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帝王血
    當時,有個叫襲彝的人,是湖南永州人氏,原是南明的前任尚書。
    當初他聽說吳三桂率軍入緬,即想投奔緬甸,隨駕永歷。等到了雲南,聽說永歷已
被抓住了。就千方百計打聽到了關押永歷帝的地方,然後直奔篦子坡而來。
    這天,襲彝來到金蟾寺,要求拜見永歷,守門的士兵自然不會放他進去。
    襲彝怒目而視,厲聲說道:「永歷帝是我的故君,君臣本份,不容我不見!」
    守門的士兵看他是忠義之人,就報告了吳三桂;吳三桂聽到後,也很佩服其人的勇
氣和忠心,就同意了。
    襲彝得到允許後,就準備了一份酒食入寺拜見永歷。君臣相見,放聲痛哭。
    隨即襲彝獻上酒食,永歷帝哪有心情吃得下去。永歷帝哭著對襲彝說:
    「朕懦弱無能,既誤國家,又連累母后,死不足惜?所不忍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
朕的皇子。大明的國統已亡。難道連祖宗的血嗣也不能保住嗎?唉!」
    襲彝聽完,早已經哭得泣不成聲。
    這時有一個永歷的從臣鄧凱在旁邊相陪。
    襲彝就對鄧凱說:「現在皇上被困在這裡,看情況是萬難逃走,我想吳三桂這好賊,
恐後一定會弒君罔上斬草除根。你跟隨皇上這麼久,天天看著皇上奔走流離,只留下這
麼一點骨血,你難道就不動心嗎?」
    鄧凱也是痛哭流涕,說道:「哪有做臣子的看到皇上受辱不痛心的。我也是日思夜
想,只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計策而已。如果先生有什麼高見,希望不吝賜教!」
    襲彝說道:「我從湖南來到這裡,一路之上,感到人心尚思我大明,看來國中還不
乏忠義之士。如果皇裔能夠逃出去,說不定還有人會輔佐皇太子,以圖恢復大業。所以
我希望足下能想辦法救出皇太子,保存大明的宗嗣,我願意以死來報答你!」
    鄧凱歎道:「先生之言,我鄧凱自當義不容辭,但只是怎麼才能夠將皇子救出去?
我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襲彝沉思良久,問道:「這裡有沒有心腹之人可以一同謀劃大事的?」
    鄧凱低著頭想了半天,然後說:「這裡負責領兵守衛寺院的將領,叫陳良材,是吳
三桂手下的一員副將。我平時觀察,見他對皇上被困,似乎很同情,常常欷歔歎氣。我
想如果同他商量,或許能有幫助。我當找機會用話試探試探他!」
    過了兩天,恰好輪到陳良材守衛值班,他正在屋裡呆著,手下的兵士進來稟告說:
「永歷帝身邊的鄧凱求見將軍!」
    陳良材聞聽一愣,說了聲:「請!」
    不一會兒,鄧凱隨士兵走了進來。
    「拜見陳將軍!」鄧凱說道就要倒身下跪。
    陳良材連忙上去止住,說:「鄧大人,千萬使不得!使不得!」然後,回頭對士兵
說道:「還不給鄧大人侍座!」
    兩人落座,陳良材問道:「不知鄧大人拜見末將,有何賜教!」
    鄧凱回著看了看身旁的士卒,臉上道出為難的顏色,說到:「今天求見將軍,是有
要事請將軍幫忙。」說完之後就不再言語了。
    陳良材馬上就心領神會了,他回頭對身邊的士卒說:「這裡沒事了,你們都先出去
吧!」
    鄧凱見士兵們都出去了,忽然「撲通」一聲跪在陳良材的面前。
    陳良材一愣,慌忙說:「鄧大人有事儘管直說,不必這樣。」
    鄧凱沒有動,卻忽地放聲痛苦起來,一邊哭一邊說:「今日小臣來此,懇求將軍一
件事,如果將軍不先答應,我是不會起來的!」
    陳良材急忙說道:「只要末將力所能及,一定盡力為之,大人請起!」
    鄧凱這才從地上爬起來,止住了哭聲,說道:「眼看著皇上受難,不久將骨肉無存,
身為臣子,不能幫上一點忙,愧為人臣啊!所以我才如此悲傷,今日冒死求見將軍,想
請將軍幫忙。」
    陳良材聽罷,半晌無語,在屋裡踱了半天步,然後說道:「末將也是大明的臣子,
也明白君臣之義。只是要我放走皇上,恐怕力所不能及啊!不是我沒有報明之心,我雖
掌握守衛的大權,不過這事太重大,即使我把皇上放出去,恐後也逃不走。」
    鄧凱接口道:「這一點,小臣也明白,也決不能勉強將軍做力所不及的事。」
    聽鄧凱如此說,陳良材說道:「如果不是這件事,倘若有可以報效大明的地方,我
雖死不辭,但請明言。」
    鄧凱觀察他臉色,看他不像是在作假,就把同襲彝商量的事說了出來:「我不過是
想為皇上保存一點骨血,想把皇子偷偷弄出去,不知道將軍能不能做到?」
    陳良材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這件事可以做到,只是要商量一個對策。給我一段
時間,如何!」
    鄧凱聽他如此說,忙又拜倒在他說:「我這裡替皇上謝謝將軍!」
    在鄧凱拜見後的第三天,陳良材將自己的兒子帶進了金蟾寺,說是小孩兒好動。來
跟著玩兒,要看看皇帝。
    等到進寺以後,永歷皇子即扮作陳良材兒子的裝束而出,鄧凱也同陳良材的僮僕換
了衣服,隨行逃了出來,藏進了陳良材的家中。
    等到晚上陳良材換了班以後,就大模大佯地帶著自己的兒子出來了。
    就這樣,永歷皇子不知不覺地被救了出來。
    第二天,陳良材同襲彝身穿便服,挑了酒食,來到昆明城外來給化了裝的鄧凱和永
歷皇子送行。
    其時正是金秋九月。昆明城外黃花地,碧雲天,雲薄浮動,秋風一吹,垂楊柳上的
黃葉,片片飄落,落在枯黃的衰草上,蜷縮著索索發抖,更顯得天地肅殺,離情別緒悠
長。
    宴飲罷時,襲彝起身說道:「大明朝的君嗣不絕,都是你們二位之力,我襲彝這裡
叩謝你們。不是我惜死,只是我初到雲南,路途不熟,終難救皇子出吳,所以只能依靠
鄧大人了,現在事情已經成功一半,我不忍獨生,就此別過二位大人……」
    說罷,襲彝一頭撞向長的石階上,頓時腦血崩濺。左右的人慌忙撲上去搶救時,早
已經氣絕身亡。其他人無不熱淚滿眶,永歷太子也是淚水奪眶而出,他在襲彝的屍體旁
邊跪下身子拜了三拜……
    鄧凱攜帶永歷皇子逃走了,陳良材回去後,料想事情早晚會被發覺,就辭了官,帶
著全家也偷偷逃避了。永歷皇子逃走的事,吳三桂並不知道。不過襲彝撞死的事卻有人
報知了吳三桂,吳三桂心中也不禁感慨萬端,下令厚葬。
    經過了襲彝這件事,吳三桂想,既然這麼多人思報永歷,留著永歷反而使自己汗顏,
不如早點處置永歷帝,再也不能拖延了。他又想到上次為處置永歷召開的會議,那麼多
人主張不殺永歷,看來也不用再開什麼會,只有獨斷專行了。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十月二十五日,天空晴朗,萬裡無雲,兩輛囚車被推出了金蟾寺,車子「嘎吱嘎吱」的
聲音雖小,卻也驚動了雲南省城,人們相互轉告著:「永歷皇帝要被殺頭了!」
    在篦子坡通往菜市口刑場的長街上,擠滿了觀望的人,要殺皇帝了,百年難遇的事,
誰不想看看,所以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百姓們越聚越多,長街的兩旁的人頭攢
動,黑鴉鴉的,昆明城都沸騰了,真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囚車緩緩地向前推進,觀望的人群中歎息者有之,垂泣者有之,怒目蹙眉者有之……
走在囚車最前面的是三十多排刀劍出鞘的鐵騎;囚車的兩旁是兩支近千人的長隊;四名
刀斧手走在囚車的前面;囚車的後面,吳三桂騎著一匹棗紅馬,在親兵侍衛的簇擁下,
走在中間,緊隨其後的則是五百多人的護衛大隊。
    囚車已快到刑場了,永歷舉目望去,已能看到不遠處立著的那個絞刑架。
    這就是自己的歸宿了,永歷不由要想到了十八年前吊死在煤山的崇禎帝。如今同樣
的結局落到了自己的頭上。不過崇禎比自己到底要稍好一些,他是自縊,而自己如今卻
是被人架上絞架的。思前慮後,永歷不覺對天長歎:「真是天亡我大明啊!」
    這是一個不大的刑場,圍觀的人卻如海洋一般塞得滿滿的。
    在古代殺人不是像現在一樣,在人煙稀少的郊區,而是在市中心的繁華熱鬧地段,
為是昭告天下,以戒傚尤,北京城有個菜市口,昆明城也有個菜市口,都是殺人的地方。
    兩輛囚車被推到了刑場的中央。
    今日殺的一個是皇帝,一個是皇後,誰不想看?!
    吳三桂的兩千精騎隊早將刑場包圍成一個大圓圈,看熱鬧的百姓被驅趕到圈外。
    永歷被押上刑架。
    這時,永歷突然說了一聲:「慢!」身後的刀斧手嚇了一跳,不禁呆愣住了。
    永歷略略撫平一下衣襟,神情肅然地向著北面長跪叩首,這是向太祖皇帝,列祖列
宗的寢陵行大禮。
    三跪九拜之後,永歷嘴裡低低地念道:「兒永歷叩拜列祖列宗,頓首、頓首、再頓
首!兒臣愧為朱氏子孫,不能中興大明,葬送朱氏江山,而忍恥被俘,今死期將至,有
何面目見列祖列宗於地下,此臣之所以死不能瞑目者也……」
    午時三刻,三聲炮響,紅衣劊子手走上刑架……
    「慢!」這次叫喊的是平西王吳三桂。
    永歷帝眼中閃出了一絲希望。
    吳三桂雙手捧起一大碗酒,走到了永歷帝的跟前。
    「陛下,吳三桂給你送行了……吳三桂與大明恩斷義絕……請陛下滿飲此酒。」他
向永歷帝長長一躬,捧上了酒碗。
    永歷接過酒碗,淚水長流,一言未發,仰起頭來一飲而盡,酒水沿著下巴浸濕了胸
前的衣襟。
    碗被扔到了地上,「吧」地一聲,摔得粉碎。
    吳三桂再不多言,低頭摘下身上的長弓,「啪」地扭開弓鈕,將弓弦扯下,緊緊地
攥在了手中。
    「陛下,吳三桂親自送你上路……」
    吳三桂臉色平靜,白髮白鬚在盔甲上飄舞著。
    弓弦搭上了永歷的脖頸。
    滿刑場的人都屏住了呼吸,這時如果地上落下一根針,恐怕都能聽見,每個人都睜
大驚懼的眼睛,望著這悲壯的一幕。
    又細又亮的牛皮弓弦像一絲細劍——永歷渾身一抖,牙齒咬得直響。口水長流,褲
中已流出發著臊腥味的熱尿……這位自以為不怕死的皇帝最後一刻到底架不住了。
    「陛下,不要怪臣,你不得不死呀……」吳三桂說得平靜甚至有些溫暖。
    牛皮弓弦被吳三桂絞住——收緊——他兩手一用力,一聲低沉的慘呼,從永歷的喉
嚨裡發出來,緊接著一顆人頭直落地下——這位帝王的頭顱竟被絞斷了!
    鮮血濺了吳三桂一臉一身,白髮染血,分外恐怖……
    吳三桂突然仰天哈哈大笑……
    圍觀的數萬軍隊。在悄無聲息地望著這位發狂的王爺。
    另一個絞架上的曾皇後看著悲慘的一幕,憤怒使她滿臉通紅,她破口大罵道:「吳
三桂老賊!大明朝對你恩重如山,皇上何罪?你如此惡毒!九泉之下,我也不會饒你!」
    吳三桂沒有作聲。
    他沒有料到這位女流之輩的皇後,如此烈性,他走到皇後身邊,依然平靜地說:
「皇後,娘娘不讓須眉,我吳三桂敬重你!只可惜你生不逢時……劊子手,給她一個痛
快!」
    刀光一閃,皇後來不及喊叫,頭已滾到絞刑架下幾丈之外——那是關寧鐵騎的斬將
刀。
    大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死了!
    後來,昆明城的老人們都說,永歷皇上行刑之時,晴朗無雲的天空突然烏雲翻滾,
風雷交加,下了一場大雨……
    吳三桂狠毒嗎?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這是一個難解的謎。
    當年對有奪妻之恨的劉宗敏,血氣方剛的吳三桂,尚沒有如此慘烈,何以對有恩於
自己的大明朝的皇上,對國人心念系之的亡國故君,卻如此狠毒?
    吳三桂究竟想的是什麼?
    是對大明仇恨麼?應該不會,大明對他恩重如山,吳三桂也素以復明為志。
    是對南明失望深麼?即使是這樣,也不必要如此做呀?
    吳三桂到底要找什麼樣的歸宿……
    在永歷帝后被推上刑場的同時,金蟾寺中的永歷嬪妃和皇子們也被絞殺了。
    破巢之下,安有完卵?
    就連吳三桂答應永歷帝,要保留不殺的皇太后,也被送去絞殺了。
    太后臨死時罵道:「吳三桂逆賊,行此辣手,殘害我們母子,他日九泉之下,我當
看老賊碎屍萬段……」
    永歷帝及太后,並永歷皇後、嬪妃、皇次子們盡已伏誅,卻單單不見了永歷長子。
吳三桂懷疑被自己手下的人暗藏了起來,立即通輯懸賞,追捕永歷太子,一面又將永歷
親屬及外戚眾臣,裝囚入籠,押送北京……
    接著又追究永歷被縊時,贊同永歷帝,不滿自己者,對其大加殺戮,一共殺去不下
二千人,株連甚眾。一時之間,昆明城裡天愁地慘,戶哭家號。
    對於永歷被害之慘,篦子坡被後來昆明的老百姓叫做迫死坡……
    永歷帝死後,有人專寫了一首古詩,追悼永歷,詩中隱含責罵吳三桂之意。
     
 
    ------------------
  一鳴掃描,雪兒校對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