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勞動與生命

    最缺乏耐用性的有形東西是那些生命過程所需的東西。這些東西一生產出來就被消
耗了,用洛克的話來講,「對人類生活真正有用的」、「有益於人類維持生計的」「好
東西」,通常都是「短命」的,如果不被消耗,也會自行腐朽滅亡。國這些「好東西」
僅僅在世上存在了短短的一剎那,就馬上回歸一種它們一產生就立即被人類的動物性生
活過程吸收的自然過程,或以自行腐朽的方式回歸產生它們的自然過程。生產者創造出
它們人為的形狀,使之在人造物體構成的世界中得以短暫存在,接著比其他物體更快地
從這個世界中消失。就這些東西的世俗性而言,它們是世界上最缺少現實性的東西,與
此同時,又是世界上最自然的東西。盡管它們是人造物品,但它們從生產出來到消費耗
盡這一過程與自然界不變的週期循環過程十分相似。循環也是現存有機體的運動方式,
人類也不能除外,只要它能經受得住滲入其存在並將其激活的過程。生命就是一個無處
不在地消耗耐用物品並使其磨損和消失的過程,直到死亡(這是每一個微小的、單一的
週期循環的生命的結果),最終回到自然界無所不包的巨大循環中,在那裡,自然萬物
週而復始地重複著自身的過程。
    自然界無生與死,容納自然界萬物的自然循環過程也無生與死。人類的生生死死並
非一個簡單的自然過程,而是與這一世界有關。單個的人(各不相同、無法相互替代也
無法重複的個體)來自這一世界,也離開這一世界。生死首先假設了這樣一個世界,這
一世界不是一直處於運動之中,而是它的持久性和相對永恆性使得在這一世上的來去成
為可能(這一點在一個單個的人出生之前已經存在,並在他死後仍然繼續)。沒有這樣
一個人類的生死與之相依的世界,那麼剩下的只是一成不變的永恆的循環,人類會同其
他物種一樣,永遠不會死亡。一種還未斷言——正如尼采做的——「永恆輪迴」是萬物
生靈的最高准則的生命哲學根本不知道它在說些什麼。
    然而,當「生』與世界聯繫起來,用以指出生到死亡之間這一段時間的話,那麼它
就具備了一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由於受到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事件——生與死的限制,
萬物生靈的生命活動是一種嚴格的線性運動,其驅動力是生命的生理過程,正是每個生
物的生理過程使得自然界的循環運動生生不息。人類的生與死構成了現實世界中的事件,
每一個人一生中都充滿了各種事件,每個人老了的時候,這些事件說不定成為這個人的
親身經驗,或成為故事或自傳為他人所知曉,這也是人類生活特殊性的主要標誌。亞里
士多德曾說過,充滿經歷的生活「也許是某種pr。xis」題即hi。s,它不同於僅僅是。
e的生活。言和行而講述的活動(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那樣),在古希臘人的政治觀
中是緊密相聯的,它們確實是兩種及其最終結果可成為一個具有連續性的故事來講的活
動,不管一些事件及原因有多麼地偶然。
    只有在人類社會中,自然界的循環運動才表現了自身的盛衰。確切地說,盛衰和生
死一樣,不是自然現象,並不屬於整個自然界週而復始的永恆循環圈的一環。只有在進
入人造物體構成的世界後,自然界才具有盛衰的過程。只有當我們將大自然的產物(如
這棵樹、那只狗)作為一個單個的東西來看,因而使它們脫離其「自然」環境並進入人
類社會,它們才開始盛衰的過程。自然界通過人類生理功能的週期循環在人的存在中表
規自己,並通過不斷地威脅超越和使人類社會墮落,使後者感受到它的存在。人的生理
過程與物質世界盛衰的過程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這就是它們都是自然界循環過程的一部
分,因而都是無窮無盡、生生不息的。所有出自生活必需品需求而應付這些過程的人類
活動,必然導致自然界週而復始的循環,因而確切地說,也使自己變得無始無終。與工
作(一旦生產出東西,過程也就結束,物質世界又增添了一件新的東西)不同,勞動則
一直在同一個循環中運動,這一循環是由有機體的生物過程規定的,只有當這一有機體
殘廢時,它的「辛勞和麻煩」才會結束。幽
    當馬克思把勞動定義為「人與自然的新陳代謝」(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資源適應
著人類需求的變化」,因而「勞動將自己與勞動對象結合了起來』句時,他清楚地表明
他是「從生理學角度」』講這番話的。勞動和消費只是週而復始的生命循環過程中的兩
個階段。這一循環需要通過消費得到維持,而提供消費手段的活動是勞動。國不管勞動
生產什麼,這些東西總是幾乎馬上就為人類生命過程所消耗;然後再產生生命過程,產
生——應該說是重新產生——進一步的維持生命所必需的新的「勞動力」。國從生命過
程本身的急迫需要即「生存必需品」來看,正如洛克所指出的那樣,「勞動與消費聯繫
得如此緊密」,兩者幾乎合二為一,構成了一個相同的運動,當這一運動必需再開始一
次時,它幾乎是沒有終結的。「生存必需品」決定了勞動和消費,當勞動將自然界的物
體結合在一起,「聚集在一塊」,並完全將之「融合」為一體時,因它會隨身體的運動
而消耗身體的營養。兩者都是一種獲取和消耗物質的毀滅過程,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只
是在為自身最終毀滅作準備。
    當然,只有當我們從物質世界的角度,從區分「勞動與工作」(工作只是改變物質
的存在形式,以便加以工作,使用完成的產品,而不是准備與這些物質合為一體)的角
度來看,勞動的毀滅、破壞性質才能為人所見。因為從自然的角度來看,是工作而非勞
動具有破壞性,因為工作過程從自然中獲取物質,但並未以身體的快速的自然新陳代謝
的方式將物質還給自然。同樣與自然運動週而復始的循環相關,「人類的生活狀況」國
不怎麼急迫地強加於人的是勞動的第二個任務——堅持不懈地抵禦盛衰過程(自然一直
通過這個過程來侵害人類的技能,威脅世界的持久性以及它對人類使用的適用性),使
世界免受自然過程的侵襲是一件辛勞的事,這需要不斷重複的、單調的日常零星勞動。
這種抵禦性質的勞動(與僅僅為了滿足生理需要的勞動不同,盡管它比人與自然直接的
新陳代謝更缺少「生產力」)與世界的聯繫更密切,它以這一世界來抵禦自然。古老的
寓言神話故事常常記載著某一個偉人與勢不可擋的外力作斗爭的英雄事跡,如在希臘神
話中就有大力神赫克勒斯用河水在一月之內清洗完奧吉亞斯正的牛圈裡3000頭30年裡未
被清洗過的牛的英雄事跡,這是十二件英雄偉業中的一件,英雄偉業的一個相同的、需
要以與鬼怪故事中智勇雙全的含義,則表現在中世紀人們使用的「勞動」(travail,
arbeit)一詞上。但是,人類每天都在進行的保持世界的乾淨以免其腐敗的斗爭很難使
人留有英雄偉業的記憶;使天天更新所需的持久性不是勇氣,使努力招致痛苦的不是危
險,而是這一努力無休止地重複。雖然赫克留斯的「勞動」包含了所有獨一無二的英雄
事跡,但不幸的是,如果這些英雄不付出辛勞,那麼即使是希臘神話故事中的奧吉亞斯
王的牛圈,它依然還是骯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