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級對上級的忠誠可以增強老闆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可以增強集體的競爭力,使公司更興旺發達。因此,許多老闆在用人時,既要考查其能力,更看重個人品質。而品質最關鍵的就是忠誠度。一個忠誠的人十分難得,一個既忠誠又有能力的人更是難求。忠誠的人無論能力大小,老闆都會給予重用,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條條大路向他們敞開。相反,能力再強,如果缺乏忠誠,也往往被人拒之門外。畢竟在人生事業中,需要用智慧來做出決策的大事很少,需要用行動來落實的小事甚多。少數人需要智慧加勤奮,而多數人卻要靠忠誠和勤奮。
當今社會,忠誠已經變得越來越稀缺了。許多公司花費大量資源,對員工進行培訓。然而,當他們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後,往往一走了之,有些甚至不辭而別。那些留在公司的員工則整天抱怨公司和老闆無法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將全部責任歸咎於老闆。但是,我們卻發現,在管理機制良好的公司,跳槽現象也頻繁發生,員工同樣也不安分。因此,不得不使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員工本身的心態上來。結果發現,大多數情況下,跳槽並非公司和老闆的責任,更多在於員工對於自身目標以及現狀缺乏正確的認識。他們過高估計了自身的實力,同時對那些向他們頻頻揮手的公司抱有過高的期望。
當這種風氣蔓延到整個商業領域時,許多具有一定忠誠度的員工也受到傳染而投身到跳槽大軍中,使整個職業環境繼續惡化。
缺乏忠誠度、頻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損害的是企業,但從更深層次看,對員工的傷害更深,無論是個人資源的積累,還是所養成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的習慣,都使員工的價值有所降低。這些人對自己的內心需求沒有認真反思,對自己奮鬥的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自然無法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
人一生恐怕要走幾條路,才能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地方。從職業的角度,難免要調換幾種工作。但是這種轉換必須依托於整體的人生規劃。盲目跳槽,雖然在新公司收入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跳槽不再是目的,而成為一種慣性。
著名銀行家克拉斯年輕時也在不斷地變動工作,但是他始終抱有一種理想——想管理一家大銀行。他曾經做過交易所的職員、木料公司的統計員、簿記員、收賬員、折扣計算員、簿記主任、出納員、收銀員等,試了一樣又一樣,最後才接近自己的目標。
他說:「一個人可以有幾條不同路徑達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能在一個機構裡學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學識和經驗當然很好,但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經常變換自己的工作環境。面對這種情況,我認為他必須懂得自己想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
如果我換工作僅僅是為了每週多賺幾塊錢,恐怕我的將來早為現在而犧牲了……我之所以換工作,完全是因為現在的公司和老闆無法再給我帶來更多的教益了。」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人們在跳槽時如此瀟灑,但是真正面對工作時又是如此無奈。一個頻繁轉換工作的人,在經歷了多次跳槽後,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種習慣:工作中遇到困難想跳槽;人際關係緊張也想跳槽;看見好工作(無非是多掙幾個錢)時想跳槽;有時甚至莫名其妙就是想跳槽,總覺得下一個工作才是最好的,似乎一切問題都可以用轉移陣地來解決。這種感覺使人常常產生跳槽的衝動,甚至完全不負責任地一走了之。
久而久之,自己不再勇於面對現實,積極主動克服困難了,而是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迴避、退縮。這些理由無非是不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啦,老闆不重視啦,命運不濟啦,懷才不遇啦,別人不理解啦,等等,幻想著跳到一個新的單位後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
現在的年輕人喪失了成就事業最寶貴的忠誠和敬業精神,變得心浮氣躁,凡事淺嘗輒止,遇難而退,這山望著那山高,空有遠大理想,無心執著追求。此可謂個人之悲,國家之悲,社會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