投資 ,也更加重視到對方國家或集團進行投資,以便所出產品能夠在對方自由流通並享受各 項優惠。80年代末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比80年代初增加兩倍,其中80%集中在美歐日,只 有18%在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跨國公司起著主要作用。跨國公司不僅跨國,而且跨集 團,力圖在全球範圍開展業務。它們控制著國際直接投資的90%,世界生產的40%,出口 總額的2/3和技術轉讓的1/3。現在它們已越來越重視就地生產和銷售。全世界生產和銷 售有20%是在國外進行的。 三、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世界新舊格局交替時期,我國所面臨的外部形勢是機 遇與挑戰並存。 從機遇方面看:(1)兩極格局瓦解,美俄緩和,我國與美、俄、日關係日常化, 從根本上改善了我國的國際環境;蘇聯解體,從戰略安全角度看,相當程度上解除了來 自北方的對我國的威脅,也有利於我國與其他周邊國家關係之調整。(2)兩極格局瓦 解,世界走向多極化,蘇美兩霸一個已經解體,一個相對衰落,而其他力量中心的力量 卻在上升。這就增加了我國外交的迴旋餘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地位和作用比過去 更大了。在多極格局中,誰也不能不估計到中國的存在。11億多人口的中國對國際戰略 平衡的影響,已比過去增強。特別是在亞太地區,中國的地位正在提高,要在亞太地區 建立新的政治、經濟合作體系和戰略平衡,沒有中國的參與是不可能實現的。 從挑戰方面看:(1)隨著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保護主義盛行,我國對外經濟關 係面臨著激烈的競爭;(2)當前日益明顯的世界經濟國際化趨勢,世界各國尤其是發 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與我國的發展密切相關,它既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又有不利 的制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調整研究,不失時機地實事求是地瞭解和掌握現代資本主 義世界的情況,就顯得更為重要和迫切。具體地說,既不能借口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 否定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盲目崇拜西方,迷信私有制,放棄社會主義 方向;又不能不看到資本主義雖然本性未改,卻面目已非,不能仍然停留在某些傳統觀 念上,而要結合中國國情,去認真地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鑒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更不用 說去尊重那些在國際交往中被多數國家和地區所接受的國際慣例,以利於我國的對外開 放。(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後,一種新的強權政治正在抬頭。它們把矛頭針對第三 世界堅持獨立自主的國家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企圖壓我放棄社會主義。對此絕不能 掉以輕心。 今天,中國面對國際上新的機遇與挑戰,再一次表現出巨大的理論勇氣和生氣勃勃 的創造精神。1992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強調,要用鄧小平同 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指出,除非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無論在 什麼情況下都不能動搖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要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千萬不可喪失 時機。大會同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儘管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艱 巨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但堅信,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應當也完全可能比資本 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運轉得更好。 這些年來,中國在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1993年4月,各 國公認的世界經濟論壇與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公佈了有關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題為 《新出現的市場經濟》的排序報告,中國的排序位居印度、俄羅斯等20個轉軌大國之首 ,這不僅表明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超出其他轉軌國家,而且中國的國際 地位也有所提高,引起了世界各有關方面的廣泛關注。 當然,同其他改革一樣,對外開放中存在著尖銳的鬥爭。西方資產階級乘我國對外 開放的機會,妄圖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個方面腐蝕社會主義機體,國內也有人 反對或者破壞社會主義。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的腐敗社會風氣有所滋長,資產階 級自由化觀念也會乘虛而入。目前許多國外友人和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均已指出問題的 嚴重性。 國內腐敗現象、社會各種醜惡現象的滋生蔓延和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氾濫,不僅成為 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而且在實際上起著與西方帝國主義謀士「和平演變」中 國的鼓噪相呼應的作用。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警覺。 目前,全黨和全體中國人民正在鄧小平同志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指 導下,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並遵循「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 基本方針,團結一致,紮實工作。社會主義的中國正展現其無限生機。 ---------------- 1美國《華盛頓郵報》1992,4,28文章,《使我們的盟友不變成我們的敵人》。 1日本《產經新聞》1993,2,22,中澤幸彥:《因冷戰結束發達國家在修改援助 方針》。 1據美國《獨立報》1993年5月15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照同樣數量的錢在 不同國家所能購買的商品和服務來計算各國的產值在世界總產值中所佔的比例,則工業 化國家的產值在世界總產值中所佔比例為54.4%,明顯低於過去一般的估算。但美、歐 、日3家仍是世界最具影響的經濟實體。 熾天使書城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