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傑克遜立功美英言和簽約,戰後美軍職業化初具規模】
英軍兵敗麥克亨利堡後,並未善罷甘休,經過充分準備,又發起了新奧爾良戰
役,企圖以此征服美國。
在新奧爾良與英軍對陣的是安德魯。傑克遜將軍率領的聞名全美的鋼鐵部隊。
這支部隊不僅抗擊英軍火燒白宮的部隊所不能相比,就是固守麥克亨利堡曾使英軍
受挫的文米斯丹德的部隊與之比起來也為之遜色。這支部隊不僅整體素質優良,戰
術技術水平好,而且他們有一位有著旋風般的戰鬥作風和鋼鐵般決心的指揮員——
安德魯。傑克遜將軍。
安德魯。傑克遜這位傳奇人物,1767年3 月15日在南卡羅來納出生,是個遺腹
子。幼年時,安德魯的家鄉雖不曾是兩軍對壘的戰場,但老百姓都仇恨英殖民軍,
仰慕大陸軍,為北美人民的勝利而高興。這在他的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了熱愛祖國和
為祖國而戰的種子。1779年,長兄休。傑克遜在斯托尼渡口作戰中犧牲,這更加堅
定了他參軍打仗、為兄報仇的決心。第二年,傑克遜與二哥羅伯特。傑克遜一起加
入了當地游擊隊,他當了一名通信兵。
1781年春,弟兄倆在一次遭遇戰中不幸當了俘虜。英軍軍官對他們打罵、百般
凌辱,命令傑克遜為一個軍官擦皮鞋,他堅
決不從。為此激怒了這個軍官,這個軍官舉刀就向他頭上砍來,他抬手護頭,
結果左手和頭部被砍傷,留下了兩處傷疤。兄弟倆在被英軍監禁期間都染上了天花。
當母親沒法到英軍營把兩個生病的兒子接回家時,二哥羅伯特。傑克遜兩天後就病
亡了,傑克遜一直發燒昏迷,數月後才治癒。
傑克遜終生不會忘記身上兩處傷疤的恥辱,不會忘記在英軍監獄所受的虐待。
他盼自己快快長大,去指揮千軍萬馬與英軍拼殺。可不巧的是,他病癒不久,獨立
戰爭就基本結束了。
進人十九世紀,美英關係日趨緊張,新生的美國不得不從各方面做好戰爭準備。
1802年,傑克遜接受了他有生以來最光榮。
最重要、也是他夢寐以求的任命——田納西州武裝部隊司令官,軍銜少將。這
儘管還是個榮譽性職位,但它畢竟實現了傑克遜少年的夢想。
1812年,美國宣佈對英國作戰。傑克遜認為為國立功的機會已到。他立即提出
率領他的2500人的民兵師團開赴加拿大,佔領魁北克。但麥迪遜總統認為他與前副
總統伯爾的陰謀有牽連,未能批准他的計劃。底特律被英軍攻陷後,傑克遜再次提
出要親自把它奪回來,同樣無人理睬。
這年年底,傑克遜被任命為田納西州志願軍少將。第二年初,他和他的部隊奉
命開往密西西比河準備攻打佛囉哩達,1813年冬季,經過艱苦行軍,他們到達了目
的地,但他在那裡接到的卻是遣散軍隊的命令。傑克遜拒不服從這一命令,率領軍
隊返回田納西。
一路上,他同部下同甘共苦,把馬匹讓給傷兵騎,自己徒步走完全程。士兵們
非常佩服他的這種精神,說他「堅韌得像老山核桃木一樣」。在士兵心目中,老山
核桃木是世界上最硬的東西。
從此,他在軍隊中贏得了「老山核桃」的稱號。
這一年,當傑克遜在密西西比河一帶駐地待命時,曾發生了
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
一天,傑西。本頓與傑克遜的一位朋友決鬥,好斗的傑克遜前來為他的朋友當
助手。由此遭到傑西的弟弟、陸軍中校托馬斯。哈特。本頓的辱罵。不久,本頓兄
弟全副武裝來到鎮上。在一個狹窄的小道上與傑克遜相遇,傑克遜一隻手拿著馬鞭,
另一隻手握著手鎗攔住了托馬斯。哈特。本頓的去路。結果,本頓搶先向他開槍。
子彈打中他的肩膀,傑克遜慢慢地倒了下來。托馬斯。
哈特。本頓又向他連開數槍。傑克遜右胳膊中了兩彈,一連幾天臥床不起。醫
生勸他割掉受傷的胳膊,卻被意志堅強的傑克遜斷然拒絕。由於治療及時,傷勢慢
慢好轉起來。但是,他胳膊裡的子彈卻帶了19年,直到他當總統以後才取出來。
這年秋天,傑克遜正養傷的時候,聽說紅鷹首領率領克裡克印第安人攻佔了密
西西比河居民點,殺死了200 名白人居民。於是,他帶著一支受傷的胳膊,命令部
隊全副武裝,向南開發。
1813年12月的第一個星期裡,他兩次打敗了小股的克裡克人。
當軍隊停留在現在的亞拉巴馬荒涼的腹地時,卻得不到任何給養。士兵們受凍、
挨餓,思鄉心切。這使許多志願兵和民兵服役期滿後想離開部隊返回家鄉。傑克遜
威脅說要槍斃膽放回家的人,並憤怒地宣稱,「寧願死亡,決不後退」。
不久,情況開始好轉,給養和援兵很快得到了補充。傑克遜於1814年3 月27日
率領2000士兵與8000克裡克人在馬蹄灣打了一仗。
作戰中,傑克遜指揮靈活,並派出他的盟軍和志願軍騎兵堵死印第安人的退路,
同時猛攻敵軍的工事,打得紅鷹軍團龜縮一團。於是,美軍大開殺戒,徹底消滅了
印第安人。甚至連傑克遜也承認「殘殺慘不忍睹」。
克裡克人的戰鬥力量在這方圓上百英畝的沖積地上被消耗殆
盡,「馬蹄灣戰役」結束了克裡克戰爭。
這年5 月,當英軍準備向新奧爾良發起進攻時,傑克遜已成為美國正規軍少將,
指揮包括路易斯安那在內的第7 軍區。他的職責是阻止英軍人侵新奧爾良。
現在,英軍已經來到陣前,指揮官是聲名顯赫的常勝將軍科克倫,這個海軍中
將在切薩皮克灣獲勝後,又在牙買加制定了新的作戰計劃:先佔領莫比爾,再派陸
軍進軍密西西比河,然後順流而下,進攻新奧爾良。
除了海軍外,英軍部隊還有陸軍,由英內閣任命的愛德華。
帕克南爵士任指揮,但在艦隊啟航時他尚未趕到牙買加,於是由基恩將軍代理
指揮。
新奧爾良位於距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僅有100 英里的上游地區,周圍是沼澤和蘆
葦蕩。一位英國軍官說,如果部隊「能得到飛鳥的幫助,或是能踏著長滿鱗甲的鱷
魚脊背進軍」,他們就能直接攻進新奧爾良。
戰役開始時,傑克遜懷疑英軍會從陸路進攻。果然不出所料。9 月中旬,英軍
向莫比爾的主要防禦工事鮑耶堡進犯,被嚴陣以待的傑克遜部隊擊退。三個星期後,
傑克遜又進行了反攻,佔領了彭薩科技。傑克遜的警惕使得英軍無法按科克倫所選
定的路線進軍,他們希望徵集成千上萬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前來相助的計劃也化
為泡影。
傑克遜封鎖了通往新奧爾良陸地的通道後,又急忙趕回新奧爾良。頻繁的戰鬥
使傑克遜的身體出了些毛病,但人們從他那鷹一般的眼睛裡射出的憤怒目光中可以
感受到,在他那消瘦的外表下面掩蓋著堅強的力量。
返回新奧爾良後,傑克遜對敵人可能進攻的路線作了研究,決定對其中的6 條
路線嚴加防守。為了保衛新奧爾良,他召集了一支「世界化的軍隊」,其中包括一
些海軍陸戰隊士兵、水手,
幾個正規團,田納西和肯塔基的民兵和志願兵,路易斯安那的民兵,2 個旅的
新奧爾良自由黑人,還有800 名海盜。
面對傑克遜的阻擊,英軍也絞盡腦汁研究最佳的進攻路線。
終於一支部隊神不知鬼不覺地跨過了博格納湖,他們還發現了一條通往內陸但
卻不知為什麼無人防守的路可以直逼城下,順利進至離城關只有9 英里遠的地方。
消息傳到傑克遜那裡後,傑克遜聲言,「不能讓英軍在我們的土地上過夜」。於是,
他率軍乘夜襲擊了基恩的陣地,英軍的刺刀與美軍的刀斧相互砍殺,展開了一場混
戰。
這次戰役被稱為第一次新奧爾良戰役,雙方幾近打成平手,傑克遜損失少些,
略佔上風。但從戰術需要出發,第一次新奧爾良戰役後,傑克遜後撤了兩英里,在
寬闊而又無水的羅德裡格斯運河後面30碼的地方修築了防禦陣地。陣地右臨密西西
比河,左靠長著柏樹的沼澤,使敵人很難從側面發動進攻。陣地前方是一片開闊地,
可在傑克遜部隊火力的控制之下。
聖誕節那天,英內閣任命的陸軍指揮官帕克南趕到戰場,並於12月28日和元旦
對美軍發動了兩次進攻,雙方又打成平手,這兩次戰役被稱為第二次、第三次新奧
爾良戰役。第四次戰役發生在1 月8 日,帕克南派遣回個西印度群島的黑人團強行
通過沼澤,主攻路線沿沼澤地的柏樹邊緣進行,並把一支預備隊部署在戰場的中央,
以備急用。還命令一個縱隊沿密西西比河大堤向前突擊,可謂多管齊下。不僅如此,
他還率一路步兵渡過河對岸,襲擊美軍炮兵。
英軍原計劃在晚上發起進攻,但因故耽誤了一些時間,戰役發起的時間只好被
推遲至第二天清早。剛好這天早上有大霧,濃濃的大霧遮掩了他們的行動,似乎讓
英國人交上了好運。大霧消散時,他們離美軍的陣地還有650 碼。接著,一場廝殺
開始了。
到上午8 點半,戰鬥結束,大約有2000多名英軍橫七豎八地躺在開闊地上。當
傑克遜得知美軍的傷亡人數還不到50名時,他振臂高呼:「造物主之手在冥冥中庇
護了我的士兵。」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這一勝利竟對1814年聖誕節簽訂的《根特條約》毫無影響,
因為幾乎從戰爭一開始,談判也就隨之開始了。
談判中,在反對拿破侖的戰爭中與英國結為盟友的俄國,表示願意出面做調解
工作。戰爭初期失利的美國接受了這一建議,但英國卻拒絕了沙皇的斡旋,建議直
接談判。
這得到了麥迪遜總統的響應。但到談判開始時,拿破侖已被擊敗,英國不再急
於締結和約,而認為1814年的攻勢將使自己在談判中處於更為有利的討價還價的地
位。
然而,由於20年來幾乎連綿不斷的征戰,英國人已疲憊不堪,因此,英內閣不
準備為了新大陸的領土或印第安同盟者的利益而長期進行戰爭。
當普雷沃斯特撤退以及科克倫在巴爾的摩受挫的消息傳到英國時,英國同意議
和,條件是恢復戰前狀態。《根特條約》僅僅表示結束敵對狀態,隻字未提戰爭的
起因。
美英之間的戰事結束了,英國對美國中立權的侵犯也停止了。雖然美國既沒有
得到加拿大也沒有得到佛囉哩達,但它也沒有損失一寸土地。西北部印第安聯盟的
毀滅以及克裡克人的失敗使美國人不再害怕那些在密西西比河以東曾強盛一時的部
落了。
在談判完結之後,第四次新奧爾良戰役的勝利消息傳到了華盛頓,雖然這只是
遲到的消息,但仍使整個國家歡騰起來,過去遭受的挫折和失敗似乎都從人們的記
憶中統統消失了。
新奧爾良戰役的徹底勝利,宣告了1812年開始的美英戰爭的結束。消息傳遍全
國,傑克遜成為全國人民心目中的戰爭英雄。那些曾打垮了英國身經百戰的正規軍,
並在民兵制度名存實
亡的情況下為民兵理想增光的肯塔基和田納西皮毛獵人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偶像。
新奧爾良戰役的勝利,還有其更深層的意義,例如:當戰事不利的日子,新英
格蘭曾有一些人秘密地召開了一個會議,他們決定派代表去見麥迪遜,要求麥迪遜
結束戰爭,否則新英格蘭各州將宣佈脫離合眾國。但當代表到達華盛頓時,報上已
刊登了傑克遜將軍在路易斯安那大勝的消息,所以他們沒有敢去見麥迪遜。
同時,新奧爾良戰役的勝利還刺激了政府對軍隊方面給予更多注重,這期間美
軍最為成功的成就,就是藉著戰爭之餘威,軍隊也開始了職業化進程。
這次戰役結束後的第二年年初,詹姆斯。麥迪遜總統在對國會講話時出人意料
地引用了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的觀點相近的話:經驗「表明,保持一定程度的戰
略不僅是防患於未然的必不可少的條件,而且為維護持久和平提供了最好的保證。」
總統的講話旨在要求國會維持一種國防體系,這種體系應類似於聯邦黨人長期倡導
的那樣: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來保衛通商;要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來保衛海岸線;
還要有一支名符其實的正規陸軍和整編過的民兵守衛邊疆,抵禦入侵者。
雖然國會不願觸動民兵組織,但對其餘各項要求都表示贊同。不久,國會授權
建造的大部分艦隻都慢慢地建成了。但由於沒仗可打,海軍部只能將艦隻閒置不用,
遇有勤務,在很大程度上則依賴於小型軍艦。
小型艦隻也確實夠用了,因為這時美國海軍的基本責任是保
護美國日益擴大的外貿,對貿易造成威脅的不是大國,而是那些擁有小型快速
船隻的海盜和非正規的私掠船。但美國海軍的建設仍在按計劃進行,到1843年,海
軍已建成了6 個分艦隊。
這些分艦隊,在一個海軍委員會的協助下由海軍部長管理。
但是,這個委員會極端保守,對軍事技術的革新持反對態度。因此,國會於1842
年取消了這個委員會,代之以五個局:船廠船塢局,造船、裝備和維修局,醫藥衛
生局,補給服裝局和軍械水文局。各局的設立開創了專業管理的新時代,各局局長
獨立工作,並向海軍部部長報告工作情況。
在重視海軍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十分重視海岸防禦工事——麥克亨利堡這個名
字已銘記在人們心中。人們形容說:新型軍艦就像國家的利劍,而新堡壘則是盾牌。
因此,1816年國會撥款80多萬美元執行一項新的築壘計劃。這個新築壘計劃在和平
時期有條不紊地進行,並且持續不斷。
海軍得到了加強,陸軍的建設同樣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僅實力得到加強,
而且其官僚機構也經歷了一次重大改組。1815年3 月,國會批准建立一支1.2 萬人
的陸軍。除戰時和特別危急的情況外,這是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支陸軍。
在此基礎上,1816年頒布了兩個法令,使參謀部得以擴大和改善,確保了其穩
定性。該機構幾乎原封不動地一直保持到20世紀。
此外,政府還決定將陸軍的組織機構劃分為戰區和部,各由一位指揮官獨立指
揮,由陸軍部長進行協調。到1821年,國會將陸軍高級指揮官削減到只保留一名少
將和兩名准將時,被門羅總統任命為管理軍事的約翰。卡爾洪不失時機地建立起一
個集中指揮體系。他命令唯一的一位陸軍少將雅各布。布朗為總司令。
按照這樣的進程,美國軍備將前程無量。但到了 1819年,美國發生了經濟恐
慌,國會對陸軍的友善態度就此中止了。1820年,國會讓卡爾洪起草一份計劃,將
陸軍裁減至6000人,對此,卡爾洪提交了一份文件作為答覆,這份文件可以稱得上
是美國歷
史上最重要的軍事文件之一。
卡爾洪斷言:依靠民兵是不切實際的,國家必須依靠正規軍隊;他建議在和平
時期建立一支「彈性」陸軍,可以在戰時隨時擴充而不影響其戰鬥力。
他的基本原則是:當戰爭爆發時,「既不需新改組也不必組建新軍隊」。他的
做法是:在和平時期,陸軍應保持完整的連和團的建制,作戰軍官和參謀軍官都應
滿編,但士兵數量可以減少。到了戰時,這些現有的部隊即可通過募兵來達到滿員。
新兵將得到富有經驗的軍官的訓練。
卡爾洪對政府說:軍隊平時與戰時之間的過渡應井然有序地進行,這樣就能避
免虛弱和危險。根據卡爾洪的建議,保持一支6000多人的陸軍,一旦遇到戰爭即可
隨時擴編一倍,而不需增加一名軍官或一個連的建制。
但是,卡爾洪的這一建議與某些國會議員的主張不大一致。
有人認為,政府最出色的特點之一,就是易於進行戰爭。於是1821年3 月,國
會拒絕了卡爾洪建立「彈性」陸軍的建議,取消了幾個團的編製並削減了軍官人數,
將陸軍進行大幅度裁減。
然而,卡爾洪的觀點卻不脛而走,得到那些認為正規軍應成為戰爭基礎的人的
支持。
支持卡爾洪的人這樣說:無論政客們如何頌揚民兵,也無論國會如何縮減陸軍,
正規軍仍是國土防衛的第一道防線。他們還認為,依靠普通民兵來增強正規軍是不
切實際的。1812年的戰爭已經證實了這一點。除了在巴爾的摩和新奧爾良外,在其
它戰場的戰鬥中,民兵都表現極差。在這樣的氣候下,總統也不再敦促了,國會也
停止了辯論,各州向陸軍部上報的關於民兵的統計報表也急劇減少。民兵只是在7
月4 日國慶節的慶典中才出現。
雖然民兵制度消亡了,但戰後志願民兵部隊部分地填補了普
通民兵制度消亡後留下的空缺。為保留老式的榮譽炮兵連和其他傳統的志願民
兵部隊,民兵法允許各州設志願民兵連。由於這種原因,1815年後全國掀起一個志
願民兵運動,在北方尤其突出。
在紐約、馬薩諸塞和康涅狄格等州,狂熱的志願民兵們儼然是一支正規軍隊。
若干年後,富蘭克林。皮爾斯總統在他任期的第二個年度咨文中讚揚了「軍隊
長期奉獻的精神,和軍隊作為一種核心力量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在危急時刻,志願
民兵會圍繞這個核心迅速集結起來。」
皮爾斯的這些話,實際上等於承認了1812年戰爭以後軍事政策的重大變化。即
將熱情的志願民兵來加強職業化的正規軍。
在由卡爾洪發起並由皮爾斯總統推動的軍隊的職業化進程中,西點軍校成為軍
隊職業化的重要支柱。
這所軍校全稱是西點美國陸軍軍官學校。由於它坐落在紐約州奧蘭治縣山區哈
得孫河西岸的西點,因而通常被人們稱作「西點軍校」。
西點軍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美國獨立戰爭時期。那時,橫貫南北的哈得孫河是
一條極其重要的貿易、交通大動脈,控制了這條河,將會在戰爭中占明顯的優勢。
英美雙方都認識到了哈得孫河的重要戰略地位。只要佔領了西點,就可以扼守住狹
窄的河流轉彎處,封鎖英國艦隊的內陸水上通道。1778年1 月,華盛頓將軍決定在
西點地區建立一個先進的、能夠互相支援的防禦體系。建成後,1779年,華盛頓將
他的司令部也搬到了這裡。
在司令部搬到這裡之前,華盛頓將軍在指揮美國大陸軍時,常常感到缺乏訓練
有素的職業軍官和炮兵專業人員。於是,1775年年末,華盛頓任命26歲的亨利。諾
克斯上校擔任他的炮兵司令。戰爭一開始,諾克斯就積極要求創建一所美國陸軍軍
官學校。他不斷地在軍內外大聲呼籲,但最高權力機關——大陸會議
對建立軍校一事並未認真考慮,而是拖延,直至戰爭結束。
獨立戰爭勝利後,戰爭的經驗教訓使當選為總統的華盛頓。
國務卿傑斐遜、國防部長諾克斯和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等一致主張創建一所專門
為戰爭服務的軍事學校。華盛頓說:「我一直認為這樣的一所學校對國家來說是必
不可少的,它與國家的命運休戚相關。」
這樣,在華盛頓的倡導下,1794年5 月9 日,國會通過一項議案,表述了創辦
軍校的思想。但由於國會內部對此看法不一和戰後的財政經濟困難,軍校遲遲未能
正式建立起來。
但是,諾克斯的理想並沒有被遺棄,美國國內外的有識之土一直在努力使之變
為現實。8 年後,這一天終於來了。新當選的總統托馬斯。傑斐遜 1802 年在第
七屆國會第一次會議上通過的一項提案上簽字,支持在紐約州西點創辦美國陸軍軍
官學校。同年7 月4 日美國獨立紀念日這天,美國陸軍軍官學校正式宣佈成立,從
而揭開了其輝煌歷史的第一頁。然而,這第一頁是那樣的難寫,當時除工作人員外,
學校僅有正式學員10名。
軍校的第一任校長是喬納森。威廉斯。他於1750年5 月20日出生在波士頓一個
富商的家裡。他的叔父是大名鼎鼎的美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聞名
世界的《獨立宣言》和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的起草人之———富蘭克林博士。儘管威
廉斯從未穿過軍裝,但傑斐遜毫不猶豫地委任他為第二炮兵團少校,同時讓他負責
全國的防禦工事和仍處在醞釀之中的軍事學校。
在1812年至1815年的第二次英美戰爭中,一批西點英雄脫穎而出。在上戰場的
西點畢業生中,116 的人在戰鬥中犧牲;114 的人負傷;活下來的人中有1 乃因表
現卓著而晉升。西點人在硝煙中經受住了考驗,並且給美國軍隊和美國人民留下了
良好的形象。
戰後,從軍隊的職業化需要出發,西點軍校在美國越來越受到重視,門羅總統
任命了新的校長西爾韋納斯。塞耶上尉。塞耶上尉曾研究過法國軍校教育和築壘學。
塞耶在任職期間起用丹尼斯。馬漢為代言人,努力將法國的專業化標準移植過來。
馬漢是軍事工程及民用工程教授,但他還堅持在自己的頭銜上再加一條:戰爭藝術
教授。當時沒有工程和戰爭方面的教科書,他就自己撰寫。
馬漢是1820年進入西點軍校的學員,1824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留校當
了兩年教官。後來,西爾韋納斯。塞耶校長派他去法國學習軍事工程和築壘。1830
年他回學校執教——在那裡工作一直到去世。
馬漢寫的教科書被通稱為《前哨》,是美國軍事研究的早期經典之作,主要是
依據拿破侖的觀點來寫的。
1846年,馬漢原來的學生亨利。哈勒克撰寫了一本名為《戰爭藝術和科學的原
理》的書,儘管該書仍以法國軍事理論家若米尼(及馬漢)對拿破侖的描述為依據,
但卻比其導師的書在研究軍事理論方面更有獨立見解。這些軍事著作的主要內容有
:——給軍事理論體系確定定義和內涵。馬漢把軍事、戰爭看作是一門專業藝術,
因此,他力圖給這門藝術確定一個應有的內涵。他認為,軍事藝術可以劃分為四個
不同的分支,即戰略、設防或工程、後勤和戰術。有關這門藝術的廣義論述又可開
辟出另一個分支,稱為戰爭政策或戰爭與國家事務的關係。
——承認進攻的優越性,但主張迂迴的機動進攻。若米尼、馬漢和哈勒克都承
認進攻具有優勢。馬漢認為:「只有進攻才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即使在戰略防禦
中,攻擊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又說:「如果試圖對陣地堅固之敵發動進攻,就不
該進行直接進攻,而應採取間接的方法,即用計謀的詐術的方法。」
——重視要塞的作用。無論是馬漢還是哈勒克都主張美國應
實行「自衛自保」的防禦戰略,由此出發,他們都充分肯定堅固防禦工事的力
量與價值。並預言如果「美國每個主要港口建立強大防禦工事的計劃得以實現,那
就能保證各個主要居民中心免遭艦炮的嚴重破壞,並可防止入侵者得到使用港口的
機會。」
——重視偵察、警戒、機動的作用,主張謹慎的作戰。強調給敵人造成最大的
損傷,而我們自己受到最小的損失,這是軍事上的格言。只有不懂得勝利的真正目
的的人才會忽視它。
丹尼斯。馬漢和亨利。哈勒克的軍事觀點儘管還並不成熟,但他與美軍的職業
化建設相配套,不僅對當時美國建立以正規軍為主的國防力量、加速軍隊職業化進
程起了輔助作用,就是對後世美國國防政策也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