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克林頓調整戰略謀取強權,高新技術為美軍鼓氣壯膽】
克林頓自入主白宮之後,一邊處理索馬裡和波黑等問題,一邊重視著社會對自
己的輿論。輿論認為,新總統雖精於內政,卻不懂軍事,與大國關係處理得不好。
這個說法豈不是與1991年總統競選時如出一轍嗎?克林頓深深地思索著如
何改變這一切。
克林頓年輕,精於政道,且在州長位置上有政績,是許多與他同齡或同等地位
的人無法相比的。他在擔任阿肯色州長期間,做了幾件具有轟動效應的、甚至是冒
險的事情,如大膽改革教育、從嚴打擊犯罪、加強公共事業管理等,從而確定了他
在政壇上飛黃騰達的有利地位。當他正式宣佈參加總統競選時,地處美國南部、不
被人重視的阿肯色州人,立即沸騰起來,興奮起來。
因為這裡還沒有出過一位總統,他們從年輕的克林頓州長身上看到了希望。克
林頓沒有讓阿肯色的鄉里人失望,舉起變革的旗幟,提出振興美國的口號,向時任
總統的布什提出挑戰。從而,民主黨人稱他為「政治神童」,共和黨人稱他為「熟
練的政治動物」。
共和黨人所以稱他為「政治動物」,實質是指克林頓的實用主義態度。就是說,
他提出的綱領和政策是代表美國中產階級
的,均以「有用」為目標。在他眼中的「有用」,即有利於達成其政治目的和
實現美國的利益。他說,只要「有用」,政治家可以不擇手段;國家間的關係和交
往、其他國家的利益和力量,都是以美國利益的需要採取捨,都是些隨意選用、可
取可丟的「工具」。
克林頓深知,美國是一個喜歡追求新異的民族,人們經常以捕捉美好的幻想來
編織自己的夢。戰後幾十年來,美國人一直在順境中生存,如果給他們面前擺出很
多很多的困難,那麼他們就會感到失望,就會認為夢想破滅,也就會對政府產生怨
恨。克林頓從理解美國人的這種心境出發,為美國人設計了一個完美的夢想,並信
誓旦旦地表示要為重建美國人的夢想負責。他用「新契約」這個富有感染力的概念
來為自己的施政綱領命名。他還說,實現「新契約」的目標有賴於一個條件,那就
是美國人相信未來的決心。為了實現「新契約」的政綱,他向美國民眾發出號召:
「同心同德的新契約政治是我們今天的希望。當人民恢復了責任感並同心同德地團
結起來,他們將獲得前所未有的尊嚴。」
靠「內政起家」的克林頓,無論其是否熟諳軍事之道,必須對安全和軍事問題
提出新的理論指導。克林頓上台後,在「振興美國經濟」的口號鼓動下,在組織
「新契約」的各項措施運轉的同時,謹慎地考慮了安全政策和軍事戰略的調整問題。
特別是從1993年下半年開始,他就冷戰後的美國對外戰略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
話,提出了「更為雄心勃勃」的新全球戰略,即「擴張戰略」。
克林頓認為,冷戰後世界贊同「民主、自由市場經濟與法治原則」的國家越來
越多,這種發展趨勢代替了冷戰時期嚴重的東西方對抗。因此,美國必須抓住機遇,
調整戰略,以確保美國的安全和世界和平。
怎樣推動這一新擴張戰略的實現呢?克林頓的基本思路是:
內政和外交兩個方面結合起來考慮。他認為,解決美國和世界安全問題,外交
和內政不可分。他說:「蘇聯的瓦解並不是因為在戰場上被人擊敗,而是由國內經
濟、政治和精神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若不加強美國的國力,就無法領導經過巨
大犧牲而建立起來的今天世界。在外交方面,美國也不應該退縮,而應該面對對手,
鞏固和發揮領導作用」。
克林頓在許多外交事務方面是支持前總統布什的。例如,支持把薩達姆趕出科
威特的海灣出兵;支持關於促成中東和會的原則立場Z支持關於保留北約並不斷加
強軍事實力的決定;支持關於同墨西哥政府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但是,克林頓
不贊成布什過多地利用私人關係與其他國家領導人來處理國際事務的做法,同時認
為不該過早地從中東撤出多國部隊。
克林頓從內政外交相結合、相統一的思路出發,提出了美國安全戰略的構想。
他認為,「共產主義的崩潰並不是危險的終結,在當今更加不穩定的世界上,一系
列的威脅將迫使美國在隨時能夠重建國防力量的情況下保持高度警惕。美國必須重
新獲得強大的經濟實力,以維持其在國際安全上的領導地位。軍事力量對國家安全
來說固然重要,但它的實用性在現代條件下相對來說比經濟實力低得多。我們應當
在『火力』上少投資,而在『腦力』上多投資,否則,美國將無法承受。……美國
的安全定義中的『威脅』概念,應該包括對所有人的共同威脅。在環境和全球問題
上,美國的生存取決於美國對世界的領導作用。」
那麼,美國的安全戰略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目標呢?克林頓提出三點:一是必
須在一個新的時代建立一支它所需要的軍事力量;二是必須在世界範圍同盟國一道
推動民主運動的鞏固和發展;三是必須使美國經濟在國際上重新獲得主導地位。
1993年9月,克林頓公佈了新的五年國防計劃。此計劃要
求保持世界上最大的軍事力量,以保證推行「新契約」政策,維護超級大國地
位,並通過提高武器質量與精度,實行壓縮兵力的方針。他還提出,按照能「同時
打贏兩場戰爭」的設想重新安排戰略部署,並計劃在五年內將兵員由170萬減至
140萬,軍費開支比現時減少34%。
白宮發言人認為,克林頓總統的新軍事計劃,是第一個冷戰後的軍事戰略,但
並不是對軍事政策的重大改變,因為新的計劃表示願保護軍工基礎。
儘管如此,輿論對克林頓的新軍事計劃仍然產生了疑問:軍隊是否足以執行其
幾乎同時打贏兩場非核戰爭的戰略。
國防部長阿斯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鮑威爾,顯然是克林頓新軍事計劃的擁
護者。他們發表電視講話,闡述新軍事計劃。
他們說,為了用更少的軍隊執行打贏兩場戰爭戰略,克林頓政府計劃在幾個海
外地點儲存足夠供幾個陸軍旅用的武器和裝備,以供在波斯灣或朝鮮衝突中使用,
把更多資金用於精密制導導彈。
炸彈的研製,以及增加船隻用於運輸軍隊和裝備上。
但是,一些國會議員和海、陸、空的將軍們,對同時打兩場戰爭仍表示懷疑。
9月20日,在參議院舉行的討論五年軍事計劃的聽證會上,議員們的意見顯然不
很一致,而且都想使自己的觀點能得到某個軍方的支持。
空軍參謀長兼美軍駐韓國司令梅裡爾。麥克波克在聽證會上說,如果在中東爆
發衝突的同時,朝鮮半島也爆發戰爭,那麼在美國增援部隊到達之前,漢城可能已
遭蹂躪。陸軍將領加裡。勒克說:「我們對這一問題非常擔憂。美國駐太平洋和中
東的軍隊司令已開始研究如何向每場戰爭派出足夠部隊,以避免戰爭開始時出現勢
不可擋的損失。」他還說,目前最大的戰爭危險在朝鮮半島,如果戰爭可能爆發,
美國要立刻向那裡派出近40萬部隊。
持批評意見的共和黨人對克林頓總統削減國防開支以後是否
能夠打兩場戰爭表示懷疑。他們說,進行兩場戰爭的兵力需要184架轟炸機、
346艘軍艦,但是到1999年,克林頓的國防預算只能生產107架轟炸機、
330艘軍艦。
四個軍種的將軍們都告訴國會,兩場戰爭戰略的主要風險有:集中足夠的艦隻
和飛機以便及時把美國作戰部隊運到兩場戰爭地點;為兩場戰爭提供足夠的轟炸;
動員受過訓練的預備役部隊並把他們投入戰爭。
阿斯平在聽證會上作出了有分析的解釋。他說,「新軍事計劃旨在取代冷戰核
衝突戰略。制訂防禦計劃的人曾考慮『作戰加牽制』政策,該政策是進行一場戰爭,
同時只保留足夠兵力制止或打擊其他敵人的重大進攻。只有實行能夠進行兩場類似
海灣戰爭式戰爭的戰略,才能阻止另一個敵人不會因為希望美國軍隊同時打不了兩
場戰爭而發動第二場戰爭。」
爭論雖然還可繼續,但戰略調整必須落實。根據新軍事計劃的要求,國家安全
委員會同國防部很快拿出了改革建議:——到1999年把陸軍從14個師減少為
10個師。國民警衛隊從8個師減少為5個。
——海軍航空母艦從13艘減少為12艘,其中的一艘將用作海軍航空兵的訓
練艦,起預備役作用;建造第三艘「海狼」核攻擊潛艇,比原計劃增加一艘。
——空軍從28個聯隊減少為20個聯隊;B—1和B-2轟炸機能夠投擲非
核炸彈。空軍將保持184架轟炸機。
——取消兩項武器計劃:一個是海軍擬議中希望用來取代以航空母艦為基地的
A-6「人侵者」、能躲避雷達的A/刀一X中程轟炸機;另一個是尚未研製的空
軍的多用途戰鬥機。另外,空軍F—16「獵鷹」戰鬥機在1994年後停止生產。
——著手製造空軍新一代F-22「秘密戰士」戰鬥機和擬議中的海軍F/A
-18以艦載攻擊機的E型和力型。
——彈道導彈防禦方面,重點轉向能夠防禦諸如「飛毛腿」
導彈之類短程導彈的反導彈武器。
1996年10月,克林頓將阿斯平召人白宮,面授機宜,要他主持建立一支
比今天更具有機動性、靈活性和快速適應性的力量。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使海軍
和海軍陸戰隊在未來境外作戰中起更大的作用。作為這種戰略的一部分,克林頓重
申了在歐洲和在東南亞,均保持將近10萬人的美國部隊。
1996年底,科恩接替了阿斯平國防部長的職位。這位克林頓軍事政策的積
極擁護者,將阿斯平的軍事改革建議與未來作戰結合起來,提出了美軍未來結構的
三種方案。科恩上任不久,便把他組織起草的這份戰略文件呈到總統克林頓面前。
文件寫到:第一種方案是大體維持現有計劃,即以適中的速度進行新武器裝備投資。
它要求對軍隊的規模稍作削減,以便節省經費,用於購置新裝備,更換舊裝備。
第二種方案是使五角大樓全面進入「軍事革命」,包括更快地在武器系統及軍
事指揮和控制網絡中採用電腦時代的技術。它最終可能意味著美國軍隊的作戰方式
發生根本性變化。
第三種選擇是上述兩種方案加以折衷。它要求軍隊的武器裝備採用傳感、瞄準
和通信方面的軍事革命技術,以應付五角大樓制訂戰略的人士所預言的許多任務。
經過專家們評估和總統的確定,認為第二種方案更貼近新軍事計劃,也更適合
美國在全球利益的要求。然而,五角大樓的高級官員們明白,選擇第二方案需要高
新技術的保障。
海灣戰爭之後,美國防部就根據國家安全戰略方針,研究了如何確保美軍的
「技術優勢」問題,頒布了新的國家科技戰略,確定了「七大重點技術領域」為軍
事技術政策的目標。
一是全球監視與通信。美軍確定,用呂年左右時間將現有的
獨立系統建設成具有大區域探測能力的一體化系統;將容量有限、獨立的信息
服務改建為超高容量的全球幹線系統,把作戰與情報的保障改善為嚴密的情報信息
流;使有限的容量應變能力提高為可全球部署的快速容量應變能力。這樣,美軍將
具有全球監視與情報、通信、指揮與控制能力。
二是精確打擊。美軍計劃到2005年左右,將現有的難以發現和殺傷機動目
標的系統,發展為全天候、一體化聯合精確打擊的系統體系;使現有不夠靈敏、快
速的系統,建成對時間敏感目標的聯合快速反應殺傷的系統;把戰場信息傳遞緩慢
的系統,改進為可及時地、按要求向操作者傳遞信息的系統;使新建系統獲得在夜
視、偽裝、遮蔽條件下晝夜作戰的能力。
三是空中優勢與防禦。美軍預計用5年的時間將擁有反擊未來的戰術彈道導彈
的低網率面的防禦能力;在擴大的作戰空域裡可有效對付裝備有先進對抗系統的隱
身飛機和隱身巡航導彈;對直升機和掠海飛行的導彈具有高殺傷概率的能力;具有
最佳資源分配和協同作戰的聯網武器系統。
四是海面控制和水下優勢。預計到2005年前,美海軍將具有較強的地區性、
淺水和第三世界敏感地區的防禦能力;完善的淺水和地區的作戰能力;多種武器平
台防護和重點防禦;性能先進的環境傳感系統和無人水下航行器及無人飛行器。
五是先進的陸戰。在這一領域中,將使未來美陸戰部隊達到容易部署、能在敵
方部隊作戰範圍以外執行各種任務的程度;具有綜合性的生存系統;可以增程發現
目標、識別目標和殺傷目標;裝備有電子地圖和戰況感知與情報輔助決策等先進系
統。
六是合成環境。美軍將用15年左右的時間,建成適合要求的合成環境,精確
重現世界某些地區,使擁有計算機的軍用系統均能在合成環境中互通;合成環境網
絡將把部隊、研究人員、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以及製造廠商們都聯結在一起,並
合成模擬
在戰場上。
七是經濟的生產模式技術。在這一領域中,將開發一體化的軍品生產模式,廣
泛採用柔性製造系統和智能控制技術,大大降低管理費用和生產成本,並確保產品
質量和數量。
隨著這些高新技術領域的突破和逐步注入美軍部隊,美軍的作戰能力將大為提
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對高級將領和下層軍官說:「你們一旦裝備
了高新技術,走到哪裡都能完成任務,武器是你們的上帝,世界是你們的家」。
為了使美軍官兵相信高新技術為他們未來作戰提供了什麼,五角大樓於199
7年呂月舉行了一次演講會,未來學專家、國防部高級規劃員歐文斯上將作了如下
講演,他說:在打擊目標上,美軍將有可能地從空中摧毀坦克。他說,戰爭在極大
程度上取決於開始階段的戰況如何。用靈巧炸彈彌補美軍在其他方面的不足,是可
以辦得到的。今後美軍打擊和摧毀敵軍的能力,已超過「沙漠風暴」擊敗伊拉克軍
隊時的能力。「華盛頓」號航空母艦運載的55架戰術飛機都配備了靈巧炸彈。載
彈量比「薩拉托加」號和「獨立」號在海灣戰爭爆發時裝備的同類炸彈多5倍。陸
軍通過增加對靈敏武器的使用,也日益增強了效力。今後坦克能在夜間擊中480
0米以外的目標,直升機能搜尋和擊中12公里以外的目標。到那個時候,一個坦
克旅將比今天的一個坦克師具有更致命的打擊能力。
在協調行動上,先進的雷達系統已經使四個軍種形成一個整體。美軍前不久在
北卡羅來納州沿海舉行的演習旨在證明,四個軍種通過協調行動可以取得更強大的
打擊能力。部署在岸上的陸軍「愛國者」導彈,利用海軍艦隻上裝備的「宙斯盾」
雷達系統跟蹤來襲的導彈。這種讓兩種武器系統彼此聯絡相互配合的方式,大大加
強了戰鬥力;在海灣地區發生危機的情況下,美國只需把「愛國者」導彈運送到地
點,無需把笨重的「愛國者」雷達
系統一同運去,而是由停泊在附近水域的海軍艦隻完成這一任務。
在偵察方面,衛星系統是統觀全球的眼睛。通過衛星、無人駕駛飛機和傳感器,
指揮官可以立即瞭解到200平方英里戰場上的一切情況。這種效果使人難以想像
出它的威力。陸軍已制定出使戰場「數字化」的雄心勃勃計劃,把坦克、兵員輸送
車及每個人在戰場上的位置用精確的信息聯繫起來。在戰場上空部署可停留12小
時的無人駕駛飛機,偵察敵方陣地的情況,截獲敵方的通信。
歐文斯最後說,信息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未來的軍隊將越來越多地為爭奪信息
的控制權而戰。計算機就是戰場。未來作戰我們將無需經過戰場較量就能使對手知
道他已完全失去控制了。比如說,對手發出一道命令,但其部下接到時已成了相反
的意思。
騙過敵方的計算機,是未來電子戰的一種發展。
高新技術將改變未來戰場,也改變著和平時期的部隊訓練方式。陸軍訓練和條
令司令部弗蘭克斯上將嚴肅地對其司令部的人員說:「未來戰場是數字化的戰場,
但數字化並不能打贏戰爭,要打贏未來戰爭還得依靠訓練有素的官兵,因此,高新
技術為部隊訓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今,美軍的訓練是按照高新技術的要求和未來數字化戰場的需要進行的。從
單兵戰術技術到師團戰術,每年都有新的科目,年終還要進行綜合性訓練。美國的
一本軍事雜誌記述了陸軍某師於1994年6月進行的一次演練的實況:……凌晨
1點40分,某數字化師師長史密斯少將坐在戰鬥指揮車中的「聯合星」計算機終
端面前,通過顯示屏聽取助手的匯報。
情報助理參謀長介紹了有關敵防禦部署的某些細微變化;作
戰與訓練助理參謀長很快提出沒有發生太大變化的意見。預定在10分鐘之後
開始人力準備,而後先頭旅越過進攻出發線。
此時,屏幕上顯示出軍長就10分鐘火力準備提出的有關問題,史密斯少將立
即作了回答。10分鐘密集而精確的「火力準備」將保證摧毀在6個突破地段敵陣
地上的全部車輛。
該師作為「力量投送陸軍」的一部分,7天前已處於戒備狀態,並由民航後備
航空隊部署到戰場,在6小時內卸載了預置船上的所有裝備。此後,該師為實施進
攻作戰進行了72小時不間斷的準備工作。
幾分鐘後,「俠士」新型自行榴炮和多管火箭炮將開始火力準備。敵人在5公
裡範圍內的所有陣地位置,已被無人駕駛飛行器識別和測定「科曼奇」武裝偵察/
攻擊直升機對情報加以核實,並立即通過改進的數據調製解調器向火力指揮中心發
出十位數方格坐標參數。敵人的所有車輛將被首發命中的精確打擊火力全部摧毀。
待突破地段上的敵人裝甲車輛陣地被摧毀後,史密斯少將的炮兵部隊將一舉消
滅敵炮兵,使其無還手之力。在史密斯少將所指揮的機動部隊中,從「艾布拉姆斯」
主戰坦克到支援排的重型高機動性作戰卡車,都可以從計算機屏幕上看到各突破地
段的具體方位。
在進行了電子演練之後,各旅旅長已於前一天報告史密斯少將:所有戰鬥車輛
都通過定位導航系統確定了自己的前進路線。
各部隊在此前的2小時內至少對6種作戰想法進行了計算機模擬演練,並且都
取得了「勝利」。
部隊不知道突破地段的位置或在途中迷失方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儘管
如此,史密斯少將仍將對每個突破地段上的敵我雙方施放多諾煙幕。事實上,通常
用來迷惑敵人的各種措施都是欺騙計劃的一部分。史密斯少將的師雖然疏開配置在
廣闊的地
域內,但由於有了數字化手段,該師可在幾分鐘之內「集結」,協調好所有的
戰鬥力量。
史密斯少將注視著「聯合星」計算機終端屏幕,目睹了「火力準備」的開始。
敵預備隊毫無動靜。聽到從頭上飛過的「阿帕奇」和「科曼奇」直升機的轟鳴聲,
他無比高興,因為它們正在突破地段建立直升機作戰陣地,以防敵軍反撲。通過作
戰指揮屏幕,戰場形勢盡收眼底。此時,史密斯少將最終確信,他的師將在10點
以前準時到達80公里以外的目標地域。他通過車內通話系統命令車長隨先頭旅開
始機動……
這次演習,把信息時代的技術運用到現代戰場上,並使其所能發揮的巨大威力
即將得到證明。
美軍不僅按新軍事計劃要求組織部隊進行訓練和演習,而且用高新技術加快海
外部署,以在世界各地實現新軍事計劃,確保
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從克林頓第二任期開始,美軍按照新軍事計劃的要求,逐步部署好海外各地的
兵力。國家安全委員會顧問羅斯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利卡什維利在1997年
的安全例會上,同國防部的高級官員一起,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討論了海外作戰方
案。
這次例會主要討論了四種情況:一是波斯灣的突發事件;二是朝鮮半島的事變
;三是波斯灣和朝鮮半島同時發生大規模戰爭;四是某地區發生小的突發事件。
國防部高級研究人員首先陳述了波斯灣作戰方案的情況。他說,預想5年之後,
伊拉克軍隊恢復了元氣,對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北部地區再次構成威脅,並迅速將
部隊部署在達成作戰目的的地方,接著佔領了科威特及其石油設施。對此,美對海
灣合作委員會要求立即作出反應,在聯合國的干預下,美、埃、法。
德、英等組成維和部隊,其中美投入5個陸軍師、1個裝甲騎兵
團、2支海軍陸戰遠征部隊等。該計劃是針對伊拉克使用大規模毀傷武器冒險
進攻而制定的。方案設想,美軍從伊拉克向伊科邊境調動部隊開始即向海灣地區部
署部隊,20天左右部署完畢。
外交調解期間完善行動方案,伊人侵的2個月發起反攻。美軍先是在離重要港
口和石油設施盡可能遠的地方阻止住敵進攻。後續目標是恢復原先的邊界,摧毀伊
核生化武器及其進攻能力,規定美軍應發起反攻後的7到14天內取得勝利。
模擬演練顯示,方案可行。
朝鮮半島預案是設想在2000年,北朝鮮向南朝鮮發起突然進攻,其主要目
標是殲滅美國駐韓部隊。北朝鮮以7個軍的兵力直攻漢城,以2個軍的兵力沿東海
岸南下,其特種部隊潛入美軍戰線後方,攻擊交通樞紐,從事各種破壞活動,人侵
的總兵力為52。5萬人。估計北朝鮮屆時將擁有15-25件核武器的「有限核
能力」和進攻性化學和生物戰能力,因此,要求「盟軍部隊必須作好在核生化條件
下作戰的準備。」
戰爭爆發後,美國派出5個陸軍師,2個海軍陸戰師,2個海軍陸戰隊航空兵
聯隊和2個海軍陸戰隊支援大隊,720架空軍戰鬥機和100架轟炸機,5 N
航母攜載270架海軍戰術飛機,三軍種的特種作戰部隊。總統還將徵召20萬後
備役人員服現役。
南朝鮮將投入5個機械化師、23個步兵師、2個海軍陸戰師和4個裝甲旅的
兵力。作戰預案預計。在北朝鮮人侵後的40天,美軍將作好反攻的充分準備。美
軍大約需要3個月才能取得勝利。
模擬演練顯示,此方案雖基本可行,但存在不少問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沙
利卡什維利提出了若幹完善意見。
類似波斯灣與朝鮮半島同時爆發大規模戰爭的樣式,是克林頓新軍事計劃中最
具典型的「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樣式,由國防部副部長親自介紹,與會者也更為
關注。這裡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同時向兩場戰爭輸送物資的數量和效力如何。
方案寫道:當美國向朝鮮輸送了足以發動反攻的兵力之後,國家指揮當局將把
海運和空運的重點轉向科威特。對於這種「扭轉」戰略來說,專門的高素質的部隊
或性能很好的武器,諸如轟炸機、F-117A隱形戰鬥機、EF-111電子干
擾機和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飛機是十分重要的。朝鮮戰爭一取得勝利,將
立即把許多部隊調往科威特。屆時,美國參加維和行動的部隊也將撤出來參戰。
模擬演練顯示,不僅物資運輸的數量和效力存在很多矛盾,兵力部署和使用也
存在不少漏洞。對此方案的討論幾乎回到了三年前對新軍事計劃出台時的情景。
空軍參謀長梅裡爾。麥克波克的發言很有代表性,他說:「波斯灣和朝鮮半島
兩場戰爭同時打,風險是至關重要的。重型轟炸機可能短缺,以及它們在作戰前不
能得到投放精密制導炸彈的裝備這一事實。」他進一步指出:「我很難想像我們
(空軍轟炸機)
在這個10年的中期能打兩場朝鮮戰爭或兩場越南戰爭。「
從對方案的討論到能否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的爭論,共花費了一整天時間,沒有
結果,不了了之。
關於世界某地區發生的小規模的事件,是預想X國內孕育著一場大規模暴亂,
美國的僑民和設施受到威脅。該國試圖進行經濟改革,但多數改革措施均未奏效。
暴亂參加者主要由毒品走私商資助。有少數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僑民被一個最極端的
暴亂集團扣作人質。X國政府要求美國援助,於是美國出兵干涉。美軍首要的目標
是「以空降或從海上登陸方式強行進人並攻佔已查明的人質所在地」,這一低強度
也可能是中強度的軍事行動可能在7到10天之內結束。美國派出的部隊包括:l
個航母戰鬥群、1個海軍陸戰隊兩棲戒備大隊、1個空軍混編聯隊、1個陸軍軍。
模擬演練顯示:預案既像伊朗人質危機的重演,又像是巴拿馬城的再次轟炸。
大家不置可否。
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美國是一個軍事強國。無論是親美還是反美、是崇美還
是仇美,都不能否認美國軍事強大的客觀存在。美國的當權者正是借助強大的軍事
力量,推行其強權政治。
20億噸當量的美國核彈,隨時可將地球毀滅;浩渺蒼穹,密佈著美國的偵察
衛星,無垠長天,飛行著美國的作戰機群,茫茫大海,游戈著美國的海軍艦隊,世
界的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處於美國的監視之中,有誰不聽他們的指揮,炸彈、導
彈都可能掄向誰。美國人為建立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軍事強權而自得,為收穫了前
所未有的「美國安全」而驕傲,但正是他們的強大軍事和強權政策,給人類帶來了
戰爭災難。
歷史和現實還證明,美軍的強大並不是不可戰勝的。美軍有過不少輝煌的勝績,
但也有恥辱的戰敗記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進行的三次大規模局部戰爭中,僅
有海灣戰爭獲勝,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均遭到失敗。在索馬裡,驍勇善戰、裝備大
批直升機和先進偵察設備的美軍特種部隊,面對手持大刀、步槍的索馬裡人一籌莫
展,損兵折將,洋相百出,最後不得不狼狽退兵。
事實上,強大的美國軍事機器也並非無懈可擊。從戰略上看,美國的軍事力量
雖然在世界上拔尖,但並不足以與全世界對抗,不足以為美國戰爭機器提供征服整
個世界的能量。隨著世界走向多極化,大國經濟力量對比日趨平衡,美國難以獨領
風騷。
而且,美國的擴張主義目標是以對他人權益的踐踏為核心的,這一不合理性決
定了它的行為具有天然的政治脆弱性,因此在其軍事行動中通常表現為國民強烈反
對,世界一體聲討,這絕非物質力量的強大所可以完全彌補的。
美軍的高技術武器雖然神奇無比,但在特定條件下一些低技術手段即可將其制
服。海灣戰爭中美軍先進的作戰飛機經常面對濃雲無功而返,「火眼金睛」的偵察
飛機和衛星無法辨識伊軍設
置的假目標,「百發百中」的「愛國者」導彈實際命中率不足50%。可見,
高新技術並非萬能。
我們不贊成美國的軍事強權,因為軍事強權將給人類帶來威脅和不平等!
我們要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在反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道路上與世界人民
共享安全,共享繁榮!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