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 | 上一頁返回目錄下一頁 |
第二卷 第六章 作者:肖洛霍夫 自古就是這樣:如果一個哥薩克沒有伴兒,趕車去米列羅沃,路上遇到烏克蘭
人(他們的村落從下雅布洛諾夫斯克村,一直綿延到米列羅沃,約有七十五俄裡) 而不讓道的話,烏克蘭人就會把他打個半死。因此哥薩克要到車站去的時候,就一 定要幾輛大車結伴同行,這樣,在草原上遇到烏克蘭人,就可以壯起膽子互相辱罵 了。 「喂,霍霍爾!讓開道!你們這些壞蛋住在哥薩克的土地上,還不願意讓道兒, 啊?」 到頓河岸帕拉莫諾斯克糧棧運送麥子的烏克蘭人的遭遇也是一樣。這時候他們 會無緣無故遭到毒打,只因為他們是「霍霍爾」,既然是「霍霍爾」——那就應該 打。 幾百年以前,一隻勤勉的手在哥薩克的土地上播下了等級差別的種子,並精心 培育、嬌養著它們,於是種子萌發出茁壯的嫩芽:哥薩克和外來人——俄羅斯人和 烏克蘭人——在鬥毆中,血灑大地。 在磨坊裡發生鬥毆兩個星期以後,縣警察局長和檢察官到村子裡來了。 第一個就傳訊了施托克曼。檢察官是個哥薩克貴族出身的青年文官.他一面在 公事包裡翻著,一面問道:「在搬到這兒來以前,您住在什麼地方?」 「羅斯托夫。」 「一千九百零七年是犯了什麼罪坐牢的?」 施托克曼瞥了一眼公事包和檢察官低著的腦袋上那道儘是頭皮、斜著分開的頭 發縫。 「因為妨害秩序。」 「嗯……那時候您在哪裡做事?」 「在鐵路修理廠裡。」 「職業?」 「鉗工。」 「您不是猶太人吧?不是改信基督教的吧?」 「不是。我想……『」 「我對您在想什麼,不感興趣。流放過嗎?」 「是的,流放過。」 檢察官把腦袋從公事包上抬起來,咂了咂刮過的、長著粉刺的嘴唇。 「我勸您離開這裡……」又自言自語地說:「其實,我自己也在努力做到這一 點。」 「為什麼,檢察官老爺?」 檢察官用問題來回答他的問題:「磨坊打架的那天,您對這裡的哥薩克說了些 什麼話?」 「沒說什麼。」 「好,您可以走啦。」 施托克曼走到莫霍夫家(來往的官員總是住在謝爾蓋·普拉托諾維奇家,不住 客店)的陽台上,他聳聳肩膀,回頭看了看那兩扇油漆的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