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本書是湯姆·克蘭西第三部非小說類的軍事著作,是他和美國前特種部隊司令、退休中將卡爾·斯廷納合
著的一本記實性著作。本書詳細介紹了美國特種部隊誕生、發展的歷史以及它所參與的許多重大軍事行
動,提供了有關美國特種部隊的招募、選拔、訓練以及領導體制等方面的資料。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特種兵已經開始發揮其獨特的作用,但美國軍方一直視這些戰鬥「精英」為另類,
對他們非傳統的戰鬥方式嗤之以鼻,視其為「雜耍」。然而,1980年,在53名美國人在伊朗德黑蘭成為
人質後,美國軍方發現,傳統的以蘇聯和東歐為假想敵的軍事作戰方式根本無法應付恐怖主義這種新的
世界威脅,從此特種部隊的命運大為改觀,開始登上歷史舞台的中心,逐漸成為各種重大政治和軍事活
動的重要參與者。本書主要圍繞著卡爾·斯廷納將軍的軍事生涯展開:50年代作為特種兵生涯的開始,作
為「綠色貝雷帽」在越南的參戰,在中東地區組織和參與的各項秘密任務,直至最終成為美國特種部隊
司令的經歷。基於斯廷納將軍的親身經歷,書中披露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真實細節,比如越南戰爭期間
美國特種部隊與北越部隊的交鋒,美國入侵巴拿馬、推翻諾列加將軍的詳細過程,1985年阿希爾勞羅號人
質劫持事件,1990年沙漠風暴期間美國特種兵參與的軍事行動等。
內幕
美國特種部隊
第一部分:1985年10月7日星期一
死亡的威脅無處不在在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聯合特種作戰特遣部隊司令卡爾?
斯廷納准將在結束早晨的跑步鍛煉返回的時候,在營區大門口遇到了他的情報處處長邁
克?弗林上校。
「在地中海上有一艘游輪被劫持,」弗林上校冷靜地向他報告,語氣中帶著幾分急
切。「船上很可能有美國人。」
其他任何組織都沒有能力從公海上把這艘游輪奪回來。斯廷納知道肯定會動用他的
部隊,而且會很快。
他身高6英尺,身材細長,渾身透出軍人氣質,但卻不那麼死板,顯得非常悠然,
平易近人。可是,他從來不甘落後,內心深處總感到有一種壓力。這不僅因為他總想出
類拔萃,或想把自己的部隊帶成最優秀的部隊——所有的軍官都這樣——他還不斷想出
一些辦法來做到這一點。
在與弗林趕往司令部大樓的時候,斯廷納的腦子已經動開了。他知道弗林的那一點
點情報是他當時能得到的全部信息,否則他肯定會向他報告更多的情況。即便如此,他
也必須根據這僅有的信息來採取一些行動。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策劃、訓練和演習,聯合
特種作戰部隊才培養出各種規模的特種部隊,以應付實際上可能發生的任何危急形勢;
只要有飛機運送,他的部隊就能在兩三個小時之內出動。根據他們的計劃和演練,他把
重點放在眼下怎麼辦的問題上。「這是個很難對付的目標……必須瞭解更多的詳細情況
。」他心中思忖。「我們的行程很長,要盡快做好出發前的準備……現在就必須安排落
實空運。我們必須找出那艘游輪的確切位置。」
雖然他在考慮這些問題,但卻顯得非常鎮靜。特種部隊一旦有了任務,就必須快速
、準確、高效地完成。這樣的任務可能非常複雜,許多人都會面臨危險,此外還存在著
許多未知的變數。在這種情況下,特種部隊的人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表達感情
。他們按規章辦事,集中精力對付必須完成的任務——特別是要找到可以利用的薄弱環
節,以便用盡可能完美的方式乾淨利落地解決問題。
進入司令部大樓後,他就徑直走進聯合作戰中心(JOC),這是一個高技術作戰室
,裡面有計算機工作站以及與特種部隊各單位、五角大樓、世界各地主要軍事指揮部的
保密通信系統。他將在那兒看到最新的情報,向掌握第一手情況的人瞭解地中海上的這
一事件。他的主要參謀人員早就到了,正在等候他的指示。
特種部隊中有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情報中心,有「值班軍官」——軍官和文職專家
,他們隨時關注突發事件的情報——分析專家,還有收錄了所有已知恐怖組織信息的數
據庫。指揮部的電腦終端連接著各大媒體的網絡,包括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醞釀
中的突發事件的最初跡象,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常常是以新聞的形式出現。聯合特種部隊
還有人常駐在美國各個情報機構中。他們不僅關注這些機構的分析家認為不太重要的已
知信息,還隨時關注恐怖活動的種種跡象。
在大多數情況下,總部對恐怖事件的瞭解都比較早,而且通常都有關於這些事件的
最完備的信息。
斯廷納知道,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早已由參謀人員通報給有關部隊。這也意味著,
在他發出進一步指示之前,他的部下都要隨時做好準備,只要他一聲令下,就可以立即
出動。他們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可能爭取到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時間是一個非常寶貴
的資源。
斯廷納在接受這個職務之前,曾去過中東地區,對恐怖分子及其活動方式比較瞭解
。例如,1975年至1977年,他曾在沙特阿拉伯擔任旨在使沙特國民衛隊現代化的訓練總
指揮,曾有機會對亞西爾?阿拉法特和他的主要助手進行過評估。巴勒斯坦人和來自這
一地區的其他知名人士一起,應邀參加了由哈立德國王和國民衛隊司令阿卜杜拉親王主
持的軍官學校學員畢業宴會。
阿拉法特的助手們引人注目,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們大多數人都在美國的大學獲得
過較高的學位。他們衣著得體,精明強幹,善於辭令,通曉國際事務。阿拉法特顯然是
個領袖人物——異常睿智,不同凡響——但是,給斯廷納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是他那些
精明強幹的助手。後來的歲月證明,他絲毫沒有看錯。
1983年,斯廷納被派往黎巴嫩。在那裡,他親身體驗了恐怖活動及其影響——美國
大使遭到暗殺;他在那裡的時候,美國大使館有60多人遭炸彈襲擊身亡,後來又有
200多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因炸彈襲擊而喪生。
當年的貝魯特無異於一個武裝的兵營。那裡不僅有許多相互對立的組織,而且隨時
都可能爆發戰鬥。任何人都沒有安全可言,死亡的威脅無處不在——狙擊手的子彈、兩
派的交叉火力、埋伏、大炮和火箭的胡亂射擊。有時要打出上千發炮彈和火箭,在半個
小時之內就能把這座城市的某個地區變成一片廢墟。
那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可是,對斯廷納來說,卻獲益匪淺。它向他提供了一個機
會,使他學到了其他任何地方都學不到的東西。
●你學會了如何生存,否則就不能生存。
●在生死攸關的時候,你知道根據宗教派別或宗教動機,能信任誰,不能信任誰。
●你學會了恐怖分子思考問題的方法。
特種部隊的演變過程戰爭的傳統作用是改變現存的狀況。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了
一種新的戰爭形態——由國家支持的恐怖主義活動。這也許是在運用新方法來實踐一種
非常古老的戰爭形態。軍事上的弱勢國家,用恐怖主義來達到其用外交和軍事手段根本
無法達到的目的或得到的讓步。
這種新形態的戰爭爆發之後,美國很快就暴露出缺乏應付手段的弱點。它既沒有對
付恐怖活動的國家政策和情報能力,也沒有訓練有素、能對恐怖分子挑釁活動作出反應
的軍事能力。雖然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軍事力量主要是用以對付蘇聯的,
而不是對付恐怖活動這類事情的。
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上,以色列運動員遭到「黑色九月」恐怖分子的屠殺。當
恐怖分子帶領人質穿過機場跑道、走向接應他們的飛機時,如果德國的狙擊手有能力把
恐怖分子打死,這樣令人髮指的慘劇就不會發生了。
以色列人記取了這個深刻的教訓。1976年7月4日,86名以色列空降兵在烏干達的恩
德培機場降落。他們的使命是營救8天前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一架法航班機上的乘客。在
幾分鐘之內,這些空降兵就營救出95名人質,並打死了4名恐怖分子——這支部隊的指
揮官和兩名人質喪生。這次成功解救人質行動的消息很快傳遍全球——這也進一步反映
出美國在反恐能力方面明顯不足。
實際上,這個問題在1975年5月已經看得很明顯了:為了解救被柬埔寨政府扣留的
美國商船「瑪雅各」號上的39名船員,41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被打死。營救活動以失
敗告終。
這些事件清楚地表明,在處理恐怖分子製造的人質危機方面,美國還沒有做好準備
。
為了彌補這一不足,70年代中期,三位具有遠見卓識的人士開始進行院外遊說,提
出建立一支特種「精英」部隊來應付這種非常規的威脅。這三個人是:陸軍作戰部部長
愛德華?C?夏伊?邁耶中將、陸軍特種部隊司令羅伯特?鮑勃?金斯敦少將以及軍控與
裁軍署首席科學家、負責政府方面研究恐怖活動的專家羅伯特?庫珀曼。
起初,他們三個人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在武裝部隊中,幾乎找不到支持建立「精英
」部隊的人,就連在陸軍中也是如此。雖然陸軍花了很大本錢進行了技術投資——坦克
、直升機、防空導彈、裝甲運兵車以及現代戰場上所需要的其他各種武器——但是它們
在反恐當中顯然發揮不了多少作用。反對意見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這類精英部隊
的偏見——在美國陸軍中,精英部隊從來就不受歡迎;二是認為這種部隊會與現有的武
裝力量爭奪有限的資源和資金。
1977年6月2日,邁耶中將向陸軍參謀長伯納德?羅傑斯上將提出了建立特種部隊的
設想。
這支部隊將是反恐的主要力量。由於它要處理最複雜的危機局面,所以它要具備其
他部隊所沒有的作戰能力。它將由三個作戰中隊和一個支援中隊所組成。它的成員要經
過精挑細選,要特別成熟、勇敢、堅強,具有生理和心理應變能力,要能對各種危機形
勢,包括對他們本人構成的直接危險,作出適當的反應。
1977年11月19日,陸軍正式組建了特種部隊,不過兩年之後,與部隊所肩負的使命
相關的戰術和作戰程序才得以完善。
為了對這支部隊進行最後的驗收,在佐治亞州斯圖爾特堡的亨特陸軍機場舉行了一
場軍事演習。演習於11月4日(星期日)凌晨結束。特種部隊完成特殊使命的能力得到
了驗證。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舉行這次演習的時候,一群暴亂分子進入了美國駐德黑蘭
的大使館。很快大使館裡的所有人——總共53人——都成了新成立的、具有強烈宗教色
彩的伊斯蘭革命政府的人質。
這場危機持續了444天。這次事件使美國政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是在能否有
效對付恐怖事件方面的一次可怕而痛苦的教訓。美國面臨著種種風險、窘迫、矛盾、法
律問題、別國介入問題、主權問題等等;沒有什麼簡單的解決辦法。我們所面臨的,實
際上是一種戰爭行為,可是在這種規模的「戰爭」中,重型武器難以施展,同時也會造
成過量殺傷。此外,還有人質問題。我們想採取一些行動,使形勢朝著對我們有利的方
向發展。
但是,採取什麼行動呢?
這支部隊的射擊手和操作手,也許是世界上同類部隊中最優秀的,可是它還缺少必
要的基礎設施——沒有指揮機構,沒有參謀人員,沒有戰鬥支援部隊。使事情變得非常
複雜、令人失望的是,在伊朗沒有支持營救行動所必需的情報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處於兩難境地的吉米?卡特總統決定採取行動,營救53名人質。陸軍特
種部隊理所當然地成為伊朗營救行動的核心力量。
以色列人突襲恩德培機場的行動是個可效仿的典型……它的策劃、領導和襲擊方式
都令人讚歎,但它的實用性不強。對德黑蘭進行突然襲擊的困難比較大。對恩德培的襲
擊只是對一個機場的襲擊。襲擊者可以迅速著陸,對恐怖分子出其不意地採取行動而不
被發現。德黑蘭是一個大城市,有數百萬人口,處於一個幅員遼闊的敵國境內數百英里
的腹地。要讓一支能有效運作的部隊進入德黑蘭、進入大使館而不被發現,有許多問題
需要解決。
接下來悲劇就發生了詹姆斯?沃特少將被選來領導這次營救行動。他有一支能力非
凡的特種兵部隊,但僅此而已。他實際上必須白手起家,建立一個高效的具有指揮、控
制和情報支援功能的司令部——選拔和訓練司令部成員,制定行動計劃,挑選支援部隊
,訓練完成突擊任務的部隊。
如果特種部隊能夠進入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他們肯定能夠展開營救行動。但是,
把他們運送過去並把他們接運回來,卻是一次極大的挑戰。它意味著要在願意支持美國
營救人質努力的國家建立中轉基地,還要在伊朗境內建立支援基礎設施。首先需要的是
機場,以便用直升機轉運C130運輸機上的突擊部隊,負責在機場和靠近德黑蘭的降落場
地之間運送部隊,另外還要有卡車在降落場地附近接應。
除此而外,還需要幾架C130運輸機以及能夠進行「無線電靜默」飛行的機組人員,
於夜間飛抵沙漠機場。要有可靠的直升機中隊負責在機場和德黑蘭之間接送突擊部隊。
在各個軍種中還找不到能夠完成這項使命的部隊。吉姆(詹姆斯的暱稱)?沃特只
好親自組建、裝備並訓練這支部隊。
要使單兵和部隊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完成這項任務的水平,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例
如,以前就從來沒有利用夜視儀飛行的先例。吉姆?沃特是完成這項使命的合適人選,
可以選出的部隊、裝備和機組人員最多只能勉強承擔這項任務。
更加困難的是在伊朗境內建立情報與支援機構。沃特得到了中央情報局的一些支持
,但主要還是靠自己的資源。他派人進入伊朗做先期準備。他的計劃是,在德黑蘭建立
情報支持機構,以求證實人質的確被關押在大使館辦公處(一個有90個房間的使館大院
)。這個機構還要負責安排卡車在直升機降落場地附近等候,負責在大使館和降落場地
之間運送部隊,以及營救出來的人質。負責完成這項任務的是狄克?梅多斯少校和特種
部隊的三名士官,加上中央情報局的兩名特工。
1980年4月1日,中情局一位獨腿飛行員駕駛一架小型雙引擎飛機,在夜色掩護下把
約翰?卡尼少校送進了伊朗。卡尼的任務是進入伊朗境內一個被稱為「一號沙漠」的邊
遠地區,找出並標示出一條3000英尺長的降落跑道。這將成為一個轉運突擊隊員的場地
,也是由「尼米茲」號航母起飛後加入他們行動的直升機部隊的油料補給場地。這支部
隊由8架海軍「海上種馬」直升機組成。這些直升機並不適合這項工作,但是從它們的
航程和載重量來看,是當時所能得到的最好的飛機了。
卡尼借助他用飛機帶去的一輛舊本田自行車標定了降落場地。跑道建好之後,他安
裝了機場照明系統。這個系統將由領頭的C130駕駛艙裡的人以遙控方式打開(這項任務
將在那天夜晚由他親自操作完成)。
1980年4月24日,救援部隊的132名成員到達阿曼附近的馬什拉島的中轉基地,並從
那裡登上C130,以超低空方式進入「一號沙漠」。
那天夜裡,C130沒有遇到特殊情況,比較順利地到達「一號沙漠」,倒是直升機沒
有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那8架直升機中有6架能參加這次行動,可是它們在途中遇到強沙
塵暴,一個半小時之後才到達該沙漠簡易機場。剩下那2架在沙塵暴之前就因機械故障
而返回了「尼米茲」號。有6架「海上種馬」也夠完成這次任務了——但也只能說是夠
用而已。如果再損失一架,有一些營救人員就不能同時離開。這不是什麼好事情。所有
的人員都非常重要。
這一個半小時的延緩使得大家都很緊張。直升飛機不得不按時離開,以便在黎明前
到達德黑蘭附近的指定降落場。
這次任務的運氣並沒有發生好轉。在加油期間,剩下的6架直升機中,有一架的液
壓泵被燒燬。這樣就只剩下5架直升機——要完成任務,數量已經不足——要想到達隱
蔽地點也已經來不及。
這時候,不得不作出放棄這次任務的決策。這是一個誰也不願意作的決策,但也沒
有任何其他選擇了。
接下來悲劇就發生了。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下一章