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進退兩難美國接受和談,談打結合中朝終嘗勝果】
朝鮮戰爭自1950年6月25日開戰以來,經過交戰雙方五次大的較量,以
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中朝聯軍形成了相持局面。對此,中朝人民早就做好了
思想準備,那就是以持久的人民戰爭的優勢與敵人周旋。而美國人意在速決,想盡
快從朝鮮戰爭的泥潭裡抽出身來。眼下這種欲勝不能、欲罷不得的局面如何是好?
杜魯門苦思冥想,不得良策,無奈之下,只好又打談判結束戰爭的主意。
其實,動談判的心思,美國人已不是第一次了。每當它們在戰場失利之後,都
打過這方面的主意。早在第二次戰役美國人遭到慘敗,杜魯門面對國內對朝鮮戰爭
的一片反對聲,只得命令麥克阿瑟把戰爭限制在朝鮮境內,又通過英、法和一些第
三世界國家要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事行動停止於三八線以北,以利其整軍備戰,
捲土重來。為此,便打著「先停火、後談判」的幌子,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
成立所謂「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讓五屆聯大主席安迪讓和印度、加拿大代表出
面,要求立即停火。杜魯門自以為這一手高明,認為中朝定會上他「假和談、真備
戰」的圈套。結果,中國外長周恩來於1950年12月22日發表的聲明,給他
潑了一頭冷水。中國政府的聲明,無情地揭露了
美國玩弄的停火陰謀,指出現在停火,美國就可以取得喘息時間,準備再戰,
至少可以保持現有侵略陣地,準備再向前進犯。
並鄭重聲明,凡是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代表參加和同意而被聯合國通過的
一切決議,中國政府都認為是非法的,無效的,因而不準備與「朝鮮停戰三人委員
會」接觸。
為了教訓美國人,志願軍又馬不停蹄地進行了第三次戰役,將戰火燒到三八線
以南的北緯37「線附近。杜魯門被打痛了,決心發動大規模反撲,但在兵力未調
整部署好之前,又玩弄外交欺騙伎倆,操縱聯合國政治委員會於1951年1月1
1日通過了」聯合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報告,先安排停火,再建立統一的朝
鮮政府和撤退外國軍隊,最後由英、美、蘇、中四國代表討論遠東問題,解決台灣
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中國政府認真研究了這一問題,於1951年1月
17日提出建議:在中國舉行由中、美、蘇、英、法、印度、埃及參加的七國會議
解決朝鮮問題。而美國這時已作好再戰的準備,斷然否決了中國的正確主張。戰火
繼續在朝鮮半島燃燒。
中美在朝鮮戰場上經過五個回合的較量之後,杜魯門才如夢初醒,知道不可能
在軍事上戰勝中朝聯軍,被迫重打談判的主意,先後兩次找蘇聯官員,請求促成中
美和談。杜魯門先後要國務卿艾奇遜等人向駐柏林的蘇聯管制委員會主席的政治顧
問弗拉基米爾。西蒙諾夫和蘇聯駐聯合國正副代表馬立克、西門。查拉普金進行試
探,但都毫無反應。萬般無奈之際,最後只好讓與馬立克有交情的美國國務院顧問、
政策委員會主席喬治。凱南直接去見馬立克。凱南開始還支支吾吾兜圈子,馬立克
早知其意,故意不向正題上引,逼得凱南只好講出老實話:「美國準備與聯合國或
在任何一個委員會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與中國共產黨會面,討論結束朝鮮戰爭問題。」
馬立克斷定凱南提出的問題肯定有白宮的
意圖,便追問道:「是恢復朝鮮戰爭前的狀態嗎廣凱南答道:」是的,各自回
到戰前的位置。「馬立克馬上提出,他認為最重要的條件是,」一切外國軍隊應立
即從朝鮮撤離。「凱南卻說:」立即撤退一切外國軍隊的問題是沒有商量餘地的,
但將來可以進行從朝鮮逐步撤退外國軍隊的討論。「馬立克步步緊逼說:」朝鮮問
題是同整個遠東問題聯繫在一起的,美國的政策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後果,它不只是
朝鮮問題,還有對日和約問題、台灣問題、中國在聯合國席位問題等等,都是必須
解決的。「凱南被逼無奈,道出了美國的關鍵態度:」考慮到美國在日本和遠東的
一般利益,出於安全的考慮,美國不能容忍朝鮮落在美國敵對力量的手中,同樣不
能同意整個國家落在共產黨手中。「馬立克聞聽此言,露出不悅之色。凱南見此趕
緊打圓場說:」在朝鮮停止軍事行動的問題應作為一個單獨問題來解決,與其他更
廣泛的遠東問題無關……,關於台灣和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目前不可能談及,包
括朝鮮前途問題在內,準備以後討論。「
在凱南與馬立克進行試探性對話不久,蘇聯於1951年6月23日由馬立克
在聯合國新聞部舉辦的《和平的代價》的廣播節目中以發表演說的形式提出了和平
解決朝鮮問題的建議:「朝鮮的武裝衝突——目前最尖銳的問題——也是能夠解決
的,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意願。蘇聯認為,第一個步驟是
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為了確保朝鮮的和平,
這個代價不算太高。」對此,中國政府給予了回應。《人民日報》在題為《朝鮮戰
爭一年》的社論中指出:「毫無疑問,作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第一個步驟,馬立
克的提議是公平而合理的。」同一天,杜魯門在田納西州土拉霍馬發表演講,表示
同意馬立克的建議,聲稱願意參加和平解決朝鮮戰爭的談判。
中美談判的大門終於敞開了,杜魯門在確認蘇聯的態度準確
無誤後,電令侵朝「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發表以下聲明:「本人以聯合國
軍總司令的資格,奉命與貴軍談判。
因為我得知貴方可能希望舉行一次停戰會議,以停止朝鮮的一切敵對行為及武
裝行動,並願適當保證此停戰協議的實施。我在獲得貴方對本文的答覆以後,將派
出我方代表並提出這一會議的日期,以便與貴方代表會晤。我更提議此會議可在元
山港一隻丹麥傷兵船上舉行。
聯合國軍總司令、美國陸軍中將李奇微「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類似麥克阿瑟的胡作非為事件,杜魯門指示參謀長聯席會議
向李奇微下達了嚴格的訓令,指示他將敵我雙方的請求「嚴格限於軍事問題」。訓
令發出後,杜魯門仍不放心,又指示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說:「你告訴李奇微,在
談判立場上要極其謹慎小心,除非對方不接受我們的最低限度條件,否則不得讓談
判破裂。」
中朝方面做出了積極反應,於7月互日通過北京和平壤電台向美方答覆如下:
「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將軍:你在6月 30日發表的關於和平談判的聲明收到
了,我們授權向你聲明:我們同意為舉行關於停止軍事行動和建立和平的談判而和
你的代表會晤。會晤地點,我們建議在『三八線』上的開城地區。若你同意,我們
的代表準備於1951年7月10日至15日和你的代表會晤。
朝鮮人民軍總司令金日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
1951年7月10日,舉世矚目的朝鮮停戰談判在開城舉行。
談判前,毛澤東縱觀全局,預見到美國人不會善罷干休,老實認輸,還會有新
的反撲。因而適時制定了雙管齊下、打談結合、以打促談的戰略:「充分準備持久
作戰,爭取以和談結束戰爭。」彭德懷堅決貫徹毛澤東的指示,號令三軍「打的堅
決打,談的堅決談」。同時中朝方面協調立場,制定出談判的基本方針:堅持以三
八線為界實行停火,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在鬥爭策略上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原
則,以極大的耐心進行談判,充分利用談判揭露敵人,使對方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
西,在談判桌上同樣得不到。
開城,從公元918年到1392年一直是高麗王朝的首都,原稱開京,即開
國都城的意思,它距漢城不足100公里,人口不足30萬。在它的西北約2公里
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來鳳莊,莊上有一個富有家庭的宅第。它坐北朝南,過廳後
面是寬敞的3間正廳,弧形房瓦蓋頂,其他幾間已被炸毀,院內有一個用石塊砌成
的花壇,其間一棵古松造型頗為奇特,可惜由於戰爭的襲擾,除了古松之外,再沒
有什麼花草奇木可供欣賞了。但這家因戰爭出逃的房子主人做夢也不會想到,這裡
曾遭戰爭破壞現在又成為戰爭的和談之地。
朝中方面談判首席代表為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南日大將,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
和參謀長解方及朝鮮人民軍的李相朝、張平山為代表。「聯合國軍」方面談判首席
代表為美國陸軍中將特納。喬埃,南朝鮮的白善燁及「聯合國軍」的霍治、克雷奇
和伯克為代表。
會談一開始,美方首先在新聞記者採訪問題上作文章,接著又提出所謂在談判
地區建立中立區的建議。為了掃除在一些枝節問題上毫無意義的爭論,使和談及時
順利進行,朝中代表經研究後由金日成、彭德懷復函李奇微,同意他提出的建立中
立區的建
議。並指出,「為了不因記者問題這種小事而使談判陷於停頓和破裂,我們同
意你的建議,即將貴方新聞記者20人作為你的代表團工作人員的一部分。我們已
命令我方代表團在這個問題上也給貴方以便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討論議程時,會談雙方圍繞著撤退外國軍隊應否列人
議程問題展開了為期一週的激烈爭論。為了表示談判的誠意,不使停戰談判一開始
就在談判議程上擱淺,朝中方面從和平的願望出發,經過協商,同意將這一問題留
待停戰實現後另一次會議去解決。經過討價還價,雙方終於於7月26日達成如下
協議:一、通過議程;二、作為在朝鮮停止敵對行動的基本條件,確定雙方軍事分
界線以建立非軍事區;三、在朝鮮境內實現停火與休戰的具體安排,包括監督體戰
條款實施機構的組成、權力與職責;四、關於俘虜的安排問題;五、向雙方有關各
國政府建議事項。
和平談判,舉步維艱。當談判進人第二項議程時,又在軍事分界線問題上出現
「卡殼」。朝中方面主張,以三八線劃分軍事分界線,雙方從三八線後撤10公里
以建立非軍事區。美方堅決主張將軍事分界線劃在志願軍和人民軍陣地後方數十公
裡處,企圖不費一槍一彈輕易把1。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攫取到手。為此,他們荒
謬地提出所謂「海空優勢補償論」,為自己的無理主張辯解。他們認為,依據戰場
實際,除了有地面戰線之外,還有海空戰線。而「聯合國軍」握有海空優勢,空中
戰線向北達鴨綠江上空,海軍也控制著整個環朝鮮海岸。從「三八線」劃線,你們
便從中得到很大好處。因此,「聯合國軍」的海空優勢必須從地面戰線上得到補償。
對此,朝中首席代表南日大將針鋒相對地反駁說:凡是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
軍事力量是各種力量的總和,而陸軍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你們一個軍種在戰場上
所取得的地位,必須依靠其他軍種的配合。「聯合國軍」在陸地上的戰
線集中反映了海、陸、空軍全部的軍事效能,如果沒有海、空軍的配合你們的
地面部隊早已被趕出朝鮮半島。你們也承認,在地面部隊方面我軍佔優勢,如果你
們的海空優勢需要補償,那麼請問,我們的地面部隊的優勢要不要補償。南日大將
的義正詞嚴,駁得美方代表啞口無言。被逼無奈,他們就在談判中來了個「徐庶進
曹營——一言不發」,用「靜坐」的方式與我對抗。
談判桌上用「靜坐」進行對抗;談判桌下,積極籌劃新一輪的軍事對抗。本來
就對談判持堅決反對態度的李奇微,公然進行軍事訛詐,揚言:「讓炸彈、大炮和
機關鎗去辯論吧!」
1951年8月18日,「聯合國軍」發動了夏季攻勢。他們在東線集中美軍
和南朝鮮3個師的兵力,在航空兵、裝甲兵的支援下,向北漢江東至東海岸約80
公里的正面的朝鮮人民軍發動進攻,目的是企圖奪佔人民軍突出陣地,拉平戰線,
改變其防禦態勢,迫使朝中在談判桌上接受其不合理的要求。人民軍在後勤供應不
足的情況下,採用野戰工事進行頑強阻擊和積極反擊。「聯合國軍」集中兵力,多
梯隊輪番攻擊,人民軍頑強抗擊,寸土必守。堅守的陣地晝失夜返,給敵以大量殺
傷。戰至9月14日,敵軍幾無所獲。此戰最為壯烈的一幕是 851高地及其以
南一線高地的爭奪戰。朝鮮人民軍巧妙地組織了各種步兵火器,特別是發揮了迫擊
炮的威力,打退了美2師(合法國營)的瘋狂進攻,使敵15000多人喪命。心
寒膽顫的美軍士兵,把851高地及其以南一線高地稱之為「傷心嶺」。整個夏季
戰役,敵人在付出死傷7。8萬人(其中美軍2。2萬人)的慘重代價後,僅突出
東線陣地2至8公里。
「聯合國軍」的夏季攻勢被粉碎後,遂又於9月29日發動了所謂秋季攻勢。
他們採取逐步進攻、逐步推進的戰法,並投入使用大量的坦克,在西線首先LJI
00門火炮和60輛坦克相配合,
以月山的突出陣地為重點,開始了進攻。在以死傷800餘人的代價攻佔該陣
地後,又於10月5日由英聯邦第回師向我馬良山地區發起重點進攻。馬良山之3
17高地和216高地,僅4小時就落彈20000余發,地面被削平了1米多,
同時8架飛機實施輪番轟炸,爾後以互個團的兵力進行多梯隊的輪番攻擊。我西線
19兵團64軍進行了英勇的抗擊,激戰5晝夜,馬良山陣地5次易手,使得英聯
邦第1師以傷亡2600餘人的代價,才前進了極為可憐的3公里。「聯合國軍」
於西線轉人重點進攻之時,美2師、南朝鮮第8師便開始向人民軍第5軍團防守的
文登裡以南公路兩側高地實施所謂「坦克劈人戰」,每次以20至40輛坦克組成
一個集群,在大量飛機掩護和工兵、步兵的伴隨下,一面以陣地上的火炮和坦克實
施密集射擊,一面沿山路迂迴偷襲我防禦陣地,再由其步兵「逐山佔領」。接替人
民軍5軍團擔任防禦任務的志願軍第20兵團68軍204師組成反坦克大隊進行
頑強抗擊,4天時間,擊毀敵坦克18輛,擊傷8輛,挫敗了敵坦克的「劈人」。
另外,68軍612團1連堅守938。2高地,與敵鏖戰5天4夜,連續打退南
朝鮮軍第8師兩個團全力發動的80余次衝擊,斃敵1800餘人,創造了阻擊作
戰成功的範例。67軍在梨船洞周圍地區的防禦戰鬥中,以3個連的兵力,頑強抗
擊敵3個團在60多輛坦克、10多架飛機支援下連續4晝夜的輪番攻擊,斃敵4
000多人。
經過兩個月的頑強防禦作戰,我志願軍共殲敵15。7萬人,大量消耗了敵人
的有生力量,迫使「聯合國軍」停止了進攻。
坐鎮五角大樓的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對李奇微發動的所謂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
甚為不滿。他認為,聯合國軍的進攻不但在政治上背上了破壞和談的債務,在軍事
上也是吃了大虧(損失15。7萬人)佔了點小便宜(佔去646平方公里)。他
不加掩飾地嘲諷說:「用這種戰法,李奇微至少用20年的光景才能到達鴨綠江。」
李奇微的「讓炸彈、大炮和機關鎗去辯論」沒有「辯」出什麼名堂,萬般無奈
之下,杜魯門只好再次請求蘇聯出面打開和談僵局。10月5日,他指派美國駐蘇
聯大使寇克前往克裡姆林宮,會見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表示了願意重開談判的
意向。維辛斯基嚴正指出:「朝鮮停戰談判延宕的主要原因,正是美軍司令部製造
的障礙所致。因此,保證停戰談判得到最好結局的辦法,就是訓令李奇微不要使談
判複雜化,停止製造人為的障礙。大使先生,貴國希望我們幫助使開城談判圓滿結
束,可是蘇聯並不是參加談判的一方,正相反,美國政府卻是談判的一方,因而恰
恰是你們應該採取積極步驟,使談判順利完成。」寇克碰了一鼻子灰,悻悻而歸。
恰巧此時,華盛頓接到李奇微報回的金日成、彭德懷給美方的覆信,信中提出以美
方不再重犯違反會議地區中立化及會場安全保障協議為重開談判的條件,並建議將
會場地址移至板門店。華盛頓見朝中方面態度有所鬆動,「借坡下驢」,趕緊指示
李奇微回到談判桌前參加談判。
10月25日,舉世矚目的停戰談判在中斷了63天之後,在新的會址板門店
得以恢復。雙方代表都作了局部調整:朝中方以邊章五代替鄧華,鄭斗煥代替張平
山,對方的李亨根代替了白善燁。會議繼續對原確定的談判議程之第二項議程一一
關於軍事分界線和非軍事區劃分問題進行討論。經雙方艱苦談判達成如下協議:一、
確定以現有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各後撤2公里以建立非軍事區;二、如
停戰協議在協議批准30天內已經簽字,則無論雙方實際接觸線有何變化,該軍事
分界線及非軍事區應不再予以變更;三、如 30天內停戰協議尚未簽字,則按將
來雙方實際接觸線修正軍事分界線及非軍事區。30天的有效期是美方提出來的,
他們自認為自己力量強大,完全可在30天以後撈到更多好處,以此向我施壓。然
而在曠日持久的談判中,戰場的實際接觸線總是向南推移,至1953年正式簽訂
朝鮮停戰協定
時,我方向南推進了332。6平方公里,這也許是美國當局所始料不及的。
談判進入第三項議程後,同樣亦不輕鬆。在撤出外國軍隊、中立國監督停火、
部隊輪換限額、我方控制區補充與修建機場等一系列問題上雙方意見相左,長期扯
皮,僅中立國問題與機場問題的談判就持續了4個月之久。經過漫長的「馬拉松式」
的討價還價,直至1953年5月2日,雙方才就第三項議程達成協議。
美國代表雖然又一次被迫坐到朝鮮停戰談判桌旁,但他們念念不忘擴大戰爭,
在陸上進攻暫時收斂後,他們又在空中發動狂轟濫炸的「絞殺戰」。為了粉碎敵人
發動的「絞殺戰」,年輕的志願軍空軍輪番出動作戰,掩護平壤以北的鐵路運輸,
到1951年12月底即擊落美軍飛機70架,擊傷25架,並與蘇聯空軍在清川
江以北地區共同建立「米格走廊」,迫使美軍戰鬥轟炸機的活動空域縮到清J;!
江以南;高炮部隊集中兵力掩護鐵路運輸,保衛重點目標,成為敵機的剋星。至1
952年6月,美軍的「絞殺戰」
即宣告破產。
然而,在空中「絞殺戰」失敗後,美軍又發動了罪惡的「細菌戰」。1952
年1月28日,我志願軍在伊川東南的金谷裡、龍沼洞等地,首次發現了美軍飛機
布撒帶菌昆蟲。以後又多次在朝鮮北方和我東北地區布撤細菌。其施放細菌的種類
有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等10余種,作為病菌附寄的媒介物更是花樣繁
多,有蒼蠅、跳蚤等動物,也有食品、樹葉、棉花等雜物。自從美軍實施滅絕人性
的細菌戰以來,朝鮮北方軍民和志願軍均有人受到病菌病毒的感染而患病或死亡。
僅朝鮮安州郡一個600多人的村莊,不到半月就有50人傳染了鼠疫,其中36
人死亡。3月份志願軍受病菌感染死亡36人。細菌武器是違反人道主義、大規模
殘害人類的禁用武器。早在1925年由40多個國家簽訂的
《日內瓦議定書》明確規定禁止這種武器的使用。美國人自然害怕自己的罪行
公之於天下。當朝中政府發表抗議美國進行細菌戰的聲明,蘇聯代表在聯合國安理
會上提出「號召各國參加並批准1925年簽訂的禁止使用細菌武器的日內瓦議定
書」議案後,杜魯門作賊心虛,急忙令其駐聯合國代表行使否決權,又讓國務卿艾
奇遜出面抵賴說:「我願意坦白地、毫無含糊地聲明:這些指責是完全不真實的,
聯合國軍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進行任何種類的細菌戰。」
為了徹底揭露美國進行細菌戰的真相,中國派出以李德全為團長的「美帝國主
義細菌戰調查團」到中國東北和朝鮮實地調查,又接受蘇聯等十幾個國家的著名法
學家、科學家組成的兩個調查團到現場取證,還在北京、瀋陽舉辦了美國實施細菌
戰的實物和圖片展覽,公佈了25名美軍被俘飛行員供述的美國關於細菌戰的決策
情況,並大規模地開展了愛國衛生防疫運動,揭露並挫敗了美國發動的細菌戰。
在戰場上較量的同時,板門店的談判也進行著激烈鬥爭。早在進行到第三議程
討論時,美方又建議提前進人第四項議程「關於戰俘的安排問題」的討論。朝中代
表團認為這是加快談判進程的好事,便同意了對方的建議。交換戰俘歷來是國際戰
爭的慣例,美國參加簽字並於1949年8月12日通過的《關於戰俘待遇之日內
瓦公約》明文規定:「戰爭結束,戰俘應該毫不遲延地釋放並遣返。」但萬萬沒有
想到,美國在戰俘問題上大作文章,使之成為雙方爭執最尖銳的焦點。
據美方宣佈,戰爭期間共俘虜了朝籍戰俘11。2萬人,中國籍戰俘2。08
萬人。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主要是1950年美軍在仁川登陸時被俘的,中國人民
志願軍的被俘人員絕大部分是第5次戰役後期被俘的。美國的決策者們心裡十分清
楚,扣壓為數極少
的戰俘對於擁有雄厚兵源的中國無多大價值,但隨著戰爭打成僵局、和平談判
開始,美國的政治家們對俘虜問題越來越重視。他們認為,朝鮮戰爭只是「自由世
界」同「共產黨世界」之間的一場前哨戰,如果把包括投降者在內的戰俘都送回
「鐵幕」裡,將來再發生大戰將無人投降。同時,他們還想製造一出「戰俘大多不
願遣返」的鬧劇,在全世界面前醜化共產黨國家的形象。基於以上陰險的目的,他
們否定了美軍方原打算的全部遣返戰俘的意圖,打出了「自願遣返」的牌,公然對
抗日內瓦公約,與朝中代表團在談判桌上進行對抗。
為了為他們的「自願遣返」製造口實,美方對我方被俘人員大肆屠殺,進行所
謂「甄別」,強迫他們改變意願,充當李承晚和蔣介石的炮灰。在志願軍戰俘營中,
美國軍政當局縱容指使台灣國民黨特務和隱蔽在我俘虜中的反革命敗類,用迫害、
屠殺和嚴刑拷打等卑鄙手段,強迫志願軍戰俘集體寫血書表示要去台灣,那些熱愛
祖國的戰俘寧死也不簽名,他們被敗類們打昏過去,強行按上手印。為了羞辱戰俘,
使他們無顏再回大陸見「江東父老」,敗類們別出心裁,用暴力強迫戰俘們普遍在
身上、胳膊上和額頭上刺上「反共抗俄」等字樣,還公開宣揚「不願刺字者以傾向
共產黨論罪。」對不願刺宇者,白天不給飯吃,晚上不給被子蓋,還連續幾天進行
「疲勞審訊」,許多人被打昏後強行刺字,有的抗拒者被剖腹挖心示眾。戰俘營陷
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美國勾結台灣和南朝鮮當局對中朝戰俘以「甄別」
為名,嚴刑拷打,強迫他們「自願」到台灣和南朝鮮的暴行,終於釀成了震驚世界
的「杜德事件」。扣押在巨濟島上的中朝戰俘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巧妙地利用倒
便桶的機會,於1952年5月8日將戰俘營長官、作惡多端的弗蘭特。杜德活捉,
並在戰俘營掛出一塊英文告示牌,上寫:「我們生俘了戰
俘營長官杜德准將,絕對保證他的生命安全,待我們和他進行正當的談判完畢
之後,就安全地遣返給你們。如果因嚴重的武裝行動而造成不良後果,將由你們負
完全責任。「當時,杜魯門已任命侵朝美軍總司令李奇徽代替艾森豪威爾為北大西
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司令,他正與新上任的侵朝美軍司令官克拉克交待工作。
得此消息後,李奇微就像挨了一記耳光,一方面任命美1軍參謀長科爾森為新的戰
俘營長官,一方面調集坦克部隊進行血腥鎮壓。朝中談判代表從西方記者口中獲此
消息後,向美方提出嚴重抗議,迫使新上任的戰俘營長官科爾森低頭認罪。他發表
了一份聲明稱:」我和前戰俘營長官杜德將軍承認有過流血事件發生,結果使許多
戰俘被聯合國軍打死或打傷。我可以向你們保證,今後戰俘將根據國際法準則,在
本戰俘營受到人道的對待。我將在我的職權範圍內,盡一切可能防止再發生暴力事
件和流血事件。
今後如果再發生此類事件,我願承擔全部責任。「
為了配合停戰談判,逼美國在戰俘問題上作出讓步,志願軍和人民軍決定進行
全線戰術反擊。1952年9月18日晚,我軍在180多公里的正面陣地上,先
後向選擇好的 20個目標發起進攻。
由於準備充分,先發制人,支援炮火猛烈,大多在30分鐘內即攻佔敵陣地,
全殲或大部殲滅守敵。在第一階段戰術反擊告捷後,10月6日又按既定計劃實施
了第二階段戰術反擊,越戰越勇的我志願軍第一線7個軍,在760門火炮支援下,
同時向「聯合國軍」防守的23處陣地發起猛攻。各突擊部隊在炮兵部隊和坦克部
隊的配合下,迅速勇猛地突人敵人陣地,將守敵殲滅,繼而同反攻的敵人展開激烈
的陣地爭奪戰。就是在反擊391高地敵人的戰鬥中,志願軍湧現了邱少雲烈火丹
心的英雄壯舉。志願軍和人民軍通過全線戰術反擊,與敵反覆爭奪,佔領敵陣地1
7處,斃俘敵2。7萬餘人,並牽著「聯合國軍」的鼻子走,使其8個師跑來跑去,
疲於奔命,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中朝聯軍全線戰術反擊作戰的勝利,使坐鎮東京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
如夢初醒。他清楚地認識到,志願軍和人民軍先發制人,意在迫使其接受我方關於
遣返戰俘的方案。同時也看到,「聯合國軍」已失去先機之利,喪失了作戰的主動
權。而此時,美國的總統換屆選舉在即,聯合國第七次大會也將召開,如果不盡快
扭轉戰場上的被動局面,無法向杜魯門總統交差。於是他於10月8日命令美方談
判代表哈裡遜宣佈無限期休會,同時批准了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裡特的「金化攻勢」
計劃。范佛裡特稱這一計劃為「攤牌作戰」,他把攻擊的目標放在了上甘嶺地區的
兩個山頭——597。9高地和537。7高地。
上甘嶺戰役是由戰鬥發展為戰役規模,作戰雙方在這個僅3。7平方公里的狹
小地區,陸續投人作戰兵力達10萬人。美軍為了取勝,不僅動用了各種火炮30
0余門,坦克近200余輛,出動飛機3000余架次,而且把不輕易使用的美軍
第8集團軍炮兵總預備隊也作為賭注押在上甘嶺。兩個陣地的土石均被轟擊成為1
米多厚的粉末,且不說地面工事蕩然無存,就連根草也找不到,成為名符其實的
「石頭山」。這次歷時43天的戰役,兵力。
火力之密集,反覆爭奪之頻繁,戰鬥之殘酷激烈,為世界戰爭史所罕見。我英
勇善戰的志願軍共殲敵2。5萬餘人,擊落擊傷敵機270余架,擊毀坦克14輛,
並湧現出捨身堵槍眼的特級英雄黃繼光。難怪克拉克在他的回憶錄《從多瑙河到鴨
綠江》中沮喪地說:金化戰役「發展成為一場殘忍的換回面子的惡性賭博」,「這
次作戰是失敗的。」
1952年11月5日,共和黨候選人艾森豪威爾在總統投票決戰中,以絕對
優勢擊敗杜魯門,當選美國第34任總統。在競選中,艾森豪威爾曾向選民許下神
聖諾言,他將「集中精力結束朝鮮戰爭,體面了結這件事」。所以,上任後不久,
他就親自飛到
朝鮮戰場進行了視察。視察的結果並不令這位上任的新總統感到樂觀,他失望
地告訴克拉克、范佛裡特:「鑒於敵人陣地力量已得到加強,任何正面的攻擊都將
碰到巨大的困難。」視察結束,艾森豪威爾飛往威克島,「海倫娜」號巡洋艦載著
他未來內閣大部分成員正在那裡等待著他。艾森豪威爾在「海倫娜」號上,召集他
的未來閣員,連續幾天對朝鮮戰爭討論來討論去,也沒有弄出個名堂來,但有一點
達成共識,那就是再不能像杜魯門的民主黨政府那樣,容忍戰爭無限制地繼續下去,
新政府要樹立新形象,就必須採取行動,準備打破朝鮮戰爭的僵持局面。
開始他們還在軍事上動心思,由克拉克領銜制訂了一個代號「8-52作戰計
劃」,其要點是,通過陸、海、空三軍大規模的全面攻勢,推進至元山——平壤一
線,其中包括地面部隊合圍性攻擊,大規模兩棲登陸和從空中、海上對中國境內的
目標實施襲擊。然而志願軍和人民軍所作的大規模反登陸作戰準備,使美軍無懈可
擊。正面森嚴壁壘攻不動,兩翼嚴陣以待不可得,華盛頓只好指示克拉克重新回到
談判桌前。
美國人不得已,主張和談,而不識時務的李承晚卻出來搗亂。他在美國一些好
戰分子的支持下,一邊叫囂「反對任何妥協」,在漢城、釜山等地導演了反對停戰
的「群眾遊行」,一邊考慮製造更大的新聞,引起世界轟動,把停戰談判攪黃。6
月18日午夜,正當雙方的文字專家們在燈下逐條逐句地斟酌停戰協定文本時,李
承晚將黑手伸向戰俘營,以「就地釋放」為名,脅迫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00
多人離開戰俘營,將他們押解到李承晚軍隊的訓練中心。這一罪惡行徑,給停戰談
判潑了一盆冷水,引起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憤慨,也使美國的談判代表大失面
子。
此時,由北京啟程前往朝鮮準備履行停戰協定簽字儀式的彭德懷,面對李承晚
破壞和平的嚴重事件,憤慨萬分。他感到,不
但要在政治上揭露敵人的陰謀,還需要炮彈發言,在軍事上給頑固不化的李承
晚點顏色看看。定下決心的彭德懷當晚給毛澤東主席發報建議:「根據目前情況,
停戰簽字須推遲到月底擬較有利,為加深敵人矛盾,擬再給李承晚偽軍以打擊,再
消滅偽軍一萬五千人……」毛澤東當即回電,批准了彭德懷的建議。
7月13日晚,夜色為陰雲所籠罩,天好像要下大雨,志願軍第20兵團和第
9兵團之24軍出敵不意,以1000多門火炮進行猛烈持久的火力準備,隨後,
6個軍向25公里防禦正面的南朝鮮軍守敵4個師展開突擊,僅一個小時,便一舉
突破敵前沿陣地。我志願軍一邊圍殲各高地之敵,一邊向敵縱深穿插,迅速擴大戰
果。其中用奇襲的手段痛殲李承晚的「精銳師團」——首都師1團(白虎團)的戰
斗最為精彩。李承晚一看大勢不好,急忙向克拉克求援,克拉克為了挽回敗局和調
整美李關係,帶第8集團軍司令泰勒匆忙趕往前線,部署反撲,但終以失敗而告終。
經過這次戰役打擊,使美國方面不得不作出服軟的表示。
1953年7月27日,人們盼望已久的朝鮮停戰談判終於在打打談談的喧囂
中畫上句號。上午9時左右,板門店這個村莊頓時成了全世界矚目的地方,各式車
輛相繼開來,200多名記者從各地趕來採訪朝鮮停戰的「頭號新聞」。
板門店簽字大廳佈置得莊重典雅,方便實用。一雙雙眼睛直盯著雙方的簽字代
表南日和哈裡遜,只見兩人分別在本方助簽人員的協助下,在本方準備的9本停戰
協定上簽字,然後由助簽人員交換文件,在另9本停戰協定上簽字。簽字後,雙方
誰也沒有看對方一眼就起身退出簽字大廳。當天,18份停戰協定文本分別由金日
成、彭德懷、克拉克簽字,並向各方下達停火命令。彭德懷激動地向世界宣告:
「全世界人民所渴望的朝鮮停戰現在已經實現了!」而克拉克此時的心情極為沉痛
而複雜,他事後感慨萬千地說:「在執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
慕
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
官。「
朝鮮戰爭畫上了歷史性的句號,然而美國並沒有從中吸取應有的教訓,為了同
「共產黨世界」繼續對抗,他們在「熱戰」的同時,又打出了「冷戰」牌……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