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英軍斯島登陸紐約城陷落,華盛頓夜襲敵營鼓舞士氣】
英軍主帥威廉。豪將軍率領三路大軍,按照英王既定的作戰計劃,浩浩蕩蕩直
奔北美而來。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則是攻下紐約城。
1776年6 月下旬,威廉。豪首先將他的部隊帶至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在那裡
進行了補充和修整。7 月2 日,重新在斯坦頓島登陸,做好了攻打紐約城的一切准
備。第二天,他的弟弟理查德。豪也率領一支英國艦隊抵達距紐約僅幾海里的海域,
在那裡拋錨待命。蓋伊味爾頓率領的部隊已進入北美哈得孫河下游地域,在那裡准
備緊急支援。形勢是千鈞一髮,只要一聲令下,攻打紐約城的戰火即刻便會燃燒起
來。
英軍之所以把這次行動的目標首先走在奪取紐約城上,顯然是出於戰略的考慮。
因為,紐約無論現在還是過去,都稱得上是美國的中心城市,政治影響、經濟地位
都很重要。它三面環海、一面是陸路,擁有天然良港,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易攻
難守。
英軍若能攻下並佔領紐約城,不僅對北美人的政治情緒有直接的影響,而且可
以控制哈得孫河。一旦控制了哈得孫河,就可以使加拿大和殖民地的英軍互相聯繫,
孤立新英格蘭,並能切斷美軍的物資和人力供應。
華盛頓對英軍的行動早有預見。波士頓戰役剛剛結束,他便
率軍前去保衛紐約。動身前他對全軍將士說道:「美利堅人是做自由人還是做
奴隸,決斷的時刻已近在眼前。上帝保佑,千百萬人的命運眼下便全靠我們的行動
了。暴虐殘惡之敵,已逼得我等除卻拚死交戰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選擇,若非如
此,那便是卑躬屈膝。」言罷,便傳令拔管啟程。一路上燒行夜宿,很快到達紐約。
但是,華盛頓深知,就敵對雙方的實力而言,要守住紐約是極為困難的。因為
英國海軍在海上佔有絕對的優勢,美方只有幾艘可憐的武裝民船,根本不是英國艦
隊的對手,要阻止英軍的海上登陸是不可能的。陸上的對比美軍也處在不利地位。
英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還帶來了數百輛運輸車輛,並能得到海上支援。
英軍將領有豐富的陣地戰經驗,而美軍官兵的相當一部分人則是短期服役的民
兵。就華盛頓本人來說也缺乏陣地戰經驗。
所以,有人向大陸會議建議,美軍應避免作戰,退出紐約;更有人建議美方應
實行焦土策略,把紐約的市區和倉庫全部燒燬,使英軍沒法長期生存。大陸會議經
過若干次商討之後,既不贊成退卻,也不想實行焦土政策。最後訓令華盛頓設法堅
守紐約。
華盛頓認為,要同這支南北夾擊的可怕力量對陣,必須在數量上擁有2 :1 的
優勢。但是,在保衛紐約的戰鬥中,他僅僅擁有9000名大陸軍。因此,他再次求助
於大陸會議,在增加大陸軍員額的同時,多增加一些民兵作為預備隊。
其實,早在1776年7 月3 日,大陸會議即發出指令,要求賓夕法尼亞、馬裡蘭、
特拉華三地組織1000名民兵在新澤西地區集結,作為華盛頓的後備力量,並命名為
「飛行營」。這個「飛行營」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意思。大陸會議又令馬薩
諸塞、紐約、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再徵集民兵1.5 萬人,並要求所有這些部隊都必
須服役到1776年12月1 日之後。這樣,華盛頓也就有了3 萬多人的部隊了。
為了增加紐約城防禦的彈性,華盛頓首先派重兵據守紐約城郊的布魯克林高地。
8 月初,威廉。豪開始了對紐約城的進攻。他以最精銳的2 萬人在長島尖端登
陸,目的顯然是企圖向北橫渡曼哈頓河。當時,長島上由普特南將軍所指揮的美軍
防守,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分佈在防禦工事外面的高地上。由於嚴重的疏忽,普特南
的陣地左翼沒有掩護。這一點早被英將豪看破了。他派了兩個縱隊向右翼和中央樣
攻,自己則率領主力向左翼進攻。英軍向紐約城的進攻戰僅進行了兩個小時,便大
獲全勝,美軍死傷2000餘人,還活捉了美方的蘇利文少將。
華盛頓得知美軍失利的消息後,立即派兵增援布魯克林防線。
其實這也是一個戰略錯誤。因為布魯克林防線並不能阻擋英軍的進攻,美軍對
此增兵越多,就意味著被殲滅的可能性越大,甚至美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不知
什麼原因,豪卻暫停了對布魯克林防線的進攻。華盛頓也迅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便馬上在黑夜和暴風雨的掩護下,迅速撤出了布魯克林防線,退到了曼哈頓。
儘管如此,美軍的威脅並未解除。只要英軍從曼哈頓北部的任何一個地方進行
兩棲登陸,都會造成對紐約城美軍陣地的重擊。
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經再三考慮,決定退出紐約。這樣,英軍沒費很大力氣
就佔領了全紐約。
紐約城陷落了,美軍傷亡極其慘重。僅華盛頓和查爾斯。李將軍所守要塞的失
陷,就使美軍官兵傷亡2837人,損失火炮146 門,炮彈l.2 萬發,滑膛槍2800支,
子彈40萬發。實際上,美國人還沒有多少軍事勝利的歷史傳統,可以使他們在如此
重大損失面前仍能維繫自信心。因此,毫不奇怪,這次失敗之後,「怨聲載道的情
緒、開小差的現象等等像瘟疫一樣在部隊裡流行起來」。
就在英軍準備攻打紐約城、華盛頓組織堅守這座城市的時候,
第二屆大陸會議於1776年7 月4 日通過了《獨立宣言》。
《宣言》鄭重宣佈: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
這是一件驚天動地、震古爍今的大事。自此以後,7 月4 日這一天便成為美國
的獨立日。
這個名垂青史的《獨立宣言》,是一個5 人組成的文件起草委員會組織起草的。
這個委員會的成員是:傑斐遜、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羅傑。謝爾曼和羅伯特。
利文斯頓。
當時,富蘭克林已老態龍鐘,自然不能讓他主筆。謝爾曼和利文斯頓辯才尚佳,
但筆桿子不硬,顯然輪不上他倆。因此,主筆的任務就歷史地落在了傑斐遜和亞當
斯兩個人身上。
那麼,兩人由誰執筆呢?傑斐遜和亞當斯也都推辭起來、謙虛起來了。最後亞
當斯說服了傑斐遜。亞當斯說,這個文件應由你起草,理由有三:「第一,你是弗
吉尼亞人,在這件事情上,該由弗吉尼亞人帶頭;第二,我是一個令人討厭的人,
被人懷疑,不受人歡迎,而你卻恰恰相反;第三,你的筆桿子要勝我十倍。」
傑斐遜感到實在沒法兒推辭,便勉強表示:「如果你已下定決心,那我尊敬不
如從命,我會盡力而為的。」
傑斐遜是出生在弗吉尼亞種植園主家庭的才子,性格溫和。
寬容、樂於助人。他5 歲入小學,9 歲便進人中學。因父親早逝,傑斐遜14歲
便成為一家之主。他17歲入大學,20多歲便成了哲學博士。後來又研讀法律,成為
一名合格的律師。他最大的樂趣是讀書,愛書如命,手不釋卷。他不屬於任何教派,
因此總是提倡人們用批判的目光閱讀《聖經》。
早熟的傑斐遜年輕時代便熱衷於政治活動,26歲時便成為弗吉尼亞議會的議員。
獨立戰爭爆發後,他代表弗吉尼亞參加了在費城舉行的第二屆大陸會議,並受大陸
會議指定為大會文件的起草人之一。
當時年僅對歲的傑斐遜,以氣勢磅礡的筆調,不借助任何文
獻,撰寫了這個美國歷史上不朽的文獻——《獨立宣言》。
《宣言》從理論上闡明了北美革命及宣佈獨立的意義:「人人生而平等,都被
造物主賦予了某些不可讓渡的權利,其中有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損害了這種目的,人民就有權去廢除它。」《宣言》接
著歷數了英王政府在北美的種種罪行,說明它侵犯了北美人民的基本權利,已成為
壓迫人民的政府。
《宣言》最後向全世界宣告:「這些聯合起來的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名正言
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合眾國,它們解除對於英王的一切隸屬關係,而它與大不
列顛王國之間的一切政治聯繫亦應從此完全廢止。」
《宣言》以高度概括的文字技巧和人民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了時代潮流和人
民的願望,也體現了傑斐遜個人的思想特點。它對於號召和動員北美人民向英殖民
主義者進行鬥爭起到了巨大作用,有力地推動了革命事業的發展。
《獨立宣言》一經發表,北美人民莫不為之震動,人人奔走相告,抗敵之心益
發熾盛。
華盛頓收到《宣言》後,立即命令部隊排隊集合,聆聽他對《宣言》的解釋講
演。他在講演中說:「將軍希望,這一重大事件能夠更加激勵每一個官兵忠誠英勇
地戰鬥,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祖國的和平與安全有賴於我們作戰的勝利,而且,
他們為之效勞的國家現在完全有力量論功行賞,把一個自由國家最高的榮譽授予他
們了。」
《宣言》雖然給大陸軍帶來了鬥爭的勇氣和信心,但畢竟沒能立即壯大作戰的
實力。因此,當英軍三路進攻紐約時,華盛頓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守,遂率余部退居
第二道防線——華盛頓堡。
在華盛頓堡,華盛頓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穩定軍心。他再次組織官兵學習《獨立
宣言》,讓大家意識到自己身上擔負著獨立之使
命。同時,華盛頓同官兵們一起總結紐約失守的教訓,一致認為必須增加實力,
方能戰勝強敵;並且,採取措施抓緊戰術、技術訓練。
當時的華盛頓堡,並不是以華盛頓的名字命名的地名,而是一個堡壘的名稱。
周圍還有與之相匹配的李登堡、北堡、莫斯裡敦堡等,均在紐約和新澤西邊界上。
美軍該不該守、能不能守住華盛頓堡呢?這在當時美軍指揮層中,是一個很大的戰
略問號。
為了定下正確的決心,華盛頓派兵對英軍攻下紐約後的兵力部署和行動趨向進
行了偵察,並召開軍事會議對作戰形勢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如果無法阻止敵軍艦
船逆流而上佔領紐約周圍所有地方,那麼要塞不僅守不住,即使守住了也沒有價值,
因此應當趕快撤走,保全實力。副總司令查爾斯。李以及其他不少將領都同意華盛
頓的看法。但是,華盛頓堡守將格林和馬戈上校卻堅決反對。格林說:「敵人要包
圍它,就必須投入兩倍於防守部隊的兵力。」因此固守華盛頓堡對敵軍主力是一個
很大的牽制。他認為這個堡壘不會馬上陷入危險。馬戈認為,敵人要攻下它,得一
直打到12月底,因此無須在敵人進攻之前就撤退。
指揮員在指揮作戰中往往有這種情況,在作戰雙方態勢不十分明朗的時候,要
使自己的指揮意圖全部為部下所理解是很困難的。此時,華盛頓處在矛盾之中:強
令格林、馬戈撤出華盛頓堡似乎過於武斷,同意他們的意見卻又十分危險。因此,
華盛頓只能根據作戰情況的發展變化而因勢利導。
就在格林和馬戈部署加強華盛頓堡防禦的時候,英軍的進攻開始了。英方的進
攻方式出乎格林和馬戈之意料。11月14日夜,英軍分乘30艘平底部,悄悄地沿著哈
得孫河逆流而上,從美國人的各個碉堡旁邊經過而未被發現,接著又通過一條小河
進入哈萊姆河,這樣,敵人就在無人守衛的美軍工事後面登陸了。
11月15日,英方司令豪將軍對馬戈上校下了勸降書,馬戈予以拒絕,雙方即展
開了戰鬥。在眾寡懸殊之下,美軍慘敗,人馬及物資損失嚴重。更不幸的是,這次
失敗帶來了對華盛頓的信任危機,迫使華盛頓不得不迅速全部撤退。
華盛頓堡防禦戰失敗之後,華盛頓的兵力已大為減少,而敵軍除了兵力上佔優
勢外,還佔有地利的優勢。華盛頓希望李將軍派兵來救援。於是,華盛頓向他的副
司令發出求援信。當時李將軍也正需要人,所以他沒有聽從華盛頓的請求,自己原
地不動,只是通知非他所屬的希思將軍派2000人去支援。
11月22日,華盛頓再次寫信要求李將軍支援,命令希思的部隊必須留在原地,
因為他所據守之地極其重要,萬萬不能丟失。
但李將軍仍然尋找借口,拒絕前來支援。
11月29日,李將軍從北堡駐地送來了一封給裡德上校的信,裡德當時不在場,
華盛頓誤以為這是一封公務信,就拆開看了。
信中說:「在戰爭時期,優柔寡斷極其有害,這種缺陷比愚蠢、甚至比缺乏個
人勇氣都要嚴重得多。一個果斷的人,即令犯了錯誤,還可能由於偶然的原因而成
功,可是如果生性優柔寡斷,哪怕是最有才幹的人也會失敗和失誤。華盛頓將軍一
催再催地建議我把我手下的大陸軍帶過河,幾乎是命令我這樣做。這個建議,或者
說命令,使我進退維谷,非常為難。」
看過此信的華盛頓,心裡難過極了。他不明白,為什麼他一向引為知己的朋友,
卻在懷疑他的指揮,懷疑他的軍事措施,私下議論他的品格。他深感自尊心受到了
損害,友誼受到了哈污。
他意識到他拆了一封他不該拆看的信。
但他覺得,既然如此,還是把事情挑明為好。於是,他留了一個條子在信內給
裡德上校。條子說:「親愛的先生,這封信是一名從懷特普萊恩斯來的信使送到我
手中的。過去凡是從同一地點給你送來的信我都拆閱了。因為我認為信總是同你的
公務有關,
而當時情況也的確如此。這一次我不知道竟是一封私人信件,更沒有想到信件
所及的內容,所以又拆閱了。我這次拆看私人信件既不是出於解好,也不是有意的。
「
裡德上校看過信和華盛頓的批條,深感問題的嚴重。別無它法,只能對華盛頓
加以勸解。
華盛頓看到援軍無望,便迅速作全部撤退準備。12月2 日,他率大陸軍抵達特
倫頓。在撤退時,他調動沿岸船隻,把全部人馬和軍需運到特拉華河對岸。英國豪
將軍追抵時,找不到渡河可用之船隻,因為所有船隻早已被華盛頓調至對岸了。這
樣,華盛頓總算完成了十八世紀的美國「敦刻爾克」。
華盛頓撤過特拉華河時,他的部隊不足3000人,情況十分危急。但就在這時,
一次勝仗給他帶來了轉機:從諾思進攻美軍的英軍在瓦爾科爾海戰中失利了。
這次收穫不大的戰鬥,是傷癒歸隊的阿諾德組織的。他在高普蘭湖上用小船組
建了一支小艦隊。這時,卡爾頓率領的英軍也停下來組建自己的艦隊。12月中旬,
雙方的兩支小艦隊在瓦爾科爾島展開了一場戰鬥。戰鬥開始,阿諾德在火力上處於
優勢。他命令艦隊向敵艦進行了猛烈的牽制性攻擊,打得卡爾頓驚慌失措,迅速向
北方撤退。
瓦爾科爾海戰的勝利,使華盛頓敏銳地覺察到,只要戰術得當,大陸軍取勝的
可能性仍然存在。他還看到,英國豪將軍的部隊現在已分散在整個新澤西的越冬營
房中,或許可以對其中一兩個據點採取突然襲擊。這種行動雖屬冒險,但值得一試。
正如華盛頓所言:「否則,我們的事業就將付諸東流。」
華盛頓從上述分析中得出結論:在敵人對他展開攻擊之前,他必須再次回到河
東岸去,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打擊。他想,只有採取這最後一著,才能恢復美軍土氣,
完成新軍招募工作,將戰
爭繼續進行下去。
說幹就幹,「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那是1776年的聖誕之夜,寒風料峭,素
月分輝。華盛頓帶領殘部3000人馬,悄無聲息地偷渡過了特拉華河,迅速殺向英軍
大營。美軍來得突然,彷彿神兵天降,英軍只顧歡度聖誕,哪有防備之意?見美軍
掩殺而至,頓時大亂,1000多人殞命或被俘。此戰雖是小勝,卻也甚是鼓舞了士氣。
這一突襲,帶來了令人愉快的、或者說超出預想的結果:被英軍僱傭的德國人
撤出了特拉華所有的前哨陣地;康汰利斯不得不放棄在英國的休假,急忙返回新澤
西,企圖回敬華盛頓。
由此,美國的革命事業又一次轉危為安。在新軍組織起來之前,服役期為兩個
月的民兵急忙來到華盛頓跟前聽命。除了先前通過的募兵數字以外,大陸會議又授
予總司令權力,再招募16個營的步兵,3000名輕騎兵,3 個團的炮兵和一支工兵隊。
在這些部隊中,華盛頓自己可以任命或罷免准將以下軍官。在整個陸軍,他和他的
軍事委員會可以建立必須的晉升制度。
夜襲成功的美軍撤回特拉華河對岸之後,召集民兵對部隊進行了補充,準備再
次渡河攻佔特倫頓。這次襲擊,英軍已有準備,並增加援軍6000餘人。華盛頓感到,
直接與幾倍於己的敵軍硬碰,肯定要吃大虧,於是他率隊轉而攻打普林斯頓。此次
行動斃傷了400 名敵軍。得勝而歸的美軍隨即躲進了莫裡斯城。
特倫頓和普林斯頓之戰,使美軍起死回生,費城也不再受到威脅。威廉。豪將
軍率領的英軍遭受了這兩次重創之後,元氣大傷,不得不全部撤出新澤西。
真是不打不相識。豪將軍這時才清醒地認識到,華盛頓是一位機智的指揮官,
大陸軍是勇猛善戰的部隊,儘管他們穿著破爛的靴子,在雪地上留下了斑斑血跡,
但他們的戰鬥力是不可低估的。
由於自己的軍隊明顯弱於敵軍,所以除非萬不得已,華盛頓是決不會輕易冒險
的。因此,從1777年1 月起,華盛頓完全採取了防禦戰略,盡可能不使大陸軍受到
大的損失。只有在條件極為有利的情況下才出城,採取突然襲擊、不斷騷擾、堅壁
清野等手段,有效地打擊敵軍。
特倫頓和普林斯頓之戰的勝利,雖然使美軍兵源大為增加,但華盛頓為組建和
維持大陸軍所做的努力,並沒有因取得了一些勝利而告結束,而且組建大陸軍的工
作依然非常緩慢。直到1777年3 月,除了從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和弗吉尼亞來的數
百人之外,其他各州都沒有向華盛頓輸送新的大陸軍士兵。
有鑒於此,華盛頓向各州呼籲,按照大陸會議的決定徵集新的大陸軍士兵。大
陸會議還決定:對於那些願意在整個戰爭期間服役的人,獎給20美元,100 英畝土
地;對於服役滿3 年的人,獎給10美元。結果,多數人寧願要10美元而不願意長期
服役。此外,多數人喜歡領取州裡的獎金,到州志願兵連服役,充當地方警衛部隊。
結果,華盛頓不得不接連不斷地徵募民兵短期服役。
民兵們來來往往,甚至連華盛頓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有多少人馬。
就十八世紀的作戰方式而言,北美東北部的嚴冬絕不是打仗的日子。因為,那
裡不僅氣候寒冷,而且大雪封山,無論是防禦還是進攻,都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難。
因此,從特倫頓和普林斯頓之役之後,到1777年2 月底之前,英軍就在紐約市的營
房裡舒舒服服地休息,大陸軍也就在莫裡斯慢慢地重新集結和召集新兵。
雙方都準備在春暖花開時節再作行動。
1777年3 月,華盛頓的大陸軍已集合了8000多人。但是,這位有遠見的將軍一
心想在招募更多的兵力之後,再對付不肯善罷甘休的英軍。威廉。豪將軍也想等到
準備好了再恢復攻勢,但他是個急性子的人,冰雪一化,他便開始行動了。
鑒於以往作戰的經驗教訓,這次英軍擬定了一個新的摧毀大陸軍的作戰計劃:
先由約翰。柏戈因將軍率領8000人的軍隊從蒙特利爾出發南下,直接插入哈得孫河
河谷;另一支較小的軍隊從安大略湖向東南方向進軍,這支軍隊絕大部分是由親英
的美洲人和印第安人組成;第三支部隊由威廉。豪將軍親自率領,由紐約市出發向
北進軍。這三支軍隊形成聯合攻勢,在摧毀沿途的抵抗並把紐約和新英格蘭同中部
和南部各州隔離開以後,將在阿爾巴尼會師。
這個攻勢的第一階段進行得比較順利。柏戈因率領的 8000 人之中,有4000名
英國士兵,3000名僱傭軍和1000名雜牌軍,一路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他們7 月1
日即逼近塞提康德羅加,5 日重新奪得了塞提康德羅加堡,進攻勢頭不可阻擋。
第二支軍隊的攻勢卻碰到了強硬的對手。因為這支由美洲人組成的保皇派——
印第安軍,從安大略湖出發以後,就在斯坦維克斯堡附近遇到了尼古拉斯。赫基默
將軍所率領的愛國民兵。赫基默的民兵把親英的印第安人打得落花流水,以致後來
他們一聽到有一支巨大的愛國軍將要前來攻打就十分驚恐。戰鬥一打響,親英的印
第安軍即迅速西逃,使英方的作戰計劃再也起不了作用。
但是,由於主力軍仍在沿哈得孫河谷南進,所以英方的總戰略仍然有勝利的希
望。特別是如果威廉。豪將軍予以配合,從紐約市北進與柏戈因會合的話,勝利的
把握可能會更大些。
但是,威廉。豪這支主力部隊卻沒有按原計劃行事,而是有自己的主張。他的
主張與拍戈因的計劃並無關係。豪將軍沒有率隊北進,而決定去奪取愛國軍的首府
費城。他要進攻費城,首先要分兵三路攻打新英格蘭。這兩項計劃都是倫敦的殖民
大臣喬治。傑曼勳爵已經點了頭的。傑曼或許是這樣估計的:豪將軍會行動迅速,
在拿下費城之後仍然有時間馳兵北上支援柏戈因。但是,豪將軍沒有從特拉華河向
費城發動正面進攻,而決定從南面進攻費
城。他把他的 1500 名官兵分乘260 艘船隻,於1777年8 月25日在離費城50英
裡處的切薩皮克灣北岸登陸。
華盛頓和他的大陸軍開始認為,這位英軍司令的真正意圖可能是北進會合柏戈
因,遲遲沒有覺察費城的危險處境。應該說,他們的這種判斷也並沒有錯,只是沒
有想到豪將軍的行動那麼快。
當他們一旦醒悟費城有危險之後,美軍便立即把絕大部分部隊移往費城南部,
固守布蘭迪魏恩溪的陣地。
當時,華盛頓手下共有11000 人,其中包括3000民兵。他決心以此來抵擋英軍
的進攻。
戰鬥發生於9 月10日至11日。英軍先由一支黑森部隊佯攻美軍中部,而威廉。
豪的主力軍卻繞道進攻愛國軍的右翼。這本是軍事教科書上的老戰術,但儘管格林
少將率領的軍隊頑強地抵抗,這一戰術還是取得了成功。回回日夜幕來臨之前,通
往費城之路打開了,得勢的英軍長驅直入,他們緊跟在逃離的大陸軍後面進入了費
城。
費城戰役的布蘭迪魏恩溪陣地戰,使華盛頓的軍隊傷亡達1000餘人。但是,他
的部隊沒有被打垮,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設法把軍隊維持下來,這確實是很了不
起的。
10月4 日,華盛頓率軍分兩路縱隊夾攻費城外圍傑曼敦的主要英軍陣地。但不
幸的是,這一行動牽涉的問題很多,加上彈藥供應不足,戰場上大霧瀰漫,更進一
步增加了指揮的難度。他們對一個本來可以繞過不予理睬的英軍據點發動了進攻,
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和彈藥。
更不幸的是,兩支分頭前進的美軍縱隊,在能見度很差的道路上前進,沒能辨
認出對方是自己人,競相互撞起車來,在混亂中又自相誤殺,增加了不該有的損失。
天亮之後,當戰火停下來,美軍不得不再一次撤退,英軍在費城的地位仍屹然不動。
不過,這次作戰行動,對英軍來說也是一次代價高昂的勝利。他們的失
策在於奪取了美方的首府,而沒有馳兵北上到紐約同柏戈因會師。
這樣一來,威廉。豪就造成了英軍最終將在美洲的失敗。
1777年春季,大陸軍和英軍在北方的戰鬥雖各自有勝負,但總體上大陸軍處於
守勢。華盛頓深知,英軍勢大,作戰經驗豐富,大陸軍雖取得一些小勝,但切不可
粗心大意和魯莽行事。
事實正是如此。當時的英國正開始進行產業革命,無論國勢還是軍事實力,在
當時的世界上是無人能與之匹敵的。他們派到北美來作戰的戰艦就有300 艘之多,
其中70艘艨艟巨船竟可安裝火炮近百門。英軍的訓練有素,武器精良,非大陸軍可
比。何況,英國還從德國招募來數支僱傭軍哩!
費城失守,逼迫華盛頓率軍退到了費城西北的山中盆地福吉谷。這對華盛頓來
說是最低落的時期,但無疑為他進行反思、整訓部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就在這時,一個叫斯圖本的普魯士軍人,拿著富蘭克林寫的信來到福吉谷找華
盛頓。
原來,1776年9 月,富蘭克林奉大陸會議之命出使歐洲,為美利堅交結盟友、
孤立英國。他在巴黎與斯圖本相遇,知道此人熟諸用兵之道,身手不凡,便以重金
相聘,讓他到北美來幫助操練大陸軍。
斯圖本來到福吉谷後,華盛頓任命他為總監察官,負責訓練部隊。斯圖本技藝
超群,他見美國土兵雖然不懂兵法,但卻矯健快捷,槍法如神。便根據這些長處,
教他們排兵佈陣之法,很快把大陸軍調教成一支驍勇善戰的隊伍。
大陸軍經過斯日本的訓練和調教,軍事素質的確大有長進。
對此,華盛頓喜在心頭,於是決定在冬季到來之前與英軍展開一次大的較量。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